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心理学选择判断练习题

生理心理学选择判断练习题
生理心理学选择判断练习题

《生理心理学》

一、是非题

(╳)1、主动转运和被动转运不同之处在于前者是耗能的和顺电-化学梯度的转运过程。(√)2、可兴奋组织受刺激后产生兴奋的标志是动作电位。

(╳)3.第一心音发生在心缩期,单调高,持续时间较长。

(╳)4.右半球受损引起左半身躯体感觉和运动障碍,并伴有失语。

(╳ ) 5、血压是指血管内流动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压力。

(╳ ) 6、突起是神经元之间在机能上发生联系的部位。

(╳ ) 7、近视眼多数是由于眼球前后径过长,或折光力过强,视远物时光线聚焦在视网之前,需配戴凸透镜矫正。

(√)8、人体生理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学科。

(╳ ) 9、神经调节具有反应速度快、精确和持续时间长的特征。

(√)10、新陈代谢包括合成代谢和分解代谢,新陈代谢一旦停止,生命也就结束。(√)11、植物性神经系统是指支配内脏器官的传出神经。

(×)12.戴斯根据脑功能研究认为,左优势表现出同时加工的认知风格。

(×)13.女性丘脑控制月经的周期性功能,可能与侵犯行为和性行为有关。

(√)14.场依存型是指人生信息加工中倾向于更多的外在参照。

(√)15.中枢神经系统由脑+脊髓两部分组成。

(×)16、内环境是指细胞内液

(×)17、细胞或生物体对刺激具有发生反应的能力或特性称为兴奋。

(×)18、当静息电位的数值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时,称作为膜的去极化。(√)19、细胞膜是一个具有特殊结构和功能的半透性膜,它允许某些物质或离子有选择性地通过,但又能严格地限制一些物质的进出,保持了细胞内物质成分的稳(×)20、神经递质是指神经末梢释放的参与突触传递的特殊蛋白质。

(×)21、绝大多数特异性感觉投射通路中,第三级换元部位都在中枢。

(√)22、机械性消化是指通过消化道肌肉的舒缩活动,将食物磨碎、与消化液混合、并使之不断向消化道远端推送的过程。

(√)23、呼吸是指机体与环境之间所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

(×)24. 阈值愈大,说明组织的兴奋性愈高。

(√)25.细胞内外电位差减小,称为去极化。

(×)26.静息电位是Na+内流所形成的电-化学平衡电位。

(√)27 动作电位是神经细胞兴奋的标志。

(×)28. 迷走神经兴奋可引起胃液分泌减少。

(×)29. 抗利尿激素和催乳素是由神经垂体分泌和释放的激素。

(√)30.人的心理活动往往与生理活动是并存的。

(√)31.突触后电位属于局部电位,可发生总和。

(×)32. 大脑两半球功能结构对称,功能亦对称。

(×)33. 一般右利手者的语言由右半球管理。

(√)34. 突触通常是指神经元间彼此接触的部位。

(×)35.不通过丘脑的传入系统称为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36.皮质代表区面积的大小与感觉、运动的精细或灵敏度成正变关系。

(×)37.右手感觉信号投射于右侧大脑半球感觉代表区。

(√)38.牵张反射的感受器和效应器位于同一块肌肉中。

(√)39. 闻到食物气味时发生唾液分泌属于非条件反射。

(√)40. 婴幼儿时期甲状腺机能不足可引起呆小症。

(×)41 血糖浓度增高可抑制胰岛素的分泌。

(√)42. 手术中误将甲状旁腺切除,可出现低钙引起的抽搐。

(×)43. 抗利尿激素和催乳素是由神经垂体分泌和释放的激素。

二、单选题

1.与情绪调节有关的主要部位是在(C)

A中脑;B丘脑;C下丘脑;D大脑皮层。

2.内环境是指(B)

A细胞内液;B细胞外液;C体液;D血液。

3.生物体生长发育到一定阶段后,能够产生与自己相似的个体,称为(C)A生长;B发育;C生殖;D遗传。

4.下述哪一种跨膜物质转运功能是需要耗能的?(D)

A单纯扩散;B易化扩散;C被动转运;D主动转运。

5.中枢神经系是由下述哪项组成的?(A)

A脑和脊髓;B脑和脑神经;C脑和脊神经;D脑和植物性神经。

6.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C)

A瞳孔缩小;B消化道括约肌舒张;C汗腺分泌;D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7.维持躯体姿势最基本的反射是(B)

A屈肌反射;B肌紧张反射;C对侧伸肌反射;D翻正反射。

8.借肌腱与骨骼连接,受躯体神经的支配,并且迅速地收缩完成各种复杂动作的属于(C)A滑肌;B横纹肌;C骨骼肌;D心肌。

9.组织兴奋后,处于绝对不应期时,其兴奋性为(A)

A零;B无限大;C大于正常;D小于正常。

10.在生物体功能调节中起主导作用的是哪一种?(A)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自身调节;D免疫调节。

11.以下哪种感觉不经过特异性投射系统传入?(C)

A视觉;B听觉;C嗅觉;D本体感觉。

12.副交感神经兴奋的表现是( C )

A.心跳加快加强

B.支气管平滑肌舒张

C.胃肠运动加强

D.瞳孔散大

1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 A )

A、反射

B、反射弧

C、反应

D、神经冲动

15.性中枢在大脑中的:(D)

A、中央沟;

B、海马回;

C、丘脑;

D、下丘脑。

16、谈论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是( B )

A.第一信号系统的活动

B.第二信号系统的活动

C.非条件反射

D.自身调节活动

17、细胞膜内电位负值增大的状态称为( C )

A.极化

B.去极化

C.超极化

D.复极化

18、脊休克产生的原因是( B )

A.横断脊髓的损伤性刺激

B.断面以下脊髓丧失高位中枢的调节

C.横断脊髓时大量出血

D.外伤所致的代谢紊乱

19、叩击跟腱引起相连的同块肌肉收缩,属于( B )

A.肌紧张

B.腱反射

C.屈肌反射

D.多突触反射

20.人的小脑受损伤后,肌紧张会出现( B )

A.增强

B.降低

C.先增强,后降低

D.先降低,后增强

21、大脑皮层运动区的部位是( A )

A.中央前回

B.中央后回

C.额叶

D.枕叶

22、大脑皮层受损后,表现为可以讲话及书写,也能看懂文字,但听不懂别人的讲话

这一病理现象,属于 ( B )

A.运动性失语症

B.感觉性失语症

C.失写症

D.失读症

23、主要管制嗅觉、植物性神经内分泌、性、摄食、学习和记忆等功能的部位是 ( D ) A.延髓

B.间脑

C.网状结构

D.边缘系统

24. 神经纤维一般是指神经元的( C )

A、胞体

B、树突

C、轴突

D、突触

25.丘脑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作用是( A )

A、引起特定的感觉

B、维持觉醒状态

C、引起运动反射

D、引起内脏反射

26. 关于神经纤维的静息电位,下述哪项是错误的( D )

A、安静时膜外为正,膜内为负的电位

B、这一状态可称为极化

C、其数值接近钾的电-化平衡电位

D、其数值接近钠的电-化平衡电位

27.神经细胞电信号可以作远距离传导的条件是( B )

A、产生电位波动

B、产生动作电位

C、产生局部电位

D、引起递质释放

28.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B )

A、极化

B、超极化

C、复极化

D、去极化

29.兴奋性突触后电位是指在突触后膜上发生的电位变化为( D )

A、极化

B、超极化

C、复极化

D、去极化

30.下列哪一项不属于突触传递的特征( B )

A、单向传布

B、不能总和

C、突触延搁

D、兴奋节律的改变

31. 丘脑的非特异性投射系统的主要作用是( C )

A、引起本体感觉

B、引起痛觉

C、维持大脑皮层的兴奋状态

D、维持睡眠状态

32.内脏痛的特征( D )

A、定位清楚

B、快速而短暂

C、无情绪反应

D、有情绪反应

33.下列哪项不属于小脑的功能( C )

A、维持平衡

B、调节肌紧张

C、调节内脏活动

D、协调随意运动

34.下列哪一活动属于条件反射( A )

A、看到酸梅时引起唾液分泌

B、食物进入口腔后,引起胃腺分泌

C、寒冷环境下皮肤血管收缩

D、大量饮水后尿量增加

35.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受损后,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B )

A、左半身

B、右半身

C、左侧头面部

D、右侧头面部

36.α波是脑电图的主要波形( D )

A、在睁眼时出现

B、在皮层处于紧张活动时出现

C、在困倦时出现

D、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

37.人类的视觉中枢位于大脑皮层的( D )

A、额叶

B、颞叶

C、顶叶

D、枕叶

38.体内可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C )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生长素

39.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具有( D )

A、释放7种活性多肽的作用

B、调节神经垂体释放激素作用

C、将激素信息转变为神经信息作用

D、将神经信息转变为激素信息作用

40.人体内相对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 B )

A、肾上腺

B、腺垂体

C、甲状腺

D、性腺

41. 甲状腺激素功能亢进患者,其情绪表现( A )

A、容易激动

B、反应迟缓

C、比较稳定

D、反复无常

42.正常人的体液量占体重的( B )

A、70%

B、60%

C、50%

D、40%

43.人体内以单纯扩散方式跨膜转运的物质是( C )

A、葡萄糖

B、氨基酸

C、氧和二氧化碳

D、钠

44.神经细胞在接受一次阈上刺激后,兴奋性周期变化的顺序是( C )

A、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低常期-超常期

B、绝对不应期-低常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

C、绝对不应期-相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D、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超常期-低常期

45.左侧大脑皮层中央后回受损后,躯体感觉障碍的部位是( B )

A、左半身

B、右半身

C、左侧头面部

D、右侧头面部

46.α波是脑电图的主要波形( D )

A、在睁眼时出现

B、在皮层处于紧张活动时出现

C、在困倦时出现

D、清醒安静并闭眼时出现

47.大脑皮层视觉中枢的部位是( D )

A、额叶

B、颞叶

C、顶叶

D、枕叶

48.可降低血糖的激素是( C )

A、肾上腺糖皮质激素

B、甲状腺激素

C、胰岛素

D、生长素

49.下丘脑“促垂体区”的肽能神经元具有( D )

A、释放7种活性多肽的作用

B、调节神经垂体释放激素作用

C、将激素信息转变为神经信息作用

D、将神经信息转变为激素信息作用

50.人体内相对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 B )

A、肾上腺

B、腺垂体

C、甲状腺

D、性腺

51.通常所说的血型是指( B )

A、红细胞膜上受体的类型

B、红细胞膜表面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C、血浆中特异凝集素的类型

D、血浆中特异凝集原的类型

52.正常人的体液量与血量分别占体重的( B )

A、70% 与10%

B、60% 与8%

C、50%与6%

D、40%与4%

三、多选题

1.关于受体概念的叙述正确的是(CD)

A受体的化学本质是糖类;B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脂质;

C受体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D受体具有特异性。

2.眼的折光和调节异常会导致(ABD)

A近视;B远视;C色盲;D散光。

3.关于第二信号系统,正确的叙述是(AD)

A是对抽象信号发生反应的高级功能系统;

B动物用语词建立的条件反射属于第二信号系统;

C灯光、铃声、气味等信号为第二信号;

D人类既有第一信号系统,也有第二信号系统。

4.人体功能调节的主要形式有(ABD)

A神经调节;B体液调节;C免疫调节;D自身调节。

5.自身调节的特点是(ABCD)

A调节幅度较小;B调节范围局限于单个细胞或一小部分组织内;

C不依赖于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D调节的效果是保持生理功能稳定。

6.关于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ABC)

A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B包括条件反射和非条件反射;

C完成反射必须有完整的反射弧;D完成反射必须有大脑皮层的参与。

7.可兴奋细胞包括(ABC)

A神经细胞;B肌细胞;C腺细胞;D骨细胞。

神经调节的特点是(BCD)

A必须通过血液起作用;B作用时间短;C反应速度快;D反应准确。

8.对于突触的叙述,正确的是(CD)

A、由一个神经元的树突与其它神经元的胞体或突起接触的部位;

B、Na+进入突触小体可促进递质释放;

C、突触后膜的局部电位变化称为突触后电位;

D、突触后电位可以总和

10.根据突触发生的部位,可将突触分为(ABC)

A轴突—胞体突触;B轴突—树突突触;C轴突—轴突突触;D树突—胞体突触。11.大脑皮层运动区对躯体运动的调节是通过下述的哪几项实现的(AB)A.锥体系 B.锥体外系

C.特异性投射系统 D.非特异性投射系统

12、突触传递的特征是 (ABCD)

A.单向传递

B.中枢延搁

C.总和

D.后放

13、大脑皮层各种功能区域的分布正确的是 (CD)

A.运动区在中央后回

B.感觉区在中央前回

C.视觉区在枕叶

D.听觉区在颞叶

14.局部电位的特点( ABD )

A、电紧张性扩布或作衰减性传导

B、可以总和

C、具有“全或无”现象

D、局部电位的幅度与阈下刺激强度呈正相关

15、大脑皮层的体表感觉区的正确叙述是(BCD)

A.中央前回是全身体表感觉的主要投射区

B.除头面部外,呈交叉性投射

C.空间定位呈倒置躯体

D.感觉灵敏的部位代表区较大

16、小脑对躯体运动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 (ABC)

A.调节身体的平衡

B.调节肌紧张

C.调节随意运动

D.调节腱反射

17、下列哪些生理活动的基本中枢在延髓? (ABC)

A.心跳

B.呼吸

C.消化

D.摄食

18、对于植物性神经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BCD)

A.交感神经系统是一个应急系统

B.副交感神经系统主要在于保护机体、积蓄能量

C.缺氧、紧张等情况下交感活动增强

D.副交感神经兴奋可引起胰岛素分泌增加

19.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ABC )

A、副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B、交感神经节前纤维

C、躯体运动神经纤维

D、大多数交感神经的节后纤维

20. 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生理意义是(BC )

A、使机体保持平静时的生命活动

B、有利于机体动员各器官的储备力

C、使机体适应环境的急骤变化

D、减少消耗和保持机体潜力

21. 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生理意义是(ABD )

A、使机体保持平静时的生命活动

B、常伴有胰岛素的释放

C、使机体适应环境的急骤变化

D、促进机体的调整和恢复

22. 自主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特征(ABCD )

A、一般可分为节前纤维和节后纤维

B、多数器官同时接受交感和副交感神经双重支配

C、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的功能表现为相互拮抗

D、它们具有紧张性作用

23. 人在紧张或应急情景中,其生理和心理活动主要受( AC )

A、交感神经系统调节

B、副交感神经系统调节

C、肾上腺素作用加强

D、胰岛素作用加强

24. 神经纤维兴奋传导的特征具有( BCD )

A、易疲劳性

B、生理完整性

C、绝缘性

D、双向传导性

25. 受自主性神经系统支配的组织或器官包括( BCD )

A、骨骼肌

B、心肌

C、消化道

D、汗腺

26.关于骨骼肌牵张反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BCD )

A、其感受器是肌梭

B、基本中枢在脊髓

C、缓慢和持续的牵拉产生肌紧张

D、感受器和效应器在同一肌肉组织中

27.条件反射的特点及意义是( ACD )

A、数量可无限

B、先天获得

C、高度灵活性

D、具有预见性

28.体内胆碱能神经纤维包括( BCD )

A、大部分的交感神经节后纤维

B、交感和副交感的节前纤维

C、支配骨骼肌的运动神经

D、支配汗腺的交感神经

29.长期糖皮质激素作用加强时,可出现( ABD )

A、向中性肥胖

B、淋巴细胞减少

C、血糖降低

D、骨质疏松

30.长期缺碘可出现( ABC )

A、甲状腺肿大

B、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加

C、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

D、贫血

31.大脑皮层受损后,患感觉性失语症,表现为( BCD )

A、不能讲话

B、能看懂文字

C、可以书写

D、听不懂别人的讲话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