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明的起源探1.doc2

中国文明的起源探1.doc2
中国文明的起源探1.doc2

中国文明的起源探索

摘要

华夏古国,上下五千年,泱泱大国闪耀着人类文明的骄傲之光。中国文明源远流长,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作为炎黄子孙,了解和探究中国文明的起源是对祖国古文化的致敬,也是不忘本源的传承。本文从文明的定义和近代考古学对中国文明起源的梳理,以及深入分析地域自然环境和中国文明的联系,概括了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以及从中国文明的一元和多元统一化等方面对中国文明的起源进行了探索。

关键词

中国文明考古地域和文明多元和一元文明起源模式

一.绪论

中国文明的发展在全人类文明的几大进程中有着重要地位。作为炎黄子孙,有义务了解中国文明的起源。尊重历史和承载了时间积累的文明发展史,是一种进步。人类和动物的本质不同就是人类创造了区别与蛮荒的文明。文明是让我们永远矗立于万物之首的根本,丢掉了文明,人类和禽兽无异。考古是人类发现文明起源探索文明起源的有力手段,寻根溯源会让我们更加有归属感。所以中国文明的起源探究任重而道远。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文明,在现代人每天忙于接触新鲜事物的同时,也不忘记中国的文明渊源。随着祖国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数个古代文明也随之消失在隆隆的推土机之下,千年古寺,文化遗产等都毁在了开发和发展的口号之下。本文论述中国文明起源的目的,也想亮出一个话题就是最宝贵,最重要,最值得继承的东西是什么,这个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探究中国文明的起源,可以更加体会到古人的生产生活方式有精致,有礼,更有文明。追根溯源是为了生活在当下却不抹杀和忘掉历史的记忆。对于研究中国的文明起源,完善中国传统文化,继承历史有着承上启下地重要意义。

三.正文

1.文明的定义与史料内部辨认

对于“文明”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明泛指文化而言,这里所指的是狭义的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高级阶段,即某个社会已经由氏族解体而进入具有国家组织的阶级社会。何为“文明”?何为“中国文明”?这是探究中国文明起源的第一步。搞清楚这个问题才可以继续探究起源。那么“文明”这两个字的定义是什么?对于这个定义,现在有多种声音。有人说中国文明可以追溯到五千年以前的辽河流域的红山文化;也有人说红山文化离文明阶段还很遥远,还不具备文明的条件。人类社会进化史分为三个大段,即野蛮,半开化和

文明。在这每一个阶段都有很精确详细的定义;比如当下学术界广为认可的是以声音字母的使用以及文字记录的制作开始为界定的文明定义。在一些考古资料中可以发现,“文明”的标志是:文字、铸造和使用青铜器、城市的形成与发展。商周文明所共有的成组宫殿群建筑的出现和都城的形成、青铜器中礼乐兵器的产生、文字的发明等等这些都是“文明”初显的标志。由此可见,中国文明的源头,是二里头文化即夏文明。这也是中国为什么可以称之为“华夏”的原因。

2.近现代考古学对中国古代文明的探索和促进

现代人通过考古,发现和开启了人类以前的世界,我们现在可以证实的古文明仅仅是冰山一角,但“窥一斑可见全豹”。通过考古的点滴碎片拼接,中国文明的起源越来越被还原出来,人类认识文明的起源和发展会越来越清晰。很多文字性的历史记载,其真实性是有待考究的。考古学是通过古代人类的实物遗存来进行研究的,所以它有确凿的根据。遗迹遗物本身虽然不会说话,但为理论提供了阐释作用,对人类活动的方式做出了符合上古实际的解释。这种解释形成的理论模式,就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根据。例如,考古学可以依据遗迹的地层叠压关系确定其时代的早晚和先后顺序,从而观察到社会的发展和变化。还可以通过大量遗迹和实物还原出文明的起源。以考古学材料为素材和骨架建立一套能反映社会形态和结构方面的演进模式,各种关于中国文明起源的理论比如“文明起源的三阶段说”“中国文明的发源地其实是在西方”。。。。。等等理论都丰富了对中国文明起源这一块知识探索的多样性。虽然很多理论只是建立了一个大概的框架,而火花的闪耀是宝贵的,那是点燃燎原之火的种子。所以说,文明起源的研究来自于考古学的实践,这是合乎实际的。一些对发掘出的遗迹、遗物、遗址等考古学现象进行阐释和解释和推理,这对于研究中国文明的起源都是至关重要的。这足以显示出考古学对中国文明起源探索所做出的不可或缺的贡献。

3.近现代考古学的发展

考古学产生于近代的欧洲。在欧洲,从15世纪开始,欧洲新兴的资产阶级处于上升的阶段。由于新大洲的发现和文艺复兴的到来,人们大大开阔眼界,改变传统的世界观,他们在发展生产力的同时,也相应地发展了科学、技术和文化。这时,人们试图以进化论的理论为指导,按照近代自然科学的传统,以严格的科学方法从事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实证思想确立,在这种背景下作为科学的近代考古学从此得以成立。考古类型学的产生和成熟:

(1)1843年丹麦的沃尔索发表《丹麦原始时代古物》,强调按照器物的形制进行分类的重要性,标志着类型学的产生。

(2)1903年瑞典的O.蒙特柳斯发表《东方和欧洲的古代文化诸时期》一书,在首章《方法论》中,大量使用比较考古学和类型学的方法进行研究,并将类型学的理论加以系统化。标志着类型学理论的成熟。

(3)20世纪20年代英国著名考古学家柴尔德(1892——1957)提出“考古学文化”的概念,以“文化”代替“时期”。这主要是因为考古学的“文化”有地域上的局限性,一种“文化”不能代表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时期,各种不同的“文化”往往在同一个时期中并存,实际上是各自代表具有同样文化传统的共同

体。

中国作为世界上文明发达较早的国家之一,很早就有学者注意进行古代遗迹的考察和古代遗物的研究。比如具有一定学术系统的金石学,产生于1000年前的北宋,到清代更为发达,形成中国考古学的前身。以田野调查发掘为基础的近代考古学,在中国兴起较迟。19世纪末到20世纪20和30年代,一些帝国主义国家派遣的探险家、考察队,潜入中国边疆地区进行非法考古活动。在20世纪20年代后期,中国学术机关开始进行周口店、殷墟等遗址的发掘,标志着中国考古学的诞生。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以后,调查发掘遍及全国各个地区,逐步建立起中国考古学的体系。

4.考古学与中国古代文明的联系

考古学和中国古代文明是土壤和作物的关系,只有在考古学这片土壤之上,才可以让中国古代文明探索的这棵大树根深叶茂。考古学几近真实的再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各个时期的特点。可以说,没有考古学就没有人类古代文明的探索发展。向中国20世纪80年代红山文化、良渚文化、河姆渡文化等人类生活状态遗存的面世与研究,都揭示了和中国文明起源存的逻辑联系。还有元君庙墓地发现反映出的社会组织,母权制时期私有制问题的考察,东山嘴祭祀遗址与红山文化社会制度,中国父系氏族制发展阶段对男性居本位的合葬墓墓地的若干分析,史前社会的繁荣与文明时代转变的仰韶时代,良渚文化是五千年前中国进入文明的一个例证等等这些璀璨的考古发现都为中国文明起源的探究解开了一个又一个谜题,推动了中国文明起源研究的车轮更快的向前发展。从信,疑,考这样一路走过来,通过考古学建立中国文明起源发展的知识结构,形成了完善的理论体系。根据考古的新情况新发现和提出的新问题,做出新的解释,不断深入的多层面的进行古代文明研究体系的完善,都体现出了考古对推进中国文明起源发展的重要性。

5.中国文明起源的早期研究与动力问题

中国考古学已经有七十多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二十多年来,中国考古的发展,使我们对夏商周时期的历史和文明发展有了明确的认识。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形成研究是学术界的一个重大课题。对这一课题

的最早探索,可追溯至20世纪20年代末郭沫若对中国古代社会的研究[1],迄今已近90年的历史,取得了十分丰富的研究成果。尤其新世纪以来,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的推动下,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走向了一个新的阶段。回顾近十几年来的研究历程,可谓硕果累累。

新世纪以来,以科学的态度研究中国文明起源,重视地下发掘的材料,尊重考古学的作用。中国文明起源与形成研究的进入到深入研究阶段。中华文明探源工程逐步启动,并持续开展了十余年;有关文明起源及形成研究的专著、专刊大量增加,研究层次深入;全国性和地区性的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较多的相继召开。将中国文明起源及形成研究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相关成果与学术会议的大大增

加是显而易见的,更重要的是新阶段呈现出多学科、多角度、多层次、全方位的研究特点。

6.地域与自然环境对中国文明起源的影响

中国文明如何受到地理环境影响,这是个长盛不衰的话题。地域和自然环境与文明之间的关系一直在引起人们的关注。土地、河流、气候等自然环境因素对国家、生产、文化等的形成、发展和演变有着根本作用。地理环境首先决定了人口的形成和分布,世界最早出现人类聚居的地方都是大河大江周围,世界最早的物种也是起源于水中。

比如易于耕种的纤细黄土、能带来丰沛雨量的季候风,润泽或者干涸的大地、经常泛滥成灾的河流等都是影响国家命运的重要因素。这些因素直接或间接地促使当权者采用中央集权式的、农业形态的官职体系。

文明起源的地理环境可以分为整体地理环境和中心地理环境。前者指文明整体能力所及的极限地理范围,后者指文明主体的主要活动区域。在地理学中,环境又可分为人类环境和地理环境两种。人类社会和技术进步而能达到的范围和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本环境是唇齿相依的。

7.中国的地域与自然环境

就中国文明而言,它所受到的地域和自然环境的影响主要是:中国文明曾存在沿海岸线(环渤海)向内陆发展(黄河中下游)的两个大方向。内陆适宜农业发展的土地资源的丰富及海上航行条件的恶劣,使得中国文明最终选择面向内陆发展。另外,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丰富土地资源使因农业发展而需求土地的文明交汇此处,并不断碰撞、冲突、交流,最终融为一体,形成了以宗族为组织进行大规模协作的农业生产方式,而整体地理环境内大量可开发的土地又保证这种特色的延续。还有以中原为中心的核心区不但土地资源丰富、而且与其他文明区交通便利、交往频繁,从而促进了多源文明相互之间的交融。

在中国北方地域以平原、高原为主,耕地面积较广,光照较充足,但降水少、季节和年际变化大,水资源缺乏,煤、铁、石油、天然气资源相对丰富;南方地区多丘陵、平原面积较小,热量充足,降水较多,水资源丰富,有色金属种类多、储量大。在这样的基础上,北方形成以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甜菜为主的农产品组合模式,且煤炭、石油、钢铁工业相对较发达;南方形成以水稻、油菜、柑橘、茶为主的农产品组合模式,且轻工业较发达,拥有全国重要的有色金属冶金基地,从而自发形成南、北方的劳动地域分工。

8.地域与自然环境与中国文明起源的联系

在中国,很多学者都认识到了地域和自然环境和中国文明起源的联系。比如严复、梁启超、邓实和章太炎等人是最早一批将地理环境与文明特性联系在一起的人。在文明起源早期,生产力的低下导致了地理环境对人的制约作用加大。可以看出,自然环境对人类的生产影响巨大,它为人类的生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并影响着劳动地域分工和生产的规模,这也影响了中国文明的起源。比如中国文

明受黄河中下游的黄土高原和华北平原的影响之深毋庸置疑,其他文明区系影响所及的东亚大陆和环渤海圈也是必须考虑的地域。

9.地域与自然环境对中国文明影响

协调人地关系,是文明发展的另一个体现。中国文明的发展也是和“与天斗,与地斗”的完善地理环境和对自然环境的一些不可抗力因素进行反抗和斗争之后慢慢前行的。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形成了人类持续发展的过程。

环境为人类生产提供了各种资源,是人类生产的物质基础。在各类生产活动中,农业生产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性最强。自然环境提供不同的水、热、地形等条件,便可以形成不同的作物和耕作制度。例如:中国耕作业"南水稻、北小麦,南甘蔗、北甜菜"的基本格局,主要由南北气候条件的差异造成的。除了农业生产,气候也形成了中国南北文明的差异。比如方言,食物,衣着特点,器具,使用工具的形成等,都是和自然环境有着紧密的联系,正可谓,一方水土养育一方人。

10.中国文明起源的模式

“若干考古学文化遗存的信息分析,中国的文明是从农业文明发展的基础上产生和形成的。距今万年以来,中国就已经出现清晰的农业文明的印记和清晰的发展轨迹,也就是史书文献记载的神农时代。在公元前5000年的仰韶文化时期已经有了锄耕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半坡人掌握了粟的耕种技术,河姆渡人掌握了水稻种植技术。仰韶文化遗址发掘了陶制和石制的纺轮,丝织业起源于中国的史前时期。史前虽然没有文字,但是陶器上符号和图纹,传递一些史前先民的重要思想。一些陶器、石器、玉器等文物的出土,表述了史前先民的生活状态和文化状态,可以侧面反应出史前重大文明形态出现。

公元前3500年到公元前1500年,黄河、长江、辽河流域早期文明发展比较快,当时环境、生业系统、经济状况、社会结构都有着彼此关联又彼此独立存在的状态。诸如良渚、陶寺这些遗址所体现的区域性文明出现在夏王朝之前,叫做古国文明,即文献记载中“万国林立”时期。可见,中华五千年文明有据可依,并不是一个有待检验的理论。

11.从系统论看中国文明的一元与多元

从中国早期文明史前时期的“万国林立”以及仰韶文化西来说,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东西二元对立说,中原中心说和多元一体说,这些都是学术界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对于中国文明的一元和多元的问题,争议不断。伴随考古学的发展日趋成熟,从史前到先秦时期,以黄河流域、长江中下游以及东北的辽河流域发展序列可以基本构建起中国境内早期文明发展演变的一元到多元化。

以前的“中原中心论”,随着大量的考古学资料的完善,不一样的结论已成井喷之势。学术界现在普遍承认中国早期文明呈现出“多元一体”格局。中国古代文明不是从一个地方发源的,包括黄河、长江和西辽河在内的广大地区,都有自己渊源脉络的史前文化且都对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和形成展现了独特的个体差

异和研究价值。已有的考古研究成果,证实在公元前3500年前后,包括中原地区在内的许多地区的史前文化,出现了文化之间的互动和交流也越来越频繁,越来越密切,形成了中国相互作用圈。很多考古资料也证实了史前文化区系的划分有许多契合之处。比如中原的华夏、山东的东夷和南方的苗蛮相对应与中原区、山东的海岱区和长江中游的两湖区。这也反过来印证了多元和一元都是中国文明起源的血脉分支,属于胞衣关系。

四.结论

中华大地的文明火花如满天星斗一样璀璨,这些文化系统各有其根源,分别创造出灿烂的文化。中国文明起源的研究是永远的课题,永远奔跑在路上。中国文明起源的探寻是炎黄子孙的寻根之路,也是继承和弘扬中国古代文明的责任。地域,自然环境都是制约文明发展的重要因素,考古也是验证和推理中国文明发展的重要依据。随着不断地发现古代文明的遗址,我们会离中国文明的发展源头越来越近。

参考文献

[1]吕振羽.殷周时代的中国社会[M].上海:不二书店,1936.

[2]翦伯赞.中国史纲:第一卷[M].重庆:五十年代出版社,1944.

[3]徐中舒.再论小屯与仰韶[A].安阳发掘报告:第三期[Z],1931.

[4]傅斯年.夷夏东西说[A].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C].1933.

[5]李济.殷虚铜器五种及其相关之问题[A].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C].1933.

[6]梁思永.后冈发掘小记[A].安阳发掘报告:第四期[Z],1933.

[7]梁思永.小屯、龙山与仰韶[A].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外编(庆祝蔡元培先生六十五岁论文集)[C].1933.

[8]Liang,S.Y.The Lung shah Culture:A Prehistoric Phase of Chinese Civilization[A],Proceedings Sixth Pacific Science Congress:No.4[C],1939.

[9]安志敏.一九五二年秋郑州二里岗发掘记[J].考古学报:第八册,1954.

[1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新中国的考古发现与研究[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11]徐旭生.1959年夏豫西调查“夏墟”的初步报告[J].考古,1959,(11).

[12]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发掘队.1959年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试掘简报[J].考古,1961,(2).

[13]夏鼐.新中国的考古学[J].考古,1962,(9).

[14]巩启明,姜捷.试论龙山文化的社会性质[A].张学海主编.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6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1993.

[15]王德培.关于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几点看法[J].中原文物,1990,(2).

[16]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城及宫殿区外围

道路的勘查与发掘[J].考古,2004,(11).

[17]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中心区的考古新发现[J].考古,2005,(7).

[18]王巍.聚落形态研究与中华文明探源[J].考古,2006,(5).

[19]Sarah.Allan.Erlitou and the Formation of Chinese Civilization:Toward

a New Puradigm[J],Journal of Asian Studies,Vol.66,No.2(2007,5).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洛阳汉魏故城工作队.偃师商城的初步勘探和发掘[J].考古,1984,(6).

[21]杜金鹏,王学荣主编.偃师商城遗址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

[22]高炜,杨锡璋,王巍,杜金鹏.偃师商城与夏商文化分界[J].考古,1998,(10).

[23]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庙底沟河三里桥[M].北京:科学出版社,1959.

[24]安志敏.试论黄河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J].文物参考资料,1959,(10).

[25]石兴邦.黄河流域原始社会研究上的若干问题[J].文物参考资料,1959,(10).

[26]李民.简论夏代国家的形成——从二里头遗址看夏代国家的形成[J].历史教学,1979,(11).

[27]赵世超.夏代奴隶制国家形成标志复议[J].河南师范大学学报,1981,(4).

[28]姚政.试论夏代国家的形成[J].南充师院学报,1985,(3).[29]河南省文物研究所等.河南淮阳平粮台龙山文化城址试掘简报[J].文物,1983,(3).

[30]河南省文物研究所,中国历史博物馆考古部编.登封主城岗与阳城[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2.

[31]解希恭主编.山西襄汾陶寺遗址研究[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2]郑光.二里头遗址与夏文化[A].田昌五主编.华夏文明:第一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33]高炜.陶寺考古发现对探讨中国古代文明的意义[A].田昌五,石兴邦主编.中国原始文化论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4]张岱海.陶寺文化与龙山文化[A].庆祝苏秉琦考古五十五年论文集[C].北京:文物出版社,1989.

[35]山东文物管理处,济南市博物馆.大汶口——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1974.

[36]南京博物院.1982年江苏常州武进寺墩遗址的发掘[J].考古,1984,(2).

[37]上海市文物保管委员会.上海福泉山良渚文化墓葬[J].文物,1984,(2).

[38]郭大顺,张克举.辽宁喀左县东山嘴红山文化建筑群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4,(11).

[39]Li Chi.The Beginning of Chinese Civilization:Three Lectures Illustrated with Finds at Anyang[M],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Press,1957.

[40]K.C.Chan9,The origin of the Chinese Civilization:A Review[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Oriental Society, VoL 98,No.1,1978.

[41]夏鼐.中国文明の起源[M].小南一郎译.东京:日本广播出版协会,1984.

[42]苏秉琦.苏秉琦考古论述选集[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4.

[43]苏秉琦.华人、龙的传人、中国人——考古寻根记[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94.

[44]苏秉琦.中国文明起源新探[M].香港:香港商务印书馆有限公司,1997.

[45]白云翔等.中国文明起源座谈会纪要[J].考古,1989,(12).

[46]考古编辑部.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纪要[J].考古,1992,(6).

[47]谷丛.中华文明探源工程(第一阶段)成果报告会在北京召开[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7,(14).

[48]河南省考古学会,河南省博物馆编.夏文化论文选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5.

[49]中国先秦史学会编.夏史论丛[C].济南:齐鲁书社;1985.

[50]郑杰祥.夏史初探[M].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88.

[51]中国先秦史学会,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编.夏文化研究论集[C].北京:中华书局,1996.

[52]北京大学文博院,郑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1999年试掘简报[J].华夏考古,2000,(4).

[53]赵青春.新砦期的确认及其意义[J].中原文物,2002,(1).

[54]李玉洁.黄河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学术研讨会综述[J].中国史研究动态,2006,(1).

[55]乌东峰.中华文明起源问题研究有新拓展[J].求索,2003,(2).

[56]苏秉琦.再谈筹建考古实验站与课题问题——给山东文物局负责人的一封信[A]。张学海主编.海岱考古:第一辑[C].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1989.

[57]罗士恒.胶东考古研讨会在烟台召开[C].中国文物报,1987—06—26.

[58]常兴照.海洋文化面纱将揭开,环渤海考古前景可观——第二次环渤海考古座谈会报道[C].中国文物报,1988—06—10.

[59]张学海.城子崖与中国文明[A].张学海主编.纪念城子崖遗址发掘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济南:齐鲁书社,1993.

[60]杜在忠.边线王龙山文化城堡的发现及其意义[C].中国文物报,1988-07-15.

[61]魏成敏.临淄区田旺龙山文化城址[A].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年)[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62]栾丰实.邹平县丁公大汶口文化至汉代遗址[A].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4年)[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7.

[63]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山东阳谷景阳岗龙山文化城址调查与试掘[J].考古,1977,(5).

[64]中美两城地区联合考古队.山东日照市两城地区的考古调查[J].考古,1997,(4).

[65]中美两城地区联合考古队.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1998~2001年发掘简报[J].考古,2004,(9).

[66]山东省考古研究所.五莲丹土发现大汶口文化城址[C].中国文物报,2001—01—17.

[67]林留根.江苏连云港藤花落遗址[A].国家文物局主编.2000中国重要考古发现

[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68]石河考古队.湖北省石河遗址群1987年发掘简报[J].文物,1990,(8).

[69]北京大学考古系,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荆州地区石家河考古队.石家河遗址调查报告[A].四川大学博物馆,中国古代铜鼓研究学会编.南方民族考古:第五辑[C].成都: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3.

[70]张绪球,陈官涛.石首市走马岭屈家岭文化古城址[A].中国考古学会编.中国考古学年鉴(1993年)[C].北京:文物出版社,1995.

[71]荆州市博物馆,石首市博物馆,武汉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湖北省石首市走马岭新石器时代文化发掘简报[J].考古,1998,(4).

[72]荆州博物馆,福冈教育委员会.湖北荆州市阴湘城遗址东城墙发掘简报[J].考古,1997,(5).

[73]荆州博物馆,湖北荆州市阴湘城遗址1995年发掘简报[J].考古,1998,(1).

[74]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北应城门板湾新石器时代遗址[A].国家文物局主编.1999年中国重要考古发现[C].北京:文物出版社,2001.

[75]李继元,夏丰.湖北应城陶家湖古城址调查[J].文物,2001,(4).

[76]贾汉清.湖北公安鸡鸣城遗址的调查[J].文物,1998,(6).

[77]湖北省荆门市博物馆.荆门马家垸屈家岭文化城址调查[J].考古,1997,(7).

[78]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省澧县文物管理所.澧县城头山屈家岭文化城址调查与试掘[J].文物,1993,(12).

[79]郭伟民.城头山的城墙、壕沟的营造及其所反映的聚落变迁[J].中国社会科学院古代文明研究中心通讯,2003,(6).

[80]任式楠.中国史前城址考察[J].考古,1998,(1).

[81]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反山考古队.浙江余杭反山良渚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8,(1).

[82]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瑶山良渚文化祭坛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1988,(1).

[83]张忠培.良渚文化的年代和其所处社会阶段[J].文物,1995,(5).

[84]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余杭莫角山遗址1992~1993年的发[J].文物,2001,(12).

[85]江苏省高城墩联合考古队.江阴高城墩遗址发掘简报[J].文物,2001,(5).

[86]顾春.浙江发现史前最大古城[C].人民日报,2007-11-30.

[87]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良渚文化研究——纪念良渚文化发现六十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88]蔡云辉.“长江上游城市文明起源学术研讨会暨中国古都学会2002年学术年会”会议综述[J].文史杂志,2002,(5).

[89]姜世碧.长江上游文明的起源、形成与发展——兼论成都平原先秦文化的发现及意义[J].农业考古,2003,(1).

[90]朱韬,陈颖.“巴蜀文化与中国文明起源研讨会”综述[J].中华文化论坛,2006,(3).

[91]李绍连.伊洛河系文化是中国早期文明的主流[A].洛阳市文物工作队编.洛阳考古四十年[C].北京:科学出版社,1996.

[92]吴汝祚.论中华文明形成的多元性——兼论河洛文明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的地位

[A].河南博物馆编.河南省博物院落成暨河南省博物馆建馆70周年纪念论文集[C].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

[93]林剑鸣.如何理解“文明”这个概念[J].人文杂志,1984,(4).

[94]李芳凡.浅论文明的起源及其意义[J].江西大学学报,1984,(3).

[95]晁福林.文明起源研究三题[J].天津社会科学,2006,(3).

[96]田昌五.马克思主义与华夏文明的起源[A].田昌五主编.华夏文明:第一集[C].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7.

[97]童恩正.有关文明起源的几个问题——与安志敏先生商榷[J].考古,1989,(1).

[98]魏京武.中国史前文化的多样性与融合性——论中国文明形成的融合性[A].陕西省考古研究所编.远望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华诞四十周年纪念论文集[C].太原:山西

人民出版社,1998.

[99]王东.文明起源的三大阶段新论[J].吉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2).

[100]张光直.中国青铜时代[M].上海:三联出版社,1982.

[101]王巍.来自中国文明起源研究前沿的报告[J].科学中国人,2004,(1).

[102]范毓周.中原文化在中国文明形成进程中的地位与作用[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版),2006,(2).

[103]刘军.“首届中华文明起源研究论坛”综述[J].哲学研究,2005,(5).

[104]李学勤主编.中国古代文明与国家形成研究[M].昆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97.[105]李学勤,范毓周主编.早期中国文明[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106]王震中.中国文明起源的比较研究[M].西安:陕西人民出版社,1994.

致谢

非常感谢**老师给我的启发,对于我撰写本文时,打开思路,完整知识结构有着方向性和指引性的帮助。在写文过程中出现的瓶颈堵塞的情况之下,进行了及时的点拨,令我茅塞顿开。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高中历史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农业起源的时间,中国培植的主要农作物品种,中国早期农业的特点,中华文明出现的神话人物、时间与特点。 理解:(1)农业出现对人类文明的影响。 (2)神话传说和考古发掘对早期历史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 (1)阅读教材,了解原始农耕产生的时间,概况,找到有用信息。 (2)分析考古材料,明确距今1万年前后,原始农耕出现,早期农耕聚落-姜寨遗址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早期中华大地的文明如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等等,体会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对考古和神话传说的认识,感受中华文明源远流长,一定程度上形成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 (2)通过对大量考古材料的认识,学生感悟严谨的治学精神。 重点难点 原始农耕的意义,中华早期文明起源的特点。 教学过程 【导入】中华文明的起源 已知祖国境内距今170万年前就已经出现了人类,最初的人类生存方式与动物几乎没有区别,以采集和狩猎为生,处于一种野蛮状态。人只能完全凭自然的支配。然而,人类在数百万的发展过程中逐渐累积生活中的经验,一点一滴地创造了人类所特有的财富——文化。最初文化的诞生,其外在的表现形式首先是简单而粗糙的生产生活用具(展示旧石器时代的相关图片,学生形成一定感性认识),表明人类已经出现了文明的曙光。原始农耕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实现了第一次伟大的经济变革,是人类文明诞生的基础。 【讲授】原始农耕 原始农耕(板书) 大家迅速阅读课本第一段,找出原始农耕产生的时间,使用工具和生产内容(板书)

提问:我们何以知道一万年前我们出现了原始农耕的? 引入相关考古材料1,半坡;2,磁山;3,河姆渡;4,玉蟾岩 除了粟和稻之外,根据考古发现黍、稷、大豆也起源于中国。(板书) 根据上述考古发现,同学们还能从中得到哪些信息? 中国原始农耕的特点:稻作农业和旱作农业同时出现,南北并立。(板书) 原始农耕的出现产生什么影响呢? 1,农业生产为人们提供了可以持续供给的食物来源,使比较稳定的居住有了保障。 2,随着生产能力的提高和人口的增加,人们聚族定居,形成最初的农耕聚落。(板书)早期的农耕聚落中的生产和生活是什么面貌呢? 姜寨一致反映的历史信息: 1,小家庭已经成为生产和生活的基本单位。 2,聚落由家庭—家族—氏族三级组成。 3,聚落内部共同耕作,平均分配(考古发现,大房子内无生产工具和生活用品,拥有大型连通灶和可供20-30人同时睡觉的土床,并非为某个人或某个家庭所居住),当时还处于原始社会阶段。(幻灯片展示和板书相结合)这也是生产的组织形式。 【讲授】中华文明的起源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板书) 谈到中华文明,很多人首先会想起这样一些人物:盘古、有巢氏、伏羲氏、神农氏。(展示图片),这些叫做神话传说(板书) 上古的神话传说不是真实的历史,但作为集体记忆,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早期先民创世的几个阶段,从中可以探索出中华文明起源的一些风貌,因此也可以作为中华文明起源的证据。我们还不能不提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黄帝,叙述黄帝(略)炎帝部落和黄帝部落相互融合,成为我们华夏民族的主干,所以我们自称炎黄子孙。(板书)正如这个称呼本身所揭示的那样,中华文明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我们完全有理由为我们可以自称为炎黄子孙而自豪和骄傲。 展示陶寺城址的图片的同时加以叙述。展示牛河梁遗址并加以叙述,请问同学们,刚才我向大家展示的是什么史料——考古发现(板书,)这两则考古材料说明了什么,请大家讨论(视

第一单元 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单元中华文明的起源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 尊敬的曹老师,各位同学: 大家下午好。今天我为大家讲课的内容是《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我将从教材、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 (一)教学内容 《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课。该单元的主题是中华文明的起源,本课则掀开了祖国历史的篇章,内容包括了三个子目,即“我国最早的人类”,“北京人”,“山顶洞人”。这样的安排体现了我国远古居民的演变发展过程,具有时序性和逻辑性。 (二)教学内容的地位和课标要求 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生活状况是理解中华文明起源于何时何地的基础。本课不仅掀开了祖国历史的序幕,也涉及到人类起源及演变的问题,对同学们今后学习世界史也起着一定的铺垫作用。 课标对本课知识作了如下要求: 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根据课标来看,要求学生掌握的内容较为简单。我结合

教材内容,拟定了一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通过课堂学习,让学生知道我国境内最早的人类是元谋人;识记元谋人、北京人和山顶洞人遗址发现的时间、地点以及他们生活的年代,了解他们的体质特征和生活状况;我国境内远古居民不断演变发展进步的过程。 2、过程与方法 学生在感知、了解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的基本史实中,充分发挥想象力,还原历史情景。初步掌握比较、归纳的学习方法。在欣赏图片和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历史信息,构建起远古居民发展演变的历史框架。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同学对祖国历史文化的认同感和爱国热情。初步理解“劳动创造世界及人类本身”的唯物史观。 在教学目标和教材内容的指引下,结合七年级学生的特点,我拟定了以下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及依据 重点:人类的起源,元谋人的地位和基本情况,北京人和山顶洞人的体质特征及其生活状况。 依据:人类到底从哪里来?对于这一问题,教材虽未重点阐述,但有必要为同学作简单介绍,这符合七年级同学具

中华文明起源-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道中国早期农业起源的时间、特点;掌握农业起源的意义;认识到神话传说遗址、岩画、遗物等的史料价值。掌握中华文明起源的特点;知道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融合与诞生的核心地区;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图文史料,帮助学生了解在新石器时代农业起源,并且呈现出“南稻北粟”的特点; 通过对神话传说的分析,掌握神话传说所具有的史料价值; 通过读图学史,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满天星斗,八方雄起”的特点; 通过对探索争鸣的分析,了解到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 通过对中华文明起源过程的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原始农耕意义的了解,理解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通过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的农业起源地之一,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通过神话传说,认识到炎黄子孙是我们基于共同的文化认同感。 4、重点难点 重点难点:原始农耕与中华文明起源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 上一册前四个单元我们学习了古代东方、古代美洲非洲、古代希腊罗马、古代伊斯兰世界;对世界古代各个区域有了简单的了解。大家有没有注意在学习古代东方时候,我们学习了古代两河流域、古代埃及、古代印度。同属于古代东方的古代中国,当时我们没有介绍,那么此次我们一起走进—古代中国。对于我们本国的历史大家或多或少的有所了解,在学习我们国史的时候,希望大家能够像著名的历史学家钱穆先生说的那样要有一种“温情与敬意”。要能够正视本国历史的价值。 请同学们把课本翻到本单元的单元导言,请同学们先阅读一下单元导言: 本单元内容的时间跨度较大:从史前时期到夏商王朝,大约经历了五六千年的发展历程。通过刚才的阅读,请同学们找出本单元即将学习的关键词:农业起源、中华文明的起源、历史转折、方国联盟、文明古国。中国是世界农业的主要起源地之一,中华文明的起源具有:八方雄起、丰富多彩的特点。夏朝完成了从原始社会到阶级社会的转折,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商朝,国家形态是以商王为天下共主的方国联盟。并且是当时世界上发达的文明古国之一。本单元的核心内容是我国早期文明的起源及最终形成的历史轨迹和基本特征。 对本单元进行了简单的梳理,让我们一起来走进第一单元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

高中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第1 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教案 【教学内容】 本课是《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一单元第1 课,主要讲述了中华文明起源和夏商周三代早期国家的制度。因为本课主要内容从元谋人一直讲到西周灭亡,时间跨度大,内容多,所以应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应注意教学时间的分配。由于学生在初中已经学习过部分内容了,所以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适当的减少重复内容的教学时间。除此之外,教师还应该在本课教学中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对于历史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通过了解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认识它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通过甲骨文、青铜铭文及其他文献记载,了解私有制、阶级和早期国家的起源特征。 通过表格了解中国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文化遗存发展状况,进一步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 通过文献资料和表格掌握夏商周三代政治制度。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石器时代中国境内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和三代政治制度。 难点:理解生产力发展对于中华文明和国家起源的推动作用。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谈话讲述法进行,同时配合提问、史料阅读、课堂讨论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思考、分析问题的能力。结合本节课图片较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可结合图来讲解,增强教学的直观性。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师:同学们,老师想问问大家,你们知道我们都是什么吗? 生:人类。 师:那你们知道人类是怎么来的? 生:人类是从猿转变而成的。 师:人类是由猿转变而来。在由猿转变为人的过程中,直立行走和制造工具有着决定性意义。直立行走塑造了今天人类的体态,同时也解放了人类的双手。而解放出来的双手可以制造出工具。人类依靠工具可以获取更多的食物。在此基础上,人类创造出各种文化、文明以及国家。中国是远古人类起源的重要地区,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那我们今天来学习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新课讲授: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文化遗存 首先我们对于本节课的重难点进行大致的了解。第一点,把握石器时代的各个代表性遗址及其分布特点,第二,重点理解新旧石器时代更替带来的史前社会变化,特别是原始聚落与原始农耕出现的重要意义,最后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中华文化多源性与统一性并存特征。 1、旧石器时代 (1)定义 同学们先来看一组图片,第一幅图上面显示两块石头,图二多了一块?显然没有那么简单,我上的不是数学课。仔细观察我们可以看到图二的石头不再是自然的光滑的,而是有棱有角,很显然是有意为之。准确的说,图一到图二,是石头到石器的转变,而石器,则是人类最早制作的工具。开始学会制作工具也是人转变为猿的根本标志。而这种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又被学者称为旧石器时代。图二其实就是当时北京人使用的打制石器 (2)代表性遗址 3)遗址分布及特点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看ppt 上两张地图。左边是旧石器时代中国境内重要古人类分布 图,右边是新石器时代中国境内重要文化遗存分布图。同学们能看出其分布特点吗?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只是分享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 识

对中华文明起源的认识 现在人们普遍认为中华文明有多个源头,而不再持有中原一元说。即多个源头相互交融形成了一个拥有辽阔地域的文化共同体,那么这个共同体又是怎么形成的呢?新石器时代后期和西周时期是关键时期。新石器时代后期的文化交融和西周的封建礼乐制使得各地区的文化渐渐融合成为一个大的文化统一体,这样具有地域和族群意义的华夏文化就形成了。 在新石器时代,中国各地出现大量的考古文化遗址,如同满天星斗。分布于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等许多地区,共有7000多处。随着它们的发展,地域上的差异性越来越强。其一是发展水平的差异性,北方地区,黄河流域、长江流域发展的水平较高,具体表现为农业较为发达,器具较为精致,而东北、西北、华南等边远地区发展速度较缓慢,农业欠发达,渔猎采集非常重要,器具较为粗糙。其二是文化的差异性越来越明显,人们居住在不同的地方,在相对稳定的区域中年复一年地劳作,代代相传,渐渐形成了独特的文化,随着文化创造的增加(主要是器具的数量增多、精神文化的丰富),区域独特性越来越强。第一,器物的制作的喜好不同。比如黄河中游仰韶文化的小口尖底彩陶瓶,东北红山文化的“之”字形纹陶器,山东大汶口的“豆”等等。第二,崇拜的对象不同,黄河中游的仰韶文化普遍崇拜玫瑰花,红山文化人崇拜猪首龙身神兽,大汶口文化人崇拜太阳,良储文化人崇拜太阳鸟,等等。可见,当时各地区的文化有很大的差异,似乎看不出共同之处。那么,各地区的文化如何交汇在一起,实现初步统一呢? 首先是各地区的文化相互交流,之后在黄河中下游地区渐渐形成一个文化共同体,它汇聚了其它地区的文化,但是它又有一定的排斥性,排斥外部地区的文化渗入。位于黄河中下游的文化共同体,它是由各地区的文化汇聚在一起而渐渐形成的,其中较重要的是关中仰韶文化、东北辽宁红山文化、山东龙山文化这三大支,当然也有其他地区的文化的流入。具体来说,关中仰韶文化和东北辽宁红山文化这两大强势文化相互交融,前者的典型器物及特征就是尖底瓶、玫瑰花花纹,后者的是猪首龙身神兽。两者相互交流的证据是在大凌河上游的庙坛冢遗址中出现了上述两种文化因素的组合,玉雕猪笼在墓主人身上,玫瑰图案彩陶盆在积石冢周围。苏秉琦说这是花和龙的结合。之后,山东的大汶口—龙山文化和仰韶文化又有强烈的交汇。带有龙山文化特征的考古文化遍布黄河中下游,但是在这种同一性内部又有文化来源的差异性:即这些器物大多是灰黑陶,但是各地区的灰黑陶又有差异,如黄河中游的陶器常有篮纹、绳纹、方格纹,显示出黄河中游文化的特征,而黄河下游的龙山文化器物多为薄胎细质器,表面多为磨光或素面,显示出山东文化的特征。这说明龙山时代,黄河中游仰韶文化和下游的龙山文化有程度很深的交汇。同样到新石器时代后期,各地区考古文化在黄河中下游汇聚,其轴心就在晋南。因为晋南有陶寺古城遗址,古城遗址规模很大,不仅仅有军事功能,更引人注意的还有祭祀、天文观测、生产生活功能,和后世的君民同居的城邑毫无二致。这座古城可以反映当时存在一股强势文化,以晋南为中心,覆盖着黄河中游,该古城只是这一区域文化的缩影。从考古发现来看,陶寺遗址内的器物有仰韶文化的特征,即器物组合序列,有红山文化的特征,如猪龙,有良储文化的特征,如“∠”型石推刀。因此可以说,晋南地区汇集了各地区文化,形成了一个覆盖黄河中游,以晋南为核心的文化共同体。

考点一 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学生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封建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1、中华文明在发展过程中展现出:,,的特点与风格。 2、中国原始文化先后经历了时代与时代两个时期。 3、夏、商、西周是中华文明和早期的形成时期,也是制社会的形成与繁荣时期。 4、春秋战国时期,中国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是: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大、大的时期;这种特征反映在思想领域就是:出现了的局面。 5、秦汉时期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时期;奠定了国家治理的基本模式。 考点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与文化遗存 1、从猿到人的演变:从猿到人的演变中,和有着决定性意义;开始学会是猿转变为人的根本标志; 2、石器时代: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人们把使用这种工具的时代叫时代;一般分为时代与时代两个时期。 (1)旧石器时代:以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又被学者称为时代。 ①代表性遗址:距今约170 万年的人;距今约70 万—20 万年的人。 ②生活状况:他们从事和,过着生活,已经学会用。 ③分布特点:分布既又,主要分布在和流域。 (2)新石器时代:以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距今约万年,我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①代表性遗址: A.新时期时代早期:距今7000-5000年前的时段内,主要有三个代表性文化:黄河中游的文化、黄河下游的文化和长江下游地区的文化。 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文化基本特征是: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南北;器是进入氏族社会(新石器时代)一项重要的发明) B.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5000年,主要有三个代表性文化:黄河流域的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被文化所替代、在北方辽河上游有文化,长江下游有文化。 龙山文化的基本特征是:代表器物是,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陶”。 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的基本特征是:它们都出土了精美的器,并且出现较大规模的和神庙。 ②生活状况:大量使用,开始从事原始,饲养,修建,生活逐渐。 ③分布特点: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并逐渐朝着、的方向发展。 ▲▲从旧时期时代到新时期时代,文明又向前迈进了一步,主要体现在原始和的逐渐发展。 3、原始社会组织和生活特点: (1)原始社会组织:原始社会组织分为、氏族社会和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2)生活特点: ①旧石器时代晚期的母系氏族社会:生产力十分低下,氏族成员劳动,成果; ②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父系氏族社会:权制取代权制,社会分化与的萌芽开始出现,氏族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形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 二、从部落到国家 1、三皇五帝时期 (1)三皇五帝: (2)禅让制:时期民主推举部落联盟首领的制度。 (3)“万邦时代”:中国历史上的“万邦”时代大约是指五帝后期的文化时期。 2、夏朝: 1

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

绝密★启用前 2014-2015学年度???学校12月月考卷 试卷副标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 卷(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 卷的文字说明 一、选择题(题型注释) 1.传说中“大禹治水”的“水”,你认为应该是( ) A .黄河 B .长江 C .淮河 D .珠江 2.在一次烹饪课上,一位同学把大米和小米做成的粥命名为“炎黄子孙”,表达了对我国古代的原始农耕成就的崇敬之情。“大米和小米”与下列哪两个原始居民有关系( ) ①北京人 ②山顶洞人 ③半坡人 ④河姆渡人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3.我国考古学家利用“碳14断代法”测定出一种远古人类,距今约50万年左右时间,并在其生活的洞穴里发现有厚达6米的灰烬,请你判断下列说法属于这种远古人类的是( ) A.已经会人工取火 B.过着群居生活 C.种植粟 D.会制造陶器 4.北京人是远古人类的典型代表,在人类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他们生活的年代距今( ) A.约三四百万年 B.约一百七十万年 C.约七十万年至二十万年 D.约七千年 5.热播美食记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中说道:“几乎所有的中国人都知道一个概念,北方人喜欢吃面食,而南方人则离不开米饭,……因此出现了中国独特的南米北面的主食格局。”你知道南方人能吃上米饭与下列哪一远古居民有关吗?( ) A 、元谋人 B 、北京人 C 、半坡原始居民 D 、河姆渡原始居民 6.下图是根据资料绘制的一幅北京人生活和劳动场景的想象图,看图描述北京人的生活状况,主要形成了以下观点,这些观点正确的有( ) ○1北京人体型还带有猿的特征 ○2能用石器挖掘植物的根,表明已会使用磨制石器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 第一单元《从中华文明起源到秦汉大一统国家的建立与巩固》 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内容提要】 文明的起源实质上就是国家的起源。工具的使用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标志,原始农业的出现奠定了文明的基础。随着剩余财富的出现,社会分工(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发展、阶层分化(尤其是贫富分化)加剧,文明走向产生。传说中的五帝时代与夏朝,或许正是中华文明的产生时期。商周时期,中华文明得到初步发展。 【框架线索】 【知识体系】 一.文明和文明的起源 1.文明 (1)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2)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3)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2.文明的起源 (1)文明起源最根本的标志是社会开始出现贵贱、贫富的分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出现了脱离劳动、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阶层。 (2)剩余产品的积累是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也是文明起源的历史前提。 二.追溯文明起源的方法 1.信史时代:以传世文献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考古研究。 2.传说时代:以考古研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历史传说。 三.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 1.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1)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

(2)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3)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数百处 ①典型文化遗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 ②物质生产水平: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已经学会用火。 ③社会发展程度:过着群居生活;晚期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 2.中华文明的奠基——新石器前期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从公元前1万年开始。 (2)所谓新石器革命,就是农业革命。 (3)新石器早期(距今1万年-7000年前)——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早期先民走向定居。 ①全国文化遗存:1万多处,分布广泛 ②物质生产水平:石器打磨结合;大量使用陶器;原始农业出现,开始饲养家畜。 ③社会发展程度:渔猎走向定居;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发展。 (4)新石器中期(距今7000-5000年)——六大文明区系出现,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 ①六大文明区系出现: 以燕山南北长城地带为重心的北方 以山东为中心的东方 以关中、晋南、豫西为中心的中原 以环太湖为中心的东南部 以环洞庭湖与四川盆地为中心的西南部 以鄱阳湖至珠江三角洲一线为中轴的南方 (六大区各有自己的文化渊源、特征和发展道路) ②南北两大农业体系形成: 如,黄河中上游的仰韶文化时期,粟是主要栽培作物;长江下游有河姆渡文化,居民种植水稻、养蚕缫丝。 3.中华文明的起源——新时期晚期的突破(距今5000年左右) (1)典型文化遗址: 黄河流域龙山文化(取代了此前的大汶口文化和仰韶文化);辽河上游红山文化;长江下游良渚文化。 (2)文化遗址分析: (以红山文化牛梁河遗址为例) ①出土了精美的玉器——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积累。 ②出现较大规模的祭坛和神庙——社会组织扩大,氏族组合成较大的部落甚至部落联盟。

第1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国家_2019121916640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重点难点 1.中华文明起源的多元性、早期国家的特征。 2.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二、结论 1.考古发现,人类最早制造的工具是石器。 2.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 3.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4.元谋人、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5.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6.中国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广泛,奠定了多元一体的发展基础。 7.仰韶文化的典型器物是彩绘陶器,以粟为主要栽培作物。 8.河姆渡文化的居民种植水稻,并且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 9.龙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是黑陶,胎壁薄如蛋壳,被称为“蛋壳陶”。 10.中国原始社会分为原始人群、母系氏族社会和父系氏族社会三个阶段。 11.父系氏族社会开始时出现社会贫富分化与不平等现象。 12.甲骨文是一种成熟的文字,经历了很长时间的发展演变。 13.商朝的国家管理实行内外服制。内服指商王直接控制的王畿地区,外服指商王间接控 制的方国和部族。 14.西周实行分封制与宗法制,形成了“天子—诸侯—卿大夫—士金字塔型的等级结构”。 15.宗法制与分封制相互补充,解决了统治阶级内部在权力和财产分配方面的矛盾与冲突。 16.宗法制是以血缘亲疏与嫡庶故来确定继承关系和名分的制度,实行嫡长子继承制。 17.商和西周是我国奴隶制社会经济发展并走向繁荣的时期。 18.商和西周的土地是奴隶主土地国有制。 三、基本问题 1.石器时代的分期、各自的含义。 (1)分期:原始社会因石器制作技术的不同而被区分为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2)含义:旧石器时代是指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的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旧石器时代的代表性古人类遗存、物质生产水平、社会发展程度以及分布的基本特点。 3.新石器时代的时间、物质生产水平、分布状况、代表性的文化遗存及特点、社会发展程度。 (1)时间:距今约1万年前,中国进入新石器时代。

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练习题含答案

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练习题含答案 历史中华文明的起源练习题含答案 历史中华文明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A、马坝人 B、北京人 C、元谋人 D、蓝田人 2、北京人使用的是() A、打制石器 B、磨制石器 C、铜器 D、陶器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山顶洞人 D、半坡原始人 4、下面这些对北京人一天生活的描述,正确的是() A、早晨几十个人围在一起喝小米粥 B、下午,一个人在原始森林中用弓箭射死了一头野兽 C、大家很高兴,马上钻木取火烧烤捕到的野兽 D、晚上,大家住在洞穴中,洞口燃着一堆大火以驱干野兽和照 5、能够较典型的反映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是() ①北京人②山顶洞人③河姆渡聚落④半坡聚落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6、下列原始人类生活的顺序是() ①元谋人②北京人③河姆渡人④半坡人 A、①②③④ B、②①④③ C、③④①② D、①④②③ 不符合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居民生活实际的是()

A、饲养猪狗家畜 B、种植粟等农作物 C、住干栏式房屋 D、住半 地穴式房屋 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的农作物() ①稻②麦③黍④粟 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9、孙中山先生曾在一篇祭文中这样说道:“中华开国五千年, 神州轩辕自古传,创造指南车,平定蚩尤乱,世界文明,唯有我先.”孙中山这里赞扬的`是() A、女娲 B、黄帝 C、炎帝 D、大禹 “民主”一直是人类的不懈追求,那么下列制度中最能体现民主精神的是() A、禅让制 B、世袭制 C、私有制 D、等级制 11、已经出现贫富分化和私有财产的是() A、山顶洞人 B、大汶口中晚期 C、河姆渡氏族 D、半坡氏族 12、海外华人常常自豪的称自己为“炎黄子孙”是因为() A、华人是黄皮肤的黄色人种 B、从中国大陆出去的华人 C、中华民族的主干部分是由炎黄部落联盟发展而来的 D、炎黄 战胜了蚩尤 13、大禹治水用的方法是() A、堵塞 B、疏导 C、抽干 D、蒸发 14、我国的原始社会结束于() A、黄帝时期 B、尧时期 C、舜时期 D、禹时期 二、判别题 15、判别下列正误,对的打√,错的打×。

人教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知识点总结

第1课中华文明起源与早期国家 ◎一.文明和文明的起源 1.文明 (1)文明是人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新阶段。 (2)国家是文明社会的概括。 (3)进入文明社会的最根本标志是国家的出现。 2.文明的起源 (1)文明起源最根本的标志是社会开始出现贵贱、贫富的分化和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的分工, 出现了脱离劳动、专门从事管理职能的阶层。 (2)剩余产品的积累是文明起源的物质基础,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也是文明起源的历史前提。 ◎二.追溯文明起源的方法 1.信史时代:以传世文献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考古研究。 2.传说时代:以考古研究为主,辅之以必要的历史传说。 ◎三.中华文明的起源和早期发展 1.中华先民的出现——旧石器时代的到来 (1)工具的使用是人类和其他动物最大的不同点。 (2)人类最早使用的工具是石器,一般分为旧石器和新石器两个时代。 (3)我国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有数百处 ①典型文化遗址:距今170万年的元谋人、距今70-20万年的北京人 ②物质生产水平:使用打制石器;从事渔猎采集;已经学会用火。 ③社会发展程度:过着群居生活;晚期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 2.中华文明的奠基——新石器前期的发展 (1)新石器时代是指以打磨结合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从公元前1万年开始。 (2)所谓新石器革命,就是农业革命。 (3)新石器早期(距今1万年-7000年前)——我国原始农业出现,早期先民走向定 居。 ①全国文化遗存:1万多处,分布广泛 ②物质生产水平:石器打磨结合;大量使用陶器;原始农业出现,开始饲养家畜。 ③社会发展程度:渔猎走向定居;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发展。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案

《中华文明的起源》 《中华文明的起源》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引导学生了解炎帝、黄帝是传说中华夏族的祖先,了 解尧舜的“禅让”和“大禹治水”的故事。 引导学生对古史传说和史实作出初步的比较,并作出 概括、判断和解释。 2.过程与方法 指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组织学生讲故事,谈体会, 了解这些传说中的故事,哪些具有历史事实成分,哪些 是虚的,反映了传说时代怎样的文明曙光,从而培养学 生探究式的学习方法。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学习的过程中,引导学生理解“我们都是炎黄子孙”的含义,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和民族认同感。在 “尧舜禅让”的学习中,培养以人为本,任人唯贤的美德。通过对“大禹治水”的学习,培养坚强的意志和奉 献精神,以及环境保护意识。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使学生认识到炎帝黄帝是中华民族的共同祖先,培养其民族认同感和爱国情感。

难点:区别史实和传说。 三、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前一段时间特别流行穿绸缎做的唐装,知道绸缎是什么织成的吗? 【生】:丝。 【师】:又有谁知道丝是怎么来的? 【生】:蚕茧。 【师】:有同学见过养蚕吗?知道养蚕抽丝技术是谁发明的吗?在传说中是黄帝的妻子嫘祖发明了养蚕抽丝技术,真的是这样吗?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来看一下第3课:传说时代的文明曙光。(板书) 讲授新课: 【师】:知道什么是传说时代吗? 【生】:(看书回答) 文字出现以前,历史主要是通过人们口耳相传的神话和传说保存和流传下来的。神话与传说有区别吗?神话传说和史实(历史真实)又到底是一种什么关系呢?(教师一边讲一边板书)我们先把问题放在这里,待会儿再来解决。 【师】:关于中国远古居民的神话故事同学们知道哪些呢?

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论中华文明起源与发展的 动力与机制 学号:PB08001069 提要: 中华文明是世界上最早形成的文明之一,且是世界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文明。研究我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与发展过程,探讨其背景、契机及其演进规律,不仅对于复原我国古代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探讨世界文明的产生及发展变化规律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1]。 关键词: 中华文明,考古,起源,发展,动力,机制,城市,文字,世界四大文明古国正文: 我在这广大的田野上行走 我沿着心灵的足迹寻找 那一切丢失了的 我都在认真思考 --------梁小斌[2]中华文明是世界文明史上的一朵奇葩,她以她独特的姿态屹立于世界古代文明之林。从来没有一种文明如中华文明一般历史悠久源远流长;从来没有一个民族如中华民族一般带有深刻的历史痕迹。 试问,由于怎样的契机,让中华文明成为世界文明史上唯一未曾中断、延绵至今的文明?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发展简述 关于中华文明的起源,一直是一个饱受争议的话题。汉代史学家司马迁在历史巨著《史记》中构建了?三皇五帝?的中国上古史系统。50年代初,梁思永先生便发表《龙山文化——中国文明的史前期之一》一文,点明龙山文化时期是探索中国文明起源的重要阶段。苏秉琦先生也曾提出:?关于古国时代,可以从‘古文化古城古国’的提出谈起。?[3] 按照目前考古界公认观点看来,五帝时代是中国古代文明起源和形成的关键时期。郭大顺先生在其著作《追寻五帝》中指出五帝时期不仅仅是一个传说,它

是中华文明史上确实存在的一个时代,五帝时代。山西襄汾陶寺尧舜古城文化遗址的发现,证明了国家在?五帝?时期就已经形成。 文明是同文字的使用分不开的,文明起源同文字的发明也是有密切关系的[4]。人类进化到文字的产生就进入了文明时代[5]。目前考古学界关于中国人的文字的起源却是清楚的,这就是甲骨文的出现。著名甲骨学专家胡厚宣指出:?所谓甲骨文,乃商朝后半期殷代帝王利用龟甲兽骨进行占卦时,刻写的卜辞和少量记事文字。? 上个世纪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张居中等人对河南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了发掘,在对该遗址出土的、距今9000年至7800年的少量陶器刻划符号进行分析时,张居中等人确信,这些刻划符号应该就是最早的?文字?,中国文字的起源可能就在贾湖。贾湖文化的发现,再现了淮河上游地区八千年前的辉煌,为我们研究当时的社会提供了一批不可多得的重要资料[6]。 约四千年前,中国进入夏朝,与其后的商和西周,共同创造了中国早期古典文明的繁荣。同世界其他古老文明的晨曦时光一样,文字得以使用,城市初现,宗教性礼仪中心形成,阶级与国家建立,青铜器出现并渐普及,文明时代正式来临。[7] 二、中华文明的起源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 对人类第一代文明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人类对这种?挑战?的?应战?,起到了文明发生的决定性的原动力作用,从而启动了各种互相作用的整体复杂机制,结果导致了文明的发生。 ——汤因比探讨中国文明的起源时绕不开的一个重要问题便是,它如何形成的?从?文明以前?到文明阶段要有一个发展的过程,现在的问题便是这发展的动力。 提到文明起源与发展的动力与机制,不能不提的是英国著名历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及其鸿篇巨制《历史研究》。在这部著作中,汤因比以文明为研究单位,从一个宏大的视角出发,将人类史作为一个整体加以考察,对已知的至少三十一种文明进行分析和归纳,对文明的起源、成长、衰落、解体加以描述,并提出汤因比闻名遐迩的?挑战—应战?模式。在汤因比看来,每种文明都以原始的力量从它的土壤勃兴起来,然后,在不断的挑战与应战中生成、发展、衰亡、解体。正是这个意义上,可以说,人类文明史谅是一部生死搏斗的神秘剧[8]。 他在《历史研究》指出?真正促使各文明社会形成与发展的生机源泉,则是宗教信仰?;具体来说,?对人类第一代文明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自然环境,对第二、三代文明来说,挑战主要来自于人为环境?。他深入辨析宗教传统与文明社会起源发展的精神关联,并用大量事实表明,人之所以创造文明,就是有了宗教精神(天神)的统一,面对一个个困境的挑战,而经过联盟统一进行一系列成功的应战。他认为?人类对这种‘挑战’的‘应战’起到了文明发生的决定性的原动力作用,从而启动了各种互相作用的因素的整体复杂机制,结果导致了文

中华文明发展史

中华文明发展史 姓名:雷健 学号:201106419 中华文明是世界公认的四大古文明之一,这个可以从两方面来论证:1,间接的资料,即尚需进一步研究的考古发现。这里可以随便找出很多: 我国北京山顶洞人约在公元前2.5万年前后就进入了农耕文明,其年代远远超出其它较早农耕文明(如时间约在公元前1-0.7万年的西亚“新月形沃土地带”农耕文明)1.5万年以上;距今1.2—1.1万年前的广西柳州大龙潭和广东英德青塘圩遗址中出土的陶片上已饰有绳纹,而此时人类的另三大文明还基本处于蒙昧阶段; 公元前6680—6420年的河南舞阳贾湖古文化遗址出土的甲骨文和石刻文已初具殷墟甲骨文之雏形,比之古埃及、巴比伦的象形文字早出了约4000多年;河南出土了距今约8000年前的骨笛,多为七孔,具备音阶结构;公元前6100——5600年的河北武安磁山遗址中发现窖穴达88个之多,储藏粟的总量约10万余斤之多; 中国玉器业的发展早在8000年前就基本成熟,独树一帜;距今7000多年前的河姆渡文化遗址已中充分显示了中华先民纺织业的发达,中国丝织物后来成为古代文明史上横贯中西最为耀眼的彩带;江苏金坛三星村石钺的出土说明了6500年前以有了常备军;仰韶文化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奴隶殉葬,反映了制历权(社会政权)的形成和神权的高度集中;湖南澧县古城墙的发掘证实我国6000多年前就有了城墙的建造和城市的出现…… 这些考古发现,因为技术水平原因,对年代的考证尚不够精确,一些结论也有待进一步商榷,所以,如果单独提出来,也许不一定能够说明什么问题。但是如此呈集群规模的发现,如果还不能说明问题,那就只能说是有色眼镜的问题了。 其次,是可考证的历史文献资料。中国有编年史记载的历史近3000年,除了近代几百年,一直是领先于世界的,不论是文化还是科技。这个就不用我多说了。大家知道,一个文明的出现和发展,是需要时间和积累的,虽然夏、商的历史缺乏记载,但是,如果因此就武断地说中国在商以前是落后于世界的,那么就只有两种解释了,要么中国文明是来自地外文明,要么,就是中国人太聪明了,所以后来者居上了。 当然,有些人也可以说,中国文明是其他古文明的分支,就像今天的美国文明继承自英国一样。不过可惜的是,这种说法是在难于找到证据,中华文明无论是语言文字,还是风俗信仰,包括哲学,医学,艺术等等都很难看出与其他文明有多大关系。

【新教材】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立足时空观念,利用地图了解石器时代我国境内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的分布及其特点,认识他们与中华文明起源以及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的关系。 2.了解部落联盟时期我国私有制和阶级的发展特点,通过研究史料了解早期国家的起源及其形态。 3.以唯物史观为指导,理解早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特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中华文明起源和早期国家的形成 难点:夏、商、西周的政治、经济、文化特征 课前准备 教具:多媒体、黑板、粉笔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我们中国人往往自称“炎黄子孙”,说起中国的历史,我们常说“上下五千年”。大家是否知道“炎黄”这一称呼的由来?“上下五千年”的时间又是怎样计算的呢?生1:中华儿女至今仍然以炎黄子孙自居,最早有记载的历史除了神话故事里的女娲、伏羲神农之外,就是原始部落时期的蚩尤、轩辕黄帝和炎帝,自从黄帝炎帝联军打败蚩尤统一之后,炎黄便成为中华的代名词。 生2:五千年是一个约数,时间划分大概是从公元前3000年,以及公元后2000多年至今。整个历史的大致时间线如下:约公元前3000年之前:原始社会,无文字记录,仅存创世传说。约公元前3000——前2100年:原始社会时期、三皇五帝时期。约公元前2100——前221年:封建社会时代。家天下制度确立,王位世袭,夏商周朝代更替。公元前221——1911年:帝国时代。秦王扫平六国,一统天下,首创皇帝制度,中国进入绵延2000年的帝国时代,直到满清覆灭,彻底结束了皇权制度。

【师】(总结)我们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就是从黄帝那时算起,但是我们中华文明的历史实则远超五千年。 【师】我们知道人类是由猿进化而来。在我们中华大地上,早在二三百万年前,就有人类繁衍生息,经过漫长岁月的发展,创造了辉煌的早期文明,中华文明是人类最古老的文明之一,那么,远古时期的人们是如何生产、生活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新课讲授】 一、石器时代的古人类和文化遗存 1、中华文明的起源 【师】请大家参考课本中的插图《中国旧石器时代重要人类遗址分布图》思考中华文明的起源有何特征? 学生讨论回答:分布在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特别是大江大河流域如黄河、长江流域。【师】总结特征:满天星斗、八方雄起。其中黄河中游的中原地区是中华文明诞生的核心地区。 【师】我们来具体学习一下旧石器时代的概念及其社会情况。 2、旧石器时代 (1)概念:距今约300万年—1万年,以打制方法制作石器的时代。 (2)文化遗存:距今约170万年的元谋人和距今约70万至20万年的北京人。 (3)社会生活:从事渔猎和采集,过着群居生活。元谋人和北京人已经学会用火。 【师】同学们观察《中国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分布图学习新石器》学习新石器时代的具体知识。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一)中华文明的起源 【内容标准】 (1)以元谋人、北京人等早期人类为例,了解中国境内原始人类的文化遗存。 (2008年·山西省)1.有了人类,就有了人类社会。我国境内的人类活动至少出现在 A.三、四百万年前 B.170万年前 C.70-20万年前 D.公元前21世纪 (2008年·南京市)1.考古人员在北京人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木炭和几处较大的灰烬堆,这说明北京人() A.会建造房屋 B.会使用天然火 C.会种植水稻 D.会制造彩陶 (2008年·湖南省郴州市)1.2008年奥运会期间,游客可以在北京地区实地考察到下列哪种古人类遗址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河姆渡人遗址D半坡人遗址 (2008年北省宜昌市)1.元谋人、长阳人和河姆渡遗址都分布在() A.黄河流域 B.长江流域 C.珠江流域 D.辽河流域 (2)简述河姆渡遗址、半坡遗址等原始农耕文化的特征。 (2008年·永州市)1.寒假期间,王军实地参观了陕西西安一处原始人类遗址,下图是他拍下的照片,据此推断这个遗址是 A.元谋人遗址B.北京人遗址C.半坡遗址D.河姆渡遗址 (2008·盐城市)1.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此地半坡原始居民在世界上最早

种植的农作物是 A.水稻 B.玉米 C.粟 D.占城稻 (2008年·海南省)21.中华文明以农耕文化为基础。最能体现半坡原始农耕文化成就的是 A.粟的种植 B.水稻的种植 C.陶器的炼制 D.玉器的加工 (2008年·岳阳市)1.在世界文明进程中,半坡原始居民已开始种植 A.水稻 B.粟 C.黄瓜 D.葡萄 (2008·安徽省芜湖市)l.2008年北京奥运会吉祥物福娃贝贝的头部纹 饰,借鉴了我国原始居民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这种鱼纹装饰彩陶的制作 者是: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2008年·山东省)1.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是5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图略) A.北京人B河母渡原始居民C半坡原始居民D大汶口原始居民 (2008年·滨州市)17.2008北京奥运会吉祥物是五个具有民族特色的福娃。 其中,福娃贝贝的头部文饰,借鉴了中国古代彩陶中的鱼纹装饰图案。看到 这个可爱的福娃,我们应该感谢制造这种彩陶的( ) A.北京人 B.河姆渡原始居民 C.半坡原始居民 D.大汶口原始居民 (2008年·湘西州)1.我国在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证据之一,发现于: A.河姆渡遗址 B. 半坡遗址 C.大汶口遗址 D.殷墟 (2008·福建省福州市)1.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的是: A.元谋人 B.北京人 C.半坡原始居民 D.河姆渡原始居民 (2008·江苏省苏州市)1.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农业出现后,远

第1课_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_20191225222337

第1课中华文明的起源与早期国家

性的材料,是这个时期重要的工具材质和礼器材质;以黑色薄胎为特征的陶器也是这个时代生产技术和社会生活质量提高的明显标志。考古学家近年还从黄河中下游到四川盆地以及长江中下游的广大地区找到了大量的古代城墙遗存。城墙的出现表明,当时的社会共同体需要防御外部的攻击,巨大集中的权力中心和复杂的社会组织体系已经存在。 现存的文献关于这个时期的历史记载主要是后来形成的一些缺乏年代准确性的充满神话和史诗色彩的传说。这些传说可以帮助我们推测那个时代的一些特色和重大的历史事件的轮廓,只是,我们还无法具体地讨论这个时代人们的精神文化和历史演进历程。可以肯定的是,考古学在未来的发展将会为具体揭示中华早期文明时代丰富多彩的面貌提供愈来愈可靠的依据。 ——周巩固《世界文明史》3.商代甲骨文的历史价值 我国目前考古发现最早的成文资料,始于商朝。商朝的文字资料,有陶文、玉石文、金文和甲骨文几种。其中以甲骨文最为重要,而且数量最为繁多。 甲骨文虽是商王占卜所用,但内容丰富,并不只是简单地记载吉凶而已,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无论商代社会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如关于商代的农业、畜牧、田猎、货币、交通、先公先王、诸妇诸子、家族宗法、平民奴隶、方国地理、刑罚牢狱、征伐战争、天文历法、祭祀宗教、医药卫生等等。特别是关于商代历史上的一些关键性的问题,像国家起源、社会形态、阶级关系、土地制度等等,都可以从甲骨文里找到有关资料,以从各方面进行深入的研究。 甲骨文是我国目前发现的时代最早的成文资料,数量繁多,内容丰富。从文字学来看,它比许慎的《说文解字》早了一千五百多年;从古史学来看,甲骨文发现之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