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届湖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历届湖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历届湖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历届湖北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真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4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40 分。

第 1 题: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历届年教育部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 )。

A.品德与法律

B.道德与法治

C.法治与生活

D.道德与法律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关于在中小学设立法治知识课程的要求,从历届年起.将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品德与生活”“思想品德”教材名称统一更改为“道德与法治”。

第 2 题:在历届年 3 月 9 日举行的“人机围棋大战”中,韩国著名棋手李世石输给了“阿尔法围棋( AlphaGo)”,科技又一次展出爆炸性的发展速度和力量,在我国“科技创新一2030 项目”中,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成为重大工程之一;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等,被列入( )发展行动。

A.信息产业

B.智能产业

C.战略性新兴产业

D.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首次出现了“人工智能”一词,在“科技创新 2030 项目”中,智能制造和机器人成为重大工程之一;培育人工智能、智能硬件、新型显示、移动智能终端等,被列入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行动。

第 3 题:教育部规定:自 2015 年起,教师资格证不再实行终身制,并且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的有效限期是( )。

A.10 年

B.6 年

C.5 年

D.3 年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2013 年 9 月,教育部宣布,2015 年起,教师资格认证考试不再由地方组织,将首次实现全国统考;教师资格考试合格证明不再终身有效,改为 3 年有效期限;教师资格证必须每 5 年一审;师范生不再一毕业就能拿教师资格证,2015 年开始必须参加全国统考。

第 4 题: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辛勤工作,使学生提高了思想品德素养,完善了知识与能力, 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事实集中反映了教师的( )。

A.教学能力

B.自我调控能力

C.科研能力

D.语言表达能力

参考解析:教师通过自己长期的辛勤工作,使学生提高了思想品德素养,完善了知识与能力,身体和心理都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这些事实集中反映了教师的教学能力。

第 5 题:教师的教学技能中,“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属于( )。

A.课堂技能

B.设计技能

C.研究技能

D.辅导技能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能够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接受能力对教材进行恰当的处理是课前的教学设计部分。

第 6 题: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以外的对学习活动起着启动、导向、维持和强化作用的个性心理。以下不属于非智力因素的是( )。

A.兴趣

B.焦虑

C.意志力

D.想象力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广义的非智力因素是指智力因素之外的对智力发挥或发展有影响的一切心理因素:狭义的非智力因素主要指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等对学生学习有重要作用的心理因素。想象力属于智力因素。

第 7 题:“温故而知新”,是指教学应遵循( )原则。

A.循序渐进

B.理论联系实际

C.巩固性

D.因材施教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温故而知新”意思是复习学过的知识,可以得到新的理解与体会,体现的是巩固性原则。

第 8 题:教师侮辱学生侵犯了学生的( )。

A.生命权

B.健康权

C.人身自由权

D.人格尊严权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变相体罚或其他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 9 题:德育原则是教师对学生进行德育必须遵循的基本要求,下列不属于德育原则的是( )。

A.疏导原则

B.权威原则

C.因材施教原则

D.集体教育原则

参考解析:德育原则包括导向性原则、疏导原则、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集体教育原则。

第 10 题:“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与这句话意境最相近的是( )。

A.给学生一个世界。给老师一片天空

B.为别人照亮道路.自己必须放出光芒

C.打电话的时候请你微笑。对方一定感觉得到

D.把简单的事情做到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当你埋怨学生太笨的时候,你也该自问什么叫诲人不倦”,意思是我们在抱怨别人的时候,首先要想想自己的问题。A 项强调的是给老师一些发展机会。B 项与题意相符, 强调的是要从自身出发。C 项强调的是你用什么态度对待别人,别人就会用同样的态度回报给你。D 项强调的是做好每一件简单的事情。

第 11 题: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沟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及石块的特殊洪流,由此,可以推出( )。

A.泥石流一定会引起水灾

B.泥石流只有伴随山区洪水才会发生

C.泥石流是由于人类不合理的开发而造成的

D.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大量的石块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根据题意可知,泥石流是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可推出 D 项泥石流爆发突然、来势凶猛、可携带大量的石

块,正确。A 项中一定会引起水灾和 B 项中只有伴随山洪才爆发都过于绝对。C 项中泥石流产生的原因题干中没有涉及。

第 12 题:下列常用手机软件中,属于系统软件的是( )。

A.QQ

B.Android

C.支付宝

D.微信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A、C、D 三项都属于手机 APP,而不是系统软件。

第 13 题:下列中国古代著名文学家及其主要作品对应错误的是( )。

A.屈原—《离骚》

B.班固—《汉书》

C.司马迁—《史记》

D.刘禹锡—《琵琶行》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D 项《琵琶行》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长篇乐府诗之一。

第 14 题:我国教师法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的是( )。

A.与学生发生言语冲突

B.因病没有完成教育教学任务

C.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

D.因个人诉求经常到政府部门上访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三十七条规定,教师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所在学校、其他教育机构或者教育行政部门给予行政处分或者解聘:( 一)故意不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给教育教学工作造成损失的;( 二)体罚学生,经教育不改的;( 三)品行不良、侮辱学生,影响恶劣的。教师有前款第( 二)项、第( 三)项所列情形之一,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 15 题:《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在全国范围全面推开。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 职务)系列。统一后新增设的职称( 职务)名称是( )。

A.一级教师

B.二级教师

C.特级教师

D.正高级教师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中学职称一般有中教三级、二级、一级、高级( 高级职称、副教授级)、特级( 一种荣誉);小学职称一般有小教三级、二级、一级、高级( 相当于中级职称)、特级( 高级职称)。 2015 年《关于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明确,中小学统一职称( 职务)等级和名称。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 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由此町见,统一后新增设的职称名称是正高级教师。

第 16 题:某初中班主任夏某在学校晨读期间让本班陈同学到校外为自己买早点。陈同学过马路时,不幸遭遇车祸受伤。请问责任应由( )。

A.班主任夏某独立承担

B.所在学校全部承担

C.班主任夏某和所在学校共同承担

D.班主任夏某和陈同学监护人共同承担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四条规定,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与其职务无关的个人行为,或者因学生、教师及其他个人故意实施的违法犯罪行为,造成学生人身损害的,由致害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因此该责任由班主任夏某独立承担。

第 17 题: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从成因角度看,二者的共同点是( )。

A.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B.是由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整引起的

C.会影响正常的经济和经济秩序

D.表现为价格的涨落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通货膨胀的本质是社会总需求大于社会总供给,通货紧缩的实质是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二者都是由社会总需求与社会总供给不平衡造成的。

第 18 题:人们常说: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这个说法在平面上才成立,如果在凹面上,三角形的内角和小于 180 度,而在球形凸面上,三角形内角和大于 180 度,这说明( )。

A.真理和谬误往往是相伴而行

B.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C.对同一确定对象的认识存在多个真理

D.任何真理都有自己的适用条件和范围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题干论述了“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 180 度”,这一真理其实在不同的情况下是不成立的,并列举了两种不成立的情况.因此可以推出真理也有自己的适用范围和条件。

第 19 题:古代一位外国人在著作中记述了在中国的经历,书中提到当时中国已使用纸币、有繁忙的运河以及泉州港;他发现该地的主要道路一边铺石头,一边不铺石头,因为“大汗的驿卒要骑在马上跑得迅速。不能走石头路”。这本书的作者是( )。

A.鸠摩罗什

B.马可波罗

C.利玛窦

D.马戛尔尼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题干所述内容出自《马可波罗游记》,作者是马可波罗。

第 20 题:根据义务教育法的规定,我国义务教育学校的内部管理体制是( )。

A.校长负责制

B.校务委员会负责制

C.教育局长负责制

D.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实行校长负责制。校长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任职条件。校长由县级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依法聘任。

第 21 题:《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规定,义务教育是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这体现的义务教育的特征是( )。

A.强制性

B.免费性

C.义务性

D.普遍性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义务教育的基本特性有普遍性( 普及性)、强制性( 统一性)、公共性( 公益性)、免费性( 义务性)。强制性是指义务教育是法律规定的适龄儿童必须接受的教育,法律规定的义务教育体现的是国家的意志,保证全体公民的共同利益和要求。

第 22 题:教育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 )。

A.杜威

B.赞可夫

C.凯洛夫

D.苏霍姆林斯基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教育名著《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和《整个心灵献给孩子》的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

第 23 题:如果要制作一份教学课件,一般使用的软件主要是( )。

A.Word

B.Excel

C.PowerPoint

D.Access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PowerPoint 通常用来制作教学课件。

第 24 题:“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世界读书日是每年的( )。

A.6 月 5 日

B.5 月 12 日

C.4 月 23 日

D.3 月 15 日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世界读书日全称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又称“世界图书日”,1995 年 11 月 15 日正式确定每年 4 月 23 日为“世界图书与版权日”。

第 25 题:近年来兴起的“慕课”( MOOC)是指( )。

A.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

B.大范围深度改革课程

C.大规模设计开发课程

D.大范围深度实施课程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慕课( MOOC),英文直译“大规模开放的在线课程( 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是新近涌现出来的一种在线课程开发模式。所谓“慕课”( MOOC),顾名思义, “M”代表Massive( 大规模),与传统课程只有几十个或几百个学生不同,一门 MOOC 课程动辄上万人,最多达 16 万人;第二个字母“O”代表 Open( 开放),以兴趣导向,凡是想学习的,都可以进来学,不分国籍,只需一个邮箱,就可注册参与;第三个字母“O”代表 Online( 在线),学习在网上完成,无需旅行,不受时空限制;第四个字母“C”代表 Course, 就是课程的意思。

第 26 题:下面关于我国教育家及其主要思想对应错误的是( )。

A.陈鹤琴—活教育

B.梁漱溟—乡村教育

C.陶行知—教育即生活

D.杨贤江—全人生教育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陶行知提出的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是杜威的主要观点。

第 27 题:开学时对全班学生进行的摸底测试属于( )。

A.诊断性评价

B.形成性评价

C.总结性评价

D.过程评价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诊断性评价是在学期开始或一个单元教学开始时,为了了解学生的学习准备状况及影响学习的因素而进行的评价。

第 28 题:教师根据学生的考试成绩来安排座位,这种做法( )。

A.激励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B.侵犯了学生的人格尊严

C.管理班级的有效手段

D.剥夺学生的受教育权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人格尊严权指学生享有受他人尊重,保持良好形象及尊严的权利,如教师不得对学生进行谩骂、变相体罚或其他有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题干中的老师根据学生考试成绩来安排座位是一种侮辱学生人格尊严的行为。

第 29 题:“让学校的每一面墙壁都开口说话”运用的德育方法是( )。

A.陶冶教育法

B.实际锻炼法

C.榜样示范法

D.品德评价法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陶冶教育法是教师利用高尚的情感、美好的事物和优美的环境感染和熏陶学生的方法。情感陶冶主要是运用以境染情、以境触情、以境陶情的原理对受教育者进行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影响,使受教育者在认识上和情感上逐渐完善。

第 30 题:下面关于恩格尔系数和基尼系数表述正确的是( )。

A.当恩格尔系数越大时,国家越富裕

B.当恩格尔系数越小时,国家越富裕

C.基尼系数的取值范围是 0~100

D.当基尼系数为 0 时,贫富差距最大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恩格尔系数反映生活水平的高低,数值在 0~1 之间,越接近 1 说明生活水平越低,生活越穷困。基尼系数反映收入分配差异,越接近 1 说明贫富差距越大。

第 31 题:“我有一种创意,你也有一种创意,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创意甚至更多”,这体现了( )。

A.物物交换

B.信息的时效性

C.信息的价值性

D.信息的共享性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我有一种创意,你也有一种创意,大家彼此交换,我们就有两种创意甚至更多”,这体现了信息的共享性。

第 32 题: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首要权利是( )。

A.工资薪酬权

B.学生管理权

C.教育教学权

D.学校管理权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教师作为专业技术人员享有的首要权利是教育教学权。

第 33 题:教育,是慢的艺术,更需要一颗活泼而宁静的心。只有把心归于宁静并坚守这份宁静的师者,才能寻找到它的__________和美好,世界再嘈杂,师者的心总是必须是宁静的, 在安静中找到力量,安于 __________ 并使之具有生产力。

依次填人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魅力;现状

B.真谛;寂静

C.本源;宁静

D.本真;寂寞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第一个空的内容和后面的美好构成并列关系,美好是一个带有积极色彩的词语.因此可以排除 B、C 两项。第二空,前面提到了安静、宁静,这是照应关系,所以应选 D 项中的寂寞。

第 34 题:失败在很多时候并不是因为技不如人,也不是因为我们不具备成功的实力,而是我们在很多时候.在心理上__________ 了一种固定不变的看法,这种看法往往会让人们觉得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实现某个目标,这种定势心理在很大程度上 __________ 了人的想法,也同时 __________ 了人们的创新的脚步。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

A.默许;囚禁;禁锢

B.默认;禁锢;囚禁

C.默许;禁锢;囚禁

D.默认;囚禁;禁锢

参考答案:B

参考解析:“默认”有承认之意,“默许”有许诺之意,第一空中“看法”与“默认”搭配更合适。排除 A、C 两项。“禁锢”主要适用于抽象的事物,“囚禁”主要适用于具体的事物。“思维”属抽象事物,“脚步”属于具体事物,故后两空分别应选“禁锢”“囚禁”。

第 35 题:虚荣商品是指那些数量越多.消费者购买就越少的商品,它满足的是消费者“拥有只有某些人才能享用的或独一无二的商业的欲望”的商品。根据该定义,下列属于虚荣商品的是( )。

A.端午节前夕。到超市预定的送给未来丈母娘的咸鸭蛋和粽子

B.专门为结婚设计的带有百年好合字样的心形黄金项链

C.经过抽签购得的会员尊享的某品牌限量手提包

D.某汽车公司推出的深受年轻人欢迎的超萌跑车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虚荣产品的特点是只有某些人才能享用的或独一无二的商品,A、D 两项中的商品不符合此特点,D 项中的超级跑车,是受一类人欢迎,不符合定义。因此正确答案为 C。

第 36 题:某国先后五次调高农产品出口关税以抑制农产品,但农产品的出口仍在增加,在国际市场上仍有很强的竞争力,下列选项不能解释这一现象的是( )。

A.国际市场上农产品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

B.该国农产品的质量在国际市场上的口碑好

C.该国农产品的价格在关税提高后仍比其他国家低

D.该国农产品的质量仍在不断增加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题干意思是农产品关税提高,但是出口仍在增加。A、C 两项均能明显解释这一矛盾,B、D 两项都说农产品质量问题,B 项说口碑好,D 项说质量在增加,好坏如何并没有明确表明,因此不能解释题干矛盾的是选项 D。

第 37 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TSE}题。

2015 年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研究生教育招生 64.5 万人,在校研究生 19.1 万人,毕业生55.2 万人。普通本专科招生 737.8 万人,在校生 2625.3 万人,毕业生 680.9 万人。中等职业教育招生 601.2 万人,在校生 1656.7 万人,毕业生 567.9 万人。普通高中招生796.6 万人,在校生 2374.4 万人,毕业生 797.6 万人。初中招生 1411.0 万人,在校生4312.0 万人,毕业生 1417.6 万人。普通小学招生 1729.0 万人,在校生 9692.2 万人,毕业

生 1437.2 万人。特殊教育招生 8.3 万人,在校生 44.2 万人,毕业生 5.3 万人。学前教育在园幼儿 4264.8 万人。

在中等职业教育、普通高中、初中、普通小学中,招生人数与在校人数比值最大的是( )。

A.中等职业教育

B.普通高中

C.初中

D.普通小学

参考答案:A

参考解析:A 项中等职业教育的比值是 601.2/1656.7≈0.363;B 项普通高中的比值是796.6/2374.4≈0.335;C 项初中的比值是 1411/4312≈0.327;D 项普通小学的比值是1729/9692.2≈0.178。因此,A 选项最大。

第 38 题:根据所给材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2015 年我国在校( 园)人数最多的是学前教育

B.2015 年招生人数与毕业人数相差最少的是研究生教育

C.2015 年招生人数与毕业生人数相差最多的是中等职业教育

D.2015 年我国普通中小学在校总人数大于其他类别教育在校人数之和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A 项,最多的应是普通小学,故 A 不选;B 项,最少的应是普通高中,故 B 不选;C 项,相差最多的是普通小学,故 C 不选;D 项,普通中小学包含高中、初中、小学,三者在校人数和明显大于其他类别教育在校人数和,故答案为 D。

第 39 题:根据以下资料回答第{TSE}题。

As I wake up every day, I find it so hard to get out of bed as I think to myself.

I would give anything just to sleep in a little longer. I know for a fact that I am not the only teenager that feels this way. It′s not ju st the luxury of sleeping that effects teenagers. According to the Washington Post American, teenagers are getting far less sleep than they need, and their health, behavior and academic performance are suffering as a result.

Based in part on Dr. Mary Cars kadon′s research, some U.S. schools have changed their school′s start time. Most of these schools are moving their starting times back to times around 9:00 a.m., because it makes it easier for students to learn and pay attention in class. Guajome Park A cademy high school starts at 7:45 a.m. in the morning. From 7:45 to about 9:00 is when I have math and/or German depending on the day. In the time span of these classes some people will ex-perience tiredness, irritability, edginess, and problems with money, says Dr. Lindsley. Present news says that 20% of all high school students fall asleep in school during this time. The majority of teenagers needs 9 to 10 hours of sleep a day. If you are a student at Guajome Park Academy you need to go to bed at 9:00 p.m. and wake up at 6:00 a.m. to get a good nine hours of sleep every day. Even if they go to bed at 9:00, they are not likely to fall asleep till after 11:00 so that leaves them with even less sleep. But most adolescents are talking on the telephone,watching late-night TV. They have a big test tomorrow, or have too much homework to do and not enough to do it before bedtime since he or she didn′t get back from the movies or where they were until 7:00 p.m.

In this passage, the author__________.

A.would give anything to sleep

B.agreed sleep isn't the luxury

C.believed sleeping of teenagers was far less than enough

D.thought only teenagers feel like to sleep as they wake up

参考答案:C

参考解析:在文章中,作者叙述了青少年睡眠不足的现象,只有 C 项符合文意。

第 40 题: Whi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according to the passage?

A.20% of all high school students fall asleep in school during school time.

B.Most students go to bed at 9:O0 p.m. and wake up at 6:00 a.m. to get a good nine hours of sleep before 11:00 in the evening.

C.People are likely to fall asleep before 11:00 in the evening.

D.Most high school students need at least 9 hours of sleep a day.

参考答案:D

参考解析:根据第二段第一句“,The majority ofteenagers needs 9 to 10 hours of sleep

a day.”可知,大部分青少年一天需要 9~10 个小时的睡眠,因此 D 项正确。

二、多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第 41 题: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新目标,其中包括( )。

A.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B.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

C.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各方面更加成熟定型

D.坚持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新的目标要求: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在提高发展平衡性、包容性、可持续性的基础上,到二 0 二 0 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二 0 一 O 年翻一番,产业迈向中高端水平,消费对经济增长贡献明显加大,户籍人口城镇化率加快提高。农业现代化取得明显进展,人民生活水平和质量普遍提高,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

第 42 题:根据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哪些原则?( )

A.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B.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C.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D.严厉打击有严重不良行为的未成年人

参考答案:A,B,C

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五条规定,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下列原则:( 一)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二)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 三) 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第 43 题: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结构由哪三部分组成?( )

A.本我

B.自我

C.他我

D.超我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构成。

第 44 题:某地对干部作风建设有一个形象的比喻,当干部要有“三盆水”;一盆水洗头,意指更新观念,与时俱进;一盆水洗手,意指干干净净,清正廉洁;一盆水洗脚,意指深人群众,调查研究。强调当干部要“洗头”的哲学寓意是( )。

A.主观必须符合客观

B.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C.人的认识必须符合终极真理

D.人的认识随实践的发展而不断前进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更新观念,与时俱进”说明主观要符合客观,认识随着实践而发展,也说明客观实际是变化发展的。

第 45 题:下列人员中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取得教师资格的亦撤销的有( )。

A.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

B.故意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C.故意犯罪或过失犯罪的

D.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

参考答案:A,B

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十四条规定,受到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故意犯罪受到有期徒刑以上刑事处罚的,不能取得教师资格;已经取得教师资格的,丧失教师资格。

第 46 题:根据教育法的规定,学生的法定权利包括( )。

A.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权

B.获得奖学金权

C.获得公正评价权

D.申诉诉讼权

参考答案:A,B,C,D

参考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第四十三条规定,受教育者享有下列权利:( 一)参加教育教学计划安排的各种活动,使用教育教学设施、设备、图书资料;( 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奖学金、贷学金、助学金;( 三)在学业成绩和品行上获得公正评价,完成规定的学业后获得相应的学业证书、学位证书;( 四)对学校给予的处分不服向有关部门提出申诉,对学校、教师侵犯其人身权、财产权等合法权益,提出申诉或者依法提起诉讼;( 五)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第 47 题:下列属于我国教师聘任制度的基本形式的有( )。

A.招聘

B.解聘

C.特聘

D.辞聘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教师聘任制依其聘任主体实施行为不同可以分为以下几种形式:①招聘。即用人单位面向社会公开、择优选择具有教师资格的应聘人员。②续聘。即聘任期满后,聘任单位与教师继续签订聘任合同。③解聘。即用人单位因某种原因不适宜继续聘任教师,双方解除合同关系。④辞聘。即受聘教师主动请求用人单位解除聘任的合同行为。

第 48 题:国家新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 )。

A.知识与技能

B.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C.德育与智育

D.过程与方法

参考答案:A,B,D

参考解析:国家新课标中的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第 49 题:亚历山大.仲马( 1802--1870)是法国 19 世纪浪漫主义作家,又被称为大仲马,被誉为“通俗小说之王”,下列作品中属于其代表作的有( )。

A.《安东尼》

B.《茶花女》

C.《基督山伯爵》

D.《三个火枪手》

参考答案:A,C,D

参考解析:《茶花女》的作者是小仲马。

第 50 题:火灾逃生中,躲避浓烟袭击的正确做法有( )。

A.用毛巾堵住口鼻

B.用手捂嘴向人群跑

C.乘电梯迅速逃离

D.身体趴地匍匐前进

参考答案:A,D

参考解析:火灾逃生时的注意事项:①不能因为惊慌而忘记报警。进入高层建筑后应注意通道、警铃、灭火器的位置,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按警铃或打电话。延缓报警是很危险的。②不能一见低层起火就往下跑。低楼层发生火灾后,如果上层的人都往下跑,反而会给救援增加困难。正确的做法是应更上一层楼。③不能因清理行李和贵重物品而延误时间。起火后,如果发现通道被阻,则应关好房门,打开窗户,设法逃生。④不能盲目从窗口往下跳。当被大火困在房内无法脱身时,要用湿毛巾捂住鼻子,阻挡烟气侵袭。耐心等待救援,并想方设法报警呼救。⑤不能乘坐普通电梯逃生。高楼起火后容易断电,这时候乘坐普通电梯就有“卡壳”的可能,使逃生失败。⑥不能在浓烟弥漫时直立行走。大火伴着浓烟腾起后,应在地上爬行,避免呛烟和中毒。

三、案例分析题

本大题共 2 小题,案例一 10 分,案例二 10 分,共 20 分

第 51 题:一天上课时.李老师发现班上许多同学的课桌上写了不少字,有自编的,有摘录名人的。内容多是健康的,但也有极少是消极的,有的同学写一句不够,写了好多句。看到这些,李老师既高兴又生气。高兴的是学生仰慕名人,内心蕴藏着积极向上的激情;生气的是他们在课桌上胡写乱画,有失文明。

李老师说了自己的看法后,便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凡是喜欢课桌文化的学生,今后可以用小卡片写上自己喜欢的话,贴在课桌右上角。每一个月全班同学开展一次评比,采用无记名投票的方式,就内容、形式、书写三个方面,评出全班最优秀的课桌文化。

一个星期以后.李老师发现同学们按她的建议做了,而且是全班同学一起参与了。李老师认真看了同学的“座右铭”,内容健康,书写工整,非常感动,每一张小卡片上都闪耀着智慧的火花,蕴藏着同学们一份向上的激情。

问题:

( 1)本案例体现了德育中的什么原则?

( 2)你如何看待李老师的做法?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参考答案】

( 1)本案例体现了德育中的疏导原则。疏导原则是指进行德育要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从提高学生认识人手,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向上。李老师发现班上许多同学的课桌上写了不少字向同学们提出以下建议:凡是喜欢课桌文化的学生,今后可以用小卡片写上自己喜欢的话,贴在课桌右上角。每一个月全班同学开展一次评比,收到了良好的效果,调动了学生的主动性,有助于培养他们的优良品质。

( 2)李老师的做法是正确的。中小学生好奇心强,情绪容易激动,对于他们崇敬的人和事,往往要通过各种各样的形式表现出来,课桌文化就是他们内心激情的一种表现。对于类似这样的心理现象,不能压制,不能禁止,而应该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轨道,为他们表现自己的激情创造条件,使他们在表现自己的过程中得到锻炼,得到提高。

第 52 题:张榜小学地处农村,校内无取暖设施,冬天只能生火取暖。一年级学生张明的妈妈怕学校没有火源,点不着火,儿子挨冻,就让他带一个打火机到学校以备急用。

上课做游戏期间,老师有事外出,班里暂无人看管。此时,张明拿出打火机点着了小伙伴的衣服,把同学李明的胳膊严重烧伤。

问题:

( 1)张明的妈妈有没有过错,为什么?她应该承担什么法律责任?

( 2)张榜小学有没有过错,为什么?该小学应该承担什么责任?

参考答案:

参考解析: ( 1)张明的妈妈存在过错。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七条规定,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以下称为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监护职责,配合学校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管理和保护工作。案例中张明的妈妈让他带打火机到学校.明显没有尽到应有的安全教育责任,故其行为存在过错。

她应当承担民事赔偿责任。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十条规定,学生或者未成年学生监护人由于过错,有下列情形,造成学生伤害事故,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学生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违反社会公共行为准则、学校的规章制度或者纪律,实施按其年龄和认知能力应当知道具有危险或者可能危及他人的行为的;第二十八条规定,未成年学生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由其监护人依法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故张明的妈妈应对李明承担民事赔偿责任。

( 2)学校存在过错,根据《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九条第四款规定,因下列情形之一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应当依法承担相应的责任:学校组织学生参加教育教学活动或者校外活动,未对学生进行相应的安全教育,并未在可预见的范围内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的。

学校应当承担适当经济赔偿责任。根据《学校伤害事故处理办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学校对学生伤害事故负有责任的,根据责任大小,适当予以经济赔偿,但不承担解决户口、住房、就业等与救助受伤害学生、赔偿相应经济损失无直接关系的其他事项。第二十七条规定,因学校教师或者其他工作人员在履行职务中的故意或者重大过失造成的学生伤害事故,学校予以赔偿后,可以向有关责任人员追偿。

四、材料作文题

共 1 题,共 30 分。

第 53 题:请阅读以下材料。并根据要求作文。

【材料一】近年来,为了引导和督促孩子在家学习,一些教师习惯给家长布置任务,如检查作业并签名,出测试试卷,批改作业等,以为这样督促、督导了学生,又可以让家长了解、参与子女的学习成长,充分担负起家庭教育的责任。一部分家长乐此不疲,积极配合;但也有部分

家长感到精力有限,疲于应付,觉得自己是在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

同时,一些家长反映,有的老师布置低年级孩子讲故事给家长听,并要求家长把故事记下来,孩子讲了十多分钟,家长可能要写三四千字;有的学校布置的“电脑小报”和“手抄报”作业,美编、文字要求超越学生自身能力,没有家长帮忙很难完成;有的老师要求孩子回家通过网络搜集资料,并及时打印出来第二天带到学校;有的老师布置的手工作业和实践活动作业,要求家长找器材、找道具、准备物品,家长觉得很为难。以致很多家长感叹,这哪里是孩子们的作业,分明是给家长的家长作业!

【材料二】2015 年 10 月 11 日,教育部印发了《教育部关于加强家庭教育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强家庭教育工作,首先要明确家长在家庭教育中的主体责任。广大家长要依法履行家庭教育职责,严格遵循孩子成长规律,不断提升家庭教育水平。

浙江省教育厅《关于改进和加强中小学作业管理指导意见》规定,不得布置要求家长完成或需要家长代劳的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教师布置的作业或纠正孩子的作业错误,不得要求家长通过网络下载并打印作业。其中,还列举了包括听读作业、听写作业、数学拓展作业、制作各类小报、搜集资料等 11 种有可能增加学生和家长负担的作业的情形。

【材料三】家长到底该不该批作业、查作业、做作业,家长对此看法不一。一些家长认为, 各种作业和签字制度是逼着家长“做作业”,是老师“偷懒”,把原本该老师完成的任务转嫁给了家长。当地一些家长指出,自己几年“沦为了孩子的作业奴隶”——平时各种工作已经忙得跟头驴似的,回到家还要批作业和做作业。这种“配合教育”的方式实在让人很无语。有的家长则认为,对于学校布置作业。要求家长配合批改、甚至参与的做法,家长就得无条件配合。虽然这样家长会很累,但对孩子会有所帮助。

某小学四年级班主任王老师认为,家长配合学校做好学校教育,做作业是孩子自己的事情, 因此应尽量让其独立完成。家长只要适当督促。或者在孩子遇到困难时给予适当的帮助即可。

某省教育科学研究院专家认为,没有家庭配合的学校教育.和没有学校教育引导的家庭教育, 都很难完成培养人,塑造人这样一个任务。但是如何能够真正实现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相辅相成,如何分配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所占的比重,这个度就极为关键了,要掌握好这个度。

请根据以上材料,以“家长作业”为主题,结合自己的认识,自拟题目,写一篇 1000 字左右的议论文。

参考答案:

【参考范文】

“不该有的”作业

我国古代最早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学记》中,就有关于作业的言论:“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不学操缦,不能安弦;不学博依,不能安《诗》。”其中,“正业”即正式的课程,“居学”则指学生休息时的课外作业.既包括学生在业余时间应该有广泛的兴趣和爱好( 广义上的课程或作业)。也包括对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 课外作业)。教育家凯洛夫认为,家庭作业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从根本上具有以独立作业的方法来巩固学生的知识.并使学生的技能和技巧完善化的使命”。

家庭作业、家庭教育对新教育模式意识的唤醒,超越了任何一个时期,但是随着家长不断介入家庭作业的种种做法的不断出现,这是不是值得我们深思一下,家庭作业到底应该朝着怎样的潮流发展,应不应该成为“家长作业”?

现如今,小学生的作业中手工作业居多。比如,手绘一本绘本、制作关于过年的作品集,以及做手抄报、海报和纪念册等。本来为孩子们布置的家庭作业,孩子们却成了配角,异化为“家

长作业”,值得社会反思。究其原因,主要在于,一些学校布置的作业过多过难,不符合学生实际。或许对于老师来说,他们的初衷是为了让家长和孩子一起做,提高孩子的想象力、动手能力,增进孩子与父母之间的感情。可实际上,让年龄尚小的孩子做一些高难度的手工作业,显然已经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到头来只能是家长全部代劳。家庭作业必须有,但是一定要适可而止,符合实际。

教育一定要发挥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的合力作用,家庭教育在学生的教育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任何事物都是辩证统一的,家庭作业沦为“家长作业”同样如此。家长参与作业可以使孩子多把时间放在学习上,孩子在完成家庭作业过程中效率更高、更有效、精力更集中。同样有了家长的介入,学生的家庭作业完成情况更好,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家长的协助让孩子有更积极的情绪,做家庭作业的热情更高,更享受做作业的过程,同时改善了学生对家庭作业和学校的态度,从而发挥了家庭教育的作用。

家长作业也颠覆了固有的思维模式。甚至颠覆了过去的教育手段。需要我们忍受其带来的阵痛。家长指导家庭作业的方式与学校教师的教学相悖,或者为孩子提供过多的帮助,不利于孩子的思考。家长的过多投入会加重孩子的压力。孩子因家长过多的介入而产生沮丧失望的情绪,与家长的关系变得紧张。

孩子在早期学习阶段遇到困难时,家长的积极帮助和引导是十分必要的。家长的帮助可以树立孩子的自信心,让孩子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但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也要灵活变通参与家庭作业的策略,让孩子成为独立自主的学习者。

近些年来,教育部出台的“减轻学生负担”等文件中,都明确提出“不允许在小学低年级布置任何形式的家庭作业”。也不允许在小学中高年级布置过多过难、过于耗时的家庭作业,这些要求和规定对于走出“家长作业”误区、还给孩子幸福的童年具有重要意义。家庭作业在家庭教育中必不可少,教师可以通过布置一些促进运用和学生自我体验的实践性作业,把学生真正的从应试教育中解放出来。同时,家长也要和学校、教师加强沟通,以此来发挥家庭教育不可或缺的作用。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及参考答案(1)

初中化学教师招聘考试试题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C-12 S-32 Cl-35.5 Mg-24 Ca-40 Fe-56 K-39 Cu-64 一、下列每小题有1~2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括 号内,45分。 1.下图所示的一组实验可用于研究燃烧条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此组实验烧杯中的热水只起提高温 度的作用 B.图1中水下白磷未燃烧是由于没有与氧气接触 C.图1实验不能比较白磷和红磷的着火点高低 D.若将图2中白磷换成红磷也能观察到燃烧现象 2.原子序数在1~18之间的四种元素甲、乙、丙、丁,其最外层电子数的总和为13,甲、乙和丙是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相邻元素,则丁一定 不是( ) A.氢B.氯C.氧 D.铍 3.洗涤是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下列有关操作合理的是()A.过滤时用蒸馏水洗涤滤纸上的硫酸钡沉淀,以除去其表面的可溶性杂质 B.使用滴瓶滴加试剂后,立即用蒸馏水洗净滴管并放回原瓶 C.刚加热过高锰酸钾的试管,立即用冷水冲洗 D.用洗洁精清洗热水瓶里长期积淀的水垢 4.高铁电池是新型可充电电池,与普通高能电池相比,该电池放电时能长时间保持稳定的电压。高铁电池放电的化学方程式为: 3Zn+2K2FeO4+8H2O3Z n(O H)2+2F e(O H)3+4KOH 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该反应实现了化学能向电能的转化B.放电过程中锌元素的化合价降低 C.高铁电池能减少汞等重金属污染D.放电过程中溶液的pH逐渐升高 5.如果将物质按单质、氧化物、酸、碱、盐、有机物分类,右图中甲、乙、丙是三种不同类别的物质,且相连物之间均能发生化学反应,下列 说法符合图示要求的是 () A.当甲为氯化铵时,X可以为氢氧化钾 B.当甲、乙、丙分别为酸、碱、盐时,X一定不可能为 碳酸钠 C.当X为氧气时,甲、乙、丙可以为氢气、红磷、葡萄糖 D.当X为稀盐酸时,甲、乙、丙可以为铜、氢氧化铜、硝酸银 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OH—、C1一、HCO3一、Na+B.Na+、Cu2+、C1一、SO42一 C.Ag+、Cl一、NO3一、K+D.H+、Fe2+、SO42一、NO3一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硫酸铵化肥加入熟石灰研磨能嗅到刺激性气味 B. 含Cl-的盐溶液能与AgNO3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C. 含SO42-的盐溶液能与Ba(NO3)2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 D. 某盐能与盐酸反应放出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该盐一定是含有CO32-的盐 8.已知所含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其中被还原的元素化合价降低,被氧化的元素化合价升高。海洋中有丰富的资源,如下图所示利用海水可获得许多化工产品。 下列 有关说法 正确的是 () A.第① 步中除去粗盐中的SO42-、Ca2+、Mg2+等杂质,加入的试剂顺序为:Na2CO3溶液、NaOH溶液、BaCl2溶液,过滤后加盐酸 B.第②步中加入的试剂为CaCl2溶液 C.第③步中发生分解反应

201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十套

2016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一)(满分:100分) 一.单选(每小题1分,共12分。) 1.(B)活动是学校教育的中心.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环节;上课是教师教学的一种形式.A.上课 B.教学 C.工作 D.交往 2.大学英语等级考试是一种(B)测验。测验结果转化成标准分数成绩,属于标准参照性测验。A.常模参照性 B.标准参照性 C.总结性 D.发展性 3.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C)。实验法的主要特点是严格控制自变量和实验条件、主动诱发需要考察的现象、对结果进行分析、得出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的相关关系。 A.在真实的情境中进行 B.探讨因果关系 C.严格控制自变量 D.简便易行 4.程序教学的基础是(C)心理学。程序教学认为学习是形成行为库中本不存在的行为,是通过“刺激——反应——强化”一步步实现的。它的基础是行为主义心理学。 A.构造主 B.认知主义 C.行为主义 D.实用主义 5.(D)发明了“发现学习法”。布鲁纳的著名论点“任何学科都可以以理智上忠实的形式教给任何年龄阶段的任何儿童”,而“理智上忠实的形式”应适合儿童认知发展水平,因而儿童发现学习是一种最佳的学习方式。 A.夸美纽斯 B.赫尔巴特 C.凯洛夫 D.布鲁纳 6.道德教育最终应落实于(D)。 A.道德认知 B.道德情感 C.道德意志 D.道德行为 7.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否定的教育特征是(C)。教育的化体现的是教育机会的均等,是反对教育的等级化、特权化和专制化的。全民化不一定否定专制化。 A.教育的终身化 B.教育的多元化 C.教育的化 D.教育的全民化 8.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教育工作方针是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必须与(C)。 A.生产相结合 B.劳动相结合 C.生产劳动相结合 D.工农业生产劳动相结合 1958年,指出:“教育必须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必须同生产劳动相结合。” 9.“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是哪位思想家的名言?(B) A.夸美纽斯 B.卢梭 C.康德 D.洛克 法国思想家、教育家卢梭说:“植物的形成由于栽培,人的形成由于教育。”

教师入编考试教育理论常考知识点总结

1常用德育原则 导向性原则(2)疏导性原则(循循善诱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5)因材施教(6)课堂与生活相结合(7)长善救失(8)灵活施教(9)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 2.导向性原则的贯彻要求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德育目标必须符合新时期的方针政策和总任务的要求。(3)要把德育的理想性和现实性结合起来。 3.疏导原则的贯彻要求(1)讲明道理,疏导思想。(2)因势利导,循循善诱。(3)以表扬激励为主,坚持正面教育。 4.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原则的贯彻要求(1)爱护、尊重和信赖学生。(2)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做到合理正确,明确具体和严宽适度。(3)要求教育者对学生提出的要求要认真执行。 5.长善救失原则的贯彻要求 (1)要“一分为二”地看待学生。(2)发扬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3)引导学生自觉评价自己,进行自我教育。 6.说服法的基本要求 (1)明确目的性(2)富有知识性、趣 味性(3)注意时机(4)以诚待人。7.一堂好课的标准 (1)目标明确(2)重点突出(3)内容正确(4)方法得当(5)表达清晰(6) 组织严密(7)气氛热烈 8.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正确选择直观教具和现代化教学手段;(2)直观要与讲解相结合;(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 9.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2)启发学生独立思考,发展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3)让学生动手,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4)发扬教学民主。 10循序渐进原则的贯彻要求 (1)按教材的系统性进行教学。(2) 注意主要矛盾,解决好重点与难点的教 学。(3)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简 到繁。 11.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1) 书本知识的教学要注重联系实际。(2) 重视培养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3) 正确处理知识教学与技能训练的关系。 (4)补充必要的乡土教材。 12.讲授法的基本要求(1)讲授内容要 有科学性、系统性、思想性。(2)注 意启发。(3)讲究语言艺术。 记忆口诀12 13谈话法的基本要求(1)要准备好问 题和谈话计划。(2)提出的问题要明 确,富有挑战性和启发性,问题的难易 要因人而异。(3)要善于启发诱导。 (4)要做好归纳、小结。 14外铄论代表人物 荀子、洛克、华生 15内发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 威尔逊、格塞尔、高尔顿、霍尔、董仲 舒 16.现代学制的发展趋势 a.加强学前教育及其与小学教育的衔 接;b.提早入学年龄,延长义务教育年 限;c.普通教育和职业教育朝着综合统 一的方向发展;d.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 多样化;e.终身教育受到普遍重视。 17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a.创设问 题情境,实施启发式教学,激发学生学 习兴趣,维持好奇心;b.根据作业难度, 恰当控制动机水平;c.充分利用反馈信 息,妥善进行奖惩;d.正确指导结果归 因,促使学生继续努力。 18新课改教师角色的转变a.教师是学 生学习的促进者b.教师应该是教育教 学的研究者c.教师是课程的开发者和 研究者d.教师应是社区型的开放教师 e.教师应该是终身学习的践行者 19新课改师生观(良好师生关系的特 点)a.尊师爱生b.民主平等c.教学相 长d.心理相容 20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a.了解和 研究学生b.树立正确的学生观c.提高 教师自身的素质d.树立教师威信e.发 扬教育民主f.正确处理师生矛盾 21儿童权利公约a.无歧视原则b.尊重 儿童尊严原则c.尊重儿童观点与意见 原则d.儿童利益最佳原则 22教师职业素养 a.道德素养 b.知识素养 c.能力素养 d. 心理素养e.身体素养 23如何树立教师的威信 a.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 b.培养良 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c.注重良好 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 d.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 e.做学生 的朋友与知己 24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工作方 针 a.优先发展 b.育人为本 c.改革创新 d. 促进公平e.提高质量 25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 卢梭、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 斯泰洛齐、孟轲(孟子) 26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 孔子、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 特 27教学原则 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性、因材施 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原则 28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要求爱国守 法、爱岗敬业、关爱学生、教书育人、 为人师表、终身学习 1教育目的个人本位论代表人物卢梭、 洛克、夸美纽斯、福禄倍尔、裴斯泰洛 齐、孟轲(孟子) 2教育目的社会本位论代表人物孔子、 斯宾塞、涂尔干、孔德、赫尔巴特 3教学原则直观性、启发性、循序渐进 性、因材施教、理论联系实际、量力性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十套)

真题1 2009年中学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和答案 一、单项选择(每小题2分,共10分)D;2、A;3、C;4、C;5、D。 1、新课程的核心理念是()。 A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B 转变旧的学习方式C倡导建构的学习D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 2、贯彻“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应做到()。 A尊重学生人格,关注个体差异B让学生自主选择课程C培养学生正确的学习态度D充分地给学生传授科学知识。 3、我国基础教育新的课程管理制度是实行()。 A国家统一管理制度B国家和地方二级管理制度C 国家、地方、学校三级管理制度 D学校校本管理制度。 4、“关注个体差异”就是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兴趣爱好和能力差异()。 A由学生自己决定如何学习B将学生按优中差分班教学C满足不同学生的需要D培养单科独进的尖子 5、新课程改革倡导()的课程评价。 A强调学生学会学习; B强调新的学习方式;C突出甄别和选拔功能D立足过程,促进发展。 二、填空(每空1分,共10分) 1、新课程改革的心理学依据是(多元智力)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 3、新课程改革贯彻(先立后破,先实验后推广)的工作方针,坚持(民主参与,科学决策)的原则。 4、新课程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5、初中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相结合的课程。 三、判断并改错(每小题2分,共10分。正确的划“√”,错误的划“×”,并将错误的改正) 1、开发校本课程就意味着要编写教材。() 2、教学实施中教师应该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3、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教师。() 4、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审定制”改为“国定制”。() 5、研究性学习关注的是研究的结果和学生的收获。()1、×。改为:开发校本课程意味着展示学校的办学特色。2、√。3、×。改为:叙写教学目标时,行为的主体应该是学生。4、×。改为:新课程把中小学教材由

2018年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附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 一、填空: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 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实用主义 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26、规定着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教育的系统,包括各级各类学校的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企业年限以及它们之间关系的制度——(学校教育制度)。 27、西欧中世纪早期的教会学校主要学习神学和七艺,七艺包括(修词、音乐、算术、几何、文法、天文、辨证法) 28、中国近代制度化教育兴起的标志是清朝末年的(“废科举,兴学校”)。 29、中国近代完备的学制系统产生于1902年的“壬寅学制”以及1903年的(“癸卯学制”)。 30、宋代以后,作为教学的基本教材和科举考试依据的是(四书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 31、欧洲中世纪用于对普通贫民子弟传授宗教及读写知识的教会学校——(教区学校)。 32、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孔子的教育思想主要反映在他的言行记载《论语》中。 33、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科学。 34、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思想家有意大利(维多里诺)、法国的蒙田和(拉伯雷)等。 35、主张让儿童顺其自然,甚至摆脱社会影响而发展的教育家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含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等命题的提出者是( ) A、夸美纽斯B、洛克C、杜威D、赫尔巴特 C 【解析】“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是杜威教育理论中的三个核心命题。 2、“教学相长”、“及时而教”等教育思想最早出自于我国的( ) A、《学记》B、《论语》C、《大学》D、《中庸》 A 【解析】我国春秋末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着。其中的主要思想有:“学不躐等”、“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及时而教”(在好的时机教书)。 3、教师必须十分重视自身的发展,做到以身作则,为人师表,这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哪一特点( ) A、复杂性、创造性B、连续性、广延性 C、长期性、间接性D、主体性、示范性 D 【解析】主体性指教师的劳动手段是教师自身。示范性指教师言行举止都会成为学生仿效的对象,教师的人品、才能、治学态度等都可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因此,教师必须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4、熟练地骑车、熟练地织毛衣中的注意是( ) A、无意注意 B、不随意注意 C、随意注意 D、有意后注意 D 【解析】不随意注意也称为无意注意(involuntary attention),是事先没有预定的目的,也不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随意注意也称为有意注意(voluntary attention),是服从于预定目的、需要作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后注意:事前有预定目的,不需意志努力的注意。 5、鲁班发明锯子是借助于( ) A、定势 B、变式 C、问题解决 D、原型启发 D 【解析】当我们进行创造性想象时,往往会从其他事物中得到启示,从而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我们把这种具有启发作用的事物称作“原型”。鲁班爬山时,手不小心被一种丝茅草割破,疼痛之余,他找到了秘密所在:草叶边缘的毛刺就是“利器”。用同样的方式处理一下铁片,岂不可以断木如泥?锯子的雏形就这样产生了。 6、我国最早实施中小学六三三分段的学制是( ) A、壬寅学制B、癸卯学制C、壬子癸丑学制D、壬戌学制 6、D 【解析】略。 7、美国学者孟禄提出的教育起源理论被称为( ) A、需要起源论B、意识起源论C、生物起源论D、心理起源论 D 【解析】教育的生物起源论,其倡始人是19世纪末期法国的社会学家、哲学家利托尔诺。美国的心理学者孟禄从其心理学观点出发,批判了利托尔诺的教育的生物学起源论。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一、选择题 1.“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要求教学必须遵循的原则是( ) A.因材施教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科学性和教育性相结合的原则 答案:C 2.下列说法不是杜威实用主义教育学的论点是( ) A.教育即生活 B.学校即社会 C.做中学 D.生活即教育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是杜威关于教育本质的论述。“生活即教育”是中国教育家陶行知的观点。 3.古希腊斯巴达教育比较重视( ) A.军事体操教育

B.政治哲学教育 C.天文数学教育 D.全面发展教育 答案:A 4.中国首次把美育列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 ) A.19 B.19 C.1957年 D.1958年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19 9月,教育部颁布《小学校令》,并于同年ll月颁布《中学校令施行规则》。标志中国首次把美育作为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5.中国颁布实行的壬戌学制是在( ) A.19 B.19 C.19 D.1922年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1922年11月,中华民国北洋政府以大总统令颁布的《学校系统改革案》中规定的学制系统。为区别于壬子癸丑学制,又称新学制。 6.教育学生必须了解学生的年龄特征,这要求教师的知识结构应有( ) A.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 B.精深的专业知识 C.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 D.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答案:D 中公专家解析:教育学、心理学的理论知识属于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7.人们常说“教育有法而教无定法”,这反映教师劳动具有( ) A.连续性特点 B.创造性特点 C.长期性特点 D.示范性特点 答案:B 中公专家解析:教师在教学上形成自己的对于教学的独特认识体现了教师劳动的创造性。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及答案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历年真题特训卷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答案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中国古代就有"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种启发之说,提出这一思想的是() A.孟子 B.荀子 C.墨子 D.孔子 2.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发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素质教育的重点是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 A.道德品质 B.健壮体魄 C.实践能力 D.创造能力 3.《学记》中提出的"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体现了教学的() A.直观性原则 B.巩固性原则 C.启发性原则 D.循序渐进原则 4.教学工作的中心环节是() A.备课 B.上课 C.练习复习 D.考试 5.教师按照一定的教学要求向学生提出问题,要求学生回答,并通过回答的形式来引导学生获得或巩固知识的方法叫做() A.讲授法 B.谈话法 C.讨论法 D.实验法 6.教师的教育专业素养除要求具有先进的教育理念,良好的教育能力,还要求具有一定的() A.研究能力 B.学习能力 C.管理能力 D.交往能力 7.从课程功能的角度,可以把课程分为工具性课程、知识性课程、技能性课程和() A.程序性课程 B.练习性课程 C.地方性课程 D.实践性课程 8.班主任的领导方式一般可以分为三种类型:型、放任型和()

A.专政型 B.指导型 C.民主型 D.溺爱型 9.信息技术的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几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A.一 B.二 C.三 D.四 10.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 11.学业评价是指根据测验分数、观察和报告,对被测验者的行为、作业的优点或价值作出() A.判断 B.诊断 C.评定 D.评分 12.当前,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主要有: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 A.人生观教育 B.价值观教育 C.素质教育 D.心理健康教育 13.教学过程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其特殊性表现在认识的间接性、交往性、教育性和() A.有差异性的认识 B.有个性的认识 C.有领导的认识 D.有基本的认识 14.20世纪以后的教育特点有:教育的终身化、全民化、民主化、多元化和() A.个性化 B.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C.个别化 D.教育权利的平等化 15.教育目的的对整个教育工作具有导向作用、激励作用和() A.评价作用 B.选拔作用 C.决定作用 D.主导作用 16.教师要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学生观。这就要求教师正确理解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关系,全体发展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以及() A.智力发展与创造力发展的关系 B.现实发展与未来发展的关系 C.智力发展与体力发展的关系 D.思想发展与心理发展的关系 17.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

(完整版)2017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化学教学论知识》考题精炼-化学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2017 年安徽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化学教学论知识》考题精炼- 化学学科专业基础知识 2017 年安徽教师招聘考试即将到来。为了各位考生能够更好的备考,我们根据安徽教师招聘考试的笔试考情,提供 了一些经典试题,希望能够助力大家顺利地通过考试。 一、单项选择题 1.化学新课程倡导的三种主要学习方式是()。 A.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 B.合作学习、接受学习和发展学习 C.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发展学习 D. 合作学习、自主学习和主动学习 2.化学用语是学习、研究和交流化学科研成果的工具,下列不属于化学用语特点的是()。 A. 国际性 B.美观性 C.准确性 D.科学性 3.下列选项 中,不属于确定教学目标依据的是()。 A. 课程标准 B.教科书内容 C.教学方法 D.学生已有的知识 二、案例分析题李老师在【化学反应原理】“原电池”一节 课堂教学实施环节中,提出如下问题:

镁-铝(NaOH 溶液)形成原电池时做负极材料的是什么教师请学生预测: 大部分学生回答:铝为负 极少部分学生回答:镁为 负极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将除去表面氧化膜的镁条和铝片两个电极迅速插入盛有1mol·L-1 的NaOH 溶液中。 实验现象:电流先由铝电极流向镁电极,很快又出现反转,由镁电极流向铝电极。 根据以上教学案例内容分析并回答以下问题: (1)形成原电池的基本条件有哪些? (2)电流先由铝电极流向镁电极,很快又出现反转。分析该实验现象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3)本案例实施课程说明,在化学教学课程中,应该充分体现化学教学的什么特征? (4)当学生预测与实验结果发生矛盾时,教师应怎么处理? 三、教学设计 【内容1】化学课程标准中有这样一句话:“创设学习情境可以增强 学习的针对性,有利于发挥情感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 的兴趣,使学习更为有效”。在情境的创设中,应充分运用形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试题及答案 (幼儿园)(中学)(小学)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下列每小题的四个备选 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的答案,并将字母标号填入题干的括号内) 1.百年前和几十年前儿童心理学研究所揭示的儿童心理发展年龄特征的基本点,至今仍适用于当代儿童,这说明儿童心理发展特征具有()的特点。 A. 延续性 2.脑内部成熟的标志是()。 A. 髓鞘化 B. 多变性 B. 条件反射 C. 稳定性 C. 皮层抑制 D. 可变性 D. 兴奋 3.短时记忆是指()分钟以内的记忆。 A. 0.5 B. 1 C. 2 D. 2.5

4.在良好的教育环境下,5—6 岁幼儿能集中注意()分钟。 A. 15 B. 5 C. 7 D. 10 5.“破涕为笑”的现象说明幼儿的情绪和意志受()影响。 A. 记忆 B. 知觉 C. 注意 D. 表象 6.我国于()年正式颁布《幼儿园工作规程》。 A. 1994 B. 1995 C. 1996 D. 1997 7.青青听妈妈说,“听那孩子小嘴多甜!”青青问:“妈妈,您舔过她的嘴吗?”这主要反映青青()。 A. 思维的片面性 C. 思维的纯洁性 B. 思维的拟人性 D. 思维的表面性 8.儿童心理发展最为迅速和心理特征变化最大的阶段是()。

A. 婴儿期 B. 先学前期 C. 学前期 D. 学龄期 9.我国现行幼儿园的体制大多数是按幼儿的()分班。 A. 心理年龄 B. 实际年龄 C. 智力年龄 D. 知识经验 10. 幼儿对不同几何图形辨别的难度由难到易是()。 A. 半圆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 B. 正方形—长方形—八边形—五边形 C. 五边形—八边形—三角形—正方形 D. 圆形—半圆形—正方形—三角形 11. 当教室中一片喧哗声时,教师突然放低声音或停止说话,会引起幼儿的注意,这是()。 A. 刺激物的物理特性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B. 与幼儿的需要关系密切的刺激物,引起幼儿的无意注意 C. 在成人的组织和引导下,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D. 利用活动引起幼儿的有意注意 12. 提倡和实施“爱的教育”的典范是()。 A. 福禄贝尔

教师招聘考试重要知识点汇总

目录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 教师招聘考试—必背知识点 (2) 教师招聘考试—教学原则 (4) 教师招聘考试—历年常考知识点 1.“桃李不言,下自成蹊”这句话所体现的德育方法是榜样示范法。 2.课程评价的主要模式有目标评价模式、目的游离评价模式、CIPP评价模式、CSE评价模式。 3.在教学测验中先后两次用同样的试卷测查同一批学生,其结果前后一致,表示分数的稳定和可靠,这即是良好测验的可信度。 4.以纲要的形式编定有关学科教学内容的教学指导性文件,被称为课程标准。 5.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教学。 6.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教育具有相对独立性。 7.“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与这句名言有关的教师劳动特点是示范性。 8.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文献是《学记》。 9.被称为“现代教育学之父”的是赫尔巴特。 10.我国第一个正式实施的学校制度是癸卯学制。 11.20世纪50年代,布鲁姆建立了教育目标分类学。

12.主张社会本位的教育目的论的有凯兴斯泰纳、涂尔干、托普尔。 13.学校有目的、有计划、系统地对学生进行德育的基本途径是各学科教学。 14.马克思认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是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15.中国最早采用班级授课制始于1862年清政府开办的京师同文馆。 教师招聘考试—必背知识点 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学校教育现象) 2、教育现象包括(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 3、教育学是一种综合性的学科,既是(理论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4、完备的教师知识结构是(学科基础知识)(教育学科基础知识)和广泛的文化科学知识。 5、孔子对我国教育的贡献有三个方面(创立私学)(创立儒学)(删订六经) 6、孔子流传于事的著作是(论语) 7、启发式教学的渊源是(不愤不启)(不排不发),是孔子提出的。 8、孔子之后儒豪代表是(孟子、荀子) 9、从(性善论)阐述他的观点是(孟子):从(性恶论)阐述他的观点是(荀子) 10、后期称墨家为(功利主义者):称道家为(自然主义者) 11、曾子所著,专讲古代大学教育的是(大学) 12、曾子的学生子思的著作是(中庸)

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数学历年真题及参考答案

小学数学教师招聘考试题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用0—9这十个数字组成最小的十位数是(),四舍五入到万位,记作 ()万。 2、在一个边长为6厘米的正方形中剪一个最大的圆,它的周长是()厘米,面积 是() 3、△+□+□=44 △+△+△+□+□=64 那么□=(),△=()。 4、汽车站的1路车20分钟发一次车,5路车15分钟发一次车,车站在8:00同时发车后, 再遇到同时发车至少再过()。 5、2/7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增加()。 6、有一类数,每一个数都能被11整除,并且各位数字之和是20.问这类数中,最小的数是 () 二、选择题。(在每小题的4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符合题意的正确答案,并将其号码写在 题干后的括号内。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自然数中,能被2整除的数都是 ( )

A、合数 B、质数 C、偶数 D、奇数 2、下列图形中,对称轴只有一条的是 A、长方形 B、等边三角形 C、等腰三角形 D、圆 3、把5克食盐溶于75克水中,盐占盐水的 A、1/20 B、1/16 C、1/15 D、1/14 4、设三位数2a3加上326,得另一个三位数3b9.若5b9能被9整除,则a+b等于 A、2 B、4 C、6 D、8 5、一堆钢管,最上层有5根,最下层有21根,如果是自然堆码,这堆钢管最多能堆() 根。 A、208 B、221 C、416 D、442 6、“棱柱的一个侧面是矩形”是“棱柱为直棱柱”的( ) A.充要条件 B.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C.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又不必要条件 7、有限小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是( ) A.十进分数 B.分数 C.真分数 D.假分数 8、() A. -2 B. 0 C. 1 D. 2 9、如果曲线y=xf(x)d 在点(x, y)处的切线斜率与x2成正比,并且此曲线过点(1,-3)和(2,11),则此曲线方程为()。 A. y=x3-2 B. y=2x3-5 C. y=x2-2 D. y=2x2-5

最新教师招考高中化学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7小题,每小题6分,共4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分子式为C 3H 6Cl 2的同分异构体共有(不考虑立体异构) ( ) A 、3种 B 、4种 C 、5种 D 、6种 2.下列反应中,属于取代反应的是 ( ) ①CH 3CH=CH 2+Br 2CH 3CHBrCH 2Br ②CH 3CH 2OH CH 2=CH 2+H 2O ③CH 3COOH+CH 3CH 2OH CH 3COOCH 2CH 3+H 2O ④C 6H 6+HNO 3 C 6H 5NO 2+H 2O A. ①② B.②④ C.①③ D. ③④ 3.将浓度为0.1mol ·L -1HF 溶液加水不断稀释,下列各量始终保持增大的是 ( ) A. c (H + ) B. K a (HF ) C. )()(HF c H c + D. ) ()(+ H c F c - 4.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将CO 2通入次氯酸钙溶液可生成次氯酸将 B .Li 在氧气中燃烧主要生成22Li O C .将SO 2通入2BaCl 溶液可生成3BaSO 沉淀 D .将NH 3通入热的CuSO 4溶液中能使Cu 2+还原成Cu 5.用0.1mol·L —1的盐酸滴定0.1mol·L —1的氨水,在滴定过程中不可能出现的结果是( ) A .c (NH 4+)>c (Cl -),c (OH -)>c (H +) B .c (NH 4+)=c (Cl -),c (OH -)=c (H +) C .c (Cl -)>c (NH 4+),c (OH -)>c (H +) D .c (Cl -)>c (NH 4+),c (H +)>c (OH -) 6. 将15mL 2mol·L —1 Na 2CO 3溶液逐滴加入到40mL 0.5mol/LMCl n 盐溶液中,恰 好将溶液中的Mg n +离子完全沉淀为碳酸盐,则MCl n 中的n 值是 ( ) A .4 B .3 C .2 D .1 7. 能 正 确 表 示 下 列 反 应 的 离 子 方 程 式 为 ( ) A. 硫化亚铁溶于稀硝酸中:FeS+2H +=Fe 2++H 2S ↑ B. NH 4HCO 3溶于过量的NaOH 溶液中:HCO 3-+OH -=CO 32-+H 2O

2020年重庆市渝中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 真题及答案

2020年重庆市渝中区教师招聘《教育理论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注意事项 1、请用钢笔、圆珠笔或签字在答题卡相应位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指定位置填涂准考证号。 2、本试卷均为选择题,请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作答,在题本上作答一律无效。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将其选出并把它的标号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教育目的是教育的根本性问题,对一切教育工作具有()。 A、控制作用 B、制约作用 C、促进作用 D、指导意义 【答案】D 2、当需要了解行为的自然状态或对一些隐秘行为进行研究时,最好采用的方法是()。 A、个案研究法 B、调查法 C、测验法 D、观察法 【答案】D 3、()教养模式下的儿童是最成熟的,他们有能力、独立性强,善于控制自己。 A、专制型 B、放纵型 C、民主 D、集体型 【答案】C 4、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布卢姆制定出了《教育目标的分类系统》,把教育目标分为三大类,即()。 A、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动作目标 B、认知目标、情感目标、审美目标

C、认知目标、技能目标、动作目标 D、认知目标、情感目标、技能目标 【答案】A 5、以掌握同类事物的关键特征和本质属性为主的学习属于()。 A、概念学习 B、命题学习 C、符号学习 D、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A 6、杜威和他的《民本主义与教育》是20世纪()的代表。 A、人文主义教育学 B、存在主义教育学 C、实用主义教育学 D、要素主义教育学 【答案】C 7、会讲英语的入学习德语,学得比其他人快,这是属于()。 A、正迁移 B、负迁移 C、纵向迁移 D、逆向迁移 【答案】A 8、萌芽于16世纪、兴起于17世纪,经夸美纽斯总结、改进和理论升华的教学组织形式是()。 A、特朗普制 B、分组教学制 C、班级授课制 D、道尔顿制 【答案】C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预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综合知识预测试卷及答案详解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入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分,共28分) 1.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 2.( )被人们看作是教育学形成独立学科的开始。 A.夸美纽斯的《大教学论》B.洛克的《教育漫话》C.卢梭的《爱弥尔》D.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 3.“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 )。

A.《大教学论》B.《教育漫话》C.《爱弥儿》D.《普通教育学》 4.教育科学有诸多的分支学科,其中在整个教育科学体系中处于基础地位的是( )。 A.教育哲学B.教育心理学C.教育学D.教学论 5.杜威所主张的教育思想被称作是( )。 A.存在主义教育思想B.要素主义教育思想C.实用主义教育思想D.永恒主义教育思想 6.教育是年轻一代成长和社会延续与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为一切社会所必需,与人类社会共始终。从这个意义上说,教育具有( )。 A.生物性B.永恒性C.历史性D.阶级性

7.学校的中心工作是( )。 A.教学工作B.公共关系C.行政工作D.总务工作 8.下列命题是柏拉图所描述的是( )。 A.学习即回忆B.人性本善C.教育遵循自然D.教育是经验的成长 9.普通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 )。 A.幼儿教育B.中小学教育C.高等教育D.职业技术教育 10.教师在教育工作中要做到循序渐进,这是因为( )。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B.教师的知识、能力是不一样的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真题试卷及答案

2020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中小学教育理论 真题汇编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不得分。 1. 不是创设情景的教学方法是()。(湘潭市) A.故事引趣 B.观察演示 C.组织活动 D.引导联想 2. “我们敢说日常所见的人中,十分之九都是他们的教育所决定的。”这一观点出自洛克的()。(株洲市荷塘区) A.《大教学论》 B.《教育漫话》 C.《爱弥儿》 D.《普通教育学》 3. 班主任工作是从()开始的。(江苏省) A.评定学生操行B.教育个别学生 C.了解和研究学生 D.组织班集体 4. 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这一思维过程属于()。(株洲市荷塘区) A.联想 B.幻想 C.理想 D.想象 5.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中最高的层次是()。(广州市番禺区) A.生理需要 D.安全需要 C.尊重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 6. 教育史上两大学派传统教育与现代教育的代表人物分别是()。(山西省) A.凯洛夫和赫尔巴特 B.杜威和赫尔巴特 C.赫尔巴特和杜威 D.夸美纽斯和杜威 7. 新课程提倡师生新关系,新课程中具有现代师生关系的模式()。(广州市) A.合作模式 B.平等模式 C.管理模式 D.授受模式 8. 对残疾儿童的教育要依据()的特征进行。(浙江省)

A.儿童身心发展的顺序性 B.儿童身心发展的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C.儿童身心发展的统一性 D.儿童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 9. 德育方法很多,榜样示范法是很重要的一种方法。能体现这种方法的是()。(广东省) A.惩前毖后,治病救人 B.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C.有则改之,无则加勉 D.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10. 由于一个学生进步明显,老师取消了对他的处分,这属于()。(武汉市) A.正强化 B.惩罚 C.负强化 D.消退 11. 在呈现某一事物时,交替变更它所存在的形式,使该事物的非本质特征不断变化,本质特征保持不变,以突出事物的本质特征,这种方式被称为()。(哈尔滨市) A.直观教学 B.启发教学 C.比较 D.变式 12. 理想和空想在本质上是有区别的,但都属于()。(西安市) A.世界观 B.形象思维 C.想象 D.表象 13. 班主任了解学生最基本的方法是()。(河南新乡) A.观察法 B.谈话法 C.问卷法 D.实验法 14.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好之者莫如乐之者”,这句话体现的课程理念是()。(株洲市荷塘区) A.关注学生对知识的收获 B.关注学生的情感生活和情感体验 C.关注学生的健康成长 D.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15. 美国学生热衷于吸收各学科的成就,然后通过辩论剔除混乱知识体系中的糟粕和谬论,从而获得迅速进步。这个现象说明了()。(杭州市) A.学习的实践性 B.学习的渗透性 C.思考的独立性 D.思想的开放性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空1分,共15分)在下列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错填、不填均不得分。 1. 校园文化包括_______、_______和_______。(贵州省) 2. 1993年颁布的教育法规是_______。(海南省)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与答案

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及答案 第1 页 /( 共 3 页 ) 勤于练习,把理论变为考分。对于需要考教师职位的考生而言,掌握相关知识 十分重要,掌握知识和试题练习能更好地通过考试,以下是由学习啦小编整理 关于教师招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题库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 ! 1、学生通过学习后,能说出“诚信”的含义,这种水平的学习主要属于 ( )。 A、言语信息学习 B、智慧技能学习 C、认知策略学习 D、态度学习 2、把受教育者培养成具有何种身心素质的人主要取决于社会的 ( )。 A、政治发展水平 B、经济发展水平 C、文化发展水平 D、生产力发展水平 3、意志是指一个人自觉确定目的, ( )克服困难以达到目的的心理过程。 A、支配、调节行动 B、分析解决方法 C、调动积极性 D、发现目的发展特点 4、教师的提问并不是随意的,而是有一定的方式方法,它们包括( )。 A、在提问内容上要“精” B、以“巧问”来切入提问 C、以“趣问”为课堂提问的形式 D、重视提问时出“新” E、课堂提问一定要“浅” 5、为了提高小学生的口头言语水平,可通过下列 ( )途径对学生加 以训练。A、训练小学生说完整的话 B、指导学生用学过的词汇进 行造句练习C、加强朗读训练 D、在课堂教学中加强师生对话 E、纠正有些学生的口吃、嗫嚅和乱加“口头语”等不良的口语习惯 6、少先队具有的基本特征包括( ) A、儿童性 B、群众性 C、教育性 D、政治性 E、自主性 7、师生关系是教师职业中的最主要关系。(判断题 ) 8、盲人失去视觉,通过实践活动使听觉更加敏锐的现象是感觉的补偿。 (判 断题 ) 9、检查小学教育活动是否有成效以及成效大小的标准,就是小学教育目的的实现程度。(判 断题 ) 10、分组教学是为了克服班级授课制的弊端而提出的,因此比班级授课制优越。(判断题 ) 1、【答案】 A。解析:言语信息的学习即掌握以言语信息传递的内容,学习结果是以言语信息表现出来的,帮助学生解决“是什么”的问题。“诚信”的含义就是“是什么”的学习。 2、【答案】 A。解析: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 3、【答案】 A。解析:意志是有意识地确立目的,调节和支配行动,并通过克服 困难和挫折,实现预定目的的心理过程。受意志支配的行动叫意志行动,所以意志 行动是有意识、有目的的行动,行动的目的通过克服困难和挫折才能达到。 4、【答案】 ABC。 5、【答案】 ABCDE。 6、【答案】 ABCDE。 7、【答案】√。解析:师生关系是指教师和学生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结成的相互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