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与环境研究

考古与环境研究
考古与环境研究

一、何谓环境考古学

环境考古学是研究古代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考古学主

要是通过对古文化遗址中所包含的能够反映环境的遗存研究,来恢复古代人类及其文化的生存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探讨人类文化适应、利用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对环境的改造过程,最后对古代自然环境的变迁史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做出全面的解释。严文明先生指出:" 从全球角度来看,环境考古应力求回答诸如人类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样的环境起源的,农业为什么只在少数几个地方起源,那些地方的环境到底提供了哪些特殊条件使得农业有可能在那里发生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发生。人类的早期文明又为什么只在少数几个地方发生,各自发生的环境条件又是什么?这是环境考古的最高层次。

" 现代考古学通过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获得的研究资料与信息,大致包括了人

类文化的、人类体质的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三个方面。然而,在考古学诞生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热衷于发掘并详细描述古代人类文化遗存的考古学家们,曾经把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骸看作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 自然遗物" 而没有给予十分的关注。

以后,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影响人类文

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自然环境而言,始终是人类文化存在的基础和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之一,不了解有关人类文化生存的自然背景,是很难全面恢复人类历史面貌的。

环境考古学的产生,有其理论方面的背景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条件。首先,文化

生态学理论是环境考古学产生的理论基础。20世纪中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图尔德(Steward.J .H,1902~1972)首先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所谓文化生态学,

是研究人类适应和改造所处环境的所有方式的学问 .文化生态学概念的提出,引起

了考古学家们对文化与环境关系方面问题的关注,从而认识到对古代人类生存环境

考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其次,科学技术的发展是环境考古学产生的技术条件。

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有了较大的发展,出现了一些新的方法与技术,

如新的测年技术和动植物、土壤显微分析技术等,使得从古文化遗址中获得的有关

古环境的信息量大为增加,从而使分析古文化与古代环境的能力大为增强。于是考

古学家与地质、地理、生物学等学科专家合作,开始了有关古文化与古环境关系方

面的研究。这样,大约在60年代,随着考古学的发展,环境考古学应运而生,并在考古学研究中日益占据重要的地位,成为考古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学科。总之" 环境

考古学是一门新产生的交叉学科,它的任务不是单纯研究自然界的进化,而是研究

人与自然的关系。……环境考古学的目的就在于从历史的角度阐述人类依附自然、

利用自然、保护自然、最终回归自然的辩证关系".在中国,利用动植物遗存进行有

关人类生存环境的研究始于60年代。1960年,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就曾利用动物化石对古人类的生活环境进行了研究 .不久,周昆叔先生对半坡遗址进行了孢粉分析

和古环境气候研究 .70年代,竺可桢先生应用考古、动植物和古文献资料,对中国

近五千年来的环境气候进行了研究,使得古文化环境研究受到了普遍重视。80年代,不仅孢粉分析普遍受到了考古学的重视,而且地质学、地理学、动物学等学科的许

多学者也逐渐加入到古环境研究的行列中,并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内做出了一些新的

研究成果。1990年10月,在陕西省临潼县召开了第一届" 中国环境考古学术讨论会" ,标志着考古学的一个新的分支学科──" 环境考古学" 在我国正式建立。相信

今后随着各学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不断加强,必将促使环境考古学研究,向更高层

次发展。

二、环境考古学研究的理论

环境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对象是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自然环境是指人类以外的自然界,包括气候、地质、水文、动物、植物等因素。其中,气候(包括气温和降水)是自然环境中最活跃的因素,气候状况和变化会直接影响当时的地貌、土壤、动植物和人类。不同的地貌(平原、山区、海滨、草原等)

和土壤有着不同的动植物资源,直接影响古人类的生活方式;而动植物的生存、分布又受到气候、地貌、土壤、水文等因素的制约。因此,环境考古学实际上是把考古学、地学(包括地质学、地理学、土壤学)、动物学和植物学等学科结合在一起进行综合研究的学科。在研究过程中,上述学科的理论与方法均对环境考古学具有指导或实际应用的意义。

环境考古学的理论基础是文化生态学,而文化生态学理论又是在生物生态学理论基础上产生的,故生态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对于环境考古学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态学是1866年由德国生物学家E.海克尔(E.Haeckel ,1834~1919)建立的,他把研究有机体与环境的科学命名为" 生态学" . 一般认为,生态学是研究活的有

机体及其生存条件,以及有机体赖以生活的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的科学。生态学以生物的以个体、种群、群落、生态系统为主要研究对象。

个体:是指生物活体的最小单位。任何一个生物种群,都是由许多个体组成的。个体并非恒定不变的,而是不断更替的,个体的更替表现为旧个体的死亡和新个体的出生。

种群:是指在一定时空范围内,由同一种的个体组成的集合体。每一种群都与一定的自然生态环境相适应,种群内的个体生活在相同的生态环境之中。

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或同一生态环境中,各生物种群相互松散结合的一种

结构单位。不同的生态环境,有着不同的生物群落组合;同一生物群落的每一种生物都占据着一定的生活空间。

生态系统:是指生物群落和其它生物及无生命的环境之间,由于不断进行的物

质循环(食物链、食物网)和能量转化过程而形成系统结构。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有大有小,小到一片树林、一个池塘,大到广阔的草原和海洋,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在一个生态系统内,各种生物相互依存,并随着环境气候的变化而演变。

生态系统概念的建立,对环境考古学来说,是一种极为有用的工具。基于生态

学理论而产生的文化生态学认为,人类也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之一,同自然界的其它生物和无生命的环境之间有着密切的相互关系,自然的生态环境发生的任何变化,都可能对人类及其文化产生影响。但人类在许多方面同其它生物有着显著不同,因为" 在人类的生态系统中,信息、技术、社会组织等都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

人类无论个体或群体,都有以明确的目的对其资源进行配合的独特能力。他们

不仅有目的地考虑这种配合能力,而且还改造自然环境以达到其目的。……任何复

原史前环境的尝试都不仅要考虑环境资源及其限制,也要考虑人类利用资源、干预和改变环境的方式".人类并非像动植物一样只是被动地适应和利用环境,人类能够

通过文化来主动地改造环境来达到自己的目的,而在这一适应、利用和改造环境的过程中,技术、社会组织等文化方面的因素起到了相当重要的作用。任何复原史前环境的尝试,都不仅要考察自然生态环境等方面的因素,而且也要考虑人类文化对自然环境的积极反作用力。因此,基于文化生态学理论的环境考古学,是从人类文化和自然生态环境两个方面进行综合考察的,它的目的是探讨古代的自然环境和人类文化之间的相互关系。

第二节环境考古研究的方法环境考古学研究的时间范围主要是古代,对于古生

态环境的复原,主要依据对第四纪沉积物和各种古生物化石的分析研究,如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的化石和植物的孢粉等。但对现代生物与环境关系的研究是认识过去的钥匙。由于第四纪的古生物属种中,大多数同现代属种相同或相近,而现代生物的生存与分布是与一定的环境气候条件相适应的。故各学科普遍应用" 将今证古" 的方法和原则,即根据现代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去推论古代同一属种生物所反映的

气候及地理条件等。需要指出的是,无论以那一种化石为依据去分析复原古环境,都有其局限性,如无脊椎动物对环境的适应性较低,在确定古环境方面时很有用处,但它们形成化石的机会较少,尤其是陆生无脊椎动物,由于缺少硬体部分,很难形成化石。脊椎动物与人类的关系较为密切,保留下来并形成化石的机会相对较多,但由于动物的移动性较大,一个化石群中往往包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生态环境成员,所反映的古环境状况较为复杂。植物由于其移动性较小而环境的适应性较差,故其孢粉常常被作为反映环境气候变化灵敏的" 温度计" ,但孢粉微粒很小,在风

的吹扬下能够被搬运到数十、数百公里甚至更远,从而给环境的分析带来很大的困难。因此,环境考古学研究,应尽可能综合各学科的研究成果,进行综合性分析研究,才有可能得出较为接近实际的结论。

一、地质环境考古学方法地质学是研究地壳的形成及其发展历史的科学。地质学、特别第四纪地质学同史前考古学的关系最为密切。第四纪是地质史上最新的一个时间单位,它包括了更新世和全新世两个阶段。由于人类是从第四纪开始出现的,故人类及其文化从一开始起,就同第四纪地质结下了不解之缘。仅就环境考古学研究而言,地质学对沉积物成因和第四纪气候演变的研究,对于恢复古人类的生存环境有着重要的作用。

由于不同的沉积物是在不同的环境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并在组成成分、颜色、

硬度、粒度等方面有所差异,通过对堆积成因的研究,可恢复堆积物形成时期的古环境、古气候、古地理特征。

冰川堆积物是在寒冷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对第四纪冰川及冰期间冰期的研究,

可建立大的气候变化的基本框架。在沼泽地带,植物繁盛,常有大量腐殖质沉积下来,形成黑色的有机质淤泥,甚至成为泥炭层。湖相沉积往往是在水下缺氧的环境中,低价铁的化合物和碳酸钙含量较高,故以灰白、灰绿、黄绿、灰蓝、灰黑等颜色为主,通过地质调查可搞清楚古代的河湖的位置、范围及水流方向等,从而复原古地理环境。

华北地区更新世以来,广泛堆积了巨厚的黄土,包括早更新世的午城黄土、中

更新世的离石黄土和晚更新世的马兰黄土(表2-1 )。黄土主要是由细砂、粉砂和粘土构成的,组成黄土的物质均来西北干燥的荒漠地区,随着风力的搬运,均匀散布到黄河流域广大地区。因此,黄土的堆积过程反映的是干旱的草原环境。而黄土中红褐色的古土壤,是在气候变的较为温湿时,黄土堆积的速度减缓甚至中断,土层裸露地面,在水和生物的直接作用下而形成的。因此,埋藏在黄土中的古土壤,是温湿气候的标志;黄土和古土壤在地层剖面上多次叠覆出现,不仅反映了黄土堆积和间断的多次交替,而且显示干冷和温湿气候的多次波动,是气候变迁的可靠记录。近年来,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家对陕西洛川等地黄土剖面的研究,显示出更新世以来,黄土高原地区曾有过多次冷暖气候变化。

北方不同时代黄土沉积物的比较表2-1 比较项目午城黄土(Q1)离石黄土(Q2)马兰黄土(Q3)

颜色棕红色棕红黄色灰黄色胶结程度坚硬中等疏松孔隙度小中等多而大节理不

明显不发育发育古土壤 7~8 条 20 多条 2~3 条钙质结核有时呈板状出现较大,

有时紧密相连分散,豆状(据尤玉柱:《史前考古埋藏学概论》P :209 ,表八)

在秦岭淮河以南,特别是华南、东南地区的低山丘陵和盆地之中,广泛发育有

红土堆积。红土的岩性特征是,含粘土量高,夹有少量的石英和云母成分;红土具有明显的酸性,而且一直处在强烈的化学作用状态之下。酸性地层很难保存化石,尽管可能原来有生物遗体埋藏于其中,但在强烈的化学作用下,多被腐蚀破坏而呈粉末状。故至今几乎没有在南方第四纪红土中发现过人类化石或动物化石,但发现过打制石器。考察红土的成因,是在气候炎热多雨的自然条件下,基岩表面经受长期风化(尤其是化学风化)形成的风化壳。在这种气候条件下,红土中的大部分元素都被淋失,只有铁的氧化物等不被溶解而残留下来,在高价铁和锰的浸染下,呈现红色。因此,红土堆积一般反映了热带、亚热带气候与环境。

二、动物环境考古学方法根据古文化遗址中保存下来的动物骨骼的研究,去推

断与这些动物共生的人类及其文化的生存环境,是动物考古学研究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自然界中,不同动物是适应不同环境而生存和发展的,某些动物的分布,受

到温度或纬度的限制,这种动物称为" 窄温性" 动物。如猛犸象是冰期时的动物,

仅见于我国东北地区、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和靠近极地的其它地区;披毛犀也是一种喜冷动物,在更新世时,大致分布在北纬33°~ 40 °、东径110 °~115 °之间

的地区;貘是一种喜暖动物,现在只见于热带的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半岛一带。有些动物可在不同的温度领域内生存,被称为" 广温性" 动物,如更新世时的鬣狗、虎、狼等,在我国南北各地均有分布。窄温性动物化石是判别古气候的标志,它们可分为" 示暖" 与" 示冷" 两种组合。如更新世时分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 猛犸象

──披毛犀动物群" 是冰期或寒冷气候下的动物组合;华南的" 大熊猫──剑齿象

动物群" 则是典型的热带、亚热带类型。

不同的动物不仅是适应一定的温度和纬度,而且与一定的自然地理环境相适应,据此,我们可以根据动物化石推断古人类生存的古地理环境。如鸵鸟和骆驼适应于干旱的沙漠地带,猴、猿、虎、象、野猪等主要生活在森林中,大角鹿、野驴、野马等则是草原性动物,河狸、水獭、水牛等喜欢生活在水域附近。因此,动物化石又是复原古地理环境的重要依据之一。

早在60年代初,我国著名考古学家裴文中先生,就开始利用动物化石复原远古

人类的生活环境的研究,并根据哺乳动物的生活习性,将常见的动物化石分为五个大类,提出了利用动物化石进行古环境气候分析的简便方法:1.大北方喜冷动物群,主要成员有(种或属):驯鹿驼鹿北极熊麝牛美洲黑熊狼獾猞猁雪兔旅鼠披毛犀猛

犸象2.温带森林─草原动物群(种或属):野牛原始牛赤鹿梅花鹿扁角

鹿大角鹿狍子旱獭鼢鼠普氏野马野驴羚羊3.喜暖湿动物群(种或属)

弥猴长臂猿猩猩灵猫果子狸貘犀水鹿水牛云豹竹鼠豪猪剑齿象4.特殊类型的动

物(属)

①代表水域环境的动物河马河狸大河狸水獭②代表高山区的动物高山兔青羊北

山羊③反映竹林环境的动物大熊猫竹鼠④反映沙漠环境的动物骆驼(驼鸟)

5 .不受气候条件限制的类型(属)

人虎狼棕熊

上述分类,给我们根据与人类共存的动物化石来探讨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很大

便利,但这种分类只适用于大区域性环境的分析。若要搞清小区域的生态环境特征,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把一个遗址或一个地点的化石群严格地区分为流动种群和土著种群,前者是随着季节而流动的迁徙种;后者则是当地固有种,即很难在其它生

态环境中继续繁衍的土著种群。分析小的生态环境,土著种群具有更大的意义 .此外,虽然人们都希望用某个生物种来指示特定环境,但实际上这是不可能的。因为在一个生态环境中只被一种生物占据的情况几乎不存在。所以,在具体的分析中,应该用整个生物群落分析的方法,才有可能得出比较可靠的结论。如北京周口店动物群中既有北方种类,也有南方种类;既有栖息于森林中的动物,也有生活在草原、疏林、山地或河湖沼泽的种类。推测当时的气候较为温暖湿润,生态环境多样,适宜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除了大型的哺乳动物化石外,一些微体动物和小型的软体动物,由于对环境的

反映很敏感,也越来越受到环境考古学家们的重视。如有孔虫类是海生单细胞微体动物,对海洋环境反映灵敏,不同深度或不同温度的海水中有不同种属的有孔虫,据此可推测出古海水的深度和温度的变化。介形虫是一种微体节肢动物,有淡水类、半咸水类和咸水类等,对恢复古水文和气候很有用。各种软体动物如陆生的蚌类和海生的蛤类等则可反映古地理环境和古气候的变化。如胶东半岛的贝丘遗址的分布距现在的海岸线都有数公里之遥,贝丘遗址中有的是以生息于海湾沙滩的蛤仔为主,有的是以生存于河水与海水相交环境的蚬类为主,有的以生存于海进时泥沙混杂环境中的泥蚶为主,据此可恢复1 万年以来海岸线的变化过程和人类文化适应环境而形成的特色 .

三、植物环境考古学方法同动物相比,植物由于移动性小而对环境变化的适应

性差,对温度、降水、土壤等环境要素的变化更敏感,常被看作是地质时代的" 温

度计" 而用来判断第四纪古气候的变化。

利用古文化遗址中的植物遗存进行有关古植被和古气候研究,是植物考古学研

究的重要内容之一。由于植物的根、茎、叶和种子等易腐朽而能够保存下来成为化

石的很少,故古植被方面的研究,主要依靠对植物的微体化石的分析,如孢粉分析和植硅酸体分析等。

1 .孢粉分析法孢粉分析法是一种利用埋藏在古地层中的植物孢子和花粉研究

古植被和古气候的方法。

自60年代首次对半坡遗址进行孢粉分析以来,孢粉分析成为环境考古研究最常

用的研究方法之一。" 孢粉" 是孢子和花粉的简称。孢子,是指苔藓、蕨类等植物

的繁殖细胞;花粉,是指裸子和被子植物的繁殖细胞。孢粉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首先,孢子和花粉具有体积小、重量轻、产量大的特点。一般一粒孢粉大小仅10 ~100 微米,重量不到10-9 克,通常用肉眼或放大镜看不见,只有用显微镜放大

几百倍甚至几千倍才能看清楚。据统计,一朵花序含有几千到十几万以上的花粉粒,如一朵枫树花有8000粒左右的花粉;一朵苹果树花有57000 粒左右的花粉;一棵松树在50年中,可产生3060亿粒以上的花粉。所以,孢粉易于被风吹扬,广布于各种类型的沉积之中。其次,不同植物的孢粉在大小、形状和结构上有所不同,使得有可能利用孢粉来判定其母体植株。再次,孢子和花粉虽小,但却具有一种坚硬、耐酸、耐碱、耐压的外壳,在埋藏的过程中,尽管时里面的有机质腐烂了,但外壳却能抵抗外界的腐蚀,长久保存,形成一种微体化石 .由于孢粉具有以上特点,使得

利用孢粉研究古植被成为可能。

植物的分布,与温度、降水量和土壤类型密切相关,并受到经度、纬度和高度

三个方面的控制。如在纬度方面,我国东部由南而北随着气候和降雨量的变化,分布着热带雨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暖温带落叶阔叶林、寒温带针叶林。在经度方面,我国的西、北部地势较高,降水量也较少,植被同东部明显不同。在黄土高原和蒙古高原东部主要是温带草原;内蒙古西部和新疆等地极端干旱,植被稀少,属

温带荒漠;青藏高原的高寒半干旱地区则分布着高寒草甸或草原。在高度方面,山

地的不同海拔地带的植被也有明显差异。如陕西太白山海拔1000米以下的低山带为阔叶树林,1000~ 2000 米左右为针阔叶混交树林,2000米以上为喜冷湿的云、冷杉,山顶为高山草甸和灌丛。

不同种属的植物对温度和降水有着不同的要求。如水生类的香蒲属(Typha )、

水蕨属(Ceratopteris)、莲属(Nelumbo )、浮萍科(Lemnaceae )等植物孢粉

的存在反映当地应有一定的水面或沼泽;凤梨(Ananas comosus)、香蕉(Musa nana

)、枫杨(Pte rocarya)等植物适应热带或亚热带暖湿的环境;鹅耳枥(Parpinus turcza ninomii)、

栎属(Quercus )、榆属(Ulmus )、椴属(Tilia )等植物适应暖温带温干的环

境;冷杉属(Abies )、云杉属(Picea )、桦属(Betula)和大部分松属(Pinus

)等植物适应北方或高山较为冷湿环境;蒿属(Artemisia)、藜科(Chenopodiaceae)等则是耐干旱的植物。

在考古发掘中,依据古遗址文化层的堆积序列分别采集孢粉分析样品。由于不

同植物孢粉的外表形态不同,故在显微镜下,可根据孢粉的形态判定出不同时期植

物的种类,进而根据植物群落的组合特征,依据现代植物分布与地理环境和气候的

关系,推断出各个时期的植被类型及其反映的气候和地理条件,进而综合地质学和

动物学有关环境的研究成果,复原史前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

2 .植物硅酸体分析法一般植物体的成份主要是有机质和水分,而无机质甚少。

一旦植物由于燃烧或其它原因变成朽灰,就很难从外形上判断它的种属了。但

学者们发现,沉积于某些植物体中的玻璃质的二氧化硅骨架耐酸碱、耐高温,具有

很大的稳定性,被称为植物硅酸体或植物蛋白石、植硅石。硅酸体多存在于植物的

细胞壁上,在植物体因种种原因被破坏后,仍可长期保存下来,并保持其原有的形

态不变,形成微体化石。植物硅酸体广泛保存在土壤中,不同植物硅酸体形态有所不同,故可根据植物硅酸体的形态进行古植物属种的鉴定。鉴定时,需将标本用800 ℃高温加热,烧成白色的灰份,在显微镜下观察硅酸体的形态,再同现代已知的植物硅酸体进行比较,即可做出判断。故植物硅酸体分析法也被称为" 灰像法" . 植

物硅酸体在禾本科植物(包括绝大多数农作物)的果实、皮壳和叶子中含量较高,故常用于禾本科农作物的鉴定。早在1929年,瑞典学者就曾对河南仰韶村遗址的遗物进行过检测,发现有稻的硅酸体。80年代以来,中国学者开始将这一方法应用于考古学研究,先后对陕西临潼姜寨、湖北枝江关庙山、青海乐都柳湾、河北武安磁山等史前遗址进行了植物硅酸体分析,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结果。近年来,在陕西扶风县案板遗址的灰土中,发现有稻、粟、黍的灰像,从而确定了距今4500年前,陕西的关中地区的史前先民们已种植稻的事实 .特别重要的是在江西万年仙人洞和吊

桶环遗址发现了距今1 万年前的类似于水稻的植硅石 .这些研究成果不仅对于研究

的稻作农业的起源及其分布提供了重要资料,而且也为分析当时的古环境方面提供了重要的信息。现在,植物硅酸体分析法已成为环境考古学和农业考古学研究的重要方法之一

南京大学2001-2016考古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01-2015考古学考研真题 南京大学2001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石器制作的间接打击法及其几种方法。 2、良渚文化的玉礼器 3、简述商至西周青铜器在形制方面的演化 4、汉代五铢钱的变化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概述华北地区“匼河-----丁村系”和“周口店第一地点------峙峪系”的石器特征、生态环境和经济生活。 2、用考古资料分析仰韶文化早期的社会形态。 3、阐述二里头文化两个类型的文化特征。 4、概述汉魏洛阳城的地理位置、沿袭过程、平面布局。 南京大学200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北京猿人的头骨特征。 2、概述河姆渡文化的文化特征。 3、简述西周时期的“列鼎制度”。 4、简述隋唐墓葬的形制特征。 二、问答题:(任选三题,每题20分,共60分) 1、分析丁村文化的文化时代和文化特征。 2、分析仰韶文化半坡类型的文化时代、文化特征及其所处社会形态(用考古资料分析)。 3、用郑州商城和安阳殷墟的考古资料分析商代所处的社会形态。 4、概述战国都城的特征。 南京大学2003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一、简答题:(每题9分,共72分) 1、山顶洞人 2、大溪文化 3、三星堆器物坑 4、碳十四年代 5、夏商周断代工程 6、汉长安城 7、龙门石窟8、青花瓷 二、问答题:(五题中选做三题,每题26分,共78分) 1、概述华北地区旧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分布特点 2、概述黄河中下游地区龙山时代文化的主要发现和区系特点 3、概述西周宫室建筑的基本发现、特点和对中国宫廷建筑的影响 4、概述汉代诸侯王陵墓的主要发现和墓室建筑的结构特征 5、概述唐代长安城的考古发现和城市布局特点

2018年度8考古发现与探索问题详解

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一)已完成成绩:75.0分 1 【单选题】二重证据法是由谁提出来的?() ?A、章太炎 ?B、季羡林 ?C、王国维 ?D、梁启超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2 【多选题】区别一个学科是否是考古学的学科标准包括()。?A、研究对象 ?B、研究方法 ?C、研究目的 ?D、研究主体 我的答案:ABCD得分:0.0分 3 【判断题】敦煌石窟是1999年由一名道士发现的。()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通过考古手段获得的文物叫发掘品。()我的答案:√ 1 【多选题】下列属于遗迹的是()。 ?A、墓葬 ?B、房屋 ?C、道路 ?D、鼎 我的答案:AD得分:0.0分 2 【多选题】下列属于遗物的是()。 ?A、生产用具 ?B、生活用具 ?C、房屋 ?D、刀 我的答案:ABD得分:25.0分 3 【判断题】挖掘是考古学家最重要的工作。()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4 【判断题】含有文字的金属和石头制造的器物是金石学一般的收集对象。()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 【单选题】人类第一次合成的是哪一种金属材料?() ?A、铁 ?B、金 ?C、银 ?D、铜 我的答案:D得分:25.0分 2 【单选题】石器时代可再分为四个时期,关于这四个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中石器时代 ?B、新石器时代 ?C、晚石器时代 ?D、旧石器时代 我的答案:C得分:25.0分 3 【多选题】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影响因素包括()。

?A、磨制石器的出现 ?B、铜器的出现 ?C、农业生产的出现 ?D、动物的驯养 我的答案:B得分:0.0分 4 【判断题】新石器时代使用的是磨制石器。() 我的答案:√得分:25.0分 1 【单选题】下列哪位属于第二代考古学家?() ?A、夏鼐 ?B、张忠培 ?C、王巍 ?D、苏秉琦 我的答案:B得分:33.3分 2 【判断题】三峡工程对古代遗存没有产生建设性破坏。()我的答案:×得分:33.3分 3

_近年来山东汉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近年来山东汉代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邹卫平 崔大庸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安徽合肥230026;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山东济南250100) 摘要:进入新世纪的五六年间,是山东地区汉代考古发展最快的时期之一。尤其是为了配合基本建设所进行的考古发掘,取得一系列重大收获。 关键词:山东地区;汉代考古;发现与研究 中图分类号:K871.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9839(2006)05-0047-08 Recent Archaeological D iscoveries i n Shandong and the Study of the Han Dynasty Z OU W e-i p i n g CU I Da-yong (C hinese Science&Technology Universit y,Hefei230026,P.R.Chi n a; Cent er for Archaeol o gicalResearch of the C ity of Jinan,Jinan250014,P.R.China) Abstract:The recent five to si x yearsw it nessed t he rapi d develop m e nt in t he arc hae o l og ical study of the H a n Dynasty in Shandong P r ovi nce.A rc hae o l og ical evacuat i ons for i nfr astructural constr uctions have led to great progress i n this area of research. K ey wor ds:Shandong Pr ov i nce;the Han dynasty;ne w disc overies a nd r esearches 进入新世纪以来短短的五六年间,山东地区的汉代考古发现和研究取得了引人注目的发展。其特点是,为了配合基本建设而进行的发掘工作多,而重大发现也大多与此有关。这些发现主要集中于各条高速公路附近及大型工程项目周围,在地域分布上显得相对集中。从发现对象来看,遗址类较少而墓葬类较多。现根据已公开发表的材料,就山东省近年来汉代考古的主要发现和研究成果分述如下,供学界参考。 一、城址与聚落遗址的发现与研究 山东汉代郡国城址的调查与研究以往注意较少,近年来取得一些突破。勘探与发掘表明,这些城址多为早期城址的延续。其中,较有代表性的有章丘东平陵城和费县的两处城址。 收稿日期:20060620 作者简介:邹卫平(1954),男,山东济南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管理科学工程系博士生,研究方向为考古学。

考古探索与发现尔雅完整问题详解

[单选题]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的?(C) A.、胡适 B、王懿荣 C、王国维 D、梁思成 单选题]中国发现甲骨文是在哪一年?(B) A、1888年 B、1899年 C、1900年 D、1901年 [多选题]以下哪一位不是中国第一-代的考古学家?(AC) A、作宾 B、傅斯年 C、王威 D、梁思永 [判断题1三次文物大发现之前国历史学的学者们主要是根据纸本文献进行研究的。(√) [判断题]考古学是通过征集手段获得资料的。(×) 1.2 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 [单选题]以下哪项出现时间最早?(C) A、铜器

B、铁器 C、石器 D、银器 [多选题]考古学上的遗存包括(AC)。 A、遗迹 B、遗失 C、遗物 D、遗留 [多选题]以下属于遗物的是(ABC)。 A、生产的工具 B、武器 C、装饰品 D、墓葬 [判断题]考古学的研究对象仅是人类的制品(×) [判断题]进化论的提出为形成科学的考古学创造了条件。(V) 1.3 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三) [单选题]伴随磨制石器产生的是人类历史上的(B)。 A、工业革命 B、农业革命 C、商业革命

D、医学革命 [多选题]旧石器时代的特点包括(BC)。 A、以商业为生 B、打制石器为主 C、以渔猎采集为生 D、铜石混合石器为主 [多选题]新时期区别于旧石器的特点包括(AD)。 A、磨制石器 B、以渔猎采集为生 C、靠自然为生 D、器 [判断题]考古学是通过实物遗存或者通过实物资料来研究还原历史的一门科学。(√) [判断题]旧石器是以磨制为主的。(×) 2: 考古学概述(- ) [单选题]以下哪位不是考古学家?(D) A、忠培 B、秉琦 C、严文明 D、王小波.

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

中国考古学研究的国际化趋势 唐际根 现代意义的中国考古学是从西方传入的。早期的考古工作,包括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的发掘和殷墟发掘在内,与国际学术界尤其是英美学术界保持着密切联系。 1950年以后,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与西方考古学界的联系被隔断。与其它诸多学科一样,前苏联成为学科建设的样板。中国学者对西方考古学越来越陌生。西方发生的考古学理论与方法的变化很少为中国学者所知。如60年代美国兴起的新考古学,70年代以后新考古学所发生的种种变化,中国学术界了解很少。但中国考古学在自行的道路上,逐渐表现出下述特色: 考古研究的史学取向〔1〕——强调考古学是历史学科的一部分。复原历史被视为考古研究的最终目的。研究中考虑最多的,是建立考古学文化的时空框架。因而特别强调遗迹遗物的分期研究,并将类型学研究由单纯的器物分析推广至考古学文化谱系的探讨。进而发展出区系类型理论〔2〕。由于狭义史学观的影响,考古发掘热衷于寻找与王统有关的遗迹和遗物。都城遗址、贵族墓葬往往成为首选发掘项目。普通聚落的考古工作常常被置于从属地位。这与美国“作为人类学的考古学”有着重大区别。 金石学传统——殷墟的考订最初就是金石学的成果。1928年董作宾殷墟调查之前,罗振玉、王国维等已经从古文字学角度对殷墟的性质作了正确的结论。在以后的数十年中,金石学传统仍然不时左右着中国考古学家的研究。例如中国学者在对青铜器作考古类型学研究时,自动承袭金石学中的鼎、簋、爵、觚等命名原则。 长期的隔绝(当然并非绝对意义的),使得中西方学者都有强烈的相互交往

的意愿。1975年,美国人类学代表团访问北京,开始了中西方考古学重新交往。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中西方考古学界的交流日益频繁。 充满自信的西方学者渴望用最新的资料亲手勾划中国历史上的聚落、部族和国家画卷。中国学者最希望的,则是了解科学技术发达的西方国家如何进行考古学研究。抱着对西方科学技术的景仰,不少中国学者,尤其是年青学者对美英考古学理论的学习如饥似渴。许多学者开始着手翻译西方考古学理论著作或者研究实例。一些大学也邀请国外学者来华讲学。指定题目也大都是考古学理论、方法方面的。 1991年,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从实质上改变了中国与国外交流的现状。按新的文物法规,国外机构已经可以与中国有关文物考古机构进行学术研究合作,包括从事野外考古调查和发掘。 尽管条件很严格,但中外考古学家都受到鼓舞。纷纷申请合作研究。近年中国与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开展的考古合作研究已达20余项〔3〕。重要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哈佛大学合作豫东地区先商文化探寻。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主持的周口店国际古人类研究中心与美国、以色列等国专家开始的关于周口店遗址形成过程的研究。中国历史博物馆与美国华盛顿大学合作发掘河南班村遗址,北京大学、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美国安多夫考古基金会合作进行农业起源研究。日本京都大学与四川联合大学以及成都市文物队合作开展成都平原古代聚落研究。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合作进行以安阳殷墟为核心的洹河流域区域考古研究等等。 国际合作,不仅使资金限的中国考古学界缓解了科研经费的困难,更重要的是,通过合作,双方增进了了解。 合作过程中,中国学者得以有条件尝试一些新的技术手段。如利用卫星影像和航空照片进行遥感考古研究,运用地质雷达(GPR )勘探地下遗迹,运用地理信息系统(GIS)处理考古数据等。并进而了解到西方考古学最关心的问题是什

考古考研知识点

北大版“考古学通论知识点概要”(转载自博雅论坛) 考古学导论 1、金石学古器物学考古学新考古学后进程考古学公众考古学女权考古学环境考古学聚落考古学民族考古学田野考古学功能考古学实验考古学 2、遗物遗址遗存遗痕灰坑窖藏 3、考古图宣和博古图金石录水经注梦溪笔谈武经总要营造法式 4、田野考古学洛阳铲探方探沟隔梁关键柱磁方位角罗盘水平方格法大面积揭露法浮选法 5、考古三大杂志 6、考古学年代相对年代绝对年代地层学原理类型学原理标准型器旋回地层学地质年代学气候年代学三大信息库年轮法放射性时钟C14 AMS 达曼表 7、考古学文化研究考古学文化区系类型中间理论 8、环境考古学三大气候系统六大环境系统植物考古学动物考古学孢粉分析学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 9、技术与经济失蜡法合金polanyi模式 大题 1、考古学与历史学、人类学(北大论文赵辉写的) 2、中国考古学史 旧石器时代 一.解释题 人类化石 南方古猿能人直立人智人腊玛古猿禄丰古猿巨猿爪哇人元谋人郧县人建始人蓝田人北京人金牛人南京人和县人马坝人柳江人河套人山顶洞人 文化遗址 周口店萨拉乌苏西侯度文化丁村观音洞水洞沟硝灰洞泾渭文化 合河文化寺裕文化百色盆地富林文化富源大河遗址 工具类 石器石片石器石核石器硕石石器石叶细石器小石器尖状器刮削器 砍砸器石球盘状器大三棱尖状器球状器雕刻器手斧 加工工具石锤石占 制作技术类 石料加工各部名称 台面打击点半锥状石片角辐射线同心波纹阴面阳面锥疤 直接打击法锥击法碰站法砸击法锐棱砸击法 间接打击法击钎法压剥法 修理技术压制法指垫法 技术模式 奥杜威技术阿舍利技术勒瓦娄哇技术莫斯特技术石叶技术细石器技术 修理台面技术预制石核技术盘状石器技术 技术研究方法 微痕分析法埋藏学孢粉分析法植硅酸分析脂肪酸分析石器拼合

考古汇总题目

考古汇总题目

————————————————————————————————作者:————————————————————————————————日期:

一、名词解释 1、考古学:运用科学方法发掘、整理古代人类各种活动遗留的实物,并据以研究人类古代社会历史的一门科学。属人文科学领域。研究的范围是古代,但各国年代范围各不相同,中国考古学的年代下限为明朝的灭亡。研究的对象是实物资料,即古代的遗迹和遗物。其研究基础为田野调查发掘。研究的特点是:充实的内容、周密的方法、系统的理论和明确的目标。其分支有史前考古学、历史考古学和田野考古学等。与自然科学,技术科学领域内许多学科以及人文社会科学中的一些学科有着密切关系。中国传统的金石学与考古学有一定的关系。20世纪初考古学传入中国,金石学已部分地被考古学代替。 2、考古学文化:考古学术语。专指考古发现中观察到的属于同一时代、分布于同一地区、具有共同特征的一定数量遗存遗存。同一考古学文化遗存中,一般应包括同样形式的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住宅、制作技术和文化习俗等因素。其命名方法一般是以第一次发现的有代表性遗存所在地名的最小单位命名,如仰韶文化、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等;过去曾以发现的典型器物命名,如细石器文化、彩陶文化、黑陶文化等。每一考古学文化的内涵是一有机的整体,显示其背后有着共同的文化传统。 3、考古地层学:考古学理论的基本内容之一,亦称层位学。应用地质学中地层学的原理,根据地层迭压上下,判断相对年代迟早的方法。旨在研究因人为形成的各种文化堆积的形成过程和原因,并以此指导考古发掘、处理各种遗迹现象。考古学正是依靠地层学、类型学等基本理论和方法进行发掘和研究,才逐渐形成为一门系统的近代学科。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探究

环境考古学的发展探究 作者:易诗雯张萌单位:吉林大学 壹环境考古学产生的背景 对人类古老性问题的认识和进化论,是环境考古学产生的一个重要背景。在18世纪晚期以前的欧洲,对于人类起源的解释依赖于传统的《圣经》。“七天创世说”以自然和人类乃是上帝刻意之作的理论否认远古时代和原始人群,与此同时,在那个时期地质与古生物学所揭示的一些人类与灭绝动物共存的事实也被掩盖,以乔治?居维叶(GeorgesCuvier)、威廉?巴克兰(WilliamBuckland)为代表的一些地质学家宣扬“灾变理论”,一系列生命形式的进化被解释为上帝超自然的创造。然而,越来越多的地质学与古生物学证据使得《圣经》的解释与人类古老性问题备受争论。1785年,詹姆斯?赫顿(JamesHutton)为地质史提出了一种均变论的观点,认为从地质学上讲古代与现代情况类似,所有地质层都可以用长时间里一直运转的、目前仍在发生作用的地质动力来解释。1830年到1833年间,查尔斯?赖尔(CharlesLyell)发表了他的《地质学原理》,支持了地质变迁的均变假设。地质学上的均变论表明,过去是一个漫长和在地质学上并未间断的时期,其间有可能发生其他的事件。对人类古老问题的正视同样使生物进化的观点在一些科学家中被普遍讨论。哲学家赫伯特?斯宾塞(HerbertSpencer)在19世纪50年代开始为科学和政治问题提倡一种一般的进化方法,环境这一概念也在他的推动下完成了从原本的浪漫与美学的范畴向具体和科学意义的转变。1859年11月,查尔斯?

达尔文(CharlesRobertDarwin)的《物种起源》出版,这本书浓缩了近30年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均变论和地质学的启发,大大推进了进化生物学的发展,广泛普及了自然选择的概念。18~19世纪,对人类古老性与进化论思想认识的核心在于:人们开始将“人从哪里来”的问题作为科学研究的一部分去解释。另一方面,均变论与进化论还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机制,使得我们相信:我们完全可能透过现在的地质材料为重新研究过去提供条件,也可以用生物进化的过程来说明现代物种的起源与分布以解决古生物学上的演变。对人类古老性的认识和进化论成为后来环境考古诞生的一个重要基础,此时期发现的众多地层上的共存关系为后来的地层学研究提供了条件。可以说,均变论与进化思想是环境考古“将今论古”原则的一个重要的思维前提,而地层学则是考古学发展的有力技术支持。 贰世界环境考古学发展简史 一、环境考古学的分类———描述阶段(20世纪30年代以前)19世纪中期,在以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为主的欧洲一系列史前考古学实践,显示了当代考古学雏形的各种特征。在他们的研究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很多后期环境考古理论发展的渊源。斯文?尼尔森(SvenNielsen)是这一个地区最早过去的关注生存方式,并试图通过考古材料推断史前生存方式科学家。尼尔森运用模拟实验和民族志标本进行系统比对以确定石器与骨器用途的尝试,被认为是最重要的研究方法论贡献之一。他还第一次将生计发展与技术变迁联系起来研究,这也许是用过程方法来解释史前变迁的最早例子。另一位科学家约翰?亚佩特斯?

考古发现与探索答案

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一)已完成成绩:?分 1 【单选题】二重证据法是由谁提出来的?() ?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分 2 【多选题】区别一个学科是否是考古学的学科标准包括()。?A、 ?B、 ?C、 ?D、 我的答案:ABCD得分:?分 3 【判断题】敦煌石窟是1999年由一名道士发现的。() 我的答案:×得分:?分 4

【判断题】通过考古手段获得的文物叫发掘品。()我的答案:√ 1 【多选题】下列属于遗迹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AD得分:?分 2 【多选题】下列属于遗物的是()。 ?A、 ?B、 ?C、 ?D、 我的答案:ABD得分:?分 3 【判断题】挖掘是考古学家最重要的工作。() 我的答案:×得分:?分

4 【判断题】含有文字的金属和石头制造的器物是金石学一般的收集对象。()我的答案:√得分:?分 1 【单选题】人类第一次合成的是哪一种金属材料?() ?A、 ?B、 ?C、 ?D、 我的答案:D得分:?分 2 【单选题】石器时代可再分为四个时期,关于这四个时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B、 ?C、 ?D、 我的答案:C得分:?分 3 【多选题】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的影响因素包括()。

?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分 4 【判断题】新石器时代使用的是磨制石器。() 我的答案:√得分:?分 1 【单选题】下列哪位属于第二代考古学家?() ?A、 ?B、 ?C、 ?D、 我的答案:B得分:?分 2 【判断题】三峡工程对古代遗存没有产生建设性破坏。()我的答案:×得分:?分 3

考古与环境研究

一、何谓环境考古学 环境考古学是研究古代自然环境与人类文化的相互关系的学科。环境考古学主 要是通过对古文化遗址中所包含的能够反映环境的遗存研究,来恢复古代人类及其文化的生存环境,分析自然环境对人类文化的影响,探讨人类文化适应、利用自然环境过程中形成的特色和对环境的改造过程,最后对古代自然环境的变迁史和人类文化的发展史之间的关系做出全面的解释。严文明先生指出:" 从全球角度来看,环境考古应力求回答诸如人类是在什么地方,在什么样的环境起源的,农业为什么只在少数几个地方起源,那些地方的环境到底提供了哪些特殊条件使得农业有可能在那里发生而不是在别的地方发生。人类的早期文明又为什么只在少数几个地方发生,各自发生的环境条件又是什么?这是环境考古的最高层次。 " 现代考古学通过田野考古调查与发掘获得的研究资料与信息,大致包括了人 类文化的、人类体质的和人类生存环境的三个方面。然而,在考古学诞生之后的相当一段时间内,热衷于发掘并详细描述古代人类文化遗存的考古学家们,曾经把遗址中出土的动植物遗骸看作是与人类活动无关的" 自然遗物" 而没有给予十分的关注。 以后,随着考古学的发展和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越来越感觉到,影响人类文 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仅就自然环境而言,始终是人类文化存在的基础和影响人类文化发展的外部条件之一,不了解有关人类文化生存的自然背景,是很难全面恢复人类历史面貌的。 环境考古学的产生,有其理论方面的背景和科学技术方面的条件。首先,文化 生态学理论是环境考古学产生的理论基础。20世纪中期,美国著名人类学家斯图尔德(Steward.J .H,1902~1972)首先提出了文化生态学的概念。所谓文化生态学,

2015通识课考古发现与研究

1.1 区别一个学科是否是考古学的标准不包括 A 研究对象 B 研究方法 C 研究目的 D 研究年限 下列不属于我国第一代考古学家的是 A 傅斯年 B 李济 C 张忠培 D 梁思永 从1921年起,我国考古学已经经历了三代学者的交替×四代 甲骨文的文物发现是在 A 1899.0 B 1900.0 C 1901.0 D 1902.0 考古学是通过征集手段获取资料的×考古学通过科学发掘文物学通过征集手段1.2 下列按出现时间从早到晚排列正确的是 A 铜器石器铁器 B 石器铜器铁器 C 石器铁器铜器 D 铁器铜器石器 下列哪项属于遗迹的特点 A 可携带 B 不可移动 C 人为加工 D 完整性 科学考古学的诞生条件包括 A 地质学的发展 B 生物学上的细胞学说 C 古物学的发展 D 历史学的发展 考古学研究对象为实物;历史学研究对象为文献资料√ 文物学不使用科学发掘的手段来获得研究对象资料√ 1.3 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区别不包括 A 磨制石器出现 B 陶器出现 C 动植物的驯练与培养 D 合成金属材料在石器时代中较为重要的两个时代是 A 旧石器时代新时期时代 B 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 C 新时期时代铜石并用时代 D 铜石并用时代旧石器时代 从300万年前开始,直到一万年前,石器通过磨制方式制作,称为旧石器时代×打制在青铜时代,青铜器主要被用来 A 装饰 B 祭祀 C 生产工具 D 建筑 从一万年前开始,新石器时代的出现与农业革命息息相关√ 2.1 考古学家不包括 A 学者 B 技工 C 后勤人员 D 领导者 考古学家的标准是扎实的专业基础,丰富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较强的行政能力考古学跟经济、民生、法律都存在矛盾× 下列属于第二代考古学家的是 A 夏鼐 B 苏秉琦 C 严文明 D 王巍 中国的考古研究被称为“黄金时代”√ 考古危机的原因不包括 A 生态建设 B 基础设施建设 C 农业用地 D 旧城区改造 2.2 下列行为对考古没有危害的是 A 文物的非法买卖 B 祖传文物的流通 C 鉴宝节目 D 走私 下列属于传世品特点的是

考古学著名学者及其作品

20世纪考古学部分著名学者及其作品 曾昭橘(1909—1964),中国第一位女考古、博物馆学家。 著有《大理发掘工作》、《南唐二陵发掘报告》、《中国铜器铭文与花纹》、《论周至汉之首饰制度》、《博物馆》、《试论湖熟文化》、《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等。组织举办《社会发展史展览》、《中国历史文物陈列》、《江苏历史陈列》等。 陈直(1900—1980) 著有《史记新证》、《汉书新证》、《两汉经济史料论丛》、《文史考古论丛》以及《摹庐丛著》等. 董作宾(1895—1963)原名作仁,号平庐,字彦堂,河南南阳人。 著有《殷墟文字甲编》、《卜辞中所见之殷历》(1931)、《殷历谱》(1945)、《西周年历谱》、《殷墟文字乙编》、《中国年历总谱》(中英文对照)等。 斐文中(1904—1982) 中国旧石器考古学和第四纪哺乳动物学的奠基人、中国古人类学的主要创始人。1929年起,主持并参与北京周口店的考古发掘和研究,是中国猿人第一个头盖骨的发现者。 著有《周口店洞穴层采掘记》、《周口店山顶洞之文化》、《中国史前时期之研究》等 冯汉骥(1899—1977) 著作:《中国亲属制》、《由中国亲属名词上所见之中国古代婚姻制》、《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倮倮之历史起源》等。 高去寻(1909—1991) 主要研究方向是殷墟,著有《侯家庄》等。 郭沫若(1892—1978) 主编《甲骨文合集》;考古学方面的文章有《中国古代社会研究》、《甲骨文研究》、《卜辞研究》、《殷商青铜器金文研究》、《十批判书》、《奴隶制时代》、《文史论集》等。 郭宝钧(1893—1971) 著有《中国的青铜器时代》、《关于新郑莲鹤方壶的研究》、《洛阳西郊汉代居住遗迹》、《陶器与文化》、《殷周车制研究》、《殷周的青铜武器》等。 胡厚宣(1911—1995) 参与了《甲骨文合集》编辑工作;著有《战后宁沪新获甲骨集》(来熏阁书店1951年)、《战后南北所见甲骨录》(来熏阁书店1951年)、《战后京津新获甲骨集》(上海群联出版社1954年)、《甲骨续存》(上海群联出版社1955年)、《五十年甲骨发现的总结》、《五十年甲骨论著目》、《甲骨学商史

网络公选课【考古发现与探索】课后习题及答案

网络公选课【考古发现与探索】 (复旦大学教授:高蒙河)2016.4.10 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一)已完成 1 中国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起源于哪一年 A、1900.0 B、1921.0 C、1935.0 D、1947.0 我的答案:B 2 秉琦是哪所大学考古学专业的创始人 A、清华大学 B、大学 C、复旦大学 D、中国科技大学 我的答案:B 3 区别一个学科是否是考古学的学科标准不包括 A、研究对象 B、研究方法 C、研究目的 D、研究主体 我的答案:D 4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家王威先生是中国第几代考古学家 A、一 B、二 C、三 D、四 我的答案:C 5 在龙骨药材上有下列哪项重要考古发现 A、汉晋简犊 B、龙门石窟 C、甲骨文 D、良渚文化 我的答案:C 6 二重证据法是谁提出来的 A、王国维 B、梁启超 C、章太炎

D、季羡林 我的答案:A 7 敦煌石窟是由一名道士在1899年发现的 我的答案:× 8 影视作品里的考古学家和真实的考古学家是有差别的 我的答案:√ 9 考古手段获得的文物叫发掘品 我的答案:√ 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二)已完成 1 下列不属于遗迹的是 A、墓葬 B、房屋 C、道路 D、鼎 我的答案:D 2 下列不属于遗物的是()。 A、生产用具 B、生活用具 C、房屋 D、刀 我的答案:C 3 “三器说”是哪国人提出来的 A、英国人 B、埃及人 C、丹麦人 D、西班牙人 我的答案:C 4 金石学一般的收集对象是含有文字的金属和石头制造的器物 我的答案:√ 5 地质学的发展和生物学上的进化论对科学考古学起到重要的影响我的答案:√ 6 考古学家最重要的工作是挖掘 我的答案:× 考古发现与探索绪论(三)已完成 1

分析化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分析化学在考古学研究中的应用 人们对古陶瓷的认知是多方面和多层次的,通常对一件古陶瓷器来说,主要是通过对它的造型、纹饰、款式、釉彩、工艺、胎釉等方面进行研究[1]。研究的基础是将研究对象和一系列经排比的标准器物进行比对,这些研究在一般情况下都是直接依靠人眼来进行的,由于牵涉到的历史、美术及工艺等知识较多,研究成果的取得需要有较长时期的积累。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越来越多的新的测试方法问世,物体的结构、化学成分、热特性、密度、元素化学状态以及对热、光等的反应特性等等都可以成为分析测试的对象。在这些分析对象中,有很多是人眼不能分辨和察觉的,它们与颜色、质地、纹饰等一样都是物质的属性 一:古文物的年代研究 1 X荧光成分分析测量陶瓷器年代 x荧光能全面分析古器物的钠、镁、铝、硅、铅等16种微量元素的组成和变化情况,通过和标准样本的数据作对比,判断检测品的真实性。x荧光能谱分析已广泛应用于古陶瓷研究、古陶瓷元素分析、产地辨别及古陶瓷真伪鉴别等考古、文物领域。热释光是磷光体受到辐射作用后积蓄起来的能量在加热过程中重新以光的形式释放出来的物理现象。利用这一现象,可以测定陶瓷器和砖瓦等物体的烧制年代,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项考古、测年技术¨J。热释光是陶瓷器中放射性物质和周围环境发出的微弱的核辐射通量长期作用在陶瓷器矿物晶体中产生的一种效应。影响热释光信号的外界因素有高温加热,人工辐照,光照作用等。早在1989年,Trowbridge和Bubank做过试验:他们把天然荧石加热,排空它们在地质时期积累的热释光,然后用x射线辐照,在没有光的情况下观察辐射剂量与发出的热释光的关系,基本确定热释光由辐照产生。可见热与x射线辐照都会影响或一定程度上改变本来的热释光信号强度。在一般的热释光现象中,激发的方式有很多种。由摩擦或者研磨激发的称摩擦热释光,由电场传输的能量激发的称电子热释光。通常讲的热释光指由紫外光子和电离辐射激发的热释光. 2 中子活化分析 中子活化分析方法(INNA)在古陶瓷学上常被用来研究陶瓷器的产地。INNA是一种应用于成分分析的放射分析物理方法。活化分析的基础是核反应,以中子或质子照射试样,引起核反应,使之活化产生辐射能,用^y射线分光仪测定光谱,根据波峰分析确定试样成分;根据辐射能的强弱进行定量分析。其典型的测试灵敏度可达10曲(ppb)级别,某些元素的灵敏度达到了10-12(ppt)级别。 3 化学组成分析在判别古陶瓷年代中的应用 通过古陶瓷元素成分分析来辅助古陶瓷年代判别的工作进行了已有几十年了,但直到近年才开始进入实质性的系统发展阶段,主要原因是:古陶瓷的化学组成与制作年代没有直接一一对应的关系,判别必须依赖完善的化学组成数据库,而建市数据库的工作量非常大;另外通过化学组成来辅助古陶瓷判别的科学模式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在构建古陶瓷化学组成数据库的基础卜,经过一段时问的摸索,我们在甄别现代仿品和推断瓷器年代方面有了几个成熟的模式。需要说明的是,在所有古陶瓷判别的工作中,给出肯定性的结论只可能是相对的,如:仿品胎釉的化学组成这一属性与真品相符,并不能说明它在其它各属性上也与真品相符,需要多重证据(如纹饰造型、热释光特性等)支持才能有更精确的判定。但如果仿品在某些特征性的属性上与真品不符,所给出的否定性的判别结论则是可信的。 二:文物的无损研究 无损检测技术是在现代物理学、电子学、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学科的基础上发

考古学作业

我对考古学习的一点感想 环境科学一班64100110 宋阳转眼间就到了考古与科技这门选修课结课的时间,虽然仅有短短的十节课,但是通过老师的介绍,自己还是确有收获的。 犹记得当初在选课时我曾臆想着考古是什么、考古学家到底是做什么?。有时,我会想:当一个考古学家多好,当开启一个充满宝藏的墓穴时,或者抚摸着一件件覆盖着历史尘埃的文物时,那感觉当是多么的幸福。是不是如果发现了一件宝贝就发财了之类的……现在想来,那时的思想是有点幼稚,将考古比之于挖宝,但也有点情有可原,因为很多人都是同样的看法。 对于我们初学者来说,正确认识考古是极为重要的。它既不神秘也不有趣,更不能等同于挖宝。它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工作,是一个为之奉献终生的工作。就其重大意义来讲,考古面对的是没有流逝的历史,它要让历史的长河重新流淌,它能将已知和未知的过去变成看得见摸得着的现实,帮助人类认识真正的自己。当然,在一定程度上来讲,考古就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营生,这是不为过的。 老师在课堂上讲述了很多他自己参与的考古实例,我非常喜欢听这些趣味丛生的故事,对我来说这更像是一种冒险,充满了挑战和刺激。但是随着我对考古的更深层次的认识,我越发感觉到这个工作需要一种精神,一种细致入微、吃苦耐劳的精神。一

个人在荒郊野外敲敲打打,更需要忍受寂寞,这些苦痛都是我们平常体会不到的。还有团队协作更是重中之重,一个人总不能把一个遗址从勘探到挖掘到研究都完成吧,即使这个遗址只有一平方米大小,闭门造车、自我封闭是出不了成果的。 专心致志地聆听老师的讲解是一件非常享受的事,然而很多同学其实只是抱着应付的心态来上课。其实,强迫自己在这种环境下去做自己的事倒不如去听听课,其实考古真的挺有意思。 作为一名环境科学的学生,我想谈一谈我的专业与考古的联系,这两门学科中间形成了一个交叉学科便是环境考古学了。考古学对于古环境研究及对地球环境变迁具有重要的作用。 考古学并不仅仅被动地接受有关古环境研究的成果,二者之间有着相辅相成的密切关系。 首先,虽然环境气候的变化,主要是通过地壳运动引起的地形地貌变动和大气物理要素(太阳辐射、大气环流等)的变化来实现的,故研究古环境气候的演变,主要依靠地质、地理、古生物等学科对沉积环境、古地貌、动植物群落的变化与分布的研究。但是,自从人类出现以后,随着文化的不断进步,人类由消极地适应环境逐渐向积极主动地改造环境转变。特别是全新世以后,随着工具的改进、技术的进步、农业的出现、人口的增加,人类活动日益给自然的生态环境以越来越多的影响,甚至有可能引起区域性生态环境和气候的变化。因此,不了解人类文化是很难

考古发现与探究期末考试答案

考古发现与探究期末考 试答案 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

一、单选题(题数:50,共分) 1考古学家不包括 A、学者 B、技工 C、后勤人员 D、领导者 我的答案:D 2带彩陶的文化称为()。 A、河姆渡文化 B、龙山文化 C、仰韶文化 D、良渚文化 我的答案:C 3下列人类进化阶段中,属于最早的是 A、古猿阶段 B、南猿阶段 C、猿人阶段 D、智人阶段 我的答案:A 4下列哪个人物曾提出薄葬制度 A、商汤 B、曹操

C、秦始皇 D、李世明 我的答案:B 5类型学构建某个特定时空范畴,通过人们使用的器物来了解当时人类的情况,这种情况不包括()。 A、国家的地形与气候 B、人们的生活生产环境 C、心理因素 D、传统习俗 我的答案:A 6旧石器时代中期大体上相当于人类体质进化的 A、早期智人阶段 B、能人和直立人阶段 C、晚期智人阶段 D、智能发展阶段 我的答案:A 7下列属于传世品特点的是 A、明确的地层信息 B、历史信息准确 C、科研价值低 D、科研价值高 我的答案:C

8《铁云藏龟》的作者是谁 A、罗振玉 B、王懿荣 C、刘鹗 D、王国维 我的答案:C 9铝铍埋藏测年法的测量对象是什么 A、铝 B、铍 C、碳 D、石英 我的答案:D 10中国文物保护的最高等级是 A、国宝级 B、一级 C、二级 D、三级 我的答案:B 11在人类演化各阶段中,最早使用工具的人是() A、南猿 B、智人 C、能人

D、直立人 我的答案:C 12中国城市规划时要有中轴线的规定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 A、唐 B、汉 C、秦 D、三国 我的答案:D 13跨湖桥遗址出土的水稻当中大约有多少比例的水稻出现了有别于野生稻的变异 A、20% B、50% C、70% D、85% 我的答案:B 14探铲又叫做什么 A、安阳铲 B、北京铲 C、洛阳铲 D、南京铲 我的答案:C 15金石学是在哪个朝代发展起来的

植物考古学讲稿(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版)

植物考古学(讲稿)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xx志军 第一部分植物考古学简史 顾名思义,植物考古学是专门研究考古遗址出土植物遗存的,有关考古出土植物遗存的报道最早可以追溯到19世纪,例如,当时在干燥的埃及古墓中曾发现过脱水植物遗存,在瑞士古代湖边遗址中发现了长期被水浸泡的植物遗存,等等。但是,这些植物遗存的出土完全是一种偶然,主要是由于特殊的埋藏环境为植物遗存的保存提供了条件。另外,当时对这些植物遗存的研究完全是由植物学家独立进行的,其研究结果仅限于对植物种属的鉴定,基本上没有涉及与人类文化的关系,所以这些发现和研究还算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植物考古学。 20世纪40年代初,在植物学的研究中出现了一个新的概念,称作“人文植物学”,专门探讨植物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植物学的新概念立即引起了考古学界的关注,一些比较敏感的、思路开阔的考古学家开始意识到,如果能够通过考古发掘发现古代植物遗存,然后再探讨古代人类与古代植物的关系应该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于是,一些考古学家就开始试图通过考古发掘主动地寻找古代植物,邀请植物学家参与考古项目,并与植物学家共同对出土的植物遗存进行的研究。但是,当时还是没有找到一种通过考古发掘获取植物遗存的有效的方法,他们的发现依然是靠运气,比较系统的植物遗存资料主要还是来源于那些位于干燥地区的遗址或长期被水浸泡的遗址。 20世纪60年代,考古学界爆发了一场有关考古学理论和方法的大讨论。一些年轻的考古学家开始意识到了考古学研究不应该仅局限于对所发现的古代文化遗存的描述和对古代文化时空框架的构建,而是应该进一步地运用所发现的考古资料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解释古代人类文化的发展与过程。由于植物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复原古代人类生活方式就必然离不开对植物遗存的研究,因此,如何有目的地通过考古发掘系统地发现古代植物遗存就成为了当时亟待解决的一个新问题,在这种背景下,浮选法应运而生了,当浮选法开始被应用到考古发掘中后,考古学家终于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主动地在任何遗址或遗址中的任何区域寻找和发现古代植物遗存。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中国史前时期自然环境的基本特征 佚名 一、中国史前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 地质学研究表明,中国史前及现代自然地理环境的基本格局,是新生代以来的新构造运动而形成的。进入地史的新生代后,全球发生了剧烈的造山运动。第三纪是造山运动最为剧烈的时期。由于欧洲的阿尔卑斯、亚洲的喜马拉雅和环太平洋的造山运动,使得海洋范围缩小,陆地面积扩大,最终形成了现今地球的海陆轮廓。 对中国现今地形影响最大的是喜马拉雅运动。依据板块运动理论,喜马拉雅运造山动是由于第三纪印度、阿拉伯等小板块碰撞亚洲大陆而发生的。喜马拉雅地区,在始新世时还是海洋环境,中新世时强烈的造山运动使这一地区上升为陆地,上新世晚期青藏高原已抬升到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更新世早期平均海拔为2000米,更新世中期高原面在3000米左右,更新世晚期广大原面已达4500~ 5000 米的高度。喜马拉雅运动导致了中国自然地理环境和气候等发生了一系列重要的变化。 首先,喜马拉雅运动,不仅导致了青藏高原的形成,而且引起了中国大陆的一系列大规模的差异性升降构造变化,形成了西高东低呈巨大的三级阶梯形下降的自然地貌基本格局,即由珠穆朗玛峰等一系列高大山系和青藏高原组成的第一级阶梯,海拔高度一般为4000~ 5000 米;自昆仑山和祁连山以北、横断山脉以东,地势急剧下降而形成第二级阶梯,包括新疆和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和云贵高原等,海拔高度多在1000~ 2000 米之间;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到滇东高原一线以东,地势再次下降形成第三级阶梯,包括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地区,高度也降到1000米以下到数十米。 其次,由于青藏高原的隆起,大大改变了中国的古地貌,引起了西风激流的动力作用,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在强大的西风激流吹扬下,中亚内陆沙漠地区的大量粉尘被抬升到3000米以上的高空,随风向东南方向飘移。之后,由于东南季风的干扰和秦岭、六盘山、吕梁山、太行山的阻隔和截留,风速变慢,在黄河中下游一带大量沉积下来,形成巨厚的黄土堆积。中国第四纪黄土研究表明,黄土是从距今约250 万年前的更新世早期开始堆积的。但当时,由于青藏高原上升的还不很高,西风激流的作用尚不很强,最早形成的午城黄土的沉积的速率、厚度和广度均较小。中更新世时,随着青藏高原的不断抬升,风力作用和沉积速率加强,在黄河中游,特别是泾、洛河流域形成了厚达数十米的离石黄土。更新世晚期,由青藏高原进一步上升到现代的高度,青藏高寒区和西北干旱区最终基本形成,气候进一步变得干凉,风力作用和马兰黄土的堆积速度明显加快,最终在中国北方形成了总面积约60万平方公里的黄土堆积,并在黄河中游一带形成了蔚为壮观的黄土高原。 再次,喜马拉雅运动还引起阿尔泰山、天山、昆仑山、祁连山、阴山、燕山、秦岭、南岭等山系的强烈上升,大大改变了中国各地气候要素的组成,最终形成了三大自然区域:即东部季风区(大兴安岭以东、内蒙古高原以南、青青藏高原以东)、西北干旱区(青藏高原和黄土高原以北)和青藏高寒区。此外,境内的一些东西走向山脉,阻当了西北寒流的南下和东南暖湿气流的北上,对于大气热量和水分的再分配也起到了明显的作用。自北而南-形成了温度、降水量、植被有所差异的几个气候区。北部天山-祁连山-阴山-燕山一带是划分暖温带和温带的分界

夏商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夏商考古的发现与研究 《考古发现与夏商起源研究》首先讲述了本课题的缘起,对有关概念如“鲁西南”、“三代”、“先商文化”等的范围作了界定,并对相关学术研究状况作了回顾与评介。关于夏商考古的发现与研究你又知道多少呢?下面是为大家整理的夏商考古的发现与研究,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夏商考古的发现与研究之基本信息 出版时间:2009-10-01 版次:1 页数:256 装帧:平装 开本:32开 所属分类:图书>>其它分类 夏商考古的发现与研究之内容简介 《考古发现与夏商起源研究》首先讲述了本课题的缘起,对有关概念如“鲁西南”、“三代”、“先商文化”等的范围作了界定,并对相关学术研究状况作了回顾与评介。第二部分是考古发现与尧舜文化研究,对20世纪30年代以来的鲁西南考古学史作了回顾,以及考古学所见四千年前鲁西南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和考古学所见尧舜时代研究。第三部分是考古发现与夏起源研究,对夏族的起源、考古学所

见大禹治水、夏朝初期的政治中心进行了专题研究。第四部分为考古发现与商起源研究,对商族的起源、北亳在今何地、商文化的东扩与西进进行了全方位的考证。 夏商考古的发现与研究之图书目录 绪论 第一章考古发现与尧舜文化研究 一、鲁西南考古发现与发掘概况 二、考古学所见四千年前鲁西南地形地貌及自然环境 三、考古发现与传说中的尧舜时代 四、虞为夏朝建立前的一个朝代 第二章考古发现与夏起源研究 一、夏王朝不是后人的杜撰 二、夏族起源考 三、大洪水的传说 四、考古学所见大禹治水研究 五、夏朝的政治中心在古济、濮流域 六、夏文化与二里头文化 第三章考古发现与商起源研究 一、商族起源之地考辨 二、商族八迁考 三、毫都考辨 四、商文化的东扩与西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