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

动态规划的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设我们研究某一个过程,这个过程可以分解为若干个互相联系的阶段。每一阶段都有其初始状态和结束状态,其结束状态即为下一阶段的初始.状态。第一阶段的初始状态就是整个过程的初始状态,最后一阶段的结束状态就是整个过程的结束状态。在过程的每一个阶段都需要作出决策,而每一阶段的结束状态依赖于其初始状态和该阶段的决策。动态规划问题就是要找出某种决策方法, 使过程达到某种最优效果。

这种把问题看作前后关联的多阶段过程称为多阶段决策过程, 可用图9.1表示。下面介绍动态规划的术语和基本概念。

(l)阶段 把所研究的过程恰当地分为若干个互相联系的相对独立过程。

(2)状态变量 用来描述系统所处状态的变量称为状态变量。通常用s k 表示第k 阶段的初始状态,则s k +1表示第k 阶段结束时(也就是第k+l 阶段开始时)过程的状态。

通常要求状态变量具有无后效性, 即过程在第k 阶段以后的变化只与该阶段结束时的状态有关, 而与系统如何到达此状态的过程无关。

(3)决策变量的状态转移方程。系统在第k 阶段中的变化过程, 通常我们并不关心,但我们希望知道该阶段的初始状态与结束状态之间的关系。我们用以影响该系统的手段,也用一个变量x k 表示,称为决策变量, 则第k 阶段结束时的状态s k +1是决策变量x k 和初始状态s k 的函数, 即

s k +1=T (s k ,x k ) (9-1)

(9-1)称为状态转移方程。

(4)权函数 反映第k 阶段决策变量x k 的效益函数W k (s k ,x k ) 称为权函数。

(5)指标函数 判断整个过程优劣的数量指标称为指标函数。当第k 阶段初始状态为s k 时,设我们在此阶段及以后各阶段均采取最优策略时,所获得的效益为f k (s k ), 那么有 ))}(),,(({)(11++∈=k k k k k k D x k k s f x s W F opt s f k

k (9-2) 其中opt 表示最优,按具体问题可取为max 或min , D k 是决策变量x k 的定义域;F k 是某一个函数; s k +1=T (s k ,x k ).

图9.1

例如,描述一质点在已知力场中的运动,若我们选取该质点的坐标(x,y,z)作为状态变量, 则不能满足无后效性要求, 因质点的运动不仅与它当前的坐标有关,还与它如何来到此点的过程有关。若我们选取该质点的位置向量r 与速度向量v 作为状态变量,那么就可以满足无后效性的要求, 因为质点在已知力场中的运动由它的初始位置和初始速度完全决定, 而与质点以前的历史无关。

动态规划的最优化原理

(9-2)反映动态规划的最优化原理:

最优策略的每一部分子策略,都是相应阶段的最优策略。

要运用动态规划解决某个问题,关键在于把该过程分解为若干阶段、这些阶段的状态变量和决策变量以及指标函数应该满足最优化原理。

利用状态转移方程(9-1)和递推方程(9-2)来解动态规划的方法称为逆序解法。对某些问题,也可采用顺序解法,请参阅有关书籍。

在许多问题中,有

)(),())(),,((1111+++++=k k k k k k k k k k k s f x s W s f x s W F

这时递推方程(9-2)可以写成

)}(),({)(11++∈+=k k k k k D x k k s f x s W opt s f k

k (9-3)

简单例子

求解如下问题:

???=≥≤+++-=3

,2,1 ,0923..24max 321232221i x x x x t s x x x f i

解 我们把该问题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1:初始状态s 1=9, 决策变量x 1;

阶段2:初始状态s 2=s 1-3x 1, 决策变量x 2;

阶段3:初始状态s 3=s 2-2x 3, 决策变量x 3.

则有330s x ≤≤,第三阶段的目标函数为232x ,有

)( ,2}2max{)(33232333s x s x s f === 现在有2

022s x ≤≤,目标函数为23222x x +-,有 )0( ,2})2(2max{ }

2max{)}(max{)(222222222322332222==-+-=+-=+-=x s x s x s x s f x s f 最后有3011s x ≤

≤,目标函数为23222124x x x +-,故有

)0( ,2}9

4,2max{ }

)3(24max{ }

24max{)}(4max{)(1212121211212221222111===-+=+=+=x s s s x s x s x s f x s f

因为s 1=9, x 1=x 2=0, 故得s 3=9, 从而x 3=9, 此时max f =f 1(9)=162. 即此题的最优解为x =(0,0,9), 最优值为162.

请你探索

如何用动态规划的方法证明以下不等式:

n n n x x x x x x n 1)()(12121 ≥+++ 其中各x i >0.

线性规划的概念

3.6:线性规划 目录: (1)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 (2)线性规划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知识点1:线性规划的基本概念】 (1)如果对于变量x 、y 的约束条件,都是关于x 、y 的一次不等式,则称这些约束条件为__线性约束条件__(),z f x y =是欲求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所涉及的变量x 、y 的解析式,叫做__目标函数_,当(),f x y 是x 、y 的一次解析式时,(),z f x y =叫做_线性目标函数__. (2)求线性目标函数在线性约束条件下的最大值或最小值问题,称为__线性规划问题__ ;满足线性约束条件的解(),x y 叫做__可行解_;由所有可行解组成的集合叫做__可行域_;使目标函数取得最大值或最小值的可行解叫做_最优解__ 例题: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2 10x y x y +≤?? ≥??≥? ,则z x y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分别为 ( B ) A. 4和3 B. 4和2 C. 3和2 D. 2和0 分析:本题考查了不等式组表示平面区域,目标函数最值求法. 解:画出可行域如图 作020l x y +=: 所以当直线2z x y =+过()20A , 时z 最大,过()1,0B 时z 最小max min 4, 2.z z == 变式1:已知2z x y =+,式子中变量x 、y 满足条件11y x x y y ≤?? +≤??≥-? ,则z 的最大值是__3___ 解: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如图所示.

作直线0:20l x y +=,平移直线0l ,当直线0l 经过 平面区域的点()21A -,时,z 取最大值2213?-=. 变式2:设2z x y =+,式中变量x 、y 满足条件43 35251x y x y x -≤-?? +≤??≥? ,求z 的最大值和最小值 分析:由于所给约束条件及目标函数均为关于x 、y 的一次式,所以此问题是简单线性 规划问题,使用图解法求解 解:作出不等式组表示的平面区域(即可行域),如图所示. 把2z x y =+变形为2y x z =-+,得到斜率为-2,在y 轴上的截距为z ,随z 变化的一族平行直线. 由图可看出,当直线2z x y =+经过可行域上的点A 时,截距z 最大,经过点B 时,截距z 最小. 解方程组430 35250x y x y -+=??+-=?,得A 点坐标为()5,2, 解方程组1 430x x y =??-+=? ,得B 点坐标为()1,1 所以max min 25212,211 3.z z =?+==?+= 变式3:若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6 321x y x y x +≤?? -≤-??≥? ,则23z x y =+的最小值为( C ) A. 17 B. 14 C. 5 D. 3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知识点

10 06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知识网络图 正态总体下的四大分布统计量样本函数样本个体总体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 主要内容 一、样本 我们把从总体中抽取的部分样品n x x x ,,,21Λ称为样本。样本中所含的样品数称为样本容量,一般用n 表示。在一般情况下,总是把样本看成是n 个相互独立的且与总体有相同分布的随机变量,这样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在泛指任一次抽取的结果时,n x x x ,,,21Λ表示n 个随机变量(样本);在具体的一次抽取之后,n x x x ,,,21Λ表示n 个具体的数值(样本值)。我们称之为样本的两重性。 二、.统计量 1.定义:称不含未知参数的样本的函数),,,(21n X X X f Λ为统计量 2.常用统计量 样本均值 .11 ∑==n i i x n x 样本方差 ∑=--=n i i x x n S 122.)(11 样本标准差 .)(111 2∑=--=n i i x x n S 样本k 阶原点矩 ∑===n i k i k k x n A 1 .,2,1,1Λ 样本k 阶中心矩

∑==-=n i k i k k x x n B 1 .,3,2,)(1Λ μ=)(X E ,n X D 2 )(σ=, 22)(σ=S E ,221)(σn n B E -=, 其中∑=-=n i i X X n B 1 22)(1,为二阶中心矩。 三、抽样分布 1.常用统计量分布 (1)设n X X X ,,,21Λ是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且均服从与标准正态分布)1,0(N ,则222212n n X X X X Λ++=,服从自由度为n 的-2χ分布,记为()n 2~χχ. (2)设()()n Y N X 2~,1,0~χ,且X 与Y 相互独立,则.n Y X T =服从自由度为n 的-t 分 布,记为()n t T ~. (3)设X 与Y 相互独立,分别服从自由度为1n 和2n 的-2χ分布,则1 22 1n n Y X n Y n X F ?==。服从自由度为()21,n n 的-F 分布,记为()21,~n n F F 2.正态总体场合 设n X X X ,,,21Λ是从正态总体()2,σμN 中抽取的一个样本,记 ()2 1211,1∑∑==-==n i i n n i i X X n S X n X ,则 (1);,~2??? ? ??n N X σμ (2)X 与2 n S 相互独立. (3)()()1~1222 --n S n χσ;或()1~)(2212 --∑=n X X n i i χσ

详细分析动态路由协议原理和特点

随着路由的发展,路由协议的种类也有很多,于是我研究了一下动态路由协议的实际应用和详细的介绍,在这里拿出来和大家分享一下,希望对大家有用。顾名思义,动态路由协议是一些动态生成(或学习到)路由信息的协议。在计算机网络互联技术领域,我们可以把路由定义如下,路由是指导IP报文发送的一些路径信息。动态路由协议是网络设备如路由器(Router)学习网络中路由信息的方法之一,这些动态路由协议使路由器能动态地随着网络拓扑中产生(如某些路径的失效或新路由的产生等)的变化,更新其保存的路由表,使网络中的路由器在较短的时间内,无需网络管理员介入自动地维持一致的路由信息,使整个网络达到路由收敛状态,从而保持网络的快速收敛和高可用性。 路由器学习路由信息、生成并维护路由表的方法包括直连路由(Direct)、静态路由(Static)和动态路由(Dynamic)。直连路由是由链路层动态路由协议发现的,一般指去往路由器的接口地址所在网段的路径,该路径信息不需要网络管理员维护,也不需要路由器通过某种算法进行计算获得,只要该接口处于活动状态(Active),路由器就会把通向该网段的路由信息填写到路由表中去,直连路由无法使路由器获取与其不直接相连的路由信息。静态路由是由网络规划者根据网络拓扑,使用命令在路由器上配置的路由信息,这些静态路由信息指导报文发送,静态路由方式也不需要路由器进行计算,但是它完全依赖于网络规划者,当网络规模较大或网络拓扑经常发生改变时,网络管理员需要做的工作将会非常复杂并且容易产生错误。而动态路由的方式使路由器能够按照特定的算法自动计算新的路由信息,适应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 动态路由协议的分类 按照区域(指自治系统),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内部网关协议IGP(InteriorGatewayProtocol)和外部网关协议EGP(ExteriorGatewayProtocol),按照所执行的算法,动态路由协议可分为距离向量动态路由协议(DistanceVector)、链路状态动态路由协议(LinkState),以及思科公司开发的混合型动态路由协议。 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特点 OSPF全称为开放最短路径优先。“开放”表明它是一个公开的协议,由标准协议组织制定,各厂商都可以得到动态路由协议的细节。“最短路径优先”是该动态路由协议在进行路由计算时执行的算法。OSPF是目前内部网关协议中使用最为广泛、性能最优的一个动态路由。 采用OSPF动态路由协议的自治系统,经过合理的规划可支持超过1000台路由器,这一性能是距离向量动态路由如RIP等无法比拟的。距离向量动态路由协议采用周期性地发送整张路由表来使网络中路由器的路由信息保持一致,这个机制浪费了网络带宽并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下面对此将作简单的介绍。 路由变化收敛速度是衡量一个动态路由协议好坏的一个关键因素。在网络拓扑发生变化时,网络中的路由器能否在很短的时间内相互通告所产生的变化并进行路由的重新计算,是网络可用性的一个重要的表现方

城市的规划概念

城市规划的概念 1、国外有关城市规划的概念 苏联(《城市规划原理》):在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城市规划就是社会主义国民经济计划工作与分布生产力工作的继续和进一步具体化。 日本(强调技术性):城市规划是城市空间布局、建设城市的技术手段,旨在合理地、有效地创造出良好的生活与活动环境。 英国《不列颠百科全书》:城市规划与改建的目的,不仅仅在于安排好城市形体——城市中的建筑、街道、公园、公用事业及其它的各种要求,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实现社会与经济目标。 美国(国家资源委员会):城市规划是一门科学、一种艺术、一种政策活动,它设计并指导空间的和谐发展,以满足社会和经济的需要。 2、我国城市规划的概念 城市规划是为了实现一定时期内城市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确定城市性质、规模和发展方向,合理利用城市土地,协调城市空间布局和各项建设所作的综合部署和具体安排。 编辑本段城市规划工作基本属性 1)技术性(城市功能的合理性:土地资源、空间布局、道路和交通、公共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 2)艺术性(城市形态的和谐性:城市天际轮廓、城市公共空间,如街道/公园/广场/滨水地带/城市街区特色/标志性建筑) 3)政策性、法制性(城市规划作为公共政策过程:经济效率和社会公正) 4)民主性(社会资源的再分配:代表最广大的人民利益) 5)综合性(经济、社会和环境协调发展) 6)地方性(结合地方特点设计规划方案) 7)实践性(规划方案充分反映建设实践的要求,同时要按规划进行建设。) 编辑本段作用 要建设好城市,必须有一个统一的、科学的城市规划,并严格按照规划来进行建设。城市规划是一项系统性、科学性,政策性和区域性很强的工作。它要预见并合理地确定城市的发展方向、规模和布局,作好环境预测和评价,协调各方面在发展中的关系,统筹安排各项建设,使整个城市

同济城市规划原理整理版

17 第一章 复习课时所提重点:1.什么是城市?特征?内涵? 2.不同阶段城市的发展特征 3.什么是城镇化?定义、内涵、S型曲线3阶段 1.城市的概念: 城:防御性的构筑物;市:交易的场所; 字面意思:防御和交易的场所 2.城市的内涵:一定数量的非农人口和非农产业的集聚地,一种有别于乡村的居住和社会组织形式;人口数量、产业结构、职能(城市是有着商业交换的居民点) 3.城市的特征: 1)非农业的(第二、三产业)职能 2)高度密集的生活居住空间 3)较为确定的领域界限 4)公共的人工环境和人工景观 4.城市发展不同阶段特征及影响因素 城市发展两阶段:农业社会(前工业化时期、古代的城市)---工业社会(工业化时代、近代的城市) 1)古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与防御要求; 社会形态发展(社会的阶级分化与对立)与城市的布局; 政治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中国:中央集权,政治统治中心; 欧洲:封建城邦,神权统治 经济体制对城市的影响; 2)近代城市的发展: 城市工业的发展与人口的聚集:工业化吸收大量的农业人口工业化初期城市发展的典型形态:圈层式向外扩张

城市布局变化; 城市与环境; 居住条件恶化; 卫生条件差; 环境污染; 交通问题; 科学技术的发展:生产和人口的聚集——生产力的聚集; 3)二战后的城市的发展: 城市/城镇化进程加快; 生态环境问题凸显; 城市空间布局结构变化; 城镇群/城镇密集区的发展:城市群——有核心城市;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式:城市的外延扩展 城市发展的主要形态:大城市----中心向外圈层式扩展; 单中心----沿交通干线放射发展 中心城与周边卫星城发展形式 多中心开放组合式发展 以中心城为核心的城镇群 城市: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的集中造成 辐射效应----强大的经济实力带动 小汽车进入家庭会造成城市蔓延,市中心的衰退 建新城的优点:与大城有关联,疏解城市人口,集聚效应大于卫星城 5.城镇化 1)定义:人类生产和生活方式由乡村型向城镇型转化的历史过程,表现为乡村人口向城镇人口转化以及城市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 2)内涵:农业劳动力转移;人口地域空间积聚;城市物质和环境的改善;城市文明和城市生活方式的传播和完善 3)“S”型曲线:

动态路由协议培训教材

目录 1. 路由协议 (3) 1.1. 静态的与动态的部路由 (3) 1.2. 选路信息协议(RIP) (5) 1.2.1. 慢收敛问题的解决 (7) 1.2.2. RIP报文格式 (8) 1.2.3. RIP编址约定 (9) 1.2.4. RIP报文的发送 (10) 1.3. OSPF (10) 1.3.1. 概述 (10) 1.3.2. 数据包格式 (10) 1.3.3. OSPF基本算法 (11) 1.3.4. OSPF路由协议的基本特征 (12) 1.3.5. 区域及域间路由 (13) 1.3.6. OSPF协议路由器及链路状态数据包分类 (16) 1.3.7. OSPF协议工作过程 (18) 1.3.8. OSPF路由协议验证 (21) 1.3.9. 小结 (21) 1.4. HELLO协议 (22) 1.5. 将RIP,HELLO和EGP组合起来 (23) 1.6. 边界网关协议第4版(BGP4) (24) 1.7. EGP (27) 1.7.1. 给体系结构模型增加复杂性 (27) 1.7.2. 一个其本思想:额外跳 (28) 1.7.3. 自治系统的概念 (30) 1.7.4. 外部网关协议(EGP) (31) 1.7.5. EGP报文首部 (32) 1.7.6. EGP邻站获取报文 (33) 1.7.7. EGP邻站可达性报文 (34) 1.7.8. EGP轮询请求报文 (34) 1.7.9. EGP选路更新报文 (35) 1.7.10. 从接收者的角度来度量 (37) 1.7.11. EGP的主要限制 (38) 2. CISCO 路由器产品介绍 (40) 2.1. C ISCO 2500 (40) 2.2. C ISCO 4500-M (40) 2.3. C ISCO 7200 (41) 2.4. C ISCO 7513/7507 (43) 3. 路由器的基本配置 (43) 参数设置 (43)

03 动态路由协议简介

03 动态路由协议简介 3.1 协议介绍及其优点 3.1.1 前景和背景知识 1、动态路由协议的发展历程 2、认识动态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是用于路由器之间交换路由信息的协议。通过路由协议,路由器可以动态共享有关远程网络的信息,并自动将信息添加到各自的路由表中。 3.1.2网络发现和路由表的维护 1、路由协议的用途如下: 1)发现远程网络 2)维护最新路由信息 3)选择通往目的网络的最佳路径 4)当前路径无法使用时找出新的最佳路径 2、路由协议由哪些部分组成? 1)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s)-某些路由协议使用路由表和/或数据库来完成路由过程。 此类信息保存在内存中。 2)算法(Algorithm)-算法是指用于完成某个任务的一定数量的步骤。路由协议使用 算法来路由信息并确定最佳路径。 3)路由协议消息(Routing protocol messages)-路由协议使用各种消息找出邻近的路由 器,交换路由信息,并通过其它一些任务来获取和维护准确的网络信息。 3、动态路由协议的运行过程如下: 1)路由器通过其接口发送和接收路由消息。 2)路由器与使用同一路由协议的其它路由器共享路由消息和路由信息。 3)路由器通过交换路由信息来了解远程网络。 4)如果路由器检测到网络拓扑结构的变化,路由协议可以将这一变化告知其它路由器。 3.1.3动态路由协议的优点 1、静态路由的优点: 1)占用的CPU 处理时间少。 2)便于管理员了解路由。 3)易于配置。 2、静态路由的缺点: 1)配置和维护耗费时间。 2)配置容易出错,尤其对于大型网络。 3)需要管理员维护变化的路由信息。 4)不能随着网络的增长而扩展;维护会越来越麻烦。 5)需要完全了解整个网络的情况才能进行操作。 3、动态路由的优点: 1)增加或删除网络时,管理员维护路由配置的工作量较少。 2)网络拓扑结构发生变化时,协议可以自动做出调整。 3)配置不容易出错。 4)扩展性好,网络增长时不会出现问题。 4、动态路由的缺点: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城市规划基础知识和经典理论 一现代城市规划理轮的早期探索 1.1898霍华德出版了《明天:通往真正改革的和平之路》为题的论著,提 出了——田园城市。(田园城市的定义:田园城市是为健康,生活以及产业而设计的城市,它的规模能足以提供丰富的社会生活,但不应超过这一程度,四周要有永久性农业地带围绕,城市的土地归公众所有,由委员会受托管理。)它的实质就是城市与乡村的结合。(代表作,世界上的第一座田园城市——莱奇沃思) 2.柯布西埃的现代城市设想。1922年勒.柯布西埃出版了《明天的城市》一 书。(阐述了他从功能和理性主义角度出发的对现代城市的基本认识,从现代建筑运动思潮中所引发的关于现代城市规划的基本构思。)1931年,柯布西埃发表了他的“光辉城市”的规划方案。他认为所有的城市应当是“垂直的花园城市”。(代表作——昌迪加尔) 3.西班牙工程师索里亚于1882年提出了线性城市的理论。(线性城市就是 沿交通运输线布置的长条形的建筑地带,城市不再是一个一个分散的不同地区的点而是由一条铁路和道路干道相串联在一起的,连绵不断的城市 带。) 4.20世纪初法国建筑师戛涅提出了工业城市理论。1917年出版了名为《工 业城市》的专著。(阐述了他关于工业城市的具体设想,其目的在于探讨现代城市在社会和技术进步的背景中的功能组织。戛涅将各类用地按照使用功能划分得非常明确,使它们各得其所,这是工业城市设想的最基本思路。) 上述四条,主要集中在通过新建城市来解决城市中已经存在的问题。他们紧对现有城市的问题进行批判,而没有提出改进的意见。

5.法国巴黎建筑师埃纳于19世纪中叶发表了巴黎改建研究。提出了大城市 改建的一些基本原则。 6.西谛的城市形态研究。(即,在主要广场和街道的设计中强调艺术布局, 而在次要地区则可以强调土地的最经济适用。)现代城市设计之父西谛于1889年出版了《根据艺术原则建设城市一书》。(他通过对城市空间的各类构成要素,揭示了这些设施位置的选择,布置以及交通,建筑群体布置之间建立艺术的和宜人的相互关系的一些基本原则,强调人的尺度,环境的尺度与人的活动以及他们的感受之间的协调,从而建立起城市空间的丰富多彩和人的活动空间的有机构成。) 7.盖达斯的学说。盖达斯于1915年出版《进化中的城市》。(他把对城市 的研究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周密分析地域环境的潜力和限度对于居住地布局形式与地方经济体系的影响关系,突破了当时常规的城市概念,提出把自然地区作为规划的基本框架。)由此形成了区域规划的思想。盖达斯的名言“先诊断后治疗”,由此形成了影响至今的现代城市规划过程的公式:“调查——分析——规划”。(通过对城市现实状况的调查,分析城市未来发展的可能,预测城市中各类要素之间的互相关系,然后依据这些分析和预测,制定规划方案。) 二现代城市的发展理论 1.城市分散发展理论。 20世纪20年代恩温提出了卫星城理论。(田园城市,卫星城和新城的思想都是建立在通过建设小城市来分散大城市的基础上,但在含以上仍有一些差别,他们应当被看作是同一个概念随着社会经济状况的变化而不断发展深化的结果)

区域分析规划基本概念

《区域分析与区域规划》要点 第一章绪论 1、区域概念:是一个空间概念,是地球表面上占有一定空间的、以不同的物质客体为对象的地域结构形式。其基本属性有四点:(1)地球表面的一部分,并占有一定的空间;(2)具有一定的围和界线;(3)具有一定的体系结构形式;(4)区域是客观存在的。 2、区域的高度相关性:一是区域部间特性的一致性和相似性,并以这种一致性或相似性区别于其他区域,称为匀质区域;二是结节区,或称功能区、枢纽区,它是由区域的核心以及与其功能上紧密相连,具有共同利益的外围地区所组成。 3、区域的本质特性:有两点:一是整体性,使区域部某一局部的变化会导致整个区域的变化。二是结构性,区域的构成单元,按一定的联系产生结构。具有层次性、自组织性、稳定性。 4、区域科学:是用各种近代计量分析和传统区位分析相结合的方法,由区域或空间的诸要素及其组合所形成的差异和变化的分析入手,对不同等级和类型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等问题进行研究的一门应用学科,是一门有关区域或空间系统的治理、开发、管理的具有地域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的学科。研究对象:区域是一个能动的机体或区域系统。 5、区域科学研究的容和任务:(1)对影响区域发展的各种要素及其综合效益进行分析,从而研究各种社会经济现象的时空规律;(2)研究区位、聚落、城市化地区和全球性区域系统以及人类居住方式、经济活动、资源有效利用在自然环境背景下所有活动的地域差异;(3)对存在于区域的各种行为单位利益及价值观念的矛盾和冲突以及区域的社会、政治、经济活动与生态环境间的相互影响进行分析,并系统地探讨解决区域发展中出现的各类问题的方法,提出区域发展的优化模式。 6、区域研究的三大新动向:(1)改变区域资源的观念:信息资源和人才观念;(2)扩大区域研究围:从参与市场竞争的角度和运用新国际劳动分工的理论,强化区域的基础设施和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吸引区外、国外的资源、资金、技术、人才,建立起外结合的经济运转系统,促进区域的发展;(3)确立可持续发展思想:成为区域研究的主题,其基本原则是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是区域发展的主要目的。 7、区域分析:对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背景特征及其对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进行分析,探讨区域部各自然及人文要素间和区域间相互联系的规律。主要容包括:(1)区域发展的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2)区域经济分析;(3)区域发展分析。8、区域分析方法:(1)地理学的比较法:常用实际考察法、统计图表法、地图和遥感技术法等;(2)经济学的分析法:均衡分析、动态分析、静态分析、比较静态分析、投入产出分析、边际分析、实物分析、价值分析、结构分析等;(3)数学的模拟法:数理统计(回归分析、趋势分析、主成分分析和随机过程分析)、运筹学(线性规划、非线性规划、图论)。 9、区域规划:我国规划体系分三级三类,三类指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三级指国家、省(区、市)级、市(县)级规划。区域规划的一般定义是指对一定地域围未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建设及土地利用的总体部署。我国的区域规划特指跨行政区的空间发展协调规划。国外区域规划的主要任务是:(1)区域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2)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问题和重要地区规划;(3)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问题规划。 第二章区域资源环境基础分析 10、区域发展的资源环境基础分析:包括自然资源、自然环境分析及生态环境保护问题分析。人口与劳动力、技术条件。 11、自然资源:存在于自然界,能被人类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或社会价值的自然条件。其特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

三层交换机与路由器动态路由协议某校园局域网由若干台交换机构成,现学校需要将校园园接入互联网,请做静态路由配置实现三层交换机通过SVI和路由器之间的互通. F0/20:192.168.20.1 F0/1:192.168.20.2 F0/0:192.168.30.1 Valn 20 F0/10:192.168.10.1 192.168.20.0/24 Valn 10 IP地址:192.168.10.10 掩码:255.255.255.0 Switch>en Switch#conf t Switch(config)#ip routing(开启路由功能) Switch(config)#vlan 10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vlan 20 Switch(config-vlan)#exit Switch(config)#int f0/10(将端口分配给VLAN)Switch(config-if)#sw acc vlan 10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f0/20(将端口分配给VLAN)Switch(config-if)#sw acc vlan 20 Switch(config-if)#exit (配置三层交换机端口的路由功能) Switch(config)#int vlan 10 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10.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Switch(config-if)#exit Switch(config)#int vlan 20 Switch(config-if)#ip add 192.168.20.1 255.255.255.0 Switch(config-if)#no shutdown Switch(config-if)#exit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附答案)

简单的线性规划问题 [学习目标] 1.了解线性规划的意义以及约束条件、目标函数、可行解、可行域、最优解等基本概念.2.了解线性规划问题的图解法,并能应用它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知识点一 线性规划中的基本概念 知识点二 1.目标函数的最值 线性目标函数z =ax +by (b ≠0)对应的斜截式直线方程是y =-a b x +z b ,在y 轴上的截距是z b ,当z 变化时,方程表 示一组互相平行的直线. 当b >0,截距最大时,z 取得最大值,截距最小时,z 取得最小值; 当b <0,截距最大时,z 取得最小值,截距最小时,z 取得最大值. 2.解决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一般步骤 在确定线性约束条件和线性目标函数的前提下,解决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步骤可以概括为:“画、移、求、答”四步,即, (1)画:根据线性约束条件,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把可行域表示的平面图形准确地画出来,可行域可以是封闭的多边形,也可以是一侧开放的无限大的平面区域. (2)移:运用数形结合的思想,把目标函数表示的直线平行移动,最先通过或最后通过的顶点(或边界)便是最优解. (3)求:解方程组求最优解,进而求出目标函数的最大值或最小值. (4)答:写出答案. 知识点三 简单线性规划问题的实际应用 1.线性规划的实际问题的类型 (1)给定一定数量的人力、物力资源,问怎样运用这些资源,使完成的任务量最大,收到的效益最大; (2)给定一项任务,问怎样统筹安排,使完成这项任务耗费的人力、物力资源量最小. 常见问题有: ①物资调动问题 例如,已知两煤矿每年的产量,煤需经两个车站运往外地,两个车站的运输能力是有限的,且已知两煤矿运往两个车站的运输价格,煤矿应怎样编制调动方案,才能使总运费最小?

第八章 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

第八章城乡规划管理基本知识 第一节城乡规划管理概述 一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 (1)城乡规划管理是城市政府的一项行政职能。 十二届三中全会《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议》中明确指出,城市人民政府的主要职能是搞好城乡的规划、建设和管理。 (2)城乡规划管理的核心。根据对城乡规划管理的概念的解释,城乡规划管理核心包括三方面: 第一,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和审批; 第二,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第三,城乡规划实施的监督检查。 二城乡规划管理的基本特征 一般特征:综合性、整体性、系统性、时序性、地方性、政策性、技术性、艺术性等诸多特征。 特殊特征:引导与控制的特性、宏观和微观管理特性、专业性和综合性属性、阶段性和连续属性

第二节城乡规划管理系统 一城乡规划管理系统 城乡规划管理是一个系统。 系统的特点:一是系统是由若干部分以一定的结构组成的互相联系的整体;二是系统整体具有层次性,每个层次的系统可以分解为若干基本要素;三是系统整体有不同于各组成部分的新功能。 城乡规划编制、审批、实施和监督检查是一个实践过程。 (1)决策系统:城乡规划的组织编制与审批管理 (2)执行系统:城乡规划实施管理 建设工程、道路交通工程、市政管线工程进行建设项目选址、建 (3)反馈系统:城乡规划监督检查 (4)保障系统:城乡规划法律规范

二城乡规划管理系统要素 1.管理目标 最终目标P115 2.管理者 管理的水平与成败在相当大的程度上取决于管理者的素质及其能力。如基层规划管理人员所扮演的角色和所起的作用:(1)(2)(3)3.管理对象 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的利用和各项建设活动。 4.被管理者 一是城乡规划项目(政府内部管理行为),二是建设用地或建设工程(政府外部管理行为)。 5.管理中介 (1)权力 审批权:审批城乡规划,审批“一书两证” 惩治权:查处违法建设和违法用地 执行权:执行城市政府方针、正常和重大决策 参议权:向城市政府反映情况,提出建议 表彰权:表彰实施城乡规划优秀建设项目 其他权:其他法律授权或因需制定管理规范的权力 (2)规则 批准的城乡规划文本、图纸,各种有关法律、法规及技术规范。

第六章数理统计学的基本概念

第六章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教学要求 1.理解总体、个体、简单随机样本和统计量的概念,掌握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计算。 2.了解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定义和性质,了解分位数的概念并会查表计算。 3.掌握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统计量的分布。 4.了解最大次序统计量和最小次序统计量的分布。 本章重点:统计量的概念及其分布。 二、主要内容 1.总体与个体 我们把研究对象的全体称为总体(或母体),把组成总体的每个成员称为个体。在实际问题中,通常研究对象的某个或某几个数值指标,因而常把总体的数值指标称为总体。设x为总体的某个数值指标,常称这个总体为总体X。X的分布函数称为总体分布函数。当X为离散型随机变量时,称X的概率函数为总体概率函数。当X为连续型随机变量时,称X的密度函数为总体密度函数。当X服从正态分布时,称总体X为正态总体。正态总体有以下三种类型: (1)未知,但已知; (2)未知,但已知; (3)和均未知。 2.简单随机样本 数理统计方法实质上是由局部来推断整体的方法,即通过一些个体的特征来推断总体的特征。要作统计推断,首先要依照一定的规则抽取n个个体,然后对这些个体进行测试或观察得到一组数据,这一过程称为抽样。由于抽样前无法知道得到的数据值,因而站在抽样前的立场上,设有可能得到的值为,n维随机向量()称为样本。n称为样本容量。()称为样本观测值。 如果样本()满足 (1)相互独立; (2) 服从相同的分布,即总体分布; 则称()为简单随机样本。简称样本。 设总体X的概率函数(密度函数)为,则样本()的联合概率

函数(联合密度函数为)

3. 统计量 完全由样本确定的量,是样本的函数。即:设是来自总体X 的 一个样本,是一个n 元函数,如果中不含任何总体的未知参数,则称 为一个统计量,经过抽样后得到一组样本观测值 ,则称 为统计量观测值或统计量值。 4. 常用统计量 (1)样本均值: (2)样本方差: (3)样本标准差: 它们的观察值分别为: 这些观察值仍分别称为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和样本标准差。 (4)样本(k 阶)原点矩 1 1,1,2,n k k i i A X k n ===∑L (5)样本(k 阶)中心矩 1 1(),2,3,n k k i i B X X k n ==-=∑L 其中样本二阶中心矩21 1(),n k i i B X X n ==-∑又称为未修正样本方差。 (6)顺序统计量 将样本中的各个分量由小到大的重排成 (1)(2)()n X X X ≤≤≤L 则称(1)(2)(),,n X X X L 为样本顺序统计量,()(1)n X X -为样本的极差。 (7)样本相关系数: 1 1 2 211 ()()()() 11()()n n i i i i i i xy n n x y i i i i x x y y x x y y r S S x x y y n n ====----= = --∑∑∑∑

3种动态路由协议

RIP EIGRP和OSPF重分布 Cisco默认的几种路由协议的AD如下: 1.直连接口:0 2.静态路由:1(例外:使用接口来代替下1跳地址的时候它会被认为是直连接口) 3.EIGRP汇总路由:5 4.External(外部) BGP:20 5.EIGRP:90 6.IGRP:100 7.OSPF:110 8.IS-IS:115 9.RIP:120 10.EGP:140 11.External(外部) EIGRP:170 12.Internal(内部) BGP:200 13.未知:255 做重分布时的各路由协议的默认metric值 1、往RIP里做时,metric值默认infinity.所以要人工指定metric值,注意不要超过RIP中最大16跳. 2、往OSPF里做时,metric值默认是20,metric-type 是2默认不发布子网. 3、往EIGRP里做时,metric值默认是infinity,人工指metric值时包括:带宽,延迟,可靠度,负载,MTU.(注:可靠度=255时最大,负载=1时最小,MTU=1500,一般来说这三个值都设成这样.而且在配置metric值时的顺序就是这样的顺序.) 如:Paige(config-router)#redistribute ospf 1 metric 10000 100 255 1 1500 4、往IS-IS里做时,Router的默认类型是level-2的,并且metric值为0,在做重分布时,如果网络中只有一个IS-IS进程时,可以不写IS-IS的tag,而其他的路由协议,如EIGRP后面必须跟上进程号. 注:metric-type类型为由于OSPF的外部路由分为 类型1:--外部路径成本+数据包在OSPF网络所经过各链路成本 类型2:--外部路径成本,即ASBR上的默认设置 问题:在向EIGRP中重分布时,必须指定默认管理距离吗?为何只在OSPF向EIGRP重分布时distance eigrp 90 150?? 答:在默认时EIGRP的内部管理距离是90,外部路由管理距离是170,命令“distance eigrp 90 150”只是修改了外部管理距离 R1(config)#int loo0 R1(config-if)#ip add 1.1.1.1 255.255.255.0 R1(config-if)#int s2/0 R1(config-if)#ip add 192.168.12.1 255.255.255.0 R1(config-if)#no sh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6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基本要求 1 理解总体、样本(品)、样本容量、简单随机样本的概念。能在总体分布给定情况下,正确无误地写出样本的联合分布,这是本章的难点。 2*了解样本的频率分布、经验分布函数的定义,了解频率直方图的作法。 3 了解χ2分布、t分布和F分布的概念及性质,了解临界值的概念并会查表计算。 4 理解样本均值、样本方差及样本矩的概念。了解样本矩的性质,能借助计算器快速完成样本均值、样本方差观察值的计算。了解正态总体的某些常用抽样分布。 疑难解答 1、采用抽样的方法推断总体,对样本应当有怎样的要求? 答:为了对总体X的分布进行研究,逐个研究每个个体是不现实的。采用抽样推断总体,其出发点是利用局部认识整体,因此抽出的样本要具有代表性。即要求每个个体被抽取的机会均等,并且抽取一个个体后总体成分不变。首先要求抽样具有“随机性”,第一次抽取的样品X1的可能取值应与总体的可能取值是完全一样的,且去取个个值的概率相同。因此,X1是一个随机变量,并且是与X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其次,应具有“独立性”,第一次抽样不改变总体成分,第二次抽取的样品X2可能的值也与X完全一样,且取值的概率也是相同的,因此X2也是与X同分布的一个随机变量且与X1是相互独立的,同样道理,X3,X4,…,X n都是与X同分布的随机变量,并且X1,X2,…,X n是一组相互独立的随机变量,故要求X1,X2,…,X n是简单随机样本。 2、什么是简单随机样本?在实践中如何获得简单随机样本? 答:设X1,X2,…,X n是来自总体X的容量为n的样本,如果它满足以下两个条件,则称它为简单随机样本: (1)X1,X2,…,X n与总体X具有相同的分布 (2)X1,X2,…,X n相互独立 由简单随机样本的定义知,用简单随机样本研究总体,可以更好地用概率论中独立条件下的一系列结论,正是这些结论为概率统计提供了必要的理论基础。 一般说来,对总体进行独立重复观测,便可以获得简单随机样本。 具体来说,当抽取样本容量n相对于总体数N很小时(一般) ≤ n),则连续抽 N 10 1 取n个个体,就近似地看做一个简单随机样本。这是因为抽取的个数很小时,可认为对总体不影响或影响很小。 如果采取有放回抽样,则不必要求n相对很小。 3、什么叫大样本和小样本?它们之间的区别是否是一样本容量的大小来区分的? 答:在样本容量固定的条件下,进行的统计推断、分析问题称为小样本问题,而在样本容量趋于无穷的条件下,进行的统计推断、分析问题称为大样本问题。 然而,众多统计推断与分析问题与统计量或样本的函数的分布相关联。能否得到有关统计量或样本的函数的分布常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以,大、小样本的区分常与这一分布 *该部分内容考研不作要求。

基于动态路由协议RIP的网络的分析论文

目录 摘要 (2) Abstract (3) 第一章绪论 (4) 1.1局域网发展 (4) 1.2研究意义 (4) 1.3本章小结 (7) 第二章路由 (7) 2.1路由协议简介 (7) 2.1.1 RIP协议 (9) 2.2 路由环路及解决 (10) 2.3 本章小结 (16) 第三章本设计组网 (17) 3.1 需求分析 (17) 3.2 设备介绍 (17) 3.3 组网实现 (17) 3.4 本章小结 (24) 第四章网络分析 (25) 4.1网络分析总体描述 (25) 4.2 对网络进行流量的监控 (25) 4.2.1 流量监控软件 (25) 4.2.2 流量监控实现 (26)

摘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公司、工厂、学校的出现,人们对于小型局域网的需求越来越大,越来越多。而局域网的组成路由协议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路由协议中RIP协议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考虑到小型局域网的要求及各种路由协议的优缺点,因此在这里我们将会用RIP协议来进行组网。 本文中主要针对石家庄某大型公司的内部网络进行设计和分析,更会对其中可能会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讨论及进行解决。对RIP协议的局限性进行研究、分析,对比其他路由协议查找本协议的缺点和不足之处。对该公司的局域网进行分析、讨论。 关键词:RIP 小型局域网网络分析

Abstract 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my, more and more companies, factories and schools are becoming more and more.. And the local area network routing protocol is an indispensable part, in the routing protocol RIP protocol has a pivotal position. Considering the requirements of small local area network and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routing protocols, we will use RIP protocol to make a network.. This paper mainly for the internal network of a large company in Shijiazhuang of design and analysis, will discuss and solve the problems which may occur. Research and analyze thelimitations of RIP protocol, disadvantages and shortcomings compared to other routing protocols for this agreement.The company's local area network is analyzed and discussed. Keywords: RIP LAN Network analysis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习题 第五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第五章 数理统计的基本概念 一. 填空题 1. 设X 1, X 2, …, X n 为来自总体N(0, σ2 ), 且随机变量)1(~) (22 1 χ∑==n i i X C Y , 则常数 C=___. 解. ∑=n i i X 1 ~ N(0, n σ2 ), )1,0(~1 N n X n i i σ ∑= 所以 2 1,1σ σ n c n c = = . 2. 设X 1, X 2, X 3, X 4来自正态总体N(0, 22)的样本, 且2 43221)43()2(X X b X X a Y -+-=, 则a = ______, b = ______时, Y 服从χ2分布, 自由度为______. 解. X 1-2X 2~N(0, 20), 3X 3-4X 4~N(0, 100) )1,0(~2022 1N X X -, )1,0(~1004343N X X - 20 1 ,20 1 = = a a ; 100 1,100 1 = = b b . Y 为自由度2的χ2分布. 3. 设X 1, X 2, …, X n 来自总体χ2(n)的分布, 则._____)(______,)(==X D X E 解. 因为X 1, X 2, …, X n 来自总体χ2(n), 所以 E(X i ) = n, D(X i ) = 2n (i = 1, 2, …, n) ,)(n X E = 22) ()(2 2 1=?= =∑=n n n n X D X D n i i 二. 单项选择题 1. 设X 1, X 2, …, X n 为来自总体N(0, σ2 )的样本, 则样本二阶原点矩∑==n i i X n A 1 2 21的方差为 (A) σ2 (B) n 2 σ (C) n 42σ (D) n 4 σ 解. X 1, X 2, …, X n 来自总体N(0, σ2), 所以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协议概述 动态路由协议的基本思想: 路由器之间互相交换路由表(距离矢量路由协议) 链路信息(链路状态路由协议) 1.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包括RIPv1、RIPv2 、IGRP 、BGP,其中IGRP是思科专有协议。 2.RIPv1 、RIPv2 、IGRP是内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BGP是外部网关路由选择协议。 3.距离向量路由选择协议的工作方式是定期广播路由器自身的完整或部分路由表。 4.每个路由器把自己直连网络的路由的度量值设置为0,把它收到的来自其它路由器的路由表中的度量值增加一定的数值。 RIPv1的特征: 1.它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 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最大跳数15,超过15跳,就不再添加进路由表

2.采用广播(255.255.255.255)进行路由更新 3.更新周期为30秒 4.管理距离:120 5.不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只允许使用标准的A、B 、C类网络地址,是有类别(Classful)的路由选择协议。 RIPv2配置: 1.指定路由选择协议:# router rip 2.除了要加入一条“version 2”以外,其他配置都与RIPv1配置相同。 https://www.360docs.net/doc/488300033.html,work命令指定要发布的直连网络地址,不需要指定子网值,只指定标准A、B 、C类网络地址即可 4.RIPv2靠识别配置在各个接口上的IP地址和子网掩码来支持变长子网掩码。 RIPv2的特征: 1.也是距离矢量路由选择协议,支持认证 2.同样使用跳数作为度量值,最大跳数15,超过15跳,就不再添加进路由表 3.采用组播地址(22 4.0.0.9)进行路由更新 4.更新周期也是30秒,同时支持触发更新 5.管理距离也是120 6.支持变长子网掩码VLSM,适合多数小型网络,是无类别(Classless)的路由选择协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