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益母草看中药的药理作用

从益母草颗粒看中药药理与毒副作用

方舟子作为“威名远扬”的反中医人士,曾以益母草颗粒作为例子,用以批判中医。中医药是否真的如方舟子所说在科学面前一无是处?中华传承5000多年的文明是否真的到了末路?对此,我选取以下几个方面来反对方大师的言论。

其一,偷换概念。方舟子所标注益母草颗粒的成分为益母草,但实际上益母草颗粒的主要成分包括川芎,当归,木香,益母草,并不是方舟子所言的仅仅一味益母草而已。中医治病所开方剂千变万化,大到该选哪几味药,小到某一味药的几钱的剂量差别乃至某味药的产地与出产时间,都十分讲究,而方大师倒好,直接给益母草颗粒成分去掉了四分之三,此处的错误实在不是一个扛着科学打假卫士大旗的人士所应该犯的。

其二,断章取义。方舟子在文章里截取益母草“总调胎产诸证”(《本草蒙筌》)、“治一切血病及产妇一切损伤”(《卫生简易方》)的功效,认为其夸大事实,但须知,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没有包治百病的良药,此外古人著书常以“治一切”“总调”等来表明某一药在治疗某些方面的疾病时具有很好的疗效,并不是指可以治所有此类疾病,中医讲究辨证论治,若有包治百病的药,何须历代医家穷极一生去研究著书立论,直接一味药就行了。

其三,删减信息,误导读者。方舟子在文中言及益母草有时反而能加重妇产科疾病。诸如益母草能加重痛经;致产后宫缩痛。以益母草浸膏饲喂孕兔会引起流产等,但这里并未提到所用益母草的剂量,不言剂量就断定某一药物会加重疾病是十分幼稚和缺乏专业素养的。举个例子,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庆大霉素在药用剂量内可以起到很好的杀菌作用,但是一旦过量服用,就会产生耳毒性,造成听力减退、失聪等后果。所以方舟子在此处删减了信息,给读者一种益母草是有毒的假象。

实际上,药理研究证明,益母草有收缩子宫、兴奋子宫的作用,其有效成分为益母草碱,对离体子宫、在体子宫和子宫血管均呈兴奋作用,使子宫收缩明显增强,紧张度增加,且持续时间明显增强【1】。其益母草碱的作用与剂量有关,对在体子宫经快速静注,0.5min后即出现兴奋作用,强度与作用随用量加大而增长【2】,应用益母草后出现剧烈宫缩痛,导致子宫肌组织缺血而引起疼痛【3】。至于方舟子所言益母草之肾毒性,事实上,益母草可用于治疗急慢性肾炎水肿,营养不良性水肿及不明原因性水肿,动物实验表明,益母草可以保护由庆大霉素所致的大鼠的急性肾功能衰竭。【4】至于方舟子所言益母草致癌作用,更是漏去一大段信息,在方舟子所引用的文献原文里是这么叙述的:细叶益母草甲醇浸润膏可促进小鼠妊娠依赖性乳腺瘤(PDMT)和由之引发的乳腺癌的发生。但抑制由增生性泡状瘤(HAN)引起的乳腺癌,使HAN数目减少,体积缩小。【5】这里所表达的意思与方舟子所截取的意思是否一样,相信明眼人都能看出来。

最后方舟子所言益母草能导致过敏反应,甚至有致死报道,更是引人发笑。是药三分毒,这个概念估计小孩子都知道,西药诸如青霉素,糖皮质激素等等都有各自对应的过敏反应,致死的报道估计是益母草的几倍几十倍,只是却没看到方大师去打击青霉素之类的,令人费解。

总之,中药也是药,并不是仙丹神药,它也有其发挥作用的特定场合和适当用药剂量,只有在正确的场合使用正确的剂量,中药才能治疗疾病拯救生命,若是应用不当,不管中药西药都会造成严重后果,作为医生,我们所需做的是熟悉中药的药理,以正确的使用之,为中医发展做出一份贡献。

参考文献:

【1】金琦,益母草不同剂量的药理作用与应用[A],天津中医药,2003年10月第20

卷第5期

【2】刘寿山,中药研究文献摘要[M].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581

【3】张淑杰、王春芳,益母草致产后宫缩痛[J].浙江中医杂志,2002,37(6):235

【4】黄帆、陈小帆,浅谈益母草在妇科中的应用[J] .福建中医药,2002,33(5):41-42 【5】Nagasawa H,Inatomi H,Suzuki M,et al. Further study on the effect on the effects Of motherwort on preneoplastic and neoplastic mammary gland growth in multiparoua GR/A mice [J]. Anticancer Res ,1992,12 (1):141-14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