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磨砂玻璃作为细菌载体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

第34卷第4期2015年8月

电一子一显一微一学一报

JournalofChineseElectronMicroscopySociety

Vol 34,No 42015?08

文章编号:1000?6281(2015)04?0355?04一一

一种磨砂玻璃作为细菌载体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的方法

孙会忠1,宋月芹1,王小东1*,朱金峰2,侯小改1

(1.河南科技大学农学院,河南洛阳471003;2.河南省烟草公司漯河市分公司,河南漯河462000)

摘一要:通过对多种细菌材料的超微形态观察实验,优化出一种以磨砂玻璃作为黏附载体对细菌进行扫描电镜观察的新方法三该方法主要包括收集菌体二二重漂洗二加压黏附二固定二脱水二置换二临界点干燥二粘台二离子溅射和观察等步骤,创新点集中体现在采用磨砂玻璃作为黏附菌体的载体,同时,通过离心加压的方法提高菌体对玻璃表面黏附的牢固性三该方法可操作性强,实际观察效果优良,稳定性好,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三关键词:磨砂玻璃;细菌;制样方法;扫描电镜

中图分类号:Q336;Q93?3一一文献标识码:A一一doi:10 3969/j.1000?6281 2015 04 014

一收稿日期:2015?02?12;修订日期:2015?03?21

一基金项目:河南省烟草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面上项目(No.HYKJ2012M04);河南省烟草公司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重点项目(No.

HYKJ201302);上海烟草集团责任有限公司科技项目(No.SZBCW2014?00830);河南科技大学博士科研启动基金(No.4026?

13480047,No.4024?13480045).

一作者简介:孙会忠(1976-),男,河南人,副教授.E?mail:huizhong66@163.com?通讯作者:王小东(1977-),男,河南人,副教授.E?mail:lylhsys@126.com

一一在微生物学科的显微观测实验中,扫描电镜(scanningelectronmicroscope,SEM)已得到极为广泛的应用[1 3]三不同生物材料超微结构扫描电镜观察成败的关键取决于样品的制备方法,细菌作为一类个体微小的生物体,超微形态特征的客观体现在菌株的多项分类二发育生物学等研究方面尤为重要三文献报道的细菌电镜观察方法有多种[4 6],一种好的方法可以大大提高实验效率,减少耗材浪费,节约

时间[7]三作者通过对多种细菌材料的扫描电镜观察研究实践,优化总结出了一套用磨砂玻璃作为菌体黏附载体的观察新方法三

1一材料和方法

1.1一实验材料

细菌材料:鞘氨醇单胞菌属(Sphingomonas

sp.);节杆菌属(Arthrobactersp.);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sp.);根瘤菌属(Rhizobiumsp.);微杆菌属(Microbacteriumsp.);勒克菌属(Leclerciasp.),菌种保存于河南科技大学微生物平台实验室三

载体材料:磨砂玻璃(选用磨砂载玻片的磨砂部分),并切割成5 7mm2方块三1.2一实验仪器

Sigma3?16KL型离心机二英国QuorumK850型临界点干燥仪二日立E?1045型离子溅射仪二日立HitachiS?4800型场发射扫描电镜三

1 3一方法与步骤

将细菌材料经液体摇床培养或固体平板划线培养24h左右,获取旺盛生长的菌体材料三

(1)收集菌体:取培养好的菌液10mL,移入10

mL无菌离心管,6000 8000r/min离心5min,弃上清,留沉淀菌体三

(2)二重漂洗:向菌体沉淀加入5mLpH7 2,

0 02mol/L磷酸缓冲液悬浮漂洗10min,离心(条件同前文,下同),再加入5mL无菌水漂洗5min,

离心,重复进行一次,最后用1 5mL无菌水悬浮菌体三得到干净的菌悬液三

如果是固体平板划线培养的细菌材料,则向平板中加入5mL无菌水,并用无菌棉签将菌苔轻轻刮下,之后用移液器将菌液移入离心管,其它步骤同菌液材料的处理三

(3)加压粘附:将经过二重漂洗的菌悬液移入1 5mL或2mL无菌离心管,同时将5 7mm2磨砂玻璃小块放入离心管(注意磨砂面朝上),离心,弃上清三

(4)固定:向离心管中加入1 5mL2 5%戊二醛溶液,轻柔吹吸悬浮菌体(以磨砂玻璃小块不翻动为宜),放入冰箱4?固定6h,离心,弃上清三

(5)脱水:依次用30%二50%二70%二85%二95%二

100%叔丁醇进行梯度脱水,每个梯度20 25min,其中100%叔丁醇进行2次三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