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完整word版,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一)

第1章第1节水在哪里

一、我会填空:

1.地球上的水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和生物体内。占地球总水量

96.53%、2.53%的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_形式存在;

空气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_态存在。自然界的水,随着_____________的改变,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3.水是___________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当生物体内__________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会停止。人体重量的__________以上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___________。

4.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图1—1所示的水圈的各种水体

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

是:

A、,

B、,

C、,E、;

⑵在上述各种水体中,为水圈的主体,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⑶在图中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数量最多的是,数量最少的是。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升水;主要供水途径为和。6.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⑴图1—2中各字母在

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

节是:

A、,

B、,

C、,

D、,

E、,

F、。

⑵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水循环是地球上各

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的系统。通过水循环,使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7.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二、我会选择:

8.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6.53%是在( )

A、冰层

B、大气

C、海洋

D、地下水

9.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地下淡水

B、冰川水

C、河湖水

D、大气水

10.可供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冰川水和地下水

B、河流水和湖泊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11.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

12.下列生物体含水量最高的是( )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水稻

13.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D、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14.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

15.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B、陆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C、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相互联系

16.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

17.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A、大气水

B、河水

C、海洋水

D、冰川水

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二)

第1章第2节水的组成

一、我会填空:

1.水电解时,阳极产生能使带火星的木条__________的__________;阴极产生_________,所以水是由________和__________组成的。

2.如图是电解水的简易装置,试管盛满水,通直流电后,两支试管

内___________,在与电源负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_________,在

与电源正极相连的试管内得到_________。__________极生成的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___________极生成的气体可燃烧,

产生________色的火焰。该实验说明水是由_________组成的。

3.在水的电解实验中,有新的生成,所以水发生了变化。

二、我会选择:

4.根据水在通直流电的条件下所发生的变化事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是不纯净的

B、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

C、水中包含着氢气和氧气

D、负极产生了10毫升氢气,正极产生20毫升氧气

5.水是人类宝贵的自然资源,下列关于水的性质的说法错误的是( )

A、水在0℃时会结冰

B、水能溶解所有物质

C、水在通电条件下能分解

D、水在常温下是无色液体

6.能反映水的化学性质的变化是( )

A、水蒸发

B、水沸腾

C、水分解

D、水结冰

7.下列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纯天然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地球上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所有的动植物

C、身体健壮的人食用被污染的水,无任何危害

D、“超纯水”是不含其他任何物质的水

8.电解水实验中,阴极、阳极产生气体的体积比为( )

A、1:1

B、1:2

C、2:1

D、1:8

9.下图是水分子在一定条件下分解的示意图,从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

...的是()

A、一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B、水分解后生成氢气和氧气的分子数比为2∶1

C、水分解过程中,分子的种类不变

D、水分解过程中,原子的数目不变

三、探究与计算:

10.没有水,就没有生机勃勃的地球。小华与同学们为了探究水的组成,他们用如右图所示电解水的装置进行实验,通电后两电极都有气体放出,一段时间后,

A试管中气体体积是B试管气体体积的两倍。经检验A试管里的

气体能燃烧,B试管里的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燃复。你认为上述

实验现象可以说明的事实有:

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H2O)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H2O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实验结论

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

两个试管中。

②分别向A、B两试管

中同时加入等质量

(少量)的二氧化锰,

观察现象。A试管中无明显

现象

B试管中有气泡

产生

A试管中的无色液体

是:___________;

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

是:___________

如何验证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氧气)(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三)

第1章第3节水的密度

一、我会填空:

1.___________某种物质的____________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B

A

MnO2

A B

2.密度的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1千克/米3= 克/厘米2。3.水的密度是。其含义是。

4.密度是物质的一种___________,不同物质密度一般_______________。

5.100厘米3的一块砖的质量是0.16千克,砖的密度是______千克/米3,把十块相同的砖摞起来,它们的质量是_________。密度为____________。

6. 甲、乙两实心金属球体积相等,甲球的质量是乙球质量的3.3倍,则甲球的密度是乙球密

度的____________倍。

7. 用砖砌一堵长10m,宽40cm,高6m的墙,已知砖块密度是1.5×103kg/m3,若不计泥浆

质量,则这堵墙砖块质量是____________。

8.现有10千克水银,用容积为200毫升的瓶子装,需要____________个瓶子(ρ水银=13.6

×103千克/米3)?

9. 向大气中排放过量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是造成“温室效应"的主要原因。三峡水电站与

同等供电量的火力发电站相比,每年将少排放二氧化碳1.2×1010 kg,已知在通常情况下二氧化碳气体的密度为1.98kg/m3,则这些二氧化碳气体在通常情况下的体积约为 m3。

10. 随着我国航天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探测火星已成为我国航天科技发展的远景目标,但要

把人类送上火星,还有许多航天技术问题需要解决。如:如何提供在往返路程中宇航员呼吸所需要的氧气和消除呼吸过程产生的二氧化碳就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已知一个成年人平均每年要呼吸空气65 70000 L左右。而目前的飞船飞往火星来回一趟需要两年的时间。如果在飞船发射时携带全部所需的氧气,则数量很大,将大大提高发射的成本和难度。若飞船上有3名宇航员,请计算来回火星一趟,理论上需要氧气 kg。(氧气的密度是1.43 g/L,答案取整数)

11.某容器盛满水时总质量为65g,将30g砂粒投入这个容器中,溢出水后总质量为83g,则该砂的密度为 kg/m3.

二、我会选择:

12.一个物体的质量大小与下列哪个因素有关( )

A、物体的形状

B、物体的状态

C、物体的地理位置

D、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13.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它表示( )

A、每立方米铜的密度是8.9×103千克/米3

B、每立方米铜的质量是8900千克/米3

C、每立米铜的质量是8.9克。

D、每立方米铜的质量是8.9×103千克。14.在下列各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体积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B、体积大的物体,其材料密度一定小

C、密度大的物体,其质量一定大

D、铝锅、铝饭盒、铝匙的密度都一样

15.有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铁球和铜球,它们的质量之比m铁:m铜( )

A、1:1

B、8.9:7.8

C、7.8:8.9

D、无法判断

16. 一只铜瓶内储有压缩气体,气体的密度为ρ,若从瓶子放出一半质量气体,则瓶内余下

气体的密度将( )

A、仍为ρ

B、变为ρ/2

C、变为2ρ

D、变为ρ/4

17.小洪和小琴分别用天平和量筒测出了两种物质的质量和体积,

测得的结果在V-m关系图上表示如图所示,关于它们密度的

说法正确的是( )

A、ρ甲>ρ乙

B、ρ甲=ρ乙

C、ρ甲<ρ乙

D、无法判断

18.如图, 同一支密度计放在三种不同的液体中,液体的密度

关系为()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无法比较

三、探究与计算:

19.一位同学用天平和量筒测定不规则木块的密度,已知ρ木<ρ水。请写出所需实验器材和实验步骤,并写出木块密度的表达式。

20.一个铜球,体积10cm3,质量62.3g,这个球是空心还是实心?如果是空心的,空心部分体积多大?(ρ铜=8.9×103kg/m3)

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四)

第1章第4节水的压强

一、我会填空:

1.压力是作用在物体的力。

2.压力产生的效果与和有关。

3.压强是上受到的。它可以定量地描述压力的。4.增大压强可以采用和的方法;减小压强可以采用

和的方法。

5.压强的计算公式是____________,压强单位是_______________。

6.液体压强的特点有:一切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液体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有关,密度越大,则同一深度的压强越。

7.研究表明,阳光照射到物体表面上时会产生压强,其值为9×10-6Pa。科学家设想制造出“太阳帆”,在太空中利用太阳光的压力来推动航天器的航行。上海市宇航学会曾设计出边长为110m的正方形“太阳帆”,该“太阳帆”在太空中所受阳光的压力约为

N。

8.右图所示的是人们常用的订书机。它的结构设计和工作原理运

用了许多物理知识。样例:在底部垫了两块橡皮,可以减小对

桌面的压强。请按照样例再写出一个运用物理知识的例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会选择:

9.关于压力的概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B、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物体的表面

C、压力的大小总是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D、压力的大小可能跟施力物体无关

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的重力越大,产生的压力越大

B、在受力面积相等时,重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一定大

C、压力大的物体产生的压强不一定大

D、压力相等时,底面积大的物体受到的压强一定小

11.木块重5牛,在图1—6所示的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支承面MN受到压力最大的是( )

12.以下措施减小压强的是( )

A、用细线将肥皂切开

B、房子的墙脚要做得宽

C、刀刃磨得越薄越快

D、木桩的下端削成尖形

13.人坐在沙发上比坐在石凳上感觉要舒服得多,科学的解释是( )

A、沙发比石板软得多B、沙发对人的支持力小些

C、沙发对人的压强小些

D、以上解释都不科学

14.江河堤坝对于防止水土流失,保护两岸居民和行人安全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杭州市的钱江大堤就因为施工质量等问题,出现过多次的坍塌,造成了很大的损失。因此,无论是堤坝的设计,还是施工的要求,都是非常严格的。下列图示是河堤设计的四种方案,根据你所学知识,认为最不合理的是()

A B C D

15.一堵墙,由于地基松软产生了下陷现象。下列方法可使墙对地基的压强减小一半的是( )

A、将墙的高度减小一半

B、将墙的长度减小一半

C、将墙的长度增大一倍

D、将墙的厚度增大—倍

三、探究与计算:

16.滑板运动已经成为都市青年最流行、最持久的时尚运动。一块

滑板是由板面、滑板支架(滑板桥)和四只滑板轮等部分组成,

总质量约为5千克,如图所示。其中板面是由一块质量约为

4千克,体积约为5×10-3米3的复合材料组成。求:

⑴组成板面的复合材料密度。

⑵若每个滑板轮与水平地面的的接触面积为2×10-4米2,当一个质量为45千克的学生

站在滑板上时,滑板对水平地面的压强。(g=10牛/千克)

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五)

第1章第5节水的浮力

一、我会填空:

1.阿基米德定律的内容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________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物体___________受到的__________。用公式可以表示成F浮=_______________。

2.物体的浮沉由__________和_________的大小来决定。浸没在液体中的物体,当________ 时,物体就下沉;当___________时,物体就上浮;当______________时,物体可以停留在流体中的任何位置,即悬浮。

3.潜水艇是靠改变__________来控制浮沉的。船从河里开到海里,船的重力__________,受

到的浮力__________,船排开液体的体积______________。

4.密度计是测量____________的仪器。它是利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条件工作的。

密度计的刻度特点是(1)刻度读数上_______下________,(2)刻度不_____________。5.飞艇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气囊,在里面装着____________比空气小的气体,当飞艇受到的重力___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浮力时就能升空。

6.一艘轮船的排水量为3×105千克,它满载时受到的浮力是__________牛。(g=10N/Kg) 7.在河边有一打在水中的木桩,浸入水中部分的体积是10分米3,露出水面部分体积为2分米3,木桩受到的浮力是牛。

8.木块的密度为0.6×103kg/m3,冰块的密度为0.9×103kg/m3,若它们等重,且都漂浮在水面上,则木块受到的浮力_________冰块所受到的浮力,木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___________ 冰块浸没在水中的体积(均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二、我会选择:

9.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

B、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10.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当铜块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表示铜块受到的()

A、浮力大小

B、重力大小

C、重力和浮力之差

D、重力和浮力之和

11.同一木块先后漂浮在酒精、水、水银中,比较三种情况中,木块所受到的浮力大小()

A、酒精中最大

B、水中最大

C、水银中最大

D、一样大

12.一只新鲜鸡蛋,沉没在盛有水的烧杯里,要使鸡蛋离开杯底,可采用的方法有()

A、加热

B、加盐

C、加酒精

D、加水

13.重力为0.3牛的石蜡漂浮在水面上,这时石蜡受到的浮力是()

A、大于0.3牛

B、等于0牛

C、等于0.3牛

D、无法确定

14.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

15.把某一实心金属球放入某种液体,它一直沉到底,这是因为( )

A、金属球不受浮力

B、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于所受的浮力

C、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

D、金属球所受浮力大于它所受的重力

16.质量为1kg,密度为0.4×103kg/m3的木块,在水中静止时所受浮力是()

A、1kg

B、2.5kg

C、9.8N

D、24.5N

17.潜水艇潜入水下越深,受到水的压强和浮力(忽略潜水艇的体积变化)将是()

A、压强变大,浮力越小

B、压强变大,浮力不变

C、压强不变,浮力不变

D、压强变小,浮力越大

18.液体中物体受到浮力的原因是()

A、物体受到的重力和液体对物体的压力的合力

B、液体对物体的向上的压力

C、物体受到液体对它的向上、向下的压力有压力差

D、液体对物体的向上的压强19.一个空心的铜球放在水中,则()

A、一定沉在水中

B、一定浮在水面上

C、一定悬浮在水中

D、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三、探究与计算:

20.一个重为5牛的小球,体积为0.5分米3,如果把它浸没在水中,它是上浮还是悬浮还是下沉?(g=10N/Kg)

21.一个体积为5升的氢气球,自重(包括气球和吊篮及里面氢气)为0.01牛,要用多大力拉住它才能使气球不会飞向空中?(ρ空气=1.29千克/米3,ρ氢气=0.09千克/米3, g=10N/Kg)

参考答案:

1.海洋陆地湖泊海洋水陆地水

2.固态液态气态液态固态气温度

3.生物缺水三分之二五分之四

4.海洋水陆地水湖泊水地下淡水海洋水冰川水永冻土底水生物水5.2.5 食物液态水

6.降水蒸发水汽输送植物蒸腾地表径流地下径流海陆间循环水体之间完整海洋淡水

7.水的物理性质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8-17.C B D C B A B D B A

1.复燃氧气氢气氧氢

2.有气泡氢气氧气正淡蓝氧、氢

3.物质化学

4-9.B B C B C C

10.水是由氢、氧组成的

产生的氧气和氢气的体积之比是2:1

水分解后产生氧气和氢气等合理答案皆可

11.水双氧水略

1.单位体积质量

2.千克/米3克/厘米30.001

3.1.0×103千克/米3体积为1立方米的水的质量为1000千克。4.特性不同

5.1.6×103 1.6千克 1.6×103千克/米3

6.3.3

7.36000千克

8.4

9.6.06×109

10.5513287

11.2.5×103

12-18.D D D C A B C

19.略

20.3cm3

1.垂直表面

2.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

3.单位面积压力作用效果

4.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增大受力面积减小压力5.P = F/S 帕

6.压强增大相同密度大

7.0.1089

8.订子端口小而尖,可以增大对纸的压强

9-15.B C C B C A A

16.⑴800千克/米3⑵625000帕

1.液体排开液体重力ρ液gV排

2.液体密度物体的重力重力大于浮力重力小于浮力重力等于浮力3.自身重力不变不变增大

4.液体密度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小大均匀

5.密度小于

6.3×106

7.0

8.等于等于

9-19.B C D B C C B C B C D

20.悬浮

21.0.0545N

八年级上册科学第一章测试(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4分,20小题,共80分) 1.小明在厨房中看到了许多调味品,以下调味品放入水中,会出现与其他三项不一样现象的是() A.味精 B.食盐 C.白醋 D.芝麻油 2.超强台风“灿鸿”在浙江省舟山市登入,给当地带来强风暴雨。从水循环的途径来看,台风登陆属于() A.水汽输送 B.地表径流 C.降水 D.蒸发蒸腾 3.下列四个情景中,受到的浮力增大的物体是:() A.从深水处走向海岸沙滩的游泳者 B.从长江驶入大海的轮船 C.海面下正在下沉的潜水艇 D.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4.下列关于水资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我国水资源丰富,按人口平均居世界第六位 B.通常说的水资源主要指陆地上的淡水资源 C.世界上水资源除沙漠地区以外,其分布是比较均匀的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水占陆地上淡水资源储量的大部分 5.下列是有关科学问题中的因果关系,其中说法正确的是() A.浮在水面上的铁球一定是空心的,那么空心的铁球一定会浮在水面上 B.溶液是均一的,稳定的,那么均一的,稳定的物质一定是溶液 C.密度比液体小的固体漂浮在该液体中,那么漂浮在该液体中的固体的密度一定比液体小 D.饱和溶液恒温蒸发后会有固体析出,恒温蒸发后有固体析出的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6.装有水的杯中飘浮有一塑料块,如图甲所示。沿杯壁缓慢加入酒精并进行搅拌,使塑料块下沉。在此过程中塑料块受到的浮力F随时间t的变化图像可能是图乙中的(已知它们的密度关系是(ρ水>ρ塑料>ρ酒精) ( ) 7.炎热的夏天,喝一杯冰镇可乐是许多人感受清凉的一种方式。下列关于可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可乐是一种溶液,当中的一种溶质是二氧化碳气体,说明二氧化碳气体能够溶于水 B.可乐喝到肚子里面后,人过会会打嗝,这是因为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降低 C.可乐里面除了二氧化碳气体外,还有其他溶质,这说明,可乐是不饱和溶液 D.冰过的可乐比不冰过的可乐口感更好,说明气体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升高 8.某一物体沉在某溶液(溶液当中的溶剂是水)当中,当缓缓的从溶液当中加水后,物块开始上浮,下面 关于这一现象的推理合理的是() A.该溶液可能是酒精溶液 B.该物块的密度可能小于水的密度 C.该物块的浮力保持不变 D.若是继续往该溶液中加水,该物块一定漂浮在液面上 9.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的甲、乙两个相同的容器盛有不同的液体,现将两个相同的物 块分别放入两容器中。当两物块静止时,两容器中液面恰好相平,两物块所处的位 置如图所示。则() A.甲容器中液体的密度较大 B.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较大 C.甲容器中物块排开液体的重力较大 D.乙容器中物块受到液体的浮力较大 10.2015年4月25日14时11分,尼泊尔(北纬28.2度,东经84.7度)发生8.1级地震,当地生产生活 受到很大影响,尤其是饮用水的污染和短缺。下列几个步骤将河水转化为饮用水:①化学沉降(用明矾) ②消毒杀菌(用漂白粉)③自然沉降④加热煮沸。以上处理过程最合理的顺序是() A.③②①④ B.③①②④ C.③①④② D.①③②④ 11.t ℃时,向一只盛有0.15 g熟石灰的烧杯中加入50 g水,充分振荡后静置,烧杯底部仍有未溶解的白色 固体。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同步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一) 第1章第1节水在哪里 一、我会填空: 1.地球上的水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和生物体内。占地球总水量 96.53%、2.53%的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2.地球上水的存在形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____的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_形式存在; 空气中的水主要以_________态存在。自然界的水,随着_____________的改变,状态也会发生变化。 3.水是___________所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当生物体内__________到一定程度时,生命就会停止。人体重量的__________以上是水分,儿童体内的水分含量___________。 4.看世界水储量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⑴在图1—1所示的水圈的各种水体 中,下列字母代表的水体类型分别 是: A、, B、, C、,E、; ⑵在上述各种水体中,为水圈的主体,为陆地淡水的主体。 ⑶在图中F所代表的各种水体中,数量最多的是,数量最少的是。5.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升水;主要供水途径为和。6.根据以下“水循环示意图”填空。 ⑴图1—2中各字母在 水循环中所代表的环 节是: A、, B、, C、, D、, E、, F、。 ⑵上述A、B、C、D、E、F环节构成的水循环类型为。水循环是地球上各

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的系统。通过水循环,使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7.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导致水循环的外因是。 二、我会选择: 8.地球水资源总量的96.53%是在( ) A、冰层 B、大气 C、海洋 D、地下水 9.下列水体中占陆地淡水比例最大的是( ) A、地下淡水 B、冰川水 C、河湖水 D、大气水 10.可供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冰川水和地下水 B、河流水和湖泊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11.下列有关地球水体储量由大到小的排列,正确的是() A、海洋水、河流水、地下淡水 B、土壤水、湖泊淡水、大气水 C、海洋水、冰川水、地下淡水 D、地下淡水河流水、湖泊淡水 12.下列生物体含水量最高的是( )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水稻 13.下列地区水循环比较活跃的是( ) A、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B、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C、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D、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14.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来自于( )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 15.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海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B、陆上内循环的水量最大 C、陆上内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相互联系 16.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内陆循环 D、大洋循环 17.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平均更新周期最短的是( ) A、大气水 B、河水 C、海洋水 D、冰川水 八年级上科学随堂练习(二) 第1章第2节水的组成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 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经过半个学期的学习,你一定又掌握了不少知识了吧?请你认真阅读,细心答题,书写工整,把握好时间,相信你一定会成功! 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最佳答案,每题2分,共40分) 1.下列标志中,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节约用水的是( ) 2.地球上水含量最多的是( ) A.海洋水B.河流水C.冰川水D.大气水 3.根据你的生活经验,下列属于溶液的是( ) A.牛奶B.泥水 C.肥皂水 D. 食盐水 4.下列有关对流层特点叙述不正确的是( ) A.有强烈的对流运动B.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增加 C.是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一层D.对流层中的天气变化现象复杂多变 5.水是最常见的物质,下面是同学们对水的认识,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水是由氧气和氢气组成的一种物质①水是生物生存所需的最基本的物质; ①水通常以固、液、气三态存在①在生活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 A.①① B.①①① C.①①① D.①①①① 6.温瑞塘河的水经过下列哪种方法处理后,你会放心地饮用?( ) A、过滤法 B、沉淀法 C、蒸馏法 D、煮到沸腾 A B C D

7.两个体积相等的木球和铁球,用细线系住后放入水中时将能悬浮在水中,如图,则木球和铁球所受到的水的压强和水的浮力的大小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浮力相同,压强相同 B. 浮力木球大,压强铁球相同 C.浮力铁球大,压强铁球小 D. 浮力相同,压强铁球大 8.温州山青水秀,气候宜人。下列描述温州气候的是( ) A.冬无严寒、夏无酷暑B.今天最高气温24① C.今天市区空气质量①级D.明天阴转多云 9.氨常用来生产化肥,氨可由氮气和氢气反应生成。右图表示的是不同温度和大气压下等量氮气与氢气混合后生成氨的百分比。由图可知,在什么条件下氨的产量较高?( ) A、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B、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高的气压 C、相对较低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D、相对较高的温度和较低的气压 10.瑞安市应征入伍赴藏的青年,刚到达青藏高原时,常会头晕、头痛、耳鸣,有的甚至恶心、呕吐,其主要原因是( ) A.高原上气温偏低,经常下雪B.高原上空气稀薄,气压偏低 C.高原上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较多D.高原上道路崎岖,人体能量消耗过多11.在实验室进行粗盐提纯的溶解、过滤和蒸发三个操作步骤中,都要用到玻璃棒,而使

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章(1—3节)单元测试卷 浙教版

《科学》八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一)— (共4页) (第一章1-3节) 班级学号姓名成绩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地球上储量最大的是( ) A.河水 B.江水 C.海水 D.湖水 2.生物体内含水量最高的是( ) A.人体 B.水母 C.黄瓜 D.水稻 3.下列关于水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纯净的水是没有颜色、没有气味、没有味道的液体 B.通常,水的沸点是100℃,凝固点是0℃ C.4℃时,水的密度最大,为1.0克/厘米3 D.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4. 下列关于水循环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参与海陆间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B.内陆水循环的水量最大 C.内陆水循环和海上内循环的水量一样大 D.水循环使水体之间不断转化 5.目前人们利用的淡水资源是( ) A.河流水和湖泊水 B.河流水、湖泊淡水及浅层地下淡水 C.河流水和深层地下水 D.冰川水和地下水 6.海洋水、陆地水和大气水的划分依据是( ) A.水的空间分布 B.水的化学性质 C.水的物理性质 D.水汽含量的多少 7.能反映水的化学性质的变化是( ) A.水蒸发 B.水电解 C.水沸腾 D.水结冰 8.下列变化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 A.点燃酒精灯,酒精越来越少 B.钢铁生锈 C.木炭在氧气中燃烧 D.用粉笔在黑板上写字,粉笔越来越短 9. 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冰山消融 B.向澄清的石灰水中吹气,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C.纸张撕碎 D.灯泡里的钨丝熔断 10.下列叙述符合科学道理的是( ) A.“纯天然饮料”中不含任何化学物质 B.“纯净水”中不含任何物质 C.地球上没有水就没有人类和所有的动植物 D.如果有良好的身体,喝点生水也没关系 11.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物体的质量越大,密度越大 B.质量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体积跟密度成反比 C.同种物质组成的不同物体,它们的质量跟体积成正比 D.体积相同的不同物质,它们的质量跟密度成正比 12.关于电解水实验,以下说法中正确的( ) A.证明水中有氢氧两种气体 B. 证明水是由氢气和氧气组成 C. 证明水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D. 证明水中含有氢、氧两种物质 13.下列关于水的性质描述正确的( ) A.水的沸点为100℃ B.水通电后,发生了汽化现象 C.0℃时水的密度最大 D.液态水在任何温度下都可以蒸发 14.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循环是( )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15. 人体的密度跟水的密度差不多,由此可以估算出一个中学生的体积约为( )

浙教版八年级上科学所有知识点

浙教版科学八上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 ⑤下渗(地下径流)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第二节水的组成 1.水的电解 电极气体的量检验方法及现象结论 正极气体体积是负极的1/2 气体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正极产生的气体是氧气负极气体体积是正极极的2倍气体能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负极产生的气体是氢气 实验结论: 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说明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水分子由氢原子和氧 原子构成) 2.、水的重要性质 颜色无色沸点100℃ 气味无味凝固点0℃ 状态常温常压下液态水的异常现象4℃时密度最大,结冰后体积膨胀,冰浮在水面上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 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 ρ = m / 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 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1毫升= 1cm3= 1×106-m31吨=1000千克=1×106克(4)单位转化 : 1毫升= 1×103-升1升=103-m3 4.密度的测量 (1)测量原理:ρ=m/v (2)测量步骤:①用天平称量物体的质量;②用量筒或量杯测量物体的体积;③计算 5.密度知识的应用: (1)在密度公式中,知道其中任意两个量,即可求得第三个量。 (2)可用于鉴别物质的种类。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第一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一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海水约占地球水总量的96.53% 生物中含水量最高的是:水母 2.陆地淡水:地球上最大的淡水主体是冰川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河流水、淡水湖泊水、浅层地下水,仅占地球上淡水总量的0.3% 3.水有固、液、气三种状态,水的三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 4.水与生命:一个健康成年人,平均每天需2.5升水,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5.水的循环:小循环 ①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②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地球的各种水体不是静止不动的,而是以太阳辐射为能量,通过各个环节,如蒸发、输送、降水、径流等,周而复始地连续运动、相互转化,这个过程就是水循环。 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①蒸发②水汽输送③降水④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⑤回到蒸发 海陆间大循环的意义:①使地球上的水、大气、岩石和生物发生密切的联系; ②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使水资源得到再生。 6.每年的3月22日为“世界水日”

水的密度 1.密度定义: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 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值是不变的。密度的大小只由材料决定。(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 不同的物质,密度不同; 2.密度的公式:ρ = m / v(公式变形: 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 m表示质量(单位: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单位:m3或cm3) 水银的密度为13.6×103千克/m3,它所表示的意义是1m3的水银的质量是13.6×103千克。3.密度的单位: (1)密度的单位:kg/m3或g/cm3, (2)两者的关系:1g/cm3=1000kg/m3 1kg/m3=1×10-3g/cm3 (3)水的密度:1×103kg/m3或1g/cm3 (4)单位转化:1毫升 = 1cm3= 1×10-6m3 1吨=1000千克=1×106克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1.4~1.7知识点

1.4 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一.溶液 1.溶质:被溶解的物质,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糖、高锰酸钾、碘)。 2.溶剂:能溶解替他物质的物质,一般是液体(水、酒精、汽油)。 3.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溶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的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4.混合物: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 二.悬浊液和乳浊液 1.悬浊液(悬浮液):固体小颗粒悬浮在液体里,即固体小颗粒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2.乳浊液(乳状液):油脂形成很小的液滴悬浮在水里,即小液滴分散到液体里形成的物质。 【例题1】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溶液通常是液体,溶质一定是固体 B.凡是溶液一定是混合物 C.一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液体是溶液 D.均一稳定的液体是溶液【例题2】生活中的洗涤问题大都与化学知识有关。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厨房洗涤剂可使餐具上的油污乳化 B.汽油可溶解衣服上的油渍 C.食醋可用来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 D.自来水可溶解掉铁栅栏上的铁锈 【例题3】让乳浊液静置许久,液体小颗粒一定会() A.下沉B.上浮C.均匀分散D.上浮或下沉 【例题4】下列液体不属于溶液的是() A.白酒 B.食盐水C.医用酒精D.蒸馏水 三.实验操作 1.固体药品的取用: (1)固体粉末:①用药匙或纸槽取药(每次使用后都必须擦拭看尽); ②试管倾斜,把药匙送入试管底部,然后使试管竖立起来,让药品全部落

在底部;或试管水平放置,把纸槽送入底部,然后竖立起来。 (2)取块状固体:试管横放,用镊子把药品放入试管口,再慢慢竖立起来,使药品慢慢滑到底部。 2.液体药品的取用: (1)液体盛在细口瓶中,取用时,瓶塞倒放桌上,一手拿试剂瓶(标签向手心,以免被药液腐蚀),另一手斜持试管,使瓶口紧挨试管口,让液体缓缓流入试管内,倒完后应立即盖紧瓶盖,把瓶子放回原处,注意标签向外放。 (2)用量筒量取一定量的液体,首先选取合适量程的量筒,然后将液体倒入量筒内,当接近刻度线时用滴管调到所需液体的量(眼睛平视液面下沿) 【例题5】下列图示的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例题6】下列取用固体药品的操作正确的是() A. B. C. D. 1.5 物质的溶解 一.物质的溶解性 1.溶解性:一种物质在另一种物质中的溶解能力。 2.影响物质溶解的因素:①温度②溶剂的量③溶剂的种类 3.有的物质溶解会放出热量,使溶液温度升高;有的溶质溶解会吸收热量,使溶液温度降低;有点物质溶解时,温度没有明显的变化。 如:氢氧化钠:溶解时放出热量,使液体温度升高; 硝酸铵:溶解时吸收热量,使液体温度降低; 氯化钠、蔗糖等:溶解时既不放热也不吸热。 4.影响物质在水中溶解快慢的因素:①跟温度有关:温度越高,溶解越快; ②跟搅拌有关:搅拌加快溶解; ③跟溶质颗粒大小有关:颗粒越小,溶解越快。二.饱和溶液 1.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在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种溶质的溶液。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单元测试题全套(含答案) (含期中期末试题,共6套) 第一章测试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有“环保鸟”之称的白鹭最近成为丽水人微信朋友圈的“网红”(如图)。植被、稳定的水源、充足的食物是吸引白鹭停留的首要条件。下列对淡水资源的保护起到积极作用的是() A.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B.植树造林,修建水库 C.大力推广使用农药和化肥 D.生活垃圾和污水任意倾倒 2.现有如下四种液体,其中属于溶液的是() A.食盐水B.肥皂水 C.泥水D.纯牛奶 3.“五水共治”是浙江省政府推出的环保举措。为清理河道,河道管理人员使用铁圈和塑料网做成的网兜(如图)来打捞河道漂浮物,其原理与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相同的是() A.沉淀B.蒸馏 C.结晶D.过滤 4.实验室配制氯化钠溶液的操作中,正确的是() 5.根据水电解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氢气和氧气 B.水由氢分子和氧分子构成 C.水通电发生的是物理变化

D.电解过程中,分子和原子都没有发生改变 6.如图,小试管内是硝酸钾饱和溶液,向水中加入某物质后,试管中有晶体析出,则加入的物质可能是() A.氢氧化钠B.氯化钠 C.硝酸铵D.蔗糖 7.某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物质是易溶物质 B.该物质在70 ℃时的溶解度比60 ℃时的溶解度大 C.40 ℃时,该物质饱和溶液中溶剂的质量为60克 D.将85 ℃时该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不会析出晶体 8.我国多个地区曾出现严重洪涝灾害,长江流域部分地区农业受到非常大的影响,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泄洪,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水循环角度讲,“长江三峡紧急放水”是对地表径流这一环节的影响 B.从地球水体分类和比例来看,陆地水资源中比例最大的是河流水 C.我国水资源丰富,人均水量远超世界平均水平 D.我国水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是东多西少,北多南少 9.如图是验证阿基米德原理的实验,下列关于该实验说法正确的是() A.正确的实验步骤是甲乙丙丁 B.实验中弹簧测力计未调零对实验没有影响 C.该实验用木块代替石块不能得出阿基米德原理 D.通过实验可以得出物体受到的浮力与物体体积 和液体密度有关 10.如图,某同学做实验探究物体在水中所受浮力是否与浸入深度有关,他将一块长方体金属块挂在弹簧测力计下,将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记录金属块下表面所处的深度h和相应的弹簧测力计示数F,在金属块接触容器底之前,实验数据如下表,则(ρ =0.8×103 kg/m3,g取10 N/kg)() 酒精

八年级科学上册_第一章(4—5节)单元测试卷_浙教版

精品文档 你我共享 科学试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2分,共50分) 1. 关于压力,正确的说法是( ) A. 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 B.压力的大小总是等于物体的重力 C.压力就是重力 D.压力的方向一定是垂直于物体表面 2. 如图所示的四种动物器官中,具有增大压强功能的是 ( ) 3. 关于浮力,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在液体中的物体不一定受到浮力 B. 沉下去的物体受到的浮力一定比浮上来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小 C. 浮力大小与受到浮力物体的运动状态无关 D. 体积相等的铁球和木球都浸没在水中,它们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4. 某同学站在水平地面上,对地面的压强是 p i ,在行走时对地面的压强是 P 2,那么p i 与P 2的关系是( ) A. p i = P 2 B.p 1= 2p 2 C.p 2 = 2p i D.无法比较 5. 关于压强的概念,说法正确的是 ( ) A. 压强跟压力成正比 B.压强跟受力面积成反比 C. 压强跟受力面积成正比 D. 在压力相同的条件下,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 6. 木块重5牛,在图示四种情况下,保持静止,支承面 MN 受到压力最大的是( ) 7. 把某一实心金属球放入某种 液体,它一直沉到底,这是因为 ( ) A.金属球不受浮力 B.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于所受的浮力 C.金属球所受的重力大 D.金属球所受浮力大于所受的重力 8. 一块长方体砖块,长、宽、高的尺寸比是 4 : 2 : 1,重为 G 这块砖平放、竖放和侧 放时,砖对地面的压强最大值是最小值的 ( ) A.1倍 B.2 倍 C.4 倍 D.8 倍 9. 将一个铜块挂在弹簧秤上, 当铜块浸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表示铜块受到的 ( ) A.浮力大小 B.重力大小 C.重力和浮力之差 D.重力和浮力之和 10. 一艘轮船从海里驶入河里,轮船受到的浮力大小将 ( ) A.变小 B.变大 C.不变 D.无法判断大 11. 质量相同的甲、乙、丙三个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最大的 朋 ABC J F=20N [) ^777777777^" 乙 狗头 啄木鸟 鸭足 牛烯 A B C D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内容

八年级上第一章复习提纲 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1、海洋水(96.53%):咸水,地球上最庞大的水体 陆地咸水(0.94%) 水圈陆地淡水:冰川水、地下淡水、湖泊淡水、土壤水、河水等淡水(2.53%)为人类提供了几乎全部的生活和生产用水 大气水 例1:可供我们直接利用的水是:( ) A、河流水、埋藏较深的地下淡水、固体冰川 B、河流水、固体冰川、土壤水 C、河流水、固体冰川、淡水湖泊水 D、河流水、淡水湖泊水、埋藏较浅的地下淡水 2、大部分的水以液态形式存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固态,空气:气态。 水循环路径:海洋—陆地、海洋—海洋、陆地—陆地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固液气三态变化,形成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例题2:能使陆地上的水不断得到补充,水资源得以再生的水循环是() A.海上内循环 B.海陆间循环 C.陆上内循环 D.大洋循环 例题3: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和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96.53%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 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 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 3、水循环环节:蒸发(蒸腾)、水汽输送、降水、下渗、地表径流、地下径流

陆地上的河流水、湖泊水和海洋水以,植物体以释放出来。 4、供人们使用的水资源:某一区域,一段时间内降水总量和同期蒸发损失的水量之差,就是提供地表和地下径流的水量。 5、水循环越活跃,水资源就越丰富:赤道附近及沿海地区,水资源丰富;内陆和沙漠地区,水资源贫乏。 例题4:在下列四个选项中,水循环最活跃的是()。 A.地表裸露的沙漠地区 B.森林覆盖良好的水库区 C.长江、黄河发源的地区 D.冰川广布的南极大陆 6、我国是全球人均水资源最贫乏的国家之一。 空间分布不均匀:大量淡水资源集中在南方,北方只有南方的四分之一。 (解决策略:跨流域调水如中国的南水北调) 时间(季节)分布不均匀:夏季丰富、冬季欠缺。江河径流量年际变化大,北方更为明显(解决测略:修建水库) 7、最早的生命出现在海洋,水是生命的摇篮。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物质之一 8、水是植物的重要组成部分 9、水是动物生存的基本条件。人体水含量:70%-80%,水母含量最高:98%,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需水量:2.5升 例题5:驱动水循环过程的能量主要来自于() A、地球 B、太阳 C、雨 D、海洋 第二节、水的组成 10.水的电解实验: 现象:两个电极上出现气泡,试管内液面下降, 正负极产生的气体体积比为1:2 氧气:接正极,检验方法: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氢气:接负极,检验方法:能燃烧并产生淡蓝色火焰 体积比:氧气:氢气为1:2。 实验结论: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 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水中加少许硫酸钠或氢氧化钠(烧碱):增加水的导电性 如何从图中判断哪根试管产生的是氢气?水少的(气体多的)试管为氢气 11、水分子的构成: ①分子由原子构成;一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的 ②水电解是一个化学变化; ③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八年级上册科学(浙教版)期末复习知识点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1节水在哪里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 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 流e、地下径流f、下渗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 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水的组成 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氧气,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负极得 到的气体是氢气,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 约为1:2。实验结论:水通直流电氢气+氧气(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 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水的密度 1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 度不同;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 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海水>水>酒精。 第4节水的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 。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 P=F/S,(公式变形:F= PS S= F/P) P表示压强(帕pa),F表示压力(牛N),S表示受力面积(米2 m2) 练习1: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强为;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压力为,对地面的压 强为。 练习2:用100N的力把重力为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多大? 4、2帕=2牛/米2,2帕的意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牛。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帕。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 的高度差越大。 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并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单元测试-第一章(6-9)

2012学年《科学》八年级上学生学习自测单元练习第一章 4、 “食盐加碘”通常是在氯化钠中加人碘酸钾。右图是氯化钠和碘酸钾的 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 .氯化钠易溶于水 B .碘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C . 20 C 时不可能制得相同质量分数的碘酸钾溶液和氯化钠溶液 D . 20C 时两者的饱和溶液,氯化钠的质量分数大 5、 将60 C 饱和的硝酸钾溶液降温至 20C ,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A .溶液的质量 B .溶液里溶质的质量 C .溶液里溶剂的质量 D .溶液里溶质的质量分数 6、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 20C 时,甲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大于乙溶液 B . 40 C 时,分别在100 g 水中加入50 g 甲、乙,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 . 40C 时,分别在100 g 水中加入30 g 甲、乙,同时降温至 20C,甲、乙溶液 均为饱和 溶液 7、在一定温度下向不饱和的食盐溶液中, 逐渐加入食盐,下列图象能表示加入的食盐质 量和溶 液中溶质质量分数变化规律的是 6-9节 班级 _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 1、 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一定是无色透明的液体 C .所有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 2、 与固体溶解度无关的因素是 ( ) A .溶质和溶剂量的多少 B .溶液的温度 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共40分) ( ) B .溶质一定是固体 D .在溶液中,溶剂都是液体 C .溶质的种类 D .溶剂的种类 3、下列食盐溶液,溶液质量分数不等于 5%的是 ( ) A . 5g 食盐溶解在95g 水中得到的溶液 B . 100g 水中溶解了 5g 食盐得到的溶液 C .每100g 食盐溶液中含有 5g 食盐 D .将食盐和水按1: 19的质量比配成的溶 D . 20C 时,分别在 100 g 水中加入 40 g 甲、乙,加热到 40C 时,甲溶液为饱和溶液 溶解度嘻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综合能力测试卷含答案)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综合能力测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 1.2013年4、5月,江苏卫视台正如火如荼地举行中国首档明星跳水竞技秀节目《星跳水立方》。王丽坤勇敢一跳,当她从刚入水至下潜到最深处的过程中,所受水的压强p和浮力F浮随下潜深度h变化关系的图像如图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A.甲、丙B.甲、丁C.乙、丙D.乙、丁 2.质量相同的实心铜球和实心铁球投入同种液体后,所受到的浮力大小相等,则这种液体一定是() A.水 B.水银 C.酒精 D.盐水 3.质量相同的实心铝块,C为正方形,D为圆球体,B为梯形, A为长方体,如图所示,且C的表面很光滑与容器底密闭接 触,在这四种情况下() A、A所受的浮力最大 B、B所受的浮力一定比A小 C、A所受的浮力最小 D、B、D浮力是一样大的 4.小明在“造船比赛”中用三块大小相同的橡皮泥 做成小船,把它们放在盛有水的水槽中,然后往 小船内放入不同质量的物体,它们均能漂浮在水 面上,如图所示。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 是() A.三只小船受到的浮力相等 B.小船受到的浮力大于小船的重力 C.小船所装物体越轻,受到的浮力越大 D.小船所装物体越重,受到的浮力越大 5.质量相等的甲、乙两实心小球,密度之比ρ甲:ρ乙 =3:2,将它们都放入水中,静止时两球受到的浮力之比为F甲:F乙=4:5,则乙球的密度为() A、2ρ水/3 B、3ρ水/4 C、5ρ水/ 6 D、4ρ水/5 6.如图所示,一水槽内装有部分水,水面上浮有一木质小容器,其露出 液面的高度为h,水的深度为H,现从水槽内取少部分水倒入容器 内,则导致() A.h增大 B.h不变 C.H不变 D.H减小 7.体积为60L的救生圈,所受重力为50N,体重为450N的林林同学在水中使用这个救生圈,当他处于静止状态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试卷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科学试卷 班级姓名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根据如图全球海水、陆地水储量比,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淡水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 B.地球上大部分是含盐量很高的海水 C.为减少水体污染,农药、化肥要合理使用 D.为节约用水,农业、园林浇灌改大水漫灌为喷灌、滴灌 2.日前,我省嘉兴市正式成为全国首批16座“海绵城市”建设试点城市之一。海绵城市是指降雨时能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下列做法不符合建设海绵城市要求的是( ) A.植树种草,增加城市绿地面积 B.疏浚河道、沟渠,建设并保护湿地 C.采用透水材料铺装城市的绿道、广场 D.大量建设水泥道路,改善城市交通 3.下列关于浮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浸在液体里的物体才受到浮力,在空气中的物体不受浮力 B.乒乓球和玻璃球均浸在水中,则乒乓球受到浮力,玻璃球不受浮力 C.物体浸在液体中,由于受到浮力,物体的重力要变小 D.铁球浸没在水中缓慢下沉时,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说明铁球所受浮力不变4.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 A.牛奶B.食盐C.菜油D.面粉5.20℃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 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 B.20℃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 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 6.如图,将同一密度计分别放入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的烧杯中,它竖直立 在液体中,如果密度计受到的浮力分别为F 甲、F 乙 ,液体的密度分别为 ρ 甲、ρ 乙 。则() A.F甲=F乙? ρ甲>ρ乙B.F甲=F乙?ρ甲<ρ乙 C.F甲<F乙ρ甲<ρ乙D.F甲<F乙ρ甲>ρ乙 7.下列有关地球上水的分布、循环和利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陆地淡水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B.水是生物生存所必需的最基本的物质之一C.人类直接利用最多的水资源是海洋水D.水循环的环节只有蒸发和降水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凡是均一、稳定、透明的液体都是溶液B.不同的物质分散到水中都会形成溶液C.泥水中,泥是溶质,水是溶剂D.在科学实验中,水是最常用的溶剂9.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10.关于电解水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目录及教案全集

目录 1.1水在哪里 课题 1.1 水在哪里 课题 1.2 水的组成 课题 1.3 水的密度 课题 1.4 水的压强 课题 1.5 水的浮力 课题 1.6物质在水中的分散状况 课题第7节物质在水中的溶解 课题 1.8 物质在水中的结晶 课题 1.9 水的利用和保护 1.1水在哪里 课题 1.1 水在哪里 教学目标 1、知道地球上主要水体的名称河分布,并能描述水体之间联系的途径。 2、通过对一些自然现象的观察,认识水体运动的基本特点。 3、通过学习,认识水对人类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性,使学生树立保护水源,节约用水的观念。 重点:水的重要性及水循环的过程及特点 难点:地球上水循环产生的原因 一、引入: 地球是一颗“水”的行星,水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分布在大气、岩石和生物等圈层中。在地球引力和太阳辐射能的作用下,各种水体相互联系,相互转换,组成了地球上连续但不规则的水圈。 让学生谈谈对水的认识。 二、地球上水的组成及分布: 海洋水 96.53% 冰川冰 68.69% 陆地淡水 2.53% 地下淡水 30.06% 湖泊咸水和地下咸水 0.94% 2、多水体是相互联系的——水有三态,随温度变化而变化 三、水的重要性: 1、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 见P4表实验:黄瓜放糖 2、水参与地球生命体的活动过程

举例:绿色植物A.光合作用 B.承担输送养分的任务 C.蒸腾调温 3、长期生存在不同水分条件下的生命体为适应当地水分供给特点,往往会形成特定的行为特点和生理结构特点(举例:气根、叶刺、骆驼) 四、水的循环——水体运动的重要形式 1、水循环的过程特点:蒸发,蒸腾,凝结,降水,径流 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水的物理属性,即水随着温度的不同,会以固态、液态和气态三种形态出现。 导致水循环的外因:太阳辐射和地心引力。 水循环:(1)小循环1陆上内循环:陆地-大气 2海上内循环:海洋-大气 (2)大循环:海陆间水循环:海洋-陆地-大气 2、水循环的重要性: 水循环是地球上各水体间相互联系的纽带,使水圈成为一个动态的系统。 通过水循环,使海洋源源不断地向陆地供应淡水,滋润着土地,哺育着生命。 五、小结: 【讨论】如何节水?即水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吗? 课题 1.2 水的组成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电解水的实验现象,确认其产物,知道水的组成。 2、能结合生活实际,运用现有知识归纳水的重要性质,并解释自然界的一些现象。 重点:水的电解产物分析及结论,水的重要性质 难点:电解水实验的分析及解释 【复习】水循环过程中,水的形态发生了变化,怎样的变化? 有没有变成其他物质?属于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引入】若把水通直流电,又有什么现象产生? 一、水的电解: 1、介绍实验装置及电路连接。 2、观察内容及步骤: A.电极上产生的现象: B.两支玻璃管内液面出现的变化: C.产生的两种气体的体积比: D.验证让两种气体所采用的不同的方法: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第一章复习资料教案

第一章:基础知识测试 一、基本概念和原理 1、叫做化学变化, 叫物理变化。 2、叫密度,符号。 3、叫压强,符号。 4、阿基米德定理内容: 。字母表达式。 5、叫溶质,溶剂, 叫溶液。 6、、的溶剂里称为 、的饱和溶液,称为不饱和溶液。 7、是浓溶液,是稀溶液。 8、溶解度的定义: 。符号。 9、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符号。 10、叫混合物,叫纯净物。 二、基本知识点 1、地球上的水,大部分以___________形式存在,而在寒冷的极地和高山上,水常常以________形式存在,在空气中,水则主要以__________存在。水的主体是水。淡水的主是水,人类目前利用较多的是、、。 2、水是生命有机体的重要。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每天约需水。 3、地球上各处的水处于不停息的运动和转化中,即水在循环。水循环的动力是 和。按空间区域分为、 。 4、人类的活动对水循环的影响,试举三例:。 5、水在通电条件下,生成了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用文字表达式表示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气中的氧和氢气中的氢是从水中来的, 所以水是由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的. 6、试说出水的一些性质(三条):。 7、密度是物质的一种,不同物质密度,同种物质密度。密度一般不变,但并非绝对不变:试举两例:。 8、压强是用来表示的物理量,影响压强大小的因素是 和。 9、增大压强的方法:、 减小压强的方法:、 10、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影响液体压强的因素有关和。 11、影响物体受到时浮力大小的因素:和 物体浮沉的条件:. 力的角度:。 密度的角度:。 12、物体浮沉的原理:说出下列实例实现浮沉的方法。

八年级上册科学_浙教版_复习提纲

八年级(上)科学第一章生活中的水复习提纲  第1节 水在哪里  1、海洋水是地球水的主体,约占地球总水量的96.53%,陆地淡水中含量最多的是冰川水。  2、一个健康成年人每天平均约需水2.5L,主要供水途径是食物和饮水。  生物体中含水量最多的是水母,人体重量的2/3以上是水分。  3、地球上的水循环按照发生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海陆间循环、海上内循环和陆上内循环3种。其中能补 给陆地水的水循环是海陆间循环。海陆间大循环的5个环节:a、蒸发b、水汽输送c、降水d、地表径 流e、地下径流f、下渗  4、形成水循环的外在动力是太阳光的照射和地球引力。形成水循环的内因是水的物理性质,即水的 三态会随温度而变化。 第2节 水的组成  1、水电解实验中,正极得到的气体是 氧气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负极得到的气体是 氢气 ,检验这种气体的方法是 能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正极和负极所得气体的体积比约为 1:2 。实验结论:水 通直流电 氢气+氧气,说明水是由氢和氧组成的(水的电解是化学变化)  2、纯净的水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液体,在标准大气压下,水的凝固点是0℃,沸点是100℃水在4℃时密度最大。水结成冰时密度变小,质量不变,体积变大,所以冰能浮在水面。  第3节 水的密度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该物质的密度。密度是物质的固有属性,与物体的形状、体积、质量 无关,即对于同一物质而言,密度是不变的。(如:一杯水和一桶水的密度是一样的),不同的物质,密 度不同;  2、公式:密度=质量/体积 ρ=m/v(公式变形:m=ρv v=m / ρ)  ρ表示密度(千克/米3或 克/厘米3) m表示质量(千克或克)v 表示体积(米3或厘米3)  3、一般情况下水的密度为1.0×103千克/米3,合1.0克/厘米3,它的意义是 每立方米水的质量为1.0×103千克。水、海水、酒精之间的密度大小关系为 海水>水>酒精 。  第4节 水的压强  1、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压力是由物体之间相互挤压而产生的。压力作用在受力物体表面上,压力的方向与受力物体的表面垂直。物体水平放置时,压力大小等于重力。  2、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在科学上用压强来表示压力产生的效果;即在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  3、公式:压强=压力/受受力面积 P=F/S,(公式变形:F= PS S= F/P)  P表示压强(帕pa),F表示压力(牛N),S表示受力面积(米2 m2)  练习1:一个质量为50千克的人,每只脚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00厘米2。则当他站立在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力为 ,对地面的压强为 ;当他走路时对地面的 压力为 ,对地面的压 强为 。  练习2:用100N的力把重力为40N的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积为200cm2,则物体对墙壁的压强多大?  4、2帕=2牛/米2,2帕的意义是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为2牛。 对折的报纸对桌面的压强为1帕,人站立对地面的压强是15000帕。  5、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或减小受力面积,减小压强的方法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  6、研究水内部压强特点时,用到的仪器叫压强计,它的工作原理是当橡皮膜受到的压强越大,U型管两边的高度差越大。  7、液体压强的特点有:对容器侧壁和底部都有压强,且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