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下科学新教材作业本B错题集(含答案)

七下科学新教材作业本B错题集(含答案)
七下科学新教材作业本B错题集(含答案)

七下科学新教材作业本B错题集

BP1-1.胚胎悬浮在中,能减少对胚胎发育的影响。连接着母体和胚胎。

9.图1-1为人类胚胎发育示意图,请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有人说“试管婴儿是指婴儿在试管中诞生”,这种说法不完全正

确。其实,试管婴儿是指精子和卵细胞结合成受精卵的过程是在

中进行的,而胚胎和胎儿发育的场所仍然是。

(2)胎儿通过和母体进行物质交换。怀孕至周左

右,胎儿发育成熟,从母体内产出。

BP2-11.妊娠是新个体产生的过程,包括受精、着床、妊娠的维持、胎儿的生长以及分娩。下表为9种哺乳动物的妊娠期,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D(8人)(曹隆荀)

动物仓鼠家鼠兔狗或猫黑猩猩人马象

妊娠期(天)16.5 21 30 63 237 267 336 660

A. 仓鼠的妊娠期最短,繁殖快。

B. 人的妊娠期约为267天,即从受精开始到婴儿诞生为267天。

C. 动物的体型大小与妊娠期长短存在一定的关系。

D. 越是高等的动物,妊娠期越长;越是低等的动物,妊娠期越短。

12.酒精对胎儿的神经系统有毒害作用。据此分析孕妇饮酒对胎儿发育的影响。

(1)孕妇喝酒之后,酒精进入孕妇的中,通过可以进入胎儿体内,从而影响胎儿的发育。

(2)嗜酒的孕妇将来产下的婴儿最可能有的缺陷是。(21人)答案:(1)血液胎盘神经系统(2)智力低下。

BP3-10.衰老是身体各部分器官、系统的功能逐渐衰退的过程,但衰老是可以延缓的。除了遗传因素外,科学合理的手法保持轻松、愉快适当的进行文体活动、保持良好的心态,等都可以延缓衰老。(错17人)

11.图1-2是1990年、2000年、2012年全国人口普查时得到的一些数据,请据图回答。

(1)按我国的总人口13.7亿计算,2010年我国65以上的老人有1.22亿人。(精确到小数点后两位)

(2)从图中不能得出结论的是()C

A.200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比1990年高

B.1990年到2010年得20年中,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在总体上升

C.到2050年我国65岁以上的人口比例一定比现在高(陈澳)

BP5-2.受精过程是在体内进行的,叫作受精。即通过雌雄动物的,由雄性动物将精子送入雌性动物的内,与卵细胞结合,完成受精过程。

答案:体内交配生殖道

7.鲨鱼胚胎发育的场所和营养来源分别是()A

A 母体内,卵黄

B 母体外,卵黄

C 母体内,母体

D 母体外,母体

9.有下列动物:①龟;②猫;③鲸;④啄木鸟;⑤蝙蝠;⑥东北虎;⑦草鱼;⑧牛蛙;⑨鸭嘴兽。其中胚胎发育属于卵生的是(填序号,下同),属于胎生的是。答案:①④⑦⑧⑨②③⑤⑥

11. 下列有关无性生殖的描述,正确的是()D 6人[ 陈怡 ]

A. 无性生殖是经过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而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B. 无性生殖是通过卵细胞直接产生后代的生殖方式

C. 无性生殖只包括分裂生殖和出芽生殖两种

D. 无性生殖是直接由母体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BP6-15. 试管婴儿和克隆羊多莉对应的生殖方式分别属于()D 8人

A. 无性生殖、无性生殖

B. 有性生殖、有性生殖

C. 无性生殖、有性生殖

D. 有性生殖、无性生殖

BP7-6. 将一些籽粒饱满的种子分为甲、乙两组,在温度适宜(25~30℃)的条件下播种,甲组种在松软、潮湿、富有养分的土壤中,乙组种在松软、潮湿、养分较少的土壤中。(1)两组种子最可能萌发情况是()C[ 陈玲俐 ]

A. 甲先发芽

B. 乙先发芽

C. 同时发芽

D. 都不发芽

(2)作出上述判断的理由是。BP8-10. 为探究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某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在棉花的上面都放入25粒大小基本相同的豌豆种子,然后将它

组别甲乙丙丁

场所阳光下阳光下黑暗中黑暗中温度(℃)23 23 23 23

棉花干湿状态

潮湿

(含一定水分)

干燥

潮湿

(含一定水分)

干燥

种子萌发数量(粒) 23 0 24 0 (1)根据该同学的实验设计可以推测,本实验探究了水分和是否为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

(2)实验甲和乙对照,变量是。通过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3)根据实验甲和的结果判断,光照不是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做出这种判断的理由是。(4)实验设计中,实验乙和不能形成对照,原因是有个变量。

(5)实验甲中有2粒种子没有萌发,其可能的原因是:。(答案:P7.6.(1)C (2)种子萌发所需的营养来自种子本身的子叶或胚乳,而不是土壤 P8.10(1)阳光(2)水分种子萌发需要一定的水分(3)丙当温度和水分等条件相同时,无论种子处于阳光下还是黑暗中,种子萌发的情况基本相同(4)丙多或2 (5)种子的胚不完整)

BP9-7.对于植物繁衍后代来说,花的哪个部分结构最重要?花的哪一

部分将来发育成果实?()C(陈先鹤)

A.子房.雌蕊

B.雌蕊.子房

C.花蕊.子房

D.花蕊.子房壁

9.根据花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5),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这朵花的主要部分是⑧雄蕊和⑨雌蕊

B. ⑦受精后形成的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种子中的胚乳

C. ①中的花粉落到③上的过程称为传粉

D. ⑤子房由子房壁和胚珠组成,它将来发育成植物的果实

11.图1-6是被子植物受精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所注标号所代表的结构的名称。

1是,2是;

3是,4是;

5是,6是;

7是。

(2)图中所示1到达2的过程称为;1变成3的条件是;5和6结合的过程称为;4将发育成;7将发育成。(答案花粉;柱头;花粉管;珠被;精子;卵细胞;子房壁;传粉;花粉受到柱头分泌黏液的刺激;受精;种皮;果皮)(戴志恒)

BP11-9.图1-8为细菌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控制细菌主要遗传形性状的是[]。

(2)①是,其作用是。

(3)细菌是通过进行繁殖的,这种生殖方式属于

(填“有性”或“无形”)生殖。

答案:6;遗传物质;鞭毛;可以自由游动;细胞分裂;无性。

BP12-11.100多年前,人们在腐烂变质的肉汤中发现了大量的微生物,这些微生物是从哪里来的呢?当时,有些人推测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可能是由腐肉变成的。法国生物学教巴斯德不认同这一看法,他提出了自己的假设:“……”。为了检验其假设,他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把新鲜肉汤分别装入甲、乙两个烧瓶里,把甲烧瓶的瓶颈烧软,拉成鹅颈状的弯曲,细长的瓶颈,乙颈的瓶口则直接敞开。然后他煮沸甲、乙两瓶内的肉汤。放置一段时间后,发现乙瓶内的肉汤开始腐败变质并出现大量的微生物,而甲瓶内的肉汤却新鲜如初,没有发现微生物。他反复做了几次类似的实验,都得到了相同的实验结果。据此,巴斯德认为纯净的肉汤是不会自然生出微生物的,是肉汤腐败变质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1)上述研究的过程可以概括为:观察现象——作出假设——设计实验、完成实验——检验假设——得出结论等几个环节。巴斯德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的问题是

(2)巴斯德提出的假设是。(3)装入甲,乙两瓶中的肉汤为何有煮沸?。(4)实验中设计了把甲烧瓶的瓶颈烧软,拉成鹅颈状的弯曲、细长的瓶颈,乙瓶的瓶口则直接敞开。请细细品味,其设计的巧妙之处在于

。答案:(1)肉汤中的微生物是从哪里来的?

(2)肉汤中的微生物来自空气。

(3)杀死肉汤中的微生物。

(4)将烧瓶瓶颈拉成鹅颈状,使空气中的细菌无法进入烧瓶,从而排除空气中微生物的干扰。同时对肉汤煮沸杀死肉汤中本身含有的微生物。没有加入像软木塞这样的额外密闭装置,仅仅依靠实验仪器形状的改变而达到隔绝空气细菌的目的,十分巧妙。

BP14-14. 大多数动物受精卵中的卵黄可以为卵内的胚胎提供营养。玉米种子中与动物受精中的卵黄功能相似的是()C 6人[ 洪诗意 ]

A.子叶

B. 子房

C. 胚乳

D. 胚芽

17. 图1 - 12是植物的不同生殖方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C (5人)

A. ①是嫁接,是营养繁殖

B. ②是组织培养,植物繁殖的速度很快

C. ③中种子萌发最先长出的是胚芽

D. ①②是无性生殖,③是有性生殖

BP15-21

.当男性出现遗精是,表明 。生殖器官已经基本发育成熟

23.某同学从小生活在城市,分不清果园里的梨花和白桃花。一旁的妈妈告诉她分辨的办法:只要小心剥开花托上的膨大部分,数一数里面的白色颗粒就行了。她这才想到这些白色颗粒是 ,经过传粉、受精以后会发育成 。如果看到花中有多粒这种白色颗粒,那它就是 花。(黄昊)答案:胚珠 种子 梨花

24.图1—15是花的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黄子怡)(错7人)

(1)花的雌蕊由[①]____,[②]花柱和[③]____构成。

(2)图中④是____,它包括花药和花丝两部分。

(3)花药里的花粉成熟后散发出来落到①上,花授粉后整个③发育成____,③内的胚珠发育成 。

答案:(1)柱头 子房 (2)雄蕊 (3)果实 种子

BP16-25.图1—16为酵母菌和细菌的生殖方式图解。(错5人)

(1)图中甲是____(填“分裂”,“出芽”或“孢子”,下同)生殖,乙是____生殖。这两种生殖方式均属于____(填“有性”或“无性”)生殖。

(2)自然界中最主要的生殖方式是____生殖。

(3)现在常说的“克隆技术”往往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因此它属于____生殖。

答案:(1)出芽 分裂 无性 (2)有性(3)不需要 无性

26.某同学做了“探究影响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的实验:在A,B,C 三个干净的培养皿中分别铺上两层滤纸,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如图1—17)。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金龙辉)(错24人)

(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可以说明 是影响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若只设置装置 实验结果 A 种子不萌发 B 种子萌发 C 种子不萌发

B,C装置进行实验,则探究的问题是?(2)若想探究“光照对玉米种子萌发的影响”该如何设计实验?

(3)玉米种子萌发过程中,种子中的将发育成幼苗。

(4)在玉米开花时,人们常采用的方法来弥补自然状态下传粉的不足,减少玉米果缺粒现象的发生。

29.研究豌豆种子萌发时,将豌豆种子放在培养皿内的棉花上,设置如下四组实验,数天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表。[ 雷伶俐 ]

实验场所棉花状态温度(℃)数天后的发芽情况甲黑暗干燥23 没有发芽

乙黑暗潮湿23 全部发芽

丙光照干燥23 没有发芽

丁光照潮湿23 全部发芽

(1)选择两组做对比实验,可以研究豌豆种子萌发是否需要水分。

(2)由这四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豌豆种子发芽时肯定不需要。

(3)从表中可知种子发芽是需要的条件是。(答案:P16.29 (1)甲乙(丙丁)(2)光照(3)适宜的水分)

BP17-30. 图1 - 18是“观察种子的结构”实验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4人[ 李乐 ]

(1)图乙是玉米种子的纵剖面,该剖面是刀片沿着图甲所示的(填“a”、“b”、或“c”)线剖开的。

(2)图乙所示的玉米种子中 [ 1 ] 是,在上面滴一滴碘液,变成色,说明它含有。

(3)图丙所示是菜豆种子的结构,结构 [ ] 为胚的发育提供营养,结构 [ 6 ] 将来发育成植物的。

(4)比较菜豆种子和玉米种子的结构,两者相同点是都有和,不同点是玉米种子有 [ ] 而菜豆种子没有。

BP18-3. 人们的感觉会受到、等的影响。有些药物会影响人们的,禁止酒后驾车是因为饮酒后会影响人的。 11人

(答案:P17.30.(1)a (2)胚乳蓝淀粉(3)7 子叶茎和叶(4)种皮胚 1 胚乳 P18.3.酒精药物神经系统感觉)

6.随着年龄的增长,舌上功能正常的逐渐减少,味觉的敏感性也随之下降。老年人一般比较喜欢吃味道的食物,所以,青少年要理解和尊重老人的饮食习惯。(9人)BP19-11.暑期,某同学去云南香格里拉游玩,该同学被香格里拉的美丽风景所吸引,在日记中写道:“……郁郁葱葱的群山环绕在碧水周围,鲜花遍地的草原上,牧童悠扬的葫芦丝不断在天际飘荡,成群的牛羊安安静静地吃着草,偶尔抬头望望友好的游客。经不住鲜花的诱惑,我扑进了美丽的草地。啊?脚下湿湿凉凉的,原来是一片湿地,水已经渗进了鞋子,

同时一阵牛粪马粪的臭味扑鼻而来。哦,这可是孕育花草的肥沃土地!那匹小马好轻巧,我走近它,当我的手靠近它的脸时,它伸出舌头在我手上划过,痒痒的,粘粘的……”这位同学之所以能够感受的香格里拉的美,与他的各种身体器官分不开。请在下面相应句子后写出这是一种什么感觉,运用的是什么身体器官。(错18人)

野花遍地的草原:,;牧童悠扬的葫芦丝不断在天际飘荡:,;脚下湿湿凉凉的:,;一阵牛粪马粪的臭味:,;伸出舌头在我手上划过,痒痒的,粘粘的:,。

答案:视觉眼听觉耳触觉皮肤嗅觉鼻触觉皮肤

12.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有关问题。(错12人)

虽是金秋十月,天气还是那么热。某同学走到自家桔园门口时,便已闻到一股浓郁的橘香味,他暗暗赞叹:“真香呀!”在橘园里,他似乎看到了镶嵌在绿叶中的一颗颗黄色的“珍珠”,不禁心中一动,便摘了一个尝了尝,“又酸又甜又凉“”味道真不错………

(1)该同学运用了。

(2)说一说该同学闻到香味的过程。

(3)该同学在橘园里待了一段时间后,感觉不到起初那种浓郁的橘香味了,这是因为

。答案:(1)皮肤鼻子眼睛味蕾等感觉器官。(2)橘香味通过鼻腔刺激嗅觉感受器,嗅觉神经将气味刺激传给大脑,从而形成嗅觉。(3)大脑嗅觉中枢适应的缘故

BP20-4.查一查,世界爱耳日是每年的3月3号。2012年的主题是:减少噪声,保护听觉。专家建议青少年听歌时少用耳塞,并控制音量,以保护听力。人的听觉同城会随年龄的增大变得不灵敏。(错15人)

BP22-4.晚上我们经过路灯时,在地面上会形成影子,其原因是;

并且影长会变画,接近路灯时影子(填变长或变短下同),过了路灯后。【6人错】(李求己)

5.光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要,光在其他透明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比空气中要光在中传播得最快,每秒达;光年表示,属于单位。(6人)

6. 下列现象中,不能用来直接证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B 6人[ 梁慧洁 ]

A.阳光下树荫中形成圆形的光斑 B. 镜子成像

C. 小孔成像

D. 影子的形成

8.把一个带三角形孔(边长约5毫米)的硬纸片置于太阳光下时,在纸片下的地面上看到的光斑形状()。D【 7人错】

A.一定是三角形

B.一定是圆形

C.一定是不规则的多边形

D.当纸片离地面很近时是三角形的,较远时是圆形的

BP23-10.2012年6月6日,天空上演了金星凌日的奇

观,即从地球上看去,有一个小黑点在太阳表面缓慢

移动。

(1)金星凌日时,在太阳表面出现的小黑点可以用光

的原理来解释。

(2)如图2-3为太阳及八大行星示意图。据图分析,

你认为在地球上除了可以看到金星凌日外,还能看到凌日现象。【 5人错】

(答案:D;直线传播水星)(李士丹)

11. 如图2 - 4所示,某同学自制了一只小孔成像仪观察烛焰,现有以下说法:①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是倒立的;②薄膜上出现烛焰的像可能是缩小的,也可能是放大的;③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后拉动内筒增加筒长,烛焰的像变大;④保持小孔和烛焰的距离不变,向前推动内筒缩短筒长,烛焰的像更明亮了。其中正确的是()A(11人)( 厉晨阳 )

A.①②③④

B. ①③④

C. ①②

D. ③④

BP24-5.现代手术医疗室内用的无影灯是由几个灯泡和镜子组成的,它可以使灯光从各个方向射向手术台。此处镜子的作用是改变光的传播方向。(11人)

BP25-11.如图2-9所示,光束射向液面后会发生反射,反射光会照射

到光电屏上。若液面高度发生变化,则反射光照射在光电屏上的位置也

会发生变化。当光电屏上的光点由S1移到S2时,表示液面高度

(填“上升”、“下降”或“不变”)。(错14人)

12.机动车未提醒他后面的车或行人的注意,车后都装有红色警示灯。自行车后面也装有尾灯。说是“灯”,其实里面并没有灯泡,白天不起作用,但晚上

在公路上行驶时,后面的汽车灯光一照,它就通红透亮,从而引

起后面汽车驾驶员的注意。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效果呢?请解释。

(错17人)

(提示:如图2-10所示的是自行车尾灯的结构,红色且互相垂直

的三角形小玻璃片类似于两块相互垂直的平面镜;注意比较入射

光线与反射光线的方向)

(答案:当后面车的灯光照到前面车的尾灯时,反射光线一定是

你这入射光线的方向返回,这样后面汽车驾驶员就能看到前方的车辆)

BP26-3.如图2-11所示,MM'是空气和水的界面,现在有一束光线AO

与水面成50°角从空气射向水面,请作出反射光线以及折射光线的大致

位置。反射角等于°。光线与之间的夹角叫

做折射角,折射角的大小为(填角度大小范围)。

答案:40 折射法线小于40°大于0°

6.如图2-13所示,一束光线从空气斜射入水中,下列有关折射的光路图正确的是()B

BP27-9.将一根筷子斜放在装有水的杯子里,从水面上方斜着往下看,观察到的情形是图

2-15中的()A[ 梁予昕 ]

10.人在岸边看到水中的一条鱼P,如图2-16所示四条光路中正确的是()(错5人)A.PO1Q B.PO2Q C.PO3Q D.PO4Q

11.如图2-17所示,N点是人眼在M处看到的河中鱼的位置。若有人从M处用一鱼叉叉鱼,应对着哪一点叉去?()

若从M处射出一束激光,要使激光照射到鱼身上,则激光应对着哪一点射出?()A.N点B.N点上方C.N点下方D.N点左方或右方

BP28-2.在研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中,光屏上出现了一

个与烛焰大小基本相等的清晰的像,如图2-18所示。

此时,物距u和像距v的关系是,且物距等

于两倍焦距。

(1)可知此透镜的焦距是厘米。(

(2)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A点,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像,这个像是(填像的性质)。

(3)保持蜡烛的位置不变,将凸透镜移到B点,移动光屏,光屏上再次出现了一个像,这个像是(填像的性质)。

(4)继续移动凸透镜到C点,此时通过凸透镜所成的像必定是(填像的性质)。

(5)若把凸透镜固定在A点不动,把蜡烛从0刻度向B点移动,此时为了找像,应使光屏向(填“远离透镜”或“靠近透镜”)的方向移动,光屏上的像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逐渐增大B.逐渐减小C.不变D.先变小后变大

BP29-9 .某同学在做凸透镜成像实验时,将点燃的蜡烛放在凸透镜前20厘米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观察到缩小的像。他又把点燃的蜡烛置于原来的光榀屏处,则所成像的性质是()A(错5人)【潘冠豪】

A.倒立,放大的实像B.正立,放大的虚像

C.倒立,缩小的实像D.倒立,等大的实像

10.如图2-21所示是用来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屏未画出),当蜡烛和透镜放在图示位置时,通过移动光屏,可以在光屏上得到与物体等大的像。若透镜位置不变,将蜡烛移到刻度为30厘米处,则()。D(错5人)

A.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放大的像

B.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倒立,缩小的像

C.移动光屏,可以在屏上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D.不论光屏移到什么位置,都不能在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BP31-11.在观看电影或电视时,我们经常看到影片中特技演员会腾云驾雾。实际上特技演员不可能真的腾云驾雾,那么,这逼真的镜头是怎么拍摄的呢?原来是导演和摄影师运用了“背景运动”的特技手法。他们让演员在天空、云彩等背景前做出各种姿势和动作,同时快速移动演员身后的背景,并且用鼓风机吹动演员身上的衣服,这样,我们就可看到演员腾云驾雾了。实际上是运用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原理,观众在观看影片是不自觉地把背景当做了参照物,误认为背景是静止的而与背景发生相对运动的演员就“飞”起来了。(5人)

BP33-13.一只兔子和一条小狗从同一地点出发,同时开始向东运动,

兔子运动的距离与时间关系图像如图3-7中实线部分ABCD所示,小

狗运动的距离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如图3-7中虚线部分AD所示。则小

狗的运动速度为 1 米/秒;在前三秒内,小狗相对于兔子向

西(填“东”或“西”)运动。(4人)( 潘子祥)

BP35-8.金属丝被拉断时拉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某一同学在一台拉力机上通过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这台拉力机可以逐渐增大对固定在该机器上的金属丝的拉力,可以读出金属丝的拉力可以读出金属丝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实验能用到的金属丝有如下表所列的8个品种(每个品种有许多根),根据有关猜想请选择实验用的金属丝。(错12人)(施世巩)

金属丝代号 A B C D E F G H

金属丝材料铜铜铜铜铜铁铁铝

长度(厘米)10 10 10 20 30 10 20 10

横截面积(毫米2)0.5 1 1.5 0.5 0.5 1 0.5 1

(1)猜想一:材料和横截面积均相同的金属丝被拉断时,需要的拉力大小与金属丝长度无关。

为验证猜想一,应选用代号为的金属丝。

(2)猜想二:相同材料的金属丝被这段时,金属丝横截面积越大,需要的拉力也越大。

为验证猜想二,应选用代号为的金属丝。

(3)猜想三:相同横截面积的金属丝被拉断时,需要的拉力大小与金属的材料有关。

为验证猜想三,应选用代号为的金属丝。

如果三个猜想都得到验证,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答案:P35 8 (1)A、D、E (2)A、B、C (3)B、F、H (4)金属丝被拉断时需要的拉力大小与金属丝的材料和横截面积有关,与金属丝的长度无关。同种材料的金属丝被拉断时,横截面积越大,需要的拉力越大。

BP36-4.如图所示,若不计空气的阻力,在空中飞行的炮弹收

到________的作用,这个力的方向是______,力的作用点在

_____________上。在力的作用下,炮弹的速度大小与______在

不断变化。(苏李依)

BP37-13.如图3-14所示,将一直量程为5牛的弹簧测力计

悬挂起来,取4只质量为100克的钩码,依次将数目不同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上。

(1)观察图示弹簧测力计,读出示数,记录在下表中。

(2)在图示的方格纸上建立坐标系,纵坐标表示钩码所受重力G,横坐标表示钩码质量m,并在G-m坐标系中进行标度,画出钩码所受重力跟质量关系的图像。

(3)用代数式表示出重力G和质量m之间的关系:__________。

BP39-11.汽车驾驶员常喜欢在驾驶台前悬挂一些小玩意儿。汽车行驶是,如果坐在前坐的乘客看到悬挂物突然向左偏离原来的位置,表示这时汽车()(错6人)[温学政] A.向右转弯 B.向左转弯 C.加速行驶 D.刹车制动

BP40-4.一物体在20牛的水平拉力F的作用下,沿粗糙水平面向右匀速运动,此时它受到的摩擦力为20牛。若增大拉力,则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将()(错5人)

A.增大

B.减小

C.不变

D.无法确定

BP41-9.某同学是一位象棋爱好者,喜欢看体育频道的棋类节目,他看到电视上进行大盘讲解时,棋子可以在竖直的棋盘上来回移动而不掉下来。原来棋盘和棋子都是用磁性材料做成的。棋子不会掉下来的原因是()D

A.棋子没有受到力的作用 B.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小于它的重力

C.棋子受到的摩擦力大于它的重力 D.棋子受到的摩擦力等于它的重力

BP43-14.品牌的汽车轮胎说明书上标有“最大胎压3千克/平方厘米”,这相当于将质量为3千克的物体水平放置在桌面上,接触面积为1平方厘米时产生的压强。请问这个汽车轮胎承受的最大压是多少帕?

答案:解:P=F/S=mg/S.

带入数据:P=(3*10)/(1/10000)pa=300000pa.

答:这个汽车轮胎能承受的最大压强是300000pa.

(补充:一个大气压约为101000pa)

BP45-7.在一个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端扎上橡皮膜,当把他按入水中使橡

皮膜处于水面下10厘米处是,如图3-28所示,橡皮膜上凸(填“上

凸”、“下凹”或“水平”,下同);当往管内注入水至10厘米处时,橡皮膜水平;当往管内注入盐水至10厘米处时,橡皮膜下凹;当往管内注入酒精酒精至10厘米处时,橡皮膜上凸。

9.实验桌上有两只大烧杯,其中一只盛有纯净水,另一支盛有

盐水。有老师告诉某同学,盐水密度大于纯净水密度,希望她

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来。如图3-29所示,她将压强计的金属

盒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分别记下压强计U形管两侧

液柱高度差h甲和h乙。她发现h甲小于h乙,于是认为乙杯子中

盛的是盐水。老师指出她的实验过程是不正确的。认真思考后,

她发现自己在实验过程中没有控制变量,于是提出了新的实验思路如下。请你将实验思路补充完整:将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浸没到甲、乙两杯液体中,压强计U形管两侧的液柱高度差分别用h’甲和h’乙,使h’甲等于h’乙,比较金属盒子浸入水的深度,则深度小的一定是盐水。(错17人)(徐明豪)

BP46-3.我们可以使用________________或_________________观测太阳黑子,但绝不能用________或_____________直接观测太阳,否则会对眼睛造成永久性损伤。(徐源)

6.我们肉眼所看到的太阳是太阳的()。

A.最外层 B.色球层 C.光球层 D.日冕层

BP47-11.如图为太阳黑子数量变化图和地球上的磁暴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错25人)

(1)根据图甲,太阳黑子活动的两个峰年之间的时间约为______年,最近一次太阳黑子最大活动期在_______年,最小活动期在________年。

(2)对图甲与图乙进行比较,你能在太阳黑子活动峰年和地球上磁暴活动之间推断出什么关系?

BP48-1.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地球不停的绕着地轴自转,方向为自西向东。

6.昼、夜半球形成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

7.昼夜交替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也不透明的球体,同时地球围绕地轴自西向东

转动。

8.阅读图4-2,回答下列问题。

(1)根据太阳光线的照射情况,在图中画出晨线,并用斜线画出

夜半球。

(2)图中面向你的昼、夜半球的界限是晨(填“晨”或“昏”)

线,你的判断依据是从夜半球转向昼半球的界限,即太阳升起的

地方是晨线。[叶蕾]

BP49-11.在图4-4中表示昏线的是()

A.ABC B.ADC C.EBF D.EDF

14.图4-5为北半球日照图,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在图中用箭头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3)A、B、C、D四地中,处于白昼的是,处于黑夜的是,

处于昏线上的是

BP50-4. 下图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地球位于两分两至位置),回答下列问题。

(1)当地球位于A处时,日期是_________前后,北半球的气节是_________;

当地球位于B处时,日期是_________前后,北半球的气节是_________;

当地球位于C处时,日期是_________前后,北半球的气节是_________;

当地球位于D处时,日期是_________前后,北半球的气节是_________;

(2) 地球位于B处时,北极圈以北到处有_________(填“极昼”或“极夜”)现象。

(3) 地球公转至_________点时,我国白昼最短。

答案:4 (1)3月21日春分; 6月23日夏至; 9月23日秋分; 12月22日冬至;(2)极昼;(3)D。

5.阅读图4-7,回答下列问题。

(1)∠A=________°,B是_________星。

(2)在地球公转时,太阳直射点在____________之间往返移动,使地球上产生了_______的更替。

(3)在图中方框内标出地球自转方向。(游思洋)

BP51-8.当北半球昼长于夜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B.北极圈内有极昼现象

C.是考察南极的最佳时期D.北极熊活动频繁

9.我国从秋分日到次年的春分日,太阳直射点()

A.一直向南移B.一直向北移C.先向南移,后向北移D.先向北移,后向南移

BP52-2.按要求填出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位置关系。

(1)若发生日食,则A为,B为。

(2)日食发生的日期通常为农历,月相为。由于月球的公转轨道面和地球的公转轨道面有一个,所以日食不是每月都会发生。

4.发生日偏食时,下列现象可能存在的是()

A.一轮淡淡的圆月挂在蓝天上B.满天的星光下有一轮残缺的太阳

C.能够清楚地目测到日珥的爆发D.明亮的天空明显变得暗淡

BP53-8. 图4 - 11甲、乙、丙是某同学拍摄于一次日全食的不同时刻的三张照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5人)

(1)这些照片的拍摄日期应该为农历几月几日?

(2)按照日食发生的先后顺序,将三张照片排列顺序。

(3)每年的这一天该地都能看到这样的天文奇观吗?为什么?[ 张冰清 ]

(答案:P53.8(1)初一(2)丙 - 乙 - 甲 (3) 不一定每年都发生。日食发生在初一,由于地球和月球的公转轨道有一个5°的夹角,只有太阳、地球、月亮形成直线才有机会形成日食)

BP54-2.彗星是由的岩石碎块、固体微粒和水结冰而成的“大冰球”。世界最著名的彗星是哈雷彗星,它公转轨道形状是椭圆形,公转周期是 76 年。该彗星最近一次出现的时间是1986年下次光临地球将是 2062 年左右。

4.下列星球中的夜空不能观测到流星现象的是( ) C(章华雄)

A.地球 B木星 C水星 D火星

BP56-12.下列现象:①昼夜现象;②日月星辰东升西落;③昼夜交替;④杭州夏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⑤杭州夏季白昼长,冬季白昼短;⑥正午的太阳高度是一天中最大的。其中由地球自转造成的是()C(错13人)(郑航)

A.①②③B.④⑤⑥C.②③⑥D.①③⑤

14.浙江省某中学的同学感觉近段时间的白天一天比一天更长

了,那么这段时间地球运行的位置变化是图4—13中的(图中

涂黑部分表示黑夜)()(错5人)

A.a—b—c B.b—c—d

C.c—d—a D.d—a—b

BP56-15. 下列图示中,能正确表示天安门广场旗杆影子在该日的运行轨迹(虚线)的是()B(8人)

BP57-20. 图4 - 17为某半球日照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5人)

(1)在图中用斜线画出夜半球。

(2)弧线ABC表示线,其中弧线AB表示线,弧线BC表示线。

答案:(1)(图略)(2) 晨昏晨昏

21.读图4-18的月相形成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的月相叫,出现的时间是。

(2)C的月相叫,出现的时间是。

(3)月相从A→B→C→D→A一个周期的平均时间是天。

(4)当月球运行至D处时,可能会出现的天文现象是。

BP58-24.在阳光的照射下,杆影长度会随季节和时间的变化而发生变化。某同学为验证这一现象,做了如图4-12甲、乙所示的实验,图甲为一天中杆影长度随时间的变化,图乙为不同季节杆影长度的变化。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一天中,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引起太阳高度角的变化。

(2)一年中,正午杆影长度发生变化的原因是引起太阳高度角的变化。(3)该同学所在的地方正午杆影朝向正北方,他处于半球

(4)据图甲可知,一天中,正午的杆影长度最,太阳高度角最。

(5)据图乙可知,若将次知识运用到建筑学上,要使底层住户的窗台上全年都有阳光照射,则两栋居民楼之间的距离应根据日的楼影来计算。(钟懿杰)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a版

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a版 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1节 1. 固态液态液态固态 2. 晶体非晶体一定保持不变没有一定持续上升吸收热 量 3. 熔点0℃ 不同熔点 4. ( 1 )钨( 2 )铜、铁、钨( 3 )水银 5. 晶体80℃ 20 固固液共存 6. B 7. C 8. D 9. C 10. C 11. ( 1 )冰 52 ( 2 )吸收热量( 3 ) 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蜡在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2节 (一) 1. 液态气态汽化气态液态 2.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3. 热量降低 4. 升高水的表面积蒸发 5. 蒸发6. C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蒸发热量打针时擦酒精感到凉,是酒精蒸发致冷 (二) 1. 升高保持不变停止吸 100 2. 降低压缩压缩体积 3. 镜片周围的水蒸气 液化 4. D 5. B 6. A 7. ( 1 )温度变化( 2 ) N M ( 3 )85 乙 8. 塑料袋膨胀起 来塑料袋又瘪下去酒精汽化,使其体积增大把塑料袋胀大起来,从热水中取出后,酒精冷却液化,体 积减小,塑料袋又瘪下去。 9. ( 1 ) 96 ( 2 )略 10. 由于水沸腾的温度保持100℃ 不变,而此温 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不会燃烧。

3节 1. 固气气固吸收放出 2. 升华钨蒸气凝华固态钨 3. 固升 华 4. B 5. D 6. B 7. D 8. C 9. D 10. 蒸发吸收液化凝华吸 11. 升华凝华 熔化 ! $ " ./012 1. 微粒空隙 2. 无规则的运动热运动 3. 运动剧烈(快)液体 离开液体更剧烈 4.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空隙 6. B 7. D 8. B 9. D 10. D 11. A 12. 运动升高 13. 提示:取 2 只相同的烧杯,分别 装入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 用注射器同时分别在 2 杯水的底部注入相同多的红墨水,看哪一杯 中的水先变红 4节 1. 不同不同 2. 温度温度有限 3. 二氧化碳能 4. C 5. D 6. D 7. B 8. C 9. B 10. 略 11. 机油容易溶解在汽油中,而不容易溶解在水中。 5节 (一) 1. D 2. D 3. D 4. C 5. B 6. C 7. A 8. 化学变化物理变 化化学性 质 9. 物理性质酸味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10. ( 1 )物理性 质( 2 )化学性质( 3 )物理性质( 4 )化学性质 11.

2019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

2019人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 第三题 1、紫 2、青青 3、白 4、黄 5、绿 1、梨花 2、桃花 3、菊花 4、桃花 春天 杜甫 第四题补丁 1、因为“补丁”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或: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结句中的“补丁”是指针对孩子们思想的缺失,采取补救的教育措施。 2、第⑴段中的“心疼”指“我”过惯了节俭的生活,舍不得把刚穿一周的价值不菲的鞋子扔掉。第(12)段中的“心在疼痛”则指“我”因孩子们不理解老一辈的良苦用心,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而感到难过。 3、突出老师傅的手艺巧夺天工,在全文中起到铺垫作用(或: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练习四第二题 7、而立8、不惑9、天命 练习五第一题 任重道远、打草惊蛇、鞭长莫及、吹毛求疵、水深火热、出类拔萃、左顾右盼、杂乱无章 第五题

1.4分(1)既指大雪封门的雪堆,又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2) 突出了天气和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人物的两种态度(特点)作铺垫(或 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101这个人物的活动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小题中答出一层含义得1分,答出两层得2分;(2)小题答对 一点作用即可得2分。) 2.4分前一次受冷遇,后一次受欢迎。乐于享受成果,不愿付出,趋 利避害(答“麻木自私”亦可)。(本题前后两问各2分,大意对即可。) 3、4分(1)勇于抗争(答“维护自身权益”亦可),乐于为大家着想,宽容。(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2)麻木自私,冷漠,逆来顺受。(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 4.4+3(1)参考例子:①当晚,99号楼的住户开会讨论了三个小时,最后决定向110(或“101101”)打电话求救。②当晚,99号楼的住户的 门被一一敲响,令人惊奇的竟是201,他不知从哪弄来了一大堆铲雪的工具。半个小时后,雪墙消失了。③当晚,99号楼住户开会讨论到半夜,决定第二天晚上再议。幸亏老天爷帮忙,第二天一整天的太阳, 使雪墙变矮了很多,人们终于能够跨过或爬进爬出了。④第二天早晨,大家正担心怎么出入的时候,才发现雪墙消失了,楼前出现了一个大 雪人,样子像是七分微笑三分乞求似的。(本小题原为2分,能写出以 上这个类或接近这类较好的结局的可在得2分的基础上加2—3分;但 加分后的第二大题得分不能超过40分。只能写出一个一般性结局的可 得2分。) (2)理由或依据:①结局符合99号楼人物特点,且文中倒数第二段有 提示;②体现了一种乐观的情感,对人们抱有希望,可视为倒数第三 段情节的发展;③符合99号楼人物性格,紧接“束手无策”一句延伸,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性;④符合101的性格,且和文中第二、倒数第二 段相呼应,显得耐人寻味。

科学课堂作业本九上答案浙教版2019

科学课堂作业本九上答案浙教版2019 第1节物质的变化 1 -7 A D C B C D B 8 高 9 固体由蓝色变白色水珠化学加热能分解 CuSO4`5H2O--加热CuSO4+5H2O 10 观察实验颜色沉淀 11 只要答案合理均可 12 白色,固体,易溶于水等 13 D 14 加入白色的硫酸铜,若变蓝色则含有水 第2节探索酸的性质 (一) 1-7 A D D C B A D 8 自由移动离子氢氧根 9 HCI H2SO4 HNO3 BACI2 CUSO4 AGNO3 CACO3 AGNO3 CACO3 FE2O3 10 (1).玫瑰 (2)红 11 B 12 (1)阳离子都是H+ H2SO4--2H++SO42- (2) 920 (3) 40.82克 22.18毫升

(二) 1 红 2 红无 HCI+NAOH=NACI+H2O 3 产生气泡 CACO3+2HCI=CACI2+H2O+CO2 燃着的木条熄灭 4 逐渐消失黄 6HCI+FE2O3=2FECI3+3H2O 2HCI+FE=FECI2+H2 5(1) H2SO4+ZN=ZNSO4+H2 (2) 3HCI+2ALOH3=ALCL2+H2 6-8 D C C 9 (1)C (2)CO2 10 96% 11 (1) CU CUO CUSO4 (2) 2CU+O2=2CU0 H2SO4+CUO=CUSO4+H2O (三) 1 挥发减少 2 浓硫酸水水浓硫酸酸液飞溅吸水 3 干布拭去大量水冲洗 4 (1)与胃液中过多的盐酸反应 ALOH3+3HCL=ALCL3+3H2O (2) NA2CO3+2HCI=2NACL+H2O+CO2 5-8 D A C D 9 (1) 挥发氧化氢 (2)红白 AGNO3+HCI=AGCI2+HNO3 10 酸根离子 (1) NA+ SO42- CL- (2) ① 第3节探索碱的性质

科学上册作业本七年级答案a2020

科学上册作业本七年级答案a2020 1节 1. 固态液态液态固态 2. 晶体非晶体一定保持不变没 有一定持续上升吸收热 量 3. 熔点0℃ 不同熔点 4. ( 1 )钨( 2 )铜、铁、 钨( 3 )水银 5. 晶体80℃ 20 固固液共存 6. B 7. C 8. D 9. C 10. C 11. ( 1 )冰 52 ( 2 )吸收热量( 3 ) 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蜡在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2节 (一) 1. 液态气态汽化气态液态 2.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 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3. 热量降低 4. 升高水的表面积蒸发 5. 蒸 发 6. C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蒸发热量打针时擦酒精感到凉,是酒精蒸发致冷 (二) 1. 升高保持不变停止吸 100 2. 降低压缩压缩体积3. 镜片周围的水蒸气 液化 4. D 5. B 6. A 7. ( 1 )温度变化( 2 ) N M ( 3 )85 乙 8. 塑料袋膨胀起 来塑料袋又瘪下去酒精汽化,使其体积增大把塑料袋胀大起来,从热水中取出后,酒精冷却液化,体 积减小,塑料袋又瘪下去。 9. ( 1 ) 96 ( 2 )略 10. 由 于水沸腾的温度保持100℃ 不变,而此温 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不会燃烧。 3节

1. 固气气固吸收放出 2. 升华钨蒸气凝华固态钨 3. 固 升华 4. B 5. D 6. B 7. D 8. C 9. D 10. 蒸发吸收液化凝华吸 11. 升华 凝华熔化 ! $ " ./012 1. 微粒空隙 2. 无规则的运动热运动 3. 运动剧烈(快) 液体离开液体更剧烈 4.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空隙 6. B 7. D 8. B 9. D 10. D 11. A 12. 运动升高 13. 提示:取 2 只相同的烧杯, 分别装入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 用注射器同时分别在 2 杯水的底部注入相同多的红墨水,看哪 一杯中的水先变红 4节 1. 不同不同 2. 温度温度有限 3. 二氧化碳能 4. C 5. D 6. D 7. B 8. C 9. B 10. 略 11. 机油容易溶解在汽油中,而不容易溶解 在水中。 5节 (一) 1. D 2. D 3. D 4. C 5. B 6. C 7. A 8. 化学变化物 理变化化学性 质 9. 物理性质酸味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10. ( 1 )物 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3 )物理性质( 4 )化学性质 11. ( 1 )通常情况下,白醋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物理性 质( 2 )易

七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科学)浙教版.doc

七年级下册作业本答案(科学)浙教版 第一章水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一)1.海洋大气 2。盐类 g 不能不能 3.C 4.D 5.C 6.D 7.略 8.合理的均可,如洗澡水用来浇水、冲厕所等 9.(1)B (2)淡水鱼可能无“泌氯细胞”,无法完成排盐任务 (二)1.C B 2.B 3.D 4.C 5.菊花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6.排尿呼吸出汗 7.小明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足够的水分 8.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种子是在太干燥,所以不会发芽。种子萌离不开水。 9.不同组的种子质量大致相同,加热时间要相同 10.(1)√ (2)× (3)√(4)× 11.(1)水是生命之源,一个人没有了食物,还是可以存活一周,但是没有水,只能存活三天(2)可以找无毒的水果补充水分或泉水可以通过捕食海洋生物补充水分可以寻找绿色植物小朵的区域获取水分 第二节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一)1. 10 106 2560 0.356 8000 1400 7.5 2.7×103 2.质量填图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指针在分度盘中央 17.2 3.水的质量和水的体积的比特性 4. 1.0 1.0克每立方厘米 1.0 5.kg/m3 千克每立方米1.0×10m3 固体 7.B 8.D 9.(1)1.0 30 1.0 40 1.0 1.0 (2)实验4中40改为50 10. 3.6×104 54 11.(1)硬度、密度(2)鉴别物质、选择材料等 (二)1.固态变成液态熔点 2.液态变成固态凝固点 3.熔化

0℃ 4.(1)图略(2)0℃ 3min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1)× (2)× (3)√ (4)√ 6.C 7.B 8.C 9.C 10.D 11.(1)B(2)B(3)A (4)是晶体,钨在熔化的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三)1.液态变成气态液体表面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2.吸收蒸发 3.温度高迪表面积大小液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热量保持不变沸点100℃ 5.都要吸热必须达到沸点在液体的表面剧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6.气态变成液态放出危害严重7.③④ ③ ①② 8.C 9.C 10.A 11.D (四)1. 水蒸气升华 2.熔化升华汽化吸收 3.内凝华4.汽化凝华吸收放出 5.降水海洋大气水循环 6.降雨总量天气风力洪涝干旱7.B 8.D 9.C 10.B 11.B 12.495kg 13.略 14.C 第三节水是常用的溶剂 (一)1.分散均一稳定 2.溶剂热其他的物质溶质溶质溶剂 3.水溶液水蔗糖 90 4.药匙镊子纸糟 5.倾斜底部缓缓竖起 6.(1)能(2)不会(3)一样咸 7.D 8.C 9.C 10.C 11.D 12.略 13.D 14.(1)在水煮沸的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逸出,所以煮沸过的冷开水中溶解氧很少,鱼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抢劫方法略(2)①汽油②略(二)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不是 3.100 饱和质量 4.不正确 5.(1)不饱和(2)不饱和(3)饱和(4)加入一定适量的水 6.10 300 45.8 50 7.放出 8.D 9.B 10.A 11.D

2020年七年级下科学作业本答案

2020年七年级下科学作业本答案 第六单元 26猫 1.耗涩绫怂怅诅 2.(1)身—生(2)祥—详(3)掉—吊(4)受—瘦 3.示例:(1)它化用了成语"杀鸡儆猴",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4.冬天的早 晨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隔 了几天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5.那只花白猫不活泼,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 胖胖的.6."似乎"一词不能删.花白猫对这个对黄鸟的特别注意,仅仅"我"的猜测和判断,并不能十分肯定,所以要用"似乎"一词.7.第三只猫 的死与"我"的武断、粗暴相关,它促使"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 另外,"我"再也没有改过的机会了.所以,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8.提示:能自圆其说即可,但应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27斑羚飞渡 1.逞湛穹凝迥怆娴磐 2.(1)健壮(2)沉重(3)技巧(4)意味 3.示例一:进退维谷【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成语释义】无论是进还是退,都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近义成语】进退两难【反义成语】进退自如【应用链接】在我自己 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示例二:老牛舐犊【成语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成语释义】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或者长辈关爱晚辈.【近 义成语】望子成龙/爱子心切【反义成语】深恶痛绝【应用链接】对母 亲这种老牛舐犊般的关心,我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4.指的是从注定死 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有贪生怕死的意思.5.通过"我"的感 受来揭示和升华文章的中心,并引起读者的共鸣.6.因为老斑羚们没有 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 条生存的道路.7.镰刀头羊为种群的存续感到欣慰,为老斑羚的牺牲精 神感到自豪,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它用生命给这次飞渡添上了悲壮的

科学作业本初一年级上册答案

科学作业本初一年级上册答案 练习一 一. 1.嶙 2.翼 3.糟 4.伫 5.怡 6.毫 7.蹂 8.瓣 二. 1.C 2.轩然大波以泪洗面匪夷所思丧尽天良逍遥法外提 心吊胆 3.如:患难之交布农之交车笠之交一面之交 练习二 二. 1. 宛转悠扬自失起来弥漫在含着豆麦蕴藻之香 2. 斜射在 山腰上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粉色 3. 白铁无辜铸佞臣 4. 悬泉瀑 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5. 听取蛙声一片 6. 学而不思则罔 7. 月有 阴晴圆缺千里共婵娟 三. 1.唐代杜甫 2. C 四. 1.农村生活农民 2. 略 五. 向日葵一串红黄红相间的花丛,生机勃勃,春意盎然 六.略 练习三 一. 山珍海味遗臭万年杂乱无章点石成金弱不禁风粗制滥造 火上浇油笨嘴拙舌 二. 勿施于人差之千里五谷不分满盘皆输一鸣惊人百年树人 三. 1. 江春入旧年 2. 清风半夜鸣蝉 3. 今夜月明人尽望 4. 海 纳百川 5. 盈盈一水间 6. 便引诗情到碧霄 四. 斗千军万马 五. 六出祁山七擒孟获东和孙权北拒曹操火烧赤壁收取东川,西川

1. 第一件;我读小学时写了一篇很得意的作文,老师说我是抄的,我委屈地哭了。第二件:我读大学时用几何作图法解答求功率问题的 考题,教授说我不懂微积分,还说是抄的。第三件:我当教授时怀疑 学生的一篇好论文是抄的,二是查资料并请教同事,寻求解决办法。2. 师怀疑学生的创新水平(或答:老师怀疑学生的作业。可答:怀疑学生 3. 某种现象再次发生 4. 翻来覆去地看学生的论文,到图书馆去查资料;向同事请教处 理办法 5. 从罗马法精神的高度(或答:从文明与野蛮的分际的高度。或答:从法律的高度。) 6.略 练习四 一. 1.想 2. 编 3. 写 1. 隐喻着因年龄的稚嫩,理解的浅陋,而容易犯的不可避免的错误,青春路上的小路,是喻指因犯错误而走的弯路. 2. 作为"过来人"所拥有 的生活经验;想以此来劝告,避免后来人重蹈覆辙.3. 表现了"我" 好奇心,求知欲,不屈不挠的精神,及执着与顽强.4.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 光明的,只要执著于一个目标,顽强地奋斗,努力,未来就是美好的.5. 任何人都具备人类所共有的美好品质,好奇,求知,执著,顽强,并且乐于 实践,不落后 ,这是我们值得庆幸的优点.6. "过来人"的"拦路癖",无 非是想让后人少犯错误,少走弯路.但是人性的发展却无视这些,它按照 人的成长规律循序渐进,不会因为长者的经历,而废除后来人的成长过程,没有这个过程,就没有真正的成长,这是规律,所以,明智的长者,会 叮咛之余,微笑着注重这个切的发生与结束. 练习五

七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2020

七年级下册科学课堂作业本答案2020第六单元 26猫 1.耗涩绫怂怅诅 2.(1)身—生(2)祥—详(3)掉—吊(4)受—瘦 3.示例:(1)它化用了成语"杀鸡儆猴",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4.冬天的早 晨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隔 了几天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5.那只花白猫不活泼,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 胖胖的.6."似乎"一词不能删.花白猫对这个对黄鸟的特别注意,仅仅"我"的猜测和判断,并不能十分肯定,所以要用"似乎"一词.7.第三只猫 的死与"我"的武断、粗暴相关,它促使"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 另外,"我"再也没有改过的机会了.所以,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8.提示:能自圆其说即可,但应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27斑羚飞渡 1.逞湛穹凝迥怆娴磐 2.(1)健壮(2)沉重(3)技巧(4)意味 3.示例一:进退维谷【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成语释义】无论是进还是退,都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近义成语】进退两难【反义成语】进退自如【应用链接】在我自己 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示例二:老牛舐犊【成语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成语释义】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或者长辈关爱晚辈.【近 义成语】望子成龙/爱子心切【反义成语】深恶痛绝【应用链接】对母 亲这种老牛舐犊般的关心,我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4.指的是从注定死 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有贪生怕死的意思.5.通过"我"的感 受来揭示和升华文章的中心,并引起读者的共鸣.6.因为老斑羚们没有 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 条生存的道路.7.镰刀头羊为种群的存续感到欣慰,为老斑羚的牺牲精 神感到自豪,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它用生命给这次飞渡添上了悲壮的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a答案参考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a答案参考 (一) 1. B 2. C 3. C 4. B 5. C 6. D 7. B 8. C 9.(1)克(2)分米(3)℃(4)秒 10. C 11.(1)A (2)用铜丝线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3)略 (二) 1. B 2. C 3. A 4. D 5. C 6. B;C;G;A;D 7.(1)xx;指针;托盘;分度盘 (2)左;小;往右盘添加砝码;往右移动游码 (3)CDEAB;m2-m1 8.(1)78.2克;-4℃;2.50厘米(2)10毫升9. A(三) 1. B 2. A 3. C 4. A 5. C 6. C 7.(1)哺乳类(2)鸟类 (3)爬行类(4)两栖类(5)鱼类 8.(1)能否实行光合作用(2)体温是否恒定 (3)鲫鱼、蝴蝶 课外拓展:非洲的森林;哺乳类;跟大象、山羊归为一类,因为它和大象、山羊同属草食动物;否;设立自然保护区;略

(四) 1. C 2. B 3. C 4.(1)细胞膜;C;B(2)细胞壁;液泡;叶绿体(3)分化 5.(1)细胞壁;细胞核(2)A;E(液泡);F(叶绿体)(3)B;物质(4)C;D(5)A(6)E;细胞液(7)F;光合作用 6. C 7. B 8. C 9. B 10. A (五) 1. B 2. C 3. D 4.(1)细胞液;液泡(2)保护;营养(3)输导(4)器官 5.(1)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2)表皮;真皮;皮下组织(3)真皮(4)真皮;神经(5)竖毛肌(6)汗腺 6. B 7.食道;小肠;大肠;小肠;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胰腺 8.(1)表皮;保护(2)输导;叶脉(3)叶肉;营养(六) 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6378千米 2.140万;130万;33万;6000;1500万 3. B 4. C 5. D 6. C 7. D 8. B 9.(1)太阳黑子;耀斑(2)A10.(1)下落高度(2)3;6;7(3)越浅 (4)可能与月球表面的地质软硬相关 (七) 1.(1)xx;xx;西;xx

七下科学新教材作业本A错题集(含答案)

七下科学作业本A错题集(含答案) AP1-9:女性发育到青春期,卵巢才开始形成成熟的,如果中遇到精子,就可能。 10.形成一个受精卵需要() A.一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B.两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 C.多个精子和一个卵细胞D.多个精子和多个卵细胞 AP2-14.受精卵形成后,一边进行,一边沿着往下移动,进入子宫。随着分裂次数的增加,受精卵逐渐形成了,并附着在上,这时女性就怀孕了,也称为。 16.对已生育的育龄妇女可通过结扎输卵管达到节育目的,结扎输卵管的作用是() A.减少雌性激素分泌量,是卵细胞不能正常发育 B.使精子和卵细胞不能相遇,不能完成受精作用 C.使受精卵不能移至子宫,从而不能发育为胎儿 D.使卵巢不能产生卵细胞,从而无法形成受精卵(答案:B )(陈娅) 17.通常情况下,卵巢每次只排一个卵细胞,少数情况会一次排两个卵细胞,两个卵细胞都受精,形成两个受精卵,每个受精卵各自发育成一个胎儿,形成双胞胎。由于这样的双胞胎是又两个卵细胞分别受精发育而来的,故称为双卵双胎。有时一个受精卵经过分裂后形成两个细胞,而这个细胞就像两个受精卵一样,各自发育成一个胎儿,这种情况称为一卵双胎。根据以上叙述,可以知道双胞胎可以由个受精卵发育而来。(答案: 1或2 ) AP3-4:男女_______的差异称为第一性征,而______________________称为第二性征。(答案:生殖器除生殖器外的男女差异) 9.月经的形成是()A(错10人) A.子宫内膜周期性变化的结果 B.卵细胞成熟的结果 C.子宫发育成熟的结果 D.胚胎在子宫内发育的结果 11.下列关于月经和遗精的叙述,最确切的是()C(错13人) A.遗精会损害男性的身心健康 B.每个女性的月经周期都是28天 C.子宫内壁破裂产生的血液、脱落的内膜等组成了月经分泌物 D.每次出月经的时候恰好就是女性的排卵期【陈广生】 AP4-14. 公鸡有鲜艳的鸡冠和尾羽,这是公鸡不同于母鸡的第性征。如果把公鸡的睾丸摘除(阉割),公鸡鲜艳的鸡冠和尾羽就会消失,这说明公鸡的外形特征与有关。(答案:二;睾丸)(共20人错误。) 15.图1-3是男女一些生殖器官的发育趋势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图中可以看出,童年时期性器官的发育特点是 。 (2)性器官发育的主要时期大约是12岁到20岁,这一时期 被称为期。 (3)从图中可以看出,女孩的青春期发育比男孩 要。 (答案:发育较为缓慢;青春;早两年)(共5人错误。) AP5-1.动物最终都会死亡,但不会灭绝。这是由于动物具有

七年级下册科学配套作业本答案2020

第六单元 26猫 1.耗涩绫怂怅诅 2.(1)身—生(2)祥—详(3)掉—吊(4)受—瘦 3.示例:(1)它化用了成语"杀鸡儆猴",给人留下了遐想的空间 4.冬天的早晨它又跳上桌子对鸟笼凝望着了.‖一天以为惩戒得还不够快意.‖隔了几天我将怎样地对它表白我的误解呢‖两个月后 5.那只花白猫不活泼,好像是具着天生的忧郁性似的;也不去捉鼠,终日懒惰地伏着,吃得胖胖的. 6."似乎"一词不能删.花白猫对这个对黄鸟的特别注意,仅仅"我"的猜测和判断,并不能十分肯定,所以要用"似乎"一词. 7.第三只猫的死与"我"的武断、粗暴相关,它促使"我"良心发现,感到内疚和悔恨,另外,"我"再也没有改过的机会了.所以,比前两只猫的亡失"更难过得多". 8.提示:能自圆其说即可,但应结合课文内容回答. 27斑羚飞渡 1.逞湛穹凝迥怆娴磐 2.(1)健壮(2)沉重(3)技巧(4)意味 3.示例一:进退维谷【成语出处】《诗经·大雅·桑柔》:"人亦有言:‘进退维谷.’"【成语释义】无论是进还是退,都处在困境之中.形容进退两难. 【近义成语】进退两难【反义成语】进退自如【应用链接】在我自己的思想上也正感受着一种进退维谷的苦闷.示例二:老牛舐犊【成语出处】《后汉书·杨彪传》:"愧无日先见之明,犹怀老牛舐犊之爱." 【成语释义】老牛舔小牛.比喻父母疼爱子女或者长辈关爱晚辈.【近义成语】望子成龙/爱子心切【反义成语】深恶痛绝【应用链接】对母亲这种老牛舐犊般的关心,我是永远都不会忘记的.4.指的是从注定死亡的那拨偷偷溜到新生的那拨去,有贪生怕死的意思.5.通过"我"的感受来揭示和升华文章的中心,并引起读者的共鸣.6.因为老斑羚们没有拥挤,没有争夺,秩序井然,快速飞渡,心甘情愿用生命为下一代开辟一条生存的道路.7.镰刀头羊为种群的存续感到欣慰,为老斑羚的牺牲精神感到自豪,在完成自己的使命后,它用生命给这次飞渡添上了悲壮的一笔.那灿烂的彩虹正象征了镰刀头羊的行为和精神的闪光.8.示例:正因为生命如此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2020)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2020)(一) 1. B 2. C 3. C 4. B 5. C 6. D 7. B 8. C 9.(1)克(2)分米(3)℃(4)秒 10. C 11.(1)A (2)用铜丝线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3)略 (二) 1. B 2. C 3. A 4. D 5. C 6. B;C;G;A;D 7.(1)xx;指针;托盘;分度盘 (2)左;小;往右盘添加砝码;往右移动游码 (3)CDEAB;m2-m1 8.(1)78.2克;-4℃;2.50厘米(2)10毫升9. A(三) 1. B 2. A 3. C 4. A 5. C 6. C 7.(1)哺乳类(2)鸟类 (3)爬行类(4)两栖类(5)鱼类 8.(1)能否实行光合作用(2)体温是否恒定 (3)鲫鱼、蝴蝶 课外拓展:非洲的森林;哺乳类;跟大象、山羊归为一类,因为它和大象、山羊同属草食动物;否;设立自然保护区;略 (四)

1. C 2. B 3. C 4.(1)细胞膜;C;B(2)细胞壁;液泡;叶绿体(3)分化 5.(1)细胞壁;细胞核(2)A;E(液泡);F(叶绿体)(3)B;物质(4)C;D(5)A(6)E;细胞液(7)F;光合作用 6. C 7. B 8. C 9. B 10. A (五) 1. B 2. C 3. D 4.(1)细胞液;液泡(2)保护;营养(3)输导(4)器官 5.(1)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2)表皮;真皮;皮下组织(3)真皮(4)真皮;神经(5)竖毛肌(6)汗腺 6. B 7.食道;小肠;大肠;小肠;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胰腺 8.(1)表皮;保护(2)输导;叶脉(3)叶肉;营养(六) 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6378千米 2.140万;130万;33万;6000;1500万 3. B 4. C 5. D 6. C 7. D 8. B 9.(1)xx;耀斑(2)A 10.(1)下落高度(2)3;6;7(3)越浅 (4)可能与月球表面的地质软硬相关 (七) 1.(1)xx;xx;西;xx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第四章“物质的特性” 1节 1. 固态液态液态固态 2. 晶体非晶体一定保持不变没 有一定持续上升吸收热 量 3. 熔点0℃ 不同熔点 4. ( 1 )钨( 2 )铜、铁、 钨( 3 )水银 5. 晶体80℃ 20 固固液共存 6. B 7. C 8. D 9. C 10. C 11. ( 1 )冰 52 ( 2 )吸收热量( 3 ) 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蜡在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2节 (一) 1. 液态气态汽化气态液态 2.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 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3. 热量降低 4. 升高水的表面积蒸发 5. 蒸 发 6. C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蒸发热量打针时擦酒精感到凉,是酒精蒸发致冷 (二) 1. 升高保持不变停止吸 100 2. 降低压缩压缩体积3. 镜片周围的水蒸气 液化 4. D 5. B 6. A 7. ( 1 )温度变化( 2 ) N M ( 3 )85 乙 8. 塑料袋膨胀起 来塑料袋又瘪下去酒精汽化,使其体积增大把塑料袋胀大起来,从热水中取出后,酒精冷却液化,体 积减小,塑料袋又瘪下去。 9. ( 1 ) 96 ( 2 )略 10. 由 于水沸腾的温度保持100℃ 不变,而此温 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不会燃烧。

3节 1. 固气气固吸收放出 2. 升华钨蒸气凝华固态钨 3. 固 升华 4. B 5. D 6. B 7. D 8. C 9. D 10. 蒸发吸收液化凝华吸 11. 升华 凝华熔化 ! $ " ./012 1. 微粒空隙 2. 无规则的运动热运动 3. 运动剧烈(快) 液体离开液体更剧烈 4.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空隙 6. B 7. D 8. B 9. D 10. D 11. A 12. 运动升高 13. 提示:取 2 只相同的烧杯, 分别装入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 用注射器同时分别在 2 杯水的底部注入相同多的红墨水,看哪 一杯中的水先变红 4节 1. 不同不同 2. 温度温度有限 3. 二氧化碳能 4. C 5. D 6. D 7. B 8. C 9. B 10. 略 11. 机油容易溶解在汽油中,而不容易溶解 在水中。 5节 (一) 1. D 2. D 3. D 4. C 5. B 6. C 7. A 8. 化学变化物 理变化化学性 质 9. 物理性质酸味延展性、导电性、导热性 10. ( 1 )物 理性质( 2 )化学性质( 3 )物理性质( 4 )化学性质 11.

2020年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2020年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一) 1. B 2. C 3. C 4. B 5. C 6. D 7. B 8. C 9. (1)克(2)分米(3)℃ (4)秒 10. C 11. (1) A (2)用铜丝线圈总长度L2除以铜丝的圈数n,即得细铜丝的直径d (3)略 (二) 1. B 2. C 3. A 4. D 5. C 6. B;C;G;A;D 7. (1)横梁;指针;托盘;分度盘 (2)左;小;往右盘添加砝码;往右移动游码 (3) CDEAB;m2-m1 8. (1) 78.2克;-4℃;2.50厘米(2) 10毫升 9. A (三) 1. B 2. A 3. C 4. A 5. C 6. C 7. (1)哺乳类(2)鸟类 (3)爬行类(4)两栖类(5)鱼类 8. (1)能否实行光合作用(2)体温是否恒定 (3)鲫鱼、蝴蝶

课外拓展:非洲的森林;哺乳类;跟大象、山羊归为一类,因为 它和大象、山羊同属草食动物;否;设立自然保护区;略 (四) 1. C 2. B 3. C 4. (1)细胞膜;C;B (2)细胞壁;液泡;叶绿体(3)分化 5. (1)细胞壁;细胞核(2) A;E(液泡);F(叶绿体) (3) B;物质(4) C;D (5) A (6) E;细胞液(7) F;光 合作用 6. C 7. B 8. C 9. B 10. A (五) 1. B 2. C 3. D 4. (1)细胞液;液泡(2)保护;营养(3)输导(4)器官 5. (1)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器官(2)表皮;真皮;皮下组织(3)真皮(4)真皮;神经(5)竖毛肌(6)汗腺 6. B 7. 食道;小肠;大肠;小肠;唾液腺;胃腺;肠腺;肝;胰腺 8. (1)表皮;保护(2)输导;叶脉(3)叶肉;营养 (六) 1.两极稍扁、赤道略鼓;6378千米 2. 140万;130万;33万;6000;1500万 3. B 4. C 5. D 6. C 7. D 8. B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doc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作业本答案 【第一章第一节科学并不神秘答案】 1、自然现象原因规律理解解释预测 2、疑问观察问题 3、鼓起来(复原)乒乓球内的空气受热膨胀将瘪进去的部分复原 4、(1)种子还在西瓜内的时候为什么不会发芽? (2)什么条件下雨后才会出现彩虹?(答案合理即可) 5、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答案合理即可) 6、大气污染滥用科技发明 7、酱油味精要合理使用食品添加剂,使用时妻符合食品安全的法规(答案合理即可) 8、塑料瓶变瘪了瓶内气体冷缩后,气压变小,大气压将瓶压瘪了 【第一章第二节走进科学实验室答案】 1、实验温度湿度光线通风 2、天平电流表电压表显微镜酒精灯烧杯 3、有毒易燃易爆有腐蚀性 4、上下伸入冲洗 5、用大量冷水冲洗用缓缓流水冲洗1分钟以上 6、①加热时直接用手拿住试管 ②直接对着鼻子闻气味

③滴管伸入试管内 ④吹灭酒精灯 7、外焰内焰焰心外焰外焰 8、远离 9、B 【第一章第三节科学观察答案】 1、仪器工具内容和范围 2、精密计划研究数学计算 3、观测仪器天文望远镜显微镜频闪照相机观察能力 4、现象与数据文字描述表格记录图形记录文字描述表格记录 5、鼻子耳朵手指颜色状态气泡 6、(1)塑料丝会飘动 (2)2或32一样略 (3)与地面垂直的明信片下落得更快(或慢)实际情况会因放置的不同(宽垂直和长垂直)而出现下落快慢不同明信片的下落快慢可能与明信片的面积大小、放置角度、下落高度、硬度、实验所处环境等因素有关 7、D 8、B 9、(1)白色固体、气味不浓、较硬 (2)部分蜡烛固体熔化,烛焰红色、温度较高、有一定的气味(3)灯芯上方看到了白烟,闻到了浓烈的气味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doc

七年级下册科学作业本答案人教版 第一章水 第一节地球上的水 (一)1.海洋大气 2。盐类 g 不能不能 3.C 4.D 5.C 6.D 7.略 8.合理的均可,如洗澡水用来浇水、冲厕所等 9.(1)B (2)淡水鱼可能无“泌氯细胞”,无法完成排盐任务 (二)1.C B 2.B 3.D 4.C 5.菊花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水 6.排尿呼吸出汗 7.小明每天摄入的食物中含有足够的水分 8.种子的萌发需要充足的水。种子是在太干燥,所以不会发芽。种子萌离不开水。 9.不同组的种子质量大致相同,加热时间要相同 10.(1)√ (2)× (3)√(4)× 11.(1)水是生命之源,一个人没有了食物,还是可以存活一周,但是没有水,只能存活三天(2)可以找无毒的水果补充水分或泉水可以通过捕食海洋生物补充水分可以寻找绿色植物小朵的区域获取水分 第二节水的密度与三态变化 (一)1. 10 106 2560 0.356 8000 1400 7.5 2.7×103 2.质量填图略把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指针在分度盘中央 17.2 3.水的质量和水的体积的比特性 4. 1.0 1.0克每立方厘米 1.0 5.kg/m3 千克每立方米1.0×10m3 固体 7.B 8.D 9.(1)1.0 30 1.0 40 1.0 1.0 (2)实验4中40改为50 10. 3.6×104 54 11.(1)硬度、密度(2)鉴别物质、选择材料等 (二)1.固态变成液态熔点 2.液态变成固态凝固点 3.熔化

0℃ 4.(1)图略(2)0℃ 3min 吸收热量,温度保持不变 5.(1)× (2)× (3)√ (4)√ 6.C 7.B 8.C 9.C 10.D 11.(1)B(2)B(3)A (4)是晶体,钨在熔化的过程中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三)1.液态变成气态液体表面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 2.吸收蒸发 3.温度高迪表面积大小液面空气流动的快慢 4.热量保持不变沸点100℃ 5.都要吸热必须达到沸点在液体的表面剧热液体的温度保持不变 6.气态变成液态放出危害严重7.③④ ③ ①② 8.C 9.C 10.A 11.D (四)1. 水蒸气升华 2.熔化升华汽化吸收 3.内凝华4.汽化凝华吸收放出 5.降水海洋大气水循环 6.降雨总量天气风力洪涝干旱7.B 8.D 9.C 10.B 11.B 12.495kg 13.略 14.C 第三节水是常用的溶剂 (一)1.分散均一稳定 2.溶剂热其他的物质溶质溶质溶剂 3.水溶液水蔗糖 90 4.药匙镊子纸糟 5.倾斜底部缓缓竖起 6.(1)能(2)不会(3)一样咸 7.D 8.C 9.C 10.C 11.D 12.略 13.D 14.(1)在水煮沸的过程中,水中的溶解氧逸出,所以煮沸过的冷开水中溶解氧很少,鱼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窒息死亡。抢劫方法略(2)①汽油②略(二)1.饱和溶液不饱和溶液 2.不是 3.100 饱和质量 4.不正确 5.(1)不饱和(2)不饱和(3)饱和(4)加入一定适量的水 6.10 300 45.8 50 7.放出 8.D 9.B 10.A 11.D

科学作业本七上答案2019(浙教版)

科学作业本七上答案2019(浙教版) 1节 1. 固态液态液态固态 2. 晶体非晶体一定保持不变没有一定持续上升吸收热 量 3. 熔点0℃ 不同熔点 4. ( 1 )钨( 2 )铜、铁、钨( 3 )水银 5. 晶体80℃ 20 固固液共存 6. B 7. C 8. D 9. C 10. C 11. ( 1 )冰 52 ( 2 )吸收热量( 3 ) 冰在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蜡在熔化时温度持续上升 2节 (一) 1. 液态气态汽化气态液态 2. 温度越高表面积越大表面空气流动越快 3. 热量降低 4. 升高水的表面积蒸发 5. 蒸发6. C 7. C 8. A 9. C 10. C 11. C 12. 蒸发热量打针时擦酒精感到凉,是酒精蒸发致冷 (二) 1. 升高保持不变停止吸 100 2. 降低压缩压缩体积 3. 镜片周围的水蒸气 液化 4. D 5. B 6. A 7. ( 1 )温度变化( 2 ) N M ( 3 )85 乙 8. 塑料袋膨胀起 来塑料袋又瘪下去酒精汽化,使其体积增大把塑料袋胀大起来,从热水中取出后,酒精冷却液化,体 积减小,塑料袋又瘪下去。 9. ( 1 ) 96 ( 2 )略 10. 由于水沸腾的温度保持100℃ 不变,而此温 度低于纸的着火点,所以纸不会燃烧。 3节

1. 固气气固吸收放出 2. 升华钨蒸气凝华固态钨 3. 固升 华 4. B 5. D 6. B 7. D 8. C 9. D 10. 蒸发吸收液化凝华吸 11. 升华凝华 熔化 ! $ " ./012 1. 微粒空隙 2. 无规则的运动热运动 3. 运动剧烈(快)液体 离开液体更剧烈 4. 在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 5. 不停地做无规则的运动空隙 6. B 7. D 8. B 9. D 10. D 11. A 12. 运动升高 13. 提示:取 2 只相同的烧杯,分别 装入同样多的热水和冷水, 用注射器同时分别在 2 杯水的底部注入相同多的红墨水,看哪一杯 中的水先变红

七下科学作业本答案浙教版2020

七下科学作业本答案浙教版2020第三题 1、紫 2、青青 3、白 4、黄 5、绿 1、梨花 2、桃花 3、菊花 4、桃花 春天 杜甫 第四题补丁 1、因为“补丁”是贯穿全文的叙事线索(或:起到突出主题的作用),结句中的“补丁”是指针对孩子们思想的缺失,采取补救的教育措施。 2、第⑴段中的“心疼”指“我”过惯了节俭的生活,舍不得把刚穿一周的价值不菲的鞋子扔掉。第(12)段中的“心在疼痛”则指“我”因孩子们不理解老一辈的良苦用心,不懂得珍惜来之不易的劳动成果而感到难过。 3、突出老师傅的手艺巧夺天工,在全文中起到铺垫作用(或:起到推动故事情节发展的作用)。 练习四第二题 7、而立8、不惑9、天命 练习五第一题 任重道远、打草惊蛇、鞭长莫及、吹毛求疵、水深火热、出类拔萃、左顾右盼、杂乱无章 第五题

1.4分(1)既指大雪封门的雪堆,又暗示人与人之间的隔膜。(2) 突出了天气和环境的恶劣,为下文写人物的两种态度(特点)作铺垫(或 说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引出101这个人物的活动等,只要言之成理即可)。(1)小题中答出一层含义得1分,答出两层得2分;(2)小题答对 一点作用即可得2分。) 2.4分前一次受冷遇,后一次受欢迎。乐于享受成果,不愿付出,趋利避害(答“麻木自私”亦可)。(本题前后两问各2分,大意对即可。) 3、4分(1)勇于抗争(答“维护自身权益”亦可),乐于为大家着想,宽容。(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2分)(2)麻木自私,冷漠,逆来顺受。(2分,答出其中一点得1分,答出两点即可得 2分。) 4.4+3(1)参考例子:①当晚,99号楼的住户开会讨论了三个小时,最后决定向110(或“101101”)打电话求救。②当晚,99号楼的住户 的门被一一敲响,令人惊奇的竟是201,他不知从哪弄来了一大堆铲雪的工具。半个小时后,雪墙消失了。③当晚,99号楼住户开会讨论到 半夜,决定第二天晚上再议。幸亏老天爷帮忙,第二天一整天的太阳,使雪墙变矮了很多,人们终于能够跨过或爬进爬出了。④第二天早晨,大家正担心怎么出入的时候,才发现雪墙消失了,楼前出现了一个大 雪人,样子像是七分微笑三分乞求似的。(本小题原为2分,能写出以 上这个类或接近这类较好的结局的可在得2分的基础上加2—3分;但 加分后的第二大题得分不能超过40分。只能写出一个一般性结局的可 得2分。) (2)理由或依据:①结局符合99号楼人物特点,且文中倒数第二 段有提示;②体现了一种乐观的情感,对人们抱有希望,可视为倒数 第三段情节的发展;③符合99号楼人物性格,紧接“束手无策”一句 延伸,增强了小说的讽刺性;④符合101的性格,且和文中第二、倒 数第二段相呼应,显得耐人寻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