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点
计算机网络管理知识点

第一章、网络管理概论

1、网络管理的基本概念 1)网络管理的需求和目标

网络管理需求:①计算机与网络技术的发展;②网络普及;③网络组成越来越复杂;④多厂家设备不兼容

网络管理的目标:①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②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③减少/消灭网络瓶颈;④适应新技术(多媒体、多种平台);⑤使网络更容易使用;⑥安全。

2)网络管理系统体系结构:操作系统、协议支持、网络管理框架、网络管理应用 (1)网络管理系统的层次结构

§NME (网络管理实体):每个网络节点都包含一组与管理有关的软件 §NMA (网络管理应用):管理站中的一组软件叫做网络管理应用 §代理模块:NME 模块叫做代理模块。

(2)网络管理框架的共同特点:①管理功能分为管理站(Manager)和代理(Agent);②为存储管理信息提供数据库支持,例如关系数据库或面向对象的数据库;③提供用户接口和用户视图功能,例如GUI 和管理信息浏览器;④提供基本的管理操作,例如获取管理信息,配置设备参数等操作过程。

(3)集中式与分布式网络管理的定义

→集中式管理:网络中任何被管理的设备(主机、网桥、路由器、或集线器)都必须实现代理模块,所有代理在管理站监视和控制下协同工作实现集成的网络管理。叫做集中式管理。其特点是管理人员可以有效地控制整个网络资源,根据需要平衡网络负载,优化网络性能。 →分布式管理:地理上分布的网络管理客户机与一组网络服务器交互作用,共同完成网络管理功能。叫做分布式管理。

(4)为何采用委托代理(第二章1、 3)也用此题答案)

有的老设备可能不支持当前网络管理标准;小的系统可能无法完整实现NME 的全部功能;甚至还有一些设备(moderm 和多路器等)根本不能运行附加的软件,我们把这些设备叫做非标准设备。通常采用委托代理的设备(Proxy )来管理一个或多个非标准设备。委托代理和非标准设备之间运行制造商专用的协议,而委托代理和管理站之间运行标准的网络管理协议。管理站就可以用标准的方式通过委托代理得到非标准设备的信息,委托代理在这里起到了协议转换的作用。委托代理示意图见下面: (5)网络管理软件 包括用户接口软件、管理专用软件、管理支持软件 结构图见5页

3)被管理网络资源

(1)被管理的网络硬件资源:物理介质和连网设备、计算机设备、网络互联设备。 物理介质和连网设备:网卡、集线器、中继器、适配器、集口中器、交换机。 网络互联设备:网桥、路由器、网关、多路复用器

(2)被管理的网络软件:操作系统软件、通信软件、应用软件。 4)网络管理标准

TCP/IP 网络管理:简单网关监控协议SGMP 、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 监视局域网通信的标准:远程网络监视RMON

局域网管理标准:IEEE 即IEEE802.1b LAN/MAN 管理 电信网络标准:TMN 即M.30建议 2、OSI 系统管理的基本概念

OSI 把网络管理分为系统管理和(N )层管理。系统管理包含所有7层管理对象。

ISO7498-4定义了OSI 系统管理的框架结构。 1)OSI 管理框架

OSI 系统管理操作在对等的开放系统之间进行,一个系统为管理站,另外一个系统起代理的作用。管理站实施管理功能,而代理接受管理站的查询,并且根据管理站的命令设置对象的参数。

管理站与代理的关系见下图:

接口标准 本地接口

2)通信机制 →请求 →响应

→事件报告(通知):代理向管理站发送消息,这种消息叫做事件报告或通知。

→轮询:为了及时了解对象的最新情况,代理必须经常地查询对象的各种参数。这种定期的查询叫做轮询。

→心跳的机制:代理每隔一定时间向管理站发出信号,报告自己的状态。叫心跳。

3)管理域和管理策略(在分布式网络管理中的作用) 管理域的划分可能是基于地理范围的,也可能是基于管理功能的,或者是由于技术原因。 无论怎样划分管理域,其目的是对不同管理域中的对象实行不同的管理策略。

行政域的作用:是划分和改变管理域,协调管理域之间的关系。此外,行政域也对本域中的管理对象和代理实施管理和控制。

4)管理信息的层次结构——继承层次树 →多继承性:一个子类有多个超类

→多态性:不同的对象对于同一操作作出不同的响应 →同质异晶性:一个对象可以有多个对象类

→一个对象可以是另一对象的一部分,这就形成了对象的包含关系,这种包含关系可以表示为有向树

5)应用层提供系统管理的支持功能

应用层由应用进程AP 和应用实体AE 组成。应用进程把信息处理功能和通信功能组合在一起,通过一个全局的名字可以调用这个功能;应用进程的通信功能由通信实体实现。应用实体划分为应用服务元素ASE 。ASE 是具有简单通信能力的功能模块,对等的ASE 之间有专用的服务定义和协议规范。应用实体首先要与对等的应用实体建立应用联系,该过程主要通过交换应用上下文AC 。AC 可以用名字应用一组ASE 及其调用规则。

应用服务元素分为公用服务元素和专用服务元素。网络中使用的公用服务元素有联系控制服务元素ACSE 和远程操作服务元素ROSE 。ACSE 用于建立应用联系,ROSE 用于实现对等实体的远程过程调用。专用服务元素叫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元素CMISE ,CMISE 共有7种,公共管理服务元素和公共管理协议操作一一对应。

6)系统管理功能域

ISO 定义的5个系统管理功能域的含义、功能和作用

●配置管理:对系统设备参数的设置。包括视图管理、拓扑管理、软件管理及网络规划和资源管理。其作用包括:确定设备的地理位置、名称和有关细节,记录并维护设备参数表;用适当的软件设置参数值和配置设备功能;初始化、启动和关闭网络或网络设备;维护、增加和更新网络设备及调整网络设备之间的关系。

●故障管理:所谓故障是出现大量或严重错误需要修复的异常情况。对故障的处理包括故障检测,故障定位,故障隔离,重新配置,修复或替换失效部分,使系统恢复正常。包括故障警告功能、事件报告管理功能、运行日志控制功能、测试管理功能。

●性能管理:网络性能包括:带宽利用率、吞吐量降低程度、通信繁忙程度、网络瓶颈及响应时间等。性能管理包括:数据收集功能、工作负载监视功能、摘要功能。

●记帐管理:包括三个子过程分别分——使用率度量过程、计费处理过程、帐单管理过程。 ●安全管理:包括发现全漏洞、设计和该进安全策略、根据管理记录产生安全事件报告,以及为护安全业务。可以提供访问控制、安全警告、安全审计试验。

3、网络管理系统 1)Netview 适合用于分布式管理,有以下几个主要功能元素:网络通信控制设施NCCF 、网络逻辑数据管理器NLDM 、网络问题测定程序NPDA 、状态监视器

2)SunNet Manager 功能元素主要有:管理应用程序、代理和委托代理等。委托代理使用远程过程调用RPC 技术,所以可以处理多种协议;它可以管理多个站,形成局部的集中式管理,适合用于站点密集的局域网应用。

3)OpenView 主要功能模块是网络节点管理员NNM 和分布式管理员组成。应用广泛、具有多平台支持的能力

4)基于Web 的网络管理——JMAPI 第二章 管理信息库MIB —2

1、SNMP 的基本概念 SNMP 协议定义为应用层协议 1)TCP/IP 协议簇

与OSI 分层原则不同,TCP/IP 允许同层协议实体之间互相作用实现复杂的通信功能,也允许上层直接调用不相邻的下层过程。

TCP :是端系统之间的协议,其功能是保证端系统之间可靠地发送和接收数据,并给应用进程提供访问端口。

IP :互联网中的所有端系统和路由器都必须实现IP 协议。IP 的主要功能是根据全网唯一的地址把数据从源主机搬运到目标主机。

IP 地址:分为5类,A 、B 、C 类地址都分为两部分,即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分别适合于大、中和小型网络。子网地址对外部是透明的。

▲▲ IP 协议 属于网络层 28~30页 IP 头长度(IHL ):以32位字计数,最小为5。如果有任选项,则可能大于5。

Internet 主要协议之间的调用关系见下图:27页

▲▲ ICMP 协议 属于网络层,用于传送有关通信问题的消息。30页 ▲▲ 内部路由协议(IRP )

路由器的作用:是根据网络拓扑结构和交通状况转发数据报,使其沿着一条最短最快的通路到达目的端。

自治系统:是由同类型的路由器互联的、由同一机构控制的互联网络。在自治系统内部的各路由器之间通过内部路由协议IRP 交换信息。属于不同自治系统的路由器之间通过外部路由协议ERP 交换路由信息。

▲▲ 外部路由协议(ERP )

▲▲地址分解协议(ARP )

如何建立ARP 表? 可以通过广播发送ARP 请求分组实现。ARP 请求分组中含有源主机的IP 地址、源主机的物理地址和目标主机的IP 地址。收到ARP 分组的主机如果发现其中的IP 地址与自己的IP 地址相同,则把自己的物理地址加入ARP 分组中发回源端。这样源主机就知道了目标主机的IP 地址和物理地址的映象关系。当然也可能没有主机响应ARP 请求。对这种情况的与具体的实现有关。一般的处理方法是如果源主机不知道目标主机的映象关系,则使IP 数据报进入发送队列,同时发出ARP 请求,并等待ARP 响应。如果在一定的时间内收到ARP 响应,则可以把数据报组装成帧发送出去;如果一直没有收到ARP 响应,数据报等待超时后向上层实体报警。

▲▲TCP 和UDP 协议 同属于传输层协议。

两者区别:TCP 提供面向连接的传输服务;UDP 提供无连接的传输服务。 TCP 提供一个或多个端口作为通信主机中应用进程的地址。TCP 连接是以发起端的端口号为起点,终止于接受端的端口号,沿着连接的数据传送是双向的。

TCP 建立和释放连接的过程采用3次握手协议。

2)Internet网络管理框架

→网络管理:Internet中,网络、设备和主机的管理叫做网络管理

→早期唯一可用的网络管理协议是ICMP。

→专门的网络管理协议有:SGMP,SNMP、RMON

SNMP由两部分组成:管理信息库结构的定义和访问管理信息库的协议规范。

SNMP服务原语:Get检索数据,Set改变数据,GetNext提供扫描MIB树和连续检索数据的方法。Trap提供从代理进程到管理站的异步报告机制。

Internet 最初的网络管理框架有四个文件定义:RFC1155管理信息结构SMI(即规定了管理对象的语义和语法);RFC1212定义MIB模块的方法;RFC1213定义MIB-2管理对象的核心集合;RFC1157定义SNMPv1协议的规范文件。

3)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的体系结构

SNMP依赖于UDP数据报服务,向管理应用和序提供服务,作用是把管理应用程序的服务调用变成对应的SNMP协议数据单元,并利用UDP数据报发送出去。

SNMP体系结构见下图:38页

管理站运行管理应用程序,代理进程管理若干管理对象,通过UDP、IP协议和物理网络建立SNMP协议应用。

★为何使用委托代理:SNMP要求所有代理设备和管理站都实现TCP/IP,对于不支持TCP/IP的设备,只能通过委托代理设备管理若干台非TCP/IP设备,代表这些设备接受管理站的查询。实际上委托代理起到了协议转换做用。委托代理和被管理设备间为非TCP/IP的专用协议。(第一章2)(4)也用此题答案)

★委托代理见下图:

2、管理信息结构(SMI)

管理信息结构SMI定义和构造MIB的总体框架,以及数据类型的表示和命名方法。其宗旨是保持MIB的简单性和可扩展性。

SMI提供以下标准化技术表示管理信息:①定义MIB的层次结构;②提供定义管理对象的语法结构;③规定对象值的编码方法。

1)MIB(管理信息库)结构:SNMP的管理对象组织成分层的树结构,这种层次树结构作用有三:a) 表示管理和控制关系;b) 提供结构化的信息组织技术;c) 提供对象命名机制。

2)ASN.1的数据类型

a) 通用类型:表2.4第41页通用类型有20多种,在SNMP管理对象的定义中只用到5种。

b) 子类型

→单个值TestResult::=INTEGER(0│1│2)

→允许的字符HouseResult::=IA5String(FROM

(“0”│“1”│“2”│“3”│“4”│“5”│“6”│“7”│“8”│“9”)SIZE(1..5))该变量可取的值是5个数字组成的字符串。

→值的范围EmployeeNumber::=INTEGER(1000..20000)

该变量取整数值,取值范围为1000至20000。

→大小限制WorkstationNumber::=OCTE STRING(SIZE(32))

该变量值为32个字节的串。

c) 文字约定

◆跳空格,与布局无关。

◆注释以——开头,以——或行尾结束

◆表示符由大小写字母,数字,下划线组成

◆内部类型标示符全部大写

◆用户定义类型名和模块名以大写字母开头

◆变量名小写字母开头

d) 应用类型

▲NetworkAddress::=CHOICE{internet IpAddress}

这种类型用ASN.1的CHOICE构造定义

▲Internet OBJECT IDENTIFER::={iso(1)org(3)dod(6)1}

SNMP采用对象标示符作为对象唯一标识

▲IpAddress::=[APPLICATION 0] IMPLICIT OCTET STRING(SIZE(4))

32位IP地址,定义为OCTET STRING类型

▲Counter::=[APPLICATION 1] IMLICIT INTEGER (0..4294967295)

计数器类型,只增不减,2的32次方后归0

▲Cauge::=[APPLICATION 2] INTEGER(0..4294967295)

计数器类型,可增可减,最大2的32次方,锁定不归0

▲TimeTicks::=[APPLICATION 3]INTEGER(0..4294967295)

时钟类型,单位微秒

▲Opague::=[APPLICATION 4]OCTET STRING——arbitrary ASN.1 value

不透明类型即未知数据类型

3)管理信息结构的定义

a) 为每一类对象定义一种对象类型

b) 定义一种带参数的通用对象类型

c) 利用ASN.1宏定义表示一个有关类型的集合,然后用这些类型定义管理对象。

※SNMP采用第三种方法,有如下定义层次:

●宏定义:定义合法的宏实例,说明了有关类型的语法;

●宏实例:宏定义通过参数替换产生的实例,说明一种具体的类型;

●宏实例的值:表示一个具有特定值的实体

●SYNTAX:表示对象类型的抽象语法。

●ACCESS:定义SNMP协议访问对象方式,只读、读写、只写、不可访问4种

●STATUS:状态子句,说明实现是否支持这种对象。

●DrsctPart:用文字说明对象类型的含义

●ReferPsrt:用文字说明可参考在其他MIB模块中定义的对象

●IndexPart:定义表对象的索引项

●DefValPart:定义对象实例默认值

●VALUE NOTATION:指明对象的访问名。

4)标量对象和表对象

SMI只存储标量和二维数组,表对象就是二维数组

表由若干行和列对象组成,表中的标量对象叫做列对象,其中只有一个索引对象

a) 概念表和概念行:表和行对象是没有实例标示符的,它们不是叶子节点,SNMP不能访问,其访问属性为“not-accessible”,这类对象叫做概念表和概念行。

b) 标量对象:标量对象只能取一个值,为与列对象一致,SNMP规定在标量对象标示符后级连一个0,表示该对象的实例标识符。

c)(对象标示符的)词典顺序:对象标示符是整数序列,这种序列反映对象MIB的逻辑位置,同时表示一种词典顺序,按照一定顺序遍历MIB树,这样排出所有对象的词典顺序。

3、MIB-2功能组(RFC1213)

MIB-2包含11个功能组,171个对象。

1)系统组系统组中的管理对象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P50

→系统组提供系统的一般信息。

2)接口组接口组的管理对象及其在网络中的应用P51

→接口组包含关于主机接口的配置信息和统计信息

a) 接口组对象P52

b) 接口类型和编码P53

c) 接口状态P54

输入错误率=ifInErrors/(ifInUcastPkts+ifInNUcastPkts)

输出错误率=ifOutErrors/(ifOutUcastPkts+ifOutNUcastPkts)

3)地址转换组:包含一个表,每一行对应系统一个物理接口,表示网络地址到物理地址的映像关系。

4)IP组IP组的管理对象及其再网络中的应用P55

→IP组提供IP协议有关的信息,IP组包含的对象可分为四类:

a) 有关性能和故障监控的标量对象

b) IP地址表:包含与本地地址有关的信息。

c) IP路由表:包含关于转发路由的一般信息,路由表中的信息可用于配置管理、故障管理,可读写。

d) IP地址转换表:物理地址和IP地址的对应关系。

5)ICMP组ICMP组的管理对象及其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P59

→ICMP是IP的伴随协议。所有实现IP协议的结点都必须实现ICMP协议。icmp组包含有关ICMP实现和操作的有关信息,是有关各种接收的或发送的ICMP报文的计数器。

6)TCP组TCP组的管理对象及其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P60

→包含与TCP协议实现和操作有关的信息,该组前三项与重传有关。当一个TCP实体发送数据段后就等待应答并开始计时。如果超时,认为数据丢失。TcpRtoAigorithem说明计算重传时间算法,其值可取值:other(1);constant(2);rsre(3);vanj(4);

7)UDP组UDP组的管理对象及其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P62

→UDP组提供了UDP数据报和本地接收端点的详细信息,只有本地地址和本地端口两项。

8)EGP组EGP组的管理对象及其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P63

→提供关于EGP路由器发送和接收的EGP报文信息,以及关于EGP邻居的详细信息。邻居状态egpNeighState可取值idle(1),acquisition(2),down(3),up(4),cease(5)。轮询模式egpNeighMode可取值active(1),passive(2)

9)传输组传输组的管理对象及其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P63

→设置这一组的目的是针对各种传输介质提供详细的管理信息

10)MIB-2的局限性:设计MIB-2的主要目标是方便管理实体的实现,它只包含基本的网络管理需要,因而限制了许多管理功能的实现。如:对于通信流量分布问题,不能由MIB-2解决;利用MIB-2只能知道TCP实体建立的连接数量,无法知道该连接的通信;远程网络管理问题无法由MIB-2实现。

※※管理系统的功能取决于两方面因素:一是网络管理协议的能力,二是管理信息库提供的信息。

第三章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v1

1、SNMPv1协议数据单元

1)SNMPv1支持的操作

★SNMP仅支持对象值的检索和修改等简单操作。具体地说,SNMP实体可以对MIB-2中的对象执行下列操作:

a) Get:检索管理信息库中标量对象的值

b) Set:管理站用于设置管理信息库中标量对象的值

c) Trap:代理用于向管理站报告管理对象的状态变化

★SNMP不支持管理站改变管理信息库中的结构,不能增加和删除MIB中的管理对象实例。管理站也不能向管理对象发出执行一个动作的命令。管理站只能逐个访问管理信息库中的叶子节点,不能一次性访问一个子树。

2)SNMP PDU格式

★在SNMP管理中,管理站和代理站之间交换的管理信息构成SNMP报文,由三部分组成:版本号、团体名、协议数据单元(PDU)。

★SNMP有5种管理操作,只有4种PDU格式。管理站发出三种请求报文GetRequest,GetNextRequest和SetRequest采用的格式是一样的。代理的应答报文只有一种:GetResponsePDU。

★除Trap外,4种pdu格式相同,共有5个字段:

a) PDU类型:共5种类型

b) 请求标识:赋予每个请求报文唯一的整数,用于区别不同请求。

c) 错误状态:共有5种错误状态:noError(1),tooBig(1),noSuchName(2),badOnly(4),genError(5)。

d) 错误索引:当错误状态非0时指出出错的变量。

e) 变量绑定表:变量名和对应值的表,说明要检索或设置的所有变量及其值。

★Trap报文有下列字段:

a)制造商ID:表示设备制造商的标识。

b)代理地址:产生陷入的代理的IP地址。

c)一般陷入:SNMP定义的陷入类型共分6类:coldStart(0),warmStart(1),linkDown(2),linkUp(3),authenticationFailure(4),egpNeighborLoss(5)和enterpriseSpecific(6)。

d)特殊陷入:与设备有关的特殊陷入代码。

e)时间戳:代理发出陷入的时间。

3)SNMP报文应答序列

●SNMP报文在管理站和代理之间传送,包含GetRequest、GetNextRequest和SetRequest由管理站发出;代理以GetResponse响应;Trap报文由代理发给管理站,不需要应答。

4)报文的发送和接收过程

◆当一个SNMP协议实体(PE)发送一个报文时执行以下过程:见71页图3.4

a) 按照ASN.1的格式构造PDU,交给认证进程

b) 认证进程检查源和目标之间是否可以通信

c) 通过检查,把相关的信息(版本号、团体名、PDU)组装成报文

d) 经过BER编码,交传输实体发送出去。

◆当一个SNMP协议实体(PE)接收一个报文时执行以下过程:见71页图3.5

a)首先按照BER编码恢复ASN.1报文

b)然后对报文进行语法分析、验证版本号和认证信息等。

c)如果通过分析和验证,则分离出协议数据单元,进行语法分析,必要时经过适当处理返回应答报文。

d)如果认证检验失败,生成一个陷入报文,向发送站报告通信异常情况。

如希望检索多个管理对象,则要把多个管理对象装入一个PDU,这就用到变量绑定表

2、SNMPv1的安全机制

SNMP的安全机制很简单,只验证团体名。

1)团体的概念:SNMP网络管理是一种分布式应用,这种应用的特点是管理站和被管理站之间的关系可以是一对多的关系,即一个管理站可以管理多个代理,从而管理多个被管理设备。只有属于同一团体的管理站和被管理站才能互相作用,发送给不同团体的报文被忽略。

SNMP的团体是一个代理和多个管理站之间的认证和访问控制关系。

2)SNMPv1的简单认证服务:RFC1157提供的只是简单的认证方案:从管理站发送到代理的报文(Get,Set)都有一个团体名,就像口令字一样。

3)SNMPv1可采用的访问策略:

访问控制有两方面含义:

a) MIB视阈:MIB中对象的一个子集,对不同的团体可以定义不同的视阈(View)。属于同一视阈的对象不必属于同一子树。

b) 访问模式:集合{read-only,read-write}的一个元素。对于一个团体可以定义一种访问模式。

※团体的形象(Profile):有关一个团体的MIB视阈和访问模式的组合叫做该团体的~,团体的形象由代理中MIB对象的一个子集和这些对象的访问模式组成。

※SNMP团体和SNMP团体形象的组合叫做访问策略。

4)委托代理在SNMP中的作用:委托代理是代表不支持SNMP的设备工作的。其作用是减少被代理的设备与管理站之间的交互过程。

3、SNMPv1的操作(综合应用)

1)检索简单对象

◎→检索简单标量对象值的方法:使用Get操作,如果变量绑定表中包含多个变量,一次可以检索多个标量对象的值。

◎→GetResponse操作的原子性:如果请求对象的值可以得到,则给与应答;反之,返回下列错误之一:

a)变量绑定表中的一个对象无法与MIB中的任何对象标示符匹配,或要检索的对象是一个数据块(子树和表),没有对象实例生成。返回的GetResponsePDU中错误状态字段为noSuchName,错误索引设置为一个数,指明有问题的变量。变量绑定表中不返回任何值。

b)响应实体可以提供所要检索的值,但变量太多,一个相应PDU装不下,这往往是由下层协议数据单元大小限制的。这时响应实体返回一个应答PDU,错误状态字段置为tooBig。

c)由于其它原因响应实体至少不能提供一个对象的值,则返回的PDU中错误状态字段置为genError,错误索引置一个数,指明有问题的变量。变量绑定表中不返回任何值。

例:3.1 P74、75

2)检索未知对象

检索未知对象的方法P76:使用GetNext命令检索变量名指示的下一个对象实例。但是并不要求变量名是对象标识符,或者是实例标识符。

3)检索表对象

检索表对象的方法P76:使用GetNext命令可以有效的搜索表对象。

4)表的更新和删除

表的更新和删除操作P78:

→Set命令用于设置或更新变量的值,其PDU格式与Get相同。

→变量绑定表(variablebindings)中必须包含要设置的变量名和变量值。

→Set命令的应答也是GetResponse,同样是原子性的。

→如果所有的变量都可以设置,则更新所有变量的值,并在应答的GetResponse中确认新值;→如果至少有一个变量的值不能设置,所有变量值都保持不变,并在错误状态中指出出错原因。

→SET出错原因和GET类似(tooBigno,noSuchName,GenError),若有一个变量的名字和要设置的值在类型、长度或实际值方面不匹配,返回badValid。

例3.8 P78:设置一个完整行,返回可以是noSuchName、badvalue、或者生成新行

例3.9 P78:设置一行,不完整,返回可能是增加新行或拒绝这个操作;

例3.10P78页:删除一行只需把一个对象的值设为invalid,返回响应确认表行已删除。

※MIB-2中只有2种表可以删除的:ipRouteTable包含ipRouteType可取值为invalid;ipNetMediaTable包含ipNetToMediaType可取值为invalid。

※SNMP没有提供向管理对象发出动作的命令,但可以利用SET命令对以专用对象设置值。

※错误状态readonly没有在任何应答报文中出现。

5) 陷入操作

陷入操作的原理和陷入的种类:陷入是由代理向管理站发出的异步事件报告,不需要应答报文。SNMPv1规定了7种陷入条件:

(1) coldStart:发送实体重新初始化,代理配置已改变,通常由于系统失效引起;

(2) warmStart:发送实体重新初始化,代理配置没有改变,正常重新启动引起;

(3) linkDown:链路失效通知,变量绑定表的第一项指明对应接口表的索引变量及其值;

(4) linkUp:链路启动通知变量绑定表的第一项指明对应接口表的索引变量及其值;

(5) authenticationFailure:发送实体收到一个没有通过认证的报文;

(6) egpNeighborLoss:相邻的外部路由器失效或关机;

(7) enterpriseSpecific:设备制造商定义的陷入条件,在特殊陷入字段指明具体的陷入类型。

4、SNMP功能组

SNMP功能组对象含义和作用(领会):SNMP组包含的信息关系到SNMP协议的实现操作。这一组共30个对象,在只支持SNMP站管理或只支持SNMP代理功能的实现中有些对象是没有值的。除了snmpEnableAuthenTrap可由管理站设置,它指示是否允许代理产生“认证失效”陷入外,其它对象都是只读的计数器。(P80)

5、实现问题(领会)

1)网络管理站的功能:选择站管理产品时首先要关心它与标准的一致程度,与代理的互操作性。以及用户界面、功能齐全、方便使用,对管理站具体有以下选择标准:

a) 支持扩展的MIB;b) 图形用户接口;c) 自动发现机制;d) 可编程事件;e) 高级网络控制功能;f) 面向对象的管理模型;g) 用户定义的图标。

2)轮询频率:网络轮询频率与网络的规模和代理的多少有关。网络管理的性能还取决于管理站的处理速度、子网数据速率、网络拥挤程度等因素。P81

N≤T/△N——被轮询代理数T——轮询间隔△——单个轮询所需时间。★△与以下因素有关(交换一次请求/响应报文需要4个处理时间,2个网络延迟):

?管理站生成一个请求报文时间?从管理站到代理的网络延迟

?代理处理一个请求报文时间?代理生成一个响应报文时间

?从代理到管理站的网络延迟?管理站处理一个响应报文的时间

?为了得到足够的管理信息,交换请求/响应报文的数量

例3.11 P81

例3.12 P81

3)SNMPv1的局限性

a) 由于轮询的性能限制,SNMP不适合管理很大的网络。

b) SNMP不适合检索大量数据

c) SNMP的陷入报文是没有应答的,管理站是否收到陷入报文,代理不得而知。

d) SNMP只提供简单的团体名认证,安全措施不够

e) SNMP并不直接支持向被管理设备发送命令。

f) SNMP的管理信息库MIB-2支持的管理对象有限,不能完成复杂的管理功能

g) SNMP不支持管理站之间的通信,这一点在分布式网络中是很需要的。

第四章远程网络监视RMON

RMON扩充了MIB-2,提供互联网络管理的主要信息

1、RMON的基本概念(领会)

MIB-2只提供单个设备的管理信息

●网络监视器:通常用于监视整个网络通信情况的设备叫网络监视器或网络分析器、探测器;

●远程监视器:每个子网中配置一个监视器,监视子网中的通信情况,并且与中央管理站通信。

1)远程网络监视的目标:RMON定义了远程监视的管理信息库,以及SNMP管理站和远程监视器之间的接口,一般RMON的目标只是监视子网范围内的通信,从而减少管理站和被管理站系统间的通信负担。具体RMON具有下列目标:

Ⅰ、离线操作:必要时管理站可以停止对监视器的轮询,从而减少通信提高带宽利用率。即使不受管理站查询,监视器也能不断收集子网故障、性能和配置方面信息,统计和积累数据,以便管理站查询时及时提供管理信息。另外,在网络出现异常时间使其能及时向管理站报告。

Ⅱ、主动监视:如监视器有足够资源,通信负载允许,监视器可以连续地或周期的运行诊断程序,获得并记录网络性能参数。

Ⅲ、问题检测和报告:监视器也可被动地获得网络数据,并在出现异常时通知管理站。Ⅳ、提供增值数据:监视器可以分析收集到的子网数据,从而减轻了管理站的计算任务。Ⅴ、多管理站操作:一个互联网络可能有多个管理站,或者分布地实现不同的网络管理功能。

2)表管理原理

在RMON规范中增加了两种新的数据类型,以ASN.1表示如下:

OwnerString ::=DisplayString

EntryStatus ::=INTRGER{valid(1),createRequest(2),underCreation(3),invalid(4)}

◆在每一个可读写的RMON表中都有一个对象,其类型为OwnerString,其值为表行所有人或创建者的名字;

◆RMON的表中还有一对象,类型为EntryStatue,其值表示行的状态,对象名义Statue结尾。

◆RMON规范中的表结构由表控制和数据表两部分组成,控制表定义数据表的结构,数据表用于存储数据。

控制表包含:rmlControlIndex、rmlControlParameter、rmlControlOwner, rmlControlStatue。数据表由rmlDataControlIndex和rmlDataIndex共同索引。

※※增加行:管理站用Set命令在RMON表中增加行,并遵循下列规则:

(a)管理站用SetRequest生成一个新行,如果新行的索引值不冲突,则代理产生一个新行,其状态值为creatRequest(2);

(b)新行产生后,由代理把状态对象值置为underCteation(3)。对于管理站没有设置新值的列对象,代理可以置为默认值,或者让新行维持这种不完整、不一致的状态。

(c)新行的状态值保持为underCteation(3),直到管理站产生了所要生成的新行。这时由管理站置每一新行状态对象的值为valid(1)

(d)如果管理站要生成的新行已经存在,则返回一个错误值。

※※删除行:只有行的所有者才能发出SetRequest PDU,把行状态对象值置为invalid(4),这样就删除了行。

※※修改行:首先置行状态对象的值为invalid(4),然后用SetRequest PDU改变行中其它对象的值。

3)多管理站访问中出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RMON监视器允许多个管理站并发地访问,当多个管理站访问时可能出现下列问题:

? 多个管理站对资源的并发访问可能超过监视器的能力;

? 一个管理站可能长时间占用监视器资源,使得其它站得不到访问;

? 占用监视器资源的管理站可能出现崩溃,而没有释放资源。

→RMON控制表中列对象Owner规定了表的所属关系,所属关系有以下用法,可以解决多个管理站并发地访问的问题:

①管理站能认得自己所属的资源,也知道自己不再需要的资源;②网络操作员可以知道管理站占有的资源,并决定是否释放这些资源;③一个被授权的网络操作员可以单方面地决定是否释放其它操作员保有的资源;④如果管理站经过了重新启动过程,它应该首先释放不再使用的资源。

2、RMON 的管理信息库

RMON MIB是MIB-2下的第16个子树,它分为10组。存储在每一组中的信息都是监视器从一个或几个子网中统计和收集的数据。

1)以太网的统计信息:以太网的各种统计数据以及有关分组的捕获、网络事件报警方面的信息。

? 统计组:提供一个表,该表每一行表示一个子网的统计信息,大部分对象是计数器。

? 历史组:存储的是以固定间隔取样所获得的子网数据。该组由历史控指标和历史数据表组成。

如果计算出取样间隔(Interval)期间收到的分组数Packets和字节数Octets,则可计算:子网利用率(Utilization)={Packets×(96+64)+Octets×8}/Interval×107

? 主机组:收集新出现的主机信息,其内容与接口组相同。

? 最高N台主机组:记录某组参数最大的N台主机的有关信息,信息来源于主机组。

? 矩阵组:记录子网中一对主机之间的通信量,信息以矩阵的形式存储。

2)令牌环网的统计信息:增加了两个表tokenRingMLStatsTable和tokenRingPStatsTable,前者统计令牌环中各种MAC控制分组,后者统计各种数据分组。

? 环站组:包含有关每个站的统计数据和状态信息,由控制表和数据表组成。P99

? 环站顺序组:提供站在环上的顺序,该组只有一个表ringStationOrderTable

? 环站配置组:提供控制环站的手段。RMON监视器可以把站从环上移去,或者向站下载配置信息。由控制表和数据表组成。

? 环源路由组:只有一个表sourceRoutingStatsTable,提供源路由信息使用情况。

3)警报:RMON定义了一组网络性能的门限值,超过门限值时向控制台产生报警事件。这一组和事件组必须同时实现。报警组由一个表组成,该表定义一种报警:监视的变量、采样区间和门限值。采样类型有两种:absoluteValue(1),表示直接与门限比较;dataValue(2)表示相减后比较,是增量报警。Hysteresis机制:P102增量机制

4)过滤和通道

过滤组的监视器可以观察接口上的分组,通过过滤选择出某种指定的特殊分组。这个组定义了两种过滤器:数据过滤器是按位模式匹配;状态过滤器按状态匹配。

一组过滤器的组合叫做通道,可以通过通道测试的分组计数,也可以配置通道使得通过的分组产生事件,或者使得通过的分组被扑获。

※※过滤逻辑P103:

input:被过滤的输入分组;

filterPktData:用于测试的位模式;0x0000000000A50000000000BB

filterPktDataMask:要测试的有关位的掩码;0xFFFFFFFFFFFFFFFFFFFFFFFF filterPktDataNotMAsk:指示匹配或不匹配测试;0x000000000000FFFFFFFFFFFF

※※通道操作:通道由一组过滤器定义,被测试的分组要通过通道中有关过滤器的检查。分组是否被通道接受,取决于通道配置中的一个变量:

channelAcceptType::=INTEGER{acceptMatched(1) ,acceptFailed(2)}

如果该变量值为1,则分组数据和分组状态至少要与一个过滤器匹配,则分组被接受;如果该变量值为2,则分组数据和分组状态与每一个过滤器都不匹配,则分组被接受。

5)包扑获与事件记录

?包扑获组:建立一组缓冲区,用于存储从通道中扑获的分组。由控制表和数据表组成。?事件组:其作用是管理事件。事件是由MIB中其他地方的条件触发的,事件也能触发其他地方的作用。产生事件的条件在RMON中其他组定义,如报警组和过滤组都可以指向事件组的索引项。事件还能使得这个功能组存储有关信息,甚至引起代理进程发送陷入消息。事件组由事件表和log表组成,前者定义事件的作用,后者记录事件出现的顺序和时间。

3、RMON2 管理信息库

RMON MIB只能存储MAC层管理信息,RMON2可以监视MAC层之上的通信。

1)RMON2 MIB的组成:RMON2监视第3到第7层的通信,能对数据链路层以上的分组进行译码。这使得监视器可以管理网络层协议,包括IP协议。能了解分组的源和目标地址。监视器也能监视应用层协议,如电子邮件协议、文件传输协议、HTTP协议等。

RMON2在RMON MIB基础上增加了9个新的功能组:

?协议目录组:提供各种网络协议的标准化方法,使得管理站可以了解监视器所在的子网上运行什么协议。

?协议分布组:提供每个协议产生的通信统计数据;

?地址映象组:建立网络层地址(IP地址)与MAC地址的映像关系;

?网络层主机组:收集网上主机信息;

?网络层矩阵组:记录主机对(源和目标)之间的通信情况;

?应用层主机组:收集每个主机上的每个应用协议的通信情况

?应用层矩阵组:统计一对应用层协议之间的通信情况,以及某种选定的参数最大的一对应用层协议之间的通信情况;

?用户历史组:按照用户定义的参数,周期地收集统计数据;

?监视器配置组:定义了监视器的标准参数的集合。

2)RMON 2增加的新功能:RMON2引入了两种与对象索引有关的新功能。

? 外部对象索引:在SNMPv1管理信息结构的宏定义中,没有说明是否索引对象必须是被索引表的列对象。在SNMPv2的SMI中明确指出可以使用不是概念表成员的对象作为索引项。在这种情况必须在概念行的DESCRIPTION子句中给出文字解释,说明如何使用这样的外部对象唯一地标识概念行实例。

RMON2采用了这种新的表结构,经常使用外部对象索引数据表,以便把数据表与对应的控制表结合起来。

? 时间过滤器索引:网络管理应用需要周期地轮询监视器,以便得到管理对象的最新状态信息。而我们希望只返回上次查询以来改变的那部分值。这个索引使得管理站可以从监视器取得自从某个时间来改变过的变量。P 113

3)RMON2 在网络管理中的应用

? 协议的标识:RMON2用协议标识符和协议参数共同表示一个协议以及该协议与其他协议之间的关系。协议标识符、协议参数格式组成。P113~115

? 协议目录表:P115~116

? 用户定义的数据收集机制:历史收集组由三级表组成。第一级为控制表,第二级为用户历史对象表,第三级为历史数据表。

?监视器的标准配置法:增强管理站和监视器之间的互操作

第五章简单网络管理协议SNMPv2

1、SNMP的演变(识记):

SNMP的优点:SNMP基于SGMP,简单,容易实现。

SNMP的缺点:没有实质性的安全措施,无数据源认证功能,不能防止偷听。

为了修补SNMP的安全缺陷,SNMP又增加了:报文摘要算法MD5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进行数据源认证;;用时间戳对报文排序;采用DES算法提供数据加密功能等实现安全的S-SNMP。

在S-SNMP的基础上开发出了SNMP的第二版,即SNMPv2。SNMPv2丢掉安全功能,把增加的其他功能作为新标准颁布,并采用SNMPv1的报文封装格式,叫做基于团体名的SNMP,简称SNMPv2C。

SNMPv2的新功能:SNMPv2既可以支持完全集中的网络管理,又可以支持分布式网络管理。即采用代理方式的管理。总体SNMPv2对SNMP增加了以下3个方面的内容:

★管理信息结构的扩充;★管理站和管理站之间的通信能力;★新的协议操作。

SNMPv2对定义对象类型的宏进行了扩充,引入了新的数据类型,增强了对象的表达能力;吸收了RMON中有关表行增加和删除的约定,提供了更完善的表操作功能;SNMPv2还定义了新的MIB功能组,包含协议操作的通信消息,以及有关管理站和代理系统配置的信息;在协议操作方面引入了两种PDU,分别用于大数据块的传送和管理站之间的通讯。

2、网络安全问题

1)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威胁

计算机网络需要以下3个方面的安全

? 保密性:计算机中的信息只能由授权了访问权限的用户读取。

? 数据完整性:计算机中的信息资源只能被授予权限用户修改。

? 可利用性:具有访问权限的用户在需要时可以利用计算机系统中的信息资源。

中断:通信被中断,信息变得无用或者无法利用,这是对可用性的威胁。例如破坏信息存储硬件,切断通信线路,侵犯文件管理系统等。

窃取:未经授权的入侵者访问了信息资源,这是对保密性的威胁。入侵者可以是个人、程序或计算机,可通过搭线扑获线路上传送的数据,或者非法拷贝文件和程序等。

篡改:未经授权的入侵者不仅访问了信息,而且篡改了信息,这是对数据完整性威胁。例如改变文件中的数据,改变程序的功能,修改网上传送的报文的内容等。

假冒:未经授权的入侵者在系统中加入了伪造的内容,也是对数据完整性的威胁。例如向网络用户发送虚假的消息,在文件中插入伪造的记录等。

2)网络管理中的安全问题:有3个安全方面的安全威胁:

? 伪装的用户:没有得到授权的一般用户企图访问网络管理应用和管理信息

? 假冒管理程序:无关的计算机伪装成网络管理站实施管理功能

? 侵入管理站和代理站之间的信息交换过程:网络入侵者通过观察网络活动窃取了敏感的管理信息,更严重的危害是可能穿该管理信息或中断管理站和代理站的通信。

系统或网络的安全设施由一系列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的集合组成:包括三个方面(1)安全信息的维护:网络管理中的安全管理是指保护管理站和代理之间信息交换的安全。有关安全的管理对象包括密钥、认证信息、访问权限信息以及有关安全服务和安全机制的操作参数信息。安全管理要跟踪网络活动和试图发动的网络活动,以便检测未遂或成功的安全攻击,并从这一攻击中恢复网络的正常运行。

安全信息的维护的功能包括:①记录系统中出现的各类事件;②追踪安全审计试验,自动记录有关安全的重要事件;③报告和接受侵犯安全的警示信号;④经常维护和检查安全记录;⑤备份和保护敏感文件;⑥研究每个正常用户的活动形象,预先设定敏感资源的使用形象,以便检测异常活动。

(2) 资源的访问控制:包括认证服务和授权服务。访问控制服务的目的是保护各种网络资源,这些资源中与网络管理有关的是:①安全编码;②源路由和路由记录信息;③路由表;

④目录表;⑤报警门限;⑥记帐信息。

(3) 报文的加密:对管理站和代理之间交换的报文进行加密

3)安全机制:一般从保密、认证、非认证和数据完整性4个方面分类

? 数据加密——保密通信的基本手段:是防止未经授权的用户访问敏感信息的手段,。研究数据加密的科学叫密码学,它分为设计密码体制的密码编码学和破译密码的密码分析学。? 认证——防止主动攻击的方法

认证分为实体认证和消息认证。实体认证是识别通信对方的身份,防止假冒,可以采用数字签名的方法。消息认证是验证消息在传送或存储过程中没有被篡改通常采用消息摘要法。?数字签名——防止否认的方法。分为基于密钥的数字签名和基于公钥的数字签名。

?消息摘要——验证消息的完整性,用差错控制,冗余位。

3、管理信息结构(领会)

1)对象的定义P131

2)表的定义、索引和操作P136

行的生成4步骤P136

行的挂起:用set命令把状态列由active改为notInService

行的删除:set命令把状态列改为destroy

3)通知的定义和作用:用于异常条件出现时SNMPv2实体发送的信息。

4、管理信息库(简单应用)

1)系统组:SNMPv2的系统组是MIB-2系统组的扩展。增加了与对象资源(Object Resource)有关的一个标量对象sysORLastChange和一个表对象sysORTable。

所谓对象资源:是由代理实体使用和控制的,可以由管理站动态配置的系统资源。

标量对象sysORLastChange记录着对象资源表中描述对象实例改变状态的时间。

2)SNMP组:这个组是由MIB-2的对应组改造而成,增加了一些新的对象,但新的SNMP 组对象少了,删除了对排错作用不大的许多变量。

3)MIB对象组:这个组的对象与管理对象的控制有关,分为两个子组。第一个子组snmpTrap由snmpTrapOID和snmpTrapEnterprise组成。前者是正在发送的陷入或通知的对象标识符。后者是正在发送的陷入有关的制造商的对象标识符。第二个子组snmpSet仅有snmpSerialNo一个对象,用于解决Set操作中可能出现的两个问题:一个管理站可能向同一MIB对象发送多个set操作,保证顺序执行;多个管理站对MIB的并发操作可能破坏数据库的一致性和精确性。

4)适应性声明:适应性是对具体实现的限制,是具体实现必须达到的最小级别。说明适应性要用到4个宏文件:

? OBJECT-GROUP(对象组宏):说明一组有关的对象

? NOTIFICATION-GROUP(通知组宏):说明一组已经实现的通知

? MODULE-COMPLIANCE(模块依从性宏):说明对MIB实现的最小要求。

? AGENT-CAPABILITIES(代理能力宏):定义了一个代理实现的能力。

5)接口组:

原来的接口组的功能和不足之处:

①接口编号;②接口子层;③虚电路问题;④不同传输特性的接口;⑤计数长度;⑥接口速度;⑦组播/广播分组的计数;⑧接口类型;⑨ifSpecific问题。

RFC1573对接口增加了4个新表:

? 接口扩展表:各种接口对象

? 接口堆栈表:说明接口表中属于同一物理接口的各个行之间的关系,指明哪些子层运行于那些子层之上。

? 接口测试表:作用是由管理站知识代理系统测试接口故障

? 接收地址表:包含每个接口对应的各种地址。

5、SNMPv2协议和操作(简单应用)

SNMPv2提供了3种访问管理信息的方法:

? 管理站和代理之间的请求/响应通信

? 管理站和管理站之间的请求/响应通信(这种方法是SNMPv2特有的)

? 代理系统到管理站的非确认通信

1)SNMPv2报文和PDU

SNMPv2报文的结构分为3部分:版本号、团体名和作为数据传送的PDU。SNMPv2版本号为1 ;SNMPv1版本号为0

→SNMPv2实体发送一个报文一般要经过下面四个步骤:

①根据要实现的协议操作构造PDU;②把PDU、源和目标端口地址以及团体名传送给认证服务,认证服务产生认证码或对象数据进行加密,返回结果;③加入版本号、团体名构造报文;④进行BER编码,产生0/1比特流,发送出去。

→SNMPv2实体接收到一个报文后要完成下列动作:

①对报文进行语法检查,丢弃出错的报文;②把PDU部分、源和目标端口交给认证服务。如果失效,发送一个陷入,丢弃报文;③如果认证通过,把PDU转换成ASN.1的形式;④协议实体对PDU作句法检查,如果通过,根据团体名和适当的访问策略作相应的处理。

→SNMPv2 PDU格式P152:SNMPv2共有6种协议数据单元,分为3种PDU格式。GetRequest,GetNextRequest,SetRequest,InformRequest 和Trap PDU

PDU类型请求标识0 0 变量绑定表

Response PDU

PDU类型请求标识错误状态错误索引变量绑定表

GetBulkRequest PDU

PDU类型请求标识非重复数N 最大后继数变量绑定表

变量绑定表

变量名1 值1 变量名2 值2

GetRequest:SNMPv2对这种操作的响应方式与SNMPv1不同。SNMPv1响应是原子性的,即只要有一个变量检索不到,就不返回任何值。SNMPv2不是原子性,允许部分响应。规则如下:

? 如果改变量的对象标识符前缀不能与这一请求可访问的任何变量的对象标识符匹配,返回错误值noSuchObject。

? 如果变量名不能与这一请求可访问的任何变量名完全匹配,则返回一个错误值noSuchInstance。

? 不属于以上情况,在变量绑定表中返回被访问的值。

? 其他原因导致处理失败,返回错误状态genErr。

? 如果生成的响应PDU过大,则放弃这个PDU,构造新的相应PDU,错误状态tooBig GetNextRequest PDU的响应:

? 对变量绑定表中指定的变量在MIB中查找按字典顺序的后继变量,如果找到,返回改变量的名字和值。

? 如果找不到字典顺序的后继变量,返回endOfMibView。

? 其他情况导致相应PDU构造失败,以与GetRequest类似的方式返回错误值GetBulkRequestPDU:是SNMPv2对原标准的主要增强,目的是以最少的交换次数检索大量的管理信息,或者要求管理站尽可能大的响应报文。原理与GetNextRequest PDU的响应

例题:P 155

GetRequestPDU:的请求与SNMPv1相同,具有原子性。差别是处理相应的方式不同。分两个阶段处理这个请求:检验操作的合法性;更新变量。检验合法性包括:

? 如果有一个变量不可访问,返回noAccess

? 如果与绑定表中变脸共享对象标识符的任MIB变量多不能生成、不能修改。也不解后制定的值,返回错误状态notWritable

? 设置类型不是和,WrongType

? 设置值的长度限制不同,WrongLength

? 要设置的ASN.1编码不是合变量的ASN.1标签,wrongEncoding

? 指定值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赋予变量,wrongvalue

? 变量不存在,也不能生成,noCreation

? 变量存在,当前情况不能生成,inconsistaneName

? 变量存在,但不能修改,notWritable

? 当前情况下不能为变量赋与制定的值,inconsistanevalue

? 缺乏资源,resourceUnavailable

? 其他原因导致处理变量绑定对失败,genErr

TrapPDU:陷入是代理发给管理站的非确认信息,包含sysUpTime.0(发出陷入时间),snmpTrapOID.0(陷入对象标识符),有关通知宏定义中的各变量名及其值,代理系统选择的其它变量的值。

InformRequestPDU:管理站发给代理站的消息

4、SNMPv2操作管理:

SNMPv2的操作管理框架主要涉及4个基本概念:参加者、上下文、MIB视图、访问控制策略。

5、SNMPv2实体:所谓实体就是执行网络管理操作的多线程进程。

6、SNMPv2上下文:SNMPv2实体可以访问的管理对象的资源的集合,分为本地上下文和远程上下文。

7、本地上下文是本地MIB对象的一个子集,也叫做MIB视阈

8、访问控制策略:SNMPv2实体发送一个PDU后首先检查协议操作的合法性,及双方参加者、操作的上下文是否有效,指定的操作是否允许等。

9、SNMPv2的发送和接收P161、P162

10、管理站之间的通信:SNMPv2增加管理站之间的通信机制是分布式网络管理所需要的功能特征。为此引入了通知报文InformRequest和管理站数据库(manger-to-manger MIB)。管理站数据库有3个表组成:

snmpAlarmTable:报警表提供被监视的变量的有关情况。

snmpEventNotifyTable:事件表记录SNMPv2实体产生的重要事件,或者是报警事件、或者是通知类型宏定义事件。

snmpEventNotifyTable:事件通知表定义了发送通知的目标和类型。

5.6 SNMPv2的实现

1、可利用的各种传输服务:

a) UDP:用户数据报协议

b) CLNS:OSI面线非连接的传输服务

c) CONS:OSI面线连接的传输服务

d) DDP:AppleTalk 的DDP传输服务

e) IPX:Novell公司的网间网分组交换协议

2、与OSI的兼容性:使用RFC1006在TCP/IP网络之上模拟ISO的TP0传输服务。通过RFC1006,OSI的电子邮件、系统管理等应用程序都可以运行在TCP/IP网络上。TP0是最简单的面向连接的传输协议,只提供连接的建立和释放,不支持错误检测,也不支持QoS。RFC1006对TP0有所增强,主要是在连接建立阶段交换少量数据,支持加急投送服务,特长协议数据单元。

3、在TCP/IP网络中实现OSI系统管理功能的方法:SNMP的管理信息库MIB主要是根据协议分组的,并没有按照OSI的系统管理功能域分类。

4、SNMP的局限性:

没有按OSII系统管理功能域分类

管理对象功能方面并没有统一的分类标准。

MIB对象驻在各种代理系统中,如何合理地分布各种管理对象。

不是每个代理实现所有的MIB对象

第六章Windows和SNMP

Windows NT制定了远程过程调用和系统管理服务(SMS)标准,作为公司专用网络管理平台。后来微软推出TCP/IP 32协议族是包含了一个SNMP服务选件,可以安装在NT服务器或工作站上,接收和发送SNMP请求、响应和陷入。

1、Windows SNMP服务的基本概念

1)Windows NT 支持SNMPv1管理站和代理功能,包括发送和接收陷入的能力。

2)Win 95只支持SNMP代理功能,不支持管理站功能。

3)所谓服务是一种特殊的WIN32应用软件,它通过Win32 API与NT服务控制管理器(SCM)接口,一般在后台运行。作用是监视硬件设备和其他系统进程,提供访问外围设备和操作系统辅助功能。系统服务在系统启动时或用户登录时自动开始运行,用户退出或系统关机时停止运行。SNMP服务就是Win32应用软件。

4)Windows NT的SNMP服务包括两个应用程序:SNMP代理服务程序Snmp.exe和SNMP 陷入服务程序SNMPPTRAP.EXE。

5)代理服务程序Snmp.exe 接收SNMP请求报文,根据要求发送响应报文,能对SNMP

报文进行语法分析,ASN.1和BER编码/译码,也能发送陷入报文,并处理与WinSock API 的接口。

6)SNMPTRAP.EXE监听发送给主机的陷入报文,然后把其中的数据传送给SNMP管理API。Win 95没有陷入服务文件。

7)NT的SNMP代理服务是可扩展的,即允许动态地加入或减少MIB信息。这就意味着程序员不必修改和重新编译代理程序,只需要加入或删除一个能处理指定信息的子代理就可以。微软把这种子代理叫做扩展代理,它处理私有的MIB对象和特定的陷入条件。

8)SNMP API是微软为SNMP协议开发的应用程序接口,是一组用于构造SNMP服务、扩展代理和SNMP管理系统的库函数。

9)SNMP服务的安装、配置和测试:SNMP服务向其他NT网络服务一样,唯一差别是必须先安装TCP/IP32协议栈。

10)SNMP服务的安装配置和测试方法

→NT安装:登录超级用户,控制面板、服务条、添加、列表中选择SNMP服务选项、确定→95安装:95安装光盘中ADMIN\NETTOOLS\SNMP下有一个自解压文件SNMPZP.EXE,执行,产生一些文件,控制面板,网络,配置,添加,选择网络组件、服务,磁盘安装snmp.inf 配置:修改属性

测试:SNMPUTIL:snmputil[get│getnext│walk]agent-address community oid[oid…]snmputil trap 用GetRequest查询变量sysDest:SNMPUTIL get189.112.208.25 public 1.1.0

用GetNextRequest查询变量sysDest:SNMPUTIL getnext189.112.208.25 public 1.1

用GetNextRequest查询非MIB-2变量:SNMPUTIL getnext189.112.208.25 public .1.3.6.1.4.1.77.1.3用walk遍历MIB-2系统组变量:SNMPUTIL walk189.112.208.25 public 1

用walk遍历MIB-2子树:SNMPUTIL walk189.112.208.25 public .1.3.6.1.4.1

测试SNMP陷入服务:SNMPUTIL trap,在另一个窗口中:SNMPUTIL getnext189.112.208.25 fred 1.1;由于团体名认证出错,在陷入窗口中出现一个陷入认证:snmputil:trap generic = 4 specific = 0 from 189.112.208.25

测试冷启动陷入:保持监听陷入,停止SNMP服务,在启动SNMP服务,陷入窗口收到由扩展代理发出的冷启动陷入:snmputil:trap generic = 1 specific = 0 from 189.112.208.25

6.2 SNMP应用程序接口(领会)

1、SNMP API由4部分组成:扩展API、管理API、实用程序API、服务API。

2、扩展API的概念:4个函数组成,SNMP服务和扩展代理DLL使用这些函数交换数据。

3、管理API概念:7个函数组成,管理应用程序调用这些函数发送请求,接受响应和陷入。

4、使用程序API:14各函数,分为存储器分配和数据管理两个组。

6.3扩展代理的实现(综合应用)

1、建立扩展代理动态链接库的方法

4个函数中snmpEetensionInit(扩展代理初始化和MIB对象注册)、snmpEetensionQuery(处理Get,GetNext,Set请求)、snmpEetensionTrap(从扩展代理收集Trap数据)出现在每一个扩展代理中,snmpEetensionInitEx(提供多个MIB对象注册)是任选的。

当扩展代理被SNMP服务装入后,首先调用入口函数,然后调用snmpExtensionInit(或snmpEetensionInitEx)完成必要的初始化功能。

n DDL入口函数:DLLmain实现

BOOL WINAPI Dllmain(HANDLE hDLL,DWORD dwreason,LPVOID lpReserved)

{

BOOL bReturn=TRUE

Switch (dwReason) 交换参数dwReason

{

case DLL-PROCESS-ATTACH: ;如果为DLL-PROCESS-ATTACH

ghDll=hDll;

ghEvent=CreatEvent(NULL,FAULSE,FALSE,NULL);

if(ghEvent= =NULL) ;如果初始化失败

bReturn=FALSE; ;DLL的装入夭折入口函数返回值FAULSE。

break;

case LL-THERAD-ATTACH: ;如果不是DLL-PROCESS-ATTACH

break; ;DllMain的返回植被系统忽略

case LL-THERAD-DETACH:

break;

case DLL-PROCESS-DETACH: ;当扩展代理被卸载时,值为。。。

CloseHandle(ghEvent); ;关闭句柄,释放内存

break;

default:

break;

}

return(bReturn);

}

n 初始化函数:DLL装入成功后就调用SnmpExtensionInit函数进行初始化操作。如果DLL 中没有这种初始化函数,则SNMP服务就在系统事件记录中写入一条消息,以后不再调用该扩展代理。

如果两个函数DLLmain和SnmpExtensionInit调用成功,SNMP服务就检查代理中是否有SnmpExtensionInitEx函数,如果有,则SNMP服务就反复调用这个函数,每次登记一个MIB 子树,直到所有扩展代理支持的MIB子树登记完毕,SnmpExtensionInitEx返回FALSE为止。SnmpExtensionQuery的作用是处理请求报文中的变量绑定对,生成应答报文(GetResponse)中的变量绑定对,并决定错误状态值。

2、安装、启动、测试扩展代理的方法:综合前面内容

3、MIB数据库的实现方法:将MIB数据库文件(. MIB)组织成一维数组,每个元素是结构类型MIBVARS。

6.4 陷入的实现(领会)

1、陷入的设计方法

代理的作用是检测陷入事件,收集陷入数据,发送陷入消息等。

陷入事件可分为两类:但状态事件,多状态事件。单状态事件:如用户击键,输入口令,SNMP 报文认证失败,数据被修改等可以用计数器跟踪的单状态事件;多状态事件:被监视的变量值在多个状态之间变换。

陷入的设计关系到两个决策问题:哪些事件可以引起陷入;陷入报文中应该包含哪些数据。如果基于已有的MIB,则可陷入事件都已确定了。如果对于企业专用MIB则要根据企业标准或设备特点决定。

陷入一般要分优先级别,区分通知性陷入和灾难性陷入。对于掉电等陷入具有高优先级。

陷入报文时轻量级的,值传达必要的管理信息。有效地管理模式应该是陷入制导的轮询。陷入可能是很紧急的报警,同时收集陷入数据不能占用太多的CPU时间,所以只要把必要的信息发送给管理站。

陷入信息的归宿是管理站的陷入记录,管理站通常有一个叫做陷入管理员的进程,负责把接收到的陷入信息写进陷入记录。同时陷入的格式也要充分考虑到信息的大小。

2、由扩展代理支持陷入的方法:用扩展代理实现陷入关系到两个函数snmpExtensionInit和snmpExtensionTrap。SnmpExtensionInit调用函数CreateEvent产生一个事件,用于把它支持的陷入句柄通知SNMP服务。如果失败返回FALSE。SnmpExtensionTrap为一个陷入收集数据,这些数据来自全局变量。

3、事件检测方法:主动轮询和被动等待

4、陷入的触发条件

6.5 SNMP管理应用程序接口(综合应用)

1、微软MIB编译器的作用:是把人工可读的MIB模块转换成程序可读的数据格式,产生的二进制文件MIB.BIN由管理应用程序使用。

2、管理API头文件的内容和作用:管理API使用的参数和数据类型包含在头文件MGMTAPI.H中。内容包括:

#include

#include

#ifdef-cplusplus

extrn”c”

#endif

3、管理API的功能n snmpMgrOpen:发送之前调用它打开SNMP代理的连接,句法如下:

LPSNMP-MGR-SESSION SNMP-FUNC-TYPE SnmpMgrOpen(代理地址,代理域,超时时间,重复次数),如

LPSNMP-MGR-SESSION lpSession

lpSession =snmpMgrOpen(“128.128.128.1”,”public”,1400,2)

n snmpMgrclose:关闭代理连接管套

BOOL SNMP-FUNC-TYPE SnmpMgrClose(LPSNMP-MGR-SESSION lpSession)

n snmpMgrRequest:这个函数可以发送Get,Getnext和Set请求报文。该函数是异步操作。句法如下:

SNMPAPISNMP-FUNC-TYPESNMPSnmpMgrRequest(lpSession,ASN-RFC1157-GETERQUEST, &VBList,nErrorStatus,nErrorIndex)

n snmpMgrStrToOid:利用MIB.bin中数据把对象标识符转变成等价的AsnObjectIdentifier类型。BOOL SNMP-FUNC-TYPE sNMPMgrStrToOid(

LPSTR pString,

AsnObjectIdentifier pOid

n snmpMgrOidToStr:与前一函数功能相反。

n snmpMgrGetTrap:SNMP接收的陷入报文交给这个函数,他被陷入服务周期的调用,以便轮训需要接收的陷入报文。

n snmpMgrTrapListen:在陷入服务和管理API之间建立命名管道,使的管理应用可以接受陷入报文。

6.6网络管理应用程序设计(综合应用)

1、管理应用程序类型

2、windows 环境下管理应用程序实现方法

软考网络管理员备考知识点汇总(二)

软考网络管理员备考知识点汇总(二) 网络管理员是软考中一门初级资格的考试科目。考试一共分为两门,上午下午各一门。为了让大家能顺利的备考,小编就一些网络管理员的一些学习知识点做了一个汇总,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黑客的攻击手段 涉及网络安全的问题很多,但最主要的问题还是人为攻击,黑客就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类群体。黑客的出现可以说是当今信息社会,尤其是在因特网互联全球的过程中,网络用户有目共睹、不容忽视的一个独特现象。黑客在世界各地四处出击,寻找机会袭击网络,几乎到了无孔不入的地步。有不少黑客袭击网络时并不是怀有恶意,他们多数情况下只是为了表现和证实自己在计算机方面 的天分与才华,但也有一些黑客的网络袭击行为是有意地对网络进行破坏。 黑客(Hacker)指那些利用技术手段进入其权限以外计算机系统的人。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活跃着这批特殊的人,他们是真正的程序员,有过人的才能和乐此不疲的创造欲。技术的进步给了他们充分表现自我的天地,同时也使计算机网络世界多了一份灾难,一般人们把他们称之为黑客(Hacker)或骇客(Cracker),前者更多指的是具有反传统精神的程序员,后者更多指的是利用工具攻击别人的攻击者,具有明显贬义。但无论是黑客还是骇客,都是具备高超的计算机知识的人。目前世界最着名的

黑客组织有美国的大屠杀2600(Genocide2600)、德国 的混沌计算机俱乐部(Chaos Computer Club)、北美洲的地下兵团(The Legion of the Underground)等。在国外,更多的黑客是无政府主义者、自由主义者,而在国内,大部分黑客表现为民族主义者。近年来,国内陆续出现了一些自发组织的黑客团体,有"中国鹰派"、"绿色兵团"、"中华黑客联盟"等,其中的典型代表是"中国红客网络安全技术联盟(Honker Union of China)",简称"H.U.C".其网址为https://www.360docs.net/doc/6616789074.html,. 黑客的攻击手段多种多样,下面例举一些常见的形式: 一、口令入侵 所谓口令入侵是指使用某些合法用户的账号和 口令登录到目的主机,然后再实施攻击活动。使用这种方法的前提是必须先得到该主机上的某个合法用户的账号,然后再进行合法用户口令的破译。 通常黑客会利用一些系统使用习惯性的账号的 特点,采用字典穷举法(或称暴力法)来破解用户的密码。由于破译过程由计算机程序来自动完成,因而几分钟到几个小时之间就可以把拥有几十万条记录的字典里所有单 词都尝试一遍。其实黑客能够得到并破解主机上的密码文件,一般都是利用系统管理员的失误。在Unix操作系统中,用户的基本信息都存放在passwd文件中,而所有的口令则经过DES加密方法加密后专门存放在一个叫 shadow的文件中。黑客们获取口令文件后,就会使用专

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管理信息系统文献综述 班级:信管11302 姓名:王丽健学号:201306609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管理信息系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将世界带人了知识经济时代。信息技术越来越成为新生产力的代表,建立一个优良的信息系统,有利于信息的处理。管理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随着当前信息化人才的分工细化,在专业培养方案中可以采取大专业中的不同培养方向。这既符合企业的不同需求,也符合因材施教的原则。 关键词: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方案建设的思考 引言 为了适应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需求,我校于2006年起开办了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本科专业。目前国内大多数院校都开设了该专业。为了提高所培养的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应用能力,我进行了积极的探索和研究。在美国大学的本科专业设置中,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是信息科学专业下的分支方向。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既要求学生学习管理类知识,又需要与信息技术有机的融合,因而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 一、专业培养方案更新的建设意见和思路 培养目标的细分和完善根据目前的培养方案,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专业的培养目标是培养企业信息化人才。在培养方向上可有以下三个方向。 l、企业管理信息系统方向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担当企业信息化中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和维护工作。目前大中型企业特别是在中外合资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管理信息系统被广泛使用。企业资源规划(ERP)的概念已经被广泛所接受。该方向应该以管理信息系统和企业资源规划为培养重点。利用目前管理学院与国内知名的企业管理软件制

造企业金蝶所共同建立的企业资源规划(ERP)的实验室,开展符合企业生产、经营实际的案例教学,特别是重视企业资源规划(ERP)的课程设计,要求学生在校期间要熟练掌握ERP的使用,了解企业运作的业务流程,并对其中的某个流程如产品生产、供应链管理等相当熟悉。 2、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培养目标是培养可以担当企业中或专业汀服务机构的网络安全和网络管理工作的人才。现在越来越多的企业运用网络技术开展生产经营活动。而来自企业内外部的信息安全威胁已经为企业的正常运作埋下了隐患。大部分建立了自身网站的企业缺乏网络人侵防御机制,没有响应的安全策略和措施,一旦遭到黑客的人侵,企业的重要信息将泄漏,并给企业造成巨大的损失。另一方面企业的内部网络(D扛RENET)也需要进行严格管理,对网络的运行进行维护和管理。作为企业中的网络管理员,应合理调配资源,控制企业中的不良访问。伴随着企业信息化的进程,不少企业开始采用远程分销体系,例如温州的美特斯·邦威集团公司采用了远程分销体系给企业带来了明显的经济效益。总部远程调控,实时掌握各门店的销售信息、库存信息、财务信息等,并加以综合分析。而这一切都归功于企业虚拟网(VrN)因而在该方向的培养中应该以计算机网络、企业网络应用和网络安全为重点。建设相应配套的先进网络技术和网络安全实验室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这将有利于学生在实验室中就可以直接以企业的实际运作方式进行网络管理的模拟,以及网络信息安全的实践学习。 3、多媒体技术信息管理和信息系统管理专业的培养不能拘泥于既定的课程体系,也要适应当前形势发展的需要。网络传输技术飞速发展,目前正处nN4向正佰的过渡中,因此多媒体技术在新的网络条件下又有了新的发展动向。流媒体点播已成为当前的热点并成为一种新的网络盈利模式。而月少6H动画的风靡更证明多媒体技术成为了网络经济的新动力,并形成了产业。应充分考虑社会的需求而进行调整,在教学中应把最新的技术发展趋势介绍给学生,并引导学生从事多媒

计算机网络期末考试题

1《计算机网络》课程期末考试卷A 卷) 第一题,单选15×2分=30分 1,当某个路由器发现接收到的IP 数据报的检验和有差错时,应如何处理( )。 A 缓存 B 报错 C 丢弃 D 重传。 2,为了解决IPv4地址耗尽问题,可以采取( )方式、子网掩码和IPv6等技术。 A 、 DHCP B 、 CI DR C 、VLAN D 、DNS 3,一个UDP 用户数据报的数据字段为6192字节。在链路层要使用以太网传送,应当划分( )个IP 数据报片,第一个片偏移字段的值为0,试问第三个偏移字段的值( )。 A 6 370 B 6 185 C 5 370 D 5 185 4, 假定TCP 在开始建立连接时,发送方设定超时重传时间RTO=6秒。当发送方收到对方的连接确认报文段时,测量出RTT 样本值为1.5秒。试计算现在的RTO 值( )。(注:RTO=RTTs+4×RTTd, 当第一次测量到的RTT 样本时,RTTs 值就取所测到的RTT 的值,RTTd 的值就取测量到的RTT 值得一半。) A 4.5秒 B 4.75秒 C 5.0秒 D 6.0 秒 5,下列条件下计算报文时延和分组交换时延,要传送的报文共M (bit ),从源站到目的站共经过k 段链路,每段链路的传播时延为D(s),数据率为R(bit/s)。在分组交换时分组长度为P(bit),且各结点的排队时间可忽略不计。则分组交换的时延为( )。 A M/R+(k-1)*P/R +k* D B M/R+(k-1)*P/R +(k-1)* D C M/R+k*P/R +k* D D M/R+k* D 6,假设一个UDP 用户数据报的首部的十六进制表示是:01 10 00 51 01 0C E2 17。试求源此UDP 的总长度,___________。 A 17 B 81 C 268 D 272 7,哪个是TCP 服务的特点:( )。 A TCP 服务使用与IP 服务完全不同的新思路,它力求使网络生存性好和对网络的控制功能分散,因而只能要求网络提供尽最大努力的服务,可靠通信应当有用户主机来保证。 B 提供面向数据流的通信服务。 C 每个分组独立选择路由。 D TCP 提供部分IP 寻址的功能。 8,有如下的四个/24地址块,172.16.156.100/24,172.16.157.111/24。172.16.158.112/24,172.16.159.113/24,进行最大可能的聚合,结果是( )。 A 172.16.156.100/22 B 172.16.157.111/23 C 172.16.158.0/24 D 172.16.159.0/25 9,下列关于运输层端口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 A 路由器可根据端口号进行转发 B 端口号不仅仅具有本地意义 C 端口是交换机用来进行转发的标识 D 若没有端口,运输层就无法知道数据应当交付给应用层的哪一个进程 10,有关TCP 协议首部字段的意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窗口(Win ),用于流量控制,表明发送本报文段的一方的发送能力。 B 序号(Seq ),2个字节,TCP 用于对传送的字节流中的每个字节顺序编号。 C 确认号(Ack ),其值一般为对方发来的报文段序号(Seq )+1 D 校验和(FCS ),跟UDP 一样,仅仅对首部进行校验。 11,网卡的最主要的作用是( )。 A 实现数据链路层协议 B 串并行数据的转换 C 缓存收发数据帧 D 提供驱动接口 12, 一个3680bit 长的TCP 报文传到IP 层,加上160bit 的首部后成为IP 数据报。下面的互联网由两个局域网通过路由器连接起来。但第二个局域网所能传送的最长数据帧中的数据部分只有1500bit (例如以太网)。因此数据报在路由器必须进行分片。试问第二个局域网向其上层要传送__________比特的数据(这里的“数据“当然指的是局域网看见的数据)。 A 3680 B 4160 C 4320 D 4480 学院专业班级姓名学号

计算机网络安全毕业论文范文

浅谈计算机网络安全现状与防护策略 提要互联网技术在给人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针对这些问题,本文提出一些网络信息安全防护方法和策略。 关键词:计算机网络;信息安全;网络入侵 近年来,互联网技术在全球迅猛发展,信息化技术在给人们带来种种物质和文化生活享受的同时,我们也正受到日益严重的来自网络的安全威胁,诸如网络的数据窃贼、黑客的侵袭、病毒发布者,甚至系统内部的泄密者。尽管我们正在广泛地使用各种复杂的软件技术,如防火墙、代理服务器、侵袭探测器、通道控制机制等,但是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在发展中国家,网络安全都对社会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如何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网络信息的安全,已成为一个重要问题。 一、网络存在的安全威胁分析 1、计算机病毒。有些计算机网络病毒破坏性很大,如“CIHH病毒”、“熊猫烧香病毒”,可谓是人人谈之而色变,它给网络带来了很严重的损失。 2、内部、外部泄密。内网中根据IP地址很容易找到服务器网段,这样就很容易运用ARP欺骗等手段攻击。 3、逻辑炸弹。逻辑炸弹是在满足特定的逻辑条件时按某种不同的方式运行,对目标系统实施破坏的计算机程序。 4、黑客攻击。这类攻击又分为两种:一种是网络攻击。即以各种方式有选择地破坏对方信息的有效性和完整性;另一种是网络侦察,它是在不影响网络正常工作的情况下,进行截取、窃取、破译以获得对方重要的机密信息。 5、系统漏洞的威胁。网络软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的无缺陷和无漏洞的,这些漏洞和缺陷恰恰是黑客进行攻击的首选目标。 二、计算机网络系统安全策略 1、网络物理安全策略。计算机网络系统物理安全策略的目的是保护计算机系统、网络服务器、网络用户终端机、打印机等硬件实体和通信链路免受自然灾害、人为破坏和攻击;验证用户的身份和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 网络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主要用以内部人员的上网行为进行管理,对其所发布的信息进行审计,防止不良信息散发到互联网上,阻止学生访问不良网站,阻断不必要的网络应用,合理利用网络资源,创造一个绿色的上网环境。 技术要求如下: 1、产品基本要求: 产品部署产品可通过旁路、透明桥接、网关三种对网络数据流进行采集、分析和识别, 实时监视网络系统的运行状态,记录网络事件、发现安全隐患,并对网络活动的相关信息进行存储、分析和协议还原; 在旁路方式下,系统可以支持多个网口同时采集数据。 产品资质必须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的《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专用产品销售许可 证》,通过以下检测标准: 1) GA658-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信息代码 2) GA659-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数据交换格式 3) GA660-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上网服务场所端功 能要求 4) GA661-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远程通讯端功能要 求 5) GA663-2006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统远程通讯端接口技 术要求

6) MSTL_JBZ_04-024 互联网公共上网服务场所信息安全管理系列标准检验实 施细则 网络接口产品为硬件形态具有2个以上1000M网络接口 2、系统封堵功能: 系统提供的不良网站1、系统提供百万条以上网址列表,并支持网址库的自动在线升级; 数量和分类 2、网址库具有不良网站的分类,包括不良言论、暴力、毒品、色情等不良网址。用户可以自定义网站支持用户根据学校内部的网络应用特点自行定义网站分类和网站站点,系统可分类以对自定义的网站进行按管理策略进行封堵或放行等监控。对IM类软件的控管 IM类协议的识别: QQ |--文件传输 |--音视频 |--网络硬盘 |--游戏 |--远程协助 |--聊天 MSN |--聊天 |--文件传输 |--音视频 |--游戏 Yahoo |--文件传输 |--视频

2015年_2016年_2《计算机网络管理》期末复习试题

2014-2015-2《计算机网络管理》期末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用户通过网络管理接口与_____________交互作用,监视和控制网络资源。()A.管理支持软件 B.管理专用软件 C.用户支持软件 D.用户专用软件 2.在OSI参考模型中,不同站点相同层之间通信的基本单位称为( )。 A. PDU B. PCI C. SDU D. ICI 3.令牌环网络中( A ) A.无冲突发生 B.有冲突发生 C.冲突可以减少,但冲突仍然存在 D.重载时冲突严重 4、________的目的是实时地监视网络通信资源的工作状态和互联模式,并且能够控制和修改通信资源的工作状态,改变它们之间的关系。() A.视图管理 B.拓扑管理 C.软件管理 D.事故报告管理 5、当路由器启动一条新的通信链路时发送() A.链路状态更新报文 B.数据库描述报文 C.链路状态应答 D.链路状态请求报文 6、面向连接的服务意味着_________的提交。 A.不保证可靠和顺序 B.不保证可靠,但保证顺序 C.保证可靠,但不保证顺序 D.可靠、顺序 7.国家军队部门的军网属于()。 A.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的公用网络 B.以分组交换为基础的专用网络 C.以电路交换为基础的公用网络 D.以电路交换为基础的专用网络 8.网络协议主要由()组成 A.数据格式、编码、信号电平 B.数据格式、控制信息、速度匹配

C.语法、语义、同步 D.编码、控制信息、同步 9、MIB-2功能组中,___________提供了关于ECG路由器发送、接收的EGP报文的信息以及关于EGP邻居的详细信息等。() A.TCP组 B.传输组 C.UDP组 D.EGP组 10、SNMPv1的安全机制是() A.验证用户名 B.验IP地址 C.验证协议 D.验证团体名 11.DNS实现的是() A.域名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 B.MAC地址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 C.计算机名称与MAC地址之间的映射 D.工作组名称与IP地址之间的映射 12.以下IP地址,可以直接用于Internet通信的是() A.10.32.27.5 B.218.94.97.23 C.172.16.28.254 D.192.168.1.10 13、如果团体成员的访问模式为reAD-only,则具有同一团体形象的管理站对视阈中所有对角能以_________方式访问。( ) A.read-only B.read-write C.write-only D.not-ACCessiBle 14、Set命令中,"询问"使用的命令是() A.GetReust B.GetResponse C.GetNextRequest D.SetResquest 15.用HDLC进行通信时,如果要发送一组十六进制的数3F,则在发送(发送顺序先高位后低位)时,发送端需将它转换成以下哪一种形式后再发送()。 A. 001011111 B. 001111101 C. 001101111 D. 011111010 16.以下关于计算机局域网的说明,不正确的是( B ) A.共享介质的网络 B. 是一种广播类型的网络 C. 属于分组交换网络 D. 属于电路交换网络

关于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论文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浅议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化

关于计算机网络工程的论文计算机网络工程论文: 浅议工程项目管理计算机网络化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公路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正日益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公路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的技术、经济活动,具有流动性强、协作性高、周期长、受外界干扰及自然因素影响大等特点,同时涉及到众多的社会主体和多变的自然因素,会受到物质、技术条件的制约。因此,如何加强项目施工现场管理、将施工各要素进行高效、合理地安排,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有组织、有计划、有秩序地开展施工,实现工程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环保目标,已成为公路施工人员普遍关注的焦点。 而当今世界正经历着一场信息革命,信息已成为人类赖以生存的重要资源。信息的流通离不开通信,信息的处理离不开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正是计算机技术与网络技术密切结合的产物。信息的社会化、网络化、全球经济的一体化,无不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巨大影响。网络使人类的工作方式、学习方式乃至思维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我们的工程项目管理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应用成了现代项目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1 施工项目管理概述 对于路桥施工单位,项目管理一般是指狭义的概念,即只包括工程项目的施工过程,施工及结算过程结束其管理活动也结束。施工项目管理是由施工企业对施工项目进行的管理,以施工项目为管理对象,以项目经理责任制为中心,以合同为依据,按施工项目的内在规

律,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对各生产要素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指导、控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的过程。它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施工项目的管理者是施工企业。建设单位(业主)和设计单位都不进行施工项目管理。监理单位只把施工单位作为监督对象,虽与施工项目有关,但不能算作施工项目管理。 1.2 施工项目管理的对象是施工项目。施工项目管理的周期也就是施工项目的生命周期,包括工程投标、签订工程项目承包合同、施工准备、施工及交工验收等。施工项目具有的多样性、固定性及庞大性的特点给施工项目管理带来了特殊性,施工项目管理的主要特殊性是生产活动与市场交易活动同时进行;先有交易活动,后有产成品,买卖双方都投入生产管理,生产活动和交易活动很难分开。所以施工项目管理是对特殊的商品、特殊的生产活动,在特殊的市场上,进行的特殊的交易活动的管理,其复杂性和艰难性都是其它生产管理所不能比拟的。 1.3 施工项目管理的内容是在一个长时间进行的有序过程之中,按阶段变化的。每个工程项目都按施工程序进行,管理者需根据施工项目管理时间的推移带来的施工内容的变化,必须做出规划、提出措施、进行有针对性的动态管理,并使资源优化组合,以提高施工效率和施工效益。 1.4 施工项目管理要求强化组织协调工作。由于施工项目的生产活动的单件性,参与施工人员流动性大,需采取特殊的流水方式,组

四川师大-网络管理与维护实验报告

四川师范大学 实验报告册院系名称:计算机科学学院 课程名称:网络管理与维护 实验学期:2016 年至2017 年第 1 学期 专业班级:XXX 姓名:XXX 学号:XXXXXX 指导教师:XX老师 实验最终成绩:

计算机科学学院20XX级 5 班实验名称:网站管理与维护 姓名:XXX 学号: XXXXXX 指导老师:XXX老师实验成绩:_____ 实验一双绞线制作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熟悉双绞线的制作 明确双绞线的顺序 二、实验内容 网线有两种标准分别为:T568A 、T568B,两边使用同样标准的线称为直通线。以前早期用于PC到HUB普通口,HUB普通口到HUB级连口之间的连接。两边使用不同样标准的线称为级联线。以前早期用于PC到PC,HUB普通口到HUB普通口之间的连接。目前的PC基本已经使用了自动识别的模式也可以使用直通线的方式进行通讯。(实际上在10M 100M网络中,仅仅使用12 36 这四根线。) EIA/TIA 568A的标准制作接头方式(绿白,绿,橙白,蓝,蓝白,橙,棕白,棕)和(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 三、实验主要流程、基本操作或核心代码、算法片段(该部分如不够填写,请另加附页) 1、EIA/TIA 568B的标准制作接头的方式:(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巧记为:橙白橙绿白蓝蓝白绿棕白棕、先双后单 2、非屏蔽的网线一般有根线头请将其保留,为了以后好剥线皮,做好的网线不经常拔插是不太会坏的,问题就是有些时候我们要去拔插,会是水晶头的卡扣处断裂。所以保留线头还是有一定的必要的。当然你说有剪刀也是很好剥皮的,那就看个人的喜好了。 摆好位置之后将网线摆平捋直,使用剥线钳或剪刀将其切齐,当然压线钳通常也有不过如果有条件的话还是使用别的会比较顺手,确保切的整齐,切的不齐放进去也要齐,放进去不齐也要保证线皮会被水晶头的铜片割破碰到铜丝。 3、切的长度约剩15mm左右,将排序好的双绞线的一并放入RJ45接头内,关键的一步来了就是放进水晶头后不要放松还是要用力将其顶住,另一只手开始使用压线钳压水晶头,单手基本压下后使用双手下压,尽量做到一步到位,这样压出来的水晶头才较好,(一般第一只引脚内应该放橙白色的线,其余类推,不过我们是做直通线的那么只要相同即可)。 4、使用测线器可以检测是否制作了一根可以使用的网线,将测线器两端各接水晶头,两端接如果亮的顺序一致即可。反之,那么就再看一边看看哪里有做的不行的地方好好检讨一下。 四、实验结果的分析与评价(该部分如不够填写,请另加附页) 通过本次实验,加深了对计算机网络设备的认识,学习到网络设备连接的基本知识,也学习到网线的连接方法和测试方法。 注:实验成绩等级分为(90-100分)优,(80-89分)良,(70-79分)中,(60-69分)及格,(59分)不及格。

软考网络管理员备考知识点汇总(一)

软考网络管理员备考知识点汇总(一) 网络管理员是软考中一门初级资格的考试科目。考试一共分为两门,上午下午各一门。为了让大家能顺利的备考,小编就一些网络管理员的一些学习知识点做了一个汇总,希望对大家能有所帮助。 网络安全基本要素 网络安全包括五个基本要素:机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可控性与可审查性。 机密性:确保信息不暴露给未授权的实体或进程。 完整性:只有得到允许的人才能修改数据,并且能够判别出数据是否已被篡改。 可用性:得到授权的实体在需要时可访问数据,即攻击者不能占用所有的资源而阻碍授权者的工作。 可控性:可以控制授权范围内的信息流向及行为方式。 可审查性:对出现的网络安全问题提供调查的依据和手段。 网络安全威胁 一般认为,目前网络存在的威胁主要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1)非授权访问:没有预先经过同意,就使用网络或计算机资源则被看作非授权访问,如有意避开系统访问控制机制,对网络设备及资源进行非正常使用,或擅自扩

大权限,越权访问信息。它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假冒、身份攻击、非法用户进入网络系统进行违法操作、合法用户以未授权方式进行操作等。 (2)信息泄漏或丢失:指敏感数据在有意或无意中被泄漏出去或丢失,它通常包括:信息在传输中丢失或泄漏、信息在存储介质中丢失或泄漏以及通过建立隐蔽隧道等窃取敏感信息等。如黑客利用电磁泄漏或搭线窃听等方式可截获机密信息,或通过对信息流向、流量、通信频度和长度等参数的分析,推测出有用信息,如用户口令、帐号等重要信息。 (3)破坏数据完整性:以非法手段窃得对数据的使用权,删除、修改、插入或重发某些重要信息,以取得有益于攻击者的响应;恶意添加,修改数据,以干扰用户的正常使用。 (4)拒绝服务攻击:它不断对网络服务系统进行干扰,改变其正常的作业流程,执行无关程序使系统响应减慢甚至瘫痪,影响正常用户的使用,甚至使合法用户被排斥而不能进入计算机网络系统或不能得到相应的服务。 (5)利用网络传播病毒:通过网络传播计算机病毒,其破坏性大大高于单机系统,而且用户很难防范。 网络安全控制技术 为了保护网络信息的安全可靠,除了运用法律和管理手段外,还需依靠技术方法来实现。网络安全控制技术目前有:防火墙技术、加密技术、用户识别技术、访问控制

武汉理工大学网络教育-管理信息系统-网上作业习题答案

单选题 1. 系统设计阶段的工作是() (A) 生成逻辑模型 (B) 调查分析 (C) 将逻辑模型转换成物理模型 (D) 系统实施 难度:较易分值:1.0 2. 系统设计报告的主要作用是作为()的依据。 (A) 系统规划 (B) 系统分析 (C) 系统实施 (D) 系统评价 难度:较易分值:1.0 更多试题及答案+扣二九七九一三九六八四3. 为数据仓库提供最底层数据操作的数据库系统及外部数据的是( ) (A) 数据元 (B) 纪录 (C) 数据源 (D) 原始文件 难度:较易分值:1.0 4. 那些检查网络系统完整性和完全性的人是()

(A) 黑客 (B) 管理员 (C) 用户 (D) 系统分析员 难度:较易分值:1.0 5. E—R模型属于( ) (A) 信息模型 (B) 层次模型 (C) 关系模型 (D) 网状模型 难度:较易分值:2.0 6. 不属于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的实现方法是() (A) 直接地址法 (B) 相对键法 (C) 杂凑法 (D) 分块法 难度:较易分值:1.0 7. 一个组织在做战略规划的时候,其方向和目标是由()确定的 (A) 项目负责人的观点 (B) 外部的环境 (C) 经理的长处与抱负

(D) 多方面综合考虑的结果 难度:较易分值:1.0 8. ()不是MRP依据的关键信息 (A) MPS (B) 金融信息 (C) BOM (D) 库存信息 难度:较易分值:1.0 9. 数据仓库中的数据面向( ) (A) 主题 (B) 应用 (C) 决策 (D) 管理 难度:较易分值:1.0 10. 管理组织按其层次与幅度的关系可分为金字塔结构和() (A) 直式结构 (B) 矩阵结构 (C) 扁型结构 (D) H型结构 难度:较易分值:1.0 11. 常用的保密技术不包括( ) (A) 防侦收

计算机毕业论文浅谈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浅谈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 摘要:随看计算机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复杂性的增加,网络管 理在计算机网络系统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本文在简单介绍计算 机网络管理协议的基础上,介绍了目前常见的两种网络管理模式。关键字:计算机网络管理WEB AbstractAlong with the scale expansion and increase of the computer network, the network management is more and more important in the computer network system status. This article first introduced 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agreement in the simple, then introduced common two kinds of network management pattern at present.Keywords:computer network management WEB一、网络管理技术概述 1.网络管理技术的现状 网络管理这一学科领域自20世纪80年代起逐渐受到重视,许多 国际标准化组织、论坛和科研机构都先后开发了各类标准、协议 来指导网络管理与设计,但各种网络系统在结构上存在着或大或 小的差异,至今还没有一个大家都能接受的标准。当前,网络管 理技术主要有以下三种:诞生于Internte家族的SNMP是专门用 于对Internet进行管理的,虽然它有简单适用等特点,已成为当 前网络界的实际标准,但由于Internet本身发展的不规范性,使SNMP有先天性的不足,难以用于复杂的网络管理,只适用于 TCP/IP网络,在安全方面也有欠缺。已有SNMPv1和SNMPv2两种 版本,其中SNMPv2主要在安全方面有所补充。随着新的网络技术 及系统的研究与出现,电信网、有线网、宽带网等的融合,使原 来的SNMP已不能满足新的网络技术的要求;CMIP可对一个完整的网络管理方案提供全面支持,在技术和标准上比较成熟.最大的优 势在于,协议中的变量并不仅仅是与终端相关的一些信息,而且 可以被用于完成某些任务,但正由于它是针对SNMP的不足而设计

计算机软考网络管理员试题及答案汇总

计算机软考网络管理员试题及答案汇总

计算机软考网络管理员试题及答案1 1.IP地址中,B类地址的范围(C) A.63到127 B. 64到128 C. 128到191 D. 127到192 2.ATM(异步传输模式)的参考模型包含三个平面,它们是(A) A.用户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 B.用户平面操作平面控制平面 C.操作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 D.用户平面操作平面管理平面 3.决定网络使用性能的关键因素是(C) A.网络拓扑结构 B.网络传输介质 C.网络操作系统

D.网络软件 4.授予专利权的创造和实用新弄应当具备条件是(C) A.新颖性 B.实用性 C.其它三项都应具备 D.具有创造性 5.PCI总路线可用于32位或64位系统,采用总线时钟能够是33MHz和66MHz,当采用66MHz总线时钟工作于64位系统时,其数据传输速率为(A)Mb/s. A.528 B.264 C.1056 D.132 6.一条SCSI总线最多能够连接(A)台设备 A.8

B.4 C.2 D.1 7.采用时分多路复用技术时,输入到多路复用器的信号一般是(D) A.数字模拟混合信号 B.数字信号或模拟信号 C.模拟信号 D.数字信号 8.局域网中两种主要的介质访问方式是(B) A.直接方式和间接方式 B.竞争方式和C令牌方式 C.数据报和虚电路 D.数据报和包方式 9.下列IP中,(C)不是InterNIC保留的PrivateIP A.172.16.0.0

B.10.0.0.0 C.202.102.128.68 D.192.168.0.0 10.一般IP地址10.0.0.0对应的子网掩码为(D) A.126.19.0.12 B.255.255.0.0 C.255.240.0.0 D.255.0.0.0 11.IP地址为131.107.16.200的主机处于 (A)类网络中 A.B类 B.C类 C.A类 D.D类

计算机网络管理论文

计算机网络管理 姓名:刘安吉 系别:信息系 专业:网络一班

论文关键词:网络管理功能;帐户管理;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防火墙 论文摘要:当前计算机网络的发展特点规模不断夸大,复杂性不断增加,异构性越来越高。如果不能高效的对网络系统进行管理,就很难保证提供一个令人满意的服务。网络管理通过网络管理系统平台,对计算机网络进行配置管理;故障管理;性能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以先进的技术来减少网络出现的一些故障,提高网络的稳定性同时也给网民带来方便。 The paper:complexity, heterogeneous sex more and more high. If can't efficient to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it is very difficult to guarantee to provide a satisfactory service. Network management through the network management system platform, the computer network 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Fault management;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afety management; Billing management. With advanced technology to reduce the network some unexpected fault, improve the stability of the network and Internet users, bring convenience 一、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 1、配置管理是最基本的网络管理功能,它负责网络的建立、业务的展开,以及配置数据的维护 配置管理功能主要包括资源清单管理、资源开通,以及业务开通。资源清单的管理是所有配置管理的基本功能,资源开通是为满足新业务需求及时地配备资源,业务开通是为端点用户分配业务或功能。配置管理的对象为中继网、公共电话交换网、专用网、业务网或用户网。 2、故障管理保证网络资源的无障碍、无错误的运营状态 包括障碍管理、故障恢复和预防保障。障碍管理的内容有告警、测试、诊断、业务恢复、故障设备更换等。预防保障为网络提供自愈能力,在系统可靠性下降、业务经常受到影响的准故障条件下实施。 3、性能管理保证有效地运营网络和提供约定的服务质量 性能管理中的测量结果是规划过程和资源的开通过程的主要的输入,以告知现实的或即将发生的资源不足。与保障管理一样,性能管理在提取它的监视结果和指挥网络控制信息时,依赖配置管理的资源清单。在发现网络性能严重恶化时,性能管理要与故障管理互通。 4、安全管理采用信息安全措施保护网络中的系统、数据及业务 安全管理与其他管理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安全管理要调用配置管理中的系统服务对网络中的安全设施进行控制和维护。当在网络中发现安全方面的故障时,要向故障管理通报安全故障事件以便进行故障诊断和恢复。安全管理功能还要接受计费管理发来的与访问权限有关的计费数据访问事件通报。 5、计费管理根据业务及资源的使用记录制作用户收费报告确定网络业务和资源的使用费用,计算

网络管理员教程笔记

第1章故障处理方法 一、网络的复杂性 一般网络包括路由、拨号、交换、视频、WAN(ISDN、帧中继、ATM、…)、LAN、VLAN、… 二、故障处理模型 1、界定问题(Define the Problem) 详细而精确地描述故障的症状和潜在的原因 2、收集详细信息(Gather Facts)R>信息来源:关键用户、网络管理系统、路由器/交换机 1)识别症状: 2)重现故障:校验故障依然存在 3)调查故障频率: 4)确定故障的范围:有三种方法建立故障范围 ? 由外到内故障处理(Outside-In Troubleshooting):通常适用于有多个主机不能连接到一台服务器或服务器集 ? 由内到外故障处理(Inside-Out Troubleshooting): ? 半分故障处理(Divide-by-Half Troubleshooting) 3、考虑可能情形(Consider Possibilities)考虑引起故障的可能原因 4、建立一份行动计划(Create the Action Plan) 5、部署行动计划(Implement the Action Plan) 用于纠正网络故障原因。从最象故障源处,想出处理方法每完成

一个步骤,检查故障是否解决 6、观察行动计划执行结果(Observe Results) 7、如有行动计划不能解决问题,重复上述过程(Iterate as Needed) 三、记录所做修改 在通过行动计划解决问题后,建议把记录作为故障处理的一部分,记录所有的配置修改。 第2章网络文档 一、网络基线 解决网络问题的最简单途径是把当前配置和以前的配置相比较。基线文档由不同的网络和系统文档组成,它包括: ? 网络配置表 ? 网络拓扑图 ? ES网络配置表 ? ES网络拓扑图 创建网络的注意事项: 1)确定文档覆盖的范围; 2)保持一致:收集网络中所有设备的相同信息; 3)明确目标:了解文档的用途; 4)文档易于使用和访问; 5)及时维护更新文档。 二、网络配置表

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网络信息系统管理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公司网络管理,确保公司网络及信息平台安全、可靠、稳定地运行,并充分利用公司网络资源,营造良好的办公网络环境,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适用于公司网络设备、服务器、视频会议系统、计算机硬件、服务器硬件、软件、OA平台、人力资源系统、EMES系统等日常管理、维护工作。 第二章名词解释 第三条网络信息系统是指由网络设备、各类网络线路、服务器、计算机及其相关和配套的设备、设施、OA平台、人力资源系统、EMES 系统(包括打印机、传真机、复印机等办公器材;视频会议系统设备等硬件、软件系统)构成的网络体系。 第四条网络设备是指在网络中起连接终端设备、网段作用并支持网络数据交换、传输的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 第五条终端设备是指接入公司网络,可由用户直接使用的设备。(如:电脑、投影、视频电视等) 第六条网络信息系统硬件(以下简称网络硬件)是指网络设备、各类网络线缆、终端设备及其相关配套设备、设施。 第七条网络信息系统软件(以下简称网络软件)是指支持网络硬件正常运行的内部配置信息和实现网络功能的应用软件。(如:路由器管理配置信息、服务器、计算机操作系统、EMES系统程序、数据库配

置信息等)。 第三章管理职责 第八条各公司网络管理员是管理网络信息系统,推进企业信息化工作的职能管理人员,其基本职责包括: 一、负责公司信息化建设工作,包括政策宣传、新技术研究推广、人员培训、需求调研、计划、规划方案制订、项目实施等。 二、负责公司网络信息系统的管理、维护,包括OA平台、EMES 系统等帐号的申请和开通。 三、负责公司接入互联网的管理,包括入网申请的审核、入网技术措施的确定、接入设备的管理等。 四、负责公司网络安全措施的制定、实施、监控、管理及对本公司员工关于网络安全知识的教育培训。 第九条网络信息系统的网络硬件、网络软件和附属设备属于公司所有,不属于部门及个人所有,各部门、各岗位必须配合网络管理部门对网络信息系统资源进行统一调配、管理。 第四章网络硬件编码及管理 第十条网络硬件是整个网络管理系统正常运行的基础部件,为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系统体系,明确网络信息系统结构模型及管理体系,网络硬件管理实行编码标识与文档相结合的管理方式;各公司网络管理人员对接入网络的主要硬件设备、线路、终端设备进行编码标识并建立相关文档,具体包括 一、光缆标记及文档要求: 1、对于光缆编码采用四级7位英文字母与数字混合制编码:

计算机网络期末复习

计算机网络复习题 Ch1 网络概论 1.计算机网络:把不同地理范围内若干台具有独立处理能力的计算机通过传输介质连接在 一起,并配备以完备的网络操作系统,使之能数据传输、设备共享。 2.网络协议:为进行网络中的数据交换而建立的规则、标准或约定。组成三要素:语法、 语义、同步。 3.实体:表示任何可发送或接受信息的硬件或软件进程。 4.分组交换:是一种存储转发的交换方式,将用户的报文划分成一定长度的分组,以分组 为存储转发,每个数据段前加上首部构成分组。 5.数据报服务:由网络层提供,简单灵活、无连接、尽最大努力交付。每个分组都携带完 整的源、目的主机地址信息,独立传送,选择最佳输出线,直至传完为止。 6.时延:是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甚至比特)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 所需的时间。(越短越好) 7.吞吐量:表示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越大越好) ●计算机网络的简单定义是一些相互连接的、自治的计算机的集合。 ●在网络边缘的端系统中运行的程序之间的通信方式通常可划分为两大类:C/S模式和 P2P模式。 ●客户是服务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提供方。协议是水平的,服务是垂直的。 ●计算机网络是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结合的产物。 ●从网络的作用范围进行分类,计算机网络可以分为:LAN(局域网)、W AN(广域网) 和MAN(城域网)等。 ●把网络按数据交换方式进行分类可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电路 交换方法在实时性方面优于其它交换方式。 ●随着电信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国际上出现了所谓“三网合一”的趋势,三网指:电信网、 有线电视网络、计算机网络。 ●国际性组织ISOC对Internet进行全面管理,它下面的技术组织IAB负责管理有关协议 的开发。所有Internet标准都是以RFC的形式在网上发表,它的意思是请求评论。 ●计算机网络通信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间歇性、突发性。 ●带宽本身是指信道能传送信号的频率范围,也就是可以传送信号的高频与低频之差。在 计算机网络中,带宽常用来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 ●OSI的会话层处于运输层提供的服务之上,为表示层提供服务,会话层的主要功能是会 话管理。 ●表示层主要用于处理两个通信系统间信息交换的表示方式。它包括数据格式变换、数据 加密与解密、数据压缩与恢复等功能。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及其应用论文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及其应用论文 摘要:本文首先介绍了WBM基于WEB 的网管系统管理模式的三层体系结构,然后介绍了网管系统的体系结构,最后重点阐述了网络拓扑自动发现算法。作者根据实际的应用 情况对其进行了一定的改进,增强了系统对网络拓扑的自动发现能力。 关键词:网络管理网间控制报文协议ICMP WBM 论文正文: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及其应用 网络管理的目的就是确保一定范围内的网络及其网络设备能够稳定、可靠、高效地运行,使所有的网络资源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达到用户预期的要求。过去有一些简单的工 具用来帮助网管人员管理网络资源,但随着网络规模的扩大和复杂度的增加,对强大易用 的管理工具的需求也日益显得迫切,管理人员需要依赖强大的工具完成各种各样的网络管 理任务,而网络管理系统就是能够实现上述目的系统。 1 WBM 技术介绍 随着应用Intranet的企业的增多,同时Internet技术逐渐向Intranet的迁移,一 些主要的网络厂商正试图以一种新的形式去应用M I S 。因此就促使了W e b W e b - B a s e dManagement网管技术的产生[2]。它作为一种全新的网络管理模式—基于Web的网络管理模式,从出现伊始就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以其特有的灵活性、易操作性等特点 赢得了许多技术专家和用户的青睐,被誉为是“将改变用户网络管理方式的革命性网络管 理解决方案”。 WBM融合了Web功能与网管技术,从而为网管人员提供了比传统工具更强有力的能力。WBM可以允许网络管理人员使用任何一种Web浏览器,在网络任何节点上方便迅速地配置、控制以及存取网络和它的各个部分。因此,他们不再只拘泥于网管工作站上了,并且由此 能够解决很多由于多平台结构产生的互操作性问题。WBM提供比传统的命令驱动的远程登 录屏幕更直接、更易用的图形界面,浏览器操作和W e b页面对W W W用户来讲是非常熟 悉的,所以WBM的结果必然是既降低了MIS全体培训的费用又促进了更多的用户去利用网 络运行状态信息。所以说,WBM是网络管理方案的一次革命。 2 基于WBM 技术的网管系统设计 2.1 系统的设计目标 在本系统设计阶段,就定下以开发基于园区网、Web模式的具有自主版权的中文网络 管理系统软件为目标,采用先进的WBM技术和高效的算法,力求在性能上可以达到国外同 类产品的水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