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第二课时目标分层教学案

《2.6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第二课时目标分层教学案
《2.6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第二课时目标分层教学案

浙江省开化二中初中八年级下学期科学学科

《2.6自然界中氧和碳的循环》(2课时)目标分层教学案一、目标分层双向表

二、教学案导学促教

情景问题

1、生活中常见的物质中,你认为含有碳元素的是。

2、呼吸作用表达式为,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3、分析上述两个表达式,你有什么发现?

学生回答后,教师转入新课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之间有什么关系?

新知探究

一、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自然界中的碳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03%,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来完成的。

[读图]P82:自然界中碳的循环,讨论分析:自然界中碳的循环主要有哪些途径?

1、二氧化碳的产生途径

1、CO2→作用→物→作用→CO2

2、CO2→作用→物→吸收→体内氧化→CO2

3、CO2→作用→物→动植物残体→微生物分解作用→CO2

4、CO2→作用→物→动植物残体→地下漫长反应→煤、石油、天然气→燃烧→` CO2

2、二氧化碳的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被消耗

3、自然界中的碳循环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有机物的燃烧以及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数

量。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稳定含量对地球上生物的生存提供了良好的条件,二氧化碳在中

层大气的热平衡中起重要作用。

小组讨论:现代工业迅速发展,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这对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学生根据查阅到的资料回答后小结:增加了大气中的量,从而破坏了碳在自然界的平衡,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的后果。

二、温室效应

1、温室效应的含义:大气中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

作用,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学生分小组讨论:根据查阅的资料和课本内容,分析温室效应产生的原因及其利弊,可以采取哪些措施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

学生回答后教师与学生一起分析原因和利弊

2、温室效应的成因:二氧化碳像温室玻璃一样,来自能很好地穿过到达大地使地面温度,而却很少能穿透这层二氧化碳,使得它具有

作用。

3、温室效应的利弊

利: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适于动植物生存。

弊:近百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加上森林面积因而急剧减少,使大气中的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措施:

学习小结

一、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来完成的。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

被消耗,又随动植物的、有机物的燃烧以及等过程,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结果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数量。

二、温室效应

近百年来,由于大量使用,加上森林面积因而急剧减少,使大气中的量增加较快,致使温室效应加剧,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恶果。

三、分层效果检测题

课堂检测题

1.下列事例不属于碳循环过程中的某个环节的是:

A.可燃物燃烧B.植物光合作用

C.植物呼吸作用D.微生物分解残体

E.植物的蒸腾作用

2.下列情况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多()

A.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B.汽车数量增加

C.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

D.植树造林

3. 二氧化碳虽然只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对动植物的生命

活动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右图所

示,下列过程在X处不合理的是()

A.人和动物的呼吸 B.发展利用氢燃料

C.化石燃料的燃烧 D.植物的呼吸作用

4.太阳光透过温室的玻璃后,会使室内的地面温度升高,而地面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因此温室具有作用。大气中的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从而产生所谓的效应。

5.下列措施对控制正加剧的温室效应可行的是:

A.禁止排放CO2气体;B.大力开发新型燃料,比如氢能源;

C.多多植树造林; D.适当控制工业企业的CO2排放量。

课后练习题

夯基固本

1.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需不断消耗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但二氧化碳在大气中的含量却基本保持不变。下列各项中能不断补充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是( )。

①动植物的呼吸作用②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③死亡动植物的腐烂④CaC03等矿物的加热分解

A.只有①② B.只有①③ C.只有①④ D.①②③④

2.所谓地球“温室效应”是指 ( )

A.频频发生的森林大火,使地球的温度升高

B.大气中二氧化碳等含量增大,阻碍了热辐射使地面温度升高

C.用塑料大棚提高棚内温度,使之适宜农作物的生长

D.地球上空臭氧层遭到破坏,使太阳光中的紫外线易穿透大气层照

射到地球上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冰和干冰是两种具有相同化学式的物质

B.二氧化碳只占空气总体积的0.03%,它对自然界的生命活动并不

重要

C.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断增加的后果会产生温室效应,使地球

变暖

D.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碳酸,碳酸很稳定.加热时也不易分解

4.如下图两个装置:你可以观察到2个实验装置中右侧玻璃管中各

有什么现象?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该实验证明了什么?

5. 自然界中二氧化碳的循环如下图所示,请你在方框中填上适当的物质。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食物

图2

6、图2是自然界中简单的碳循环过程,碳进入动物体内主要靠,进入植物体内主要靠作用,碳从生物体内进入环境主要靠生物体的。

7、关于温室效应,有下列说法:①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②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③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

④发展太阳能、水能以代替煤、石油等燃料,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⑤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适于动植物生存;⑥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可以消除温室效应。其中正确的是()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