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法大纲模拟题

刑法大纲模拟题
刑法大纲模拟题

2016年大纲刑法新增考点及其模拟题

一、第十章“刑法种类”中,新增第三节“非刑罚处罚措施”,其下包括1个考点“职业禁止”。

【关联法条】

第三十七条【非刑罚处罚措施】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可以免予刑事处罚,但是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予以训诫或者责令具结悔过、赔礼道歉、赔偿损失,或者由主管部门予以行政处罚或者行政处分。

第三十七条之一【职业禁止】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或者实施违背职业要求的特定义务的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犯罪情况和预防再犯罪的需要,禁止其自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从事相关职业,期限为三年至五年。

被禁止从事相关职业的人违反人民法院依照前款规定作出的决定的,由公安机关依法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照本法第三百一十三条的规定定罪处罚。

其他法律、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另有禁止或者限制性规定的,从其规定。

【模拟题】

1.下列哪些选项说法错误?

A.对犯罪分子判处主刑或者附加刑之后,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同时决定适用非刑罚处罚措施

B.责令赔偿损失,以被害人提起民事诉讼为前提,如果被害人没有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得主动判处犯罪人赔偿损失

C.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被判处管制的,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禁止其在刑罚执行期间从事相关职业

D.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有禁止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该规定,情节严重的,可能成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二、第十二章第二节“假释制度”中,新增考点“假释的程序”。

【关联法条】

第八十二条【假释的程序】对于犯罪分子的假释,依照本法第七十九条规定的程序进行。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假释。

第七十九条【减刑程序】对于犯罪分子的减刑,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减刑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确有悔改或者立功事实的,裁定予以减刑。非经法定程序不得减刑。

【模拟题】

2. 对于犯罪分子的____,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____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相关条件的,裁定予以____。非经法定程序不得____。关于以上空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只应填“减刑”,不能填“假释”

B.只应填“假释”,不能填“减刑”

C.既可以均填“减刑”,也可以均填“假释”

D.既不能均填“减刑”,也不能均填“假释”

三、第十六章“危害公共安全罪”,第二节“普通罪名”中:(1)修改考点“帮助恐怖

活动罪”,新增考点“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2)删除考点“危险物品肇事罪”。

【关联法条】

第一百二十条之一【帮助恐怖活动罪】资助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的个人的,或者资助恐怖活动培训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为恐怖活动组织、实施恐怖活动或者恐怖活动培训招募、运送人员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第一百二十条之二【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一)为实施恐怖活动准备凶器、危险物品或者其他工具的;

(二)组织恐怖活动培训或者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

(三)为实施恐怖活动与境外恐怖活动组织或者人员联络的;

(四)为实施恐怖活动进行策划或者其他准备的。

有前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模拟题】

甲明知乙要组织恐怖活动培训,而将自己的厂房出租给乙,以供其培训所用。甲还唆使丙为乙进行恐怖活动培训招募、运送人员若干,丙在之后的培训中还讲授了恐怖活动的内容。甲发现参加培训的人数不多,场面冷清,遂花钱雇请丁去参加恐怖活动培训。乙在培训中,传授了汽车爆炸的技巧,并指使丁在某广场实施了汽车爆炸事件。

3.关于本案中甲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甲出租厂房给乙的行为成立帮助恐怖活动罪(正犯)与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帮助犯)的想象竞合犯

B.甲唆使丙为乙招募、运送人员的行为成立帮助恐怖活动罪(教唆犯)

C.甲花钱雇请丁去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成立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教唆犯)

D.甲的行为应以帮助恐怖活动罪与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数罪并罚

4.关于本案中乙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乙组织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成立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正犯)

B.乙传授了汽车爆炸的技巧的行为成立传授犯罪方法罪(正犯)

C.乙指使丁实施爆炸罪的行为成立爆炸罪(教唆犯)

D.对于乙的行为,应当以上述三罪数罪并罚

5.关于本案中丙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丙为乙进行恐怖活动培训招募、运送人员的,成立帮助恐怖活动罪(正犯)

B.无论乙是否实际实施了恐怖活动培训,丙的行为都成立犯罪既遂

C.丙讲授了恐怖活动的内容的行为成立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正犯),与乙成立共犯D.丙成立帮助恐怖活动罪(正犯)与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正犯),择一重罪处罚

6.关于本案中丁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B.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行为成立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帮助犯

C.丁在某广场实施了汽车爆炸事件的行为成立爆炸罪

D.丁与乙、丙成立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共犯,与乙成立爆炸罪的共犯

四、第十七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1):生产、销售伪劣商品罪”第二节“普通罪名”中,删除考点“生产、销售不符合标准的医用器材罪”。

五、第二十章“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4):破坏金融管理秩序罪”第二节“普通罪名”中,删除考点“对违法票据予以承兑、付款、保证罪”。

六、第二十五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

(1)第一节“重点罪名”中,修改考点“强制猥亵、侮辱罪”。

【关联法条】

第二百三十七条【强制猥亵、侮辱罪】以暴力、胁迫或者其他方法强制猥亵他人或者侮辱妇女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犯前款罪的,或者有其他恶劣情节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模拟题】

7.关于强制猥亵、侮辱罪,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强制猥亵男性中的“猥亵”包括性交行为,而强制侮辱妇女中的“侮辱”不包括性交行为

B.在公共场所强行扒掉男子衣裤,致使多人围观的,成立强制猥亵罪的加重情节,还成立侮辱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C.使用暴力强制猥亵他人,致使他人重伤的,成立强制猥亵罪与故意伤害(重伤)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D.将“强制猥亵他人致使被害人自杀的”解释为“其他恶劣情节”,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2)第二节“普通罪名”中,新增“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和“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2个考点。

【关联法条】

第二百五十三条之一【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向他人出售或者提供公民个人信息,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将在履行职责或者提供服务过程中获得的公民个人信息,出售或者提供给他人的,依照前款的规定从重处罚。

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单位犯前三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各该款的规定处罚。

第二百六十条之一【虐待被监护、看护人罪】对未成年人、老年人、患病的人、残疾人等负有监护、看护职责的人虐待被监护、看护的人,情节恶劣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有第一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模拟题】

8.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A.按照刑法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不要求情节严重,也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B.公民的电话清单、个人具体行踪等内容不涉及公民个人身份,不属于公民个人信息C.甲对其年迈的、行动不便的母亲长期虐待,情节恶劣,甲成立虐待罪与虐待被监护人、看护人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D.重病患者李某在住院期间,其家属聘请护工甲照顾李某。由于甲没有监护、看护职责,即使甲虐待李某的,也不成立虐待被看护人罪

七、第二十七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1):扰乱公共秩序罪”,第二节“普通罪名”中:(1)修改考点“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和“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罪”。

【关联法条】

第二百八十条第三款【伪造、变造、买卖身份证件罪】伪造、变造、买卖居民身份证、护照、社会保障卡、驾驶证等依法可以用于证明身份的证件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第三百零二条【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罪】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尸骨、骨灰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模拟题】

9.乙为快速获取驾驶证,经熟人介绍,给予交通民警甲5万元现金。甲利用职务之便,将盖好公章的空白驾驶证填上乙的相关信息,但在交与乙的时候,提出再给5000元钱的要求,乙只好给予甲5000元钱。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错误?

A.甲制作驾驶证的行为成立伪造身份证件罪与滥用职权罪的想象竞合犯

B.甲收取5万元和5000元的行为都成立受贿罪

C.对于甲将驾驶证交给乙的行为,乙成立买卖身份证件罪(正犯),甲成立买卖身份证件罪的帮助犯,二人具有共犯关系

D.乙给与甲5万元的行为成立行贿罪,给予甲5000元钱的行为成立买卖身份证件罪

10.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甲杀死乙之后,为泄愤又故意毁坏乙的尸体的,成立故意杀人罪与故意毁坏尸体罪(并罚)

B.甲在乙死亡之后,违背乙家属的意愿,擅自摘取了乙的眼角膜的,成立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罪

C.甲误将尸骨当作尸体盗窃的,无论按照什么学说,甲都成立盗窃尸骨罪

D.甲误将尸体当作活人而实施奸淫行为的,属于抽象事实认识错误,至少成立侮辱尸体罪

(2)新增“组织考试作弊罪”、“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代替考试罪”、“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6个考点。

【关联法条】

第二百八十四条之一【组织考试作弊罪】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为他人实施前款犯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非法出售、提供试题、答案罪】为实施考试作弊行为,向他人非法出售或者提供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试题、答案的,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代替考试罪】代替他人或者让他人代替自己参加第一款规定的考试的,处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模拟题】

11.甲是某司法考试培训机构负责人,为吸引更多学员报班,甲承诺考试期间以微型无线电耳麦传递答案。乙知道真相后,将20个微型无线电耳麦出租给甲。但在考场上,因20个耳麦在同一教室使用,且质量较差,发出巨大的噪音,被监考教师当场抓了现行。监考教师还发现了其他作弊事实:因考生李某患病住院,其父丙(当地司法局副局长)利用职务之便,偷偷将试题取出后交给丁,并让丁代替李某参加考试。而丁又将试题在自己的微信圈上予以公布,致使试题大范围泄漏。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甲的行为成立组织考试作弊罪

B.乙的行为成立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帮助犯,但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帮助犯的处罚规定;如果甲没有实施组织考试作弊的行为,则乙不成立犯罪

C.丙的行为成立滥用职权罪、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非法提供试题罪的想象竞合犯,与代替考试罪(教唆犯)数罪并罚

D.丁的行为成立代替考试罪(帮助犯)与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应当数罪并罚

【关联法条】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一【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利用信息网络实施下列行为之一,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一)设立用于实施诈骗、传授犯罪方法、制作或者销售违禁物品、管制物品等违法犯罪活动的网站、通讯群组的;

(二)发布有关制作或者销售毒品、枪支、淫秽物品等违禁物品、管制物品或者其他违法犯罪信息的;

(三)为实施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发布信息的。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有前两款行为,同时构成其他犯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

第二百九十一条之一第二款【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造成严

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模拟题】

12.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甲明知乙贩卖淫秽物品牟利,仍在微信圈里发布相关消息,情节严重的,即使乙尚未实施贩卖淫秽物品的行为,甲也成立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既遂)

B.甲明知乙进行诈骗活动,还为其设立QQ群,大量拉人入群,使得乙骗取了群员共计50万元的,甲成立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正犯)与诈骗罪(共犯)的想象竞合犯C.甲明知乙意图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集资诈骗犯罪,而为其主动提供互联网技术支持,但乙尚未实施诈骗行为就被查获的,或者乙并未利用甲提供的互联网技术实施诈骗的,甲的行为都不成立犯罪

D.甲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私下到处传播,致使当地群众人心惶惶的,成立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3)删除“聚众冲击国家机关罪”和“引诱未成年人聚众淫乱罪”2个考点。

八、第三十二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6):破坏环境资源保护罪”第二节“普通罪名”中,删除考点“非法占用农用地罪”。

九、第三十三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7):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第一节“重点罪名”中,修改考点“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罪”。

【关联法条】

第三百五十条【非法生产、买卖、运输制毒物品罪、走私制毒物品罪】违反国家规定,非法生产、买卖、运输醋酸酐、乙醚、三氯甲烷或者其他用于制造毒品的原料、配剂,或者携带上述物品进出境,情节较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明知他人制造毒品而为其生产、买卖、运输前款规定的物品的,以制造毒品罪的共犯论处。

单位犯前两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两款的规定处罚。

十、第三十四章“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8):组织、强迫、引诱、容留、介绍卖淫罪”,第一节“重点罪名”中,删除考点“嫖宿幼女罪”。

十一、第三十七章“贪污贿赂罪”,第二节“普通罪名”中,新增考点“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

【关联法条】

第三百九十条之一【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为谋取不正当利益,向国家工作人员的近亲属或者其他与该国家工作人员关系密切的人,或者向离职的国家工作人员或者其近亲属以及其他与其关系密切的人行贿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特别重大损失的,处七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模拟题】

13.20f14年3月,甲的儿子丁(15周岁)因组织聚众斗殴致使他人死亡而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甲找到乙(该县副县长李某的情妇),交给乙5万元现金,让其劝说看守所所长丙释放其子。乙找到丙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丙遂指使值班武警张某释放乙。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错误?

A.甲成立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乙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具有共犯关系

B.乙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教唆犯,从一重罪论处

C.丙与张某成立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共犯,其行为不成立徇私枉法罪

D.丁成立故意杀人罪,不能判处死刑,而且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十二、第三十八章“渎职罪”第二节“普通罪名”中,删除考点“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签订、履行合同失职被骗罪”。

十三、第三十九章“军人违反职责罪”删除第二节“普通罪名”,包括“投降罪”和“盗窃、抢夺武器装备、军用物资罪”2个考点。

答案及解析

1.下列哪些选项说法错误?

A.对犯罪分子判处主刑或者附加刑之后,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同时决定适用非刑罚处罚措施

B.责令赔偿损失,以被害人提起民事诉讼为前提,如果被害人没有提起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得主动判处犯罪人赔偿损失

C.因利用职业便利实施犯罪被判处管制的,人民法院根据需要可以禁止其在刑罚执行期间从事相关职业

D.行为人实施犯罪行为,行政法规对其从事相关职业有禁止规定的,从其规定;如果行为人违反该规定,情节严重的,可能成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答案与解析:

A.错误。只有针对没有判处主刑和附加刑的犯罪分子,才能适用非刑罚处罚措施。

B.错误。责令赔偿损失不同于刑事附带民事赔偿,无须被害人主动提起,人民法院可以主动适用。

C.错误。职业禁止是在刑罚执行完毕之日或者假释之日起开始执行,期限为3-5年。

D.正确。其他法律有职业禁止的,刑事判决从其规定;如果违反该判决,当然可能成立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2.对于犯罪分子的____,由执行机关向中级以上人民法院提出____建议书。人民法院应当组成合议庭进行审理,对符合相关条件的,裁定予以____。非经法

定程序不得____。关于以上空格,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只应填“减刑”,不能填“假释”

B.只应填“假释”,不能填“减刑”

C.既可以均填“减刑”,也可以均填“假释”

D.既不能均填“减刑”,也不能均填“假释”

答案与解析:

本题正确答案为C。减刑和假释的程序基本一致,只是条件不同。

甲明知乙要组织恐怖活动培训,而将自己的厂房出租给乙,以供其培训所用。甲还唆使丙为乙进行恐怖活动培训招募、运送人员若干,丙在之后的培训中还讲授了恐怖活动的内容。甲发现参加培训的人数不多,场面冷清,遂花钱雇请丁去参加恐怖活动培训。乙在培训中,传授了汽车爆炸的技巧,并指使丁在某广场实施了汽车爆炸事件。

3.关于本案中甲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甲出租厂房给乙的行为成立帮助恐怖活动罪(正犯)与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帮助犯)的想象竞合犯

B.甲唆使丙为乙招募、运送人员的行为成立帮助恐怖活动罪(教唆犯)C.甲花钱雇请丁去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成立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教唆犯)

D.甲的行为应以帮助恐怖活动罪与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数罪并罚

答案与解析:

A.正确。甲明知乙组织恐怖活动培训,还予以资助,成立帮助恐怖活动罪(正犯);同时成立乙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帮助犯,属于想象竞合犯。

B.正确。丙明知乙组织恐怖活动培训,而为其招募、运送人员的,无论乙是否实际实施了组织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丙都是帮助恐怖活动罪的正犯;甲唆使丙实施该行为,当然成立教唆犯。

C.错误。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中第(二)项仅处罚组织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与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而不处罚一般参加者。故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无罪,甲也不成立教唆犯。

D.错误。综合上述论述,甲的行为不得以帮助恐怖活动罪与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数罪并罚。

本题正确答案为AB。

4.关于本案中乙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乙组织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成立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正犯)

B.乙传授了汽车爆炸的技巧的行为成立传授犯罪方法罪(正犯)

C.乙指使丁实施爆炸罪的行为成立爆炸罪(教唆犯)

D.对于乙的行为,应当以上述三罪数罪并罚

答案与解析:

A.正确。乙组织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成立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属于正犯。

B.正确。乙传授他人犯罪方法的行为成立传授犯罪方法罪,属于正犯。

C.正确。乙指使丁实施爆炸罪的行为成立爆炸罪的教唆犯。

D.错误。乙组织恐怖活动培训,同时传授犯罪方法,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并与爆炸罪数罪并罚。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5.关于本案中丙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丙为乙进行恐怖活动培训招募、运送人员的,成立帮助恐怖活动罪(正犯)

B.无论乙是否实际实施了恐怖活动培训,丙的行为都成立犯罪既遂

C.丙讲授了恐怖活动的内容的行为成立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正犯),与乙成立共犯

D.丙成立帮助恐怖活动罪(正犯)与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正犯),择一重罪处罚

答案与解析:

A.正确。

B.正确。丙只要实际已经招募、运送了人员,就成立犯罪既遂。

C.正确。丙在恐怖活动培训中讲授恐怖活动内容的,属于“积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成立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正犯。

D.错误。丙的行为应当数罪并罚。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6.关于本案中丁的行为,下列哪些说法正确?

A.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B.丁参加恐怖活动培训行为成立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帮助犯

C.丁在某广场实施了汽车爆炸事件的行为成立爆炸罪

D.丁与乙、丙成立准备实施恐怖活动罪的共犯,与乙成立爆炸罪的共犯

答案与解析:

A正确,B错误。丁一般参加恐怖活动培训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C.正确,D错误。丁仅与乙成立爆炸罪的共犯。

本题正确答案为AC。

7.关于强制猥亵、侮辱罪,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强制猥亵男性中的“猥亵”包括性交行为,而强制侮辱妇女中的“侮辱”不包括性交行为

B.在公共场所强行扒掉男子衣裤,致使多人围观的,成立强制猥亵罪的加重情节,还成立侮辱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C.使用暴力强制猥亵他人,致使他人重伤的,成立强制猥亵罪与故意伤害(重伤)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D.将“强制猥亵他人致使被害人自杀的”解释为“其他恶劣情节”,符合

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答案与解析:

A.正确。强行与妇女发生性交行为的,成立于强奸罪。

B.正确。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制猥亵他人的,成立强制猥亵罪的加重情节(只要有其他人在场即可);公然侮辱他人,败坏他人名誉的,还成立侮辱罪。该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择一重罪处罚。

C.正确。强制猥亵、侮辱罪没有规定结果加重犯。暴力强制猥亵、侮辱他人,致使其重伤的,成立强制猥亵、侮辱罪与故意伤害(重伤)罪的想象竞合犯。

D.正确。按照同类解释规则,“其他恶劣情节”要求与列举的情形“聚众”或者“在公共场所当众”强制猥亵、侮辱的具有等价性,而“致使被害人自杀”具有同等程度严重性,将其解释为“其他恶劣情节”符合罪刑法定原则的要求。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D。

8.下列哪一选项正确?

A.按照刑法规定,窃取或者以其他方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的,不要求情节严重,也成立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

B.公民的电话清单、个人具体行踪等内容不涉及公民个人身份,不属于公民个人信息

C.甲对其年迈的、行动不便的母亲长期虐待,情节恶劣,甲成立虐待罪与虐待被监护人、看护人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D.重病患者李某在住院期间,其家属聘请护工甲照顾李某。由于甲没有监护、看护职责,即使甲虐待李某的,也不成立虐待被看护人罪

答案与解析:

A.错误。非法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的几种情形都要求“情节严重”。

B.错误。公民个人信息极为广泛,包括电话清单、个人具体行踪等内容。

C.正确。甲对家庭成员虐待,情节严重,成立虐待罪;甲对年迈、行动不便的老母亲负有监护、看护职责,长期虐待,情节恶劣的,成立虐待被监护人、看护人罪,其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

D.错误。受聘护工对于住院病人也有看护职责,如果虐待被看护人,情节恶劣的,也有可能成立虐待被看护人罪。

本题正确答案为C。

9.乙为快速获取驾驶证,经熟人介绍,给予交通民警甲5万元现金。甲利用职务之便,将盖好公章的空白驾驶证填上乙的相关信息,但在交与乙的时候,提出再给5000元钱的要求,乙只好给予甲5000元钱。关于本案,下列哪些说法错误?

A.甲制作驾驶证的行为成立伪造身份证件罪与滥用职权罪的想象竞合犯B.甲收取5万元和5000元的行为都成立受贿罪

C.对于甲将驾驶证交给乙的行为,乙成立买卖身份证件罪(正犯),甲成立买卖身份证件罪的帮助犯,二人具有共犯关系

D.乙给与甲5万元的行为成立行贿罪,给予甲5000元钱的行为成立买卖

身份证件罪

答案与解析:

(1)乙为谋取不正当利益,给予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甲5万元的行为成立行贿罪,甲成立受贿罪。

(2)甲利用职务之便伪造驾驶罪的行为属于滥用职权的行为,成立滥用职权罪;同时,利用盖有公章的空白驾驶证制作驾驶证的行为,成立(无形伪造方式的)伪造身份证件罪,与滥用职权罪属于想象竞合犯。

(3)在交易伪造的驾驶证时,甲提出要乙给予其5000元的行为,本质上属于买卖身份证件的行为,由于“买卖”包括买、卖、买来再卖,故甲乙都成立买卖身份证件罪的正犯。

综上,BC选项错误,AD选项正确。

10.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甲杀死乙之后,为泄愤又故意毁坏乙的尸体的,成立故意杀人罪与故意毁坏尸体罪(并罚)

B.甲在乙死亡之后,违背乙家属的意愿,擅自摘取了乙的眼角膜的,成立盗窃、侮辱、故意毁坏尸体罪

C.甲误将尸骨当作尸体盗窃的,无论按照什么学说,甲都成立盗窃尸骨罪D.甲误将尸体当作活人而实施奸淫行为的,属于抽象事实认识错误,至少成立侮辱尸体罪

答案与解析:

本题较为简单,正确答案为ABCD。

11.甲是某司法考试培训机构负责人,为吸引更多学员报班,甲承诺考试期间以微型无线电耳麦传递答案。乙知道真相后,将20个微型无线电耳麦出租给甲。但在考场上,因20个耳麦在同一教室使用,且质量较差,发出巨大的噪音,被监考教师当场抓了现行。监考教师还发现了其他作弊事实:因考生李某患病住院,其父丙(当地司法局副局长)利用职务之便,偷偷将试题取出后交给丁,并让丁代替李某参加考试。而丁又将试题在自己的微信圈上予以公布,致使试题大范围泄漏。关于本案,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甲的行为成立组织考试作弊罪

B.乙的行为成立组织考试作弊罪的帮助犯,但不适用《刑法》总则关于帮助犯的处罚规定;如果甲没有实施组织考试作弊的行为,则乙不成立犯罪C.丙的行为成立滥用职权罪、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非法提供试题罪的想象竞合犯,与代替考试罪(教唆犯)数罪并罚

D.丁的行为成立代替考试罪(帮助犯)与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应当数罪并罚

答案与解析:

A.正确。

B.正确。为他人实施组织考试作弊罪提供作弊器材或者其他帮助的,属于组

织考试作弊罪的帮助犯量刑的正犯化,不再适用总则帮助犯的处罚规定。本案中,如果甲未实施组织考试作弊的行为,帮助者乙当然不成立犯罪。

C.正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丙利用职务之便将国家考试试题提供给丁,造成严重后果的,成立滥用职权罪、故意泄漏国家秘密,属于法条竞合,适用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与非法提供试题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之后唆使丁代替李某参加考试的行为,成立代替考试罪的教唆犯,应当数罪并罚。

D.错误。让他人为自己替考或者替他人代考的,都是代替考试罪的正犯。丁在微信圈公布试题的行为,成立故意泄漏国家秘密罪,应当并罚。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12.下列哪些选项正确?

A.甲明知乙贩卖淫秽物品牟利,仍在微信圈里发布相关消息,情节严重的,即使乙尚未实施贩卖淫秽物品的行为,甲也成立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既遂)B.甲明知乙进行诈骗活动,还为其设立QQ群,大量拉人入群,使得乙骗取了群员共计50万元的,甲成立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正犯)与诈骗罪(共犯)的想象竞合犯

C.甲明知乙意图利用信息网络实施集资诈骗犯罪,而为其主动提供互联网技术支持,但乙尚未实施诈骗行为就被查获的,或者乙并未利用甲提供的互联网技术实施诈骗的,甲的行为都不成立犯罪

D.甲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私下到处传播,致使当地群众人心惶惶的,成立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答案与解析:

A.正确。甲的行为成立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既遂,这种行为是将部分犯罪的预备行为规定为实行行为,只要完成预备行为即为既遂。而且预备行为包括为自己实施和为他人实施犯罪做预备。

B.正确。甲成立非法利用信息网络罪与诈骗罪(共犯),属于想象竞合犯。

C.正确。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虽然是一个独立犯罪,但其本质是帮助犯的行为,应该遵循帮助犯的要求。故被帮助者没有实施相关犯罪的,帮助者不成立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故甲不成立犯罪。

D.错误。编造虚假的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或者明知是上述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者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才成立编造、故意传播虚假信息罪。

本题正确答案为ABC。

13.20f14年3月,甲的儿子丁(15周岁)因组织聚众斗殴致使他人死亡而被公安机关依法逮捕。甲找到乙(该县副县长李某的情妇),交给乙5万元现金,让其劝说看守所所长丙释放其子。乙找到丙表达了自己的意思,丙遂指使值班武警张某释放乙。关于本案,下列哪一选项错误?

A.甲成立对有影响力的人行贿罪,乙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具有共犯关系

B.乙成立利用影响力受贿罪与私放在押人员罪的教唆犯,从一重罪论处C.丙与张某成立私放在押人员罪的共犯,其行为不成立徇私枉法罪

D.丁成立故意杀人罪,不能判处死刑,而且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答案与解析:

A.错误。本案行为发生在2014年,按照溯及力原则,甲不成立对影响力的人行贿罪。

B.正确。乙的行为属于想象竞合犯。

C.正确。

D.正确。

本题正确答案为A。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96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96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3,分数:26.00) 1.下列行为中,应以故意杀人罪定罪处罚的是( ) A.强奸致人死亡的 B.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 C.抢劫致人死亡的 D.拐卖妇女,造成被拐卖妇女死亡的 ACD项中致人死亡的,都是结果加重犯,升格法定刑处罚。根据《刑法》第247条的规定,刑讯逼供致人死亡的,以故意杀人罪从重处罚,B项正确。 2.甲从事校车业务,负责接送蓝天幼儿园的小朋友上下学。甲驾驶的车辆额定载客16人,但是在蓝天幼儿园开亲子运动会时,甲驾驶校车接送了40位小朋友和家长到幼儿园,严重超过额定载客人数。甲的行为构成( ) A.重大责任事故罪 B.危险驾驶罪√ C.交通肇事罪 D.强令违章冒险作业罪 根据《刑法》的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醉酒驾驶机动车的;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违反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规定运输危险化学品,危及公共安全的构成危险驾驶罪。甲从事校车业务,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成立危险驾驶罪,B项正确。 3.根据有关部门统计,自《刑法修正案(九)》实施以来,从事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现象大幅减少。这一变化反映了刑法的( ) A.规制机能√ B.保护机能 C.保障机能 D.威慑机能 刑法的机能,是指刑法能产生的积极作用。一般来说,刑法具有规制机能、保护机能和保障机能。规制机能是对人的行为进行规制或者约束的机能,其方式是对犯罪规定刑罚,向国民显示该行为为法律所不容许,或者要求国民不要实施类似行为,从而避免犯罪。本题中,刑法扩大了危险驾驶罪的行为类型,将从事客运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纳入刑法规制范围,向国民显示该行为为法律所不允许,从而降低人们从事该行为的概率。本题体现了刑法的规制机能,A项正确。 4.犯罪既遂的判定标准是( ) A.结果说 B.目的说 C.动机说 D.构成要件说√ 理论上关于犯罪既遂的判断标准不一,有结果说、目的说、构成要件说。通说采取构成要件说。构成要件说认为既遂是指犯罪行为完全具备了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情况。犯罪行为没有完全具备基本犯罪构成要件的,属于犯罪未遂。D项正确。 5.《刑法》第232条规定:“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该条规定了故意杀人罪的( ) A.修正的犯罪构成 B.标准的犯罪构成√ C.派生的犯罪构成 D.加重的犯罪构成

(0150)《刑法总论》网上作业题答案

(0150)《刑法总论》网上作业题答案1:2010年春季第1批次 2:2010年春季第2批次 3:2010年春季第3批次 4:2010年春季第4批次 5:2010年春季第5批次 6:2010年春季第6批次 1:[多选题] 3.关于刑法的解释,一下叙述正确的是() A:我国刑法第9条规定;“本法所称国家工作人员,是指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此为立法解释 B:1997年12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确定罪名的规定》委司法解释 C:全国高教自考委员会指定教材《刑法学》对简介故意的解释为学理解释 D:全国人大法工委对刑法的修订提出的建议稿委立法解释 参考答案:ABCD 2:[多选题] 2.特别刑法包括() A:单行刑法 B:附属刑法 C:刑法修正案 D:刑法典 参考答案:ABCD 3:[多选题] 1.刑法中所称"违反国家规定”,是指违反() A:法律 B: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决定 C:国务院发布的决定和命令 D:各部委制定的行政规章

参考答案:ABCD 4:[论述题]简述刑法的机能。 参考答案: 刑法的机能也就是刑法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可以分为本体论机能与价值论机能:从本体论的角度,可以分为促进机能和限制机能。 促进机能又被称为规律机能,它包括评价机能和意思决定机能。所谓评价机能就是依据刑法明确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对特定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和法律判断。所谓意思决定机能就是通过刑法预先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向公民发出保护法益的命令,从而要求公民自我抑制犯罪意思,不去犯罪。从目的论的角度,刑法具有保护社会(又称为法益保护机能)和保障人权两种机能。刑法本身所具有的促进机能,是为了实现刑法对社会的保护;而限制机能,就是保障人权所必须的. 5:[单选题]5.我国刑法的基本任务是用刑罚同()斗争。 A:一切违纪违规行为 B:一切违法行为 C:一切犯罪行为 D:一切危害社会的行为 参考答案:C 刑法的机能也就是刑法可能发挥的积极作用。 可以分为本体论机能与价值论机能:从本体论的角度,可以分为促进机能和限制机能。 促进机能又被称为规律机能,它包括评价机能和意思决定机能。所谓评价机能就是依据刑法明确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对特定的行为进行价值判断和法律判断。所谓意思决定机能就是通过刑法预先规定的犯罪成立条件,向公民发出保护法益的命令,从而要求公民自我抑制犯罪意思,不去犯罪。从目的论的角度,刑法具有保护社会(又称为法益保护机能)和保障人权两种机能。刑法本身所具有的促进机能,是为了实现刑法对社会的保护;而限制机能,就是保障人权所必须的. 6:[单选题] 4.至2006年6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发了几个单行刑法和几个刑法修正案?() A:一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B:一个单行刑法和六个修正案 C:两个单行刑法和五个修正案 D:两个单行刑法和六个修正案

刑法模拟试题A卷(下)

刑法模拟试题卷(下) 一.单项选择(分) .刑法第条第款规定:"有前款行为,对他人造成伤害的,依照本法第条的规定定罪处罚."刑法对这一条款的规定属于( ) .空白罪状 .空白罪状 .叙明罪状 .简单罪状 .刑法第条规定:"违反森林管理法规定,滥伐森林或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处……."刑法这一规定属于( ) .空白罪状 .空白罪状 .叙明罪状 .简单罪状 .张某多次召集他人商量,意图挑起民族矛盾,制造民族分裂,破坏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和民族团结.但由于其中一人向国家安全机关自首,张某等人未及实施具体的行为即被抓获,张某的行为属于( ) .分裂国家罪既遂 .分裂国家罪未遂 .背叛国家罪 .煽动分裂国家罪 .甲是电器维修工,负有维修车间电器设备的任务.在其当班的时间,发现电器设备受损,有引起火灾的危险,但由于对领导不满,故意不予维修,以至引起火灾.对甲应以( )处罚. .放火罪 .失火罪 .重大责任事故罪 .玩忽职守罪 .王某因多次恋爱失败,对生活失去信心而想自杀.年月日这一天王某独自躲在自己家中放火焚烧自己的房屋,因王某住在城市的老区,木结构的房子都连接在一起,因被邻居及时发现,将火扑灭.王某的行为属于( ) .故意毁坏财物罪 .放火罪 .失火罪 .非罪 .某冷库工人因对领导有意见,为报复泄愤,在库内冻鸡上偷撒了许多剧毒农药,造成多吨冻鸡报废,损失余万元. .投放有毒物质罪 .破坏生产经营罪 .故意毁坏财物罪 .报复陷害罪 .张某用工业酒精兑制假白酒进行出售,造成多人死伤.张某的行为构成( ) 投放有毒物质罪 .故意杀人罪 .生产,销售有毒,有害食品罪 .未经海关许可并且未补交应交税额,擅自将批准进口的来料加工,来件装配,补偿贸易的原材料,零件,制成品,设备等保税货物在境内销售牟利的,构成( ) .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 .偷税罪 .骗取出口退税罪 .非法经营罪 .下列可以成为洗钱罪犯罪对象的是( ) .盗窃罪的赃款 .容留介绍他人卖淫所得的赃款 .贩卖毒品所得的赃款 .出售假币所得的赃款 .投保人故意杀害被保险人,造成被保险人死亡,骗取了保险金按( )处罚. .故意杀人罪 .保险诈骗罪 .从一重罪处罚 .以故意杀人罪和保险诈骗罪并罚 .易某非法侵入他人住宅后盗窃了元人民币,对其应处以( ) .非法侵入住宅罪 .盗窃罪 .数罪并罚 .按牵连犯从一重罪处断 .对于死者要求而协助其实现自杀的情况应构成( ) .故意杀人罪 .帮助自杀罪 .故意杀人罪的从犯 .故意杀人罪的帮助犯 .以勒索财物为目的偷盗婴儿的,构成( ) .偷盗婴儿罪 .绑架罪 .绑架勒索罪 .拐卖儿童罪 .丁某与史某到国有林场,将林场已经采伐但未来得及运出的木料用车偷运走,木料价值元,丁,史得赃款元,丁,史的行为是( ) .共同盗窃罪 .共同盗伐林木罪 .共同投机倒把罪 .共同盗窃罪和共同销赃罪 .甲进入乙的菜地偷了两个大白菜,被乙当场抓住,甲为挣脱逃跑而将乙打成重伤.甲的行为构成( ) .抢劫罪 .故意伤害罪 .抢劫罪和故意伤害罪 .盗窃罪和故意伤害罪 .陈某持刀闯入王某家,威逼王某把元钱两日内交到陈某家,否则就把王某家全家人都杀掉.陈某走后,王即到公安局控告了,陈某的行为属于( ) .抢劫罪既遂 .抢劫罪未遂 .敲诈勒索罪既遂 .敲诈勒索罪未遂 .妨害公务罪的方法有( )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3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33 (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6,分数:32.00) 1.甲在化肥中掺入泥土,销售金额达20万元,但并未对相关农业生产造成影响。对甲的行为( ) A.应以诈骗罪定罪处罚 B.只能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定罪处罚 C.只能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D.因未造成严重后果,应认定为无罪 根据《刑法》第266条规定:“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如果刑法规定的其他犯罪,例如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金融诈骗类犯罪包含了诈骗行为的话,则按照其他罪名定罪,不再认定为诈骗罪。A选项错误。生产、销售假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甲生产、销售的对象是化肥,不属于药品,自然不属于假药,B选项错误。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的行为有四种表现形式:掺杂、掺假,指行为人在产品的生产、销售过程中掺入杂物或假的物品;以假充真,指行为人以不具有某种性能的产品冒充具有该种使用性能的产品的行为;以次充好,指行为人以次品冒充正品、优质品的行为;以不合格产品冒充合格产品,指行为人以不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假冒符合产品质量标准的产品的行为。甲在化肥中掺杂、掺假,销售数额在5万元以上,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C选项正确。只要行为人以故意的主观心态,实施了上述四种行为之一,并且销售金额达到5万元以上,就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不需要造成其他严重后果。D选项错误。部分考生可能会疑惑甲的行为是否构成生产、销售伪劣农药、兽药、化肥、种子罪,答案是不构成。根据《刑法》第147条规定,生产假农药、假兽药、假化肥,销售明知是假的或者失去使用效能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或者生产者、销售者以不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冒充合格的农药、兽药、化肥、种子,使生产遭受较大损失的行为。可以看出该罪是一个结果犯,要求对农业生产造成严重后果,因此甲的行为不构成该罪。 2.甲将自己制造的青霉素冒充红霉素销售给某诊所,获利巨大。对甲的行为( ) A.只能以生产、销售假药罪定罪处罚 B.只能以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定罪处罚 C.应以生产、销售假药罪与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择一重罪处断√ D.只能以生产、销售劣药罪定罪处罚 甲的行为获利巨大,隐含的意思是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因此完全符合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构成要件。A选项错误。根据《药品管理法》规定,有以下情形的为假药或按假药论处:药品所含成分与国家药品标准规定的成分不符的;以非药品冒充药品或者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规定禁止使用的;依照法律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而生产、进口,或者必须经过检验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变质的;被污染的;使用未取得批准文号的原料药生产的药品;所标明的适应症或者功能主治超出规定范围的。甲以青霉素冒充红霉素,属于以他种药品冒充此种药品的,符合生产、销售假药罪的犯罪构成。B 选项错误。根据《刑法》第149条第2款的规定,生产、销售特定种类的伪劣产品,构成生产、销售特定种类伪劣产品犯罪,同时销售金额在5万元以上又构成生产、销售伪劣产品罪的,依照处罚较重的规定定罪处罚。这属于法条竞合犯的特别处理原则,即依重法优于轻法的原则处断。C选项正确。生产、销售劣药罪,是指违反国家药品管理法规,生产、销售劣药,对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的行为。该罪是一个实害犯。甲属于生产、销售假药的行为,而并非劣药,D选项错误。 3.关于货币犯罪,说法正确的是( ) A.伪造货币后,持有、使用、运输、出售该伪造的货币的,应当数罪并罚 B.伪造面额为30元的假币,不成立伪造货币罪√ C.将假币赠与他人的,不成立使用假币罪 D.伪造中国人民银行发行的航天纪念钞,不成立伪造货币罪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2

刑法总论试题及答案2

课程 刑法总论 专业 年级 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分考 试方闭卷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1.我国刑法分则对犯罪进行分类的主要依据是( A )。 A.犯罪的同类客体 B.危害行为的形式 C.犯罪对象的特点 D.行为人的主观心态 2.以下是所有犯罪均需要的构成要件(D ) A 故意 B 犯罪目的 C 精神智力完全正常 D 主观具有罪过

3.在下列说明犯罪客观方面的事实特征中,属于所有犯罪构成必要要件的是( A ) 。 A.危害行为 B.危害结果 C.危害行为和危害结果 D.危害行为和犯罪的时间、地点、方法 4.甲在15周岁时盗窃他人2万元人民币,但在其17周岁时案件被侦破,对甲应( D )。 A按盗窃罪从轻处罚B按盗窃罪减轻处罚 C构成盗窃罪但免除处罚D不负刑事责任 5、对于单位犯罪,我国刑法规定( A )。 A以双罚制为主,以单罚制为辅B以单罚制为主,双罚制为辅 C一律实行双罚制D一律实行单罚制 6、.间歇性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时故意杀人的,( D )。 A构成故意犯罪但应当从轻处罚B构成过失犯罪 C不构成犯罪D构成犯罪,与普通人犯罪一样处罚7.甲带邻居家5岁的小孩乙去河里游泳,小孩遇到危险,甲(会游泳)怕连累自己未救,致使乙在河里溺水死亡。甲应负不作为犯罪的刑事责任。甲不作为犯罪中的义务来源是( D )。 A.法律的直接规定 B.职业上或业务上的要求 C.法律行为引起的义务 D.先前行为引起的义务 8、.按《刑法》规定,以下不属于在我国领域内犯罪( D )。 A.犯罪的结果发生在我国领域 B.犯罪的预备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C.犯罪实行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 D.行驶在外国的我国国际列车上的犯罪 9.以下判断正确的是(c ) A《刑法》第14、15条规定的结果是物质实害结果 B故意犯罪均要有结果才是既遂 C司法实践需认定危害行为与结果是否有因果关系的结果指物质性结果 D过失犯罪的结果均是物质实害结果 10、周某14岁生日那天,邀集几个朋友到一饭馆吃饭庆贺生日。饭后约晚上10点回家途中,周某看到一行人手拿一个提包,即掏出随身携带的弹簧刀将持包人刺伤把装有数千元钱的包抢走。周某( c )。 A.构成抢劫罪B.如被害人重伤则构成犯罪 C.不构成犯罪D.构成犯罪,但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11.关于因果关系,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d )? A.甲将被害人衣服点燃,被害人跳河灭火而溺亡。甲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B.乙在被害人住宅放火,被害人为救婴儿冲入宅内被烧死。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C.丙在高速路将被害人推下车,被害人被后面来不及停车的车辆轧死。丙行为与被害人死亡具有因果关系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3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3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刑法学(总题数:35,分数:60.00) 1.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被害人承诺,下列选项中正确的是( ) A.甲征得家境贫寒的姜某父母的同意,将儿童姜某拐卖至富贵人家。甲的行为得到了姜某父母的有效承诺,并有利于儿童的成长,故不构成拐卖儿重罪 B.在刘某家发生火灾之际,乙独自闯入刘某的住宅搬出贵重物品。由于乙的行为事后并未得到刘某的认可,故应当成立非法侵入住宅罪 C.孙某为戒掉毒瘾,让朋友丙将其反锁在房间内一星期。孙某对放弃自己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无效的,丙的行为依然成立非法拘禁罪 D.黑社会小弟胡某因犯错,愿意按照帮规让丁砍掉自己的小拇指,而丁却砍掉了胡某的大拇指。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 被害人承诺作为正当化事由,必须同时满足六个条件:承诺者对被侵害法益有处分权限;承诺者对承诺事项性质、意义、范围具有理解能力;承诺必须出于真实意志;必须存在现实或可以推知的承诺;承诺必须在结果或行为发生之前或之时,事后承诺无效;经承诺实行的行为不得超出承诺的范围。任何人对拐卖儿童的情肜,都没有处分权限,都不得承诺。A选项错误。乙为抢救财物虽然不存在现实承诺,但存在可推知的承诺,因此不构成犯罪。B选项错误。孙某对自己的人身自由具有处分权限,也有理解能力,并出于真实意志,所以放弃人身自由的承诺是有效的,丙不成立非法拘禁罪。C选项错误。丁的行为超出了承诺的范围,并且砍掉大拇指是重伤行为,即使胡某承诺砍掉大拇指,也是无效的承诺。丁的行为成立故意伤害罪,D选项正确。 4.乙持刀抢劫出租车司机甲,刺了甲一刀后强行抢走财物后下车逃跑。甲发动汽车追赶,在乙往前跑了100米处将其撞成重伤并夺回财物。关于甲的行为性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防卫过当 B.紧急避险 C.正当防卫√ D.事后防卫 正当防卫,是指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对实施侵害的人所采取的合理的防卫行为。依据特别防卫权,对正在进行行凶、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乙持刀抢劫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对其采取的致其重伤的防卫行为不属于防卫过当,A选项错误。紧急避险与正当防卫的区别之一在于对象不同:紧急避险损害的对象是第三者的合法权益,正当防卫损害的对象只能是不法侵害人。甲是针对乙的不法侵害行为,商接对乙采取反击行为,不属于紧急避险,B选项错误。成立正当防卫需要满足五个条件:(1)有不法侵害行为发生;(2)不法侵害正在进行;(3)防卫行为必须是针对不法侵害人本人;(4)防卫必须是基于保护合法权利免受不法侵害的目的;(5)正当防卫不能明显超过必要限度造成重大损害。甲完全满足正当防卫的条件,成立正当防卫,C选项正确。不法侵害尚未结束,是指不法侵害行为或其导致的危害状态尚在继续中,防卫人可以用防卫手段予以制止。在财产犯罪中即使犯罪已经既遂,但犯罪人没有离开犯罪现场,被害人采取防卫行为仍可以挽回损失的,应视为不法侵害尚未结束,不属于事后防卫。D选项错误。 5.甲与乙因生活琐事互相斗殴,乙感到不是甲的对手而逃跑。甲紧迫不舍,乙逃出500米后被甲追上。甲用木棒朝乙劈头盖脸打来,情急之下,乙抽出随身携带的水果刀朝甲刺去,致甲重伤。乙的行为( ) A.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构成故意伤害罪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刑法+(四)模拟题

[模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刑法 (四) B型题是一组试题(2至4个)公用一组A、B、C、D、E五个备选。选项在前,题干在后。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个选项可供选择一次,也可重复选用,也可不被选用。考生只需为每一道题选出一个最佳答案。 [A].特性黏度 [B].动力黏度 [C].运动黏度 [D].相对黏度 [E].溶剂黏度 第1题: 以Kt计算_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第2题: 以Ktρ?10 6计算_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3题: 以 lnηr/C计算_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第4题: 以η/η0计算_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A].Pa?s [B].mm2/s [C].[η] [D].α] [E].ntD 第5题: 折光率_______ 参考答案: E 详细解答: 第6题: 动力黏度_______ 参考答案: A 详细解答: 第7题: 运动黏度_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8题: 比旋度_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A].钠光D线 [B].日光 [C].旋转式黏度计 [D].第二法 [E].第三法 第9题: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测不易粉碎固体药品熔点的方法_______ 参考答案: D 详细解答: 第10题: 《中国药典》(2000年版)规定测定凡士林及其类似物质熔点的方法_______ 参考答案: E 详细解答: 第11题: 阿培折光计测定药物折光率时的光源_______ 参考答案: B 详细解答: 第12题: 测定动力黏度所用的仪器_______ 参考答案: C 详细解答: [A].运动黏度(mm2/s)

刑法总论试题和答案

课程刑法总论专业法学年级2013 级本试卷共 8 页,满分 100 分;考试时间: 180 分钟;考试方式:闭卷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以下正确的是( c ): A.不明知所犯罪客观要件内容就不构成故意犯罪 B.错把乙当甲杀害是犯罪对象认识错误 C.错将100克面粉当毒品海洛因贩卖属于对象不能犯未遂 D.非法拘禁他人两天后出于良心发现自动中止放出被害人构成犯罪中止 2.甲乙丙三人共同去盗窃。甲负责望风,乙入室行窃,丙负责接应转运赃物,甲、乙、丙三人的共同犯罪属于( B )。 A.简单的共同犯罪 B.复杂的共同犯罪 C.必要的共同犯罪 D.有组织的共同犯罪3.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以下( D )情况成立共同犯罪。 A.一方为故意而另一方为过失 B.缺乏共同意思联络和共同行为的的同时犯 C.共同过失行为 D.事前通谋的事后窝藏、包庇行为4.甲遭乙追杀,情急之下夺过丙的摩托车骑上就跑,丙被摔骨折。乙开车继续追杀,甲为逃命飞身跳下疾驶的摩托车奔入树林,丙一万元的摩托车被毁。关于甲行为的说法,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B )A.属于正当防卫B.属于紧急避险 C.构成抢夺罪D.构成故意伤害罪、故意毁坏财物罪5.甲出于盗窃枪支的故意,窃得一军人的手枪一支,随后藏于家中。甲的行为属于( B )。 A.结合犯 B.牵连犯 C.连续犯 D.想象竞合犯 6.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依法不适用死刑。对这一规定的理解,下列

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C ) A.刑事拘留关押期间人工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B.刑事拘留关押期间自然流产的,属于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 C.不适用死刑,是指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但可适用死缓 D.不适用死刑,既包括不适用死刑立即执行,也包括不适用死缓 7.关于数罪并罚,下列哪一选项是错误的( D ) A.甲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发现漏罪的,应当按照"先并后减"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B.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的,应当按照"先减后并"的原则实行数罪并罚 C.丙在刑罚执行完毕以前再犯新罪,同时又发现漏罪的,应当先将漏罪与原判决的罪实行"先并后减";再对新罪与前一并罚后尚未执行完毕的刑期实行"先减后并" D."先减后并"在一般情况下使犯罪人受到的实际处罚比"先并后减"轻 8.关于累犯,下列哪一判断是正确的( B ) A.甲因抢劫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十年,并被附加剥夺政治权利三年。甲在附加刑执行完毕之日起五年之内又犯罪。甲成立累犯 B.甲犯抢夺罪于2005年3月假释出狱,考验期为剩余的二年刑期。甲从假释考验期满之日起五年内再故意犯重罪。甲成立累犯 C.甲犯危害国家安全罪五年徒刑期满,期满六年后又犯故意杀人罪。甲成立累犯 D.对累犯可以从重处罚 9.甲女因抢劫杀人被逮捕,羁押期间不慎摔伤流产。一月后,甲被提起公诉。对甲的处理,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A ) A.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B.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可适用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被强制流产 D.不应当视为“审判时怀孕的妇女”,因甲并非在审判时摔伤流产 10.关于减刑,下列哪一选项是正确的( C ) A.减刑只适用于被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和死缓的犯罪分子 B.对一名服刑犯人的减刑不得超过三次,否则有损原判决的权威性 C.被判处无期徒刑的罪犯减刑后,实际执行时间可能超过十五年 D.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不能少于原判刑期的二分之一,但判前先行关押时间不算在内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 10小题,每小题 2 分,共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 悉乙家的丙为自己能盗窃成功标别墅图。甲入室后未使用丙提供的图纸就找到乙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48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48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15,分数:30.00) 1.下列选项中,属于单行刑法的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B.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九) C.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我国《刑法》第三十条的解释 D.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 单行刑法是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项的法律。目前为止,我国的单行刑法只颁布过一部,即《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D项正确。A项是刑法典,B项是刑法修正案,C项是对刑法的解释,都不是单行刑法。 2.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解释可以分为( ) A.文义解释、目的解释和体系解释 B.比较解释、体系解释和扩大解释 C.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 D.当然解释、扩大解释和缩小解释 刑法的解释,是指对刑法条文含义的阐明。根据解释的效力,刑法解释可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学理解释。立法解释和司法解释都是有权解释,学理解释是无权解释。C项正确。 3.下列选项中,体现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是( ) A.刑法关于时间效力的规定 B.刑法关于犯罪时不满十八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的规定 C.刑法规定故意杀人罪的法定刑重于故意伤害罪的法定刑√ D.刑法关于享有外交特权的外国人刑事责任的规定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内容有两方面:(1)刑罚的轻重与客观的犯罪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相适应;(2)刑罚的轻重与犯罪人主观恶性的深浅、再次犯罪危险性的大小相适应。C项体现了危害结果重的,法定刑重,体现了刑罚与犯罪行为的危害程度相适应,体现了罪责刑相适应原则,C项正确。 4.我国《刑法》规定:外国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外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或者公民犯罪,而按中国刑法规定的最低刑为三年以上有期徒刑的,可以适用中国刑法,但是按照犯罪地的法律不受处罚的除外。该规定体现刑法效力范围的根据是( ) A.属地管辖原则 B.属人管辖原则 C.普遍管辖原则 D.保护管辖原则√ 属地管辖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只管发生在本国领域内的犯罪。属人管辖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只管本国公民实施的犯罪。保护管辖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只管侵害本国利益的犯罪。普遍管辖原则的基本含义是:一个国家的刑法对侵犯人类共同利益的国际犯罪都要行使管辖权。本题题干的规定依据犯罪侵害到本国国家或公民的利益确定刑法效力范围的规范,体现了安全原则(对国家而言)或保护原则(对本国公民而言)。D项正确。 5.我国现行《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采取的是( )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旧兼从轻原则√ D.从重原则 《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

山大函授刑法总论模拟题答案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 分共10 分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A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论理解释 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D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3、孙某1985 年5 月生1998 年6 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 余元1999 年8 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和现金1200 余元2001 年10 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孙某应对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 B、抢劫和绑架行为 C、盗窃和绑架行为 D、绑架行为 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B 。 A、结果犯 B、行为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 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B 。 A、犯罪预备 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A 。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7、A 不满18 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 B、侦查的时候 C、起诉的时候 D、审判的时候 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 年执行4 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 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 年以上15 年以下 B、5 年以上15 年以下 C、5 年以上11 年以下 D、6 年以上 11 年以下 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 B、未成年人犯罪 C、立功 D、犯罪动机 10、防卫过当是指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 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 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 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 二、多项选择题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BCD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 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 2、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BCD 。 、危害行为、犯罪的时间、犯罪地点、犯罪方法、 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形式CD 。 、故意形式、过失形式、作为形式、不作为形式、 4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ACD 。 、法定的义务、道义上的义务、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5 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AB 。 、犯罪时空上不同、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犯罪的结果不同、犯罪的行为不同、 6根据共同犯罪主观要件的原理下列ABCD 不构成共同犯罪。 、缺乏意思联络的同时犯罪、同时实施故意内容不同的犯罪、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D、一方故意另一方过失而构成的犯罪、 7 避险不适时的情况有AD 。 、事前避险、假想的避险、事中避险、事后避险

2020研究生入学 法硕联考(刑法学)全真模拟试题20(含答案及解析)

2020研究生入学 法硕联考(刑法学)全真模拟试题20 第 1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单选 适用假释如果有特殊情况,经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可以不受有期徒刑执行原判刑期10年以上、无期徒刑实际执行10年以上的限制。这种特殊情况是指()。 A.有重大自首情节 B.有重大立功表现 C.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的特殊需要 D.在抢险、救灾或在排除重大事故中有突出表现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 解析:所谓的特殊情况是指有国家政治、国防、外交等方面特殊需要的情况。 第 2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单选 下列有关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说法正确的是() A.该罪的对象为枪支、弹药、爆炸物 B.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礼花的行为应以该罪论处 C.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烟花爆竹的行为应以该罪论处 D.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的行为应以该罪论处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的犯罪对象为枪支、弹药、爆炸物,因而选项A正确。一般认为,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烟花爆竹等娱乐性物品的,不能成立该罪。因而选项B、C不正确。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的,应以非法持有枪支、弹药罪论处。 第 3题:单选题(本题1分) 单选 下列关于我国《刑法》第13条“但书”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有()。 A.给出了犯罪的一般定义,从性质上明确了犯罪具有危害性和违法性 B.设置了定量要求,表明认定犯罪不仅需要正确“定性”,还需要合理确定危害的 “程度”或“量” C.“但书”是区分“违法行为”与“犯罪行为”的宏观标准 D.设定“但书”的基本理念在于:通过对犯罪的实质特征提出定量的要求,赋予 司法机关酌情排除犯罪的权力,避免过分拘泥于法律形式而作出刻板教条的 判决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

2006年法律硕士联考刑法学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2006年法律硕士联考刑法学模拟试题含参考答案 (本卷共75分,考试时间为150分钟) 一、单项选择题:1-20题,每小题1分,共20分。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试题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1.犯罪时怀孕的妇女,无论犯了多么严重的罪,最高可以判处()。 A.死刑立即执行 B.死刑缓期二年执行 C.无期徒刑 D.有期徒刑15年 2.王某花8000元钱从人贩子手中收买了妇女钟某,强行奸淫之后,又转手以10000元的价格卖给他人。王某的行为构成()。 A.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与强奸罪 B.强奸罪 C.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 D.拐卖妇女罪 3.我国刑法规定,又聋又哑的人或者盲人犯罪()。 A.可以从轻处罚 B.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C.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D.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 4.《刑法》第345条第2款规定:“违反森林法的规定,滥伐森林或者其他林木,数量较大的……”,这属于()。 A.空白罪状 B.引证罪状 C.叙明罪状 D.简单罪状 5.犯罪嫌疑人甲盗窃被抓获后,主动交待了自己和同犯罪人乙共同犯盗窃罪的事实,那么甲的行为构成()。 A.一般自首 B.特别自首 C.坦白 D.立功 6.甲、乙、丙在一起闲谈。乙说:“偷东西,哪个都会干。比如趁商店快下班时躲藏在商店里不要走,然后等到夜深人静时,拿点里面的东西再想办法出来就是了。”丙听后便于当天如此这般,潜入某商店盗窃了几件衣服,乙的行为构成()。 A.不犯罪 B.从犯 C.教唆犯 D.主犯 7.以下属于减刑的是()。 A.甲被判处无期徒刑,在执行期确有悔改,减为有期徒刑20年 B.乙被判处罚金5000元,因其经济困难,法院将其罚金减为2000元 C.因丙的主刑由无期徒刑减为有期徒刑20年,法院将剥夺其政治权利的期限减为10年 D.丁死刑缓期执行期满后减为无期徒刑 8.王某见自己的女友遭两个流氓调戏,前去制止,反遭流氓袭击,王某立即进行反击。此时,便衣民警李某赶到,未及表明自己的身份即迅速抓住王某以制止殴斗。王某视李某为流氓团伙成员,随即拔刀将李某刺成重伤,王某的行为属于()。 A.假想的防卫,应按意外事件处理 B.过失致人重伤 C.正当防卫 D.假想的防卫,应按过失致人重伤论处 9.下列不属于法定的从重处罚情节的有()。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1

法律硕士专业基础课(刑法学)模拟试卷161 (总分:60.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刑法学(总题数:35,分数:60.00) 1.刑法学本部分共30小题,满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单项选择题第1-20小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在答题卡上将所选项的字母涂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关于刑法的溯及力,我国采取的原则是( ) A.从旧原则 B.从旧兼从轻原则√ C.从新原则 D.从新兼从轻原则 刑法的溯及力问题,是指刑法对于生效以前的行为是否适用的问题,我国《刑法》第12条对刑法的溯及力采取从旧兼从轻原则。即对于现行刑法生效以前的未经审判或者判决尚未确定的行为,适用行为当时有效的法律。故答案为B。 4.刑法有广义刑法与狭义刑法之分。广义的刑法包括( ) A.刑法典、单行刑法、司法解释 B.刑法典、附属刑法、司法解释 C.刑法典、刑诉法典、司法解释 D.刑法典、单行刑法、附属刑法√ 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包含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特指刑法典。本题答案为D,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做的解释和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检察院在检查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做的解释,司法解释不属于刑法。 5.《刑法修正案(九)》属于( ) A.狭义刑法√ B.单行刑法 C.附属刑法 D.司法解释 刑法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刑法包含刑法典、单行刑法和附属刑法,狭义刑法特指刑法典。刑法典是指全面、系统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典,刑法修正案是对刑法典部分内容的修正,属于刑法典的组成部分,因此属于狭义刑法。本题选A选项?单行刑法,是规定某一类犯罪及其后果或者刑法某一事项的法律,在1997年刑法典之后我国只颁行过一部单行刑法,即1998年12月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颁布的《关于惩治骗购外汇、逃汇和非法买卖外汇犯罪的决定》。附属刑法,是指在经济、行政等非专门刑事法中附带规定的一些关于犯罪与刑罚或追究刑事责任的条款。司法解释,是指最高人民法院对于法院在审判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作的解释、最高人民检察院对于检察院住榆察工作中具体应用刑法问题所作的解释 6.下列关于刑法的特征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刑法是规定犯罪及其法律后果的法律规范,其调整范围较小,仅限于犯罪√ B.刑法的调整对象具有专门性,主要规定犯罪,以及运用刑罚的方法同犯罪作斗争、追究犯罪人的刑事责任 C.刑法的特点集中体现在其对犯罪行为的法律后果上,制裁方法具有严厉性 D.刑法需要遵循明确性和谦抑性原则,尽量限制刑罚的适用 刑法同其他法律如民法、行政法相比具有以下特征:(1)调整范围的广泛性。刑法在保护的利益与调整的对象上,比较

(完整版)刑法总论习题集及答案

刑法学总论试题(一)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1、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委员会就刑法修改所作的说明,属于( A )。 A、立法解释 B、司法解释 C、学理解释 D、论理解释 2、我国刑法关于溯及力的规定,是采取( D )。 A、从新原则 B、从旧原则 C、从新兼从轻原则 D、从旧兼从轻原则 3、孙某1985年5月生,1998年6月盗窃他人财物价值2380余元;1999年8月抢劫他人手机一部 和现金1200余元;2001年10月实施绑架行为时,被抓获。孙某应对( B )负刑事责任。 A、盗窃、抢劫和绑架行为 B、抢劫和绑架行为 C、盗窃和绑架行为 D、绑架行为 4、以法定的犯罪行为的完成作为既遂标志的犯罪,刑法理论上对其称之为( B )。 A、结果犯 B、行为犯 C、危险犯 D、举动犯 5、刘某意图杀死范某。一天,持刀潜伏在范某院落的大门外,等候范某的出现,后因久等未果,又 惧怕法律,遂打消杀人恶念,持刀返家。对刘某的行为应定为( B )。 A、犯罪预备 B、预备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C、犯罪未遂 D、实行阶段上的犯罪中止 6、在我国刑罚体系中,属于限制人身自由的刑罚有( A )。 A、管制 B、拘役 C、有期徒刑 D、无期徒刑 7、( A )不满18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 A、犯罪的时候 B、侦查的时候 C、起诉的时候 D、审判的时候 8、某甲因犯故意伤害罪,被判处有期徒刑10年,执行4年时,因犯脱逃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5 年,那末,人民法院对其应在( D )决定执行的刑罚。 A、10年以上15年以下 B、5年以上15年以下 C、5年以上11年以下 D、6年以上11年以下 9、下列情节中,属于量刑酌定情节的有(D )。 A、累犯 B、未成年人犯罪 C、立功 D、犯罪动机 10、防卫过当是指( C )。 A、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 B、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一般损害的 C、明显超过必要限度并造成重大损害的 D、明显超过必要限度的 二、多项选择题(在下列四个选择项中,有2——4个选项是正确的,请将正确的选项选出后,填在题后的括号内。每小题1、5分,共15分)。 1、“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是指(ABCD )。 A、犯罪的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犯罪的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内,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外 C、犯罪行为发生在我国领域外,而犯罪结果却发生在我国领域内 B、D、犯罪行为和结果都发生在我国船舶内 2、犯罪构成客观方面的选择要件有:(BCD)。 A、危害行为B、犯罪的时间C、犯罪地点D、犯罪方法 3、刑法中的危害行为概括起来,表现为以下形式:(CD)。 A、故意形式B、过失形式C、作为形式D、不作为形式 4、不作为形式犯罪的义务来源有:(ACD)。 A、法定的义务 B、道义上的义务 C、业务或职务上的义务 D、行为人先前行为所引起的义务AB 5、犯罪未遂与犯罪中止的区别是()。 A、犯罪时空上不同B、犯罪未果的原因不同 C、犯罪的结果不同D、犯罪的行为不同 6、根据共同犯罪主观要件的原理,下列(ABCD)不构成共同犯罪。 A、缺乏意思联络的同时犯罪 B、同时实施故意内容不同的犯罪 C、超出共同故意以外的犯罪 D、一方故意,另一方过失而构成的犯罪 7、避险不适时的情况有(AD)。 A、事前避险B、假想的避险C、事中避险D、事后避险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含答案)

司法考试刑法模拟试题(含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所给的选项中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本部分1-25题,每题2分,共50分。 1.一艘悬挂我国国旗的客轮停泊在英国某港口时,轮船上的一美国乘客甲某遭到岸上的英国公民乙某枪击身亡。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对乙某根据属地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B.对乙某根据保护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C.对乙某根据普遍管辖原则,适用我国刑法 D.对乙某杀人案,我国没有管辖权 2.关于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的,都适用我国刑法 B.凡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或者航空器内犯罪的也适用我国刑法,但是在我国船舶 或者航空器停靠的国家不认为是犯罪的除外 C.我国刑法的适用范围采用的是以属地管辖为主,属人管辖、保护管辖和普遍管 辖为辅的原则 D.我国刑法采用的是普遍管辖原则,即犯罪的行为或者结果只要有一项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就认为是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领域内犯罪 3.甲因与别人一直保持通奸关系而欲杀夫另嫁。一日,甲听信巫婆教唆,将一张画有人形和写有其夫名字的纸符烧毁,取少许纸灰,拌入白糖中,让丈夫喝下,企图依靠神力将其杀死。奸情败露后,甲交待此事而案发。甲的行为() A.属于故意犯罪 B.犯罪未遂 C.不构成犯罪 D.属于意外事件 4.甲为上厕所,将不满1岁的女儿放在外边靠着篱笆站立,刚进入厕所,就听到女儿的哭声,急忙出来,发现女儿倒地,疑是站在女儿身边的4岁男孩乙所为。甲一手扶起自己的女儿,一手用力推乙,导致乙倒地,头部刚好碰在一块石头上,流出鲜血,并一动不动。甲认为乙可能死了,就将其抱进一个山洞,用稻草盖好,正要出山洞,发现稻草动了一下,以为乙没死,于是拾起一块石头猛砸乙的头部,之后用一块磨盘压在乙的身上后离去。案发后,经法医鉴定,甲在用石头砸乙之前,乙已经死亡。依此情况,甲的行为构成何罪?() A.过失致人死亡罪 B.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既遂)数罪 C.过失致人死亡罪与故意杀人罪(未遂)数罪 D.故意杀人罪 5.甲(15岁)在网吧里借打乙的手机,打完后发现乙没有在意,就将该价值5000元的手机悄悄拿走;后甲故伎重演,在准备拿走丙的手机时被丙识破,于是甲将丙打得口鼻流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