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01旅游类

6401旅游类
6401旅游类

64旅游大类

6401 旅游类

专业代码640101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旅游企业运营管理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政策方针,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具备旅游企业运营与服务、旅行社产品策划和旅游产品销售、旅游信息收集、较强的沟通和组织计划协调能力,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基层服务与管理、旅游企业运营管理、旅游产品策划与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类旅游企业(旅行社、高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游电商)、会展企业(会议展览公司、展览中心、会展策划机构),在服务与管理、产品策划与销售等岗位群,从事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招徕咨询、旅游产品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旅游产品销售的技能;

3.具备运用经济学知识指导旅游企业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

4.具备旅游企业科学运营能力;

5.具备旅游资源采购整合能力;

6.具备提供旅游产品咨询的能力;

7.具备旅行证件办理和合同签订能力;

8.掌握旅游企业中高端服务与管理能力;

9.掌握讲解、酒店服务、旅游产品(会展项目)策划、旅游资源开发等职业技能;

10.了解导游带团流程。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产品策划与开发、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

716

管理、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旅行社经营管理、智慧旅游建设、导游服务、酒店服务技能、会展布置技能等实训。

在旅游电商企业、传统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高星级酒店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导游资格证旅游电子商务师计调证(中级)营销师(五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旅游服务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640102

专业名称导游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导游基础知识和执业操作规范,具备较强的导游讲解、旅游接待服务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从事景区(点)讲解、地陪导游、全陪导游、出境领队、旅游咨询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旅行社、景区(点)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在旅行社及景区(点)服务与管理岗位群,从事地陪导游、全陪导游、出境领队、景区讲解员、外联、计调、旅游咨询、旅游投诉处理及景区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获取知识、应用新技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具备熟练运用旅游文化知识的能力;

4.具备导游服务、旅行社和景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5.具备良好的多元文化沟通、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6.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危机处理能力;

7.掌握必需的语言(普通话、外语)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717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导游基础知识、导游业务、模拟导游、旅游政策与法规、旅游职业道德、导游形象管理、导游才艺素养、旅游礼宾礼仪、导游英语、领队英语、领队业务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模拟导游实验室、模拟旅行社进行导游词创新写作、导游讲解和旅行社业务操作等实训。

在景区、旅行社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导游资格证出境领队证旅游咨询师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旅游服务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640103

专业名称旅行社经营管理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了解旅游资源概况,熟悉旅行社运营管理,掌握旅游产品设计和市场营销、旅游资源整合等知识,具备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销售、旅游信息收集、较强的沟通创新和组织计划协调的能力,从事旅游行程规划、旅游线路设计、旅游招徕咨询、旅游产品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旅行社,在行业计调、外联销售和服务网点接待岗位群,从事旅游资源采购、旅游线路设计、旅游产品销售、旅游招徕咨询和旅游行程规划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按照要求完成旅游线路设计任务的能力;

3.具备按照要求规划旅行行程的能力;

4.具备旅游资源采购整合能力;

5.具备提供旅游产品咨询的能力;

6.具备识别旅游消费者消费行为和进行产品推销的能力;

718

7.具备旅行证件办理和合同签订的能力;

8.熟悉旅游带团的流程。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旅行社经营管理、旅游消费者行为学、旅行社线路设计与销售、旅游法规、导游实务、旅行社计调实务、旅行社服务网点接待服务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利用旅行社经营管理模拟实训室进行旅行社设立、旅游线路设计、旅游咨询、旅游产品推销、服务网点接待礼仪、旅游行程设计和旅游合同签订等实训。

在旅行社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导游资格证计调证(中级)营销师(五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旅游服务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640104

专业名称景区开发与管理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景区服务、管理、营销及开发的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景区服务管理、规划设计、营销策划等专业技能,从事高品级旅游景区经营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旅游行业中各类旅游景区、旅游规划设计公司以及旅游主管部门(协会),在景区服务管理、开发设计及基层行业管理岗位群,从事景点导游、VIP接待、活动策划、营销推广、景区管理、规划设计以及基层行业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景区旅游资源调查的基本能力,能协助撰写相关规划设计文案或说明;

3.具备独立完成全程导游接待服务、规范化接待各类旅游团的能力;

719

4.掌握景区活动策划的基本流程与内容,能科学合理地撰写小型活动策划文案及实施细则并付诸实施;

5.掌握市场调查与分析的主要方法与要求,能与营销团队有效分工和密切配合进行景区的市场拓展;

6.掌握基本的人际交往礼仪与咨询服务流程,协调处理游客的特殊需求或突发事件;

7.掌握基本公文写作知识,具备材料整理、归档的能力;

8.掌握旅游景区日常管理流程与相关技巧。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景点导游、景区服务规范、景区管理实务、旅游策划、营销管理实务、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旅游规划实务等。

2.实习实训

利用校园环境进行模拟景区认知、景区接待以及各类学生竞技(活动)项目等实训。

在各类景区、旅游规划设计单位和旅游基层管理部门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导游资格证景区安全员营销师(五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园林技术旅游服务与管理景区服务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640105

专业名称酒店管理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酒店服务与经营管理的基础知识,具备良好的语言沟通、酒店经营管理和团队合作能力,从事现代酒店业或高端服务业的一线服务和基层督导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现代酒店和高端服务行业,在前厅、客房、餐饮和酒店人力资源、市场营销等岗位群,从事一线服务、基层督导管理等工作。

720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较强的外语口语表达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应用能力;

3.具备酒店及相关服务业基层管理与督导能力;

4.具有较强的沟通与抗挫能力;

5.具备处理安全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能力;

6.具备与本专业职业发展所需要的审美能力;

7.掌握基本的服务礼仪,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

8.掌握现代酒店和高端服务业各岗位相应的专业操作技能。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中餐服务、西餐服务、餐饮经营与管理、酒水知识与酒吧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客房服务与管理、酒店市场营销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中餐服务、西餐服务、客房服务、前厅服务、酒店管理软件应用等实训。

在高星级酒店或高端服务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餐厅服务员(中级)前厅服务员(中级)客房服务员(中级)调酒师(中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旅游服务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专业代码640106

专业名称休闲服务与管理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SPA管理和高尔夫专业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在休闲产业、温泉会所和高尔夫球会一线工作的能力,以及继续学习和适应职业发展的应变能力,从事行业服务与管理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SPA会所、温泉会所、高尔夫球会、生活休闲等旅游、休闲行业,从事高尔夫球童服务、会所运营、美容美体、会籍销售等岗位的服务与管理工作;也可以进行休闲服务

721

与管理的培训、营销、产品开发工作;还可从事健身和娱乐场所服务、保健服务、住宿服务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利用现代化信息渠道获取有用知识的能力;

3.具备一定的社会交往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具备会所运营与管理、项目策划、营销推广等能力;

5.具备较强的口语表达能力,能用外语处理相关业务;

6.具备一般办公自动化操作技能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7.掌握休闲服务知识、会所服务知识、销售知识以及管理等知识;

8.掌握基本的服务礼仪,具备良好的职业形象;

9.了解并关注休闲行业发展动态,以及创新经营和管理方式。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会所经营与管理、前厅服务与管理、会籍销售与管理、芳香疗法、SPA技能实训、高尔夫运动技术、高尔夫礼仪与规则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可进行芳香疗法和SPA技能,美容、美体技能,高尔夫赛事策划组织、高尔夫球技等实训。

在SPA会所等各类休闲企业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芳疗师美容师香道师高尔夫球童高尔夫教练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美容美体高星级饭店运营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旅游管理酒店管理

722

旅游者的概念及分类

第一节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一、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或理论定义 (一)国际旅游者 1、国际联盟定义:1937年“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异国旅行和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罗马会议定义:1963年“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 特点: (1)以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旅游者。 (2)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地(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3)根据来访者停留时间,将国际旅游者分为(过夜)国际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 3、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 国际游客不包括下列人员: (1)意图向目的国移民或在该国谋求就业的; (2)以外交官身份或军事人员身份进行访问的; (3)上述人员的随从人员; (4)流亡者、流浪者或边境上的工作人员; (5)打算停留1年以上者。 可以计算为国际游客的: (1)为了娱乐、医疗、宗教仪式、家庭事务、体育活动、会议、学习或过境进入另一国家者; (2)外国轮船船员或飞机机组成员中途在某国稍事停留者;(3)停留时间不足一年的外国商业或公务旅行者,包括为安装机械设备而到达的技术人员; (4)负有持续时间不足一年使命的国际团体雇员或回国进行短期访问的旅行侨民。 4、我国的界定:一般将来华旅游入境人员称为“海外游客”,包括:外国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外国人:外国国籍的人(包括加入外国国籍的中国血统华人)。华侨:持有中国护照,但侨居外国的中国同胞。 港澳台同胞:居住在我国港澳台地区的中国同胞。 非海外游客:政府高层访问团;驻华使领馆人员和长驻我国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航班过境旅客、边境往来的边民;来华

中国著名自然旅游景点

九寨沟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县境内,是白水沟上游白河的支沟,以有九个藏族村寨(所以又称何药九寨)而得名。九寨沟海拔在2千米以上,遍布原始森林,沟内分布一百零八个湖泊,有“童话世界”之誉;九寨沟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并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2007年5月8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四季景观 九寨沟四季景色都十分迷人。春时嫩芽点绿,瀑流轻快;夏来绿荫围湖,莺飞燕舞;秋至红叶铺山,彩林满目;冬来雪裹山峦,冰瀑如玉。 春春日来临,九寨沟冰雪消融、春水泛涨,山花烂漫,远山的白雪映衬着童话世界,温柔而慵懒的春阳吻接湖面,吻接春芽,吻接你感动自然的心境......这是多么美丽的季节,这是多么美丽的风景!夏夏日,九寨沟掩映在苍翠欲滴的浓阴之中,五色的海子,流水梳理着翠绿的树枝与水草,银帘般的瀑布抒发四季中最为恣意的激情,温柔的风吹拂经幡,吹拂树梢,吹拂你流水一样自由的心绪。 秋秋天是九寨沟最为灿烂的季节,五彩斑澜的红叶,彩林倒映在明丽的湖水中。缤纷的落在湖光流韵间漂浮。悠远的晴空湛蓝而碧净,自然自造化中最美丽的景致充盈眼底。冬冬日,九寨沟变得尤为宁静,尤为充满诗情画意。山峦与树林银装素裹,瀑布与湖泊冰清玉洁、蓝色湖面的冰层在日出日落的温差中,变幻着奇妙的冰纹,冰凝的瀑布间、细细的水流发出沁人心脾的乐音。 九寨四时,景色名异,春之花草,夏之流瀑,秋之红叶,冬之白雪,无不令人为之叫绝。而这一切,又深居于远离尘世的的高原深处,在那片宁静得能够听见见人的心跳的净土融入春夏秋冬的绝美景色之中,其感受是任何人间语言都难以表白的。 xxxx十大景点

旅游景区分类

旅游景区的分类 1.按旅游资源类型分类。 (1)自然景观类景区:以自然资源为依托的观赏景区 (2)人文景观类景区:指由各种社会环境、人民生活、历史文物、文化艺术、民族风情和物质生产构成为人文景观。 2.按自然资源细分。 (1)地文景观类景区:主要是在自然环境的影响下,地球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共同作用形成的,直接受地层和岩石、地质构造、地质动力等因素的影响而产生的景观。 (2)水域风光类景区:属于自然景观但重点突出江河、湖海、飞瀑流泉等水域景观。 (3)生物景观类景区:指各类由动植物为主体所组成的景观 (4)天象与气候类景区:主要指千变万化的气象景观、天气现象以及不同地区的气候资源所构成的丰富多彩的气候天象景观

3.按人文资源细分 (1)历史遗址景区:依托由古代流传,保存至今,具有历史意义的的资源而产生的景区。 (2)建筑物景区:通常指设计具有独创性,唯一性,具有纪念意义等重要意义的建筑物 (3)博物馆景区 (4)民族民俗景区:具有民族文化和民族生活氛围以及能体现各个民族传统风尚、礼节、习性的景区 (5)关于宗教的景区 (6)关于节事节气的景区:由重要的节日庆典或特别的节日活动而独树一帜的景区。 4.以开发类型分类。 (1)主题公园,是根据某个特定的主题,采用现代科学技术和多层次活

动设置方式,集诸多娱乐活动、休闲要素和服务接待设施于一体的现代旅游目的地。 (2) 旅游度假区,是指符合国际度假旅游要求、接待海内外旅游者为主的综合性旅游区,有明确的地域界限,适于集中设配套旅游设施,所在地区旅游度假资源丰富,客源基础较好,交通便捷,对外开放工作已有较好基础。 5.按游客参与度划分旅游景区。 6.按旅游景区质量等级划分

旅游类论文

旅游淡季对于一个旅行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如前文提到的,旅 游淡季考验着一个旅行社的业务水平和 自我调节能力(即业务机动 性) 。 在旅游淡季, 如果能够通过一系列的措施拓宽旅游服务的路线和 项目从而增加业务及收入,或者审时度势调整工作方向,从而增强企 业凝聚力,企业文化影响力,和工作水平,那在同行间的竞争中,无 疑就有了优势。反之亦然,所以,旅游淡季对于一个旅行社来说,将 是前景的分水岭 目录 I 目录 1 引言 2 旅行社淡季发展的有关概念 2.1 旅行社淡季的含义 2.2 旅行社淡季的特点 2. 3 旅行社淡季的重要性 3.目前旅行社淡季的发展现状 3.1 淡季发展策略对旅行社的影响 4 旅行社淡季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4.1 导游人员在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4.2 淡季旅游市场营销中盲目削价竞争问题 4.3 淡季旅游市场营销中忽视售后服务的问题 4.4 淡季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的法制意识淡薄问题 4.5 淡季旅游市场营销中存在的科技含量低的问题 4.6 淡季旅游市场营销中追求短期销售目标问题 5 旅行社淡季发展策略与建议 5.1 全员淡季充电 5.2 考察旅游新路线 5.3 联手经营 5.4 营销特色产品 5.5 开展自驾游业务 5. 6 国际营销对接新客源 5. 7 塑造品牌5. 8 开拓双休日路线 6 旅行社淡季发展趋势

论文题目 论文题目 1 1 .引言: 中国旅游业的高速发展,行业规模不断扩大,从业人员不断增加,经 营体制不断创新, 经营环境不断改善 , 近年来, 为了适应旅游者需求日趋个 性化和差异化的发展趋势,我国旅行社加大了市场开发力度,在产品设计、 营销手段、客户关系、品牌塑造等方面引入了新理念,实现了新发展。产 品由过去的单一的文化观光产品为主逐步发展到观光旅游、度假旅游、特 种旅游种类齐全、结构完整的格局,满足了不同层次旅游者的需求,加之 各级政府出台的扶持政策为旅行社的经营提供了强大的支持,营造了良好 的发展氛围,促进了旅行社行业的发展。 但是旅行社 2008 年经营状况受突发事件、自然灾害、奥运会召开和经 济危机的影响最大。 2009 年初, 鉴于世界金融危机前景尚不明朗和 2008 年 经济运行惯性使然,业界对旅行社产业运行前景并不乐观。如何在现今相

旅游者的概念及分类

复习 导入 教学内容课堂总结课后作业1、古代、近代、现代是以哪些年份或历史事件划分的? 2、近代旅游中有哪些特点? 3、中国的现代旅游发展趋势如何? 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旅行游览活动兴起最早的国家之一。 (一)新中国建国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外事接待阶段”(1)两大旅行社系统成立 一是195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及其分、支社,二是1957年由各地的华侨服务社组建而成的华侨旅行社(1974年改名为中国旅行社)总社及其分、支社。 (2)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1964年 (二)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振兴时期 1、1978年至80年代中期: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阶段 但是由于中国旅游设施不完善以及其他因素,此时我国旅游业发展重点是入境旅游。 主要大事: (1)中国加入世界旅游组织(1983年) “世界旅游组织”是1975年成立的一个政府间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总部设在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 1983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印度新德里会议一致通过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正式成员国。 第一节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一、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或理论定义 (一)国际旅游者 1、国际联盟定义:1937年“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异国旅行和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罗马会议定义:1963年“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 特点: (1)以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旅游者。 (2)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地(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3)根据来访者停留时间,将国际旅游者分为(过夜)国际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 3、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

旅游者的概念及分类

复习 导入 教学内容1、古代、近代、现代是以哪些年份或历史事件划分的? 2、近代旅游中有哪些特点? 3、中国的现代旅游发展趋势如何? 中国是具有五千多年发展历史的文明古国,也是世界上旅行游览活动兴起最早的国家之一。 (一)新中国建国至1978年改革开放之前:“外事接待阶段”(1)两大旅行社系统成立 一是195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及其分、支社,二是1957年由各地的华侨服务社组建而成的华侨旅行社(1974年改名为中国旅行社)总社及其分、支社。 (2)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1964年 (二)改革开放以来:全面振兴时期 1、1978年至80年代中期: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阶段 但是由于中国旅游设施不完善以及其他因素,此时我国旅游业发展重点是入境旅游。 主要大事: (1)中国加入世界旅游组织(1983年) “世界旅游组织”是1975年成立的一个政府间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总部设在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 1983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印度新德里会议一致通过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正式成员国。 第一节旅游者的基本概念 一、旅游者的概念性定义或理论定义 (一)国际旅游者 1、国际联盟定义:1937年“离开自己的居住国,到异国旅行和访问至少24小时的人。” 2、罗马会议定义:1963年“除为获得有报酬的职业以外,基于任何原因到一个不是自己通常居住的国家访问的人。” 特点: (1)以来访者的目的区分其是否旅游者。 (2)根据来访者的定居地(通常居住国),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其是否属于国际旅游者。 (3)根据来访者停留时间,将国际旅游者分为(过夜)国际旅游者和(不过夜的)一日游游客(或短程旅游者) 3、世界旅游组织定义:1975年成立后采纳了罗马定义。

旅游者的类别划分

旅游者的类别划分 .世界旅织游组(WTO )对旅游者的分类,如下图所示: 二?基于访问目的的旅游者类别分类 根据人们旅游目的的不同, 我们可以将来访旅游者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消遣型旅游者、 因公差旅型旅游者和因私事物型旅游者。我们将各自的市场特点做如下分析: 1.消遣型旅游者 总的来说,消遣型旅游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 人数多,比例大 2) 出游活动的季节性强 除退休者以外,所有在职人员几乎都是利用假期时间外出旅游, 例如我国的黄金周出游 人数会出现大规模的增加,而平时出游的人数则相对较少。 3) 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 对出游的目的地、旅行方式以及具体出游的时间的选择方面具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 正因为其选择自由度大,因而消遣型旅游者也是同类旅游目的地以及同类旅游企业竞争最激 励的市场部分。 4) 对价格敏感 由于自费的原因,消遣型旅游者大都对价格比较敏感。 他们在选择出游目的地或选购旅 游产品 往来于本 国与住国 之间的军 事人员、 家属及家 庭服务人 员 往来于本 国与就任 国之间的 领事代 表、家属 及家庭服 务人 员 往来于本 国与就任 国之间的 外交人员、 家属及家 庭服务人 员 临 时 移 民 永 久 移 民 难

时,往往都会对价格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2?因公差旅型旅游者 以商务人员为典型代表的因公差旅型旅游者是旅游业的另一重要客源市场。与消遣型旅游者相比较,因公差旅型旅游者的市场特点如下: 1)出游频率高 2)出游活动无季节性 3)出游活动的自由度小 4)消费水平高 在对旅游服务的要求方面,差旅型旅游者所注重的是服务可靠和舒适方便,因而他们的消费水平通常都比较高。 5)价格敏感度低 一方面,是因为差旅型旅游者并非自费旅游,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和更改旅 游目的地的自由。 3?因私事物型旅游者

旅游者的类别划分

旅游者的类别划分 一.世界旅织游组(WTO )对旅游者的分类,如下图所示: 二.基于访问目的的旅游者类别分类 根据人们旅游目的的不同,我们可以将来访旅游者划分为三种基本类型:消遣型旅游者、因公差旅型旅游者和因私事物型旅游者。我们将各自的市场特点做如下分析: 1.消遣型旅游者 总的来说,消遣型旅游者通常具有以下特点: 1)人数多,比例大 2)出游活动的季节性强 除退休者以外,所有在职人员几乎都是利用假期时间外出旅游,例如我国的黄金周出游人数会出现大规模的增加,而平时出游的人数则相对较少。 3)拥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 对出游的目的地、旅行方式以及具体出游的时间的选择方面具有较大程度的选择自由。正因为其选择自由度大,因而消遣型旅游者也是同类旅游目的地以及同类旅游企业竞争最激励的市场部分。 4)对价格敏感 由于自费的原因,消遣型旅游者大都对价格比较敏感。他们在选择出游目的地或选购旅 度假观光文化体育娱乐 会议公务商务 修学探亲中转其他 消遣 边民过境上下班工作者 外国人 过夜的外国机、船驾驶和乘务人员 未离口岸中转区域过境旅客 往来于本国与就任国之间的外交人员、家属及家 庭服务人 员 往来于本国与住国之间的军事人员、家属及家庭服务人员 游船乘客 不过夜游客 不过夜的外国机、船驾驶和乘务人员 永久移民 临 时 移 民 本国海外侨民 往来于本国与就任国之间的领事代表、家属及家庭服务人员 难民 差旅 不纳入旅游统计者 其他因私事务 旅行者 游客 过夜旅游者 游牧民 访问目的 纳入旅游统计者 一日旅游客

游产品时,往往都会对价格进行纵向和横向的比较。 2.因公差旅型旅游者 以商务人员为典型代表的因公差旅型旅游者是旅游业的另一重要客源市场。与消遣型旅游者相比较,因公差旅型旅游者的市场特点如下: 1)出游频率高 2)出游活动无季节性 3)出游活动的自由度小 4)消费水平高 在对旅游服务的要求方面,差旅型旅游者所注重的是服务可靠和舒适方便,因而他们的消费水平通常都比较高。 5)价格敏感度低 一方面,是因为差旅型旅游者并非自费旅游,另一方面则是因为他们没有选择和更改旅游目的地的自由。 3.因私事物型旅游者 [此文档可自行编辑修改,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感谢您的支持,我们会努力把内容做得更好]

第三章 旅游者 思考题及答案

第三章旅游者思考题 1.术语解释: (1)可支配收入:指个人或者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纳所得税之后的剩余部分。 (2)可随意支配收入:亦称可自由支配收入,指个人或家庭收入中扣除应缴纳的所得税、社会保障性消费以及日常生活必须消费部分之后所剩余的收入部分。 (3)闲暇时间:亦称自由时间,或可随意支配的时间,因为只有这部分时间才是可由个人任意支配的时间。 (4)旅游动机:也就是一个人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而决意外出旅游的内在驱动力,或者是促使一个人有意外出旅游的心理动因。 2.罗马会议对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者是如何界定的?这一界定有哪些特点? 答:罗马会议对纳入旅游统计的来访者的界定分为两类:一类是在所到访的旅游目的国停留过夜的游客。旅游统计中对这类游客使用“旅游者”这一术语;另一类时在所到访的旅游目的国未作停留过夜,而是当日离去的游客。旅游统计中对这类游客使用“一日游游客”这一术语。这一界定的特点是:一、将所有纳入旅游统计的入境来访人员统一称之为“游客”; 二、以是否在到访国家停留过夜为区分标准,将来访游客进一步细分为停留过夜的“旅游者”和不做停留过夜的“一日游游客”;三、根据入境来访者的惯常居住地,而不是根据其所属国籍,来界定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游客;四、根据所规定的访问目的界定入境来访者是否属于应纳入旅游统计的游客。 3.世界旅游组织对旅游者的最新界定有何特点? 答:新的定义涵盖了包括国内旅游在内的所有各种类型的旅游活动;将游客这一概念作为整个旅游统计系统的基础概念;在旅游统计中,将游客划分为国际游客和国内游客。 4.我国在旅游统计中对入境旅游者是如何界定和分类的?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1)我国旅游统计中对入境游客的界定:指出于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交流活动等原因或目的,离开其惯常居住国(或惯常居住地区)来我国大陆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12个月,并且来访的主要目的不是通过所从事的活动获取报酬的人。 (2)分类如下:一、入境旅游者。指在我国大陆住宿设施内停留至少一夜的入境游客;二、入境一日游游客。指为在我国大陆住宿设施内停留过夜,而当日离境的入境游客。 (3)还具体规定了一下人员不纳入我国入境游客统计中:一、应邀来华访问的外国部长级以上官员及其随行人员;二、外国驻华使领馆官员、外交人员及其随行家庭服务人员和受赡养者;三、在我国驻期已达一年以上的外国专家、留学生、记者、商务机构人员等;四、乘坐国际航班过境,不需要通过护照检查进入我国口岸的中转旅客;五、边境地区(因日常工作和生活而入境)往来的边民;六、来我国内地定居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七、已在我国大陆定居的外国人以及离境迁出后又重返我国大陆定居的外国侨民;八、归国的我国出境人员。 5.我国在旅游统计中对国内旅游者是如何界定和分类的?有哪些具体规定? 答:(1)我国在旅游统计中对国内游客的界定:任何因休闲、娱乐、观光、度假、探亲访友、就医疗养、购物、参加会议或从事经济、文化、体育、宗教活动等原因,离开其惯常居住地到我国境内其他地方访问,连续停留时间不超过6个月,并且主要访问目的不是去从事从到访地区获取报酬活动的人。

旅游类专业名词解释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旅游服务领域中的基础术语和定义。 本标准主要适用于中国旅游业。 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T 6583—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术语(idt ISO 8402:1994) GB/T 19004.2—1994 质量管理和质量体系要素 第2部分:服务指南(idt ISO 9004-2:1991) GB/T 14308—1993 旅游涉外饭店星级的划分及评定 3 旅游服务需求与供给 3.1 旅游服务需方;顾客 business second party of tourist service;customer 旅游产品或服务的接受者。他们可以是最终消费者、购买者、第二方或其他受益者。 注1:参见GB/T 19004.2,GB/T 6583。 3.1.1 旅游者 tourist 为满足物质和精神文化需求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主体,是旅游服务活动的需求者和服务对象。 3.1.2 旅游散客 independent traveler 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消费者。 3.1.3 旅游团队 tour group 通过旅行社或旅游服务中介机构,采取支付综合包价或部分包价的方式,有组织按预定行程计划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旅游者群体。 3.2 旅游服务供方 service supplier in tourism 向需方提供旅游产品或服务的组织。 注2:参见GB/T 6583,GB/T 19004.2。 3.2.1 旅游服务组织 service organization in tourism 无论联营或独营、公营或私营的,具有自身旅游服务职能和旅游服务管理机构的公司、社团、商所、企业或组合体,或它们的一部分。 注3:参见GB/T 19004.2。 3.2.2 旅游服务企业 enterprise of service in tourism 以资金、场地、设备、技术和劳务为生产要素,为旅游消费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经营实体。 注4:“实体”概念参见GB/T 6583。 3.2.3 旅游定点企业 designated tourism enterprises 经国家或省、自治区、直辖市旅游主管部门认定,或由其会同相关行业主管部门认定,有条件为海内外旅游者提供定向产品或专门服务的企业。 3.2.4 旅游服务特性 characteristics of service in tourism 显示旅游服务质量的征象和标志。它包括: a)可以观察到的和须经需方评价的特性; b)顾客不能经常观察到的但又直接影响服务质量的特性。 注 5两类特性都必须是能被旅游服务组织对照所规定的验收标准作出评价的。

旅游景区地概念

第一章导论 第一节旅游景区的概念 一、旅游资源 ?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可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就是旅游资源。 ?按照国家旅游局制定的《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的定义,所谓旅游资源是指: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凡能对旅游者有吸引力,能激发旅游者的旅游动机,具备一定旅游功能和价值,可以为旅游业开发利用,并能产生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事物和因素。 ?构成旅游资源的三个基本条件是:有用性:能够吸引旅游者前往旅游观光与休闲;可用性:可以被开发;有效益:可以产生经济、社会或环境效益。 二、旅游景区 ?国外更多地采用旅游吸引物这个概念来代表旅游景区概念,强调“磁性”含义。比如Medlik把旅游吸引物定义为:为游览公众提供娱乐、消遣与教育而设计的有管理的永久性资源(A designed permanent resource which is controlled and managed for enjoyment, amusement, entertainment and education of the visiting public)。 ?旅游吸引物是旅游产品的要素,它吸引游客,决定游客选择旅游的地点,一般分为地点吸引物(site attractions)和事件吸引物(event attractions)。地点吸引物是这个地方本身就是吸引游客前往游览的主要诱因,如气候,历史文物,名胜风景等;事件吸引物是指节庆活动,体育盛会,商业贸易交流会等。另一种分类法是自然吸引物与人造吸引物,海滩和古镇就是这种分类的实例。 《旅游区(点)质量等级的划分与评定标准》的定义 ?旅游区是以旅游及其相关活动为主要功能或主要功能之一的空间或地域。该标准中旅游区

旅游景区的概念及分类

旅游景区的概念及分类 旅游时,我们经常会接触到“世界遗产(中国的世界遗产)、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世界地质公园)、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以及“国家湿地保护区、国家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等概念,有的景区(点)还是好几重身份。许多人对这些不甚清楚,经常混淆,分不清哪些是世界遗产项目,哪些是国家风景名胜区,什么是国家森林公园,什么是国家地质公园……以为没什么区别。其实,这些都涉及国家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乡建设、旅游、考古文物、科研、林牧渔业、文化艺术等多个方面,有严格的界定和归属管理部门。 这些旅游资源项目,一般有它特定的代表图形,在旅游景区(点)都有标识,稍加留意就可看到,也就知道自己游览的是什么性质的景区(点)了。 世界遗产 世界遗产,是指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世界遗产委员会确认的人类罕见的、目前无法替代的财富,是全人类公认的具有突出意义和普遍价值的文物古迹及自然景观。 狭义的世界遗产包括“世界文化遗产”、“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和“文化景观”四类。 广义的概念,根据形态和性质,世界遗产分为文化遗产、自然遗产、文化和自然双重遗产、记忆遗产、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简称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景观遗产。 中国于1986年开始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申报世界遗产项目。自1987年至2008年7月,中国先后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世界遗产已达37处,其中文化遗产25处、自然遗产7处、自然与文化遗产4处、文化景观1处。此外还有列入“人类口述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4处,列入《世界记忆遗产名录》的世界记忆遗产4处。 文化遗产:(25处) 长城 北京故宫 北京颐和园 北京天坛 敦煌莫高窟 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 周口店北京猿人遗址 承德避暑山庄及周围寺庙 孔府、孔庙、孔林 武当山古建筑群 西藏布达拉宫 丽江古城 平遥古城 苏州古典园林 明清皇家陵寝 澳门历史城区 龙门石窟

6401旅游类

64旅游大类 6401 旅游类 专业代码640101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旅游企业运营管理基本知识,熟悉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政策方针,了解旅游业的发展动态,具备旅游企业运营与服务、旅行社产品策划和旅游产品销售、旅游信息收集、较强的沟通和组织计划协调能力,从事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基层服务与管理、旅游企业运营管理、旅游产品策划与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各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各类旅游企业(旅行社、高星级酒店、旅游景区、旅游电商)、会展企业(会议展览公司、展览中心、会展策划机构),在服务与管理、产品策划与销售等岗位群,从事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会展策划与管理、旅游产品策划、旅游招徕咨询、旅游产品销售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旅游产品销售的技能; 3.具备运用经济学知识指导旅游企业适应产业发展的能力; 4.具备旅游企业科学运营能力; 5.具备旅游资源采购整合能力; 6.具备提供旅游产品咨询的能力; 7.具备旅行证件办理和合同签订能力; 8.掌握旅游企业中高端服务与管理能力; 9.掌握讲解、酒店服务、旅游产品(会展项目)策划、旅游资源开发等职业技能; 10.了解导游带团流程。 核心课程与实习实训 1.核心课程 旅游概论、旅游心理学、旅游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中国旅游地理、旅游法、旅游资源规划与开发、旅游产品策划与开发、旅游电子商务、旅游网络营销、电子商务网站建设与 716

管理、旅游企业运营与管理等。 2.实习实训 在校内进行旅行社经营管理、智慧旅游建设、导游服务、酒店服务技能、会展布置技能等实训。 在旅游电商企业、传统旅行社、旅游景区以及高星级酒店进行实习。 职业资格证书举例 导游资格证旅游电子商务师计调证(中级)营销师(五级) 衔接中职专业举例 旅游服务与管理 接续本科专业举例 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640102 专业名称导游 基本修业年限三年 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人文素养,掌握导游基础知识和执业操作规范,具备较强的导游讲解、旅游接待服务和处理突发事件的能力,从事景区(点)讲解、地陪导游、全陪导游、出境领队、旅游咨询等工作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就业面向 主要面向旅行社、景区(点)以及博物馆(纪念馆),在旅行社及景区(点)服务与管理岗位群,从事地陪导游、全陪导游、出境领队、景区讲解员、外联、计调、旅游咨询、旅游投诉处理及景区管理等工作。 主要职业能力 1.具备对新知识、新技能的学习能力和创新创业能力; 2.具备获取知识、应用新技术和适应社会的能力; 3.具备熟练运用旅游文化知识的能力; 4.具备导游服务、旅行社和景区管理的基本理论和技能; 5.具备良好的多元文化沟通、团队协作和组织管理能力; 6.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危机处理能力; 7.掌握必需的语言(普通话、外语)表达能力和计算机应用能力。 717

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类

乡村旅游基本类型归纳为以下几类: ①以绿色景观和田园风光为主题的观光型乡村旅游。②以农庄或农场旅游为主,包括休闲农庄,观光果园,茶园、花园,休闲渔场,农业教育园,农业科普示范园等,体现休闲、娱乐和增长见识为主题乡村旅游。③以乡村民俗、乡村民族风情以及传统文化为主题的民俗文化、民族文化及乡土文化为主题的乡村旅游。④以康体疗养和健身娱乐为主题的康乐型乡村旅游。 乡村旅游开发中的问题分析 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对乡村旅游层面理解不深,概念混乱 目前部分学者将乡村旅游等同于农业旅游(agrotourism)注,有的甚至片面地理解为农业观光旅游,严重地降低了乡村旅游的丰富性,掩盖了乡村旅游所包含的其他类型。许多乡村旅游景区多以单纯的农业观光为主,多数乡村旅游产品未能真正体现乡村旅游的各个层面,有的甚至歪曲了乡村旅游的内涵,影响了产品的吸引力。 (2)各自为政 在乡村旅游开发和经营中普遍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资源与资金没有形成有效合力,乡村旅游普遍存在规模小,经营者品牌意识淡薄的现象。在乡村旅游开发中片面强调对乡村自然资源的开发,而忽视了乡土文化、乡村民俗等文化内涵开发以及对乡村旅游文化狭义和片面的理解,忽视了对农村其它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3)缺乏规划和策划 由于资金缺乏,没有对旅游资源进行论证、规划和策划就匆忙上马,开发中只重规模,不讲质量,粗制滥造,许多乡村旅游开发存在较大的盲目性,只考虑当前,不顾长远,有的乡村旅游开发本身就是一种破坏。此外部分乡村在开发乡村旅游时,人工痕迹过于明显,农村旅社建成高楼大厦,城市化倾向严重,影响乡村旅游的特色。 (4)人才匮乏 由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研究均处于较低层次上,针对乡村旅游的经营管理人员相对较少,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缺乏系统有效的培训。在实际的乡村旅游操作中,许多乡村旅游区的管理人员由村干部兼任和由当地农民担任。乡村旅游管理人员和从业人员素质普遍低下,乡村旅游的迅速发展与低

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

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及其特征一、旅游活动的基本类型 (一)按照旅游活动的地域范围划分 出境旅游 国际旅游 入境旅游 旅游活动 地方性旅游 国内旅游区域性旅游 全国性旅游 (二)按照旅游活动的动机(目的)和内容划分 观光旅游 文化旅游 旅游活动度假保健旅游 公务旅游 娱乐消遣型旅游 (三)按照旅游活动的组织方式划分 团体旅游(涵义、特点、优点、缺点)旅游活动

散客旅游(特点) (四)按照旅游资源的性质划分 1、海岸带旅游 2、温泉旅游 3、森林旅游 4、名山旅游 旅游活动5、农村旅游 6、民族风情旅游 7、江河旅游 8、美食旅游 (五)按照旅游活动所使用的交通工具划分 1、徒步旅游 2、汽车旅游 旅游活动3、自行车旅游 4、飞机旅游 5、骑马旅游

(六)按照旅游者的消费水平划分 豪华型旅游 旅游活动标准型旅游 经济型旅游 (七)按照旅游者的费用来源划分 自费旅游 旅游活动公费旅游 奖励旅游 (八)按照旅游者的年龄和身份划分 青少年旅游 中老年旅游 旅游活动学生度假旅游 新婚蜜月旅游 二、旅游活动基本类型的特征 (一)观光旅游(是旅游的基本类型和主体形式)特点为: 1、旅游者对旅游吸引物(自然风光、文物古迹、民族风情、都市风貌等)以静态观赏为主,缺乏旅游活动中的参与性和交流性; 2、旅游者喜欢知名度高的旅游地(国家统计局中国经济景气监测中心会同中

央电视台《中国财经报道》于2000年1月对北京、上海、广州等三个城市的700余名居民进行的关于旅游情况的调查结果显示,在决定是否旅游的关键因素中,旅游地风光占47%); 3、旅游者在旅游地的活动空间范围和自由度大,逗留的时间短,重游率低;4、旅游者由于流动性大,因此,在旅游地实现的消费量较少; 5、受气候的影响大,旅游的旺季和淡季十分明显。 (二)文化知识型旅游 1、主要类型 科技交流旅游、工业旅游 文艺交流旅游、农业旅游 考古旅游、军事旅游 文化知识型旅游生物考察旅游、院校旅游 电影节、音乐节旅游、宗教旅游 民族风貌考察旅游、博物馆旅游 专业学习旅游、寻根旅游 2、主要特点 (1)旅游者一般具有较高的文化修养,求知欲望强; (2)多数旅游者具有某些方面的特殊兴趣和某种专长,希望在旅游活动中能

64 旅游大类

64 旅游大类 6401 旅游管理 专业名称:旅游管理 专业代码:640101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旅游企业管理和服务的基 本知识与技能,从事旅行社、旅游 饭店等旅游行业经营管理和接待 服务的管理和高级技术应用性专 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旅行社、旅游饭店管理与服务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旅游学概论、旅游 经济学、旅游市场营销学、旅游资 源学、旅游法规、旅游企业财务管 理、旅游饭店管理概论、现代饭店 餐饮管理、现代饭店客房管理、旅 行社经营管理、导游业务、导游基 础知识、饭店岗位实习、饭店管理 综合实习、旅行社导游实习、外联 岗位实习、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 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旅行社及旅游饭店等旅游企业管理与技 术岗位 其他: 专业名称:酒店管理 专业代码:640106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饭店经营管理的基本 知识和服务技能,从事饭店经营管 理和接待服务的高级管理人才与 高级技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现代饭店管理与服务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饭店管理概论、现 代饭店营销、现代饭店财务管理、 现代饭店餐饮管理、现代饭店前厅 与客房管理、饭店服务技能、中西 餐知识、食品营养卫生、饭店英语、 公共关系、饭店餐饮管理综合实 习、毕业论文等,以及各校的主要 特色课程和实践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就业面向:旅游饭店、酒店的管理与服务技术岗位。 其他:本专业可获取劳动部前厅服务员、客房服务 员中级职业技术证书、英国伦敦城 市行业协会宾馆大堂服务、客房服 务二、三级国际职业技能资格证 书。 6402 餐饮管理与服务类 专业名称:餐饮管理与服务 专业代码:640201 专业培养目标:培养掌握现代餐饮管理的基本知识 和服务技能,从事餐饮业经营管理 和服务的高级管理人才与高级技 术应用性专门人才。 专业核心能力:现代饭店餐饮管理与服务技能。 专业核心课程与主要实践环节:饭店管理概论、现 代饭店餐饮管理、现代饭店餐饮营 销、餐饮服务、酒水知识与酒吧管 理、厨房设计与管理、公共关系、 饭店英语、食品营养与卫生、中西 餐知识、餐饮管理与服务综合实 习、烹饪操作训练、毕业论文等, 以及各校的主要特色课程和实践 环节。 可设置的专业方向: 就业面向:旅游饭店餐饮部、社会餐饮业的餐饮管 理与服务与技术岗位。 其他:本专业可获取劳动部餐厅服务员中级职业技 术证书、劳动部中式烹调师、西式 烹调师、中式面点师、西式面点师、 调酒师中级职业技术证书。还可获 取英国伦敦城市行业协会餐饮服 务二、三级国际职业技能资格证 书。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556233094.html, 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必要性 作者:张雪松 来源:《时代经贸》2011年第16期 【摘要】对于快速发展的旅游业,旅游景区的环境是其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本文通过分析目前中国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针对旅游景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了加强旅游景区的环境保护的系列措施。 【关键词】旅游;景区环境;环境保护 一、中国旅游景区环境破坏的因素分析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现代化的人们在满足物质需要的同时,更注重精神的需要,人们对旅游的需求日益增加,很多人将旅游作为休闲、娱乐、陶冶情操的一种生活方式,对旅游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但是在我国很多旅游景区的环境却随着旅游人员的增加而破坏日益严重,造成旅游景区环境质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最主要的是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 (一)旅游景区破坏的自然因素 1.由于自然灾害给旅游景区带来的破坏 如地震、火山喷发、飓风、海啸、洪水、泥石流、塌方、滑坡等自然灾害,会突然直接改变一个地区的自然面貌,毁掉部分或全部的旅游资源和环境。例如:2008年,一场突如其来 的灾难让中国旅游资源大省四川遭遇了前所未有的考验。四川省旅游局局长张谷接受记者采访时透露,截至目前,汶川地震已造成四川旅游业损失达624亿元,相当于去年四川省全年总收入的一半。据四川省旅游局数据显示,在此次汶川地震中,四川省4000多个旅游景区被损坏了568个,累计损失达278.40亿元。四川两处世界遗产地都江堰——青城山、大熊猫栖息地 卧龙景区受到了严重的损坏。都江堰景区二王庙等大部分古建筑倒塌,而通往卧龙景区的所有道路全部断裂受阻,彭州银厂沟、什邡欢乐谷、平武猿王洞、北川小寨子沟和安县千佛山等景区在地震中均受到不同成都的破坏。 2.景区的风化腐蚀、生物变化等自然原因也给旅游景区带来了破坏 自然界的风化侵蚀,生物变化会慢慢地改变景观的形态,严重的破坏景区的环境。如山西云冈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和重庆大足石刻在内的中国岩石雕像都在不同程度地受到风化和渗水作用的严重困扰。由于长期风化,许多雕像已经“面目全非”,有的石像脸部五官残缺,有的四肢脱落,上面留下被水侵蚀的印痕。而洞窟顶部的裂缝处也明显有渗水

旅游类面试题

旅游类 1、为什么说旅游业是天然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产业? (1)旅游业的发展更加依赖自然和人文环境质量的提高,保护好环境,使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 (2)在同等情况下,发展旅游业比起其他行业所费资源较少,旅游业比较注重景区景点环境保护,对环境造成的损害也较小,是一种“无烟产业”,是一种“绿色经济”,是一种可持续发展产业。 (3)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强的产业,通过旅游业的发展,可以带动吃、住、行、游、购、娱等相关产业,对一个地方经济发展特别是第三产业发展,具有较强的拉动作用,是一种优势产业。加上它是“无烟产业”,是一种“绿色经济”,因此,旅游业常被人们称为天然具有可持续发展优势产业。 2、请你结合我县实际,谈谈如何做好我县旅游资源开发这篇文章? (1)旅游资源开发与发展差异性旅游相结合,认真实施差异性旅游开发战略。扎实做好全州高中整体搬迁工作,恢复重建湘山寺,打造成为岭南宗教文化旅游胜地。借天湖风力发电建设的有利时机,在完成天湖景区总体规划基础上,配套建设天湖旅游省级公路,搞好天湖景区建设,把天

湖打造成为高山旅游度假区。此外,开发建设好三江口、雷公岭国家矿山公园、湘山酒业工业观光旅游等精品旅游。通过差异性旅游发展战略成功实施,突出我县旅游特色,提高我县旅游知名度,让游客慕名而来,尽兴而归。 (2)旅游资源开发与民俗风情相结合,大力发展乡村旅游。 (3)旅游资源开发与传统历史文化相结合,大力发展红色旅游。 3、发展旅游业为什么要规划先行? (1)旅游的发展是一项系统工程,只有规划好,才能协调发展。 (2)只有先搞旅游规划,才能保护性发展。 (3)只有先搞旅游规划,才能克服制约因素,保持良性发展。 4、在发展旅游行业管理时,你认为要与哪些部门协调好关系? 公安、工商、物价、当地政府、上级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行业密切相关的旅游企业主管部门和其他部门。

1 旅游景区概述

1 旅游景区概述 旅游景区是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载体。经营上的急功近利使旅游景区可持续发展受到严重威胁,景区城市化、商业化、人工化的日益明显给旅游景区的发展造成了潜伏危机。 旅游景区是旅游活动的核心和空间载体,是旅游系统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激励旅游者出游的最主要目的和因素,是一个国家人文资源和自然资源的精华。旅游业和旅游服务都是依附于旅游景区的存在而存在的,旅游景区产品的开发和品牌推广也是以旅游景区的存在为前提和基础的。 案例引入: 学习目标:1.掌握旅游景区的概念及其特征 2.区别旅游景区、旅游景点、风景名胜区、旅游目的地的关联 3.熟悉旅游景区的基本类型 4.了解旅游景区服务与管理的内容 1.1 旅游景区的概念与特征 各个国家和地区为了迎合旅游需求,纷纷挖掘地区资源,设立起各式各样的旅游景区接待游客。从形式上看,似乎有景、有游、有门票的区域都堪称旅游景区。对于旅游景区这一概念,基本上可以分为广义和狭义两类:广义的旅游景区几乎等同于旅游目的地,而狭义的旅游景区则是一个吸引游客休闲和游览的实体。 旅游景区的建设与管理的目的是什么?旅游景区是以吸引游客为目的建设的场所,还是因为景物吸引了游客而被设立了景区?旅游景区的管理是否只是为了游客? 1.1.1旅游景区的概念 本文所探讨的“旅游景区”采用狭义上旅游景区的概念,是指具有美学、科学和历史价值的各类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地域空间载体,它能够激发人们旅游的兴趣和需求,为人们提供参观、游览、度假、康乐、科研等产品服务,包括旅游景点、主题乐园、度假区、保护区、风景区、森林公园、动物园、植物园、博物馆、美术馆等。 具体而言,旅游景区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具有旅游吸引力 任何一项旅游活动的进行都是建立在某种项目吸引力基础上的,景区中核心景物的吸引力是引发游客需求、激发旅游动机与促成游客进入景区的核心动力。这里的核心景物可以是一项人造设施、也可以是一个自然风光、一个人文建筑,也可以是一个人或是一个故事,或是一组这样的核心景物的组合。 (2)具有旅游服务功能 旅游者在景区内的旅游大致有徒步、划船、乘坐景区内观光车进行观光游览,品尝风味小吃、体验节事文化、感受异样风情,景区内必然建立起各种辅助游客完成旅游活动的各种硬性的设施设备和软环境,例如交通工具、休息设施、解说系统、优良的卫生和安全环境。设施设备的齐全、环境的优劣和服务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旅游者旅游体验的高低。 (3)有限的地域空间范围 从旅游景区的经营管理角度而言,旅游景区具有一定的规模和范围,这种

旅游学概论 讲稿 第三章旅游者 第三节 旅游者类型及需求特点

第三节旅游者类型及需求特点 一、旅游者类型划分 按照不同的标准,旅游者有不同的分类 一常见的分类方法有以下几种: 1.按年龄划分:少年(6~16岁)、青年旅游者(16~40)、中年旅游者(40~60)、老年旅游者(60岁以上)。据调查,中青年旅游者在旅游者总数的50%以上。 2.按性别划分:男性旅游者、女性旅游者 根据调查,男性旅游者出行的概率要大于女性。中国男性旅游者可占整个国内旅游者总数的70%。 3.按收入划分:豪华型、大众型、经济型 4.按职业划分:商人、学生、公司员工。 5.按照旅游目的划分:可分为观光型旅游者、娱乐消遣型旅游者、公务型(差旅型)旅游者、家庭及个人事务型旅游者、宗教朝圣型旅游者、购物型旅游者。 6.按照地理范围划分:可分为国际旅游者、国内旅游者、洲际旅游者、环球旅游者; 7.按照组织形式划分:可分为团体旅游者、散客旅游者; 8.按照计价方式划分:可分为全包价旅游者、半包价旅游者、非包价旅游者; 9.按照费用来源划分:可分为自费旅游者、公费旅游者、社会旅游者、奖励旅游者; 10.按照旅游交通方式划分:可分为航空旅游者、铁路旅游者、公路旅游者、水上旅游者、徒步旅游者; 11.按照旅行距离划分:可分为短程旅游者、远程旅游者; 12.按照旅游活动内容划分:可分为文化旅游者、人文旅游者、观光旅游者、访古旅游者、会议旅游者、疗养旅游者以及形形色色的专项旅游者等。 13.按受教育程度划分,可将旅游者划分为小学、初中、高中、大学、硕士、博士学历的旅游者。 一般来说,学历越高,旅游者出行的概率越大。

二、旅游者消费的特点 (一)观光型旅游者 其消费特点主要有: 1.历史最悠久,最普遍的类型 该类型是世界上最古老、最常见、最为普及、最基本的旅游者类型,无论是什么样的文化程度、生活阅历和价值取向,几乎所有的旅游者都不会排斥这种旅游活动。 2.对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自由度较大 旅游者在选择目的地时,既要看旅游景点的知名度和吸引力的大小,又要看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还要考虑旅游活动中的安全因素。 3.对产品价格较为敏感,在旅游活动过程中的花费不大。 这是由于观光旅游者大多数是自费旅游,一般来说,对价格比较敏感,如果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交通提高价格,旅游者会选择其他的旅游目的地或者改乘其他交通工具。 4.旅游范围则以热点城市为主 旅游者喜欢知名度较高的旅游热点城市和地区。 5.以观赏、游览为主,缺乏参与性 旅游者对旅游吸引物(自然风光、文物古迹、都是风貌)以静态观赏为主,缺乏旅游活动中的参与性和交流性。 6.外出旅游的季节性较强 一方面,旅游目的地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以及旅游资源(自然、人文)的特点存在着季节上的差异导致各个旅游景点在不同的季节吸引力不同; 另一方面,从旅游需求方面看,旅游者外出旅游主要利用带薪假期和节假日。 (二)消遣型旅游者 消遣型旅游者是指通过娱乐、消遣来获得精神上的放松,以解除紧张,享受临时变换环境所带来的欢愉为主要目的的旅游者。消遣型旅游者主要包括度假旅游者、观光旅游者、文化旅游者、探险旅游者等。 消遣型旅游者的消费具有以下特点: 1.旅游活动的自由度较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