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Pyrethroids Poisoning

GBZ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密切接触较大量的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所致的以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职业活动中由含氰基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溴氰菊酯、戊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及处理。非职业性中毒者亦可参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71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GBZ76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20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8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3 诊断原则

根据短期内密切接触较大量拟除虫菊酯的职业史,出现以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有类似临床表现的其它疾病后,方可诊断。

4 接触反应

接触后出现面部异常感觉(烧灼感、针刺感或紧麻感),皮肤、粘膜刺激症状,而无明显全身症状者。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5.1 轻度中毒

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包括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并有精神萎靡、口腔分泌物增多,或肌束震颤者。

5.2 重度中毒

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具有下列一项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阵发性抽搐;

b)重度意识障碍;

c)肺水肿。

6 处理原则

6.1 治疗原则

6.1.1 立即脱离事故现场,有皮肤污染者立即用肥皂水等碱性液体或清水彻底清洗。

6.1.2 急性中毒以对症治疗为主,重度中毒者并应加强支持疗法(参见GBZ71)。

6.1.3 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混配的杀虫剂急性中毒者,应先根据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而后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6.2 其他处理

6.2.1 轻度中毒治愈后可从事原工作。

6.2.2 重度中毒者根据病情安排休息,治愈后可从事原工作。

7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较高浓度或较大量的含a-氰基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引起的急性中毒。非职业性中毒者亦可参用本标准。

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混配的杀虫剂中,因其中的有机磷成分毒性一般都比拟

除虫菊酯成分的毒性高,"其混剂所导致的急性中毒临床表现常与急性有机磷中毒相似。故由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杀虫剂混配后引起的急性中毒,需参用GBZ8进行诊断。

A.2 不同品种的含a-氰基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职业接触者引起的不良反应和中毒症状基本相似。接触后不良反应中以面部异常感觉较为常见,且多于停止接触24小时后恢复,可伴眼、鼻粘膜刺激症状。污染粘膜(如眼部、会阴部)可引起局部红肿,部分患者皮肤可出现红斑、丘疹和大疱。这些接触性皮炎的表现(参见GBZ20)和中毒与否并不一定相关,必须依据全身性临床表现,结合职业史、现场调查及有关检验等资料综合分析后,才能做出正确判断。

A.3 生产性轻度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者,首发症状多为面部异常感觉,其周身症状虽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但缺乏特异性,一般于脱离接触并休息2-6天后可以恢复。口服拟除虫菊酯中毒者出现面部异常感觉者较为少见,其首发症状多为恶心、呕吐及上腹部疼痛。

A.4 重度中毒时意识障碍的分类及分级的判定,可参照GBZ76中的附录D。

A.5 接触反应者出现的面部异常感觉(发麻、烧灼感)、轻度中毒时出现的肌束震颤及重度中毒者出现的阵发性抽搐(发作时四肢强直、角弓反张、意识不清),皆为周围或中枢神经兴奋性增高的表现。如有条件,可应用成对电刺激的神经肌电图,检查有否周围神经兴奋性增高或肌肉重复放电的现象;或作脑电图检查观察有否脑部的重复放电,但阴性结果不能排除中毒的诊断。

A.6 本病在鉴别诊断上需排除上呼吸道感染、中暑、食物中毒或其它农药急性中毒等疾病。因拟除虫菊酯的气味与有机磷相似,尤应与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相鉴别,除依据接触史外,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者红细胞胆碱酯酶活性大都正常,可进行阿托品试验治疗。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者,多数不能耐受5mg以上的阿托品治疗,且经对症治疗后2-6日恢复,预后较好。

A.7 拟除虫菊酯在人体内代谢与排泄甚快,尿中原形化合物在接触后24h内可检出,部分代谢物在3-5日内可测到。用气相色谱法检测戊氰菊酯原形含量或用高

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尿中氰溴菊酯代谢物(Br

2A)、氯氰菊酯代谢物(Cl

2

A),或用毛

细管气相色谱结合质谱法测定氟氯氰菊酯(百树菊酯,cyfluthrin)的代谢物氟苯氧基苯甲酸(fluorophenoxybenzoic acid)可作为接触指标。检出量与接触者的

反应尚未发现有平行关系。

A.8 拟除虫菊酯遇碱可以分解,因此对污染的皮肤应尽可能用肥皂水清洗。对口服中毒者亦宜以2%-4%碳酸氢钠液或清水彻底洗胃。温热水可加重皮肤的异常感觉,故应避免使用。有接触性皮炎者可参照GBZ20处理。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迄今尚无解毒治疗,给予对症及支持治疗后一般预后较好。

A.9 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的混配杀虫剂导致急性中毒时,因有机磷杀虫剂的毒性明显高于拟除虫菊醋,中毒者的临床表现一般与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相似,故应先检测血胆碱酯酶,参照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进行诊断。治疗先采用阿托品、胆碱酯酶复能剂等药物,而后给予对症处理。

不能排除有机磷杀虫剂中毒时,可用适量阿托品试验治疗,密切观察治疗反应。对重度拟除虫菊酯中毒出现肺水肿者,可用少量阿托品治疗,但应注意避免过量造成阿托品中毒。

A.l0 职业接触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的混配杀虫剂者健康检查的要求,除包括内科与神经科检查外,还应针对有机磷的效应,检查全血或红细胞胆碱酯酶活性。

2021新版职业性汞中毒的防治

2021新版职业性汞中毒的防治 Security technology is an industry that uses security technology to provide security services to society. Systematic design, service and management. ( 安全管理 )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AQ-SN-0781

2021新版职业性汞中毒的防治 汞是常见的工业金属毒物。汞及其化合物生产应用过程中均有机会接触。职业接触主要有:汞矿的开采、冶炼与成品加工,土法火式炼汞危害大;含汞的仪器、仪表、电工器材的制造、校验和维修等,如温度计、气压表、整流器、振荡器、荧光灯、太阳灯、石英灯、水银真空泵、极谱仪,尤其热汞法生产危害更大;化工用汞电极法电解食盐生产氯气;塑料、染料生产用汞作催化剂;冶金行业用汞齐法提取金银等贵金属。接触人数颇广,其中女工占有一定的比例。 职业性汞中毒是指在职业活动中,接触金属汞而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口腔病变为主,并累及呼吸道、胃肠道、肾脏等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汞中毒分为急性和慢性中毒两大类,每类按病情分为轻、中、重三级。

汞中毒症状 1、急性汞中毒 急性职业性汞中毒主要由于短时间内高浓度汞蒸气后引起,吸入浓度高时间长者病情严重。特点是:起病急骤,有头痛、头昏、乏力、发热、全身酸痛等全身症状,及急性支气管炎、间质性肺炎的表现;口腔-牙龈炎症状远比慢性中毒多见和严重;多数有胃肠道症状;可伴有肾脏受累;尿汞往往有明显增高;神经-精神症状和震颤在中毒早期多不明显。吸入浓度不甚高时可于短期接触数周后发病。 2、慢性汞中毒 长期接触一定量的汞蒸气所引起,早期常表现为头晕、乏力、失眠、多梦、健忘、心烦、容易激动、两腿酸沉、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神衰症状,并伴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如多汗、心悸等);进而可出现精神异常、性格发生改变及出现汞性震颤;可有口腔炎及肾脏损害等。 汞中毒的诊断需依据接汞史、尿汞及临床表现综合判断。用人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安排中毒患者及时到专科医院进行诊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临床分析与防治探讨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临床分析与防治探讨 目的研究分析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发病临床的表现,探讨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防治。方法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36例患者进行研究,对患者的治疗进行回顾性的比较分析。结果36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中慢性轻度和慢性中度中毒均为16例,占44.44%,慢性重度中毒有4例,占11.11%;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临床症状中头晕和乏力各有34例,占94.44%,睡眠差有33例,占91.67%,出血征象有18例,占50.00%。结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会严重侵害人的血液系统,极易出血并发症,临床中应该加强防护,降低苯接触导致的中毒损害。 标签:职业性;慢性;苯中毒 苯(C6H6)属于中等毒类,它是一种芳香烃类的化合物[1]。其病理损害主要是发生在神经系统和造血组织,如果与一定浓度的苯长期接触会导致慢性苯中毒,苯中毒严重的患者造血系统也会受到影响,还极可能引起患者的全血细胞的减少、产生再生性贫血严[2-3]。为有效的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危害,我院对36例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2月~2015年2月我院接诊的职业性慢性苯中毒36例患者进行研究。36例病患都在知悉本次研究的目的后,自愿参加本次研究。其中男20例,女16例,年龄在25~73岁,平均年龄在(33.21±8.82)岁。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所有的患者进行外周血象的检查、骨髓象的检查、并发症的检查,及其对头晕、头痛、失眠等全身症状的检查并详细记录。所有患者在确诊为职业性慢性苯中毒后,应该即刻撤离具有苯毒或者含有其他的有毒物质的地方。一些低强度的工作是适合那些轻度苯中毒患者做的,然而,对于中度苯中毒的患者必须立即卧床静养,还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到医院接受有关苯中毒后的详细检查。患者在首检之后,按照中毒程度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具体需要给予患者白药、雄性激素、抗感染和营养支持等。对于神经有出现衰弱综合症的患者采取有关治疗还有解决贫血的现象。丙酸睾酮可以用来解决患者的再障礙。抗肿瘤的化疗是针对骨髓异常增生和白血病患者。 1.3观察指标采用(GBZ68-2008)《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为标准:轻度,3个月持续血象检查,<2000个/mm3的中性粒细胞数,或者<4000个/mm3的白细胞数;中度,<1500个/mm3的中性粒细胞数、<60000个/mm3的血小板数,并且还有明显的出血倾向,或白细胞数基本<3000个/mm3;重度,骨髓及血象检查,确定有白血病或再生障碍性[4]。 1.4统计学分析用spss 18.0对数据进行统计,用均数±标准差(x±s)作数

23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前言 本标准的第6.1条为推荐性的,其余为强制性的。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制定本标准。自本标准实施之日起,原标准GB8781-1988与本标准不一致的,以本标准为准。 一氧化碳为分布广泛的窒息性气体,接触一氧化碳的作业存在于70余种工业中。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可引起急性中毒,其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居我国急性职业性化学物中毒的前列。为保护劳动者健康,有效地防治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制定本标准。 本标准的附录A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是规范性附录。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鞍山钢铁公司劳动卫生研究所负责起草。 本标准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负责解释。 职业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Carbon Monoxide Poisoning GBZ23-2002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co)后引起的急性脑缺氧性疾病;少数患者可有迟发的神经精神症状。部分患者亦可有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 1 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钢铁工业、化学工业、煤气、煤炭、交通等生产活动中因吸入高浓度一氧化碳引起的急性中毒者。生活性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的诊断亦可参用本标准。长期接触低浓度一氧化碳能否造成"慢性一氧化碳中毒"至今尚有争论,不属于本标准的应用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76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3 诊断原则 根据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的接触史和急性发生的中枢神经损害的症状和体征,结合血中碳氧血红蛋白(HbCO)及时测定的结果,现场卫生学调查及空气中一氧化碳浓度测定资料,并排除其他病因后,可诊断为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4 接触反应 出现头痛、头昏、心悸、恶心等症状,吸入新鲜空气后症状可消失。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5.1 轻度中毒 具有以下任何一项表现者: a)出现剧烈的头痛、头昏、四肢无力、恶心、呕吐; b)轻度至中度意识障碍,但无昏迷者。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10%。 5.2 中度中毒 除有上述症状外,意识障碍表现为浅至中度昏迷,经抢救后恢复且无明显并发症者。 血液碳氧血红蛋白浓度可高于30%。 5.3 重度中毒 具备以下任何一项者: 5.3.1 意识障碍程度达深昏迷或去大脑皮层状态。 5.3.2 患者有意识障碍且并发有下列任何一项表现者: a)脑水肿; b)休克或严重的心肌损害; c)肺水肿; d)呼吸衰竭;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有哪些

如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谢谢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有哪些 导语: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有哪些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身边的环境和自己的身体健康,对于许多有害身体的事物都提出了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害有哪些呢?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也越来越多的关注身边的环境和自己的身体健康,对于许多有害身体的事物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笨是一种化学化合物,没有什么颜色,但是具有一种芬芳的味道,在工业上有着很大的用处,虽然笨的用处很大,但是对于人体的危害也是不容忽视的,经常接触笨这种气体很容易发生中毒事件,给自己的健康带来重大的威胁,有人说你是在骗人吧!其实这是有科学的依据的,那么慢性苯中毒的主要损害有哪些呢? 短时间吸入大量苯蒸气可引起急性苯中毒,主要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的症状。在重症起初有流泪、咽痛、咳嗽等黏膜刺激症状,随后出现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神志恍惚、步伐蹒跚等酒醉状态。病情继续发展还可出现昏迷、谵妄、阵发性或强直性抽搐、脉细、呼吸浅表、血压下降。严重时可因呼吸和循环衰竭而死亡。 慢性苯中毒主要损伤人体的造血系统和神经系统。慢性苯中毒的血象异常以白细胞减少最常见,主要为中性粒细胞减少,而淋巴细胞相对增多(实际绝对数也减少),晚期可出现再生障碍性贫血。神经系统最常见的表现为神经衰弱综合征,如头痛、头晕医学教`育网整理、记忆力减退、失眠、乏力等,也可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的现象,个别晚期病例有四肢尖端麻木和痛觉减退的现象。 此外,经常接触苯,皮肤可因脱脂而变干燥,脱屑以至皲裂,也可出现过敏性湿疹。女工长期接触会导致月经血量增多、经期延长,会影响胎儿的发育和存活。 预防疾病常识分享,对您有帮助可购买打赏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总则)——附录A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实质内容为急性职业中毒的诊断原则,适用于各种职业性毒物所致急性中毒的诊断、分级及处理。对未制定诊断标准的毒物中毒时,更为合适。 亚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治疗等和急性中毒基本相同,故属于急性中毒范畴。两者接触时间长短不同,但很难用具体时间划分界线,故本标准中不另列亚急性中毒一项。 如已颁布了国家级职业性急性某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则临床应用以该标准为主,有必要时,本标准中有关项目可作为参考。 本标准可供非职业性急性中毒参照应用。 A.2 本标准的诊断原则 根据中毒品种的毒作用性质、剂量—效应关系的原则,结合接触和发病的时间因素等三项主要指标,综合分析,以明确病因(毒物)和疾病(急性中毒)的因果关系,作为诊断的主要依据。 病因:根据职业史、现场劳动卫生学调查、生物材料检测等,明确接触毒物品种、现场条件以及侵入途径、吸收的估计剂量等;如同时接触一种以上毒物或其他危害因素,应考虑联合作用的影响。 疾病:从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明确疾病性质及严重程度。

根据病因、疾病的资料,综合分析,得出初步意见,并做好鉴别诊断。重点是:a)吸收毒物的时间与发病是否符合该毒物急性中毒的发病规律; b)毒物的毒作用与病人的临床表现是否相符合; c)估计的吸收剂量与疾病严重程度是否基本一致。 在综合分析时,应考虑影响急性中毒临床表现的各种其他因素,如患者性别、年龄、健康及营养状态、过敏体质等。也应注意毒物中含有杂质或接触毒物在某些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而产生另一种毒物等情况。 在有些情况下,致病毒物品种不够明确,或缺少毒作用的资料,则必要时可做现场模拟试验或毒理试验等,以提供诊断依据。死亡者应尽可能争取做尸解,以获得病理诊断,且有助于今后提高抢救工作质量。尸解时尽可能测定主要脏器中毒物含量。 A.3 分级标准 A.3.1 急性职业中毒分级标准是根据中毒的严重程度来划分的,对分级抢救、指导治疗及劳动能力鉴定、评定本次事故的危害性等有参考意义。 A.3.2 根据急性职业中毒的临床表现,参考致病毒物的毒性,可分为三级、二级或不分级。 A.3.3 轻度急性中毒为急性中毒诊断的起点,由于本标准覆盖面广,故不可能提出具体诊断指标,应用时可根据临床具体情况来定,亦可参考本标准的各有关分标准。

职业健康体检及职业中毒诊断

编号:SM-ZD-68577 职业健康体检及职业中毒 诊断 Organize enterprise safety management planning, guidance, inspection and decision-making, ensure the safety status, and unify the overall plan objectives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职业健康体检及职业中毒诊断 简介:该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安全管理工作中组织实施企业安全管理规划、指导、检查和决策等事项,保证生产中的人、物、环境因素处于最佳安全状态,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一般体检是用人单位对非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进行的身体检查,属常规体检,以查五官科、心、肝、肾、肺、泌尿科、妇科等为主,以发现常见病,得到早期治疗,其目的是保护劳动者的健康。 职业健康体检与一般体检不同 (1)职业健康体检具有针对性。如就业前的职业健康体检是针对即将从事有害作业工种的职业禁忌进行的。 (2)职业健康体检具有特异性。不同的职业病危害因素造成的健康损害不同。如接触铅及其无机化合物的作业,可能引起铅中毒,因此要检测血铅或尿铅。 (3)职业健康体检具有强制性。为保护劳动者的职业健康,用人单位对有毒有害作业劳动者进行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体检是强制性的,对此国家法律有明确规定。 (4)职业健康体检不是所有医院都能进行,应由取得省

13种常见性职业病的中毒症状

13种常见性职业病的中毒症状 作者:易安网来源:易安网发布时间:2011年11月23日 ⑴慢性苯中毒症状 苯的慢性毒作用主要是引起骨髓造血障碍。长期吸入一定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中毒,有头晕、头痛、无力、失眠、多梦多神经衰弱症状,或齿龈、皮肤出血,女性月经失调或过多。血液变化是主要表现,开始先有白细胞减少,以后出现血小板减少和贫血,重者发生再生障碍性贫血或白血病。 ⑵慢性铅中毒症状 长期接触较高浓度的铅烟或铅尘,感到头晕、头痛、失眠、多梦、无力、并有腹胀、腹部隐痛、便秘等症状,为轻度铅中毒。病情加重时,可有腹部阵发性绞痛(铅绞痛)、伸肌无力,胶端麻木、四肢末端呈手套袜套样感觉障碍、贫血。严重中毒时,出现铅麻痹(腕下垂)或中毒性脑病。 ⑶慢性正已烷中毒症状 主要通过呼吸道、皮肤及胃肠道吸入人体。 最常见的早期症状是四肢(偶见面部)远端感觉异常,自觉对称性指及趾端麻木。对痛觉、触觉感觉迟钝。严重者出现肌无力,握拳无力,难提重物,甚至垂足、垂腕,行走困难,并伴有头晕、头痛、疲乏、心跳、手心多汗等,周围神经病变。高浓度接触可引起肝肾损害。 ⑷慢性三氯乙烯中毒症状 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吸收入体内。 早期中毒者自诉食欲减退,腹胀,有恶心、呕吐、肝区痛,伴头晕、失眠、乏力等症状。部分病人会出现痛,触觉障碍,胸部压痛感,心跳,心律不齐。长期皮肤接触可出现皮炎、湿疹、大疱,易继发感染。 急性中毒会在吸入高浓度三氯乙烯后发生头晕、乏力、心跳、颜面潮红、眼及呼吸道刺激症状,甚至意识模糊、神经损害、肝肾损害,少数病人出现药疹样皮炎。

⑸慢性锰中毒症状 主要经呼吸道吸入含锰烟及锰尘引起中毒。 早期主要是出现头晕、头痛、失眠、记忆力减退,嗜睡等神经衰弱症状,并觉下肢乏力、沉重、四肢酸痛、腓肠肌痉挛,肌张力增高(尿锰、发锰升高);严重时损伤大脑维体外系神经,出现行走不协调、口吃、语言单调,表情呆板,情绪易激动,肌张力增高,甚至出现“胸难样步伐”、“顿座”、手指震颤、摇头、眼球突出、脑萎缩等严重症状。 ⑹慢性汞中毒症状 主要以汞蒸汽形态经呼吸道吸入人体。 会有睡眠障碍、失眠、不易入睡、多梦,甚至焦虑不安、抑郁、自觉等神经精神损害,并有胸闷、心悸、多汗、恶心、肝大、牙龈出血,有“汞线”。严重时出现意向性震颤,先由手指开始震,后会延及舌、唇、肌肉震颤,甚至出现上、下肢呈跳跃状抖动,写字、系扣等粗细动作都困难,最终发生痴呆、语言困难、步态不移、手、舌、眼脸大震颤等汞中毒性脑病。高浓度吸入后部分人会出现肾脏损害,女工可出现月经紊乱、流产、早产。 ⑺慢性砷中毒症状 主要经呼吸道、消化道,少量也可经皮肤、粘膜进入人体。 最突出表现为皮肤色素沉者,角化过度及疣状增生,甚至形成砷性溃疡、剧痛,不易愈合。此外,尚有头痛、乏力、消化不良、腹泻、消瘦、肝脾肿大、贫血、周围神经痛等病症。急性中毒早期最突出的是急性胃肠炎,甚至引起休克、急性肾功能衰竭,大部分出现多发性神经炎。 ⑻矽肺的症状 得了矽肺后最常感觉到的是气短,早期只是在重体力劳动时出现,以后在一般劳动甚至休息时也出现气短,病情严重时在静止状态下也感到呼吸困难,甚至不能

苯中毒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苯中毒诊断标准 发布者:职业卫生科栏目:卫生标准发布日期:2006-03-13 点击次数:1187 职业性急性苯中毒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吸入大剂量苯蒸气所引起的以中枢神经系统抑制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职业性慢性苯中毒是指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较长时期接触苯蒸气引起的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职业性苯中毒的诊断标准、诊断书写格式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引起中毒的诊断及处理。接触含苯的工业用甲苯、二甲苯等化学物所引起的苯中毒可采用本标准。在非职业活动中接触苯所引起的苯中毒的诊断,也可使用本标准。 2 诊断原则 急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高浓度苯蒸气,临床表现有意识障碍,并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功能改变,方可诊断急性苯中毒;又按意识障碍程度,分为轻度和重度二级。 慢性苯中毒的诊断是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临床表现主

要有造血抑制,亦可有增生异常,参考作业环境调查及现场空气中苯浓度测定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改变,方可诊断为慢性苯中毒;慢性苯中毒又按血细胞受累及的系列和程度,以及有无恶变分为轻、中、重三级。 3 观察对象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种,在3个月内每1~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a)白细胞计数波动于4×109~4.5×109/L(4000~4500/mm3); b)血小板计数波动于60×109~80×109/L(6~8万/mm3); c)红细胞计数男性低于4×1012/L(400万/mm3),女性低于3.5×1012/L(350万/mm3);血红蛋白定量男性低于120g/L(12g/dL),女性低于110g/L(11g/dL); d)周围血细胞计数增高、出现幼稚或形态不正常的血细胞。 4 诊断与分级标准

常见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常见急性职业中毒现场卫生应急处置技术方案 1 总则 1.1 目的:提高医疗卫生机构应对各类突发中毒事件的卫生应急处置能力。 1.2 依据: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劳动保护条例》、卫生部《职业病危害事故调查处理办法》、《国家突发公共事件医疗卫生救援应急预案》、《江苏省突发公共事件总体应急预案》、《江苏省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救援预案(试行)》、《苏州市急性职业中毒卫生应急救援预案(试行)》等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制订本技术方案。 1.3 适用范围:本方案适用于高新区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件时,卫生应急处置专业技术机构的应急处置技术工作。 当发生急性职业中毒事件后,医疗卫生机构要在政府或现场指挥部门的统一协调下,对事故可能对健康带来的影响、危害进行快速评估,同时要根据医学救援力量,迅速落实具体救治方案。 2 现场调查与处理 2.1 现场调查的目的 2.1.1 确定造成急性职业中毒危害的物质; 2.1.2 对急性中毒原因和危害程度进行评价; 2.1.3 向现场救援者及决策者提供救援建议; 2.1.4 对伤者进行现场急救并向临床工作者提出处理建议; 2.1.5 对公众、媒体提供建议; 2.1.6 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2.2 出发前准备 2.2.1信息资料收集,结合接到的报告内容收集有关急性职业中毒的文献,包括专业数据库、杂志、书籍和网上资料等,必要时可向有关专家请教; 2.2.2检查应急调查包是否配备完好(快速检测仪器、采样装备、现场调查表、现场记录表、照相机、录音机等); 2.2.3个体防护装备和通讯、交通工具; 2.2.4 拟订调查计划,确定调查组成员及负责人,安排现场调查工作中的组织分工。 2.3 现场调查

职业性苯肼中毒的预防

职业性苯肼中毒的预防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 nt to achieve a uni 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 nt people, so as to coord in ate acti on, reduce bli ndn 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职业性苯肼中毒的预防 简介:该方案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合理化地制定计划,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明确执行目标,工作内容,执行方式,执行进度,从而使整体计划目标统一,行动协调,过程有条不紊。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职业性苯肼中毒在我国属于法定职业病中的一种。苯肼 可引起人体溶血性贫血、高铁血红蛋白血症、高胆红素血症,以及中枢神经系统和肝、肾、心脏损害。因此,企业安技部门也要加强苯肼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过程的职业安全卫生管理。 苯肼在农药生产中,用于合成有机磷杀虫剂三唑磷的中 间体,也是杀菌剂恶唑菌酮、咪唑菌酮的中间体;此外,苯肼作为一种有机合成原料,也用作染料、火箭推进剂、医药等行业的中间体,还用作分析试剂。苯肼对人体属中等毒类化学物质,可对许多器官产生损害作用。 苯肼为淡黄色晶体或油状液体,有刺激性气味;熔点 19.4 C,沸点243.5 C,相对密度为1.1 ;不溶于冷水,但溶于热水,以及乙醇、醚、苯等多数有机溶剂;能与蒸汽一同 挥发,具有强烈的还原作用。 苯肼遇明火、高热可燃,受热分解后可产生一氧化碳、 二氧化碳、氮氧化物,与强氧化剂接触可发生化学反应。

仓库管理员慢性苯中毒案例讨论

[案例二] 患者张XX,女性,36岁,某皮鞋厂仓库保管员。因头痛、头昏、乏力、失眠、多梦、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而入院。入院检查:神志清楚,呈贫血面容,皮肤黏膜无瘀点,体温37度,呼吸21次/min,血压110/65mmhg,心肺(-),腹部平软,肝在肋下1.5cm,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2.5*10^9/L,中性粒细胞1.3*10^9/L,血小板50*10^9/L,红细胞3*10^12/L,血红蛋白60g/L;尿常规检查(-),肝功能检查正常。骨髓检查诊断为再生障碍性贫血。 [问题讨论1] 1、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的常见毒物是什么?其接触机会有哪些? 2、要确定其为职业性中毒,还应调查什么? 患者自诉以往身体健康,从1990年开始担任仓库保管员工作,工作一直勤勤恳恳,每一都在仓库工作。仓库中存有苯、甲苯、汽油、醋酸乙酯等化学品。经测定,空气中苯浓度最低位120mg/m^3,最高达120mg/m^3(苯的时间加权平均容许浓度为6g/m^3),是标准值的20~60倍,诊断为慢性苯中毒。 患者的办公室设在仓库内,工作时无任何防护措施,室内无通风排毒装置。无在岗期间健康检查制度,未接受过职业卫生宣传教育。上岗前未进行健康检查。本人不知道仓库中存放的苯、甲苯、醋酸乙酯等是有毒物质,从事此工作后出现头痛、头昏、失眠、记忆力减退、月经过多、牙龈出血才去医院就诊。 [问题讨论2] 3、试述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及毒作用机制。比较急、慢性苯中毒的临床表现有何不同? 4、指出造成患者慢性苯中毒的原因是什么? 5、如何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 住院后警用升白细胞药、多种维生素、核苷酸类药物以及泼尼松、丙酸睾丸素,辅以中草药治疗,患者的病情好转,血象已回升至正常水平,即出院,休息半个月后,又回到原工作岗位。继续从事仓库保管工作,7个月后患者出现反复发热,口腔溃疡,月经过多,牙龈出血等,症状产以前严重而再次入院治疗。 [问题讨论3] 6、简述慢性苯中毒的治疗和处理措施。 7、患者为什么再次入院?其后果如何? 8、此患者经治疗出院后,应注意什么事项? 答案分析: 1苯及其衍生物 工农业接触机会较多:苯的制造,作为有机化合物中的原料,作为溶剂、稀释剂和萃取剂。日常生活:新房装修时采用含苯的涂料、胶等 2除却医院的临床诊断外, 1)病人的职业史包括: ①患者的工种和工龄; ②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的情况; ③症状出现的时间; ④同工种人群的发病情况;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危害与防治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的危害与防治 职业性慢性苯中毒,顾名思义是劳动者在职业活动中由于接触苯或含苯化合物而引起的健康损害。苯是一种常见而且重要的化工原料,广泛用于制造苯乙烯、染料、药物、农药、炸药,还可用于油漆、油墨、树脂、人造革、粘胶等。从事上述作业的人员都有可能接触苯。 苯主要经呼吸道进入体内,如果在职业活动中没有做好防护就有可能引起苯中毒。短期内吸入高浓度苯,可能产生急性中毒,主要损伤中枢神经系统;长期吸入低浓度苯,主要影响造血组织和神经系统。临床上见得更多的是慢性苯中毒,临床表现有头痛、头晕、乏力、多梦、记忆力减退等神经衰弱综合症,特征性的改变是造血系统改变: 1、轻中度中毒。最常见、多见的表现为白细胞减低或血小板减少。 2、重度中毒。依据临床表现的不同又可分为:①全血细胞减少;②再生障碍性贫血;③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④白血病。 3、部分患者以皮肤黏膜的出血症状为主要表现,有些女性则可能以月经失调为主要或首要表现。 苯中毒的治疗至今尚无特效解毒药,主要为对症支持治疗。慢性中毒者必须脱离苯和含苯的作业环境医学教`育网整理,对症治疗神经衰弱综合征,纠正贫血,应用升高白细胞药物等。再生障碍性贫血按内科治疗原则,轻者可用丙酸睾酮,并有溶血反应者,可短期应用大量糖皮质激素;重者,有可能的可作异基因骨髓移植等。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及白血病患者,可行抗肿瘤化疗。 苯中毒虽无特效解毒药,但是完全可以预防的,并需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尽量做到生产过程密闭化、自动化,防止跑、冒、滴、漏,使用机械通风;用无毒或低毒物质代替苯作溶剂等。在高浓度苯存在的场所作业,佩戴有效的防毒口罩或面罩,按规定对作业场所进行苯浓度监测、检测。特别要做好作业工人的健康监护工作,上岗前健康体检可以发现并防止患有职业禁忌症的人员上岗;在岗期间体检,可以及时发现职业健康损害,及时调离,积极诊治。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 Diagnostic Criteria of Occupational Acute Pyrethroids Poisoning GBZ43-2002 职业性急性拟除虫菊酯中毒是由于在职业活动中短期内密切接触较大量的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所致的以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为主要表现的全身性疾病。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拟除虫菊酯中毒诊断标准及处理原则。 本标准适用于在职业活动中由含氰基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溴氰菊酯、戊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引起的急性中毒的诊断及处理。非职业性中毒者亦可参用本标准。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GBZ71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诊断标准(总则) GBZ76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神经系统疾病诊断标准 GBZ20 职业性接触性皮炎诊断标准 GBZ8 职业性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诊断标准 3 诊断原则 根据短期内密切接触较大量拟除虫菊酯的职业史,出现以神经系统兴奋性异常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调查,进行综合分析,并排除有类似临床表现的其它疾病后,方可诊断。 4 接触反应 接触后出现面部异常感觉(烧灼感、针刺感或紧麻感),皮肤、粘膜刺激症状,而无明显全身症状者。 5 诊断及分级标准

5.1 轻度中毒 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出现明显的全身症状包括头痛、头晕、乏力、食欲不振及恶心、呕吐并有精神萎靡、口腔分泌物增多,或肌束震颤者。 5.2 重度中毒 除上述临床表现外,具有下列一项者,可诊断为重度中毒: a)阵发性抽搐; b)重度意识障碍; c)肺水肿。 6 处理原则 6.1 治疗原则 6.1.1 立即脱离事故现场,有皮肤污染者立即用肥皂水等碱性液体或清水彻底清洗。 6.1.2 急性中毒以对症治疗为主,重度中毒者并应加强支持疗法(参见GBZ71)。 6.1.3 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混配的杀虫剂急性中毒者,应先根据急性有机磷杀虫剂中毒的治疗原则进行处理,而后给予相应的对症治疗。 6.2 其他处理 6.2.1 轻度中毒治愈后可从事原工作。 6.2.2 重度中毒者根据病情安排休息,治愈后可从事原工作。 7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见附录A(资料性附录)。 附录A (资料性附录) 正确使用本标准的说明 A.1 本标准的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在职业活动中因接触较高浓度或较大量的含a-氰基的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如溴氰菊酯、氰戊菊酯、氯氰菊酯等)引起的急性中毒。非职业性中毒者亦可参用本标准。 拟除虫菊酯与有机磷混配的杀虫剂中,因其中的有机磷成分毒性一般都比拟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职业卫生标准 GBZ188-2007 职业健康监护技术规范 TechnicalspecificationsforOccupationalHealthSurveillance 2007-03-16发布 2007-10-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发布 前言 本规范的附录A、C、D是资料性附录,附录B、E是规范性附录。 本规范由全国职业病诊断标准委员会提出。 本规范由中华人民共和卫生部批准。 本规范负责起草单位: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职业卫生与中毒控制所,参加起草单位有:上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州市职业病防治院、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省职业卫生与职业病防治研究院、华中科技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本规范主要起草人:李德鸿、江朝强、王祖兵、余晨、王佩丽、徐孝华、周伟民、刘移民、杨磊、王建新、李霖、齐放、侯强、卢伟。 目录 1.范围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定义 3.1职业健康监护 3.2职业病 3.3职业禁忌证 4.总则 4.1职业健康监护目的 4.2责任和义务 4.3工作程序 4.4职业健康监护资料的应用 4.5职业健康监护的目标疾病

4.6开展职业健康监护的职业病危害因素的界定原则4.7职业健康监护人群的界定原则 4.8职业健康监护的种类和周期 4.9职业健康监护方法和检查指标的确定 4.10职业健康检查结果的报告与评价 4.11职业健康监护档案和管理档案 4.12常规医学检查的内容 5.接触有害化学因素作业人员职业健康监护 5.1铅及其无机化合物 5.2四乙基铅 5.3汞及其无机化合物 5.4锰及其无机化合物 5.5铍及其无机化合物 5.6镉及其无机化合物 5.7铬及其无机化合物 5.8氧化锌 5.9砷

常见职业中毒及预防标准范本

解决方案编号:LX-FS-A11587 常见职业中毒及预防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常见职业中毒及预防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解决方案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未来要做的重要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职业中毒:在生产劳动过程中,由于接触生产性毒物所引起的中毒称为职业中毒。职业中毒,根据接触毒物时间长短,发病缓急可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类(在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的有毒物质,称为生产性毒物)。生产性毒物常以粉尘、烟、雾、或气体的形式存在于空气中。因此,职业中毒大多是由于呼吸道吸入空气中的毒物所致。有些毒物易通过皮肤吸收,故经皮肤进入体内而引起中毒也较常见。 目前世界上的化学物多达200余万种,常用的有及7万余种。在生产过程中从原材料到成品,每个环节都有可能接触到毒物。生产性毒物按其致病作

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版

Through the reasonable organization of the production process, effective use of production resources to carry out production activities, to achieve the desired goal. 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 版

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生产计划、生产组织以及生产控制环境中,通过合理组织生产过 程,有效利用生产资源,经济合理地进行生产活动,以达到预期的生产目标和实现管理工作结果的把控。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1.概述 苯(分子式C?H?)在常温下为带有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油状液体,沸点80.1℃,熔点5.5℃,燃点562.22℃,遇热、明火,很易引起燃烧和爆炸,爆炸极限为1.2%~8%,微溶于水,而易与许多有机溶剂如乙醇、氯仿、乙醚、汽油、丙酮、二硫化碳等,以任何比例相互混合溶解。 2.接触机会与健康危害

苯在工业上的应用极为广泛,主要用途是:①作为有机化学合成中常用的原料,如制造苯乙烯、苯酚、药物、农药、合成橡胶、塑料、洗涤剂、染料、炸药等;②作为溶剂、萃取剂、稀释剂,用于生药的浸渍、提取、重结晶等,还用于油墨、油漆、树脂、人造革、黏胶、喷漆等的溶剂或稀释剂;③可用作动力燃料,如工业汽油中苯的含量可高达10%以上。此外,在焦炉气、煤焦油的分馏,石油的裂化重整与乙炔合成苯等职业活动中,从业人员都会接触到苯。 在作业环境中,苯主要以蒸气形态从呼吸道进人人体,皮肤仅可少量吸收,经

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预案

一、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预案 <1>施工现场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场所应设应急救援组织,并指定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其中包括:现场主要负责人、安全专业管理人员、技术管理人员、生产管理人员、人力资源管理人员、行政卫生和工会负责人,以及应急救援所必需的水、电、通风设备、机械设备等专业操作人员。 <2>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应具备现场救援救护基本技能,定期进行应急救援演练。配备必要的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并进行经常性的维修、保养,保证应急救援时正常运转。 <3>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应建立健全应急救援档案,其中包括:应急救援组织机构名单、救援救护基本技能学习培训活动记录、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目录、应急救援器材和设备维修保养记录、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记录等。 <4>建筑安装施工现场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场所应根据公司安全值班制度设立值班室,并保证24小时由管理人员值班。值班室要明示本单位应急救援组织通讯联系的人员和电话等。 <5>急性职业性中毒现场报告程序:职业病危害事故现场第一发现人员——现场值班室——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单位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 <6>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报告程序:单位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公司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区(县)、市级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体系有关部门。

<7>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程序:发生职业病危害事故——保护事故现场——控制事态——按事故组织抢救——疏导人员——调查了解事故简况及伤亡人员情况——向上级报告。 <8>生产经营企业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组织应根据本单位生产经营项目进行检查、评估、监控和危险预测,确定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制定本单位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9>建筑安装施工现场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场所的专、兼职应急救援人员,应根据项目工程或者其他生产经营场所的特点进行检查、评估、监控和危险预测,确定生产作业场所的安全防范和应急救援重点,制定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预案。 <10>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预案应明确规定如下内容: <10.1>急性职业性中毒应急救援人员的具体分工和职责。 <10.2>生产作业场所和员工宿舍区救援车辆行走和人员疏散路线。现场应用相应的安全色标明显标示,并在日常工作中保证路线畅通。 <10.3>受伤人员抢救方案。一旦发现因接触有毒有害物质产生晕厥、窒息、昏迷、抽搐等急性中毒症状应即组织现场急救,在积极抢救的同时,第一时间向上级及当地安全监督部门报告。并根据可能发生的伤情,确定2—3个最快捷的相应医院,明确相应的路线。 <10.4>现场易燃易爆物品的转移场所,以及转移途中的安全保证措施。 <10.5>事故发生后上报上级单位的联系方式、联系人员和联系电话,确保在一小

职业性三氯甲烷中毒的防治(正式版)

文件编号:TP-AR-L3301 In Terms Of Organization Management, It Is Necessary To Form A Certain Guiding And Planning Executable Plan, So As To Help Decision-Makers To Carry Out Better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From Multiple Perspectives. (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 职业性三氯甲烷中毒的 防治(正式版)

职业性三氯甲烷中毒的防治(正式版) 使用注意:该安全管理资料可用在组织/机构/单位管理上,形成一定的具有指导性,规划性的可执行计划,从而实现多角度地帮助决策人员进行更好的生产与管理。材料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作相应修改,请在使用时认真阅读。 一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有麻醉作用,对心、肝、肾有损害。吸入或经皮肤吸收引起急性中毒,初期有头痛、头晕、恶心、呕吐、兴奋、皮肤粘膜有刺激症状,以后呈现精神紊乱、呼吸表浅、反向消失、昏迷等,重者发生呼吸麻痹、心室纤维性颤动、并可有肝、肾损害。误服中毒时,胃有烧灼感、伴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以后出现麻醉症状。 慢性中毒:主要引起肝脏损害,此外还有消化不

良、乏力、头痛、失眠等症状,少数有肾损害。 二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检查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⑴常温下的三氯甲烷为无色液体。对于发生在地面上的污染事故及处置技术主要有: ①迅速用土、沙子或其它可以取到的材料筑成坝以阻止液体的流动,特别要防止其流入附近的水体中,用土壤将其覆盖并将其吸收。也可以在其流动的下方向挖一坑,将其收集在坑内以防四处扩散,然后将液体收集到合适的容器中。 ②在处理过程中不要用铁器(如铁勺、铁容器、铁铲等),应改用其它工具,因为铁有助于三氯甲烷分解生成毒性更大的光气。有条件的话,操作人员在处理过程中应戴上防毒面具,或其它防护设备。

如何鉴定苯中毒职业病

如何鉴定苯中毒职业病 急性苯中毒主要对中枢神经系统产生麻醉作用,出现昏迷和肌肉抽搐;高浓度的苯对皮肤有刺激作用。 长期接角低浓度的苯可引起慢性苯中毒,出现造血障碍,早期常见血白细胞数减低,进而出现血小板数减少和贫血。 1、诊断原则 急性苯中毒需根据短期内吸入大量苯蒸气,以意识障碍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参考实验室检测指标,综合分析,排除其他疾病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损害,方可诊断。 慢性苯中毒需根据较长时期密切接触苯的职业史,以造血系统损害为主的临床表现,结合实验室检测指标和现场职业卫生学调查,综合分析,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血象、骨髓象改变,方可诊断。 2、观察对象 苯作业人员的血液检验发现有以下改变之一,在3个月内每2周复查一次仍无好转,且不能找到其他原因者,可列为观察对象。 3、诊断与分级标准 (1)急性苯中毒 轻度中毒,短期内吸入大量苯蒸气后出现头晕、头晕、恶心、呕吐、粘膜刺激症状,伴有轻度意识障碍。 重度中毒,吸入大量苯蒸气后出现中、重度意识障碍(见GBZ76)或呼吸循环衰竭,猝死。 (2)慢性苯中毒 轻度中毒,可有头痛、头晕、乏力、失眠、记忆力减退、易感染或出血倾向等。

中度中毒在轻度中毒基础上,符合下列之一者,白细胞计数低于4*109/L 或中性粒细胞低于2*109/L,伴血小板计数低于60*109/L;白细胞计数低于3*109/L或中性粒细胞低于1.5*109/L;血小板计数低于40*109/L。 重度中毒,符合下列之一者:全血细胞减少症;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赠送异常综合症;白血病。 4、预防及预后 急性苯中毒主要采取急救和对症治疗,慢性苯中毒可采用刺激骨髓细胞造血的各种药物,必要时可输血;慢性苯中毒的患者,一旦确诊应尽早脱离苯作业,以治疗恢复以后,短期内不应再接触苯以及有关化合物。用无毒或低毒的物质代替苯,油漆和喷漆使用无苯稀料,使用苯的生产场所要加强密闭通风,合理使用个人防护用品,沾染有苯的口罩和工作服要经常清洗,不用手直接接触苯,以防通过皮肤进入体内,以及对指甲和皮肤产生脱脂和腐蚀作用。常接触苯的人要定期进行体格检查,患有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精神病、血液系统疾病和肝肾损害者不宜从事接触苯的工作。在空气中苯蒸汽的容许量各国都有不同的规定,从每立方米几毫克到几百毫克不等。

急性职业中毒应急处置预案

施工现场急性中毒应急预案 为保证务工人员免收或减轻急性中毒及职业病的危害,项目部根据相关法律法规及省地方标准,制订本预案。 1职业病、急性中毒应急处理小组 1.1职业病、急性中毒应急处理小组机构图 1.2职业病、急性中毒职责与分工 项目部应急求援小组负责本项目生产安全事故发生时的具体抢险救援工作。 (1) 事故现场组长的职能和职责: ①所有事故现场操作的指挥和协调; ②现场事故评估; ③保证现场人员和公众应急反应行动的执行; ④控制紧急情况; ⑤现场应急反应行动的指挥,与公司应急指挥中心的副组长协调;

⑥必要时采取措施,防止事故造成二次伤害; ⑦作好应急救援处理现场指挥权转移后的移交和应急救援处理协助工作; ⑧做好消防、医疗、交通管制、抢险救灾等各公共救援部门联系及工作,迅速向有关应急机构、政府及上级部门发出事故通知。 (2) 报警、联络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根据指挥小组命令,及时布置现场抢救; ②以最快的速度按预先规定的通报程序进行报警,并保持联络状态; ③负责将事故伤害情况及时报告公司质安部门。 ④保持与当地主管部门、安全主管部门、安全生产监督部门等单位的沟通。 (3) 现场抢救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引导现场作业人员从安全通道疏散; ②对受伤人员进行营救至安全地带。 ③抢运可以转移的场区物资; ④转移可能引起新危险源的物品到安全地带。 ⑤启动场区的消防灭火装置和器材进行初期的消防灭火自救工作; ⑥协助消防部门进行消防灭火的辅助工作。 ⑦防止事故造成二次伤害。 (4) 保卫疏导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对场区外进行有效的隔离工作和维护现场应急救援通道畅通的工作; ②疏散场区外的居民撤出危险地带。 ③负责维持现场秩序,做好当事人、周围人员的问讯记录。 (5) 后勤供应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迅速调配抢险物资器材至事故发生点; ②提供和检查抢险人员的装备和安全配备; ③及时提供后续的抢险物资; ④迅速组织后勤必须供给的物品; ⑤及时输送后勤供给物品到抢险人员手中; (6) 现场临时医疗组的职能和职责: ①对受伤人员作简易的抢救和包扎工作; ②及时转移重伤人员到医疗机构就医。 (7) 项目经理部三级应急反应组织机构的构成 ①事故现场组长由项目经理部经理; ②报警、联络组由现场安全人员组成; ③现场抢救组由现场管理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④保卫疏导组由保安人员、后勤人员和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⑤后勤供给组由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调作业人员组成; ⑥现场临时医疗组由现场医护人员和后勤人员、各作业队分别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