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南宋御街心得

游南宋御街心得
游南宋御街心得

游南宋御街有感

御街,在隋唐之前,是专指皇宫中的道路;唐宋以后,又指京城中专供皇帝通行的道路。南宋御街,又名天街,因为这条路,南宋时贯穿京城南北,长达十里,故名“十里天街”或大街;因这条街是专供皇帝通行的道路,禁止百姓、官员行走,又名禁街。

杭州中山路南宋御街于2009年9月30日开街。100多幢特色建筑和众多老字号店铺在800多年前的南宋都城南北主轴线上亮相,再现昔日皇家御道风光。街区一共推出60个创意体验点,分为“名人印象”、“历史记忆”、“坊巷拾遗”、“艺术风情”和“人文景观”等多个版块。它们都是街区里最具特色的创意体验场所。

来到了南宋御街,感受这南宋御街,随着这迷人的春色,我的心神渐渐沉醉,慢慢陶冶,我们在这里可以重温古色旧忆的纯真浪漫,可以在这里重新抚摸曾有过光辉闪现的情真,还有那南宋文化的渊远精深,还有那古代文人骚客的诗趣书法,真是饱足了眼福,也沉静了心灵。原来,我们的世界并非如今般的浮躁,我们的个体心灵也不是没有任何的滋养。整条街一尘不染,青石板铺就的道路看起来就非常整洁。修缮时引来河水,种上花草,房屋仿古,形成了流水绕古街,小桥连老铺,清池围旧宅的格局。

众所周知,每个有特色的地方都有着它独特的引人入胜的地方,南宋御街也不例外。首先在吃的方面,南宋御街吃的一大亮点就是各式各样的南宋面食与南宋传统风味小吃。美食街不长,大部分是浙江全省的特色小吃,少数是外邦传来的特色美食,比如寿司、烤秋刀鱼什么的,五花八门,香气扑鼻,还蛮能吸引人的。

在住房建筑方面,建有带着浓厚南宋文化特色的体验型旅店。以胡庆余堂为龙头,设置中医专科、按摩、推拿、药膳、康复保健等系列服务。另外在交通工具方面,从造型、色彩到材质,对小型公交车、电瓶车等交通工具进行优化设计,体现南宋元素。

在公共艺术精品长廊上设立碑刻、雕塑、门牌、小品等介绍南宋时期的有关建筑、故居、遗址、风情、故事等,增加游客对南宋文化的感悟。在中山中路112号御街遗迹处,建成一个300多平方米的开放式御街陈列馆。考虑到尽可能

不破坏地下的御街,设计者借鉴了浙江南部廊桥所采用的编木拱结构,利用大屋顶覆盖所形成的灰色空间,将陈列馆主体与其所属区域连接起来,构建富有力量感的动态曲折屋顶。

游玩这里的人大都可以买些以南宋御街的建筑、历史人物等为创意模型,结合王星记扇子、丝绸、天堂伞、南宋官窑等杭州特色的纪念品,如南宋御街全景扇、南宋御街建筑模型、南宋风情丝绸女装。

当然,来过这里的人肯定也不会错过与之相错的河坊街了。南宋御街跟河坊街呈90度交叉,基本算是在一起的,河坊街位于吴山脚下,是清河坊的一部分,属于杭州老城区,东起江城路,向西越南北向的建国南路、中河中路、中山中路、华光路、劳动路至南山路,长1800多米,吴山广场至中山中路段为步行街,全长460米。就是这全长460米的河坊街,是杭州古都风俗民情的集中再现,是目前最能够体现杭州历史文化风貌的街道之一,也是西湖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组成部分。一进入河坊街,明清气息扑面而来,两边的建筑多以明清建筑为主,尤以清末为最。

在河坊街步行街上,集中了许多各具特色的商铺和百年老店。这里的百年老字号有:王星记扇子、张小泉剪刀、孔凤春香粉店、义源金店、万隆火腿庄、喜得宝丝绸庄,好吃的有状元馆、西乐园、王润兴酒楼、华宝斋、潘永泰号、景阳观、羊汤饭店、百年药铺有:胡庆余堂、保和堂、方回春堂、叶种德堂等等。

南宋御街集中展示了杭州曾经的都城风采,恢复了人们对城市的记忆,重塑了城市空间肌理,再现了老杭州的市井生活,让中西文化交相融汇。在这里,老年人可以追忆历史,青年人可以体验时尚,外国人可以感受中国,中国人可以品味世界。新中山路体现了历史与未来、经济与时尚、东方与西方、文化与经济的融合,体现了原真性、整体性、延续性、游赏性,实现了文旅相依、商旅相旺、居旅相宜,具有独特性、差异性、唯一性,是历史与现实、传统和现代的一次完美结合。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一)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一)调查背景 金秋九月的最后一天,国庆60周年来临之际,杭州中山路南宋御街经过精心整理修缮,揭开神秘面纱迎接国内外游客。根据规划,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是以中山路为轴,以吴山为心,以坊巷为基,形成“甲”字形空间格局。今年“十一”开街重点区块为中山中路鼓楼至西湖大道的南宋御街段,沿线亮点纷呈。 调查目的 帮助南宋御街更好的打响知名度,提供行销推广方案 南宋御街基本情况 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以中山路为轴,以吴山为心,以坊巷为基,形成“甲”字形空间格局。在南宋御街看到,这里集聚了一大批不同时期的特色建筑,从最早的南宋鼎盛

时期到明、清建筑,从民国初年的西洋建筑到中山北路的现代化建筑,从各色宗教建筑到极富杭州地方特色的名人故居以及百年老店,完全可以称之为“建筑历史博物馆”。据悉,南宋御街两侧坊巷、里弄连绵不绝,是老杭州人最为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由南宋发展延续至今的杭州市井生活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保留了带有浓厚地方特征的市井生活和邻里空间格局。 新老店一体化 在南宋御街除麦当劳、阿依莲、ToNymoLy……这些外来文化外,主要的还是杭城的老品牌。这里是杭城“老字号”的集聚地,保留有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叶种德堂、邵芝岩笔庄、九芝斋、豫丰祥、万隆火腿庄、景阳观、状元馆等10余处老字号商号。另外,南宋御街亮相之后,这里还将成为杭州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街,不但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将建成一条公共艺术精品长廊。届时,《城河故事》、《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印刷史话》等十余个主题的城市雕塑将讲述杭州历史,而杭绣、邵芝岩毛笔、王星记扇、西湖绸伞等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给八百年御街增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国际旅游综合体,杭州南宋御街将充满南宋元素,历史、现代、时尚、世界等元素交相辉映,给来到这里的人们提供一种“古代——现代——时尚创意”的独特经历。

以河坊街与南宋御街的对比浅析古街设计营造的得失

以河坊街与南宋御街的对比浅析古街设计营造的得失 摘要:通过比较两个不同街区的空间内容和形式,分析评价古街设计营造中的得失。 关键词:历史背景街道定位氛围营造以及空间形式 1.项目概况 河坊街东接中河,西迎西湖,北临闹市,南靠吴山,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旧街区。街道改造后整体形式上体现了清末民初的风貌,营造了以购物,饮食,医药等为主体的相关步行古街商业氛围,市井文化得到了很到的体现。河坊街历史上一直是杭州最繁华的商业街区,历史悠久,拥有浓厚的市井商业文化气息。改造时保持其原有的历史真实特征,对原有文化进行了继承延续。 南宋御街道北至环城北路、南至清河坊鼓楼,南北全长4.3公里,以中山路为中心,曾是南宋临安城的中轴线,以后也将是杭州老城区的中轴线和商业中心。历史悠久,文化氛围浓郁,是南宋皇帝祭祀的必经道路,紧邻南宋的政治中心,两旁虽商铺林立,但是都以高档的奢侈品为主,有很明显的政治气息。 2.街道的定位、氛围的营造、空间的形式 河坊街的定位主要是以市井文化为营造主题的步行商业街,建筑也主要以清末明初的杭州建筑风格为主要形式,整体空间则以排式线状形态出现,所有说它更多是一个以传统商业、医药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其服务的对象更多了以游客为主。但是作为一个以市井文化为主题的步行街,河坊街却缺失了井台和井两大元素,在空间上,线性的空间排列便于商业空间的连续,但是形势较为的单一,江南街巷市井的形式并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街面两边规整的商业建筑界面也没有打乱直线空间的延续,丰富街区的空间,较为的呆板,市井的氛围没有得到很好的体现。街道的横向尺寸也较为宽厚,虽然中间存在分隔的小卖部和休息设施,但是没有能有很好的融入,给人更多的一种后填加的感觉。 南宋御街的定位是一个商业和旅游展示的综合体,主要用于延续和展示南宋御街的商业文化,它很好的保留了原有街区的空间尺度,对原有御街的空间格局也做了相应的保留和体现,地面铺装也比较连续,形成了一个较为统一的御街格局,集中展现杭州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南宋御街的商业模式也较为多远化,既有传统的商业模式也增加很多时代的时尚元素。整体的商业定位服务对象更加的多远,本地市民和游客都囊括其中,各个年龄层次的对象需求都有得到考虑,

2021年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 调查背景 金秋九月的最后一天,国庆60周年来临之际,杭州中山路南宋御街经过精心修缮,揭开神秘面纱迎接国内外游客。 根据规划,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是以中山路为轴,以吴山为心,以坊巷为基,形成“甲”字形空间格局。今年“十一”开街重点区块为中山中路鼓楼至西湖大道的南宋御街段,沿线亮点纷呈。 调查目的 帮助南宋御街更好的打响知名度,提供行销推广方案 南宋御街基本情况 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以中山路为轴,以吴山为心,以坊巷为基,形成“甲”字形空间格局。在南宋御街看到,这里集聚了一大批不同时期的特色建筑,从最早的南宋鼎盛时期到明、清建筑,从民国初年的西洋建筑到中山北路的现代化建筑,从各色宗教建筑到极富杭州地方特色的名人故居以及百年老店,完全可以称之为“建筑历史博物馆”。据悉,南宋御街两侧坊巷、里弄连绵不绝,是老杭州人最

为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由南宋发展延续至今的杭州市井生活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保留了带有浓厚地方特征的市井生活和邻里空间格局。 新老店一体化 在南宋御街除麦当劳、阿依莲、tonymoly……这些外来文化外,主要的还是杭城的老品牌。这里是杭城“老字号”的集聚地,保留有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叶种德堂、邵芝岩笔庄、九芝斋、豫丰祥、万隆火腿庄、景阳观、状元馆等10余处老字号商号。另外,南宋御街亮相之后,这里还将成为杭州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街,不但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将建成一条公共艺术精品长廊。届时,《城河故事》、《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印刷史话》等十余个主题的城市雕塑将讲述杭州历史,而杭绣、邵芝岩毛笔、王星记扇、西湖绸伞等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给八百年御街增加深厚的历史文 化底蕴。 作为一个国际旅游综合体,杭州南宋御街将充满南宋元素,历史、现代、时尚、世界等元素交相辉映,给来到这里的人们提供一种“古代——现代——时尚创意”的独特经历。 目标人群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蚀刻钢板壁画浮雕雕塑真实历史材料构成的多样化景墙是宽窄巷子的一大特色。这种边界处理通常都是设计难点,或者干脆被忽略。 原文地址: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作者:dl国际新锐设计

来到宽窄巷领略这里的悠久历史,品味这里风土人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宽窄巷子是成都的一张名片,在这里你能触摸到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如同走入了时光隧道,也能体味到成都最原滋原味的休闲生活方式,这里的各种川味小吃可以让你大饱口福哦。 成都的千年少城能保留下宽窄巷子,实在是非常的难得,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规划控制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108亩。该区域是我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作为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的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建筑在中国南方的孤本。 从2007年起,成都文旅集团对宽窄巷子进行全新打造。在搬迁900余户居民、修复50个院落、改造3万多平方米地面建筑、修建1.1万多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后,老街重新焕发生机。2008年6月14日,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开放。开街第一年,就吸引800多万名游客,并先后获得2008年“中国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成就奖”、“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等荣誉称号。 宽窄巷子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 项目在修复设计之初,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测绘工作,将宽、窄、井巷子中的每一个院子按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分为了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级别加以保护性的设计,按照“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力求尽可能的保留古建筑,还原历史建筑的本来面目。为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指导,成都文旅集团邀请了历史、文化、艺术、建筑、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专家委员会”,指导各项保护工作。因此,宽窄巷子的一砖一瓦,每个院落的格局,都是对历史的还原。 (说明)在井巷子有一段400米东西朝向的墙体,用最古老的建筑物质元素---砖、垒砌台、城、墙、壁、道、碑、门、巷的历史文化片断,羊子山土坯砖、秦砖、汉砖、唐砖、宋砖、明砖、清砖、火砖、七孔砖、民国砖、水泥砖、瓷砖,阐述千年古都,演绎百年老宽窄巷。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通用范本

内部编号:AN-QP-HT869 版本/ 修改状态:01 / 00 In Order T o Standardize The Management, Let All Personnel Enhance The Executive Power, Avoid Self- Development And Collective Work Planning Violation, According To The Fixed Mode To Form Daily Report To Hand In, Finally Realize The Effect Of Timely Update Progress, Quickly Grasp The Required Situation. 编辑: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通用范本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通用范本 使用指引:本报告文件可用于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资料下载后可以进行自定义修改,可按照所需进行删减和使用。 推广方案 “南宋御街”也要可持续发展 南宋御街借助十一国庆长假之际开街引发了市民、游客消费购物的高潮,但仅仅在国庆节假日热闹一把,火一把是不够的,南宋御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提升御街旅游特色产品的文化内涵 南宋御街·中山路是一条长4.3公里的商业街、历史街、文化街。如何融合中山路的商业、历史和文化,在商品中渗透文化,渗透历史,杭州还大有文章可做。中山路的南宋特色文化品位除了要体现在两侧店面的设计和导游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正式版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正 式版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推广方案 “南宋御街”也要可持续发展 南宋御街借助十一国庆长假之际开街引发了市民、游客消费购物的高潮,但仅仅在国庆节假日热闹一把,火一把是不够的,南宋御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提升御街旅游特色产品的文化内涵 南宋御街·中山路是一条长4.3公里的商业街、历史街、文化街。如何融合中山路的商业、历史和文化,在商品中渗透文化,渗透历史,杭州还大有文章可做。中山路的南宋特色文化品位除了要体现在

两侧店面的设计和导游路牌设置之外,还应该渗透到有关的旅游特色产品上。具体来说就是: 产品推介文化化。杭州的旅游特色产品不仅仅是商品,产品的传说、故事、历史沿革、特色和制作工艺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让文化内涵融入到杭州的特色商品中,作为产品的促销手段之一,用历史文化吸引住游客。比如南宋定胜糕的故事、葱包烩的传说、张小泉剪刀的历史等,都要进行大力宣扬。 产品包装艺术化。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同样的产品,包装与不包装,包装的好与坏,结果大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包装,但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设

南宋御街(步行街段)业态修进性规划


 
南宋御街 (步行街段) 业态修进性规划
浙江大学旅游学院
参与者:温俊杰 扎旺 张金金 杨辉 薛慧
指 导 老 师 : 周 玲 强 完 成 时 间 : 2009.12

浙江大学旅游学院
温俊杰 扎旺 张金金 杨辉 薛慧
版权所有
一、 南宋御街的历史考证和文化价值再发现
1. 变迁历史
1.1 古代(吴越——清末) ? 前身——吴越时期
吴越时期,钱繆规建杭州时在王宫外建设了一段贯穿城市南北的路,大概是今中山南路一段,这就是 南宋御街的前身。隋唐至北宋,杭州的州衙都在凤凰山麓,在王宫与北宋州衙前至市场中心之间的这条大 街一直沿用着,并逐步成为政府官吏、皇宫贵族的聚居地。
?
顶峰——南宋的“黄金”时期
随着中国政治、经济中心的南移,南宋定都临安府(今杭州市)后,又在之前大路的基础上,再向北延 伸与扩大建设,成专供南宋皇帝车驾通行的御街(又称“天街”)“南宋御街”的名称也由此正式诞生, ,。 并迎来了它在历史上的第一个黄金时期。因其有十里之长,故被民间称作“十里天街” ,意为贯穿京城的 大道。因为只供皇帝车驾通行,设有隔离杈子,以禁止官员、百姓通行,故又名“十里禁街” (故更确切 的称呼应该是 “御道”。 ) 整个南宋临安城的空间结构就是由南宋的皇城和御街奠定而成的。 (如图 1 所示) 。
图片 1 南宋临安城区范围简图
1

浙江大学旅游学院
温俊杰 扎旺 张金金 杨辉 薛慧
版权所有
图 2 南宋京城(临安)详图
?
衰落——元代
1276 年,元军进入杭州,南宋投降,降都城为杭州路,从此之后,御街的功能就消失了。巨石铺设 的路面也日益毁坏,御道的隔离杈子也不见,御道的威严也消失了。于是两边的店铺或民居开始侵蚀,街 面渐渐变狭, 到了元末, 已完全没有御街的味道了, 仅是一条贯穿旧城南北的大路; 御街的名称也消失了。
?
复苏——明清时期
明代嘉靖以后,御街被分为南、中、北三段。许多延续至今的老字号开始逐步出现在这条街上,民间
商业日益复苏并得以进一步发展,商铺云集,夜市兴旺,市民社会的娱乐休闲商业项目流行。而御街在经 历了元代的衰落后,政治功能逐步下降,经济上的商业、休闲的功能成为主角,城中的市民阶层也开始兴 起,资本主义的萌芽也在此产生。
1.2 近代(清末——解放) ? 清末民初
十九世纪末,随着帝国主义侵略势力的入侵,光绪二十一年(1895 年),根据《马关条约》规定,杭州 被开为日本人商阜,打上了殖民地的烙印,并逐步走上了西学东渐的历史道路。由此,御街成为中西方文 化交融和共存的缩影: “折衷主义”风格的建筑开始在御街林立,出现了一批西式洋楼和中西混合建筑, 外国的商埠、商号广泛地进驻到御街之中,期间,银行、钱庄、百货、药局、书局各业兴旺,繁华一时, 与中国当时逐步创立的民营和私营的老字号商店形成交错和竞争。御街从建筑、业态、社会文化等各个方 面都开始展现出中外文化混合的元素,成为杭城外国人活动最频繁和本地富商最集中的地方,也是当时中 国最国际化的商业街区,并由此进入了历史上的第二个黄金时期。
2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蚀刻钢板壁画 浮雕雕塑 真实历史材料构成的多样化景墙是宽窄巷子的一大特色。这种边界处理通常都是设计难点,或者干脆被忽略。原文地址: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作者:dl国际新锐设计 来到宽窄巷领略这里的悠久历史,品味这里风土人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宽窄巷子是成都的一张名片,在这里你能触摸到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如同走入了时光隧道,也能体味到成都最原滋原味的休闲生活方式,这里的各种川味小吃可以让你大饱口福哦。 成都的千年少城能保留下宽窄巷子,实在是非常的难得,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规划控制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108亩。该区域是我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作为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的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建筑在中国南方的孤本。 从2007年起,成都文旅集团对宽窄巷子进行全新打造。在搬迁900余户居民、修复50个院落、改造3万多平方米地面建筑、修建1.1万多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后,老街重新焕发生机。

2008年6月14日,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开放。开街第一年,就吸引800多万名游客,并先后获得2008年“中国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成就奖”、“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等荣誉称号。 宽窄巷子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 项目在修复设计之初,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测绘工作,将宽、窄、井巷子中的每一个院子按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分为了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级别加以保护性的设计,按照“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力求尽可能的保留古建筑,还原历史建筑的本来面目。为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指导,成都文旅集团邀请了历史、文化、艺术、建筑、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专家委员会”,指导各项保护工作。因此,宽窄巷子的一砖一瓦,每个院落的格局,都是对历史的还原。 (说明)在井巷子有一段400米东西朝向的墙体,用最古老的建筑物质元素---砖、垒砌台、城、墙、壁、道、碑、门、巷的历史文化片断,羊子山土坯砖、秦砖、汉砖、唐砖、宋砖、明砖、清砖、火砖、七孔砖、民国砖、水泥砖、瓷砖,阐述千年古都,演绎百年老宽窄巷。 匹匹历代古砖到片片近代老砖又到块块现代新旧砖,其中残断、印痕、斑迹,以独特的装置、垒砌、陈列与历代地图、图像、图景嵌合并置,记载、纪实、记录着消失的时空气质与信息记忆。 整段砖墙分为三个篇章 历史的背影:宝墩遗城、金沙竹泥、羊子土坯、秦筑城廓、汉砖遗风、唐建罗城、宋砖古道、明末毁城 历史的直面:满城残阳、保路砖碑、法楼窗棂、皇城残影、万岁展馆 历史的表情:巷窄回眸、夹道洗刷、公馆封门、街沿斗鸡、杂院堆藏、天井搓牌、专门喝茶、土墙鸡琢、砖混篱笆、半巷刨饭、窄巷水凼凼、宽巷暖烘烘

杭州历史文化街道改造——南宋御街

杭州历史街道改造调查报告 小组成员:任仁学号 1110540031 程旸学号 1110540019 陈律同学号 1110540021 摘要 从2008年起,杭州开始实施中山路的综合保护和有机更新工程。整个保护工程以中山路为中心,北至环城北路、南至清河坊鼓楼,南北全长4.3公里,区块总面积约87公顷。按照规划,这条路将打造成“建筑历史博物馆”,宜居、宜商、宜游的特色城市空间,中国品质生活第一街。经过几年的努力,如今这条“南宋御街”已然成为杭州的又一地标,昔日的繁华重现于今,让游人在徜徉之际追忆起历史的似水年华。 关键词:历史街道文化保护,王澍改造,保护与更新,可持续发展 王澍主持中山路南宋御街的历史街区综合保护与更新。当时的御街,已经非常破败。这条据说南宋皇帝走过的6公里长街,已经很长时间不维护了,商店很少,就剩下一些卖便宜货的,墙上的灰一块儿一块儿的,街上的人稀稀拉拉,晚上只有 几个像鬼火一样的路灯。 在这种情况下王澍提了六个条件:第一,要想做好,至少三年,设计之前,必须有至少半年的时间做深入调研;第二,坚决不做强制拆迁,保持足够数量的原住民,要保持生活的魅力;第三,不做假古董;第四,不做街面的一层皮,要做有纵深的

街区;第五,用新的小建筑系统将街道缩减到原来12米的宽度;最后一条,只做1公里的示范。 一、调研的基本情况 (一)调研地点、方法 地点:杭州市下城区中山路南宋御街——清河坊。 时间: 2015年5月30日 方法:抽样调查(路边游客,当地居民),网上查阅资料。 小组:任仁,程旸,陈律同 (二)调研目的 探究新旧建筑和谐的发展,怎样解决存遗与续新之间的矛盾。 (三)调研结果 1 南宋御街(鼓楼到西湖大道段)规划目标(在产品和业态中体现御文化元素) 主题定位:“中国品质生活第一街” 总体目标:“四宜”——宜居、宜商、宜游、宜文 地段主题:近代杭州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编号:QC/RE-KA1734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The new situation in operation, especially the emergency, makes the information open and transparent by reporting the details, and then forms a closer cooperative relationship. (工作汇报示范文本)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作单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标准范本 使用指南:本报告文件适合在为规范管理,让所有人员增强自身的执行力,避免自身发展与集体的工作规划相违背,按固定模式形成日常报告进行上交最终实现及时更新进度,快速掌握所需了解情况的效果。文件可用word任意修改,可根据自己的情况编辑。 推广方案 “南宋御街”也要可持续发展 南宋御街借助十一国庆长假之际开街引发了市民、游客消费购物的高潮,但仅仅在国庆节假日热闹一把,火一把是不够的,南宋御街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提升御街旅游特色产品的文化内涵 南宋御街·中山路是一条长4.3公里的商业街、历史街、文化街。如何融合中山路的商业、历史和文化,在商品中渗透文化,渗透历史,杭州还大有文章可做。中山路的南宋特色文化品位除了要体现在两

侧店面的设计和导游路牌设置之外,还应该渗透到有关的旅游特色产品上。具体来说就是: 产品推介文化化。杭州的旅游特色产品不仅仅是商品,产品的传说、故事、历史沿革、特色和制作工艺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让文化内涵融入到杭州的特色商品中,作为产品的促销手段之一,用历史文化吸引住游客。比如南宋定胜糕的故事、葱包烩的传说、张小泉剪刀的历史等,都要进行大力宣扬。 产品包装艺术化。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同样的产品,包装与不包装,包装的好与坏,结果大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包装,但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设

南宋御街浅谈

南宋御街浅谈

————————————————————————————————作者:————————————————————————————————日期:

南宋御街浅探 “流水绕古街,小桥连老铺,清池围旧宅” ——题记 杭州的南宋御街,一条近些年杭州市政府整改开发的一条亦古亦今的商业街区。从建筑来说,有古代中式建筑,有近代小洋楼,也有无法完全遮盖的现代建筑,没有刻意的完全复古,还新增了不少设计新颖的构筑物,相互衬托、相互丰富,也相互协调。从景观上来说也是,青石板路面,和路边的花草小景、小桥流水,都是亦古亦新的感觉。 No. 1 复古的西式建筑被完好的保留着,可见中山路在过去的繁华。而如今时过境迁,这些建筑虽已慢慢被商业化侵染,但也有被良性的利用和改造。中式的内容、西式的外形,即复古又时尚。仿古的青砖、精致的线条,不时透露出它原本的高贵气息。多边形的阳台、女儿墙等的设计,也使得该建筑散发出强烈的欧式风味。该建筑的门窗采用金属材质,且是哑光。整个建筑主要选择黑色、深灰色及深栗色的材料,结合其本身具有的特点并进行独立设计,以保留其自身的建筑特色。 No. 2

著名的伊斯兰寺庙——凤凰寺,是御街上一座蛮有名气的清真寺,于2001年6月被列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带着浓郁的伊斯兰风情,坐落在御街的一头。它之所以叫凤凰寺,仅仅是因为其建筑造型酷似凤凰。寺一明两暗,都有收缩很大的攒尖顶,黑色筒瓦配以粉墙,是中国建筑与阿拉伯建筑的完美结合,没有繁复的装饰图案,没有穹隆圆顶,而有江南建筑的典雅和简洁。烫金的字体、对称的入口设计,都符合伊斯兰教的风俗习惯。青砖青瓦、实木栅栏,在本着外族习俗的基础上,也再现了江南民居的特色。 No. 3 这幢几何形状的建筑与之前的建筑形成反差的艺术效应,让你的双眼受到强烈的视觉冲击。厚重的石材,构造出奇形怪状的几何形,极富现代感;而规整的实木镂空窗和漆上原木漆的实木窗,利用传统建筑中的门窗设计,恢复了其传统样式。墙面色彩以黑白灰为主色系,同时用现代明快的色彩辅助。新奇与古朴,传承与创新,深厚的文化底蕴与现代气息的结合,都会让人连声赞叹。 No. 4 从远处稍望一眼便可知这是一家泰国餐馆。青瓦白墙的底,体现的是江南民居的特色;而镶上了金碧辉煌的窗面和屋顶,就给人一种富丽堂皇之感。特别是在阳光的照耀下,极能显现出浓厚的泰国风味。这也是一幢典型的中外结合建筑。但通过设计者巧妙地联通,将小青瓦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简易版

The Short-Term Results Report By Individuals Or Institutions At Regular Or Irregular Times, Including Analysis, Synthesis, Innovation, Etc., Will Eventually Achieve Good Planning For The Future. 编订:XXXXXXXX 20XX年XX月XX日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简 易版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简易版 温馨提示:本报告文件应用在个人或机构组织在定时或不定时情况下进行的近期成果汇报,表达方式以叙述、说明为主,内容包含分析,综合,新意,重点等,最终实现对未来的良好规划。文档下载完成后可以直接编辑,请根据自己的需求进行套用。 推广方案 “南宋御街”也要可持续发展 南宋御街借助十一国庆长假之际开街引发 了市民、游客消费购物的高潮,但仅仅在国庆 节假日热闹一把,火一把是不够的,南宋御街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1. 提升御街旅游特色产品的文化内涵 南宋御街·中山路是一条长4.3公里的商 业街、历史街、文化街。如何融合中山路的商 业、历史和文化,在商品中渗透文化,渗透历 史,杭州还大有文章可做。中山路的南宋特色 文化品位除了要体现在两侧店面的设计和导游

路牌设置之外,还应该渗透到有关的旅游特色产品上。具体来说就是: 产品推介文化化。杭州的旅游特色产品不仅仅是商品,产品的传说、故事、历史沿革、特色和制作工艺都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我们要让文化内涵融入到杭州的特色商品中,作为产品的促销手段之一,用历史文化吸引住游客。比如南宋定胜糕的故事、葱包烩的传说、张小泉剪刀的历史等,都要进行大力宣扬。 产品包装艺术化。常言道:“人要衣装佛要金装”。同样的产品,包装与不包装,包装的好与坏,结果大不一样。即使是同样的包装,但由于采用了不同的设计,也会产生不同的艺术效果和文化品位。“云南十八怪”的传说搬上了糕点的包装,配上顺口溜和漫画,使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常见模式及案例分析

历史街区保护与更新常见模式及案例分析 摘要:历史街区的保护是当下很多人关心的问题,过快的城市更新速度已经严重的威胁到了它们的存在。本文对当下的一些历史街区保护模式进行了总结,并分别分析了其成功的方式,希望可以为相关部门提供一点参考。 关键词:历史街区;保护;更新 Abstract: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is instantly many people care about, and the rapid urban renewal rate has a serious threat to their existence. In this paper, the present som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mode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s its successful respectively way, the hope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related department. Key words: the historical block; Protection; update 历史是一面镜子,我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历史尤为悠久,很多古老的建筑既见证着我们曾经的辉煌,又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因此必须予以积极保护。但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运动的不断高涨,原有的建筑逐步被高楼大厦所取代,这其中有很多历史建筑也惨遭不幸,造成了非常大的经济损失和人文损失,有志之士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积极呼吁相关部门的保护和支持,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这项工作任重而道远,需要我们所有人都有足够的认识才是根本之道。 很多古城的历史文化气息浓厚,古建筑非常多,难能可贵的是,这些建筑都是成片存在的,我们称之为历史街区,这些历史街区的存在让我们对过去的生活有了很多的理解,价值极大,但是只是单纯的进行保护效果又不好,最好的方式就是保护与利用合为一体,使其重换青春,本文即基于这样的目的做了探讨,希望能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 我国的历史街区归纳而言有以下四种,其一是以古城文化为依托发展文化经济的历史街区,如丽江、平遥等均通过政府资金进行了大规模的整伤修缮,成为了著名的文化旅游城市。其二是处于城市黄金地段的老商业街区和办公街区的“置换”,典型案例就是上海的外滩。其三是以艺术家自发改造为主的产业建筑历史街区,最初是在上海,一些艺术家在苏州河沿岸地区自发改造的中小型产业建筑遗产成为了艺术家的工作室,随后在北京、杭州、成都出现了有类似的项目。其四是城市居住型历史街区的商业化改造,最典型的就是上海的“新天地”,随后这一模式迅速在全国范围内推广。

清河坊街旧城改造案例分析

旧城改造案例:清河坊历史街区—《建筑法规》课外拓展 建筑091 马梦尧09142117 日期:2011年11月2日

背景介绍: 清河坊历史街区坐落于杭州市上城区吴山北麗,南面繁华的延安路特色商业街,毗邻西湖、柳浪闻莺、城隍阁等杭州著名的风景区,坐拥杭州历史文化名城美妙的自然山水,占地面积13.66公顷。 它是杭州保留较为完整的历史街区,是杭州悠久历史的缩影。这里的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民族文化铭刻着鲜明的时代印记。名人、老巷、旧居、百年老店交相辉映,积淀了丰富的历史人文遗产。杭州的百年老店,如王星记、张小泉、万隆火腿栈、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叶种德堂、保和堂、状元馆、王润兴,义源金店、景阳观、羊汤饭店等均集中在这一带。街区内有:国家级文保单位胡庆余堂、钱江第一井、唐朝天门、于谦故居、胡雪岩故居等景点。 清河坊历史街区保护工程是杭州市创历史文化名城的重大举措,也是杭州西湖申报世界历史文化遗产的有机组成部分。历史街区的保护与修缮将着重保留历史文脉,传承历史文化,再现古城风貌,集“游、购、娱、吃、住、行”于一体,建成具有杭城特色、环境典朴、功能完备、管理规范、古风扑面的步行街区,其最终目标是杭州老城的缩影、传统文化的代表、城市旅游的经典。 清河坊之地,历史上曾是两朝建都,是杭城文脉所在和吴越文化的发源地,拥有这个城市最辉煌的历史文化,有代表这个城市最古老、传统的生活方式。明朝书画家徐渭所言“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正是当年对清河坊的繁华盛世的描绘。杭州质量生活点评清河坊:她是这座城市呼唤挽留以后的一段记忆,她是这坐城市被定格了的历史,它是生活,也是场景。

历史文化街区改造案例

天津市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文本 目录 1.总则 (1) 1.1 规划编制目的 (1) 1.2 主要规划依据 (1) 1.3 地位和作用 (2) 1.4 规划范围 (2) 1.5 历史风貌特征 (2) 1.6 整体定位 (6) 1.7 保护原则 (6) 1.8 保护对象 (6) 1.9 建筑保护与更新规划控制 (8) 1.10 历史街巷规划控制 (9) 1.11 核心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规划控制 (10) 1.12 历史文化街区规划变更及特别论证制度 (11) 2、分则 (12) 2.1 用地规划 (12) 2.2建筑与环境保护引导 (13) 2.3 绿化与公共空间规划控制 (15) 2.4 人口容量与公共服务设施规划控制 (16) 2.5 道路交通规划控制 (16) 2.6 市政工程设施规划控制 (17) 3、附则 (19) 3.1 名词解释 (19) 3.2 附表 (20) 1

天津市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 1.总则 1.1 规划编制目的 为了加强对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以下简称“本街区”)历史遗产的保护,促进街区的城市更新与社会文化协调发展,结合本街区的实际情况,编制《天津市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以下简称“本规划”)。 估衣街历史文化街区保护规划(控制性详细规划)属于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层面。为本街区内历史文化遗产和历史文化风貌的整体性保护以及城市建设管理提供依据,并指导下一层面修建性详细规划和规划方案的编制。 本规划由天津市规划局负责解释。 1.2 主要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年 (2)《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2002年 (3)《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条例》,2003年 (4)《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条例》,2008年 (5)《城市紫线管理办法》,2004年 (6)《天津市城乡规划条例》,2010年 (7)《天津历史风貌建筑保护条例》,2005年 (8)《天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2009年 (9)《天津市规划控制线管理规定》,2009年 (10)《天津市建筑规划管理细则》,1988年 (11)《天津市城市总体规划(2005-2020年)》 (12)《天津市中心城区主要河流、公园及历史保护区周边建筑高度控制导则》,2008 1

杭州商业步行街调研报告

杭州商业步行街 调研报告

商业步行街——河坊街(南宋御街) 简介 河坊街(南宋御街),是一条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 文化底蕴的古街。它曾是古代都城杭州的“皇城根儿”, 更是南宋的文化中心和经贸中心。街上的“老字号”商 铺,如孔凤春香粉店、万隆火腿店、宓大昌旱烟店、叶 种德中药堂、王顺兴面馆、翁隆盛茶庄等,即使在今天, 也依然为杭州人耳熟能详。 作为杭州市区惟一的保持古城历史风貌的老街,河 坊街凝聚了杭州最具代表性的历史文化、商业文化、市 井文化和建筑文化,因而在杭州旧城改造时免遭全面拆 除的命运。1999年,杭州市政府决定将这一占地13.6 公顷、紧挨吴山(城隍庙)文化广场的街区重新开发, 建成一条仿古的商贸旅游步行街。

风情古街 河坊古街是杭州古都风俗民情的集中再现,因为河坊街能维持明清时期的古风,像经营玉器、明清瓷器、名人字画 的古董店;穿着长袍、拎着长嘴铜茶壶为客人斟茶的“茶博士”;摇着木纺车,为顾客现场纺纱的“吴越人家”布艺品店……连小店里卖麦芽糖块的男子,也穿着长衫摇着拨浪鼓 招徕顾客。 商业步行街——河坊街(南宋御街)

美食世界 河坊街是一条明清仿古步行街,除了有胡庆余堂、王星记扇厂、万隆火腿庄等老字号可以参观外,很多游客前去游玩的主要理由还是美食。不长的街道上有不少传统小吃摊,什么定胜糕、葱包桧、臭豆 腐、油酥饼都值得一尝。 商业步行街——河坊街(南宋御街)

特色店铺 ■汉方文化:胡庆余堂、方回春堂、保和堂、叶种徳堂 ■茶文化:太极茶楼、大和茶道馆、翁隆盛茶荘 ■骨董书画:栄宝斎、雅风堂、华宝斎 ■民族工芸:欧冶刀剣、喜得宝、王星记扇荘、龙泉青磁、张小泉■饮食文化:奎元馆、西楽园、状元馆面馆、景阳冈酒坊、王润兴 ■庶民娯楽:小热昏梨膏糖、河坊街邮局 ■老舗:万隆火腿荘、景阳馆、九芝斎、辺福茂■名人故居: 胡雪岩故居、干谦胡居、郁达夫故居 商业步行街——河坊街(南宋御街)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 ? 蚀刻钢板壁画浮雕雕塑真实历史材料构成的多样化景墙是宽窄巷子的一大特色。这种边界处理通常都是设计难点,或者干脆被忽略。 原文地址:历史街区改造经典案例——成都宽窄巷子作者:dl国际新锐设计

来到宽窄巷领略这里的悠久历史,品味这里风土人情,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宽窄巷子是成都的一张名片,在这里你能触摸到历史在这里留下的痕迹,如同走入了时光隧道,也能体味到成都最原滋原味的休闲生活方式,这里的各种川味小吃可以让你大饱口福哦。 成都的千年少城能保留下宽窄巷子,实在是非常的难得,宽窄巷子历史文化片区,由宽巷子、窄巷子和井巷子三条平行排列的老式街道及其之间的四合院落群组成。规划控制面积479亩,其中核心保护区108亩。该区域是我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于上世纪80年代列入《成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它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格局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的胡同文化和建筑风格在南方的“孤本”。

作为成都市三大历史文化保护区之一的宽窄巷子,是老成都“千年少城”城市格局和百年原真建筑的最后遗存,也是北方胡同建筑在中国南方的孤本。 从2007年起,成都文旅集团对宽窄巷子进行全新打造。在搬迁900余户居民、修复50个院落、改造3万多平方米地面建筑、修建1.1万多平方米地下停车场后,老街重新焕发生机。2008年6月14日,宽窄巷子街区正式开放。开街第一年,就吸引800多万名游客,并先后获得2008年“中国创意产业项目建设成就奖”、“四川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2009年“中国特色商业步行街”等荣誉称号。 宽窄巷子是历史文化街区保护的典范。 项目在修复设计之初,进行了详细的实地测绘工作,将宽、窄、井巷子中的每一个院子按照建筑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与建筑价值,分为了一类、二类、三类三个级别加以保护性的设计,按照“修旧如旧,落架重修”的原则,力求尽可能的保留古建筑,还原历史建筑的本来面目。为加强对项目的监督和指导,成都文旅集团邀请了历史、文化、艺术、建筑、考古等方面的专家学者,成立了“宽窄巷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专家委员会”,指导各项保护工作。因此,宽窄巷子的一砖一瓦,每个院落的格局,都是对历史的还原。 (说明)在井巷子有一段400米东西朝向的墙体,用最古老的建筑物质元素---砖、垒砌台、城、墙、壁、道、碑、门、巷的历史文化片断,羊子山土坯砖、秦砖、汉砖、唐砖、宋砖、明砖、清砖、火砖、七孔砖、民国砖、水泥砖、瓷砖,阐述千年古都,演绎百年老宽窄巷。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范本基础版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范本基础版 Hangzhou Southern Song Dynasty Yujie Research Report Mode l Basic Edition 汇报人:JinTai College

杭州南宋御街调研报告范本基础版 前言:调研报告是以研究为目的,根据社会或工作的需要,制定出切实可行的调研计划,即将被动的适应变为有计划的、积极主动的写作实践,从明确的追求出发,经常深入到社会第一线,不断了解新情况、新问题,有意识地探索和研究,写出有价值的调研报告。本文档根据调研报告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档下载后内容可按需编辑修改及打印。 调查背景 根据规划,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是以中山路为轴,以吴山为心,以坊巷为基,形成“甲”字形空间格局。今年“十一”开街重点区块为中山中路鼓楼至西湖大道的南宋御街段,沿线亮点纷呈。 调查目的 帮助南宋御街更好的打响知名度,提供行销推广方案 南宋御街基本情况 南宋御街国际旅游综合体以中山路为轴,以吴山为心,以坊巷为基,形成“甲”字形空间格局。在南宋御街看到,这里集聚了一大批不同时期的特色建筑,从最早的南宋鼎盛时期到明、清建筑,从民国初年的西洋建筑到中山北路的现代化建筑,从各色宗教建筑到极富杭州地方特色的名人故居以及百年

老店,完全可以称之为“建筑历史博物馆”。据悉,南宋御街两侧坊巷、里弄连绵不绝,是老杭州人最为集中的区域,同时也是由南宋发展延续至今的杭州市井生活保存最为完整的区域,保留了带有浓厚地方特征的市井生活和邻里空间格局。 新老店一体化 在南宋御街除麦当劳、阿依莲、tonymoly……这些外来 文化外,主要的还是杭城的老品牌。这里是杭城“老字号”的集聚地,保留有胡庆余堂、方回春堂、叶种德堂、邵芝岩笔庄、九芝斋、豫丰祥、万隆火腿庄、景阳观、状元馆等10余处老 字号商号。另外,南宋御街亮相之后,这里还将成为杭州重要的文化创意产业特色街,不但拥有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而且还将建成一条公共艺术精品长廊。届时,《城河故事》、《新中国第一个居委会》、《印刷史话》等十余个主题的城市雕塑将讲述杭州历史,而杭绣、邵芝岩毛笔、王星记扇、西湖绸伞等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将给八百年御街增加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作为一个国际旅游综合体,杭州南宋御街将充满南宋元素,历史、现代、时尚、世界等元素交相辉映,给来到这里的人们提供一种“古代——现代——时尚创意”的独特经历。

南宋御街与河坊街的差异及其对比

南宋御街与河坊街的差异及其对比 南宋御街和河坊街现为杭州市重点打造的特色历史街区,依托地理优势与历史文脉,试图再现杭州特色人居风情街巷文化,本文将对两条历史街区进行全面得对比和比较。 1 概况及背景 清河坊位于杭州市吴山北侧,面积约13公顷。这里曾经是南宋都城临安的皇城根,也是杭州目前唯一保存较完整的旧街区,是杭州悠久历史的一个缩影。改建后的河坊街体现了清末民初风貌,重在突出文化价值,营造以商业、药业、建筑等为主体的市井文化,保持其历史的真实性、文化的延续性和风貌的整体性,同时确定河坊街为步行街。 南北横穿杭城的中山路,早在八百多年前,就是南宋都城临安城中南北走向的主轴线御街,此后也一直是杭州重要的城市商业中心所在和老城的中轴线。南宋御街以中山路为中心,北至环城北路、南至清河坊鼓楼,南北全长4.3公里,区块总面积约87公顷。规划将中山路分成三个空间段落:“传统步行街区”、“传统风貌街区”和“商贸街区”,并打造成“建筑历史博物馆”,成为杭州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之轴、整合之轴、延续之轴。 2 差异及对比 1、定位不同:河坊街是以清末民初杭州城市风貌为特色, 以传统商业、药业文化和人居文化为内涵, 集旅游、商贸、居住等功能为一体的历史文化街区,南宋御街总体定位为国际旅游综合体,展示南宋以来的传统商业文化,建筑类型从最早的南宋鼎盛时期到明、清的建筑,从民国初年的西洋建筑到中山北路的现代化建筑,从各色宗教建筑到极富杭州地方特色的名人故居以及百年老店,由南到北,南宋文化、明清文化、近代文化、现当代文化依次呈现,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历史文化序列,全方位展示了杭州的历史、现在、未来。 2、开发策略不同,河坊街着重从三个方面进行了提升和改造:一是处理好历史建筑与现代生活的关系;二是培育传统商业,以老字号活化、重现街区文脉之源;三是民俗文化搭台,民间艺人唱戏,以市井文化重现古街的原汁原味。 而南宋御街的保护与改造采取的策略是:一、街区整合,通过中山中路历史街区的保护,将其周边的杭州古城区散布的诸多历史街区,加以整合贯连; 二、形成杭州古城的历史街区群,集中展现杭州的历史变迁和发展历程;三、与河坊街差异化发展,御街与清河坊的建筑风格却不尽相同,御街体现了文化的多样性,西洋建筑与中国江南民居并存,相映成趣。 3、商业模式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