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学案答案:第一讲 语法概说与句法成分

导学案答案:第一讲 语法概说与句法成分
导学案答案:第一讲 语法概说与句法成分

第一讲 语法概说与句法成分

【学习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和掌握现代汉语语法的总特点以及现代汉语的句法成分。

2.能力目标:①正确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总特点;②能够准确判断现代汉语的句法成分。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该讲的学习使学生深入了解现代汉语语法的特点,为提高学生个人母语素养以及他们日后正确传授语言知识奠定基础。

【重点和难点】

1.现代汉语汉语语法的总特点。

2.现代汉语的句法成分。

【学法指导】

1.课前阅读纸质教材《现代汉语》下册1页-7页、58页-85页,并完成后面的预习要求。

2.通过课中学习和讨论,梳理该讲内容。

3.课后进行总结,构建知识体系。

【课前预习】

一、名词解释

1.语素:构成词语的最小的音义结合体。

2.词:能够独立运用的最小语言单位。

3.短语:词和词在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层面上能够搭配组合起来的没有句调的语言单位。

4.句子: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5.句法成分:短语和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包括:主语、谓语、述语、宾语、定语、状语、

补语、中心语。

6.主语和谓语:主语是谓语陈述的对象,谓语是陈述主语的,两者之间有陈述关系。

7.动语和宾语:动语在前,表示动作行为,是支配、关涉后面的宾语的成分,宾语表示人、

物或事情,是动作所支配、所关涉的对象。

8.定语:名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9.状语:谓词(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前面的修饰语。

10.补语:动词、形容词性短语里中心语后面的补充成分。

11.中心语:偏正短语中被修饰语所修饰、限制的中心成分。

二、简答题

1.汉语语法的总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汉语语法的四个主要特点。

总特点:汉语缺乏严格的词性变化。

主要特点:[1]虚词在汉语里起重要作用;[2]语句在汉语里具有重要影响;[3]汉语词类与

句子成分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4]词、短语、句子的结构关系基本一致。(例略)

2.请以“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为例,说明汉语语法语序变化的特点。

语序是汉语句法结构中的一个主要的表达手段,同样的词排列顺序不同,句法结构关系也

不同,所表达的意义也有所不同。“不怕辣”“辣不怕”“怕不辣”结构关系分别是偏正、主

谓、述宾。从语义上看,其语义程度越来越深,这和否定词的语义指向有很大关系。“不怕

辣”有被动承受的意味,“辣不怕”有主动承受的意味,“怕不辣”有主动挑战的意味。

三、分析题

1.指出下列句子的主语和谓语。

(1)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是亿万人民群众的切身事业。(述宾||述宾)(2)现状和习惯||往往束缚人的头脑。(联合||偏正)

(3)一年||三百六十五天。(量词结构||量词结构)

(4)康熙皇帝||对当时西方传教士所带来的一切欧洲学术,几乎都发生兴趣。(同位||偏正)

(5)当年红军二方面军长征渡金沙江时总指挥贺龙写的一封信||已经在云南丽江纳西族自

治县发现。(偏正||偏正)

(6)越王勾践||独自坐在石室里。(同位||偏正)

(7)用历史著作《三国志》去对比文学著作《三国演义》,||未尝不是有益的事。(偏正||偏正)(8)几乎大多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史学界的评价还莫衷一是。(偏正||主谓)

(9)中国实行改革开放的30年||是中国现代史上最好的30年。(偏正||述宾)

2.指出下列句子的宾语和补语。

(1)阳光火一般地喷下来,我热得气都喘不过来。

(2)他的话说到我的心坎里了。

(3)这批汉代简册的发现,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4)这些见解道出了古代东方学术精神和希腊科学精神的深刻差别。

(5)树上掉下一个苹果来。

(6)老窗找到了他的同学。

(7)我们走进了昨天还是威风凛凛的大门。

(8)这时已经是下午三点多钟了。

(9)我们左右张望了一下,想从左边长廊走出去。

(10)一条船可以坐五十人。

(11)他到医院看几天病。

(12)考得上,是你的福气。

【预习总结】

我的困惑:

解决困惑(课中或课后解决):

【课中学习】

【课后检测】思考和练习一P7;思考和练习五P84-85 【学习小结】

张道真实用英语语法学习笔记 第一章 概论

第一章概论 1.1语法的内容 1.1.1词法与句法 语法是研究词形变化和句子结构的科学。研究词形变化的部分称为词法(Morphology),如名词的数、格,动词的时态、语态,都属于词法范畴。研究句子结构的部分称为句法(Syntax),如句子的成分、语序、句子种类等,都属于句法范畴。这两部分虽各有不同内容,中间的关系却非常紧密。在谈词法时不可避免要涉及句法,在句法中也有很多部分与词法有关。因此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既要注意这两者之间的差异,又要注意两者之间的联系,机械地把它们分割开对学习是不利的。 1.1.2 语法与词汇 语法虽有一定的独立性,但它与词汇是密不可分的。语法指遣词造句的规律,但它离不幵词汇。语法体现在词汇中,而词汇受语法的制约。语法好比是骨架,而词汇好比是血肉,两者也是枝与叶的关系。要形成有机的躯体和繁茂的枝叶,必须把两者结合在一起。在英语入门阶段,主要学词汇,也学少量语法。等词汇积累到一定水平,例如巳掌握三四千词,则有必要多学一些语法。头一遍可学一套简明语法。等词汇积累到6,000至8,000时,可以学一本比较大型的语法。学语法可以帮助更快地积累词汇和掌握词汇,提髙语言学习的自觉性。不论是加强语言理解力或使用的能力,语法都可以发挥重要的作用。比较理想的做法是把语法和词汇交叉学习,经过多次反复,才可更深入掌握语言。学词汇大体上是加强感性认识,学语法则是提高理性认识。只有把两者结合起来才能真正掌握语言。这本语法的特点是对词汇给予充分的重视,脱离了丰富的词汇,语法会是一些干巴巴的条文。只有两者并重,才能学到有血有肉生动的语言。 1.2词类 1.2.1词类 英语中的词可根据词义、句法作用和形式特征,分为 十大类,称为词类(Parts of Speech),它们是: 名词Noun (n,) 人或事物的名称girl, history 代词Pronoun (pron.) 代替名词、数词等they, many 数词Nuineral (num.) 表示数目或颖序nine, third 形容词Adjective (adj,) 表示人或事物的特征brave, small 动词Verb (v.) 表示动作或状态hear, know 副词Adverb (adv.) 表示动作恃征或性状特征nicely, very 冠词Article (art.) 用在名词前,帮助说明其意义a(n), the 介词Preposition (prep. ) 用在名词、代词前说明与別的词的关系for,from 连词Conjunction (conj,) 用来连接词与词或旬与句and, if 感叹词Interjection (inter上) 表示说话时的感情或n气oh, ah 在这十种词类中,前六种可以在句子中独立担任成分。如名词可用作主语、宾语等,动词可用作谓语等,称为实意词(Notional Words)。介词、连词、冠词都不能独立在句子中担任任何成分,称为虚词(Form Words)。感叹词一般不构成句子的成分,可以看作特殊的一类。除了这十大类之外,还有表示肯定与否定的yes和no,还有不定式前的小品词(Particle) to。实意词大多数在句子中都重读,只有助动词、情态动词和动词be以及人称代词等在某些情况下弱读,而虚词一般都不重读。 1.2.2限定词 关于词类的区分,大多数语法学家都按上述分法。但有一些英国语法学家把一些词归在一起,称为限定词(Determiners),主要指用在名词前帮助说明 词义的词, 1> 冠词a,an,the; 2>物主代词my,your,his等; 用作定语的某些不定代词,如some,any,many,little,few,both,each等; 用作定语的指示代词、疑问代词、关系代词等,如this,what,whose,whatever等。 而美国语言学家不作这种区分,用作定语的代词他们干脆称为形容词,如: This is Helen’s room.(代词) This room is mine. (形容词) You can have either of them. (代词) You can have either one.(形容词) 这样处理在字典中也比较方便。但从实用角度看,统统称为代词也未尝不可。代词也可用作定语,在本书中基本不作过细的区分,只在必要的地方点一点。 1.2.3分清词类至关重要 要学好英语,第一件事就是分清词类。每学一个词都要知道它属于哪个词类,是名词还是动词,这样区分至关重要。各种词类都有自己的特点,只有知道一个词属于哪个词类,才能正确使用它。同时还应弄清各个句子成分应由哪类词来担任,例如: 主语、宾语多由名词担任: 剧本的成功给他很大的鼓舞。(作主语) The success of the play has been a great encouragement to him. 她祝他成功。(作宾语) She wished him (success). 谓语一般由动词担任: 试验成功了。(作谓语) The experiment has succeeded. 定语常由形容词担任: 他是一位成功的作家。(作定语) He is a successful writer. 状语多由副词担任: 他工作很顺利。(作状语) He worked successfully. 从这些句子中可以看出,不分清词类就寸步难行。 1.2.4同一个词可用作多种词类 同一个词只用作一个词类的情况是相对较少的,多数词都可兼作不同词类,例如: after可用作介词、连词、副词、形容词: 做事后诸葛亮是容易的。(作介词) It is easy to be wise after the event. 你走之后我将把这消息告诉他们。(作连词) I will tell them the news after you leave. —会儿之后有人敲他的门。(作副词) A moment after there was a knock at his door. 在以后的岁月中,我对它熟悉起来。(作形容词) In after years l became familiar with it. double可用作形容词、动词、名词和副词: 他那天再次干了双份工作。(作形容词) He again did double work that day. 由于天气不好,蔬菜的价格翻了一番。(作动词) The price of vegetables has been doubled because of the weather. 简和汤姆赛赢了混合双打。(作名词) Jane and Tom won the mixed doubles.

句子成分有六种

句子成分有六种——主语、谓语、宾语、定语、状语、补语。 一、主语、谓语 1、主语 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例如:(1)今天晚上‖特别冷。 主语(偏正短语)谓语 (2) [明天这个时候],我们‖就可以走出戈壁滩了。 状语(时间)主语(代词)谓语 以动作、性状或事情做陈述的对象的主语句。例如: (1)笑‖是具有多重意义的语言。 主语(动词)谓语 (2)公正廉洁‖是公职人员行为的准则。 主语(形容词联合短语)谓语 2、谓语 是对主语的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1)动词性词语经常做谓语。例如: 他‖[只]答应了<一声>。 主语谓语(状语+动词+补语) 南海一中‖留下<过>(许多人)的梦。 主语谓语(动词+补语+定语+宾语) 我‖[最近]去<了><一趟>北京。 主语谓语(状+动+补+宾) (2)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做谓语。例如: 太阳‖热烘烘的。 主语谓语(形容词+的) 人参这种植物,‖娇嫩<极了>。 主语谓语(形容词+补语) 说话‖[要]简洁<些>。 主语谓语(状语+形容词+补语) (3)主谓短语做谓语。例如: 这件事‖大家都赞成。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任何困难‖她都能克服。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大家的事情‖大家办。 主语谓语(主谓短语) (4)名词性词语做谓语。这种情况很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可参考文言文中的判断句。例如:鲁迅‖浙江绍兴人。 主语谓语(名词短语) 明天‖教师节。 主语谓语(名词) 她‖大眼睛,红脸蛋。 主语谓语(定中短语,表容貌) 二、定语、状语、补语 1、定语 (1)描写性定语,多由形容词性成分充当。例如: (弯弯曲曲)的小河。青春气息。(风平浪静)的港湾。 (2)限制性定语:给事物分类或划定范围,使语言更加准确严密。例如: (晓风残月中)的长城。(野生)动物。(古城大理)的湖光山色。 (3)助词“的”:定语和中心语的组合,有的必须加“的”,有的不能加“的”,有的可加可不加。单音节形容词作定语,通常不加“的”,例如:(红)花、(绿)叶、(新)学校、(好)主意等。 双音节形容词作定语,常常加上“的”,特别是用描写状态的词,例如:(晴朗)的天、(优良)的传统、(动听)的歌声、(粉红)的脸等。 2、状语 (1)描写性状语:主要修饰谓词性成分,有的是描写动作状态,有些是限制或描写人物情态。例如: 他[突然]出现在大家面前。小李[很高兴]地对我说。 (2)限制性状语:主要表示时间、处所、程度、否定、方式、手段、目的、范围、对象、数量、语气等。例如: [午后],天很闷,风很小。[白]跑一趟。(方式)她的身上[净]是水。(净=全,表范围)(3)助词“地”:助词“地”是状语的标志。状语后面加不加“地”的情况很复杂。单音节副词做状语,一定不加,有些双音节副词加不加“地”均可,例如“非常热︰非常地热”。形容词里,单音节形容词做状语比较少,大都也不能加“地”,例如“快跑、苦练、大干”。多音节形容词有相当一部分加不加都可以,例如“热烈讨论︰热烈地讨论/仔细看了半天︰仔细地看了半天” 3、补语 (1)结果补语:表示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与中心语有因果关系,补语常用的是形容词,少数用动词。例如: 这个字写〈错〉了。她哭〈红〉了双眼。上课前十分钟你得叫〈醒〉我。 (2)程度补语:程度补语很少,限于用“极、很”和虚义的“透、慌、死、坏”等,表示达到

北语09年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辅导内部资料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概说

主题:《对外汉语教学语法》辅导一 内容: 亲爱的同学们,你们好!我们的新学期开始了,不知道同学们已经做好了开始进入紧张学习的准备没有, 让我们一起加油努力吧! 按照我们这门课程的实施计划,第一周大家应该完成第一章《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概说》。 下面给同学们概括和总结这一章的内容,以便有助于大家更好的学习。(由于本门课程没有教材,只有课件,所以基于此种考虑我把辅导材料写得详细,就是尽量提供给同学们一个详尽的知识体系,如果同学们觉得太多,可以自己把条条框框总结出来。如果同学们对我此种考虑有什么想法,可以在课程论坛中给我留言,谢谢!) 第一章为《序言: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概说》,一共五节。 一、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区别 二、母语教学语法与第二语言教学语法的区别 三、对外汉语教学语法的特点 1、语法的实用性 2、语法的规范性 3、语法的稳定性 4、语法的可接受性 5、语法规范的细化 6、注重习得研究 四、对外汉语教学语法与语法教学 五、对外汉语语法教学的三阶段 1.初级阶段语法教学:形式语法模式 2.中级阶段语法教学:语义语法模式 3.高级阶段语法教学:语用功能语法模式 我们本门课程既有知识的介绍,又有能力的培养。但二者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融合,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即讲语法知识时不是为了讲语法而讲语法,不是讲纯本体意义上的语法,而是根据对外汉语教学的需要而选择我们的语法项目,同时还要讲该语法项目的教学方法。讲教学方法时也不是单纯讲教学方法,而是把语法知识融入其中。 一.教学语法与理论语法的区别 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无论在教学对象、教学目的还是教学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不同。关于二者的不同,语言学家和英语教学专家许国璋先生曾就教学语法和理论语法作过很好的论述:教学语法是教学用的语法,目的是致语法的用;分类不要求严格,以说明用途为主;例子力求翔实,本身就是学习的材料;对象是语法学习者,学习条件不尽相同。理论语法是供语言学研究的语法,目的是明语法的理;分类要有概括性和排他性;以最少而足够的例子说明类别;对象是语言研究者,学习兴趣比较一致。 教学语法又叫“学校语法”,是根据教学需求而制定的语法体系,其目的是为教学服务的,是为了让学生更快更好地掌握语法规则,并将所学到的语法知识有效地运用到语言交际中去,重点在于语法功能的描述,应具有实用性、可读性和易学性,为了适应教学需求,教学语法有时应该是规定性的。而理论语法又叫“专家语法”,其目的是要建构一个完美的语法体系,自然要注重理论的概括和概念的准确。作为研究性的语法,理论语法要确保理论性和系统性;二者有时会产生一定的矛盾,但总体上具有指导和促进的关系。理论语法是教学语法的基础,理论语法的研究成果和发展水平直接影响着教学语法的研究和发展水平;教学

句子的成分和基本句型

句子的成分和基本句型 句子成分: 组成句子的各个部分叫作句子成分。英语的句子成分和中文的句子成分大致相同,可分为:主语,谓语,宾语,表语,定语,状语,宾语补语。 一、主语——表明句子里所谈的是:“什么人”或“什么物”,主语常用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的词或短语充当。例如: Lily likes her new bike.(名词) 莉莉喜欢她的新自行车。 He gets up early every day.(代词) 他每天都起得很早。 To learn English well is not easy.(不定式短语)学好英语不容易。 二、谓语——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或“怎么样”,英语中谓语只能用动词 ..充当。例如: We work hard.我们努力工作。 The boy caught a bird. 那个男孩逮住一只鸟。 He is my father. 他是我父亲。 They all look fine. 他们都很好。 谓语和主语在人称和数方面必须保持一致。例如: I am reading. You are reading. He\She is reading. We are reading. 三、宾语——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由名词、代词或相当于名词或代词的词或短语充当,和及物动词一起构成谓语,说明主语“做什么”。例如: Tom bought a story-book.(名词)汤姆买了一本故事书。 I saw him yesterday. (代词)昨天我看到他了。 He wanted to have a cup of tea. (不定式短语)他想要一杯茶。 直接宾语和间接宾语——有些及物动词可以有两个宾语,一个指人,一个指物,指人的叫作间接宾语,指物的叫直接宾语。合称双宾。例如: He gave me some ink . 他给了我一些墨水。 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Our teacher told us an interesting story. 老师给我妈讲了一个有趣的故事。 间接宾语直接宾语 四、表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怎么样”,与连系动词一起构成谓语,表语由名词、形容词、或相当于名词或形容词的词或短语等充当。例如: My sister is a nurse.(名词)我的姐姐是一名护士。 They were at home.(介词短语)他们在家里。 She got angry. (形容词)她生气了。 Her grandfather is over eighty years old.(数词)她的祖父八十多岁了。 五、定语——定语是修饰名词或代词的,可以作定语的除形容词外,还有名词、代词、数词、介词短语或相当于形容词的词或短语等。例如: This is a green cup.(形容词)这是一个绿色的杯子。

《汉语语法学》教案

《汉语语法学》教案 第一章语法概说 本章学习重点:第二节第四节 第一节语法与语法系统 在这一节中应理解掌握以下要点: 1、“语法”的定义和两种含义。 2、语法学分为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 3、“语法体系”的两种含义。 1、“语法”的界定及含义。 语法就是词的构造、变化规则和组词成句的规则的总和。 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素构成词,词组合成短语,短语构成句子等等,这其中都蕴藏着语法规则。 汉语语法其实就是汉语各级语法单位的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的总和。所谓“构成”规则,是从大往小看,考察某一个语法单位是怎么构成的,有什么样的规律。比如分析合成词内部的结构规则、短语内部的结构规则、复句内部的结构规则等等。所谓“组合”规则是由小往大看,考察语法单位的组合情况。比如语素+语素→合成词;词+词→短语;单句+单句→复句等等。所以,构成规则和组合规则其实是相同事实的两个不同着眼点。比如,假如A语法单位由a1、a2所构成,那么,以A为出发点,考察A如何由a1、a2所构成,这就是探讨的A的构成规则;反之,以a1或a2为出发点,考察a1和a2如何组成A,这就是探讨的a1与a2 之间的组合规则。 “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是指客观存在的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又称语法事实。另一个是指语法学说,即是语法学者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体系的认识和说明。 所以客观的语法规律与语法学说不是一回事,所有的语言都有客观存在的语法规律,却不一定有自己的语法学。而判断一种语法学说、一种语法观点的正误优劣,唯一的标准就是看它是不是符合客观的语法规律。 2、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研究词的构造和变化规则,句法研究短语、句子、句群的结构规律和类型。所以有人通俗地称:“语法就是语言的法则,是

13语法概说和词类练习1(含答案)

《现代汉语》语法概说和词类部分的练习(一) 一、填空 1、语法是(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语法这个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即(语法事实),另一个指(语法学)。 2、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研究的范围包括词类、各类词的构成和词形变化,(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和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3、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4、“语法、修辞都属于社会科学范畴”中的“语法”指(研究语法规律的科学,即语法学)。 5、跟语音、词汇相比,语法具有更明显的(抽象)性、(稳固)性和(民族)性。 6、语法单位可以分为四级:(语素)、(词)、(短语)和(句子)。 7、根据语气分出的句子类型叫(句类),共有四种,即(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 8、根据句子的(结构)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句型。句型首先可以分出(单句)和(复句)。 9、单句由(带上一个语调的短语或词)构成。单句可分为(主谓句)和(非主谓句)。 10、主谓句根据(谓语的构成材料),可以分为(名词谓语句)、(动词谓语句)、(形容词谓语句)和(主谓谓语句)。 11、根据(全句主要词语的词性),非主谓句又分为(名词性非主谓句)、(动词性非主谓句)、(形容词性非主谓句)、(叹词性非主谓句)和(拟声词非主谓句)。 12、句法成分是(短语和句子结构的组成成分)。 13、现代汉语的句法成分主要有(主语)、(谓语)、(动语)、(宾语)、(定语)、(中心语)、(状语)和(补语)八种。 14、词类是词的(语法性质的)分类.划分词类的目的在于(说明语句的结构)和(说明各类词的用法),分类的依据是(词的语法功能)、(形态)和(意义),主要是词的(语法功能)。 15、词的语法功能指的是(词与词的组合能力),有以下三种表现:一是(词在语句里充当句法成分的能力),即(词的职务);二是(实词与另一类实词的组合能力);三是(虚词依附实词和短语的能力)。 16、词的形态可分两种:一是指(构形形态),二是指“构词形态)。 17、词的意义,这里指语法上(同类词的概括意义或意义类别)。 18、能够(单独充当句法成分),有(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的是实词;不能(充当句法成分),没有(词汇意义)而只有(语法意义)的是虚词。实词再细分为(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词)、(数词)、(量词)、(副词)和(代词),以及特殊实词(拟声词)和(叹词);虚词再细分为(介词)、(连词)、(助词)和(语气词)。 19、名词是(表示人或事物名称)的词,名词的种类可以分为(表示人和事物名称的)名词、(表示时间)的名词、(表示处所)的名词和(表示方位)的名词。 20、在句子中名词经常作(主)语和(宾语),(表人)的名词后面可以加“们”表示群体。

现代汉语 语法概说

第一节语法概说 目录 1.语法和语法体系 2.语法的性质 3.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4.现代汉语语法特点

第一节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体系 语法是语素、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语法术语有两个含义,一个指语法结构规律本身;另一个指语法学。 语法学是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着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语法学分词法和句法两个部分,词法的研究范围包括词类和各类词的构成、词形变化(形态)。句法的研究范围是短语、句子的结构规律和类型。 语法体系也有两个含义: 一个含义是语法系统,即客观存在的语法事实、语法规律的系统性; 另一个含义是语法学体系,指语法学说的系统性。

二、语法的性质 (一)抽象性 1.任何一条语法规则都是从大量的语言现象中概括归纳而来的。 2.具体的词、短语、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则是有限的。人们正是依赖这有限的、抽象的规则去驾驭无限的语言事实。 3.语法中的意义也是高度抽象的。 (二)稳固性 1.语法的抽象性决定了语法的稳固性。 2.语法与人的社会生活没有直接联系。 (三)民族性

三、语法单位和句法成分 (一)语法单位 1、什么是语法单位 语法单位是能够表达一定语法意义的语言单位。 2、语法单位的分类 共分四级:语素、词、短语、句子。 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音义结合的构词单位,是语言的备用单位。 词是最小的能够独立运用的语言的单位,是构成短语和句子的备用单位。 短语是语义上和语法上都能搭配而没有句调的一组词,是造句的备用单位。 句子是具有一个句调、能够表达一个相对完整的意思的语言的单位。

根据语气分出来的句子类型叫做句类。 ①我们学习现代汉语。(陈述句) ②你们学的是现代汉语吗?(疑问句) ③咱们快走吧。(祈使句) ④这棵树多高哇!(感叹句)

句子成分和基本句型

句子成分和基本句型 什么是句子? 句子是由词按照一定的语法结构组成的,是能表达一个完整概念的语言单位.句子的第一个字母必须大写,结尾要有.?! I am a teacher. Are you a student? How beautiful the girl is ! *句子成分由词或词组充当 英语的基本成分有七种: 主语(subject)、谓语(predicate)、表语(predicative)、宾语(object)、定语(attribute)、状语(adverbial)补语(complement) 1.主语:主语是在句子中说明全句中心主题的部分.一般由名词,代词,不定式,动名词或从句充当.它的位置一般在句首. The girl is pretty. Reading is useful. To see is to believe. They are good friends. 谓语: 谓语说明主语做什么,是什么,怎么样,由简单动词或者动词短语构成. They are teachers. She looks well. He studies hard. He laughed at his classmates. He can speak English. 表语: 表语说明主语是什么,或者怎么样,由名词,形容词,副词,介词短语,不定式,动名词,短语,或者从句充当.表语位于系动词后面. I am a teacher. She is happy. Everybody is here. They are at home now. My job is to teach English. Seeing is believing. 宾语 宾语是动作,行为的对象,由名词,代词,短语,不定式,动名词,从句充当.它和及物动词一起说明主语做了什么,在谓语之后. She plays the piano. He often helps me.

现代汉语语法复习提纲资料

第一章语法概说详 一、语法的两种定义 1)语法:词、短语、句子等语言单位的结构规律。 (一种语言组词造句的规则。) 2)语法(学):研究、描写语法规律的科学,是对客观存在的语法系统的认识和说明。 二、普遍语法的特点 1.抽象性具体的句子是无限的,而语法规则却是有限的,从成千上万的个别的句 法结构中可以归纳出一些语法规则来。(联合关系/动宾关系)各种语法规则的聚合就形成了语法。语法最基本的特征是抽象性。 弟弟妹妹/北京上海/ 吃饭/上课/打球/看戏 2.生成性语法表现为一系列的规则,我们可以根据这些有限的规则造出无限的合法的句子,这就表现为语法无限的生成性。其生成关系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组合关系:词语跟词语发生横向的结构关系,这就叫做组合关系。组合关系决定了句法结构的类型,如公式归纳: 囡囡/吃//饭了。主谓(述宾) 聚合关系:可以互相替换的词语语法功能如果相同,他们就形成了某种类聚,这就叫聚合关系。聚合关系决定了语法单位的功能类型。如汉语的词类划分。 囡囡/吃//饭了。主谓(述宾) 3.递归性各种语法结构的关系是有限的,但在语言单位的组合过程中,可以反复无 限的使用这些有限的规则,从而使句法结构复杂化。如偏正结构套偏正结构,述宾结构套述宾结构。递归性保证了句法结构的变化无穷,保证了有限的句法结构能够游刃有余的表达人类各种复杂的思想。递归性保证了句法结构的变化无穷,保证了有限的句法结构能够游刃有余的表达人类各种复杂的思想。 叔叔来了——叔叔的叔叔来了—— 4.系统性语法是一个严密的立体的开放的系统网络。 所谓严密,是指系统内部互相制约,要受到一定规则的支配,不可以随心所欲;所谓立体,是指于法系统包括了句法结构、语法意义、语言运用这三个交叉的不同平面。 所谓开放,是指语法系统是发展变化的,一直在不断的自我完善,旧的成分逐渐被 淘汰,新的因素在不断产生。(尔何知?——你知道什么?)语法系统内部又由若干子系统构成,子系统又有孙系统,形成一个网络。 5.民族性语言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 社会属性是其本质属性,社会属性的集中表性就是民族性。认为汉语根本没有语法,完全依靠意合关系就可以把词与词组合起来表达意思,这不符合事实,是有害的。这是带着有色眼镜看汉语的产物,以为汉语不依赖于形态变化就没有语法。汉语不是没有语法,汉语知识语法比较隐蔽罢了。要发现他,必须借助于先进的理论和方法。 三、汉语语法的特点

句法成分和常用句式教学教材

句法成分和常用句式

主语?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汉语的主语更像一个话题。 主语的构成材料:主语可分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1.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这种句子可以叫名词主语句。 2.主语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含主谓短语)。这是以动作、性状或事情作陈述的对象,这种句子可以叫谓词主语句。 主语的意义类型主要是就主语所表示的人、事物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之间的语义关系来说的。概括起来 说,有施事、受事、当事三种。 1.施事主语主语表示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主谓的语义结构及关系是“施动者+动作”的关系 2.受事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主谓的语义关系是 “受动者+动作”, 3、当事主语,表示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 谓语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谓语的构成材料,1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作用是 对主语进行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用作谓语中心的动词、形容词等 通常是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的核心,它和前后的主语、状语、补语、宾语都可以发生语法、语义联系, 抽出它,句子就散了架。因此,认准谓语中心,以及它与前后各成分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十分重 要。 2动词性词语经常作谓语。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动词作谓语常常要用复杂形式,即在前面或后面 要带上别的成分。动词单独作谓语是有条件的,或者用在对话里(例如“你瞅!”) 3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作谓语。形容词作谓语,也常常用复杂形式,这与动词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的情 况一样,如前面的例子。形容词单独作谓语,也受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谓短语作谓语是汉语的一大类 型,例如:“他头脑冷静。”4名词性词语作谓语比较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例如:“明天清明节。” 谓语的意义类型主要看谓语对主语的作用。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类着重于叙述,叙述主语所做的或与主语有关的一件事情,这主要由动词性词语充当。 一类着重于描写,即描写主语的性状,这主要由形容词性词语(这里包括形容词性的主谓短语)充当, 一类着重于判断说明,谓语的意义类型跟谓语的词性不完全对应。例如谓语动词主要是叙述主语的动作 行为的,但是由“是、有、像”等非动作动词组成的谓语只是用来判断说明主语的情况 动语,动语是支配、涉及后面宾语的成分。动语和宾语是共现共存的两个成分,句内有宾语,就必有动 语,有动语就必有宾语。 动语的构成,动语由1动词性词语构成,例如:山坡上下来两个打柴的。 动语可以单独由动词充当。更常见的是由动词带上补语,形容词不能带宾语,但是兼属动词的词就能带 宾语。

经典英语句法分析材料

学法指导:英语学习要重视句子分析 Module 1 前言:为什么要学习句子分析 英语句子分析能力,只是英语语言能力的一部分,但该能力是学英语的基础,是你学习其他语法的工具(比如学定语从句非谓语动词等等)。具备了英语句子成分分析能力,最直接的作用就是帮你弄懂句子,尤其是长难句。 学会英语句子成分分析,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能听懂英语课。在英语课上(高中英语或更高级),英语老师不可避免的要讲到主语、谓语、宾语、定语、壮语、补语,而这时就有一部分同学(英语语法特别差的)听不懂课,老师一提到这个什么什么是来作状语的,他们就糊涂了:什么是状语呀???而且,年级越高,语言越复杂,老师提到这些东西的频率就越高。上课听不懂的地方越来越多,很多同学慢慢的就不感兴趣了,就没有任何学英语的感觉了,甚至就不学了,或有意无意地逃避英语学习。这是很多英语差生的基本发展轨迹。 二、能帮你读懂英语文章及相关英语学习资料。教材上(特别是高年级)都会讲到语法,会有大量的例句,其中不乏长难句,不可避免的要涉及句法分析,有部分同学就会弄不懂;至于大家买的资料,无论是要点讲解还是习题详析,也都离不开句法分析。很多时候,老师会安排大家自主学习,基础差的同学就会有重重困难,其中,句子成分知识的缺乏,是一个重要的基本的原因。. 以阅读活动为例,据编者多年的高中英语 教学经验分析,同学们的英语阅读困难主要在 两方面: 其一、单词关。基本的核心的词汇严重匮乏,满眼都是生词,是不可能看懂句子的。记 单词是硬功夫,只能靠自己去下工夫解决。记 单词基本没有什么特别的捷径,主要是按照记 忆规律,重复记忆。一些具体的记忆策略,比 如联想记忆、在课文中记忆,在句子中记忆等等,都是很高效的。 其二、语法关。主要指英语句子结构的分析。因为,如果你不懂句法分析,即使你单词 关过了,句子中大部分单词都认识,还是有可 能看不懂句子。这是因为,你不知道哪个(些)单词和哪个(些)单词是放在一起的,或者说,你不会根据句子成分分析来划分意群。 编者无意在此过分强调语法的重要性,号 召大家都成为语法专家。比如,有些同学语法 不好,英语成绩却照样能达到一定程度,这部 分同学靠的是通过多读多背获得的语感。语感 和语法对于学生来说都很重要,语感是从感性 角度出发的,不一定正确,语法是从理性分析 角度出发的,正确率要高一些。如果能把二者 结合在一起,正确率无疑会达到最高。那样的话,大家就可以成为英语高手了,至少是英语 考试的高手。 那么,从最基础的东西说起,我们要掌握 什么呢?首先,大家头脑中要有词类的概念, 然后学会简单句五种基本句型及句子成分的分析,再然后就是并列句和复合句的分析。 祝福读到这份材料的,所有对英语不死心、对自己有信心的同学们!愿大家早日彻底 告别稀里糊涂学英语的历史! Real knowledge, like everything else of value, is not to be obtained easily , it must be worked for, studied for, thought for, and more than all, must be prayed for. ----- Thomas Arnold 真知如同珍宝,不是轻易获得的,必须学习、钻研、思考,最重要的是必须有强烈的求 知欲。 -- 托马斯?阿诺德 Come on !!!Good luck!!!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古代汉语语法概说 这部份容选自《古代汉语语法学》的前两章,第一章介绍跟古汉语语法学有关的一些理论问题,第二章是古代汉语语法的基础知识。 第一章概论 在这一章里主要谈四个问题:1)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对象,2)与古代汉语语法学相关的学科,3)古代汉语语法的特点,4)古代汉语语法的研究方法。 第一节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对象 为了认识古代汉语语法学的研究对象,本节先说明什么是“语法”,然后再说明什么是“古代汉语语法”。 一、语法 语法又叫“文法”,是指语言的结构规律,这种结构规律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系统。为了认识这个系统,我们以下介绍三个方面的容。第一是这个系统中的三个子系统,或说是三种基本语法单位,其次是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最后简单地谈谈语法中的共性与个性。 (一)语法单位 系统是指由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要素所组成的、具有一定结构和功能的有机整体,每个系统中都包含若干个要素,或若干个子系统。在语法这个系统中有三个处于不同层次的要素,或说是有三个不同层次的子系统,它们依次是:句子系统、短语系统和词系统。 系统和要素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又相互转化的关系。首先,一个系统B,相对于由它及其周围环境所组成的较高一级的系统A,是一个要素a1(或子系统a1)。同时,这个系统A中还有要素a2、a3……;a1、a2、a3……之间具有某种关系,从而构成系统A。其次B这个系统中任何一个要素b1、b2、b3……本身又都是低一级的一个系统C,而系统C中又有要素c1、c2、c3……。所以语法中的任何一个子系统都可以从两个方面加以研究。一方面,我们可以把一个子系统看作是一个要素,从而把它置于比它更高一个层次的系统中来研究它与其他要素之间的关系,这种研究可说是向上的研究。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把一个系统分析为若干个要素,从而观察这个系统中的各个要素之间的部结构关系,这种研究是向下的研究。这两方面的研究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在古汉语语法中,这种向上的研究和向下的研究,常常构成一种并不完全整齐的对应关系。 在古汉语语法这个系统中,首先是研究句子。目前一般认为,句子和句子组合起来还可以构成句组(又叫句群),现在有的学者把语法分析的围扩大到句组。本书则仍采取传统的作法,把句子作为语法研究中最大的结构单位。当把句子作为最大的语法单位进行研究时,我们就既要作向上的研究,又要作向下的研究。在作向上研究时,是把各种句子作为一个要素,研究它们在言语活动中所表现出的各种不同作用,这通常可以认为是语用的研究(关于语用,我们将在第二节中介绍)。根据句子在言语活动中表现出的不同作用区分出的类别,或者说根据语用研究区分出的类别,我们称之为“句类”。述句、疑问句、祈使句和感叹句是四种常见的句类。

句法成分和常用句式

主语?主语是谓语的陈述对象。汉语的主语更像一个话题。 主语的构成材料:主语可分名词性主语和谓词性主语。 1.名词性主语由名词性词语充当,包括名词、数词、名词性的代词和名词性短语,多表示人或事物。作为被陈述的对象,在句首能回答“谁”或者“什么”等问题。这种句子可以叫名词主语句。 2.主语也可以由谓词性词语充当,谓词性词语包括动词、形容词、谓词性的代词、动词性短语、形容词性短语(含主谓短语)。这是以动作、性状或事情作陈述的对象,这种句子可以叫谓词主语句。 主语的意义类型主要是就主语所表示的人、事物和谓语所表示的动作之间的语义关系来说的。概括起来说, 有施事、受事、当事三种。 1.施事主语主语表示发出动作、行为的主体,主谓的语义结构及关系是“施动者+动作”的关系 2.受事主语,主语表示承受动作、行为的客体,也就是动作、行为所涉及的对象。主谓的语义关系是“受 动者+动作”, 3、当事主语,表示非施事、非受事的人或事物。 谓语谓语是用来陈述主语的。 谓语的构成材料,1谓语通常由谓词性词语充当,在一定条件下也可由名词性词语充当。谓语的作用是对 主语进行叙述、描写或判断,能回答主语“怎么样”或“是什么”等问题。用作谓语中心的动词、形容词 等通常是句子结构和语义解释的核心,它和前后的主语、状语、补语、宾语都可以发生语法、语义联系, 抽出它,句子就散了架。因此,认准谓语中心,以及它与前后各成分的结构关系和意义关系,十分重要。 2动词性词语经常作谓语。从前面的例子可以看出来,动词作谓语常常要用复杂形式,即在前面或后面要 带上别的成分。动词单独作谓语是有条件的,或者用在对话里(例如“你瞅!”) 3形容词性词语也经常作谓语。形容词作谓语,也常常用复杂形式,这与动词一般不能单独作谓语的情况 一样,如前面的例子。形容词单独作谓语,也受一定的条件限制。主谓短语作谓语是汉语的一大类型,例 如:“他头脑冷静。”4名词性词语作谓语比较少见,有一定的条件限制。例如:“明天清明节。” 谓语的意义类型主要看谓语对主语的作用。可以分为三大类。 一类着重于叙述,叙述主语所做的或与主语有关的一件事情,这主要由动词性词语充当。 一类着重于描写,即描写主语的性状,这主要由形容词性词语(这里包括形容词性的主谓短语)充当, 一类着重于判断说明,谓语的意义类型跟谓语的词性不完全对应。例如谓语动词主要是叙述主语的动作行 为的,但是由“是、有、像”等非动作动词组成的谓语只是用来判断说明主语的情况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

现代汉语语法讲义 第一章语法概说,汉硕咨询扣:伊尔酒吧三六欺凌四五 一、语法和语法学 二、语法单位 三、句子成分 四、句子分析——分析句子的两种方法 第二章词类 一、词类的含义及词类划分的目的 二、词类划分的标准 三、词的一级分类和再分类 四、各类实词名词动词形容词区别 词数词量词代词副词/象体词 五、各类虚词介词连词助词语气词 六、兼类问题 第三章短语 一、定义 二、短语的种类 三、短语的构成手段

四、简单短语和复杂短语 五、单义短语和多义短语 六、自由短语和固定短语 七、短语和词宏观上的同与异 第四章句子成份 一、句子成分的性质 二、主语、谓语主语的语法构成主语的语义类型 谓语的语法构成 三、动语、宾语动语的语法构成有宾动词 无宾动词宾语的语法构成宾语的语义类型 四、定语 五、状语 六、补语补语的语法构成补语的语义类型宾 语、补语的顺序数量宾语和数量补语 七、中心语 八、独立语 第五章单句 一、基本概念 二、句型确定的原则和方法 三、主谓句主谓谓语句双宾语句连动句

兼语句存现句“把”字句“被”字句“是”字句“有”字句“所”字句 四、非主谓句 五、单句和短语 第六章歧义分析 一、歧义的含义及歧义研究的目的 二、歧义的种类(1) 同音造成的歧义同形造成的 歧义一词多义造成的歧义词兼类造成的歧义 语义关系不同造成的歧义 三、歧义的种类(2) 第七章复句 一、复句的含义 二、复句中的关系词语 三、复句的分类 四、广义的并列关系 五、广义的因果句因果关系目的关系假设关系 条件关系 六、广义的转折句 七、复句的扩充

八、复句的紧缩 第一章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学 (一)语法 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 (1)语法的含义 语法,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 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 句法,主要讨论短语和句子的构造规律。 不过,这个分类对于汉语语法来说,不完全合适。 首先,汉语的词法部分相对空虚:词没有完全的形态变化、语素构成词的方式不影响词的语法表现,词的分类也依据特定的句法环境来操作。所以,汉语的词法内容基本上比较单薄。 也正由于汉语的词的分类定性都必须依靠特定的句法环境来实现,所以,汉语语法有关词类问题的讨论总是要放到句法当中去进行,这样汉语的句法就比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句法范围要宽一些。

语法讲义:第一章 语法概说

第一章语法概说 一、语法和语法学 (一)语法 1.语法的含义及其作用 (1)语法的含义 语法,是语言中的词、短语、句子的构造规律。 语言有三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其中,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表达一定意义的声音,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词汇,是语言中的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以及现成话的集合,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而语法则是语言“建筑体”的建筑法则。 西方传统语言学认为,语法包括两个大的方面:词法和句法。 词法,主要涉及词的构成、词的分类和词形变化等内容。 句法,主要讨论短语和句子的构造规律。 不过,这个分类对于汉语语法来说,不完全合适。 首先,汉语的词法部分相对空虚:词没有完全的形态变化、语素构成词的方式不影响词的语法表现,词的分类也依据特定的句法环境来操作。所以,汉语的词法内容基本上比较单薄。 也正由于汉语的词的分类定性都必须依靠特定的句法环境来实现,所以,汉语语法有关词类问题的讨论总是要放到句法当中去进行,这样汉语的句法就比西方传统意义上的句法范围要宽一些。 上述两点,正是汉语语法诸多不同于西方语言之处的亮点之一。 (2)语法的作用

研究语法,讲语法,那么语法的作用是什么?研究表明,语法的作用起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从说和写的角度来看,语法规定着人们怎样用词造句。 比如,汉语的“我看书”从排列的角度来看,可以有六种顺序, 我看书 书我看 我书看 看我书 书看我 看我书 但只有“我看书”是常态的,而“书我看”的出现是有条件的,是变式。其余几种排列方式都是不合法的。而这种排列顺序上的规则正是汉语语法规则的一个重要体现,可见,语法的法则在无形中制约了语言的使用。 b.从听、读、写的角度来看,语法指示人们怎样正确理解汉语的意义。 句子的意义是词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组合起来所表达的,而不是词所表达的概念的简单相加之和,因而,要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除了要懂得句子中的词语的意思之外,还要懂得词语组合的语法手段对于句子语义内容表达的影响──在很多情况下,词语组合的语法手段(如汉语的语序和添加虚词)左右着句子语义内容的表述。 如: ①人类需要动物。 动物需要人类。 ②这本书看了三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