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赛亚·伯林的多元主义自由观及其困境

以赛亚·伯林的多元主义自由观及其困境
以赛亚·伯林的多元主义自由观及其困境

摘要:理性主义一元论认为,人文科学问题与自然科学一样只存在唯一正确答案;对正确答案之外的所有认识,不仅不能宽容,而且要坚决消除。伯林指出理性主义一元论是导致20世纪极权主义不宽容心理的哲学根源。与理性主义一元论“不宽容”理念正相反对,伯林倡导蕴含宽容精神的多元主义自由观,认为人文科学甚至自然科学并非只有一种正确答案,诸答案间不可通约。伯林的多元主义自由观超越了传统自由主义理论的局限性,但因其深陷于诸价值的冲突之中,而导致“只有有了自由,自由才可能”的理论困境。

关键词:理性主义一元论;多元主义自由观;宽容;不可通约

中图分类号:df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981(2012)04-0049-05

以赛亚·伯林是与哈耶克、波普尔、塔尔蒙齐名的当代自由主义复兴运动主将之一,也是观念史研究的创始人之一。他对两种自由概念——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区分及其内涵的重新厘定,已成为自由主义的经典论断。相比之下,伯林关于多元主义的精深论述在国内法理学界却未能获得足够的重视。探究这种现象背后的原因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课题,但并非本文论旨所在。本文将重点阐释伯林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反驳历史决定论等理性主义一元论,倡导客观的价值多元主义的深刻意蕴,阐明伯林多元主义自由观的基本精神,并探讨其内在的理论困境。

一、理性主义一元论:“不宽容”心理的哲学理由

生活于20世纪的学者对这个世纪的残暴有着深切的感受与反思。作为一个犹太人,以赛亚·伯林在对纳粹暴行的反思中提出了“消极自由与积极自由”的著名区分。在他看来,对“积极自由”的过度追求是导致20世纪极权主义的深刻的思想根源。他进一步指出,主张积极自由的哲学理由在于理性主义一元论,而对理性主义一元论的信仰导致了一种“不宽容”的心理在当时的社会颇为盛行。

人们不宽容他人、进而剥夺他人自由的心理大致有三种:(1)想在别人身上恣意地主张特权或权力;(2)想把自己的意见武断地强加于人;(3)真诚地相信“人应该如何生活”这个问题只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而他自己的生活方式正是这个唯一正确的答案。在伯林看来,前两种心理是非理性的,因此很容易被人类的理性所消除;而第三种心理是人类理性的产物,是理性过度发展后导致的“致命的自负”,伯林集中针对它展开了全面的批判。伯林认为,第三种心理有其浓厚的理性主义哲学基础。当然,伯林批判的不是通常意义上的理性主义,而是极端的理性主义一元论。伯林认为,理性主义是建立在人类合理的理解力与判断力的基础上的学说,它们大多是人类的智慧与精神成果的体现。而过度发展的理性主义——理性主义一元论是20世纪人们从追求积极自由走向极权主义的哲学渊薮。

理性主义一元论在历史观上体现为历史决定论。历史决定论的核心观点即人类历史有不可逆转、不可避免的规律;这种规律决定了人类行为并最终决定了历史发展的方向。伯林认为形形色色的历史决定论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目的论的历史决定论。这种学说指出一切事物(包括人类)都是为实现某种目的而存在的,一切存在都具有服务于“目的”的相关“功能”,而人类的价值体现为所谓“功能”的载体或“目的实现”的工具。目的论历史决定论的激烈形式完全否定人类自由的可能,认为人的行为、动机等等都是被其它条件所决定的。而它较温和的形式承认人能感觉到自由的存在,但这只是没有领悟自己在“目的实现过程”中的地位与作用的人的一种错觉——一种高贵的错觉。区分“表象”与“实在”是另一类形式的历史决定论。它们认为在混乱的表象“之外”、“之上”或“背后”,存在一个“无时间性”、“完美和谐”的“超验实在”,“表象”即人类生活的经验世界是对“实在”的反映,最终被“实在”所决定。“表象”中存在的混乱、矛盾、不和谐在“实在”中最终会达到和谐与统一;

而我们感觉到的自由只是“实在”在人心中的投影或幻象。概言之,历史决定论否定了意志自由的存在,“如果历史决定论的论旨能够成立的话,则意志就没有自由”,人类的自由就只限于尽可能地认清历史发展的方向并顺应其发展规律。

伯林进一步指出,19世纪以来人类对“规律”的依赖被自然科学的空前发展所加强,并由此产生出各种不同的科学主义主张,它们宣称要建立像化学、物理学一样具有高度精确性与可操作性的历史科学、政治科学、经济科学……科学主义强化了人类对所谓“定律与法则”的迷信,为形而上学的决定论戴上了充满诱惑的“真理”的光环。伯林反驳了历史科学主义者的主张,他认为历史学永远也无法发展成一种物理学或化学意义上的科学。伯林承认历史存在着我们的理性可以把握的某种规律,但这种规律完全不同于自然科学中的定律或法则。自然科学的规律最主要的特征在于它的可预测性,即由已知的法则或定律可以精确地推断出未知的情况。但历史学所使用的概念充满了含混性与模糊性;历史陈述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人的价值取向与主观判断;历史学的推理逻辑缺乏严密性;尤其重要的是,历史学不仅要求异中求同,而且要求同中求异。以上种种,使得历史学不可能发展为一门精确的科学。另外,针对当代政治科学主义的滥觞,伯林指出对政治理论的研究不在于寻求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也不可能存在这样一种关于人类社会模式的唯一答案。政治哲学是研究人生的目的与意义的哲学,而人类的目的本身是复杂多样的,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也不可能归结为唯一一种意义。这就使得人们对不同的价值持不同的评价,而政治哲学正是以“多样性价值”的终极存在为其自身存在的前提。伯林对历史科学主义、政治科学主义的批判,针对的并非仅限于历史学与政治学本身,它表达了伯林对各种科学主义主张的态度。这种态度在《科学与人文学科的分离》中有进一步的体现。在这篇文章中,伯林追溯了自然科学与人文学科分野的历史渊源,并肯定将二者加以区分的合理性。

伯林反复强调,他并非致力于证明历史决定论、历史科学主义、政治科学主义等决定论是完全错误的,但他尖锐地指出这种古老的学说与我们经验完全背离:历史的发展常常被一些偶然事物所打断而改变方向;生活的经验让我们建立了关于自由的信念,我们确信人类的选择并不能用物理学或生物学所接受的那类因果解释完全说明。退一步说,“我们可以说服自己我们是系统地被诱惑的”,而认为自由只是一种必要的幻觉,而“所有的行动都是由前在条件决定的,而前在条件又由再前在的条件决定,如此追溯以至无穷”。伯林指出,这种类似梦魇般说服自己是被完全决定的努力,“是对不可言说者进行言说的努力”,是对一切经验的怀疑。但人类不可能同时怀疑所有的事物,因此决定论只是人类的一种信念,一种“以牺牲经验为代价的对统一与对称的天真的渴望”。伯林承认,随着科学的发展与人类认识能力的提高,过去视为“人类自由选择的结果”的事物被越来越多地证明是被决定的。但他坚信,不论人类被决定的范围扩展到多大,不论人类自由抉择的范围多么狭小,这个范围却总是客观存在的,否则人将不再成其为人。伯林不是一个完全的意志论者,但他的这种信念,使其自由观染上了浓重的意志论色彩。在伯林看来,形形色色的决定论虽然主张不一,但它们拥有一个共同的核心信念,即理性主义一元论。这种信念认为,(1)不管在自然科学中,还是在人文科学中,所有真正的问题,都有一个且只有一个正确的答案,而所有其它答案都是错误的。否则,它就只是伪问题。(2)对一切真正的问题做出解答的方法是可以发现的。从性质上说,这些方法都是理性主义的,它在所有的领域都具有一致性。(3)这些答案有着普遍、永恒的正确性,且它们之间不可能存在矛盾。所有的答案共同构成一个和谐统一的整体。

理性主义一元论是西方文化的主流传统,它源于人类希望与梦想的本能。伯林并非全盘地否定一元论,他承认一元论常常是使人类超越自我,走向崇高的坚定信念与力量源泉。“一元论以及对单一标准的信仰,无论对于理智还是对于情绪,常常被证明是个深刻的满足之源”。但另一方面,一元论也容易成为不宽容者振振有词的理由:既然在数学上不允许有两个正确答案,为什么在道德政治上应该允许?既然我们是完全正确的,为什么还要容忍谬误的存在

呢?因此,我们应该劝说、教育“不正确”的人“改正”,“不自由”的人“自由”;但如果他们执迷不悟的话,我们就应该强迫他们“正确”或“自由”;否则,就是对他们不负责任,或者是我们太懦弱。这样,一元论者所谓的“拯救人、解放人”,其实质正是“压制人、奴役人”。这即是由积极自由发展成极权主义的深刻的理论渊源,它也是伯林所揭示的“不宽容”理论在哲学上的“正当”理由。

二、客观的价值多元主义:自由与宽容的学说

不让他人任意干涉我的理由是什么呢?最基本有两条:(1)我与他人一样,具有平等的人格与地位;(2)由(1)可以推导出我具有与他人同等的正当权利。这即是宽容概念的要义所在,“宽容中隐含着平等与权利两项价值”。主张宽容是伯林自由观的主要特征。在伯林看来,宽容并不必然要求尊重他人,它甚至可以是反感、嘲笑或轻视他人。宽容是一种容忍,而不是谅解;谅解一切可能是无原则的妥协与退让,它是懦弱的表现;而宽容是理性的批评和合理的责难的条件,它为社会共同生活所必需。宽容是自由这个硬币的另一面:个体的自由,需要他人的宽容;而个体的宽容,也为他人自由提供了一定程度的保障。

在反驳一元主义的基础上,伯林提出了以多样性与人类追求的价值的冲突性为基础的宽容学说——多元主义。“多元主义是宽容理想的当代形式或理论完成”,是伯林自由主义学说的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1)在人们追求终极的“善”或目标之间,总会存在一些冲突,对于这些冲突,人类缺少一个共通的衡量标准来判定其价值的高低,以做出唯一正确的取舍。伯林称这些价值之间是无法通约的。不可通约性是人类所追求的各种“善”之间具有不可比较的终极多样性。这种“不可比较的终极多样性”,并非是不完美的标志,也不是出于人类认识(或理性)的不完善,它说明了人类理性在指导人类行动方面并非万能。我们可以对不可通约的诸“善”进行理性的探讨,但他们的不可通约性是最终的真理。诸价值具有不可通约性,不是说它们在价值上大略相等,或处于价值比较中的不确定状态,或具有价值判断上的含糊性,而是说种种价值之间虽存在冲突,但不同而并立。(2)这种冲突状态不仅存在于终极的价值(如和平、正义、秩序等)之间,而且也存在于非终极的价值之间;不仅存在于不同价值之间,而且也存在于同一价值内部。(3)不同的文化形式,不同的社会形态产生不同的道德和价值。这些文化形式或社会形态有些是无法结合的或者是直接冲突的,因此,内含于不同的文化形式或社会形态的善的观念也就无法结合。如伯林在《马基雅维里的原创性》一文中指出,古典时代的罗马异教徒的生活方式(勇猛善战,主张统治者可以为了“国家理由”任意对待人民)与基督教教徒的生活方式(宽容、仁慈,爱好和平)是无法结合的。

总之,“人的目的是多样的,而且从原则上说它们并不是完全相容的,那么,无论在个人生活还是社会生活中,冲突与悲剧的可能性便不可能被完全消除。于是,在各种绝对的要求之间做出选择,便构成人类状况的一个无法逃脱的特征”。在这一点上,我们仿佛听到了黑格尔关于悲剧是“各自具有合理性的要求之间不可避免的冲突”论断的回声。伯林认为,人之为人,正在于不受他人的任意干涉而自由选择,并承担由此产生的后果。我们无法逃避这种选择,选择什么,如何取舍,这直接取决于人们的好恶。但这种“好恶”并非任意而为,它并非是主观主义的,也不是相对主义的。人类的任何选择都不可避免地会受到个体背后的文化、信仰、历史传统等的深刻影响,伯林称这种背景性的知识为人类的“绝对预设”。伯林所谓的“自由选择”,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它内在地包含着某些非理性的成分。

伯林对多元主义的坚定信念,支撑着他的自由与宽容理论。但伯林深刻地看到,宽容、自由与坚定的信念之间存在着某种紧张关系。“当我们真正执着于某种观点时,我们肯定会憎恨那些持相反观念的人。”。伯林肯定坚定的信念对人的重要性:他认为没有坚定的信念就不存在生活的目的,而生活的目的赋予我们的人生以意义。伯林看到了韦伯所担心的世界“除魅”之后面临的价值领域“诸神冲突”导致的虚无主义问题,他也认识到“理性化铁笼”所带来的意义丧失与自由消亡等现代人的尴尬处境。伯林正是要从不可避免的多元主义的时代

宿命出发,重建自由主义的基础。

按照伯林的理解,自由主义之所以构成自由主义,就在于它承认多元的文化主张与政治主张的合法性。在对西方“反潮流”(伯林语)的思想流派及思想家的解读当中,伯林为他的多元主义主张找到了历史的佐证:西方文化从古至今都有着与主流文化传统并存且形成挑战的多元的次要或支流思潮文化。早在古希腊,就有与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相对立的智者学派以及情感主义学说;而后有基督教对巨大而严密的法律体系的伟大反叛;中世纪有对经院主义与教权主义的颠覆运动;晚近德国的“狂飚突进”运动,19世纪的浪漫主义学说,一直到现代的生命哲学、存在主义等等,无一不对西方的主流文化传统构成了某种张力与挑战。“伯林致力于建立一座‘多元主义’知识英雄的画廊”,而马基雅维里、维柯、哈曼、赫尔德、赫尔岑是这个画廊展出的耀眼的明星。他们的思想构成了西方文明的另一种传统,一种在边缘处思考与反叛的传统。这种传统在某种程度上瓦解了我们对主流的一元论的信念,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多元主义的主张。但伯林的多元主义理论并“既不打算摧毁理性主义,也不高扬非理性主义”,而是试图将二者小心地结合起来。总之,伯林的理论充满了中庸与妥协。支撑这种“中庸理论”的是伯林关于人性的深刻洞见。伯林的人性观并非非理性主义的意志论人性观,也不同于启蒙主义的普遍人性观。他指出,人不是原子式的存在,但也并非绝对的被社群所决定。“用人这块歪材料,造不出什么笔直的东西。”这是康德对人性的认识,也是伯林对“人是什么”的回答。人是一种处于分裂中的复杂生物:他(或她)部分受制于所谓的决定论(主要指人具有动物性的一面);部分在其所属的文化传统中成长出来;最重要的部分则由个体自身的意志所塑造。正是各个个体自身不同的意志,最终决定了人性的多样性与人类所追求的价值的多样性。人性是“通过选择活动被创造和不断地再创造的东西,它内在地就是多元的和多样的,而不是同一的或普遍的”。那种设想或企图发现某种具有普遍性的不变的人性观的理论注定是要失败的。概言之,在伯林看来,人性是历史的形成的,且仍在历史变化中继续不断的形成着,它最终决定着历史的方向。人性的分裂性与复杂性,决定了自由选择的必要性。而多元主义是宽容与自由的前提条件与最终结果,是人性的直接体现与必然要求。

三、伯林自由观的困境:从多元主义必然推出自由主义?

从“不可通约的价值冲突”到“宽容与自由选择”再到“自由主义”的三部曲,是伯林对其多元的自由主义主张的论证逻辑。

传统的自由主义者认为,主张价值不可通约性的多元论是一个道德哲学的论题,它与自由主义所主张的正义原则或自由原则并不存在冲突。使“自由的社会生活成为可能”的正义原则或自由原则是价值中立的“元价值”(或称“基本价值”),它超然于价值冲突之外。而且,这种自由原则或正义原则正好构成了其它善得以存在的平台,它为其它的善之间的冲突对峙、相互竞争提供了一个活动的空间——它规定了所有主张多元价值的自由社会的基本制度。自由原则或正义原则“不是用来交换其他商品的实际商品,而是规范的原则,是公平交换的原则,根据它所确立的条件人们才能追求相互竞争的善以及善的概念。自由主义的正义原则和自由原则是道义原则,它们规定了追求善的具体条件;它们跟善本身处于不同层次”。正是因为这样,传统的自由主义者认为他们的理论与多元主义不仅不存在冲突,而且主张多元主义是自由主义学说的应有之义。当代罗尔斯的“政治自由主义”理论是这种传统的进一步发展与集大成者。它规定了人权、权利作为程序正义的重叠共识、各种善的价值观的底线,从而自由主义才不会为彻底的多元主义所推翻。

伯林却并未追随这种传统,他指出,作为自由社会基本原则的公正原则或自由原则内在地包含着不可通约性,它们本身也是相互冲突、相互竞争的诸善中的一元,而并非是游离于价值冲突之上的中立的“元价值”。伯林的多元主义正确地看到了传统自由主义所谓的“基本价值”自身的不可通约性,它突破了传统自由主义者对多元论狭隘的理解。正是在这个意义

上,格雷认为伯林的理论是对“西方知识论传统的根本原则的挑战”,是“业已出现的自由主义中最有力量、最能讲得通的自由主义”。

伯林的多元主义是对传统自由主义的解构,但这种解构也预示了伯林自由观自身的困境。多元主义需要自由主义,但多元主义并不必然导致自由主义。各种极权主义、非自由主义只要声称他们所追求的是真正的价值,就能成为多元主义中合理的一元。他们可以理直气壮地认为:既然由“悲剧性选择”所形成的世界注定不完美,既然“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为了自由价值的实现注定会牺牲其它的一些价值,那么,我们为什么不能为了其它价值的存在而放弃自由呢?换言之,在普遍的价值冲突中,我们靠什么来保持消极自由相对于其它善的优先性呢?在自由社会中,人类自由与宽容的底线应设在哪儿?从另一方面看来,假设人们自由地选择了非自由主义社会、甚至是极权统治的社会后,人类该如何保有继续选择的权利呢?而一直生活在非自由主义社会、从未拥有过消极自由的人又靠什么来获得这种自由呢?……这些都是很难回答的问题,也是伯林一直试图回答却从未圆满回答的问题。

这样一来,伯林多元主义的自由主义主张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只有有了自由自由才能成为可能。这也是当代语境下自由主义学者面临的共同困境。

多元主义民主主义的困境

二战之后的20年间,多元主义民主理论在西方,尤其在美国,产生了持久的、广泛的影响。然而,进入20世纪70年代后,美国社会、政治、经济发生了一系列变化,特别是经济危机、政治丑闻和社会问题的爆发和存在,使得多元主义民主理论陷入了窘境。面对危机,达尔对多元主义民主理论做了修正和发展,1982年出版的《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一书力图回答多元主义民主理论陷入困境的原因和解决办法。 1、多元主义民主的缺陷 达尔认为,缺陷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使政治不平等稳定化。即使在多头政体国家中,组织的影响、权力、资源也是不平等的。多元主义模式可能有助于各种各样的不平等,包括对于国家政府控制方面的不平等。多元主义是一种在创新性结构改变的要求面前非常保守的稳定性力量。一个国家里每一种主要的有组织的力量都阻止其他力量进行可能严重损害其实行利益的变革。结果,要迅速而有效地重新分配控制、地位、收入、财产和其他资源的结构改革是不可能实现的。 第二,扭曲公民意识。在多元主义民主体制下,个人只有通过参与一个组织才能介入政治活动,保护自己的利益。各种组织反过来创造、促进、保护、加强和维护他们成员之间的利益,通过表达和来创造、促进、保护、加强和维护他们成员之间的利益。通过表达和支持特定的利益,各种组织都阻止公意的表达。 第三,扭曲公共议事日程。多元主义民主下的各种组织因各自的利益不同,而对公共决策产生不同的影响,美国院外压力集团即是最典型的例子。 第四,最终控制的让渡。在多元主义民主体制下,各种组织错误地擅用了公共职能,有些甚至超出了立法机关的控制。因此,包括国家政权机关,都无法对各种组织实行有效控制,公众的权力被异化了。 这四个缺陷在各个具体国家中表现并不一致,而且程度也不完全一样。 2、民主自身的缺陷 不仅多元主义民主具有上述这些缺陷,达尔还指出,民主本身在当代社会中面临六个困境: 困境1:权利对功利。民主人类在基本的生存与发展得到满足后的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目的是实现人类的幸福和理想。从功利主义的角度看,民主权利就是一种功利。如果把民主看成是功利,于是问题就产生了:民主成了一种可以用主观感受来评价的制度,客观的民主主观化了。 困境2:更加排他性的人民对包容更广的人民。一切人民都是排他性的;任何人民,不管这一概念的含义有多大,都不可能包括所有人。问题由此就产生了:为什么只有这部分人享有民主而另一部分人不能享受民主呢?达尔认为,这个问题对于所有规范的民主理论都是一个大难题。这里包括两个难题:第一个难题就是人民的界限是以国家边界来划定的,但是为什么要以国家的边界来划定人民的界限呢?第二个难题就是:任何人民都不包括儿童,坚持认为包容范围更大的人民比不太大的人民更好的那些人,也无意要求包括儿童。 困境3:个人之间的平等对组织之间的平等。正如我们所看到的,除非公民的数量在所有组织里都一样,完全相等,否则组织之间的选举平等就意味着公民之间的选举不平等。这里的问题就是:不惜牺牲公民个人之间的平等而允许组织之间的平等是合理的吗? 困境4:一致性对多样性。多样性是宝贵的,这包括生活方式的多样性、宗教的多样性、语言的多样性、职位的多样性、习惯的多样性、传统的多样性、历史的多样性、价值观的多样性等。对多样性的保护根据功利主义的理由是正当的,而且多样性本身就是一种权利。但是,当差异侵犯基本权利时,人们对多样性的正确评价就会崩溃。因此,多样性可能表现为不平等、不公正、不公平。 困境5:集中对分散。达尔认为,集中就是把资源分配到中心里特定人的手中,亦即具有其自身目的的人们手中;分散就是影响的资源从中心分配出去,从而把它们转让给其他特定的人们。这两种方式都会带来问题:把大量的资源分配给中心可能会导致公民控制的损失;相反,把资源从中心转移给更加自治的子系统可能会阻止中心的统治。 困境6:权力和政治资源的集中对分散。达尔断定,从历史上来看,民主化已经意味着重新分配政治资源,减少政治不平等。当进一步民主化决不可能摆脱不利时,只要政治资源上的巨大的不平等继续存在,多元主义民主也就一定不能达到大规模民主

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

浅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 发表时间:2010-10-27T14:13:06.903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5月第3期供稿作者:侯凯中 [导读] 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具体体现,人类历史就是人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 侯凯中河南大学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河南开封 475003 中图分类号:A8 文献标识码:A 摘要:自由是人的内在本质的具体体现,人类历史就是人实现自身自由而全面发展历史。而在实践活动的层面上解决人类社会所面临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更需要我们在哲学思想上的探索和创新。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内涵的阐述,力图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个全新的理论质点和思想观念。 关键词:自由观;实践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诞生在哲学历史发展中是一个伟大的变革,具有划时代意义。但马克思并没因此回避以往的哲学问题,而是站在一个更高的哲学立场上对它们作了非常科学的解答。自由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这是由于马克思历史观的最高视角是实现共产主义,而共产主义社会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1,因此,实事求是的展现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就显的尤为必要。 一、两种哲学观的对立 从最一般的意义上讲,自由与束缚是相对立的。只有摆脱外在力量对自身的束缚,人才会感到不受约束,自由自在。所以,自由其实就是摆脱外在束缚。对自由的这种通俗解释,哲学界是没有异议的。但是,在怎样理解束缚自由的外在力量以及如何消解这种外在力量方面却存在很大分歧,而这种分歧直接体现着两种哲学思维方式之间的根本对立。 在哲学史上,传统的唯物论(旧唯物论)从主体(精神)从属客体(自然界),即主体通过服从客体进而摆脱外在力量的控制出发,把自由定义成人对必然的认知与服从。他们认为,因果必然性普遍存在于自然界之中,人时时刻刻都在这种因果必然性的制约下从事着生产活动。但是人不是被动的接受必然的约束,为了消除必然对人的外在限制,人往往是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的去认识必然,获得自由。这种自由观虽然认识到必然对人的客观制约性,也明确了认识必然对于获取自身自由的意义,但却没有抓住自由的实质,还没有意识到真正的自由不仅体现在认识必然上,更在于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支配和驾驭必然。而只有把对必然的理解纳入到为主体的需要服务的轨道上来,使其成为行动自由的前提条件时,它才能成为自由不可或缺的一个环节。事实上,即便是对必然的认识过程本身,脱离主体的实践活动也是无法完成的。由此可见,传统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由观完全是建立在机械的因果决定论的基础之上的,实际上是一种消极被动的自由观,它只单纯的强调主体被动的适应客体、服从必然。这只不过是将客体的外在限制又重新还原成主体的内在自制,本质上还算不上真正自由。这种因果决定论的自由观发展到底必然转向宿命论。正如18世纪法国的唯物论者霍尔巴赫所说的那样:“人在他的一生中没有一刻是自由的。”可见,传统唯物论在忽略了主体的能动性的同时也否定了自由本身。 与传统唯物论恰恰相反,唯心论则完全从主体出发,把主体精神的能动性无限放大,即将自由等同于在精神上摆脱外在力量的控制。这就把主体完全抽象化为一种创造客体的精神实体,把客体看做主体的附属物。这样一来,客体对主体的外在限制就变成某种表象,客体为主体所所统摄、控制,由此得出主体是绝对自由的。这实际上是唯我论的翻版。现代存在主义大师萨特对这种自由观描述的非常透彻。萨特自由观的前提是否定决定论,它虽然包含着反对宗教神学、批判理性主义的合理因素,但却从根本抽掉了事物的客观实在性,否定了自由存在的客观根据。萨特说:“自由没有本质。它不隶属于任何逻辑必然性。”既然自由不再以必然性为自身存在的依据,那它就具有了本体的意义。在萨特看来,人的存在是不受任何限定的自在自为的存在。所谓人的存在先于本质,也就可以理解为人的自由先于本质。他把人的自由无限提升至本体、本原的位置,就使自由成了偶然的、无根据的事物,成为不受任何外在力量所能限制的绝对化的东西。萨特认为,人的自由就是意识选择的自由,而这种选择是无条件的、绝对的、不受限制的。人的选择固然要介入处境,要在一定的现实中进行,但是,即便是这种处境也无法限制人的自由,因为所谓的处境只不过是人赋予世界的内容罢了。 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完全克服了传统唯物论自由观的局限性。它没有从对立的两级(主体和客体)而是首先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立场出发论述人的自由本质。 首先,在它看来,自由是人的主体性的最充分的表现。“人不是由于有逃避某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1。如果人失去了自身的主体性,只会一味的盲目服从客体,或是消极地逃避外在客观条件的限制,是永远不会获得自由的。当然,人不可能完全摆脱客体的限制。但是,人又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活动去打破这种外在力量的束缚。这才是人的自由的具体体现。人的这种既受客观条件限制又可以通过实践活动打破外在的限制,证明了人的能动性和受动性的统一。马克思主义哲学正是站在这种统一中去论述人的自由问题。恩格斯说:“自由不在于幻想中摆脱自然规律而独立,而在于认识这些规律,从而能够有计划地使自然规律为一定的目的服务。2”对此,毛泽东有着更为简单明了的概括:“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3 客观世界的必然性决定着人的外在的限制。客观世界遵循它本身所固有的规律,这些规律同时也支配着人自身的发展活动。而支配人本身的肉体存在和精神存在的规律与支配自然界的规律是同一的,“这两类规律,我们最多只能在观念中而不能在现实中把它们互相分开”4。作为一种必然性,无论是客观世界的规律还是人自身发展的规律,对于人的存在和活动来说都具有强制性。因此,人的自由是有限度的,那就是:人既无法摆脱客观必然性的约束,也不能超出当时所处的社会历史条件所限定的范围去获取自由。但是,必然性所给予的可能性的范畴是十分广阔的。因为机械决定论意义上的必然性在现实中是并不存在,它只是一种虚幻的表述。必然性必须通过大量的偶然性才能表现出来,并由偶然性为自己开辟道路。因此,必然性具有多种多样的表现形式和实现途径,使人有了更多的选择余地,也就获得了自由。可见,虽然人的存在和活动要受到必然性的限制,但是,人在必然性所规定的范围内仍然可以根据自身的实际需要作出选择和决定,并通过实践活动把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而不只是消极被动地被客观必然性所决定。 其次,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在不断肯定意识选择的自主性的同时,认为这也是人的意识的主体能动性的具体表现,它源于人的物质实践的能动性;又在不停地否定人的这种自由选择的无限制性和盲目性。它认为,必然是自由的依据,正是由于事物有客观必然性可循,人的意识才具有预见性;也正是由于客观必然性为选择提供了可能性,人的意识才能有选择的自由性。必然性既是自由的根据,同时又是自由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人的自由的本质.诚然,人不能不顺应客体,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但是,人不是外在必然性的奴隶,而是驾驭和利用外在必然性的主人.人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才是人的自由之所在.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摘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对当代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它为人类社会指明了目标和方向,为社会改造和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和蓝本,指导着公民意识和个人人格的确立与完善。同时,它还为我们提供了认识和解决矛盾的方法和原则,让人的全面发展有了现实目标和途径,有助于我们更加坚定共产主义的理想与信念。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内涵 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论述过程中,他将人类社会的发展始终贯穿于其中,因此有关自由的观点有着深刻的涵义。具体来讲,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面:生产解放、社会解放、思想解放。上述关于自由的这三个层面既有它们统一的外在表现,又有各自确定的内在界定。从哲学角度讲,马克思从实践的基础上理解并准确剖析了自由与必然之间的辩证关系,也是从实践的角度来论述自由观的。因此这种以实践来构建的基础是合理的、客观的,构建的过程也是科学的。它不仅有各自确定的界定以及构成,而且又有其统一外在的表现,而人类解放就是这种统一的外在表现。马克思、恩格斯把这种统一的外在表现准确地、非常科学地表述为共产主义社会。在共产主义社会,人类真正意义上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得到完全解放、成为真正的主人,实现完全的自由,人得到自由而全面的发展,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真正目的就在于此。而人类要实现这样一种美好追求与目标,就必须在不断地实践活动中,始终把生产解放作为基础和前提,将社会解放作为重点,将思想解放作为先导,也即是以先进的理论把人自身培养成为求真务实、信念坚定、平等互助的人,这也是促进实现美好追求与人类解放目标的动力。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当代意义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理论意义。一、从理论上为人类社会指明了追求目标和发展方向。马克思从实践的高度对自由观进行了深刻论述。他科学、客观地分析了人类的需要以及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统一辩证关系,并指出这种具体社会形态在共产主义社会是最好的诠释。我们一贯追求的目标是全面实现人类的解放,即共产主义社会的最终实现,人从人类社会和自然界中得到彻底的解放、实现完全自由,成为真正的主人,“把人的关系和人的世界还给人自己”①。这就从理论上确立了人的追求目标和社会的发展方向,从而使人的活动更加具有目的性和自觉性。 二、让我们能够对共产主义实践的理论内涵有深入地理解。马克思、恩格斯曾指出:共产主义社会的实现既是一种科学的思想体系也是一种合理的社会制度,更是一种实践运动,也就是共产主义实践。“我们所称为共产主义的是那种消灭现存状况的现实的运动。”②当然在

对罗伯斯.达尔多元主义民主论的几点看法

对罗伯特·达尔多元民主理论的思考 摘要:罗伯特·达尔是美国当代著名政治学家,西方行为主义政治学的代表人物之一。通过分析和评论近现代欧美国家学者提出的多种民主理论,达尔建立起了自己的多元主义民主理论。他的民主理论产生于20世纪上半叶资本主义传统价值衰落的时期,正如萨托利所言:“达尔的起点是熊彼特的终点。”达尔的理论弥补了熊彼特对社会团体作用忽略的缺陷,“以社会制约权力”,这是托克维尔留下的财富,由达尔发扬光大。 关键词:达尔多元民主理论缺陷困境 作为当代西方最具影响力的民主理论家,达尔的多元民主理论走在了西方民主理论发展的前沿,也反映了当代西方民主理论的最新发展。在研究西方民主政治的运转过程时,达尔深入分析了民主的优点和缺陷,提出了完善现有代议民主制的主张,并对西方社会的民主运行做出了多元主义的解释。 一、多元主义民主理论产生的思想渊源 1956年达尔出版了《民主理论的前言》,在这部著作中,达尔着重对西方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主理论——麦迪逊式民主理论和平民主义民主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1、对麦迪逊式民主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达尔认为,麦迪逊的民主理论将欧洲文化价值与美国的现实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对美国政治体制和政府模式的形成起过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且被深深地植入了美国人的政治思维之中,大多数美国人喜欢并接受了这种麦迪逊式的政治体制。但他认为麦迪逊的理论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一理论未能成功地协调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即多数人决定政府政策的“多数制”与保障少数人的自由以使他们的地位、权力和财产不受多数人的威胁和侵犯的原则。这一理论的缺陷就在于过分夸大了政府官员之间相互制约的重要性,而低估了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存在的社会制约和平衡作用。正是从这一分析中,达尔找到了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发展社会制衡。 2、对平民主义民主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在谈到平民主义民主理论时,达尔肯定了其原则的合理性。但从行为主义政治学的方法论入手,他指出了这一理论的若干不足。第一,贫民主义民主理论提出的每个公民都对某个选择有一种偏好的观点缺乏根据,因为有许多公民对选举和决策是冷漠的,达尔认为,这种反对意见没有集中问题的核心,政治冷漠不影响偏好的选择;第二,当每一种备选方案为数量相等的公民所偏好时,多数原则没有提供任何解决办法,达尔认为这种意见是正确的技术性意见;第三,任何同人民主权与政治平等的条件相容的令人满意的规则都不可能被提出来,达尔认为这一意见可以被普遍化;第四,即使存在着一个多数,仍然无法找到一种满足规则A并且同时满足某些实际要求的办法,达尔认为,在现实生活中,这一完善的状况很少出现而且成本高昂。其实,达尔反驳平民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根据就是肯尼斯?阿罗的不可能性定理。 达尔在对平民主义民主理论做了以上阿罗式的分析后,得出结论认为,民主理论不应忽视的最重要、最关键的因素是社会上的多元制衡,而不是宪法上的分权制衡,尽管后者也是民主得以实现的一个重要的先决条件。 3、对托克维尔民主理论的借鉴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实践观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实践观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和实践观姓名:戴娑 学号:080404403 专业:建筑工业产品艺术设计 摘要:在马克思主义诞生之前,“自由”就已经被人们说起,而真正赋予“自由”以科学含义的是马克思主义。正确理解掌握自由观的含义并在社会实践中准确实施,是我们坚持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关键词:自由实践马克思主义 正文:人在本质上是追求自由的存在。就最一般的意义而言,自由是同受限制相对立的,人摆脱了外在力量的限制,会感到无拘无束,自由就是对外在限制的摆脱,问题在于如何才是摆脱了外在限制,以及如何才能摆脱外在限制。对此,哲学家们遵循着两种不同的思维方式,一种是使主体服从于客体,即主体通过对客体的顺从而摆脱外在的限制获得自由。一种是赋予主体的精神以无限的能动性,即主体依靠在精神上摆脱外在的限制而获得自由。前者是旧唯物主义哲学的自由观,后者是唯心主义哲学的自由观,这两种自由观都是片面的。与上述两种片面的自由观不同,马克思主义哲学立足于积极能动的社会实践的观点来说明人的自由的本质。诚然,人不能不顺应客体,不能不受到外在客观必然性的限制,但是,人不是外在必然性的奴隶,而是驾驭和利用外在必然性的主人。人能够运用自己的实践力量去打破外在的限制,这才是人的自由之所在。正如毛泽东所概括的,“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对客观世界的改造”。 一 自由是人的根本存在形式,而且是一种不断变化的形式。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是人在征服外在自然的前提下不断改造和提升人的自身自然的过程。因此何谓

人的自身自然,甚或人的自身自然的提法是否有理由成立,就成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得以立论的先决条件。说到底外在自然与自身自然的区分问题就是对人性认识的方式问题,即人性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人性的内容能否改变和应否改变,近代的资产阶级思想家在这个问题上往往从抽象的人性论出发,坚持人的存在形态的个体性原则,并在这个基础上强调人的自由在于以个体为本位的自由和发展,私有制制度就成为了体现这种自由的制度基础。与之相反,马克思主义始终坚信人的存在形态是个体与整体的统一,主张人性的内容是随着人类劳动实践的发展而不断获得展开和走向完善的。 劳动的组织性决定了人的社会性,也决定了人的主体自由能力只能是在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交往中得到实现。从这个意义上说正是因为劳动的中介作用,人类作为自然的存在与作为社会的存在才是统一的。从人类对自然界的关系而言,自人类作为一种自由自觉的运动物出现之后,自然界就已经不再是其原有意义上的自然了,而是留下了人的自由印记的人化了的自然。随着人类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整个自然界越来越深刻地打上了人的活动、人的意志的烙印。于是,劳动已经不只是单纯的人和自然界的物质交换活动,而是劳动产品作为劳动的对象化成为人的本质的外化。因此,“自然界的属人的本质只有对社会的人来说才是存在着的。因为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对人说来是人与人之间联系的纽带,才对别人说来是他的存在和对他说来是别人的存在,才是属人的现实的生命要素。只有在社会中自然界才表现为它自己的is achieved Yibin city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powerful guarantees 1, and improve land resources of using efficiency, intensive using road traffic resources according to Yibin city center city city population fast growth of need, 2030 city construction with 属人的存在的基础;只有在社会中人的自然存在才成为人的属人的存在,而自然界对人说来才成为人。”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及实现自由所需的条件资料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及实现自由所需的条件 【作者】王北生/刘隽华/张琼【作者简介】作者单位:河南大学,河南农业大学【内容提要】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广阔而全面:指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体力和智力的协调统一发展;物质的获取与精神的丰富达到有机的统一;不仅包括个体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而且包括全体社会成员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实现自由需要考虑人自身的主观条件、从社会出发的客观条件和从行动出发的实践条件。【关键词】哲学/自由/含义/条件 一、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含义具有广阔性和全面性马克思主义意义上的自由观,其含义是广阔和全面的,不是指个体的一时一事的自由获得,也并非局部范围的自由获得,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是同他们哲学上讲的人类的彻底解放,科学社会主义讲的共产主义的最终实现,哲学抑或教育学上理解的人的全面发展相一致的,人类最终由“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人类最终摆脱自然、社会和自身的各种束缚而成为自然的主人、社会的主人和自身的主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反映了人之主体的最高理想和完美的价值追求——实现自身的全面自由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观点,自由的含义具有广阔性和全面性,它不是指单一的发展人的身心的某一种能力,而是指人的身心的各种能力都得到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真正成为自然界,成为社会和自身的主人,从而达到自由的境地。自由的广阔性与全面性包含以下三方面含义:(一)指人的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有机结合,体力和智力的协调统一发展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类社会最终要从片面发展走向全面发展,“用那种把不同社会职能当作互相交替的活动方式的全面发展的个人,来代替只是承担一种社会局部职能的局部个人”。(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版,第1卷,第535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5月出版。)获取真正自由的人必须是全面发展的人,首先应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有机结合,体力和智力和谐统一、充分而自由地发展。否则,只在某一个方面有所发展,而不能使自身的体力和智力有机、和谐地自由发展,那只能叫“片面化发展”,片面化是与马克思主义讲得自由无缘的。马克思恩格斯曾在著作中指出了在当时的资本主义和工场手工业状态下人的发展的片面性和不自由。恩格斯在《共产主义原理》中指出:“生产的社会管理不能由现在这种人来进行,因为他们每一个人都只隶属于某一个生产部门,受它束缚,听它剥削,在这里,每一个人都只能发展自己能力的一个方面而偏废了其他各方面,只熟悉整个生产中的某一个部门或者某一个部门的一部分。”(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版,第1卷,第223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年5月出版。)马克思在《资本论》中也指出:“工场手工业把工人变成畸形物,它压抑工人全面的生产志趣和才能,人为地培植工人片面发展的技巧……个体本身也被分割开来,成为某种局部劳动的自动的工具。”(注:马克思:《资本论》,第1版,第1卷,第399页,北京,人民出版社,1975年6月出版。)只熟悉生产的一个部门的一部分和成为局部劳动的自动工具谈何自由。只有熟悉生产的各个领域,成为生产的主人,具有多方面的发展能力和志趣、爱好,能根据社会需要轮流从一个生产部门转到另一个生产部门,这才能谈得上自由而全面地发展。而这就必须做到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有机结合,体力和智力的和谐、统一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二)指物质的获取与精神的丰富要达到有机的统一真正的自由必须是在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达到丰富,有机地统一起来。只在某一方面取得发展,尤其为了取得某一方面的发展

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点思考

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的一点思考 内容摘要:“自由”一直是贯穿于人类历史进程中不可缺少的主题,而马克思主义自由观更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部分。马克思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思想家,还是一位终身为人类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不懈奋斗的革命导师。他对人类自由的理解非常独特。在他看来,人的自由不应该仅仅是一种理性形式的自由,也应该是一种现实社会的自由。本文通过对马克思主义自由观产生历史背景到其理论的形成阐述,对自由观给予一定的思考。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自由思考 自由,英语“freedom ”德语“die Freiheit”作为古代历史和现代历史的一个共同主题,英国历史学家阿克顿教授曾说:“无论哪一个民族,哪一个时代,哪一个宗教,哪一种哲学,哪一种科学,都离不开这个主题。” 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认为,人的自由是由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生产力的发展是人自由实现的现实基础。 一、自由观点的历史进程 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似乎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历史。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最高理想。在追求自由的过程中一直伴随着人们对自由与必然关系的认识与探索,但是由于人们所处的社会历史阶级、社会背景各异,文化氛围浓厚不一,以及个人志趣差异,就出现了人们关于自由与必然关系的不同认识与理解。对于自由的观点,人们更多的可能是从哲学及政治学这两门学科来进行研究的,因此,本文对自由观的历史进程将踏寻着西方哲学历史的发展足迹谈论。 从古希腊罗马时期开始,柏拉图在他的《理想国》一书中就曾提出:社会必须有哲学王统治,如果对人的自由不加以限制,社会将陷入混乱和暴政。在自由状态中,政客可能会蛊惑人心,利用民众的无知窃取权力,成为暴君。亚里士多德认为,“平民主义政体的精神为自由,自由的要领之一体现与政治生活为人人轮番当统治者或被统治者。另外一个要领体现为人生应任情而行,各如所愿”。1到罗马时期最具有自由色彩的思想家西塞罗所提出的自由观则同他对自然法的解释密不可分。这其中带有强烈的个人主义色彩和平等的理念。那时起人们1梅新波,《论二十世纪西方的自由观》首都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4)

对达尔多元民主理论的思考

对达尔多元民主理论的思考 ——《民主理论的前言》读后感 摘要:罗伯特·达尔的《民主理论的前言》问世于1956年,作者认为民主理论经过若干世纪的发展,无论是具有伦理特学特征的民主理论还是作为一种描述性的民主理论都是令人相当不满意的。正因如此,在此书中首先介绍了“麦迪逊式民主”和“平民主义民主”,并在对这两种民主进行批判继承和充分吸收托克维尔的“以社会制约权力”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多元民主理论。本文主要从对民主的基本模式入手,理顺达尔多元民主思想产生的渊源,分析达尔的多元民主观及其困境。 关键词:罗伯特·达尔麦迪逊式民主平民主义民主多元民主 一、当代最杰出的民主理论家罗伯特·达尔 罗伯特·达尔是美国耶鲁大学政治学的荣休教授,是60年代美国政治科学行为革命的领导者之一,曾于1966 —1967 年担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达尔一生著述颇丰,为大多数中国学者所熟知的著作包括1956年的《民主理论的前言》,1971年的《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1982年的《多元主义民主的困境——自治与控制》、1989年的《民主及其批评者》、1999年的《论民主》。在《民主理论的前言》中,达尔提出了著名的多元民主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在民主整体中存在着多个权力中心,它们广泛分布于民族国家的政府、利益集团和公民之间。对于权力的制约必须依靠各种权力中心组成的公民社会,以社会制约权力。另外在《多头政体:参与和反对》一书中,达尔认为与其他形式的民主相比,一个以政治商讨、竞争性选举和多元精英为特征的多头政体才是现代民主的惟一模式,达尔并给出了实行这样的民主所需的七项政治制度,并说明了为什么这些条件有利于多头政体的政治制度的发展和稳定。 《民主理论的前言》虽篇幅短小,但是内容却很精炼。作为民主思想理论的经典,其提出的多元主义民主被认为是最近几十年民主发展的主流方向。通过与其他形式的民主理论的比较,我们能较为深刻地领悟各种民主理论的优劣。 二、《民主理论的前言》的内容概述 《民主理论的前言》一书主要探讨的是如何刻画在现实世界中正在运行的民主制度。在本书中作者没有首先直接给出自己对于民主的定义,而是首先对当今世界两种具有代表性和影响力的“麦迪逊式民主”和“平民主义民主”作出了自己的批判性解读,而后在借助托克维尔“以社会制约权力”这一思想的基础上提出了自己的多元民主理论,并列举了八个满足“多元政体”的组织所必须具备的限制条件。作者认为,以往的民主理论大多相信宪法制衡的必要性,“夸奖宪法分权在抑制多数人和少数人感情上的效能,但是我们经常忽略由社会分权施加制约的重要性。然而如果多元政体理论大致可靠,那么在缺少一定的社会先决条件的情况下,任何宪法的制度性安排都不可能产生一个非暴政的共和国”[1],在全书中多元民主理论是全书的论述重点。具体说来,全书的架构如下:在第一章中,作者对“麦迪逊式民主”的概念进行简单阐述,而后对这种民主的四个定义、一个基本公设和十个假设进行了逻辑上的分析。并对此种理论进行了评价,他认为“麦迪逊在逻辑和经验上的不足之处,似乎很大程度上起因于他不能调和两种不同的目标”。[2] 在第二章中,作者没有直接给出关于“平民主义民主”的定义而是首先通过引用一些民主先贤的话语提出“多数人主权”和“多数人统治”这一术语。在本章的后续篇幅中作者根据上述的俩个命题导出了隐含于多元主义民主中的四个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 马克思恩格斯对人的自由问题作了历史的、经济的和社会的考察和研究,批判地继承了欧洲近代资产阶级自由思想的合理因素,肯定了西方传统文化中的“政治自由”和“理性自由”等提法,并剔除了传统自由观和近代资产阶级自由观的糟粕,科学地揭示并阐明了自由的本质、来源及其历史发展等基本问题,创立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自由观。 1.实践自由观 所谓实践自由观,即认为人的自由源于人的劳动实践,是人依据对必然性的认识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人自身所取得的成果。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绝不是像近代自由主义人权论者所说的那样,是来自人的自然本性,而是来自人们的劳动实践创造。没有人们劳动实践改造自然、改造社会和人自身,就不会有什么自由。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讲自由,这种自由就是虚构的,没有实际意义。 马克思反对亚当·斯密把自由、幸福理解为逃避和摆脱劳动,指出:“人不是自由逃避某种事物的消极力量,而是由于有表现本身的真正个性的积极力量才得到自由。”“自由见之于活动恰恰就是劳动。” 2.历史自由观 所谓历史自由观,即认为自由不是先天就有、自然存在的,而是历史的产物;自由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而发展,随着历史条件的变化而变化的。马克思恩格斯强调,人的自由是和物质生产、社会进步相联系的。历史已经证明并将继续证明,自由“必然是历史发展的产物。最初的、从动物界分离出来的人,在一切本质方面是和动物本身一样不自由的。但是文化上的每一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类的历史就是从不自由到自由,从较少和较低级的自由到较多和较高级的自由的发展史,但同时,他们从历史唯物主义出发,清醒地看到了自由的社会历史性,看到了在以私有制、阶级对立为基础的社会中自由的阶级性,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此作了科学的论述。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是对必然的认识和客观世界的改造,而认识和实践都是在一定社会历史中进行的,都是随着社会历史的发展而发展的,那么,当然也就是一定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 3.有限自由观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是相对的,是有限度的,而不是绝对的,无限度的。自由与限制是对立的统一。人的自由实际上是相对于限制和束缚而言的。没有限制就无所谓自由。正是由于无所不在的限制的存在,人才要不断追求自由,人的自由的最初含义也才由此而确立。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人们的自由总是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限制的。 马克思指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是他们并不是随心所欲地创造,并不是在他们自己选定的条件下创造,而是在直接碰到的,既定的,从过去承继下来的条件下创造。”“人们每次都不是在他们关于人的理想所决定和所容许的范围之内,而是在现有的生产力所决定和所允许的范围之内取得自由的。 4.积极自由观 所谓积极自由观,即认为要获得自由就必须拥有自由的资源和能力,而只有通过积极努力,才能取得这些资源和能力。马克思恩格斯认为,自由不仅意味着个人享有抽象的权利,而且还意味着个人有能力、有资源享受这种权利。人的自由不是什么上帝、神仙赐予的,而是人类自身努力奋斗的成果。人们要摆脱自然的各种束缚和限制,在自然中获得自由,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自然规律,并按照自然规律来改造自然;而人们要解决社会的各种压迫、剥削问题而在社会中获得自由,就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社会规律,并按照这个规律来改造社会。 马克思恩格斯把自由的获得与社会的经济发展联系起来,阐明了社会经济发展、商品经济关系对于自由的基础性、决定性作用。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深入分析了社会经济发展在人类获取自由过程中的基础性作用,阐明了只有在生产力水平提高、社会经济发展、物质财富极大丰富的基础上,人类才能建立起自由王国,获得真正的自由。因此,自由是在积极地创造社会财富的过程中获得的。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从自然力的盲目的控制下获得解放,另一方面是将人从社会关系的盲目控制下解放出来。

罗伯特 达尔的多元民主理论综述

罗伯特达尔的多元民主理论综述 -------对麦迪逊式民主理论的批判性借鉴: 著名的民主理论研究者戴维?赫尔德曾经讲:“尽管熊彼特和韦伯的研究是多元主义最主要的来源,但是,多元主义的知识参照系却首先是由两个思想流派确定的:即美国民主理论中麦迪逊主义的遗产和认为人们必然要竞相追求利益满足的功利主义观点。1956年达尔出版了《民主理论的前言》。在这部著作中,达尔着重对西方两种最具有代表性的民主理论——麦迪逊式民主理论和平民主义民主理论进行了分析和批判。 达尔认为,麦迪逊的民主理论将欧洲文化价值与美国的现实国情有机地结合起来,不仅对美国政治体制和政府模式的形成起过决定性的影响作用,而且被深深地植入了美国人的政治思维之中,大多数美国人喜欢并接受了这种麦迪逊式的政治体制。 达尔指出,麦迪逊式的民主理论有十个假设: 假设1:如果不受到外部制约的限制,任何既定的个人或个人群体都将对他人施加暴政。 假设2:所有的权力(无论是立法的、行政的还是司法的)聚集到同一些人手中,意味着外部制约的消除。外部制约的消除导致暴政,因此,所有的权力聚集到同一些人手中意味着暴政。 假设3:如果不受外部到制约的限制,少数人将对多数人施加暴政。 假设4:如果不受外部到制约的限制,多数人将对少数人施加暴政。 假设5:对于一种非暴政共和的存在,至少有两个必要的条件:第一个条件:必须避免所有的权力,无论是立法的、行政的还是司法的,聚集到同一些人手中,无论是一个人、少数几个人还是许多人,以及无论是通过世袭的、自封的还是选举;第二个条件:必须对宗派加以控制,以致他们不能采取不利的行动,损害其他公民的权利,或者损害社区的持久凝聚的利益。 假设6:经常的普选将不会提供一种足以阻止暴政的外部制约。 假设7:如果要控制宗派,避免暴政,那么就必须通过控制宗派的后果来实现。 假设8:如果一个宗派由不足多数人组成,那么可以实施立法机构中关于投票的“共和原则”来控制之,这就是说,多数人可以否决少数人。 假设9:如果选民在利益上是众多的、广泛的和多样的,那么多数人宗派的发展就能受到限制。 假设10:如果选民在某种程度上是众多的、广泛的和多样的利益,那么多数人的宗派就不大可能存在,如果的确存在的话,它也不大可能像一个统一体那样行动。 达尔认为麦迪逊的10个民主假设要么是定义式的,要么是经验式的,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一理论未能成功地协调两个相互冲突的目标,即多数人决定政府政策的“多数制”与保障少数人的自由以使他们的地位、权力和财产不受多数人的威胁和侵犯的原则。这一理论的缺陷就在于过分夸大了政府官员之间相互制约的重要性,而低估了一个利益多元化的社会中存在的社会制约和平衡作用。正是从这一分析中,达尔找到了自己理论的出发点:发展社会制衡。 二、多元主义民主理论的基本内容 1、对民主的界定

西方民主制度的局限性与发展困境

西方民主制度的局限性与发展困境 关于资本主义民主制度,马克思早在《共产党宣言》中就指出:“现代的国家政权只不过是管理整个资产阶级共同事务的委员会罢了。”①20世纪70年代以来,资本主义民主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包括选举制度更加完善,权力竞争更加公开化和透明化,与此相适应的政党政治活动的范围和基础也更加广泛。一些资产阶级学者一直鼓吹资本主义民主的优越性和普世性,尤其是东欧剧变之后,西方一些学者(以日裔美籍学者福山为代表)得出了“历史的终结”的结论。福山认为,在后冷战时期的世界中由于自由主义民主解决了人类所有真正的重大问题,“构成历史的最基本的原则和制度可能不再进步了”②,历史因此到达终点。 而有的人则更为直接地将普世价值与西方民主画等号。如1999年印度籍哈佛大学教授阿玛蒂亚·森在1999年美国《民主》杂志第3期上发文,就直截了当地提出了“民主政治是普世价值”③的论断,认为“民主政治的普世性就像善行一样,是没有边界的”④。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在“西方”和“非西方”文明的分析中,实质上把西方文明等同于资本主义所谓的“民主”“自由”“人权”等价值观,而非西方文明则意味着权威主义或专制主义。 与此相对的是,西方诸多学者从未停止过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批判,如马尔库塞就对资本主义民主程序进行过批判。他说:“因为赞同法西斯制度(而且可以说是真正赞同这样-种制度)也可能符合民主程序。”⑤戴维·赫尔德在其所写的《民主的模式》一书中也指出了自由主义民主并不是唯一的民主模式。英国学者拉尔夫·密利本德在其《英国资本主义民主制》一书中认为,资本主义民主并不是它所宣称的那样可以让民众表达意见,因为“资本主义制度和所有其他统治制度一样,历来需要并且目前更其需要遏制来自下层的压力”①。德国学者马丁在其《全球化陷阱:对民主和福利的进攻》一书中更是对资本主义民主扩张所造成的后果进行了深入分析。戴维·施韦卡特在《反资本主义》一书中认为,资本主义民主选举是让“财富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提高让正式的民主程序反映有钱人利益的可能性”②。此外,罗伯特·赖克的《资本主义与民主开始分道扬镳》(《科学社会主义》,2008年第1期)、艾伦·梅克森斯·伍德的《民

论马克思主义自由观

论自由 “生命诚可贵,爱情价更高, 若为自由故,二者皆可抛 ——裴多菲·山陀尔” 摘要: 自由,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真理之一。近年来,由于时代的变迁与经济的发展,经济全球化趋势逐渐加强,随之而来的人类生存方式发生了巨大变革,人们越来越重视对自由的研究与认识,对自由的观念也逐渐由“自利德性”的古典自由主义演变为当代自由主义,本文以论现代社会自由观为题,展开对自由观的探究。 引言: 当今社会是这样一个时代:几乎所有的社会道德与经济政治活动,都要首先宣称其与自由有一种"必然”的亲缘关系.自由如今就像女神,人人都礼赞她,至少在口头上,不仅仅自由是哲学的主题,毋宁现在社会的主题就是自由,无论是哪个层次上的,以及那种意义上的自由,现代社会总是戴着"自由的心灵”或者至少"自由的面具"。但与此同时,很多思想家又发现,今天的人民却正是在自由的名义下被迫害,监禁和折磨着,自由被充斥了太多不属于自身的内容,究竟何为真正的自由?本文试以自由与人生的价值观来解析自由。 “自由”,源出拉丁文,原意是从被束缚中解放出来。在政治上,自由是指在社会关系中受到保障或得到认可的按照自己意志进行活动的权利。政治上的自由是以法律的形式加以规定和明确的。马克思义

的自由观认为,自由是具体的,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其不同的内容.不同的阶级对自由的理解和要求也各不相同。自从阶级产生以来,自由是有阶级性的。古罗马奴隶起义提出的自由,是要求从残酷的奴隶的剥削和压迫下解放出来。在封建社会末期,欧洲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的政治口号,要求“个性自由”、“政治自由”、“贸易自由”等,目的是反对封建专制制度,建立自由竞争的资本主义社会。在阶级对立的社会,剥削阶级占有生产资料,掌握国家政权,在经济上和政治上居于统治地位,广大劳动群众则处于被剥削、被统治的地位,因而在他们之间没有共同的自由可言。有剥削阶级的自由,就没有被剥削阶级不受剥削的自由。剥削阶级的自由,是建立在被剥削阶级不自由的基础之上的。资产阶级的自由观念,在反对封建制度的斗争中起过进步作用,但又有很大的局限性。它表面上要求一切人都有自由,但实际上要求的不过是资产阶级的自由。对于无产阶级来说,它无非是要求“自由地”出卖劳动力。只有在消灭了剥削制度的社会主义社会,无产阶级和广大群众当家作主,共同享有对生产资料的所有权和支配权,并在这个基础上享有管理国家的权力,才可能获得广泛的、真实的自由。在我国,公民享有人身、言论、通讯、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和宗教信仰等自由,并得到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还认为,自由是相对的,没有不受任何限制的绝对的自由。具体来说,限制有两种,一种是积极的限制,这是自由的条件,一种是消极的限制,这是自由的桎梏。在社会主义制度下,自由和纪律存在着对立统一的关系,它们是不可分割的。人民享受着广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极其对当代大学生自由观的现实意义

马克思主义的自由观及对当代大学生自由观的现实意义 摘要:自由是人类更古不变的话题马克思的自由观作为其价值观的核心,强调其最终目的是实现人全面自由的发展。本文在分析了马克思的自由观与西方自由观的本质区别的基础上,揭示了马克思自由观的真正内涵,由此针对当代大学生自由观的现状,提出了一些培养建议。 关键词:马克思自由观当代大学生建议 实现自由是全人类共同的梦想,更是凝结了中国人民的美好理想和价值愿望。自由,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命题,它把人的全面自由发展作为共产主义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当代大学生作为社会的精英,民族的希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和建设者,他们的自由观不仅事关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成功,更关乎国家的昌盛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探讨马克思主义自由观视野下的大学生自由观培养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西方自由观与马克思自由观的区别 自由的观念在西方流传已久。从古希腊苏格拉底的”认识自我”到伊壁鸠鲁提出的”原子偏斜说”、莱布尼茨的”单子论”,一直到笛卡尔的“我思故我在”、康德的“道德律”、萨特的“自由选择”,其中都或多或少地表达了自由的观点。纵观整个古希腊(罗马)哲学,关于自由的论述是比较粗糙的。到了中世纪,强大的经院哲学统治了一切,自由的观念则几乎完全被压抑了。 从文艺复兴以来,自由观作为向当时黑暗的禁锢人性的基督教进行反抗的最强大的武器,起到了推动社会进步的积极作用。伴随着这一切,西方的自由观在康德那里也达到了一个顶峰。康德的自由理论基于一条先天的道德律,即:无论做什么,总应该做到使你的意志所遵循的准则永远同时能够成为一条普遍的立法原理。[1]这条道德律的实质在于,它表示了意志的“自律”即“自由”。在康德看来,意志的自由决不意味着意志不从属于任何规律,只是意味着它从属于自己订立的规律,“敬重”自己订立的规律;人可以摆脱自然规律的支配而完全按照理性为自己订立的法则即所谓道德律行动,因而,自由是可能的;道德世界是一个与“必然王国”无关、独立于现实世界的“自由王国”。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康德所说的意志的自由是基于理性的,强调的是只重动机不重结果的对道德律的“敬重”即自律。而这种“唯动机论”随着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变得越来越无法适应资产阶级开拓市场、掠夺资源的需要。因为,这时的资本主义需要的是结果(效益)而不是动机。为了在哲学上给这种利益经济以强大的理念支撑萨特的“自由选择”理论应运而生。萨特认为:“人不仅是理性的自由,而且也是感性的自由,人是绝对的自由。“如果说在康德那里个人心里还有理性的自律的话,那么到了萨特那里,这点理性的自律也没有了。因为,萨特认为人是被“抛入”到这个世界上来的,人生来就是那选择的自由,就不得不自由。在萨特眼里,集体、国家、社会的概念是不真实的,唯一真实存在的只是人,单个的个人。 以上我们分析了西方的自由观及其代表人物,下面我们来分析马克思的自由观。“马克思关心的是人,而且他的目标就是要让人从物质利益的支配下解放出来,让人从他自己的安排和行为所造成的束缚自身的牢笼中解放出来。如果人们不理解马克思这一关注点,那就永远无法理解马克思的理论”[2]。弗洛姆的这番话表明,马克思并不是只重物而忽视人的作用的,而这恰恰是许多人认为马克思主义已经过时的重要原因。 青年马克思的思想标志是《手稿》。在书中,他提出了“类”(群体)的本质就是自由自觉的活动的思想,而类的自由的最高范畴是人类的解放。这部手稿的基本概念是“异化”与“自由”。异化的核心是劳动的异化;自由的主体则是类,自由被认为是类的本质,人类的解放就是类的本质的复归。1845年,以《德意志意识形态》为标志,马克思的思想进入成熟期。在批判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