马哲——自然辩证法考试重点

宇航学院研究生会

学术部

2011年12月

马哲考试重点

1、如何认识和理解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发展中的几次飞跃?

第一次飞跃:从空想到科学。16世纪中叶-19世纪中叶。标志着马克思的社会主义说即科学社会主义的诞生。这个时期,从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科学社会主义诞生至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第二国际的破产,主要标志是1848年《共产党宣言》发表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诞生。

主要意义:(1)科学社会主义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建立在社会发展规律的科学认识上。(2)科学社会主义揭示了实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3)科学社会主义指明了实现社会主义的阶级力量。

第二次飞跃:从理论到实践。以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为起点,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社会主义学说由理论变成了实现的制度。这个时期从1917年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至80年代末90年代初东欧剧变、苏联解体。主要标志是1917年十月革命胜利和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建立。

主要意义:(1)使社会主义由理论变成了现实。(2)开辟了社会主义新时代。(3)形成了科学社会主义的第二种理论形态——苏联模式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

第三次飞跃:社会主义国家的改革。它标志着社会主义传统模式的不断被修改、发展,标志着社会主义的不断完善。这个过程是从1953年算起,至今也没有结束。这个时期是从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社会主义多模式发展的新时期。主要标志是中国、越南、朝鲜、古巴、老挝等具有本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出现。

主要意义:(1)纠正了否定社会主义社会的长期性和发展中的超阶段性的错误,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2)纠正了否认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错误理论,提出了要争取认识和处理社会主义社会中各种矛盾的理论。(3)冲破了单一的苏联社会主义模式,提出了建设具有国家的民族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4)克服了单纯从生产关系方面认识社会主义的片面性,提出了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特征的理论。(5)纠正了以往把社会主义社会的所有制归结为生产资料单一的公有制,在实践中急于建立或过渡到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的错误,认识到要建立和发展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多种经济成分合理配置的所有制结构。(6)纠正传统的计划经济模式和贬抑商品经济的做法,主张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

2、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所包括的基本观点。

根据我们的理解和认识,我们把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归纳为以下六点:(1)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历史

进程。马克思认为,社会形态的变革与更替时“一种自然史的过程”。一个社会即使探索到了本身运动的自然规律,“它还是既不能跳过也不能用法令取消自然的发展阶段”。“无论哪一个社会形态,在它所能容纳的全部生产力发挥出来以前,是绝不会灭亡的;而新的更高的生产关系,在它的物质存在条件在旧社会的胎胞里成熟以前是绝不会出现的。”

资本主义从兴起到灭亡将是一个较长期的自然历史进程,不能急躁冒进。那种以为当前资本主义基本矛盾正在进一步激化的判断是不符合客观实际的。

(2)人类社会由资本主义向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进化必须经过工人阶级和人民大众自觉的、长期的斗争才能实现。

所谓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是一个客观自然的历史进程,并不是说不经过认的努力就能自发实现。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纯粹自然演进的产物而是自觉斗争的成果。

科学社会主义把人类解放的历史使命直接赋予了无产阶级(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最富有革命的彻底性和坚定性,最有组织纪律性)。

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大历史功绩就在于它促进了社会主义运动与工人运动的合流。(无产阶级逐渐由自在的阶级变成了自为的阶级,无产阶级对资产阶级的斗争也逐渐由自发的斗争转变为自觉的斗争)。

无产阶级善于联合广大的人民大众,争取中间等级为工人阶级的同盟军。

(3)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目标是实现人的解放。

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一部人类自身追求解放的历史,既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

展的历史,追求人类社会从必然王国向自由王国飞跃的历史。共产主义与自然主义、人道主义是三位一体、不可分割的。

首先,共产主义是对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是人类克服自身异化,实现由“异化人”向自由人的转变。

其次,主张首先实现无产阶级的阶级解放,进而达到全人类的解放。

再次,人类实现自身解放的社会形势是“自由人联合体”。即“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理由”。

当阶级差别已经消灭而全部生产集中在联合起来的个人手里的时候,公众的权利将失去政治性质,未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将采取自由人联合体的形式组织起来。在这个联合体中,“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最后,共产主义的实现不是人类历史的终结,而是人真正作为人的历史的开始。共产主义所终结的只是阶级社会的历史,即人类的奴役史、进化史。而共产主义本身则不过是人类自由发展史的真正起点。

(4)人类社会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必须要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政党的正确领导。马克思和恩格斯阐明了无产阶级的正当学说,此后又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这一学说。首先,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党是以科学理论为指导的政党。其次,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党必须由先进分子组成。再次,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党是民主性的政党。最后,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党还要密切联系人民群众。(公开性、群众性、竞争性、选择性和轮替性)

(5)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掌握政权。

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的国家政权通常要有社会主义政党的领导,但并非一党垄断国家政权,而要实行多党合作,要有党际民主。无产阶级的社会主义政党在阐述共产党与其他工人政党的关系时,处处流露出了共产党人应该同各民主政党通力合作的思想。

(6)人类社会要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工人阶级和劳动人民掌握政权后,还要经历几个历史阶段才能逐步建成社会主义、共产主义。

无产阶级掌握政权后,社会的发展将经历单个重大的历史时期或是历史阶段,即过渡时期、共产主义第一阶段和共产主义高级阶段。

这些原则是有机统一的、缺一不可的,是必须遵循、不可背离的,是普通适用、少有例外的,是长久有效、不会过时的,但这些原则的具体内涵又是与时俱进、不断丰富的。各国共产党人要把这些原则与本国实际相结合,独立探索本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主要特征。如何评价其利弊功过?

特征:

列宁说过,新经济政策是长期的政策,然而它存在的时间很短。相对开放的新经济政策在列宁去世5年后,基本已停止实行。

从20世纪20年代末起,苏联历史上又开始了第二次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的转换。即从新经济政策转向斯大林模式。斯大林模式是十月革命后出现的低第三个社会主义模式。

斯大林结束了新经济政策,仅用10年时间就建成了一个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即后人所称的“苏联模式”或是“斯大林模式”。这一次转变对苏联乃至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经济体制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造成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转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是主要原因还在于国内外的条件。

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第二次转变的根本原因:

苏联共产党还是想解决一个根本性的问题:如何在帝国主义的包围下,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立社会主义,如何从这一基本现实条件出发确定社会主义建设的阶段、步骤、形式和速度。如果从这方面考虑,我们似乎容易对斯大林模式表示理解。

(一)经济上的集中体制

斯大林模式是一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模式。这种高度集中的“苏联模式”、“斯大林模式”表现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

首先,单一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形式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重要特征。

苏联在20世纪30年代形成了生产资料公有制的两种形式:全民所有(国家所有)和集体所有制。到1920年时,工业国有化已经完成,国家掌握了国有经济的命脉。国家所有制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公有

制的高级形式。

苏联的集体所有制是在大规模农业集体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斯大林的全盘农业集体化运动主要是为他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的配套措施。苏联从1926年起对工业的投资大幅度增加,工业化对粮食的需求也需求量也越来越大。可是农业生产却不能却不能适应工业化建设的需要。1927年下半年发生了粮食危机,有些城市粮食供应开始紧张起来。对于当时出现的粮食困难,斯大林认为根本的原因有两条:一是小农经济“日益分散和零碎化”;二是拥有大量余粮的富户故意囤积粮食造成。

为此斯大林认为解决问题的方法也有两种:强制收购粮食和实现农业的全盘集体化,把“分散细小”的农民组织到集体农庄,借此一劳永逸的解决粮食供应问题。为了积极配合工业化运动,在1929-1934年短短的几年时间里就完成了农村生产关系的巨大变革,其速度与规模在人类历史上都是罕见的。作为工业化的配套措施,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呈现出三个特点:一是时间短;二是行政命令开路;三是消灭富农。所以苏联的农业集体化并不是农业自身发展的要求。

因为集体所有制仅仅是生产资料在一个集体的范围内实现了公有化,其公有化的程度较国家所有制为低,因而被认为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低级形式。集体所有制必须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最终形成单一的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苏联公有化的速度是太快了。

苏联农村公有化的速度是太快了。十月革命前俄国农民占人口的5/6,文盲占2/3,苏联经济的2/3是个体经济。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却过早地结束过渡期,而实行僵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不利于生产力的健康发展。

长期以来,苏联经济管理水平不高、技术落后,产品质量低劣,企业经营达不到应有的效果。如从1928年至1937年,苏联的工业固定资产增长了4.3倍,而工业总产值只增长了3.5倍。轻工业的落后更是尽人皆知。农业集体化导致的问题更严重。自集体化运动以来,各种牲畜的头数减少了一半或一半以上,直到1950年还没有恢复到1928年的水平。硬搬马恩关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情况所作的“全社会占有生产资料”的设想,后患无穷。

其次,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也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一个基本特征。

从1928年起,经过两个五年计划,苏联建立了强大的重工业部门,形成了相当完整的国民经济体系。到30年代末,工业产值已占工农业产值的3/4左右,苏联宣布已经从农业国变成工业国。

苏联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是以当时俄国的国情和所处的国家环境为根据的。

底子薄,一战的破坏,孤岛需要国家把资源和资金有限分配给重工业,即生产生产资料的工业。重工业的投资平均占国民经济总投资的30%以上。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成就是巨大的,到1936年苏联实现了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国家工业化。到1938年苏联的工业产量已经超过了英、德、法、等国,跃居欧洲第一,世界第二(仅用了十多年的时间就进入了工业最发达国家的行列)。强大的物质基础,为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准备了物质基础,保卫了社会主义苏维埃政权。

但是,苏联工业化道路是用忽视农业、压缩轻工业的办法,片面的发展重工业,不能不引起国经济关系严重失调,剥削农民。农民不但要交纳各种直接和间接税,还要通过低价出售农产品,高价买进工业品的办法,缴纳一种超额税。苏联就是利用这种价格剪刀差的办法,是资金从农业流向工业。例如,1936年,及工业化开始后的10年,苏联政府从一个地区收购裸麦,每百公斤给农民13卢布,而出售给面粉厂时,则作价93卢布。

国家收购价格极低,集体农庄从出售农产品中甚至捞不回生产开支。大多数集体农庄的劳动几乎没有报酬,除了利用剥削农民的办法等筹集资金外,苏联还用压低居民消费的办法进行积累,号召人民勒紧裤腰带,积累工业化所需的资金。

第三,否认和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的计划经济,也是苏联社会主义模式在经济上的重要特征。

到斯大林时期,长期存在着歧视和排斥市场经济的倾向,总是认为市场经济是与资本主义相联系的。由于否定和限制市场经济,苏联长期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或曰产品经济。斯大林认为,实行指令性的计划制度,是由生产资料国有制的性质决定的。

理论上强调的是全民占有的性质以及由此产生的全民财富的统一分配,在管理实践上则是国家机关包办一切的集中制,国家机关有指挥企业一切基本的经营活动的权利和权力,企业只有听从上级机关命令,完成下达的计划任务的义务,所有权和基本的经营管理权都集中在国家手里,指令性有三个特点:1、高度集中性;2、全面性;3、强制性;进口罐头也要苏共中央政治局批准。指令性经济的在当时看起来是利,长远看来只能是蔽。

(二)政治上的集中特征

政治上的集中特征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第一,政治上表现为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按照宪法,最高苏维埃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关,它拥有立法权,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是代表大会的常设机构,国家的最高行政机构是部长会议主席,它对最高苏维埃和最高苏维埃主席团负责。但是从苏联的实践看,最高苏维埃的实际权力逐渐缩小,行政机关的权力却日益扩大。

苏联共产党独自掌握政权,而且苏联共产党是苏联的唯一政党,在苏联的政治生活中不存在与之合作的其他党派,从20世纪30年代起,个人专断,一言堂成为国家政治生活中司空见惯的事情,国家最高领导的权力更加集中,领导干部实行实际上的终身制,而且这一体制得以长期延续。

苏联高度集中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包括三层意思:国家权力高度集中于党,,党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中央,中央的权力高度集中于个人。

当然,苏联政治体制上的集中,专制特征,从其具体的政治行为中也能体现出来,包括其在国内政治生活中一次次大清洗,包括他在国际上对异己者的批判。从某种意义上讲,苏联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和农业的全盘集体化的方针和手段,必然导致一次次大清洗,不如此它就无法保证党内的统一。1929年联共(布)中央批判了“布哈林右倾投降主义集团”后,党内已没有公开的反对派,但是党内的不同意见和矛盾并没有消失,而正是这些不同意见和矛盾成为其后一次次清洗运动的对象。

1930年11月,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审判了“工业党”,又破获了“劳动农民党”、“俄国社会主义民主工党委员会”等“反革命组织”。1930年6月联共(布)十六大以后,党中央内部揭发了“塞尔佐夫——洛米纳泽集团”;1932年,党中央揭露了“柳亭——斯列普科夫集团”;1932年底又揭露了“斯米尔诺夫反党集团”。不久又揭露了“乌克兰民族主义者斯克雷普尼克集团”等等。从1934年底到1938年秋的近四年时间里,苏联又先后发动了两次大规模清洗高潮。而且清洗的运作过程越来越脱离党的领导和撇开司法机关以及司法程序,它的打击对象越来越指向党政干部。结果是个人权利的滥用,法制的破坏,政治生活被大量冤假错案和恐怖的政治氛围所充斥,社会民主被破坏,干部和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被扼杀。斯大林的三大运动史相互配合的。

在国际上,南斯拉夫共产党坚持独立自主,不照抄苏联模式,就被指责为“民族共产主义集团”,“外国间谍”,从而被开除出社会主义阵营。从苏南两党在1948年3月18日——5月22日交换的七份信件和工人党情报局1948年的决议看,我们可以看到除了所谓“反苏”指控外,南斯拉夫共产党的主要“罪行”就是在国内实行了不同于苏联的建设社会主义的方针与政策。

第二,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度

从1918年到斯大林时期的三部宪法和有关法律规定,凡是政府系统干部(包括政府各部所属企事业单位的各级干部)、监察系统干部、军事系统干部、各级苏维埃办事机构的干部以及人民团体的干部,均由相应的机构和领导人任命。而宪法和其他的有关法律所规定的选举制度并没有得到切实的执行。

第三,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

(三)文化上的集中特征

1、文化上苏联也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各种文化单位均被国家包了下来,文化上、学术上的是与非,往往由党组织或者党的领导人说了算。例如联共(布)党史和政治经济学教科书等都由斯大林审定。斯大林还多次组织学术批判,哲学的、历史学的、经济学的、语言学的他都主持,对不同的学术观点视为异端邪说加以排斥。

2、领袖言论成为真理与错误的唯一标准

3、舆论高度一律。

对各种文艺作品和作家,也是随意批判、无限上纲,甚至迫害作家。文艺创作因之难以繁荣,社会科学常常限于讲解、注释经典著作,学者难以提出自己的独立见解,难以创造性的创新。

(四)关于斯大林模式基本特征的种种概括

关于斯大林模式的特征概括大约有12种。

1、行政命令式;

2、国家官僚式;

3、兵营式社会主义;

4、纯洁、非商品、非市场社会主义;

5、特殊普鲁士的社会主义;

6、早期社会主义;

7、专制官僚体制;

8、国家社会主义;

9、军事共产主义;

10、战时体制或备战性体制;11、极权主义体制;12、极权共产主义。总之,高度集中式这一模式最重要的特点。

黑格尔在《法哲学原理》序言中,曾经有一句引起广泛争论的名言: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我们不对这一重要的命题做出结论,但是无疑任何一个重大的历史现象的出现与存在必然有一定的主客观条件,斯大林模式也不例外。

对于斯大林模式的是非功过、利弊得失,恐怕也是一言难尽。但是从其对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实践的影响角度看,它无疑是要被否定的。

利弊:

1、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历史成就

(1)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工业化的新路,第一次显示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2)取得了保卫战争的伟大胜利,促进了世界社会主义阵营的形成。

2、苏联模式社会主义的弊端

苏联模式的弊端总括起来说主要有三个方面吗,表现为社会长期存在的

三个矛盾:

第一,过左的急于求成的路线使生产关系超前于生产力水平,过早建立

的僵化的社会主义公有制难以持久地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尽快发展。

第二,过度集权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管理和对外关系的体制同社

会主义要求尽快发展社会主义民主与自有的矛盾。

第三,党政军官僚特权集团与人民大众的矛盾雪上加霜,更引起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满。

第四,大俄罗斯主义势力和各少数民族之间的民族矛盾。

战后苏联三次错失改革机遇,使苏联模式陷入困境斯大林晚年压制改革,第一次错过改革的时机;赫鲁晓夫急躁冒进,第二次错过改革的机遇;勃列

日涅夫只搞“完善”,第三次错过改革开放的机遇。

随着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弊端日益暴露,社会主义国家体制改革从20世

纪50年代初开始提上日程。

4、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所作出的新贡献。

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若干重大理论问题的探索:

贡献:新中国成立以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全国人民,在迅速医治战争创伤、恢复国民经济的基础上,不失时机地提出了过渡时期总路线,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使中国这个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实现了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我们党带领人民转入全面的大规模的社会主义建设。毛泽东同志和党中央带领全党全国人民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并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我们不仅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奠定了重要的物质技术基础,而且积累了在中国这样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东方大国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经验。由于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是一项崭新的实践,人们如何走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还缺少规律性认识,加上当时严峻复杂的国际环境的影响,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中发生过曲折。

意义: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的思想先导。(1)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及邓小平理论的创立提供了最初的理论根据和理论基础,其思想成果的基本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邓小平理论所充分的继承和发展。(2)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其坚持的实事求是、解放思想的思想路线,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形成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所充分地继承和发展。(3)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其坚持“走自己的路”的独立自主精神,其“与时俱进”地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理论和邓小平理论所充分地继承和发展。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形成的一系列积极的思想成果,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逐步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建设理论以及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都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理论成果,都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产物。

3、最近20年的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真正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我国实现现代化和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社会的必然选择。毛泽东在《新民主主义论》中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根据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和阶级关系以及“十月革命”后世界历史的时代特征,对中国革命的道路提出了分“两步走”的战略思想,第一步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第二步是社会主义革命。在这一思想的指引下,我们党开辟了具有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即在农村建立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了新民主主义社会;进而经过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这就为中国走社会主义道路奠定了坚实的制度基础。但新民主主义社会所能提供给社会主义的物质基础十分薄弱。中国仍然是一个生产力十分落后、经济发展很不平衡的农业大国,人口多、底子薄。耕地少。是“不够格”的社会主义,我们的基本国情决定了必须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抛开中国特色的革命道路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是难以理解我们为什么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我们面对的情况,既不是马克思主义创始人设想的在资本主义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社会主义,也不完全相同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照搬书本不行,照搬外国也不行,必须从国情出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结合起来,在实践中开辟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在中国的创新,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中体现社会主义本质和社会主义基本特征的普遍性的原理,是认识和实践社会主义所依据的基本准则,是社会主义社会区别于其他社会的主要标志。科学社会主义创始人马克思恩格斯阐述的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包括:(1)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2)消灭剥削,消灭阶级,实现共同富裕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3)实行生产资料公有制和按劳分配;(4)坚持无产阶级专政;(5)坚持共产党的领导;(6)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是各国社会主义实践的理论基石,但这些基本原则的运用正如马克思恩格斯指出的:“随时随地都要以当时的历史条件为转移”。如果忽视各国的生产力发展状况和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机械地照搬这些原则,那就会扼杀科学社会主义的生机与活力。科学社会主义运动的发展历史表明:坚持社会主义,决不等于固守某种单一的模式;改革某种社会主义模式,决不能抛弃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在当代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的进程中,多样发展模式日益显现。这既是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与各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又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更反映了社会主义所应当具有的生机与活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与中国国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它既不同于经典作家马克思恩格斯在理论上构想的社会主义,也不同于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更不同于民主社会主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立足本国实际,坚持“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坚持“四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在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种形态。这种社会形态,在经济上表现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题、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在政治上体现为,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在文化建设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得社会思潮,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在社会建设上,按照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以解决民生为重点,着力发展社会事业、促使社会公平正义、建设和谐文化、完善社会管理、增强社会创造活力等。

另一方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特征可概括为如下方面:

1、改革开放。改革开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点,30年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也是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正是改革开放及大地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充分调动了亿万人民的积极性,谱写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顽强奋进的新篇章,是中国发生了历史性巨变。事实雄辩地证明,该给开放式发展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科学社会主义。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最显著的标志。从计

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区别于传统社会主义的最显著的特征之一。

3、共同富裕。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本质要求和最终目标。共同富裕不是平均主义,也

不是同步富裕,而是通过先富带动后富,最终达到共同致富,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就是坚持走中国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4、科学发展。科学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科学发展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发展的规律性,

全面性、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我国经济快速发展中出现的一系列矛盾和问题的迫切需要,是引领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最佳途径,他将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越走越宽广。

5、人民民主专政。人民民主专政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特征之一,其实只是共产党领导、

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这事一条适合中国历史和国情,体现中国各族人民当家作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

6、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多样化社会思潮,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精神支柱,是我们党凝聚和统一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思想的有力武器。

社会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依琳多样化社会思想和文化追求,是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必然要求。

7、社会和谐。社会和谐包括的民主政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的和

谐相处等内容,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在当代中国的生动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进程就是不断促进和实现社会和谐的过程。

总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长期艰辛探索而找到的一条正确道路,它体现了现阶段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和基本纲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既坚持了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则,又赋予其鲜明的中国特色。

党的十七大对世界社会主义的一个重大贡献,就是明确提出并系统阐发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凝结了几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实践的智慧和心血,是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中国的创新和发展,是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也是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里程碑。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义

社会主义发展新阶段的里程碑

社会主义是人类历史发展的必然,世界社会主义产生以来,虽千回百折,也始终奔涌向前。在从16世纪初到20世纪中叶400多年的历史发展中,它先后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飞跃。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也标志着世界社会主义第三次历史飞跃的实现。

马克思恩格斯对社会主义的论述,虽然不乏社会主义建设方面的真知灼见,但更多表现在一般理论和革命运动方面。列宁领导建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制度,但他由于过早去世,也没能形成对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系统论述。斯大林在领导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形成了一套系统的理论,但实践证明他的社会主义模式是不成功的。

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开始了改革开放的伟大进程,党领导人民不断推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找到一条引领中国发展进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理论体系初步探索并回答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理论问题,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是通过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提出社会主义本质论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科学论断,初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二是通过探索共产党执政规律,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初步回答了“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三是通过探索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提出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初步回答了“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这一重大问题。

体现社会主义在当代的理论创新:

20世纪70年代以来,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社会主义从价值载体、实现形式、活动方式到理论的构建基础和未来发展支点都受到深刻的挑战,社会主义改革势所必然。中国共产党人坚定方向、大胆探索,实现了社会主义在当代的创新,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理论,也在社会主义遭受严重挫折的背景下走出了新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把科学社会主义原则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提出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实现了对马克思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理论的创新和发展,推动了中国经济的空前发展和各项社会事业的全面进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成功实践,给世界社会主义发展提供了深刻的启示。

一是要在社会主义原则与本国实际的结合中发展社会主义。不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就很难把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同其他形形色色的社会主义相区别;不把它与国情相结合,就很难形成特色,也会失去应有的生机和活力。

二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目标是一致的,但由于各国的情况千差万别,社会主义本质和目标的实现模式必定是多样的,道路必定是多样的。

三是要认清党所处的历史方位,在革命事业取得成功后,应尽快实现从革命党向建设党的转型,以执政能力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生机与活力。

四是把本国社会主义的发展和世界文明的发展联系在一起。世界的发展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社会主义国家只有积极融入世界文明发展的洪流,才能在比较和竞争中更好地实现自身的发展。

推动当代社会主义事业新发展。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中的一个新课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也为社会主义在实践中的拓展提供了新的路径。

一是科学发展、和谐发展、和平发展。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第一要义是发展。要时刻牢记发展史硬道理的战略思想,牢牢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要按照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总要求,不断实现和谐发展;要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努力实现合作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和平的发展。

二是坚持最高纲领与基本纲领的统一。社会主义的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是一个从低级向高级不断发展的过程。共产党的最终目标是实现共产主义,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须把远大目标现实化,与现阶段的任务结合在一起。在现阶段,党的基本纲领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阶段性目标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基本实现现代化以后,我们仍将继续建设和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三是把民族复兴、实现现代化与社会主义的振兴发展统一起来。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之日起就勇敢担当起带领中国人民创造幸福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为我国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提供了可能。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们党找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赋予民族复兴以新的强大生机,并把现代化建设、社会主义的振兴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统一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全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积极性、主动性。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适应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而产生,并将随着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进程不断传新和发展。

5、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新挑战和新机遇。

在当代世界,科学社会主义正面临两个严峻的挑战:其一是发达资本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其二是民主社会主义对科学社会主义的挑战。正确回应这两大挑战,正面应对这两大挑战是科学社会主义当今和今后获得新发展、大发展的两大机遇和两大突破口。

机遇:

任何科学理论的创立和发展都得益于特定的历史机遇和契机。处在21世纪的世界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历史性变化,科学社会主义理论面临诸多严峻挑战的同时,也面临着大发展的历史机遇。我们必须正确把握挑战和机遇的辩证关系,在当前尤其是要全面认识和把握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机遇,促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质的飞跃,推动社会主义运动的逐步复兴和发展。

一、新科技革命的大发展推动世界经济进入新的增长阶段,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大发展提供了深厚源泉。

马克思主义认为,“科学是一种在历史上起推动作用的、革命的力量。”“劳动生产力是随着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而不断发展的”。人类社会形态的质的飞跃都是以科技革命为先导的。科技革命不仅推

动生产力的大发展,而且必然引起生产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巨大变革,这是人类发展历史反复证明了的。

任何先进理论,都是同生产力的发展相伴随而产生的,都是在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从社会生产力的新发展和社会的新变革中吸取养料,才能不断丰富和发展,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也不例外。近代第一次科技革命,诞生了马克思主义,是社会主义从空想变为科学;第二次科技革命,产生了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其他社会主义学说,使社会主义从理论变为现实。本世纪中叶以来飞速发展的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刻地改变着整个世界的面貌,社会主义各国进入了一个探究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新阶段,其他西方发达国家和第三世界国家的共产党也曾进行了发展社会主义新道路的探索和尝试,使科学社会主义增添了新的内容。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正是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同时代特征和本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也是从新科技革命的最新发展中吸取营养不断丰富自己的科学结晶。由此可见,新科技革命的潮流,决不是同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对立,更不会摧毁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大厦的根基,恰恰相反,科学社会主义的发展同科学技术的进步从来是息息相关的,它正是以新科技革命为基础,在新科技革命推动下,不断攀登新的高峰。

目前,新科技革命的迅猛发展,正以空前的力量推动着生产力的发展,种种事实现实,一场以解放人类脑力为标志,以各种高新技术产业为主体的新产业革命正在到来,信息革命的浪潮已经涌起,在这场新科技革命的推动下,世界经济在经过长期低速甚至停滞状态后,以1994年为转折而进入新的增长阶段,世界大说国家经济进入复苏、扩张期或持续快速增长,特别是发达国家经济已全面复苏或进入扩张期。

这次新科技革命发端于西方发达国家,现在它们在许多新科技领域仍走在前面,总体科技经济势力占据明显的优势。但这并不意味着科学社会主义将失去发展机遇。(1)科学技术(除部分社会科学外)是中性的东西,被资本主义掌握和利用,就为资本主义服务,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被社会主义掌握和利用,就为社会主义服务,推动社会主义的进步。科学技术是人类共同的文明成果,任何国家的科技成果都离不开人类文明发展的基础,都是对人类文明遗产继承和发展的产物,是人类劳动的智慧结晶和伟大创造。科学社会主义借鉴、吸收、运用新科技革命成果,是其伟大生命力的源泉,必然使社会主义增色生辉。(2)当今新科技革命成果的绝对垄断、封锁是不可可能的。只要我们解放思想,抓住机遇,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胆引进、吸收和利用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包括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切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等,为我所用,就可以瑞金科学社会主义事业的加速发展。(3)历史经验证明,新科技成果的运用可以带动经济的超常规、跳跃式发展。这就给经济发展起点较低的社会主义国家带来了经济起飞的可能性。美国和德国这两个后起的资本主义国家,他们虽然起步较晚,但加紧运用新科技成果,新兴的电气、化工、石油、汽车等工业蓬勃发展,工业产值迅速增长,分别在19世纪80年代和20世纪初超过英国,后来居上。战后日本经济的腾飞也得益于大量的吸收和推广外国新科技革命成果,并进而加以创新,很快使日本不仅成为世界经济大国,而且成了科技强国。这些事例说明,社会主义国家只要实行改革开放,大胆吸收外国先进科技成果,完全可以迎头赶上。

恩格斯在马克思墓前致悼说:马克思“对任何领域的每一个科学成就,不管它是否实际应用,都感到真正的喜悦。但是他把科学首先看成是历史的有力杠杆,看成是最高意义上的革命力量,而且他正是把科学当做这种力量来家阿姨利用”。在新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的今天,对科学社会主义来说,是挑战和机遇并存,只要我们吸取教训,抓住机遇,加速发展,就可以逐步摆脱目前的落后状态。只要我们不断吸收当代新科技成果,就能掌握科学社会主义在当代发展的生长点和制高点。新科技革命是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的深厚源泉和强大动力,它为科学社会主义的飞跃展现了新的前景。在新科技革命蓬勃发展的发展的今天,任何对社会发展的停止的论点,悲观的论点,无所作为的论点,都是与社会发展规律,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相悖的,因而是毫无根据的。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需要作出科学的说明,给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大突破提出了迫切要求

马克思主义的主要内容是关于资本主义的本质及其发展规律的学说,当今这个“一球两制、共处竞争”的世界,社会主义必须在与资本主义共处竞争中去发展和壮大自己,这要求作为认识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的科学主义理论,对资本主义发展中出现的新现象进行认真的探索和科学的研究,使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得到新发展,提到新高度。如:新科技革命及其引起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私人垄断,国家垄断乃至国际垄断资本的大发展;随着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和生产力的大发展,劳动者的工作生活条件有了明显的提高;发达国家之间的国际协调大大加强,殖民主义采取了新的形式,

等等。今天的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同马克思所研究的资本主义已大不相同了,在现今条件下,怎样认识资本主义出现的新现象?怎样实现资本主义社会的彻底变革?这是科学社会主义无法回避,必须回答得大课题。

从本质上看,只要资本主义矛盾得不到解决,科学社会主义就必须伴随着资本主义的新变化而不断地调整、更新和发展。战后新科技革命引起西方国家社会结构和阶级结构的变化。社会结构不是日益分裂为资本家和工人两大阶级,而是出现了多元化现象,工人阶级和中间阶级扩大化,垄断资产阶级只占人口比例的极少数。这说明社会主义阶级基础和无产阶级同盟军队伍的扩大,这正是真行科学社会主义的力量源泉。关键在于无产阶级政党应该适应客观条件的变化,发展社会主义主体理论,制定正确的政治路线和联盟战略。

现在,西方发达国家三大差别的界限日益模糊和缩小,资本主义社会内部社会主义因素的生长和发展,说明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条件日趋成熟。斯大林曾经提出社会主义因素不可能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孕育,而只能在“空地上”建设社会主义的论断。其实,按照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任何新事物都是从旧事物的胚胎中孕育、分娩,然后生长、壮大的。任何落后是社会形态的衰朽、灭亡的过程,也就是先进社会形态的萌芽,诞生,即由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而且任何事物包括包括极其复杂的社会形态都不可能是纯而又纯的,就社会中孕育新社会的某些因素,新社会中存在某些旧社会的痕迹,这是普遍的现象。事实上,作为社会主义的主体力量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就是伴随资本主义而诞生法发展的;由于生产自动化带来的工人劳动时间缩短,导致工人科学文化知识和思想觉悟提高,参与社会和企业管理的能力增强,工人政党参加议会斗争、市政和政府管理经验也不断积累。至于社会经济运作体制的市场经济,以及股份制、合作制等,社会主义完全可以继承和借鉴。马克思主义认为,私有制、剥削和阶级的出现和存在是人类社会有了一定发展但又不太发展的产物。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生产力高度发展就为消灭私有制,消灭剥削,消灭积极创造了物质前提。也为未来施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原则奠定了物质技术基础,也为人的素质的提高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准备了条件。可见,现今成熟阶段达到发达资本主义社会,开始出现马克思设想的未来社会的某些特点,社会主义的某些因素已经在资本主义社会内部逐步积累。因此笼统说在“空地上”建设社会主义是不能成立的。恰恰相反,人们从资本主义的新发展和新变化中,从社会主义因素的生长、发展中,看到了未来社会主义的新曙光,看到社会主义日趋接近而不是更加渺茫。虽然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还有一个漫长的斗争过程。

战后资本主义国家为缓和劳资矛盾,纷纷采取改良主义的新政策。但不可能根本解决问题。事实上西方国家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反对垄断资本的斗争并未停止,只是形式不断有所变化。一方面,传统工人运动继续发展,工人阶级通过罢工、怠工、游行示威、集会抗议、同资方和政府谈判、签订劳工立法等手段和形式,发挥着打击资本主义制度,推动资本主义社会向前发展的巨大作用。进入70年代后,由于新保守主义势力抬头,传统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处境困难,但也并未止息。另一方面,西方新社会运动却应运而生。它是一种基础更加广泛的群众运动。它包括反战运动、反核运动、和平运动、环保运动、生态运动、工人运动、女权运动、学生运动、民权运动、残疾人运动等等。至今方兴未艾。特别是进入80年代以来,以保护生态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为主要内容的生态运动(绿色运动)更是蓬勃兴起,参加成分更加广泛,他们多数是青年知识分子,有教师、学生、医生、律师、生态学家,也有工人、农民、职员和家庭妇女。生态运动中的激进派如“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生态社会主义”等,主张把维护生态平衡和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结合起来,认为马克思主义为认识生态危机的实质、根源和解决出路奠定了基础。今年在国际局势巨变的环境下,生态运动和生态社会主义有新的发展。

另外,随着西方国家基本矛盾的深化,社会危机的加剧,随着工人运动和社会运动的发展,以及人民文化素质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马克思学说中探寻解决现实问题的答案。研究马克思主义的人越来越多。现在西方国家的许多高等学府纷纷向马克思主义开放。出现了如美国那样的“左派学院”的兴起。麦卡锡主义早已声名狼藉,许多活跃分子在斗争中队传统理论和意识形态进行深刻反思,并逐渐转向马克思主义,试图以马克思的观点去理解和解释社会现象,这种风气在70年代的美国大学校园里迅速蔓延。尤其广大青年学生对马克思主义普遍发生兴趣。学校开始承认马克思主义是一个合法的学术研究领域,并正式开始马克思主义哲学客车共,各学科普遍编制了马克思教科书和读物。各种研究团体纷纷成立,它们频频召开会议,讨论个学科的马克思主义问题。这些研究虽然基本上是书院形式的,但其研究成果也不容忽视。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盛开之花,终将会结出社会主义丰硕之果。

三、社会主义实践的丰富经验教训急需进行科学总结,以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飞跃提供了内在

动力

科学社会主义从根本上说是实践的产物,是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的理论总结。科学社会主义的一切理论原则,都是在社会主义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都是在不断发展的社会主义实践中加以检验,并不断吸收、消化新的实践经验,从而赋予它以新的内容,提到新的高度,才能发挥其指导实践的功能,显示其自身的生命力。

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表明,它的每次理论突破,都是以其实践为基础的。百多年来的科学社会主义实践,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特别是苏东剧变,使社会主义事业受到严重挫折,科学社会主义面临严峻挑战,但也促进各国共产党人都在冷静沉思,要振兴社会主义事业,必须认真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把社会主义长期实践经验,特别是苏东剧变中的深刻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上升到理论的高度,并用以知道实践,在实践中进一步加以检验、丰富和充实,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新的水平。这已成为各国共产上任的共识,因此说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新飞跃既有丰富的实践基础,又有强大的内在动力。

当前科学社会主义面临的挑战,莫过于苏东剧变造成的社会主义运动的低潮形势,西方帝国主义对此拍手称快。但它也使西方大国面临许多难题,同时,给社会主义的复兴和发展提供了回旋余地。(1)西方“帮助”原苏东实行“民主”改革和自由市场经济,使自己背上了沉重的包袱。西方国家90年代初先后陷入经济衰退,近年虽然陆续出现复苏,但多数国家仍然财政赤字严重,失业率高居不下。由于自顾不暇,“援助”独联体,东欧国家,仍然是口惠而实不至。(2)苏东剧变以后,推行全盘西化,导致政治、经济、民族、社会全面危机,本来比较稳定的欧洲,成了世界新的动荡地区,搞得西方大国穷于应付,叫苦不迭。(3)苏东剧变特别是苏联解体,使西方联盟政治基础严重削弱,导致西西矛盾特别是美日德矛盾上升,这就势必使西方联盟出现裂缝。(4)苏东剧变使两大集团对峙消失,两极格局瓦解,多极格局逐步形成,国际形势虽然还是动荡不安,但主流是趋向缓和,这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加快推进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其他国家的共产党,包括原苏东等国家重建中的共产党,都在调整理论、纲领、路线和政策,渴望谋求新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正是抓住机遇,总结国际国内社会主义运动的历史和现实经验,从而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推进到新的发展阶段。这表现在:首先,它为社会主义多样性发展指明了方向。马克思主义热为,社会主义是国际性的事业,但它必须植根于各个国家具体经济、政治、文化环境的土壤之中,才能生存和发展。社会主义从一国胜利发展到多国胜利,理应把社会主义从单一模式推进到多样性发展的新阶段。但由于苏共长期把苏联模式强加于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结果使社会主义长期停滞于单一模式阶段,终于大熬制苏东陷入经济停滞、社会危机的出现,知道发展到社会主义制度演变这样悲痛的悲剧。而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第二代领导集体,勇敢地、果断地提出“走自己的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短短几十年时间里,为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创造出前所未有的伟绩,使中国社会主义制度经受了世界风云骤变的严峻考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这就给世界社会主义多样性发展以新的巨大历史推动力。

其次,为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找到了正确的道路。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这是早就提到马克思主义面前的重要课题,十月革命胜利后,列宁首先开始了这方面的探索,勇敢地打破了传统经典社会主义的观念,曾设想“以市场、商业为基础”,通过发展“共产主义制度下的国家资本主义”来建设社会主义。但列宁的探索在苏联的往后发展中被打断了。毛泽东是中国探索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先驱者,但由于种种原因他的探索未能成功。邓小平总结国际和中国社会主义运动的经验教训,重新认识当今所处时代特征和中国的具体国情,及其与发达国家之间的差距,制定出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方略。把中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的课题,做出了正确的解答。这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再次,创造性地发展了传统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理论来源于实践,受实践的检验。因此,社会主义实践的每一次巨大发展,社会主义理论就会经历一次新的建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每一次阶段性的发展,实际上就是一次新的理论建构,传统的马克思主义十分强调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专政,因为那个时代阶级斗争非常尖锐,无产阶级解放必须通过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和压迫,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实现。因此传统马克思足以以政治革命为中心建构理论框架是正确的合理的,但是,当社会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已经从剥削制度下解放出来,并且政权已经确立起来,无产阶级需要通过大力发展生产力,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有更快提高,为自己进一步解放创造条件时,就应当及

时地把经济建设作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核心内容,并结合新的时代特征和本国国情,创造性地加以发展,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所展示的社会主义,就是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契机,以建设高度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为条件,以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为目标,来建构其理论框架的,所以它是对传统社会主义理论框架的创造性发展和突破。

最后,以新的理论形态丰富和充实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宝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以系统的额而不是零碎的新思想和新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提高到新水平。它的基本观点,有些是以往的马克思主义者已经提出但没有完全解决的;大部分则是他们未曾遇到或未曾提出的新思想和新观点。邓小平的新社会主义理论,是在深刻总结历史和现实、国内和国际社会主义运动正反两方面经验教训中,在破除对社会主义的教条式僵化理解或不科学的扭曲认识、破除超越而历史阶段的空想论中,以及在批判根本否定马克思主义的错误倾向中,在解决面临的新情况和新矛盾中,创立起来的崭新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邓小平新社会主义理论作为一种新的理论形态不仅因为它提出了完整的理论体系,更重要的是有其新的理论支柱,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社会主义改革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这三大理论柱石,支撑起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确立,不仅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大突破和质的飞跃,把科学社会主义推进到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它指导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缺德了举世公认的成就,也已经和必将在促进今后世界社会主义的复兴和发展中发挥重大作用。课件,社会主义低潮并不等于马克思主义的衰落,恰恰相反,这正是研究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的极好时机。

邓小平深刻指出:“我坚信,世界上赞成马克思主义的人会多起来的。因为马克思主义是科学。它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封建社会代替奴隶社会,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社会主义经过一个长过程发展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社会历史发展不可逆转的总趋势,但道路是曲折的。资本主义代替封建主义的几百年间,发生过多少次王朝的复辟?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说,某种暂时复辟也是难以完全避免的规律性现象。一些国家出现严重曲折,社会主义好像被削弱了,但人民经受锻炼,从中吸取教训,将促使社会主义向着更加健康的方向发展。因此,不要惊慌失措。不要以为马克思主义消失了,没用了,失败了,哪有这回事!”当然,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和飞跃,不可能自发实现,如同其他科学学说一样,它遵循思想理论体系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社会历史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特别是社会主义实践的发展和深入,赋予它勃勃生机和活力。现在,科学社会主义面临新的发展机遇,只要科学社会主义者牢牢把握这个机遇,认真去研究它,开拓新视野,发展新观念,进入新境界,就一定能把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不断提到新水平,实现新突破,发生新飞跃,就比将逐步推进社会主义事业的振兴和发展。

6、怎样理解马克思对于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贡献?

答:马克思对科学社会主义的两大贡献是: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理论

1: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医生两大发现之一,而且是第一个伟大的发现,正是通过历史唯物主义,马克思科学全面、彻底地解决了哲学基本问题,从而实现了唯物论与辩证法的统一,实现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所实现的哲学变革的关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

2:剩余价值理论,解释了资本主义社会产生、发展的客观规律。剩余价值理论的伟大意义,剩余价值理论是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基石。这一理论的创立具有伟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首先,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制度的本质。剩余价值的来源是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资本主义生产实质上是剩余价值的生产,是对雇佣工人的剩余劳动的榨取。这说明,资产阶级也像奴隶主阶级、封建主阶级一样,是靠他人的无偿劳动发财致富的。区别只在于剥削形式不同。这样,资产阶级关于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公道、正义、权利平等、义务平等和利益普遍协调的虚伪说教,就失去了最后的根据。资本主义社会和奴隶社会、封建社会一样,也是少数人剥削绝大数人的社会制度。其次,剩余价值理论揭示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产生、发展和灭亡的规律。剩余价值规律反映资本主义生产的本质,支配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一切主要方面,决定资本主义发展的全部过程。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从产生起就受剩余价值规律的支配。为了获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资本家要不断地积累,扩大生产规模,同时要不断地改进技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整个资产阶级追逐剩余价值的结果,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加强了资本的

垄断,促进了生产资料的集中和生产的社会化。资本的垄断造成了生产发展的桎梏。生产资料的家中和生产的社会化达到了同它们的资本主义外壳不能相容的地步。代替资本主义社会的将是以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社会。最后,剩余价值理论阐明了无产阶级在资本主义制度中的地位和历史使命。雇佣工人不仅受自己的雇主剥削,而且受整个资产阶级的剥削。随着资产阶级对无产阶级剥削的加强,由资本主义生产过程本身的机制所训练、联合和组织起来并日益强大的无产阶级的反抗也不断增长。资本主义制度为自己培养而来掘墓人,并未社会主义社会造就了建设者。

在社会主义思想史上,空想社会主义由于没有科学的剩余价值理论,因而既不会阐明资本主义制度下雇佣奴隶制的本质,又不会发现资本主义发展的规律,也不会找到能够成为新社会的创造者的社会力量。马克思创立的剩余价值理论彻底解决了空想社会主义无法解决的问题,使社会主义从空想成为科学。

7、阐述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三次飞跃

答: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史看,社会主义学说可以说经历了三次历史性飞跃。

(1)第一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19世纪40年代,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社会主义学说第一次有空想变为科学。

(2)第二次历史性飞跃发生在20世纪上半叶,主要代表着是列宁和毛泽东,他们创立了帝国主义时代无产阶级革命新理论,开辟了帝国主义时代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资本主义国家和半

封建半殖民地国家社会主义革命的成功道路。

(3)在一批国家建立起社会主义基本制度。邓小平和中国共产党人领导中国人民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实践中,找到了经济文化落后的国家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的

成功道路,创立了由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使社会主义学说实现第三次历史性飞跃。

8、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具有怎样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条件下获得新的重大发展的两个主要标志,是马列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两次伟大革命。

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伟大革命,在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国人民找到了有中国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的革命道路。这个飞跃的理论成果,就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第二次伟大革命,在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找到了一条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这个飞跃的理论的成果,就是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作为发展了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具有新的丰富的时代内容。它对中国社会主义的建设道路、发展阶段、根本任务、发展动力、外部条件、政治保证、战略步骤、领导和依靠力量、祖国统一等问题做出了比较系统的概括,构成了一个科学的理论体系。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这一理论的哲学基础、精髓和逻辑起点,也是贯穿整个理论的一条红线,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是这一理论的两块基石;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是这一理论揭示的社会主义的本质内容;改革开放是这一理论最鲜明的特色,是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内在动力和外部条件,是我国社会生活的主旋律;四项基本原则是建设有中国特色主义的政治保证,是立国之本;党的基本路线既是在这一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也是这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这一理论的核心内容,它是我们事业能够经受风险考验、顺利达到目标的最可靠保证。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理论,既反映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普遍原理,又体现了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特殊要求,是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特殊规律的有机统一。

因此,它既具有中国特色,又有一定的普遍意义,必然对中国和整个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产生指导作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省工时间生动实践,也必将不断推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新发展。

自然辩证法复习题

这些是往年的复习题目,题目后面的编号是对应《自然辩证法》的页数

绪论

1.自然辩证法的科学定位如何?P1-P3

2.自然辩证法学科是怎么发展起来的?当前它包括哪些研究内容?P3-P12

3.学习自然辩证法的意义?P12-P14

第一章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

1.什么是自然观?它是如何形成的?P18

2.结合历史说明科技发展与自然观变革是怎样的关系?P20

3.机械自然观有什么意义和影响?P26

4.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的基本思想和特征是什么?P29

5.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对科技和社会发展有什么意义或影响?P31

第二章系统自然观的建构

1.自然物质系统的要素、功能、结构和环境的关系是什么?P37

2.自然物质系统从无序到有序、从平衡到给平衡转化的条件和机制是什么?P41

3.系统复杂性研究为自然物质系统的演化提供了哪些新的说明?P47

第三章生态自然观的孕育

1.为什么说马克思恩格斯的生态思想是现代生态自然观的开端?P55

2.如何看待人类中心主义与非人类中心主义?P62

3.生态机制与复杂性有什么关系?P66

4.生态文明观包括哪些内容?如何体现?P75

第四章科学的本质和特征

1.如何理解“科学本质是一种欧洲现象”的现象?P80

2.如何理解作为一种知识的的科学和作为一种人类行为的的科学之间的关系?P82

3.如何看待科学划界问题?这个问题能在科学内部解决么?P84

4.如何理解科学与宗教、文化等社会因素之间的关系?P92

第五章科学认识的发生

1.如何理解科学研究的认识特征中的不确定性?P97

2.亚里士多德曾明确提出“观察和实验是科学研究的逻辑起点”,你是否同意此观点?P99

3.科学实验中的机遇产生的根源是什么?P110

4.科学事实要求有可重复性,那么什么是相同的观察和实验条件?P108

5.结合案例说明科学观察在科学研究中的作用?P107

第六章科学发现的思维方法

1.简述“穆勒五法”具体内容及其各个方法的公式?P115

2.归纳法和演绎法的关系如何?P121

3.简述系统科学方法的特点与作用?P123

4.有些人认为:“科学家只要有聪慧的头脑,只需要坐着等待灵感的出现便会取得科学成就”,那么你对此观点看法是什么?试举例说明P129P133

5.创造性思维是如何在现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作用的?

第七章科学假说与科学理论

1.科学假说的特点和作用是什么?试结合科学史的具体案例分析怎样形成科学假说?P135 2.为什么说“把亚里士多德的学说不自洽揭示出来,是欧洲科学革命时期新科学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P141

3.试述科学理论的结构和功能P141

4.试述科学评价的经验论和整体论的基本观点P147

5.概述科学理论评价的基本依据P148

第八章技术与技术体系

1.如何理解技术的本质?它有哪些基本特征?P153

2.试述技术的结构与分类?P157

3.什么是技术体系?它的演化规律如何?P161

4.技术预测与评估有什么意义?常见有哪些方法?P164

5.在技术与社会的关系方面有哪些观点?马克思、恩格斯的技术-社会观如何?P171

第九章技术工程活动与方法

1.工程与工程设计的本质是什么?它们有哪些主要特征?P178

2.什么是工程理念?它在整个工程活动的地位和作用如何?P181

3.试分析工程活动过程的主要环节?P181

4.现代工程设计的主要方法以及其方法论问题P187

5.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方法的特点和意义P191

第十章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1.技术发展的动力机制和模式是怎样的?P197

2.技术创新的本质含义和特点如何?P202

3.试阐述技术创新过程与机制P203

4.高技术产业化有哪些含义?试讨论高技术产业化的特点与机制P207

5.我国高技术产业的发展模式如何?当前应当采取怎么样的发展策略?P211

第十一章科学技术的社会运行

1.如何理解科学的社会规范?P216

2.小科学与大科学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P221

3.当代科技运行需要怎样的社会条件?P225

4.科学与技术的社会建构意味着什么?P227-P229后学院科学具有怎样的特征?P231

5.科学与社会互动的机制如何?P234试述当代科技与社会互动的主要现象P235

第十二章科学技术与社会伦理

1.科技的伦理维度表现在哪些方面?P224

2.科技伦理建构的原则有哪些?P240

3.试述核科技、信息技术、克隆技术中的伦理问题P247-P250

4.科技人员的职业理想和根本任务是什么?P253

第十三章科学技术与社会发展

1.阐述科技政策与战略的含义P257-P258

2.科技如何推动经济增长?P262-P263

3.可持续发展为什么要依靠科学技术?P271

4.知识产权对当代经济发展具有怎样的意义?P266

5.中国应如何实现现代化?P274科技在其中其怎样的作用?P27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