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站线路的种类

车站线路的种类

车站线路的种类

车站线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1)正线。正线是连接车站并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线路。正线可以分为区间正线和站内正线。其中,连接车站的部分为区间正线,贯穿或直股伸入车站的部分为站内正线(一般供列车通过之用)。

(2)站线。站线包括到发线、牵出线、货物线、调车线及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等。其中,到发线是用于接发旅客列车的线路;牵出线是用于进行调车作业时将车辆牵出的线路;货物线是用于货物装卸作业的货车停留的线路;调车线是用于列车解体或编组并存放车辆的线路;站内指定用途的其他线路主要有机车走行线、车辆站修线、驼峰迂回线及驼峰禁溜线等。

(3)段管线。段管线是指机务、公务、车辆、电务、供电等段专用并由其管理的线路。

(4)岔线。岔线是指在区间或站内与铁路接轨,通往路内、外单位(厂矿企业、砂石场、港湾、码头、货物仓库)的专用线路。岔线直接为厂矿企业服务,有的岔线连接大的厂矿,为了取送车的方便,也设了车站,车站间还需要办理闭塞。但这些车站不办理铁路营业业务,仅办理取送车业务,均不算作中国铁路总公司营业车站。

(5)特别用途线。特别用途线是指为保证行车安全而设置的安全性的避难线。

重庆轻轨规划线路图及站点

【重庆主城区轻轨地铁线路规划】重庆的快速轨道交通规划线路及站点 重庆市轻轨地铁彩图: 以下十条线路以及相应的站点规划即是重庆1996~2020年的轻轨线路规划(一号线设计成地铁式,二号三号设计成轻轨式,其它暂定): (简易版) 环线:四公里——谢家湾——奥体中心——陈家坪——巴山——天星桥——沙坪坝——重庆大学——冉家坝——江北客站——五里店——四公里,全长约44.9公里,其中地下线30.4公里,高架线14.5公里 一号线:朝天门——大坪——沙坪坝——双碑——西永——璧山,全长约46.1公里,主城区线路长度为38公里,其中地下线21.6公里,高架线16.4公里 二号线:较场口——大坪——杨家坪——大堰村——新山村——鱼洞,以及中梁山支线,线路全长约37.2公里,含中梁山支线,长约6.6公里,其中地下线5.6公里,高架线31.6公里 三号线:鱼洞——李家沱——二塘——南坪——两路口——观音桥——新牌坊——江北客站——福特汽车城——两路——机场,及机场——空港开发区支线,全长约63.4公里,含机场——空港开发区支线长约6.3公里,其中地下线15.3公里,高架线48.1公里

四号线:海峡路——南坪——七星岗站——曾家岩——江北客站——寸滩——鱼嘴——复盛,全长约47.3公里,其中地下线总长约26.1公里,高架线总长约21.2公里 五号线:鸳鸯——田家湾——人和——冉家坝——红岩村大桥——石桥铺——二郎——中梁山——西彭——江津,线路全长71.9公里,主城区线路长约62.1公里,其中地下线约31.6公里,高架线30.5公里 六号线:茶园——上新街——渝中区——江北城——五里店——松树桥——冉家坝——大竹林——礼嘉——蔡家——北碚以及蔡家——渝北南山支线,全长约70.6公里,含蔡家——渝北南山支线长约9.56公里,其中地下线约39公里,高架线31.6公里 七号线:北碚——歇马——凤凰——青木关——大学城——曾家——金凤——含谷——白市驿——石板——西彭,全长约56公里,其中地下线12公里,高架线44公里 八号线:跳蹬——建胜——李家沱——鹿角——茶园——四坪——广阳——鱼嘴,全长约54.4公里,其中地下线约14.7公里,高架线39.7公里 九号线:沙坪坝——红岩村——观音桥——江北城——五里店——溉澜溪以及弹子石——江北机场支线,全长约39.1公里,含弹子石——江北机场支线长约22.3公里,其中地下线24.6公里,高架线14.5公里 (详细版) 一号线:主城区全长38公里,设22座车站 朝天门-小什字-较场口-七星岗-两路口-鹅岭-大坪-歇台子-石桥铺-高庙村-马家岩-小龙坎-沙坪坝-磁器口-双碑南-双碑北-赖家桥-土主-虎溪-大学城-西永-璧山 二号线:全长约37.2公里,共设28座车站 较场口-临江门-黄花园-大溪沟-曾家岩-牛角沱-李子坝-佛图关-大坪-袁家岗-谢家湾-杨家坪-动物园-大堰村-马王场-平安-大渡口-新山村-互助村-刘家院子-茄子溪-白居寺-大江厂-前家岩-鱼洞 支线:曹家院子-田坝-中梁山(长约6.6公里) 三号线:全长约63.4公里,共设42座车站 鱼洞-刘家院子-学堂湾-板田湾-炒油场-岔路口-青岗湾-祺龙-花溪-交通大学-工商大学-教育学院-四公里-南坪-会展中心-铜元局-两路口-牛角沱-华新街-观音桥-红旗河沟-加州-郑家院子-唐家院子-狮子坪-重庆火车北站-龙头寺-童家院子-经开园-鸳鸯-渝北南山-长安福特-桐岩-两路-两路中学-江北机场-迎宾大道-风新路-外环北路 支线:江北机场-航站大楼-桐子沟-工业园区(其中机场-空港开发区支线长约6.3公里) 四号线:全长约47.3公里,共设25座车站 海峡路-南岸区府-南坪-南滨路-七星岗-人民广场-曾家岩-建新东路-红土地-龙头寺-狮子坪-重庆火车北站-龙头寺-虾子蝙-金山-寸滩-黑石子-唐家沱-唐家沱东-望江-卧龙西-卧龙-鱼嘴-鱼嘴北-复盛 五号线:主城区全长约62.1公里,共设29座车站

车站线路间距+铁路线路安全范围

车站线路间距 注:①表列序号1,编组站内旅客列车通过正线或客运站内货车通过正线时与有列检作业的相邻线间,线间距应加宽至5500mm;改建既有车站时可采用5000mm。 ②表列序号2,编组站的到达场、出发场和到发场铺设列检运输小车轨道的相邻线的线间距不应小于5500mm,列检运输小车轨道宜设在不通行超限货物列车的线路间。 ③表列序号9,中间站的牵出线与相邻正线的线间距可采用5000mm,配有调机的牵出线(编组站除外)经常无调车人员上下车作业的一侧与相邻线的线间距困难条件下也可以采用5000mm,但线间设有高柱信号机时不应小于5300mm。 ④在区段站或其他大站上,最多每隔8条线路应设置一处不小于6500mm的线间距,此线间距宜设在两个车场之间。 ⑤曲线地段应按照国家现行的《标准规矩铁路建筑限界》的有关规定加宽线间距。 ⑥照明和通信电杆等设备,在站线较多的大站上应集中设置在有较宽线间距的线路间,在中间站应设置在正线之外。

铁路线路安全范围 《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实施细则》 第五条: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是为了保证已建架空电力线路的安全运行和保障人民生活的正常供电而必须设置的安全区域。在厂矿、城镇、集镇、村庄等人口密集地区,架空电力线路保护区为导线边线在最大计算风偏后的水平距离和风偏后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之和所形成的两平行线内的区域。各级电压导线边线在计算导线最大风偏情况下,距建筑物的水平安全距离如下: 1千伏以下:1.0米; 1——10千伏:1.5米; 35千伏:3.0米; 66——110千伏:4.0米; 154——220千伏:5.0米; 330千伏:6.0米; (一)城市市区,不少于8米; (二)城市郊区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0米; (三)村镇居民居住区,不少于12米; (四)其他地区,不少于15米。 500千伏:8.5米; 《铁路运输安全保护条例》 第十条:铁路线路两侧应当设立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范围,从铁路线路路堤坡脚、路堑坡顶或者铁路桥梁外侧起向外的距离分别为: 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的具体范围,由铁路管理机构提出方案,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按照保障铁路运输安全和节约用地的原则划定。铁路用地能满足前款要求的,由铁路管理机构在铁路用地范围内划定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

铁路线路与站场期末考试卷

***学院学生期末考试试卷 考试课程:《铁路线路与站场》考试形式:闭卷 考试时间:(100分钟)任课教师:*** (供铁道服务班使用) 一、判断题:(10分) 1、铁路道路在转向处所设的曲线叫曲线;() 2、线路的组成部分是路基、桥梁隧道及建筑物、轨道;() 3、从运营的角度来看,最理想的线路是既平又直;() 4、客运专线为保证列车运行良好的舒适性,应选择曲线半径较小的曲线;() 5、我国铁路等级分为一级、二级、三级;() 6、线路标志应设置在车辆限界左侧以外;() 7、距钢轨头部外侧,不小于2米处;() 8、路基的结构有本体、附属设施;() 9、涵洞是一种修筑在路堤下部填土中,作为排泄通道的过水建筑物,也可以兼顾行人、牲口的通行;() 10、区段站和编组站统称为技术站,都要办理列车的接发、解编,机车的供应或换挂。() 二、填空题:(25分) 1、所有在地层内挖掘建筑的坑道都叫________。 2、铁路与汽车、马车道路平面交叉的地点叫______。 3、繁忙道口根据需要可在铁路线路旁距道口___米的地点设置遮断信号机。 4、我国钢轨的标准长度有两种:____米,____米。我国轨枕的一般长度是_____米。一般每千米铺设____~_____根。 5、联接零件分为__________和_________两种。广泛采用的钢轨接头形式是__________。 6、我国全部道岔的90%以上都是使用___________。 7、在铁路上,“砟”的意思是路基使用的_____。采用混泥 土、沥青混合料建成的轨道叫__________。 8、我国一般采用__________的无砟轨道。 9、__________是限制机车车辆横断面最大容许尺寸的轮廓。 10、建筑接近限界与机车车辆限界之间的空间为______。留有安 全空间的目的,一是__________________ 二是__________________ 11、我国南北铁路干线有京哈线_____、焦柳线、____、__ _____。 12、会让站设置在_____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____、_ ____、_____,以及少量的_____业务。 13、会让站布置图按其到发线的相互位置可以分为以下两类__________、__________。 14、越行站设置在_____,主要办理__________。 15、单线中间站,当甩挂作业量小时,不设_____;双线中间站由于调车作业量大,中间站需要设_____。 16、中间站设备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中间站旅客站台的长度应根据旅客列车的长度确定,一般不短于_____,约有_____辆车厢停靠站台。 18、站台分为_____和_____两种。 19、我国高速铁路站场布置特点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20、站台间的跨越设备一般有_____、_____、_____三种; 21、牵出线一般设置在_____上; 22、雨棚的长度一般可采用_____~_____米,宽度可与站台宽度相同。

线路有效长确定方法及测量方法

线路有效长确定方法及测量方法 线路有效长是指股道上可以停放列车或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列车及调车车列安全运行的最大长度。线路有效长的起止点由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尖端、信号机、轨道绝缘节和车挡等分别确定。 二、线路有效长(EL)的确定方法,有以下几种: 1.未设出站、进路、调车信号机(以下简称“信号机”)的线路上的有效长: (1)未设信号机的线路上为两警冲标之间的长度(图1,ELl)。 (2)如一端(或两端)有对向道岔,则为道岔尖轨尖端至另一端的警冲标(或至另一道岔尖轨尖端)之间的长度(图l,EL2)。 (3)如为尽头线,在顺向道岔时是警冲标至车挡的距离(图l,EL3);对向道岔时是由尖轨尖端至车挡的距离(图2,EL5)。 EL1 图1,未设“信号机”股道的有效长 2.设有出站、进路、调车信号机的线路的有效长: (1)如线路一端设有信号机,为信号机至另一端轨道绝

缘节(无轨道绝缘节的为警冲标)的距离(图2,EL3) (2)如线路两端设置信号机时,为两信号机之间的距离(图2,EL Il、EL4): (3)尽头线时,为信号机至车挡的距离(图2,EL5)。 (4)如线路两端设置信号机且一端(或两端)轨道绝缘节设置在信号机前方(信号机前方系指信号机显示的方面为前方)时,为轨道绝缘节至信号机之间的距离(或两端轨道绝缘节之间的距离)(图2,EL1) 图2设置出站、进路、调车信号机线路有效长 3.确定有效长的几项特殊规定: (1)未设迂回线的简易驼峰,由峰顶至牵出线车挡的距离为牵出线的有效长。 (2)如股道中部有道岔(俗称“腰岔子’’)时,视作无道岔计算其有效长(图2,ELI)。 (3)牵出线上有两个及其以上的分歧道岔时,应分别计算有效长。

铁路车站与枢纽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课程考试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铁路车站与枢纽(专科) 一、填空题: 1.机车车辆限界的半宽是(1700mm),高度是(4800mm),建筑限界的半宽是(2440 mm),高度是(5500mm)。 2.有效长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线路有效长的起止范围由 (警冲标)、(道岔的尖轨始端或道岔基本接头处的钢轨绝缘)、(出站信号机)、(车挡)、(车辆减速器)这些因素来确定。 3.位于基线,异侧两顺向道岔两岔心间的距离,其字母表达式为(L=a1+f+a2+△);位于基线异侧,两辙 叉尾部相对的两副道岔,两岔心间的距离满足(L=S/sinαmin )。 4.直线梯线(梯线与各平行线成一道岔角的形式)的全长投影为(X=a+(n-1) lcosα+T)。 5.梯线按道岔布置不同可分为直线梯线、复式梯线和(缩短梯线)三种。 6.铁路限界最基本的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7.车站线路连接形式有(线路终端连接)(渡线)(梯线)(线路平行错移)。 8.单开道岔分为(左开)(右开)两种形式。 9.车站线路连接形式有线路终端连接、渡线、(梯线)、(线路平行错移)四种形式。 10.铁路限界最基本的是(机车车辆限界)和(建筑限界)。 11.常用道岔有单开、双开、(三开道岔)(交分道岔)四类。 12.车场按其形状不同分为梯形车场、(异腰梯形车场)、平行四边形车场、(梭形车场)四种。 13.在基线异侧相邻布置两对向道岔,道岔间的最小间距公式为(L=a1+f+a2+△)。 14.车站线路长度分为(全长)(有效长)两种。 15.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的计算公式为(l效=l机+(Q-q守)/w+l守+l俯)。 16.警冲标应安设在两汇合线路中心间垂直距离为(4)米处。 17.梯线是(将几条平行线连接在一起的一条公共线)。 二、判断题: 1.区间内两正线的最小间距为5 米。√ 2.站坪与区间纵断面的配合六种形式中,凹形比较有利。× 3.警冲标至道岔中心的距离和辙叉角、线间距及连接曲线半径等因素有关。√ 4.将办理同一种作业的线路,两端用梯线连接起来便成为车场。√ 5.左开道岔是站在道岔尖轨前道岔开向左侧线路的道岔。 6.线间距和间距间办理作业的性质无关。× 7.单开道岔分左开和右开两种形式。√ 8.线路终端连接的曲线半径不能大于连接道岔的导曲线半径。× 9.站坪设在曲线上时司机了望条件不好。√ 10.在曲线上布置道岔,设计、铺设和养护都困难。√ 11.电气化车站除到发线、机走线外,安全线也应电化。√ 12.用于侧向接发旅客列车的单开道岔不得小于12号。√ 13.有效长是指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 14.出发信号机至岔心距离和辙叉角、线间距、连接曲线半径及信号机的高矮有关。√ 15.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的位置一般设在站对左。× 16.区段站所需的到发线数量与车站衔接方向有关。√ 17.双线铁路客货纵列式区段站布置图的主要特征是旅客列车运转设备与货物运转设备纵列。√ 18.区段站的编组场应距离到发场较远,以免互相干扰。× 19.改编车流即无调车作业的车流。× 20.通过车流即无改编中转车流。× 21.纵列式区段站特征是上、下行到发场分设在正线两侧,并顺运转方向全部错移。× 22.货物列车到发场应紧靠正线。× 23.调车设备是区段站的主要设备。√

铁路线路与站场

铁路线路与站场复习题一 1.关于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研究表明,钢轨内部的温度力的大小跟钢轨横断面积成正比,跟钢轨长度成无关。 2.关于铁路防爬设备:防止线路爬行的主要设备有防爬器和防爬撑两种。 3.关于曲线的组成:线路曲线是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4.关于竖曲线半径:《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为10000m,Ⅲ级铁路为5000m。 5.关于站台高度:邻靠正线或通行超限列车站台高度采用高出轨面300mm,其它线采用500mm。 6.关于区段站和中间站的区别:区别区段站和中间站的明显标志是在区段站上设有机务段。 7.关于区段站布置图型的确定因素:区段站的布置图型,主要根据正线、旅客列车到发线、货物列车到发线相互位置的不同确定。 8.关于编组站的分类:一个铁路枢纽内设有两个及以上编组站,根据作业分工和作业量可将其分为主要编组站和辅助编组站。 9.关于路堤的概念:铁路线路路堤的形成是因为(A) A.路堤设计标高高于自然地面标高 10.关于警冲标、信号机位置的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B.在曲线地段安设警冲标,无需考虑曲线的限界加宽 11.关于线路间距的确定:中间设有站台的两线路间的线间距一般取(D) D.站台宽+3.5米 12.关于驼峰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驼峰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其辙叉号码不得小于(A)号A.6 13.关于相邻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到发线上相邻两道岔对向布置在基线异侧,没有列车同时侧向通过两道岔,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采用(D)mA. D.0 14.关于双线铁路中间站及到发线数目:双线铁路中间站一般应设(B)条到发线,以使双方向列车有同时待避的机会。B.2 15.关于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走线位置:在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上,当机务段位于(A)时,无论正线是否外包机务段,机走线应设于上、下行到发场之间。 A.站对右16.关于区段站货场设置位置:当区段站货源、货流主要方向在站房对侧时,如机务段设于站对右的位置,将货场设于(A)为宜。 A.站对右 17.进路的定义:进路是指机车车列在车站行驶的径路。 18.辙叉号数的定义:辙叉号数又称道岔号数,实际上是辙叉角的余切值。 19.会让站的定义:会让站是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让车,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20.线路有效长的定义:线路有效长是指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信号显示、道岔转换和邻线行车的部分。 21.高速铁路的概念: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及以上的铁路称为高速铁路。 22.关于小曲线半径对运营的影响:(不利影响) ①增加轮轨磨耗②加大维修量③行车费用增高 23.关于路肩的概念与作用:①路基顶面两侧无道砟覆盖的部分叫做路肩。②路肩的作用:a.增强路基的稳定性 b.防止道砟滚落到路基面外 c.便于设置线路标志和信号标志 d.便于人员避车和暂时存放维修材料和机具。 24.关于缓和曲线的作用:①使列车由直线运行到缓和曲线时离心力逐渐增加②曲线受外轨超高时,使外轨超高逐渐增加③曲线轨距加宽时,使轨距加宽逐渐增加。 25.关于中间站得商务作业和技术作业: 商务作业---出售客票,旅客乘降,行李和包裹的收发和保管,货物的承运、保管与交付 技术作业---办理列车会让、越行和通过、摘挂零担列车的调车、取送车及装卸作业 26.关于高速铁路的主要技术特点:(9点) ①速度快②安全性好③运能大④能耗低⑤污染轻⑥占地少⑦造价低⑧舒适度高⑨ 效益好 27.关于区段站的设备:(五项)客运设备、货运设备、运转设备、机务设备、车辆设备 28关于曲线外轨超高的计算: 某条铁路其平面曲线半径为800m,外轨超高为1215mm,求正常情况下列车运行 速度应是多少? 解:根据题意,计算公式, H=11.8*(V2/R) V=(HR/11.8)开方,V=(100*3.25)/3.4=95.6km/h.(11.8开方取值3.4)所以,正常情况下的速度应为95.6km/h. 29.关于曲线附加阻力的计算 已知:AD段是AH区段中的上坡最大的一段线路。平面纵断面情况如下, i=5‰设计坡度 i=6‰ i=0 线路平面R=1400m R=350m 解:由A向D运行时, AB段 Wr=0 Wi=i=6 N/KN WAB=Wr+Wi=0+6=6 N/KN BC段 Wi=0 Wr=600/R=600/1400=0.43 N/KN WBC=Wi+Wr=0+0.43=0.43 N/KN CD段 Wi=i=5 N/KN Wr=600/R=600/350=1.2 N/KN WCD=Wi+Wr=5+1.2=6.2 N/KN 30.关于无缝线路的最佳锁定轨温的计划: 设武汉地区历年最低、最高轨温分别是-20℃和60℃,求该地区铺设无缝线路的最佳锁定轨温。 解:T锁=(tmax+tmin)/2+4℃ t锁=[60+(-20)]/2+4℃=24℃. 复习题二 1.线路的组成:铁路线路是由路基、桥隧和轨道组成的一个整体工程结构。 2.道岔号数与列车过岔速度的关系:道岔号数越大,辙叉角就越小,导曲线半径就越大,允许侧向通过道岔的速度就越高。 3.加力牵引坡度的概念:用两台或更多机车牵引的较陡坡度称为加力牵引坡度。 4.旅客站台的分类:旅客站台分为基本站台和中间站台两种。 5.货物线与到发线间距,当线间有装卸作业时不应小于15m,无装卸作业时不小于 6.5m。 6.区段站所办理的列车种类:在区段站所办理的各类列车中,以无调中转列车所占比重为最大。 7.横列式区段站机待线的设置位置:在设有机走线的横列式区段站,应在非机务段一端咽喉设置机待线。 8.驼峰范围的概念:驼峰范围是指峰前到达场(不设峰前到达场时为牵出线)与调车场之间的部分线段。它包括推送部分、溜放部分和峰顶平台。 9.坡差的概念:某变坡点左坡-2‰,右坡-7‰,则坡差是(B) B.5‰ 10.正线与到发线间的线间距:正线与到发线的线间距一般取(A) A.5 11.道岔辙叉号码的选用:用于侧向通过列车,速度不超过50km/h的单开道岔,其辙叉号码不得小于(D)号。D.12 12.相邻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正线上相邻两道岔间对向布置在基线异侧,有列车同时侧向通过道岔,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采用(A) A.12.5 13.相邻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调车进路上相邻两道岔顺向布置在基线异侧,两道岔之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采用(D) D.0 14.新建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机务段的设置位置:新建单线铁路横列式区段站首先应考虑机务段设于(A)位置,其次是站对左位置,对远期没有多大发展的区段站必要时也可考虑战对并方案。A.站对右 15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主要矛盾:双线横列式区段站的主要矛盾是(A) A.客货交叉 16.单线铁路区段站旅客基本站台与中间站台所夹到发线数目:单线铁路区段站旅客基本站台一般应与中间站台夹(B)条到发线。B.2 17.双进路的概念:双进路是指到发线可供上下行方向使用。 18.机车车辆限界的定义:机车车辆限界是国家规定的机车车辆不同部位的宽度和高度的最大轮廓尺寸限。 19.越行站得概念:越行站是设置在双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同方向列车越行的车站,必要时办理反方向列车的转线,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20.编组站的概念:为办理大量的货物列车的解体和编组作业,设有比较完善的驼峰调车设备的车站。 21.中间站牵出线有效长度的要求:中间站牵出线的有效长度应该满足调车作业的需要,一般不短于货物列车长度的一半,在困难条件下,或本站作业量不大时,可酌情缩短,但不应短于200m。 22.设置安全线的规定:设置安全线是为了防止岔线或站线上的机车车辆未经开通进路而与正线上的机车车辆发生冲突事故。安全线的有效长度应不短于50m。 23.区段站的作业:(五项)客运作业、货运作业、运转作业、机务作业、车辆作业。

铁路线路与站场

复习题一 1.关于无缝线路的基本原理:研究表明,钢轨内部的温度力的大小跟钢轨横断面积成正比,跟钢轨长度成无关。 2.关于铁路防爬设备:防止线路爬行的主要设备有防爬器和防爬撑两种。 3.关于曲线的组成:线路曲线是由圆曲线和缓和曲线组成。 4.关于竖曲线半径:《铁路线路设计规范》规定,竖曲线半径Ⅰ、Ⅱ级铁路为10000m,Ⅲ级铁路为5000m。 5.关于站台高度:邻靠正线或通行超限列车站台高度采用高出轨面300mm,其它线采用500mm。 6.关于区段站和中间站的区别:区别区段站和中间站的明显标志是在区段站上设有机务段。 7.关于区段站布置图型的确定因素:区段站的布置图型,主要根据正线、旅客列车到发线、货物列车到发线相互位置的不同确定。 8.关于编组站的分类:一个铁路枢纽内设有两个及以上编组站,根据作业分工和作业量可将其分为主要编组站和辅助编组站。 9.关于路堤的概念:铁路线路路堤的形成是因为(A) A.路堤设计标高高于自然地面标高 B.路堤设计标高低于自然地面标高 C.路堤设计与自然地面标高在同一水平面上 10.关于警冲标、信号机位置的确定,下列说法错误的是(B) A.警冲标的位置,在直线段设在距离相邻线路中心各位2米的地方 B.在曲线地段安设警冲标,无需考虑曲线的限界加宽 C.警冲标至道岔中心距离与道岔号数、线间距及连接曲线半径等因素有关 D.信号机最好与钢轨绝缘缝设在同一坐标处 11.关于线路间距的确定:中间设有站台的两线路间的线间距一般取(D) A.5 B.5.3 C.5.5 D.站台宽+3.5米 12.关于驼峰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驼峰峰下线路采用对称道岔,其辙叉号码不得小于(A)号 A.6 B.7 C.9 D.12 13.关于相邻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到发线上相邻两道岔对向布置在基线异侧,没有列车同时侧向通过两道岔,两道岔间插入直线段的最小长度采用(D)m A.12.5 B.6.25 C.4.5 D.0 14.关于双线铁路中间站及到发线数目:双线铁路中间站一般应设(B)条到发线,以使双方向列车有同时待避的机会。 A.1 B.2 C.3 D.4 15.关于双线横列式区段站机走线位置:在双线横列式区段站上,当机务段位于(A)时,无论正线是否外包机务段,机走线应设于上、下行到发场之间。 A.站对右 B.站对左 C.站同左 D.站同右 16.关于区段站货场设置位置:当区段站货源、货流主要方向在站房对侧时,如机务段设于站对右的位置,将货场设于(A)为宜。 A.站对右 B.站对左 C.站同左 D.站同右 17.进路的定义:进路是指机车车列在车站行驶的径路。 18.辙叉号数的定义:辙叉号数又称道岔号数,实际上是辙叉角的余切值。 19.会让站的定义:会让站是设置在单线铁路上,主要办理列车的到发、会车、让车,也办理少量的客货运业务。 20.线路有效长的定义:线路有效长是指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信号显示、道岔转换和邻线行车的部分。 21.高速铁路的概念:列车最高运行速度达到200km/h及以上的铁路称为高速铁路。

线路战场复习题 (1)

一、填空题 1、(1)铁路线路作为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由路基、轨道及桥隧建筑物组成 (2)铁路线路按轨距可分为准轨铁路(标准轨距为1435mm)、宽轨铁路、窄轨铁路 (3)铁路线路按通途可分为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 2、(1)路基由路基本体和防护加固、排水建筑物组成。它直接承受轨道传递的压力,并将其传递到地基。(路基是铺设轨道的基础,是铁路的重要组成部分) (2)路基横断面形式:路堤式路基(指线路标高高于天然地面,经填方的方式修筑而成的路基)、路堑式路基(指标高低于天然地面,经挖方的方式修筑而成的路基)、不填不挖式路基、半堤式路基、半堑式路基、半堤半堑式路基。 路基病害:有翻浆冒泥:、路基冻胀、滑坡、边坡塌方 3、轨道由钢轨、轨枕、联接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 4、钢轨断面似工字形,由轨头、轨腰、轨底三部分组成。我国标准钢轨长度有12.5m及25m两种。 6.联接零件分为接头联接零件和中间联接零件两种。钢轨接头按其在两股钢轨上的相互位置分为对接和错接:按其与轨枕的位置分为悬接和垫接。(我国铁路的钢轨接头常用悬接和对接)为保证行车平缓,轨距变化必须和缓平顺,其变化率正线不得大于2‰,战线不得大于3‰,即一米长度的轨距变化,正线不得超过2mm,站线不得超过3mm。 8、(1)曲线外轨超高计算后,取5mm的整数倍。 (2) 《铁路线路维修规则》规定,未被平衡的欠超高,一般不大于75mm,困难情况不应大于90mm。 (3) 《铁路线路维修规则》规定,未被平衡的过超高不得大于50mm。 (4) 《技规》规定,曲线地段外轨超高双线不得超过150mm,单线不得超过125mm.高速客运铁路,最大超高以不超过200mm为宜。 10、(1)、普通单开道岔由转辙器、连接部分、辙叉及护轨组成。 (2)、常用道岔有单开道岔,双开道岔、三开道岔、交分道岔等。我国铁路站场上最常用的道岔是单开道岔。 (3)转辙器部分是由基本轨、尖轨、跟端结构、联接零件及转辙机械。辙叉:设于道岔中两条线路相交处,由翼轨和心轨及联接零件等组成。 11、道岔辙叉号码N越大,则辙叉角越小,侧向通过允许V侧越高。且辙叉号数也称道岔号数,是用辙叉角的余切值表示。 17、车站是铁路线上设有配线的分界点。按其技术作业及业务性质不同分为会让站、越行站、中间站、区段站、编组站、客运站和货运站。 19、线路的平道、上坡道和下坡道分别用符号0、+、—表示,线路的坡度则用符号(%。)表示。 影响列车运行速度的线路因素主要是道岔的长度与曲线半径。 23、车站线路的长度分为全长和有效长两种。 24、警冲标设在两会合线线路间距每线中心线2m;信号机一般设在警冲标后3.5m处,以防止机车车辆越过警冲标 26、一般情况下,会让站、越行站的布置图型可分为横列式和纵列式两种。 28、(1)编组站主要作业:改编货物列车作业、无调中转列车作业(作业简单,主要是换挂机车和列车的技术检查,时间短办理地点只限于在到发场)部分改编中转货物列车作业、本站作业车的作业(增加取送车、装卸和取车三项作业,最主要是取送车作业)机务作业、车流检修作业、其他作业(7种)(2)编组站主要设备:调车设备、行车设备、机务设备、车辆设备、货运设备、其他设备。(6种) 29、编组站根据其在路网中的位置、作用和所承担的作业量,可分为路网性编组站、区段站编组站和地方性编组站。路网性编组站一般衔接3个及以上或编组3个及以上去向列车,编组2个及以上去向的技术直达列车或技术直达和直通列车去向之和达到6个,日均有调中转车达到6000辆,设有单向纵列式、双向纵列式或混合式的战场,其驼峰设有自动或半自动控制设备。

我国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线路关键技术和标准对比分析

我国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线路关键技术和标准 对比分析 运输1010 李响施宇 10255008 摘要:高速铁路是指营运速率达每小时200公里或250公里的铁路系统。由于运行速度的不同,使得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在关键技术和标准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本文从铁路线路的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线路标准和线路关键技术的差异。 关键词:高速铁路普速铁路线路关键技术标准对比分析 1、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概念 高速铁路,简称“高铁”,是指通过改造原有线路(直线化、轨距标准化),使最高营运速率达到不小于每小时200公里,或者专门修建新的“高速新线”,使营运速率达到每小时至少250公里的铁路系统。高速铁路除了在列车在营运达到一定速度标准外,车辆、路轨、操作都需要配合提升。而普速铁路通常指运营速率在150km/h左右的铁路系统 主要是由于运行速率的不同,使得高速铁路和普速铁路在关键技术和标准方面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接下来,本文从铁路线路角度出发,研究分析了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线路标准和线路关键技术的差异。 2、高速铁路与普速铁路线路标准对比 2.1 普速铁路线路标准总则 1、为统一铁路线路设计技术标准,使铁路线路设计符合安全适用、技术先进、经济合理的要求,制定本规范。 2、本规范适用于铁路网中客货列车共线运行、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

于160km/h,货物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于或小于120km/h的1、2级标准轨距铁路的设计.3、4级铁路按照相应设计规范执行。 3、铁路的设计年度应分为近期和远期。近期为交付运营后第10年,远期为交付运营后第20年,近远期运量均采用预测运量。 铁路线下基础设施和不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应按远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适应长远发展的要求,对于易改扩建的建筑物和设备,宜按近期运量和运输性质设计,并预留远期发展条件。 随运输需求变化增减的机车车辆等运营设备,可按交付运营后第3年或第5年的运量进行设计。 4、新建和改建铁路或区段的等级,应根据其在铁路网中的作用性质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和客货运量按规定确定。 5、设计线的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应根据运输需求、铁路等级地形条件并考虑远期发展条件等因素综合比选确定。 6、各级铁路的下列主要技术标准,应根据远期运量或国家要求的年输送能力客车对数和确定的铁路等级在设计中经综合比选确定:正线数目、牵引种类、机车类型、牵引质量、限制坡度、最小曲线半径、机车交路、到发线有效长度、闭塞类型。 7、新建铁路近期年客货运量分别大于或等于35mt的平原、工程建设标准全文信息系统丘陵地区和大于或等于30mt的山区,宜一次修建双线。 8、牵引种类应根据路网与牵引动力规划线路特征和沿线自然条件以及动力资源分布情况,结合机车类型合理选定并应优先采用电力牵引。 9、机车类型应根据牵引种类牵引质量列车设计行车速度等运输需求,按照与线路平面纵断面技术标准相协调的原则,结合车站分布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10、牵引质量应根据运输需求限制坡度及机车类型等因素,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并宜与相邻线牵引质量相协调。 11、机车交路应采用长交路,并应根据牵引种类、机车类型、车流特点、乘务制度、线路条件,结合路网规划及机务设备布局,经技术经济比选确定。 12、区间通过能力应预留一定的储备。单双线铁路的储备能力在扣除综合维修天窗时间后,应分别采用20%和15%,并应考虑客货运量的波动性。 13、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应根据运输需求和货物列车长度确定,且宜与邻接线路的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相协调,并应采用1050、850、750、650m等系列值。改建既有线和增建第二线的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采用上述系列值引起较大工程时,可根据实际需要计算确定。 14、单双线铁路的闭塞类型宜分别采用半自动闭塞和自动闭塞。当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大于120km/h时,双线区段应采用速差式自动闭塞,单线区段宜采用自动闭塞或自动站间闭塞,一个区段内应采用同一种闭塞类型。 15、旅客列车设计行车速度120km/h及以上的路段,铁路两侧应设置隔离栅栏 16、铁路线路安全保护区、铁路线路安全保护标志及警示标志的设置,应符合

通号设计院股道有效长

珠三角城际铁路车站股道有效长的研究 卫和君 北京全路通信信号研究设计院,北京市,邮政编码100073 引言 确定站内股道有效长度是各条线路的一项重要工作,它的长短直接影响车站配置和工程投资。几年前,铁道部组织了有关单位对客运专线股道有效长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确定了客运专线股道有效长度为650m。为此,我们借鉴客运专线确定股道有效长的经验,对珠三角城际铁路车站股道有效长进行以下评估。 1.影响股道有效长度的因素 根据铁路工程设计技术手册《站场及枢纽》的规定:“旅客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度按旅客列车长度确定,其系列为650m、550m。”其车站股道有效长度确定的依据为列车长度加30m的停车余量。所以,在既有铁路上,影响股道有效长度的主要因素为列车长度和停车余量。 在客运专线上,为了确保列车在高速下的行车安全,必须配备列车运行控制系统,以有效的技术手段对列车运行速度、运行间隔进行实时监控和超速防护。由于列车超速防护设备(简称:ATP车载)需要在控车模式曲线的终点与防护点之间设置一段安全防护距离。所以,在客运专线上影响股道长度除列车长度和停车余量外,还要受列车超速防护设备的影响。 在珠三角城际铁路中,由于列车运行速度高、密度大,同样也必须配备列车运行控制系统。根据我们的了解,珠三角城际铁路列控系统分为ATP和ATO两种方式,其中:时速200公里的动车组采用ATP方式,列车站内停车在ATP产生的制动模式曲线下采用人工操作制动停车;其余列车采用ATO方式,列车在站内停车采用设备自动停车。所以,珠三角城际铁路股道长度还要受到不同车载设备的影响。 2.股道有效长度的组成 在既有线上,股道有效长是指车站股道上允许停留列车,而不妨碍邻线列车运行的线路长度。一般情况下,股道有效长为一端的出站信号机到另一端的警冲标。

铁路线路与车站基本知识概述

铁路线路与车站基本知识概述 线路是机车车辆和列车运行的基础。它是由路基、桥隧建筑物(包括桥梁、涵洞、隧道)及轨道(包括钢轨、轨枕、连接零件、道床、防爬设备和道岔等)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工程结构。 铁路线路应当经常保持完好状态,使列车能按规定的最高速度安全、平稳和不间断地运行,以保证铁路运输部门能够质量良好地完成客货运输任务。 一、线路 1.线路的平面与纵断面 铁路线路在空间的位置是用它的线路中心表示的。线路中心线在水平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平面;线路中心线(展直后)在垂直面上的投影,叫做铁路线路的纵断面。 从运营的观点看,最理想的铁路是既直又平,即在线路平面上没有曲线,纵断面上没有坡道。但是,这样做往往是不经济、不合理的,有时也是不现实的。因为天然地面情况是复杂多变的,有山,有水,有沙漠、矿区、森林、城镇等障碍物和建筑物,如若把铁路修得过分平坦和顺直,势必造成工程数量和工程费用的大量增加,而且延长工期。所以从工程观点来看,铁路线路最好能够随地形条件而有适当的起伏和变曲。这样,既可以减少工程量、降低造价,又可以避

开地形、地质和地物上的障碍。 (1)线路的平面 线路的直线和曲线构成了线路的平面。线路平面上有了曲线后,会给列车运行造成不良的影响。列车通过曲线时,由于离心力的作用,使车轮轮缘和外轨内侧的挤压摩擦增大;同时由于曲线外轨比内轨长,两侧车轮在钢轨上滚动时会产生相对滑动,因此,会给运行中的列车造成附加阻力,称为曲线阻力。曲线阻力与曲线半径成反比,即曲线半径越小,曲线阻力越大,运行条件越差,而采用大半径曲线对列车的运行影响小。 (2)线路的纵断面 为了适应地面的起伏,线路上除了平道以外,还修成上坡道和下坡道。因此,平道与坡道就成为线路纵断面的组成要素。 坡道给列车运行带来了不良的影响。列车在坡道上运行时,会受到一种由坡道引起的阻力,称为坡道附加阻力。 由此可见,坡道坡度越大,列车上坡时的坡道阻力也就越大,同一台机车(在列车运行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所能牵引的列车重量就越小。 2.车站线路分类及用途 铁路线路除区间正线以外,车站上的线路包括正线、站线、段管线、岔线及特别用途线。站线又可分为到发线、调

《铁路线路与站场》教学大纲电子教案

《铁路线路与站场》 教学大纲

《铁路线路与站场》教学大纲 一、教学课程: 课程名称:《铁线路与站场》本课程主要学习《铁路线路及站 场》有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为更好的学习其他专业课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重要基础。 二、课程概述: 本书从铁路线路和站场的角度,阐述了我国铁路线路的基本知识,详细分析了各种类型的铁路站场的布置,简述了高速和重载铁路站场的布置及铁路枢纽的基本知识和理论, 三、教学目的: 通过学习本课程,使学生掌握铁路线路的基本知识,掌握我国站场的布置规划的原理;同时了解我国高速和重载铁路站场的布置及铁路枢纽的基本知识,为更好的学习其他专业课及今后从事相关工作提供重要基础。 四、教学方法: 本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特点,教学方法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电教PPT,动画演示、视频(铁路、桥梁修建纪录片)等教学手段,增加教学的丰富性,课堂的活跃性,易于学生理解铁路先例与站场的理论知识。 五、教学课时: 本课程设计总课时:102课时 其中课堂教学50课时讲授;34电教课;半期和期末的复习考试13课时;机动5课时。 六、各章节教学内容及重难点: 第一章、线路平面与纵断面

内容要求: 1、掌握线路平、纵断面组成,掌握线路标志。 2、理解并能画出圆曲线、缓和圆曲线图,理解坡道附加阻力 3、认识线路平、纵断面图。 学习重点: 线路的平、纵断面组成;两种夹直线的构成 第二章、路基及桥隧建筑物 内容要求: 1、掌握路基横断面形式,路基组成,桥梁、隧道的构造。 2、了解桥隧建筑物的分类及作用。 3、知道路基病害对铁路运输的危害。 学习重点: 路堤式路基、路堑式路基的组成。 第三章、轨道 内容要求: 1、掌握轨道的组成。 2、掌握轨道平顺的技术状态要求。 3、了解线路养护维修的要求,无缝线路基本原理及组成。学习重点: 轨道组成;直线地段轨距、水平要求的规定。 第四章、站场设计基础知识 内容要求: 1、掌握线路的种类及编号。 2、了解限界及线间距。 3、理解线路连接。 4、掌握线路全长及有效长。

第一篇第三章车站线路全长和有效长

第三章车站线路全长和有效长 第一节车站线路全长和有效长的规定 车站线路的长度分为全长(total length of track)和有效长(effective length of track)两种。 全长是指车站线路一端的道岔基本轨接头至另一端道岔基本轨接头的长度。如为尽头式线路,则指道岔基本轨接头至车挡的长度(图1-3-1)。线路全长减去该线路上所有道岔的长度,叫做铺轨长度。确定线路全长,主要是为了设计时便于估算工程造价,比较设计方案。站内正线铺轨长已在区间正线合并计算,故不另计全长。 图1-3-1 线路全长的确定 有效长是指在线路全长范围内可以停留机车车辆而不妨碍邻线行车的部分。 线路有效长的起止范围由下列各项因素确定: (1)警冲标; (2)道岔的尖轨始端(无轨道电路时)或道岔基本轨接头处的钢轨绝缘(有轨道电路时);(3)出站信号机(或调车信号机); (4)车挡(为尽头式线路时);

(5)车辆减速器。 此外,设置在到发线之间的水鹤有时也影响线路有效长。 确定线路的有效长,主要视线路的用途和连接形式而定,如图1-3-2 。 货物列车到发线的有效长,应根据规定的列车长度及列车停车时的附加距离等因素确定。其计算公式为 列车平均每单位长度的重量W ,按设计期内可以达到的车辆比来确定,目前设计时一般采用5.677t/m 。

图1-3-2 线路有效长的确定 我国铁路采用的货物列车到发线有效长,在I 、Ⅱ级铁路上为1050m 、850m 、750m 及650m ,在Ⅲ级铁路上为850m 、750m 、650m 及550m ,有特殊需要时也可选用1050m 。 采用何种有效长,应根据输送能力的要求、机车类型及所牵引列车的长度,结合地形条件,并与相邻各铁路到发线有效长相配合等因素确定。 开行组合列车为主的铁路可采用大于1050m 的到发线有效长。 第二节警冲标、信号机及水鹤位置 为了确定线路有效长,必须先确定影响有效长各因素的具体位置。 一、警冲标的位置

高速铁路线路工理论试题库1

第1题:广珠城际铁路正线轨道普遍采用()。 A:60kg/m钢轨 B:新型WJ-7型扣件 C:有碴轨道 D:无碴轨道 答案:ABD 第2题:广珠城际铁路焊接用钢轨采用()。 A:100m定尺长 B:60kg/m C:非淬火、无螺栓孔 D:U71Mn(K)客专钢轨 答案:ABCD 第3题:最高运行速度为200km/h,验收线路时,正线轨道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A:高低2mm(弦长10m) B:轨向1mm(弦长10m) C:轨距为±2mm D:轨距变化率1/1500 答案:ACD 第4题:最高运行速度为200km/h,验收线路时,正线道岔(直向)静态几何尺寸允许偏差()。 A:轨向2mm(弦长10m) B:水平2mm C:扭曲(基长3m) D:轨距为±2mm 答案:ABC 第5题:正线无砟轨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A:可采用板式、双块式等无砟轨道结构,根据运营需要和环境要求,可采用减振型无砟轨道。 B:曲线超高应根据相应区段不同列车的运行速度设置,满足允许过、欠超高的要求。C:应设置性能良好的防排水系统。 答案:ABC 第6题:正线道岔号数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 A:正线道岔应采用可动心轨道岔 B:正线道岔的直向通过速度不应小于路段设计行车速度。 C:正线与到发线连接应采用18号道岔。两正线间的渡线应按功能需要选用12号及以上道岔。 D:始发或终到车站以及改、扩建车站,在特别困难条件下,可采用12号道岔。 答案:ABD

第7题:城际铁路的线路标志包括公里标和()及设备管理单位的界标等。 A:半公里标 B:百米标 C:曲线标 D:坡度标 答案:ACD 第8题:轨道控制网(CPⅢ)管理的规定包括()。 A:轨道控制网(CPⅢ) 由电务部门负责管理。 B:CPⅢ桩点应按照公里数递增统一编号,标记清晰。 C:下行线的桩点标志编号为奇数,上行线的桩点标志编号为偶数,在有长短链地段应注意编号不能重复。 D:应周期性组织有资质的测绘单位对CPⅢ桩点进行复测,测量CPⅢ桩点高程、平面位置的变化情况。 答案:BCD 第9题:精测作业设站中误差应满足以下要求:东坐标、北坐标及高程不大于(),方向不大于()。转站误差不大于()。 A:1mm B:2mm C:1″ D:2″ 答案:ADB 第10题:精测作业设站地点距离精测起点(),应满足通视条件和后方交会法的要求,与最近CPⅢ桩点的距离不应小于()。 A:35-40m B:65-70m C:15m D:25m 答案:BC 第11题:进行道岔精测时,道岔前后()米线路应同时测量;线路应连续测量,分次测量时搭接长度不短于()。 A:20米 B:30米 C:150米 D:200米 答案:CA 第12题:精调方案的制定制定原则包括()。 A:轨距控制在±1mm 以内; B:水平控制在1mm 以内; C:轨向和高低控制在2mm 以内,连续两根轨枕各指标的变化率控制在1.0mm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