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讲 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

第四讲 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
第四讲 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

第四讲文明起源与国家形成

关于文明与国家起源的问题,张忠培先生说它是一个“既古老又时新”的话题。

古老的话题

1、奥古斯丁在《上帝之国》中,提出“双国”理论,为基督教会的统治提供理论论证。他认为世界上存在着两种国家,一种是上帝之国,一种是地上之国。上帝之国指基督教会,地上之国指罗马帝国和一切异教的国家。奥古斯丁从精神和肉体的对立出发,论述两种国家的起源、性质和目的。上帝之国的成员具有善良的本性,依靠精神、依靠上帝而生活,上帝之国起源于人们对上帝的爱;地上之国的成员本性是堕落的,依靠肉体、依靠人而生活,地上之国起源于自私的爱。由于起源的不同,两种国家的性质也不同。上帝之国依靠一切的至高至善的权威进行统治,是永生的、光明的;地上之国依靠人的力量进行统治,是短暂的、黑暗的。两种国家的目的也不同。在他看来,一切国家目的都是和平和正义。地上之国的和平,是人在彼此有秩序的联系中的和谐一致。天上之国的和平则是“上帝的和平”,即上帝创造的人与人之间最有秩序、最和谐一致的兄弟关系的实现。他把正义看作秩序的保持。地上之国的秩序是统治者的意志,天上之国的秩序是上帝的意志。地上之国的成员服从统治者的意志是正义的行为,因为地上的和平有助于天上的安宁。但是地上之国的统治者可能运用他的力量侵害上帝的秩序。因此,地上之国只有相对的正义,而天上之国才有永恒的、普遍的正义。奥古斯丁的结论是:上帝之国高于地上之国,上帝统治一切,一切人都必须服从上帝,服从教会。

补充:奥古斯丁(Aurelius Augustinus,公元354年-430年),古罗马帝国时期基督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著有《忏悔录》(The Confessions)、《论三位一体》(The Trinity)、《上帝之城》(The City of God)、《论自由意志》、《论美与适合》等。

2、老子

《道德经》(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天之道,利而不害;圣人之道,为而不争。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补充:老子,又称老聃,原名李耳,字伯阳,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著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精华是朴素的辨证法,主张无为而治,其学说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3、孔子

《礼记·礼运》孔子认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已.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已.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

子其子.货力为已.大人世及以为礼.域郭沟池以为固.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已.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以着其义.以考其信.着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埶者去.众以为殃.是谓小康”。

时髦话题

说其时新是说新时代、新理论、新认识,人们开始对这一问题进行了不同学科以及同一学科不同角度的探讨。

一、文明与国家的涵义

文明的涵义

1、“文明”最早见于文献

《易·乾·文言》“见龙在田,天下文明”,孔颖达疏“天下文明者,阳气在田,始生万物,故天下有文章而光明也”。

《尚书·舜典》“曰若稽古,帝舜曰重华,协于帝,浚哲文明、温恭允塞、玄德升闻,乃命以位”。孔颖达疏“经纬天地曰文,照临四方曰明”。可见,所谓文明是指文彩与光明。

这个含义与我们现在所讨论的文明含义是不同的,现在的文明大约是西方的“civilization”一词的舶来品,此词源于拉丁文civitas(城市)。

2、文明与文化区别?

有人类就有了人类的文化,文化包含人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

文明一般来说,指原始社会解体和国家的出现。

?作为考古学的特别术语,某‘文化’是‘指某个时期、某一分部地域而具有明显特征的一群遗迹和遗物共同体的总称’。……。‘文明’一词与上述‘文化’一词不同。文明是当人类的经济(物质)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进展到一定阶段的文化,它不是与人类同时出现的,而是人类文化演进到高级阶段才产生的。?

——邹衡:《中国文明的诞生》,《文物》,1987年第12期。

3、文明起源的核心是国家作为政体形式的出现,探讨人类如何由氏族社会发展演变为阶级和国家社会的。

恩格斯指出?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文明时代的基础是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剥削?。

——恩格斯:《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马克思、恩格斯、斯大林著《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第172页。

国家的涵义

1、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才出现的。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和表现。

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阶级性是国家的本质属性。

二、文明起源探讨

1、文明要素

人们在确定文明起源与形成问题时,要么以物化形态要素为线索或标准,要么以社会形态要素为线索或标准,或者把两者结合起来。

考古发现中可以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物化形态要素,如文字、城市、青铜器、复杂的礼仪中心等。

隐含在物化形态要素背后的社会形态要素,如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组织等,基本都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

文明起源的社会形态要素包括私有制、阶级和国家,是文明起源要素研究的第二个层次,属较高层次的研究内容。而对社会形态要素的把握,又必须建立在详细而全面考察物化形态要素发生发展的基础之上,亦即要以第一个层次的研究为基础。

2、物化表现

将人类社会发展阶段分为蒙昧——野蛮——文明,文明社会始于标音字母的发明和文字的使用。

——摩尔根(Lewis H. Morgan)著,杨东莼、马雍、马巨译,《古代社会》,商务印书馆1981年。

“完善的铁器、风箱、手磨、陶工的辘轳、榨油和酿酒、转为手工艺的发达的金属加工、货车和战车、用圆木和木板造船、作为艺术的建筑术的萌芽、由设雉堞

和炮楼的城墙围绕起来的城市、荷马的史诗以及全部神话一一这就是希腊人由野

蛮时代带人文明时代的主要遗产。”

——恩格斯著,中共中央马恩列斯著作编译局译,《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人民出版社,1972年。

英国考古学家柴尔德提出“城市革命”。

——【英】戈登·柴尔德:《考古学导论》 城市、文字、青铜器

——夏鼐:《中国文明的起源》,文物出版社,1985年。

美国人类学家C·克拉克洪首先提出了文明起源诸要素三条标准,后经丹尼尔在《最初的文明》一书里推广,他认为,无论任何文化,只要具备了下列三项中的

任何两项就应被纳入到文明的范畴:有高墙围绕的城市、文字、复杂的礼仪中心。

文明起源和国家形成的道路和特点

1、张光直

提出中国文明起源具有与西方不同的特点和道路:

西方——是以发展技术、贸易,改造自然的“破裂性文明”

中国为代表的东方——通过人与神沟通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的“连续性文明”。

(2)苏秉琦提出国家古文化——古城——古国三阶段;古国——方国——帝国三部曲。满天星斗、两个先入为主的怪圈。

(3)军事民主制

摩尔根首用此语,(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国家)。指古希腊荷马时代(英雄时代)部落及其联合(联盟)的组织机构。包括:议事会,由氏族长老组成;人民大会,由氏族成年男子组成;其军事首长,即“巴塞勒斯”。

由于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有了剩余,掠夺邻人的财富与人口以迫其为奴已成为部落的经常性职业。恩格斯引述了摩尔根的定义:“出于经常性的掠夺的需要,战争以及进行战争的组织现在已成为氏族生活的正常职能”;该制度为经常性掠夺的军事战争服务,但其还保留了氏族部落的原始民主的性质,在氏族内部实行全体男性公民的表决,因而称其为“军事民主制”。它是氏族部落的管理机构走向国家阶级压迫机关的过渡形式,在国家的产生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古罗马人、日耳曼人、斯基泰人等,一般均经历过军事民主制。历史学上有时也用以指原始社会向阶级社会过渡的一个阶段。原来的氏族人民大会制度演变成为军事民主制,形成了军事首长的个人权力。

组成:

军事首领

古希腊称为巴塞勒斯,罗马称为勒克斯,中国称为黄帝、炎帝。由部落内部成员公举的部落领袖,平时管理祭祀,裁决争端,在战时统帅军队时有自主决断权。

长老议事会

由氏族长老贵族组成,有广泛的权力,对重大事件有先议权。

民众大会

由成年男子组成,对作战、媾和、迁徙、选举领袖等内务外交大事,通过举手或呼喊的简单方式表决,原则上民众会拥有最高权力。

后来,在氏族内部,由于财产占有逐渐出现分化,长老和军事首领占有较多的财富,权力逐渐向贵族、军事首领倾斜,民众会失去实权。

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首次将阶级斗争的概念引入文明和国家起源的研究中。生产力的发展是社会变革的动因。将国家产生形式归纳为: 雅典式:国家是在氏族内部私有制发展和阶级对立中产生的;

罗马式:在平民和贵族斗争中产生的;

德意志式:通过征服产生的。

他认为雅典式国家具有普遍性。

黄帝、炎帝、尧、舜、禹传说——军事民主制

(4)酋邦理论

美国人类学家塞维斯:提出了原始群、部落、酋邦和国家四阶段社会进化理论,把酋邦看作是从原始平等社会向阶级社会的过渡阶段。

《国家与文明起源》正式将酋邦列为社会发展的阶段,提出原始群、部落、酋邦和国

家四个阶段的演化模式。他认为酋邦介于平均主义与强制性国家之间,具有一种贵族社会性质,但是没有武力压迫的政府机构和法律机制,缺乏由国家行使的那种与权力垄断相关的强制制裁能力。酋邦的结构普遍是神权的,大部分是用宗教实施管理,因此酋长权力是一种调定权而非统治权。

三、文明起源过程中的文化现象

青铜器

文字

城市

复杂的礼仪中心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问题初论

中国古代国家形成问题初论 孙晓春 国家的形成,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历史上,东西方国家之所以在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存在着程度不同的差异,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在早期国家产生之际,他们就已经站在不同的起点上,而且各具特色的早期国家产生的过程,决定了各民族之间彼此不同的历史走向。只有合乎逻辑地解释一个民族国家产生的过程,才有可能深刻地认识这个民族的全部历史。本文拟就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以及中国早期国家的特征等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以就教于读者。 一、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道路不同于雅典模式关于古代国家形成的道路,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源》一书中主要讨论了三种模式。即由氏族组织演变为国家的雅典模式,恩格斯说,雅典国家是“一般国家形成的一种非常典型的例子” ;通过部落征服进入国家的德意志模式;由家长制家庭进入国家的罗马模式。实际上,世界各民族国家产生的道路,可能不仅仅局限于恩格斯所讨论的这三种模式。但是,受前苏联理论界的影响,我国史学界在讨论国家起源问题的时候,却机械地理解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起源理论,把恩格斯所说的一般国家形成的典型的例子,看作是国家形成的唯一的模式。到目前为止,几乎所有的历史教科书在提及中国早期国家产生这一问题时,都把中国古代国家的形成类比于雅典人的国家,即经过农业与畜牧业、农业与手工业、手工业与商业三次大分工,同时,由于商品 经济的发展,在氏族内部个体家庭确立的基础上,产生私有制、阶级和国家。常识性的历史教科书对于中国古代国家产生过程的描述,全然不符合中国古代的历史实际。我认为,由于地理的、经济的以及其他方面的原因,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过程,全然不同于雅典人的国家。 中国早期国家产生的过程之所以不同于雅典人的国家,其决定性的原因在于中国与希腊在地理环境方面的差异。在远古时期,由于生产力的极不发展,一定地区的社会发展进程往往决定于原初的地理环境。这里,首先应该澄清一个理论问题,斯大林曾经说过,地理环境对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不具有决定作用,“只是加速或者延缓社会发展进程”,其理由是,“社会的变化比地理环境的变化发展快得不可比拟,欧洲在三千年内已经更换过三种不同的社会制度:原始公社制度、奴隶占有制度、封建制度;而在欧洲东部,即在苏联,甚至更换了四种社会制度。可是,在同一时期内,欧洲的地理条件不是完全没有变化,便是变化极小,连地理学也不愿提到它。” 从此以后,地理环境决定论便成了反马克思主义观点。斯大林的这一说法对于我国的史学研究影响极大。 事实上,马克思与恩格斯在历史研究中从来没有忽视地理环境的作用。早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在《不列颠在印度的统治》一文中,曾详尽地阐述了亚洲的地理环境对于亚洲国家的经济、政治制度的影响,以后,恩格斯在《家庭、私有制和国家的起 《联共布党史简明教程》,第132页。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第107页。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 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 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 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依靠王 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 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 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早期中国的政治制度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教学设计 初步掌握从历史传说中汲取相关历史知识的能力。 运用所掌握的知识,概括从文明初期到西周时代的历史演进过程。 相关历史网站的内容,进行思考和分析,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发现问题,主动探究问题的答案。 学会运用阅读法、观察法、讨论法、推理法、概括法等方法来学习相关问题。 教师应注重启发式教学,向学生展示大量考古材料的同时,要设计具有针对性、启发性的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解答问题,并随时予于恰当的评价。同时,还要 理解中华民族历史的源远流长,激发学生对祖国历史的自豪感,加深对祖国文化的热爱之情。 通过对考古知识的了解与运用,培养崇尚科学的精神。 通过对祖国文明进程的认识,理解历史不断前进的规律,增强维护祖国历史光荣、推动民族文化进步的责任心。 使学生深入理解西周分封制与宗法制的基本内容,认识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生刚刚开始涉及政治专题知识,纵向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尚欠缺,教师要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帮助学生提高汲取历史传说中有关知识的能力。 分封制和宗法制是概念性很强的内容,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利用图片、史料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认识。 在引导学生复习中国朝代更替知识的过程中,通过对西周分封制和宗法制实施背景、内容和作用的讲述或讨论,了解我国古代早期政治制度的基本特点。 (三)教学准备 课件,多媒体设备 (四)教学过程 教师向学生提供“古代中国朝代沿革表”,帮助他们从整体上了解中国历史发展的脉络,并以此作为时间坐标,为政治史的学习打下基础。 【导入新课】 师:大家在初中就已了解我国古代的历史,能否准确背诵出中国古代朝代的更迭顺序?生:答后,学生齐声朗读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歌 夏商与西周, 春秋和战国, 一统秦两汉,

福利国家

福利国家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欧各国相继建成了以高福利、高税收为主要特征的福利国家制度。这套福利制度秉承为民众构建物质生活“安全”和“无风险社会”的理念,为全民提供“从摇篮到坟墓”的社会福利。各国相继出台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政府提供社会福利的法律责任。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养老保险、工伤保险、多子女津贴、孕妇津贴、母亲津贴等是普遍存在的制度安排。林林总总的各种福利,使民众不必为衣食住行分忧,所有社会成员都能得到体面生活的物质保证。福利国家的建立,对于促进西欧各国社会平稳发展、缓和社会矛盾起到了重要作用。但连续几十年的高福利也累积了诸多社会问题: 国家财政不堪重负、经济增长乏力,高福利制度似乎已难以为继。西欧为何会出现福利国家的危机? 福利国家未来走向如何? 对这些问题有必要予以关注和探讨。 一、西欧国家社会福利制度的形成及其影响 福利国家于二战后在西欧各国兴起,有着特殊的社会条件和深刻的历史背景。 首先,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激化要求构建社会福利制度以缓解社会矛盾。以生产资料私人占有制为基础,以资本家攫取剩余价值为核心的资本主义制度,必然导致资本家财富的积累与工人阶级贫困积累的两级分化,也必然导致生产规模急剧扩张与社会购买力持续降低的尖锐矛盾。于是,以生产相对过剩为标志的经济危机便周期性爆发,严重威胁着资本主义的命运。特别是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社会财富迅速向少数垄断资本家手中集中,普通劳动者的贫困程度进一步加深,经济危机发生的频率加快、危害增大。1929-1933 年的经济大危机,标志着资本主义“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境地”.为避免崩溃的命运,资本主义世界选择了罗斯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其主要的“救世”方案就是实施国家对经济的积极干预,通过国家投资推行“反危机”措施。加大收入再分配力度,推行社会福利制度,以此改善劳动群众的贫困状况,增加有效需求。 其次,工人运动的发展迫使西欧各国构建社会福利制度缓和阶级矛盾,维护社会稳定。早期资本主义社会是把工人当成雇佣奴隶的野蛮剥削制度,因而必然遭到工人阶级的激烈反抗。为谋求解放,各国工人阶级进行了顽强不屈、持续不懈的斗争,罢工和革命的浪潮日益高涨。进入 20 世纪,西欧工人阶级的力量已十分强大。工会成为抗衡资本家的重要力量,左翼政党迅猛发展,共产党、社会民主党于二战后相继参政或执政,对资本主义统治构成极大的现实威胁。在此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文件编码(008-TTIG-UTITD-GKBTT-PUUTI-WYTUI-8256)

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变,社会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②英法百年战争及英国的玫瑰战争后,两国封建贵族失去昔日的权势,开始 依靠王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 下,君主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历史上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讨论述略

历史上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问题讨 论述略 陈克进 2012-05-07 14:26:39 来源:《云南社会科学》2003年04期 内容提要:20世纪后半叶,史学界本着民族平等的原则,就中国古代民族关系问题展开讨论。80年代前讨论的重点是怎样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包括其涵义、历代疆域、民族、中原王朝和边疆民族政权等相关问题;90年代后则转向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其凝聚力等问题上。 关键词:中国/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形成与发展 作者简介:陈克进(1938~),男,广东大埔人,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教授,主要从事民族学、民族史教学和研究。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系北京100081 20世纪上半叶,严格说来,学术界并未就中国古代民族关系展开讨论。只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随着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的教育广泛开展,人们才对它越来越重视。因而50年代初以来,学术界特别是从事中国古代史和民族史研究的同志,一直就如何正确处理我国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问题展开讨论。50年代末60年代初和粉碎“四人帮”以后的十几年可以说是讨论的高潮。至20世纪最后的10年许,讨论的重点已放在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及其凝聚力等问题上。大家一致认为,在我们统一的多民族的社会主义国家里,无论是处理今天的民族关系,还是处理历史上的民族关系,都必须坚持民族平等这条马列主义的基本原则。但是,当具体运用这一原则去探讨错综复杂的古代民族关系时,

大家又多有意见分歧,各持一端。本文仅就怎样理解历史上的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形成与发展问题的讨论情况综述如下。 一、怎样理解历史上的中国 范文澜、吕振羽、岑家梧、翁独健等学者认为,关于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提法,是可以的。所谓“自古以来”的“古”,一般是指秦汉。秦汉以降,经过2000多年的发展变化,到了清代,我国的疆域和民族便确定下来。在这个历史过程中,由于汉族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水平一直较高,起着主导的作用,但各个少数民族(包括已消失了的古代民族)也都为祖国的缔造和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我国今天辽阔的国土,一般说来,黄河流域的陕甘及中原地区是汉族最先开发的,而从长江流域到东南沿海,从东北、内蒙古、西北到西南、西藏,以及台湾和海南岛,最早的开发者则应属于已经消失或至今仍在发展的少数民族。他们不仅首先开发和统一了边疆地区,而且历史上空前的全国性大统一,恰恰就是分别由蒙古族和满族建立的王朝实现的。同时还应看到,我们这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是沿着几经分合的曲折道路向前发展的,既有一次比一次长久的统一局面,也几度出现过短暂的分裂割据或若干政权并立的时期,但是,由于各民族自古就形成了大分散、小聚居的居住特点,特别是逐渐形成了不可分割的政治、经济、文化联系,彼此互相依存、互相吸收,统一是主流,分裂是支流。而且,不论是分还是合,古代少数民族并不自外于中国,汉族建立的王朝也莫不把他们看作是中国的一部分。事理很显然,中国之所以成为历史悠久、延续不绝的伟大国家,这是构成中华民族的各族劳动人民共同创造的成果。既然我国的历史是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那么各少数民族的人民就都是中国人;少数民族的历史,不管他们在历史上处于什么地位,也不论他们纳入汉族王朝统治范围之内或独立于中原王朝之外,都应该是中国历史的组成部分。易言之,历

论述宗教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1论述宗教在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答: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的国家,宗教作为民族要素中的一个重要成分,在民族形成、发展的过程中曾经发挥过非常重要的作用。研究宗教在民族共同体内部及各民族之间所发挥的作用,对于维系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文化结构,对于巩固我们国家56个民族的政治统一都具有重大的意义。 民族是在共同地域条件下形成的,建立在共同经济生活基础上的,使用共同语言的,具有共同文化--心理素质的社会人群共同体。对于一个民族的生成来说,没有一个相对封闭的地域环境,没有共同的经济生活,就根本不会形成异于其他民族的文化特征,民族问题也就无从谈起。语言和文化要素则是民族共同体中的内在、精神方面的因素,它们虽然是在前两项要素的作用下生成的,但是一经形成,却具有相对独立的性质,更为稳定,持续时间更为久远。从某种意义上说,某些外在的因素变化了,甚至消逝了,构成民族的内在因素还会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存在下去,成为某一民族的主要特征。在近、现代社会,民族的这一特点表现更为突出。世界各民族广泛、频繁地交流,地域的隔阂不复存在,经济生活融为一体,民族语言趋同甚至消逝,但宗教作为民族文化中最内核的成分,仍可以使一个民族维持自身的存在,西方的犹太人,中国的回族就是最为典型的例证。宗教这种文化意识形式,渗透在民族其他各个要素中间,对民族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及其巨大的作用。

1宗教所具有的神圣性、神秘性,使原始的民族成员必然地产生敬畏感和依赖之情,使这种人为的划分具有了一种超人间的意义和力量。 2宗教对于一个民族的经济生活特征有着重要的影响, 3宗教作为民族文化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不能不对民族的语言产生重大的影响。 4宗教作为民族文化中负载着价值观念的部分,往往起到原创性和激励性的作用,成为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动力和指南。所以宗教和民族文化的相互关联,可以说是一切文化的关联中最深刻、最全面、最复杂、甚至是最重要的一种。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宗教在民族形成的各个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很多情况下宗教本身也就成了民族文化中最具有特征,且最具有感情色彩的内容。所以在处理民族问题时必须对宗教问题给予充分的重视,伤害民族宗教就是伤害民族情感。 2简述民族的含义及其形成 答:民族指具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民族形成亦称“民族起源”。指民族在人类历史上产生的时间及其在产生前的发展过程,亦可指某个具体民族的起源与形成过程。民族并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而是在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才产生的。人类最早的社会集团是原始群,

早期国家的形成

第二课早期国家的形成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对城市的出现、王权的神圣、社会的阶级分化和早期军队与刑法的功能等知识的学习,使学生意识到国家的形成与出现是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通过学习古代王权、等级制度和维护工具,理解人类早期社会冲突的根源,引导学生正确看待王权的至高无上和残酷性,对广大被统治阶级的境遇能抱有人道主义精神的关怀。 通过对城市等文明标志物的了解,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主体的意识,认识到他们在历史进程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2、能力目标 通过人类早期城市遗址的学习,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并能够尝试着比较古代和现代城市在景观上的异同点。 通过学习早期国家不同阶层人们的遭遇和地位,使学生能够学会从印度种姓制、中国分封制度等现象分析出制度背后所涵盖的社会阶级分化本质。 通过观察图片、阅读文本等具体资料的方式运用,学会用历史的、辩证的眼光看待君主、军队和刑法在早期国家形成时期的作用。 3、知识目标 乌尔、摩亨佐·达罗、二里头等城市遗址;埃及法老和金字塔,大禹和九鼎;古埃及的社会等级,印度的种姓制,商朝的阶级划分;古代军队,《汉谟拉比法典》,夏商的刑法。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城市、王权、阶级等如何体现出国家是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 2、难点:王位世袭制、种姓制等抽象概念。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提问:有谁知道人类社会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是什么? 学生阅读课前提示后回答:国家。 过渡:国家是从哪些方面表现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呢?从而导出新课学习。

2、城市开始出现 ①阅读课本,以“城墙、宫殿、公共设施、街市、作坊、神庙”六个关键词为例,并结合图册P10,尝试描述下列城市遗址当时的风貌: 西亚的乌尔城;印度的摩亨佐·达罗;夏商的二里头遗址。 ②结合初一所学关于现代城市功能社区的划分,以小组为单位讨论比较:古代城市同现代城市,有什么异同点? ③拓展活动:设计并描画一幅你心目中的城市想象图,并准备一段精彩、精准的导游词,带领同学们超时空旅游你的城市。 3、王权神圣 ①古埃及: a. 埃及国王为什么称“法老”?住大房子、宫殿的人。 b. 他们为什么要建造金字塔?人神合一处;死而复生处;权威和地位的象征。 c. 课本图2-12上的面具又说明了什么问题?权威、地位之高。 ②中国夏朝:禹和启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来巩固和扩大王权?(知识补充:九州、九鼎) ③拓展思考:如果你是古代某一国的君主,你会借用神的权力来辅佐治国吗?这种方法放在今日世界还能行得通吗?会出现何种情形? 4、分化的社会 ①阅读课本,感受统治阶层和被统治阶层生活和境遇的天壤之别。并思考: a. 古代埃及社会分乘哪几个等级? b. 古代印度社会等级制度叫什么?各等级具体称呼?相互间有什么样的义务和权利? c. 在商朝社会,哪些人是统治阶级?哪些人是被统治阶级? ②拓展思考:有人认为夏商的奴隶制社会生活不如史前时代人们的平等生活好;有人认为夏商社会比史前的氏族部落进步多了。你怎么看这两种观点?说说你的理由。 5、军队与刑法 ①阅读课本了解古代军队概况,补充介绍古代埃及或夏商战争事例。 ②思考:军队出现的原因是什么?发挥什么作用?维护统治,巩固王权,开疆拓土。 ③拓展活动——模拟法庭:演示古巴比伦汉谟拉比时代的法庭场景,由同学分别扮演法官、奴隶主、自由民、奴隶等角色,表演课本P34的相关条文。明白法律是为统治服务的工具。 ④结合《汉谟拉比法典》条文和图2-21的商朝刑罚,思考: 古代法律精神与现代法律精神有什么不同?非人性化;不平等性。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中国社会福利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1.民政福利事业的改革 (1)改革的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 ①社会福利改革的指导思想 我国推进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指导思想是立足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以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在供养方式上坚持以居家为基础、以社区为依托、以社会福利机构为补充的发展方向,探索出一条国家倡导资助、社会各方面力量积极兴办社会福利事业的新路子,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社会发展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促进社会福利事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②社会福利社会化的总体目标 a.投资主体多元化 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采取国家、集体和个人等多渠道投资方式,形成社会福利机构多种所有制形式共同发展的格局。 b.服务对象公众化 社会福利机构除确保国家供养的特困群体的需求外,还要面向全社会老年人、残疾人,拓展服务领域,扩大服务范围和覆盖面,并根据服务对象的不同情况,实行有偿、减免或无偿等多种服务。 c.服务方式多样化 社会福利机构和社区除集中养老、助残外,应发挥多种服务功能,为家庭和个人提供支持。 d.服务队伍专业化。 (2)社会福利机构改革 ①社会福利机构改革的要求 a.国家将社会福利机构及床位数作为社会发展的指导性指标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在基本建设计划中统筹安排社会福利设施建; b.各地在制定城市居住区规划时,无论是新区建设还是旧区改造,都应按原国家技术监督局、建设部发布的《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的有关规定,将社会福利设施特别是老年人服务设施纳入公共设施进行统一规划; c.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处理好社会福利工作中政府职能和社会化的关系,抓紧制定社会福利事业的有关法规,研究制定社会福利机构分类管理的政策措施,使社会福利事业的建设与管理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d.要按照产业化的发展方向逐步建立起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运行机制。 ②国家的扶持和优惠政策 a.社会福利机构的建设用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划拨方式供地的,要划拨供地;按照法律、法规规定应当采用有偿方式供地的,在地价上要适当给予优惠;属出让土地的,土地出让金收取标准应适当降低。 b.对社会福利机构及其提供的福利性服务和兴办的第三产业,安置残疾人的福利企业,以及单位和个人捐赠支持社会福利事业的,国家给予税收优惠政策,按照现行国家税法规定

民族国家的形成

民族国家的形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民族国家的形成在中世纪的西欧,假如你问一个人的身份,他会首先告诉你是基督徒,其次是某个地区的居民,比如卢瓦尔河谷人、勃艮第人或者伦敦人,最后才可能是英格兰人、法兰西人或者德意志人。 在中世纪早期和中期,西欧几乎所有的人都是基督徒,属于天主教会,可以说生活在一个基督教的大世界中,所有受过教育的人都使用拉丁语,封建等级制的金字塔型权力结构使得领地成为权力的实体,自8世纪到11世纪,欧洲经济几乎完全建立在农业和非常有限的地方贸易基础上,这种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庄园经济)是封建割据的经济土壤。近代意义上的国家概念在当时是不存在的。 ◆民族: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的共同体。特指有共同 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人的共同体。 ◆国家:是维护一个阶级对另一个阶级的统治机器。根据掌握国家权力的人数多少 为标准,国家可分为下列三种类型:⑴君主国,⑵贵族国,⑶民主国。 ◆民族国家:两者合为一体,国家的领土界限与民族居住地范围相同,同时文化与 政治逐步整合。国家是民族的政治实体。在西欧,民族和国家是同步形成的。15世纪下半叶,英法的政治制度发生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 变化: 15世纪下半叶,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权来维持自己的地位; ③新兴的资产阶级需要王权为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开辟道路; ④部分农民和城市贫民也寄希望于王权,以改善生存环境。在这样的背景下,君主 专制出现了 伊丽莎白一世统治时期,曾将许多商品专卖权赐予宠臣,使英国资产阶级深受其害。为了扞卫自身的经济利益,资产阶级奋起反击,他们利用议会的讲坛,猛烈抨击专卖权制度使“最主要的商品都落入了那些剥削全体国民的吸血鬼之手”。面对议会的强烈抗议,伊丽莎白一世被迫妥协,取消了私自授予的专卖权。 17—18世纪,法国三级会议中断召开170多年。在这期间,国王大权独揽,决定国家一切事务。路易十四(1643—1715)自称“朕即国家”,被视作神的化身。 根据上述两段文字及课文内容,分析英法两国君主专制的主要差异。 法国君主的专制程度甚于英国。 在法国,君主宣扬“君权神授”,王权几乎控制了社会的各方面; 在英国,则一直存在着议会的力量制约王权,这与英国中世纪《大宪章》带来的传统很有关系。 二、君主专制 1、时间:15世纪下半叶 2、原因: ①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推动英法两国政治制度的转变社会 各阶层大多支持加强王权;

民族的形成

民族的形成 是原始社会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部落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原始社会末期,在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基础上,先后发生了两次社会大分工。分工促进了社会生产的发展,也带来了私有制、产品交换、阶级分化的出现。这一切加速了氏族制度的瓦解,为从部落发展成民族和国家创造了必要的经济条件和政治条件。 人类社会人们共同体的发展有其序列,即氏族—胞族—部落—部落联盟—民族。前四种人们共同体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虽然其程度有所区别),民族是以地域关系为基础的。从部落发展到民族,一般经过了从血缘部落到地域部落,再发展到民族的过程。从部落发展成民族,这是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从部落发展成民族的过程即希腊人、罗马人、德意志人式的三种途径。 希腊人式:自然形成 罗马人式:内部暴力 德意志人式:外力征服 民族在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次生形态民族。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规律属于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次生形态民族的形成过程表现为“同源异流”、“异源同流”等具体形式。 氏族原始社会中以相同的血缘关系结合的人类社会群体,其成员出自一个共同的祖先。大约产生于旧石器时代中、晚期。他们往往用一种动物或植物作为本氏族的图腾标记。在氏族中,婚姻有一定的规定,禁止长辈与晚辈之间的通婚,也排斥兄弟姐妹之间的婚配,甚至禁止与母方最远的旁系亲属婚配。 氏族成员的地位平等,集体劳动,平均分配,财产共享。公共事务由氏族首领管理,重大事务由氏族成员组成的氏族会议决定。氏族社会先后经过母系氏族社会、父系氏族社会,大约在铜石并用时代由于私有制的发展而解体。 氏族是相信有共同祖先的一群人,一般具有共同的图腾。 胞族是氏族与部落的中间环节,由几个有共同祖先或者被认为有共同祖先的氏族组成,并且由几个胞族 组成部落。在传说中,胞族往往是由一个祖先氏族分裂而成的。 有些部落没有胞族这个中间环节,直接由氏族组成部落。 胞族作为中间环节,其内部凝聚力不如部落和氏族强,人们往往强调自己的氏族和部落而忽略胞族。 有的胞族成员部落之间可以相互通婚,有的则不可以。如古希腊的胞族内(氏族外)可以通婚,而在易洛魁的胞族里则不可以。 部落一般指原始社会民众由若干血缘相近的宗族、氏族结合而成的集体。形成于原始社会晚期(即旧石器时代的中期和晚期)。有较明确的地域、名称、方言、宗教信仰和习俗,有以氏族酋长和军事首领组成的部落议事会,部分部落还设最高首领。 宗族,人类学术语,一种社会单位,为了生存和安全的目的,由几个核心家庭(总人数一般不超过30~50人)松散地组成。宗族可以并入更大的称为部落(tribe)的社区,也可以由于部落性庆典、狩猎活动或战争而偶尔结合起来。指拥有共同祖先的人群集合,通常在同一聚居地,形成大的聚落,属于现代意义上模糊的族群概念。类似的用语还有“家族”,小范围内,有时“宗族”和“家族”互相混淆使用。一个宗族通常表现为一个姓氏,并构成的居住聚落;一个宗族可以包括很多家族。 部落联盟,原始社会后期形成的部落联合组织,通常由若干近亲或近邻部落组成,结成联盟的主要目的在于共同合作出征或自卫等军事行动。

《民族国家的形成》教案最全版

《民族国家的形成》教案 一、教学目的 (一)、知识与技能 知识: 知道1337——1453年英法百年战争的基本情况;15世纪末,英法相继成为民族国家的历史进程;英、法等国的等级君主制逐渐演变为君主专制 理解民族国家的含义及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和影响 技能: 解析课文,区分课文中各历史事件(英法百年战争、英法民族国家形成、君主专制制形成等)的背景、经过、历史意义等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分析英法民族国家形成的历史条件,学会从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通过比较英法君主专制的不同点,培养学生阅读材料,归纳、提炼核心观点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贞德的事迹,引导学生体验民族意识对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作用,感悟民族精神的巨大力量 二、重点难点 重点:百年战争、民族国家形成和君主专制 难点:百年战争英国战败后民族意识却日趋明晰的原因 三、教学过程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根本原因是什么?生产力的发展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是什么? 手工工场的出现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标志。 伴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导致15、16世纪西欧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各个领域都发生了重大变化。由此导入新课。 第2课民族国家的形成 一、百年战争的影响 插图《英法百年战争》 1337年——1453年英法两国为争夺领地,进行了持续100多年的战争,史称“百年战争”。 1、原因 (1)、远因(诺曼征服) 自11世纪“诺曼征服”以后,英国通过联姻和继承关系,占有了大量的法国领地。12世纪下半叶,英王室在法国的领地占法国总面积的一半左右,远远超过了法国王室,这在同样梦想称霸欧洲的法国看来,简直就是耻辱,一直寻求机会收复这些领地。 (2)、近因(法国王位继承问题) 1328年,法王查理四世去世,他没有男嗣,法国贵族会议便推举他的侄子腓力为王,称腓力六世。一心想控制法国的英王爱德华三世凭借自己是法王腓力四世的外孙,向法国发难,声称自己才是法国王位的合法继承人。腓力六世对爱德华三世的嚣张气焰十分气愤,暗下决心寻机报复。1337年5月24日,经过一番准备的腓力六世宣布收回英属领地基恩,英国自然无法接受。同年10月,爱德华三世不顾法国的反对,自称身兼法王,并率部队进攻法国。于是,法国王位继承争端终于演变为一场旷日持久的战争。 2、进程 战争初期,法国把自己最精锐的骑兵部队派到了前线。当时,英军没有能与法国抗衡的

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内容体系(作业版)

第三题: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发展过程和内容体系 中国民族理论的形成,是中国共产党人在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以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为指导,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实践中,吸收中华历史文化营养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在新世纪阶段,民族理论仍在发展中。 经过长期的艰辛探索和不断实践,中国共产党形成了关于民族问题的基本理论和政策,这是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和民族理论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提出了科学的民族理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丰富和发展。 中国共产民族理论和政策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49年中国人民共和国成立前的探索形成时期,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到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发展创新时期。 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到1934年红军长征开始前,是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创作初期。这一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民族纲领,民族政策逐渐提出来了,但是,这时照搬马,恩,列,斯的论述和受苏维埃俄国的民族工作实践很大,而且纲领性的论述较多,具体的政策还不多。1928年6月到7月中国共产党第六次全国代表大会的政治决议案把“统一中国,承认民族自主权”作为中国共产党的十大政治口号之一。大会专门通过了党历史上第一个《关于民族问题的解决议案》,明确得提出中国境内少数民族问题对于中国革命有重大意

义。。1984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制定的《民族区域自治法》颁布实施。《民族区域自治法》是一部规范民族自治地方与国家的关系以及民族自治地方内民族关系的基本法,它规定了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和怎样实行这种自治。该法颁布以后,对我国的民族法制建设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然而由于这部法律基本上形成于计划经济时代,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逐步建立,很多条文,尤其是关于财政经济方面的条文已不适合新的市场经济要求,民族地区迫切要求加快发展的愿望也需要得到法律上的支持。因此,在历经8年的酝酿之后,2001年2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终于完成了《民族区域自治法》的修改并颁布实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族理论体系,是一个新时代新形态的理论体系。这个理论体系,系统回答了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建设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族正确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包括了民族的科学性,实践性,继承性,创新性。

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第三章民族的形成、发展和消亡 第一节民族的定义 关于什么是民族这个问题,从来就有着各种不同的看法。例如:瑞士政治学家布伦奇里,他在1851年写的《普通国家法》一书中,就给民族下过这样一个定义: 他说:“民族者,民俗沿革所生之结果也。民族最要之特质有八:(一)其始也同属于一地;(二)其始也同一血统;(三)同其肢体形状;(四)同其语言;(五)同其文字;(六)同其宗教;(七)同其风俗;(八)同其生计,由这八种因素相结合,并传之子孙,久而久之,则成为民族”。布伦奇里的民族定义,我们称之为“八要素说”。梁启超先生非常赞成他的观点,并把它介绍到中国来。 在我国解放前,最具有代表性的是孙中山先生提出的民族定义,孙中山先生在他的《三民主义》一书中就说: “我们研究许多不相同的人种,所以能结合成各种相同民族的道理,自然不能不归功于血统、生活、语言、宗教和风俗习惯这五种力。这五种力,是天然进化而成的,不是用武力征服得来的”。孙中山先生的民族定义,我们称之为五要素说。

解放后,我国使用的是斯大林的民族定义。 1913年,斯大林在考察欧洲各民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综合了马克思、恩格斯和列宁的观点,给民族下了一个完整的定义。他在《马克思主义和民族问题》一文中指出: “民族是人们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我们称之为“四要素说”。它包含了三层含义:1、民族是在历史上形成的,而不是一有人类就有的;2、民族有四个基本特征,是四个特征的总和;3、民族是一个稳定的人们共同体。 斯大林的民族定义影响很大,在上个世纪,在社会主义国家中,普遍采用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解放后,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就是以斯大林的民族定义为指导,结合我国民族的具体情况来进行的。当然,我国没有完全照搬斯大林的民族定义,而只是以这个定义为指导。如回族、满族……。 2005年,中央在“12条”中指出:“民族是在一定的历史发展阶段形成的稳定的人们共同体。一般来说,民族在历史渊源、生产

早期国家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中国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学习目标】 (1)分别说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背景、内容和影响等,进而分别归纳出宗法制和分封制的主要特征,从中认识它们在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发展史上的地位。 (2)归纳宗法制和分封制间的相互关系,并说出它们的共同点,进而归纳出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特点,从中体会中国古代人民的政治智慧。 (3)说出学习本课的主要方法,指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大致步骤。 【学习过程设计】 第一环节构建知识体系 导入新课,帮助学生初步了解本节课的宏观知识结构。 第二环节分析知识要点 运用问题,引导学生学习课文,初步构建本课知识结构。本环节目标达成的表现是:师生共同探究完成下列问题,并形成本课知识结构。 知识点一“王”的出现和“帝”的传说——早期国家的形成 根据第一目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早期国家是怎样形成的?大致在什么时间? 2、我国迈入早期国家阶段的突出标志是什么?

〖问题讨论〗:推动中国迈入早期国家阶段的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 〖活动探究〗:收集材料,走近早期政治文明 下列是某同学收集到的材料,从这些材料中你能获得哪些历史信息?你认为要走近早期政治文明应从哪些方面收集材料? 知识点二夏商政治文化 根据第二目内容,解决下列问题,使学生明确夏商时期的政治文化为西周时期政治制度的发展和完善奠定了基础。 1、夏王朝开创了一种什么样的制度,对后代影响深远? 2、商代政治的两个重要的特点是什么? 知识点三西周的政治制度 根据第三目、第四目的内容,解决下列问题: 1、请学生自学第三目内容,总结概括西周的分封制主要分封哪几类人?被封的诸 侯有什么权利义务? 周王 〖问题讨论〗:如果你是周天子,你选择分封制是因为分封制有哪些有利因素?你考虑过实行分封制在以后会有什么弊端吗?

福利国家制度的利与弊

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论的利与弊 民主社会主义的福利国家论的主要观点是,主张由国家实行全面的社会保障计划,为失业、疾病、工伤和年老者提供经济援助(社会福利)。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论在其发展史上确实发挥了积极作用,极大地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稳定、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但由此建立的福利制度也由此带来了一系列的弊端危机,我们应对此作一分为二的分析。 一、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论的优点 第一,缩小贫富差距,维护社会稳定。当代资本主义国家的高福利是通过高税收来实现的。各国政府通过对不同收入的阶层实行有差别的税收政策,特别是累进税减少了由所有权产生的分配不合理,缩小了贫富差距,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不同利益集团之间的矛盾,增强了生产力高度发达的市场经济制度下的凝聚力,这一税制是战后资本主义国家得以稳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缓冲器”、“减震器”。广泛的社会福利措施改善了人们的生活状况,保障了大多数人的最低经济要求和社会需求,在一定程度上防止社会动荡,平息社会不满,起到缓解社会矛盾的“安全网”作用,同时向社会成员灌输现存体制和价值观的合理性,减轻对现有制度的离心力。从而为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提供了前提和保证。 第二,调节社会需求,推动经济发展。根据一般规律,低收入阶层的消费潜力较大,其新增收入绝大部分能够转化为现实消费;而高收入阶层由于其阶段性消费已基本饱和,在新的消费热点尚未出现的情况下,其新增收入则会在很大程度上转化为储蓄或其它金融资产。“从摇篮到坟墓”的福利制度形成了一个巨大的、覆盖全社会公民基本生活需求的保障网络,居民家庭收入的很大一部分来自社会福利,使居民在生活上没有任何后顾之忧,从而可以当期消费甚至适度超前消费。因此,社会福利制度作为国家收入再分配的一种形式,它对经济的发展能起到“稳定器”和“调节器”的作用,政府通过福利支出可以适当调节社会需求,刺激或抑制消费,适度的福利开支能推动经济发展。 第三,促进社会服务,缓解就业压力。民主社会主义福利国家论的确立和发展促进了资本主义国家第三产业的发展,因为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需要相应的配套措施,如职业培训、医疗保健等社会服务部门,这些部门的发展一方面提高了社会文化生活水平,另一方面增加就业机会,缓解失业对社会的压力。社会服务本身是一个庞大的消费主体,能为大量的劳动力提供就业机会,在工业劳动力

第六章、民族国家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近代以来民族国家的

壹、十九世紀以後民族國家的發展──鑄造的民族與鍛造的國家 一、民族國家發展的第一階段:歐洲自中古末期以來形成的民族王國,多屬長期自然演進,一般較為安定團結。 (一)中古後期:歐洲各地方言與方言文學的興起,已為各國建立起共同語言(國語)和構成民族的的文化基礎。 (二)近代初期:葡、西與英、法的競爭和擴張,激起了國民的情緒;宗教改革也造就了一些獨立自主的教會。 1.法國:由查理曼帝國分裂的西法蘭克王國,經英法百年戰爭驅逐英國的勢力後,完成民族國家的統一。 2.英國:英法百年戰爭失敗後,英國又陷入了長期內戰;統一後,才發展出共同的文化而成為民族國家。 3.其它:三十年戰爭後,各君主將凝成的民族情緒、宗教信仰與國家利益結合,形塑國民對君主的忠誠。 二、民族國家發展的第二階段:十九世紀是歐洲民族主義確立的時代;後期則為歐洲民族國家發展的第二階段。 (一)形成動力:塑造民族主義的動力為法國大革命、工業革命與浪漫主義運動;逐步由歐洲擴散至世界各地。 1.法國革命:國王被弒後,國民效忠的對象轉為國家,而徵兵制與對外征戰也激起了法國人的民族情感。 2.工業革命:中產階級因工業發展迅速成長,起而要求自由民主,參與政治,增進了自己對國家的認同。 3.浪漫運動:提倡民族文化,珍視傳統與地方習俗,引發各民族對自己的肯定,有利於民族精神的培養。 (二)發展方向:三種力量分別從政治、社會經濟與文化等三方面來推進,激發了現代民族主義的理念與行動。 1.效應:三種力量對十九世紀前期西歐現在的民族國家有強化作用,對德、義等民族建國運動有促進效果。 2.代表:第二階段民族國家的建立,多由鐵血革命等激烈手段達成;一般以義大利與德意志兩國作為典範。 (1)分裂邦國的統一:德國、義大利憑藉武力與外交的手段,擺脫奧地利的控制,達成統一建國的目的。 (2)統一帝國的分治:奧地利帝國受德、義建國教訓,改與境內最大民族合作,以防止民族獨立的再起。 ※事例:奧地利與匈牙利結盟成雙元帝國(1867),匈牙利成為自治王國,共同成為帝國的統治民族。 3.檢討:長久以來,德、義兩國的統一運動常被人們過度地美化和宣傳,成為政治上的樣板與道德模範。 (1)分析:事實上,歷史發展脈絡相似的德、義兩國,是否為民族主義發揚的結果,早就深受學者質疑。 菁英分子的積極:德、意兩民族的統一建國運動,乃是菁英分子的「少數運動」,而非全民運動。 官方掌控的進程:完成德、義建國的主角,是務實的政府要員與外交高手,不是民族主義革命家。 ※事例:義大利的統一功臣是薩丁尼亞首相加富爾而非馬志尼;德意志亦由首相俾斯麥一人主導。 政經實力的支撐:德、義兩國依憑政、經實力推動建國,並非得力於全國人民自發的情感與支持。 ※事例:兩國對內、對外主要是憑藉鐵血的武力政策與煤鐵的經濟實力(英經濟學者凱恩斯觀點)。 集體主義的強迫:民主改革在兩國建國運動中並未受到政府重視,統治者明顯以民族建國為要務。 ※事例:德、義兩國為追求民族主義的目標,符合國家整體利益的需要,故犧牲自由主義的改造。 霸權一廂的擴張:德、義統一從某種角度觀察,是普魯士與薩丁尼亞霸權的擴張,非全國的期望。 A.原因:普魯士與薩丁尼亞所謂的「統一」,在其他地區人民的感受裡,可能是一種「兼併」。 B.事例:德國南部諸邦的統治階層與義大利南部農業地區的人民,對全國統一,其實並不歡迎。 (2)結語:理論上:合理的民族國家建國應先有民族主義的共識和情感,再以此尋求國家主權的建立。 實際上:德、義兩國則反其道而行,先建立主權獨立的國家,然後才圖謀塑造民族的認同。 趨勢上:德、義民族國家的體系完成後,激烈的競爭促使各國殖民海外,形成新帝國主義。 4.其它:歐洲之外,中南美洲的民族國家也紛紛爭取獨立;日本和美國的國家統一也形成新的民族國家。 (1)美國:南北內戰(1861-65)結束後,北方獲勝而國家統一,日後的改革與建設亦可視為民族建國運動。 原因:統一後的「合眾國」,對「國民」(包含原來的黑奴)的定義與權利,作了一番重大的調整。 結果:戰後,美國經濟恢復繁榮,各項生產事業急遽發達,國家力量大增,乃進一步向外拓占領土。 (2)日本:1854年開港後,受列強刺激,國內要求團結;明治維新終使日本脫胎換骨,躋身民族國家。 背景:日本自1635年實施鎖國政策,直到1854年與美國簽訂親善條約,開放下田、函館才結束。 發展:開港後,政治經濟均受列強衝擊,幕府無力解決,民生凋弊;國內乃要求團結,攘夷倒幕。 結果:1867年,德川慶喜取消幕府,大政奉還日治天皇;明治親政,推動各項革新以富國強兵。 A.尊王攘夷:1871年,廢藩(諸侯)置縣,達成國家的統一;並廢除社會嚴明且不公平的階級制度。 B.君主立憲:1889年,總理大臣伊藤博文公布憲法,建立君主立憲的政體,並大力發展工商業。 C.對外擴張:明治維新廿年,日本迅速發展,國力大增;其後仿效西方列強,積極侵略遠東各國。貳、廿世紀民族國家的發展──列強操控下的新興民族國家 一、第三階段:廿世紀第一次世界大戰後,東歐民族因專制帝國的瓦解和民族自決的宣揚,各民族紛紛獨立建國。 (一)背景:1.專制帝國的瓦解:第一次世界大戰瓦解了土耳其、奧地利與俄羅斯等由多民族組成的專制帝國。 2.民族自決的宣揚:戰勝國採「民族自決」的和解原則,戰後的凡爾賽和約是民族主義的一大勝利。 (1)源由:一次世界大戰末期,美國總統威爾遜提出十四點和平計畫,作為交戰國間的議和基礎。 (2)內涵:十四點和平計畫多與民族自決有關,即尊重各民族的自由發展與決定自身的政治前途。 (3)實踐:由於美國為大戰致勝的關鍵,戰後的凡爾賽會議則將此原則置入,並落實在東歐地區。 (二)代表: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波羅的海三小國)與芬蘭、波蘭、捷克斯拉夫與南斯拉夫等共七國。 (三)發展:新建國家改變了原有的國際政治秩序,對受制於西方帝國的亞、非兩洲各民族也造成極大的刺激。 1.事例:(1)複雜依舊:東歐地區的民族原本混雜,新興民族國家內部,難免仍存在許多少數民族的問題。 (2)問題仍在:講西斯拉夫語的捷克雖自奧地利獨立,其國境內亦有匈牙利人與日耳曼人等民族。 2.小結:諸多問題顯示民族國家很難是「一個民族成立一個國家」,東歐民族問題至此仍不能真正解決。 (四)結果:法西斯政府與共產政權錯用民族情緒,使民族主義原本的自由精神與促進和平的功能,備受懷疑。 1.德義:一次大戰後,德、義法西斯政權都利用民族情緒建立專制統治,發動侵略戰爭,更屠殺猶太人。 2.俄國:史達林利用民族主義在國內清算鬥爭,排除異己,並激起東方民族的仇外情緒以推廣共產主義。 3.英美:英、美等民主國家雖然協助東歐國家獨立建國,但背後亦存有建立緩衝國與圍堵德、俄的用心。 (1)目的:支持民族主義之餘,也藉此扶持東歐親西方的政府,建立防線,以達懲治德國與反共的目的。 (2)作法:在符合民主國家利益的考量下,新興東歐國家的疆界,並未全然地依照民族分布的情形劃定。 (3)結果:西方列強在政治與戰略的考量下,犧牲日耳曼人及其他民族的權益,種下另一次大戰的遠因。 ※事例:捷克境內的日耳曼人希望與德國合併,但不被接受;希特勒因此出兵占領捷克,開啟戰端。 二、第四階段: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迄今。由於戰後的歐洲元氣大傷,而美國與聯合國亦支持民族自決的原則。 (一)戰後的解脫:亞、非地區的民族乘機群起脫離西方的殖民控制與帝國壓迫,恢復其獨立地位或新建國家。 (二)新國的出現:此時新帝國主義已徹底瓦解,開始進入民族主義蓬勃的世界新局;新興國家數量增加甚多。 1.代表:美國同意菲律賓獨立(1946)、英國同意印度和巴基斯坦的分別獨立(1947)、以色列復國(1948)等。 2.發展:1960年,聯合國大會通過給予殖民地國家與人民獨立宣言,更助長了世界各民族獨立建國之風。 3.結果:1970年代,新興國家超過八十個;這些國家在趨勢下突然成立,因而內部常起衝突,亂象甚多。 4.檢討:這些「不自然」或「早產」的民族國家,原是民主國家為防止共產主義對殖民地的擴張而成立。 (1)新興民族國家的亂象,說明了民族主義的形成主要是靠文化力量來推動,而非僅靠政治或軍事力量。 (2)新興民族國家的領袖在國家獨立後,大多繼續利用和鼓吹民族主義,促進國家進一步的統一和建設。 (三)強權的禁臠:廿世紀後期在美、蘇對抗下,國際社會出現兩極化現象;雙方都鼓動新興國家的民族情緒。 1.原因:美、蘇兩國為打擊敵方的陣營,使戰後的民族主義運動,一樣遭受甚多強權政治的介入與扭曲。 2.事例:以色列與阿拉伯人激烈的衝突等問題,便常被視為美、蘇集團角力對抗的戰場,而難以單純化。參、現代民族主義的省思──隱憂與批判 一、種族中心立場造成的難題:民族主義以反抗帝國強權的角色在歷史上出現,如今階段性的任務已大致完成。 (一)現代涵義的矛盾:民族主義的現代意義、使命與價值,及其在現代化中所扮演的角色為何,難免令人疑惑。 1.疑議:現代文明追求個人主義的價值,追求天下一家的理想,而民族主義對此二者都構成相當的障礙。 2.理由:民族主義本質上是集體主義,與個人主義相斥;而其種族中心的立場也與世界大同的觀點不合。 (二)有待商榷的利害:講求民族至上與國家認同的民族國家政體,對個性追求和人權保障,其利害仍待商榷。 二、民族認同意識潛藏的問題:民族主義作為民族國家形成的基礎,可成為統一的力量,亦可成為分化的力量。 (一)概論:民族國家的統一建國歷程中,在民族主義的條件與標準下,統一的範圍有限,而分化的可能無限。 (二)理由:任何一個民族國家內的人民,都可能進一步區別族群的差異,產生新的認同意識與要求獨立的呼聲。 1.新興民族國家不盡然能滿足國內不同的族群;因此嚴格定義民族主義,會製造無數的「少數民族問題」。 2.建立民族國家的過程,必然打壓國內所有族群,而某些人的自覺受害,將造成民族主義的癱瘓或毀滅。 (三)小結:什麼是民族主義的中庸之道或完美境界,這是永無解答的;畢竟民族情感與認同是不斷在變化的。 1.事例:印度在英國統治時期是一個國家,在它脫離英國殖民而獨立後,則分裂成印度與巴基斯坦二國。 2.證明:1971年,孟加拉又從巴基斯坦中獨立出來。不過,這是否即為定局,不再變化,未來無人能曉。 3.理由:因為印度半島上的種族、語言、信仰、風俗、傳統等差異甚多,民族認同的變化永遠無法預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