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野生动物

华南野生动物

华南野生动物

在广州市清远市场上,可以见到多达24种龟鳖类在进行交易,一半以上来自东南亚国家,尤其是缅甸,其中有2种国际CITES公约附录I(禁止贸易)和17种附录II(限制贸易)的物种,销售人员没有任何进口和销售许可证。此外,广州市的槎头市场在非典之后多次曝光,于2003年被当地政府关闭,但是该市场每天凌晨仍然在进行大宗的野生动物贸易。深圳的东门市场不仅有大量的蛇类出售,而且多种野生动物和其他家养动物在非常密集的市场上公开宰杀,是疾病传播的极大隐患。

野生兰花资源急剧下降暴露出植物保护法律的严重漏洞:中国是世界兰花的主要产地之一,有1200多个种。为了保护兰花资源,所有兰科植物都被列为CITES公约附录II,限制贸易。在兰花资源丰富的西部各省、州、县都有“兰花协会”,促进兰花种植业的发展。然而,兰花产业的无序发展,使得资源丰富的四川、云南、广西等省份的野生兰草资源遭到了浩劫式的采挖。观赏兰花种植技术已经比较成熟,但是对珍奇品种的需求驱使兰草种植户继续高价收购野外兰草,很多原来盛产兰花的林区出现了林下无兰可采的状况。而现行法律对于兰草等植物的规定模糊,造成基层自然保护单位即便抓到非法采集的状况,也没有足够的执法依据。石斛等药用兰草的种植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制药业的需求。一方面,国内的野外石斛几近灭绝;另一方面,目前大量按照国际公约规定进口的石斛来自越南、老挝等热带国家,很多也是来自这些国家不可持续的野外采集。

农业部门在国际公约执法中严重缺位。在云南省红河州河口县,已经几乎见不到公开的野生动物贸易市场,唯一公开摆卖的国际CITES公约附录II物种是从越南非法运输入境的“山瑞鳖”。据商户反应,主管部门向他们收取管理费后,对于摆卖就不再过问了。在广州越和花鸟鱼市场和国内不少宠物市场上,从东南亚各国进口的CITES国际公约附录I物种金龙鱼仍然十分常见,商户反映没有办理所需要的许可证。这些都是属于农业部门主管的水生野生动物的范围。广州、云南等地的海关人员也反映,他们和当地的农业主管部门在水生野生动物进出口方面,远远少于和林业部门的合作。

野生动植物的贸易方式趋于隐蔽和地下,执法和管理难度更大,能力亟待加强。比如广州的工商执法人员甚至林业主管部门都不认识市场上的龟鳖物种,两广地区由来已久的野味饮食文化让当地执法部门对这样的贸易比较容忍。最近查获的大宗野生动物案件(虎豹皮、白腹锦鸡、猕猴等)显示,不少野生物种贩卖已经形成网络,有组织地进行收购、运输和出售。

贸易链条上不同的主管部门之间没有形成有机的协调机制和一致的管理思想,造成部门间信息不畅通,延误时机,给不法分子很大的空间。据广州贩卖龟鳖的商户介绍,很多印度尼西亚等地的违规龟鳖类可以做到当天到达白云国际机场并到达商户手中,而广州海关和野生动植物保护主管部门之间现有的协调远远跟不上打击这样的非法贸易的需要。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兽类 蜂猴(所有种)熊猴、台湾猴、豚尾猴、叶猴(所有种) 长臂猿(所有种)大熊猫、紫貂、貂熊、熊狸 豹虎、雪豹、儒艮、白鳍豚 亚洲象、黑麂、蒙古野驴、西藏野驴、野马 鼷鹿、白唇鹿、坡鹿、梅花鹿、豚鹿 野牛、野牦牛、普氏原羚、藏羚、高鼻羚羊 台湾鬣羚、赤斑羚、塔尔羊、北山羊、河狸 金丝猴(所有种)云豹、中华白海豚、野骆驼、麋鹿 扭角羚、马来熊 两栖爬行动物 四爪陆龟、鼋、鳄蜥、巨蜥、蟒、扬子鳄 鸟类 短尾信天翁、白腹军舰鸟、白鹳、黑鹳、朱鹮、中华秋沙鸭 金雕、白肩雕、玉带海雕、白尾海雕、虎头海雕、拟兀鹫 胡兀鹫、细嘴松鸡、斑尾榛鸡、雉鹑、四川山鹧鸪、海南山鹧鸪 黑头角雉、红胸角雉、灰腹角雉、黄腹角雉、虹雉(所有种)褐马鸡蓝鹇、黑颈长尾雉、白颈长尾雉、黑长尾雉、孔雀雉、绿孔雀 黑颈鹤、白头鹤、丹顶鹤、白鹤、赤颈鹤鸨(所有种) 遗鸥 中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二类保护动物名录 兽类

短尾猴、猕猴、藏酋猴、穿山甲、豺黑熊 棕熊(包括马熊)小熊猫、石貂、黄喉貂、水獭(所有种)小爪水獭 斑林狸、大灵猫、小灵猫、草原斑猫、荒漠猫、丛林猫 猞猁、兔狲、金猫、渔猫、麝(所有种)河麂 马鹿(包括白臀鹿)水鹿、驼鹿、斑羚、藏原羚 鹅喉羚、鬣羚、黄羊、盘羊、岩羊、海南兔 雪兔、塔里木兔、巨松鼠、鳍脚目(所有种)鲸目(除一类外其它鲸类)两栖爬行动物 三线闭壳龟、大鲵、绿海龟、凹甲陆龟、玳瑁 大壁虎、山瑞、鳖、细痣疣螈、镇海疣螈、地龟 细瘰疣螈、虎纹蛙、云南闭壳龟、太平洋丽龟 贵州疣螈、大凉疣螈、棱皮龟 鸟类 角鸊鷉、赤颈鸊鷉、鹈鹕(所有种)鲣鸟(所有种)海鸬鹚 岩鹭、海南虎斑鳽、小苇鳽、彩鹳、白鹮 白琵鹭、黑脸琵鹭、红胸黑雁、白额雁、天鹅(所有种) 隼科(所有种)鹰科其它鹰类、黑琴鸡、柳雷鸟、岩雷鸟 雪鸡、血雉、红腹角雉、藏马鸡、蓝马鸡 原鸡、勺鸡、白冠长尾雉、锦鸡(所有种)灰鹤 蓑羽鹤、长脚秧鸡、姬田鸡、棕背田鸡、花田鸡 小青脚鹬、灰燕、小鸥、黑浮鸥、黄嘴河燕鸥 黑腹沙鸡绿鸠(所有种)黑颏果鸠、皇鸠(所有种)斑尾林鸽 鸦鹃(所有种)鸮形目、灰喉针尾雨燕、凤头雨燕、橙胸咬鹃

野生动物的减少原因

大熊猫的减少原因 大熊猫的主食箭竹开花,一般有60年的周期,到时箭竹枯死,使其没有主食饿死;大熊的繁殖能力低下,出生时只有100多克,死亡率较高;适宜生存环境很少,分布地狭小。 金丝猴的减少原因 近年来,违法的滥猎,加上个人盗猎,再加上破坏性的森林砍伐,使得部分地区的金丝猴资源遭受严重损失,几百只的大猴群很难再发现了。像这样珍贵的特产动物,连一只都未出口过,却往往遭到了少数人的恣意损害,确实令人痛心。 白鳍豚 最主要的原因是长江的渔民用一种铁钩钩鱼,那总钩很大,而白暨豚正好生活在那一带,所以经常被铁钩勾住头部,又因为它很脆弱,所以生存的几率很小,这是主要原因,我不同意楼上的,因为白暨豚世界上只有长江中下游一带有,长江中下游的环境不是很差,因为有渔民天天在那打鱼. 华南虎 华南虎濒临灭绝,实在是一个历史大悲剧。建国初期,野生华南虎的数量还有4000多头。经过20世纪50年代和60年代持续进行的大规模捕杀,华南虎种群遭受重创,一蹶不振。当时,政府宣布华南虎为“四害”之一,除虎如同剿匪,大打人民战争,还组织专门的打虎队,由解放军和民兵协同作战,赶尽杀绝。例如,1956年冬,福建的部队和民兵捕杀了530只虎、豹。在这场运动中,江西的南昌、九江、吉安以及抚州捕杀了150多只老虎。1959年冬,贵州有30多头虎、豹遭猎捕。1963年广东北部共捕杀了17只老虎,雷州半岛也有17只被捕杀。1953年至1963年,有一个专业打虎队在粤东、闽西、赣南共捕杀了130多只虎、豹。在围歼华南虎的战役中,涌现出许多打虎英雄。 朱鹮 朱鹮濒临灭绝的主要问题是生存能力下降和幼鸟成活率低。” 褐马鸡 天敌动物: 1.巢被天敌损害高(达43.75%)。 2.被天敌捕食的个体。 ● 因为贸易被捕猎:褐马鸡的尾羽,是畅销国外的名贵 装饰品。 ● 栖息地破坏:保护区外有零星数量,农业及城市的侵占是其主要威胁,砍伐森林及放牧家畜导致栖息地退化。 ● 作为食物被捕猎:日渐最多的取卵为食者在保护区是个严重问题。扬子鳄 曾经在我国古代黄河、长江流域生存的扬子鳄(Alligator sinensis)如今已成濒危物种,其减少原因在长江流域与黄河流域是有区别的。黄河流域扬子鳄灭绝与栖息地生态恶化有关,而长江流域扬子鳄的减少主要是因古人稻作生产所致,此外气温变化和人类捕杀也影响了它的生存数量。 黑颈鹤 栖息地破坏、丧失和冬季缺少食物,使黑颈鹤受到严重威胁。由于养鱼、灌溉、建坝和扩大耕地,导致栖息地面积缩小;在若尔盖开沟排水改造沼泽已达140000h㎡;在青海湖、鄂陵湖一带修筑公路、建立渔场,人的活动十分频繁;云南大山包、长海子等地农民把沼泽中的草垡(海泥炭)挖去作燃料;这些人类的经济活动都使沼泽遭到严重破坏。西藏中南部的黑颈鹤已受到农业活动的影响:由于引进技术,农民由种植传统的大麦、春小麦和蚕豆,改种高产的冬小麦,当冬季冬小麦还未出芽时,黑颈鹤找不到食物;而且有些地方由

3S技术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的应用

收稿日期:2004-05-31; 修订日期:2004-09-27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0361007);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02D0036M ) 作者简介:王金亮(1963-),男,教授,博士,研究方向为遥感与G IS 在资源环境保护与管理中的应用。 3S 技术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的应用 王金亮,陈 姚 (云南师范大学旅游与地理科学学院,云南昆明650092) 摘要:3S 技术可快速、准确、实时地获取、处理空间信息,具有广泛的应用性。该文从野生动物生境格局、生境破碎化、生境因子特性、生境分析模型建立、生境评价和生境恢复建设等方面,综合评述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3S 的应用问题,并提出野生动物生境研究将朝着3S 技术集成、GIS 与数学模型结合、数据可视化模拟、网络化和智能化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3S 技术;野生动物生境;生物多样性保护 中图分类号:Q958;P2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504(2004)06-0044-04 “生境” (Habitat )是生物体或生物群体自然分布的地方或地段,它不仅是生物生活的空间,而且包括其中全部生态因素的综合体。野生动物与其生境密 切相关,生境为野生动物提供了生存、繁衍及种群发展所需的资源;野生动物对环境具有依赖性,环境因子的变化能够促进野生动物对环境的适应,进而促进生物的进化和物种的形成。开展野生动物生境的保护研究将有助于生物多样性保护。随着人类活动范围的不断扩大,野生动物的生境受到了愈来愈严重的威胁。如何准确、及时、动态地获取野生动物生境的现状信息和变化信息,并对导致其变化的因素作出分析与评价,对野生动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方法主要是利用野外的抽样调查、室内试验等手工汇集方法获得野生动物生境数据,数据的现时性、准确性和可靠性都受到了极大的限制[1-4],难以满足野生动物生境研究的需要。分析讨论3S 技术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的应用,可为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研究提供有力的支持。 1 3S 技术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中的应用现状 3S 技术是地理信息系统(G IS )、遥感(RS )、全球定位系统(G PS )有机结合与集成的总称。以G IS 为核心的3S 技术的结合与集成,构成了对空间数据实时采集、更 新、处理、分析以及为各种实际应用提供科学决策咨询的强大技术体系。目前许多专家利用3S 技术在野生动物生境的研究中取得了丰硕成果[1-4],为野生动物生境的保护和恢复提供了科学依据。1.1 生境格局及生境破碎化研究 景观空间格局是生态系统或系统属性空间变异 程度的具体表现[6],可以反映不同的景观功能和生态过程。景观格局及变化会影响野生动物的栖息、迁移及觅食等活动。通过景观格局的变化可以研究生态系统受干扰的程度、生态承载力的大小和生境适宜性的变化。目前对景观格局的研究多局限于自然或人为景观方面,对生境格局的研究较少。例如,王凌等在利用RS 和GIS 对辽河三角洲土地覆被变化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引用空间多样性指数分析了该地区野生动物生境的格局变化[7]。 生境破碎化是指由于人类活动或自然因素导致的景观由简单、均质、连续的整体向复杂、异质、不连续的斑块镶嵌体演化的过程。通常线状或带状的廊道是引起生境破碎化的动因[8]。生境破碎化将导致景观中面积较大的自然栖息地不断被分隔破碎,生态功能逐渐降低[2]。野生动物生境破碎化程度的高低,一方面表示生境对野生动物多样性维持和保护的贡献大小。一般在生境面积相等的情况下,破碎化程度越高,景观斑块越小,对野生动物越不利。另一方面表示生境功能的高低,景观破碎化程度越高,生境的功能越单一。生境的破碎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生境景观的空间分布状况,即生境的格局。近几十年来,野生动物生境日趋破碎化,这不仅改变了生境的质量、食物基地的类型和动物赖以生存的小气候,严重影响动物的生存和繁衍,而且增加了动物之间的竞争和近亲繁殖率,给生物多样性带来了很大的威胁[9,10]。研究生境破碎化对动物生存和繁衍的影响,是近年在景观生态学基础上兴起的热门研究领域。例如,陈利顶等利用GIS 技术对卧龙自然保护区大熊猫(Aliuropoda melanolecuca )生境破碎 第20卷 第6期2004年11月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G eography and G eo -In formation Science V ol.20 N o.6 N ovember 2004

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应急预案

野生动物疫病监测防控应急预案 我乡地理位置特殊,多个村、组与云南接壤,加之地处长江上游水系发达地区,是许多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秋冬季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发生的风险极大,加之我国毗邻国家和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任在蔓延.为做好近期以鸟类禽流感为主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在我乡内发生和流行.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和报告 各村村书记、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并落实开展辖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巡护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若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死亡情况或野生动物有疑似禽流感症状的,应当及时向乡林业站报告.乡林业站接到报告后,及时将情况在第一时间内报告给林业局,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疫情不扩散,协助做好死亡动物报检、现场消毒、封锁隔离和尸体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确保公共卫生和野生动物种群安全. 二、预防措施 (一)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广泛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和禽流感等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强化公众对疫病防控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严格管理.有针对性的对非法猎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强野生动物自愿管理,防止疫情人为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三)加强巡监.各村巡山护林员应加强巡逻,并做好巡山记录.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死亡或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情况,应及时报告乡林业站. 三、应急指挥系统和部门职责 (一)应急指挥系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区关于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精神,切实抓好我乡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一旦发生疫情将立即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的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林业站,由林业站站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部门职责 1、乡政府负责指挥和组织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和扑灭工作,一旦发生疫情时,领导小组立即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并组织成立民兵应急预备队. 2、乡财政所应预算安排一定的紧急防疫资金,作应急队伍人员及村防疫员、防护用品、扑杀、无害化处理等相关的资金补贴. 3、派出所和乡综治办做好疫区安全保卫、社会治安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应急预案范文

野生动物疫病监测应急预案范文我乡地理位置特殊,多个村、组与云南接壤,加之地处长江上游水系发达地区,是许多候鸟迁徙的必经之路,秋冬季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发生的风险极大,加之我国毗邻国家和地区高致病性禽流感任在蔓延。为做好近期以鸟类禽流感为主的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防止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重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在我乡内发生和流行。结合我乡实际,特制定本预案。 各村村书记、村主任是第一责任人,负责组织并落实开展辖区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的监测巡护工作。任何单位和个人若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死亡情况或野生动物有疑似禽流感症状的,应当及时向乡林业站报告。乡林业站接到报告后,及时将情况在第一时间内报告给林业局,并及时采取有效措施,严格控制疫情不扩散,协助做好死亡动物报检、现场消毒、封锁隔离和尸体无害化处理等工作,确保公共卫生和野生动物种群安全。 (一)加强宣传。充分利用各种媒体形式,广泛开展野生动物保护和禽流感等疫病防控知识宣传,强化公众对疫病防控工作的参与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二)严格管理。有针对性的对非法猎捕、经营野生动物及其产品的行为进行严厉打击,加强野生动物自愿管理,防止疫情人为

传播,维护公共卫生安全。 (三)加强巡监。各村巡山护林员应加强巡逻,并做好巡山记录。发现野生动物异常死亡或非法猎捕野生动物的情况,应及时报告乡林业站。 (一)应急指挥系统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省、市、区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精神,切实抓好我乡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一旦发生疫情将立即成立以乡长为组长,分管副乡长为副组长的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工作领导小组。 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乡林业站,由林业站站长担任办公室主任,负责日常具体工作。 (二)部门职责 1、乡政府负责指挥和组织禽流感等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防控和扑灭工作,一旦发生疫情时,领导小组立即召开会议,安排部署工作,并组织成立民兵应急预备队。 2、乡财政所应预算安排一定的紧急防疫资金,作应急队伍人员及村防疫员、防护用品、扑杀、无害化处理等相关的资金补贴。 3、派出所和乡综治办做好疫区安全保卫、社会治安管理和维护社会稳定工作。 4、各村组成立以村主任为组长的工作小组,负责实施辖区内野

野生动物的药用价值及对其态度

野生动物的药用价值及部分现状分析 李颖 2014级生物技术班 201412020121 前言:动物的药用价值很广,但应注意保护动物尤其是珍稀动物及野生动物。自古以来,人们就发现许多野生动植物具有药用价值.直到现在,野生植物仍然是重要的药物来源。很多野生动物的器官、毛皮、分泌物甚至是粪便都可入药,药用价值很大,同时也因如此,很多野生动物被人类捕杀利用以致到濒临灭绝的地步。因此本文主要列举部分野生动物的药用价值以及对部分野生动物药材的现状分析。 一.哺乳类野生动物 1.黑熊:熊胆,哺乳纲熊科动物黑熊和棕熊的胆囊。 黑熊的骨、肉、掌、脂、血、脑髓均可入药,但最具药用价值的还是熊胆。入药史载于《唐本草》的“熊脂”项下。明《本草纲目》亦有详细论述。黑熊又名狗熊,俗名黑瞎子。全身披黑毛,体长1.5-1.7米,胸部有一半月形白纹。有冬眠习性,能直立行直走,多栖息森林中。棕熊又名罴、人熊、马熊。比黑熊体大,背部近于黑棕色,头部、腹部颜色略淡,习性与黑熊相似。吉林省东部长白山区盛产黑熊与棕熊,因此为我国熊胆的主要产区之一。药材行业称吉林熊胆为“东胆”。干燥熊胆呈扁卵形,上部狭细,下部膨大,一般长10-20厘米,直径5-8厘米,色黑或棕绿色,显光泽,囊皮薄,有皱褶,质坚硬,破开后,断面纤维性。囊内藏有干燥的胆汗,呈块状、颗粒状或稠膏状,通常以颜色金黄、明亮、味苦回甜者为佳品。现代医药学研究证实,熊胆具有清热解毒、疏肝利胆、去翳明目、解痉镇痛等作用。在人类肝胆系统、心血管系统、神经精神系统等诸多病症的治疗上,有着广泛的应用价值。 现状:中国市场上的熊胆药,其中的熊胆成分都是通过“活熊抽胆”方式获得的。随着我国公众动物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越来越多人表示支持取缔活熊取胆这个产业。由零点公司开展的一项针对“中国公众对熊胆制品消费的态度调查报告”显示:97.4%的公众认为“活熊取胆”很残忍,83.9%的受访者希望取缔活熊取胆业。调查还显示,大多数受访者表示目前没有、未来也不会消费熊胆制品,表明国内熊胆制品的消费空间有限,市场前景黯淡。 2.麝:麝香,鹿科动物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 Flerov马麝M. sifanicusPrzewalski或原麝M.moschiferus L雄体香囊中的干燥分泌物。 麝香味辛,性温;归心、肝、脾经;香烈窜散,可升可降,麝香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催生下胎的功效,麝香主治热病神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痛经,积聚,心腹暴痛,风湿痹痛,跌打损伤,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虫蛇咬伤,难产,死胎,胞衣不下。 现状:人工养麝可活体取香,我国目前约有数十个为生产麝香而建的养麝场,可统计的数量在2000只左右,加上其它未知数量的散户,估计数量约3000只,年产麝香15―20千克。 由于麝香的独特效用,它在医药和香料业中一直是一种珍贵原料,其价格始终保持上升趋势,最近国际市场价格为每千克7―8万美元,即1000千克麝香价值60万元人民币。现有的麝资源量已经无法承担目前的消耗强度,物种资源状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及控制方案

目录 一、编制依据 (2) 二、工程概述 (2) 三、保护措施 (3) 四、相关责任 (5)

野生动物保护措施及控制方案 一、编制依据 (1)施工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图纸。 (2)施工现场的生态环境。 (3)业主、监理及地方部门的相关要求。 二、工程概述 本合同段为中交一公局厦门工程有限公司国道569曼大公路NK-SG5标。路线起点里程K67+000,止点里程ZK73+190,YK73+160,路线全长 6.17公里。项目包含K68+400讨拉沟4号桥为7×20m P.C箱梁、K70+780讨拉沟

5号桥为5×20m P.C箱梁、中桥4座,涵式通道及涵洞440.25m/14道、香卡隧道(ZK71+695-ZK73+190、YK71+638-YK73+160)。主要施工内容隧道、桥梁、路基、涵洞工程等。 三、保护措施 1、施工区域内禁止猎捕野生动物。 2、禁止在禁猎区毁巢、取卵、射猎,排放污水、废气,制造噪音以及实施其他破坏野生动植物生存环境的行为。 3、禁止对不明或已知是野生植物的草木植物进行践踏、拔除。 4、任何队伍和个人发现下列情况,应当采取保护措施,及时报告当地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授权单位: (1)发现受伤、病残饥饿、受困、迷途的野生动物,误捕国家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2)未按规定收存、拣失的野生动物及其产品; (3)未按规定收存死亡的野生动物尸体、脱落或散落的角、骨、毛、皮等。 (4)发现茂盛的不明或已知是野生植物的草木植物。

(5)发现枯黄但枯死的不明或已知是野生植物的草木植物,对其进行洒少量水后进行保护。 5、无批准证明禁止运输、携带、邮寄野生动植物及产品的。 6、尽量减少人员活动、施工噪音、灯光等对两栖类、爬行类、哺乳类动物的生活环境有所影响。 7、在施工现场设置警示或提示牌,警示或提示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发现有野生动植物出没要自觉加以保护,并严禁伤害与猎杀保护区内的任何野生动植物。 8、设置“此处有野生动植物,请自觉注意保护”等告示牌,提醒施工人员依法保护自然资源。 9、禁止追赶或惊吓野生动物,充分关心野生动物的自然习性;施工期间,严禁施工人员伤残、猎杀野生动物及毁坏野生植物,对违章者追究法律责任; 10、在动物产羔、孵卵、交配季节,尽可能减少人为的惊扰,如机械轰鸣声、爆破声等; 11、污水、霉变食物、施工废弃物、生活垃圾等按防止污染及卫生要求进行处理,防止对动植物造成伤害;不在野生动物栖息地及野生植物繁茂区建造临时工程和设置取土场。

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

广东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 动物名录(第一批) 中名学名 兽纲MAMMALIA 食肉目CARNIVORA 犬科 Canidae 狼 Canis lupus 灵猫科 Viverridae 椰子狸Paradoxurus hermaphroditus 红颊獴 Herpestes javanicus 食蟹獴Herpestes urva 猫科 Felidae 豹猫 Felis bengalensis 啮齿目RODENTIA 鼯鼠科 Petauristidae 棕鼯鼠 Petaurista petaurista 豪猪科 Hystricidae 豪猪 Hystrix hodgsoni 偶蹄目ARTIODACTYLA 鹿科 Cervidae 毛冠鹿Elaphodus cephalophus 鸟纲AVES 潜鸟目GAVIIFORMES 潜鸟科Gaviidae 红喉潜鸟Gavia stellata 鸊鷉目PODICIPEDIFORMES 鸊鷉科Podicipedidae 凤头鸊鷉 Podiceps cristatus 鹱形目PROCELLARIIFORMES 海燕科Hydrobatidae 黑叉尾海燕 Oceanodroma monorhis 鹳形目CICONIIFORMES 鹭科(所有种) Ardeidae 雁形目 ANSERIFORMES 鸭科 Anatidae 鸿雁Anser cygnoides

豆雁Anser fabalis 灰雁Anser anser 小白额雁 Anser erythropus 斑头秋沙鸭 Mergus albellus 中名学名 红胸秋沙鸭 Mergus serrator 普通秋沙鸭 Mergus merganser 鸡形目GALLIFORMES 雉科Phasianidae 白眉山鹧鸪 Arborophila gingica 鹤形目GRUIFORMES 秧鸡科Rallidae 紫水鸡Porphyrio porphyrio 董鸡Gallicrex cinerea 黑水鸡Gallinula chloropus 鴴形目CHARADRIIFORMES 蛎鹬科Haematopodidae 蛎鹬Haematopus ostralegus 鹬科Scolopacidae 中杓鹬Numenius phaeopus 反嘴鹬科Recurvirostridae 黑翅长脚鹬 Himantopus himantopus 反嘴鹬Recurvirostra avosetta 鸥形目(所有种) LARIFORMES 鹃形目 CUCULIFORMES 杜鹃科Cuculidae 棕腹杜鹃Cuculus fugax 雀形目PASSERIFORMES 鶲科Muscicapidae 紫寿带Terpsiphone atrocaudata 红嘴相思鸟 Leiothrix lutea 银耳相思鸟 Leiothrix argentauris 雀科Fringillidae 黑头蜡嘴雀 Eophona personata 黑尾蜡嘴雀 Eophona migratoria 黄胸鹀Emberiza aureola 爬行纲REPTILIA 龟鳖目TESTUDOFORMES 平胸龟科Platysternidae 平胸龟Platysternon megacephalum 淡水龟科Bataguridae 黄缘盒龟Cistoclemmys flavomarginata 黄额盒龟Cistoclemmys galbinifrons 锯缘摄龟Pyxidea mouhotii

(整理)野生动物保护知识题库

野生动物保护知识题库 一、选择题 1、属于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的是(C)。 A.天鹅 B. 娃娃鱼 C.丹顶鹤 2.藏羚羊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A)特有的动物。 A.青藏高原 B.新疆 C.青海 3.天生的“捕鼠能手”的鸟和享有“森林医生”美称的鸟是(A)。A.猫头鹰、啄木鸟B.猫头鹰、喜鹊C.老鹰、啄木鸟 5.在葫芦岛区域内分布的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有11种,以下属于一级保护野生动物的是(A)。 A.丹顶鹤、 B.赤麻鸭、野猪、野鸡 C.狍子、苍鹭、蜡嘴雀6.国家对珍贵、濒危的野生动物实行重点保护,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分为(A)。 A.一级重点保护动物和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 B.重点保护动物和次重点保护动物 C.濒危野生动物和珍贵野生动物 7.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保护,禁止(B)非法猎捕或者破坏。 A.任何单位 B.单位和个人 C.个人 8.山雀一昼夜所吃的昆虫等于(A) A它自己体重的一半B、它自己的体重C、它自己体重的1/3。9.一只燕子仅一个夏季就能捕捉(C)只苍蝇、蚊子,对控制疾病有重要作用。A、80万、B、100万C、120万 10.新疆鸟类中猛禽居全国首位的有(B)种。 A、40、 B、46、 C、50

11.下列鸟类属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是(A). A.金雕 B.大天鹅 C.苍鹭 12.根据鸟类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特征,把鸟类分成(C)种类型。 A、6种 B、7种 C、8种 13.野牦牛是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它主要分布在(B)自然保护区内。A.喀纳斯、B.阿尔金山、C.巴音布鲁克 14.世界上最大的熊是(B),有3米多长,750-800千克。 A.黑熊 B.棕熊 C.树袋熊 15.亚洲象是(C)保护区的珍稀动物。 A.四川卧龙B.湖北神农架C.云南西双版纳 16.新疆的一个保护鸟类的自然保护区是(B) A.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B.巴音布鲁克天鹅国家级自然保护区C.喀纳斯自然保护区 17.鸟是人类的朋友,世界上(C)以上的鸟类以昆虫为食,是害虫和鼠类的天敌。 A.80%、B.85%、C.95% 18.生物圈一般是指包括(B)所形成生物系统的边界圈与大自然边界圈相互关系、影响。 A.人类、动物 B.人类、动物、植物 C.动物、植物 19.广义的自然保护区还包括(A) A.国家公园、自然公园、野生动物禁猎区等 B.国家公园、森林公园、野生动物禁猎区等 C.自然公园、野生动物保护区等20.我国现有鸟类1371种。占世界鸟类总数(B)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标准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规范(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维护国家公共卫生安全、饲养动物卫生安全,保护野生动物资源,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和《重大动物疫情应急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特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所称疫源是指携带并有可能向人类、饲养动物传播危险性病原体的陆生野生动物;本规范所称疫病是指在野生动物之间传播、流行,对野生动物种群构成威胁或可能传染给人类和饲养动物的传染性疾病。 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系指,在监测野生动物物种种群中发现行为异常或不正常死亡时,记录信息、科学取样、检验检测、报告结果、应急处理、发布疫情的全过程。 第三条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的主要任务是,对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进行严密监测,及时准确掌握野生动物疫源疫病发生及流行动态。 第四条执行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任务的人员必须经过相关专业培训,合格后方能上岗。

第五条县级以上林业主管部门负责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工作。国家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体系主要由以下机构组成。 (一)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总站,以下简称监测总站。 (二)省级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管理机构,以下简称省级管理机构。 (三)国家级、省级和市县级监测站。 (四)技术支撑机构。 第六条国家林业局根据监测工作需要,聘请有关专家组成国家林业局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会负责提供技术咨询,进行技术指导。 第二章疫源疫病监测 第七条监测的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范围包括: (一)作为储存宿主、携带者能向人或饲养动物传播造成严重危害病原体的野生动物。 (二)已知的野生动物与人类、饲养动物共患的重要疫病。

猛禽

猛禽 1.鹰雕 外形特征:大型猛禽,头后有长的黑色羽冠,比棕腹隼雕的羽冠要 显著得多,常常垂直地竖立于头上。虹膜为金黄色,嘴为黑色,蜡 膜为黑灰色,脚和趾为黄色,爪为黑色。上体为褐色,有时缀有紫 铜色,腰部和尾上的覆羽有淡白色的横斑,尾羽上有宽阔的黑色和 灰白色交错排列的横带,头侧和颈侧有黑色和皮黄色的条纹,喉部 和胸部为白色,喉部还有显著的黑色中央纵纹,胸部有黑褐色的纵 纹,腹部密被淡褐色和白色交错排列的横斑,跗跖上被有羽毛,同 覆腿羽一样,都具有淡褐色和白色交错排列的横斑。翅膀下面和尾 羽的下面的黑色和白色交错的横斑极为醒目。虹膜金黄色,嘴黑色, 蜡膜灰黑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范围:内蒙古、辽宁、黑龙江、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广东、广西、台湾、四川、云南、西藏、海南等地。 种群现状: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 2.金雕 外形特征:全长76~102厘米,翼展平均超过2.3米,体重2~7.2 千克。头顶黑褐色,后头至后颈羽毛尖长,呈柳叶状,羽基暗赤褐 色,羽端金黄色,具黑褐色羽干纹。上体暗褐色,肩部较淡,背肩 部微缀紫色光泽;尾上覆羽淡褐色,尖端近黑褐色,尾羽灰褐色, 具不规则的暗灰褐色横斑或斑纹和一宽阔的黑褐色端斑;翅上覆羽 暗赤褐色,羽端较淡,为淡赤褐色,初级飞羽黑褐色,内侧初级飞 羽内翈基部灰白色,缀杂乱的黑褐色横斑或斑纹;次级飞羽暗褐色, 基部具灰白色斑纹,耳羽黑褐色。下体颏、喉和前颈黑褐色,羽基 白色;胸、腹亦为黑褐色,羽轴纹较淡,覆腿羽、尾下覆羽和翅下覆羽及腋羽均为暗褐色,覆腿羽具赤色纵纹。虹膜栗褐色,嘴端部黑色,基部蓝褐色或蓝灰色,蜡膜和趾黄色,爪黑色。 分布范围:佳木斯、绥化、广东、大兴安岭,吉林、云南西部,喜马拉雅山脉等地, 种群现状:被评为无生存危机的物种,暂时没有灭绝的危险,虽然并不是非常常见,但它们却是分布最广、数量最多的大型猛禽。 3.林雕 外形特征:又叫树鹰,中型猛禽,通体为黑褐色,跗跖被羽,尾 羽较长而窄,呈方形。飞翔时从下面看两翅宽长,翅基较窄,后 缘略微突出,尾羽上具有多条淡色横斑和宽阔的黑色端斑。嘴较 小,上嘴缘几乎是直的,鼻孔宽阔,呈半月形,斜状;外趾及爪 均短小,爪的弯曲程度不如雕属种类,而且内爪比后爪为长;两 翼后缘近身体处明显内凹,因而使翼基部明显较窄,使翼后缘突 出,飞翔时极微明显。下体也是黑褐色,但较上体稍淡,胸、腹 有粗着的暗褐色纵纹。嘴铅色,尖端黑色,蜡膜和嘴裂黄色,趾 黄色,爪黑色。 分布范围:分布于福建、海南、台湾等地,但各地均极罕见,其 中在台湾为留鸟,在海南东南部为旅鸟。 种群现状:该物种分布范围广,不接近物种生存的脆弱濒危临界值标准。

世界濒危野生动物名单

世界濒危野生动物名单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世界濒危野生动物名单 濒危动物是指所有由于物种自身的原因或受到人类活动或自然灾害的影响,而有灭绝危险的野生动物物种。从广义上讲,濒危动物泛指珍贵、濒危或稀有的野生动物。从野生动物管理学角度讲,濒危动物是指《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附录所列动物,以及国家和地方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 濒危动物具有绝对性和相对性。绝对性是指濒危动物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野生种群数量较少,存在灭绝的危险。相对性是指某些濒危动物野生种群的绝对数量并不太少,但相对于同一类别的其他动物物种来说却很少;或者某些濒危动物虽然在局部地区的野生种群数量很多,但在整个分布区内的野生种群数量却很少。 一些国家或地区视为濒危物种的野生动物,在另外一些国家或地区可能并不视为濒危动物。一些种类的濒危动物在得到了有效保护、其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上升、不再有灭绝危险时,也可以退出濒危动物的行列。 濒危动物等级的划分,有两种方法: 1.两级法这是我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划分的标准,它是根据物种的科学价值、经济价值、资源数量、濒危程度以及是否为中国所特有等多项因素综合评价、论证而制定的。 I级:指我国特产稀有或濒于绝灭的野生动物。 II级:指数量稀少,分布地区狭窄,有绝灭危险的野生动物。 2.六级法这是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在其着名的《红皮书》中对受危胁物种的分级方法,近年来我国出版的部分《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中也开始用此法。 绝灭(Ex):指野生状态下已经绝迹,但人工饲养或放养的尚有残存,如麋鹿。 国内绝迹(Ex):指国内野生状态的已经绝迹,国外尚有野生的,如高鼻羚羊。 濒危(E):野生种群数量已降低到濒临灭绝或绝迹的临界程度,且致危因素仍在继续,如朱鹮、华南虎。 易危(V):野生种群数量明显下降,如不采取有效保护措施,势必沦为"濒危"者,或因接近某"濒危"级别,而必须予以保护以确保"濒危"种的生存,如金猫、云豹。 稀有(R):从分类订名以来,总共只有为数有限的发现纪录者,如沟牙鼯鼠。 不足(I):情况不甚明显,但有迹象表明可能属于或疑为濒危或趋危者,如普氏原羚、假吸血蝠。 濒危动物目录 1.哺乳类 中文名学名保护级别 单孔目Monotremata 长吻针鼹ZaglossusbruijniEN濒危

GIS技术在野生动物生境的研究应用

GIS技术在野生动物生境的研究应用 GIS的特性及对野生动物生境研究产生的影响近年来,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和保护已在多层次、多水平上展开,其中对野生动物生境的保护和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一方面.生境(habitat)一词首先由美国的Grinnel于1917年提出,指的是生物的居住场所,即生物个体、种群或群落能在其中完成生命过程的空间.自然界的生物都有它特定的生活环境,都有各自要求的适宜的 环境条件.由于生物种类繁多,生物和环境、生物和生物之间的关系错综复杂,因此,野生动物生境的保护涉及到许多与时间动态及空间格局相关的问题.传统动物生态学和动物地理学的研究手段常为如何利用空间属性和时间坐标来收集信息的问题所困扰,而且在收集具有时空属性特征的数据以及在分析、解释和表达结果的手段和方法上都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很难适应野生动物生境研究的新形势,而GIS技术恰好能满足这些研究的需要. 1 GIS的特性和应用功能 GIS是在计算机软件和硬件支持下,应用系统工程和信息科学的理论,科学管理和综合分析具有空间内涵的地理数据,以提供对规划、管理、决策和研究所需信息的技术系统。GIS管理的数据可以分为空间数据和属性数据。空间数据是用模拟与数字化的形式体现的地图数据,主要是用来定义形状、位置和空间关系等地理特征。对这类数据的管理是GIS与其它数据系统的主要区别。属性数据主要用于定义空间数据所代表的内容,如植被类型、高度、所有权和单位面积产量等。GIS通过大量的专用函数综合分析这两组数据,以此来进行特定的操作,包括测量、坐标转换、对象生成和网络分析等等。另外GIS技术的一个基本要点在于它可以在二维或三维空间内将不同的地理对象相互之间进行拓扑连接。拓扑关系是精确定义空间关系的一个数学过程。建立拓扑关系的结果使得在GIS数据库中,可以分析的不仅仅是对象本身的地理位置和数据属性,而且是它们之间的空间关系和连通性。因此,过去看上去不能经济有效地解决的问题变得可以解决,以前大多使用的是零或一维的一般模型,现在则可以使用带有特定数据的二维、三维模型来解决物种分布格局问题。总之,GIS技术的引入,使研究水平和规都有了较大的提高,为野生动物空间分布格局的研究提供了一个新的途径。本文简要介绍结合GIS技术研究动物空间分布格局的优势,以及GIS在动物生态学领域的应用现状和前景。 2 结合GIS技术研究动物空间分布格局的优势 绘制动物空间分布图、确定物种丰富度以及预测动物分布区是研究动物空间分布格局最基本的内容。而GIS最突出的功能之一是综合分析空间和属性数据,包括分类、提取、测量、图形处理、分层、叠加、地形分析、统计分析和决策支持等。它将现实世界转化为信息世界,在计算机支持下,实现对各种数据信息进行精确而快速的综合处理与分析。正是GIS的这些特性,使得GIS技术逐渐成为动物空间分布格局研究中最有力的现代技术。 2.1 基于GIS进行种群动态的空间分析 GIS可以自动绘制动物的分布图和确定物种的丰富度。按采集记录动物的地理位置、生境、海拔高度、经纬度进行编码的GIS数据库管理系统可以对物种分布的数据随时进行提取和修改,能及时体现物种分布的动态变化,并能迅速、准确地自动绘制出物种分布图,还可以任意叠加处理,迅速得到物种丰富度信息。显示物种分布图是种群空间分析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也是最直观、最方便的方法。不同地区的种群之所以出现数量上的差异,在宏观的角度看首先是由于空间异质性,或者说是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这是因为位置不仅仅表示具体的经纬度值,它还代表着不同地理区域的气候、植被类型、人为影响等综合的效果。而许多

野生动物资料

野生动物资料 雪豹:食肉目,猫科、豹亚科,豹属。濒危物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雪豹别名草豹、艾叶豹,头小而圆,尾粗长,略断或等于体长,尾毛长而柔。体重35-45公斤,体长1.2米,尾长约1米。全身灰白色,布满黑斑。头部黑斑小而密,背部、体侧及四肢外缘形成不规则的黑环,越往体后黑环越大,背部及体侧黑环中有几个小黑点,四肢外缘黑环内灰白色,无黑点,在背部由肩部开始,黑斑形成三条线直至尾根,后部的黑环边宽而大,至尾端最为明显,尾尖黑色。耳背灰白色,边缘黑色。鼻尖肉色或黑褐色,胡须颜色黑白相间,颈下、胸部、腹部、四肢内侧及尾下均为乳白色,冬夏体毛密度及毛色差别不大。该物种为高山动物。在可可西里,雪豹夏季居住在海拔5000-5600米的高山上,冬季一般随岩羊下降到相对较低的山上。雪豹的巢穴设在岩洞中,一个巢穴往往一住就是好几年。雪豹以岩羊为主食,也捕食高原兔等小动物,所以其栖居地也就在岩羊集中分布的山区。黄昏时,岩羊开始离开岩石到草地觅食,雪豹则随岩羊群活动,常以突然袭击的方式捕食岩羊,咬其喉部使之死亡。为了猎食,雪豹往往出去很远,常按一定的路线绕行于一个地区,需要许多天沿原路返回,夜行性,白天很少出来,或者躺在高山裸岩上晒太阳,在黄昏或黎明时候最为活跃,上下山有一定路线,喜走山脊和溪谷。雪豹性情凶猛异常,但在野外一般不主动攻击人。行动机警,四肢矫健,动物非常灵活,善于跳跃,十几米宽的山涧一跃而过,三四米高的山岩一跃而上,由于其粗大的尾巴做掌握方向的“舵”,它在跃起时可在空中转弯,因此其捕食的能力很强。雪豹3岁性成熟,发情期在1-3月, 怀孕期98-99天,一般在5月中旬至6月初产仔,每胎1-3仔。雪豹有很高的经济价值,所以一直是人狩猎和捕杀的对象。特别是因其有固定的活动路线,偷猎者在其必经之路埋下铁夹就可将其捕获,导致其种群濒危。同时,岩羊数量下降也给雪豹这个靠捕食岩羊生存的种群造成了灾难。由于雪豹很难适应低海拔地区的湿度、温度、气压和日照变化,所以在世界各地动物园中,能繁殖雪豹的数量很少。 小熊猫:又叫小猫熊,由于长相十分惹人喜爱,天生装扮得就像卡通画中的动物形象一样。在四川人们根据它的一些特殊习性,亲切地称之为“山闷得儿”或者“山车娃儿”,而在云南人们却根据它的体形和美丽的毛色称之为“金狗”。它的身体肥胖,外形似熊又很像家猫,但比熊小得多,又比家猫大,故而得名小熊猫。小熊猫是分布于喜马拉雅山脉、横断山脉等高山、亚高山地带的特产珍贵动物,在我国见于陕西南部、青海东南部、甘肃南部、四川、云南、西藏等地。人们在谈到小熊猫时,自然会联想起大熊猫。它们不仅名称相近,而且有头骨短而粗壮,颧骨强大,以多纤维的植物如竹类等作为食物,牙齿的构造十分相似,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修正)

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条例(修正) (征求意见稿) 第一条为了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拯救濒临灭绝的物 法和法律的有关规定,结合我省实际情况,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在本省境内从事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及相关活动,均须遵守本条例。 水生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适用渔业法、渔业条例等法律、法规,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渔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第三条本条例所称野生动植物包括: (一)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一级保护野生动植物和二级保护野生动植物); (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 (三)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野生动植物 本条例所称野生动植物制品,是指野生动植物的任何部分及其衍生物。 第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野生动植物保护工作的领导,制定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规划和措施。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其他有关部门协同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做好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保护工作。

第五条国家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录按照国家公布的 执行。省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名录,由省人民政府制定公布,报国务院备案;省保护的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野生动植物名录,由省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制定公布。 第六条设立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基金,基金的征集、管理和使用办法由省人民政府另行制定。 第七条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 管理和禁食野生动物的宣传教育,引导全社会成员自觉增强生态保护和公共卫生安全意识。 中小学校应当重视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植物的知识 教育。 单位和个人都有保护野生动植物资源的义务,对破坏野生动植物行为有权检举和控告。 第八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的野生动物保护主管部门,应当掌握列入保护对象名录的野生动植物资源消长情况,为保护和利用野生动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第九条在珍稀或者有特殊保护价值的动植物种的主 要生存繁殖地区,按照国家规定建立自然保护区。在野生动植物资源遭受严重破坏或者资源贫乏的地区,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规定限期性的禁猎采区、禁猎采期。分布零散的珍稀野生动植物由所在地的县级人民政府明令保护。有关主管部门应当在自然保护区、禁猎采区采取生物措施和工程技术措

野生动物生态学

生境破碎化对鸟类生存的影响 摘要:生境破碎化给野生动物带来的不良后果是全球生态学家和保护生物学家共同关心的问题。生境破碎化是一个动态过程,可在多尺度上发生并蕴涵着复杂的空间模式变化。生境破碎化对鸟类的生态学效应主要体现在边缘效应、面积效应和隔离效应等。这些效应影响着鸟类的分布、基因交流、种群动态、扩散行为、种间关系和生活史特征等, 最终影响着鸟类的生存。本文介绍和总结了生境破碎化过程以及生境破碎化对鸟类生存产生的诸多影响。关键词:生境破碎化;面积效应;隔离效应;边缘效应;鸟类生存 Effect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on Survival of Birds Abstract: The negative effect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on wildlife are focused by global ecologists and conservation biologists. Habitat fragmentation is a dynamic process including a wide range of spatial patterns of environments that may occur on many spatial scales. The ecological effects of habitat fragmentation on birds may show edge, isolation and area effects which will affect the distribution, gene flow, population dynamics, dispersal behavior, interspecific relationship and characters of life history of birds, and show an adverse influence on survival of birds finally. In this paper, habitat fragmentation process and its effects on survival of birds were summarized . Keywords: Habitat fragmentation; Area effect ; Isolation effect; Edge effect;Survival of bird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