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2 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教师版

7-7-2 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教师版
7-7-2 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教师版

1.

了解容斥原理二量重叠和三量重叠的内容;

2. 掌握容斥原理的在组合计数等各个方面的应用.

一、两量重叠问题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 B A B A 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图示如下:A 表示小圆部分,B 表示大圆部分,

C 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 B ,即阴影面积.

包含与排除原理告诉我们,要计算两个集合A B 、的并集A B 的元素的个数,可分以下两步进行:

第一步:分别计算集合A B 、的元素个数,然后加起来,即先求A B +(意思是把A B 、的一切元素都“包含”进来,加在一起);

第二步:从上面的和中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即减去C A B =(意思是“排除”了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

二、三量重叠问题

A 类、

B 类与

C 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 =类元素的个数B +类元素个数C +类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 类又是C 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 类、B 类、C 类的元素个数.用符号表示为: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图示如下:

教学目标

知识要点

7-7-2.容斥原理之重叠问题(二)

1.先包含——A B +

重叠部分A B 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A B A B +-1

A B

在解答有关包含排除问题时,我们常常利用圆圈图(韦恩图)来帮助分析思考. 模块一、三量重叠问题

【例 1】 一栋居民楼里的住户每户都订了2份不同的报纸。如果该居民楼的住户只订了甲、乙、丙三种报

纸,其中甲报30份,乙报34份,丙报40份,那么既订乙报又订丙报的有___________户。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1试

【解析】 总共有(30+34+40)÷2=52户居民,订丙和乙的有52-30=22户。

【答案】22户

【例 2】 某班学生手中分别拿红、黄、蓝三种颜色的小旗,已知手中有红旗的共有34人,手中有黄旗的共

有26人,手中有蓝旗的共有18人.其中手中有红、黄、蓝三种小旗的有6人.而手中只有红、黄

两种小旗的有9人,手中只有黄、蓝两种小旗的有4人,手中只有红、蓝两种小旗的有3人,那么

这个班共有多少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C

B A

【解析】 如图,用A 圆表示手中有红旗的,B 圆表示手中有黄旗的,C 圆表示手中有蓝旗的.如果用手中有

红旗的、有黄旗的与有蓝旗的相加,发现手中只有红、黄两种小旗的各重复计算了一次,应减去,

手中有三种颜色小旗的重复计算了二次,也应减去,那么,全班人数为:342618943++-++-()()

6250?=(人).

【答案】50人

【巩固】 某班有42人,其中26人爱打篮球,17人爱打排球,19人爱踢足球,9人既爱打篮球又爱踢足球,4

人既爱打排球又爱踢足球,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爱好,也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不爱好.问:既爱打

篮球又爱打排球的有几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解答

【解析】 由于全班42人没有一个人三种球都不爱好,所以全班至少爱好一种球的有42人.根据包含排除法,例题精讲

图中小圆表示A 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 的元素的个数,

C

1.先包含:A B C ++

重叠部分A B 、B C 、C A 重叠了2次,

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 B C A B B C A C ++--- A B C 3A B C ++-

A B B C A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

4226171994

=++-++

()(既爱打篮球又爱打排球的人数0

+

),得到既爱打篮球又爱打排球的人数为:49427

-=(人).

【答案】7人

【例3】四年级一班有46名学生参加3项课外活动.其中有24人参加了数学小组,20人参加了语文小组,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是既参加数学小组也参加文艺小组人数的3.5倍,又是3项活动都参加人数

的7倍,既参加文艺小组也参加语文小组的人数相当于3项都参加的人数的2倍,既参加数学小

组又参加语文小组的有10人.求参加文艺小组的人数.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

【解析】设参加数学小组的学生组成集合A,参加语文小组的学生组成集合B,参加文艺小组的学生组成集合G.三者都参加的学生有z人.有A B C=46,A=24,B=20,C =3.5,A C =7A B C,

B C =2A B C ,A B=10.

因为A B C A B C A B A C B C A B C

=++---+,

所以46=24+20+7x-10-2x-2x+x,解得x=3,

即三者的都参加的有3人.那么参加文艺小组的有3?7=21人.

【答案】21人

【巩固】五年级三班学生参加课外兴趣小组,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其中有25人参加自然兴趣小组,35人参加美术兴趣小组,27人参加语文兴趣小组,参加语文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12人,

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有8人,参加自然同时又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有9人,

语文、美术、自然3科兴趣小组都参加的有4人.求这个班的学生人数.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

C语文B美术

A自然

【解析】设参加自然兴趣小组的人组成集合A,参加美术兴趣小组的人组成集合日,参加语文兴趣小组的人组成集合C.

A=25,B=35,C =27,B C=12,A B=8,A C=9,A B C=4.

A B C=A B C A B A C B C A B C

++---+.

所以,这个班中至少参加一项活动的人有25+35+27-12-8-9+4=62,而这个班每人至少参加一项.即这个班有62人.

【答案】62人

【巩固】光明小学组织棋类比赛,分成围棋、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三个组进行,参加围棋比赛的有42人,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有55人,参加国际象棋比赛的有33人,同时参加了围棋和中国象棋比赛

的有18人,同时参加了围棋和国际象棋比赛的有10人,同时参加了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比赛

的有9人,其中三种棋赛都参加的有5人,问参加棋类比赛的共有多少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

【解析】根据包含排除法,先把参加围棋比赛的42人,参加中国象棋比赛的55人与参加国际象棋比赛的33人加起来,共是425533130

++=人.把重复加一遍同时参加围棋和中国象棋的18人,同时参加围棋和国际象棋的10人与同时参加中国象棋和国际象棋的9人减去,但是,同时参加了三种棋赛的5人被加了3次,又被减了3次,其实并未计算在内,应当补上,实际上参加棋类比赛的共有:

130********

()(人).

-+++=

或者根据学过的公式:A B C A B C A B B C A C A B C

=++---+,参加棋类比赛的总人数为:42553318109598

++---+=(人).

【答案】98人

【例4】新年联欢会上,共有90人参加了跳舞、合唱、演奏三种节目的演出.如果只参加跳舞的人数三倍于只参加合唱的人数;同时参加三种节目的人比只参加合唱的人少7人;只参加演奏的比同时参加演奏、跳舞但没有参加合唱的人多4人;50人没有参加演奏;10人同时参加了跳舞和合唱但没有参加演奏;40人参加了合唱;那么,同时参加了演奏、合唱但没有参加跳舞的有________人.【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3星【题型】填空

【关键词】西城实验

【解析】设只参加合唱的有x人,那么只参加跳舞的人数为3x,由50人没有参加演奏、10人同时参加了跳舞和合唱但没有参加演奏,得到只参加合唱的和只参加跳舞的人数和为501040

-=人,即+=,得10

x=,所以只参加合唱的有10人,那么只参加跳舞的人数为30人,又由“同时参加x x

340

三种节目的人比只参加合唱的人少7人”,得到同时参加三项的有3人,所以参加了合唱的人中“同时参加了演奏、合唱但没有参加跳舞的”有:401010317

---=人.

【答案】17人

【巩固】六年级100名同学,每人至少爱好体育、文艺和科学三项中的一项.其中,爱好体育的55人,爱好文艺的56人,爱好科学的51人,三项都爱好的15人,只爱好体育和科学的4人,只爱好体育和文艺的17人.问:有多少人只爱好科学和文艺两项?只爱好体育的有多少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3星【题型】解答

【解析】只是A类和B类的元素个数,有别于容斥原理Ⅱ中的既是A类又是B类的元数个数.依题意,画图如下.设只爱好科学和文艺两项的有x人.由容斥原理,列方程得55565117154151515100

++-+-+-++=

()()()

x

即555651174152

++----?=

x

-=

111100

x

---=(人).

x=只爱好体育的有:551715419

11

【答案】11人只爱好科学和文艺,19人只爱好体育。

【例5】在某个风和日丽的日子,10个同学相约去野餐,每个人都带了吃的,其中6个人带了汉堡,6个人带了鸡腿,4个人带了芝士蛋糕,有3个人既带了汉堡又带了鸡腿,1个人既带了鸡腿又带了芝士蛋糕.2个人既带了汉堡又带了芝土蛋糕.问:

⑴三种都带了的有几人?

⑵只带了一种的有几个?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A

B

C

【解析】如图,用A圆表示带汉堡的人,B圆表示带鸡腿的人,C圆表示带芝士蛋糕的人.

⑴根据包含排除法,总人数=(带汉堡的人数+带鸡腿的人数+带芝士蛋糕的人数-

)(带汉堡、鸡腿的人数+带汉堡、芝士蛋糕的人数+带鸡腿、芝士蛋糕的人数+)三种都带了的人数,即

-=(人).()()三种都带了的人数,得三种都带了的人数为:10100 10664321

-++-+++

⑵求只带一种的人数,只需从10人中减去带了两种的人数,即103214

()(人).只带了一种

-++=

的有4人.

【答案】(1)0人,(2)4人

【巩固】盛夏的一天,有10个同学去冷饮店,向服务员交了一份需要冷饮的统计表:要可乐、雪碧、橙汁的各有5人;可乐、雪碧都要的有3人;可乐、橙汁都要的有2人;雪碧、橙汁都要的有2人;三样都要的只有1人,证明其中一定有1人这三种饮料都没有要.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解析】略

【答案】根据根据包含排除法,至少要了一种饮料的人数=(要可乐的人数+要雪碧的人数+要橙汁的人数)-(要可乐、雪碧的人数+要可乐、橙汁的人数+要雪碧、橙汁的人数)+三种都要的人数,即至少要了一种饮料的人数为:55532219

++-+++=

-=(人),所以其中有1人这三种

()()(人).1091

饮料都没有要.

【例6】全班有25个学生,其中17人会骑自行车,13人会游泳,8人会滑冰,这三个运动项目没有人全会,至少会这三项运动之一的学生数学成绩都及格了,但又都不是优秀.若全班有6个人数学不及格,那么,⑴数学成绩优秀的有几个学生?

⑵有几个人既会游泳,又会滑冰?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解析】⑴有6个数学不及格,那么及格的有:25619

-=(人),即最多不会超过19人会这三项运动之一.而又因为没人全会这三项运动,那么,最少也会有:17138219

()(人)至少会这三项运动之一.于

++÷=

是,至少会三项运动之一的只能是19人,而这19人又不是优秀,说明全班25人中除了19人外,剩下的6名不及格,所以没有数学成绩优秀的.

⑵上面分析可知,及格的19人中,每人都会两项运动:会骑车的一定有一部分会游泳,一部分会滑

冰;会游泳的人中若不会骑车就一定会滑冰,而会滑冰的人中若不会骑车就一定会游泳,但既会

游泳又会滑冰的人一定不会骑自行车.所以,全班有19172

-=(人)既会游泳又会滑冰.

【答案】(1)0人,(2)2人

【巩固】五年级一班共有36人,每人参加一个兴趣小组,共有A、B、C、D、E五个小组,若参加A组的有15人,参加B组的人数仅次于A组,参加C组、D组的人数相同,参加E组的人数最少,只

有4人.那么,参加B组的有_______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填空

【解析】参加B,C,D三组的总人数是3615417

--=(人),C,D每组至少5人,当C,D每组6人时,

--=(人).

B组为5人,不符合题意,所以参加B组的有17557

【答案】7人

【例7】五一班有28位同学,每人至少参加数学、语文、自然课外小组中的一个.其中仅参加数学与语文小组的人数等于仅参加数学小组的人数,没有同学仅参加语文或仅参加自然小组,恰有6个同学

参加数学与自然小组但不参加语文小组,仅参加语文与自然小组的人数是3个小组全参加的人数

的5倍,并且知道3个小组全参加的人数是一个不为0的偶数,那么仅参加数学和语文小组的人

有多少人?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难度】4星【题型】解答

【解析】参加3个小组的人数是一个不为0的偶数,如果该数大于或等于4,那么仅参加语文与自然小组的人数则大于等于20,而仅参加数学与自然小组的人有6个,这样至少应有30人,与题意

矛盾,所以参加3个小组的人数为2.仅参加语文与自然小组的人数为10,于是仅参加语文与

自然、仅参加数学与自然和参加3个小组的人数一共是18人,剩下的10人是仅参加数学与语

文以及仅参加数学的.由于这两个人数相等,所以仅参加数学和语文小组的有5人.

【答案】5人

【例 8】 在一个自助果园里,只摘山莓者两倍于只摘李子者;摘了草莓、山莓和李子的人数比只摘李子的

人数多3个;只摘草莓者比摘了山莓和草莓但没有摘李子者多4人;50个人没有摘草莓;11个人

摘了山莓和李子但没有摘草莓;总共有60人摘了李子.如果参与采摘水果的总人数是100,你能回

答下列问题吗?

① 有 人摘了山莓;

② 有 人同时摘了三种水果;

③ 有 人只摘了山莓;

④ 有 人摘了李子和草莓,而没有摘山莓;

⑤ 有 人只摘了草莓.

草莓李子山莓G

F E

D

C B A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解析】 如图,根据题意有

2A C =

3G C -=

4B E -=

50A D C ++=

11D =

60C D F G +++=

40A B E ++= 代入求解:26A =,9B =,13C =,11D =,5E =,20F =,16G =

所以①有261151658A D E G +++=+++=(人)摘了山莓;

②有16人同时摘了三种水果;

③有26人只摘了山莓;

④有20人摘了李子和草莓,而没有摘山莓;

⑤有9人只摘了草莓.

【答案】①有58(人)摘了山莓;②有16人同时摘了三种水果;

③有26人只摘了山莓;④有20人摘了李子和草莓,而没有摘山莓;

⑤有9人只摘了草莓.

【例 9】 某学校派出若干名学生参加体育竞技比赛,比赛一共只有三个项目,已知参加长跑、跳高、标枪

三个项目的人数分别为10、15、20人,长跑、跳高、标枪每一项的的参加选手中人中都有五分之

一的人还参加了别的比赛项目,求这所学校一共派出多少人参加比赛?

科学51人

文艺56人

17154

体育55人x

【考点】三量重叠问题 【难度】4星 【题型】解答 【解析】 由条件可知,参加长跑的人中有2人参加其它项目,参加跳高的人中有3人参加其它项目,参加标

枪的人中有4人还参加别的项目,假设只参加长跑和跳高的人数为x ,只参加长跑和标枪的人数为y ,

只参加标枪和跳高的有z 人,三项都参加的有n 人.那么有以下方程组:

由条件可知,参加长跑的人中有2人参加其它项目,参加跳高的人中有3人

参加其它项目,参加标枪的人中有4人还参加别的项目,假设只参加长跑和跳高的人数为x ,只参加

长跑和标枪的人数为y ,只参加标枪和跳高的有z 人,三项都参加的有n 人.那么有以下方程组:

2

3 4x y n x z n z y n ++=??++=??++=? 将3条等式相加则有2(x +y +z )+3n =9,由这个等式可以得到,n 必须是奇数,所以,n 只能是1或

3、5、7……,如果n ≥3时x 、y 、z 中会出现负数.所以n =1,这样可以求得x =0,y =1,z =2.由此可得

到这个学校一共派出了10+15+20-0-1-2-2×1=40人.

将3条等式相加则有2(x +y +z )+3n =9,由这个等式可以得到,n 必须是奇数,所以,n 只能是1或

3、5、7……,如果n ≥3时x 、y 、z 中会出现负数.所以n =1,这样可以求得x =0,y =1,z =2.由此可得

到这个学校一共派出了10+15+20-0-1-2-2×1=40人.

【答案】40人

模块二、四个量的重叠问题

【例 10】 养牛场有2007头黄牛和水牛,其中母牛1105头,黄牛1506头,公水牛200头,那么母黄牛有

头。

【考点】四个量的重叠问题 【难度】3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希望杯,4年级,1试

【解析】 解:公牛有2007-1105=902头,公黄牛有902-200=702头,母黄牛有1506-702=804头

【答案】804头

【例 11】 一个书架上有数学、语文、英语、历史4种书共35本,且每种书的数量互不相同。其中数学书和

英语书共有l6本,语文书和英语书共有17本:有一种书恰好有9本,这种书是 书。

【考点】四个量的重叠问题 【难度】4星 【题型】填空

【关键词】迎春杯,四年级,初赛,5题

【解析】 如果数学书有x 本,那么英语书有16-x 本,语文书有17-(16-x )=x+1本,历史书为

35-(x+16-x+x+1)=18-x 本,其中有可能出现相等的有x 和16-x ,x 和18-x 因为它们奇偶性相同.为了

不相等,x≠8且x≠9,有此得到16-x 不等于8和7,x+1不等于9和10,18-x 不等于10和9,只有

16-x 可以等于9,所以英语书有9本.

【答案】英语

完整版小学四年级奥数容斥问题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原理一一包含与排除原理,也称为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地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这一讲我们先介绍容斥原理1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分 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1),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数=Na+Nb-Nad 例1?一个班有55名学生,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有12人,订阅《今日少年报》的 有9人,两种报纸都订阅的有5人。(1)订阅报纸的总人数有多少?(2)两种报纸都没订阅的有多少人? 例2?一个旅行社有36人,其中会英语的有24人,会俄语的有18人,两样都不会的有4人,两样都会的有多少人? 例3.在1到1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6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例4?艺术节那天,学校的画廊里展了了每个年级学生的图画作品,其中有23幅画不是五年级的,有21幅画不 是六年级的,五、六年级参展的画共有8幅。其他年级参展的画共有多少幅? 练习与思考 1?将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部分重叠,盖在桌面上(如图6),已知重叠的部 分为9平方厘米,两块正方形纸片盖住桌面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 . 二(2)班有50名学生,下课后每人都至少做完了一门作业,其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5人,做完数学作业的 有40人,两种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3.有62名学生,其中会弹钢琴的有11名,会吹竖笛的有56名,两样都不会的有4名,两样都会的有多少名? 4 ?某校选出50名学生参加区作文比赛和数学比赛,作文比赛获奖的有14人,数学比赛获奖的有12人,有3 人两项比赛都获奖的,两项比赛都没获奖的有多少人? 5 ?四(1)班有40个学生,其中有25人参加数学小组,23人参加航模水组,有1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 6 ?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所有同学都答了第1、2两题,其中答对第1题的有35人,答对第2题的有28人,这两 题都答对的有20人,没有人两题都答错。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数学测验? 7 ?一个俱乐部里,会下中国象棋的有69人,会下国际象棋的有52人,这两种棋都不会下的有12人,都会下的有30人。这个俱乐部里有多少人? 8 ?某班上体育课,全班排成4行(每行的人数相等),小芳排的位置是:从前面数第6个,从后面数第7个。这 个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9.在1到2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8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10?科技节那天,学校的科技室里展出了每个年级学生的科技作品,其中有114件不是一年级的,有96件不是 二年级的,一、二年级参展的作品共32件。其他年级参展的作品共有多少件?

第8讲[1].抽屉原理[1].题库教师版.doc

一、知识点介绍 抽屉原理有时也被称为鸽笼原理,它由德国数学家狄利克雷首先明确提出来并用来证明一些数论中 的问题,因此,也被称为狄利克雷原则.抽屉原理是组合数学中一个重要而又基本的数学原理,利用它可 以解决很多有趣的问题,并且常常能够起到令人惊奇的作用.许多看起来相当复杂,甚至无从下手的问题, 在利用抽屉原则后,能很快使问题得到解决. 二、抽屉原理的定义 (1)举例 桌上有十个苹果,要把这十个苹果放到九个抽屉里,无论怎样放,有的抽屉可以放一个,有的可以放 两个,有的可以放五个,但最终我们会发现至少我们可以找到一个抽屉里面至少放两个苹果。 (2)定义 一般情况下,把n +1或多于n +1个苹果放到n 个抽屉里,其中必定至少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个苹 果。我们称这种现象为抽屉原理。 三、抽屉原理的解题方案 (一)、利用公式进行解题 苹果÷抽屉=商……余数 余数:(1)余数=1, 结论:至少有(商+1)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 (2)余数=x ()()11x n - , 结论:至少有(商+1)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 (3)余数=0, 结论:至少有“商”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 (二)、利用最值原理解题 将题目中没有阐明的量进行极限讨论,将复杂的题目变得非常简单,也就是常说的极限思想“任我意” 方法、特殊值方法. 模块一、利用抽屉原理公式解题 (一)、直接利用公式进行解题 (1)求结论 【例 1】 6只鸽子要飞进5个笼子,每个笼子里都必须有1只,一定有一个笼子里有2只鸽子.对吗? 【解析】 6只鸽子要飞进5个笼子,如果每个笼子装1只,这样还剩下1只鸽子.这只鸽子可以任意飞进其 中的一个笼子,这样至少有一个笼子里有2只鸽子.所以这句话是正确的. 利用刚刚学习过的抽屉原理来解释这个问题,把鸽笼看作“抽屉”,把鸽子看作“苹果”, 6511÷= ,112+=(只)把6个苹果放到5个抽屉中,每个抽屉中都要有1个苹果,那么肯 定有一个抽屉中有两个苹果,也就是一定有一个笼子里有2只鸽子. 【巩固】 把9条金鱼任意放在8个鱼缸里面,请你说明至少有一个鱼缸放有两条或两条以上金鱼. 知识精讲 8-2抽屉原理

小学奥数图形找规律题库教师版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 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规律时,应抓住一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⑴图形数量的变化;⑵图形形状的变化;⑶图形大小的变化; ⑷图形颜色的变化;⑸图形位置的变化;⑹图形繁简的变化 . 对于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为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 解决问题? 板块一数量规律 【例1】请找出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一样 ? ⑴ (2) (3) ⑷ (S ) 【解析】 这组图形的共同特征是,连接各边上一点,组成一个复合图形 ?所不同的是,第四个图形是一个六边 形,而其它几个都是四边形,这样,只有( 4)与其它不一样 【例2】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 ”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O O O O. O O, △ 6 r △△ ° ■丨 △ 【解析】 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 ?因为圆 形 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 ”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 △ △ △ △ △ △ □ △ ? □ □ △ □ □ □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 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 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 ”处应填一个三角形△ ?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 4、?、2、1 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 “?”处应是三角形△ ?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 ”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图形找规律

四年级奥数容斥原理

四年级奥数容斥原理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四年级(高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第4课包容与排斥——包容与排斥原理 知识点我们以前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从左边看,小明排在第8位,从右边看,小明排在第15位,这一排有多少人?这个问题就是小明是否被反复算计了。如果计算结果没有重复且没有遗漏,则需要排除重复计数。这种计数方法是宽容和排斥的原则,也称为重叠问题。要解决这样的问题,我们还可以用韦恩图来分析定量关系小明有1人 8人,15人 。通常,首先计算所有涉及的量,然后排除重叠部分。我们可以计算出不重复和不遗漏的数量:8+15-1=22(人) 经典范例 例1: 4 (2)班有28名中国兴趣小组的参与者,29名数学兴趣小组的参与者,12名两个小组的参与者,这个班有多少人参加过语文或数学兴趣小组? 先画一个维恩图分析定量关系,然后用包含和排除的方法计算

数学变成了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情!你发现了吗? - 1- 四年级(高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模仿训练 学校文艺组的每个学生至少能弹一架钢琴和手风琴。众所周知,有24个人会弹钢琴,17个人会拉手风琴,8个人会两种乐器。文艺小组有多少人? 经典示例 示例2:一家餐厅有40道招牌菜,其中妞妞吃了15道,丁丁吃了9道,两个人都吃了4道。有多少招牌菜没有吃过?首先计算他们吃了什么,然后计算他们没吃什么。 模仿练习 在参加采摘活动的46人中,只有18人采摘了樱桃,7人采摘了樱桃和杏子,6人既不摘樱桃也不摘杏子,有多少人采摘了杏子? 数学会让你成为一个好的发现孩子! - 2-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问题是数学的心脏!四年级(高年级)数学思维训练 经典例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下册《抽屉原理》。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初步了解抽屉原理,运用抽屉原理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过程和方法: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通过动手操作、分析、推理等活动,发现、归纳、总结原理。 3.情感与价值: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同学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教学重点: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教学难点:理解“抽屉原理”,并对一些简单实际问题加以“模型化”。教具学具:课件、扑克牌、每组都有相应数量的笔筒、铅笔、书,各小组。备好自己的记分牌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昨天晚上与爸爸、妈妈做过导学案中的扑克牌游戏吗?取出两张王牌,在剩下的52张扑克牌中任意取出5张,我不看牌,我敢肯定的说:这5张牌至少有两张是同花色,大家相信吗?(师生演示) 师生共同做两轮抽牌游戏,让没有做过游戏的同学观察、思考、验证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如何解释呢?今天我们就来探索这其

中的规律——抽屉原理 教师板书:抽屉原理 二、自主操作探究新知 1 活动) 一( 课件出示:把4枝铅笔放到3个笔筒里,可以怎么放? 师:你们摆摆看,会有什么发现?把你们发现的结果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记录下来。 1、学生动手操作,师巡视,了解情况。 2、汇报交流说理活动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了解情况,并参与到较弱的小组中适当点拨:要把所有可能的情况摆出来 一个小组上台展示,四人操作,一人同时解说,教师协助学生将记录放在投影机上展示比较 教师展示数组的形式(4,0,0)(3,1,0)(2,2,0)(2,1,1),让学生比较认识到数组形式的简洁) 引导学生再认真观察记录,还有什么发现?并请刚才展示的小组回答板书:总有一个笔筒里至少有2枝铅笔。 ③怎样摆可以一次得出结论?(启发学生用平均分的摆法,引出用除法计算。)板书:4÷3=1(枝)……1(枝) ④这样摆挺麻烦,那么怎样摆可以一次得出结论?各组摆摆、想想。

(完整word版)小学四年级奥数容斥问题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叫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的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容斥原理:对n 个事物,如果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分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 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数=Na+Nb-Nab。 练习1、1 四(2)班有50名学生,下课后每人都至少做完了一门作业,其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5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0人。两种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练习1、2五(1)班有40名学生,其中25人参加数学小组,23人参加科技小组,有19人两组都参加了。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 练习2、1某班有36个同学在一项测试中,答对第一题的有25人,答对第二题的有23人,两题都答对的有15人。问多少个同学两题都答得不对? 练习2、2一个旅行社有员工36人,其中会英语的有24人,会俄语的有18人,两样都不会的有4人。两样都会的有多少人? 练习3、1在1-2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4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练习3、2在1-10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也不是7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练习4、科技节那天,学校的科技室里展出了每个年级学生的科技作品,其中有114件不是一年级的,有96件不是二年级的,一、二年级参展的作品共32件。其他年级参展的作品共有多少件?

1、光明小学举办学生书法展览。学校的橱窗里展出了每个年级学生的书法作品,其中有24幅不是五年级的,有22幅不是六年级的,五、六年级参展的书法作品共有10幅,其他年级参展的书法共有多少幅? 2、有40名运动员,其中25人会摔跤,有20人会击剑,有10人击剑摔跤都不会,问既会摔跤又会击剑的运动员有多少人? 3、一个班有学生42人,参加体育代表队的有30人,参加文艺代表队的有25人,并且每人都至少参加了一个队,这个班两队都参加的有多少人? 4、30名学生中,8人学法语,12人学西班牙语,3人既学法语又学西班牙语,问有多少名学生两种语言都不学? 5、五年级有122名学生参加语文、数学考试,每人至少有一门功课取得优秀成绩,其中语文成绩优秀的有65人,数学优秀的有87人。语文、数学都优秀的有多少人? 6、学校文艺组每人至少会演奏一种乐器,已知会拉手风琴的有24人,会弹电子琴的有17人,其中两种乐器都会演奏的有8人。这个文艺组一共有多少人? 7、在1到2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5的倍数又不是8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思考题: 有30名运动员,其中18人会三级跳远,16人会撑杆跳高,10人三级跳远、撑杆跳高都不会。既会三级跳远又会撑杆跳高的运动员有多少名?

抽屉原理练习(教师用) - 副本

抽屉原则练习题 1、试说明: ⑴我们从街上随便找来13人,就可断定他们中至少有两个人属相相同。 ⑵从任意5双手套中任取6只,其中至少有2只恰为一双手套 ⑶从数1,2,。。。,10中任取6个数,其中至少有2个数为奇偶性不同。 2、在2010年出生的1000个孩子中,请你预测: (1)同在某月某日出生的孩子至少有个? (2)至少有多少个孩子将来不单独过生日? 3、某班有37名小学生,他们都订阅了《小朋友》、《儿童时代》、《少年报》中的一种或几种,那么其中至少有名学生订的报刊种类完全相同? 4、一付扑克牌共有54张(包括大王、小王),至少从中取张牌,才能保证其中必有3种花色. 5、“六一”儿童节布置会场,学校把鲜花插在9个花瓶里,最少要有多少朵鲜花才能保证至少有一个花瓶里有6朵或6朵以上的鲜花?

6、幼儿园大班的老师把61件玩具分给小朋友玩,要使其中至少有一个小朋友分到了3个玩具或3个以上的玩具,那么最多应有几个小朋友? 7、口袋中有三种颜色的筷子各10根,问: ⑴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三种颜色都取到? ⑵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有2双颜色不同的筷子? ⑶至少取多少根才能保证有2双颜色相同的筷子? 8、将400张卡片分给若干名同学,每人都能分到,但都不超过11张,至少有多少名同学得到的卡片相同。 9、木箱里装有红色球3个、黄色球5个、蓝色球7个,若蒙眼去摸,为保证取出的球中有两个球的颜色相同,则最少要取出多少个球? 10.一幅扑克牌有54张,最少要抽取几张牌,方能保证其中至少有2张牌有相同的点数?

11、一个布袋中有40块相同的木块,其中编上号码1,2,3,4的各有10块。问:一次至少要取出多少木块,才能保证其中至少有3块号码相同的木块? 12、篮子里有苹果、梨、桃和桔子,现有81个小朋友,如果每个小朋友都从中任意拿两个水果,那么至少有多少个小朋友拿的水果是相同的? 13.体育用品仓库里有许多足球、排球和篮球,某班50名同学来仓库拿球,规定每个人至少拿1个球,至多拿2个球,问至少有几名同学所拿的球种类是一致的? 14.某校有55个同学参加数学竞赛,已知将参赛人任意分成四组,则必有一组的女生多于2人,又知参赛者中任何10人中必有男生,则参赛男生的人生为__________人。 15、一副扑克牌有四种花色,每种花色各有13张,现在从中任意抽牌。问最少抽几张牌,才能保证有4张牌是同一种花色的? 16.某旅游车上有47名乘客,每位乘客都只带有一种水果。如果乘客中有人带梨,并且其中任何两位乘客中至少有一个人带苹果,那么乘客中有___46___人带苹果。

图形找规律 题库教师版

图形找规律 例题精讲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规律时,应抓住一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⑴图形数量的变化;⑵图形形状的变化;⑶图形大小的变化; ⑷图形颜色的变化;⑸图形位置的变化;⑹图形繁简的变化. 对于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为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解决问题. 板块一数量规律 【例 1】请找出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一样. 【解析】这组图形的共同特征是,连接各边上一点,组成一个复合图形.所不同的是,第四个图形是一个六边形,而其它几个都是四边形,这样,只有(4)与其它不一样 【例 2】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解析】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 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 个三角形△.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 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处应是三角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5、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 圆形. (方法二)竖着看,圆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圆形按照5、 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处应是圆形. 【例 3】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解析】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

小学四年级奥数 容斥原理

在一些计数问题中,经常遇到有关集合元素个数的计算。求两个集合并集的元素的个数,不能简单地把两个集合的元素个数相加,而要从两个集合个数之和中减去重复计算的元素个数,即减去交集的元素个数,用式子可表示成:A∪B=A+B-A∩B (其中符号“∪”读作“并”,相当于中文“和”或者“或”的意思;符号“∩”读作“交”,相当于中文“且”的意思。),则称这一公式为包含与排除原理,简称容斥原理。 图示如下: A表示小圆部分,B表示大圆部分,C表示大圆与小圆的公共部分,记为:A∩B,即阴影面积。 1.先包含——A+B 重叠部分A∩B计算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B-A∩B 把多加了1次的重叠部分A∩B减去。 A类、B类与C类元素个数的总和=A类元素的个数+B类元素个数+C类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B 类的元素个数-既是B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既是A类又是C类的元素个数+同时是A类、B类、C类的元素个数。 用符号表示为:A∪B∪C=A+B+C-A∩B-B∩C-A∩C+A∩B∩C 图示如下: 图中小圆表示A的元素的个数,中圆表示B的元素的个数,大圆表示C的元素的个数。 1.先包含——A+B+C A∩B、B∩C、C∩A重叠了2次,多加了1次。 2.再排除——A+B+C-A∩B-B∩C-A∩C 重叠部分A∩B∩C重叠了3次,但是在进行A+B+C-A∩B-B∩C-A∩C计算时都被减掉了。3.再包含——A+B+C-A∩B-B∩C-A∩C+A∩B∩C 一个长方形长12厘米,宽8厘米,另一个长方形长10厘米,宽6厘米,它们中间重叠的部分是一个边长4厘米的正方形,求这个组合图形的面积。 例1 容斥原理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7.找规律《找规律》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小学数学人教版一年级下册7.找规律《找规律》教师招聘面试试讲教 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模板 1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观察、实验、猜测、推理等活动发现图形的排列规律。 2、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推理能力。 3、培养学生发现和欣赏数学美的意识。 2学情分析 本课内容主要为直观图形的形状、颜色的变化规律,所借助的铺垫有:简单几何图形的认识、美术智能及生活经验。本课的学习能为将来“循环”的理解奠基,也能让孩子们体会到生活中有规律事物的美感和规律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一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较为发达,对单层次规律的找寻较为容易,根据他们对单层次规律的过程探索,他们对图形的形状、颜色的视觉刺激和形象来建立“多层观察找规律”的模型,解决含多层次规律的问题。最后发挥他们对知识的迁移能力、想象力和渴望展示的斗志,来解决多种多样的题目,实现“形象──模型──运用模型──体验生活”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学顺序为:例1、例2,由单层到多层次。 3重点难点 重点:学生学会找图形排列的规律。 难点:通过实践活动找出事物的变化规律。 4教学过程 4.1教学设计 4.1.1新设计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1、出示纸蝴蝶,初步感知规律 师:今天的数学课老师为你们准备了一件礼物,你们想看么? (从盒中先出示一串中的前两个纸蝴蝶) 这一串纸蝴蝶我们已经看到了前两个是一个红色纸蝴蝶一个黄色纸蝴蝶,那下一个纸蝴蝶的颜色,你能试着猜猜么?(指生猜色) 这几个小朋友猜的颜色都有可能,但今天老师准备的纸蝴蝶,他们的颜色可是有规律的,我们一起来看看下一个到底是什么颜色呢?(揭示答案) 接下来一个会是什么颜色呢?(指生猜色)

五年级抽屉原理(一)教师用稿

抽屉原理(一) 抽屉原理1:将多于n件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2件。 抽屉原理2:将多于m×n件物品任意放到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m+1)件。 理解抽屉原理要注意几点:(1)抽屉原理是讨论物品与抽屉的关系,要求物品数比抽屉数或抽屉数的倍数多,至于多多少,这倒无妨。 (2)“任意放”的意思是不限制把物品放进抽屉里的方法,不规定每个抽屉中都要放物品,即有些抽屉可以是空的,也不限制每个抽屉放物品的个数。 (3)抽屉原理只能用来解决存在性问题,“至少有一个”的意思就是存在,满足要求的抽屉可能有多个,但这里只需保证存在一个达到要求的抽屉就够了。 (4)将a件物品放入n个抽屉中,如果a÷n= m……b,其中b是自然数,那么由抽屉原理2就可得到,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数不少于(m+1)件。 例1、五年级有47名学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成绩都是整数,满分是100分。已知3名学生的成绩在60分以下,其余学生的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问:至少有几名学生的成绩相同? 分析与解:关键是构造合适的抽屉。既然是问“至少有几名学生的成绩相同”,说明应以成绩为抽屉,学生为物品。除3名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外,其余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75~95共有21个不同分数,将这21个分数作为21个抽屉,把47-3=44(个)学生作为物品。 44÷21= 2……2, 根据抽屉原理2,至少有1个抽屉至少有3件物品,即这47名学生中至少有3名学生的成绩是相同的。 例2 、夏令营组织2000名营员活动,其中有爬山、参观博物馆和到海滩游玩三个项目。规定每人必须参加一项或两项活动。那么至少有几名营员参加的活动项目完全相同? 分析与解:本题的抽屉不是那么明显,因为问的是“至少有几名营员参加的

小学数学 图形找规律.教师版

4-1-2.图形找规律 知识点拨 找规律是解决数学问题的一种重要的手段,而规律的找寻既需要敏锐的观察力,又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一般地说,在观察图形变化规律时,应抓住一下几点来考虑问题: ⑴图形数量的变化; ⑵图形形状的变化; ⑶图形大小的变化; ⑷图形颜色的变化; ⑸图形位置的变化; ⑹图形繁简的变化. 对于较复杂的图形,也可分为几部分来分别考虑,总而言之,只要全面观察,勤于思考就一定能抓住规律,解决问题. 例题精讲 模块一、图形规律——数量规律 【例1】观察这几个图形的变化规律,在横线上画出适当的图形.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1星【题型】填空 【解析】几个图形的边数依次增加,因此横线上应为一个七边形. 【答案】七边形 【例2】请找出下面哪个图形与其他图形不一样.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1星【题型】填空 【解析】这组图形的共同特征是,连接各边上一点,组成一个复合图形.所不同的是,第四个图形是一个六边形,而其它几个都是四边形,这样,只有(4)与其它不一样 【答案】(4) 【例3】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补上一幅,使它成为一个完整系列。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观察发现,乌龟的顺序是:头、身→一只脚、背上一个点→两只脚、背上两个点→两只脚、一条尾、背上三个点→三只脚、一条尾、背上四个点,根据这个规律,最后一幅图应该是:→四只脚、一条尾、背上五个点.即: 【答案】

【例4】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答案】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圆形的个数一次减少,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圆形的个数是按5、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圆形. (方法二)竖着看,圆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圆形按照5、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处应是圆形. 【答案】圆形 【巩固】观察图形的变化,想一想,按图形的变化规律,在带“?”的空格处应画什么样的图形? ?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方法一)横着看,每行三角形的个数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的个数依次增加,但每行图形的总个数不变.因为三角形的个数是按4、3、?、1的顺序变化的,显然“?”处应填一个三角形△. (方法二)竖着看,三角形由左而右依次减少,而正方形由左而右依次增加,三角形按照4、?、2、1的顺序变化,也可以看出“?”处应是三角形△. 【答案】△ 【例5】观察下面的图形,按规律在“?”处填上适当的图形.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解析】本题中,几何图形的变化表现在数量关系上,图中黑三角形的个数从左到右依次增多,从(2)起,每一个格比前面一个格多两个黑三角形,所以,第(4)个方框中应填七个黑三角形. 【答案】七个黑三角形 【例6】观察图形变化规律,在右边再补上一幅,使它们成为一个完整的系列. 【考点】图形找规律【难度】2星【题型】填空

五年级抽屉原理(一)教师用稿教学内容

五年级抽屉原理(一) 教师用稿

抽屉原理(一) 抽屉原理1:将多于n件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2件。 抽屉原理2:将多于m×n件物品任意放到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m+1)件。 理解抽屉原理要注意几点:(1)抽屉原理是讨论物品与抽屉的关系,要求物品数比抽屉数或抽屉数的倍数多,至于多多少,这倒无妨。 (2)“任意放”的意思是不限制把物品放进抽屉里的方法,不规定每个抽屉中都要放物品,即有些抽屉可以是空的,也不限制每个抽屉放物品的个数。 (3)抽屉原理只能用来解决存在性问题,“至少有一个”的意思就是存在,满足要求的抽屉可能有多个,但这里只需保证存在一个达到要求的抽屉就够了。 (4)将a件物品放入n个抽屉中,如果a÷n= m……b,其中b是自然数,那么由抽屉原理2就可得到,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数不少于(m+1)件。 例1、五年级有47名学生参加一次数学竞赛,成绩都是整数,满分是100分。已知3名学生的成绩在60分以下,其余学生的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问:至少有几名学生的成绩相同? 分析与解:关键是构造合适的抽屉。既然是问“至少有几名学生的成绩相同”,说明应以成绩为抽屉,学生为物品。除3名成绩在60分以下的学生外,其余成绩均在75~95分之间,75~95共有21个不同分数,将这21个分数作为21个抽屉,把47-3=44(个)学生作为物品。

44÷21= 2……2, 根据抽屉原理2,至少有1个抽屉至少有3件物品,即这47名学生中至少有3名学生的成绩是相同的。 例2 、夏令营组织2000名营员活动,其中有爬山、参观博物馆和到海滩游玩三个项目。规定每人必须参加一项或两项活动。那么至少有几名营员参加的活动项目完全相同? 分析与解:本题的抽屉不是那么明显,因为问的是“至少有几名营员参加的活动项目完全相同”,所以应该把活动项目当成抽屉,营员当成物品。营员数已经有了,现在的问题是应当搞清有多少个抽屉。 因为“每人必须参加一项或两项活动”,共有3项活动,所以只参加一项活动的有3种情况,参加两项活动的有爬山与参观、爬山与海滩游玩、参观与海滩游玩3种情况,所以共有3+3=6(个)抽屉。 2000÷6=333……2, 根据抽屉原理2,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有333+1=334(件)物品,即至少有334名营员参加的活动项目是相同的。 例3、把125本书分给五(2)班学生,如果其中至少有1人分到至少4本书,那么,这个班最多有多少人? 分析与解:这道题一下子不容易理解,我们将它变变形式。因为是把书分给学生,所以学生是抽屉,书是物品。本题可以变为:125件物品放入若干个抽屉,无论怎样放,至少有一个抽屉中放有4件物品,求最多有几个抽屉。这个问题的条件与结论与抽屉原理2正好相反,所以反着用抽屉原理2即可。由

奥数 一年级 教案 第05讲 找规律填数字 教师版讲课稿

第五讲 找规律填数字 我们经常会看到这样的一类题,让你根据已知的数,找出不知道的数,填在○或□里。这就需要你根据这些已知数之间的关系,进行合理的分析,找出规律,推算出应该填写的数。 按规律在□里填数。 ① 2、4、6、□、10、12、14 ② 1、4、□、10、13、16 ③ 1、2、3、5、8、□、□、34 解:①是我们最常见的偶数数列,直接可以得到□中填8 ②是等差数列,相邻两项的差是3,容易得出□中填7 ③是我们所熟悉的斐波那契数列,从第三项开始,每一项都是前两项之和,于是□中应当填入13和21。 找出规律在()内填写合适的数。 (1)1,2,4,( ),( ),( )…… (2)1,2,4,( ),( ),( )…… (3)1,2,4,( ),( ),( )…… 挑战例题 例1 例2 生活在13世纪的意大利数学家斐波那契(Leonardo Fibonacci )是中世纪最杰出的数学家。在斐波那契的代表作《算盘书》中介绍了非常有趣的一组数,就是著名的“斐波那契数列”。这是《算盘书》中结果最丰富的问题。因为它来源于兔子的繁殖,也叫“兔子数列”。 如果每对大兔子每月生一对小兔子,而每对小兔子一个月之后变成大兔子,那么一对小兔子一年之后可以变成多少对兔子? 我们一起来分析一下(右图中 表示小兔子, 表示大兔子): 第1月有1对小兔子,总数为1; 第2月1对小兔子变成1对大兔子,总数仍为1; 第3月1对大兔子生下1对小兔子,总数为2; 第4月1对大兔子生下1对小兔子,1对小兔子长大了,总数为3; 第5月2对大兔子生下2对小兔子,1对小兔子长大了,总数为5; 第6月3对大兔子生下3对小兔子,2对小兔子长大了,总数为8; 第7月5对大兔子生下5对小兔子,3对小兔子长大了,总数为13; …… 这样增长下来,兔子的总数形成了一列数1123581321345589,,,,,,,,,,……, 其中前两个数是1,以后每个数都是它前面两数之和。我们把按一定次序排成一列的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叫做这个数列的项,第几个数就叫第几项。例如上面的斐波那契数列,它的第1项是1,第4项是3,第10项是55。 我们的世界丰富多彩的同时充满着许多的规律,认识数列,就是认识这个世界规律的开始。

小学四年级奥数 容斥问题

容斥问题(一) 容斥问题涉及到一个重要的原理——包含与排除原理,也称为容斥原理,即当两个计数部分有重复包含时,为了不重复地计数,应从它们的和中排除重复部分。 这一讲我们先介绍容斥原理1对n个事物,如果采用两种不同的分类标准:按性质a分 类与性质b分类(如图1),那么,具有性质a或性质b的事物的个数=Na+Nb-Nab。 例1.一个班有55名学生,订阅《小学生数学报》的有12人,订阅《今日少年报》的 有9人,两种报纸都订阅的有5人。(1)订阅报纸的总人数有多少(2)两种报纸都没订阅的有多少人 例2.一个旅行社有36人,其中会英语的有24人,会俄语的有18人,两样都不会的有4人,两样都会的有多少人 例3.在1到1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6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例4.艺术节那天,学校的画廊里展了了每个年级学生的图画作品,其中有23幅画不是五年级的,有21幅画不是六年级的,五、六年级参展的画共有8幅。其他年级参展的画共有多少幅 练习与思考 1.将边长分别为4厘米和5厘米的正方形纸片部分重叠,盖在桌面上(如图6),已知重叠的部 分为9平方厘米,两块正方形纸片盖住桌面的总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 2.二(2)班有50名学生,下课后每人都至少做完了一门作业,其中做完语文作业的有35人,做完数学作业的有40人,两种作业都做完的有多少人 3.有62名学生,其中会弹钢琴的有11名,会吹竖笛的有56名,两样都不会的有4名,两样都会的有多少名 4.某校选出50名学生参加区作文比赛和数学比赛,作文比赛获奖的有14人,数学比赛获奖的有12人,有3人两项比赛都获奖的,两项比赛都没获奖的有多少人 5.四(1)班有40个学生,其中有25人参加数学小组,23人参加航模水组,有19人两个小组都参加了,那么,有多少人两个小组都没有参加 6.在一次数学测验中,所有同学都答了第1、2两题,其中答对第1题的有35人,答对第2题的有28人,这两题都答对的有20人,没有人两题都答错。一共有多少人参加了这次数学测验 7.一个俱乐部里,会下中国象棋的有69人,会下国际象棋的有52人,这两种棋都不会下的有12人,都会下的有30人。这个俱乐部里有多少人 8.某班上体育课,全班排成4行(每行的人数相等),小芳排的位置是:从前面数第6个,从后面数第7个。这个班共有多少名学生 9.在1到200的全部自然数中,既不是8的倍数也不是5的倍数的数有多少个 10.科技节那天,学校的科技室里展出了每个年级学生的科技作品,其中有114件不是一年级的,有96件不是二年级的,一、二年级参展的作品共32件。其他年级参展的作品共有多少件

小学奥数-抽屉原理(教师版)

抽屉原理 如果给你5盒饼干,让你把它们放到4个抽屉里,那么可以肯定有一个抽屉里至少有2盒饼干。如果把4封信投到3个邮箱中,那么可以肯定有一个邮箱中至少有2封信。如果把3本联练习册分给两位同学,那么可以肯定其中有一位同学至少分到2本练习册。这些简单内的例子就是数学中的“抽屉原理”。 抽屉原理1:将多于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不少于2件。 假定这n个抽屉中,每一个抽屉内的物品都不到2件,那么每一个抽屉中的物品或者是一件,或者没有。这样n个抽屉中所放物品的总数就不会超过n件。这与有多于n个物品的假设相矛盾。说明抽屉原理1成立。 抽屉原理2:将多于m×n件的物品任意放到n个抽屉中,那么至少有一个抽屉中的物品的件数不少于m+l。 假定这n个抽屉中,每一个抽屉中的物品都不到(m+l)件,即每个抽屉里的物品不多于m件,这样n个抽屉中可放物品的总数就不会超过m×n件。这与多于m×n件物品的假设相矛盾。说明原来的假设不成立。所以抽屉原理2成立。 运用抽屉原理解题的关键是选好“抽屉”,而构造“抽屉”的方法多种多样,会因题而异。运用原理1还是原理2要看题目的问题和哪一个更直观。抽屉原理2实际上是抽屉原理1的变形。 【例1】★某校六年级有学生367人,请问有没有两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为什么? 【解析】平年一年有365天,闰年一年有366天。把天数看做抽屉,共366个抽屉。把367个人分别放入366个抽屉中,至少在一个抽屉里有两个人,因此,肯定有两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 【小试牛刀】某校有370名1992年出生的学生,其中至少有2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为什么?【解析】1992年共有366天,把它看成是366个抽屉,把370个人放入366个抽屉中,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两个人,因此其中至少有2个学生的生日是同一天的。 【例2】★某班学生去买语文书、数学书、外语书。买书的情况是:有买一本的、二本的、也有三本的,问至少要去几位学生才能保证一定有两位同学买到相同的书(每种书最多买一本)? 【解析】首先考虑买书的几种可能性,买一本、二半、三本共有7种类型,把7种类型看成7个抽屉,去的人数看成元素。要保证至少有一个抽屉里有2人,那么去的人数应大于抽屉数。所以至少要去7+1=8(个)学生才能保证一定有两位同学买到相同的书。 买书的类型有: 买一本的:有语文、数学、外语3种。 买二本的:有语文和数学、语文和外语、数学和外语3种。 买三本的:有语文、数学和外语1种。 3+3+1=7(种)把7种类型看做7个抽屉,要保证一定有两位同学买到相同的书,至少要去8位学生。 【小试牛刀】某班学生去买语文书、数学书、外语书、美术书、自然书。买书的情况是:有买一本的、二本的、三本或四本的。,问至少要去几位学生才能保证一定有两位同学买到相同的书(每种书

抽屉原理教学设1

抽屉原理教学设计 黄山区耿城中心学校石磊 【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68—71页。 【设计理念】 本课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学生自主探索提供时间和空间,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实验、推理和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抽屉原理”的过程,学会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思考问题,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情与教材分析】 “数学广角”是人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内容。在数学问题中,有一类与“存在性”有关的问题,如任意367名学生中,一定存在两名学生,他们在同一天过生日。在这类问题中,只需要确定某个物体(或某个人)的存在

就可以了,并不需要指出是哪个物体(或哪个人),也不需要说明通过什么方式把这个存在的物体(或人)找出来。这类问题依据的理论,我们称之为“抽屉原理”。本节课教材借助把4枝铅笔放进3个文具盒中的操作情境,介绍了一类较简单的“抽屉原理”,即把m个物体任意分放进n个空抽屉里(m>n,n是非0自然数),那么一定有一个抽屉中放进了至少2个物体。关于这类问题,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已积累了一定的感性经验。教学时可以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放手让学生自主思考,先采用自己的方法进行“证明”,然后再进行交流,在交流中引导学生对“枚举法”、“反证法”、“假设法”等方法进行比较,使学生逐步学会运用一般性的数学方法来思考问题,发展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教学目标】 1.经历“抽屉原理”的探究过程,初步了解“抽屉原理”,会用“抽屉原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通过操作发展学生的类推能力,形成比较抽象的数学思维。 3.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地进行思考和推理的能力。 4.通过“抽屉原理”的灵活应用感受数学的魅力。提高学生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和兴趣。

图形找规律(教师版)

图形找规律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 同学们从三年级开始,就陆续接触过许多“找规律”的题目,例如发现图形、数字或数表的变化规律,发现数列的变化规律,发现周期变化规律等等。这一讲的内容是通过发现某一问题的规律,推导出该问题的计算公式。 例1 求99边形的内角和。 分析与解: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是99边形的内角和怎样求呢?我们把问题简化一下,先求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的内角和,找一找其中的规律。 如上图所示,将四边形ABCD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所以四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2= 360°;同理,将五边形ABCDE分成三个三角形,得到五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3=540°;将六边形ABCDEF分成四个三角形,得到六边形的内角和等于180°×4=720°。 通过上面的图形及分析可以发现,多边形被分成的三角形数,等于边数减2。由此得到多边形的内角和公式: n边形的内角和=180°×(n-2)(n≥3)。 有了这个公式,再求99边形的内角和就太容易了。 99边形的内角和=180°×(99-2)=17460°。 例2四边形内有10个点,以四边形的4个顶点和这10个点为三角形的顶点,最多能剪出多少个小三角形? 分析与解:在10个点中任取一点A,连结A与四边形的四个顶点,构成4个三角形。再在剩下的9个点中任取一点B。如果B在某个三角形中,那么连结B与B所在的三角形的三个顶点,此时三角形总数增加2个(见左下图)。如果B在某两个三角形的公共边上,那么连结B与B所在边相对的顶点,此时三角形总数也是增加2个(见右下图)。 类似地,每增加一个点增加2个三角形。 所以,共可剪出三角形 4+ 2× 9= 22(个)。 如果将例2的“10个点”改为n个点,其它条件不变,那么由以上的分析可知,最多能剪出三角形4+2×(n-1)=2n+2=2×(n+1)(个)。 同学们都知道圆柱体,如果将圆柱体的底面换成三角形,那么便得到了三棱柱(左下图);同理可以得到四棱柱(下中图),五棱柱(右下图)。 如果底面是正三角形、正四边形、正五边形……那么相应的柱体就是正三棱柱、正四棱柱、正五棱柱…… 例3 n棱柱有多少条棱?如果将不相交的两条棱称为一对,那么n棱柱共有多少对不相交的棱?

抽屉原理(教师版)

抽屉原理一 内容概述 理解抽屉原理的基本含义,并能利用抽屉原理对一些简单问题进行说明,在考虑某些问题时,需要利用最不利原则进行分析. 典型问题 兴趣篇 1. 学校周末要组织四个班的同学去春游,有三个地点可供选择:石景山游乐园、植物园和动物园,如果一个班只能去一个地点,试说明:一定有两个班要去同一个地点. 答案:一定有两个班去同一个地点。 解析:4÷3=1 (1) 4个苹果放入3个抽屉里,至少有两个苹果在同一个抽屉里。 2. 小悦,冬冬和阿奇到费步步家玩,费叔叔拿出许多巧克力来招待他们,他们一数,共有19块巧克力,如果把这些巧克力分给他们三人,试说明:一定有人至少拿到7块巧克力,但不一定有人拿到8块. 答案:19÷3=6 (1) 解析:19个苹果放入三个抽屉里,至少7个苹果放入同一个抽屉里,所以每人至少拿7个苹果。 3. 任意40个人中,至少有几个人属于同一生肖? 答案:40÷12=3 (4) 解析:40个苹果放入12个抽屉里,至少有4个苹果放入同一个抽屉里。 4. 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小珠子放在同一个口袋里,每种颜色的珠子都足够多,一次至少要取几颗珠子,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两颗颜色相同? 答案:5个 解析:最不利原则,至少拿5个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2颗颜色相同。 5. 某校的小学生中,年龄最小的6岁,最大的13岁,从这个学校中至少选几个学生,就能保证其中一定有三个学生的年龄相同? 答案:17个 解析:最不利原则,13-6+1=8(人)8×2+1=17(个) 6. 有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铅笔各10支,拿的时候不许看铅笔的颜色,那么一次至少要拿多少支,才能保证其中一定有4支是同一种颜色的铅笔? 答案:13支 解析:最不利原则,3×4+1=13(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