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验哲学的三条原则

体验哲学的三条原则
体验哲学的三条原则

体验哲学的三条基本原则

在雷可夫和约翰逊1999年合著的《体验哲学》一书中,他们将上述思想概括成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

1.心智的体验性

我们的概念、范畴、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形成的,特别是由我们感觉运动系统形成的。我们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空间关系、身体部位,它们为我们日常推理提供了认知基础。雷可夫二人(1999)指出:“ 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是从认识空间和自己开始认识世界的,因此方位空间和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若干抽象概念的两个主要基础,祖先的思维具有“体认”特征,常把人的身体和经验作为衡量周围世界的标准。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有一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了概念和范畴,语义与概念、范畴同时形成。在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认知和概念这一中间层次,如果不依靠认知结构和范畴知识,就无法接近现实,因此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心理学家指出:人类中心和拟人论在人类对时空的感知中和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逐步形成了范畴和概念,语义与此同时形成。这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在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思维、认知或概念这一中间层次,如果不依靠思维方式、认知结构和范畴知识,就无法接近现实。因此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而人类心智又是身体经验的产物,这就彻底批判了笛卡尔和乔姆斯基的“心智与身体分离”的二元论,“主体-客体”二分法不能成立。

非体验性实在论(Disembodied Realism,又叫External Realism,属于客观主义)在客体和主体之间制造了一道无法填补的鸿沟。两者一旦分离,对于客观现实的了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以纯经验主义的方法通过物体本身来了解,要么以理性主义的方法通过能被多数人所理解的、共有的心智来了解,而心智的体验观认为这两种方法都是错误的。人类是通过身体与世界的互相作用来与世界相连的,我们整天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何以能与其分离。使得认知、心智、知识、科学成为可能的只能是我们的体验,而绝不是什么超验;是我们的想象力,而不应对其加以躲避。

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结构和感知机制密切相联。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用特殊的方法来感知世间万物,理解其间的各种关系。概念和意义是通过体验固定下来的,根本不是基于什么符号;思维和推理也基于体验,根本不是基于符号运算。意义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结果,而不是通过符号与世界的客观连接产生的。传统的集论模型是解释不了人类语言的意义问题的,这就与基于客观主义的真值对应论、真值条件论针锋相对。

我国古人认为:“近取诸身,远取诸物”,这就反映了我们祖先认识和描写事物的一个基本原则,与西方的体认观有异曲同工之处。近来国内学者戴浩一于1989年还根据体验观提出一个新观点:可用人类的基本感知能力,尤其是空间和时间方面的感知能力来解释汉语的语法结构,开辟了语言研究的一个新方向。

因此,思维、心智、推理、范畴、意义是基于身体经验的,语言和句法不可能是自治的,这是不可辩驳的真理。近来的神经模型研究也表明:感知机制模型和动觉图式模型,在语言学习和推理中也能建构概念,这是一项惊人的发现,充分证明了心智体验观的正确性。

2.认知的无意识性

乔姆斯基语言观的哲学基础主要来自笛卡尔,但在某些地方亦有分歧,如笛卡尔认为推理、语言是有意识的,而乔姆斯基则认为是无意识的。奎因(Quine)否定认知的无意识性(他也否认基于体验的思维、意义、推理),塞尔(Searle)对此也持否定态度。两位教授认为,乔姆斯基的这一观点对认知科学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使得第一代认知科学得出了“认知的无意识性”这一重要结论。

雷可夫二人对认知取一种广义的解释,认为“认知”包括十分丰富的内容,诸如心智运作、心智结构、意义、概念系统、推理、语言,等等。由于我们的概念系统和推理是来自身体,因此“认知”也包括感知动觉系统(sensorimotor system),它促成了我们的概念化和推理能力。他们区分了两种不同意义的认知:

(1)在认知科学中指各种心智运作或心智结构,这种运作和结构大部分是无意识的,包括视觉加工、听觉加工、动觉加工、记忆、注意、情感、思维、语言,等等。

(2)在某些传统哲学中,认知有不同所指,常指概念结构或命题结构,包括对它们进行规则运算。认识意义可指真值条件意义,不是由内在的心智和身体所定义的,而是参照外部世界来定义的。二人所认为的“无意识认知”,对许多哲学家而言不被视作“认知”。

因此,客观世界是人们体验和认知的基础,认知是人们对客观世界感知与体验的过程,是人与外部世界、人与人互动和协调的产物,是人对外在现实和自身经验的理性看法,通过认知人们对世界万物形成了概念和意义,其间须包含推理、概括、演绎、监控、理解、记忆等一系列心智活动。人类在其实践活动中,客体会作用于主体,主体也要对客体进行不断认知、组织信息,两者相互作用,由主客观相结合所形成的概念、范畴、认知的系统不是客观世界的如实复制,头脑中的认识世界和现实中的客观世界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人们在与世界和他人交往过程中,须通过心智中的认知结构来调节。

可见,认知的无意识性是指对我们心智中的所思所想没有直接的知觉,我们即使理解一个简单的话语也需要涉及许多认知运作程序,神经加工过程。分析如此复杂,令人难以置信,是不为人所觉察的,运作太快,即使集中注意力也不能被觉察到,而且也不需要花什么努力就能进行这种自动化的运作。视觉、听觉、嗅觉、

感觉等神经加工过程是不可能被意识到的,大部分推理也不能被意识到。语言的习得也是在无意识状态下进行的。

人类的范畴主要是根据原型进行概念化的,每一个原型也是一个神经结构,它能使我们进行与此范畴相关的推理和想象。基于原型的推理十分常见,但不为我们所意识,占据了我们实际推理的很大比例,大部分认知和推理(保守一点说,至少有95%)是无意识的,它决定了全部知觉思维的结构。没有这种无意识思维,就没有有意识思维。传统的英美分析哲学认为所有思维是有意识的,通过先于经验的反思就能完全知晓,体验哲学认为这是办不到的。

3.思维的隐喻性

亚里士多德认为隐喻不是概念性的,而仅是词语的用法,而且是其非常规性用法,不适合日常言语,仅适合于修辞和诗歌。他对隐喻的理解是基于“相似性”的,即相似于外部世界某一客观特征,完全忽视了隐喻的巨大认知作用。

传统的分析哲学认为概念都是非隐喻性的,可通过弗雷格的系统意义(sense)来确立,或通过抽象符号与独立于心智的世界之间纯粹的、客观的关系来确定。而思维的隐喻观对这一传统哲学观提出了十分尖锐的批判。雷可夫二人认为,隐喻的基本作用是从始源域将推理类型影射到目的域,大部分推理是隐喻性的。隐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语言、思维以及哲学中无处不在,不用隐喻来思考经验和推理是很难想象的。隐喻不是伟大诗人的创新,而是人类正常认知世界的方式,是人类所有思维的特征,普遍存在于全世界的文化和语言之中。二人在1980年、1987年和1999年著作中对其作了详细论述,国内也有较多论述,本处从略。下面重点从体验哲学的基本原则来论述隐喻的性质:

(1)隐喻具有体验性。日常生活中的经验不可避免地会使我们获得基本概念,这是形成隐喻的根据。隐喻是身体、感知、体验、大脑和心智的产物,因此,我们只能通过体验才能获得意义,这样就把主观判断与感觉运动经验连接起来。

(2)隐喻是自动的、无意识的思维模式。许多理性思维运用了隐喻模型,人们在很多场合下能自动地和无意识地获得这些思维隐喻模式,而且一定要利用隐喻进行思维,它是不可避免的,是我们最有用的智力之一,通过隐喻理解经验是人类想象力的伟大胜利。

(3)隐喻推理使得大部分抽象思维成为可能。隐喻性的推理使得抽象的科学论述成为可能,哲学也是基于隐喻的。哲学运用相对少量的隐喻形成了统一的核心理论,如毕达哥拉斯运用了“存在是数”的隐喻,就将数学中的本体映射到了一般的存在之上。笛卡尔运用了“理解是看见”的隐喻,将视觉域的推理类型映射到了心智域和思维域。黑格尔认为人们需要用感觉现象来表达精神现象,所以就产生了隐喻。

因此,正是隐喻,使得我们能够正确理解抽象概念域;将我们的知识扩展到了新的领域;把哲学中的理论连接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并赋予其巨大的解释力,使得我们能更好地理解哲学理论。倘若能剔除隐喻性思维,剩下的骨架

概念就会太贫瘠,我们就无法进行日常实质性的推理。哲学理论也运用了隐喻性思维,因此隐喻不是哲学研究的障碍物,而是使得哲学形成理论体系的“宝贝”。剔除隐喻,就是剔除哲学;没有隐喻,哲学家就不可能进行深奥的推理;或者说没有隐喻就没有哲学。雷可夫二人在《体验哲学》中重点运用了有限的几条隐喻,就可解释哲学中所讨论的时间、事件和因果、心智、自身、道德等论题。他们还告诉我们说:他将很快出版一本《数学是从哪里来的》(Where

Mathematics Comes From)这本书,使用隐喻来分析数学如何成为一个系统的理论,他与其同行们还将用隐喻理论来分析经济学、生物学、宗教等理论体系中的隐喻结构,因此本世纪我们将很快就能读到他们有关隐喻理论运用的另外几本杰作,确实令人有一种“隐喻革命”的感觉。

体验哲学摈弃了客观主义与主观主义中的错误观点,汲取其中的合理成分,强调客观实际对认识的第一性地位,必须依据客观规律认识世界,坚持身体经验的基础作用。两位教授始终认为在这三条基本原则中,心智的体验性是最重要的原则,这是具有唯物主义思想的。同时体验哲学还重视人的主观作用、想像力,认识活动不仅是对客观外界的镜像反映,可能动地反映客观现象,而且还对其有反作用。既反对客观主义中的机械论观点,又反对主观主义中无视客观规律的倾向,倡导主客体的互动性,这也符合辩证法的观点。

由于他们把认知的范围定得十分宽,并认为无意识性认知至少占95%,这与传统分析哲学中观点不同。但他们并没有详细论述这个数字是如何计算出来的。剩下的那个不足5%又是什么样的认知,具有什么性质。这个95%的比例是否会因人而异,随情形有变化?如儿童与成年人是否会一样?普通人与哲学家、科学家是否有不同?对不同事件的认知和推理是否在有无意识性的程度上存在差异(日常简

单事与理论研究)?人们在思维过程中有较大程度的无意识性,但将其用语言表达出来时,在演说和报告时,在学习外语的初始阶段,似乎有较大程度的有意识性。这就是说95%不能一概而论,是否应有个范围限制。

至于第三条原则,两位教授将隐喻置于十分高的地位。但人们有时会问,隐喻有这么大的作用吗?雷可夫和约翰逊一方面认为隐喻在语言、认知和行为中具有“主要的”、“基本的” 属性,但他们另一方面也承认部分概念是由隐喻建构的。概念可在某些方面做跨域延伸,但在其它方面不行。这里的“部分”和“某些方面”说得比较含糊,其说法似乎与前述“主要的”、“基本的”说法不大吻合。他们认为概念隐喻系统具有无意识性、自动性特征,这似乎又与他们的“映射是一种相互作用”观点没能很好地统一起来。

两位教授强调了隐喻的体验性。隐喻植根于体验,而我们发现许多隐喻却不一定是以经验为基础的。就“婚姻是牢笼”这一隐喻而言,没有经历过结婚的人,没有蹲过监狱的人,同样也能理解这个隐喻的意义。又如说“他过着那种地狱般的日子”,又有谁经验过“地狱”? 如果说可通过间接经验理解,那么间接的程度该多大呢?可见,语言中的隐喻有一部分是来源于我们的身体经验,还有一部分不一定是直接来源于身体经验。

既然强调了隐喻的体验性,就不该否认隐喻是基于对相似性感知之上的观点,而他们反复否认这一观点,过分强调隐喻可以创造相似性,这也是不很全面的。我

们认为:一方面隐喻是基于对事物、行为、现象等之间相似性的感知,这是隐喻的体验观,常规关系(stereotypical relation)对其具有解释力;另一方面隐喻也可以创造相似性,如独特的诗句确实可以使得人们认识到一些不同事物之间的相似性,此时常规关系的解释力就有限了。强调任一方面都是不完整的,因此,相似性和隐喻两者之间具有一种互相依存的辩证关系。

我们知道,不同民族和不同语言中会有不同的隐喻,与社会文化因素也有密切关系,单凭身体经验还是不够的,如“这又是一个水门事件”,则完全要依赖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才能理解这个隐喻的确切意义。

在隐喻的理解过程中,喻体将其部分属性(不可能是全部,也不可能是一点不变的)映射到本体上,使本体也具有同样的属性。因此本体在接受映射时,就必然要对喻体的属性作出选择和限制,例如在隐喻“他是一只驴”中,“驴”有很多属性,仅将其中的一个“倔强性”属性映射到了“他”上,而排斥了许多其它属性和特点:动物、长耳朵、吃草、可骑、埋头拉磨等。这里就产生了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人们是如何限制“驴”的其它属性和特征,而仅将“倔强性”挑选出来的?其挑选的依据是什么?这在他们的隐喻认知理论中并未论述。

雷可夫和约翰逊的隐喻认知理论主要强调了从始源域向目标域的映射,但笔者认为对隐喻的理解需要三个因素:本体、喻体和认知主体(即人),缺一不可,它们都对隐喻的理解起作用。本体是隐喻所要描述的对象,对隐喻的理解显然要提供一些已知信息,如在“他是一只驴”中,倘若换了本体“他”,则会影响到对“驴”(该词还可泛指杂交种动物,杂交种植物)属性的选择。认知主体对于隐喻的使用和理解所起的关键作用是不言而喻的,不同民族和地域的人会创造出不同的隐喻,即使同一语言社团中的人因其背景不同对同一隐喻也会有不同的理解,这里就涉及到语境因素,其对隐喻理解也可起到制约作用,这在他们的隐喻认知理论中未加论述。如有的喻体具有多层含义,这就需要依靠语境来确定隐喻的意义,如“ 那家伙是一只虎”,究竟是说“他很凶残”,还是“他很强悍”,“他劲头十足”,还是“ 他是一员虎将”,“一个劲敌”,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解释,这完全取决于语境。倘若是在体育比赛中,则可意为“虎将”、“劲敌”之义。

美国华盛顿大学的哲学教授奈塞(Neisser)在《语言》2001年第一期上对该书发表评论文章时指出:雷可夫和约翰逊两位教授主要兴趣在“根隐喻”上,大部分认知可被理解为是这些根隐喻的表层反射。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笛卡尔、康德的哲学理论就是建构在几条根隐喻之上的,并将哲学史视为隐喻的历史,书中花了很多篇幅批判了历史上的哲学家没能认识到其理论的隐喻性,这显然缺乏说服力。他还指出,倘若把隐喻视为基本的、主要的认知工具,可不断创造新的意义,这是否就会将隐喻视为一种计算工具,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有意义的活动行为才能产生意义的观点相悖,似乎就与心智的体验性原则相矛盾?

但不管怎么说,《体验哲学》提出了一个崭新的哲学理论,对传统哲学中基本观点和思想进行了挑战,值得我们密切关注,深入研究,对于我们拓宽视野,发展理论有着较大的指导意义。

浅析康德思想中的道德准则和法则

浅析康德道德哲学及对现代的启示 摘要: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有着准则和法则两种范畴。康德认为,道德准则就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而道德法则却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它是我们必须遵从的。因此在道德法则与道德准则的关系中,法则是形式,而道德准则为具体的内容,道德法则为道德准则的实现提供根据。在进入21世纪后我国发展速度非常快,然而在这些高速进步的背后却蕴藏着严重地焦虑:食品安全问题、腐败问题、文化发展问题、人们的心灵归宿问题、价值观异化问题等。所有这些都迫使我们去认真思考如何建立21世纪我们基本道德的问题,而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在很多方面给予了我们深刻的启示。 关键词:价值观,道德准则,道德法则 一﹑康德的道德准则和道德法则 康德认为,“每一个人都必须承认,一条法则如果要在道德上生效,亦即作为一种责任的根据生效,它就必须具有绝对的必然性”。而这种必然性的保证就是康德所强调的与一切经验性的东西完全划清界限,剔除一切经验性的质料,即分清准则和法则。 因此,为了区分准则和法则,康德首先区分了主观与客观,以作为准则与法则的先行概念。所谓主观,指一个原理仅对主体之单个有效则为主观的,是准则,不具备普遍性;所谓客观,指一个原理对每个理性主体的意志都有效,则此原理即为客观的,是实践之法则,具有普遍有效性。康德认为主观的就是不具有普遍必然性的,仅对有限个体有效的原理,只能称之为准则,而不能叫做法则。准则就是一些具体的行为规范,对这些行为规范,我们应该遵守,因为它只是关涉到我们日常生活中的方便,它们只能“劝告”我们如何去做,但不能命令我们做什么。与主观不同,客观的就是具有普遍必然性的,对全体个体有效的原理,康德将之命名为“法则”,相当于自然界里的客观规律,这个“法则”是人的道德生活的终极根据,对此我们不是应该遵守,而是必须遵从,因为其关涉的是我们人之为人的根本,这个法则以命令的方式告诉我们该做什么,对此我们不能反抗,不能反抗的理由是因为我们是人,我们是具有理性的存在者。后来康德进一步断言,不仅人应该遵从这样的法则,而且只要是理性存在者,无论其是有限的,还是无限的,都应无条件地遵从实践的法则。在这里,康德的逻辑是:理性本身具有实践性,而具有实践性的理性必定具备一些客观的规律性的原理,这些原理是理性内在具有的,而不是什么外在的东西赋予它的,或者说这是理性之为理性的原因。 由此可见,在康德的道德哲学里,有着道德准则和道德法则两种范畴。道德准则是与我们当下生活的具体行为息息相关的规范性原则,即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这些一般的道德规范原则虽然对我们的道德生活约束性不大,但它对于我们的道德生活并非毫无作用。然而,康德所寻求的不是一般性道德生活的可能性,因为这种道德生活随处可见,无需论证其可能与否,他所想要的是道德之可能的根据,这种根据是不能用一般性的道德来规范的。于是康德又找到另一个更高层面的原

康德的道德哲学

.康德的道德哲学 Zwei Dinge erf Men das Gem u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 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u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 Beide darf ich nicht als in Dunkelheiten verh Ult, oder im u berschwenglichen, au? er meinem Gesichtskreise, suchen und blo? vermuten; ich sehe sie vor mir und verkn ipfe sie unmittelbar mit dem Bewu? tsein meiner Existenz. 翻译: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思索它们,它们就越是以常新而弥增的惊叹和敬畏充实着心灵一一我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不应当把这两者当作隐藏在黑暗之中或者超 出我视域之外的东西来加以追寻并纯然地猜测它们;我在我的眼前就看到了它们,我把它们 与我的实存意识直接联系在一起。 康德道德哲学的几个基本特点: 1.康德道德哲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 2.康德道德哲学与中国道德哲学的比较: 内在修养与外在关切 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功利主义与义务论都是如此) 3.康德道德哲学基本方法:先验的方法。 细节展开 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的善?康德对此下足功夫,做了义务论的新形式,只有出于义务的才是 真道德。为什么强调义务论才是真正的道德?中国道德哲学是自律,内在的修养最重要,康 德认为不可靠,主观的认为自己是圣人是不信的,康德从外在的关切出发,以利害为关键,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很功利的,利益与道德不可兼得。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德国人也讲教化,但不是自律,而是理性对自己的启蒙。康德从先验的方 法开始,自由是根基。自由和道德法则之间的关系,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是自由,自由是道 德法则的认识理由。 什么是“道德法则”?(谁给谁立法?) 1.理性给意志立法:实践理性 “按照法则的表象来行动的能力。” (自然之物“按照法则而运作”)。 2.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推理的能力:按照三段论推理与按照不矛盾律推理。行为的逻辑一贯性是道德的标准。 细节展开 理性給意志立法,不是单纯的某个人,心灵中有知情意,意涉及到道德问题。 Bergehr un gsverm?ge n.意欲 Wille 意志 Willku(点)r任意 动物按照法则行走,人按照法则表象,是因为人能意识到法则,这就是实践理性的能力。 推理的能力是现象界得以可能的根据,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都是推理的能力,实践理性从行 为的一贯性(不矛盾律)进行,这种逻辑的一贯性是道德。 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通俗的形而上学,将意志的“出于义务”的行为作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分辨出来。 第二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把“出于义务”的动机归结为意志的先天形式法则,即绝对命令。 第三个层次:实践理性批判,揭示绝对命令作为意志的先天的普遍立法的原则(自律)是如

体验哲学的三条原则

体验哲学的三条基本原则 在雷可夫和约翰逊1999年合著的《体验哲学》一书中,他们将上述思想概括成三条基本原则:心智的体验性、认知的无意识性、思维的隐喻性。 1.心智的体验性 我们的概念、范畴、推理和心智并不是外部现实客观的、镜像的反映,而是由我们的身体经验形成的,特别是由我们感觉运动系统形成的。我们大部分推理的最基本形式依赖于空间关系、身体部位,它们为我们日常推理提供了认知基础。雷可夫二人(1999)指出:“ 概念是通过身体、大脑和对世界的体验而形成的,并只有通过它们才能被理解。概念是通过体验,特别是通过感知和肌肉运动能力而得到的。”我们完全可以想象,我们的祖先是从认识空间和自己开始认识世界的,因此方位空间和身体部位是我们形成若干抽象概念的两个主要基础,祖先的思维具有“体认”特征,常把人的身体和经验作为衡量周围世界的标准。古希腊哲学家普罗泰格拉有一名言:人是万物的尺度。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形成了概念和范畴,语义与概念、范畴同时形成。在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认知和概念这一中间层次,如果不依靠认知结构和范畴知识,就无法接近现实,因此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心理学家指出:人类中心和拟人论在人类对时空的感知中和语言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人们在经验和行为中逐步形成了范畴和概念,语义与此同时形成。这是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基本观点:在语言与现实之间存在思维、认知或概念这一中间层次,如果不依靠思维方式、认知结构和范畴知识,就无法接近现实。因此反映在语言中的现实结构是人类心智的产物,而人类心智又是身体经验的产物,这就彻底批判了笛卡尔和乔姆斯基的“心智与身体分离”的二元论,“主体-客体”二分法不能成立。 非体验性实在论(Disembodied Realism,又叫External Realism,属于客观主义)在客体和主体之间制造了一道无法填补的鸿沟。两者一旦分离,对于客观现实的了解只有两种可能:要么以纯经验主义的方法通过物体本身来了解,要么以理性主义的方法通过能被多数人所理解的、共有的心智来了解,而心智的体验观认为这两种方法都是错误的。人类是通过身体与世界的互相作用来与世界相连的,我们整天生活在客观世界之中,何以能与其分离。使得认知、心智、知识、科学成为可能的只能是我们的体验,而绝不是什么超验;是我们的想象力,而不应对其加以躲避。 意义基于感知,感知基于生理构造,认知结构和感知机制密切相联。人类因自身的生理构造用特殊的方法来感知世间万物,理解其间的各种关系。概念和意义是通过体验固定下来的,根本不是基于什么符号;思维和推理也基于体验,根本不是基于符号运算。意义是主客体之间互动的结果,而不是通过符号与世界的客观连接产生的。传统的集论模型是解释不了人类语言的意义问题的,这就与基于客观主义的真值对应论、真值条件论针锋相对。

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志概念

论康德道德哲学中的意志概念 内容摘要: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和康德伦理学说的方方面面牵连深广;同时它也是一个至关重要的、关键性的概念。本文展示了康德意志观漫长的历史演进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康德意志概念的起源、性质、层次、划界以及区分等方面进行了认真地剖析。意志概念不仅在康德道德哲学体系的建构中发挥了作用,而且,它根本关涉康德道德学的核心内容,只有细致入微地检视康德的意志观,我们对康德的道德哲学才能既作出全景式的总体把握又有对局部问题的透彻理解,从而避免对康德道德哲学的种种误读。 关键词:意志;普遍意志;个人意志;纯粹意志;任意 在传统西方哲学中,对道德的归口无外乎有三种方式,一是将道德与知识关联起来,主张“美德即知识”;一是将道德与情感关联起来,主张“伦理是一种情感语言”;再就是将道德与生命力关联起来,主张“道德是生命力的扩张”。而明确地将道德与意志内在地贯通起来,成就一种新型的理智论的意志伦理学,这可谓康德之首创;从宏观上看,此乃康德道德学至为显要的一大特色。就康德伦理思想演进的实际情形而论,意志概念原本是促成道德学体系显现最初草样的一个重要契机;就意志是康德道德哲学要处置的对象而论,它是康德伦理学中一个基础性概念;而就意志在道德价值生成机制中的作用而论,它既是康德整个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又是其落脚点。因此,探究康德的意志概念对理解康德的道德哲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 把道德和意志内在贯通起来,对于康德来说有一个过程,在康德对伦理思考的伊始,并没有抓住“意志”这个概念。康德的前批判伦理学中,不论是1759年的《试对乐观主义作若干考察》、还是60年代早期的《证明上帝存在的唯一可能的根据》、《对自然神论和道德原则的明晰性的研究》及《对于美好和崇高的感情的观察》,康德在论述道德时都没有关涉到意志问题。倒是在康德

《哲学与人生》第3课

各位评委老师好: 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下面我将从教材、教学目标、教法学法、教学过程等几个方面展开分析。 一说教材 《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是高等教育出版社教材《哲学与人生》第一单元的第三个课题。《哲学与人生》这门课程,把哲学与人生结合起来,用哲学的基本观点来指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第一单元《坚持从客观实际出发、脚踏实地走好人生道路》,主要涉及辩证唯物论部分的内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的理论基础和逻辑起点。《能动自觉与自强不息》这节课的侧重点是“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走好人生每一步”,着重阐述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引导学生把握客观规律,自强不息,积极发掘自我潜力。在学习本课之前,学生已经学习了两节哲学课程,有了一定的认识。因此,本节课的学习,不仅是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而且为学生今后的成长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说学情 本节课的讲授对象是中等职业学校一年级的学生,学习基础和自学能力相对薄弱。他们的年龄多集中在14--16岁,正处于少年期向青年期过度的阶段,开始对人生进行思索,但是还没有形成科学系统的认识,在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方面,还需要教师进行积极的引导。 三说教学目标 因此,在对教材结构和内容进行分析之后,结合学生的认知结构及其心理特征,我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1 认知目标:了解如何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的基本哲学观点;理解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自觉能动性进行人生选择、走好人生路的前提和基础。

2 能力目标:把握客观规律,明确人生发展方向,做一个自强不息、勇于行动、善于行动的人。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正视现实,自强不息,尊重规律,脚踏实地的人生态度与观念。 四教学重难点 理解和掌握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对于人们正确对待人生和社会有重要指导作用,特别是对青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教育意义。所以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 1.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是辩证的统一 2.自信自强对人生发展的作用。 学生的认识水平特点决定了学生对课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有一定难度,易产生疑惑。要正确引导学生从实践到理论、从具体到抽象,教师对此要讲清、讲透。因此本节课的教学难点是:-------增强自信自强意识。 为了讲清教材的重点、难点,使学生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五说教法学法 “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思想首先是由教书,到教学生,再到教学生学,使学生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与此同时,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能使教学效果事半功倍,达到教与学的完美统一。本课知识对于处于中职一年级学生来说,是比较枯燥的,因此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将使用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运用Flash 动画、图片、文字材料等资料,设置情境。通过课堂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创设积极民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并采用自主探究学习法、合作学习法,让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主动获取知识,最优化达到教学目标。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浅析康德的道德哲学 【摘要】:康德通过寻找实践理性至上原则来看待道德和道德判断。他在道德自律的基础上,就道德与幸福、理性与自由、动机与效果等问题阐述了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主要浅谈康德的道德哲学思想,希望通过分析能够对现实问题提供一种解决思路。 【关键词】:理性;善良意志;道德律 毫无疑问近两、三百年来,德意志民族的哲学天才所放射的光辉是无可比拟的。作为德国古典哲学的创始人伊曼努尔·康德,他在德国哲学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康德的哲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对人性的探讨,并将他的伦理学体系建立在理性的基础上。主要理论成果表现为三个方面。一、在人的认识能力方面的探讨,特别表现在为科学知识奠基的巨著《纯粹理性批判》。二、在人的欲望能力方面的探讨,代表作为研究人类道德原理及其基础自由意志的《实践理性批判》; 三、在人的情感能力方面的探讨,体现为美学和目的论的《判断力批判》。康德的一切哲学研究最终是为了解决“人是什么?”的问题,他的“三大批判”正是围绕着这一总问题而展开的哲学视野的全景。 一、理性与善良意志 卢梭是对康德的思想发展起了重要影响作用的人,卢梭的哲学思想是源本于人类学。他认为人和动物的区别在于它的自由。康德也继承了这种“自由”的观点,但是他对自由也做了进一步的发挥“把整个哲学的基础都转移到‘自由’的概念上来了;自由成了一种‘自发性’或‘自律’,本身就具有普遍性,是道德性的内在先验原理”。当然,对于这种先天的道德原则的肯定并不表示康德完全否定感性世界中的人的欲望和幸福。他承认在理性原则之外还有感性的幸福,“人属于感觉世界;人的理性当然有一个无可否定的感性层面的使命,即照顾感性的关切,并且为今生的幸福起见,以及可能的话为来生的幸福起见,制定实践的准则,在这两点而言,它乃是一个有需求的存在者”。 虽然承认感性世界,但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关注点还是理性。他把人看作理性行为者。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最重要的是在于理性能力因此从这个角度来建立自己的伦理学体系。他认为世界分为自然世界和道德世界的两个不同的范畴,其区别就在于在道德世界里理性能够为行为为提供行为准则,使每个人的行为不完全是顺从于个人欲望。因此康德指出人在拥有了自然能力之后,就需要理性能力来随时考虑自身的福与难。除此之外,理性还会被用于到一个更高的目的,那就是对纯粹的、绝无感性关切的理性进行判断,并使这种判断成为福祸判断的无上条件。 而这种理性的善恶评价又是源于什么呢?康德认为那就是“善良意志”,康德将道德的基础从传统观念的经验的外在对象转移到人的善良意志中来,从而建立

思想品德教学应做到三贴近原则

思想品德教学应做到“三贴近”原则 宜阳县张午乡一中刘红斌 【摘要】《思想品德课程标准实验稿》明确指出,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的“三贴近”原则,是新的思想品德课程改革必须贯彻的原则。切实贯彻“三贴近”原则,才能增强思想品德课教学的针对性、主动和实效性。多数教师在教学中,在情境的设置上,能够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实现生活化;问题的提出,联系生活实际,为学生所关注,富有启发性和针对性;课堂练习能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复杂的社会生活面前判断、选择,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只有真实的情境、真实的事例、质朴的方法,才能引发学生真挚的情感。 【关键词】新课改;实现三个贴近;提高教学质量 一、制定课堂教学目标要具体化、现实化以贴近思想实际 教师在思想品德教学目标的制定上,非常希望在学校这片净土上培养“出污泥而不染”的学生,其实往往是事与愿违。学生在社会大课堂中所吸收到的是非善恶标准往往与教师在课堂上讲的大相径庭,长此以往,我们在课堂上提出的教学要求在学生眼中成了“美丽的谎言”。要改变这种现状,就要求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不应该照抄教学参考资料,而应该从学生的思想实际出发,将教学目标具体化、现实化。如在设计《珍惜时间》这一框内容,如果按照常规的教学,举几个名人珍惜时间的例子,说说珍惜时间的名人名言,是达不到良好的教学效果的。教师空洞的说教,大多学生已经是听逆了耳,于是我钻研教材的基础上跳出教材,从学生身上找突破口。大多数学生

没有切身意识到时间的宝贵,于是我设计了算一算,让学生计算自己的生命时光:已用去多少天,只剩下多少天。在计算的过程中,学生意识到时光飞逝,在此基础上,我又要学生说一说,在过去的日子取得了哪些成绩以及将来的理想是什么。学生在发言的过程,逐渐感觉到要实现理想必须抓紧时间,不断努力,于是我灵机一动要学生写下了珍惜时间的座右铭,以时刻鞭策自己。这堂课的教学效果是比较理想的。 又如:我发现放学时有些同学横穿马路,意欲于汽车比速度,多次教育学生收效甚微。于是我在讲《珍惜生命》时,联系到学生的这种不良行为,把速度用数字化具体的表现出来。我让学生算车速每小时80千米时,一秒钟跑多少米?学生算出每秒22.2米,学生们发出惊叹……好快啊!我说我也会开车,在平直的道路上一般在这个速度上,我们的教学楼60米长,用不到3秒就跑完了,同学们看后说以后再也不敢随意穿马路了。效果比以前的安全的说教效果真的好不少。因此教师应设计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活动让学生参与,让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接纳思想、明白道理,学生很容易地接受了这一观点,学得也轻松活泼,教育效果相当显著。 二、组织课堂谈论话题要贴近学生身边耳濡目染的人和事 教材始终贴近学生生活,从生活中体验哲理。“回归生活、关注学生现实生活”的课堂理念决定生活化是思品课程的首要特征。在实际教学中,教师与学生谈论的话题,就以学生身边的事,熟悉的事为基础,遵循生活的逻辑,以学生的现实生活为课程内容的主要源泉,从儿童生活中普遍熟悉的问题生成活动主题,才能符合学生学习的规律。思想品德教材中有许多鲜活的故大部分都来自学生的生活,里面的榜样人物,较大一部分是学生的同龄人。在教学中经常采用更换主人公的方法,把陌生的主人公换成班级中的学生,

西方哲学精神探源 第一章导论 参考答案 2017年秋 慕课

西方哲学精神探源 2017年秋学堂在线慕课 第一章导论 1.“哲学”,philo-sophia,从其在古希腊的词源学角度来看,就是一种爱__ 智慧___的学问。 2.19世纪70年代,日本学者西周第一次使用“哲学”这个汉语词汇来翻译这 门由古希腊先贤们所创造出的形而上学学科,后来中国的学者___黄遵宪_____移用这一翻译名称,“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由此在中国传播开来。 3.研究哲学的第一个条件是追求真理的勇气和对精神力量的向往追求真理的 勇气和对精神力量的向往。 4. 哲学史和哲学的关系是_本质同一的 5. 以下哪个观点不是黑格尔对哲学与文化关系的阐述?维系人类社会的基本要素是人类公认的基本价值 6. 在麦克斯?缪勒看来,宗教是如何产生的?人们对无限存在物的认识和追求 7. 在威廉?詹姆士看来,宗教中最根本的因素是什么?个人的宗教体验 8. 在吕大吉先生看来,宗教四要素中不包括_____宗教文化_____。 9. 伊斯兰教圣城麦加的克尔白神庙中为了传达真主的启示供奉着什么?一块黑石 10. 以下哪项不属于“文化互动转型论”的前提?文化的传播 11. 下列关于文化转型和文化转移差异的叙述,错误的是______二者都属于文化宿命论 12.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2世纪被称作“轴心时代”,其特征不包括____冲突性______。 1. 学习哲学的根本目的是______。 掌握一种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寻找精神家园 确立一种关于终极实在的高尚情操 解答世界的本原是什么 2. 从其本性上说,哲学或者哲学史既是______的,又是______的和______的。科学的, 理性的, 精神性的, - 正确 3. 宗教既是______,又是______。 意识形态, 文化实体, - 正确 4. 文化的有机体是指文化是__________。 具有生长和衰亡的一种活体存在, 历时性的、动态的精神性活体存在, - 正确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2005年6月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un.2005第25卷第2期(总72期) Journal of Xi′an J iaot ong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Vol.25(Su m No.72) 康德道德哲学详解 邓晓芒 (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湖北武汉430072) [摘 要] 对康德道德哲学三个层次结构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和解读,即通俗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实践理性批判。 指出康德立足于普通人的道德意识而抽象出道德形而上学原理,由此派生出三种表达方式把道德意识逐步引向自由意志的自我立法,使得行动主体具有了人格的尊严,并激发起“敬重”的道德情感,并最终在实践理性批判中确立了自由意志在人类道德行为中的至高无上的地位。在对康德道德哲学进行梳理的同时,还对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资源进行了批判式的剖析和评价,认为东西方在道德领域应该加强对话和交流,从中吸取值得借鉴的道德观念。 [关键词] 康德;道德形而上学;自由意志;实践理性 [中图分类号] B516.3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82245X(2005)022******* Expound i n g on Kan t′sM ora l Ph ilosophy DE NG Xiao2mang (College of Phil os ophy,W uhan University,W uhan430072,China) Abstract Detailed analysis and expounding are made on three2layer structures of Kant′s moral phil os ophy, na mely,popular moral phil os ophy,moral metaphysics and p ractice rati on criticis m.It is pointed out that based on the moral a wareness of the common peop le,Kant abstracts the p rinci p le of moral metaphysics and de2 rives three for m s of exp ressi on,gradually leads moral a wareness t o the self legislati on of free will,enables the acti on of the main body t o have dignity of pers onality,sti m ulate moral senti m ent of"res pect",and finally es2 tablish the s overeign positi on of the free will in the moral behavi or of the mankind during p ractice rati on criti2 cis m.W hile carding Kant′s moral phil os ophy,critical analysis and evaluati on are made on the moral res ources in the traditi onal culture of China,considering that the dial og and interfl ow bet w een the East and W est in the moral field should be strengthened in order t o abs orb moral concep ts worth being used as reference. Key words Kant;moral metaphysics;free will;p ractice rati on 现在国内外关于康德道德哲学的讨论非常热烈,特别是在中国目前所面临的这样一个文化转型、社会变革的特殊时期,所引发的社会道德问题尤为突出,以至于在国内曾经掀起过一场关于道德问题和人文精神的大讨论。其中一个最重要的讨论焦点就是当代社会的道德滑坡,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在当代条件下显出它的不适应性的问题。但是这场声势浩大的讨论最后不了了之。在这场讨论中,一种观点认为我们应该回归传统文化,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应该重建现代文化。笔者认为,在当代我们应该更多地吸收一些西方人的观点和视角,了解他们在道德问题上的看法。西方从建立资本主义一直到进入现代工业社会,历经了好几百年,在这样的过程中,他们的道德观发生了很大变化,特别是从西方启蒙运动时期以来这种变化最为显著。促成这一重要转变的思想上的一个关键性因素就是康德以及康德的道德哲学。因此,假如中国当 [收稿日期] 2005-03-11 [作者简介] 邓晓芒(1948- ),男,湖南长沙人,武汉大学哲学学院西方哲学研究所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外国哲学史学会常务理事。

天人合一思想探源

“天人合一”思想探源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问题,“天人合一”是其核心思想。这一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统一,实现人和自然的和谐发展。这一思想对于反思现代工业文明和科技文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重新构建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仍具有借鉴价值。 中国古代天人合一的思想传统,历经了一个逐渐演化的过程。作为一种思想观念,“天人合一”远在先秦时期就已经产生。西周时期,天是有意志的人格神,是自然和社会的最高主宰,天人关系即神人关系。《尚书·洪范》中说:“惟天阴骘下民。……天乃赐禹洪范九畴,彝伦攸叙。”天保佑民众,因而把九类大法赐给禹,安排人伦规范。这一观点肯定“天”(神)与人之间有着某种相通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萌芽。春秋时期的子产对于“礼”的认识也反映出天人相通、天人遵循同一法则的思想:“夫礼,天之经也,地之义也,民之行也。天地之经,而民实则之。”孔子对于天人关系虽然语焉未详,但是明确主张敬天法天,“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四时运行,万物生长是天的意志的体现,天是一切现象和自然变化的根源,是宇宙的最高本体,要求人类社会以“天意”来建立尊卑秩序,协调天人关系。战国时期孟子的天人观具有浓厚的主观伦理色彩,即“尽心、知性、知天”,认为人的心性是沟通天人关系的桥梁,要求人以道德规范约束自己,扩充善端,来实现知天达命、天性与人性、天心与人心的统一。荀子对于天作出了唯物主义的解释,提出“明于天人之分”的观点,认为自然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也不会因为人的好恶而改变,“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人在自然界

处于优先地位,可以驾驭自然,但他同样没有否定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关系,故而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主张尊重自然,顺应自然规律,天、人各司其职。 《周易·文言》从人格的最高理想和最终境界论述了人与天地的合一:“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所谓先天,即为天之先导,在自然变化未发生之前加以引导;所谓“后天”即遵循自然的变化规律,从天而动;与“天地合其德”即人与自然界要互相适应,相互协调。这一思想用现代语言来表述就是,一方面尊重客观规律,另一方面又要注意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礼记·中庸》详尽地发挥了这一观点:“惟天下至诚,为能尽其性。能尽其性,则能尽人之性;能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参矣。”认为至诚之人不仅可以发挥自己的本性,而且可以充分发挥一切人的本性和万物的本性,从而帮助天地化育万物,与天地并列。这种认识无疑把个人的主观作用夸大到了极致。 汉代的董仲舒是儒家第一个自觉探讨天人关系的思想家,他在《春秋繁露·深察名号》中明确提出“天人之际,合而为一”的观点,认为天与人具有相同的结构,人是天的派生,人事与自然规律相似,故而天人可以相互感应。这一认识是对于和谐统一的天人关系的浅层次感悟和朴素的直觉,既不同于原始神秘主义的神灵崇拜,也不同于自然天道,而是融自然规律、伦理原则和神秘权威于一体,成为理性与神秘主义的混合物。 宋明时期,天人合一思想发展成为占据主导地位的社会文化思潮,几乎为各派思想家所接受,虽然他们的学说有着一定的差异,但都认为“天人合一”是人的自觉。张载在中国文化史上首次明确提出“天人合一”的命题,并在名著《西铭》

康德的道德哲学

二.康德的道德哲学 Zwei Dinge erfüllen das Gemü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ü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Beide darf ich nicht als in Dunkelheiten verhüllt, oder im überschwenglichen, au?er meinem Gesichtskreise, suchen und blo? vermuten; ich sehe sie vor mir und verknüpfe sie unmittelbar mit dem Bewu?tsein meiner Existenz. 翻译: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思索它们,它们就越是以常新而弥增的惊叹和敬畏充实着心灵——我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不应当把这两者当作隐藏在黑暗之中或者超出我视域之外的东西来加以追寻并纯然地猜测它们;我在我的眼前就看到了它们,我把它们与我的实存意识直接联系在一起。 康德道德哲学的几个基本特点: 1.康德道德哲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 2.康德道德哲学与中国道德哲学的比较: 内在修养与外在关切 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功利主义与义务论都是如此) 3.康德道德哲学基本方法:先验的方法。 细节展开 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的善?康德对此下足功夫,做了义务论的新形式,只有出于义务的才是真道德。为什么强调义务论才是真正的道德?中国道德哲学是自律,内在的修养最重要,康德认为不可靠,主观的认为自己是圣人是不信的,康德从外在的关切出发,以利害为关键,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很功利的,利益与道德不可兼得。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德国人也讲教化,但不是自律,而是理性对自己的启蒙。康德从先验的方法开始,自由是根基。自由和道德法则之间的关系,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是自由,自由是道德法则的认识理由。 什么是“道德法则”?(谁给谁立法?) 1.理性给意志立法:实践理性 “按照法则的表象来行动的能力。” (自然之物“按照法则而运作”)。 2.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推理的能力:按照三段论推理与按照不矛盾律推理。行为的逻辑一贯性是道德的标准。 细节展开 理性給意志立法,不是单纯的某个人,心灵中有知情意,意涉及到道德问题。Bergehrungsverm?gen.意欲 Wille 意志 Willku(点)r 任意 动物按照法则行走,人按照法则表象,是因为人能意识到法则,这就是实践理性的能力。推理的能力是现象界得以可能的根据,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都是推理的能力,实践理性从行为的一贯性(不矛盾律)进行,这种逻辑的一贯性是道德。 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通俗的形而上学,将意志的“出于义务”的行为作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分辨出来。第二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把“出于义务”的动机归结为意志的先天形式法则,即绝对命令。 第三个层次:实践理性批判,揭示绝对命令作为意志的先天的普遍立法的原则(自律)是如

康德道德哲学读书报告-道德形而上学原理-实践理性批判-道德形而上学

康德道德哲学读书报告 厦门大学哲学系张宽前 “我生性是一个探求者,我渴望知识,不断地要前进,有所发明才有快乐。曾有过一个时期,我相信这就是使人的生命有其真正尊严的,我就轻视无知的群众。卢梭纠正了我。我意想的优点消失了。 我学会了来尊重人,认为自己远不如寻常的劳动者之有用,除非我相信我的哲学能替一切人恢复其为人的共同权利。” 在康德哲学严肃冷峻的语言外衣下,是一个倾心于关注人的自由与尊严的内核。在《纯粹理性批判》所建立的宏大理性基础上,对于实践理性即道德哲学的建构是其另一艰巨任务,主要以三部著作为主线《道德形而上学原理》(1781年)、《实践理性批判》(1788年)、《道德形而上学》(1797年)。 一、《道德形而上学原理》 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康德认为:“在道德的事情中,人类理性甚至凭借最普通的知性也能够很容易就被引向相当的正确和详尽”,“所以普通的人类理性不是出于任何一种思辨的需要(这种需要,只要那理性还满足于只是健全知性,就永远也用不着它),而是本身由实践的理由所推动,从自己的范围走出来,迈出了进入到实践哲学的领域的步伐”。在《实践理性批判》的“方法论”中,他则请读者注意“由商人和家庭妇女所组成的那些混杂的社交聚会中的交谈”,特别是说别人闲话(嚼舌头)的场合。他为这种不好的习惯辩护说,这正表明了“理性的这种很乐意在被提出的实践问题中自己作出最精细的鉴定的倾向”,并认为可以把这种倾向运用于对青年的道德教育中,因为它诉之于理性而不是情感,所以反而比任何高尚的榜样或热忱的激励更能养成纯粹的道德素质。 因此康德要做的只不过是把这些日常理性中已经包含着的道德法则单纯地提取出来,加以论证,以便在哲学的层次上对任何一件行动的纯粹道德内涵的判断进行指导。正是出于这一目的,康德在《道德形而上学基础》中将全部正文的内容分为三章: a“从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向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过渡”; b“从通俗的道德哲学到道德形而上学过渡”; c“从道德形而上学到实践理性批判过渡”。 在这里,康德的道德哲学明显表现出有三个不同的、从低级到高级的层次,即“通俗的道德哲学”、“道德形而上学”和“实践理性批判”。 1、通俗的道德哲学 康德指出,普通人类理性都会承认,一件事情的道德价值在于行为者的“善良意志”,而不在于它的实用性。因而善良意志是我们在撇开一切感性的东西时单凭理性来设想的一种意志,而理性(作为实践理性)则是一种“应当给意志以影响的能力”,“所以它的真正的使命决不是作为另外意图的手段,而是产生出自在地本身就是善良的意志来”[4]。大自然给人配备了理性不是为了满足人的感性欲求,因为在这种满足上人的本能比理性要更有用,人的理性是为了更高的理想,也就是实现“义务”这一包含着善良意志的概念。对于这一点,每个普通人单凭自己自然的健全知性即可领会,所以“不须教导,只要解释就行”[5]。但之所以需要解释,是因为义务和“爱好”经常混杂在一起,因而一个行为是道德的还是仅仅是明智的,仅凭普通的道德理性知识还不足以区分,而必须提升到哲学的道德理性知识,即从日常混杂的行为中把“出于义务”(而不仅仅是“合乎义务”)的成分区别出来。

马哲 第七章

一、单项选择题 1、任何一个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首先要经历()这个历史阶段。 A、资本主义社会 B、新民主主义社会 C、无政府主义社会 D、社会主义社会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任何一个国家实现共产主义,首先要经历社会主义社会这个历史阶段。参见教材P262。 2、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 A、资本主义阶段 B、新民主主义阶段 C、共产主义初级阶段 D、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邓小平指出:“我们搞社会主义才几十年,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参见教材P263。 3、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A、人民群众 B、社会制度 C、社会生产力 D、社会生产关系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是全部社会历史的物质

基础。参见教材P252。 4、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B、共产主义社会制度的建立 C、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 D、人的全面自由发展 【正确答案】:C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社会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条件和基础。参见教材P252。 5、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是()。 A、新的社会制度能够解放劳动人民 B、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 C、新的社会制度能够存进经济的繁荣和发展 D、新的社会制度能够人类带来更多的财富 【正确答案】:B 【您的答案】:A 【答案解析】:一种新的社会制度具有巨大优越性的集中表现,就在于新社会制度能够创造出比以往社会更高的劳动生产率。参见教材P252。 6、集中体现着共产主义社会主要特征和本质要求的原则标志是()。 A、平均分配 B、按劳分配 C、按生产要素分配 D、各尽所能,按需分配 【正确答案】:D 【您的答案】:A

教材研究:《愚公移山》寓意探源

教材研究:《愚公移山》寓意探源《愚公移山》出自《列子?汤问》,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对这则寓言的寓意,今天许多人认为它表现了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赞美了为追求理想而坚持不懈的奋斗精神。这种解读显然并非著者原意,而是后人的一种创造性阅读。 要明了这则寓言的原始寓意,首先面临的一个问题是《列子》其书的真伪问题,因为这将决定对它作怎样的解读。古《列子》一书早已亡佚,今本《列子》是由东晋张湛整理作注后才流传于世的。但自唐代以来。此书的真实性一直受到学者的质疑。直到今天。学界对此仍未达成共识。这也直接影响到人们对这部著作的理解。 任何一部作品都沉积着作者的思想感情,也都会打上时代的印记,因此,解读作品恐怕是离不开作者本人的思想见解及时代思潮的。故而。我们不妨放下今本《列子》真伪问题的纷争,考虑这样一个问题:作为玄学发展后期一位重要的玄学家,张湛为什么选择了《列子》这样一本书来为之作注?若此书为真。那么张湛注书恐怕是因为看到了这本书与玄学之间的某种相通或暗合,此举便是一种“六经注我”式的策略——借注经来表达自己的玄学思想,这样,此书虽非晋人所作,却因他们的使用而化为表达魏晋玄学思想的材料,对它的解读也就无法脱离魏晋玄学背景;若此书为伪,那么魏晋学人撰写此书的目的当然是以此表达自己的玄学思想。这样,对它的解读就更离不开当时的社会思潮。所

以,在尚未发现确凿的证据之前,此书无论真伪,我们都应从玄学的角度把握它的主旨。 对于《列子》的主旨,注者张湛这样评价:“其书大略明群有以至虚为宗,万品以终灭为验:神惠以凝寂常全,想念以著物自丧;生觉与梦化等情,巨细不限一域;穷达无假智力,治身贵于肆任;顺性则所之皆适,水火可蹈;忘怀则无幽不照。此其旨也。然所明往往与佛经相参,大归同于老庄。”这种评价的确抓住了《列子》的要旨。 《汤问》篇由多个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组成。此篇首先讲了一个殷汤与夏革探讨世界本原的故事,这个故事是理解《汤问》篇(当然也包括其中的《愚公移山》)的一把钥匙。夏革首先承认人的智力有限,而世界却是无限的:“无极之外复无无极。无尽之中复无无尽。”然后又说到大小的相对性:“大小相含,无穷极也”——海上的仙山“高下周旋三万里,其顶平处九千里”,大得本已令人惊异,但巨鳌却可以驼负着它。巨鳌之巨超乎想象,而龙伯国的大人又可“一钓而连六鳌”,龙伯国的大人又会有多大呢?这是以大小的相对性来说明日常知识中的“标准”的相对性。这个故事意在通过描述世界的无限性来提醒人们不要过于依赖自己的经验理性,以消除心智和感官对于至道之知的阻碍。而整个《汤问》篇主旨就是讲感官体验的有限性及至道与常识之间的鸿沟。 带着这把钥匙再来解读《愚公移山》,就会发现这则寓言也是在告诫人们不能用日常的感官体验去探寻至道:移山之举与其说是改变自身生存环境的壮举,一种现实利害的考量,不如说是一

【免费下载】康德的道德哲学

2.康德的道德哲学 Zwei Dinge erf üllen das Gem üt mit immer neuer und zunehmender Bewunderung und Ehrfurcht, je ?fter und anhaltender sich das Nachdenken damit besch?ftigt: Der bestirnte Himmel über mir, und das moralische Gesetz in mir. Beide darf ich nicht als in Dunkelheiten verh üllt, oder im überschwenglichen, au?er meinem Gesichtskreise, suchen und blo? vermuten; ich sehe sie vor mir und verkn üpfe sie unmittelbar mit dem Bewu?tsein meiner Existenz. 翻译: 有两样东西,越是经常而持久地思索它们,它们就越是以常新而弥增的惊叹和敬畏充实着心灵——我头顶上的星空和我心中的道德法则。我不应当把这两者当作隐藏在黑暗之中或者超出我视域之外的东西来加以追寻并纯然地猜测它们;我在我的眼前就看到了它们,我把它们与我的实存意识直接联系在一起。 康德道德哲学的几个基本特点: 1.康德道德哲学要解决的根本问题:什么样的行为是道德的? 2.康德道德哲学与中国道德哲学的比较: 内在修养与外在关切 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功利主义与义务论都是如此) 3.康德道德哲学基本方法:先验的方法。 细节展开 什么样的问题是真正的善?康德对此下足功夫,做了义务论的新形式,只有出于义务的才是真道德。为什么强调义务论才是真正的道德?中国道德哲学是自律,内在的修养最重要,康德认为不可靠,主观的认为自己是圣人是不信的,康德从外在的关切出发,以利害为关键,与幸福联系在一起,很功利的,利益与道德不可兼得。以利益为主题的话语体系是康德的道德哲学的出发点。德国人也讲教化,但不是自律,而是理性对自己的启蒙。康德从先验的方法开始,自由是根基。自由和道德法则之间的关系,道德法则的存在理由是自由,自由是道德法则的认识理由。 什么是“道德法则”?(谁给谁立法?) 1.理性给意志立法:实践理性 “按照法则的表象来行动的能力。” (自然之物“按照法则而运作”)。 2.理论理性与实践理性的关系: 推理的能力:按照三段论推理与按照不矛盾律推理。行为的逻辑一贯性是道德的标准。细节展开 理性給意志立法,不是单纯的某个人,心灵中有知情意,意涉及到道德问题。 Bergehrungsverm?gen.意欲 Wille 意志 Willku(点)r 任意 动物按照法则行走,人按照法则表象,是因为人能意识到法则,这就是实践理性的能力。推理的能力是现象界得以可能的根据,实践理性与理论理性都是推理的能力,实践理性从行为的一贯性(不矛盾律)进行,这种逻辑的一贯性是道德。 康德道德哲学的三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通俗的形而上学,将意志的“出于义务”的行为作为真正的道德行为分辨出来。 第二个层次:道德形而上学,把“出于义务”的动机归结为意志的先天形式法则,即绝对命令。、管路敷设技术通过管线敷设技术,不仅可以解决吊顶层配置不规范问题,而且可保障各类管路习题到位。在管路敷设过程中,要加强看护关于管路高中资料试卷连接管口处理高中资料试卷弯扁度固定盒位置保护层防腐跨接地线弯曲半径标高等,要求技术交底。管线敷设技术中包含线槽、管架等多项方式,为解决高中语文电气课件中管壁薄、接口不严等问题,合理利用管线敷设技术。线缆敷设原则:在分线盒处,当不同电压回路交叉时,应采用金属隔板进行隔开处理;同一线槽内,强电回路须同时切断习题电源,线缆敷设完毕,要进行检查和检测处理。、电气课件中调试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试卷相互作用与相互关系,根据生产工艺高中资料试卷要求,对电气设备进行空载与带负荷下高中资料试卷调控试验;对设备进行调整使其在正常工况下与过度工作下都可以正常工作;对于继电保护进行整核对定值,审核与校对图纸,编写复杂设备与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方案,编写重要设备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方案以及系统启动方案;对整套启动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进行调试工作并且进行过关运行高中资料试卷技术指导。对于调试过程中高中资料试卷技术问题,作为调试人员,需要在事前掌握图纸资料、设备制造厂家出具高中资料试卷试验报告与相关技术资料,并且了解现场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电气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技术电力保护装置调试技术,电力保护高中资料试卷配置技术是指机组在进行继电保护高中资料试卷总体配置时,需要在最大限度内来确保机组高中资料试卷安全,并且尽可能地缩小故障高中资料试卷破坏范围,或者对某些异常高中资料试卷工况进行自动处理,尤其要避免错误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动作,并且拒绝动作,来避免不必要高中资料试卷突然停机。因此,电力高中资料试卷保护装置调试技术,要求电力保护装置做到准确灵活。对于差动保护装置高中资料试卷调试技术是指发电机一变压器组在发生内部故障时,需要进行外部电源高中资料试卷切除从而采用高中资料试卷主要保护装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