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教材 读懂学生 实施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读懂教材 读懂学生 实施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实施有效教学的再思考

发表时间:2011-12-15T09:10:40.060Z 来源:《现代教育教学导刊》2011年第10期供稿作者:李桂华[导读] 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吉林省白城市通榆蒙校(137200)李桂华通过第一轮的《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实施有效教学》的主题教研活动,使我更加明确了“读懂教材读懂学生”的重要性,从而懂得如何读懂,懂到通透,达到博懂,才能行之有效。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实际谈一谈几点做法:1正确使用教材

教材是专家所编写,要相信专家,但不要迷信专家,在读懂“四目标”(课标、学段目标、学期目标、课时目标)并转化为学生个体目标,明确编者意图的基础上,合理恰当使用教材。①换掉不符本班学生实际的情境图;②对书中信息零乱的进行重新梳理。如六年比的应用49页例2,读懂教材上的信息、明确还可以配制不同比例的洗洁剂,让学生结合实际,提出不同问题,补充书中的空白点;③对知识上跨度大的内容要架个梯子;④对学生难理解的内容教师可提供些辅助资料,如课件、实物。有助于学生的理解;⑤把教材内容大致分为三类:即概念类,固定不变的定义、性质、公式……,计算类,解决问题类。引导学生运用比较的方法研究它们的编排特点,指导他们运用什么方法去解决此类问题,让他们在遇到此类问题时有路可走。如对一些定义概念,指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字词反复阅读,在读中消化理解。对一些性质、公式要掌握其推导过程,对于计算要掌握方法,对于解决问题要明确此类题的结构,了解条件与问题的关系,掌握解决不同类问题的方式方法。

2正确评估学生

对学生既要看到他显性的一面,又要看到他隐性的一面。新课程倡导的学生观是:学生是发展中的人,学生的身心发展是有规律的,学生具有巨大的发展潜能。学生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学生是独特的人,学生是一个完整的人,每个学生都有自身的独特性。学生与成人之间存在着巨大差异。学生是个具有独立意义的人,每个学生都是独立于教师头脑之外、不以教师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责权主体,教师要正确评估每一个学生,要让他感觉到你是关注他的,而且很公平。在课堂上不要随便冷言冷语的指责,出现问题要委婉处理,能课下解决的课后解决,课上要赢造民主愉悦氛围,让他们拥有“心理安全”和“心理自由”的心境,这样才能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学生的思维才能积极主动,无忧无虑,敢疑敢问,敢说敢为,对学习才能达到乐此不疲。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发展,达到极至。

3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的关系决定着学校的面貌。教学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苏霍姆林斯基说:“学校里的学习不是毫无热情地把知识仅从一个头脑装进另一个头脑里,而是师生每时每刻都在进行心灵接触。”教学中教师要关注每一个学生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给学生营造一个宽松愉悦的学习氛围。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教学过程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要建立起与学生沟通的绿色通道。教师教学始终要语言亲切、态度和蔼、热情耐心,对待学生要一视同仁、多关心、多鼓励、尊重学生的人格,保护学生的自尊心与学生和平相处,产生情感上的共鸣,使他们感受到在课堂上与教师平等、民主交流的愉快感。

4学会沟通与交流

叶澜教授曾提出:“人类的教育活动起源于交往,教育是人类一种特殊的交往活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更强调在人的交往中学习,教学本身就是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间的互动,教师主动营造彼此之间敞开心扉实现平等、民主的对话情景。在多元的互动中,学生的见解,教师的知识阅历,学生的生活经验,个体的独特感受交织在一起,从而达成课堂教学目标,使我体会到“教学相长”的真正内涵。

5重视自身发展

大家都知道,教学的三要素是教材、学生、教师,课堂是活动场所,教材是媒介,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如何常态下在有限的时间内促进学生最大化的发展,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益,我觉得它是经验不断生成的过程,由“读——懂——行——思”到“再读——再懂——再行——再思”。经过师与生、生与生的思维轮回撞击,不断升华总结的过程,所以教师本身应不断“充电”,做到“一面教、一面学”,多渠道地广纳信息,才能使自己的教学逐渐趋于高效。

6优化学法

“教”的目的是为了“不教”,教师应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新课标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教给学生学会预习,学会怎样去读懂教科书,学会如何质疑,怎样抓住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怎样和同学合作去解决疑难问题,久而久之将形成自学能力。

7经常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反思是教师对自己教学过程所做出的行为、决策及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静下心来认真地对自己的教学行为进行重新的审视:对教学中的纰漏与不足加以斧正,以便更好地完善教学并警示后续教学;对教学精彩的瞬间记录下来,给予他人借鉴与光大。善于总结自己的教学行为的教师往往进步很快。这也是有效教学不可缺少的途径。 “每日三省吾身”,一省,早起今天几节课,每节讲什么,学生达到什么标准,哪些学生会有困难,如何解决。二省,一天下来,哪些地方做到了,哪些地方没做到,如何改进自己的教学行为,从教材的理解,学生学习状态,课堂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反思,并做好简单的记录。三省,明天的事需要做哪些准备,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读懂教材,读懂学生,实施有效教学,是我们永远话不完的主题,也是教育者永远要历练的教学行为。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