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 国 陆 军 士 官 制 度 简 介

美 国 陆 军 士 官 制 度 简 介
美 国 陆 军 士 官 制 度 简 介

自19世纪80年代末以来,美国陆军士官一直被看作“陆军的脊梁”。主要负责单兵训练、日常管理与对单兵和小组的领导。根据美国陆军退役一级军士长罗伯特?拉什所著《美国陆军士官手册》,笔者对美国士官制度的内容做有关摘录,希望能对消防部队士官管理起到些微启发与借鉴作用。

一、在美国陆军中,士官的主要职责有以下12项

1、对士兵进行单兵训练,使其掌握军职专业知识及士兵基本职能。

2、负责士兵的个人和职业发展。

3、对班、排、小组负责。

4、保持士兵军人形象、身体状况和开展训练。

5、保持士兵及其家人身体和精神上的安康。6、对下级进行监督、控制、激励和惩罚。7、在单兵和其所在单位之间进行沟通。8、计划并完成部队日常工作。9、维护既定的行为标准。10、保持队伍处于战备状态。11、维护部队宿营地、设施和工作区的外观及状况。12、对指挥系统制度的政策提出建议、予以支持并贯彻执行。

二、士官衔级

美国士官衔级从下到上分为下士、中士、上士和三级、二级、一级军士长、军种总军士长。各衔级最高服役时间为:下士10年,中士15年,上士20年,上士(军需)22年,三级军士长22年,三级军士长24年,排军士长、二级军士长26年,排军士长、二级军士长(军需)30年,指令军士长、一级军士长30年。

三、任职

指挥官可直接晋升下士,中士和上士先由士兵的士官领导者通过指挥系统向分队指挥官推荐,然后分队指挥官将推荐信递交给领导当地晋升委员会的由中校军官担任的晋升批准人。是否推荐士兵晋升是分队指挥官的特有权力。晋升为中士和上士的士兵必须根据军职专业在整个陆军系统竞争,按照在800分制度中所获排名来确定。高级士官(一、二、三级军士长)主要由陆军部选拔委员会进行选拔。值得注意的是美国陆军士官晋升不是按年限统一晋升,而是规定一个服役时间下限进行竞争,从晋升名单上除名的士兵可以询问理由并提出证明。

四、组织训练的方法

1、要把决策过程下放到懂得如何决策的最基层单位。

2、指导者通常应比被指导者高两级,这是培养有上进心的士官的好方法。

3、士官必须领导下属开展日常活动。

4、实施部队指导,即在实践中向高一级士官学习。

5、着眼于实际能力的训练。

6、到上一级岗位上岗体验。

7、课堂教学。

8、讨论会。

9、客座演讲。10、课外时间要充分利用时间学习,鼓励士兵参加继续教育并可适当加分。

五、士官培训

士官教育系统适应于陆军各部门的全体士兵。所支持的士兵人事管理系统分为5个等级。这5个等级依次代表了更高等级的能力、经历与级别。为了支持这些技能等级,陆军确立了5个层次的训练。完成新兵入伍训练后,士兵就具备了走上第一个岗位所需的专业与技术知识。以下4个技能等级(初级、基本、高级、资深)是通过士官教育系统培养的。从相应水平的士官教育系

统正规院校毕业是职务晋升的前提条件。如完成初级训练是晋升下士的前提条件,完成高级士官课程是晋升为三级军士长的前提条件。

六、陆军继续教育系统

1、陆军教育中心。士兵可以在此提高军职专业熟练程度,为普遍教育发展和大学学历测验计划做准备,以及丰富个人的知识。

2、中学补休计划。属于脱产学习计划,帮助士兵及其成年家庭成员获得中学文凭或同等学历证书。

3、业务学术技能训练。提供熟练完成工作和参加高级训练所需的学术能力的教学。

4、大学学位计划。

5、军人职业补习学校陆军学位计划。军人职业补习学校计划是一个由全国各地及海外各院校组成的网络,它承认并满足士兵对中学以后教育的愿望。

6、技能认可计划。通过这种计划可以使在服役期间学到的技能在民间得到承认。美国有《蒙哥马利现役士兵法案》和《退伍军人教育援助计划》等给院校在校生以及希望获得某种训练的士兵可以享受的教育福利。

七、体能训练

1、锻炼的7条原则:循序渐进、讲究规律、超量运动、形式多样、注意恢复、保持平衡以及目标明确。2、体能的5个要素:心肺耐力、肌肉力量、肌肉耐力、灵活性与身体构成。比较有特色的是体重控制计划,根据AR600—9陆军条例《陆军体重控制计划》规定,每个军人应达到军人体重控制标准,同时对脂肪含量进行硬性规定。体重控制不成功的士兵将被复员,脂肪含量标准超标的士兵将被取消入学资格。

八、安全与风险管理

1、陆军安全计划包括内容有:了解和遵守安全工作的方针、规定和标准作业程序;督促他人遵守安全程序;教育士兵避免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提前发现事故隐患;确保士兵能够安全地完成受领的任务;提供合适的工具与防护装备;纠正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如果不能纠正不安全行为与不安全因素,要及时上报;召开安全工作会议。

2、风险管理与评估的程序:判明、评估、决策、控制、监督。

3、饮烈性酒不能成为任何军人社交活动的目的和中心内容。滥用烈性酒而不合作或不能戒除者要做复员处理。

4、安全原则高于公平原则;安全是以作战为中心的思想;安全与完成任务是相辅相成的;每个人都应成为安全员。

九、退出现役

1、退休:服联邦现役20年或完成所有要求的服役义务的士兵可以退休。

2、退役分为荣誉退役(获个人勋章或因公致残)、一般退役、非荣誉退役和无表现退役(给予新兵阶段退伍后和无效入伍者)、行为不端或不荣誉退役(被最高或特别军事法庭批准判刑的士兵)。一般而言,退伍军人可享受12年的就业恢复期并可享受失业补助。合格伤残军人可得到4年的全时培训。

3、素质管理计划。该计划旨在禁止不胜任的士官在陆军中继续服役。不能或不会达到最低服役标准、或者在道德或伦理上行为不当、或者未能显示出继续服役潜力的士官,是素质管理计划的正当对象。从1988年至1997年,美国陆军根据该计划淘汰士官人数达到士官总数的2.5%。

二战中国几大战役

二战中国几大战役 二战从欧洲到亚洲,从大西洋到太平洋,先后有61个国家和地区、20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作战区域面积2200万平方千米。在此期间我国的战役有哪些呢?下面为大家整理了二战中国几大战役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二战中国出名战役:台儿庄战役 1938年3月14日,日本矶谷师团发动攻击。日军以数十架飞机30余门大炮狂轰滥炸,守军师长王铭章督战死守。3月18日,日军矶谷师团濑谷支队攻陷滕县后,当晚攻占临城(今薛城),以一部沿津浦线南下,于20日攻占韩庄,企图直犯徐州,遭到布防于运河沿线的我第52军郑洞国第2师的阻击;另一部福荣大佐的第63联队沿临赵(墩)铁路于18日攻占枣庄,20日攻占峄县城,矛头直指台儿庄。3月20日,日军矶谷师团借攻克滕县之威,在飞机的掩护下,集中4万人,配以坦克、大炮,向台儿庄发动了猛烈的进攻,企图一举攻占徐州。李宗仁以第2集团军总司令孙连仲率部固守台儿庄,第20军团军团长汤恩伯参谋长封裔忠率部让开津浦铁路正面,转入兰陵及其西北云谷山区,诱敌深入,待机破敌。24日,日军2000多人在飞机、大炮和坦克的配合下,开始向台儿庄大举进攻。坚守台儿庄北门的186团1营在王震团长和姜常泰营长的指挥下顽强抵抗,并在城北门外与日军展开白刃战。期间蒋介石赴徐州视察督导,勉励

前线将士英勇抗战。31日,国军守军将进入台儿庄地区的濑谷支队完全包围。是时,坂本支队由临沂转向台儿庄驰援,到达向城、爱曲地区,侧击第20军团。该军团即命第52军和刚到的第75军围攻坂本支队。激战数日,予日军以重创,使其救援濑谷支队的计划落空。4月3日,李宗仁下达总攻击令。第20军团汤恩伯部之第52军、第85军、第75军在台儿庄附近向敌展开猛烈攻势。日军拼力争夺,占领大部分街市。国军展开街垒战,逐次反击,肃清敌人,夺回被日军占领的街市。4月7日凌晨1时,中国军队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以孙连仲第2集团军为主组成的左翼兵团和以汤恩伯第20军团为主组成的右翼兵团在台儿庄及其附近地区大举反攻。敌兵遗尸遍野,各种辎重到处皆是,矶谷本人率残部拼命突围。激战4天,国军重创日军濑谷支队、坂本支队,其余日军残部于7日向峄城、枣庄撤退。至此台儿庄战役宣告胜利。 二战中国出名战役:平型关大捷 平型关大捷,是指在抗日战争中八路军115师于1937年9月25日在平型关附近伏击日本军队并取得抗日首胜的战斗。这次胜利打破了日本军队不可战胜的神话,振奋了全国人心,加强了全国人民抗战必胜的信念。同时通过此次战斗,八路军进一步明确了开展“独立自主的山地游击战”才是唯一正确的战略方针。平型关战斗中115师共歼灭日军1000余人。击毙日军中佐二人。缴获了日军汽车六十余辆、小摩托车三辆外(全部烧毁),九二步兵炮一门(无炮弹)、七三、七五山炮弹2000余发、步枪300余支、机关枪20余挺。

中国私营企业为解放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

中国私营企业为解放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 去年年初,解放军陆军装备采购率先走向市场,一批非军工企业、民营企业加入陆军装备军品招标竞争行列,标志着军队装备采购拥有了“货比三家”的选择权,解放军装备采购管理机制改革迈出重要一步。在这些民营企业中,为国防维和部队生产防暴装甲车的陕西省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尤显突出。 《金融时报》:民企装甲车驶入解放军兵营 2月2日,英国《金融时报》刊发了题为《中国军队向私营装备提供商开放》的文章,详细报道了中国私营企业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提供部分武器装备的情况。《金融时报》驻北京记者报道说:“去年,当中国军人赴黎巴嫩参加维和行动的时候,他们带去了一种非同寻常的装备--私营公司生产的装甲运兵车。 从陕西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采购的装甲车象征着中国军队数十年来单纯依赖国企业军工承包商的时代结束了。这一突破是中国战略决策层越来越意识到,私营企业是中国军队现代化的重要重驱动力量。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国营公司花了十年时间研发了中国第一代轮式装甲车,而据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总理王宝和透露,2002年,当公司瞄准了轻型装甲运兵车市场之后,仅用了15个月的时间就拿出了产品。王说:…我们的研发思绪方式与大型国营企业完全不同,我们走的是一条捷径。?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早在中国政府2004年允许军队从私营公司购买军事装备之前就着手研发轻型装甲运兵车。 在军工领域,中国政府仍坚持国营公司主导的做法,私营企业不允许研发生产诸如坦克和战机这样的武器系统,但国家现在允许私企进入部队的装备领域,甚至答应为私企提供低息贷款的支持。 宝鸡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的成功意味着有许多的益处。王总经理表示,他公司生产的轻型装甲运兵车每辆价值11万5000美元,比国际上同等的装甲车便宜了近一半。该型车的装甲车体和发动机是意大利伊维柯公司特许该公司经营的。

世界空军武器装备发展综述

2010年世界空军武器装备发展综述 2010年,尽管世界经济形势出现了好转,但金融危机的影响并未完全消除,未来国际安全继续存在诸多复杂多变而不确定的因素。因此,世界各国仍在不懈地积极发展自己的武器装备,新的武器技术和系统被源源不断地开发和投入使用。空军武器装备作为现代战争的关键制胜能力也在不断更新换代,继续呈现出信息化、体系化、远程化、多用途、长航时和无人化等多样化的发展特点。空军装备各领域的发展变化层出不穷。 一、美俄新一代战斗机发展取得重大进展 2010年,在新一代战斗机发展方面,最引人注目的变化包括: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原型机成功实现首飞;美国第五代战斗机F-35 和F-22 研制和装备继续取得重大进展;美国等国在积极探索第六代战斗机技术。 1月29日,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PAK FA勺原型机T-50成功完成 首飞,使俄罗斯成为美国之后世界上第二个能够试飞第五代先进战斗机勺国家,标志着俄罗斯勺第五代战斗机技术取得重大进展。PAKFA 在设计中采用了先进勺复合材料及气动技术,将具备超声速巡航、超机动、隐身和多功能等性能特点。按计划,俄罗斯第五代战斗机将在2015年开始进入服役。俄罗斯计划今后在本国第五代战斗机基础上开发出口型飞机,从而影响世界更多地区勺空中力量平衡。

2010年,美国第五代战斗机(包括F-35和F-22隐身战斗机)技 术发展又达到新的里程碑,其中最突出的是F-35 联合攻击战斗机(JSF)项目的第三种(也是最后一种)机型一一F-35C舰载型于6 月6日成功完成首飞,标志着JSF项目的原型机首飞阶段性工作已全部结束。F-35C集隐身、超声速、高敏捷性和综合航电系统等技术性能于一体,将为舰载战斗机带来跨代的性能提升。在F-35C之前已首 飞的F-35A常规起降型和F-35B短距起飞/垂直降落型2010年处在繁忙的研制试验阶段。其中F-35A的试飞遍及该机全部的下一代航空电子系统。 2 0 1 0年,美国空军还在制订已经进入服役的F-22 的改进升级计划,改进计划的要点包括:安装近年来刚刚投入使用的新型先进武器系统和正在开发中的先进通信设备;将原6种不同构型的F-22 统一为 3 种基本构型等。 2010年11月3日,美国空军装备司令部(AFMC向工业界发布了一份信息征询书,要求工业界提供关于可在2030 年左右形成初始作战能力的“下一代战术飞机系统”的形态构想及能力/技术需求信息。这种“下一代战术飞机系统”即美国空军所称的第六代战斗机),必须能够与具有空中电子攻击能力、先进综合防空系统、无源探测设备等先进能力的敌军作战。该机将具有完成导弹防御、空中遮断和近距空中支援等任务的能力等。 二、美国提出下一代轰炸机新方案 2010年3 月,美国国防部采办主管卡特宣布,美国国防部为下一代

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重点

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发展趋势与发展重点 吴世龙1 ,吴世岭 2 (1.解放军电子工程学院,合肥230037;2.庐江县白湖一中,巢湖231508) 摘要: 介绍了现有电子战武器装备的类型,探讨了电子战武器装备的现状及其发展趋势,并指出了未来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发展重点,对于了解电子战武器装备的现状及发展趋势等有一定的意义。 关键词:电子战;装备;现状;趋势 中图分类号:TN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CN32-1413(2004)06-0003-03 DevelopmentTrendsandEmphasesofTheEWWeaponEquipments WUShi-long1 ,WUShi-ling 2 (1.ElectronicEngineeringInstituteofthePLA,Hefei230037,China;2.TheNo.1MiddleSchoolintheLujiangCounty,Chaohu231508,China) Abstract:TypesoftheEW(ElectronicWarfare)weaponequipmentinexistenceareintroduced,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developmenttrendoftheEWequipmentarediscussed,thedevelop-mentemphasesaredemonstrated.ThisarticleisusefulinlearningthepresentsituationandthetrendoftheEWweaponequipment. Keyword:EW(ElectronicWarfare);equipment;presentsituation;trend 0 引 言 21世纪的战争是信息化战争,电子战必将成为信息化战争的主导作战样式,其重要地位和巨大作用将促使各国军队竞相发展电子战手段,以适应未来电磁环境条件下作战的需要。 21世纪电子战装备将进一步向系统化、系列化、侦察干扰一体化及标准化、模块化方向发展,四维战场空间制电磁频谱权的争夺,将会空前激烈。正如军事专家所断言的那样:未来战争的获胜者将永远属于“最善于控制和运用电磁频谱并拥有最新式电子战兵器的一方”。 同样,随着电子技术的飞速发展,电子信息技术设备已广泛渗透到电子战装备和电子战的各个环节。从侦察、监视到预警,从通信、指挥到控制,从情报处理到作战决策,都离不开电子信息技术设备。未来战争中电磁频谱控制权的 斗争将会更加激烈,对电磁优势的争夺将成为交战双方争夺的制高点,如何改进和发展自身的电子对抗及反对抗装备就成为一项极其紧迫的任务。 1 电子战武器装备的分类 现代战争电子战技术装备按用途大体可分为电子侦察、电子进攻和电子防御三大类。 电子侦察装备有太空侦察装备、空中侦察装备、地面侦察装备和海洋侦察装备。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已用这些装备在陆、海、空、天多维战场建成全方位、大纵深、立体化的电子侦察体系。 电子进攻是采用电子干扰、破坏、摧毁等手段,削弱或瘫痪敌方重要电子系统和设备效能的作战行动。目前发达国家军队的电子进攻手段及装备主要有通信干扰装备、雷达干扰装备、 收稿日期:20030915 2004年12月舰船电子对抗 Dec.2004 第27卷第6期 SHIPBOARDELECTRONICCOUNTERMEASURE Vol.27No.6

信息化武器装备在创新中加速发展

信息化武器装备在创新中加速发展 “陆战之王”在变革中逐鹿信息化战场 当前,创新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不仅已成为世界各军事强国推进新军事变革的基本内容,而且成为各国建设信息化军队的重要物质和技术基础。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世界一些发达国家的军队不断创新和广泛运用新的信息技术成果,采取研制、改造、整合等多种手段,加快建设信息化的武器装备体系,使信息化武器装备呈现出蓬勃发展之势。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发展迅速 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精确打击武器一起构成的探测——打击系统,已成为当今信息化战争的重要核心。随着技术进步和军事需求的新变化,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始终处于不断发展和完善之中,其内涵逐步扩展,功能不断增强,系统名称也在不断变化。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发和使用综合电子信息系统的国家,早在上个世纪50年代,美国就已建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指挥与控制”(C2)系统;60年代,随着远程武器特别是战略导弹和战略轰炸机大量装备部队,通信手段在系统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于是形成了“指挥控制与通信”(C3)系统;70年代,美国将情报作为指挥自动化不可缺少的因素,形成了“指挥控制通信与情报”(C3I)系统;到了80年代又加上“计算机”一词,变成了“指挥控制通信计算机与情报”(C4I)系统;海湾战争后,综合电子信息系统进一步增加了监视与侦察功能,演变为C4ISR系统。经过50多年的发展,美国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已由最初个别指挥机构分别建立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和在各军兵种内部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发展成为三军一体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当前,美国正在着力构建全球一体化的综合电子信息系统。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军事强国都把综合电子信息系统建设摆在重要位置,作为发展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的“龙头”。从各国情况看,综合电子信息系统主要有三种发展新趋势:一是继续大幅提升信息获取、处理和使用能力;二是实现一体化无缝链接,实现在全球任何地方获得全方位信息支援;三是提高生存能力,不断提高抗干扰和抗毁伤能力。 传统弹药日趋实现智能化 与传统弹药相比,现代弹药的一个突出特点是能够获取并利用有效信息来修正弹道,准确命中目标,因而具有极高的战斗效能。新型智能化弹药的出现,是军事技术发展史上的一次革命,它使弹药从原来的不可控发展到部分可控或完全可控。在西方发达国家,弹药的发展已经历了三代,目前正在向灵巧型、智能型方向发展。灵巧型弹药是一种在火力网外发射、“发射后不管”、自动识别与攻击目标的弹药。智能型弹药是能利用声波、无线电波、可见光、红外线、激光等一切可利用的直接或间接目标信息,自主选择攻击目标和攻击方式的精确制导弹药。 为适应迅猛发展的世界新军事变革,特别是未来信息化战争中实施精确打击的现实需要,世界各发达国家目前都在大力发展新型弹药。据悉,随着科技发展及其在弹药领域的广泛应用,未来弹药发展将呈现出如下新特点:一是精度高。采用新型制导技术,其命中精度将提高一个数量级以上,打击效果也将同步提高。二是射程远。各种防区外发射的新型弹药将成为发展重点,一些弹药甚至可能具备洲际作战能力。三是隐形化。新型弹药除采用高速飞行、改变弹道飞行轨迹、实现导弹末端弹道机动等措施提高突防能力外,还将广泛采用隐形技术,实现隐形化。总之,新型弹药将广泛利用人工智能技术,使之真正具备自主搜索、自主选择、自主攻击的能力。 信息化作战平台不断更新 信息化作战平台,集成了光电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众多高新技术,具有很高智能化水平和综合作战能力。20世纪70年代以来,美国等西方军事大国就开始将信息技术广泛应用于新型高性能武器装备的研制中,因而出现了种类繁多的信息化作战平台,如美军的M1系列主战坦克、M2系列步战车、宙斯盾驱逐舰、F-22“猛禽”战斗机,俄罗斯的T-90

一款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现状和未来

一款现代化武器装备的现状和未来 -----------歼轰-7A战斗轰炸机 摘要:歼轰-7”飞豹”是中国80年代自行设计研制的战斗轰炸机。该机主要装备海军航空兵,是解放军作战飞机中耀眼的新星。目前该机的改型歼轰-7A已具备全天候的精确对地攻击能力,而随着解放军近年对其的不断改进,多种型号的飞豹变型机也不断出现,大幅提升了飞豹战力。 我们小组介绍的现代化武器是歼轰-7A战斗轰炸机。 1998年第二届珠海航展,中国歼轰-7歼击轰炸机首次公开亮相,并获得了一个响亮的名字——飞豹,在建国50周年大庆中刚刚装备中国海军航空兵的歼轰-7飞过天安门,接受党和人民的检阅,经过中国广大科研人员艰苦努力,性能更先进、功能更全面的歼轰-7A列装中国空军,已经成为空军远程打击又一只有力的铁拳。 虽然当年空军暂时放缓新型歼轰机的研发,将主要精力放在了新型歼击机上面,但空军希望拥有更强攻击能力的愿望却没有放弃,特别是90年代国际形势和国家战略的转变,空军也确定了“攻防兼备”的建设方针,因此空军对具备昼夜全天候精确导航/瞄准、防区外攻击能力的战机的需求变的迫切起来,所以2000年以后,中国空军引进100架苏-30MKK歼击轰炸机,不过由于该机价格较为昂贵,加上远程精确打击能力的敏感性,空军也不希望在这个重要的作战能力完全依赖国外产品,因此随着国内相关系统如地形跟随雷达、导航吊舱及精确制导武器的成熟,改进后的歼轰-7——歼轰-7A也被空军所接受,成为空军执行远程作战任务又一只铁拳。 从外表来看歼轰-7A与歼轰-7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仅仅取消了翼刀,用整体风档替代原来带曲撑的风挡。但是从内部来说歼轰-7A与歼轰-7却有着天壤之别,歼轰-7A轰炸机更加具有全天候自主和非自主导航、作战管理以及系统综合显示和控制管理等功能。与相关系统相配合还具备昼夜全天候投放精确制导武器、防区外攻击和反辐射攻击等功能。 歼轰-7A另外一个比较重要的改进就是采用数字式四余度电传操纵系统替代了原来的模拟式三余度电传操纵系统,与后者相比,数字式电传操纵系统不但

抗战时期战区的划分

抗战时期战区的划分 第一战区 司令长官:程潜 作战地区:平汉路方面 兵力:共辖25个步兵师,2个步兵旅,2个骑兵师 第21集团军司令官商震,下辖:第32军军长商震(兼),骑兵第14旅旅长张占魁 第1集团军司令官宋哲元,下辖:第53军军长万福麟,第77军军长冯治安,第181师师长石友三,第17师师长赵寿山,骑兵第3军军长郑大章 第68军军长刘汝明(直属),第92军军长李仙洲(直属),第106师师长沈克(直属),第118师师长张砚田(直属),新编第8 师师长蒋在珍(直属),新编第35师师长王劲哉(直属),骑兵第4师师长王奇峰(直属) 第二战区 司令长官:阎锡山 作战地区:山西方面 兵力:共辖27个步兵师,3个步兵旅,3个骑兵师 南路前敌总司令卫立煌,下辖:第3军军长曾万钟,第9军军长郭寄峤,第14军军长李默庵,第93军军长刘堪,第15军军长刘茂恩,第17军军长高桂滋,第19军军长王靖国,第47军军长李家钰,第61军军长陈长捷,第14军团军团长冯钦哉 北路前敌总司令傅作义,下辖:第35军军长傅作义(兼),新编第2师师长金宪章,骑兵第1军军长赵承绶,骑兵第2军军长何柱国, 第18集团军总指挥朱德 第66师师长杜春沂(直属),第71师师长郭宗汾(直属),第33军军长孙楚(直属),第34军军长杨澄源(直属) 第三战区 司令长官:顾祝同 作战地区:苏浙方面 兵力:共辖24个步兵师,6个步兵旅 第10集团军司令官刘建绪,下辖:第28军军长陶广,第70军军长李觉,第79师师长陈安宝,暂编第13旅旅长杨永清 第19集团军司令官罗卓英,下辖:第4军军长吴奇伟,第18军军长罗卓英(兼),第79军军长夏楚中,第25军军长万耀煌,第73 军军长王东原 第23集团军司令官唐式遵,下辖:第21军军长唐式遵(兼) 第28集团军司令官潘文华 第23军军长潘文华(兼) 新编第4军军长叶挺(直属),独立第6旅旅长周志群(直属) 宁波守备司令王皓南,辖第194师师长陈德法 温台守备司令徐旨乾,辖暂编第12旅旅长李国钧 游击总司令黄绍雄 第四战区

外军及台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简介(汇编)

外军及台军指挥自动化系统简介为了适应现代战争的要求,今天我和大家一起了解一下外军的一些常识。外军对指挥自动化极为重视。美、俄等国从50年代开始研究这个问题,经过二、三十年的努力,已建成了整套的国家级的自动化指挥系统。北约各国以及日本等国近年来也急起直追,取得了可观的进展。 一、美军指挥自动化系统 美军首脑认为:“三位一体的战略进攻力量中,一个有足够抗毁性的指挥、控制与通信系统本身和洲际导弹、舰载弹道导弹和战略轰炸机一样,都是国家威慑力量的一部分”,“不保持对核攻击部队的指挥与控制,威慑力量就是一句空话。”可见美军对指挥自动化系统建设是非常重视的。 目前,美国军队拥有世界上最庞大、技术最先进的指挥自动化系统。按美军的指挥体系,分为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和战术指挥自动化系统。 (一)、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 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是用来指挥控制战略部队的指挥自动化系统,全称是全球军事指挥控制系统。这是一个规模庞大的多层次系统,它部署在全球各地,而且延伸到外层空间。美国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包括战略探测预警系统、指挥中心(国家级指挥中心和各联合司令部及特种司令部、各军种所属主要司令部的指挥中心)和战略通信系统。主要任务是:供国家指挥当局(通过参谋长联席会议)在平时、危机

时和全面战争的各个阶段都能不间断地对全球的美国战略核武器系统进行指挥和控制。美国总统利用它逐级向第一线作战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3分钟。如采用越级指挥,向该部队下达命令,最快只需1分钟。美国战略指挥网的组成如图7—2所示。 (二)战略探测预警系统 战略探测预警系统提供攻击警报,以防止战略突袭,对己方战略部队的生存至关重要。探测预警系统可分为:弹道导弹预警系统和轰炸机预警系统。弹道导弹预警系统,由预警卫星、弹道导弹预警、潜射弹道导弹预警、空间探测和跟踪系统等组成。其中“674”预警卫星系统,是美国战略预警的主要手段,它能在导弹发射30秒后探测到目标并进行跟踪,与大型相控阵雷达为主的陆基雷达系统互相配合,实现对发射区域和来袭方向的全面覆盖,整个系统对陆基洲际弹道导弹可提供25分钟的预警时间,对潜地弹道导弹可提供15分钟的预警时间。战略轰炸机预警系统,由远程警戒系统、超视距后向散射雷达、机载预警与控制系统、联合监视系统等组成。其中远程警戒系统由“远程预警线”的31个雷达站和34架E-3A预警飞机组成,远程预警线可提供2.5小时的预警时间,E-3A预警飞机探测距离400公里,1次扫描可探测显示600个目标,同时可引导100架飞机进行拦截。 (三)信息指挥中心 指挥中心是战略指挥自动化系统的核心部分,美军有30多个主要的指挥中心,分布在世界各地,其中国家级军事指挥中心、国家预

解放军各集团军军长以及政委名单

解放军各集团军(军)历任军长、政治委员2009-02-12 09:20 陆军第1集团军 历任军长 贺炳炎(1949.02-1952.06) 黄新庭(1952.06-1957.09) 唐金龙(1957.09-1965.08) 徐文礼(1965.08-1968.08) 朱启祥(1968.08-1973.03) 张治银(1973.03-1978.05) 张霖(1978.05-1983.05) 傅全有(1983.05-1985.06) 李乾元(1985.07-1990.06) 吴铨叙(1990.06-1992.11) 陈炳德(1993.02-12) 朱文泉(1994.02-1999.04) 张中华(1999.04-2002.11) 李增林(2003.01-2006.08) 蒋谟祥(2006.08-) 历任政治委员 廖汉生(1949.02-1952.06) 梁仁芥(1952.06-1954) 颜金生(1954-1964.05) 聂济峰(1964.06-1967.08) 杨力勇(1967.08-1968.08) 徐文礼(1968.08-1975.05) 阎志敏(1975.05-1978.05) 夏伟(1978.05-1981.06) 马骥良(1981.06-1983.07) 史玉孝(1983.07-1985.06) 吴铨叙(1985.07-1990.06) 王同琢(1990.06-1993.11) 赵太忠(1994.02-1999.04) 刘晓榕(1999.04-2006.12) 王平(2006.12-) 陆军第11军 历任军长 曾绍山(1949.03-1950.08,1951.02-1952.10)董占林(1970.01-1975.10) 陈家贵(1975.11-1980.12) 王争(1980.12-1983.05) 马秉臣(1983.05-1984.09)

中国轻武器发展史

中国轻武器发展史 步入199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将迎来她五十岁的华诞。中国--一个日新月异的国度,正成为世界注目的地方。 五十年的辉煌成就,写下了一首气势恢宏的交响史诗。国防现代化建设,则是这首交响史诗中一个重要的乐章。在这一乐章中,有人们所熟悉的轻武器,她是人民军队武器装备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伴随着共和国前进的脚步,轻武器事业经几代人的努力与追求,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从引进与仿制到自行设计与研制,从借鉴国外到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不断进取,不断飞跃,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轻武器发展道路。今天,让我们翻开新中国轻武器发展史册,聚焦各个年代,展示五十年的光辉业绩。 50年代引进与仿制轻武器发展迈开历史步伐 新中国成立伊始,年轻的共和国面对的是战争废墟,百业待兴。饱经风霜的中国人民,满怀对美好未来的憧憬,开始了建设宏伟的共和国大厦的新长征。 新中国成立时,人民军队的武器装备是极其陈旧落后的,基本上是缴获而来,还有很多是战争年代土法上马制造的。当时人民解放军拥有各种枪械200余万支(挺),还有数量不详的手榴弹及掷弹筒。其中步枪、冲锋枪、手枪约占94%。品种繁杂,破旧不堪,缺少配件,仅步枪口径从6.5mm到11.43mm多达13种,各种枪械的型号更是多达几十种,产于20多个国家,真可谓是“万国牌”。新中国的轻武器发展就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开始起步的。 新中国成立之初,国内几乎没有像样的兵器工业,帝国主义国家对新中国实行的封锁禁运政策又使中国不可能从西方国家购买急需的武器装备。枪弹也十分匮乏,有时一支枪只能配发几发枪弹。在抗美援朝初期,中央军委曾通令全军搜集、翻修枪弹,全力予以保障,但也只供应了1.2亿余发,仅为头两年作战实际耗弹量的70%,其余仍然依靠战场上缴获予以补充。为了摆脱困境,中央决定:一是从苏联进口部分枪械和弹药;二是仿制苏式枪械。 从1950年到1955年,中国从苏联共进口和接受枪械89万余支(挺),弹药也基本有了保证。在进口的同时,我国开始着手仿制苏式枪械。1950年10月26日,兵工战线在简陋的工业生产条件下,成功地仿制了苏7.62mmППШ-41式冲锋枪,命名为50式7.62mm 冲锋枪(见图1)。随后开始了批量生产,共有3.6万支冲锋枪出厂,并装备部队投入使用。此外,还仿制生产了7.62mm手枪弹720万发,虽然数量不是很大,但为支援抗美援朝作出了应有的贡献。这也标志着新中国的轻武器发展迈出了可喜的第一步。 1953年开始正式转入仿制苏式武器装备。首先,从苏联引进了第一批枪械产品技术资料,到1954年底,中国兵工战线仿制的苏式枪械有:54式手枪(仿苏ТТ30/33式托卡列

巴顿将军简介3则

《巴顿将军简介》 巴顿将军简介(一): 乔治巴顿(GeorgeS.Patton,1885年11月11日-1945年12月21日),美国陆军的一位上将,以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欧洲战场先后指挥美国陆军第7集团军和第3集团军而闻名。巴顿于1885年出生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军人家庭中,他先进入维吉尼亚军事学校学习,之后入读西点军校。他参加了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代五项的比赛,并为M1913型军刀的设计者。之后他加入了美国远征军新成立的坦克军团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在战间期,巴顿一向是美国陆军装甲战学说发展的一个核心人物,在全国各地出任过众多职位。他的军衔不断得到提升,并在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为美国第2装甲师的指挥官。1945年12月21日,巴顿在欧洲发生一场车祸后逝世,享年60岁。 巴顿将军简介(二): 巴顿将军 巴顿于1885年出生在一个历史悠久的军人家庭中,他先进入维吉尼亚军事学校学习,之后入读西点军校。他参加了1912年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现代五项的比赛,并为M1913型军刀的设计者。巴顿在潘乔维拉远征期间首次参与战斗,这也是最早的机械化作战实例之一。之后他加入了美国远征军新成立的坦克军团并参加第一次世界大战。巴顿在战争期间首度统领位于法国的美国坦克学校,但是到战争快要结束时因负伤而离职。在战间期,巴顿一向是美国陆军装甲战学说发展的一个核心人物,在全国各地出任过众多职位。他的军衔不断得到提升,并在美国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成为美国第2装甲师的指挥官。 1942年,巴顿带领美军将士在北非战场透过入侵卡萨布兰卡进入地中海战场,之后他在那里快速恢复了美国第2军团受挫的士气,从而建立了自己是一位有效率指挥官的名声。巴顿随1944年诺曼底战役而指挥第3集团军回到战场,他领导了一场十分成功的行动快速穿越法国。突出部之役期间,他带领第3集团军解救了被围困在巴斯通的美军,并在战争结束前率先带领自己的部队进入德国本土。战争结束后,巴顿曾短暂担任巴伐利亚的军政府首长,然后成为美国陆军第15集团军指挥官。1945年12月21日,巴顿在欧洲发生一场车祸后逝世,享年60岁。 早年经历 小乔治史密斯巴顿于1885年11月11日在他家人位于这天圣玛利诺附近的一个农场出生,父亲是老乔治史密斯巴顿(GeorgeSmithPattonSr.),母亲叫鲁斯巴顿(RuthPatton),母亲的娘家姓叫威尔森(Wilson),巴顿还有个妹妹安妮(Anne),一家人拥有苏格兰爱尔兰和英格兰血统。巴顿的家庭有着历史悠久的军事背景,于美国独立战争普林斯顿战役中遇难的休默瑟(HughMercer)与巴顿家族有血缘关系,巴顿的爷爷老乔治S巴顿(GeorgeS.Patton,Sr.)上校曾在南北战争期间统领弗吉尼亚第22步兵团并最终战死沙场,他的大伯父沃勒T巴顿

中国武器装备在世界武器装备中占有什么地位

中国武器装备在世界武器装备中占有什么地位中国武器由于国家的历史和政治原因在世界上的地位比较特殊。 简单说,军事装备革新速度最快的冷战时期,中国曾经利用高超的政治手段(或者说被逼无奈)先后站在了苏、美两个阵营吸收了对立双方的不同技术(当然还是苏系的味道浓重些)。而进入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实力的迅速增强,以及东西方各国对于意识形态的淡化,中国有机会同时接触到前苏俄和欧美国家在不同战略思路、技术环境下研发的武器系统。 相对不偏不倚的技术来源,加上中国对尖端技术人才的培养和储备,使得中国武器装备的研发在近年来突飞猛进。一方面,中国拥有大量可靠性强、易于生产制造(苏式思想)的武器不但满足了自身在“量”上的需求,还能够对第三世界国家进行军援从而对其政治产生影响、保证军工企业盈利,促进武器研制生产。另一方面,中国目前已经拥有足够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去支撑关键武器系统的研发和科技方面的攻关、突破,在未来战争的核心武器研发上奋起直追(向欧美发达国家学习技术)。当然,不得不说,大多数中国武器尤其是现代化的新式武器都没能在战场上得到实战应用,可靠性、合理性仍然是一个问号。 如果中国能够始终保持发展有自身特色的军事工业,在苏俄最求数量和廉价、欧美最求质量和技术两个极端间把握好方向,尽力将社会浮躁世俗的风气排除在竣工体系外,相信不久的讲来世界武器的第三级将会是“天朝”。 顺带说下,我们最有竞争力的不是有钱、也不是会山寨,而是拥有那批才华横溢的年轻技术专家 立足我国经济建设与国防建设基础,应当如何发展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既是强国之策,也是强军之道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强国之策。把国家建设成为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强国,始终是古今中外所有国家的奋斗目标。历史证明,不谋经济发展,成不了富国,也谈不上强国;只谋经济发展,可以成为富国,但如果忽视国防建设,仍旧成不了强国。要真正实现强国目标,必须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一方面,经济建设是国家强盛的根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把发展作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使我国的经济总量明显提高,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越来越举足轻重的作用。另一方面,国防建设是国家强盛的支柱。发展需要有安全保证,没有强大的国防,任何发展的成果都有随时失去的可能。正如胡主席所指出的,国防实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防建设搞不上去,经济建设的安全环境就难以保障。清朝的康乾盛世,白银储备世界第一,可是富国弱兵,后来,虎门一声炮响,一代王朝从此败落。科威特富甲全球,但国防虚弱,以至被伊拉克在几个小时之内占领。历史警示我们,处理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的关系,是事关国家发展和强盛的根本性问题。我们必须紧紧抓住21世纪头20年重要战略机遇期,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国之梦。 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是强军之道。经济建设是国防建设的基本依托,经济建设搞不上去,国防建设就无从谈起。强大的前苏联之所以分崩离析,与美国迫使苏联陷入军备竞赛,拖垮其经济根基有着直接关系。经济发展的水平决定着国防力量的形态。农业时

21军

我军历史上的70个军—第21军 [作者:佚名发表时间:2004-9-14 19:07:57 阅读: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21军的前身是华东野战军第2纵队。该纵队是由新四军第2师和第4师的部分部队发展而来的。它的前身有一部分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中国工农红军第28军。 1938年春,留在皖西北地区坚持武装斗争的红28军,改编为新四军第4支队,下辖由鄂豫皖边的红28军鄂豫边游击队编成的第7、第8、第9团、手枪团,共3100余人。3月14日,第4支队由湖北省红安县七里坪东进。4月,进至舒城、庐江、无为、桐城地区展开抗日武装斗 争。1939年5月,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成立,第4支队归其指挥。6月,第4支队整编,下辖第7、第9、第14团,后开创了以定远东南藕塘为中心的津浦路西抗日根据地;同时,以第4支队第8团为基础在 安徽定远组成新四军第5支队。1941年1人,新四军江北指挥部改编组成新四军第2师。第4支队改编为第2师第4旅,第5支队改编为第2师第5旅。1945年9月第4、第5旅北上山东。 1945年10月,由新四军第2师第4、第5旅和第4师第9旅,在山东峰县组成新四军第2纵队,罗炳辉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韦国清任副司令员,赵启民任副政治委员,詹化雨任参谋长、王集成任政治部主任。辖第4、第5、第9旅,共2.4万余人。纵队成立后,归津浦前线指挥部领导,开赴津浦前线作战,参加界河、临城、枣庄等战斗,歼敌2万余人。1946年1月,改称为山东野战军第2纵队。6月,该纵队第5旅调归淮南军区建制。 1945年11月,以新四军第4师第11、第12旅为基础,在淮北组成华中野战军第9纵队,张震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饶子健任副司令员,姚运良任参谋长,王学武任政治部主任。辖6个团,共1万余人。纵队成立后,参加津浦路和陇海路东段破击作战,攻克赵墩、碾庄、八义集等车站,彻底破坏了大许家到白塔埠的铁路,给拒绝投降的日伪军以严重打击,从而使我山东、华中两大解放区连成一片。 1946年7月,在朝阳集战役中,第2纵队主攻,第9纵队阻援,全歼国民党军第92旅。8月,第2、第9纵队参加泗县战役,给国民党军第172师以重创;10月至11月,参加淮阴、涟水保卫战;12月参加宿北战役,协同兄弟部队全歼国民党军第69师;1947年1月参加鲁南战役,在苏北方向完成阻击国民党军第7军及第11、第74、第28师北进的任务。

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军队武器装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 确立超常规发展战略 世界主要发达国家武器装备在基本实现机械化后,又不失时机地启动了数字化建设,开始向信息化转变。我军基础相对薄弱,要完成从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跨越,必须充 分发挥后发优势,及早瞄准未来主战场,长远规划武器装备项目,采取超常规发展战略,尽 快缩小与强敌的技术差” 在发展方向上,瞄准前沿,超前预测。针对未来战争信息化程度更加明显、作战空间更加广阔等特点,紧密跟踪世界军事科技发展动向,把握武器装备发展脉搏,把规划的主要方向转移到战略性、前瞻性、关键性的信息技术上来。按照打仗需要什么就发展什么”的原则,从顶层上搞好武器装备发展的总体设计,努力形成地面、海上、空中、太空相配套,战略、战役、战术相配合,作战与保障相匹配的信息化武器装备体系。通过超前规划和设计,力求在高起点上赶超,争取在高水平上突破,以跨越换时间,以突破换速度,以特色换质量,努力在关键领域赶上甚至超过发达国家军队武器装备发展步伐。 在规划步骤上,未雨绸缪,分步跨越。新军事变革的实质是军事领域信息化,要广泛采用先进信息技术和信息化的武器装备,有效开发和利用与国家安全利益相关的信息资源,全面提高军队战斗力。要立足国情、军情,着眼长远发展,分阶段、分步骤地进行跨越:第一阶段,以信息化需求牵引机械化发展,进一步提高机械化建设的质量、效能和水平。第二阶段,在巩固和强化机械化的基础上,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军队信息化体系。第三阶段,形成与 主战武器高度一体化的武器装备体系,使我军具有较高的指挥控制、态势感知、快速部署、联合作战和实时保障的作战能力。 在项目安排上,抓住关键,形成特色。要把有限的投入用在刀刃”上,通过局部跃升带动整体发展。要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攻克难关,重点解决规模小、效能低的问题,逐步构建全军各类信息的实时指挥控制、全维侦察监视、数字通信传输、有效电磁压制和精确火力 打击的综合平台。当前,要着力研制GPS干扰器、电磁脉冲炸弹、芯片生物武器等新机理、 新概念信息战装备,大力研究黑客程序、计算机病毒等网络攻击技术。通过这些信息战项目 的研制、开发和运用,力争在未来作战中获取局部优势,真正掌握几件有效制敌的新法宝。 实行一体化发展模式 新军事变革是由军事技术的进步、武器装备的发展、军事理论的创新以及编制体制的调 整等要素构成的。这些要素之间存在着一系列双向或多向的互动关系,即技术进步和武器发 展推动新军事理论的形成,新理论又对武器装备发展提出新的需求,引导军事技术向前推进。 新武器装备和新军事理论促使军队编制体制发生变化,而编制体制上的变化,又从制度上、组织上保证了新武器装备和新军事理论之间的统一。因此,要实现武器装备建设的跨越式发 展,就必须在精心规划、周密部署的基础上,使内部各要素有机融合”以一体化的发展模 式促进武器装备战斗力的提高,努力缩小与世界军事强国的差距,全面加速跨越式发展的进程。 机械化平台的改造和信息化装备的研制,贯穿于武器装备寿命周期各个环节,包含火力、机动、防护和信息等多个领域,涉及训练、使用、维修、管理等多方面。应运用系统工程、并行工程等原理,采用综合设计模式,强调技术标准统一,使用手册与训练法规等相关配套建设也要紧紧跟上,以此保证一体化发展模式的顺利实施。主装备及其保障系统,平台及其 信息系统要作为一个整体同步进行研制,使其达到最佳匹配,以提高武器装备本身的可靠性、 维修性和保障性,确保武器装备能够尽快适应信息化战场作战的要求。 现代战争是武器装备体系的整体对抗,是各种武器装备系统之间和系统内部整体合成能 力的对抗。与之相应,武器装备建设的跨越式发展,就不仅是单个武器装备和战斗单元战力

新中国解放军军鞋发展史

新中国解放军军鞋发展史 解放鞋图片 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在开国大典黑白记录片中可以看到人民解放军所穿着的几乎都是解放鞋。一双小小的解放鞋伴随着解放军官兵走过了50多个春夏秋冬,直到2004年解放军总后勤部宣布解放鞋正式退役。 说起解放鞋,它可是新中国成立后人们生产、建设、劳动的功臣,不仅解放军战士穿,就连普通百姓也十分爱穿。据资料记载,解放鞋起源于解放战争时期,由于国民政府的全面围剿,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革命武装力量物资供应困难,很多军鞋多为农村妇女手工生产的粗布鞋,解放鞋就这样诞生了。有意思的是,虽然解放鞋这个名字被叫了半个多世纪,但在解放军军需部门的有关正式文档资料中却怎样也找不到解放鞋这个词,这种军鞋的正式名称只有一个——布面胶鞋。至于解放鞋这个称呼的来历,目前有两种说法:一是指这种军鞋在解放战争中诞生;二是指解放军穿用的制式军鞋。50年代初,随着我国橡胶工业的发展,解放军各部队全部换成了解放鞋。 解放鞋刚投入部队服役就派上了大用场,朝鲜战争爆发后,我国大批志愿军入朝参战。由于建国初期的物质条件所限,志愿军战士即使在寒冷冬季仍然穿着单薄的解放鞋穿山越岭,而他们最强大的对手——美国军队却配发了舒适的防寒靴。在美国人看来,志愿军的胶鞋无论如何也比不上美军的牛皮军靴。但在朝鲜山区,简陋的胶鞋却发挥了不小的作用。时任远东美军总司令的李奇微就对志愿军的胶鞋印象颇深,在其回忆录中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战线上又四处响起狂乱的军号声和粗野的吼叫声,敌人的步兵则穿着胶鞋悄悄地爬上黑暗的山坡,渗入我方阵地。”对美国人来说,这些穿着胶鞋,走路悄无声息的中国士兵像丛林中的美洲豹一样可怕。倘若志愿军都穿着厚重的军靴搞渗透,恐怕在几十米外就被人发现了。半个多世纪以来,作为平战结合的通用军鞋,解放鞋参加了中国军队的历次作战行动,并在部队训练、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不少老兵至今仍对伴随着他们度过

1944年7月1日苏联红军战斗序列

1944年7月1日苏联红军战斗序列(转载原作者遥远的星 ) 第一部分 卡累利阿方面军 第14集团军 第126轻山地步兵军(第72海军步兵旅﹑第31滑雪旅),第10近卫步兵师,第14步兵师,第2筑垒地域,无编号独立机枪营,第901军属山地炮兵团,第1066军属炮兵团,第1236加农炮兵团,第172﹑275﹑297迫击炮团,第41近卫迫击炮团(火箭发射车),第156防空炮团,第325﹑487独立防空炮营,第31﹑733独立工兵营 第19集团军 第21﹑67﹑104﹑122﹑341步兵师,无编号的独立机枪营,第1216军属炮兵团,第51﹑1293加农炮兵团,第268﹑566迫击炮团,第53﹑59﹑305近卫迫击炮团(火箭发射车),第186防空炮团,第48﹑208﹑261独立防空炮营,第38近卫坦克旅,第73近卫独立坦克团(21辆KV-1),第88独立坦克团,第279独立工兵营 第26集团军 第31步兵军(第45﹑83﹑205步兵师),第54﹑367步兵师,无编号的独立机枪营,第471加农炮兵团,第441发反坦克炮团,第278﹑565迫击炮团,第52近卫迫击炮团(火箭发射车),第272防空炮团,第369独立防空炮营,第91独立坦克团,第73独立装甲列车营,第170独立工兵营,第193﹑195独立爆破火焰喷射连 第7集团军 第4步兵军(第114﹑272步兵师,第70海军步兵旅,第3海军陆战旅),第94步兵军(第135﹑221﹑327步兵师),第99步兵军(第18﹑65﹑310步兵师),第127轻型山地步兵军(第30﹑32﹑33滑雪旅),第37近卫步兵军(第98﹑99﹑100近卫步兵师),第368步兵师,第69海军步兵旅,第31独立海军陆战营,第150﹑162筑垒地域.第7突破炮兵师(第11﹑17﹑25轻型炮兵旅,第9近卫轻型炮兵旅,第105超重型榴弹炮旅,第3迫击炮旅),第1近卫军属炮兵旅,第149﹑633﹑1942军属炮兵团,第905军属山地炮兵团,第1237加农炮兵团,第989榴弹炮团,第460﹑514反坦克炮团,第331独立超重炮兵营,第354独立重型炮兵营,第173﹑298﹑482﹑530﹑535﹑619﹑620﹑621迫击炮团,第7﹑25近卫迫击炮旅(火箭发射车),第20﹑46﹑64近卫迫击炮团(火箭发射车),第3独立炮兵观测气球营,第40防空炮师(第1407﹑1411﹑1415﹑1527防空炮团),第275﹑1650防空炮团,第54﹑268﹑616独立防空炮营. 第7近卫坦克旅(37辆T-34),第29坦克旅,第70近卫独立坦克团,第89(18辆)﹑92独立坦克团,第338﹑339重型自行火炮团(17辆JSU-152),第378近卫重型自行火炮团(17辆JSU-152),第370﹑371﹑372近卫自行火炮团,第275﹑284独立特殊任务摩托化步兵营,第1摩托化工兵旅,第13﹑20突击工程兵旅,第1近卫独立营造工兵营,第18独立工兵营,第54﹑55﹑97舟桥营,第7﹑28﹑40独立喷火营. 第32集团军 第27﹑176﹑289﹑313步兵师,未知数的独立机枪营,第280迫击炮团,第63近卫迫击炮团(火箭发射车),第446独立防空炮营,第90独立坦克团,第261独立工兵营,第6独立喷火营,第194﹑196独立爆破火焰喷射连 方面军直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