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种奶牛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良种奶牛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良种奶牛繁育场建设项目可行性实施报告

第一章项目摘要

1.1项目概况

1.1.1项目名称:某省某县良种奶牛繁育场建设项目

1.1.2项目性质:扩建

1.1.3主管部门:某省农牧厅

1.1.4建设单位:某国鼎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1.1.5建设地点:某省某县川工业集中园区

1.1.6建设年限:建设期限2年,即2009年—2010年。

1.1.7建设规模及产品方案

本项目从已引进320头中国荷斯坦奶牛中精选280头组建核心繁育群,采用人工授精技术,进行良种扩繁。正常年出售公犊119头、母犊77头,鲜奶1764吨,牛粪2555吨。

1.1.8建设容

本项目在原有良种奶牛繁育场的基础上进行扩建,新建成年牛舍594m2、分娩牛舍594m2、犊牛舍528m2、挤奶厅460m2、青贮池2240m3,配套人工授精及鱼骨式挤奶设备等21台(套)。

1.1.9项目投资

本项目新增建设投资285.8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投资193.80万元,占总投资的67.81%;设备购置与安装65.00万元,占总投资的22.74%;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4.00万元,占总投资的4.90%;基本预备费13.00万元,占总投资的4.55%。

1.1.10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85.80万元,其中中央投资200万元,地方财政配套20万元,企业自筹65.80万元。

1.1.11项目效益

项目正常年增量销售收入386.37万元,年均增量利润总额为58.66万元,年均增量所得税19.36万元,项目所得税后增量财务部收益率为15.61%,财务净现值(ic=10%)94.52万元,增量投资利润率20.52%,增量投资利税率28.65%,静态投资回收期7.13年(税后,含建设期),动态投资回收期10.11年(含建设期),均表明项目有良好的财务盈利能办。

1.2可行性研究依据

(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主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

(2)《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

(3)国务院颁布的《中国营养改善行动计划》;

(4)国务院批准的《当前国家鼓励发展的产业、产品和技术目录》;

(5)《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

(6)农业部颁布的《关于加快调整畜牧业生产结构的实施意见》;

(7)国家发改委、建设部颁布的《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3版);

(8)农业部颁布的《牛奶优势区域发展规划》;

(9)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以及行业规与参数;(10)农业部有关农业项目的可研报告编制格式和要求;(11)某省畜牧业“十一五”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划;(12)《市“十一五”畜牧业发展规划》;

(13)项目区自然与社会经济条件。

1.3主要经济指标

序项目单技术指备注

号位标

1 建设期年 2

2 增量总投资万元285.80

2.1 增量建设投资(静态部

分)

万元285.80

2.2 固定资产方向税万元0.00

3 增量销售收入万元386.37

4 增量销售税金万元23.78 正常年

5 增量利润总额万元58.6

6 正常年

6 增量所得税万元19.36 平均值

7 增量税后利润万元39.30 平均值

8 财务部收益率(增量投

资)

% 21.13 平均值财务部收益率(增量投

资)

% 15.61 所得税后

9 财务净现值(增量投

资) 年203.71 所得税前,注

i c=10%

财务净现值(增量投

资) 年94.52 所得税后 ,注

i c=10%

10 增量投资利润率年28.65

11 增量投资利润率年20.52

12 增量投资回收期(静

态) 年 6.01 所得税前,含建设

增量投资回收期(静

态) 年7.13 所得税前,含建设

增量投资回收期(静

态) 年7.69 所得税前,含建设

增量投资回收期(静

态) 年10.11 所得税前,含建设

13 增量经营成本万元282.00 正常年

14 增量总成本万元295.57 平均值

15 盈亏平衡点% 48.46

第二章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建设背景

近年来,我国奶业发展迎来难得的发展机遇。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三农”工作,连续出台5个指导农业和农村工作的1号文件,分别以促进农民增收、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现代农业和切实加强农业基础建设为主题,共同形成了新时期加强“三农”工作的基本思路和政策体系,《国务院关于促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4号)和《国务院关于促进奶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发[2007]31号)的出台为我国奶业的持续健康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也为我国奶业发展关键时期加快转型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

《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2006-2010年)》把农业特别是畜牧业的发展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把发展奶牛业作为强国富民的重点加以重视发展;国家对奶牛业发展给以重点政策倾斜,制定具体措施予以推动,奶牛区域规划和规模养殖补贴等措施的落实推动了奶牛业的快速发展。农业部提出按照比较优势和特色优势,在优势产区和优势产业带“突出发展奶产业生产”的产业调整重点,制定了加快发展奶牛产业的具体政策和措施。

《某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中提出要加快畜牧业特别是奶牛业的发展,把加强规模化养殖基地(小区)建设和畜禽良种工程建设作为加快发展畜牧业的重点抓紧抓好;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关于加快发展草畜的决定》,制定了《某省养殖小区建设管理规(试行)》,提出了扶持发展奶牛业的具体措施和要求,以规模养殖场和养殖小区为重点,提高规模养殖水平;推行标准化生产,提高畜牧业规化程度;推进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加强畜禽良种工程建设,提高良种化水平;推行舍饲半舍饲养殖,推广实用技术,提高畜牧业科技支撑能力,这就为保证奶牛业的健康发展指明了方向。

2008年以来,市围绕奶产品加工龙头企业生产需要和奶牛产业发展规划,加快奶牛产业基地建设,一批奶牛产业建设项目陆续开工,“公司+基地”的奶牛产业发展模式日渐形成。近年来,蒙牛乳业加工基地在的落户发展,为市奶牛产业的做大做强带来了良好契机,企业的不断壮大直接带动了市奶牛养殖业的快速发展,为“公司+基地”的奶牛产业发展模式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且这种奶产品深加工业与奶牛养殖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