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第3课-汉服与中华传统礼仪上课讲义

国学第3课-汉服与中华传统礼仪上课讲义
国学第3课-汉服与中华传统礼仪上课讲义

汉服与中华传统礼仪

一、衣冠上國今猶在——漢服簡介

何谓华夏

◆有服饰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是谓“夏”,华夏就是指我们这个服饰盛美、礼仪优雅高尚

的民族。华夏民族(汉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通常用华夏和中华指代中国文明。◆《易经·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也就是说,早在黄帝时代,

古老华夏的服饰就已经相当有规模了。而且服饰形制取诸乾坤天地,意义就更不寻常。到了周代,尽管现代意义上的汉族还没形成,但华夏文明已经郁郁葱葱。

何谓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的民族服装。虽然汉服在各朝各代有所不同,但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

格(交领右衽)是一样的,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汉服传承了数千年岁月,伴随着华夏文明一同辉煌。

◆周时的服制规矩深深影响了后来三千多年的服装理念,从此后无论服装如何千变万化,关键

的要素始终都保持不变。那就是: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大袖。

汉服特点

◆交领右衽

左领压右领是有对别人的尊重,体现了我华夏泱泱大国是礼仪之邦的含义。

◆无扣结缨

◆不用扣子,两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结缨”

汉服制式

◆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后来因为方便的需要,衣裳慢慢连成一体。

然而后世男子的最高级别礼服一直是衣裳制的;一体式的大多是常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礼是相当严肃的一件事,自然穿最高级别的礼服。

周制昏服

◆上衣下裳的服制并不都是隆重的礼服,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就是女子的常

服——襦裙。襦裙模式一直保留到近代。大概因为人类社会中美的主要承担者都是女性的缘故,上襦下裙才利于搭配组合。

◆普通中腰襦裙——盛唐以后,裙腰才慢慢降低。下图是《大宋提刑官》里英姑穿

的宋代襦裙剧照。这部古装剧的服饰还是很严谨的。不但头上没有插扇子、筷子、鸡毛掸子,而且也不是单纯追求视觉华丽,它比较忠实地还原了宋代服饰崇尚简朴清淡的风格。

钗钿礼衣——(左图)唐代盛装。汉服传统中女子的礼服一般是深衣,寓意女子德贵专一。但唐代比较例外,襦裙大发展的唐代,襦裙制的钗钿礼衣是很隆重的礼服了。钗钿礼衣是很多层的礼服,后来日本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日本皇室的专用礼服“和服十二单”。

◆上下连裳

◆上下连裳,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

样式。

◆上下连裳最典型的是深衣。因为它上下相连,“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深衣男女均可穿着。《礼记》:“既可以为文,可以为武;即可以摈相,又可以治

军旅。”深衣既被用作礼服,又可日常穿著,是一种非常实用的服饰。

◆“深衣”:它的下摆有十二片,取意一年十二个月。宽大的衣袖呈圆弧状以应规,

交领成矩以应方,代表“不以规矩不成方圆”。衣带垂至脚踝,代表正直。下襟齐地,代表权衡公平。衣服并不仅仅是好看,更重要的是蕴含着华夏最质朴厚重的思想。

二、中华传统文明礼仪

礼仪简介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特注重礼节。礼是人与人交往沟通的媒介,礼是体现一个人的文明程度,更加是修养表现。

礼的规则是对方行礼,都要还礼,否则就是失礼。微笑应答、点头、躬身,都是还礼。

礼仪更多的是要求自己;朋友间平等用拱手礼;敬长辈的用揖礼或拜礼。

传统礼仪简介

中华传统礼仪主要有: 拱手礼、作揖礼,跪拜礼,万福礼,叉手礼, 鞠躬礼等。

礼是内在丰盛的人,外在表现出的恭谦。

君子博学与文,约之以礼,可以畔之。

中国传统礼仪之拱手作揖,揖礼应作为具有中华文明正式传统礼仪。“揖礼”据考证大约起源于周代以前,武王伐纣灭商而建立周朝,武王死后,其子周成王年幼即位,由叔叔周公旦摄政,采取了许多措施来巩固政权,周公建立了周朝的各项典章制度和礼乐制度,确立了以宗法制度为中心的政治体制。揖礼开始大行于天下,揖礼成为我们华夏的正式礼仪。

拱手礼之仪轨

拱手为两手相沓,手心向下或相对。拱手礼两手自胸前相抱,面带微笑以示和蔼,男子尚左手,右手握拳,左手抱于右拳上,拱立于与胸前即可,可加鞠躬以示恭敬,行礼时拱手向胸部,以胯部为轴鞠下身子,目视脚前一米处,不可低头弯腰。两脚开立与肩宽,喻示四平八稳(也可两脚立正姿势)。

女子尚右手,两脚略微窄于肩,以示含蓄之美,其他与男子相同。

天(深)揖三拜之仪轨

揖礼是擎折加推手。揖礼是在胸前抱手立掌,两掌指合并侧立不出拳锋,拇指内贴在食指旁,双手向前上方推出挡住视线,推至平额头前方,两臂伸直。行礼(一拜),头、颈皆不动,手臂立掌前推极致,腰胯部下躬,深躬90度。兴,起身,双手回至胸前;再拜,躬身行礼,兴,起身;三拜,躬身行礼,兴起身,双手回至胸前。

揖礼重于拱手礼,用于日常行礼,敬长上需高(深)揖;时(小)揖礼多用于同学朋友互敬,叉手礼(或拱而立)

中国传统礼仪主题活动教学设计

中国传统礼仪主题活动教学设计 七年级(1)班 班主任:李昌林 活动目的: 1、通过阅读材料、讨论等系列活动,使学生懂得我们中华民族是世界闻名的"礼仪之邦",讲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做人的美德,更是一个现代文明人必须具备的美德。 2、通过主题班会活动,使学生继承优良传统美德,增强爱国情感,从小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初步树立社会责任感。 3、让学生受到情趣的熏陶和思想品德的教育,懂得礼仪对于每个学生成长的重要性。 活动准备: 1、开班会前,做好前期铺垫:搜集中华文明礼仪的故事等资料。 2、关于中学生礼仪的材料。 3、环境布置(黑板、场地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导入(班主任) 中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文明礼貌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作为新一代的少年儿童,我们更不能忘记传统,应该力争做一个讲文明、懂礼貌的好学生,让文明之花常开心中,把文明之美到处传播!现在我宣布:《文明礼仪伴我行》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二、活动开始 (一)、家庭文明礼仪。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作为礼仪之邦,中国历史上有很多故事至今仍深深的教育着我们,下面请听历史故事: 《孔融让梨》(赵江)、《黄香诚心敬父母》(何恩会)。 孔融小时候聪明好学,才思敏捷,巧言妙答,大家都夸他是奇童。4岁时,他已能背诵许多诗赋,并且懂得礼节,父母亲非常喜爱他。一日,父亲买了一些梨子,特地拣了一个最大的梨子给孔融,孔融摇摇头,却另拣了一个最小的梨子说:“我年纪最小,应该吃小的梨,你那个梨就给哥哥吧。”父亲听后十分惊喜。孔融让梨的故事,很快传遍了曲阜,并且一直流传下来,成了许多父母教育子女的好例子。 过去汉朝的时候,有一个叫黄香的孩子,是江夏人。他九岁时,已经懂得了服侍父母的道理。每次当炎炎夏日到来的时候,就给父母的蚊帐扇风,让枕头和席子清凉爽快,把吸人血的小虫和蚊子扇开,让父母好好睡;到了寒冷的冬天,就用自己的体温使他父母的被子暖和,让父母睡得暖和。于是黄香的事迹流传到了京城,号称“天下无双,江夏黄香”。 看到这两个小故事,同学们觉得在生活中我们应该怎么对待我们的父母和兄弟姐妹?(小组讨论一下)学生自由发言。 (二)、校园文明礼仪 中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文明历史的古国,文化源远流长“礼学”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自古以来,讲究做人要懂得礼貌谦让,因此中国被称为“文章华国,诗礼传家”,被称为“文明礼仪之邦”。 中国古代的礼仪规范不断发展改革形成了我们的现代文明礼仪,在校园这个既庄严又活泼、既紧张又文明的环境中,我们不仅要学好文化知识,还要自觉加强道德修养,讲礼貌,懂礼仪,做一个文明少年。礼仪举止包含了许多内容,你知道那些校园礼仪吗? 学生发言。(吴秋燕、刘泽惠、张美兰) 校园文明礼仪歌谣

中国传统礼仪知识

中国传统礼仪知识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礼制的精神原则与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择要介绍: 【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 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 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 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汉服活动策划书

华东交通大学 首届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交流会 策划书 一、整体情况 1、活动主题名称: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交流会 2、活动目标: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培养我校人文气息。 3、活动意义:我国综合国力大幅提升,国际地位也显著提高,中华文化重又得 到世界的关注与重视。我们将立足交大,率先在江西高校中开展 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活动,普及交大师生的中国传统文化知识, 培养交大师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我校的人文素质。 4、时间:2007年12月15日19:00——21:00 5、地点:南区礼堂 6、主办单位:华东交通大学校团委 7、承办单位:汉服文化协会人文学院 8、协办单位:江西民间汉服(人士) 二、工作人员 指导:石初军 顾问:江西民间汉服(人士) 总策划:陈沈平 导演:宋检张瑞 工作组委员:王兴华梁嗣敏李飞飞张宇 工作组组员:郭霞马磊郭猛彬詹前裕林君王智健张晗 张金燕刘鹏李潇

三、活动大概流程 1.汉服及传统礼仪展示(30分钟) 2. 传统文化精讲浅谈(20分钟) 3. 古琴弹奏及其知识略述(12分钟) 4. 茶艺及古琴联合表演(13分钟) 5. 互动提问环节(15分钟) 6. 四、活动详细流程 到活动开始时间后,主持人和汉服讲解人一同穿着汉服入场,主持人简单介绍下这场活动目的,参加人员及邀请观看的嘉宾和观众后宣布活动正式开始,然后退场。汉服讲解人员开始简单介绍下汉服的概念,之后古典音乐响起,开始此次活动第一部分内容。 1.汉服及传统礼仪展示 本部分活动将展示多款的现已知汉服,包括男式直裾,直身,圆领衫等;女式曲裾,襦裙,高腰襦裙,其中曲裾分大曲裾,小曲裾,襦裙分对襟襦裙与交领襦裙;专门的礼仪服饰玄端等。 具体过程是全部衣服由合适的人员穿着好后在幕后准备好,并排好衣服的展示顺序,当古典音乐响起,穿着人员迈步缓缓上场,原本就位于舞台中央的解说人员开始介绍这款汉服的名字,流行于历史上哪段时间,当穿着人员行至场中间时向全场观众行揖礼,然后展开双臂展示汉服并旋转一周。解说人员则据此介绍这款汉服的特点,细节等。解说完后,穿这款汉服人员在场中指定位置正座(预先放置垫子),然后下一个穿另一款汉服人员开始上场,如此至全部汉服全展示完为止。 全部人员上场后,讲解人员开始讲解传统礼仪,主要包括:辑礼,拜礼,正坐礼,对弈(射)礼等。每一个礼仪,都由场上的预先指定的着汉服人员演示,或一个或多人,其他不演示的人员保持正坐不变,演示完时人员以揖礼拜谢观众,然后坐回原来的位子。 至预定的全部礼仪讲解完后,场上人员全部起来和讲解人员排成一行向观众行揖礼告别退场。同时主持人上场,简单说几句感谢上场人员的话然后宣布第二部分活动开始。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课题实施方案 “中华传统文明礼仪教育的研究” 课题实施方案 一、研究背景与现实意义: 我国素以礼仪之邦、文明古国著称于世,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留下了极其丰富的精神财富。中华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在其发展过程中逐渐凝集起来的民族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无疑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礼仪是人类文明的标志之一,是一个人道德修养的外在表现。良好的礼仪修养是中华传统美德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古人云:“不学礼无以立,人无礼则不生,事无礼则不成,国无礼则不宁。”我国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讲文明、重礼貌、和善待人是我们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 礼仪教育在中华民族古代教育中曾占有极其突出和重要的位置,古代,就提出了,人“不学礼,无以立”,要求“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包括孔子、孟子在内的许多古代大教育家围绕礼仪著书立说,形成了一个内涵丰富的庞大的理论体系。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不同的民族对礼仪教育的内容有不同的认识和规范,然而它们之中仍存在若干相通和可以互相借鉴的成分。在当前,开展礼仪教育,进行礼仪规范训练,对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关于适应新形势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小学德育工作的意 《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见》,明确指出必须坚持把学校德育工作摆在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 也明确指出:“开展必要的礼仪、礼节、礼貌活动,对规范人们的言行举止,有着重要的作用。” 这些年来,我国小学中学在对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品质教育方面已经做出了巨大的努力,并已取得可观的成绩。但是对学生开展有意识地礼仪教育方面确还存在许多的问题。 1、改革开放以来,国家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虽然取得了 辉煌的成就,但由于在一定程度上强调了政治思想建设而忽略传统 道德建设,中小学生缺乏起码的礼仪常识,成了学校教育中的薄弱环节。如不会问候、不会谦让、缺乏团结协作精神,大至行为放浪,甚至触犯法律。又如有一些不良行为的学生把小偷小摸当作是好玩,是非不分,不能不引起人们的深思。 2、家庭教育中对礼仪教育方面相对薄弱。现在的学生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的,独生子女特有的自私、任性,以我为中心、惟我独尊的思想,同礼仪的核心思想——尊重、关爱他人、严于律己是格格不入的!在开展家庭教育中,家长普遍来重视孩子的礼仪教育,到使像“融四岁,能让梨”的礼仪经典成为历史美谈。更有甚者,只注重孩子的学习成绩,思想道德教育不经常开展,礼仪更是无所谓。部分农村家长的礼仪素质不高也严重影响了学生礼仪修养的提高。 我校将针对礼仪教育存在的问题,及《秀州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总课题研究的相关要求,开展本课题的研究。 二、课题的界定 礼仪是通过一个人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及其外在形象表现出来的,是一个人思想、道德、情操、修养的外在表现。 中华民族传统礼仪是指中国历史流传下来,具有影响,可以继承,有益于后代的优秀道德遗产。它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意识形态,其内涵极为广泛。从内容上来概括,传统礼仪是中华优秀民族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本课题研究的中华传统礼仪教育是在并承传统的基础上,将现代文明社会的礼仪融入其中,使礼仪教育体现传统与时代同步发展。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1、促使学生了解基本的礼节常识,养成在各种场合能做到文明礼仪的习惯。

中国传统礼仪常识

中国传统礼仪常识 导读: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传统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传统礼制的精神原则与传统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传统礼仪择要介绍: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传统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传统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

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传统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传统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饮食礼仪在中国文化中占有极重要的位置,在先秦人们以“以飨燕之礼亲四方宾客”,后代聚餐会饮也常常是一幕幕礼仪活剧。迎宾的宴饮称为“接风”、“洗尘”,送客的宴席称为“饯行”。宴饮之礼无论迎送都离不开酒品,“无酒不成礼仪”。宴席上饮酒有许多礼节,客人需待主人举杯劝饮之后,方可饮用。所谓:“与人同饮,莫先起觞”。客人如果要表达对主人的盛情款待的谢意,也可在宴饮的

浅谈“汉服”与中华礼仪复兴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1c18676532.html, 浅谈“汉服”与中华礼仪复兴 作者:刘思淼 来源:《青年文学家》2014年第29期 摘要:每当被人问起自己所属的民族时,一个称谓总会由心底瞬间转化成一种高昂情 绪,似乎这个词的本身就蕴含着无穷的美,仅是读起也能清晰地感觉到暖流在心中涌动,逐渐沸腾,这个词便是“华夏”。“礼仪之邦”一直被官方所标榜,然而与之相应的“章服之美”却被遗忘。 关键词:“汉服”;礼仪 作者简介:刘思淼,女,1989年8月出生,黑龙江省双鸭山市人,在读研究生,汉语国际教育。单位:哈尔滨师范大学。 [中图分类号]:K892.2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9--01 一、汉服的由来 关于“汉服”说法不一,有些人定义为汉代的服饰,也有些人持不同观点,然“汉服”复兴者大都认为,汉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服饰,相比较少数民族服饰而言,主要包括:衣服、帽冠、发饰、面饰、鞋子、配饰等共同组成的衣冠体系。汉服文化是以汉族的礼仪文化为基础而形成的。 有关于汉服最早的记载是在《汉书》:“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这里汉是指汉朝,“衣服制度”则是指汉朝的衣服礼仪制度,尤其是以《周礼》、《礼记》为基础的礼典。“乘殷之辂,服周之冕”这是儒家礼仪方面的要义。《左传》记载:“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夏,大也&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由此可见,我国之所以称之为华夏,是基于衣冠礼乐文明,尤其是衣冠制度的完善。 二、汉服的礼制体现 作为“礼仪之邦”,“礼”既是我们“立国经常之大法”又是我们“揖让周旋之节文”。西周的时候,周人就从“遵祖”和对“天”、“帝”的信仰中独创了伦理的内涵,造物思想具备了神、人想方面的意义,成为了中国礼仪制度思想的根源。春秋时期,“礼”又专指周代的文物制度。《左传》中把“礼”看做是治理国家的规则,稳定社稷的方法,使民有序的途径,有利后代的制度,足以看出在当时的背景条件下,礼已经不单单是一种礼仪,更多的起到法度的作用,成为一种伦理道德层面上的准则,对人们进行约束。礼不只是在人,也在天地。当鲁国国君向孔子询问

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养成文明礼仪的良好习惯

养成良好文明习惯 文明礼貌的养成教育是小学生道德教育的奠基工程,从培养21世纪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长远目标,从提高民族素质和道德水准的高度来认识,强化学生的文明礼仪,加强养成教育显得十分重要。 中华民族历来以“礼仪之邦”著称于世,讲文明、懂礼貌是中国人的传统美德。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的养成教育”至关重要。一学期来,我校以弘扬传统美德为切入点,扎实开展小学生文明礼仪教育,使我校学生养成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 引导学生从文明礼貌开始,从礼节规范入手,从实际出发,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切实提升讲文明、讲礼貌、知礼节、守礼仪的自觉性。 我们的做法是: 一、认知明理,使学生形成自觉的行为习惯。 1、认真学习《守则》《规范》。我校以《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主要依据,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开展活学活用守则活动,以“文明礼貌,诚实守信,学会关心,学会合作,学会竞争”为中心进行思想教育。使学生通过活动掌握规范、礼仪的基本要求,逐步养成了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 2、抓住课堂教学德育点,畅通文明礼仪教育主渠道。我们充分发挥《思品与生活》《思品与社会》这些教材教育作用,创设乐学氛围,落实礼仪规范训练,把爱国主义教育,革命传统教育,中华传统美德美德教育和文明礼仪教育有机统一于教材之中,把传授知识和陶冶情操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结合起来。学校还坚持各学科教学中

渗透礼仪养成教育,授课时力求熔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智力发挥、思想情操陶冶于一炉。 二、以丰富的活动为载体,丰富礼仪教育的内涵,促进文明礼仪行为规范养成。 1、开展丰富的文明礼仪主题教育活动。为了使弘扬传统美德与文明礼仪教育具体化,生动化,贴近生活实际,真正起到教育实效。我校在三月份广泛开展了“中华传统美德故事课本剧”展演活动和“文明礼仪歌谣朗诵会”活动。学生们人人都当演员,人人都背诗歌,既锻炼了同学们的表演能力,又生动的对自己和同学进行了教育。活动中,学校评选了最佳演员、最佳课本剧、最具创意奖等多个奖项。 2、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华传统美德教育,是文明礼仪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结合我校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少先队作用,三月份开展了学雷锋、树新风活动,学生广泛深入到敬老院、社区、中华传统美德教育基地进行活动;四月份开展了推优入团、入队宣誓仪式活动,对学生进行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 三、开展养成教育班级评比,激励竞争意识。在养成教育过程中,我们着重抓住“行为规范语言文明心理健康品质优秀”四个项目进行强化训练,开展“养成教育”的评比活动,通过寻找优点,发现优点这种赏识教育的教育方法,学生们的积极性提高了,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并把文明礼仪和各项良好习惯自觉贯彻执行,在校表现好了,在家主动帮助家长做事了,收到了十分可喜的教育效果。 总之,在礼仪教育活动的引领下,学生良好行为习惯逐渐养成,

中国传统礼仪文化

中国传统礼仪习俗 中国素称“礼仪之邦”之称,“礼”在社会无时不在,出行有礼,坐卧有礼,宴饮有礼,婚丧有礼,寿诞有礼,祭祀有礼,征战有礼等等。这里的“礼”包含了礼制的精神原则与礼仪行为两大部分,礼义是礼制的精神核心,礼仪制度是礼义精神的外在表现,二者关系密切。这里只就日常生活中的礼仪择要介绍: 行走之礼—— 在行走过程中同样注意人际关系的处理,因此有行走的礼节。古代常行“趋礼”,即地位低的人在地位高的人面前走过时,一定要低头弯腰,以小步快走的方式对尊者表示礼敬,这就是“趋礼”。行走礼仪中,还有“行不中道,立不中门”的原则,即走路不可走在路中间,应该靠边行走;站立不可站在门中间。这样既表示对尊者的礼敬,又可避让行人。 见面之礼—— 人们日常见面既要态度热情,也要彬彬有礼。如何与不同身份的人相见,都有一定的规矩。比如一般性的打招呼,在上行拱手礼。拱手礼是最普通的见面礼仪,方式是双手合抱(一般是右手握拳在内,左手加于右手之上)举至胸前,立而不俯,表示一般性的客套。如果到人家做客,在进门与落座时,主客相互客气行礼谦让,这时行的是作揖之礼,称为“揖让”。作揖同样是两手抱拳,拱起再按下去,同时低头,上身略向前屈。作揖礼在日常生活中为常见礼仪,除了上述社交场合外,向人致谢、祝贺、道歉及托人办事等也常行作揖礼。身份高的人对身份低人的回礼也常行作揖礼。社会对至尊者还有跪拜礼,即双膝着地,头手有节奏触地叩拜,即所谓叩首。现今跪拜礼只在偏远乡村的拜年活动能够见到,一般不再施行。在当今社会人们相见,一般习用西方社会传入的握手礼。 入坐之礼—— 社会礼仪秩序井然,坐席亦有主次尊卑之分,尊者上坐,卑者末坐。何种身份坐何位置都有一定之规,如果盲目坐错席位,不仅主人不爽,自己事后也会为失礼之事追悔莫及。如果自己不能把握坐何种席次,最好的办法是听从主人安排。室内座次以东向为尊,即贵客坐西席上,主人一般在东席上作陪。年长者可安排在南向的位置,即北席。陪酒的晚辈一般在北向的位置,即南席。入坐的规矩是,饮食时人体尽量靠近食案,非饮食时,身体尽量靠后,所谓“虚坐尽后”。有贵客光临,应该立刻起身致意。 饮食之礼——

国学第3课-汉服与中华传统礼仪上课讲义

汉服与中华传统礼仪 一、衣冠上國今猶在——漢服簡介 何谓华夏 ◆有服饰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是谓“夏”,华夏就是指我们这个服饰盛美、礼仪优雅高尚 的民族。华夏民族(汉民族)创造了辉煌的古代文明,通常用华夏和中华指代中国文明。◆《易经·系辞》云:“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盖取诸乾坤。”也就是说,早在黄帝时代, 古老华夏的服饰就已经相当有规模了。而且服饰形制取诸乾坤天地,意义就更不寻常。到了周代,尽管现代意义上的汉族还没形成,但华夏文明已经郁郁葱葱。 何谓汉服 ◆汉服是汉民族的民族服装。虽然汉服在各朝各代有所不同,但是其鲜明的民族特色、民族风 格(交领右衽)是一样的,所承载的民族文化是一脉相承的。汉服传承了数千年岁月,伴随着华夏文明一同辉煌。 ◆周时的服制规矩深深影响了后来三千多年的服装理念,从此后无论服装如何千变万化,关键 的要素始终都保持不变。那就是:交领右衽、无扣结缨、褒衣大袖。 汉服特点 ◆交领右衽 左领压右领是有对别人的尊重,体现了我华夏泱泱大国是礼仪之邦的含义。 ◆无扣结缨 ◆不用扣子,两根细细的带子,一左一右在腋下“结缨” 汉服制式 ◆上衣下裳制 “上衣下裳”是华夏民族最早的服制。后来因为方便的需要,衣裳慢慢连成一体。 然而后世男子的最高级别礼服一直是衣裳制的;一体式的大多是常服。 ◆“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礼是相当严肃的一件事,自然穿最高级别的礼服。 周制昏服 ◆上衣下裳的服制并不都是隆重的礼服,上下分裁的服制最大的反映就是女子的常 服——襦裙。襦裙模式一直保留到近代。大概因为人类社会中美的主要承担者都是女性的缘故,上襦下裙才利于搭配组合。 ◆普通中腰襦裙——盛唐以后,裙腰才慢慢降低。下图是《大宋提刑官》里英姑穿 的宋代襦裙剧照。这部古装剧的服饰还是很严谨的。不但头上没有插扇子、筷子、鸡毛掸子,而且也不是单纯追求视觉华丽,它比较忠实地还原了宋代服饰崇尚简朴清淡的风格。 钗钿礼衣——(左图)唐代盛装。汉服传统中女子的礼服一般是深衣,寓意女子德贵专一。但唐代比较例外,襦裙大发展的唐代,襦裙制的钗钿礼衣是很隆重的礼服了。钗钿礼衣是很多层的礼服,后来日本在此基础上发展出了日本皇室的专用礼服“和服十二单”。 ◆上下连裳 ◆上下连裳,就是分别裁好上衣和下裙,然后再缝缀在一起,最后衣服还是一体的 样式。 ◆上下连裳最典型的是深衣。因为它上下相连,“被体深邃”,所以称为“深衣”。

传统文化之汉服文化

传统文化之汉服文化 Company number:【WTUT-WT88Y-W8BBGB-BWYTT-19998】

中国传统文化之汉服文化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的体现。 界定汉服主要基于三点原因: 第一:汉服的民族性,即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而中国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装不能称为汉服。民族是个整体的概念,所以一个汉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装,也不能称其为汉族的传统服饰。 第二:汉服发展的传统性,而传统又必须分为两方面,即传承性与统一性。汉服的传承性表现在:汉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黄帝时期,并一直保留风格传承而不断的发展演化。汉服的统一性表现在从黄帝时期到宋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历时近五千年的时间跨度,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广度上,所有汉族人的服饰在其主流中拥有的共同特点。即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 第三:汉服发展的自然性,即非外力强制下,汉人自觉自愿的情况下,通常不易被人们明显觉察到的自然的发展,这也是一般事物或文化发展的常规规律。而汉服发展的自然性,更是一个民族传统服装的传承性的基础,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发展轨迹之下的正当发展演变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过一般的规律,向前追溯其源头,也可以向后预测其发展方向。 汉服是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剑服位于汉服体系的中心,沿袭四千多年。冕服是汉服的根源,也最能体现“绝地天通”的华夏信仰,更是汉人千年来祭神祀祖,与天地交通的吉服。 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相加不仅象征天之大数十二,也分别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别代表了汉服的两种基础服制——衣裳制和深衣制。

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

中华民族优秀的礼仪 中国具有五千年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中国人也以其彬彬有礼的风貌而著称于世。礼仪文明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重 要组成部分,对中国社会历史发展起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其内容十 分丰富下面是学习啦为大家准备的中华民族的礼仪,希望可以帮助 大家! 中华民族的礼仪 一、尊老敬贤我国自原始社会到封建社会,人际的政治伦理关系均以氏族、家庭的血缘关系为纽带,故此在家庭里面尊从祖上,在 社会上尊敬长辈。由于中国古代社会推崇礼治和仁政,敬贤已成为 一种历史的要求。 二、仪尚适宜中华民族素来注重通过适合的形式,表达人们内心丰富的情感。遇到重大节日和发生重要事件,多有约定俗成的仪矩。如获得丰收,要欢歌庆贺;遭到灾祸,要祈求神灵保佑。久而久之, 就形成许多节庆及礼仪形式,如春节、元宵、中秋、重阳等等,几 乎每个节日,都有特定的礼俗。 三、礼貌待人任何一个文明社会,任何一个文明民族,人们总是十分注重文明礼貌。因为礼貌是人类社会据以促进人际交往友好和 谐的道德规范之一,是构建起与他人和睦相处的桥梁。它标志着一 个社会的文明程序,反映一个民族的精神面貌。中华民族历来就非 常重视遵循礼规,礼貌待人。其中许多耐人寻味的经验之淡,无论 过去和现在,都给人以启迪。 具体说来,主要有以下两点: (一)与人为善与人相处,为善当先。而这个“善”,应是出自内心的诚意,是诚于中而形于外,而不是巧言令色和徒具形式的繁文 缛节。《礼记》说:“夫礼者,自卑而尊人”(注:《礼记?曲礼

上》)。如果表面上恭敬热情,而内心虚伪,或是仅仅内心尊敬,而 毫无表情,都是不够的。应该表里一致,才能从根本上消除人与人 之间的隔阂、摩擦,进而互敬互爱,友好相处。尊重他人,就要平 等待人,不分贵贱等级,一视同仁。如果只对上层人士献其礼敬, 以财势取人,以利益交人,其实是小人所为。《论语?子罕》载:孔 子看见穿丧服、戴礼帽穿礼服的人和盲人。相见时,即使这些人年轻,孔子必定站起来。行过别人面前时,一定快步走过,以示敬意。 (二)礼尚往来礼尚往来,是礼貌待人的一条重要准则。就是说,接受别人的好意,必须报以同样的礼敬。这样,人际交往才能平等 友好地在一种良性循环中持续下去。因此,《礼记》说:“礼尚往来,往而不来,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也”(注:《礼记?曲礼上》)。对于受恩者来说,应该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在古人眼中, 没有比忘恩负义更伤仁德。孔子说:“以德报德,则民有所 劝”;“以怨报德,则刑戮之民也(注:《礼记?表记》)。可见, “以德报德”,有恩必报,是待人接物的基本道德修养。当然,往 来之礼,也该适度。送礼的本意,在于表达敬意答射之意,所谓礼 轻意重,并非越多越好。正如《庄子?山木》篇说所说:“君子之交 淡若水,小人之交甘若醴;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彼无故以合者,则无故以离”。 四、容仪有整一个人的仪表、仪态,是其修养、文明程度的表现。古人认为,举止庄重,进退有礼,执事谨敬,文质彬彬,不仅能够 保持个人的尊严,还有助于进德修业。古代思想家曾经拿禽兽的皮 毛与人的仪表仪态相比较,禽兽没有了皮毛,就不能为禽兽;人失去 仪礼,也就是不成为人了。古人对仪表的要求,不免过于繁琐。其 中最重要的,有如下三个方面。(一)衣着容貌:《弟子规》要求:“冠必正,纽必结,袜与履,俱紧切”。这些规范,对现代人来说,仍是必要的。帽正纽结,鞋袜紧切,是仪表类观的基本要求。如果 一个人衣冠不整,鞋袜不正,往往会使人产生反感甚至恶心,有谁 会亲近这样的人呢。当然,衣着打扮,必须适合自己的职业、年龄、生理特征、相处的环境和交往对象的生活习俗,进行得体大方的选择。浓妆艳抹,矫揉造作,只会适得其反。(二)行为举止:孔子说:“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注:《论语?学而》)。这是因为,

传统文化教案20课汉服

第七单元传统服饰 20课汉服 【教学目标】 了解汉服的发展历程和式样,培养学生收集历史资料的能力。通过阅读书籍和网络搜索等形式,来了解汉族的发展历程和服饰的变化,让学生了解我国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并且汉族和少数民族互相取长补短,丰富了各族的文化,从汉族的服饰中,感受美的力量。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汉族服饰的发展历程和样式。 难点:通过观看华美飘逸的汉服和汉服服饰的样式,了解各民族之间的相互学习,相互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观看右边图片,你知道这是谁的剧照吗?他穿着 什么服饰?(利用图片,设置疑问,激发学生的探究 兴趣。) 大家知道,现在在国家的一些重大的庆典和礼仪 性的场合,为了展现中国的传统文化,通常会让礼仪 小姐穿上旗袍。但是你们可否知道,旗袍并非汉族人 的真正的民族服饰,而是中国的少数民族满族的民族 服饰。汉服起源何时?让我们走进本课的学习——汉 服。 二、汉民族简介 中国共有56个民族,这56个民族被称为“中华民族”,而其中汉族人口最多,历史最悠久,文化最灿烂。汉族在汉代以前被称为“华夏民族”。《左传》中对“华夏”两字的解释为:“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之美,谓之华。”(板书)也就是说,华就是指的服饰,而夏指的是礼仪,所以说,汉族又叫做华夏民族,而华夏民族中的“华夏“两字,就是服饰和礼仪的结合体。而到了汉代,由于汉朝是中国历史上一个空前强盛的朝代,所以从 汉代起,华夏民族又开始被称为汉族。 三、汉服 1、汉服是汉民族传统民族服饰的简称。你知道夏商 时期的中原地区,华夏族穿什么样的服饰? 2、春秋时期,出现什么样的服饰?有何影响?(深衣) 3、汉服的总体风格以清淡平易为主,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 这一风格。这种袍服有何特点? 4、成语故事:你知道“胡服骑射”的故事吗?(请一 位学生讲一讲) 5、你说我说:赵武灵王为什么要改革服饰?对赵国有何影响? 教师点拨:汉族服饰很注重吸收其他少数民族服饰的精华,汉服宽衣博带、常裙长袍,拖拖沓沓,作战十分不便。而胡人的服装,短衣窄袖,轻便利落。“胡服骑射”极大地提高了赵国军队的战斗力。 四、拓展思维:

传统文化之汉服文化

传统文化之汉服文化Revised on November 25, 2020

中国传统文化之汉服文化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的体现。 界定汉服主要基于三点原因: 第一:汉服的民族性,即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而中国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装不能称为汉服。民族是个整体的概念,所以一个汉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装,也不能称其为汉族的传统服饰。 第二:汉服发展的传统性,而传统又必须分为两方面,即传承性与统一性。汉服的传承性表现在:汉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黄帝时期,并一直保留风格传承而不断的发展演化。汉服的统一性表现在从黄帝时期到宋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历时近五千年的时间跨度,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广度上,所有汉族人的服饰在其主流中拥有的共同特点。即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 第三:汉服发展的自然性,即非外力强制下,汉人自觉自愿的情况下,通常不易被人们明显觉察到的自然的发展,这也是一般事物或文化发展的常规规律。而汉服发展的自然性,更是一个民族传统服装的传承性的基础,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发展轨迹之下的正当发展演变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过一般的规律,向前追溯其源头,也可以向后预测其发展方向。 汉服是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剑服位于汉服体系的中心,沿袭四千多年。冕服是汉服的根源,也最能体现“绝地天通”的华夏信仰,更是汉人千年来祭神祀祖,与天地交通的吉服。 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相加不仅象征天之大数十二,也分别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别代表了汉服的两种基础服制——衣裳制和深衣制。

中华传统礼仪大全

中华传统礼仪大全 古代称谓 中国号称文明古国,世人誉之为礼仪之邦、君子之国,即使是在唇枪舌剑的论 战中,我们的先人也同样讲究语言美。《礼记?仪礼》道:“言语之美,穆穆皇皇。”穆穆者:敬之和;皇皇者,正而美。确实是说,对人说话要尊敬、和气,谈吐文雅。 现在我们称呼对方的代词只有“你”和“您”,而古代,尽管有“汝,尔、若、而、乃”等好几个称法,然而他们不管对长辈、平辈说话时,从来不用这些词,认为如此称呼不礼貌。古人有多种多样表示尊敬的方法,大致有如下数种。 1、用“道德高尚”的说法称呼对方,如称人为“子、夫子、先生”等等。 2、从辈份上尊称对方,如称人为“父老、父、丈人、母、媪、老伯”等。 3、称对方的字、号。 4、称对方的身份时加上“贤、尊、高”等字眼。如“贤侄”、“贤婿”等。 5、用对方的部下来代称对方,表示由于尊敬的缘故,不敢直截了当指呼对方。例如,“陛下”代称帝王;“殿下”代称皇后、太子;“阁下”、“足下”等代称一样人。 古代第一人称代词除了“我”以外,还有“余、吾、予、朕、台、卯”等。但古人对长辈或平辈说话时,也不用他们而是毫无例外地用谦称。例如: 1、用“道德不高尚”或“不聪慧”的说法来称呼自己。如自称“鄙人、小人、愚、愚弟”等。 2、“用辈份低”的说法来称自己。例如自称“小弟、小侄”等。 3、用“地位卑*”的说法来称呼。例如自称“臣、仆、在下、*子、牛马、自己下走”等等。 4、称自己的身份、职务,有时还加上“卑、小、贫”等字眼。例如自称“弟子、学生、小生、贫僧、卑吏、卑职”等。 5、直呼自己的名。例如孔子自称“丘”。 古人的礼貌语言还表现在:凡是说到与对方有关的行为、人物、情况、物品时,大都要使用尊敬、委婉的说法,例如: 称别人的姓、名和字为“贵姓、大名、尊讳、尊字”等。 称别人年龄为“贵庚、尊庚、芳龄、高寿”等。 称别人的住处为“尊府、府上、尊寓、华居”等。 称别人的神态、相貌为“风采”等。 称别人的躯体为“玉体”等。 称别人的亲属去世为“作故交、谢来宾、仙游”等。 同样地,说到与自己有关的人和YCB圆弧齿轮油泵事物时,也一律采纳谦虚的说法。例如: 称自己的妻子为“*内、拙荆”。 称自己的小孩为“*息、犬子”。 称自己的朋友为“敝友”。 称自己的情况为“*事”。 称自己的意见为“愚见、愚计”。

从传统华服与汉服看市场发展前景

从传统华服与汉服看市场发展前景 摘要:当中国每年以10%GDP持续发展几十年的时候,我们的传统文化却像一角被遗忘的断垣在市场经济的暴风雨中艰难行进。汉服,在中华传统服饰中占核心地位,在消亡了350多年后的今天,又该以怎样的面貌从人们的记忆中苏醒,站在世界人民的眼前。面对清旗装改制的旗袍与当下流行的唐装,我们又该以怎样的心态来正确对待,又该以何种更好的方式让传统汉服与旗袍、唐装兼容并存。本文主要从中国传统服饰体系出发,以复兴汉服为切入口,基于当前汉服的消费情况,探讨传统华服在当代的市场发展前景,重振中华传统文明。由于华服是新兴的文化产业,本文不免出现纰漏与错误,恳请有关专家与学者批评指正,以利于更好传承中华传统文明。 中国自古就被称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6个中华民族的多民族国家。每一个民族,都有其美丽的服饰。但是,随着西方文化的席卷,甚至日韩文化的入侵,西式服装几乎穿在了每一个中国人身上,日韩服饰也有不少的追随者。然而,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服装则悄无声息地被人们忘却在记忆之外。在当代这样一个传统文化不断受西方文化冲击又不断与之融合的时代背景下,我们作为中华民族的普通一员,又该如何在不断学习西方先进文化的同时守卫我们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灿烂文化?这将是一条任重而漫长的探索道路,需要我们及我们的后人不懈的努力才能走出的一条通向光明的道路,一条复兴的道路。 一、汉服,华服的文化回归与复兴 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精深的古老民族,是一个温敦谦和、友好宽容的礼仪之邦,屹立在世界的东方。中华民族,常惯之以华夏”何为华夏?礼仪之大, 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称华”。重视衣冠,重视礼仪充分体现了我国五千年的华夏文明。 所谓华服,是指中华56 个民族不同服饰的总称。汉服,即指汉族人的民族服饰。具体指的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天下”开始,一直到清以前的汉民族服装。一般而言,汉服从属于华

中国汉服文化

. 中国汉服文化 汉服,又称汉衣冠,中国汉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约西元前2698年)至明末(公元17世纪中叶)这四千多年中,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历代汉人王朝推崇周礼、象天法地而形成千年不变的礼仪衣冠体系。自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汉服已具基本形式,历经周朝礼法的继承,到了汉朝形成完善的衣冠体系并普及至民众,还通过儒教和中华法系影响了整个汉文化圈。汉人、汉服、汉语、汉俗由此得名。日本、朝鲜、越南均曾颁布法律效仿汉衣冠制度。 穿在身上的文化——浅谈汉服复兴 上个学期学了《中国传统文化赏析》这门课,首先,我要说,这门课真的很棒!在学习传统服饰制度之前,我对中国的古典服饰一点都不了解,看电视的时候就有一种“看热闹”的感觉,但现在,虽然说不上“看门道”但也有点韵味了!说到时下较热的一个话题——汉服复兴,下面就来“卖弄”一下我的小小看法。我觉得有必要先解释一下何为汉服。汉服是中国历朝历代的主流服装,已经传承了4000多年,足以证明它的魅力所在!“汉服”虽因“汉朝”而得名,但它是从黄帝“垂衣裳而治”开始,最晚在商朝就已经确定,一直到清以前,都是我们的服装主流。只是在明末清初时满清政府实行“剃发易服”,文明被人为的给中断了,从而使汉服中断了300多年!中间尽管历经变化,但其最主要的形制,“交领右衽,上衣下裳”的特点却始终没有改变。所以,它始终是我国的传统服装,是为中华民族瑰宝,而不仅仅是汉朝的服装。 在明朝和唐朝,韩国人和日本人从我们汉服这里继承后直接变成了韩服和和服,

他们对韩服和和服一直是当作珍宝保护着。可是我们呢?汉服是韩服和和服的母亲,那种儒雅浑然天成的气质,衣裾渺渺广袖飘飘,可是,广袖飘飘今在何方?衣裾渺渺而又终成绝响。如今的中国人有几人识汉服?正如位汉服拥趸感叹“我们懂得了民主自由,却常常忘却了伦理纲常;我们拥有很多音乐神童,却不识角徵宫商;我们穿着西服革履,却没了自己的衣裳……” 我们看着樱花节身穿和服出行的少女少年,为着那传统与现代交织出的浪漫而陶醉,甚至中国也有不少人效仿。难到在我们在传统的七夕节,女子身穿汉服出游,进行类似灯谜传统节日的活动不比日本来的浪漫吗?汉服能突出身体美的一面,穿上汉服后你会自然而然地注意自己的举止,人不知而不愠,是为君子也;女子,则显淑女风范。 因此,在复兴汉服这一观点上我是持赞赏支持的态度!具体解释如下: 第一,以汉服为载体重新审读华夏文化。汉服精神,是华夏的“根”和“体”,汉服不是一件衣服那么简单。“汉服并不是指汉代或唐代的服装,而是指中华民族几千年来总体的服装,中华民族本身的文化就是一个融合过程。”北京服装学院教师马久成博士认为。第二,用汉服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文化认同感。我们恢复汉族文化,但也不排斥其他民族文化,我们不要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在这个自由包容的社会中,对很多人而言,汉服不是他们的唯一选择,但起码我们可以为他们提供多一种选择。第三,弘扬华夏礼仪。我们被尊为衣冠上国礼仪之邦,华夏文化的礼仪就是尊重别人,尤其是提倡“自正正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是一种“王道”精神,而不是“霸道”主张。而在你穿上汉服的那一刻,你会自然而然的树立起君子与淑女的形象,男性更显挺拔与潇洒;女性更显清秀与雅致。第四,纠正一些错误看法。一来复兴不是复古,我们只是沿着华夏文化的传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中华民族是礼仪之邦 礼仪简单地讲,就是人与人之间的行为规范。人们与他人交往的做什么、怎样做、以及与别人交往理自己的外表方面要注意什么,包括语言、仪容、仪态、风度等 一个有礼仪的人总是受到他人的欢迎,给人的感觉总是这个有道德修养。人就愿意和他交往。 其实,我国自古以来就注重礼仪、宣传礼仪,成为礼仪之邦。自从孔子开始,就不断地提倡做人要有“礼”,不能随随便便。 礼仪应该注意的原则: 尊重原则 一个人与别人交往,不管别人是个什么样的人,应该发自内心地尊重别人,只有尊重别人,才能得到别人的尊重。 适度原则 1、做任何事都要适度,待人接事要做到适可而止。 2、与别人打个招呼,时间不能太长;人家或许还有别的事,你硬要拉住别人,不合适。 3、问别人问题,要适可而止,不要打破沙锅问到底,对人不礼貌。 宽容原则 宽容比惩罚更有意义。要学会去原谅他人。 行走礼仪 (1)走路要抬头挺胸,目视前方,肩臂自然摆动,步速适中,忌讳八字脚、摇摇晃晃,或者扭捏碎步。 (2)上下楼、过楼道靠右行,出入教室、办公室,会场等按指定线路走,不拥挤,出入各X能室轻声慢步,不影响他人。 (3)遇到熟人要打招呼,互致问候,不能视而不见;需要交谈,应靠路边或到角落谈话,不能站在道路当中或人多拥挤的地方。 (4)行人互相礼让,主动给长者让路,主动给残疾人和有需要的人士让路。 (5)向别人打听道路,先用礼貌语言打招呼,如“对不起,打扰您一下”、“请问”等,年轻人问路应选适当称呼,如“老爷爷”、“阿姨”、“叔叔”等,然后再问路;听完回答之后,一定要说:“谢谢您!”如果被陌生人问路,则应认真、仔细回答,自己不清楚,应说:“很抱歉,我不知道,请再问问别人。” 3、尊师礼仪 (1)见老师主动问好,分别时说“再见”。 (2)进出校及上下楼梯给老师让行。

中国传统文化之汉服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之汉服文化 汉服,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是从黄帝即位到公元17世纪中叶(明末清初),在汉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以华夏礼仪文化为中心,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他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是中国“衣冠上国”的体现。 界定汉服主要基于三点原因: 第一:汉服的民族性,即汉服是汉民族的服饰。而中国古代胡人所穿的服装不能称为汉服。民族是个整体的概念,所以一个汉族人所穿的胡人的服装,也不能称其为汉族的传统服饰。 第二:汉服发展的传统性,而传统又必须分为两方面,即传承性与统一性。汉服的传承性表现在:汉服的源流可以追溯到中国上古黄帝时期,并一直保留风格传承而不断的发展演化。汉服的统一性表现在从黄帝时期到宋明,在中国广袤的土地上,在历时近五千年的时间跨度,和数百万平方公里的空间广度上,所有汉族人的服饰在其主流中拥有的共同特点。即以右衽、大袖、深衣为典型代表。 第三:汉服发展的自然性,即非外力强制下,汉人自觉自愿的情况下,通常不易被人们明显觉察到的自然的发展,这也是一般事物或文化发展的常规规律。而汉服发展的自然性,更是一个民族传统服装的传承性的基础,即某一事物或文化,在其自身正常的发展轨迹之下的正当发展演变的方向。其方向,可以通过一般的规律,向前追溯其源头,也可以向后预测其发展方向。 汉服是从“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下治”的衣裳发展而来。古老的天子六服、王后六服、儒服、剑服位于汉服体系的中心,沿袭四千多

年。冕服是汉服的根源,也最能体现“绝地天通”的华夏信仰,更是汉人千年来祭神祀祖,与天地交通的吉服。 天子六服和王后六服相加不仅象征天之大数十二,也分别代表乾坤天地、三辰五行之天道,以分别代表了汉服的两种基础服制——衣裳制和深衣制。 孔子在姬姓鲁国衣逢掖之衣,来自周公的燕居之服,长居宋国则冠章甫之冠。庄子则提到了儒服以及武士之服剑服。因此儒服又成为后世的道袍。儒服和剑服成为华夏王朝文武百官的法服,也是士大夫和武士的汉服基本服制。 汉服是汉民族传承四千多年的传统民族服装,是四书五经中的冠服系统。汉服体系展现了华夏文明的等级文化、亲属文化、政治文化、重嫡轻庶、重长轻幼以及儒家的仁义思想。在中国古代的宗法文化背景下,服饰具有昭名分、辨等威、别贵贱的作用,为吉礼、凶礼、宾礼、军礼、嘉礼的礼服。除去国家大事的礼仪,普通汉人的家礼包括冠婚丧祭四礼。四书五经对汉服礼服有详细的描述。 汉族服饰几千年来的总体风格是以清淡平易为主,讲究天人合一。汉族古代的袍服最能体现这一风格,这种袍服的主要特点是宽袍。大袖,褒衣博带,形制虽然简单,但一穿到人身上便各人各一样,神采殊异,可塑性很强。现在虽然不能见到这种服装的原型,但还是可以从汉代的帛画和魏晋隋唐遗留下的一些人物画中窥其神貌之一二——形制简单的汉装大衣附着在不同体态的人物身上顿时具有了 一种鲜活的生命力,线条柔美流畅,令人浮想联翩。朴素平易的装束反而给他们增添了一种天然的风韵。袍服充分体现了汉民族柔静安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