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

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
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一)安全检查与安全检查表分析

(1)目的:

●使操作人员保持对工艺危险的警觉性;

●对需要修订的操作规程进行审查;

●对那些设备和工艺变化可能带来的任何危险性进行识别;

●评价安全系统和控制的设计依据;

●对现有危险性的新技术应用进行审查;

●审查维护和安全检查是否充分。

(2)评价的结果内容:

●偏离设计的工艺条件所引起的安全问题;

●偏离规定的操作规程所引起的安全问题;

●新发现的安全问题。

(3)安全检查所需资料:

●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以前类似的安全分析报告;

●详细工艺和装置说明,P&IDS和PID;

●开、停车及操作、维修、应急规程;

●事故报告、未遂事故报告;

●以往工艺维修记录;

●工艺物料性质;

●毒性及反应活性等资料。

(4)安全检查过程:

检查的准备;实施检查;汇总结果。

2、安全检查表分析(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

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1)编制的主要依据: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国内外事故案例、本单位的经验;

●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研究成果;

(2)各类检查表及应用:

●定性检查表,提问式

●半定量检查表:某些项目定为否决项,某些项目达到一定数量定为否决项。

●定量检查表:安全性评价,采用千分制,分为特级安全级、安全级、临界级和不合格。危险等

级划分为低度、中度、高度危险。

检查结果定性化

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通常采用提问方式,并以“是”或“否”来回答。每个检查表均需要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责任人。

为了使提出的问题有所依据,可以收集有关的此项问题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在有关条款后面注明名称和所在章节。

提问型安全检查表格式如表1所示

(3)编制程序及应用说明

一旦确定检查的范围,安全检查表分析应包括三个主要步骤:

第一步,选择安全检查表。安全检查表分析方法是一种经验为主的方法。

编制安全检查表评价人员应有丰富的经验,最好具备丰富生产工艺操作经验,熟悉相关的法规、标准和规程。

第二步,安全检查。对现有系统装置的安全检查,应包括巡视和自检检查主要工艺单元区域。

第三步,评价的结果。检查完成后,将检查的结果汇总和计算,最后列出具体安全建议和措施。

安全检查表的优点:

a.事先编制,有充分的时间组织有经验的人员来编写,做到系统化、完整化,不致于漏掉能导致危险的关键因素。

b.可以根据规定的标准、规范和法规、检查遵守的情况,提出准确的评价。

c.表的应用方式是有问有答,给人的印象深刻,能起到安全教育的作用。表内还可注明改进措施的要求,隔一段时间后重新检查改进情况。

d.简明易懂,容易掌握。

小结

目的:检查系统是否符合标准要求

适用范围:可用于工程、系统的各个阶段,可用于安全生产管理和熟知的工艺设计、物料、设备或操作规程的分析,也可用于新工艺工程的早期开发阶段,判定和估测危险,还可以对运行多年的在役装置的危险进行检查。常用于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很少用于预评价。

使用方法:有经验和专业知识人员协同编制,经常使用.

资料准备:有关规范、标准

人力、时间:最经济

效果:定性,辨识危险性并使系统保持与标准规定一致,如采用检查项目赋值法可用于定量。

特点:简单、经济、有效,

(二)预先危险分析PHA(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1、预先危险分析的原理原理

预先危险分析也称初始危险分析,是在每项生产活动之前,特别是在设计的开始阶段,对系统存在危险类别、出现条件、事故后果等进行概略地分析,尽可能评价出潜在的危险性。

2、预先危险分析的主要目的

(1)识别与系统有关的主要危险;

(2)鉴别产生危险的原因;

(3)预测事故出现对对人体及系统产生的影响;

(4)判定已识别的危险性等级,提出消除或控制危险的措施。

3、预先危险分析内容

(1)识别危险的设备、零部件,并分析其发生的可能性条件;

(2)分析系统中各子系统、各元件的交接面及其相互关系与影响;

(3)分析原材料、产品、特别是有害物质的性能与贮运;

(4)分析工艺过程及其工艺参数或状态参数;

(5)人、机关系(操作、维修等);

(6)环境条件;

(7)用于保证安全的设备、防护装置等。

4、预先危险分析步骤

(1)通过经验判断、技术诊断或其他方法调查确定危险源,对所需分析系统的生产目的、物料、装置及设备、工艺过程、操作条件以及周围环境等,进行详细充分的了解;

(2)根据过去的经验教训及同类行业生产中发生的事故情况,对系统的影响、损坏程度,类比判断所要分析的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查找能够造成系统故障、物质损失和人员伤害的危险性,分析事故的可能类型;

(3)对确定的危险源分类,制成预先危险性分析表;

(4)转化条件,即研究危险因素转变为危险状态的触发条件和危险状态转变为事故的必要条件,进一步寻求对策措施,检验对策措施的有效性;

(5)进行危险性分级,排列出重点和轻、重、缓、急次序,以便处理;

(6)制定事故的预防性对策措施。

简易预先危险分析程序(图2)

图2 预先危险分析程序

5、危险性等级划分表(表4)

表4 危险性等级划分表

(1)装置设计标准、设备说明、材料说明及其他资料;

(2)收集与装置或系统有关的有用资料,以及其他类比装置的资料;

(3)相关经验,包括相似设备的危险性分析、相似设备的操作经验等;

(4)可行性研究报告。

7、几种表格

预先危险分析的结果一般采用表格的形式列出。如表5、表6、表7。

2、所分析子系统的名称;

3、子系统处于何种状态或运行方式;

4、子系统可能发生的潜在事故;

5、产生潜在危害的原因;

6、导致产生危险因素(5)的那些不希望事件或错误;

7、使危险因素(5)发展成为潜在危害的那些不希望发生的错误或事件;

8、导致产生“发生事故的条件(7)”的那些不希望发生的时间及错误;

9、事故后果;

10、危险等级;

11、为消除或控制危害可能采取的措施,其中包括对装置、人员、操作程序等几方面的考虑;

12、有关必要的说明。

小结

目的:开发阶段,早期辨识出危险性,避免以后走弯路

适用范围:每项工程活动之前、技改后制定新规程、使用新工艺之前,做一概略分析,辩识危险,确定危险等级,防止事故发生;预先危险性分析对固有系统中采取新的操作方法、接触新的危险物质、工具或设备时,进行PHA分析比较合适,从一开始就能消除、减少或控制主要的危险。(开发时分析原料、主要装置,以及能量失控时出现的危险性)

使用方法:分析原料、装置等发生危险的可能性及后果,按规定表格填入

资料准备:理化特性数据,危险性表,设备说明书

人力、时间:1-2个技术人员,时间需要依熟练程度而定

效果:得出供设计考虑的危险性一览表

特点:是一种宏观的概略定性分析方法,在项目发展初期使用PHA有如下优点:

1。能识别可能的危险,用较少的费用或时间就能进行改正。

2。能帮助项目开发组分析或设计操作指南。

3。该方法简单易行、经济有效。

(三)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Fail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是将工作系统分割为子系统、设备或元件,逐个分析各自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其产生的影响,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提高系统的安全性。

1、目的:

辨识单一设备和系统的故障模式及每种故障模式对系统或装置造成的影响。评价人员通常提出增加设备可靠性的建议,进而提出工艺安全对策。

2、几个基本概念

故障:元件、子系统、系统在运行时,达不到设计规定的要求,因而完不成规定的任务或完成的不好。

故障类型:系统、子系统或元件发生的每一种故障的形式称为故障类型。例如:一个阀门故障可以有四种故障类型:内漏、外漏、打不开、关不严。

故障等级:根据故障类型对系统或子系统影响的程度不同而划分的等级称为故障等级。

3、所需资料

(1)系统或装置的P&IDS;(2)设备、配件一览表;(3)设备功能和故障模式方面的知识;(4)系统或装置功能及对设备故障处理方法知识。

4、故障分类

5、分析步骤

(1)明确系统本身的情况;

(2)确定分析程度和水平;

(3)绘制系统图和可靠性框图;

(4)列出所有故障类型,并选出对系统有影响的故障类型;

(5)列出造成故障的原因。

6、应用

(1)评价对象分解:将系统分割为子系统,再分为元件。

(2)编制元件表。

(3)查出故障类型

(4)分析对系统的影响和故障等级,

(5)列出故障概率,

(6)列出排除和控制危险的措施。

小结

目的:辨识单个故障类型造成的事故后果

适用范围:主要用于设备和机器故障的分析,也可用于连续生产工艺

使用方法:将系统分解,求出零部件发生各种故障类型时,对系统或子系统产生的影响

资料准备:系统、装置、设备表、说明书

人力、时间:熟悉设备故障类型者2-3人,每人每小时可分析2-4项

效果:定性并可进一步定量,找出故障类型对系统的影响

特点:按实际需要,将系统分割为子系统、设备或元件,找出每个元件可能发生的故障类型及其对人员、操作、子系统及整个系统的影响。

(五)事件树分析ETA(Event Tree Analysis)

从一个初因事件开始,按照事故发展过程中事件出现与不出现,交替考虑成功与失败两种可能性,然后再把这两种可能性又分别作为新的初因事件进行分析,直到分析最后结果为止。

1、事件树分析的目的

(1)能够判断出事故发生与否,以便采取直观的安全方式;

(2)能够指出消除事故的根本措施,改进系统的安全状况;

(3)从宏观角度分析系统可能发生事故,掌握系统中事故发生的规律;

(4)可以找出最严重的事故后果,为确定顶上事件提供依据。

2、事件树分析过程

(1)确定初始事件(可能引发感兴趣事故的初始事件);

(2)识别能消除初发事件的安全设计功能;

(3)编制事件树;

(4)描述导致事故顺序情况;

(5)确定事故顺序的最小割集;

(6)编制分析结果。

3、小结

目的:辨识初始事件发展成为事故的各种过程及后果

适用范围:设计时找出适用的安全装置操作时发现设备故障及误操作将导致的事故

使用方法:各事件发展阶段均有成功和失败的两种可能,由初始事件经过各事件、阶段一直分析出事件、发展的最后各种结果

资料准备:有关初始事件和各种安全措施的知识

人力、时间:2-4人组成小组,分析小型单元几个初始事件需3-6天,大型复杂单元需2-4周效果:定性和定量,找出初始事件发展的各种结果,分析其严重性可在各发展阶段采取措施使之朝成功方向发展

(六)事故树分析FTA(Fault Tree Analysis)

事故树分析又称为故障树分析,是一种演绎的系统安全分析方法。它是从要分析的特定事故或故障开始(顶上事件),层层分析其发生原因,直到找出事故的基本原因,即故障树的底事件为止。

事故树分析的几个阶段

1、选择合理的顶上事件;

2、资料收集准备;

3、建造事故树;

4、简化或者模块化;

5、定性分析;

6、定量分析

1、故障树分析目的:

通过故障树的安全分析,达到以下目的:

①识别导致事故的基本事件与人为失误的组合,可为人们提供设法避免或减少导致事故基本原因的线索;

②对导致突害事故的各种因素及逻辑关系能做出全面、简洁和形象的描述;

③查明系统内固有的或潜在的各种危险因素;

④使有关人员全面了解和掌握各项防灾要点;

⑤便于进行逻辑运算,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和系统评价。

2、FTA分析基本程序

①熟悉系统。要求要确实了解系统情况,包括工作程序、各种重要参数、作业情况。必要时画出工艺流程图和布置图。

②调查事故。要求在过去事故实例、有关事故统计基础上,尽量广泛地调查所能预想到的事故,即包括已发生的事故和可能发生的事故。

③确定顶上事件。所谓顶上事件,就是我们所要分析的对象事件。分析系统发生事故的损失和频率大小,从中找出后果严重,且较容易发生的事故,作为分析的顶上事件。

④确定目标值。根据以往的事故记录和同类系统的事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求出事故发生的概率(或频率),然后根据这一事故的严重程度,确定我们要控制的事故发生概率的目标值。

⑤调查原因事故。调查与事故有关的所有原因事件和各种因素,包括设备故障、机械故障、操作者的失误、管理和指挥错误、环境因素等等,尽量详细查清原因和影响。

⑥画出故障树。根据上述资料,从顶上事件起进行演绎分析,一级一级地找出所有直接原因事件,直到所要分析的深度,按照其逻辑关系,画出事故树。

⑦分析。根据事故树结构进行化简,求出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确定各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排序。

⑧事故发生概率。首先根据所调查的情况和资料,确定所有原因事件的发生概率,并标在事故树上。根据这些基本数据,求出顶上事件(事故)发生概率。

⑨比较。要根据可维修系统和不可维修系统分别考虑。对可维修系统,把求出的概率与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的概率进行比较,如果二者不符,则必须重新研究,看原因事件是否齐全,事故树逻辑关系是否清楚,基本原因事件的数值是否设定得过高或过低等等。对不可维修系统,求出顶上事件发生概率即可。

⑩分析。定量分析包括下列三个方面的内容:

●当事故发生概率超过预定的目标值时,要研究降低事故发生概率的所有可能途径,可从最小割

集着手,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利用最小径集,找出根除事故的可能性,从中选出最佳方案。

●求各基本原因事件的临界重要度系数,从而对需要治理的原因事件按临界重要度系数大小进行

排队,或编出安全检查表,以求加强人为控制。

事故树分析方法原则上是这10个步骤。但在具体分析时,可以根据分析的目的、投入人力物力的多少、人的分析能力的高低、以及对基础数据的掌握程度等,分别进行到不同步骤。如果事故树规模很大,也可以借助电子计算机进行分析。

七、最小割集的概念和求法

1、最小割集的概念和求法。

①能免引起顶上事件发生的最低限度的基本事件的集合,称为最小割集。事故发生必然是某个最小割集中几个事件同时存在的结果。

②最小割集的求法,利用布尔代数化简。

③最小割集的作用。

最小割集表时系统的危险性,每个最小割集都是顶上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渠道。最小割集数目越多,系统越危险。分述如下:

a.表示顶上事件发生的原因。

b.一个最小割集代表一种事故模式。

c.可以用最小割集判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计算顶上事件概念。

2、利用最小割集分析判断结构重要度。

①一阶最小割集中的基本事件结构重要度大于所有高阶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系数。

②仅在同一最小割集中出现的所有基本事件。结构重要系数相等,(在最小割集中不再出现。)

③几个最小割集均不含共同元素,则低阶最小割集中基本事件重要系数大于高阶割集中基本事件重要系数。阶数相同,重要系数相等。

④比较两基本事件,若与之相关的割集阶数相同,则两事件结构重要系数大小由他们出现的次数决定。出现次数大的系数大。

最小割集表示系统的危险性

求出最小割集可以掌握事故发生的各种可能,了解系统的危险性。

每个最小割集都是顶上事件发生的一种可能,有几个最小割集,顶上事件的发生就有几种可能,最小割集越多,系统越危险。

从最小割集能直观地、概略地看出,哪些事件发生最危险,哪些稍次,哪些可以忽略,以及如何采取措施,使事故发生概率下降。

最小径集表示系统的安全性

求出最小径集可以了解到,要使顶上事件不发生有几种可能的方案,从而为控制事故提供依据。

一个最小径集中的基本事件都不发生,就可使顶上事件不发生。故障树中最小径集越多,系统就越安全。

从用最小径集表示的故障树等效图可以看出,只要控制一个最小径集不发生,顶上事件就不发生,所以可以选择控制事故的最佳方案,一般地说,对少事件最小径集加以控制较为有利。

九、顶事件的发生概率:

已知各基本事件的发生概率,且各基本事件相互独立,则:

与门的发生概率为:P(T)=q1·q2·····

或门的发生概率为:P(T)=1-(1-q1)(1-q2) ·····= q1+q2-q1·q2····≈q1+q2····

小结

目的:找出事故发生的基本原因和基本原因组合

适用范围:分析事故或设想事故

使用方法:由顶上事件用逻辑推导逐步推出基本原因事件

资料准备:有关生产工艺及设备性能资料,故障率数据

人力、时间:专业人员组成小组,一个小型单元需时一天

效果:可定性及定量,能发现事先未估计到的原因事件

(七)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

简单易行的评价人们在具有潜在危险性环境中作业时的危险性半定量评价方法。

D=LEC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

E——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

C——一旦发生事故会造成的损失后果

D——危险性

评价步骤

●组成评价小组;

●熟悉评价对象;

●明确评价赋分标准;

●赋分;

●评价计算;

L—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大小(取值见下表9)

—人体暴露在这种危险环境中的频繁程度(取值见表10)

—发生事故产生的后果(取值见表11)

—危险性分值(见表12)

表12 危险性分值

优缺点及适用范围

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法评价人们在某种具有潜在危险的作业环境中进行作业的危险程度,该法简单易行,危险程度的级别划分比较清楚、醒目。但是,由于它主要是根据经验来确定3个因素的分数值及划定危险程度等级,因此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且它是一种作业的局部评价,故不能普遍适用。

(八)危险指数评价法(RR,Risk Rank )

危险指数评价方法为美国道化学公司所首创。它以物质系数为基础,再考虑工艺过程中其他因素如操作方式、工艺条件、设备状况、物料处理、安全装置情况等的影响,来计算每个单元的危险度数值,然后按数值大小划分危险度级别。对化工生产过程中固有危险的度量。

资料的要求:

●按照国家标准GB16483-2000《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编写规定》

●编写的所用物料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工艺图纸、物料的最大存量、装置工艺的条件、物料储存区的

●平面布置方面的资料等;

●操作规程及有关法律、法规等资料;

●设计和操作数据资料及所选用的指数法的方法说明书。

2、道化学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

(1)目的

以已往的事故统计资料及物质的潜在能量和现行安全措施为依据,定量地对工艺装置及所含物料的实际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危险性进行分析评价。其目的是:

●量化潜在火灾、爆炸和反应性事故的预期损失;

●确定可能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装置;

●向有关部门通报潜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

●使有关人员及工程技术人员了解到各工艺部门可能造成的损失和减少损失的途径。

(2)内容: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

(3)使用范围和要求:主要用于评价储存、处理、生产易燃、可燃、活性物质的操作过程,也可用于分析污水处理、发电厂等一些单元的潜在损失,适用易燃或活性化学物质的最低量为2270KG,至少为454KG。

图5 风险分析计算程序

第五步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安全措施补偿系数C = C1 ×C2 ×C3

其中:C1为工艺控制补偿系数;

C2为物质隔离补偿系数;

C3为防火措施补偿系数。

第六步工艺单元危险分析汇总

1、火灾、爆炸指数(F&EI)

2、暴露半径

对业已计算出来的F&EI,可以用它乘以0.84或转换成暴露半径(R = 0.256 F&EI,R单位为米)。

这个暴露半径表明了生产单元危险区域的平面分布,它是一个以工艺设备的关键部位为中心,以暴露半径为半径的圆。

3、暴露区域

暴露区域面积S=πR2

4、暴露区域内财产价值

可由区域内含有的财产的更换价值来确定,即:更换价值= 0.82×原来成本×增长系数

5、危害系数的确定

危害系数是由单元危险系数F3和物质系数MF给出的,它代表了单元中物料泄漏或反应能量释放所引起的火灾、爆炸事故的综合效应。

6、基本最大可能财产损失(Base MPPD)

Base MPPD= 更换价值×危害系数

7、安全措施补偿系数

8、实际最大可能财产损失(Actual MPPD)

Actual MPPD = Base MPPD×C

9、最大可能工作日损失(MPDO)

为了求得MPDO,必须先确定MPPD。

认为是正确的时,用X代替MPPD,用Y代替MPDO:lgY=1.325132+0.592471(lgX);

认为70%以上正确:lgY=1.550233+0.598416(lgX);

认为70%以下正确lgY=1.045515+0.610426(lgX)。

10、停产损失(BI)

BI = MPDO×VPM×0.7 / 30

式中,VPM为每月产值;0.7代表固定成本和利润。

生产装置危险分析汇总

2、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充分性原则;适应性原则;系统性原则;针对性原则;合理性原则。

3、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时应明确的几个问题

●安全评价方法不是一个单一的、确定的分析方法;

●选择恰当的安全评价方法时,并不存在“最佳”方法;

●安全评价方法并不是决定安全评价结果的唯一因素;

●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依赖于评价人员对评价方法的不断了解和实际评价经验。

4、影响风险评价方法选择的因素类型

二、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及准则

1、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过程

2、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准则(见下页图)

3、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注意的问题

●充分考虑被评价系统的特点;

●评价的具体目标要求的最终结果;

●评价资料的占有情况;

●安全评价人员。

心得体会 安全评价技术的心得体会

安全评价技术的心得体会 系统的学习了安全评价技术,让我了解了危险危害因素的分析、安全评价的原理与模型、安全评价的方法、评价单元的划分和评价方法的选择、安全对策的措施、安全评价与评价报告、安全评价实例等内容。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安全的问题更是不容忽视,然而安全评价是实现安全生产的重要手段和基本程序,是有效提高企业本质安全程度的一项基础工作,是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提供决策和技术监督支撑的有力手段;是消除隐患、防范事故的一项重要举措;是现代先进安全生产管理的重中之重。 首先,我们共同来探讨下安全评价的目的,安全评价促进实现本质安全化生产、实现全过程安全控制、建立系统安全的最优方案,为决策者提供依据、为实现安全技术、安全管理的标准化和科学化创造条件。有效的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减少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安全第一,预防为主”是我国安全生产的基本方针,而作为预测、预防事故重要的安全评价,在贯彻安全生产方针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通过安全评价可确认生产经营单位是否具备安全生产条件。安全评价不仅能确认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而且还能进一步考虑危险性发展为事故的可能性及事故造成的损失的严重程度,进而计算事故造成的危害,以便合理的选择控制、消除事故发生的措施增加安全投入。然而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及工程中存在的风险的过程是:1.危险危害因素及重大危险源辨识;2.重

大危险源危害后果分析;3.定性及定量评价;4.提出安全的对策。总的来说不外乎8个字“识别、定量、比较(与行业标准、国家标准相比较)、措施”。根据事前预防、事中管理、事后救援为目的以可靠、安全性为基础,作出相应的决策措施。在安全评价时,应根据安全评价的对象和要实现的安全评价目标,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安全评价方法分别有安全检查方法(Safety Review,SR)、安全检查表法(Safety Checklist SCA)、预先危险分析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 PHA)、故障假设分析方法(What...If,WI)、危险克操作性研究法(Hazard and Operability study , HAZOP)、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aliure Mode Effects Analysis,FMEA)、故障树分析法(Fault Tree Analysis, FTA)、事故树分析法(Event Tree Analysis, ETA)、危险指数方法(Risk Rank, RR)、人员可靠性分析(Human Rcliability Analysis, HRA)、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LEC)、定量风险评价法(QRA)等。 其次,任何一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应用的条件和适用范围,在安全评价中如果适用了不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不仅浪费了工作时间还影响评价工作的正常进行,而且还可能导致评价结果严重失真,使安全评价失败。因此,我们要合理选择好安全评价方法是十分重要的。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时,应首先详细分析被评价的系统,明确通过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标,即通过安全评价需要给出哪些安全评价结果,然后应了解尽量多的安全评价方法,将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分类整理,明确被评价的系统能够提供的基础数据、工艺参数和其他资料,然后再结合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标,选择合适的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1)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2)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坏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液体泄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气体绝热扩散模型、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模型、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毒物泄漏扩散模型和锅炉爆炸伤害TNT当量法都属于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3)危险指数评价法。危险指数评价法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

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有: 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正式)

编订: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 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 法(正式) Deploy The Objectives, Requirements And Methods To Make The Personnel In The Organization Operate According To The Established Standards And Reach The Expected Level. Word格式 / 完整 / 可编辑

文件编号:KG-AO-4276-90 常用安全风险评估方式方法(正式) 使用备注:本文档可用在日常工作场景,通过对目的、要求、方式、方法、进度等进行具体的部署,从而使得组织内人员按照既定标准、规范的要求进行操作,使日常工作或活动达到预期的水平。下载后就可自由编辑。 一、定性评估法。也称经验评估法,是按生产系统或生产工艺过程,对系统中存在的各种危险危害因素进行定性的分析、研究、评估,得出定性评估结论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通常采用安全评估表,根据经验将需要检查评估的内容以列表的方式逐项列出,现场逐条对应评估。安全评估表内容还可根据项目危险程度,将评估项目内容划分为安全否决项(不可控危险)和可控项(中等或可控危险)两部分,存在否决项时,停止评估,向上一级管理层报告;不存在否决项时,对可控项进行赋值,得分不低于规定的临界值,定性为具备安全建设条件; 可控项得分低于临界值,停止作业,制定措施进行整改,整改完毕后再进行重新评估。

本方法适用于简单系统、大型装备,工作条件和环境相对稳定的区队开工和岗位的评估。 二、专业评估法。是指集体检查分析、专业综合评估或两者相结合的评估方式,依据现场条件、检测结果、临界指标,运用类比分析等方法,对系统运行环境、设备设施、工艺和人员技术能力、安全措施、制度、管理水平等方面进行评估的方法。 本方法适用于复杂的系统、工艺、装置以及“四新”试验应用等方面的评估。 三、危险与可操作性分析法。是通过分析生产运行过程中工艺状态参数的变动和操作控制中可能出现的偏差,以及这些变动与偏差对系统的影响及可能导致的后果,找出出现变动及偏差的原因,明确装置或系统内及建设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危害因素,并针对变动与偏差产生的后果提出应对安全措施的评估方法。 本方法主要分析步骤是: 1. 建立研究组,确定任务、研究对象。一是建立

安全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

安全评价的程序、内容、方法 一、安全评价程序 主要包括: 1.前期准备, 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 3.划分评价单元 4.定性、定量评价 5.提出安全对策措施建议 6.做出安全评价结论 7.编制安全评价报告 具体程序如图4-l所示 1、前期准备:明确被评价对象,备齐有关安全评价所需的设备、工具,收集国内外相关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工程、系统的技术资料。 2、辨识与分析危险、有害因素:根据被评价对象的具体情况,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危险、有害因素存在的部位、存在的方式和事故发生的途径及其变化的规律。 3、划分评价单元:在辨识和分析危险、有害因素的基础上,划分评价单元。评价单元的划分应科学、合理.便于实施评价、相对独立且具有明显的特征界限。 4、定性、定量评价:根据评价单元的特征,选择合理的评价方法,对评价对象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及其严重程度进行定性、定量评价。 5、安全对策措施建议:依据危险、有害因素辨识结果与定性、定量评价结果,遵循针对性、技术可行性、经济合理性的原则,提出消除或减弱危险、有害因素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建议。 6、安全评价结论:根据客观、公正、真实的原则,严谨、明确地做出评价结论。 7、安全评价报告的编制:依据安全评价的结果编制相应的安全评价报告。安全评价报告是安全评价过程的具体体现和概况性总结,是评价对象完善自身安全管理、应用安全技术等方面的重要参考资料;是由第三方出具的技术性咨询文件,可为政府安全生产管理、安全监察部门和行业主管部门等相关单位对评价对象的安全行为进行法律法规、标准、行政规章、规范的符合性判别所用;是评价对象实现安全运行的技术性指导文件。 二、安全评价的内容 安全评价主要内容包括:高度概括评价结果;从风险管理角度给出评价对象在评价时与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标准、规范的符合性结沦;给出事故发生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的预测性结论以及采取安全对策措施后的安全状态等。

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

安全评价是一个利用安全系统工程原理和方法识别和评价系统、工程存在的风险的过程,这一过程包括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两部分。危险、有害因素识别的目的在于识别危险来源;危险和危害程度评价的目的在于确定来自危险源的危险性、危险程度,应采取的控制措施,以及采取控制措施后仍然存在的危险性是否可以被接受。在实际的安全评价过程中,这两个方面是不能截然分开、孤立进行的,而是相互交叉、相互重叠于整个评价工作中。安全评价的基本内容如下图所示。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在安全技术领域里,已由以往主要研究、处理那些已经发生和必然发生的事件,发展为主要研究、处理那些还没有发生,但有可能发生的事件,并把这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具体化为一个数量指标,计算事故发生的概率,划分危险等级,制定安全标准和对策措施,并对其进行综合比较和评价,从中选择最佳的方案,预防事故的发生。安全评价通过危险性识别及危险度评价,客观地描述系统的危险程度,指导人们预先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系统的危险性。 目前国内将安全评价通常根据工程、系统生命周期和评价的目的分为安全预评价、安全验收评价、安全现状评价和专项安全评价4类。 安全预评价 安全预评价是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内容,分析和预测该建设项目可能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的种类和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预评价实际上就是在项目建设前应用安全评价的原理和方法对系统(工程、项目)的危险性、危害性进行预测性评价。 安全预评价以拟建建设项目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提供的生产工艺过程、使用和产出的物质、主要设备和操作条件等,研究系统固有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应用系统安全工程的方法,对系统的危险陛和危害性进行定性、定量分析,确定系统的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危险、危害程度;针对主要危险、有害因素及其可能产生的危险、危害后果提出消除、预防和降低的对策措施;评价采取措施后的系统是否能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从而得出建设项目应如何设计、管理才能达到安全指标要求的结论。总之,对安全预评价可概括为以下4点。 1、安全预评价是一种有目的的行为,它是在研究事故和危害为什么会发生、是怎样发生的和如何防止发生等问题的基础上,回答建设项目依据设计方案建成后的安全性如何、是否能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及如何达到安全标准、安全保障体系的可靠性如何等至关重要的问题。 2、安全预评价的核心是对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定量分析,即针对特定的系统范围,对发生事故、危害的可能性及其危险、危害的严重程度进行评价。 3、安全预评价用有关标准(安全评价标准)对系统进行衡量,分析、说明系统的安全性。 4、安全预评价的最终目的是确定采取哪些优化的技术、管理措施,使各子系统及建设项目整体达到安全标准的要求。 经过安全预评价形成的安全预评价报告,将作为项目报批的文件之一,同时也是项目最终设计的重要依据文件之一。(具体地说,安全预评价报告主要提供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业主、政府管理部门。在设计阶段,必须落实安全预评价所提出的各项措施,切实做到建设项目在设计中的“三同时”。) 安全验收评价 安全验收评价是在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之前、试生产运行正常之后,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设施、设备、装置实际运行状况及管理状况的安全评价,查找该建设项目投产后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确定其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 安全验收评价是运用系统安全工程原理和方法,在项目建成试生产正常运行后,在正式投产前进行的一种检查性安全评价。它通过对系统存在的危险和有害因素进行定性和定量的评价,判断

常用的14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比

安全技术|常用的14种安全评价方法对比分享,抓紧收藏备用~~ 由于风险评价方法众多,他们的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在此我给大家带 来一些常识性区分的学习。我们从评价目标、定性/定量、方法特点、 适用范围、应用条件、优缺点等方面进行比较说明。1、评价方法类 比法安全检查表预先危险性分析(PHA)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故 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事件树ETA)事故树(FTA)作业条件 危险性评价道化学公司法(DOW)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日本劳 动省六阶段法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模糊综合 评价2、评价方法对应评价目的类比法:危害程度分级、危险性分级 安全检查表:危险有害因素分析安全等级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危 险有害因素分析危险性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故障(事故)原因影响程度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故障原因故障等级危险指数 事件树ETA) :事故原因触发条件事故概率 事故树(FTA) :事故原因事故概率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 危险性等级 道化学公司法(DOW) :火灾爆炸危险性等级事故损失 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 火灾、爆炸、毒性及系统整体危险性等 级 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 危险性等级 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危险性等级

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偏离及其原因、后果、对系统的影响 模糊综合评价; 安全等级3、评价方法对应定性/定量类比法:定性 安全检查表:定性定量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定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定性 故障类型和影响危险性分析(FMECA); 定性定量 事件树ETA) ;定性定量 事故树(FTA) :定性定量 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定性半定量 道化学公司法(DOW):定量 帝国化学公司蒙德法(MOND); 定量 日本劳动省六阶段法;定性定量 单元危险性快速排序法:定量 危险性与可操作性研究:定性 模糊综合评价:半定量4、评价方法对应方法特点类比法:利用类比作业场所检测、统计数据分级和事故统计分析资料类推 安全检查表:按事先编制的有标准要求的检查表逐项检查按规定赋分标准赋分评定安全等级 预先危险性分析(PHA): 讨论分析系统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触发条件、事故类型,评定危险性等级 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FMEA): 列表、分析系统(单元、元件)故障类型、故障原因、故障影响评定影响程序等级

安全评价方法的介绍

安全评价方法的介绍 一、风险评价目的: 风险评价的目的是为了评价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及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以寻求最低的事故发生率、最少的损失、环境的最低破坏。风险评价体现了预防为主的思想,使潜在和显在的危险得以控制。 二、风险评价范围: 风险评价的范围在每一次评价之前进行确定,记录在风险评价报告或安全技术措施、各种作业票证中。评价的范围应该包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不仅生产单位、技术部门、分析检验部门要进行,还包括了企业采购、销售、管理、危险品运输储存部门等经营活动。 评价范围应该包括:常规活动和非常规活动、一切变更活动。具体为:生产装置的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停车等阶段;常规和异常活动;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所有进入作业现场热源的活动;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作业场所的设施、设备、车辆、安全防护用品;人为因素,包括违反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置;气候、地震以及其它自然灾害。 三、风险评价方法 工作危害分析(JHA) 使用范围:JHA主要用于日常作业活动的风险分析,辨识每个作业步骤的危害;也可用于作业步骤清晰的检维修作业活动中。 利用该分析方法达到的目的;根据风险分析结果,制定控制措施,编制作业活动安全操作规程,控制风险。对已经存在安全规程进行补充完善。从而防止从事此项工作的人员受到伤害,也不能使他人收到伤害,不能使设备和其它作业系统受到影响或伤害。 具体分析步骤:

选定作业活动→分解工作步骤→识别每个工作步骤的潜在危害和后果→进行风险分析→制定控制措施→对评价结果定期评审。 第一步:选定作业活动,从作业活动清单中选取,对于检维修就是具体的作业活动。 第二部:将作业活动分解成若干个相连的工作步骤。 把正常的工作分解为几个主要步骤,即首先做什么、其次做什么等等.用几个字说明一个步骤,只说做什么,而不说如何做;应按照实际作业步骤划分,佩戴防火用品、办理作业票等不必要作为作业步骤分析,可以将佩戴防护用品、办理作业票等活动列入到控制措施中,但步骤也不能过粗,如果过细又很繁琐,能让人看明白这项作业是如何进行的,对操作人员能起到指导作用为宜。可以借鉴电器使用说明书中对电器使用方法的说明,工作步骤地确定是建立在对工作观察的基础上,可以通过班组与操作者集体讨论来确定。 第三步:识别每一作业步骤的主要危害和后果。 第四部:识别现有安全控制措施。现有的安全控制措施包括:管理措施、人员胜任、安全设施等方面。 第五步:进行风险分析。 第六步:提出安全措施建议,在提出安全措施时应该按照设备设施的本质安全、安全防护设施、安全监控、报警系统、工艺技术及流程、操作技术、防护用品、监督检查、人员培训等顺序进行。

安全评价的方法分类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熟悉) 1)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 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①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②.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坏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液体泄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气体绝热扩散模型、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模型、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毒物泄漏扩散模型和锅炉爆炸伤害TNT当量法都属于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③危险指数评价法 危险指数评价法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有: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2)其他安全评价分类法 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归纳推理评价法是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即从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开始,逐渐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最终分析到可能的事故。 演绎推理评价法是从结果推论原因的评价方法,即从事故开始,推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

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编号:SM-ZD-50758 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Through the process agreement to achieve a unified action policy for different people, so as to coordinate action, reduce blindness, and make the work orderly. 编制: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 批准:____________________ 本文档下载后可任意修改

安全评价管理办法 简介:该制度资料适用于公司或组织通过程序化、标准化的流程约定,达成上下级或不同的人员之间形成统一的行动方针,从而协调行动,增强主动性,减少盲目性,使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文档可直接下载或修改,使用时请详细阅读内容。 1 为车间安全评价工作规范化、制度化,确保安全生产,根据国家和公司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2 安全评价分为安全技术评价和安全管理评价。安全技术评价是指在生产开始前或在生产过程中,对系统、设备设施、施工技改项目的不安全因素进行识别、分析和评估,评价不安全因素是否处于受控和有效管理状态。安全管理评价是指通过开展定期和专项安全检查评价,全面、系统地评价相关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和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3 安全评价的目的:通过识别、评价不安全因素或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制定技术控制措施或管理控制措施,减少和杜绝生产安全事故,提升安全管理水平,实现车间安全目标。 4 安全管理评价每半年进行一次,一般采用综合评价,必要时进行专项评价。 5 安全管理评价是针对生产经营活动的安全现状,进行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正式版

Different positions have their own specific rules of doing things, in order to make the work achieve the expected goal according to the plan and requirements.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正式版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管理规范资料适用于团体或社会组织中,需共同遵守的办事规程或行动准则并要求其成员共同遵守,不同的行业不同的部门不同的岗位都有其具体的做事规则,目的是使各项工作按计划按要求达到预计目标。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安全评价方法选择 任何一种安全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条件和范围,在安全评价中如果使用了不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不仅浪费工作时间,影响评价工作正常开展,而且导致评价结果严重失真,使安全评价失败。因此,在安全评价中,合理选择安全评价方法是十分重要的。 1)安全评价方法的选择原则 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在认真分析并熟悉被评价系统的前提下,选择安全评价方法。选择安全评价方法应遵循充分

性、适应性、系统性、针对性和合理性的原则。 (1)充分性原则 充分性是指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之前,应该充分分析评价的系统,掌握足够多的安全评价方法,并充分了解各种安全评价方法的优缺点、适应条件和范围,同时为安全评价工作准备充分的资料。也就是说,在选择安全评价方法之前,应准备好充分的资料,供选择时参考和使用。 (2)适应性原则 适应性是指选择的安全评价方法应该适应被评价的系统。被评价的系统可能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复杂系统,评价的重点各子系统可能有所不同,各种安全评价

几种常见的安全评价方法

1.安全检查表法 1.1 方法概述 安全检查表(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缩写SCA)是依据相关的标准、规范,对工程、系统中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为了避免检查项目遗漏,事先把检查对象分割成若干系统,以提问或打分的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这种表就称为安全检查表。它是系统安全工程的一种最基础、最简便、广泛应用的系统危险性评价方法。目前,安全检查表在我国不仅用于查找系统中各种潜在的事故隐患,还对各检查项目给予量化,用于进行系统安全评价。 1.2 安全检查表的编制依据 (1)国家、地方的相关安全法规、规定、规程、规范和标准,行业、企业的规章制度、标准及企业安全生产操作规程。 (2)国内外行业、企业事故统计案例,经验教训。 (3)行业及企业安全生产的经验,特别是本企业安全生产的实践经验,引发事故的各种潜在不安全因素及成功杜绝或减少事故发生的成功经验。 (4)系统安全分析的结果,即是为防止重大事故的发生而采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对系统迸行分析得出能导致引发事故的各种不安全因素的基本事件,作为防止事故控制点源列入检查表。 1.3 安全检查表编制步骤 要编制一个符合客观实际、能全面识别、分析系统危险性的安全检查表,首先要建立一个编制小组,其成员应包括熟悉系统各方面的专业人员。其主要步骤有: (1)熟悉系统 包括系统的结构、功能、工艺流程、主要设备、操作条件、布置和已有的安全消防设施。 (2)搜集资料 搜集有关的安全法规、标准、制度及本系统过去发生过事故的资料,作为编制安全检查表的重要依据。 (3)划分单元 按功能或结构将系统划分成若干个子系统或单元,逐个分析潜在的危险因素。 (4)编制检查表 针对危险因素,依据有关法规、标准规定,参考过去事故的教训和本单位的经验确定安全检查表的检查要点、内容和为达到安全指标应在设计中采取的措施,然后按照一定的要求编制检查表。 ①按系统、单元的特点和预评价的要求,列出检查要点、检查项目清单,以便全面查出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 ②针对各检查项目、可能出现的危险、有害因素,依据有关标准、法规列出安全指标的要求和应设计的对策措施; (5)编制复查表,其内容应包括危险、有害因素明细,是否落实了相应设计的对策措施,能否达到预期的安全指标要求,遗留问题及解决办法和复查人等。 1.4 编制检查表应注意事项 编制安全检查表力求系统完整,不漏掉任何能引发事故的危险关键因素,因此,编制安全检查表应注意如下问题 (1)检查表内容要重点突出,简繁适当,有启发性。

种安全评价方法

种安全评价方法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

40种安全评价方法定性工具(24种) 1.工作安全分析(JSA)_现场管理 2.危险与可操作研究(HAZOP)_工艺设计 3.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LEC)_作业评价 4.工作循环分析(JCA)_操作程序管理 5.预先危险性分析(PHA)_设计/生产管理 6.失效模式和效应分析(FMEA)_系统可靠性分析 7.人员可靠性分析法(PRA) 8.故障假设分析法(WIA) 9.故障假设分析/检查表分析方法(WI/CA) 10.鱼刺图法(FD) 11.风险矩阵评价法(RMEA) 12.管理失效和风险树分析(MORT)_运行管理 分析法 14.基于可靠性的维护(RCM) 15.工作任务分析(JTA)_任务管理 16.工作危害分析(JHA)_操作管理 17.基于蝴蝶结模型分析法 分析法 19.屏障分析法

20.肯特评分法 21.安全检查表(SCL)_现场管理 22.危险指数法(RR) 23.类比法 24.工艺安全管理(PSM) 半定量工具(6种) 1.道化学公司法 2.指标体系评价法(IST) 3.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MFETHA) 评价法 5.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标评价法(ICIMond) 6.资产完整性管理(AIM) 定量工具(10种) 1.故障树分析(FTA)_事故预测与调查 2.事件树分析(ETA)_事故预测与调查 3.模糊综合评价(FCE) 4.灰色层次分析法(FAHP) 5.定量风险评价法(QRA) 6.事故后果模拟(ACS) 7.日本六阶段评价法 8.完整性等级评估(SIL) 9.基于风险的检验(RBI)

安全评价方法

安全评价方 3.1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安全评价方法是进行定性、定量安全评价的工具,安全评价内容十分丰富,安全评价目的和对象的不同,安全评价的内容和指标也不同。目前,安全评价方法有很多种,每种评价方法都有其适用范围和应用条件。在进行安全评价时,应该根据安全评价对象和要实现的安全评价目标,选择适用的安全评价方法。 3.1.1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的目的是为了根据安全评价对象选择适用的评价方法。安全评价方法的分类方法很多,常用的有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按评价的推理过程分类法、按针对的系统性质分类法、按安全评价要达到的目的分类法等。 1)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LEC 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特点是容易理解、便于掌握,评价过程简单。目前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在国内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中被广泛使用。但定性安全评价方法往往依靠经验,带有一定的局限性,安全评价结果有时因参加评价人员的经验和经历等有相当的差异。同时由于安全评价结果不能给出量化的危险度,所以不同类型的对象之间安全评价结果缺乏可比性。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①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概率风险评价法是建立在大量的实验数据和事故统计分析基础之上的,因此评价结果的可信程度较高,由于能够直接给出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因此便于各

安全评价方法及应用

安全评价方法概述 (一)安全检查与安全检查表分析 (1)目的: ●使操作人员保持对工艺危险的警觉性; ●对需要修订的操作规程进行审查; ●对那些设备和工艺变化可能带来的任何危险性进行识别; ●评价安全系统和控制的设计依据; ●对现有危险性的新技术应用进行审查; ●审查维护和安全检查是否充分。 (2)评价的结果内容: ●偏离设计的工艺条件所引起的安全问题; ●偏离规定的操作规程所引起的安全问题; ●新发现的安全问题。 (3)安全检查所需资料: ●相关的法规和标准; ●以前类似的安全分析报告; ●详细工艺和装置说明,P&IDS和PID; ●开、停车及操作、维修、应急规程; ●事故报告、未遂事故报告; ●以往工艺维修记录; ●工艺物料性质; ●毒性及反应活性等资料。 (4)安全检查过程: 检查的准备;实施检查;汇总结果。 2、安全检查表分析(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 利用检查条款按照相关的标准、规范等对已知的危险类别、设计缺陷以及与一般工艺设备、操作、管理有关的潜在危险性和有害性进行判别检查。 (1)编制的主要依据: ●有关标准、规程、规范及规定; ●国内外事故案例、本单位的经验; ●系统安全分析确定的危险部位及防范措施; ●研究成果; (2)各类检查表及应用: ●定性检查表,提问式 ●半定量检查表:某些项目定为否决项,某些项目达到一定数量定为否决项。 ●定量检查表:安全性评价,采用千分制,分为特级安全级、安全级、临界级和不合格。危险等 级划分为低度、中度、高度危险。 检查结果定性化 安全检查表应列举需查明的所有导致事故的不安全因素,通常采用提问方式,并以“是”或“否”来回答。每个检查表均需要注明检查时间、检查者、直接责任人。 为了使提出的问题有所依据,可以收集有关的此项问题的规章制度、规范标准,在有关条款后面注明名称和所在章节。 提问型安全检查表格式如表1所示

安全评价方法汇总

安全评价方法汇总 一、故障假设分析(如果。。。。。。怎么办?) 故障假设分析的目的:是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由此可能产生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具体事故事件).通常由经验丰富的人员完成并根据存在的安全措施等条件提出降低危险性的建议(对识别出的潜在事故状况不进行分级,不能定量化) 该方法要求评价人员对工艺规程熟知,并对可能导致事故的设计偏差进行整合.。故障假设分析过程简单,首先提出一系列问题,然后回答这些问题.一般采用表格形式完成.表格的主要内容包括: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安全措施、降低或消除危险性方法或方案等.(表头:如果……、后果/危险、已有安全措施、建议安全措施) 目的:识别危险有害因素并提出由此可能产生的意想不到的结果(具体事故事件)并提出降低危险性的建议 评价结果:故障假设分析表,主要内容包括:提出的问题、回答(可能的后果)、安全措施、降低或消除危险性方法或方案等 局限性:对识别出的潜在事故状况不进行分级,不能定量化。 适用范围:系统各个阶段 二、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法 目的:识别潜在危险,考虑工艺或活动中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定性评价事故的可能后果,确定现有的安全设施是否能够防止潜在事故发生. 评价结果:编制一张潜在事故类型、影响、安全措施及响应对策的表格.检查表→建议表 局限性:对识别出的潜在事故状况不进行分级,不能定量化。 适用范围:系统各个阶段 (1)目的:是识别潜在危险,考虑工艺或活动中可能发生事故的类型,定性评价事故可能的后果,确定现有安全设施是否能够控制潜在事故的发生,通常,评价人员还要提出消除或降低工艺操作危害的措施。 (2)评价结果:评价小组使用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方法,通常结果是编制一张潜在事故类型、影响、安全措施及响应对策的表格。 (3)条件要求:大多数情况下,使用故障假设/检查表分析方法时,要求评价人员熟悉工艺设计、操作、维护,与工艺过程有关的资料都可能用到,完成工作所需要人数取决于工艺复杂程度,某种程度上取决于工艺所处阶段,选择合适的小组成员对圆满完成工作有着重要作用,小组成员对知识、工艺、操作规程熟悉程度均有重要的影响。 三、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FMEA)(表头:元件、故障类型、可能的原因、对系统的影响、建议措施) (1)定义:是一种归纳分析方法,是辨识故障类型及对系统造成的影响,通过评价可以提出增加设备可靠性的建议,进而提出安全对策。首先找出系统中各子系统及原件可能发生的故障及其类型,查明各种类型故障对临近子系统的影响以及最终对系统的影响,并提出消除控制这些影响的措施。若确定了每个元件的故障发生概率,就可以确定设备、系统或装置的故障发生概率,从而定性地描述故障的影响。 (2)某些机电产品的故障模式举例如下: 水泵、涡轮机、发电机的故障模式有:误起动、误停机、速度过快、反转、异常的负荷振动、发热、线圈漏电、运转部分破损等。容器的故障模式有:泄漏、不能降温、加热、断热、冷却过分等。热交换器、配管类的故障模式有:堵塞、流路过大、泄漏、变形、振动等。阀门、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

常用安全评价方法 1 安全检查方法(Safety Review,SR) 安全检查方法可以说是第一个安全评价方法,它有时也称为工艺安全审查或“设计审查”及“损失预防审查”。它可以用于建设项目的任何阶段。对现有装置(在役装置)进行评价时,传统的安全检查主要包括巡视检查、正规日常检查或安全检查。(例如,如果工艺尚处于设计阶段,设计项目小组可以对一套图纸进行审查。)采集者退散 安全检查方法的目的是辨识可能导致事故、引起伤害、重要财产损失或对公共环境产生重大影响的装置条件或操作规程。一般安全检查人员主要包括与装置有关的人员,即操作人员、维修人员、工程师、管理人员、安全员等等,具体视工厂的组织情况而定。 安全检查目的是为了提高整个装置的安全操作度,而不是干扰正常操作或对发现的问题进行处罚。完成了安全检查后,评价人员对亟待改进的地方应提出具体的措施、建议。 2 安全检查表方法(Safety Checklist Analysis,SCA) 为了查找工程、系统中各种设备设施、物料、工件、操作、管理和组织措施中的危险、 形式,将检查项目列表逐项检查,避免遗漏,这种表称为安全检查表。 3 危险指数方法(Risk Rank,RR)考试大-全国最大教育类网站(www.Examda。com) 危险指数方法是一种评价方法。通过评价人员对几种工艺现状及运行的固有属性(以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和事故严重度为基础,对不同作业现场的危险性进行鉴别)进行比较计算,确定工艺危险特性重要性大小,并根据评价结果,确定进一步评价的对象。 可行性研究、设计、运行等),或在详细的设计方案完成之前,或在现有装置危险分析计划制定之前。当然它也可用于在役装置,作为确定工艺及操作危险性的依据。 目前已有好几种危险等级方法得到广泛的应用。 此方法使用起来可繁可简,形式多样,既可定性,又可定量。例如,评价者可依据作业现场危险度、事故几率、事故严重度的定性评估,对现场进行简单分级,或者,较为复杂的,通过对工艺特性赋予一定的数值组成数值图表,可用此表计算数值化的分级因子,常用评价 4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Preliminary Hazard Analysis,PHA)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是一种起源于美国军用标准安全计划要求方法。主要用于对危险物质和装置的主要区域等进行分析,包括设计、施工和生产前,首先对系统中存在的危险性类别、出现条件、导致事故的后果进行分析,其目的是识别系统中的潜在危险,确定其危险等级,防止危险发展成事故。考试大论坛 预先危险分析方法通常用于对潜在危险了解较少和无法凭经验觉察的工艺项目的初期阶段。通常用于初步设计或工艺装置的R&D(研究和开发),当分析一个庞大现有装置或当环境无法使用更为系统的方法时,常优先考虑PHA法。 5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What…If,W1) 故障假设分析方法是一种对系统工艺过程或操作过程的创造性分析方法。使用该方法的 与其他方法不同的是,要求评价人员了解基本概念并用于具体的问题中,有关故障假设分析方法及应用的资料甚少,但是它在工程项目发展的各个阶段都可能经常采用。

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一)

安全评价的基本方法及其特点(一) 安全评价方法按指标(目标)量化的程度,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和定量安全评价。 1.定性危险评价 定性危险评价不需要精确的数据和计算。目前主要以安全检查表为依据,其具体方法有以下几种。 (1)逐项赋值评价法 针对安全检查表中的每一项检查内容,按其重要度的不同,由专家讨论赋予一定的分数值。评价时,单项检查完全合格者给满分,部分合格者按规定的标准给分,完全不合格者给零分。这样逐条逐项地检查评分,最后累计所有各项得分,便得到系统评价的总分。根据实际得分多少,按规定的标准来确定评价系统的安全等级,应采取的安全措施。如我国机械行业制定的《机械工厂安全性评价标准》即属于此。 (2)单项定性加权计分法 这种评价计分法是把安全检查表所有的评价项目,根据实际检查结果,分别给予“优”、“良”、“可”、“差”等定性等级的评定,同时赋予相应的权重(如4、3、2、1),累计求和,得出实际评价值,即 n i=1

式中fi——评价等级的权重系数; gi——在总N项中取得某一评价等级的项数和; n——评价等级数。 依据实际要求,在最高目标值(N项都为“优”时的S值Smax)与最低目标值(N项都为“差”时的S值Smin)之间分成若干等级,根据实际的S值所属的等级来确定系统的实际安全等级。 2.定量危险评价 定量评价方法包括以可靠性为基础的概率危险评价方法和道化法为代表的指数法或评点法。 (1)概率危险评价方法 该法需要使用累积的故障数据,计算出发生故障或事故概率,并计算事故的后果,进而计算出风险率。该风险率与社会允许的安全值进行比较,评价系统是否安全。 概率危险评价方法起源于核电工业的风险、安全评价。目前,这种方法在系统结构简单、清晰、相同元件的基础数据相互借鉴性强,在航空、航天核能等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这种方法要求数据准确、充分、分析完整、判断和假设合理,并能准确地描述系统中的不确定性。从发展看,随着模糊概率理论的进一步发展,概率风险评价的现有缺点将会得到一定程度上的克服。但使用概率法需要取得组成系统各零部件和子系统的危险发生概率的数据。目前我国数据的积累很不充分,这是使用这一方法的根本性障碍。但在英国和北欧国家的海上石油天

安全评价方法分类

一、安全评价方法分类(熟悉) 1)按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分类法 按照安全评价结果的量化程度,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定性安全评价法和定量安全评价法。 (1)定性安全评价方法 定性安全评价方法主要是根据经验和直观判断能力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性的分析,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性的指标,如是否达到了某项安全指标、事故类别和导致事故发生的因素等。 属于定性安全评价方法的有安全检查表、专家现场询问观察法、因素图分析法、事故引发和发展分析、作业条件危险性评价法(格雷厄姆—金尼法或LEC法)、故障类型和影响分析、危险可操作性研究等。 (2)定量安全评价方法 定量安全评价方法是运用基于大量的实验结果和广泛的事故资料统计分析获得的指标或规律(数学模型),对生产系统的工艺、设备、设施、环境、人员和管理等方面的状况进行定量的计算,安全评价的结果是一些定量的指标,如事故发生的概率、事故的伤害(或破坏)范围、定量的危险性、事故致因因素的事故关联度或重要度等。 按照安全评价给出的定量结果的类别不同,定量安全评价方法还可以分为概率风险评价法、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和危险指数评价法: ①概率风险评价法 概率风险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应用数理统计中的概率分析方法,求取事故基本致因因素的关联度(或重要度)或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的安全评价方法。故障类型及影响分析、事故树分析、逻辑树分析、概率理论分析、马尔可夫模型分析、模糊矩阵法、统计图表分析法等都可以由基本致因因素的事故发生概率计算整个评价系统的事故发生概率。 ②.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是根据事故的数学模型,应用计算数学方法,求取事故对人员的伤害范围或对物体的破坏范围的安全评价方法。液体泄漏模型、气体泄漏模型、气体绝热扩散模型、池火火焰与辐射强度评价模型、火球爆炸伤害模型、爆炸冲击波超压伤害模型、蒸气云爆炸超压破坏模型、毒物泄漏扩散模型和锅炉爆炸伤害TNT当量法都属于伤害(或破坏)范围评价法。 ③危险指数评价法 危险指数评价法应用系统的事故危险指数模型,根据系统及其物质、设备(设施)和工艺的的基本性质和状态,采用推算的办法,逐步给出事故的可能损失、引起事故发生或使事故扩大的设备、事故的危险性以及采取安全措施的有效性的安全评价方法。常用的危险指数评价法有:道化学公司火灾爆炸危险指数评价法,蒙德火灾爆炸毒性指数评价法,易燃、易爆、有毒重大危险源评价法。 (2)其他安全评价分类法 按照安全评价的逻辑推理过程,安全评价方法可分为归纳推理评价法和演绎推理评价法。 归纳推理评价法是从事故原因推论结果的评价方法,即从最基本危险、有害因素开始,逐渐分析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最终分析到可能的事故。 演绎推理评价法是从结果推论原因的评价方法,即从事故开始,推论导致事故发生的直接因素,再分析与直接因素相关的之间因素,最终分析和查找出致使事故发生的最基本危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