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节约用水规划

上海节约用水规划
上海节约用水规划

上海节约用水规划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上海市节约用水规划

上海市水务规划设计研究院

同济大学

水利部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二○○三年五月

前言

水是城市发展的命脉。21世纪上海将建成中国最大的经济中心和航运中心、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并将逐步建成国际经济、金融、贸易中心城市之一和国际航运中心之一。2010年世博会的申办成功必将使上海的发展跃上新的台阶,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定位要求城市的经济、科技、社会、人口素质、城市设施和生态环境有较大的发展,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为支撑。

节约用水是在一定经济技术条件下,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降低在使用过程中的浪费和减少污水排放为目的,所采取的工程、技术和管理等各项综合措施的行为。节约用水是实现水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重要途径,有利于缓解优质水资源缺乏的矛盾,保障供给城市优质饮用水;有利于减少污水和废水的排放量,减轻对河道的污染,改善和保护本市的水环境;有利于提高用水效率,实现水资源的优化配置,满足水资源的供需平衡;有利于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提升产业层次,提高城市品位。

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关心和领导下,上海的节约用水工作取得了很大成绩,2000年5月组建成立上海市水务局又为新形势下开展节水工作提供了良好的体制保障。水务局成立以来,陆续完成了“上海市水资源普查报告”、“上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纲要”及多项水资源的专项

规划(如供水专业规划,排水专业规划等)的编制,2002年11月上海市被评为国家节水型城市。本规划在上海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的组织下,在市经委、市建委、市水利排灌处、市给水处的大力协同下,在“上海市节约用水指标体系”、“上海市万元GDP用水量指标体系研究”、“上海市工业节水规划”、“上海市综合生活节水规划”、“上海市农业节水规划”、“上海市节约用水支持保障体系”、“节约用水方案的投资效益分析”等七个子专题研究的基础上所形成的一份全社会、全行业、全覆盖、全过程的综合性、指导性的节水规划,将为节水管理工作指明发展的方向,也有利于市政府水务管理部门对新一轮各项专业规划进行指导和协调,发挥规划的最佳综合效益,使上海的节水工作在新世纪里取得更大的进步。

第一章总论

1.1. 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围绕上海市建成世界级城市和提高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目标,进一步转变观念,强化综合管理,依靠科技进步和机制创新,巩固和扩大节水型城市的创建成果,推进全社会、全行业、全覆盖、全过程的节约用水工作,发展节水型工业、农业和服务业,科学合理和高效利用水资源,全面建设节水防污型社会,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支持上海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2. 规划方针

本规划紧扣以下基本方针:

1.围绕一个核心:节水减污,合理高效

2.建立一个体系:以万元GDP用水量为基础的科学指标体系

3.注重二个结合: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机制相结合

工程性措施和非工程性措施相结合

4.突出三个重点:农业节水要挖潜

工业节水要强化

生活节水要起步

5.强化四个方面:体现全社会的节水意识

体现全覆盖的节水管理

体现全行业的节水行动

体现全过程的节水途径

6.实现五个提高:提高节水意识

提高管理水平

提高科技含量

提高用水效率

提高产业层次

1.3. 规划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2.《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供水节水和水污染防治工作通知》

3.《中国城市节水2010年技术进步发展规划》

4.《全国节水规划纲要(2001~2010年)》

5.《全国农业节水发展纲要》

6.《关于印发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的通知》

7.《全国节水灌溉“十五”及2010年发展规划》

8.《上海市城市总体规划》

9.《上海市水资源综合规划纲要》

10.《上海市供水管理条例》

11.《上海市节约用水管理办法》

12.《上海水务发展“十五计划和2015年规划纲要”》

1.4. 规划原则

1.全面规划、突出重点

节水规划既要遵循节水工作的一般规律,体现全社会、全覆盖、全行业、全过程的节水途径,全方位的节水措施和多层次的节水方法,又要根据上海节水工作的实际情况,突出节水重点对象,制订主要对措。

2.因地制宜、合理用水

既要从上海市水质型缺水城市的矛盾出发,严格推行节水政策,又要依据上海市水源条件和不同行业、不同区域的用水特点制定出合理高效的节水措施,从而提高用水效率,保护水环境,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用水需求。

3.建管并举、重在管理

工程措施、基础管理一起抓,以管理手段为主,大力发挥政策法规、水价机制的导向作用。

4.分类指导、分步推进

应以水资源的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为核心,对工业节水、农业节水、生活节水进行分类指导;在规划的近、中、远期三个阶段有步骤地推进实施节水措施。

1.5. 规划范围和期限

规划范围:

本规划涵盖范围为上海市行政区域。

规划期限:

本规划基准年为2000年,规划的终期年为2020年。规划编制共分近期(2005)、中期(2010)、远期(2020)三个阶段。

1.6. 规划目标

本规划旨在:建立科学体系,强化节水管理;合理配置资源,提高用水效率;减少污水排放,保护生态环境;调整产业结构,培育节水产业;增强节水意识,建设节水社会。

近期(2005年)继续保持国内节水领先水平,万元GDP取水量158立方米/万元,计划用水率70%,用水重复利用率45%。

中期(2010年)达到中等发达国家节约用水水平,万元GDP取水量113立方米/万元,计划用水率85%,用水重复利用率50% 远期(2020年)达到发达国家节约用水水平,万元GDP取水量52立方米/万元,计划用水率95%,用水重复利用率55%

第二章上海市节约用水潜力分析

2.1.水资源概况

上海市的水资源由本地水资源和过境水资源两个部分组成。本地水资源量(包括地下水)平均为×108立方米,过境水资源主要来自于太湖流域和长江干流;其中太湖流域来水平均为×108立方米,长江过境水平均为9335×108立方米,上海市地区的水资源总量约为×108立方米。2000年的统计资料表明当时全市总取水量达到×108立方米,由此可知,上海的用水主要依靠过境水资源。

2.2.节约用水现状

1.节水机构和管理网络

上海的节约用水工作开展较早。市计划用水办公室原设在市自来水公司,行使着部分政府行政管理职能。1990年4月,市公用局设立了市给水管理处,市计划用水办公室划归公用局,与市给水管理处合署,实行两块牌子、一套班子,本市节约用水工作正式纳入政府行政管理、依法管理的轨道。在政府机构改革中,上海成立了水务局,作为本市水务管理的行政主管部门,市水务局主管本市节约用水工作,市给水管理处负责具体组织实施和日常管理、监督工作。

为了加强对本市节水工作的领导,市政府设立了市节约用水办公室,由市水务局、市经委、市建委、市环保局、市住宅发展局等组

成。具体办事机构设在市水务局,并设秘书长。

详见以下网络图:

2.法规法制建设

为加强本市节约用水工作的管理,上海制定了一系列供水、节水方面的法规,形成较系统的节约用水法规体系,具体见表2-1。

上海市供水管理地方性法规、政府规章、规范性文件表2-1

3.节水成果

自1998年大力推进城市节水工作以来,本市创建节水型城市的工作已取得明显成效,对照建设部、国家经贸委、国家计委联合发布的《节水型城市目标导则》中各项考核指标:城市节水基础管理、节

水法规、节水组织机构、地下水管理、计划用水、工业节水、城市公共供水等30项内容都已基本达标,至2000年,全市已有万多户用水单位实行了计划管理,城市计划用水率已达95%以上;年平均完成节水项目500余项,年节水量约2亿立方米;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达到%,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除电冷)降至立方米,万元国内生产总值取水量为238立方米。上海已连续三次被国家三部委评为“全国节约用水先进城市”,2002年11月被国家经贸委、建设部评为全国节水型城市。

2.3.节水潜力分析

1.农业节水潜力分析

农业节水一方面依靠推广节水农业生产,科技节水,同时源于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从“十五”到2010年,上海农业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大力发展种源农业、创汇农业、设施农业、生态农业。实现农业发展重点突破,推进以传统农业为主的城郊型农业向以现代农业为主要特征的都市型农业转变,农业增产方式由粗放型、数量型向集约型、质量型方向转变,农业结构由单一的初级产品型向种养加一体化、产加销一条龙的复合产业转变。

全市的农业需水量预测包括农田灌溉用水、林业用水、渔业用水三个方面。根据不同水平年、不同来水条件预测规划期间的需水量情况如表2-3所示。

全市不同水平年、不同来水条件农业需水量表2-3

83

节约水量情况见表2-4。

农业节水量预测表2-4

83

2.工业节水潜力分析

上海工业的节水潜力可以从预测的工业GDP增长情况、万元工业GDP用水量的变化情况来估算,见表2-5。

工业节水量预测(含火力发电)表2-5

工业节水量预测(不含火力发电)表7-2

3.生活节水潜力分析

城镇生活节水要与城市化进程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相适应,通过采取多种措施,实现对有限的水资源的合理分配与可持续利用。从以下一些方面可以看出,上海市在城镇生活节水方面存在着很大的节水潜力。

目前本市居民住宅还存在大于9L的卫生便器水箱,与节水型卫生便器相比,每户居民每天可节水45L,一年可节水立方米。

上海在城市污水回用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节水潜力,按《上海市污水系统专业规划》,至2020年,上海全市污水处理率达90%,回用水源很丰富,而且潜在回用水市场也很宽阔,据估算,2000年全市绿化用水量约为13797万立方米,全市洗车用水量约为1954万立方米,浇洒道路用水量约为916万立方米,全市公共厕所用水量约为295万立方米,以上四项公共用水量总和为每年17000万立方米左右。若部分用水可以以污水厂处理后的回用水取而代之,不仅可以减少排污,而且可节约大量的清洁水资源。若能以城市污水厂为中心建设区域性再生水供水系统的示范工程,对二级出水进行深度处理,回用水通过管道输送给周围的公园、街道、住宅小区浇灌绿地,以及喷洒道路、洗车等用途。

高等院校和寄宿制中学中存在着较为严重的浪费水现象,是城镇生活节水工作的重点,对学生公寓用水实行计量则可有效地控制浪费水量。上海市2000年共有高等院校、寄宿制中学在校学生人数约万人,基于目前上海高校学生居住公寓情况预测:今后几年中学生公寓居住率将继续扩大,按其中20%学生住学生公寓计,则居住学生公寓的学生总人数将达到万人。现上海市高校学生人均日用水量为300升/人.天,考虑到学生用水量中仅有一部分是产生在公寓内,预计安装水表

可以将学生人均日用水量降低到250升/人.天,则上海市高等院校和寄宿制中学年节水总量可达102万立方米。

管网漏失每年浪费了大量的水资源。目前上海市供水企业根据管网普查结果,制定了详细的管网改造计划,加大管网改造力度。重点对60、70年代期间铺设的管道及材质差、经常爆管、积垢淤塞的灰铸铁管道进行改造。在管网改造过程中推广使用离心工艺制造的球墨铸铁管、UPVC管和新型复合塑料管等优质管材和阀门等,降低管网漏失率,提高节约用水水平。

从以上几方面粗略估算,年节水量可达4600万立方米左右,如果再考虑机关单位及公共建筑设施中的节水效果,城镇生活年节水量可达5000万立方米,由此看出,城镇生活的节水潜力还是很大的,而且覆盖范围广泛。

第三章主要存在问题

目前,上海市节约用水基础比较薄弱、牵涉面广,涉及到国民经济各个行业。节水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供水管网的漏失、城市节水法规的执行力度、节水的信息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社会公众的节约用水意识还须进一步增强。

2、城乡之间、行业之间、单位之间节水水平发展不平衡有待进一步改善。

3、供水管网漏失率有待进一步控制。

4、节水执法力度有待进一步加强。

5、合理的水价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第四章节水指标体系

节约用水指标体系可归纳为总体指标和分类指标两层,每层包括描述性指标和考核性指标。指标体系中总共有个21指标,其中3个综合指标,18个分项指标,其中包含5个二级分项指标;节水型城市考核指标构成该体系的基础,在此基础上,增加了如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取水量、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等反映城市总体用水水平的指标,增加了三个有关农业节水的考核指标。

4.1. 综合指标

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GDP)取水量立方米/万元

2)用水重复利用率……………………………………………………..%

3)计划用水率 %

4.2. 分项指标

I.工业节水指标

1)万元工业增加值取水量(不含火电冷却水)立方米/万元

2)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 %

工艺水回用率 %

锅炉蒸汽冷凝水回用率 %

3)间接冷却水循环率 %

4)工业废水排放达标率 %

II.农业节水指标

5)亩均灌溉用水量立方米/亩

6)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

7)节水灌溉工程率 %

III.生活节水指标

8)人均居民生活用水量升/人.天

9)公共生活用水重复利用率 %

公共生活用水冷却水循环率 %

10)城市污水集中处理率 %

城市污水处理回用率 %

IV.节水管理指标

11)供水管网漏失率 %

12)居民生活用水户表率 %

13)地下水年开采率 %

地下水年回灌率 %

4.3. 指标结构图

(注:该指标结构图中共有3个综合指标,18个分项指标;其中红颜色填充的为综合指标,其余为分项指标。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