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虫害试卷题

病虫害试卷题
病虫害试卷题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属于昆虫胸部器官的是

A.生殖器

B.口器

C.触角

D.翅

2.以下植物受害,属于非侵染性植物病害的是

A.桃缩叶病

B.干旱造成萎蔫

C.油菜白锈病

D.黄瓜枯萎病

3.非侵染性病害的表现是 3.非侵染性病害的表现是

A.点片发生

B.成片发生

C.具传染性

D.具发病中心

4.下列关于植物细菌病害的描述正确的是

A.细菌为细胞内专性寄生物,只能通过微伤口侵入

B.植物细菌病只有明显的病状无病征

C.菌脓是诊断细菌性病害的重要依据

D.细菌的繁殖体为孢子

5.下列关于园林植物病虫害园林技术防治措施描述不正确的是

A.园林技术防治措施对病虫害能起到预防作用,可长期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B.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苗、科学间作都是常用的园林技术防治措施

C.病虫害大发生时通过园林技术防治相关措施可对病虫害进行有效的防治

D.中耕除草、深耕施肥、保持田间通风透光等田间管理措施能预防植物病虫害的发生

6.______能够避免高园林植物病虫或病菌产生抗药性。

A.交互用药

B.混合用药

C.适时用药

D.提高农药使用浓度

7.用来防治植物线虫病害的药剂是

A.杀虫剂

B.杀线虫剂

C.杀菌剂

D.除草剂

8.______是园林植物的一类毁灭性害虫,且其因天敌种类相对较少且寄生率低,发生率较高。

A.食叶害虫

B.枝干害虫

C.吸汁害虫

D.根部害虫

9.下列选项中是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是

A.丛枝病

B.白粉病

C.炭疽病

D.白绢病

10.植物锈病是

A.真菌病

B.细菌病

C.病毒病

D.缺素病二、判断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判断下列各题,在答题纸相应位置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11.蜘蛛、螨类属于昆虫纲。

12.园林植物病害的发生必须经过一定的病理程序。

13.植物病原物在发病部位的特征性表现称为病征。

14.植物病毒必须寄生在活体上才能生存,因此它们一般不将植物杀死。

15.植物病害的诊断首先是要区分是虫害、机械损伤还是病害,然后进一步诊断是侵染性病害还是非侵染性病害。

16.异病同症是指植物病害的症状会因发病的寄主种类、部位、生育期和环境条件有所

改变。

17.病原物、寄主植物和环境条件是园林植物病害的三要素。

18.化学农药防治措施可以防治所有的园林植物病虫害。

19.煤污是园林植物枝干病害的症状类型之一。

20.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很多,但是很少能引起园林植物死亡。

非选择题部分

注意事项:

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或钢笔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三、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空0.5分,共10分)

21.昆虫的胸部是______中心,腹部是代谢和______中心。

22.昆虫的趋性主要有______、______、趋温性、趋湿性、趋声性等。

23.植物病原物的侵染循环包括病原物的______、病原物的传播、病原物的______等环节。

24.病原物的侵染过程包括______、侵入期、潜育期和______四个阶段。

25.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有______、园林技术防治、______、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

26.生物防治一般包括______、______等方法来防治园林植物病虫害。

27.农药的合理使用主要包括正确选药、适时用药、适量用药、______、______。

28.农药的合理使用就是要贯彻“______、______、有效”的原则。

29.列举2种常见叶部病害的症状类型______、______。

30.引起园林植物根部病害的病原有______和______。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31.滞育

32.侵染性病害

33.潜育期

34.对内检疫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6分,共24分)

35.简述昆虫的变态类型。

36.简述植物病原物的传播方式。

37.如何防治园林植物食叶性害虫?

38.什么是农药的剂型?有哪些种类?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小题12分,共24分)

39.昆虫有哪两种主要口器类型,其危害特点如何?如何防治?

40.论述园林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策略和综合防治方案的主要类型。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选出并将“答题纸”的相应代码涂黑。错涂、多涂或未涂均无分。

1.用70%的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30g,加水稀释成1000倍液防治灰霉病,需加水

A.30kg

B.29.8kg

C.29.7kg

D.27kg

2.对于园林害虫的防治,灯光诱杀法属于________的范畴。

A.园林技术防治

B.物理机械防治

C.生物防治

D.化学防治

3.防治刺吸式口器害虫通常无效的是

A.胃毒剂

B.触杀剂

C.薰蒸剂

D.内吸性杀虫剂

4.细菌性病害所产生的典型病征为

A.粉状物

B.粒状物

C.脓状物

D.伞状物

5.不适合作育苗圃地的是

A.低洼易涝地块

B.通风透光地块

C.无病虫危害地块

D.土壤疏松排水良好地块

6.美人蕉花叶病的病原是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螨类

7.金针虫是

A.食叶害虫

B.枝干害虫

C.吸汁害虫

D.根部害虫

8.引起植物传染性病害的原因是

A.环境污染

B.致病生物

C.反常气候

D.有毒物质

9.发育过程中属于完全变态的昆虫是

A.蚂蚁

B.蝗虫

C.蝉

D.蚜虫

10.将颗粒剂施于害虫栖息为害的场所来消灭害虫的方法是

A.拌种法

B.喷粉法

C.毒饵法

D.撒施法

病虫害复习题

园艺植物虫害防治学复习题一、名词解释 1.世代 2.年生活史 3.两性生殖 4.孤雌生殖 5.变态 6.不全变态 7.休眠 8.滞育 9.羽化 10. 补充营养 11.趋光性 12.完全变态 13.化蛹 14.孵化 15.虫龄 16. 龄期 17. 生长脱皮 8. 离蛹 19.渐变态 20.半变态

21. 多足型虫 22.鳃叶状触角 23.具芒状触角 24.丝状触角 25.脉序 26.肘状触角 27.羽毛状触角 28. 寡足型虫 29.鳞翅 30.半鞘翅 31.膜翅 32.鞘翅 33.覆翅 34. 无足型虫 35. 性二型象 36.捕捉足 37.跳跃足 38.步行足 39.携粉足 40. 围蛹 41. 植物检疫 42.多食性

43. 化学防法 44.寡食性 45.趋化性 46.农业防治法 47. 物理防治 48. 生物防法 49.翅脉 50.被蛹 二、单选题 1. 蝗虫的后足是:A A.跳跃足 B.开掘足 C.游泳足 D.步行足 2.昆虫的气门多位于昆虫的腹部两侧,请问,气门属于:D A.消化系统 B.神经系统 C.循环系统 D.呼吸系统 3.有一昆虫,已经脱了三次皮,,请问该昆虫应处在几龄C A.2龄 B.3龄 C.4龄 D.5龄 4. 蝗虫的前翅是:D A. 膜翅 B.鞘翅 C.半鞘翅 D.覆翅 5. 蝉的口器是:B A.咀嚼式口器 B.刺吸式口器 C. 虹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6. 螳螂的前足是:C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7.蜜蜂的前足是:B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携粉足 8.蝼蛄的前足是: A A. 开掘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跳跃足 9. 蝶和蛾的前后翅都是:C A.膜翅 B.半鞘翅 C.鳞翅 D.鞘翅 10. 蝶和蛾的口器是:B A.刺吸式口器 B.虹吸式口器 C. 嚼吸式口器 D.舐吸式口器 11. 甲虫的前翅为:C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2. 蝽象的前翅是:B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3. 蜂的前后翅是:A A.膜翅 B.半鞘翅 C.鞘翅 D.鳞翅 14. 蝇的后翅是:D A.膜翅 B.半鞘翅 C.覆翅 D.平衡棒 15. 属于排泄器官的是:B A.消化道 B.马氏管 C.背血管 D.腹神经索 16. 蝗虫的变态属于:B A.半变态 B.渐变态 C.过渐变态 D.全变态 17. 蝶和蛾属于:D A.半变态 B.渐变态 C.过渐变态 D.全变态 19. 蝇的幼虫属于:D

植物病虫害防治基础知识

植物病理学基础知识 一、植物病害的概念 植物受不良环境重要条件和病源的不断刺激,其新陈代谢受到持续的干扰,在生理上和组织结构上产生一系列变化,因而在组织解剖上和外部形态上表现“反常”的状态(即是病态),并在经济上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称为植物病害。 植物病害的重要特点就是植物和病源相互作用的持续性,即有一个病理变化的过程,伤害是特发的,没有一个持续变化的过程,不能称之为病害。病害可分为非侵染性和侵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是不能传染的,其发生主要是二方面的因素:即不利的环境因素和植物本身对这些因素的反映。 侵染性病害:是可以传染的,主要是由其他生物寄主引起的,也可称之为寄主性病害,引起该病害的的生物称为病原物,主要有: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线虫、寄生种子植物等。其中真菌引致的病害约点整个植物病害的80%以上,而真菌中,半知菌这类的高等真菌又占整个真菌病害的80%以上。 二、植物病害的症状类型 (一)、症状 变色:植物感病后,局部或整株失去正常的绿色。常见的有:褪绿和黄化、红叶、花叶和斑驳。 坏死:植物细胞和组织感病死亡,形成各样的病斑,是局部的。 常见的有:叶斑和叶枯、疮痂和溃疡、立枯和猝倒。

腐烂:植物组织细胞受到病原物的破坏和分解而成。植物任何部分都可发生。常见的有:软腐和干腐、流胶和流汁。 (腐烂和坏死区别是:腐烂是整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和细胞轮廓) 萎蔫植物的叶片因缺水而下垂的现象。 畸形常见的有:簇生和丛生、矮缩和皱缩、卷叶和缩叶、瘤肿和徒长、叶变。 (叶变是指植物花器各部分转化为绿色叶状结构的症状)(二)类型 1、植物病原真菌 在真菌分类中,很多学者认为真菌是属于菌物界真菌门,真菌门分为:鞭毛菌亚门、接合菌亚门、子囊菌亚门、半知菌亚门和担子菌亚门五个亚门。较通俗的说法可以认为鞭毛菌亚门属低等真菌,半知菌亚门、担子菌亚门属高等真菌。 原核类—原核界(细菌等) 鞭毛菌亚门:营养体单细胞或没有隔膜的菌丝体,有性孢子为卵孢子,无性孢子为游动孢子,主要以水传播。 接合菌亚门:营养体是菌丝体,典型的没有隔膜,有性孢子是接合孢子,无性孢子是孢囊孢子,主要是以气流传播。 子囊菌亚门:营养体是有隔膜的菌丝体,极少数是单细胞,有性孢子是子囊孢子,无性孢子为分生孢子,主要以气流传播。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讲解学习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 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 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 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 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应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模拟试题一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模拟试题一 一、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 侵染性病害: 由致病生物引起的植物病害叫做侵染性病害,该类病害具有传染性,又称为传染性病 害。 2. 症状: -植物感病后,外部形态上所表现出的不正常的变化。 3. 子实体: 真菌产生孢子的结构。 4. 非专性寄生: 病原物既能营寄生生活,又能营腐生生活。 5. 单循环病害: 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染的植物病害。 6. 致死温度: 又称为钝化温度,把病毒汁液放在不同温度下处理10分钟,在10分钟内使病毒失去侵 染力的最低温度。 7. 半寄生种子植物: 寄生性种子植物有叶绿素,能够进行正常的光合作用,但缺少根,靠吸盘与植物 的导管相连,从寄主上吸收水分和无机盐。 8. 系统侵染: 病原物侵入寄主后,其扩展范围较大,可沿着维管束蔓延到整个植株,形成系统症状。 9. 病程: 病原物侵入寄主引起发病的过程。 10. 病害流行: 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病害在植物群体中大量而严重的发生,对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损 失。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真菌、病毒和类病毒、原核生物、 线虫、寄生性植物) 2.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____ 。(病鳞茎,蚜虫 和汁液传播) 4. 植物病毒的核酸主要作用是____,蛋白质衣壳的作用是____ (遗传物质,识别和保护) 5.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 茎___部位。 6. 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一般分为四个阶段,即____ 、____ 、____和____ 。(接触期、侵入期、潜育 期、发病期) 7. 病原物的被动传播方式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气流、雨水或灌溉水、昆虫等介体、人 为) 8. 植物病害流行的基本因素是____ 、____ 和____ 。(大量的致病力强的病原物,大量的感病植物, 适宜发病的环境条件) 9. 植物检疫对象应具备的条件____ 、____ 和____ 。(危险性的病害、局部地区发生的病害、人为传 播的病害) 10. 海棠锈病是转主寄生病害,它的转主寄主是____ 。(桧柏等松柏科的植物) 三、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1~5:ˇ×ˇˇ×;6~10:×××ס) 1. 病害的三角关系是病原、植物和环境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 2. 一般低等真菌形成有隔菌丝,高等真菌产生无隔菌丝。() 3. 担子菌是真菌中最高等的一类。() 4. 病毒是一种专性寄生物。() 5. 根结线虫病用40%克线磷1000倍液均匀地喷洒在受病植株上,即可获得良好的防治效果。() 6. 植物感染一种病毒的弱株系后,就可保护植物避免同一病毒强株系的侵染的现象称为带毒现象。 () 7. 垂直抗病性的优点是抗性强,抗性不易丧失。()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 根结线虫病主要危害地下部,在根系上产生许多的瘤状物,地上部不出现症状。() 10. 桃缩叶病早春桃芽膨大期和展叶期是病害防治的关键时期。()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何谓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几种? (1)无性繁殖—不经过性结合,直接由营养体或营养体分化的特殊结构上形成孢子的繁殖方式。 (2)无性孢子有6种:芽孢子、粉孢子、厚垣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 2. 真菌菌组织有几种?由菌组织组成哪几种营养体的变态?主要作用是什么? (1)疏丝组织和拟薄壁组织。 (2)变态有3种:菌核—抵抗不良环境;子座—产生繁殖结构和抵抗不良环境;菌索—扩展蔓延和抵抗不良环境。 3. 植物病毒有哪些传播方式?如何侵入寄主? (1)介体传播(动物介体--蚜虫等昆虫,植物介体--菟丝子等)和非介体传播(嫁接、农事操作等)。 (2)微伤口(机械的或昆虫造成的)侵入 4. 化学防治园林植物病害的优缺点是什么? (1)优点:见效快、效果显著、使用方法简单。(2分) (2)缺点:污染环境,破坏生态平衡;污染食品,造成人畜的急慢性中毒;杀伤非靶标生物(天敌等),使病害更严重的发生。(3分)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 园林植物白粉病的主要症状和防治措施有哪些? (1)白粉病的症状:一般发病初期首先在发病部位产生白粉状物,后期产生小黑点(有些白粉病不产生);发病叶片开始褪绿,然后坏死。白粉病在有些园林植物上危害嫩叶、花器和嫩梢,造成嫩叶细长、扭曲,嫩梢生长受到抑制,花小畸形;在有些园林植物上危害下部叶片,严重时造成叶片焦枯,甚至脱落。(2分) (2)防治措施: (a)减少越冬病菌:秋冬结合修剪,剪除病弱枝;冬前清扫落叶,并集中处理。 (b)加强栽培管理:合理肥水,提高寄主抗病性;注意田间的通风透光;生长季节发现病叶、病梢及时清除 (c)药剂防治:发芽前喷3~4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发病初期喷洒粉锈宁、多?硫悬浮剂等药剂。 2. 根据松材线虫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病害防治措施。 (1)加强植物检疫:禁止从疫区调运的种苗、木材及其制品,对调运物品进行检疫,发现可疑物进行销毁或消毒处理;;因为松材线虫可随苗木、木材及其制品进行远距离传播。 (2)及时彻底清除病死树,并进行化学和物理处理:松材线虫在树体内危害和越冬,秋末冬初,病死树内的线虫逐渐停止增殖,开始出现大量分散型的3龄幼虫,聚集在天牛的蛹室和蛀道周围越冬。 (3)防治传播媒介,降低天牛种群数量:松褐天牛是松材线虫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松褐天牛翌年羽化时,分散型幼虫蜕皮后形成耐久型4龄幼虫,潜入天牛体内,每年5~7月天牛的成虫飞往松树嫩梢上取食时,松材线虫的4龄幼虫从天牛咬食的伤口侵入,增殖并扩散到其他部位;每年5月份人为设置诱饵引诱天牛产卵,在天牛羽化期,用杀螟松、灭幼脲防治2次。 (4)化学防治:用内吸性杀虫剂和杀线虫剂施于松树根部或注射树干,预防和杀死树干内的天牛和幼虫;有效药剂涕灭威、呋喃丹、克线磷等药剂。

植保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测试题

植保第二章植物病害的基本知识测试题(试卷) 一.填空题 1.植物病害的病原按其不同的性质可分为二大类,即()和()。 2.引起非侵染性病害的主要原因有()、()、()、()等。 3.植物病原生物主要包括()、()、()、()、()、()及()等。 4.生长在寄主细胞内的真菌,由()直接从()吸收养分;生长在寄主细胞间的真菌,则以()上产生的特殊结构——(),伸入细胞内吸取养分。 5.真菌具有维持其生长发育需要的( )和繁衍后代的( );真菌繁殖的基本单位是()。 6.真菌性病害的症状有()、()、()。 7.细菌中的生理小种一般称(),病毒中的生理小种称()。 8.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入的反应,依据其抗性的强弱,分别有()、()、()、()四种表现。 9.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主要包括三个环节:()、()、()。 二.单项选择题 ( )1.青枯病是属于植物病状中的______。

A.变色 B.斑点 C.萎焉 D.畸形 ( )2.在植物病害中,______ 引起的病害最多。 A.真菌 B.细菌 C.病毒 D.线虫 ( )3.在真菌生活史中,产生孢子数量最多的是______。 A.有性孢子 B.无性孢子 C.无法比较 ( )4.鉴定病毒病的可依据______。 A.植物的症状 B.植物的病征 C.寄主细胞内的内涵体 D.传染性 ( )5.过敏性坏死反应是典型的______。 A.避病 B.抗侵入 C.抗扩展 D.抗病 ( )6.金桔的气孔分布稀,数量少,中隙小,很少生溃肠病,这是由于金桔具有_____。 A.避病 B.抗侵入 C.抗扩展 D.抗病 ( )7._______的环境条件有利于繁殖体产生,有利于病害流行。 A.高温高湿 B.适温高湿 C.适温低湿 D.低温低湿 ( )8.防止病原物侵染的有利时期是______。 A.接触期 B.侵入期 C.潜育期 D.发病期 ( )9.同一病害影响潜育期长短的主要因素是______。

统计学简答题及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及参考答案 1.简述描述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数据收集、整理和描述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搜集数据、整理数据、展示数据和描述性分析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描述数据的特征;找出数据的基本数量规律。 2.简述推断统计学的概念、研究容与目的。 概念:它是研究如何利用样本数据来推断总体特征的统计学分支。 研究容:参数估计和假设检验的理论与方法。 研究目的:对总体特征作出统计推断。 3.什么是总体和样本? 总体是指所研究的全部个体(数据)的集合,其中的每一个元素称为个体(也称为总体单位)。 可分为有限总体和无限总体: ?有限总体的围能够明确确定,且元素的数目是有限的,可数的。 ?无限总体所包括的元素数目是无限的,不可数的。 总体单位数可用N表示。 样本就是从总体中抽取的一部分元素的集合。构成样本的元素的数目称为样本容量,记为n。 4.什么是普查?它有哪些特点? 普查就是为了特定的研究目的,而专门组织的、非经常性的全面调查。它有以下的特点: 1)通常是一次性或周期性的 2)一般需要规定统一的标准调查时间 3)数据的规化程度较高 4)应用围比较狭窄。 5.什么是抽样调查?它有哪些特点? 抽样调查是指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调查,并根据样本调查结果来推断总体特征的数据搜集方法和统计推断方法。 它具有经济性好、时效性强、适应面广、准确性高等特点。 6.简述统计调查方案的概念及应包括的基本容。 答:统计调查方案就是统计调查前所制订的实施计划,它是指导整个调查过程的纲领性文件,是保证调查工作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计划书。 它应包括的基本容有: 〈1〉明确调查目的; 〈2〉确定调查对象和调查单位; 〈3〉设计调查项目; 〈4〉设计调查表格和问卷; 〈5〉确定调查时间; 〈6〉组织实施调查计划; 〈7〉调查报告的撰写,等等。 7.简述统计分组的概念、原则和具体方法。 答:(1)概念

作物病虫害防治试题答卷(3套)及参考答案

2004—2005学年度上学期《作物病虫害防治》 试卷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2分) 1、病原: 2、转主寄主: 3、孤雌生殖: 4、羽化: 二、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正确答案,并将其字母写在题干后的括号内。每小题3分,共30分) 1、全变态类昆虫具有不同虫期,它们分别是 (1)、卵、幼虫、若虫和成虫期;(2)、卵、幼虫、稚虫和成虫期; (3)、卵、幼虫、蛹和成虫期;(4)、卵、幼虫、离蛹和围蛹期。 2、植物非侵染性病害的病原是 (1)、不适宜的环境条件;(2)、动物或人为的器械损伤; (3)、雹害、风害等;(4)、温、湿度不适宜。 3、植物病原真菌分为——个亚门。 (1)、三;(2)、五; (3)、六;(4)、二。 4、下列昆虫的口器是咀嚼式口器的是 (1)、金龟子、蚜虫;(2)、金龟子、菜粉蝶; (3)、金龟子、蓟马;(4)、金龟子、叶蝉。 5、昆虫的龄期指的是 (1)、一年中发生的代数;(2)、从卵发育至老熟幼虫所需的时间; (3)、一生中蜕皮的次数;(4)、在相邻的两次蜕皮之间所经历的时间。 6、——对昆虫生命活动的影响较其它任何生态因子都显得更为重要。 (1)、温度;(2)、湿度; (3)、天敌;(4)、食物。 7、翅两对,鳞翅,常有鳞毛形成斑纹的昆虫属于 (1)、膜翅目;(2)、鞘翅目; (3)、鳞翅目;(4)、同翅目。 8、夹竹桃煤污病影响光合作用,它常伴随发生是 (1)、蝗虫;(2)、甲虫; (3)、蚜虫;(4)、螨类。 9、稻黄矮病防治的关键是 (1)、防黑尾叶蝉;(2)、药防; (3)、种子消毒;(4)、轮作。 10、小麦白粉病是一种——引起的病害。 (1)、细菌;(2)、病毒; (3)、真菌;(4)线虫。 三、判断题(每小题3分,15分) 1、蜘蛛是一种有害昆虫。() 2、油菜蚜防治的关键,在于点片发生时喷药防治。() 3、“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我国的植保方针,但不一定适用于指导每一种病虫害的防治法。() 4、昆虫的头有眼、口器和附节。() 5、苍蝇的口器是咀吸式口器。() 四、填空(每空一分,共15分) 1、世界上的昆虫已达——万种以上,共分为33个目。其中与农业生产关系最大的数量最多的三个目是————、———、—————。 2、植物生病以后所表现出的病态,叫———。一般病害的症状包括————和————两个方面。 3、不完全变态的昆虫,一生经过————、————、————三个虫态。 4、植物的病害,按病原性质分为————和—————两大类。 5、侵染性病害的发生所具备的条件是要有————、————、————。 五、简述、绘图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1、绘出真菌的营养体菌丝的形态图。 2、蝶与蛾有何区别? 六、问答题(16分) 1、试述植物病害的诊断程序。并举例说明。 2005-2006学年第一学期《作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考试A 云南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 1、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 是, 。, 。

病虫害题库

一、单选题 1.草履蚧属于()害虫。 A虹吸式 B刺吸式 C 咀嚼式 D锉吸式 参考答案:B 2.菟丝子的为害通常使植物表现为()。 A矮化和黄化 B丛枝 C 腐烂 D畸形 参考答案:A 3.蚜虫属于()害虫。 A虹吸式 B咀嚼式 C锉吸式 D刺吸式 参考答案:D 4.红蜘蛛属于()害虫。 A刺吸式 B虹吸式 C咀嚼式 D锉吸式 参考答案:A 5.红蜘蛛聚集于()吸取汁液。 A叶片 B叶背 C枝条 D花蕾 参考答案:B 6.尺蠖,人们常说的吊死鬼,属于()害虫。 A食根 B食茎 C食叶 D食花 参考答案:C 7.悬铃木方翅网蝽()害虫。 A刺吸式 B锉吸式 C虹吸式 D咀嚼式 参考答案:A 8.悬铃木方翅网蝽一般一年发生()代。 A 1 B 2 C 3 D 5 参考答案:D 9.国槐尺蠖一年一般发生()代。 A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C 10.黄刺蛾(又名巴子,洋辣子)(鳞翅目)危害树木花卉达()余种。 A 100 B 120 C 130 D 150 11.黄刺蛾每年发生()代。

A 1 B 2 C 1~2 D 3 参考答案:C 12.黄刺蛾()龄后蚕食叶片,常将叶片吃光。 A 1 B 2 C 3 D 4 参考答案:D 13.以下不属于生物防治的是()。 A以虫治虫 B以真菌治虫 C以病毒治虫 D人工诱杀 参考答案:D 14.属于食叶害虫的是()。 A梨小食心虫 B介壳虫 C黄刺蛾 D星天牛 参考答案:C 15.()属于地下害虫。 A天牛 B叶蜂 C蝼蛄 D蚜虫 参考答案:C 16.对于咀嚼式口器的害虫,在进行化学防治时,可用()剂喷洒植物被害部位,或制成毒饵使用。 A触杀 B胃毒 C内吸 D引诱 参考答案:B 17.灌根法主要适用于防治()害虫。 A叶部 B地下 C蛀干 D球果种实 参考答案:B 18.注射法适用于防治()害虫。 A叶部 B地下 C蛀干 D球果种实 参考答案:C 19.为害植物地下部分的害虫是()。 A弄蝶 B蝗虫 C叶甲 D蛴螬 参考答案:D 20.草履蚧需要经历卵-若虫-蛹-成虫四个成长阶段,在()时期防治最佳. A卵 B若虫 C蛹 D成虫 参考答案:B 21.几乎所有的树种都易受到蚜虫的为害,植物受害后,易诱(),使枝叶变黑,影响观

病虫害防治、农药知识(全)

第一章植物病害分类及识别防治 第二章园林树木全年病虫害预测 第三章园林绿化常用农药使用方法 第四章农药混配注意事项及原则 第五章农药混配如何计算剂量 第一章植物病害分类及识别防治 植物病害 根据病原的种类可分为两大类: (1)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引起,例如营养元素的缺乏,水分的不足或过量,低温的冻害和高温的灼病,肥料、农药使用不合理,或废水、废气造成的药害、毒害等。 (2)侵染性病害:由生物引起,有传染性,病原体多种,如真菌、细菌、病毒、线虫或寄生性种子植物等。 植物病害的病状主要分为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五大类型。 病症: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脓状物。 病状 变色:花叶,褪色,黄化,斑驳,条纹、条斑、条点,白化苗。 坏死:叶斑(轮斑,环斑,角斑,圆斑,穿孔等),叶枯,叶烧,猝倒、立枯,溃疡。 腐烂:干腐,湿腐,软腐。 萎蔫:枯萎,黄萎,青枯。 畸形:a增生型(肿瘤或癌肿,丛枝,发根) b增大型(根结,徒长恶苗) c减生型(矮缩,矮化,小叶,小果,卷叶) d变态(变形):叶片扭曲等 病症 病症是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 1.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霜霉、灰霉、青霉、绿霉、赤霉、黑霉等颜色。 2.粉状物: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白粉病、黑粉病、锈病。 3.小黑点:真菌病害常见特征。有分生孢子器、分生孢子盘、分生孢子座、闭囊壳、子囊壳等。 4.菌核:真菌病害中丝核菌和核盘菌常见特征。较大、深色、越冬结构。 5.菌脓:细菌病害常见特征。菌脓失水干燥后变成菌痂。 常见园林植物叶花果病害: 1、真菌性病害 1)白粉类(白粉病) 月季,黄栌,紫薇,芍药,凤仙花,丁香,杨树,扁竹蓼等白粉病

统计学简答题答案资料讲解

1、什么是统计学,有哪些特点? 统计学是收集、整理、分析、解释数据并从数据中得到结论的学科。 特点:客观性~~相关性~~实用性~~科学性~~严谨性~~逻辑性~~~ 2、何谓标志,按能否用数量表示可以分为哪两种类型,分别举例说明 标志是指说明总体单位属性或特征的名称。可以分为数量标志和质量标志 品质标志:说明总体单位属性特征的名称,用文字描述。Ex:性别,名族,工种,籍贯数量标志:说明总体单位数量特征的名称,用数量表示。数量标志的具体表现称标志值。 Ex:工人的年龄,工资,工龄 3、什么是离散型变量,连续性变量?举例说明 变量:可变的数量标志和指标; 离散型变量:指变量的数值只能以计数的方法取得,(变量值只能取整数); 连续型变量:指变量的取值连续不断,(变量值能取小数)。 4、简述品质标志和数量标志的区别,并举例说明。 区别:数量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数量特征,而品质标志说明的是总体的属性特征。 5、什么是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二者有何关系? 统计指标:反映总体数量特征的科学概念和具体数值。 注意:从理论上讲,一个完整的统计指标由两部分构成:指标名称+指标数值 例如:某地区2009年完成利税总额(指标名称)为1500(指标数值)亿元。 数量指标:用来反映现象的总规模、总水平、或工作总量的指标。其数值大小随总体的研究范围的大小而增减。 质量指标:反映客观现象的劳动效果或工作质量等事物内部数量关系的指标,其数值的大小与总体的研究范围大小无直接联系。 6、统计标志和统计指标有和联系与区别? 区别:1、标志是反映总体单位特征;指标反映总体特征。 2、指标都能用数量表示,标志只有数量标志能用数量表示; 3、标志是一个理论概念,实际应用中只有指标。 联系:1、标志与指标可以相互转化,随研究目的的转化而改变; 2、指标值一般是标志值汇总来的; 3、标志的名称常常就是指标名称。 7、制定一份完整的统计调查方案,应包括哪些内容? 1)明确调查的目的和任务 2)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调查单位、 3)确定带调查项目、设计调查表或问卷 4)确定调查时间、调查地点和调查方式方法 5)制定调查的组织实施计划 8、举例说明重点调查的概念和特点 重点调查:是在调查对象范围内部选择部分重点调查单位进行的调查。 特点:调查单位少、适用于调查对象的标志值比较集中于某些单位的场合、重点调查的调查方式主要采取专门调查的组织形式(一种是专门组织的一次性调查;另一种是利用定期统计报表经常性地对一些重点单位进行调查。);有点在于花费较少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就可以获得总体的基本情况资料。 9、简述重点调查、典型调查、抽样调查的联系与区别P31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它是按照随机的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部分单位作为样本来进行观测研究,以抽样样本的指标去推算总体指标的一种调查。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及答案

《园林植物病虫害防治》期末试题 一、解释名词(20分,每题2分) 1. 侵染性病害 2. 症状 3. 子实体 4. 专性寄生 5. 单循环病害 6. 生活史 7. 全寄生种子植物 8. 系统侵染 9. 病程 10. 趋光性 二、填空题(15分,每空0.5分) 1.引起植物侵染性病害的病原物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2.翠菊黄化病的病原是____ 。主要通过____ 、____ 、和____传播。 3.郁金香碎色病毒在____越冬,成为次年的初侵染来源,田间的主要传播方式为 ____ 。 4. 桑寄生和菟丝子一般寄生在植物的____部位,它以____伸入寄主茎干内与其 ____ 和____连接,吸取全部养分。 5. 牡丹(芍药)炭疽病发病部位有____ 、____ 、____和____ 。 6.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病原有____ 、____ 、____ 和____ 。 7.唐菖蒲干腐病主要危害球茎,球茎受害后有3种症状类型,即____ 、____ 和 ____ 。 8. 草坪草害虫按照其危害习性与部位的不同分为____ 、____ 、____ 和____ 。 9.扁刺蛾成虫前翅灰褐稍带紫色,有____ 条明显的暗褐色线。 三、判断题(15分,每题1.5分) 1. 园林植物主要叶部病害有霜霉病、白粉病、锈病、炭疽病、叶斑病等。() 2. 兰花炭疽病只发生在我国的广东地区。() 3. 柑橘溃疡病的病原是柑橘极毛杆菌。() 4. 柑橘溃疡病的病菌潜伏在土壤中越冬。() 5. 翠菊黄化病引起植株矮小萎缩、花小、边色等症状。() 6. 菟丝子为全寄生种子植物。() 7. 预防根癌病可对病土进行热力或药剂处理。() 8. 杨树溃疡病菌越冬的主要场所为病残体。() 9. 草地螟老熟幼虫体长为9~12mm。() 10. 黄刺娥成虫体在翅尖上汇合于一点,呈倒“U”字形。() 四、简答题(20分,每题5分) 1. 何谓无性繁殖?无性孢子有几种? 2. 仙人掌类茎腐病的症状如何? 3. 园林植物主要食叶害虫的危害特点是什么? 4. 桃缩叶病的发病规律是怎样的? 五、问答题(30分,每题15分) 1.蛴螬的识别特征和分布、危害怎样?其防治措施有哪些? 2. 根据郁金香碎色病的发病规律制定病害防治措施。

病虫害复习题课件资料

园林植物病虫害复习题 1、泡桐丛枝病的病原为:() A、细菌 B、病毒 C、真菌 D、植原体 2、以下哪种真菌不属于专性寄生的?() A、腐霉菌 B、白粉菌 C、霜霉菌 D、锈菌 3、以下哪种孢子属于有性孢子?() A、游动孢子 B、担孢子 C、厚垣孢子 D、芽孢子 4、翠菊黄化病的病原为:() A、真菌 B、病毒 C、植原体 D、细菌 5、桃缩叶病的病原为:() A、真菌 B、病毒 C、植原体 D、细菌 6、下列不属于病害三角关系中的要素的是:() A、病原 B、寄主 C、环境 D、人 7、根结线虫病引起的植物症状是:() A、丛枝 B、须根 C、根部肿瘤 D、枝干肿瘤 8、天牛的前翅是() A、膜翅 B、鞘翅 C、缨翅 D、半鞘翅 9、叶蜂幼虫的类型属() A、原足型 B、多足型 C、寡足型 D、无足型 10、天牛的触角为________。() A.丝状 B.刚毛状 C.念珠状 D.环毛状 11、以下哪个措施不适合用于病毒病害的防治?() A、喷杀虫剂 B、喷杀菌剂 C、病害检疫 D、清除病株 12、以下哪种病原物不是专性寄生的?() A、锈菌 B、病毒 C、植原体 D、细菌 13、以下哪种症状是植原体病害通常引起的?() A、腐烂 B、丛生 C、肿瘤 D、粉霉

14、花卉出现烂根的原因可能性是:() A、缺少营养 B、浇水过多 C、大气污染 D、温度过高 15、以下哪种介体不能传播植物病毒病害?() A、蚜虫 B、农田操作工具 C、种子 D、气流 16、以下哪种因素引起的病害为非侵染性病害?() A、真菌 B、细菌 C、线虫 D、高温 17、杨树溃疡病的病原为:() A、细菌 B、真菌 C、植原体 D、病毒 18、蝗虫的后足为() A、跳跃足 B、步行足 C、捕捉足 D、携粉足 19、蝴蝶的前翅是() A、覆翅 B、鳞翅 C、半鞘翅 D、膜翅 20、黄刺蛾的变态属于() A、过渐变态 B、不完全变态 C、完全变态 D、表变态 21、以下属于植物非侵染病害的是:() A、由雷电造成的植物死亡 B、由细菌侵染引起植物死亡 C、由线虫侵染导致的植物枯死 D、由天气干旱造成的植物枯死 22、以下哪个特征符合植原体?() A、属于非细胞生物 B、比病毒小 C、没有细胞壁 D、能够人工培养 23、以下哪种孢子不是真菌的有性孢子?() A、担孢子 B、芽孢子 C、子囊孢子 D、接合孢子 24、以下哪种病原物为专性寄生的?() A、病毒 B、腐霉 C、镰刀菌 D、丝核菌 25、以下哪种症状不符合“病毒”病害的特征?() A、坏死 B、花叶 C、碎锦 D、腐烂 26、以下哪种病害在田间主要由昆虫传播? () A、紫薇白粉病 B、玫瑰锈病 C、月季黑斑病 D、泡桐丛枝病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统计学简答题参考答案 第一章绪论 1.什么是统计学?怎样理解统计学与统计数据的关系? 答: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整理、显示和分析统计数据的科学。统计学与统计数据存在密切关系,统计学阐述的统计方法来源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目的也在于对统计数据的研究,离开了统计数据,统计方法以致于统计学就失去了其存在意义。2.简要说明统计数据的来源。 答:统计数据来源于两个方面:直接的数据:源于直接组织的调查、观察和科学实验,在社会经济管理领域,主要通过统计调查方式来获得,如普查和抽样调查。间接的数据:从报纸、图书杂志、统计年鉴、网络等渠道获得。 3.简要说明抽样误差和非抽样误差。 答:统计调查误差可分为非抽样误差和抽样误差。非抽样误差是由于调查过程中各环节工作失误造成的,从理论上看,这类误差是可以避免的。抽样误差是利用样本推断总体时所产生的误差,它是不可避免的,但可以控制的。 4.解释描述统计和推断统计的概念?(P5) 答:描述统计是用图形、表格和概括性的数字对数据进行描述的统计方法。推断统计是根据样本信息对总体进行估计、假设检验、预测或其他推断的统计方法。第二章统计数据的描述 1描述次数分配表的编制过程。 答:分二个步骤: (1)按照统计研究的目的,将数据按分组标志进行分组。 按品质标志进行分组时,可将其每个具体的表现作为一个组,或者几个表现合并成一个组,这取决于分组的粗细。 按数量标志进行分组,可分为单项式分组与组距式分组 单项式分组将每个变量值作为一个组;组距式分组将变量的取值范围(区间)作为一个组。 统计分组应遵循“不重不漏”原则 (2)将数据分配到各个组,统计各组的次数,编制次数分配表。 2. 一组数据的分布特征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测度? 答:数据分布特征一般可从集中趋势、离散程度、偏态和峰度几方面来测度。常用的指标有均值、中位数、众数、极差、方差、标准差、离散系数、偏态系数和峰度系数。 3.怎样理解均值在统计中的地位? 答:均值是对所有数据平均后计算的一般水平的代表值,数据信息提取得最充分,具有良好的数学性质,是数据误差相互抵消后的客观事物必然性数量特征的一种反映,在统计推断中显示出优良特性,由此均值在统计中起到非常重要的基础地位。受极端数值的影响是其使用时存在的问题。 4. 简述众数、中位数和均值的特点和应用场合。 答:众数、中位数和均值是分布集中趋势的三个主要测度,众数和中位数是从数据分布形状及位置角度来考虑的,而均值是对所有数据计算后得到的。众数容易计算,但不是总是存在,应用场合较少;中位数直观,不受极端数据的影响,但数据信息利用不够充分;均值数据提取的信息最充分,但受极端数据的影响。5.为什么要计算离散系数?

病虫害综合测试题

病虫害综合测试题(一) 一、填空 1.昆虫的头壳分为五个区,即、、 、、。 2.昆虫的食性按食物来源分、、 、和五大类。3.植物病害的病状类型有、、 、和。 4.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常见的有、、 和。 5.地老虎活动最盛时间为和。 6.除草剂的选择性有、和。除草剂的使用方法按施药方式分、 、、和。二、单项选择题1.下列昆虫卵的形状为瓶状的是() A.菜粉蝶 B.小菜蛾 C.大豆食心虫 D.豆荚螟 2.玉米小斑病潮湿情况下,病斑表面密生灰黑色霉状物 是() A.夏孢子堆 B.冬孢子堆 C.分生孢子 D.孢囊梗 3.表皮层中最薄的一层是() A.上表皮 B.外表皮 C.内表皮 4.大豆食心虫的腹足趾钩() A.双列全环 B.单序全环 C.三序缺环 D.双序缺环 5.南方瓜类苗期的毁灭性害虫是() A.猿叶虫 B.黄守瓜 C.地老虎 D.粘虫 6.下列昆虫的口式类型为下口式的是()

A.蝗虫 B.步行虫 C.蚜虫 D.蝽象 7.真菌最常见的无性孢子是() A.芽孢子 B.游动孢子 C.分生孢子 D.孢囊孢子 8.综合防治的前提是() A.农业防治 B.物理防治 C.生物防治 D.植物检疫 9.小麦条锈病的夏孢子堆的颜色为() A.深褐色 B.桔红色 C.鲜黄色 D.黑色 10.果树食心虫类最常见的一种是() A.桃小食心虫 B.梨小食心虫 C.苹果食心虫 D.粘虫 三、双项选择题 1.咀嚼式口器的昆虫是() A.金龟甲 B.介壳虫 C.蚜虫 D.蝗虫2.下列昆虫有趋光性的昆虫有() A.玉米螟 B.地老虎 C.菜粉蝶 D.小麦吸浆虫 3.下列病害为细菌性的有( ) A.花生青枯病 B.玉米大斑病 C.大豆花叶病 D.白菜软腐病 4.影响病原物侵入寄主的环境条件中,()尤为重要。 A.温度 B.湿度 C.光照 D.水分 5.下列昆虫的卵粒排列形状相同的是() A.三化螟 B.玉米螟 C.高粱条螟 D.二化螟 四、判断题 1.昆虫纲中第一大目是鳞翅目。 2.小麦锈病为多循环病害。 3.用来防除杂草的农药称为除草剂。

病虫害防治复习题及完整答案

一、名词解释或填空。 1.农业防治:是指在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前提下,通过耕作栽培技术,选用抗(耐)性品种,加强保健栽培管理以及改造自然环境等抑制或减轻病虫害的方法。 2.植物检疫:是由国家颁布法规,并建立专门的机构,对植物及其产品的运输、贸易进行管理和控制,防治危险性病虫、杂草传播蔓延的植保措施。 3.寄生性:病原物寄生在活细胞或组织中获得营养物质的能力。 4.经济阈值:植物因虫害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时的害虫种群密度或植物受害的程度叫经济受害允许水平,经济阈值时接近但未达到经济受害水平时的害虫种群密度或植物受害的程度。 5.世代:昆虫的生活周期从卵开始,经过幼虫、蛹到成虫性器官成熟并能繁衍后代为止,称为一个世代,简称一代。 6.种群和群落:种群,农田生态中的种群是在特定空间与时间内彼此密切关联的同一物种的个体集合。群落,在特定环境中彼此相互作用并由此形成的具有一定成分、结构、功能及与环境有相互关系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种群的组合。 7.休眠与滞育:昆虫的休眠是由环境因素不适宜引起的生长发育暂时停止的现象。不良环境因素消除后,可立即停止休眠恢复生长发育。滞育是由外界环境条件和昆虫的遗传稳定性支配,造成昆虫的生长发育暂时中止的现象。在滞育期,给予良好条件,也不能解除。 8.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中只有一个侵染过程的为单循环病害。在植物的一个生长季节,病原物对寄生有多个侵染过程,为多循环病害。 9.经济受害允许水平:作物因虫害造成的损失与防治费用相等的那个关键性种群密度或作物受损害的程度。 10.抗病性:寄生植物抵抗病原物侵染及侵染后所形成的能力称为抗病性。 11.生态系统:是指自然界一定空间内生物因与非生物因子相互作用形成的、具有一定结构的自然综合体,系统凭借其结构进行物质循环和能量交换。 12.病程:病原物侵染植物的过程叫病程。一般病程分为侵入前期、侵入期、滞育期和发病期。 13.专性寄生物:只能寄生不能腐生的生物,或者说只能从寄生的活细胞获取营养的寄生物。 14.颉颃作用:是指一种生物的存在和发展限制了另一种生物存在和发展的现象。 15.侵染循环:侵染性病毒从上一生长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生长季节再度发病的过程。 16.物理机械防治:应用各种物理因子如声、光、电、色、温度及机械设备来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称为物理机械防治法。 17.食物链和食物网:生物与生物之间构成取食与被取食的食物环节,称为食物链,但一个单纯的食物链是不存在的,通常是许多彼此交错联系的食物网。 18.趋势:是昆虫以反射作用为基础的进一步的高级神经活动,是昆虫对外部刺激产生的反应行为,或趋或避,其趋性有趋光性、趋化性及趋温性。 19.世代重叠:是指同一时期内,出现前代和后代混合发生,代界不明显的现象。 20.全部种群治理:是采用各种可能的技术和方法,将害虫的种群彻底灭绝,以达到一劳永逸的效果。 21.兼性寄生物:以腐生为主,兼能寄生的生物。 22.病症: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结构。 23.多胚生殖:在一个卵内发生两个或数百个,甚至多大上千个胚胎,进行进而发育成多个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24.单主寄生和转主寄生:在同一寄主上完成真菌的生活是,为单主寄生。需要在不同科的寄主上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称为转主寄生。 25.天敌昆虫:以其他昆虫为食料的昆虫叫天敌昆虫。 26.传染性病害:由真菌、病害、细菌、线虫引起的植物病害叫传染性病害。 27.初侵染和再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在植物一个生长季节对植物最初的侵染,称为初侵染。在侵染则是由初侵染植物上病原物产生的繁殖体,经过传播,再侵染植物的健康部位或健康植株。 28.症状:植物感病后所表现出来的不正常状态,由病状和病症两部分组成。病状是植物本身表现的异常状态,病症是病原物在植物发病部位形成的结构。 二、填空题 1.寄主植物对病原物侵染的反应免疫有免疫、抗病、耐病和感病等几种。 2.蝽象属于半翅目。 3.植物病原细菌的形状为杆状,田间诊断细菌病害的方法之一是观察植物病组织切口是否有菌脓溢出。 4.全变态昆虫,在个体发育过程中,要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变化。 5.昆虫的腹部是代谢和生殖的中心,腹腔内有消化、排泄、呼吸、神经、循环和生殖等器官。 6.植物病害病症的类型包括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粒状物和脓状物。 7.昆虫分类的阶元是界、门、纲、目、科、属和种。 8.卵子母体内孵化后,由母体直接产生幼体的生殖方式,称为卵胎生。 9.病原物对寄生植物的破坏和毒害能力称为致病性。 10.黄瓜幼嫩叶片抗霜霉病,而成熟叶片易感病,说明寄生植物不同生理年龄对病原物的抵抗力有差异。 11.昆虫的变态方式有不全变态和全变态。 12.鞭毛菌亚门的霜霉菌能引起葡萄霜霉病、黄瓜霜霉病,接合菌亚门的根霉菌能引起果实软腐病。 13.不全变态昆虫的个体发育只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阶段。 14.植物保护工作的方针是预防为主、综合防治。 15.植物病害症状的类型有变色、坏死、腐烂、畸形和萎蔫。 16.昆虫的头部附器有口器、触角和眼。 17.子囊菌无性繁殖一般形成分生孢子,有性繁殖形成子囊孢子。 18.有些真菌侵入寄主后形成的吸收养分的特殊结构叫吸器。 19.植物病害流的类型有单年流行病害和积年流行病害两种。 20.病原物入侵并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症状,这一时期称为滞育期。 21.螳螂目昆虫的头部呈三角形,触角丝状,口器为咀嚼式,前胞极长。 22.植物病害按病原分类可分为侵染性病害和非侵染性病害。 23.植物病原细菌为杆状,繁殖方式为裂殖。 24.昆虫的消化系统包括消化道和有关的消化腺。昆虫的呼吸器官有气门、气管、微气管三部分组成。 25.当今治理有害生物的策略有有害生物综合治理、大面积种群治理和全部种群治理三种。 26.植物病害流行预测的依据主要包括流行的规律、历史资料、实时信息和未来的信息。 27.影响病害发生的气候条件主要是温度和湿度。 28.昆虫的呼吸气管是由外胚层内陷而成的管状气管系统,分为气门、气管和微气管。 29.昆虫的主要特点是种类和数量繁多,分布广泛,适应能力强。 30.蝗虫、蟋蟀、蝼蛄属于直翅目。 三、单项选择题。 1.以下不是描述真菌的是(D)A营养体为丝状体B具有细胞结构C以产生孢子的方式繁殖D形态有球形、杆形、螺旋状 2.非传染性病害与侵染性病害诊断程序的不同在于(C)A田间观察B症状鉴别C环境调查D病原鉴定 3.下列关于非传染性病害表述正确的是(A)A非传染性病害只有病状,没有病症B非转染性病害有发病中心C非传染性病害是由生物因素引起的D非传染性病害发病与环境条件关系不十分密切。 4.属于农业防治的方法是(A)A选育抗病虫品种B利用天敌昆虫C灯光诱杀D喷施农药 5.属于生物防治的方法是(B)A选育抗病虫品种B利用天敌昆虫C灯光诱杀D喷施农药 6.真菌的侵入一般是(A)A直接侵入或自然孔口侵入B虫媒传播C产生吸根侵入D其它 7.下列关于植物病害表述不正确的是(C)A植物病害发生的原因是受到生物因素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B植物病害的形成是一个动态过程C植物病害不一定造成植物产量和质量的损失D植物病害的形成首先是内部生理变化、然后是组织变化,最后是外部形态变化 8.关于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A单循环病害为系统性病害,潜育期长B多循环病害多为局部病害,潜育期短C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为系统病害,潜育期短D单循环病害利用消灭侵染来源可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9.下列属于病害侵染所致的病害为(A)A大豆花叶病B黄瓜霜霉病C柑桔溃疡病D大白菜软腐病 10.属于被动传播的是(D)A真菌菌丝体的生长B线虫在土壤中的移动C游动孢子在水中的游动D真菌通过雨水传播 11.昆虫的排泄器官主要是(B)A前肠B马氏管C背血窦D微气管 12.蝗虫的口器是(C)A刺吸式B虹吸式C咀嚼式D锉吸式 13.昆虫最普遍的繁殖方式为(A)A两性繁殖B孤性繁殖C卵胎生D多胚生殖 14.昆虫的年生活史(C)A从卵开始,经幼虫、蛹到成虫性器官成熟繁殖后代B又称为生活周期或世代C从当年越冬虫期开始到年越冬结束为止的发育过程D以上都不是 15.下列属于鞘翅目的害虫为(D)A蝗虫B椿象C蟋蟀D甲虫 16.下列不属于昆虫保护性适应的是(A)A迁飞B保护色C拟态D假死 17.下列属于真菌侵染所致的病害为(B)A烟草花叶病B黄瓜霜霉病C柑桔溃疡病D番茄青苦病 18.蚜虫的口器为(A)A刺吸式B虹吸式C咀嚼式D锉吸式 19.豌豆象属于(A)A单食性昆虫B寡食性昆虫C多食性昆虫D 腐蚀性昆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