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与生命习题课

空气与生命习题课
空气与生命习题课

空气与生命习题课

1.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装置,并将该装置放在有阳光、温暖的地方,数小时后,观察实验现象,其中描述错误的是()

A.甲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氧气

B.乙装置塑料袋内收集的气体是二氧化碳

C.甲乙两组装置唯一的变量是光照,因此可以用来验证光合作用的必需条件

D.若甲装置中盆栽植物为银边天竺葵,则该装置可以用来验证植物进行光合作用需要叶绿素

2.实验室制氨气(NH3)是利用氢氧化钙固体粉末和氯化铵固体加热制取的。已知氨气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则实验制取NH3应选择的装置是()

A.①④B.②③C.②④D.①⑤

3.如图表示绿色植物在不同光照强度下二氧化碳的吸收与释放曲线(不考虑温度因素),A、B、C为曲线上的点,D为横坐标上的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A点绿色植物不进行光合作用

B.B点绿色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

C.BC段(不含B)光合作用强于呼吸作用

D.光照强度大于D时光合作用不再增强

4.过氧化氢溶液分解反应的催化剂很多。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如下四组实验,在相同条件下,比较两种物质的催化效果,其中观察效果较差的是()

A.第一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个气球体积的变化

B.第二组同时实验,观察比较反应过程中两者产生气泡的快慢

C.第三组分两次实验,看木条是否能复燃

D.第四组分两次实验,比较收集一定体积的气体所需要的时间

5.图中能表示植物在黑夜中进行生理活动的示意图是()

6.某维生素具有抗坏血病的作用,该维生素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76。取该维生素8.8g可与8g氧气刚好完全反应,生成13.2gCO2和3.6gH2O。该维生素的化学式是

()

A.C6H8O6 B.C6H8O C.C7H8O D.C8H16O4

7.某同学设计了如图的装置(瓶中植株未经暗处理)。下列描述中,正确的组合是()

①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光合作用能产生氧气②丙内石灰水保持澄清③该装置可验证植物的呼吸作用能产生二氧化碳④丙内石灰水变浑浊

A.①③B.②③C.①④D.③④

8.质量相等的两份氯酸钾a和b,将其中一份加入少量的二氧化锰,将它们同时加热,放出氧气的质量与反应时间关系的图像正确的是()

9.将一生长旺盛的盆栽植物(如图,花盆中泥土湿润),从阴凉处转移到阳光下。一段时间内,植物的有关生理作用会明显增强的是()

①光合作用②呼吸作用③蒸腾作用④根的吸水作用

A.①③

B.②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10.如图所示,原来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光下后,CO2的吸收量发生了改变。下列各项叙述中,正确的是()

A. 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

B. 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只进行光合作用

C. 在B点显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

D. 整段曲线表明,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11.如图是粮食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关系图像,据图可知()

①Ⅰ是光合作用曲线,Ⅱ是呼吸作用曲线②Ⅰ是呼吸作用曲线,Ⅱ是光合作用曲线③a >b+c ④a=b+c ⑤a<b+c

A.①③B.②③C.②⑤D.③⑤

12.全球能源生产正向“氢能经济”转型,以可再生生物资源(如纤维素)等为原料生产氢气已成为能源研究的重点。如图是某新型能源转换与利用模式示意图。

某有机物水相重整制取氢气分两步进行反应,其中第一步反应可表示为:CxHyOz→CO+H2(未配平),则x∶z的值为()

A.1∶2 B.1∶1 C.2∶1 D.任意比

13.某化学反应可以用A+B=2C+D表示,假设反应前有15gA和10gB,充分反应后生成10gD。反应物A还剩余3g,则生成 C g,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质量总和为g。

14. (宁波中考)根据氧气的制取和性质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装置中二氧化锰的作用是。

(2)要获得一瓶干燥的氧气,图甲装置中导管的连接顺序为a→。

(3)下列关于硫燃烧实验(如图乙)的相关描述合理的有(填序号)。

①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②硫燃烧是剧烈氧化的现象

③硫在空气和氧气中燃烧的产物不同

④集气瓶底部留有水可以减少燃烧产物对空气的污染

15.为探究绿色植物的生理活动,某兴趣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步骤:

①按如图连接好实验装置,关闭阀门M、N后放到黑暗处一昼夜。

②将整个装置移到适宜的阳光下照射数小时(光照前阻断叶片间有机物的运输)。

③打开阀门M,将透明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甲试管,待气体收集满后,打开橡皮塞,用带火星的木条检测。

④打开阀门N,将黑色塑料袋中的气体通入乙试管进行检测。

⑤取下叶片A、B,进行脱色处理,漂洗叶片后滴加碘液,观察颜色变化。

请分析回答:

(1)步骤①暗处理的目的是。

(2)步骤③木条能复燃,则该气体是,请写出绿色植物释放该气体的生理活动的表达式。

(3)步骤④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该气体来自植物的(填生理活动)。(4)步骤⑤中,脱色试剂用的是,若只有A叶片变蓝色,则结论是、。

16.依据如图进行实验(夹持仪器略去),实验过程:

①通入N2,点燃酒精灯,一段时间后,a、b中均无明显现象;

②熄灭酒精灯,立即改通O2,a中无明显现象,b中红磷燃烧。

(1)实验过程②中,红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过程②中,对比a、b中的实验现象,可知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3)实验过程中,能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实验是

参考答案

空气与生命习题课

1—5. DABCD 6—10. ADDDC 11—12. AB 13. 12 22

14. (1)催化(2)d→e→b(→c)(3)①②④

15. (1)把叶片中原有的淀粉运走耗尽(2)氧气

二氧化碳+水有机物(储存能量)+氧气

(3)呼吸作用(4)酒精光是光合作用的条件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

16. (1)4P+5O22P2O5(2)温度需要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3)①中b通N2,不燃烧;②中b通O2,燃烧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