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17T15:03:41.7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作者:树霞[导读] 目的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树霞

上海长征医院 200001

【摘要】目的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加强心理护理前后患者及家属焦虑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45%VS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88,P=0.079);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中,通过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利于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急救护理;临床分析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模拟天然除虫菊素由人工合成的一类杀虫剂,由于其杀虫谱广,效果好、低残留,无蓄积作用等优点,近30年来应用日益普遍[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是急诊科比较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情变化较快,迅速彻底清除体内残留毒物,及早使用正确的解毒剂,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降低死亡率,是急诊急救护理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我院采用加强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急诊抢救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患者44例,其中男14例,女30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5.62±2

2.55)岁,均为口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服药剂量在50~150mL之间,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曈孔左右不等大,口吐白沫,皮肤湿冷,双肺湿啰音,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患者均在服毒半小时至7h内就诊。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服药剂量、临床表现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1)及时正确的清除毒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患者的情绪、毒物种类、量及服用的时间,洗胃液可选用清水、生理盐水或者2%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在洗胃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曈孔大小及有无腹痛情况,若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停止,应立即停止洗胃,给予抢救[3]。(2)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曈孔、生命体征等变化,以及皮肤黏膜是否干燥,详细记录出入量,为医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患者应用阿托品,应密切观察有无阿托品中毒,若出现中毒应立即减少用量,进行物理降温等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用药,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护理,防治发生意外。(3)加强对呼吸系统的护理: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可出现肺水肿,影响患者呼吸,易导致呼吸衰竭,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呼吸肌辅助呼吸,正确的为患者进行翻身拍背以及吸痰,吸痰前给予氧气吸入,根据医嘱适当给予氨茶碱、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等,利于痰液的排出。(4)控制抽搐:神经系统是这类农药主要的靶组织,可出现头昏、头痛、乏力、多汗、流涎、口唇及肢体麻木、烦躁不安、肌肉颤动和抽搐、意识模糊和昏迷等,其中抽搐常比较突出,可反复发作,使用地西泮控制抽搐时观察患者神志改变,避免地西泮过量[4];(5)血液净化:血液净化对重症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具有很好的疗效[5],血液净化过程中,护理人员记录血液流速,观察体温变化,以及相关导管意外事件的预防等。

1.2.2实验组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1)饮食指导:由于患者服用毒物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性较大,加上禁食、反复洗胃、导泻等导致患者的胃液和肠液大量丢失,需及时补充营养,防止机体出现负氮平衡,加重肌无力,应适当补充氨基酸和脂肪乳,补充碳水化合物不宜过多,防止加重呼吸负荷[6],给予高能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饮食量由少到多。(2)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了解,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抑郁情绪,鼓励积极面对生活,护理人员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用真诚的态度和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在生活上细心的关心患者,调动家属参与护理,使患者和家属都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1.3评价标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出院前1d发给患者及家属,由患者和家属共同填写,当场回收。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护理人员加强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定,>40分,表明患者及家属存在焦虑情绪。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满意度77.27%,实验组满意度95.4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088,P=0.079)。详细结果见表1。

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解析

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 侯如燕,宛晓春,朱旭君 (安徽农业大学茶与食品科技学院,教育部、农业部茶叶生物化学与生物技术重点实验室,安徽合肥,230036) 摘要拟除虫菊酯农药用量少,杀虫效果好,广泛应用于茶园害虫的控制.是我国出口茶叶中必检的农药。为 实现茶叶生产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体系中农药残留的源头控制,提供农残源头监督检验方法依据,避免大量使用农药对茶园土壤环境造成的污染,开发茶鲜叶中菊酯类农药的多残留检测方法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本实验用y(石油醚):V(丙酮)一1 t 1混合溶剂提取,经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除去干扰物质,采用气相色谱, 微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测定茶鲜叶中主要的6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方法最低检出浓度为0.005~ 0.01 mg/kg;茶鲜叶中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添加浓度为0.05、0.2、1.0mg/kg,其回收率在83.6%~104.5%,相 对标准偏差(RSD)为2.7%~10.2%,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关键词茶鲜叶,拟除虫菊酯农药,多残留分析,气相色谱 茶叶是我国的一种传统出口农产品,当前存在的主要卫生问题是农药残留超标口]。国际上一些茶叶进口国制定了严格的农药残留限量标准,对于超过农药残留

限量标准的茶叶采取就地封存、销毁或退回原产地国的政策,对我国茶叶贸易造成了很大影响。 拟除虫菊酯农药用量少,杀虫效果好,在茶园广泛应用,也是我国出口茶叶中必检的农药。为了监督茶园用药情况,确定合理的采摘时间,以便在源头控制茶叶农药残留问题,把茶叶安全生产的危害分析关键控制点(HACCP,hazard analysis criticalcontrol points)前移。直接测定茶鲜叶中的农药残留量有着现实意义,可以实现茶叶农药源头控制,有效引导农民合理使用农药,降低茶园农药喷施量,提高饮茶安全性,并且可以减少农药违规使用而对茶园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由于鲜叶中提取物中含有比成茶更多的干扰物质,例如简单儿茶素等多酚类及叶绿醇等色素类,因此文献报道的茶叶中菊酯类农药检测方法[2 ̄9]不适用于茶鲜叶基质检测,因此有必要建立茶鲜叶农药残留的检测方法。本实验用有机溶剂提取,弗罗里硅土柱层析净化,气相色谱法检测茶鲜叶中6种主要的拟除虫菊酯农药残留量,并通过加标回收实验证明了方法的可行性。 1 材料与方法 I.I仪器与试剂 第一作者:博士研究生,讲师(宛晓春为通讯作者). ?国家科技部支撑计划资助项目(No.2006BAK02A26),安徽省教育厅资助项目(No.2005k1170) 收稿日期:2008—02--27,改回日期:2008—06一02

急诊急救护理学专业知识

第一章急诊急救护理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的急救护理 【知识要点】 1.熟悉心搏骤停的临床表现。 2.掌握心肺复苏术的施救步骤和有效指征。 3.掌握电除颤的适应证、剂量及电击后护理要点。 4.掌握复苏时常用急救药物、剂量及给药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50岁,既往有高血压和冠心病病史,早餐后突然出现胸部不适,胸痛进行性加重,家属自行开车送往医院,15分钟后到达急诊室,患者随即出现抽搐伴意识丧失,面色青紫、口唇发绀,生命体征均测不出。 选择題 1.根据下列哪些表现可以判断患者为心搏骤停?(AB) A.意识丧失 B.大动脉搏动消失 C.瞳孔缩小,各种反射消失 D.呼吸停止 E.皮肤发绀 2.判断患者为心搏骤停后,实施基础生命支持的抢救程序是什么?(B) A. A-B-C-D(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 B. C~A-B-D(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电除颤) C. D-A-B-C(电除颤-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D. B-C-D-A(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开放气道) E. A-C-B-D(开放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 3.2名医护人员在实施CPR,已连接好心电监护,此时大家暂停,观察心电图表现为杂乱无章,没有P、QRS、T波,判断为何种情况?应如何处理?(D)

A.房室传导阻滞,使用阿托品1 mg静脉注射 B.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120~200J(双向波) C.室颤,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360J(双向波) D.室颤,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120~200K双向波) E.心室停搏,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120~200 J(双向波) 4.目前该名患者已被置入气管插管,关于胸外心脏按压和人工呼吸,下列哪项是正确的?(BCE). A.维持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30:2 B.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不必配合 C.应提供每分钟8~10次人工呼吸,每分钟100次胸外心脏按压 D.应提供每分钟10~12次人工呼吸,每分钟100次胸外心脏按压 E.人工呼吸时,胸外心脏按压不需暂停 5.评估CPR实施效果,正确的做法是?(AD) A.5个循环周期CPR后检査 B.有其他医护人员到场,带来监护设备 C.心脏按压2分钟后 D.检查时间不超过10秒 E.电除颤后 简述题 6.作为现场抢救者,实施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注意什么? 答:①保持患者气道畅通。②松开衣领、裤带,吹气前要先检查患者口中有无分泌物,若有应先去除。③应以平常的呼吸状态吸气后吹气吹一口气约1秒钟,以见到胸部起伏为原则,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 【概述】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包括二氯苯醚菊酯(除虫精)、溴氰菊酯(敌杀死)、氯氰菊酯、申西菊酯(多虫畏)、速灭菊酯(速灭杀丁)、百树菊酯、氟氰菊酯等许多品种。它们是一类模仿天然除虫菊素化学结构的人工合成杀虫剂。目前急性中毒以溴氯菊酯、速灭菊酯和二氯苯醚菊酯较为多见。 【病因与发病机制】 致毒机制目前倾向于认为它影响生物膜的功能,使神经膜Na+通道的m闸门频繁开放,关闭延迟,去极化延长,感觉神经和运动终板在一次刺激后可出现重复放电。此外,还有研究认为拟除虫菊酯可作用于Y-氨基丁酸(Y-GABA)受体,使Y-GABA丧失对大脑的抑制性功能,从而使脑的兴奋性相对增高。它还可使血液中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含量增高,致血管收缩性心律失常,对局部存在明显刺激作用。 【诊断要点】 临床表现 1.急性中毒的潜伏期长短不一,经皮吸收短者1h,长者可达24h,平均6h左右;经口中毒多在lh 左右发病。 2.在中毒发作期间,经皮中毒的全身中毒表现较口中毒轻,但粘膜、皮肤的刺激症状明显,如感觉异常、麻木、烧灼感、瘙痒、刺痛等,并常有面红。 3.经口中毒则全身症状明显。消化系统主要表现为恶心、呕吐及腹痛。呼吸系统有气促和呼吸困难,也可发生肺水肿。心血管系统一般是先抑制后兴奋,也可出现各类心律失常。

4.神经系统是这类农药主要的靶组织,可出现头昏、头痛、乏力、多汗、流涎、口唇及肢体麻木、烦躁不安、肌肉颤动和抽搐、意识模糊和昏迷等,其中抽搐常比较突出,可反复发作。 实验室检查 化验检查无特殊指标,必要时可取胃液、血液或尿液等生物材料做毒物及代谢物分析,以取得可靠的诊断依据。 【治疗概述】 药物治疗 1.清洗排毒与其他农药中毒相同,体表或洗胃液均宜首选碱性液体。洗胃后可注入活性炭或吸收解毒剂,以吸附毒物,并可用盐类泻剂导泻。 2.迄今尚无特效解毒药物,有学者曾提出中枢肌松剂麦酚生(mephenesin)对溴氰菊酯有解毒作用,但未获公认。 3.国内曾用中药复方丹参和葛根素及西药舒筋灵做试验性治疗,收效尚佳。 4.含氰基的拟除虫菊酯中毒(溴氰菊酯、氯氰菊酯等),因在体内代谢时可释出氰基,静注硫代硫酸钠(每次1~2g),可能有所裨益。 5.对症治疗,若患者出现肌颤或抽搐,应避免各种刺激(如声响、疼痛等),并给肌注或静注安定5~10mg,必要时可重复给药。也可使用巴比妥类药物。 6.严重中毒如有条件,也可考虑做血液灌流治疗。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发展概况

农药学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发展概况 摘要:天然除虫菊酯虽然具有理想化学农药的一些特性,随着进一步对其化学结构的修饰,该类产品逐渐发展成为一类主要的农药消费品。主要论述了该类农药的发展进程,总结了拟除虫菊酯的应用现状及存在问题,以及一些解决的办法。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发展进程,应用现状,存在问题,解决办法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本类中包括溴氰菊酯(敌杀死)、氯氰菊酯(兴棉宝)、氰戊菊酯(速灭杀丁)等。其氰基影响机体细胞色素c及电子传递系统,使脊髓神经膜去极期延长,出现重复动作电位,兴奋脊髓中间神经元和周围神经。它对人畜毒性较小。重症中毒者也可使人惊厥、呼吸困难、心悸、血压下降甚至昏迷,可对症治疗。 一、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发展进程 1、天然除虫菊酯杀虫剂的研究 天然除虫菊素具有理想杀虫剂的某些特征,因为它们击倒快,杀虫力强,广谱,低毒,低残留。但它们对日光和空气不稳定,故只能用于家庭卫生害虫的防治,不能经济有效地防治农业和林业害虫。为了克服这一缺陷,人们致力于人工合成除虫菊酯的研究,目的在于寻找结构简单,既能保留除虫菊素的优点,又能克服不适于农业使用的缺点。60年代以来,由于有机氯、有机磷杀虫剂的大量使用,对温血动物高毒和对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严重,于是农药界更加重视天然来源杀虫剂的研究。60年代后期,特别是70年代,拟除虫菊酯进入大发展时期。1973

年,第一个对日光稳定的拟除虫菊酯苯醚菊酯开发成功。Elliot合成的二氯苯醚菊酯、氯氰菊酯、溴氰菊酯比天然除虫菊酯活性要强,且对日光稳定[1, 2],只要使用有机磷、氨基甲酯10%~20%的药量就能得到很好的防治效果。此后,拟除虫菊酯的开发应用有了迅猛发展。目前,已合成的化合物数以万计,新产品相继投产,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已成为农用及卫生杀虫剂的主要支柱之一[3]。 天然除虫菊酯虽然具有以上许多优点,但作为杀虫剂的缺陷同优点一样明显:A.它在害虫体内十分容易被代谢而迅速失去活性;B.光不稳定性。研究人员已通过在制剂中加入增效剂(如增效醚)阻止天然除虫菊酯被害虫迅速代谢;加入紫外光屏蔽物质(UV-Screens)和抗氧化剂(Anti-Oxidant)可以一定程度改善其光不稳定性[2],但是干花的世界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实际生产需求,并且大部分提取物都出口到欧美发达国家[3] 2、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研究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研究分两个部分:第一个时期研究人员着重研究天然除虫菊酯的化学结构,发现其包括六个有效的活性化合物, 它们的化学结构都由醇部分、酸部分和酯键三部分组成[5,6]。20世纪20年代, Staudinger、Yamamoto以及后来的La Foege等人对除虫菊素活性成分的分离鉴定以及结构的阐明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为拟除虫菊酯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直到50年代,除虫菊素的化学结构才得以确定。它包括6个成分[7],其中主要的有效成分为除虫菊素Ⅰ(结构如图1)和除虫菊素Ⅱ(结构如图2)。除虫菊素Ⅰ对蚊蝇有很高的杀虫

常见急症的急救与护理

急诊科常见疾病急救与护理 创伤的急救与护理 一、急救原则:迅速、准确、有效包括现场急救、转送中救护、急诊室救护 二、现场救护:先抢救生命,后保护功能,先重后轻,先急后缓 (1)脱离危险环境 (2)解除呼吸道梗阻:松开衣领,侧卧位偏向一侧,清除异物。 (3)处理活动性出血:加压包扎、伤部抬高。 (4)处理创伤性气胸:张力性气胸,排气减压,开放性气胸,无菌敷料封口。 (5)保护好断层肢体:无菌包包好,外套塑料袋,周围置冰块 (6)伤口处理:外漏部分严谨回钠。 (7)抗休克:止血、输液、扩容 (8)现场观察 三、转送途中的救护:力求快速,保证途中抢救 1、伤员体位:依据伤情选择,一般仰卧位,颅脑外伤侧卧或头部偏向一侧,胸部伤半卧位,休克取中凹位。 2、搬运方法:脊柱骨折平卧位,担架运送,3—4人一起搬运。 3、途中注意:头在后,下肢在前,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四、急诊室救护 1、抗休克: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加压输液。 2、控制出血:加压包扎伤口,抬高肢体。 3、胸部伤口的处理:开放性气胸迅速封闭伤口,张力性气胸快速穿刺引流。 4、颅脑损伤:防止脑水肿,使用高渗液。 5、腹部内伤处置:尽快输血、抗休克、手术。 昏迷的急救与护理 一意识障碍程度分为: 1、嗜睡:处睡眠状,可唤醒,又很快入睡。 2、昏睡:较深睡眠状,不易唤醒,答非所问,各反射存在。 3、昏迷:意识丧失,外界刺激不能感知。 二、急诊处理: 1、病因治疗 2、对症支持治疗:保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供氧,必要时予以心肺复苏,建立静脉通路,输注抢救药物,脱水降颅压,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度失衡。 3、护脑治疗 三、救治原则 1、维持呼吸道通畅,保证充足氧供。 2、维持循环功能,抗休克。 3、补充葡萄糖,减轻脑水肿,纠正低血糖。 4、维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5、对症处理,预防感染,控制高热和抽搐。 6、积极寻找和治疗病因。 四、护理重点

农药中毒

在临床上治疗菊酯类中毒时,也发现一些名曰低毒的农药中毒时出现较严重症状,仍认为是药物毒性大或患者敏感,根本没考虑到其溶剂会有那么大的作用.今天看到CDC中毒控制中心谢立璟张轰顺2位的文章<菊酯类杀虫剂中毒溶剂是帮凶>,茅塞顿开.这里介绍给大家,相信一定会有帮助的. 敌杀死、保得、灭百可等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的一类杀虫剂,具有高效、低毒、广谱的特点,目前的应用量仅次于有机磷杀虫剂。但近年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中毒事件发生得较为频繁,应引起人们注意。 在处理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时我们发现,在这些杀虫剂中,虽然多数品种的毒性为低毒或中等毒,且产品中的菊酯类杀虫剂的含量也很低,多数在 2.5%~5%,但此类杀虫剂中毒患者的临床病情却表现得比较严重。另外,许多毒理学研究表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对眼睛和皮肤无刺激性或刺激性很小,但临床中毒者的皮肤和眼睛刺激性却很明显。例如2.5%溴氰菊酯乳油,纯品经口、皮肤进入体内,毒性均不是很大,大鼠急性经口LD50为278mg/kg,经皮LD50在2000mg/kg以上,无皮肤刺激性,对眼睛轻度刺激。但临床上个别患者仅口服10ml左右,就可出现昏迷,皮肤和眼睛刺激症状也非常严重。 从我们在有关管理部门得到的材料和从农药厂家了解的情况中发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乳油制剂的比例很大。这类溶剂的成分主要是甲苯和二甲苯,其中二甲苯占绝大多数。溶剂成分含量可占到乳油制剂总含量的80%以上,而且现今我国农药标签上又未规定必须标明溶剂成分。例如2.5%溴氰菊酯乳油,二甲苯比例高达80%以上。二甲苯是一个被广泛应用的有机溶剂,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对黏膜有刺激作用,有报道说,口服10ml就可致人死亡。其口服中毒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中毒者可出现头痛、头晕、兴奋或酒醉状态、嗜睡等,严重者还会出现抽搐、昏迷。 目前我国菊酯类杀虫剂还是以乳油制剂最常使用。因此,我们建议医务人员在临床遇到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中毒患者时,除了应注意到菊酯本身的毒性,还应该注意溶剂中毒的可能。[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中毒控制中心谢立璟张宏顺] 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中毒 常见的氨基甲酸酯类农药为:呋喃丹、西维因、叶蝉散及以“威”字结尾的灭多威、涕灭威等。多为中等毒或低毒,个别如呋喃丹、灭多威为高毒。 本类农药为可逆性ChE抑制剂,与ChE结合后抑制其活性,但所形成的氨基甲酰化ChE快速水解而自动复能,不存在老化的问题。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有机磷中毒相似,但潜伏期短、毒性发作快,症状较相等程度的有机磷农药中毒轻。 特效解毒剂为阿托品,使用剂量应比有机磷农药中毒小,经口中毒单次用量为:轻度中毒-1-2mg,中度2-3mg,重度3-5mg;重复用药间隔时间为:轻度-30min,中度15-30min,重度10-15min。轻、中度可肌注给药,且不需阿托品化,重度必须静脉注射,酌情给予阿托品化,但病情好转即应减量和延长间隔时间,禁盲目大量给药,以免阿托品过量中毒。维持量为:轻、中度中毒每4-6h 0.5-1mg,重度中毒每2-4h给1-2mg,大部分维持24h即可,一般不超过48h。一般禁用肟类复能剂,因肟类与氨基甲酰化ChE结合后,反而防碍其自动水解活化。国内有呋喃丹、西维因、与兹克威中毒,经用阿托品治疗中毒症状缓解,加用解磷定或氯磷定后死亡的教训。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是模仿天然除虫菊酯的化学结构,人工合成的一类农药,我国目前使用十分广泛。常见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有:溴氰菊酯(敌杀死、凯素灵)、氰戊菊酯(速灭杀丁、来福

拟除虫菊酯

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 摘要: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自20世纪70年代发展至今已成为三大农药之一。拟除虫菊酯是一类重要的合成杀虫剂,具有高效、广谱、低毒和能生物降解等特性。本文简要评述了拟除虫菊酯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研究进展 Abstract: Pyrethroid pesticides had became one of the three major kinds of pesticides which were widely used throughout the world since 1970s. Pyrethroids are one kind of effective synthetic pesticides,which have been widely used in agriculture andpublic health.The progress on their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were reviewed. The progress on their synthesis and application were reviewed. Key words: Pyrethroid; insecticide; research advance 拟除虫菊酯类(pyrethroid)是在天然除虫菊酯化学结构研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其广谱高效的生物活性、较高的环境相容性等特点而被广泛应用于农业害虫、卫生害虫防治及粮食贮藏中[1]。目前与有机磷、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并称为使用最广的三大农药,使用范围仅次于有机磷杀虫剂,位居杀虫剂市场第2位[2]。由此看来,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在市场占有巨大的份额,所以对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是很有必要的。 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1.1背景 除虫菊作为农药至今已有110年以上的历史。到20 世纪80年代,英国的Elliott以天然除虫菊素为先导物,合成了世界第一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之后Elliott在1972年又开发了第一个对光稳定的此类杀虫剂氯菊酯,继而日本住友化学公司开发了氰戊菊酯,并于1976年商品化。由此揭开了全球农药科技工作者对拟除虫菊酯的研究和开发。历程40余年,全球共开发了近80个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3]。 1.2研究进展 1.2.1第一代拟除虫菊酯类农药 第一代拟菊酯类农药的化学结构和理化性质与天然除虫菊素的十分接近,尤

急诊优质护理服务措施

急诊科优质护理服务实施方案 急诊科是医院面向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医护质量和服务质量的缩影。结合科室特点将“以人为本,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一切为了病人,为了病人的一切”的宗旨融入到对患者的护理服务中,倡导服务理念,在做好规定护理服务项目的基础上,根据患者需求,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无障碍服务,促进护理工作更加贴近患者、贴近临床、贴近社会。做到让患者满意、让医院满意、让社会满意。急诊科护理组特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实施特色服务,突出“挽救生命、珍爱生命,维护健康”的主题,将“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希望,我们将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的服务理念落实到优质服务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接诊病人做到“快”、“准”、“好,急救要求病情判断迅速,采取急救措施果断,用最快、最好的方式将病人的病情控制在稳定的范围内。 二、做到三个坚持: 1.坚持“生命第一”原则。先抢救,后收费,对急救伤病员不管贫富,一视同仁,不因费用问题延误救治、转运。 2.坚持“三明白”、“三到位”的服务标准:在急救服务中做到让病人明白病情、明白诊疗、明白收费;护送陪伴到位、救治措施做到位、沟通告知说到位。 3.坚持规范收费标准:做到合理用药、合理检查、合理收费。 三、绿色通道,畅通无阻:加强护士的技能培训、素质教育,并规定急危重病人先抢救后挂号,就地抢救、急诊抢救到位时间不超过5

分钟,绿色通道24小时开通;实行接诊———抢救——住院一条龙服务。强化急诊急救管理,抢救危重症病人尤其是无亲人在、无钱、无身份证明的“三无人员”,做到先检查、先诊断、先抢救治疗,后办入院手续及交费,病人检查过程实行全程陪伴,保证危重症患者在第一时间得到抢救治疗。 四、提供全程化、无缝隙护理、无障碍服务 1.强化细节护理工作环节,急诊病人就诊时常因外伤造成面部及身体其他部位血渍斑斑,或因呕吐物及分泌物污染身体,要求护理人员在对患者紧急抢救、处置的同时,用温水毛巾将患者身上、脸上的血液、污物擦洗干净,衣物清理整洁。 2.提供人性化服务,病人来有迎声,去有送声,治疗、护理时有称呼声,合作后有道谢声,操作完毕有健康教育声,接电话有问候声,误会时有道歉声。 3.强调主动服务意识,急诊科是医院的窗口科室,护士们经常会遇到陌生人询问各种事宜。为了适应新的服务模式,我们推出主动化服务模式-—即看到有人走来,就主动前迎,细心听取疑问,并耐心解答问题。输液前,详细询问病人有无过敏史,需不需要方便等等,输液中,我们会不时地询问病人有无不适感;主动为病人送上一杯开水,对需要协助上厕所的患者,我们有陪同。 4.倡导亲情化护理,尽早为病人解决各种问题: (1)做到“首问首接负责”、有问必答,和蔼可亲,主动为患者排忧解难。 (2) 提供多种便民措施,如开水、一次性纸杯、便器等。 (3)不断提高技术能力,我科急诊输液病人中儿童、甚至是婴幼儿

川芎等9种药材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川芎等9种药材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检测 更新日期: 06-07 作者:刘旭,钟怀宁,游文玮,易容,杨雪梅 【关键词】川芎 摘要:目的考察9种药材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残留量。方法利用气相色谱(GCECD)分析方法测定药材中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结果川芎等8种药材中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较低,低于相关农药的含量标准。结论测定结果表明该法操作简便,分离效果好,符合农药残留分析要求。 关键词:药材;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气相色谱法 Determination of the Residues of Cypermethrin and Fenvalerate in Nine Medical Materials Abstract:ObjectiveTo determine the residues of cypermethrin and fenvalerate in nine medical materials. MethodsThe contents of residue of cypermethrin and fenvalerate were determined by gas chromatography. ResultsThe contents of residue in eight medical materials were very low,which is fit for relative standard of residue of pesticides. ConclusionThis method has easy operation, high sensitivity and selectivity. Key words:Medical material; Pyrethroid pesticides residue; GCECD 中药材及其制剂的农药残留问题近年来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中药材在栽培过程中,需施用化学农药以防止病虫害的侵蚀,由此引起了药材的农药污染问题,尽快建立中药中农药残留量的检测方法及限量标准,对保证人们用药安全具有积极的意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具有良好杀虫效果的广谱性农药,在药材种植中被广泛应用,然而它存在一定的异构体,这就导致了建立其残留测定方法的困难性。尽管在农产品中其残留测定方法已有报道[1],但因中药成分复杂,其中农药残留量属超痕量范畴,这样使得农药的提取、分离、净化与富集的难度加大,现有文献中有关药材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检测较少[2]。本文运用了毛细管气相色谱法对川芎等9种药材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的残留量进行了检测。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HP6890气相色谱仪;电子捕获检测器(uECD);玻璃层析柱(10mm×21cm);旋转蒸发器;减压、恒温水浴(SEASTAR R系列);高速组织捣碎机(DS1);高速分散均质机(FJ200)。 1.2 试剂与标准品氟罗里硅土(Florisil,60~80目),中性氧化铝(层析用、MERCK);SPEFlorisil (JW, ACCUBOND, 0.5,1.0 g);丙酮、乙腈、二氯甲烷、石油醚、无水硫酸钠均为分析纯,丙酮、正己烷、醋酸乙酯、甲醇为HPLC级(用于标准溶液、样品最终的定容,供检测器检测用);除虫菊酯类农药标准品从有关标准机构获得,用正己烷/醋酸乙酯配制混合标准品溶液。 2 方法与结果 2.1 提取将药材切碎,充分混合均匀,或干燥,粉碎过筛。精密称取80.0 g样品于三角瓶中,加200 ml丙酮,浸泡4 h,振荡30 min,用装有石英砂的抽滤漏斗抽滤,吹去大量丙酮。 2.2 净化 2.2.1 液-液分配萃取丙酮提取液加50 ml饱和氯化钠溶液,用150 ml二氯甲烷经2次萃取,二氯甲烷萃取液经无水硫酸钠脱水,用少量二氯甲烷洗涤无水硫酸钠,合并萃取液,用旋转蒸发器在减压条件浓缩至少许(2~3 ml)。 2.2.2 层析柱净化制备混合吸咐剂层析柱,分别称取3 g氟罗里硅土、1 g中性氧化铝和0.5 g活性炭,按干法依次装入一玻璃层析柱中,在吸咐剂层的上下两端各加约1 cm的无

急诊急救护理

第一章急诊急救护理 -、心跳呼吸骤停患者得急救护理 【知识要点】 1、熟悉心搏骤停得临床表现。 2、掌握心肺复苏术得施救步骤与有效指征。 3.掌握电除颤得适应证、剂量及电击后护理要点。 4。掌握复苏时常用急救药物、剂量及给药注意事项。 【案例分析】 患者,男性,50岁,既往有高血压与冠心病病史,早餐后突然出现胸部不适,胸痛进行性加重,家属自行开车送往医院,15分钟后到达急诊室,患者随即出现抽搐伴意识丧失,面色青紫、口唇发绀,生命体征均测不出。 选择題 1。根据下列哪些表现可以判断患者为心搏骤停?(AB) A、意识丧失 B、大动脉搏动消失C。瞳孔缩小,各种反射消失D、呼吸停止E、皮肤发绀 2、判断患者为心搏骤停后,实施基础生命支持得抢救程序就是什么?(B) A。A—B-C-D(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 B.C~A-B-D(胸外按压-开放气道-人工呼吸—电除颤) C、D-A-B—C(电除颤-开放气道-人工呼吸-胸外按压) D、B—C-D-A(人工呼吸—胸外按压-电除颤-开放气道) E. A-C-B-D(开放气道-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电除颤) 3。2名医护人员在实施CPR,已连接好心电监护,此时大家暂停,观察心电图表现为杂乱无章,没有P、QRS、T波,判断为何种情况?应如何处理?(D) A、房室传导阻滞,使用阿托品1?mg静脉注射 B、无脉性室性心动过速,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120~200J(双向波) C.室颤,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360J(双向波) D.室颤,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120~200K双向波) E。心室停搏,立即实施非同步电击120~200J(双向波) 4.目前该名患者已被置入气管插管,关于胸外心脏按压与人工呼吸,下列哪项就是正确得?(BC E)。

除虫菊酯类农药

Keywords: Pyrethrin;colorimetry;fast measure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20世纪70年代研发成功的一类仿生杀虫剂,具有性质稳定,不易光解,无特殊臭味及安全系数高,使用浓度低,触杀作用强,灭虫速度快,残效时间长等优点,被称为是杀虫剂农药的一个新的突破;是杀虫剂历史上的第三个里程碑。目前,人工合成的拟除虫菊酯类化合物数以万计,新产品相继投产,销售猛增,迄今已商品化的拟除虫菊酯类有50多种,现已占世界农药市场的1/4。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已成为农用及卫生杀虫剂的主要支柱之一。 高毒有机磷农药被禁止使用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便有了更广泛的使用空间,同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和食品安全等问题。氰戊菊酯是中国广为应用的一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又由于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残留期较长,对某些非目标生物如蜜蜂、家蚕及天敌昆虫毒性较大,对鱼、虾、蟹、贝类等水生生物毒性也很高。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食品的安全性也越来越受到重视,故对农药最高残留限量的要求也日益严格。因此,建立一套高效、快速、准确的测定食品中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速测方法迫在眉睫。 目前国内外对常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分析方法包括分光光度法、色谱法、免疫分析法等等。但这几种分析方法各有利弊,都仍需改进和研究。色谱法和免疫分析法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等优点,但其仪器价格昂贵,开发难度大,且只适用于单一化合物或结构相似的化合物,应用具有局限性。分光光度法的主要优点是简便快捷,设备简单便宜,但灵敏度和精确度都较低,因此我们针对此方法,了硫化二钠显色以测定丙烯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1]和将样品用石油醚提取后加85 %磷酸和醋酸乙酯(4∶1)加热显色测定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残留量[2]两篇论文,开发出了一种能够简单快速准确检测食品中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量的速测方法。 1 试验部分 1.1 仪器和试剂 仪器:YN-CLVI农药残留检测仪(河南农大迅捷测试技术有限公司)、KQ2200E 型超声波振荡器(昆山市超声波仪器有限公司)、恒温水浴槽(YN-CLVI农药残留检测仪配带)。 试剂(主要药剂均为分析纯)):硫化钠、硫酸钠、氢氧化钾、硅藻土、四氯化碳、乙醇、石油醚、乙腈; 显色剂:准确称量5.6gKOH溶于适量无水乙醇中,加入0.25gNa S,用无水 2 乙醇定容至100mL刻度线。 氰戊菊酯储备液(1000ppm):吸取20%氰戊菊酯0.5ml于100ml容量瓶中,用石油醚(沸程60-90)定容至100ml刻度线。 氰戊菊酯标准液(10ppm):吸取0.25ml氰戊菊酯储备液于25ml的容量瓶中,用石油醚(沸程60-90)定容至25ml刻度线。 1.2 样品前处理

急诊急救护理知识有哪些

急诊急救护理知识有哪些 健康的身体能让我们更好享受生活,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总是会有一些紧急和意外的事情发生,这也是我们无法避免和预料的,一旦身体出现一些急性的疾病就会带给我们一定的痛苦,所以我们一定要掌握一些急救的方法和护理的措施才能有效缓解和改善,下面一起了解一下急诊急救护理知识有哪些。 急诊急救护理知识有哪些 1、院前急救原则先救命再治伤(治病),先重后轻,先排险后施救,先救活人后处置尸体,以抢救为主,维持伤病员基本生命体征。 2、转送原则:在伤病情允许前提下,必须在医护监护下迅速送到医院救治,途中密切观察伤病情况及生命体征变化,认真做好现场记录及转送记录,并妥善保管。 3、院前急救护理工作特点: (1)社会性、随机性 (2)

时间紧急 (3)流动性大 (4)医疗急救环境差(5)病种复杂 <6>以对症治疗为主 (7)体力强度大 4、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素质: (1)思想心理素质 (2) 专业技术素质 (3)护理职业素质 (4)护士身体素质。 5、院前急救护士的基本要求 (1)掌握基础和高级生命急救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技术;(2)掌握常用药物的作用原理,应用剂量和观察要点(3)掌握院前急救中病人常见急症的病因、病理,症状和体征,能熟练配合医生完成现场救治工作。(4)掌握救护车内所有设备的使用技术,如除颤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等。 (5)在执行抢救任务中必须服从统一命令,不得擅离岗位,随时解决病人问题。 6、护理体检包括望、触、叩、听等基本物理检查,尤其侧重于生命体征变化的观察及发现可用护理方式解决的问题。 7、护理体检应注意那三清听清病人或旁人的主诉,问清与发病或创伤有关的细节,看清与主诉相付合的症状体征及局部表现 8、急救护理程序主要包括护理体检实施急救护理措施转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危害及预防标准范本

安全管理编号:LX-FS-A52021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危害及预 防标准范本 In the daily work environment, plan the important work to be done in the future, and require the personnel to jointly abide by the corresponding procedures and code of conduct, so that the overall behavior or activity reaches the specified standard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年_____月_____日 A4打印/ 新修订/ 完整/ 内容可编辑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危害及预 防标准范本 使用说明:本安全管理资料适用于日常工作环境中对安全相关工作进行具有统筹性,导向性的规划,并要求相关人员共同遵守对应的办事规程与行动准则,使整体行为或活动达到或超越规定的标准。资料内容可按真实状况进行条款调整,套用时请仔细阅读。 1.概述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一类模拟天然除虫菊酯素的化学结构而合成的农药,亦称仿生合成农药。具有杀虫谱广、药效高、对哺乳类动物毒性一般较低、环境残留时间短特点,同时还有杀螨、杀菌和抑制霉菌作用。在我国使用的有20多种,如氰戊菊酯、氯氰菊酯和溴氰菊酯等。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为黏稠油状液体,为黄色或黄褐色,易溶于有机溶剂,难溶于水,多不易挥发,在酸性溶液中稳定存在,遇碱分解失

土壤中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提取与检测方法

土壤中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提取与检测方法 发表时间:2019-04-11T15:08:34.547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2期作者:谢新华[导读] 摘要:拟除虫菊酯曾一度被人们认为低毒、使用安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此类农药有蓄积毒性,人长期接触会引起慢性疾病,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 身份证号码:45212219880415XXXX 摘要:拟除虫菊酯曾一度被人们认为低毒、使用安全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近年来相关研究表明,此类农药有蓄积毒性,人长期接触会引起慢性疾病,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的危险。本次研究重点土壤中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提取与检测方法,希望能够为白蚁的防治提供参考。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土壤;气相色谱检测;提取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根据天然除虫菊酯的化学结构仿制而成的一类含有苯氧基的环丙烷酯类物质,因其具有高效、低毒和代谢迅速等特点,在农作物灭虫和卫生害虫防治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使用[1]。然而,由于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具有一定的蓄积性,该类农药的广泛使用带来了土壤和水体等的环境污染问题以及农产品的农药残留问题。同时,毒理学研究发现,拟除虫菊酯对一些非目标生物如蜜蜂、家蚕、鱼、虾、蟹、贝等的毒性较高,且部分种类对人体具有致畸、致突变和内分泌干扰作用,因此,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在环境中的残留问题受到人们日益广泛的关注。 1.白蚁的防治现状 白蚁是一种危害性很大的昆虫,主要表现为对房屋建筑及江河堤坝的破坏。目前白蚁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使用药剂包括拟除虫菊酯类药剂和杂环类药剂,剂型包括液剂、粉剂和饵剂等。 联苯菊酯用于白蚁防治具有较强的驱避性,在土壤中稳定性较好、持效期较长、对哺乳动物低毒等一系列优点,是目前国内使用最多的一类白蚁防治剂。近年来,对应不同的应用领域,开发了许多不同浓度和不同剂型的农药产品,防治效果较为理想。施药方法包括土壤处理(喷洒)和木材处理(喷洒、涂刷、浸渍)[2]。 吡虫啉对白蚁具有触杀和胃毒作用,是一类毒性低、作用缓慢、环境安全的新型白蚁防治药剂,具有较好的发展前景。施药方法包括土壤处理(喷洒)和木材处理(喷洒、涂刷、浸渍),使用浓度500~1000ppm,使用剂量3~5L/m2。 氟虫腈是一种全新的苯基吡唑类杀虫剂,杀虫谱广,具有触杀、胃毒和内吸传导作用。对白蚁无驱避作用,白蚁虽然可取食药物处理过的木材或经过药物处理带,但却毫无感觉,最后导致整个白蚁群体死亡。目前已开发了不同浓度的悬浮剂、粉剂等剂型,用于白蚁预防和灭治工作。施药方法包括土壤处理(喷洒)和木材处理(喷洒、涂刷、浸渍),喷粉处理(喷粉球喷粉)。依维菌素是阿维菌素的衍生物,是新型的广谱、高效、低毒抗生素类杀虫剂。是通过阻断神经信号的传递,最终神经麻痹,使肌肉细胞失去收缩能力,从而导致白蚁死亡。目前产品有3%粉剂用于喷粉处理,0.3%乳油施药方法包括土壤喷雾、木材浸泡。 2.土壤中多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残留的提取 2.1主要仪器设备、试剂 气相色谱仪(Varian,CP3800),配有荧光检测器(FLD);超声清洗仪(KQ-250);旋转蒸发仪(RE-52,上海亚荣)、玻璃层析柱(内径0.6cm,长18cm)。石油醚、乙酸乙酯和丙酮均为分析纯;正己烷为色谱纯;2%硫酸钠水溶液;无水硫酸钠为500℃烘烤4h;硅胶(100目~200目)130℃烘4h;超纯水(18.2MΩcm,Millipore)。 2.2农药标准品 联苯菊酯、氯氰菊酯、氰戊菊酯、溴氰菊酯、顺式氯菊酯、反式氯菊酯、三氟氯氰菊酯标准液,浓度均为100mgL-1,纯度≥99%,购于农业部环境保护科研监测所(天津)。 混合标准液:分别准确吸取上述8种100mgL-1标准液0.1ml于50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得到浓度为0.2mgL-1的8种农药混合标准液,配置好的标样置于4℃冰箱中保存备用。 2.3土壤样品提取和净化 称取5~10g土壤样品置于150ml具塞三角瓶中,加入30ml石油醚/丙酮(v/v,2∶1)作为提取剂,浸泡过夜后,超声萃取20min,静置分层后,将上清液转移至125ml分液漏斗中,再用20ml石油醚/丙酮(v/v,2∶1)重复超声提取2次,将上清液合并,向分液漏斗中加入50ml2%硫酸钠水溶液并手动振摇200次,收集上层有机相。无水硫酸钠干燥后,旋转蒸发浓缩至1ml,待净化。 实验采用湿法装柱],将预先经过石油醚活化的硅胶转移至层析柱中,硅胶长度约为10cm,两端分别装有长度约1cm的无水硫酸钠,敲实[3]。待无水硫酸钠表面刚露出液面时,将1ml拟除虫菊酯混合标准溶液转移到层析柱中,当浓缩液下降到无水硫酸钠表面时,向柱内加入石油醚/乙酸乙酯(v/v,9∶1)洗脱液累积24ml,考察每个8ml淋洗液洗脱出的拟除虫菊酯类物质的含量,收集洗脱液,并于常温下旋转蒸发近干,用正己烷重新溶解定容至1ml,待测。 2.4色谱分析条件 色谱柱为DB-5MS(30m×0.32mm×0.25μm),检测器为电子捕获检测器ECD,柱前压为50kPa,载气为99.999%高纯氮气,流速40mlmin-1,进样口和检测器的温度分别为270℃和320℃。柱一级升温程序:初始温度210℃,保持1min,以10℃min-1升至285℃,保持10min。进样方式采用恒压方式,不分流进样,进样量为1μl。 2.5线性关系试验 取混合标准液(0.2mgL-1)10ml、5ml、2.5ml、0.5ml和0.25ml于10ml容量瓶中,用正己烷定容,配制成0.2mgL-1、0.1mgL-1、0.05mgL- 1、0.01mgL-1和0.005mgL-1的标准溶液。按上述色谱条件进行分析,得出各种农药不同浓度所对应的峰值和峰面积。 2.6回收率和精密度实验 对未检出8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的土壤样品,分别添加配置浓度水平分别为0.005mgkg-1、0.01mgkg-1、0.05mgkg-1和0.1mgkg-1的8种农药,每个水平作4次平行实验,按上述1.4和1.5中所述方法进行提取、净化和检测,计算本方法的回收率和精密度。 3.拟除虫菊酯农药的检测技术

急诊科十大护理_常规

急诊病区护理常规目录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1) 二.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护理常规 (3) 三.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4) 四.急性心肌梗死护理常规 (6) 五.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8) 六.脑出血护理常规 (9) 七.开放性骨折护理常规 (11) 八.昏迷护理常规 (13) 九.急性左心衰护理常规 (14) 十.过敏性休克护理常规 (15)

一、心脏骤停的急救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迅速判断患者意识呼叫患者姓名,轻拍患者肩部,观察其对刺激有无反应,判断意识是否丧失,判断时间不超过10 秒。确认患者意识丧失,立即呼救,寻求他人帮助。 2、判断呼吸看:患者胸部有无起伏;感觉:面部贴近患者的口鼻,感觉有无气体呼出;听:耳听患者呼吸道内有无气流逸出的声音,判断有无呼吸,判断时间不超过10 秒。无反应表示呼吸停止,应立即给予人工呼吸。 3、判断患者颈动脉搏动术者用食指和中指指尖触及患者气管正中(相当于喉结部位),旁开两指,至胸锁乳头肌前缘凹陷处,判断时间不超过10 秒。如无颈动脉搏动,应立即行胸外心脏按压。【护理措施】 1、一旦确诊心脏骤停,立即向周围人员呼救并紧急呼叫值班医师,积极就地抢救,立即进行徒手心肺复苏术(CPR)。 2、紧急实施徒手心肺复苏术,建立呼吸通道 (1)将患者置于硬板床或背部坚实的平面(木板、地板、水泥等),取仰卧位,双腿伸直,解开上衣,放松裤带。 (2)开放气道,清除呼吸道内异物:开放气道采用仰头抬颏法:患者仰卧,急救者一手放在患者前额,使头部后仰,另一手的食指与中指置于下颌骨外向上抬颏。若呼吸道内有分泌物,应当时清洁呼

吸道,取下活动义齿,再开放气道。 (3)人工呼吸:人工呼吸采用口对口呼吸法: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唇把患者的口全罩住呈密封状,缓慢吹气持续2 秒,确保胸廓隆起。送气时,用一手拇指与食指捏住患者鼻子防漏气;呼气时,两手指松开。通气频率为10~12 次/分钟,每次吹气量为700~1000ml。 应用简易呼吸器法:将简易呼吸器连接氧气,氧流量8~10L/min,一手以“EC”手法固定面罩,另一手挤压简易呼吸器,每次送气400~600ml,频率10~12次/分钟。 送气同时观察人工呼吸的有效指征,即见患者胸廓起伏。(4)胸外心脏按压:抢救者跪于患者的右侧,快速确定按压部位为胸骨中下1/3 处。按压手法:以一手掌根部放于按压的准确部位,另一手平行重叠于此手背上,手指并拢,只以掌要部接触按压部位双臂位于患者胸骨正上方,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垂直下压。按压幅度:使患者胸骨下陷成人为4~5cm;5~13岁儿童为3cm;婴幼儿为2cm。按压频率:100次/分钟。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操作5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及自主呼吸10 秒,如已恢复,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如自主呼吸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 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 (5)心肺复苏的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效指征:①能摸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在8kPa(60mmHg)以上;②发绀减退,面色、口唇、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急诊急救护理分析 发表时间:2018-05-17T15:03:41.713Z 来源:《中国医学人文》(学术版)2018年1月第1期作者:树霞[导读] 目的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 树霞 上海长征医院 200001 【摘要】目的研究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方法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的急救护理方法,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比较两组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及加强心理护理前后患者及家属焦虑评分情况。结果实验组患者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5.45%VS77.2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088,P=0.079);实验组患者及家属干预后焦虑评分低于干预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的急救护理过程中,通过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及饮食指导,提高了患者和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降低了患者及家属的焦虑情绪,利于疾病的恢复。 【关键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急救护理;临床分析 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是模拟天然除虫菊素由人工合成的一类杀虫剂,由于其杀虫谱广,效果好、低残留,无蓄积作用等优点,近30年来应用日益普遍[1]。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是急诊科比较常见的急危重症,病情变化较快,迅速彻底清除体内残留毒物,及早使用正确的解毒剂,是抢救成功的关键[2],降低死亡率,是急诊急救护理工作面临的艰巨任务我院采用加强对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的急诊急救护理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来我院急诊抢救的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的患者44例,其中男14例,女30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45.62±2 2.55)岁,均为口服拟除虫菊酯类农药,服药剂量在50~150mL之间,主要表现为:神志不清、曈孔左右不等大,口吐白沫,皮肤湿冷,双肺湿啰音,呕吐咖啡色胃内容物,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患者均在服毒半小时至7h内就诊。将44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即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2例,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服药剂量、临床表现等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1.2.1对照组护理方法(1)及时正确的清除毒物: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详细的询问,了解患者的情绪、毒物种类、量及服用的时间,洗胃液可选用清水、生理盐水或者2%碳酸氢钠溶液反复洗胃,在洗胃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曈孔大小及有无腹痛情况,若出现呼吸困难、心跳停止,应立即停止洗胃,给予抢救[3]。(2)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曈孔、生命体征等变化,以及皮肤黏膜是否干燥,详细记录出入量,为医生提供有效的信息患者应用阿托品,应密切观察有无阿托品中毒,若出现中毒应立即减少用量,进行物理降温等措施,根据患者的病情合理用药,护理人员应做好相应的护理,防治发生意外。(3)加强对呼吸系统的护理:菊酯类农药中毒患者可出现肺水肿,影响患者呼吸,易导致呼吸衰竭,在急诊抢救过程中应密切观察患者的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呼吸肌辅助呼吸,正确的为患者进行翻身拍背以及吸痰,吸痰前给予氧气吸入,根据医嘱适当给予氨茶碱、地塞米松和糜蛋白酶等,利于痰液的排出。(4)控制抽搐:神经系统是这类农药主要的靶组织,可出现头昏、头痛、乏力、多汗、流涎、口唇及肢体麻木、烦躁不安、肌肉颤动和抽搐、意识模糊和昏迷等,其中抽搐常比较突出,可反复发作,使用地西泮控制抽搐时观察患者神志改变,避免地西泮过量[4];(5)血液净化:血液净化对重症拟除虫菊酯类农药中毒具有很好的疗效[5],血液净化过程中,护理人员记录血液流速,观察体温变化,以及相关导管意外事件的预防等。 1.2.2实验组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饮食指导,(1)饮食指导:由于患者服用毒物对胃肠道粘膜的刺激性较大,加上禁食、反复洗胃、导泻等导致患者的胃液和肠液大量丢失,需及时补充营养,防止机体出现负氮平衡,加重肌无力,应适当补充氨基酸和脂肪乳,补充碳水化合物不宜过多,防止加重呼吸负荷[6],给予高能量、高维生素的流质饮食,逐步过渡到普食,饮食量由少到多。(2)心理护理:加强对患者的了解,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消除抑郁情绪,鼓励积极面对生活,护理人员要注意说话的态度和语气,用真诚的态度和患者沟通,取得患者的信任,在生活上细心的关心患者,调动家属参与护理,使患者和家属都积极配合治疗,促进疾病的早日康复。 1.3评价标准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评价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三项,出院前1d发给患者及家属,由患者和家属共同填写,当场回收。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护理人员加强心理护理和饮食指导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定,>40分,表明患者及家属存在焦虑情绪。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以百分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x±s)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及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满意度比较对照组满意度77.27%,实验组满意度95.45%,实验组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 3.088,P=0.079)。详细结果见表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