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类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贝类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贝类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贝类学实验课教学方法的探索与实践

生物科学贝类学涉及贝类的外部形态、内部构造以及贝类的分类等内容,相应的贝类学实验课程也包括了贝类的解剖与分类部分。贝类学实验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在过去的实验教学中,实验室教学占了全部的课程,机械的模仿和对照图片进行解剖占了大部分的教学内容,辨识和认知能力差,创新思维不足。如在实验课程中已经学习了贝壳的外部形态和构造,但在自然界中却无法辨别课程上已认识的贝类。

另外,对贝类的生活状态认识不足。许多同学来自于内陆地区,平时很少能够接触到生活状态的贝类,对贝类的生活状态和方式认识不足,靠想象去理解教授的知识,效果不理想,通过贝类学实验教学改革,提出了创新性实验,实验中加入了贝类的生态观察和贝类标本制作等实验,学生提高了学习兴趣,增强了对课程学习的理解。下面具体谈谈本次教学改革的实施步骤、经验和教训。

1 存在的问题

贝类学实验课是贝类学课程的一个组成部分,贝类学系列课程是进一步学习水产养殖学,开展生产实习和毕业论文等一系列专业课程学习和实践教学的基础,也是学生就业后从事水产养殖生产活动必备的知识环节。

目前经过了实践之后发现,虽然在贝类教学方面存在大量的经验,但随着实践和改革的不断深化,贝类学实验课也应该与时俱进,跟随发展的脚步,进行教学的改革。目前,主要的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示范性的解剖过于明显。目前国内的贝类学实验课作为一项特色课程,没有将实验课程的特色发挥出来,照图解剖,照图画图,学生没有将实验与实践结合。

其次,采用图片教学,学生的直观性不强。对贝类大多采用看图教学对贝类生态和习性方面知识匮乏。

第三,贝类知识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而不断的变化,贝类学实验应与时俱进,将前沿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培养学生的动手创新的能力。

2 教改措施

2.1 对贝类的解剖实验的改革措施

2.1.1 “启发式”代替“示范型”

在之前的贝类解剖实验中,多为示范性的实验,例如在做腹足类的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的实验时,一般为选定一种腹足类,如脉红螺,老师进行讲解和解剖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