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本科教学流程图汇编

大学本科教学流程图汇编
大学本科教学流程图汇编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优秀教案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第一课时条形统计图(1) 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三年级上册P94例1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了解统计的意义,会用简单的方法整理数据。 2.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统计表,并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初步收集和整理数据,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代表1个单位)。 教学难点:能用条形图表示数,并能根据统计图回答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出示例1主题图。 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从图上你能知道哪些信息?(学生发表自己的看法) 同学们知道的信息真多呀!能不能把这些天气情况进行归类,把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清楚地表示出来呢?小组内互相议一议,交流自己的方法,小组代表汇报并展示自己的方法,教师将两种主要的方法展示在一起,并提问:同学们有的用统计表表示,有的画○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这两种方法把数据都表示清楚了吗?(统计表把数据都

表示清楚了;画○的有的要数数才知道是多少,但是能看出哪种天数多,哪种天数少) 教师:还有一种方法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同学们想知道吗? 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学习的内容:条形统计图。 (板书课题:条形统计图) 二、教学新课 课件出示例1的条形统计图。 1.向学生说明这就是条形统计图,用涂了颜色的竖条来表示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 2.提问:仔细观察这个统计图,你能知道些什么信息? 小组内讨论交流。 3.指名回答,教师将学生所知道的信息进行整理归纳。 4.比较。 (1)刚才画○的方法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得更清楚?(2)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 5.归纳小结。 条形统计图左边竖线上标出的数据表示的是天数(1格表示1天),下边横线上标出的是几种天气。每种天气所对的涂色的竖条占了几格就表示几天,也可以看相对的涂色竖条最上面对着左边的数字几就是几天,从条形统计图上不但能看出具体的数据,还能看出谁多谁少。 三、实践应用

汇编语言子程序程序设计

汇编语言程序设计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级:计科131

MOV AX,4C00H INT 21H MAIN ENDP PROADD PROC NEAR PUSH AX PUSH CX PUSH SI PUSH DI MOV SI,[BX] MOV DI,[BX+2] MOV CX,[DI] MOV DI,[BX+4] XOR AX,AX NEXT:ADD AX,[SI] ADD SI,2 LOOP NEXT MOV [DI],AX POP DI POP SI POP CX POP AX RET PROADD ENDP ARY DW 1,2,3,4,5,6,7,8,9,10 COUNT DW 10 SUM DW ? TABLE DW 3 DUP(?) CODE ENDS END MAIN 使用相应的文本编辑器建立文件LAB5.asm,内容如上所示。 二. 生成可执行文件: 1.汇编: C:\masm> masm lab5; 2.连接: C:\masm> link lab5;

三. 请写出此程序中的变量ary,count,sum 的EA,并判断此程序的功能: 四. 用debug 调试此程序时,第一条指令的段内EA 是多少?此程序数据段内偏移地址为 0 的字单 元数据为多少?其对应的机器指令是什么? -L ;加载程序文件lab5.exe -R ;查看IP 与CS 寄存器的内容 -D DS:0 ;查看当前数据段内偏移地址为0 的字单元数据 -U ;查看机器指令 实验二:编写一个子程序,实现在屏幕的指定位置,用指定颜色,显示一个用0 结尾的字符串 源程序如下 data segment str db 'display string',0 data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dh,8 mov dl,21 mov cl,3 mov si,offset str call show_str mov ax,4c00h int 21h ;---------------------------- show_str proc near push ax push cx push dx push es push si

基本演示汇编语言实验操作方法

基本演示1汇编语言实验操作方法 一.实验的基本方法(MASM宏汇编子目录下) 1.在DEBUG下运行汇编指令或简单小程序 在DEBUG提示符下,用汇编命令A:输入汇编指令或简单小程序,用单步命令T 或全程命令G来执行,并检查执行中间结果与最后结果。 2.标准汇编程序上机方法 A.建立ASM文件,用https://www.360docs.net/doc/4a6248122.html,全屏幕编辑文件或其他编辑文件建立扩展名为ASM的源程序. B.用MASM(或ASM)产生扩展名为OBJ目标文件。 C.用LINK产生扩展名为EXE可执行文件。 D.在DEBUG下,把文件调入内存,调试程序。 E.在DOS下可直接执行扩展名为EXE的文件。(详细过程) 二.汇编语言的工作环境. A.硬件环境 IBM-PC及其系列机 内存256K字节以上 外存:硬盘或至少一个软驱 CPU:80586以上 显示器:单色或彩色显示器 键盘:标准ASCII码键盘 B.软件环境 编缉程序:https://www.360docs.net/doc/4a6248122.html,或其他编缉程序 汇编程序:MASM.EXE或ASM.EXE 连接程序:LINK.EXE 调试程序:https://www.360docs.net/doc/4a6248122.html,或DEBUG.EXE

A命令 在命令A后跟地址,按回车输入程序,可以连续输入,当按下回车后,就退回到DEBUG下。 T命令

T命令为跟踪命令。 G命令 该地址指定了运行的起始地址,如不指定则从当前的cs:ip开始运行EDIT.EXE

怎样生成.exe文件

生成.obj文件

基本演示2DEBUG命令的使用 A.程序调用命令 C>DEBUG[D:][PATH][FILENAME[.EXT]][PARM1][PARM2] 其中,文件名是被调试文件的名字。如未键入文件名。可用DEBUG命令N和L 把需要文件装入存储器后再调试。D指定驱动器,PATH为路径,FILENAME为文件名,PARM为命令参数 B.显示存储单元命令 -D[ADDRESS]或;ADDRESS地址 -D[RANGE];RANGE范围 C.修改存储单元内容命令 -E ADDRESS[LIST] D.检查和修改寄存器内容命令 -R[REGISTER NAME];Register name寄存器名字 E.汇编命令 -A[ADDRESS] F.跟踪命令 -T[=ADDRESS][VALUE];Value变量值 G.运行命令 -G[=ADDRESS][ADDRESS2[ADDRESS3] H.反汇编命令 -U[ADDRESS] -U[RANGE]

四年级数学上册7 条形统计图四年级上册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学校麻花市州山镇花岗岵中心学校 教师刚需欧阳 班级壹甲班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小组合作,能正确的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4、学会合理的选择、绘制条形统计图,根据统计图进行分析数据和作出预测。 一、说教材分析 本单元是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是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这是与老教材不同的地方,老教材只要求学会画条形统计图里的条形,然后学会分析,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并没有要求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二、说学生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教学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教学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练习纸、彩笔、、铅笔、尺子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1、师:今天的天气情况怎么样?明天会下雨或者下雪吗?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你有什么办法? 生:问父母 生:看电视上的天气预报 生:看报纸上的天气预报 师:大家有这么多好办法,看来平时很善于观察生活呢!不过,要想准确的知道第二天的天气情况,可以看中央台《新闻联播》之后的天气预报节目。

汇编步骤流程图

汇 编 语 言 实 习 报 告 xx学院 xx班 xxx xxxxxxxx

课程题目:由键盘输任意字节数A,B,C,D,E,按式Y=A*B+C/D-E计算按正负数分别存储于数据区BUF1HE BUF2中,并将计算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汇编程序设计步骤: 一.分析问题 1.已知条件:Y=A*B+C/D-E,其中A、B、C、D、E均为字节数,并由键盘输入。 2.目的要求:按式计算Yi,正负数分别存贮并将结果显示在屏幕上。 二.确定算法 1.输入方式:键盘输入 2.处理方式:DOS中断调用、数制转换、算术运算、循环等。 3.输出方式:存贮、显示 三.存储空间分配 定义堆栈段 定义数据段,其中:BUF1:存放正结果 BUF2:存放负结果 定义堆栈段 四.绘制流程图

1.总体流程图 2.字符转换数据流程图

3.转换输出子程序流程图

五、编写程序: 二、DATA SEGMENT MARK DB 1,2,20,4,5 DB 3,4,40,5,20 DB 5,6,60,6,20 DB 1,2,20,4,20 DB 2,3,10,5,15 BUF1 DW 5 DUP(0) BUF2 DW 5 DUP(0) BUFM DB 10 DUP(0),'$' DATA ENDS STACK SEGMENT STACK DB 100 DUP(0) STACK ENDS CODE SEGMENT ASSUME CS:CODE,DS:DATA, SS:STACK BEGIN: MOV AX,DATA MOV DS,AX MOV CX,5 LEA DI , MARK LEA SI , BUF1 AA: CALL JIS ADD DI, 05 ADD SI, 02 LOOP AA MOV AH, 4CH INT 21H JIS PROC NEAR PUSH SI PUSH DI PUSH CX PUSH BX PUSH AX MOV AX,0 MOV BX,0 MOV AL, [DI] MOV BL, [DI+1] MUL BL CBW MOV [SI] ,AX MOV AX,0 MOV AL, [DI+2] CBW MOV BL, [DI+3] DIV BL CBW ADD [SI], AX MOV BX,0 MOV BL , [DI+4] CBW MOV AX, [SI] SUB AX, BX CMP AX, 0 JL JIS1 MOV [SI] , AX CALL OUTZH1 JMP JIS2 JIS1: MOV [BUF2], AX NEG AX MOV BYTE PTR[BUFM] , '-' CALL OUTZH1 ADD BUF2, 2 JIS2: POP AX POP BX POP CX POP DI POP SI RET JIS ENDP OUTZH1 PROC NEAR PUSH AX PUSH BX PUSH SI PUSH CX PUSH DX MOV CX, 5 LEA SI , BUFM ADD SI ,5 MOV DX, 0 MOV BX,10 A3: DIV BX XCHG AX , DX ADD AL, 30H MOV [SI] , AL MOV AX , DX MOV DX ,0 DEC SI LOOP A3 LEA DX , BUFM MOV AH , 09H INT 21H POP DX POP CX POP SI

条形统计图的教学设计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材分析 本册教科书在这一单元集中认识条形统计图,在三年级初步认识了统计表基础上,本节用了2个例题、三个课堂活动来学习用1格表示1个单位和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随之延伸到一格表示多个单位,例1在选材上注意了生活现实北京8月份的天气情况,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通过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怎样要用1格表示1个单位,如何画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数据整理的意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数据整理的方法。 2、使学生学会绘制简单的统计图。 3、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能力,互相合作的团队精神。 教学过程 1、师:通过学生最喜欢的动画片导入,让学生在游戏中统计人数。 2、问:你能清楚的把喜欢看每种动画片的人数表示出来吗?现在我们就去探究。

板书:条形统计图 3、认识统计图,出示例1. (1)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把图表示出来,请大家认真观察、仔细对比,想一想他们的效果有什么不同?(统计图比统计表更加形象、清楚、一目了然、印象深刻……) (2)条形统计图的结构、意义和作用。 刚才我们通过观察对比,比统计表更加形象具体、一目了然、印象深刻,现在以这一幅统计图为例,谁能说一说你的感受? 你从这幅统计图上了解到了什么信息? 师:怎么看出来的呢? 生:直条越长,数量越多。 师:说明直条的长度是根据什么画出来的? 生:数量的多少。 师:纵轴,在这里表示什么? 生:表示人数。 师:横轴,在这里表示什么?生:表示统计的天气。 师生谈话制出条形统计图。 师:这幅图里面晴天共几天? 生:9天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一格一格数的。

公司工作流程图汇编

公司工作流程图汇编
目录 一 日常办公流程 1. 发文管理流程图……………… ……………………(2) 2. 收文管理流程图………………………………………(3) 3. 用章管理流程图………………………………………(4) 4. 会议组织流程图………………………………… …(5) 5. 投诉信访流程图………………………………………(6) 6. 办公、劳保用品购买管理流程图……………………(7) 7. 办公、劳保用品申领流程图…………………………(8) 二、人力资源管理流程 8. 员工请假或出差管理流程图……………………… (9) 9. 考勤管理流程图……………………………………(10) 10.员工考核管理流程图………………………………(11) 11.员工培训管理流程图………………………………(12) 三、投资企业管理流程 12. 企业(全资)战略与目标管理流程图………… (13) 13.企业(参股)决策经营管理(服务)流程图… (14) 四、经营性房产管理流程 14.经营性房产合同管理流程图…………………… (15) 15.经营性房产租金收缴管理流程图…………………(16) 16.消防、环卫、保安等综合治理工作检查流程图 (17) 17.经营性房产招投标管理流程图………………… (18)
1

发文管理流程图
相关部门 综合部 总经理
部门起草 公文
部门经理审核
公文草样
登记公文编号并 进行规范核定
综合部经理审核 审批
打印样稿
公文样稿
校稿、更正、复印
待发公文、盖章 印章使用登记 正式公文 表
打印样稿
填写发文登记表
发文登记清单
公文立卷归档
信息存档
2

条形统计图教案

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 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第七册第七单元 第1课时 认识条形统计图 讲课人:卓小英 班级:四(3)班 认识条形统计图。(教材第94、第95页 ) 1.使学生初步了解条形统计图的意义,学会看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2.初步学会制作纵向的条形统计图。 3.能正确地分析条形统计图,培养观察、分析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重点:初步学会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根据条形统计图解决实际问题。 课件、学习材料。 (一)复习引入 根据统计表中的数据回答问题。 1. ( )色的 花最多,( )色 的花最少。 2. 红花比蓝花多( )盆。 颜色 红花 黄花 蓝花 粉花 盆数 8 7 5 6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几天是晴天,几天是阴天,几天是多云吗?要想准确地了解这些信息,就离不开统计知识,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有关统计的新知识——条形统计图。 (二)探究新知 师:下面是某位同学对江门2016年4月的天气情况所做的记录,同学们先观察,截止说说你了解到的数学信息。(课件出示) 生1:知道这个月的天气有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这五种情况。 生2:但是不容易看出每种天气情况各有多少天? 师:是啊。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试一试。(提醒:四人小组合作,从学习材料中选择一种或者几种材料进行研究) 学生尝试清楚地表示出每种天气数量的方法;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学生可能出现的情况: 生1:我经过分类整理数据,用材料1的统计表表示出来了: 生2:我是用材料 2画圆圈图表示出来的, 先把这5种天气情况都写出来,然后逐一去数一数,哪种天气增加一天,我就在那画一个○, 就是这样的: 生3:我是用材料3画条形图表示出来: 师:我们把同一个单位长度表示一定的数量,根据数量的多少画出长短不同的直条,然后把这些直条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起来的图,叫做条形统计图。 师:你觉得画图表示和条形统计图相比,哪种表示方法更清楚?为什么? 天气 晴 阴 多云 阵雨 雷阵雨 天数 1 7 8 12 2

四年级数学上册7条形统计图教案

七、条形统计图 本单元教学大纲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会制作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3.通过对现实生活中有关事例的调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认识条形统计图,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从条形统计图中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分析整理。 【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安排3课时 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第2课时1格表示2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第3课时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第1课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页例1。 【教学目标】 1.进行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会看简单的统计表,认识并会填制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 3.能通过对比分析,知道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探索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的绘制方法。 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信息、分析信息,并能提出简单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等。 一、情景导入 1.观看主题图(制成的动画)——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1)电视屏幕播音员工作的情景——播报天气情况。 (2)小飞仙的解说——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2.教师提问:看到、听到些什么?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例1。 下面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提问:这个月北京市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西师版数学四年级上册教科书68页例1及相关的课堂活动及练习。条形统计图(1格当1)。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初步认识和掌握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及其特点、作用,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 (3)、能阅读条形统计图并做出分析,进一步发展统计意识。 2、过程与方法:根据条形统计图中提供的数据,对统计图作出分析和判断。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重点、难点: 重点:初步认识和掌握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及其特点、作用,并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问题并解决。 难点: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培养根据统计图的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数据分析水平。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学生准备:题卡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由单元主题图引入新课) 多媒体出示教科书第67页的单元主题图, 师:同学们,环保局的工作人员正在进行空气检测,我们可以把他们测量的数据进行整理制成统计图就更直观了。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比统计图更直观的统计方法。统计图。 板书课题:统计图 (设计意图:教师根据学生的统计表作为新课内容,引出条形统计图的教学内容,使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自己的身边, 存在与周围世界中, 从而有利于学生体会统计知识的应用价值。) 二、探究新知 1、认识条形统计图 出示例1 师和学生交流:观察某地6月份的空气质量状况统计表,为了更清楚的看出每种质量状况的天数,我们可以用统计图来描述有关数据。下面我们就来认识一下统计图。 (1)、认识条形统计图 多媒体出示:

用汇编语言冒泡排序经典程序

data segment A dw 03h, 0dh, 08h, 1dh, 20h, 0fdh ;两个字节保存一个值,对应十进制的3,13,8,29,32,253 data ends code segment main proc far assume cs:code, ds:data start: push ds sub ax, ax ;ax寄存器清零 push ax mov ax, data mov ds, ax mov cx, 7 dec cx ;减1指令 loop1: ;cx=cx-1若cx!=0则继续循环 mov di, cx ;把CX寄存器的值传送到以DS寄存器(默认是DS寄存器)的内容为段值有效地址为DI 的存储单元中 mov bx, 0 loop2: mov ax, a[bx] ;把第bx个数传给ax寄存器 cmp ax, a[bx+2] ;比较第bx个数和第bx+2个数????? jle continue ;jle:小于等于则跳转,否则执行下句 xchg ax, a[bx+2] ;否则两比较数交换位置 mov a[bx], ax continue: add bx, 2 loop loop2 mov cx, di loop loop1 mov cx, 7 mov bx, 0 next: mov ax, [bx] push cx call show pop cx mov ah, 2

mov dl, ' ' int 21h add bx, 2 loop next ret main endp show: ; 显示ax里的值 mov cx, 10 cmp ax, 0 jle done div cl ;除法:被除数在DX,AX中,除数在cl中 push ax xor ah, ah ;xor实现两个操作数按位‘异或’运算,结果送至目的操作数中 call show pop dx mov dl, dh or dl, 30h ;或运算 mov ah, 2 int 21h done: ret code ends end start

条形统计图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材第94~9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征;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势。 重难点 重点:能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表示数据,并根据统计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对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 教学准备 课件、坐标纸。 教学设计 一、激情导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例1主题图。 师: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怎样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思考并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逐一评价。 生1:统计表。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 引导学生完成统计表中数据的填写。 师: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 生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与不足?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不光可以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还可以把结果画到统计图中。 (1)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介绍横轴、纵轴、单位数量、单位、直条。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根据晴天的数量如何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再让学生接着把阴、多云、阵雨、雷阵雨的天数也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3)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小结,揭示课题——条形统计图。

2.比较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师:统计图和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开放性问题。) 学生同桌议一议,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师生小结:用统计图的方法来记录统计数据更直观、更便于比较。 三、课堂练习 教材第95页“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完成条形统计图,并指派小组代表汇报信息。 (2)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吗? 四、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汇编语言版学生管理系统

汇编语言课程实习报告 实习题目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学生姓名 班级(学号) 院系 指导老师 提交时间 成绩

目录 题目一: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3) 二、总体设计 (4) 程序主界面: (7) 主程序流程图 (12) 详细设计 (14) 菜单模块 (14) 输入模块 (15) 主程序代码 (17) 调试过程 (28) 总结: (31) 参考文献: (32)

题目一: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基本功能: 1、输入学生各门功课成绩;(假设3门功课,每门功课有唯一编号) 2、对学生成绩记录进行查询检索(按学号、姓名) 3、能修改指定学号的学生成绩; 4、对学生成绩排序(按总成绩降序排列); 5、、统计指定学号的学生的平均成绩在屏幕上显示; 6、统计指定编号课程的平均成绩在屏幕上显示; 7、每门课程成绩分析:在屏幕上显示3门课程的各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分数段为:>=90;80~89;70~79;60~69;<=59) 8、退出系统功能

二、总体设计 功能结构图设计 依据程序的功能需求,描述该系统功能的结构图如下: 图1 系统功能结构图

student struc names db 18 dup ('$') maths dw? english dw? chinese dw? total dw0 avg dw0 student ends DATAS SEGMENT stu_array student 10 dup(<>) 构建了student结构体,在存储方面使得结构变得简单。insert proc near inc num scur1 0 altert mes7 scur 1 altert mes4 sub bh,bh mov bl,num bindec bx crlf mov ah,09 lea dx,mes int 21h sub ah,ah mov al,28d mul num mov si,ax scur 2 mov ah,0ah lea dx,stu_array[si].names sub bh,bh mov bl,stu_array[si+1].names mov stu_array[si+bx+2].names,'$' int 21h scur 3 call decibin mov stu_array[si].maths,bx add stu_array[si].total,bx scur 4 call decibin mov stu_array[si].english,bx add stu_array[si].total,bx scur 5 call decibin

人教版四年级《条形统计图》优秀教学设计

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以一当一),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 2、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统计能力。 3、感受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掌握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教学难点: 能根据条形统计图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准备: 课件、作业纸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季)我通常说春季是春暖花开,万物生长的节你们看(课件出示春景图片),在这美好的春光里大家可以尽情享受大自然的美丽景色。可是就在你们高兴的时候有一位农民伯伯却在发愁,你们看(课件出示图片)谁来说说这位农民伯伯在愁什么?

二、探究新知 1、经历表示数据的过程。 师:那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不能播种呢?你们想不想帮助他找找原因?(生:想。)我们接着来看。课件出示(第3屏天气情况图表)你们知道这些天气图标表示的意思吗?生:晴,阴,多云,阵雨,雷阵雨师: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你能把他们清楚地表示出来吗?下面就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示数据。 (生自己独立完成预设1画统计表;预设2画圆圈表示;预设3画正字) 师:有谁愿意把自己的表示方法与全班同学分享一下?(找学生到前面投影,并说一说自己用的什么方法) 预设1:我是用统计表表示的,上面一排表示天气,下面一排表示天数,4月份葫芦岛晴天有9天,阴天有6天,多云有9天,阵雨有3天,雷阵雨有2天。 预设2:我是用象形图来表示的,一个圆圈代表一天,所以4月份葫芦岛晴天有9天,阴天有6天,多云有9天,阵雨有2天,雷阵雨有2天。 预设3:我是用画正字来表示的。统计的结果和他们是一样的。(每种方法说完把它贴到黑板上) 2、介绍条形统计图。 师:同学们想到了这么多的方法来表示数据,真是太棒

史上最牛最完整的汇编语言冒泡排序程序

;题目:编制一个完整的汇编语言程序,从键盘上读入若干个(可以超过十个)十进制数(正数),排序后在屏幕上输出。 ;采用冒泡法排序,综合运用子程序和宏汇编,使程序模块化。 ;程序代码M_DIRECT MACRO STRING ;定义一个宏,调用09 号 DoS功能在屏幕上显示一个字符串 MoV DX,oFFSET AH,O9 21H STRING MoV INT ENDM DATA SEGMENT DIR1 DB 'count of numbers to sort:$ ' ;提示输入要排序的数据的个数 DIR2 DB 'please input sorting numbers:$ '; 提示输入要排序的数据 DIR3 DB 'sorting result:$ ' ;在屏幕上提示排好续的数据 DIR4 DB '*************************$ ' DIR5 DB 'please choose u(up)ord(down):$ ' DIR6 DB 'input error$ ' CoUNT = 1OO WTEMP DW ? ARRAY DW CoUNT DUP(?) ;用来保存输入的数据 CRLF DB 13,1O, '$ ' ;实现回车换行的功能,13→ODH,回车;10→OAH,换行 LEN DW ;保存实际输入的数据的个数 DATA ENDS CoDE SEGMENT MAIN PRoC FAR ASSUME CS:CoDE,DS:DATA START: PUSH DS SUB AX,AX PUSH ;置AX 为O AX

MOV AX,DATA ;将数据段的地址送到DX 中 MOV DS,AX READ: M_DIRECT DIR1 ; 宏调用,在屏幕上提示输入要输入的数据的个数 CALL P_GETNEW ;调用子程序P-GETNEW输入要输入的数据的个 数 MOV CX,AX MOV LEN,AX LEA BX,ARRAY MOV AH,09 ; 调用09 号功能,实现回车换行 LEA DX,CRLF INT 21H ;屏幕提示输入要排序的数据 M_DIRECT DIR2 GETNUMBER: CALL P_GETNEW ; 输入数据并保存到ARRA 丫中 MOV [BX],AX ADD BX ,2 LOOP GETNUMBER CX,LEN SORT: ; 排序程序部分 MOV DEC CX MOV AH,09H LEA DX,CRLF INT 21H M_DIRECT DIR5 COMPARE:MOV AH,01H INT 21H CMP AL, 'U' ;判断是升序排序还是降序排序 JZ

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条形统计图 教学内容:新人教版四上94-95页 教学目标: 经历简单的数据整理、描述表示数据和分析数据过程,体会统计在生活中的作用。 让学生进一步认识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根据要求在方格纸上补充绘制条形统计图,并能对条形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1.谈话导入 师:上课之前,老师想请你们欣赏一组图片(有关于青少年肥胖的)PPT出示。 师: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他们都很胖。 他们都是男生…… 师:是的,他们都很肥胖!(PPT同时出示肥胖) 师:你们觉得太胖了好不好,会给你生活带来哪些不方便呢? 生:容易累,容易疲劳,跑步慢,容易生病,提前死亡…… 师:是呀,肥胖确实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多的不便,我们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 2.现场小调查 师:为了拥有健康的身体,我们班决定开展一些体育活动。你们平时都喜欢什么体育活动?

生:跳绳,跳皮筋,打乒乓,…… 师:你们的课余活动真是多姿多彩! 师:老师这里也带来了4个运动项目(贴在黑板上),我想要知道我们班的同学最喜欢哪一项,有什么办法? 生:现场问一下,举手表决,投票…… 师:哪一组同学做得好,我就把投票权交给他们。请到时候拿到票的同学慎重考虑该把票贴到哪个位置。(师让学生把票贴在相应的项目上) 师:我发现第()组的同学做的最端正,第二组的同学准备好了吗,请第二组的同学到老师这里领取选票。 二、讨论交流,探究新知 师:你现在知道哪一种运动项目最受欢迎了吗? 生集体回答。 师:这些同学这样摆放让给你什么感觉? 生:很乱。 师:那么我们一起给他摆整齐,好不好。 生:好。 师:这样子是不是更容易让我们看出哪一项目最受欢迎? 师:每一种运动项目各有几人喜欢? 生集体汇报。(师把结果直接填在PPT中) 师: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统计表,从表中我们能够知道每种运动各有多少人喜欢。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条形统计图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案,是在学生通过前期学习,对数据统计过程有所体验,在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基础上进行学习的。本单元要进一步学习用1格表示1个单位和1个格表示多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例题在选材上都注意了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通过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以及如何制作统计图等过程。例1侧重于1格表示1个单位;例2则过渡到1格表示多个单位,体会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的优势。整个单元的知识属于数学教材中新课标比较看重的统计与概率领域,也是培养学生统计意识和能力,发散思维、应用数学的重要阵地。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学生已经对数据的统计过程有所体验,也学会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另外四年级的学生思维比较活跃,喜欢探究发现学习,接受知识的能力也较强,而且也掌握了一定的数学学习方法及策略。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利用的资源。 1.经历描述和分析简单数据的过程,进一步体会条形统计图的意义。 2.初步认识简单的条形统计图(1格表示1个单位和1格表示多个单位),能用涂色的方法在条形统计图中描述简单数据。 3.在调查活动中认识统计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习惯,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实践能力。 1.在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让学生主动地去建构新的认知结构。 教学之前,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简单的收集、整理和描述数据的方法,还能根据统计结果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具有初步的统计意识和能力。这些知识和经验是学生学习本单元内容的重要基础。另外学生也知道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物的数量需要进行统计并直观地表示出来,这些都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进行教学的起点。 2.注意引导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认识统计的作用。 在本单元教学中,要注意结合实际情境,使学生理解在日常生活中为什么要运用条形统计图,进一步体会统计的意义。培养学生判断、预测和决策的能力。 1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1课时

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教案新人教版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 ,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认识条形统计图,属于“统计与概率”部分的内容。教材的例题在选材上都注重了生活现实,一是学习生活现实,二是日常生活现实;在呈现方式上都采用了表、图结合,统计表提供统计数据,统计图反映其直观优势;在引导学生学习方式上,都通过对话框的形式,引导学生经历为什么要用条形统计图表示数量、条形统计图的特点以及如何制作统计图;怎样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数量,为什么用1格表示多个单位,怎样确定1格表示多少个单位等。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条形统计图,会用条形统计图来描述数据,能根据统计图提出并回答简单的问题,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第1课时条形统计图(1) 教材第94~95页的内容。 1.使学生初步体验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会用简单的方法收集、整理数据,会用1格表示1个单位的条形统计图表示数据。 2.通过观察、比较使学生体会到“条形统计图能清楚地表示数量的多少”这一特征;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的结构特点和优势。 重点:能用不同的统计方法表示数据,并根据统计数据制作条形统计图。 难点:对条形统计图的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预测。 课件、坐标纸。

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例1主题图。 师:这是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这个月的每种天气各有多少天?怎样能把它们清楚地表示出来? 学生自己思考并反馈,教师根据学生汇报情况逐一评价。 生1:统计表。我们可以把统计得到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以备查找。 引导学生完成统计表中数据的填写。 师:说一说,从这张表中你知道了哪些信息?用统计表表示数据有什么好处? 生2:用条形统计图表示统计结果。 师:条形统计图有什么优点与不足? 1.课件出示教材第94页条形统计图。 师:我们不光可以把数据填入统计表中,还可以把结果画到统计图中。 (1)观察统计图有什么特点——介绍横轴、纵轴、单位数量、单位、直条。 (2)教师边讲解边演示:根据晴天的数量如何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再让学生接着把阴、多云、阵雨、雷阵雨的天数也在图中涂上颜色表示出来。 (3)展示学生的作品,师生共同评价。小结,揭示课题——条形统计图。 2.比较条形统计图和统计表。 师:统计图和统计表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开放性问题。) 学生同桌议一议,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 师生小结:用统计图的方法来记录统计数据更直观、更便于比较。 教材第95页“做一做”。 (1)以小组为单位,统计本班同学出生的月份,完成条形统计图,并指派小组代表汇报信息。 (2)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数学问题吗?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本节课的内容是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首先让学生经历统计的过程,并在小组内制作出自己设计的例1主题图的统计图,代表展示以后介绍条形统计图的制作,在教学条形统计图时,重点让学生认识横轴和纵轴分别表示什么,为学生今后认识横向条形统计图做准备。教学时让学生知道怎么制作统计图,如何直观形象地表示数据,培养学生分析数据、描述数据的能力。

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第七单元条形统计图教学设计 1、单元教学目标:使学生经历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进一步体会 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理解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让学生初步认识条形统计图,能根据统计图中的数据回答并提出简单的问题,初步体会 数据中蕴含着信息 单元教学重点:经历简单的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 单元教学难点: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单元课时安排:约3课时 教学准备: 相关课件 第一课时“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经历简单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数据的过程。 2、使学生初步了解数据的收集和整理过程,学会整理简单的数据,会看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验解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的过程,能发现信息并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良好学习品质。 教学重难点: 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 课件、展示仪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以日历的形式呈现北京市2012年8月的天气情况。

二、探究新知 (1)让学生自己选择喜欢的方法来表示数据。 (2)呈现学生用统计表、象形图表现数据的方式。 (3)在此基础上,给出条形统计图。 问:他们都把数据表示清楚了吗? 哪种表示更清楚? 条形图和统计表各有什么特点?你能得到哪些信息?(4)通过对比,体会条形统计图的特点:

一是条形图与象形图进行对比,条形图可一眼看出数据的大小: 二是条形图与统计表进行对比,条形图表示数据更直观。 (5)引导学生看条形统计图,知道它的横轴、纵轴分别表示什么,每一格代表的数量等。 三、巩固新知 1、完成95页的做一做 2、完成练习十九的第1题和第2题 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作业:相关练习 六、板书设计 “以一当一”的条形统计图 第二课时“以一当二”的条形统计图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认识“以一当二”条形统计图,会绘制条形统计图。 2、会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 3、使学生体会统计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在生活中找到条形统计图,并能进行简单的数据分析。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难点:①绘制条形统计图。 ②根据统计图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展示仪 一、教学过程:情境导入: 课前创设“同学们最喜欢的一种早餐”这一情境,激发学生展开调查,主动收集数据,并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