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培学复习资料

栽培学复习资料
栽培学复习资料

绪论

园林树木栽培学:

是对园林树木的种植、养护和管理的科学。

园林树木:

是城乡各类园林绿地、风景名胜区及相关景观中的各类木本植物。

园林树木栽培的实践内容以及特点:

(1)树木因生长发育而发生个体的变化

(2)树木养护是一个长期的过程

(3)树木的养护是以树木健康为原则

(4)对树木养护应持慎重的态度

(5)养护管理的基础是合适的树种及高质量的苗木

第一章园林树木栽培类型与生长发育

生长:

植物在同化外界物质的过程中,通过细胞分裂、扩大和分化而导致体积和重量不可逆的增加

发育:

建立在细胞、组织和器官分化基础上的结构和功能的变化

年周期:

园林树木生长发育过程在一年中随着时间和季节的变化所经历的生活周期称为年周期。

物候期、:

由于长期适应周期性变化的环境,生物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与之相适应的形态和生理机能上有规律变化的习性,即生物的生命活动随气候变化而变化,所以称为生物气候学时期,简称物候期。

休眠:

休眠是指植株在年生活周期中,生长停滞或延缓到一种不易被测出的状态。

顶端优势:

树木同一枝条上顶芽或位置高的芽比其下部芽饱满、充实,萌发力、成枝力强,抽出的新枝生长旺盛,这种现象就是树木枝条的顶端优势。

花芽分化:

生长点由叶芽状态开始向花芽状态转变的过程,称为花芽分化。

生产性器官:

树木有光合能力的绿色器官。

消耗性器官:

无光合能力的非绿色器官称为。

春化作用:

有些花卉需要低温条件,才能促进花芽形成和花器发育。

园林树木的一般美学特征:1.园林树木的自然美特性:

园林树木的美是以自然美为特征,物尽天成,返璞归真。2.园林树木的时空特性:

园林树木为生命的有机体,随着年龄和季节的变化,各种美的表现形式均会不断地丰富和发展,在时空上处于动态变化之中。3.园林树木美的延伸特性:

园林树木的美还可以通过思维比拟、联想而得到扩展和眼神,形成园林树木的风云美或抽象美。

休眠对栽培养护的意义:

进入休眠期(指自然休眠)的树木,体内新陈代谢活动微弱而缓慢,是树体年生长发育周期中对外界不良环境条件抗性最强的时期,最适宜进行树木移栽、断根处理和整形修剪。

物候期的基本规律:

①顺序性:

树木各个物候期有严格的时间先后次序。②不一致性:

同一树种不同器官物候期通过的时期各不相同。同一植株上可能在相同时间出现不同的物候期。

③重演性:

在环境因素的影响下,可能出现代谢功能紊乱与异常,影响正常生长发育。

休眠的表现:

1自然休眠:

树种形成和演化过程中适应环境条件而形成的相对稳定的生理生态表现,是由树木遗传特性决定的生理生态属性,主要是对干旱或低温不适条件的规避。

2强迫休眠:

由于非周期性恶劣环境条件的出现,迫使树木停缓生长发育过程以度过不良环境时期。一旦条件合适,就会开始生长。3休眠表现:

树叶凋落、休眠芽形成、生长点停止活动、树体生长停滞。

花芽分化时期:

(1)生理分化期:

由叶芽的生理代谢向花芽的生理代谢转化的时期,形态上无变化。

(2)形态分化期:

花或花序的各个花原始体的发育过程,显微可见。

(3)性细胞形成期:

此期因树种不同而变化较大,有的在较高温度下形成,有的则需要低温处理。

论述:

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之间的关系

1.根、枝、叶的生长与开花结果(结合修剪、施肥,使根、枝叶量达到转化临界)

2.花芽发育与开花结果(结合摘心,疏果)

3.根系活动强度与花芽分化(保证一定的供水和根系的呼吸作用)

4.枝条发育质量与花芽分化(培育花枝)

第二章园林树木的生长发育特点

基础温度:

树木生长所需的基础温度主要有年平均温度和生长季积温,树木的生态分布和气候带划分主要以此为依据。

有效积温:

是指植物开始生长活动的某一段时期内的温度总值。S=(T- T0)n

冻害:0℃以下低温侵袭,树体组织发生冰冻

寒伤:

受0℃左右低温影响,树体组织未结冰但已遭伤害

冻旱:

低温与生理干旱的综合表现

霜害:

秋季早霜和春季晚霜的危害

长日照树种:

多生长在高纬地带,树木需要较长时间的日照才能开花,通常需要14h以上的光照延续时间才能实现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花芽才得以分化和发育。(如凤仙花、杜鹃花)

短日照树种:

起源于低纬地带,需较短的日照长度才促进开花,光照延续时间超过一定限度则不开花或延迟开花,一般需要14h以上的黑暗。(如菊花、腊梅)

xx扰动土:

主要指街道绿地、公共绿地和专用绿地的土壤。

xx原土:

水体富营养化:

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河流湖泊中出现称为水华,在海洋中出现称为赤潮。

如何通过形态指标法确定植物的耐阴性?

形态指标法是根据树木的外部形态来判断树种的喜光性和耐阴性。

高温对园林树木的危害有哪些?

a.破坏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平衡,叶片气孔不闭合,蒸腾加剧,树体“饥饿”而亡;

b.高温会直接危害树体,如灼伤叶片,导致树皮组织局部死亡,以及因为土壤温度升高而造成对树木根颈的灼伤。

c.高温还会滋生各类病虫害,加剧对树木的伤害。

树木对干旱的适应形式有哪些?

1.本身需水少,具有小叶、全缘、角质层厚、气孔少而下陷、并有较高的渗透压等旱生性状。

2.叶片缩小或退化以减少蒸腾

3.具有发达的贮水结构,能缓解自身的水分需求矛盾

4.叶片具有复表面,气孔藏在气孔窝具有细长毛的深腔内

xx夜景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何影响?

1.破坏了植物生物钟的节律

2.对植物xx形成的影响

3.对植物休眠xx形成的影响

xx水文的特点及其对园林树木的影响?

城市土壤常处于干旱状态,园林树木栽植常会受到水分亏缺的威胁。

城市水体对城市生态环境、城市的形态及经济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第三章园林树木的选择

引种驯化:

树木的引种驯化是通过人工栽培使野生树种成为栽培树种、外来树种成为本地树种的技术措施,引种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驯化则是引进树木适应引种地环境的过程。

顺应性引种驯化:

直接引进种子或无性系,在此基础上选择优良个体,进行栽培驯化适应性引种驯化:

主要是指选择适宜的栽培小地形以及人为改造栽培小环境,以使引种栽植地与引种树种相适应。选择小地形、小生境,使其更接近引进树种原产地的生态条件的引种方法,又称小气候驯化法。

改造性引种驯化:

改造性引种驯化栽培技术是指通过人为的干扰,促使树木的生理生态习性在一定程度上发生变化,增加对某些条件的抗逆性和适应性,使之适应新的立地条件的技术措施。

树种种间的作用方式哪几种类型(4类),掌握各类的概念

(1)生理生态作用方式

指一树种通过改变小气候和土壤等条件而对另一树种产生影响的作用方式。

(2)生物化学作用方式

是一树种地上部分和根系在生命活动中向外界分泌或挥发某些化学物质,进而对相邻的其他树种产生影响的作用方式,称为生物的它感作用。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比较缺乏,但随着研究的深入,在进行不同树种的配置混交时,应用生化相克或生化相济的原理将成为可能。

(3)机械作用方式

指一树种对另一树种造成的物理性伤害,如树冠、树干的摩擦,根系的挤压,藤本或蔓生植物的缠绕和绞杀等。

(4)生物作用方式

指不同树种通过授粉杂交、根系连生以及寄生等发生的一种种间关系。如某些树种根系连生后,强势树种会夺走较弱树种的水分、养分,导致后者死亡。

引种驯化的基本原理

(1)生态环境相似性引种:

原产地区与引进地区之间,影响植物生长的主要因素(环境因子),应尽可能相似,以保证品种互相引种成功的可能性。换句话说,在气候条件或主要气候因素相同的地区之间相互引种,容易获得成功。

(2)引种材料遗传适应性(种子引种)广布种:

适应性强,容易引种成功;窄域种:

局限于特殊环境,要求较为严格的生态条件。

树种选择的基本原则

1适应性原则:

适地适树中的“地”,是指树种所生存的环境因子的综合,它包括气候、地形、土壤、水文、生物、人为因子等。达到适地适树要求,就是要使“地”和“树”之间的矛盾在树木生长的主要过程中达到平衡.2经济性原则:

要尽可能减少施工与养护成本,选择来源广、繁殖较容易、苗木价格低、移栽成活率高、养护费用较低的树种或品种。

树种选择的四大法则

1.以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

2.以乔木为主,乔、灌、草相结合

3.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相结合4速生树种与长寿树种相结合

如何做到适地适树?(4种方法)

1选树适地:

充分了解“地”和“树”的特性(尤其是极端限制因子)选择乡土树种和当地地带性植被2选地适树:

选择适宜树种生长的小生境,即树种的生态位与立地环境相符3改地适树:

改造立地环境。一般绿化项目不予以采用,后期养护压力大4改树适地:

是“选树适地”的延伸,属于育种改良的范畴。(组织培养快繁、基因突变、辐射诱导等)行道树、绿篱、宅前绿地如何进行树种选择?

行道树树种选择1树体形态角度:

树体高大(主干通直,枝下高2.5m以上)、冠幅广阔、枝叶浓密2养护管理角度:

耐瘠抗逆、防污耐损、虫少病轻、强健长寿、易于整形、疏于管理。3景观效果角度:

春华秋色、冬姿夏荫、干挺枝秀、花艳果美、冠整形优、景观持久绿篱是园林植物配置中的重要组成成分,可以代替围墙、栏杆起到隔离作用。要求特性:

枝叶浓密、四季常绿、萌芽力强、耐修剪、病虫害少、抗性较强、适于密植、易大量繁殖。

宅旁绿化树种的选择除考虑一般的观赏效果及生态功能外,应注意树木对建筑结构的影响。

xx移及xx南移应注意哪些问题?

(1)播种期:

南树北移的树木应适当廷期播种。北树南移的树木应适当早播。

(2)栽培密度:

南树北移的树木应适当密植;北树南移的树木相反,适当加大株行距。

(3)肥水治理:

南树北移的树木应适当节制肥水;北树南移应多施N肥或多追肥并增加浇灌次数。

(4)光照处理:

xx移的树木应进行了短日照处理:

xx南移的树可采用长日照处理。

(5)防冷处理:

南树北移的树木应在第一二年适当进行防冷保护;北树南移的树木夏季就适当遮荫。

如何开展园林植物的生态配置(即生态配置的要点)?

(1)树种搭配必须符合树种的生物学特性

(2)种植结构多层次、种类多样化,增强群体抗逆性能

(3)选择主要树种据目的性、适应性、经济性原则(40配置次要树种遵从“互惠共生”原则

(5)确定合理比例体现生态多样性

生态配置方式

自然式配置:

运用不同的树种,以模仿自然、强调变化为主,具有活泼、愉快、幽雅的自然情调,才能使规划设计的景观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经营,同时也大大减少今后的维护费用。

规则式配置:

多以某一轴线为对称排列,以强调整齐、对称或构成多种几何图形,有对植、行列植等种植类型。

第四章园林树木的土壤、水分和营养管理

1客土实际上就是在栽植园林树木时,对栽植地实行局部换土。

2培土就是在园林树木生长过程中,根据需要,在树木生长地添加入部分土壤基质,以增加土层厚度,保护根系,补充营养,改良土壤结构。

3有机肥广义上指农家肥(动植物残体或代谢物、饼肥、堆肥、沤肥、沼肥、绿肥等)狭义上指农家肥经过一定加工工艺后消除有害物质形成的标准化肥料。

4基肥以有机肥为主,是较长时期供给树木多种养分的基础性肥料。

5追肥又叫做补肥,多为无机肥。通常在植物生长发育的特定时期施用,小量勤施。

2、常规的土壤改良方法包括哪些?

(1)土壤耕作改良

(2)客、培土壤改良

(3)土壤化学改良

3、肥沃土壤的基本特征。

1.土壤养分均衡

2.土体构造适宜

3.物理性质良好

4、植物在不同年周期及不同生长周期对水分需求的大小

春从休眠中复苏枝展叶、需水量抽逐渐增大

夏生长季,展叶旺期生理功能旺盛,需水量大

秋逐渐进入休眠代谢开始减慢,需水量逐

冬休眠期生理代谢缓慢,需水量小

种子萌发需水量大,种子膨大

幼苗期需水量不大,但需保持湿润

壮年期需水量依环境,维持生理功能

衰老期需水量开始减少,管理上要根据长势开展复壮工作

5、园林绿地的灌水方法和排水方法

灌水方法

(1)穴灌

(2)xx

(2)xx

(4)滴灌

排水方法a.地面排水b 明沟排水c 暗沟排水d 滤水层排水

6、园林树木施肥的特点

1.以有机肥为主,适当施用化肥;以基肥为主,追肥兼施

2.树种不同,作用不同(速生树>慢生树)施肥种类、用量与方法也不同

3.环境不同,施肥不同

4.注意美观

7、什么是xx?xx的特点。

用机械的方法将按一定浓度要求配制好的肥料溶液直接喷雾到叶面上,再通过叶面气孔和角质层吸收后转移运输到树体的各个器官。

特点:1直接供给养分,防止养分在土壤中转化固定2吸收速率快,能及时满足植物的营养需要3叶面施肥能影响植物的代谢活动(应以根部施用为主,叶面施用为辅)4叶面施肥是经济施用微量元素和补施大量元素的有效手段

第五章园林树木的整形与修剪

1枝领有些树种,当枝条直径小于树干直径时,在主枝基部侧面明显的膨胀,它是由树干的组织和树枝的组织重叠在一起形成的,这个特殊的结构叫做枝领。

2枝皮脊在枝与干的分叉处夹角里形成,并从两边向树干的下方延伸,由隆起的粗糙树皮组成的结构。

3内含皮两个枝之间或枝与干之间树皮的挤压或嵌入形成的结构,它阻碍枝皮脊的形成,是一个结合较弱的象征,在其分叉处容易劈裂。

4枝条保护带在枝领里面有一个叫做枝条保护带的区域,该区域能产生酚类、树脂和萜烯类化合物,它们能抑制微生物的扩散、阻止腐烂从枝蔓延到干。

5单轴分枝从幼苗形成开始,主茎的顶芽不断向上生长,形成直立而明显的主干,主茎上的腋芽形成侧枝,侧枝再形成各级分枝,但它们的生长均不超过主茎,主茎的顶芽活动始终占优势,这种分枝方式称为单轴分枝,又称总状分枝。

6合轴分枝主轴不明显的一种分枝方式。其特点是主茎的顶芽生长到一定时期,渐渐失去生长能力,继由顶芽下部的侧芽代替顶芽生长,迅速发展为新枝,并取代了主茎的位置。

7假二叉分枝指具有对生叶的植物,在顶芽停止生长或分化成花芽后,由顶芽下两个对生的腋芽同时生长,形成叉状侧枝,新枝的顶芽侧芽生长活动与母枝相同。

8短截又称短剪,指对一年生枝条的剪截处理。

9回缩又称缩剪,指对多年生枝条(枝组)进行短截的修剪方式(衰老枝的复壮和结果枝的更新)

10摘心摘除新梢顶端生长部位的措施,摘心后削弱了枝条的顶端优势、改变了营养物质的输送方向(促花促果、增加分枝、提高抗寒力)

11除萌去蘖易对于生根蘖的园林树木,生长季期间要随时除去萌蘖,以免扰乱树形,并可减少树体养分的无效消耗。

简答题

2、园林树木整形修剪的意义

(1)调控树体结构:

控制树体生长,增强景观效果

调节枝干方向,创新艺术造型,增加树冠通透,避免安全隐患

(2)促进开花、观果树木的开花结果;打破营养繁殖与生殖繁殖之间的平衡;促进营养集中,控制花芽果枝比例

(3)调控通光透:

风使叶幕、xx均匀;减少病虫害

(4)平衡树势,提高移栽树的成活率,促进衰老树的更新复壮

3、树形选择与整形修剪的关系

(1)规划设计时要考虑整形修剪的问题

(2)种植设计与整形修剪的关系

(3)树形选择与整形修剪的关系

(4)不同树形适宜的环境

4、为什么要“强主枝强剪,弱主枝弱剪;强侧枝弱剪,弱侧枝强剪”?

1.强主枝新梢多,叶面积大,合成有机养分能力强;弱主枝新梢少,营养条件差。因而需要对强主枝强剪,弱主枝弱剪来平衡各枝间的生长势。

2.强侧枝弱剪是促进侧芽萌发、增加分枝、缓和生长势、促进花芽的形成,而花果的生长发育又进一步抑制侧芽的生长;对弱侧枝强剪,可使养分高度集中,并利用顶端优势的刺激而抽生强壮的枝条,促进侧枝成长。

5、行道树整形修剪的原则

(1)枝下高:

指树冠最低分枝点至根颈处的主干高度。在我国,枝下高的标准一般以城市主干道2.5-3m,城郊公路3-4m或更高为宜,同一主干道上枝下高要保持整齐一致。

(2)树幅行道树的树冠,一般要求宽阔舒展、枝叶浓密。(但要注意处理好树冠与高空电线之间的关系。)

6、开花灌木或xx修剪技术

开花灌木

(1)因树势修剪

幼树:

轻剪直立枝、徒长枝;去除病虫枝、干枯枝等;

成年树:

促使花枝形成

休眠期:

去除xx,保持树形

(2)因时修剪

落叶灌木的休眠期修剪一般以早春为宜,一些抗寒性弱的树种可以适当延迟修剪时间。

(3)因性修剪

春花树种(xx,xx尚未萌发时)

夏秋花树种(休眠期进行,二年生枝条基部留2-3个饱满芽,花少但大)

花芽着生在二年生和多年生枝上的树种(修剪量小,结合摘心)

花芽着生在开花短枝上的树种(花后剪除残花,夏季适当摘心)

一年多次抽梢、多次开花的树种(休眠期短截当年生枝条或回缩强枝;生长季轻短截,花后再剪。)

7、大枝锯除法(截口位置的判定)

截口位置选择1

1、确定枝皮脊上端点A

2、确定枝领外环点B

3、连接AB,即为截口位置

截口位置选择2

1、确定枝皮脊上端点A

2、作直线AB与欲截枝平行

3、作枝皮脊线A-C

4、作AE线使∠EAC=∠CAB,则可确定A-E为正确的截口位置;

或在A点作一垂线A-D,截口AE的位置应使∠EAD=∠DAC。

截口位置选择3

1、确定枝皮脊上端点A

2、作欲截枝的垂直线AB

3、作枝皮脊线AD

4、作∠BAD的平分线AC,即为正确的截口位置。

截口位置选择4

枯死枝的截口位置枯死枝的修剪,截口位置应在其基部隆起的愈伤组织外侧。

第六章

栽植原理(了解)

(1)适树适栽

a.了解设计树种的生态习性及对栽植地区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b.谨慎掌握树种的光照适应性,来处理多树种群体的配置(南洋杉为适应苏铁进行修剪);

c.地下水位过高是影响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桂花、桃花、梅花、茶花…)

(2)适时适栽

a.春季栽植;(福建地区2月上旬-3月下旬)

b.秋季栽植;(福建地区11月-12月)

c.雨季(夏季)栽植。(选用假植苗、全冠苗)

(3)适法适栽

a.裸根栽植(小苗和大多数落叶树种)

根系打浆:

可提高成活率20%以上

b.带xx

1.简述园林树木栽植前的准备工作及栽植过程。

栽植前的准备

1.明确设计意图,了解栽植任务

种植用途(行道树、景观树、树篱)

提前准备必要工具、施工地的布置

2.地形和土壤准备

根据配置树木的生态习性,调整地形

了解立地的土壤情况,准备好土壤(是否换土?)

3.定点放线,树穴开挖

根据设计图纸和实际情况调整种植点位(建筑及地下管网)4.树木调集准备

选择与种植目的相适应的树木

确定品种(拉丁学名)

栽植过程

1.树木起挖

(1)裸根起挖

(2)带土球起挖

2.装卸运输

(1)树木装卸

(2)包装运输

3.工程定植

(1)冠根修剪

(2)树木定植

(3)树体裹干

(4)固定支撑

(5)搭架xx

2.如何做到适树适栽和适时适栽?

(1)适树适栽

a.了解设计树种的生态习性及对栽植地区生态环境的适应能力;

b.谨慎掌握树种的光照适应性,来处理多树种群体的配置(南洋杉为适应苏铁进行修剪);

c.地下水位过高是影响园林树木栽植成活率的主要因素(桂花、桃花、梅花、茶花…)

(2)适时适栽

a.春季栽植;(福建地区2月上旬-3月下旬)

b.秋季栽植;(福建地区11月-12月)

c.雨季(夏季)栽植。(选用假植苗、全冠苗)

3.树体裹干的作用?

树体裹干(尤其是皮孔较大而蒸腾量显著的树种)

作用:

(1)避免强光直射、干风吹袭

(2)保存水量、减少蒸腾

(3)调节枝干温度

4.成活期养护管理的主要措施?

(一)肥分管理

1.追肥应在确定树木成活后进行

2.应做到薄肥勤施

3.在植物体不同生长阶段针对性施肥(二)水分管理

1.浇好头水

2.适时浇水、排水

3.抗蒸腾防护剂的施用

(三)修剪调整

1.护芽除萌

2.合理修剪

3.调整补缺

4.防汛防台

(四)松土除草

(五)防虫、防晒

第七章

1.查阅相关文献,探讨“大树进城”的利弊利

1.有利于改善人居住环境

2.有利于园林城市建设

《作物栽培学》作业试题及答案

单项选择题 1、作物产量中常说的经济系数是指 1.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之比 2.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之比 3.生物产量与经济产量的百分比 4.经济产量与生物产量的百分比 2、作物品质的评价指标中,下述属于形态指标的是 1.蛋白质 2.氨基酸 3.脂肪 4.颜色 3、作物生长的“营养三要素”是指 1. C、H、O 2. N、P、K 3. S、N、P 4. N、P、S 4、下列哪种根属于产品器官 1.气生根 2.须根 3.块根

4.不定根 5、下列属于喜钾作物的是 1.水稻 2.玉米 3.马铃薯 4.小麦 多项选择题 6、影响复种的条件包括 1.热量 2.水分 3.地力与肥料 4.劳畜力与机械化等 7、下列哪些作物需经过一定时期的低温诱导才能正常开花结实。 1.大麦 2.小麦 3.黑麦 4.油菜 8、作物的播种方式包括 1.插播

2.条播 3.点播 4.重播 9、下面哪些材料可用于繁殖下一代 1.颖果 2.块茎 3.块根 4.鳞茎 10、按照土壤质地进行分类,一般可以把土壤区分为下列几大类 1.砂土类 2.黑土类 3.壤土类 4.黏土类 11、根据作物对二氧化碳同化途径的特点,下列哪些作物属于C3作物 1.小麦 2.大豆 3.玉米 4.棉花 12、间作与套作不相同点在于 1.共生期长短不一样 2.熟制不一样 3.复种指数不一样

4.前者是成行种植,后者是成带种植 13、关于土壤质地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沙质土壤结构良好,保水保肥。 2.壤质土耐旱耐涝,适耕期长。 3.黏质土吸附作用强,保肥性好。 4.沙质土壤保水不保肥。 14、下列属于长日照作物的是 1.小麦 2.烟草 3.大麦 4.油菜 15、种子萌发必不可少的因素包括 1.光照 2.温度 3.水分 4.氧气 16、从引种角度看,短日照作物由北方向南方引种,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1.生育期缩短 2.生育期延长 3.生育期不变 4.营养生长期缩短 17、按照作物“S”生长进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蔬菜栽培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最新资料推荐------------------------------------------------------ 蔬菜栽培学试题及参考答案 -------------------------- ------------------------- ------------------------------- -------------------------20**年************学校统一考试班级课程:蔬菜栽培学 A姓名序号分数第 1 页 (共 2 页) 三、名词解释:(每题 2 分,共 20 分)。 一、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植物生长调节剂种子纯度蔬菜工厂化育苗无籽西瓜轮作淡季压蔓湿害经济系数涝害装1.出现蔬菜的淡季,主要是由于以下两方面的原因:和。 2.蔬菜施肥的方法有:、和。 四、简答题:(每题 5 分,共 20 分)。 3.马铃薯为科属中能形成地下块茎的栽培品种。 1.简述蔬菜间套作的基本原则。 4.蔬菜的“三基点温度”是指、和。 2.简述蔬菜植株调整的作用。 5.当番茄营养来源不够花和果实所需或高温干旱,低温条件等,均易引起植株。 3.简述地膜覆盖增产的机理。 6.蔬菜产品的质量是由直观的与内在的两方面所决定的。 4.简述蔬菜播种前种子处理的目的及方法。 7.根据菜豆的茎的生长习性,可将菜豆分为和8.黄瓜在的温度、 1/ 7

日照条件下雌花数量多。 两类。 五、论述题:(每题 10 分,共 20 分)。 9.大蒜的产品器官有、和。 1.如何调节保护地内的光照、温度、湿度及气体条件。 10.是低温对蔬菜发育所具有的诱导作用。 2.论述番茄落花落果的原因及其对策。 订二、选择题(每题 2 分,共 20 分)1.黄瓜属于()A.一年生蔬菜 B.二年生蔬菜 C.三年生蔬菜 D.多年生蔬菜2.西瓜属于()A.耐寒蔬菜 B.半耐寒蔬菜 C.耐热蔬菜D.半耐热蔬菜3.在种薯发芽过程中,马铃薯属于()A.喜光型B.嫌光型C.半喜光型D.对光不敏感4.定植前蔬菜秧苗锻炼的目的是()A.促进生长 B.防治老化 C.增强抗逆性 D.防治徒长5.在生产中可以用()的防虫板来防治蚜虫。 线A.绿色B.蓝色C.红色D.黄色7.西瓜根系易感染(),所以不能连作。 A.枯萎病 B.霜霉病 C.病毒病 D.猝倒病8.番茄栽培过程中使用 2,4-D 点花,其最佳浓度范围为()A.10~20mg/kg B.20~30mg/kg C.30~40mg/kg D.40~50mg/kg9.蔬菜苗期需肥量大的肥料有()A.氮肥B.磷肥C.钾肥D.复合肥10.按照农业生物学分类法,以下属于根菜类的蔬菜有()A.马铃薯B.胡萝卜C.大蒜D.莲藕

作物栽培学教学大纲

《作物栽培学实验》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7315132 【英文名Experiment of Crop Culture 【课程学时】32学时,分为上下两个学期,每学期各16学时。 【适用专业】农学 一、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实验课程的教学目是在《作物栽培学》理论课程教学的基础上,培养学生在作物栽培方面的基本操作技能,为学生从事作物栽培、作物育种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作物生产技术创新、推广及相关生产实践活动打下基础,同时加深学生对相关理论教学内容的理解。本课程属于农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程。 本课程要求学生能熟练地将理论教学中的相关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能理解所开设实验的目的、意义及关键环节,有良好的动手能力,能较好地掌握各个实验的操作技能;同时逐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从事相关科学研究的能力,并能分析和解决科研和生产活动中的实际问题。 二、本实验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实验课程以《作物栽培学》理论教学为基础,同时与《植物学》、《植物生理学》和《土壤肥料学》等课程紧密联系,必须把本实验课程与以这些课程的知识有机结合。还应将本课程内容与《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等实践性课程的内容相互完善和补充。 三、实验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安排 本实验课不安排理论教学内容。 四、实验内容安排

实验一、小麦、油菜田间种植密度测定 【目的要求】掌握作物田间种植密度测定的基本方法 【内容】实测小麦、油菜的种植规格,计算其种植密度。 【方法】选择不同种植方式的小麦、油菜田各2-3块,学生分小组分别测定不同田块的行距、穴距或单位行段内的植株数,根据株、穴距或单位行段内的植株数计算单位面积种植密度,并做出比较。 实验二、小麦田间种植设计及全程生育动态观测 【目的要求】掌握小麦种植的基本程序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熟悉小麦全生育期的生育进程变化。 【内容】小麦播种及田间管理;调查小麦全生育期苗情动态,计算单位面积的最高苗、有效穗及成穗率等;观察和记载小麦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和完熟等重要生育时期及病虫害等情况。 【方法】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自选小麦品种、自行设计种植方案,在指定地块按方案种植一定面积的小麦,并负责进行田间管理,在小麦整个生育期内分不同生育时期观测8—10次小麦茎蘖数,并根据小麦生育进程观察和记载上述内容。 实验三、水稻田间种植设计及全程生育动态观测 【目的要求】掌握水稻种植的基本程序和田间调查的方法,熟悉水稻全生育期的生育进程变化。 【内容】水稻育秧、移栽及田间管理;调查水稻全生育期苗情动态,计算单位面积的最高苗、有效穗及成穗率等;观察和记载水稻拔节、孕穗、抽穗、开花、乳熟、蜡熟和完熟等重要生育时期及病虫害等情况。 【方法】学生先在教师指导下,自选水稻品种、自行设计种植方案,在指定地块按方案培育水稻秧苗和大田移栽,并负责进行田间管理,在水稻整个生育期内分不同生育时期观测8—10次水稻茎蘖数,并根据水稻生育进程观察和记载上述内容。 实验四、主要农作物种子形态、结构观察和识别 【目的要求】熟悉主要农作物种子形态、结构 【内容】观察和比较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种子的形态、结构。 【方法】以不同类型的水稻、小麦、玉米和花生等作物种子为材料,进行相应的预处理后在实验室观察和比较,分别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描述各种作物种子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五、主要农作物幼苗形态观察 【目的要求】熟悉主要农作物种子幼苗形态特征。 【内容】观察水稻、小麦、玉米、花生、蚕豆、豌豆、大豆等农作物种子的幼苗形态特征。 【方法】在盆栽条件下播种上述农作物种子,在发芽后分2-3个不同时期观察幼苗形态,分别以图示和文字相结合描述各种作物幼苗的主要形态特征。 实验六、常见农田杂草的识别与防除 【目的要求】熟悉冬、春常见农田杂草的名称、所属科及特征特性 【内容】观察常见冬、春农田杂草的主要种类及其特征,现场识别和采集不同种类农田杂草。

作物栽培学_复习题

《作物栽培学》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瓦维络夫(1935年)将世界栽培植物的起源中心分为() A 8个 B 3个 C 13个 D 12个 2.以下为日照长度变长时开花的作物是() A 水稻 B 玉米 C 大麦 D 烟草 3.薯芋类作物的产品器官是() A 籽实 B 生殖器官 C 营养器官 D 种子 4.种子萌发过程中,无活力的死种子也能完成的过程是() A 萌动 B 萌发 C 出苗 D 吸胀 5.干燥环境下形成的绿豆种子,其休眠的原因是() A 胚的后熟 B 硬实 C 发芽的抑制物质 D 种子小 6.有利于提高作物的根冠比是() A 土壤水分充足 B 干旱 C 增施氮肥 D 剪根 7.玉米的需水临界期为() A 拔节至孕穗 B 孕穗至开花 C 开花至乳熟 D 乳熟至完熟 8.以下属喜氮作物的是() A 棉花 B 大豆 C 小麦 D 油菜 9.油菜的收获指数大致为() A、0.15 B、0.28 C、0.47 D、0.66 10.间套复种模式小麦/玉米/(甘薯+大豆)表示()。 A、一年四熟 B、四熟四作 C、三熟四作 D、二年三熟 11.四川等区域稻田的最主要轮作方式是() A 冬季作物年间轮换,夏季连作水稻 B 夏季水旱轮作 C 冬季作物和夏季作物均轮换 D 冬季和夏季均不轮换 12.作为播种材料的种子,一般发芽率不低于() A 60% B 70% C 90% D 100% 13.水稻群体叶面积系数在以下哪个生育时期最大() A 拔节期 B 抽穗期 C 成熟期 D 移栽期

14.属于自花授粉的作物有() A 水稻 B 玉米 C 棉花 D 高粱 15.以下器官是“库”的为() A 功能期内的叶 B 开花前作物的茎鞘 C 根系 D 开花后作物的茎鞘 16.作物群体内部,二氧化碳浓度较高的部位为() A 近地面层 B 中层 C 上层 D 顶层 17.以下属喜磷作物的是() A 水稻 B 高粱 C 花生 D 烟草 18.薯类作物的收获指数为() A、0.15 B、0.28 C、0.7-0.85 D、0.9 19.积温为3500-5000℃可() A 一年一熟 B 一年二熟 C 一年三熟 D 一年四熟 20.以下种植模式属于一年三熟的模式是() A小麦+蚕豆-玉米B油菜+马铃薯-水稻C小麦/玉米-水稻 D 小麦-玉米玉米 21.能均衡利用土壤营养元素的种植方式是() A 连作 B 复种连作 C 单作 D 轮作 22.甘蔗适宜收获期在() A 工艺成熟期 B 生理成熟期 C 叶片成熟期 D 开花期 23.大麦的花序属于() A 圆锥花序 B 穗状花序 C 总状花序 D 聚伞花序 24.小麦的需水临界期为() A 拔节至孕穗 B 孕穗至抽穗 C 开花至乳熟 D 乳孰至完熟 25.禾谷类作物稻、麦的收获指数大致为()左右。 A 0.1 B 0.5 C 0.9 D 0.8 26.千粒重25-30克的农作物为()。 A 玉米 B 小麦 C 水稻 D 油菜 27.二氧化碳补偿点较低的作物为()。 A 水稻 B 玉米 C 小麦 D 大麦 28.玉米起源于()起源中心。 A 印度 B 中亚 C 墨西哥南部和中美洲 D 南美 29.属于异花授粉的作物是()。 A 白菜型油菜 B 棉花 C 小麦 D 大豆 30.玉米的种植密度一般为()株/亩。 A 1千左右 B 2万左右 C 1万左右 D 4千左右

蔬菜栽培学(上)》试题库及其标准答案

N 比理论:植物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是受植物体中碳水化合物与氮化合物的比例(C/N)的控制。而当C/N 比率小时,趋向于营养生长;而当C/N 的比率大时,趋向于生殖生长。 2.茬口安排:就是蔬菜栽培制度的设计。 3.季节茬口:指一年当中露地或保护地栽培蔬菜的茬次。如越冬茬、春茬、夏茬、秋茬等。 4.土地茬口:指在轮作制度中,同一块菜地上,全年安排各种蔬菜的茬次。如一年两熟,二年五熟制等。 5.多次作: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多次种植同一种作物的方式。 6.蔬菜供应淡旺季:蔬菜供应受气候和茬口安排的影响出现的供应不均现象,淡季蔬菜供应的品种、数量均少而价格高,旺季则相反。 7.春化:二年生植物经过低温处理诱导花芽形成的过程 8.种子春化型:萌动的种子就能够感应低温进行春化的一类蔬菜作物。 9.绿体春化型:以一定大小的秧苗感受一定时间的低温(2--5℃)春化的植物类型。 10.定植:蔬菜长到一定大小后,就要栽到陆地或本圃里,这一次栽植称为定植。 11.冻水:为稳定土壤温度,改善土壤结构,保证蔬菜在各季节对水分的需求提前早返青,在越冬以前对蔬菜进行灌溉,这一水叫做冻水。 12.发育:是指蔬菜植物个体生命周期中,植物体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质变过程,是植物体各部分、各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狭义地讲是指植株从营养体向生殖器官的转变过程。 13.翻身土:育苗播种前在阳畦打的底水渗下后,在畦面上撒一层细土,防止种子入泥,称之为“翻身土”。 14.育苗:在外界气候条件不良情况下(低温、寒流、高温、暴雨、冰雹等),利用一些设施设备(温室、大棚、阳畦、遮阳棚等)创造适合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适宜环境,培育出适合生产需要的幼苗的过程。 15.分苗:在蔬菜长到一定大小时,为改善光照和土壤营养,把它定植于大田,这一措施称分苗。 16.炼苗:在分苗前的3~4 天要通风降温和控制水分,对秧苗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利于分苗后恢复生长,这一措施称炼苗. 17.护根育苗:泛指保护根系的育苗方式,如纸筒、纸方、苗钵、穴盘、营养方块等。 18.穴盘育苗:利用具孔穴的苗盘,进行护根育苗的过程,是现代化育苗的重要形式。 19.遮荫育苗:在育苗畦上利用遮阳网、秸杆之类遮成花荫,进行育苗的方式。 20.嫁接育苗:采用嫁接方法,对瓜类,茄果类等蔬菜进行育苗的方法。 21.经济系数:是指蔬菜植物的产品重量与植株生物总重的百分比值。 22.经济学产量:通常将蔬菜生长过程中有经济价值的产量称之为经济学产量。 23.立体种植:是能充分利用生长空间的一种有效的栽培方式。 24.连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栽种同一种或同一类蔬菜作物。 25.绿叶蔬菜:以幼嫩的绿叶或嫩茎为食用器官的蔬菜。 26.轮作: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一定的年限轮流换栽种性质不同的蔬菜作物。 27.落蔓:是植株调整的一种方式,就是把植株的蔓调整到适当的高度,使其能更好的利用光照,有利于结果,提高产量。 28.膜下灌水:为了提高水分利用率,降低空气湿度,对用地膜覆盖的蔬菜进行灌溉的方法。 29.排开播种:为避免集中上市,将作物的播种期按一定时间间隔分期播种,分期采收,延长供应期的一种播种方式。 30.培土:在植株生长期间将行间的土壤分次培于植株的根部,这一措施称为培土。

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园林植物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情况 课程名称(中文):园林植物栽培学 课程名称(英文):Aboriculture 课程代码:B214005 1、学分:2.5 学时:48 (理论学时: 32 实验学时:16 ) 2、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3、适用专业:园林、园艺 4、适用对象:本科 5、先修课程:植物学、树木学、花卉学 6、指定教材:《园林植物栽培学》金雅琴等主编北京: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 2015年出版 参考书目: 《城市绿地喷灌》丁文铎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年 《浅谈大树移植技术》王晓华呼和浩特:内蒙古林业出版社 2000年 《园林树木栽培学》北京市园林学校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999 7、考核方式: ①成绩评定总则 本门课程的最终成绩以下面各类考核的加权分值计,满分为100分。课程总成绩=出勤10%+讨论10%+课外作业、分组报告30%+期末50%。避免了一考定优劣的弊端和学生的突击复习应付考试的心理。 ②平时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的评定内容包括完成作业的情况(数量和质量)、考勤、课堂提问与课后交流。对迟交作业者,按规定扣分;对抄袭作业者,除给予批评教育外,以缺交作业论处。缺交作业达全学期作业量的二分之一以上者,或考勤无故旷课达1/3以上者(含1/3),取消其考试资格。 ③期末考核评定 期末考核采取闭卷考试集体阅卷的方式进行成绩评定。试题应出两套并附标

准答案;试题类型应多样化,每套试题一般不少于五种题型(如名词解释、填空题、选择题、判断并改正错误题、判断并说明理由题、简答题、计算题、证明题、论述题、分析题等);试题内容应具有较大覆盖面,应包括全学期的所有教学内容。如期中考试已考过部分章节内容,在期末考试时这部分内容所占比例可适当降低。试题要有代表性,客观性试题分值一般不超过50%。一般知识和理解水平的题占50-60%,应用、分析、综合题占40%-50%左右。 8、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 二、课程简介 课程性质: 《园林植物栽培学》是对园林植物的种植、养护与管理的科学。本课程是一门实用性、综合性极强的学科,它以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树木学、植物生理、生态学、土壤肥料学、气象学等学科为基础,是园林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 教学目标 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课堂教学、实验和实践环节,使学生了解园林植物生态学习性、生物学特性,掌握园林(城市)植物栽植施工、养护管理(土壤、水肥以及整形修剪)等多方面的理论知识和操作技能,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实践技能,为今后从事园林工程的设计施工、园林植物养护管理及相关科学研究奠定基础。 教学要求 1、认识和了解园林树木生态学习性、生物学特性,并能灵活运用。 2、掌握园林树木栽植技术各环节要领及熟悉施工过程。 3、掌握园林树木土壤、水、肥管理,及其他养护管理。 4、了解主要类型的园林树木在特殊立地条件下的栽植,及古树名木的养护管理。 5、掌握常见花卉栽培管理技术措施及栽培设施。 三、课程内容及安排 第一章绪论(2学时) 一、学习目的要求

作物栽培学油菜专题复习资料

1、发展油菜生产的意? (1)油菜是重要的油料作物:油菜是世界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其种子的含油量约占其种子的35%-50%。特别是“双低一高(低芥酸和硫甙,高油酸)”菜籽油更是健康油。 (2)能提供多种用途的工业用油:普通采油芥酸含量在45%以上,其可以直接用于加工高温绝缘油和选矿工业的矿物浮选剂等。其还是重要的工业原料,在医药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3)能提供优质饲料和植物粗蛋白:油菜籽榨油后的饼粕,含蛋白质40%左右,碳水化合物30%-40%,还有粗脂肪,粗纤维、维生素及多种矿物质,是良好的精饲料。 (4)油菜在持续农业种业中也占有重要地位。 (5)油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 (6)油菜还是一种良好的蜜源作物。(其花期还是旅游的好风景) 2、油菜在持续农业中的重要地位? 首先,油菜是世界上主要油料作物之一,唯一的冬季油料作物,是提高复种指数,促进全年增产增收的优良作物。其次,油菜的花期长,20-30d,花器官的数目多,每朵花有4个蜜腺,因而油菜也是重要蜜源作物。第三,种植油菜有利于提高土壤肥力。在栽培油菜过程中施入土壤的氮、磷、钾元素都随根、茎、叶、花、果实归还土壤。因此,种植油菜实质上是取油还肥,并以肥养田。油菜根系能分泌有机酸,溶解土壤中的磷,增加土壤中速效磷的含量,有利于后作的增产,所以油菜是耕作制度中的良好茬口。 3、发展我国油菜生产的对策? (1)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研究力度,提高油菜综合生产能力。尽快选育出一批适应性广、抗逆性强。栽培简单的“双低”油菜。 (2)、加大机械化生产进程,提高油菜生菜效率。解决我国油菜生产的劳动强度大、费工费时的问题。 (3)、提升产业化经营,提高油菜生产效率。引导带动龙头企业,建立油菜籽加工产业联盟,延长油菜产业链条。 4、油菜栽培利用的特点? (1)、油菜的优质指标非常明确,且标准越来越高。 (2)、油菜优质生产的最大不利环境因素就是外来花粉的污染。 (3)、油菜的营养特性很特殊,N的需求量很大,但对N的利用率低养分还田率高。 (4)、油菜的收获指数很低,限制了其发展。 (5)、油菜植株高大,分支很多,株型松散,个体差异大。 (6)开花、结果时间集中在后期,根系在后期容易衰退,制约了油菜产量的进一步提升。 (7)、角果皮是油菜后期的主要光和器官,其光合产物占了粒灌浆的物质来源的40%。 5、中国油菜经历了四个阶段:徘徊阶段、提高阶段、发展阶段、波动阶段。 6、、我国冬油菜区分为华北关中亚区、云贵高原亚区、四川盆地亚区、长江中游亚区、长江下游亚区和华南沿海亚区六个亚区,安徽省油菜产区分别属于华北关中亚区、长江中游亚区和长江下游亚区三个亚区。 7、凡是栽培的用于收子榨油的十字花科芸薹属植物统称为油菜。按其系农艺性

作物栽培学题库-

作物栽培学 一、选择题 1.小麦属于()。 A谷类作物B豆类作物C纤维作物D油料作物 2.小麦春化阶段要求的首要条件是() A高温条件B低温条件C高压条件D低压条件 3.根外追肥是() A基肥B种肥C追肥D叶面肥 4.耕地的目的() A改良土壤B增加土壤酸性C增加土壤碱性D抗旱保湿 5.尿素必须在()才能保持不结块。 A常压下B高压下C密封下D常温下 6.根据水稻品种的“三性”,一般讲来,南种北引,宜选用什么类型的品种,容 易获得成功。()。 A早熟早稻组B晚熟晚稻组C中熟中稻组D晚稻中稻组 7.水稻一生中吸收的矿质营养一部分来自土壤释放,另一部分季的施用,一般 来自土壤的占稻株吸收总量的() A 40% B 50—60% C 65—70% D 80%以上 8.一般说来,晚稻组的感光性与早稻相比()。 A一样B比早稻强C比早稻弱D相差不大 9.通常年平均气温在12—16度的复种制度为()。 A一年一熟B一年二熟C一年三熟D二年三熟 10.()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生物产量B经济产量C光合产量D净生产量 11.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A转化率B经济产量C经济系数D净生产量 12.()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B单穗粒数C种子千粒重D颖花数 13.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A缓慢增长期B指数增长期C直线增长期D减慢停止期 14.下列可增加近地面CO2浓度的方法为()。 A灌溉B增施化肥C增施有机肥D耕地 15.植物的多样性和环境、社会经济条件不同构成了作物栽培学的()特 点。

A季节性B地区C复杂性D变动性 16.()属于养地作物。 A水稻B玉米C甘薯D大豆 17.下列哪种土壤结构最有利于作物生长?() A微团粒结构B团粒结构C块状结构D片状结构 18.要实现小麦降高防倒,应采用哪种植物生长调节剂。() A矮壮素B生长素C多效唑D缩节胺 19.种植绿肥属于()养地途径。 A物理的B化学的C生物的D工程的 20.()最不耐连作。 A水稻B小麦C棉花D烟草 21.我国种植得最为广泛的棉种是()。 A海岛棉B中棉C陆地棉D草棉 22.中耕的目的是()。 A松土除草B增加土壤酸性C增加土壤碱性D加深耕层 23.()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B单穗粒数C种子千粒重D颖花数 24.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 A水稻B马铃薯C甜菜D大豆 25.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A光合作用B补偿能力C相互抑制D相互促进 26.在季节偏紧的条件下采用()有利于提高复种指数。 A间作B套作C混作D单作 27.防除地下根芽繁殖的多年生杂草的有效土壤耕作措施为() A耕翻B耙地C中耕D旋耕 28.以下哪种作物不是起源于美洲。() A玉米B水稻C烟草D蒜苗 29.以上哪种作物不是起源于中国。() A大豆B水稻C谷子D中棉 30.()属于冷凉作物。 A小麦B亚麻C大麦D油菜 31.从输导组织的走向看,水稻心叶(n叶)与()叶的输导组织联系最为紧密。 A n B n-1 C n-2 D n-4

《蔬菜栽培学(上)》试题库及其标准答案

1.C/N 比理论:植物由营养生长过渡到生殖生长,是受植物体中碳水化合物与氮化合物的比例(C/N)的控制。而当C/N 比率小时,趋向于营养生长;而当C/N 的比率大时,趋向于生殖生长。 2.茬口安排:就是蔬菜栽培制度的设计。 3.季节茬口:指一年当中露地或保护地栽培蔬菜的茬次。如越冬茬、春茬、夏茬、秋茬等。 4.土地茬口:指在轮作制度中,同一块菜地上,全年安排各种蔬菜的茬次。如一年两熟,二年五熟制等。 5.多次作:一年内在同一块土地上多次种植同一种作物的方式。 6.蔬菜供应淡旺季:蔬菜供应受气候和茬口安排的影响出现的供应不均现象,淡季蔬菜供应的品种、数量均少而价格高,旺季则相反。 7.春化:二年生植物经过低温处理诱导花芽形成的过程 8.种子春化型:萌动的种子就能够感应低温进行春化的一类蔬菜作物。 9.绿体春化型:以一定大小的秧苗感受一定时间的低温(2--5℃)春化的植物类型。 10.定植:蔬菜长到一定大小后,就要栽到陆地或本圃里,这一次栽植称为定植。 11.冻水:为稳定土壤温度,改善土壤结构,保证蔬菜在各季节对水分的需求提前早返青,在越冬以前对蔬菜进行灌溉,这一水叫做冻水。 12.发育:是指蔬菜植物个体生命周期中,植物体的构造和机能从简单到复杂的质变过程,是植物体各部分、各器官相互作用的结果。狭义地讲是指植株从营养体向生殖器官的转变过程。 13.翻身土:育苗播种前在阳畦打的底水渗下后,在畦面上撒一层细土,防止种子入泥,称之为“翻身土”。 14.育苗:在外界气候条件不良情况下(低温、寒流、高温、暴雨、冰雹等),利用一些设施设备(温室、大棚、阳畦、遮阳棚等)创造适合种子发芽和幼苗生长的适宜环境,培育出适合生产需要的幼苗的过程。 15.分苗:在蔬菜长到一定大小时,为改善光照和土壤营养,把它定植于大田,这一措施称分苗。 16.炼苗:在分苗前的3~4 天要通风降温和控制水分,对秧苗进行适当的锻炼,以利于分苗后恢复生长,这一措施称炼苗. 17.护根育苗:泛指保护根系的育苗方式,如纸筒、纸方、苗钵、穴盘、营养方块等。 18.穴盘育苗:利用具孔穴的苗盘,进行护根育苗的过程,是现代化育苗的重要形式。 19.遮荫育苗:在育苗畦上利用遮阳网、秸杆之类遮成花荫,进行育苗的方式。 20.嫁接育苗:采用嫁接方法,对瓜类,茄果类等蔬菜进行育苗的方法。 21.经济系数:是指蔬菜植物的产品重量与植株生物总重的百分比值。 22.经济学产量:通常将蔬菜生长过程中有经济价值的产量称之为经济学产量。 23.立体种植:是能充分利用生长空间的一种有效的栽培方式。 24.连作: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栽种同一种或同一类蔬菜作物。 25.绿叶蔬菜:以幼嫩的绿叶或嫩茎为食用器官的蔬菜。 26.轮作:指在同一块土地上,按一定的年限轮流换栽种性质不同的蔬菜作物。 27.落蔓:是植株调整的一种方式,就是把植株的蔓调整到适当的高度,使其能更好的利用光照,有利于结果,提高产量。 28.膜下灌水:为了提高水分利用率,降低空气湿度,对用地膜覆盖的蔬菜进行灌溉的方法。 29.排开播种:为避免集中上市,将作物的播种期按一定时间间隔分期播种,分期采收,延长供应期的一种播种方式。 30.培土:在植株生长期间将行间的土壤分次培于植株的根部,这一措施称为培土。

牧草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牧草栽培学》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220337 课程名称:牧草栽培学 英文名称:Forage crop cultivation 课程类别:专业课 学时:60 学分:3 适用对象:草业科学专业 考核方式:考试和平时成绩相结合,其中期末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30%,平时成绩主要包括实验成绩、出勤记录和课堂提问。 先修课程:植物学、植物分类学、土壤肥料学、植物遗传育种学、植物生理学二、课程简介 《牧草栽培学》是草业科学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本学科内容是研究牧草饲料作物的资源状况及其开发利用途径,生长发育特性及其与环境条件和栽培条件的关系,土壤耕作、栽培措施和牧草特殊种植方法等农艺丰产技术,生产流程中各个环节的经营管理与降低成本和增产增效的关系,豆科牧草、禾本科牧草及其他种类饲料作物种和品种的生物学特性及其应用特性和价值。其理论基础是牧草饲料作物生长发育特性及其对栽培条件反应的规律性和产量形成的规律性。在此基础上,尚需掌握植物学、植物分类学、植物生理学、植物生态学、土壤学、植物营养与肥料学、农业气象学、杂草与病虫害防治学、牧草饲料作物遗传育种学、家畜饲养学、田间试验设计与数理统计分析等学科的理论和技术。 Forage cultivation is a main part of grassland science. It is an application course that is to study the resource status and growth of forage crop, the relation between entironment and cultivation condition, the biology characteristic and the application importance of bird's-foot, gramineous grass, other feed species and variety, and fertility technology including soil tilth, cultivation technique, planting method and so on. Its theory elements is the growth characteristic of forage crop, the reactive disciplinarian for cultivation condition, and the rule of yield form. Student need master theory and technique of botany, plant taxology, plant physiology, plant ecology, agrology, plant nutrition and fertilizer, agriculture aerography, forage and feed breeding, livestock thremmatology, statistics and so on. 三、课程性质与教学目的 《牧草栽培学》是专为草业科学本科专业设立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是草业科学主要研究方向之一。本学科性质属于植物性生产范畴,为第一性生产,是种植业的一个

课程报告

作物栽培学专题讲座》 课程报告 姓名:赵永升 学号:2014610175 学院:农学与生物技术学院班级:2014农学级专升本班日期:2018年1 月5 日

通过安老师向我们介绍《山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课程,让我意识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性,让我受益良多,开阔了我的见识,丰富了我的思想。根据安老师对课程的讲述,我做了如下几个方面的课程报告:第一部分:农业可持续发展概述 一、替代型农业系统的类型和特点 1、有机农业有机农业是一种完全不用或者基本不用人工合成的花化肥、农药、生 长调节剂和家畜饲料添加剂的生产体系。主要靠作物轮作、作物秸秆、家畜粪肥、豆科作物、绿肥、农场外的有机废弃物、含有矿物营养的岩石保持土壤肥力,尽可能采用生物防治抑制杂草和病虫危害。有机农业在降低能耗、充分利用光合产物、加强营养物质再循环、保护环境及提高农畜产品质量方面,具明显优势,但单产较低。 2、自然农业农业应与自然合作,而不是征服自然,所以应采取以下措施进行农业生 产: (1)不翻耕,让植物根系、土壤动物及微生物疏松土壤。 (2)不施化肥,靠绿肥、秸秆还田及动物粪肥陪肥地力。 (3)不中耕、不除草,用秸秆和种植三叶草覆盖农田,保护土壤。 (4)不施农药,靠自然平衡机理控制病虫害。 3、生物农业利用生物学原理建立的农业体系。提倡靠各种生物学过程培养土壤肥 力;建立完善的、科学的物质循环系统;建立有效的生物防治体系;将腐烂的有机物用做农田的土壤改良剂;充分发挥各种生物的作用,实现农业生态系统的废物再循环利用。 4、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规律,因地制宜地设计、组装、调整和管 理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的体系工程体系。是以生态学的原理为指导,应用农业生态工程的方法及现代科技成就建立起来的具有生态合理性、经济有效性的技术集约型农业。 (1)强调以提高第一性生产力作为活化整个农业生态系统的前提,积极应用新技术和合理投入; (2)强调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不仅仅局限于提高单一作物产量或单一产业; (3)部分实现稀缺资源的替代和弥补,一方面充分挖掘系统内部资源潜力,另一方面高效利用购买性农业投入; (1)通过改善各种结构,在不增加其他投入的情况下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库完整

作物栽培学总论复习题 1.作物栽培学——是研究作物生长发育、产量与品质形成规律及其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并在此基 础上采取栽培技术措施以达到作物高产、稳产、优质、高效目的的一门应用科学。 2.持续农业——指既能保证食物安全,又能保持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环境效益协调发展,加速 走向市场化、科学化、现代化的农业。 3.引种——指从外地(包括国外)引入当地没有的作物,借以丰富当地的作物资源。 4.生长——是指作物个体、器官、组织和细胞在体积、重量和数量上的增加,是一个不可逆的量 变过程。 5.发育——是指作物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形成过程,也就是作物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变化, 质的变化。 6.S形生长进程——指作物的器官、个体或群体的大小、数量和重量随时间延长而表现出的变化曲 线呈S形。S形生长进程即“慢-快-慢”的生长进程。 7.作物的物候期——即人为制定的用于判断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作物形态特征,或者说~就是 作物达到某一生育时期的一个人为标准。 8.种子寿命——指种子从生理成熟到生命力丧失的生活期限。 9.休眠——适宜萌发的条件下,作物种子停止萌发的现象。 10.叶面积指数——总绿叶面积/土地面积。 11.自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的作物(水稻、小麦、大麦、大豆、花生等)。 12.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不亲和性的作物(白菜型油菜、向日葵)。 13.常异花授粉作物——具有自交亲和性,但异交率在5%以上(甘蓝型油菜、棉花、高粱、蚕豆等)。 14.作物的感光性——是指作物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光周期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 特性。 15.作物的感温性——是指一些二年生作物(冬小麦、冬油菜、冬黑麦等)必须经过一段时间的低 温诱导后才能从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的特性。 16.短日照作物——日照长度短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如大豆、烟草、晚稻等。 17.长日照作物——日照长度长于一定的临界日长时才能开花的作物,小麦、油菜等。 18.中性作物——对日照长度没有严格要求,四季开花的作物,如荞麦。 19.定日性作物——只在一定的日照长度下才能开花的作物,如甘蔗12.75h。 20.作物的基本营养生长期——这种在作物进入生殖生长之前,不受温度和光周期诱导影响而缩短 的营养生长期。 21.生物学起点温度——即作物生长发育所需的最低温度。 22.营养生长——作物营养器官(根、茎、叶)的生长称为营养生长。 23.生殖生长——生殖器官(花、果实、种子)的生长称为生殖生长。 24.叶龄余数——即总叶数减去已抽出的叶数。 25.叶龄指数——即已抽出的叶片数占总叶数的百分比。 26.经济系数——即经济产量占生物产量的比例。 27.相对生长率——单位重量的植株在单位时间增加的重量。 28.净同化率——单位叶面积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干物质。 29.比叶面积——也叫比叶重,即叶面积与叶干重的比值,用于衡量叶片相对厚度。 30.作物生长率——即群体生长率,表示单位时间、单位土地面积上所增加的干物重。

蔬菜栽培学习题答案完整版

蔬菜栽培学习题答案 HEN system office room 【HEN16H-HENS2AHENS8Q8-HENH1688】

蔬菜栽培学》练习题《蔬菜栽培学》练习题题 第一章绪论1.试说明蔬菜生产的意义。①蔬菜生产是农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满足了人们对蔬菜的需求而且给菜农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有些地区甚至成为农村一项支柱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②各种出口蔬菜、加工蔬菜、速冻蔬菜为我国创收大量外汇。③许多蔬菜还是家畜的优质饲料,所以蔬菜生产也推动了畜牧业的发展。④蔬菜还可以与大田作物、果树间作套种,提高复种指数,增加单位面积的收益。 2.试说明蔬菜的营养价值。①维生素的来源;②矿物质的来源;③纤维素的来源; ④维持人体内的酸碱平衡;⑤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来源;⑥挥发性物质、有机酸和色素的来源。 3.试说明蔬菜的生产方式和栽培特点。生产方式:自给性、商品性、专业化、季节性蔬菜生产。栽培特点:①种类繁多,食用器官多样化。②对栽培条件要求高,需精耕细作。③绝大多数需育苗④保护地栽培。⑤采后处理。第二章蔬菜生物学基础1.试述蔬菜作物的几种分类方法及其对蔬菜栽培的意义。分类方法:植物学分类法、食用器官分类法、农业生物学分类法意义:①植物学分类法能了解各种蔬菜的亲缘关系,在杂交育种、培育新品种、及种子繁育方面有重要意义。②食用器官分类法对掌握栽培关键技术有一定意义。③农业生物学分类法将生物学特性和栽培技术基本相似的蔬菜归为一类,综合了上述两种分类方法的优点,比较适合生产上的要求。 2.农业生物学分类中,哪几类属于喜温性蔬菜哪几类属于耐寒性蔬菜 喜温性蔬菜:茄果类、瓜类、豆类、薯芋类、水生蔬菜。 耐寒性蔬菜:白菜类、甘蓝类、根菜类。 3.简述蔬菜作物的八大起源中心及其代表作物。①中国中心:白菜、芥菜、萝卜、丝瓜、竹笋②印度—缅甸起源中心:黄瓜、苦瓜、丝瓜、茄子、苋菜③印度—马来西亚起源中心:冬瓜、山药、生姜、黄秋葵④中亚西亚中心:菠菜、蚕豆、洋葱、大蒜、芫荽⑤近东中心:甜瓜、莴苣、胡萝卜⑥地中海沿岸中心:甘蓝、芜菁、芹菜、石刁柏⑦阿比西亚中心:西瓜、甜瓜、豇豆、扁豆、豌豆⑧中美中心:番茄、辣椒、南瓜、菜豆 4.试分析主要蔬菜作物的特征特性与其起源地气候的关系。⑴中国起源中心气候属亚热带季风区,温和潮湿,季节变化明显,冬季温度较低,但不十分严寒,夏季炎热多雨。起源的主要蔬菜有白菜、芥菜、萝卜、大豆等,要求温和湿润的气候,不耐炎热和干燥。⑵印度—缅甸起源中心气候属海洋性气候,全年温暖多雨,无严寒酷暑及干湿的季节性差别,同时,空气湿度大。起源的主要蔬菜有黄瓜、南

作物栽培学教学实习报告

<<作物栽培学>> 实 习 报 告 班级: 农学10-4 姓名: 曹跃强 学号: 20100359

一、目的意义 1.教学实习是《作物栽培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习既能验证课堂理论,巩固和加强课堂所学的知识,是理论与实践有机结合的重要环节,培养观察能力和生产实践能力。 2.通过水稻大田生产考察,使学生能正确认识水稻生产的环节和杂交水稻制种栽培的过程,了解不同生态条件对水稻制种和栽培的影响。 3.通过观察水稻生产情况,了解当地水稻制种和栽培生产规律,掌握正确识别高产、低产田的方法,了解水稻生理障碍及其判别,并根据生产实际情况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二、实习时间:2013年5月12日 三、实习地点:四川农业大学郫县试验基地 四、实习内容 5月12日当天,农学2010级全体同学在作物栽培与耕作系系主任任万军老师的带领下进行了为期一天的作物栽培学实习。在郫县基地试验田里为我们生动地讲解了水稻旱育秧节水增产高效栽培技术,主要包括良种选定,水肥管理,以及病虫草害防治。这种育秧方法的优点是秧龄短、秧苗壮,管理方便;可机插、人工手插,工效高,质量好;可育苗集约化,生产专业化;省种、省水,经济效益高;适合于不同生产体制。 随后,师兄师姐为我们展示了机械化插播试验田和现代化培育水稻秧苗技术,让我们初步感受到农业现代化的重要性。水稻机械化育插秧技术是采用规范化育秧、机械化插秧的水稻移栽技术,主要内容

包括适合机械栽插要求的秧苗培育、插秧机的操作使用、大田管理农艺配套措施等,可减轻劳动强度,实现水稻生产的节本增收、高产稳产。该技术可以使秧苗定穴移栽,保证秧苗的壮实和水稻群体的质量,宽行浅栽有利于通风透光,减少病虫害,以利于秧苗生根及水稻低节位分蘖,缩短返青期,增加有效分蘖,易于水稻生产实现稳产高产。 最后,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参观了郫县唐元韭黄生产专业合作社,唐元韭黄不仅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而且具有“鲜、香、嫩、脆”的特点,且经济效益较高,生产受季节限制很小,一次播种可连续生产3-5年,每年收割2-3次,年亩产韭黄可达2000-3500公斤,亩产值达5000-1000元,是当地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有效途径之一,这里也是西南地区最大的韭黄生产基地。 五、实习成果 经过一天的实习,我们重温了课本知识,初步了解了水稻、韭黄高产栽培的技术要点,圆满完成了既定的实习目标。 六、心得体会 通过任老师生动形象的讲述,让我们在实践中领略到了良种、良法配套方能实现高产。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受益匪浅:通过实习掌握了高产栽培技术的基本方法和技能,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亲自体验,巩固了我们的课本知识。此外,也扩大了我们的知识面,培养了我们的动手能力,增强了我们的学习兴趣,进一步明确了学习目的,锻炼了我们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为以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作物栽培学试题及答案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1、温度三基点 2、冻害 3、作物需水临界期 4、复种 5、间作 6、基本耕作 7、杂草 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0分) 1、()是指作物一生中通过光合作用和吸收作物所生产和累积的各种有机物的总量。 A.生物产量 B.经济产量 C.光合产量 D.净生产量 2、()是指栽培目的所需要的产品的收获量。 A.生物产量 B.经济产量 C.光合产量 D.净生产量 3、生物产量转化为经济产量的效率称为()。 A.转化率 B.经济产量 C.经济系数 D.产量构成 4、()是谷类作物产量成分中的补偿能力最大的成分。 A.单位面积穗数 B.单穗粒数 C.种子千粒重 D.颖花数 5、经济系数最低的作物是()。 A.水稻 B.马铃薯 C.甜菜 D.大豆 6、谷类作物产量形成的主要特点是产量成分的()。 A.光合作用 B.补偿能力 C.相互抑制 D.相互促进 7、谷类作物小穗和小花的发育除受遗传影响外,最大影响因素是()。 A.种植密度 B.水肥供给 C.病虫危害 D.环境条件 8、作物干物质积累量最大的时期是()。 A. 缓慢增长期 B.指数增长期 C.直线增长期 D.减慢停止期 9、作物干物质积累速度最快的时期是()。 A. 缓慢增长期 B.指数增长期 C.直线增长期 D.减慢停止期 10、叶面积与植株干重之比称为()。 A.相对生长率 B.净同化率 C.叶面积比率 D.比叶面积 三、多项选择题(多选、少选、漏选、错选均不给分,每小题1.5分,共计15分) 1、农田生物的生态效应有()。 A.影响土壤肥力 B.影响农田小气候 C.改良土壤 D.固定流沙 E.保持水土 2、影响植物蒸腾速度的因素有()。 A.植物的形态结构 B.植物的生理类型 C.温度 D.气流 E.土壤水分的有效性 3、作物通过春化,其低温诱导的时期一般在作物感光前进行,可在()。 A.处于萌动状态的种子时期 B.苗期 C.花芽分化期 D.开花期 E.授粉期 4、冷害造成作物死亡的原因有()。 A.细胞间隙结冰 B.水分代谢失调 C.酶促反应平衡被破坏 D.原生质被撕裂 E.物质代谢平衡被打乱 5、土壤污染的类型有()。 A.固体废弃物污染 B.水污染 C.大气污染 D.生物污染 E.农业污染 6、节水灌溉技术主要有()。 A.喷灌技术 B.微灌技术 C.膜上灌技术 D.地下灌技术 E.作物调亏灌溉技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