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虾养殖方法与相关技术

对虾养殖方法与相关技术
对虾养殖方法与相关技术

本技术涉及一种对虾养殖方法,设计了对虾养殖高位池,在放苗前,取1个高位池单体(1)进行育藻,将其培育后的藻水填充到所有高位池单体(1)中,作为放苗阶段的养殖水,然后再进行放苗养殖。本技术提供的对虾养殖方法,通过高位池单体进行优质藻水的培育,帮助养殖户度过最困难的对虾放苗阶段,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收益。

权利要求书

1.一种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养殖,所述对虾养殖高位池包括至少两个高位池单体(1)和一个排水井(2),高位池单体(1)包括方形圆角池体(11),方形圆角池体(11)内设有曝气装置(12),且通过曝气装置(12)能使方形圆角池体(11)内的水体形成定向涡流以将池底废物汇集到池体中心处,在方形圆角池体(11)底部中心处设有一漏斗形筛板(13),漏斗形筛板(1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污排水用的滤孔(131),且在漏斗形筛板(13)的底部开设有一开口(132),开口(132)处活动连接有一能堵塞开口(132)的堵塞件(133),且堵塞件(133)在外力作用下能与开口(132)错开使开口(132)导通以便大尺寸废物从开口(132)处排出,在漏斗形筛板(13)的底部设有一管口延伸至排水井(2)内的污水管(3);

在放苗前,取1个高位池单体(1)进行育藻,将其培育后的藻水填充到所有高位池单体(1)中,作为放苗阶段的养殖水,然后再进行放苗养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藻的方法包括:将培养基注入所述高位池单体(1),之后放入藻种,控制温度在15-35℃,光照在3000-10000Lx,pH=6.5-9.5,氮磷比N/P=5:1-50:1,铁离子浓度为300-700μg·L-1,培育5-15天完成育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藻的方法包括:将培养基注入所述高位池单体(1),之后放入藻种,控制温度在20-30℃,光照在5000-9000Lx,pH=7-9,氮磷比N/P=6:1-20:1,铁离子浓度为400-600μg·L-1,培育8-12天完成育藻。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育藻的方法包括:将培养基注入所

述高位池单体(1),之后放入藻种,控制温度在25℃,光照在7000Lx,pH=8.5,氮磷比N/P =10:1,铁离子浓度为500μg·L-1,培育10天完成育藻。

5.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基为BG11培养基。

6.根据权利要求2-4中任一项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藻种包括:微绿球藻、亚心形四爿藻、盐藻、衣藻、小球藻、栅藻或绿球藻中至少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育藻起始阶段控制所述高位池单体(1)中的藻密度为1×106-2×106ind·mL-1。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虾养殖高位池包括对称分布在排水井(2)四周的四个高位池单体(1),四个高位池单体(1)分别通过一污水管(3)与排水井(2)相连通,使四个高位池单体(1)的污水能汇集到排水井(2)中并排放出去。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曝气装置(12)包括第一曝气条(121),方形圆角池体(11)的四个侧壁靠近圆角处均设有一个第一曝气条(121),且四个第一曝气条(121)呈中心对称分布,使通过四个第一曝气条(121)的相互配合既能增加方形圆角池体(11)内水体中的溶氧量,同时还能推动方形圆角池体(11)内水体形成定向涡流;所述曝气装置(12)还包括两呈长条状的第二曝气条(122),两第二曝气条(122)平行地布置在方形圆角池体(11)的底部,且第二曝气条(122)的两侧上均连接有若干个盘成圆形的第三曝气条(123)。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对虾养殖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水井(2)内污水管(3)的管口处设有一能使管口敞开或关闭的阀门(31),且在污水管(3)近管口处设有一连通污水管(3)内部的插槽(32),插槽(32)上插接有一插管(4);所述污水管(3)的管口高于排水井(2)的底部10cm~

20cm。

技术说明书

一种对虾养殖方法

技术领域

本技术涉及养殖技术,尤其是一种对虾养殖方法。

背景技术

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水体的好坏决定着养殖的成败,尤其是养殖前期的放苗阶段,虾苗抵抗力差,对水体要求更高。但现存养殖中存在误区,认为培育藻水放苗的池底会产生泥皮后期不好管理。但清水放苗,水体浮游生物少,缺乏对虾所需的天然生物饵料,增加了养殖成本,同时水体透明度高,虾苗易产生应激反应。池壁容易生长青苔,丝状细菌、水霉菌、嗜水气单胞菌、弧菌等致病细菌也会大量繁殖,极易侵袭感染虾苗,致使养殖失败。

专利申请CN107509673A公开了一种集约化凡纳滨对虾养殖废水的资源化利用方法,所述方法包括:步骤S1:对集约化凡纳滨对虾养殖池排出的废水采用斜面过滤筛进行过滤;步骤S2:将斜面过滤筛过滤后的废水汇集到废水储水池;步骤S3:将废水储水池的废水输送到阳光棚微藻增殖池中培养微藻;步骤S4:将培养的藻水输送到枝角类或桡足类培养池中,生成的枝角类或桡足类收获后补充凡纳滨对虾养殖的饵料。该方法将废水中的氮磷营养物质,借助微藻-浮游动物-对虾这一食物链,在对富营养化养殖废水净化的同时,实现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循环利用。然而,当前对虾养殖放苗时期最为艰难,上述方法显然不适用于

对虾放苗阶段,虾苗的抵抗力有限,如果能够成功渡过放苗阶段,则可以减少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成功率,从而增加养殖收益。

技术内容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对虾养殖方法。该方法采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育藻,取1个高位池单体为专门的育藻池,高密度的培育藻类,为其他口池子提供优质藻水,提高放苗阶段的对虾存活率,降低养殖风险。

本技术中,所述对虾养殖高位池中,内设有曝气装置,通过曝气装置能使方形圆角池体内的水体形成定向涡流,同时还能向水体进行供氧,提供水体溶氧量,而由于水体形成了定向涡流,因此能防止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未被利用的过量饵料和对虾排泄物等污染源在池底死角堆积的问题,通过曝气装置推动水体产生的涡流能够带动池中的废物集聚到池中心的排污口处,且较小尺寸的废物如过量饵料和对虾排泄物能从漏斗形筛板的侧壁上的滤孔被排出,同时,在漏斗形筛板的底部开设有一开口,开口处活动连接有一能堵塞开口的堵塞件,且堵塞件在外力作用下能与开口错开使开口导通,对于较大尺寸废物如死虾是无法直接从漏斗形筛板的侧壁上的滤孔被排出的,而通过外力作用使堵塞件与开口错开时,开口呈导通状态,此时被水体定向涡流带动汇集到处于方形圆角池体中心处的漏斗形筛板中的死虾就能从开口处被排出池体外,避免死虾造成高位池单体堵塞。

污水管的管口处设有一能使管口敞开或关闭的阀门。当高位池单体需要排水时,可打开阀门使污水管内的污水及虾壳、死虾等废物快速地排空,此外,由于在污水管近管口处设还有一连通污水管内部的插槽,插槽上插接有一插管,也可和现有技术一样,通过拔插管的方式进行排水,且同时可配合开启阀门进行快速排空。增加了排水方式的可选性。而不必频繁的拔插插管,可优先选择通过开启阀门的方式进行排水,并根据需要来通过拔出插管进行排水。

由于在排水井内污水管的管口处设有一能使管口敞开或关闭的阀门,且在污水管近管口处设有一连通污水管内部的插槽,插管是适配地插接在污水管的插槽上的,这使得插管具有了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排水功能,同时,在插管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一弯头连接件,且弯头连接件上插接有一调节管,调节管通过弯头连接件能相对插管摆动。而通过摆动调节管就能改变调节管的出口端的高低位置,进而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就能调节高位池单体内的水位高度,使高位池单体内的水位调节至与调节管的出口端等高的位置。且调节过程简单方便,无需人工目前确定排水量的多少,也无需养殖户在一旁等待,只需摆动调节管至所需高度即可。大大地提高了操作简便性以及水位调节精准性。

具体方案如下:

一种对虾养殖方法,采用对虾养殖高位池进行养殖,所述对虾养殖高位池包括至少两个高位池单体(1)和一个排水井(2),高位池单体(1)包括方形圆角池体(11),方形圆角池体(11)内设有

曝气装置(12),且通过曝气装置(12)能使方形圆角池体(11)内的水体形成定向涡流以将池底废物汇集到池体中心处,在方形圆角池体(11)底部中心处设有一漏斗形筛板(13),漏斗形筛板(1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污排水用的滤孔(131),且在漏斗形筛板(13)的底部开设有一开口(132),开口(132)处活动连接有一能堵塞开口(132)的堵塞件(133),且堵塞件(133)在外力作用下能与开口(132)错开使开口(132)导通以便大尺寸废物从开口(132)处排出,在漏斗形筛板(13)的底部设有一管口延伸至排水井(2)内的污水管(3);

在放苗前,取1个高位池单体(1)进行育藻,将其培育后的藻水填充到所有高位池单体(1)中,作为放苗阶段的养殖水,然后再进行放苗养殖。

进一步的,将培养基注入所述高位池单体(1),之后放入藻种,控制温度在15-35℃,光照在3000-10000Lx,pH=6.5-9.5,氮磷比N/P=5:1-50:1,铁离子浓度为300-700μg·L-1,培育5-15天完成育藻。

进一步的,所述育藻的方法包括:将培养基注入所述高位池单体(1),之后放入藻种,控制温度在20-30℃,光照在5000-9000Lx,pH=7-9,氮磷比N/P=6:1-20:1,铁离子浓度为400-600μg·L-1,培育8-12天完成育藻。

进一步的,所述育藻的方法包括:将培养基注入所述高位池单体(1),之后放入藻种,控制温度在25℃,光照在7000Lx,pH=8.5,氮磷比N/P=10:1,铁离子浓度为500μg·L-1,培育10天完成育藻。

进一步的,所述培养基为BG11培养基。

进一步的,所述藻种包括:微绿球藻、亚心形四爿藻、盐藻、衣藻、小球藻、栅藻或绿球藻中至少一种。

进一步的,育藻起始阶段控制所述高位池单体(1)中的藻密度为1×106-2×106ind·mL-1。

进一步的,所述对虾养殖高位池包括对称分布在排水井(2)四周的四个高位池单体(1),四个高位池单体(1)分别通过一污水管(3)与排水井(2)相连通,使四个高位池单体(1)的污水能汇集

到排水井(2)中并排放出去。

进一步的,所述曝气装置(12)包括第一曝气条(121),方形圆角池体(11)的四个侧壁靠近圆角处均设有一个第一曝气条(121),且四个第一曝气条(121)呈中心对称分布,使通过四个第一曝气条(121)的相互配合既能增加方形圆角池体(11)内水体中的溶氧量,同时还能推动方形圆角池体(11)内水体形成定向涡流;所述曝气装置(12)还包括两呈长条状的第二曝气条(122),两第二曝气条(122)平行地布置在方形圆角池体(11)的底部,且第二曝气条(122)的两侧上均连接有若干个盘成圆形的第三曝气条(123)。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井(2)内污水管(3)的管口处设有一能使管口敞开或关闭的阀门(31),且在污水管(3)近管口处设有一连通污水管(3)内部的插槽(32),插槽(32)上插接有一插管(4);所述污水管(3)的管口高于排水井(2)的底部10cm~20cm。

有益效果:

本技术提供的对虾养殖方法,通过高位池单体进行优质藻水的培育,帮助养殖户度过最困难的对虾放苗阶段,降低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收益。

进一步的,对虾养殖高位池中的曝气装置可形成定向涡流,改善养殖环境,有利于养殖场保持相对稳定的水体环境;同时还能向水体进行供氧,提供水体溶氧量。

再则,对虾养殖高位池中的排水井的设计,不仅方便排水,而且还能发挥液位调节的作用,便于控制,可有效防止污水因为无法及时排出而淹没插管口,造成的池体交叉感染。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制。

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对虾养殖高位池整体结构俯视图。

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高位池单体的结构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图4是图2中B处局部放大图。

图5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漏斗形筛板的结构俯视图。

图6是图5中的C-C剖视图。

图7是图6中的堵塞件与漏斗形筛板底部的开口错开后使开口导通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排水井结构俯视图。

图9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排水井局部结构剖视图。

图10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插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插管的另一角度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高位池单体,

2、排水井,

3、污水管,

4、插管,11、方形圆角池体,12、曝气装

置,13、漏斗形筛板,31、阀门,32、插槽,41、弯头连接件,42、调节管,43、刻度盘,44、把手,121、第一曝气条,122、第二曝气条,123、第三曝气条,131、滤

孔,132、开口,133、堵塞件,134、牵引绳,135、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更详细地描述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虽然以下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然而应该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技术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方式所限制。实施例中未注

明具体技术或条件者,按照本领域内的文献所描述的技术或条件或者按照产品说明书进行。所用试剂或仪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购获得的常规产品。在下面的实施例中,如未明确说明,“%”均指重量百分比。

实施例1育藻模拟实验

本实施例选取温度、光照、pH、N/P(氮磷比)、Fe3+浓度5个影响因子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正交实验设计优化培养工艺,得出最佳培育条件,为高位池对虾养殖育藻工艺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藻种取自诏安县对虾养殖场,主要为小球藻,采用BG11培养基,初始藻密度在2000mL锥形瓶中调节至1.3×106ind·mL左右,置于光照培养箱进行培养。

每个影响因子设定5个梯度,其中,结合福建地区气温的变化范围选择15、20、25、30、35℃。光照强度:3000、4000、5000、6000、7000Lx。pH值:6.5、7.0、7.5、8.0、8.5。以2mg·L氨氮含量为基准,通过改变磷浓度来设置初始氮磷比,分别为:10:1、20:1、30:1、40:1、50:1。Fe浓度:300、400、500、600、700μg·L。培养周期为15d,每隔一天测定一次生长情况,进行正交实验对育藻条件进行最后优化。

藻细胞数与光密度呈正相关关系,测定藻液在波长680nm处的吸亮度值,用血球计数板计数藻细胞,可得藻细胞数与藻液吸亮度之间的标准曲线方程为:Y=8.081×106X-1.076×105,其中Y表示藻细胞密度(ind·mL);X表示680nm吸亮度A值。结果如下:

以温度、光照强度、pH、N/P、铁离子浓度作为考察因素,进行L25(56)正交实验设计,用培养至第10天的藻密度作为评价指标,表1为正交实验因素和水平,实验结果如表2所示。

表1正交实验因素和水平L25(56)

表2正交实验结果

由表2极差分析可知,温度对藻的生长影响最大,其次是光照,铁离子浓度N/P和pH在设定的范围变化对藻的生长影响无显着影响,最佳工艺组合为A3B5C5D1E3,即温度25℃,光照7000Lx,pH 8.5,N/P为10:1,铁离子浓度为500μg·L-1。

实施例2对虾养殖高位池

请参照附图1至附图11,本实施例中,一种对虾养殖高位池,包括至少两个高位池单体1和一个排水井2,高位池单体1包括方形圆角池体11,方形圆角池体11内设有曝气装置12,且通过曝气装置12能使方形圆角池体11内的水体形成定向涡流以将池底废物汇集到池体中心处,在方形圆角池体11底部中心处设有一漏斗形筛板13,漏斗形筛板13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排污排水用的滤孔131,且在漏斗形筛板13的底部开设有一开口132,开口132处活动连接有一能堵塞开口132的堵塞件133,且堵塞件133在外力作用下能与开口132错开使开口132导通以便大尺寸废物从开口132处排出,在漏斗形筛板13的底部设有一管口延伸至排水井2内的污水管3。

本实施例中,方形圆角池体11内设有曝气装置12,通过曝气装置12能使方形圆角池体11内的水体形成定向涡流,同时还能向水体进行供氧,提供水体溶氧量,而由于水体形成了定向涡流,因此能防止在对虾养殖过程中未被利用的过量饵料和对虾排泄物等污染源在池底死角堆积的问题,通过曝气装置推动水体产生的涡流能够带动池中的废物集聚到池中心的排污口处,且较小尺寸的废物如过量饵料和对虾排泄物能从漏斗形筛板13的侧壁上的滤孔131被排出,同时,在漏斗形筛板13的底部开设有一开口132,开口132处活动连接有一能堵塞开口132的堵塞件133,且堵塞件133在外力作用下能与开口132错开使开口132导通,对于较大尺寸废物如死虾是无法直接从漏斗形筛板13的侧壁上的滤孔131被排出的,而通过外力作用使堵塞件133与开口132错开时,开口132呈导通状态,此时被水体定向涡流带动汇集到处于方形圆角池体11中心处的漏斗形筛板13中的死虾就能从开口132处被排出池体外,避免死虾造成高位池单体1堵塞。

请参照附图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对虾养殖高位池包括对称分布在排水井2四周的四个高位池单体1,四个高位池单体1分别通过一污水管3与排水井2相连通,使四个高位池单体1的

污水能汇集到排水井2中并排放出去。本实施例中,四个高位池单体1共用一个排水井2。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高位池单体1的数量也可以是三个或五个或其他数量,但考虑到单个排水井2的排水能力有限,因此,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采用四个高位池单体1共用一个排水井2的方式来布置高位池单体1和排水井2。

请参照附图2,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曝气装置12包括第一曝气条121,方形圆角池体11的四个侧壁靠近圆角处均设有一个第一曝气条121,且四个第一曝气条121呈中心对称分布,使通过四个第一曝气条121的相互配合既能增加方形圆角池体11内水体中的溶氧量,同时还能推动方形圆角池体11内水体形成定向涡流。

请参照附图2、附图4,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曝气装置12还包括两呈长条状的第二曝气条122,两第二曝气条122平行地布置在方形圆角池体11的底部,且第二曝气条122的两侧上均连接有若干个盘成圆形的第三曝气条123。现有技术中的对虾养殖高位池通常是使用水车式增氧机来提供曝气充氧,但该曝气充氧方式会导致水体底部的溶解氧含量低,水体溶解氧量分布不均。而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方形圆角池体11的底部设置两条平行布置的第二曝气条122,并在第二曝气条122的两侧均连接若干盘成圆形的第三曝气条123,第三曝气条123均匀布置在方形圆角池体11内围,且在第二曝气条与风机的气管连接处设置球阀以将第二曝气条122和第三曝气条123的气量调小。高位池单体1小型化后,使曝气条的使用成为了可能。曝气条体积小,重量轻,价格便宜,易于进行裁剪和布置。养殖场只需选用一台功率足够的风机,通过气管与铺设于池底的曝气条相连接便可对所有高位池单体1进行供氧,空气直接通过曝气条从池底进入水体,使水体中的溶解氧含量更加均匀。第二曝气条122和第三曝气条123与第一曝气条121配合使用,使得高位池单体1内的水体溶氧量更大更均匀。

请参照附图3,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方形圆角池体11的底部由外侧向中心呈渐低状,且方形圆角池体11的长宽尺寸为10m×10m。而现有技术中的高位养殖池面积普遍过大,一般在2.5亩到10亩之间,而高位池对虾养殖模式是一种集约化高密度养殖模式,养殖过程中,伴随着水体的养分富集和逐渐营养化,对对虾养殖的生态系统构成威胁,且养殖环境中的浮游细菌菌落在面对不断增加的富营养化过程中,其相应反应复杂,增加养殖难度。对此,及时跟换水体,是降低养分污染问题最简单的解决办法。但现有高位池通常水体体积过大,换水成本高,时间久,无法满足换水要求,同时也导致其面对如今许多多发的养殖问题时的应对能力不足,养殖风险增加。本实施例中,将高位池单体1小型化,小型化的高位池单体1,其

操作更加便捷,可控性更强,能更好的集约化管理,能更高效的养殖,提高养殖效率。将其面积缩小至100m,在面对如突发病害时,能更快的进行应对反应,如快速更换水体,投加药剂更充分在水体中混合,或者是利用活菌对水质进行更快速改善等。同时,如果碰到严重养殖问题,无法解决造成整池的对虾损耗时,在相同养殖密度下,面积小的高位池对养殖所导致的经济损失也能大大降低。

请参照附图8、附图9,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排水井2内污水管3的管口处设有一能使管口敞开或关闭的阀门31,且在污水管3近管口处设有一连通污水管3内部的插槽32,插槽32上插接有一插管4。现有技术中,高位池养殖通常以几口高位池单体1为一个整体,高位池单体1中的污水统一排出到同一口排水井2中,而后排到污水处理系统或直接排海。但共用排水井2就存在不同高位池单体1之间交叉感染的问题,一口高位池单体1内的对虾犯病,在同时排水过程中,排水井2内未及时排出的污水就可能将其他高位池单体1污水管的插槽浸泡在内,等排水结束后,混合着病菌的污水就进到了其他高位池单体1中,污染了其他几口高位池单体1的水质,造成交叉感染。且现有的污水管末端通常是通过90°弯头充当插槽与插管的连接件,弯头具有一定高度,致使管道中的废水和污染物无法排干,就可能造成高位池单体1二次污染。且现有技术中高位池单体1内的污水通过污水管3流入排水井2中,其污水管3出口只通过弯头与插管相连,利用连通器原理,插管充当水体排放的开关,拔出插管开始排水,插入插管停止排水。而养殖过程中,需要频繁的排出部分水体,注入干净水体,保证水体符合养殖要求。但在实际使用中,因为插管与插槽连接紧密,插管光滑,拔动时难以受力,需要通过左右晃动,才能拔出,频繁的排水,导致弯头与插管的连接处易损坏。而本实施例中,污水管3的管口处设有一能使管口敞开或关闭的阀门31。当高位池单体1需要排水时,可打开阀门31使污水管3内的污水及虾壳、死虾等废物快速地排空,此外,由于在污水管3近管口处设还有一连通污水管3内部的插槽32,插槽32上插接有一插管4,也可和现有技术一样,通过拔插管4的方式进行排水,且同时可配合开启阀门31进行快速排空。增加了排水方式的可选性。而不必频繁的拔插插管4,可优先选择通过开启阀门31的方式进行排水,并根据需要来通过拔出插管4进行排水。

请参照附图8,本实施例中,优选地,阀门31为蝶阀。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阀门31也可以是闸阀。只要能控制污水管3的管口敞开或关闭以利于排空污水管3即可,并不局限于本实施例中所公开的蝶阀。

请参照附图9,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污水管3的管口高于排水井2的底部10cm~20cm。能有效防止未及时排出排水井2的污水淹没污水管3上的插槽32造成交叉感染。

请参照附图9,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污水管3上的插槽32朝上设置以便插管4能竖直地插入到插槽32内并与污水管3相连通。

请参照附图9至附图1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插管4的侧壁上活动连接有至少一个弯头连接件41,弯头连接件41与插管4内部相连通,且弯头连接件41能相对插管4自由转动,弯头连接件41上插接有一用于调节高位池单体1水位用的调节管42,调节管42通过弯头连接件41能相对插管4摆动以改变调节管42的出口端的高低位置。现有技术中高位池单体1内的污水通过污水管3流入排水井2中,其污水管3出口只通过弯头与插管相连,利用连通器原理,插管充当水体排放的开关,拔出插管开始排水,插入插管停止排水。在调节高位池单体1的水位时,需要养殖户在一旁等待,通过目测确定大体的排水量而后停止排水,浪费时间,且排水精度存在较大误差。而市面上销售的专业水位调节器虽然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但价格高,易损坏,且操作方式相对复杂,难以在养殖户中大范围推广。而本实施例中,由于在排水井2内污水管3的管口处设有一能使管口敞开或关闭的阀门31,且在污水管3近管口处设有一连通污水管3内部的插槽32,插管4是适配地插接在污水管3的插槽32上的,这使得插管具有了与现有技术相同的排水功能,同时,在插管4的侧壁上转动连接有一弯头连接件41,且弯头连接件41上插接有一调节管42,调节管42通过弯头连接件41能相对插管4摆动。而通过摆动调节管42就能改变调节管42的出口端的高低位置,进而利用连通器的原理就能调节高位池单体1内的水位高度,使高位池单体1内的水位调节至与调节管42的出口端等高的位置。且调节过程简单方便,无需人工目前确定排水量的多少,也无需养殖户在一旁等待,只需摆动调节管42至所需高度即可。大大地提高了操作简便性以及水位调节精准性。

请参照附图9至附图1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插管4的侧壁上连接有一个弯折90°的弯头连接件41,弯头连接件41一端密封地转动连接在插管4的侧壁上并与插管4内部相连通,另一端形成插接口以供调节管42的下端部插入。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插管4相对的两侧侧壁上均连接有一个弯折90°的弯头连接件41。

请参照附图11,本实施例中,优选地,弯头连接件41与插管4的连接处设有能指示调节管42摆动角度的刻度盘43。本实施例中,根据刻度盘43上的刻度可简单快速地将调节管转动到所

需角度上,同时根据相应的计算便可得出转动角度与高度变化的对应值,例如,设置调节管42的长度为30cm,当调节管42处于竖直状态时,其出口端的高度为1.15m,而当调节管42向一侧摆动60°后,调节管42的出口端将下降15cm,则其高度变为1m,而当调节管继续摆动90°至水平状态时,其出口端下降30cm,则其高度变为0.85m。同理根据调节管42的长度以及在插管4上的安装高度便可计算出调节管42的摆动角度与其出口端高度变化的对应关系。改造后插管形成简易的水位调节器,通过养殖场内现有的工具就能进行改造,无需新的经济投入,操作简单,养殖户便于上手。当需要调节水位时,通过刻度盘上的标注,只需将小管摆动到所需的水位高度,养殖户便可离开,当达到相应水位时自动停止,降低了养殖户的等待时间。面对不同的养殖场时,只需根据现场需求,更改刻度盘上的数值,便可适用于所有养殖场中,精确的调节养殖水位,提高对虾养殖的精度。

请参照附图10,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插管4上设有便于将插管4从污水管3的插槽32中拔出的把手44。

请参照附图5至附图7,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漏斗形筛板13具有四个侧壁,四个侧壁均向内倾斜收缩形成上大下小漏斗形。漏斗形筛板13的底部上的开口132呈长条状,堵塞件133呈柱状并能适配地堵塞在开口132处。堵塞件133上连接有一延伸至方形圆角池体11边缘处以便于工作人员拉动的牵引绳134,通过牵引绳134能拉动堵塞件133并使堵塞件133与开口132错开以导通开口132。然而,本领域技术人员应理解,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通过其他方式来提供外力使堵塞件133与开口132错开使开口132露出并导通,例如,使用电机来驱动堵塞件133移动;或使用电机来控制牵引绳的收发,并通过牵引绳来带动堵塞件移动等。本实施例中,在正常状态下,漏斗形筛板13的开口132处堵塞有堵塞件133,防止开口132附近的对虾从开口132处逃走,而当需要排污时,工作人员只需在打开污水管3的阀门31,同时通过牵引绳134拉动堵塞件133使堵塞件133与开口132错开,进而使开口132露出并导通,而后,聚集在开口132处的虾壳及死虾就会被水流从开口132处带走,防止死虾和虾壳造成漏斗形筛板13堵塞,等大尺寸废物排完后,松开牵引绳,堵塞件133在水流和自身重力作用下就会重新堵塞开口132。通过牵引绳134能快捷方便地控制堵塞件133与开口132错开,使用简单安全有效,成本低廉。将养殖过程中产生的废物排出干净,能更好的维持水质,大大降低了活菌的使用量和换水量,减少了经济成本,同时将死虾及时的排出养殖池,也能够防止对虾因为食用了带病菌的死虾而造成的感染。

请参照附图5至附图7,本实施例中,优选地,漏斗形筛板13的侧壁上设有能限制堵塞件133移动范围的限位环135,以防堵塞件133被过度拉开导致无法复位。

实施例3

采用实施例2中的对虾养殖高位池,在放苗前,取1个高位池单体(1)进行育藻,将其培育后的藻水填充到所有高位池单体(1)中,作为放苗阶段的养殖水,然后再进行放苗养殖。

具体的,育藻条件为温度25℃,光照7000Lx,pH 8.5,N/P为10:1,铁离子浓度为500μg·L-1。

将培育后的优质藻水导入养虾池后,池内的藻类能够吸收养殖过程中产生的氮和磷,保持水体稳定,帮助养殖户更好的度过放苗时期。但养殖时仍存在风险,需要对养殖过程中的水质进行监控,以此更好的调控水质。考虑到占养殖主导地位的个体养殖户缺乏水质检测的条件和能力,因此本实施例选取了检测简单且对养殖影响较大的pH进行检测。对优化过后的诏安对虾养殖场的高位池在加入藻水的对虾放苗阶段废水进行了22天,早上八点和下午四点的废水采样,进行pH检测,结果见表3。

表3高位池养殖废水的pH变化

从表3可以看出,在养殖过程中,下午四点的水体pH比早上八点pH要高。但pH变化幅度较小,总体稳定保持在7.5~8.5的范围内。

由于现有技术中高位池pH日夜变化幅度大,一般在7.0~9.6之间,除了因为夜间池中藻类的呼吸作用导致pH变化外,主要原因为养殖过程中饵料和粪便在水体的沉积。对虾一般一天投喂两顿,早上和傍晚各一顿。早上八点喂食饵料后,经过对虾的吞噬转化产生粪便进入水体致使水体pH大幅度上升。而对虾养殖的最适pH区间在7.4-8.5之间,大幅变化的pH会带来对虾的免疫力下降,进食效果变差,藻类死亡等问题。

对优化后的对虾养殖厂进行采样检测,其结果表明在养殖过程中,优化后的小型高位池,能

很好的把pH稳定在7.5~8.5之间,满足了对虾生长的最适区间,证明了优化的效果,能够更好的调控水质保持水质,减少养殖风险,提高养殖成功率,增加养殖收益。

实施例4

取栅藻藻种,采用BG11培养基,初始藻密度在2000mL锥形瓶中调节至1×106ind·mL左右,置于光照培养箱进行培养。控制培育条件为:温度在15℃,光照在10000Lx,pH=7,氮磷比N/P=5:1,铁离子浓度为700μg·L-1,培育12天完成育藻。

实施例5

取衣藻藻种,采用BG11培养基,初始藻密度在2000mL锥形瓶中调节至1.5×106ind·mL左右,置于光照培养箱进行培养。控制培育条件为:温度在20-30℃,光照在5000Lx,pH=9,氮磷比N/P=6:1-20:1,铁离子浓度为300μg·L-1,培育15天完成育藻。

实施例6

取绿球藻藻种,采用BG11培养基,初始藻密度在2000mL锥形瓶中调节至1×106ind·mL左右,置于光照培养箱进行培养。控制培育条件为:温度在35℃,光照在9000Lx,pH=9.5,氮磷比N/P=6:1-20:1,铁离子浓度为600μg·L-1,培育8天完成育藻。

实施例7

取微绿球藻藻种,采用BG11培养基,初始藻密度在2000mL锥形瓶中调节至2×106ind·mL左右,置于光照培养箱进行培养。控制培育条件为:温度在20℃,光照在5000Lx,pH=6.5,氮磷比N/P=6:1,铁离子浓度为400μg·L-1,培育12天完成育藻。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技术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技术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技术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技术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技术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技术所公开的内容。

对虾养殖管理规范

对虾养殖管理规范公司内部编号:(GOOD-TMMT-MMUT-UUPTY-UUYY-DTTI-

饲养员岗位职责 饲养员除协助技术员做好各项工作外,还必须做到: 一、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 1、服从工作安排,遵守劳动纪律 2、团结友爱,做到既分工、又协作 3、认真参加技术学习,提高养虾技术水平 二、执行劳动定额,遵守考勤制度,不迟到、不早退、不旷工,有事要请假, 需经生产主管同意,一天以上需向场长申请,原则上不允许请假两天以上 三、严格贯彻各项操作规程 1、对所负责的养殖生产任务要按时、按质、按量完成 2、工作要认真细致,投喂要沿边均匀抛洒,用药要全池均匀泼洒 3、搞好场所、虾池卫生清洁工作,包装废弃物要集中处理;发现大棚及配套设施损坏后要及时上报维修 4、每天观察鱼虾生长状态、吃食情况,准确判断鱼虾是否缺氧、患病和水质是否正常,从而为采取合理措施提供依据 5、如发现死鱼、病虾,及时向技术人员报告 6、爱惜劳动工具和基础设施设备,如发现有意破坏和丢失,将对当事人严惩 7、早中餐不准饮酒,工作期间不准打牌、赌博 技术员工作职责 1、技术员负责鱼虾病害防治和水质监测,监督负责药品发放和疫情汇

报。 2、依各个季节不同病害,依据本场(区)实际情况采取主动积极的预防措施 3、技术员应根据对虾病害和水质情况开出当日处方用药并监督饲养员正确使用 4、技术员应每日早中晚观察对虾吃食及生长情况,对病害应做到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对异常突变天气进行正确判断,制定相应对策 5、如发生重要疫情等重要事项时,应及时做好隔离措施。 6、建立完整的药品购进记录。记录内容包括:药品的品名、用药剂量、规格、有效期、生产厂商、供货单位、购进数量、购货日期。 7、饲料进仓应由技术员与仓库管理员当面交接,并填写入库单,技术员还必须清点进仓饲料数量及质量。饲料调配应由技术员根据实际情况配制和投量,并做好详细记录 奖惩责任制度 有下列情形之一者,将得到一定的奖励 1、对养殖场(区)的疾病防治得力,挽救养殖场(区)重大损失的; 2、进行自主创新,节约成本,成效显着的; 3、进行立体综合养殖,效益明显的; 4、管理措施有力,使养殖场(区)连续12个月没有发生事故的,等等。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将受到一定的惩罚 1、弄虚作假的,如考勤、采购作假的;

二氧化氯发生器基础知识

二氧化氯发生器基础知识 二氧化氯的特性 二氧化氯是一种优良的消毒剂和强氧化剂,又是一种含氯制剂,继第一代消毒剂液氯(含Cl2、次氯酸盐和漂白粉)、第二代消毒剂优氯剂(二氯异氰尿酸钠)、第三代消毒剂氯精(三氯异氰尿酸)后,二氧化氯被推崇为第四代消毒剂,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和世界粮农组织(FAO)向全世界推荐的A1级广普、安全和高效的消毒剂。 二氧化氯的物理性质 二氧化氯常温下为黄绿色或橘红色气体,带有一种辛辣气味,易溶于水,在20℃和30mmHg压力下,二氧化氯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9克/升。溶解中形成黄绿色的溶液。在空气中的体积浓度超过10%时便有爆炸性,但在水溶液中则无危险性。比重为3.09克/升(11℃),熔点-59.5℃,沸点9.9℃(压力为731mmHg时的沸点)。在水中能被光分解,与氨不起反应。对人体有刺激,当大气中二氧化氯含量为14mg/L时,就可使人觉察;45mg /L时,明显地刺激呼吸道。二氧化氯的挥发性较大,稍一曝气即从溶液中逸出。温度升高、曝光或与有机质相接触,会发生爆炸。因此,在实际应用中,二氧化氯须避光保存,一般情况下,现使用,现制备。 二氧化氯的化学特性 二氧化氯是一种有多方面用途又有选择性的氧化剂,它与各种有机和无机化合物反应,这些反应中许多都能用于包括水溶液和气态蒸汽在内的水处理和工业废物处理上。 二氧化氯属强氧化剂,其有效氯是氯的2.6倍,可以与包括铁、锰、硫化物、氰化物和含氮化物等无机物以及酚类,有机硫化物,多环芳烃、胺类、不饱和化物,醇醛和碳水化合物以及氨基酸和农药等有机物化合物反应。 二氧化氯的优良性能及其作用 一、二氧化氯的优良性能 由于二氧化氯具有很强的反应活性和氧化能力,因此在水处理中表现出优良的消毒效果和氧化作用。二氧化氯在饮用水消毒中几乎不形成氯仿等有机卤代物,且杀灭细菌、病毒、藻类和浮游动物的效果好于液氯,在水消毒过程中未产生致突变物质,其Ames试验和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均呈现阴性结果;二氧化氯与水中无机物和有机物,尤其是有机物的反应表现以氧化作用为主,而液氯则以氯取代为主,氯气与水中前驱物质作用形成了显著数量的氯仿等有机卤代物。 二氧化氯具有良好的杀菌效果。按国家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中规定我们选用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杆菌和枯草芽孢杆菌等纯菌种,进行二氧化氯消毒剂鉴定,结果表明,对这些纯菌种的灭菌效果随消毒剂投量的增加而增加,且二氧化氯的效果明显好于氯气。证明了二氧化氯对国家规定的消毒剂鉴定菌种的灭菌效果是显著和高效的。二氧化氯对水中的非致病菌均也有非常好的灭菌效果。例如,二氧化氯对水中无色杆菌属、假单孢杆菌属、微感菌属、链霉菌属、梭状芽孢杆菌属、短杆菌属、芽孢杆菌属、芽孢放射菌属、八叠球菌属、葡萄球菌属

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王剑 西南大学水产系,重庆荣昌 402460 摘要:目前如东县在南美白对虾养殖过程中存在苗种的选择、养殖技术、病害危害水产药物等多方面的问题,本文将对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进行分析并针对现状提出相应的发展对策。 关键词:南美白对虾;如东县;如东养殖业 江苏南通市如东县地处长江入海口,两面临海,毗陵上海,具有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和丰富的咸淡水资源。长期以来,如东的水产品都以其肉质鲜美、营养丰富而著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海洋资源决定了发展水产养殖业成为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2010年开始规模化温棚养殖一举获得成功,从而带动了如东县的南美白对虾养殖业迅猛发展。 1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的现状 如东县在2009年开始有人养殖对虾,那时候的养殖规模甚小,自2010年开始,开始对规模化的温棚养殖研究,并取得重大的突破,从而促使了如东南美白对虾养殖业的迅速发展。 如东县南美白对虾产业经过5年多巩固发展,实现了从粗放养殖到高密度、工厂化、集约化养殖的飞跃。目前全县南美白对虾的养殖面积达到12.4万余亩,其中大棚养殖面积6.1万余亩,露天外塘养殖面积6.4万余亩,南美白对虾一代苗育苗场50多家,育苗总面积65000㎡,年培育虾苗120多亿尾,年产南美白对虾8.8万余吨,年产值近40多亿元,可实现利润15多亿元。从事南美白对虾育、养、加、销、储人数3.2余万人,形成南美白对虾育、养、加、销、储一体化的产业链。产品远销北京、上海、成都、郑州、合肥、青岛等四十多个城市,使之成如了远近闻名的白对虾集散中心,开创了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新局面。 另外为了做大做强做优南美白对虾产业,在南通市及如东县两级海洋与渔业局的关心、支持、指导下,如东县于2013年1月注册成立了如东县南美白对虾协会。协会现有理事28人,会员单位31家,会员248人,其中党员40人,带动5000多位养殖户共同致富。协会成立以来,在渔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协会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得到全面加强,党员创富带富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强有力地推动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协会以服务会员为宗旨,为会

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一、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 1、养殖概况 为了让诸位系统而明了的了解盐城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概况,下面本人通过表格的形式简要的向大家介绍江苏省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盐城市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盐城市内陆淡水和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占全省的比例情况、盐城市内陆淡水和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在全省的位次、盐城市主产区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产量及占全市的比例。(说明:以下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2008、2009、2010、2011) 表一:江苏省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 年份淡水养殖面 积/公顷 淡水养殖产 量/吨 特水养殖面 积/公顷 特水养殖 产量/吨 南美白对虾面 积/公顷 南美白对虾 产量/吨 2007 543369 415677 812121 20374 77951 2008 543381 437408 916069 20469 91187 2009 552622 453367 20375 88694 2010 557653 470942 18218 89493 表二:盐城市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 年份淡水养殖 面积/公顷 淡水养殖产 量/吨 特水养殖 面积/公顷 特水养殖 产量/吨 南美白对虾 面积/公顷 南美白对虾 产量/吨 2007 54555 432045 53294 165819 12302 52644 2008 57220 471543 53963 185093 12280 53879 2009 57553 525006 46905 208081 12660 54232 2010 58585 542049 53442 227236 10699 56576 表三:盐城市内陆淡水、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占全省的比例情况 年份淡水养殖 面积占比/% 淡水养殖 产量占比/% 特水养殖 面积占比/% 特水养殖 产量/% 南美白对虾养 殖面积/% 南美白对虾养 殖产量/% 2007 9.81 16.82 12.82 20.42 60.38 67.53 2008 9.93 17.62 12.34 20.21 59.99 59.09 2009 8.49 18.71 10.35 20.35 62.13 61.15 2010 9.58 18.64 11.35 21.18 58.73 63.22 表四:盐城市内陆淡水、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在全省的位次 年份内陆淡水特水南美白对虾面积产量面积产量面积产量 2007 第四第一第三第一第一第一2008 第三第一第二第一第一第一2009 第三第一第三第一第一第一2010 第三第一第三第一第一第一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xx白对虾养殖技术 一、生物学特性 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原产于太平洋西海岸至墨西哥湾中部。是当今世界上公认的养殖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虾种之一(其它两种为斑节对虾、中国对虾)。该虾生长快、抗环境变化能力强、抗病毒病强、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是中南美洲对虾养殖的主要品种,也是目前国际水产市场的俏销对虾品种。 南美白对虾外形与中国对虾相似,头短、甲壳薄、出肉率高,正常体色为浅青灰色。 南美白对虾适应能力强,能在水温为6~40℃的水域中存活,生长水温为15~38℃,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对高温忍受极限达43.5℃(渐变幅度),对低温适应能力较差,水温低于18℃,其摄食活动即受影响,9℃以下时侧卧。 南美白对虾自然栖息环境水深0~72米,能在盐度0.5‰~35‰的水域中生长,据报道2~7厘米的幼虾,其盐度的允许范围为2‰~78‰。经盐度驯化,也可以在淡水池塘中养殖。近年在两广地区进行的淡水池塘和低盐度水域养殖已获得成功,并取得很显著的经济效益。 南美白对虾对饲料的营养需求低,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25%~30%就可满足其营养需要。 该虾具有互相残食的习性,而且这种习性随着生长表现更为明显,但池塘养殖的成活率还可以达80%以上,该虾要求水质清新,溶氧量在5毫克/升以上,但忍受的最低溶氧值为1.2毫克/升,离水存活时间长,可以长途运输,可以活虾销售。ph值7.0~8.5,氨氮含量较低。 自然环境中海水、咸淡水、江河水、水库水、池塘水及井水等,只要不受污染,均可使用养虾。 南美白对虾生长快、个体大,自然海域里可捕到个体重100克以上的成虾,养殖个体重可达60~80克。在合理密度和饲料充足的条件下,水温25~35℃,当地幼虾经60天左右饲养,即可养成10~12厘米、个体重10~15克。

现代科技知识要点

公务员考试公共基础知识——现代新科技知识要 点 发布时间:2010-06-13 (来源:应届毕业生求职网) 一、现代生物技术 现代生物技术是以dna分子技术为基础,包括微生物工程、细胞工程、酶工程、基因工程等一系列生物高新技术的总称。现代生物技术在农作物改良、医药研究、食品工程、治理污染、环境生物监测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由于现代生物技术对解决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如:粮食、健康、环境和能源等将开辟广阔的前景,因此越来越为各国政府和企业界所关注,与信息、新材料和新能源技术并列成为影响国计民生的四大科学技术支柱,是21世纪高新技术产业的先导。 (一)遗传工程 遗传工程的研究发展,为器官移植提供了一个很有前途的新手段——利用动物的器官代替人的器官。科学研究表明人体异种器官移植,猪较为合适。首先猪器官的大小与人的相当,生理上也比较接近;其次猪在无病原体条件下比较容易饲养和容易保证无病的供体;此外猪的繁殖率高,每窝可产十几只猪崽,存活率也较高。为了保证植入的器官不被排斥,生物学者正在培养具有人的基因的新型猪,这种猪叫转基因猪。 (二)基因治疗

基因治疗是21世纪国际生物技术的又一个热点。基因治疗就是将外源基因通过载体导入人体内并在体内(器官、组织、细胞等)表达,从而达到治病的目的。基因治疗开辟了医学预防和治疗的崭新领域。自从1990年临床上首次将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导入患者白细胞,治疗遗传病——重度联合免疫缺损病以来,利用基因治疗的手段治疗囊性纤维化(cf)、血友病,还扩大用于治疗肿瘤和艾滋病的临床试验已数以百计,基因治疗将引起临床医学的一场革命,将为治疗目前尚无理想治疗手段的大部分遗传病、重要病毒性传染病(如各型肝炎、艾滋病等)、恶性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等开辟了十分广阔的前景。可以比较乐观地认为,随着人类基因组计划的顺利实施,随着“后基因组”时代的即将到来,人类23对染色体大约60亿个核苷酸的排列顺序被测定,人类基因组所包含的约3万个基因中与人的重要生命功能和重要疾病相关的基因将不断被发现,6000多种人类单基因遗传病和一些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多基因病(如恶性肿瘤、心血管疾病等)将有可能由此得到预防、诊断和治疗。基因治疗的研究将从过去的盲目阶段进人理性阶段。基因治疗有可能在21世纪20年代以前,成为临床医学上常规的治疗手段之一,人类很多目前无法治疗的疾病将通过基因治疗手段而获康复。 (三)农业生物技术 在农业生物技术中,转基因动植物的研究与开发最为突出。1983年转基因植物问世,1986年被批准进入田间试验,根据美国农业部动植物检疫局(aphis)的数据,截止1997年1月31日,美国已批准的转基因植物田间试验达2584例。近年来,抗除草剂的大豆、抗病毒病的甜椒、抗腐能力强、耐贮性高的番茄、具有高含量必须氨基酸的马铃薯等转基因植物开始进入市场,成为农业生物技术的第一批成果;转基因的瘦肉型猪、高产奶的奶牛和能从奶中提取药物的转基因羊等也将进入实用化阶段。未来农业的模式将是:农业工厂化,

南美白对虾养殖历史回顾

南美白对虾养殖历史回顾(2001年以前) 在20世纪80年代,对虾养殖业发展 曾给我国的水产养殖业写下辉煌的一 笔,极大地带动了沿海地区的经济发 展,并带动了沿海地区育苗、饵料生 产、冷藏加工等相关产业链的同步发展,它所起到的作用是不可磨灭的。可是,进入90年代,特别从92年起,由于对虾病毒病在全国各地的蔓延,水产工作者一时又找不出合适的对策,导致对虾养殖业大伤元气,经济效益一落千丈。因此,水产工作者们一方面刻苦钻研对虾病毒病,另一方面探索对虾养殖业新的替代品种、新的经济增长点,于是南美白对虾的养殖浮出水面。 南美白对虾(L.vannamei),学名凡纳对虾,是世界养殖虾类产量最高的三大种类之一,原来分布在中、南美洲,太平洋沿岸水域,外形似中国对虾,正常体色为浅灰色,壳薄体肥,肉质鲜嫩,出肉率高达65%以上,营养丰富,深受国内外市场欢迎;生长速度快,60天即可达上市规格;适盐X 围广(0-40),可以采取纯淡水、半咸水、海水多种养殖模式,从自然海区到淡水池塘均可生长,从而打破了地域限制,且具耐高温,抗病力强;食性杂,对饲料蛋白要求低,35%即可达生长所需。是“海虾淡养”的优质品种,是很有发展潜力的养殖虾类。

近年来,南美白对虾(penaeus vannamei)在我国不论是海水,还是低盐度海水及淡水中养殖都取得了一定的进展,而且有取代罗氏当虾养殖的趋势。目前,南美白对虾的养殖已经成为水产养殖业的热点。要使我国南美白对虾的养殖生产持续健康的发展,如何配制优质的饲料及获得健康的虾苗是关键。 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政府出资由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负责承担SPF(specific pathogen free)虾苗研究和生产,1991年美国夏威夷海洋研究所开始提供SPF南美白对虾苗和亲虾,至1994年尽管提供的SPF虾苗不多,但是其成虾养殖却取得了高产,SPF虾苗养殖产量比非SPF虾苗产量高出30%以上。生产SPF虾苗必须做到以下5个项目:(1)放养高度健康的虾苗管理方法防止病原进入养殖区,包括营养、水质、环境和管理方面;(4)持续监测虾的健康状态;(5)一旦发现疾病,立刻采取措施。SPF虾苗的生产必须是在非常严格的隔离下进行的,按照SPF生产程序要求,1996年美国SPF虾苗生产的成功率只有1.66。最近美又提出,运用人工育种的方法,筛选出高品质、高产量、生长快、抗病力强的种苗,即SPR(specific pathogen resistance)种苗,预计将此技术运用到对虾养殖生产上,大约只需要15年时间。 1988年7月,南美白对虾由中国科学辽海洋研究所从美国夏威夷引进我国,1992年8月人工繁殖获得了初步的成功,

总结的七个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要点

最新总结的七个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要点 近几年大家养殖南美白对虾都有同感,越来越难养了。“偷死”问题每位养殖者都要面对,很难避免!慢慢地,大家也都习惯了南美白对虾养殖偷死是“迟早”的事,所以只能想方设法让对虾迟点死(注:迟就是60条/斤左右,过了盈亏线),甚至养到更大,养到更高的产量。如何才能做到让对虾迟点死,下面总结一些要点,供大家分享。 一、优质苗种 市场上很多时候,对虾养得不好,好多养殖户第一时间都会怪这个苗种不好,可见苗种对成功养殖的重要性,所以在此也建议大家选择优质苗种来养殖。但实际上也有些老板怕养好苗,觉得长得快,死得快;“偷死”来得急,来得多!为什么会这样? 1、长得快,蜕壳多,抵抗力差,容易感染有害菌 2、长得快,虾体营养、溶氧要求高 3、长得快,“同时”蜕壳多,水体营养、溶氧要求高 了解了好苗为什么长得快,死得快了,我们选择适合好苗养殖的管控方向,会不会好养些?答案是肯定的。目前南美白对虾养殖只能让虾尽情地长,跑得快,“迟”点死,才能有钱可赚! 二、壮苗、保苗 选择了优质的苗种,合理的放养密度,下面就要保好苗,有苗才有养下去的意义,有苗中后期水体才好管控,有苗才有产量。保苗首先要想方设法壮苗!保苗操作关注细节和方案: 针对南美白对虾: 1、投苗前2个小时用拜激灵6亩/包速补100 4亩/包沿池塘边泼洒后再投苗。 2、投苗后每5天使用微量元素速补100泼水一次,直到虾体达100条/斤左右;天气突变,速补100加拜激灵一起用,缓解应激。 3、投苗后,“清罾”前7天,关注“转肝期”,拜水安德维乐彼奥酸拌料投喂,调肝护肠,加强虾体质。 针对水质、底质: 1、清塘进水消毒后(欣碘4亩/瓶消毒,无需解毒),投放生物净水剂8亩/ 拜生源4亩/包红糖5斤/亩,注意水色,“黄绿”色为好。

宁夏中考地理知识点.doc

2016宁夏中考地理知识点 2016宁夏中考地理知识点:黄土高原 1、世界上最大的黄土堆积区是黄土高原,黄土高原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之一。 2、水土流失带走了地表肥沃的土壤,使农作物产量下降;使沟谷增多、扩大、加深,从而导致耕地面积减少;还向黄河下游输送大量泥沙,给河道整治和防洪造成巨大困难。 3、黄土高原地形破碎,气候较为干旱,不仅水土流失严重,而且多种自然灾害频繁发生,旱涝灾害是黄土高原地区最主要的自然灾害,所以说黄土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 4、在黄土高原要想使社会、经济得到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一方面,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等。 5、长江沿江地带是一个较为典型的带状区域,不仅地理位置优越,而且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为本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区是全国经济发展的重心地区。 6、长江沿江地带沟通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与西部资源富集地区,构成了一个英文字母H 的格局,是承东启西的纽带。 7、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而且工业基础雄厚,目前已发展成为我国最具活力的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带之一。通过众多南北支流和交通干道,这些经济技术优势可向南北辐射,使我国南北经济成为一体。 8、长江沿江地带拥有很多城市,中下游地区城镇密集,上游地区城市较少,其中,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个特大城市,是区域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对区域经济发展具有强大的辐射和带动作用。在这四个特大城市的基础上,分别形成了以它们

为中心的四个城市群。 9、长江沿岸是我国高度发达的综合性工业地带。目前,自东向西已经形成了四大工业基地。钢铁、石油化工、汽车、轻纺等工业基地沿江分布,构成了我国东西绵延的工业走廊的雏形。 10、在长江沿江地带大规模的开发过程中,出现了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如水土流失、洪涝灾害(长江中下游地区是长江流域洪涝灾害最集中、最严重、最频繁的地区)、水污染和酸雨。 11、酸雨可导致水体、土壤酸化,对植物、建筑物造成腐蚀性危害,华中酸雨区是全国酸雨污染范围最大、中心强度最高的酸雨污染区,西南酸雨区是第二严重的酸雨区,华东酸雨区的污染强度低于华中、西南酸雨区。 2016宁夏中考地理知识点:南方地区 农业生产条件: 农业活动特点:重要的农耕区之一,以水田为主。长江以北一年两熟,长江以南一年三熟。农耕区畜牧业为主。淡水养殖发展很快。南部(海南、云南西双版纳等)发展热带经济作物生产。海洋渔业发达,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渔场,沈家门港是我国最大的渔港。 有利条件:①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水热资源丰富、配合好(台湾、海南、滇南西双版纳是全国水热条件最好的地区)。江淮地区梅雨适时适量,有利于水稻生长。②长江中下游平原、珠江三角洲地势低平、土壤肥沃,河汊纵横,既灌溉便利,也利于发展淡水养殖;四川盆地紫色土肥沃;横断山区,森林资源丰富,树种多,人类影响小,利于发展林业生产。③长江流域农业生产历史悠久,生产水平高。 不利条件:①江淮地区伏旱期,气温高,降水减少,蒸发旺盛,易对水稻生产产生影响、南部沿海地区夏秋季台风影响很大。②长江以南地区为红壤分布区,土壤酸性强,土质粘重,不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大全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大全-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4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南美白对虾养殖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案 1、池水pH值的调节。南美白对虾养殖适宜的池水pH值范围是7.9-8.5,整个养殖过程都要求池水pH值保持稳定,pH值过高或过低均会影响虾的生长。 解决方案:池水pH值过高,可施用降碱菌(醋酸菌及乳酸菌制剂)或工业醋酸调节;pH值过低,可施用熟石灰调节;若pH值不稳定,上午和下午变化差值太大,可施用大理石粉、白云石粉(碳酸钙)和小苏打,以提高水体的缓冲能力(即增加水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 2、水色发红、发白、发黑的处理。虾池水色发红是甲藻繁殖过盛,而水体发白一般意味着细菌大量滋生,发黑则是水质严重老化, 有机物含量过多。 解决方案:先排掉50%的池水,在晴天上午施用强克202,3小时后加水,下午施用超级底净,晚上增加增氧机开动时间,72小时后再施用绿水利生素或益水宝(芽孢杆菌),水质即可转为正常。 3、防止“转水”和“倒藻”。在“转水”发生前,虾池水体表面暗淡,此时排水30-40厘米,施用活性黑土(腐植酸钠),再加水至原水位。养殖前期出现“倒藻”,主要原因是水体缺乏营养盐类,应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保持水体透明度在25-30厘米;养殖后期出现“倒藻”,是因为水质老化,应先排水30-40厘米,施用益水宝,然后加水至原水位。 4、怎样抑制丝状藻。南美白对虾虾苗下池后,池底产生丝状藻,主要原因是肥水后时间过长,池水太浅,水质偏瘦。此时不能施肥,否则丝状藻会迅速长满整个池底,也不能使用药物。 解决方案:添加新水至水位达1米左右,每亩水面1米水深施用光合细菌5公斤,或从其他健康池抽水引进藻种,在晴天上午施用活性黑土处理水质,并遮挡阳光,再施用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快速肥水,保持水体透明度20厘米,两天后丝状藻会因得不到阳光而死亡。 5、暴雨之后的虾池管理。台风、暴雨容易造成养殖池水体温度、盐度、溶解氧出现严重分层现象,pH值急剧下降,并可能产生底部缺氧,出现“倒藻”现象,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极为不利。 解决方案:暴雨过后要开启增氧机,用熟石灰调节池水pH值至正常,投饲量适当减少,也可以暂时停喂。在饲料中添加免疫多糖、维生素C、对虾病毒净及生物酶活性添加剂等,增强对虾抗应激能力。

(完整版)虾蟹增养殖学教学大纲

虾蟹增养殖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的地位、作用与任务 《虾蟹增养殖学》是研究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和生产技术的一门学科,是水产养殖专业必修的主要专业课之一,它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直接为虾蟹类养殖科研、生产服务。本课程除从有关的基础学科吸收—定的理论知识外,主要是总结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成果和群众养殖中悠久而又广泛的生产经验及,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该课程主要研究经济虾蟹类养殖的生物学原理、生产技术,介绍常见经济虾蟹类的人工繁殖、苗种培育、成体养殖及增殖措施等基本技术。本课程的任务是使学生比较系统地学习和掌握虾蟹类养殖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生产技能,为今后从事专业生产技术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二、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使学生正确掌握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理解甲壳动物所涉及的内容及其与相关课程的关系;使学生充分了解虾蟹类养殖的意义及其重要作用,理解本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理论。 2.使学生掌握虾蟹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以及生长发育。使学生理解虾蟹类的生理生态,掌握主要的、常见的养殖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尤其是生态及繁殖习性。使学生了解虾蟹类生殖细胞的类型、发生过程,了解性腺发育、受精、胚胎发育过程中变化规律及其与内、外部因子的关系。使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虾蟹类的鉴别与分类。 3.使学生理解主要养殖种类的生物学基础知识,尤其是生态、繁殖习性以及个体发育过程的基本知识和规律,为进行人工增殖,人工育苗奠定基础。使学生掌握主要养殖虾蟹类的人工育苗及养成的基本方法和过程,重点掌握几种主要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和人工育苗、养成、加工等技术操作,熟练掌握适合当地养殖的经济虾蟹类的生物学知识、人工育苗、养成、加工等技术操作。使同学们了解虾蟹类育苗和养成及增殖过程中的病敌害,使学生理解虾蟹类的育种技术。 4.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达到对学生进行生物与环境、宏观与微观、结构与机能、整体与局部四个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从而培养出面向基层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操作技能的科技人员。 三、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及要求 基本内容 (一)绪论 甲壳动物的经济价值,甲壳动物的研究概况,养殖的意义;国内外养殖历史、现状和前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养殖的方式、养殖的种类;开展虾蟹类养殖业的有利条件及所需的基本条件。 重点:甲壳动物的研究概况,养殖的种类、开展虾蟹类养殖业的有利条件及所需的基本条件。 (二)虾蟹类的形态结构 虾类的外部形态;蟹类的外部形态;虾类的内部构造(体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排泄器官、神经系统、感觉器官、生殖器官);蟹类的内部构造 重点:外部形态的区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生殖器官。 难点:消化系统、生殖器官。 (三)虾蟹类的繁殖、发生、生长 雌雄鉴别、性征与繁殖方式、配子与性腺发育、交配与交尾、产卵;受精与胚胎发育、幼体发育;繁殖与环境。色素细胞与变色、蜕皮与蜕壳、生长、自切与再生;主要环境因子对生

对虾养殖环境处理

三、对虾养殖环境处理 42 良好的水色有何特性? 水色是指溶于水中的物质,包括天然的金属离子,污泥或腐殖质的色素,微生物及浮游生物,悬浮的残饵,有机质及黏土或胶状物等,在阳光下所呈现出来的颜色。但组成水色的主要物质为浮游生物,对水色的影响最大。 良好的水色有以下特性及功能: (1)可增加水中的溶解氧。由藻类形成的良好水色,由于光线作用,白天能有效增加溶解氧。 (2)稳定水质,降低有毒物的含量。当水中藻类、细菌或原生动物等大量繁殖时,能吸收由养殖对虾排泄物和残饵产生的氨和硫化氢,并能吸收金属离子使其沉淀,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 (3)可当饵料生物,提供对虾天然的饵料。 (4)可减少透明度,能抑制丝藻及底藻的滋生。 (5)水体透明度的降低,有利于对虾防御敌害鱼类和鸟类的蚕食。

(6)可稳定水温。 (7)可抑制病菌的繁殖。 43 地下水养虾放苗前该如何处理? 由于地质的原因,部分地下水刚抽出来时氨氮和铁的含量偏高,如不经处理直接放苗,会影响虾苗的成活率。 处理方法为: (1)充分曝气,让氨氮挥发和氧化。 (2)泼洒络合金属离子的解毒剂(如“利生解毒宝”或“利生降解灵”),消除铁等金属离子。 (3)施放芽孢杆菌制剂(如“加强型利生素”)和养殖专用肥(如“肥水快”或“单细胞藻类生长素”),培养有益菌相和浮游藻类,吸收氨氮。

(4)使用反硝化菌制剂(如“利生硝化素”),处理由氨氮转化形成的亚硝酸盐。 44 虾池放苗前、养殖过程中如何做水? 放苗前期营造一个藻相和菌相平衡的水环境非常重要。具体做法建议如下: (1)池底较肥的老塘和原来的鱼塘改造过来养虾的池子,由于池底的有机物较多,可以施用无机养殖专用肥(如“单细胞藻类生长素”)来培育浮游单细胞藻类,同时,施用能把塘底的有机物分解成单细胞藻类生长所必需的营养元素的有益细菌——芽孢杆菌(如“加强型利生素”、“利生健”、“利生活菌”),用这种方法做起来的水色稳定持久。 (2)新挖的虾池或者高位池,由于池塘较干净,这时需用有机肥来维持长效持久的水色。如可以用有机无机复合养殖专用肥(如“肥水快”或“肥水师傅”)加芽孢杆菌制剂(“利生健”)来浸泡4~5小时后再泼塘,一般在晴天下3天可得到良好的水色。 45 虾塘池底青苔很多、水肥不起来、池水很清,该怎么办? 南方地区气温高,老虾塘水色很不稳定,不仅对虾难以生存,而且有益藻类也培养不起来。这时候如果施肥,则越施肥料塘水越清。原因是肥料问题,特别是化肥,入水底后,很快会被底藻吸收,有益浮游藻类就得不到营养。塘的水越浅,池水越清,水色越培养不起来,因为阳光能直射水底,底藻得以疯长。一旦形成了恶性循环,只能放水重新施肥了。所以肥水时一定要一次性进水并达到最高水位,这样可以减少底藻被阳光直射后疯长的机会。

养殖罗非鱼100个基础知识问答

养殖罗非鱼100个基础知识问答 一、认识罗非鱼 1.罗非鱼的原产地在哪里? 罗非鱼最初分布于南非,后来逐渐遍及整个非洲大陆的淡水和沿岸的半咸水水域,为非洲湖、河的主要经济鱼类。以色列是拥有罗非鱼自然分布的唯一亚洲国家。 2.人工养殖的罗非鱼主要有哪些种类? 罗非鱼,俗称非洲鲫鱼。分类上属硬骨鱼纲、鲈形目、鲡鱼科、罗非鱼属,约有100多种。目前,各国已进行养殖的主要种类有莫桑比克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伽利略罗非鱼和齐利罗非鱼等。 3.罗非鱼具有哪些优点? 由于罗非鱼具有繁殖力强、生长快、耐粗食、抗病力强、肉质细腻鲜美等诸多优点,凡处于热带、亚热带、温带的国家和地区几乎都有罗非鱼养殖,遍及8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罗非鱼已是国际上养殖最广泛的品种之一,是继三文鱼和对虾之后第三大国际贸易水产品,也是联合国粮农组织(FAO)向世界各国推荐养殖的主要品种。 4.我国引进的罗非鱼主要有哪些品种? 我国自1956年首次从越南引入莫桑比克罗非鱼,因其形状似鲫鱼,故又称非洲鲫鱼,此后先后引入各种罗非鱼。1978年,长江水产研究所引进尼罗罗非鱼,是最早引入我国的尼罗罗非鱼,目前养殖地区也较多。1988年,湖南湘湖渔场从埃及尼罗河阿斯旺坝下游引进尼罗罗非鱼,该鱼在一些地区有养殖。1992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美国奥本大学引进了原产于尼罗河下游的尼罗罗非鱼,也有一些良种场采用该种鱼。1999年,淡水渔业研究中心又从埃及农业和农

垦部水产研究中心实验室引进了尼罗罗非鱼和奥利亚罗非鱼,现已推广到许多地区。奥利亚罗非鱼则主要是1983年由淡水渔业研究中心从美国奥本大学引进,该种鱼主要用于与尼罗罗非鱼杂交以生产全雄罗非鱼,也是目前应用最普遍的奥利亚罗非鱼。另外,其他一些单位也多次引进了各种罗非鱼。 5.奥尼鱼是什么品种? 奥尼鱼是指奥利亚罗非鱼(雄)与尼罗罗非鱼(雌)杂交所得的杂交鱼,由于这两种罗非鱼不同的性别决定机制,使杂交后代雄性率极高,如所用亲鱼纯度较高,雄性率可达95%以上,甚至100%。由于罗非鱼雄鱼比雌鱼生长快40%~50%,奥尼杂交鱼又比双亲生长快20%~30%,养殖高雄性率奥尼鱼,可大大提高产量。同时,因罗非鱼繁殖力强,单纯养殖尼罗罗非鱼,池塘中会由于有大量小苗而影响了养殖产量和成鱼规格,最终影响养殖效益;而养殖高雄性率奥尼杂交鱼,则避免了罗非鱼的过度繁殖,保证了产量和规格。另外,奥尼杂交鱼在起捕率、加工出肉率等方面也均优于亲本。因此,奥尼杂交鱼已得到广大养殖户的认可,是目前我国主要的罗非鱼养殖品种。 6.吉富罗非鱼来源于哪里? 吉富罗非鱼是由菲律宾国际水生生物资源管理中心从1988年开始,以四个非洲品系(埃及、加纳、肯尼亚、塞内加尔)和四个亚洲养殖品系(以色列、新加坡、泰国、中国台湾)的尼罗罗非鱼为基础群,采用家系选育方法进行选育,取名为“Gift”。1994年,上海水产大学引进了其F3代,称为吉富鱼。从2002年开始,逐渐在我国罗非鱼主产区海南、广东、广西等地推广养殖,最大特点是生长速度较快。 7.“新吉富”罗非鱼是什么品种?

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与前景分析 一、江苏盐城地区南美白对虾发展现状 1、养殖概况 为了让诸位系统而明了的了解盐城市南美白对虾养殖概况,下面本人通过表格的形式简要的向大家介绍江苏省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盐城市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盐城市内陆淡水和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占全省的比例情况、盐城市内陆淡水和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分别在全省的位次、盐城市主产区南美白对虾养殖面积、产量及占全市的比例。(说明:以下数据来源于江苏省农村统计年鉴2008、2009、2010、2011) 表一:江苏省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 年份淡水养殖面 积/公顷 淡水养殖产 量/吨 特水养殖面 积/公顷 特水养殖 产量/吨 南美白对虾面 积/公顷 南美白对虾 产量/吨 2007 543369 2569141 415677 812121 20374 77951 2008 543381 2675616 437408 916069 20469 91187 2009 552622 2806535 453367 1022555 20375 88694 2010 557653 2907597 470942 1072681 18218 89493 表二:盐城市内陆特水中南美白对虾养殖情况 年份淡水养殖 面积/公顷 淡水养殖产 量/吨 特水养殖 面积/公顷 特水养殖 产量/吨 南美白对虾 面积/公顷 南美白对虾 产量/吨 2007 54555 432045 53294 165819 12302 52644 2008 57220 471543 53963 185093 12280 53879 2009 57553 525006 46905 208081 12660 54232 2010 58585 542049 53442 227236 10699 56576 表三:盐城市内陆淡水、特水及南美白对虾养殖 分别占全省的比例情况 年份淡水养殖 面积占比 /% 淡水养殖 产量占比 /% 特水养殖 面积占比 /% 特水养殖 产量/% 南美白对虾养 殖面积/% 南美白对虾养 殖产量/% 2007 9.81 16.82 12.82 20.42 60.38 67.53 2008 9.93 17.62 12.34 20.21 59.99 59.09

南美白对虾的十种养殖模式

南美白对虾的十种养殖模式 一、淡水养虾 主要集中在海南琼海长坡镇一带,这些淡水养虾的池塘大部分都是由罗非鱼池塘改建而成,池塘面积大都在3亩左右。有条件的养殖户会把土塘铺上地膜,配备其他抽水、排污、蓄水池等设施。如果池塘条件达不到自动排干效果,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也会拿着吸污管到池塘人工吸污。 投苗的时候仍然要用海水,海水通过油罐车从海边运到池塘。海水的盐度在18-21度之间,需要通过河流、水库或者是打井抽淡水淡化,把盐度降低到3-5度,水深控制在20-30公分。虾苗的投放密度在7-13万尾/亩。放苗一周之后,等虾苗适应了池塘的水质,就开始慢慢抽淡水,根据虾塘实际情况,每天抽几公分,一直抽到卖虾为止。等虾收成之时,池塘的水也就几乎没有盐度了。 淡水养虾生产速度很快,夏天平均2个月,就能够达到30-40支的规格。而冬造虾则需要100天左右。今年的40支/斤的虾价格都能够维持在23元/斤以上,当地一造虾的成本在7元左右,每亩1000斤的收益也能到达16000元。 二、鱼虾混养 土塘,没有铺地膜、排污等设施,池塘的条件相对落后。一般来说,一口3亩左右的虾塘都会混养500-1000尾不等的海水鱼,海水鱼的品种有新斑、龙胆以及珍珠龙胆。“鱼投放的规格都在10公分以上,这样

鱼才能吃到病残弱的虾。虾苗的投放密度在5万-8万尾/亩,把苗投放到池塘里面20天左右,才把鱼苗放进池塘。而虾收成之后,鱼一般不会卖掉,先在池塘暂养着,等到自家哪一口池塘的虾苗标够了20天,又从新放到池塘中去,一直轮着来使用。大部分养殖户饲料投喂以虾料为主,并不会选择投喂鱼料。 万宁鱼虾混养一天投喂三餐为主。**餐早上7点左右,而中午他们并不投喂,第二餐则已经是傍晚的5点左右,晚上9点再喂第三餐。“如果想虾长得快一点,就一天喂四餐,在中午再一餐。 鱼虾混养的成功率在6成以上。对虾亩产普遍在500斤左右,一口3亩的池塘,养到40支/斤,今年的虾价格好,40支/斤的虾都能保持在23元/斤以上,算起来,一口塘造能产出3.45万元, 三、大棚养殖模式 大棚虾养殖刚开始起步,近几年养殖面积较为稳定,在200-300亩左右。在养殖上,根据具体情况每年养殖1-2造,4月中旬左右放苗——目前**造投苗基本已经完成,情况良好。在7月中旬左右可以上市,平均22支/斤规格,2-3天内出完一口塘虾,**造出虾总体维持时间20天左右。大棚虾平均亩产1500斤,亩利润25000元。如果是养殖2造虾,由于**造虾要赶上市时间,总体规格比第二造虾规格偏低,所以养殖2造虾时,**造虾利润会比第二造偏低。 与土塘养殖相比,大棚养殖优势关键在于:一,一年**多可以养殖2造,土地利用更好;二,大棚养殖可以提高对虾抗病力;三,大棚**造虾上市时间比土塘虾早1个月左右,提前上市有价格上的优势。 四、外塘养殖模式

用于养虾的废水循环利用方法与相关技术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用于养虾的废水循环利用方法,通过三级净化,通过离心泵将养虾池内的废水抽入第一净化桶内,能够有效的保证废水中的过余的生物絮团、有机物沉淀,第二净化桶内加有生化填料,圆盘曝气器释放大量的曝气,带动生化填料在第二净化桶里翻滚,这样一来有效的增加了生化填料与细菌的接触效率,能使生化填料最多限度的附着细菌,当废水流入第三净化桶后静置,在无氧反硝化的作用下进一步的降解亚硝酸盐。本申请提供的 养虾的废水循环利用方法,结构简单,能够有效的节省成本,另外不仅能够有效的净化 养虾废水,除去过余的生物絮团、有机物,净化氨氮、亚硝酸盐,并且还不会破坏絮团的浓度,保证养殖水的稳定性。 权利要求书 1.一种用于养虾的废水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通过离心泵(1)将养虾池内的水抽出至第一净化桶(3)内进行沉淀,离心泵(1)与第一净化桶(3)之间通过进水管(2)连接,所述进水管(2)贴着桶壁伸入第一净化桶(3)内并在进水管(2)的尾端弯折呈45°夹角,水在进入第一净化桶(3)后带有旋转推动力,使过余的生物絮团、有机物沉淀; S2:所述第一净化桶(3)通过第一连接管(7)连通第二净化桶(4),所述第二净化桶(4)内加有生化填料(9),并且第二净化桶(4)内还设置有圆盘曝气器(6),圆盘曝气器(6)连接养虾池供气用的涡旋风机,第二净化桶(4)内添加的生化填料(9)为2m3,大量的曝气使生化填料(9)在第二净化桶(4)内翻滚,使得生化填料(9)最大限度的附着细菌,产生生物膜,采用好氧硝化菌降解氨氮和亚硝酸盐; S3:所述第二净化桶(4)通过第二连接管(8)连接第三净化桶(5),水流入第三净化桶(5)内静置,在静置低氧情况下使硝化菌再次降低氨氮和亚硝酸盐; S4:通过出水管(10)将净化后的水再送至养虾池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虾的废水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净化桶 (3)、第二净化桶(4)、第三净化桶(5)底部为锥形,并且在底部开有排污口,所述排污口连接有集污池,然后通过堆肥制作菌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虾的废水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8)处于同一水平线,位于第一净化桶(3)、第二净化桶(4)、第三净化桶(5)的肩部,距离第一净化桶(3)、第二净化桶(4)、第三净化桶(5)的顶部20cm。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养虾的废水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0)与第三净化桶(5)的连接处与第一连接管(7)、第二连接管位(8)于同一水平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养虾的废水循环利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水管(2)上设置有控制阀来控制开、关及进水量的大小。

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

一、游塘情况 1.早上出现趴边或游塘:一般是缺氧、PH值低、底差所致。 2.中午时间段游塘:一般是中毒性,温度高,毒性强。 3.下午太阳下山前后二小时,一般是PH值高,氨氮中毒所致。温度越高,PH值越高,氨氮中的分子氨的比例就越高。分子氨作用于虾的鳃,导致生理性缺氧,虾急躁不安就容易游塘。过了这个时候段,虾就安静下来。 4.晚上九点到凌晨4点多,虾急躁不安,狂游,一般是PH值低,虾脱不了壳所致。 二、虾池底质不好的现象: 1.增氧机开动时产生的泡沫不易散开,或泡沫发黄、发黑或开动时下风口可闻到稍臭的味道。 2.池角泡沫发黄、浮杂物发黑。 3.池底有泡沫上升,特别在阳光的照射下。 4.池水水层分色。 5.缯网突然变脏、网底变黑、有胶状物。 6.在池岸边比以前多有野小虾,杂蟹之类的。 7.向上觅食的白虾多。 8.水变浓稠,风吹过水面只出现细密的水纹。 9.PH值早晨和下午测量基本无变,长期低于7.3或高于9.010.塘的上空有很多鸟盘旋。 11.土塘的高出水位几厘米处一圈发黑,有硫化氢的残迹。

12.投料时,木伐动时,会有虾跳,或有影子经过也跳,夜里灯照也跳。 13.虾经常看到有趴边的。 14.停机仅一二小时虾就出现缺氧的状态。 酸碱度变化情况 1.一般在7.8-8.6之间,日变化量不超过0.5的话,是最理想的2.早上低过7.5,下午高过9,一般是藻旺所致。 3.全天都在7.8以下,塘底酸化,虾容易出事。 4.全天高过9,就要查明原因,是盐碱地,还是石灰等过量所致。 5.前几天处于正常值,这几天测时,感觉数值都在下降的话,那就是准备酸化; 6.PH值早晨和下午测量基本无变,长期低于7.3或高于9.0,就是底差了,要处理水和底 中毒性和细菌性死虾的不同之处。 一般而言,毒素的浓度在一定的程度上,也像细菌的生长史一样,分为四个期。中毒性分为急性中毒和慢性中毒,急性中毒的话,虾死得很快,就几个小时甚至更短时间内就会几乎死光,我曾见过一次强酸中毒,也是爆发性,就仅是四个小时,虾好像不想呆在水里,像爆锅一样的跳,像下雨,呵呵,就想跳上岸,几个人在塘边上捡虾都赶不上它跳上岸的速度。 毒性,和温度成正比、和溶解氧成反比,像中午死虾增多的话,多为中毒性。而早上死虾增多的话,就是溶氧不足而导致本来身就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