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机械运动

第二节机械运动
第二节机械运动

第二节机械运动

适用学科物理适用年级八年级

适用区域教科版课时时长(分钟)60

知识点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的时候选择参照物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机械运动,知道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的时候选择参照物的重要性;

2.学会判断在选择不同参照物时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了解运动的相对

性;

3.会计算速度

教学重点 1.学会判断在选择不同参照物时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了解运动的相对性;

2.会计算速度

教学难点 1.学会判断在选择不同参照物时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了解运动的相对性;

2.会计算速度

教学过程

一、复习预习

1.长度单位有:km,m,cm,mm

2.时间单位有:h,min,s

3.长度的测量

4.误差的理解

二、知识讲解

1.课题引入:

看书上两张图,在车厢里的男生和女生看各自的窗外,女生看到原本停在窗外的火车离自己越来越远,于是她就认为自己的乘坐的火车开动了;她是通过对面火车与自己车厢的位置_____________(改变/不变)来做出判断的;而男生则是根据_________与自己乘坐的火车的位置____________(改变/不变)来判断自己的火车没有开动。

你认为谁的说法正确呢?

2.建立概念:

机械运动:我们把一个物体(研究对象)相对于另一个物体(参照物)位置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

静止:

说明:自然界的运动形式多种多样,如天体运动、分子运动等,这里的机械运动是所有运动中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

回答上面的问题:女生的说法是_________(对/错),因为她选择的是以对面火车为参照物,则自己的火车是__________;男生的说法是___________(对/错),因为他选择的是对面的月台为参照物,则自己的火车是__________。

例1.当老师拿着一把尺从教室的前门走到后门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则教师是________,以墙壁为参照物,教师是__________,以手里的尺为参照物,教师

是__________,以地面为参照物,墙壁是___________。

方法:当我们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或静止时,一般都要先选择一个物体作为参照物,然后观察研究对象是运动或是静止,从而得出结论。

练习1:小船在河里顺流而下,船上坐着一个人,则以河岸上的树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以船为参照物,人是__________,以船为参照物,岸上的树是_________,以河水为参照物,岸上的树是__________。

练习2:指出以下运动情况各是以什么物体作为参照物?

车上的乘客感觉站台迎面而来,他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站台上的人看到汽车远离他而去是以_________为参照物的。

歌词中唱到“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竹排江中游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青山两岸走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

书本上的“游云西行,而谓月之东驰”,是指以_______为参照物,云向西行; 以_______为参照物,月向东驰; 以岸上的人为参照物,月亮是________,云是_________ 。

可见:对于同一个研究对象,当我们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则它的运动情况有时也会不相同。这种性质叫做运动的相对性。

在研究物体运动情况时参照物的选择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我们在选择参照物的时候要注意什么呢?

参照物的选择:⑴参照物在选择时是任意的,但不能选择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

⑵通常情况下如果不特意说明参照物的话,我们就默认地面为参照物。

通过上面许多的事例我们可以发现在研究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个物体有可能是静止的,有可能是运动的,结果取决于选择的参照物,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静止是相对的。

3.联系生活:

运动相对性的应用:

空中加油机:加油机和受油机要保持相对静止,则它们在空中必须有相同的_________ 和________。

地球同步卫星在地球赤道上空随着地球的自转而一起运动,则在地球上的人看到的卫星就好像是_________,此时我们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如果卫星是运动的,则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

将新研究出来的飞机放在风洞中,让风迎面吹来,就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飞行的情况。这是因为当飞机在无风的时候在空中飞行时,如果以___________为参照物,就好像风在迎面吹来。

在机场周围不允许有鸟飞行,虽然鸟的速度并不快,但当飞机以很快的速度飞行时,迎面飞来的鸟相对于飞机以很快的速度撞上飞机,会对飞机造成很大的伤害。

你能解释以下现象吗?

在二战期间,一个英国飞行员在驾驶飞机时突然感觉头顶好象有一只苍蝇在头顶飞行,于是他用手一抓,结果却发现那是一颗飞行的子弹,请解释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课堂运用

1.一辆向南高速行使的汽车上的一个人看到路边的路灯向后退,他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这位乘客同时还看到另一辆同向行驶的普通客车也在向后退去,但比路灯后退的

_______(快/慢)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我们把各种机器的运动叫做机械运动

B.整个宇宙都是由运动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C.参照物是绝对不动的

D.因为运动是绝对的,所以静止也是绝对的

3.甲看到路旁的树木向西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该是:甲_________,乙__________。

4.有ABC三辆车,其中A车正向前行驶,B车在A的前面,C车在A的后面,A车上的人看到B车和C车都在远离自己而去,则B车和C车的运动情况各是什么?

四、课后作业

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五四运动B.太阳升上天空C.心情激动D.铁生锈了

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研究物体的运动只能选地面为参照物

B.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C.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参照物的选择

D.参照物选择的原则是:使所研究的问题简单化,而不应该使之复杂化

3.中国是掌握空中加油技术的少数国家之一。以下列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可以认为加油机是运动的()

A.“歼-10”战斗机

B.地面上的房屋

C.加油机中的飞行员

D.“歼-10”战斗机里的飞行员

4.在商场大厦乘坐观光电梯上行的过程中,以下描述对所选参照物正确的是()A.观光者离地面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

B.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观光电梯为参照物

C.地面离观光者越来越远,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D.观光者静止不动,是以地面为参照物

5.小明站在操扬上不动,小华沿着以小明为圆心的跑道匀速跑动,若分别以对方为参照物,小明、小华两人的运动情况是()

A.小明是运动的,小华是静止的

B.小明是静止的,小华是运动的

C.小明、小华都是运动的

D.小明、小华都是静止的

6.一位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地面的运动是()

A.一定上升B.一定下降C.一定静止D.无法判定

7.如图,观察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乙车可能运动,甲车向右运动

D.乙车可能静止,甲车向左运动

8.甲、乙两小车运动的s-t图像如图8所示,由图像可知

()

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B.甲车的速度为10米/秒,乙车的速度为2米/秒。

C.经过6秒,甲、乙两车相距2米。

D.经过5秒,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均为10米。

9.“水涨船高”这句成语中,船高是指船升高了这一运动是以为参照物,若以为参照物时船是静止的.

10.如图是一个骑自行车的人与一个跑步的人运动时的路程

随时间变化的图线。根据图线回答下列问题:

(1)骑车者和跑步者是否同时出发?________(填“是”

或“否”)

(2)跑步者前进200米路程所用的时间为________秒

(3)骑车者的速度为________米/秒;跑步者的速度为

________米/秒

2016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一节教学设计

文安县中小学课程教学 课时 教学设计方案 学校: 德归中学 课程名称: 物理 教师姓名: 马永庆 预设的教学环节、情景、活动和问题 设计意图 教学 内容 2016年级第 一 学期 第 一 单元第 一 课 备课 时间 年 月 日 课题 《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第 1 课时(共 1 课时) 教材 分析 及本 课时 教学 任务 教学 目标 通过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道其国际单位、测量工具、使用方法、减小误差的方法。 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单位和测量,正确使用和换算。 教学 重点 使用适当工具测量时间和长度。 教学 难点 误差的产生,误差与错误的区别。 学情 分析 学生对于本节内容比较熟悉,学习起来不会吃力 教法 学法 演示法、观察法、实验法、分析讨论法、多媒体辅助法 课前 准备 教师 学生

一、情景引入 测量的必要性1、【学情预设】:学生各自谈谈自己的想法和根据,回答问题 现实生活中我们常用眼睛判断物体大小、长短。出示书本(P10)图1,图中的帽檐直径AB和帽子高度CD那个较长?出示图2,中心的圆哪个较大?先看看再用尺量。【学情预设】:不可靠,要用尺子量的准确。 我们的视觉总是可靠的吗?估计一下谈谈你的结论,要想得到准确地数值应该怎么做?引入测量的必要性。 二、学导并举 一、长度的测量 1、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1) 让学生说出所知道的长度测量工具如刻度尺等,然后教师出示一些常用的测量工具(刻度尺、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让学生观察。(2) 让学生找出身体的哪些部位可以做为“尺”。①伸开手掌,从大拇指到中指指尖的距离,称为“一柞”。②伸开两臂的长度,大约等让学生多注意身边的物理现象同时激发学生求知欲 体会测量的必要性,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创设情境,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体会知识与社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机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 2、知道参照物. 3、会选择参照物描述机械运动,会根据对运动的描述指明参照物. 4、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重点> 机械运动,能够运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及其相对性。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难点>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判断 <自主学习> 一、机械运动 1、请同学们看课本图1.2-1和1.2-2中的的图片,根据书中图片讨论:哈雷彗 星、奔驰的猎豹、缓慢爬行的蜗牛、喜马拉雅山,它们有没有共同点?共同点是什么?分析讨论后回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__ ■勺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例如: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机械运动是______ 的一种运动形式。运动还有其他多种形式 例如:_______ 的运动、______ 的运动、______ 运动等它们不属于机械运动。 二、参照物 3、见课本第17面图1.2-3中说出的体验,你坐的列车实际是停在车站内,你为什么会觉得自己的列车在运动呢?是怎么回事?(分析讨论回答) 4、可见,说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要看是以哪个物体作标准.这个被选作 ___________ 的物体叫参照物。 例如:小明同学乘火车去旅游.“火车开动”前后他一直坐在座位上“一动不动”

地看着火车外的景物,他发现路旁的“树正在飞快地后退” 。这段话中加引号的三种运动情况,各以什么为参照物?“火车开动”是以_________________ 参照物;“一动不动”是以_____ 为参照物;“树正在飞快地后退”是以 _______ 为参照物。 5、参照物可以根据____ 选择。如果选择的参照物, 描述同一物体时, 结论一般也__________ 可见物体的运动与静止是______________ 。 三、合作探究 1、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一名法国飞行员在2km高空飞行时,发现脸旁似乎有 一条“小虫”,他伸手抓来一看,竟然是一颗飞行的子弹,此时子弹相对于_______ 是运动的,相对于________ 静止的. 2、 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_________ 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______ 的;当卫星脱离火箭绕地球运转时,以 火箭为参照物,两步卫星是______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同步卫星是 _______ 的.人 造地球同步卫星以__________ 参照物是静止的; 4、《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 是________ '勺,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___ 的。 5、苏州环太湖景区风光无限美.周末,小王和同学坐在行驶的游艇上游览太湖, 若以游艇为参照物,小王是______ 的;若以太湖大桥为参照物,小王是 _______ 的. 6下面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科学家研究发现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 2.9cm B、月球围绕地球转动 C、菊花幼苗两个月长高了15cm 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 7、广安火车站并列停着两列客车,突然,坐在甲车上的小颖看到乙车正在后退则下列判断中一定错误的是() A.甲乙两车都静止在原位置不动 B .甲车静止不动,乙车正在后退 C.甲车正在前进,乙车静止不动 D .甲车正在前进,乙车正在后退 8、在新型飞机研制中,将飞机放在风洞中固定不动,让模拟气流迎面吹来,便可以模拟空中的飞行情况.此时,机舱里的飞行员感觉飞机在飞行,则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 第1节 机械运动 教案

《第1节机械运动》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确认机械运动的判断必须要有一个参照物,知道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是相对参照物而言。能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以及根据物体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2、根据分类标准不同,将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匀速运动和变速运动。还可以逐级分类将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3、在给定器材的条件下,通过探究,得出比较物体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 4、确认速度可以描述物体运动的快慢。叙述速度的意义,写出速度的单位和不同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能够利用运动速度的公式计算物体的运动速度,能够对不同单位进行换算。 5、能够说出平均速度的作用,会使用简单的器材测量平均速度,能够利用平均速度的公式计算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 (二)过程与方法 1、了解分类是一种基本的科学方法。 2、理解匀速直线运动是一个理想化的运动模型。 3、从情景再现,生活体验中提炼科学知识,应用科学。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这种哲学概念的初步建立。 二、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分类。 2、参照物的概念和参照物的选择。 三、教学难点 1、参照物的判断和选择。 四、课时安排 1课时 五、教学准备 金属车、木头车、米尺、秒表、长木板、有关课件 六、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放映多媒体有关运动片段,指出:坐火车或汽车时,窗外的树木真的向后运动吗? 新课讲解: 一、参照物 科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也有位置的变化。科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 教师出示图片电梯: 地面上的人看电梯中的人:运动 电梯中的人看电梯中的人:静止 为什么对同一物体的运动和静止,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判断呢? (选择了不同的参照物) 老师补充: 我们在判断一个人高低的时候有个标准,同样我们在研究物体到底是运动还是静止的时候,也要选择一个标准,是把地球看成不动的物体,把地球作为标准,这些物体相对与地面的位置变化的,我们认为这些物体是运动的;这些物体相对与地面的位置不变的,我们认为是静止的。如,人站在教室里,相对于地面来说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我们说人是静止的,如果走动了,则相对于地面来说发生改变,我们说是运动的。这个被选为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所以我们说物体的静止或运动是相对与参照物来说,但平时我们通常没有说明参照物指什么。我们把事先被选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带领学生阅读P89页阅读,思考为什么飞行的子弹能用手抓住。 二、机械运动的分类 [实验](1)小球从斜面上滚下来 (2)用线拴着小球,让小球做圆周运动 (3)让电动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沿直线运动 分析:三个物体的运动情况有什么不同 [实验](4)陀螺的旋转(滚动笔杆) (5)擦黑板 总结:不同类型的运动 [读图]比较两辆汽车的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基础练)(原卷版)

第一单元机械运动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下面那一项不是机械运动() A、江河奔流 B、斗转星空 C、分子运动 D、地壳运动 2、下列运动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物体从高空落下 B、气温升高 C、飞机在空中飞行 D、自行车在公路上转弯 3、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寒来暑往 B、行云流水 C、斗转星移 D、龙腾虎跃 4、2017 年4 月27 日,我国的天舟一号货运飞船与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成功对接,首次完成推进剂在轨补加试验,实现了空间推进领域的一次重大技术跨越.如图是它们成功对接时的情形,此时若认为天宫二号是静止的,则所选的参照物是() A、太阳 B、月亮 C、地球 D、天舟一号 5、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国防事业得到了相应的发展.如图所示为我国空军战机空中加油时的情景()

A、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B、以加油机为参照物,战机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和战机都是静止的 D、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静止的 6、假期到了,同学们送小明乘列车回家.几个同学看着列车徐徐地向前开动了,小明坐在窗边,却看到同学们渐渐向后退去,原因是几个同学和小明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 A、地面、列车 B、列车、地面 C、列车、列车 D、地面、地面 7、某大学两位研究生从蚂蚁身上得到启示,设计出如图所示的“都市蚂蚁”概念车.这款概念车小巧实用,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下列关于正在城市中心马路上行驶的此车说法正确的是() A、以路面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B、以路旁的树木为参照物,车是静止的 C、以路旁的房屋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D、以车内的驾驶员为参照物,车是运动的 8、(1)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________ 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人们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作为标准的物体叫________ . (2)如图所示,是因庆阅兵式上空中梯队飞越天空门广场的情景,呈“口”字形展开的战斗机群,好长一段时间队形不变,蔚为壮观.其中蕴含很多物理知识,队形不变时,飞机之间相对________ (运动/静止);观礼人听到的飞机是通过________ 传播而来,随着飞机运离听到的声音响度________ (变大/不变/变小). 9、《刻舟求剑》这则寓言故事中,刻舟人最终没能寻到剑,是因为船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而剑相对于河岸是________的. 10、如图所示,一个白鹭正平行于水面飞行,若以白鹭为参照物,它在水中的倒影是________的,若

第一章机械运动复习教案

第一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知识梳理 1、长度单位:米(m )————国际单位 常用单位:千米( km )、米(m )、分米(dm )、厘米( cm )、毫米(mm )、微米( )纳米(nm ) 2、单位换算: ×1o 3×1o 3×1o 3×1o 3 Km m mm nm ×1o -3×1o -3×1o -3×1o -3 3、时间单位及换算:时(h )、分钟(min )、秒(s ) 1h=60min=3600s 刻度尺的使用:①使用前认清量程和分度值;②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一侧,有刻度线一边要 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相平;③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④记录时,要记录数值和单位。 误差: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只能减小不能避免。 【例1】小刚使用刻度尺测得某物体的长为12.3CM ,关于该测量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是用最小刻度为1mm 的刻度尺测量的 B.该结果中“3”不是估读的 C.是用最小刻度为1cm 的刻度尺测量的 D.该结果不存在误差 【例2】下列数据中最接近初中物理课本宽度的是( ) A.1.6m B.7.5dm C.18cm D.70um 【例3】如图是小红同学精确测量从家到学校所用的时间,下面读数正确的是( ) A.20s B. 3.2min C.200s D.180s 【变式训练1】关于物理量的测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每一个物理量都有相应的测量工具,可以直接进行测量 B.测量中虽然有误差,但只要认真规范地测量,可以避免误差 C.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其分度值越小的测量工具越好

D.在选择测量工具时,因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测量工具 【变式训练2】如图所示,用A、B两把刻度尺测同一物体长度,读数时视线放置正确 的是刻度尺(选填“A”或“B”),该物体的长度是cm。 【变式训练3】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 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的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 C.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 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知识梳理 1、机械运动:物体位置随时间变化的运动。(如:树叶飘落,灰尘飞舞等) 2、参照物:判断物体是否运动时被选做参照物的物体 【参照物的选取:①任何物体都可选做参照物,除了研究对象本身;②一个物体一旦被选作参照物,则默认为静止状态;③一般选取地面或者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为参照物】 【例4】火车在路上行驶时,以路边的房屋为参照物,火车是,火车上的座椅是。 【例5】下列各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飞机在天空中飞行 B.月球绕地球公转 C.树上苹果由绿变红 D.河水在河中流 【例6】下列语句中划线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选取山为参照物的是() A.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B.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 D.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变式训练4】4×100米接力赛中,为保证传接棒顺利进行,取得好成绩,在传接棒时两位运动员应该()A.都站在原地不动 B.都奔跑,保持相对静止 C.都奔跑,接棒运动员速度要大于传棒运动员 D.传棒运动员奔跑,接棒运动员站在原地不动 【变式训练5】在月光下,李明看到月亮在云层中穿梭,他选择的参照物是() A.房屋 B.云层 C.停在路边的汽车 D.远处的高山 【变式训练6】在水平面上有三个物体甲、乙、丙,某时刻甲、乙相距3m,乙、丙相距5m。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相距4m,乙、丙相距仍为5m。若以乙为参照物() A.甲一定是运的,丙可能静止不动 B.甲一定是运动的,丙一定是运动的 C.甲可能是运动的,丙一定是不动的 D.甲一定是运动的,丙一定是不动的 第三节运动的快慢 知识回顾 1、比较运动快慢的方法:①同时间比路程,路程越远,运动越快;②同路程比时间,时间越短,运动越快。 2、速度:物体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即速度等于路程(s)与时间(t)

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2节 运动的描述课节知识点突破

第2节运动的描述 一、学习目标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4.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5.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纳能力。 6.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学习重点是机械运动,物体运动或静止的判断。 学习难点是参照物的概念及参照物的选择。 二、知识点解读 知识点一机械运动 1.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运动形式,自然界中的一切物体都在做机械运动。 2.判断标准:判断是否属于机械运动的关键在于研究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其他物体的位置是否发生了变化。 知识点二参照物 1.参照物:要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先选定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定的标准物体叫参照物。 (注意:参照物是假定为不动的物体) 2.参照物的选取原则 (1)任意性原则:参照物的选定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2)方便性原则:为了方便地研究机械运动,物理学中一般选取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题中若不说明,默认地面作为参照物。 3.如何判定以哪个参照物作为参照物? 判定的关键是分析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发生了变化或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哪个物体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 如果物体是运动的,看它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发生改变。 如果物体是静止的,看它相对于哪个物体位置未发生改变。 知识点三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运动时绝对的:小到分子原子电子的微观世界,达到天体运动,一切物体都在运动,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 2.静止是相对的:我们平常说某物体静止,是指它相对于所选取的参照物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实际上这个被选做参照物的物体也在运动,因为运动是绝对的,绝对静止的物体是不存在的。 3.研究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如果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但都是合理的。 4.如何判定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 判定的关键是看被研究的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若位置发生了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时运动的;若位置没有发生改变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一般按以下三个步骤进行: (1)选择恰当的参照物。(2)看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3)若被研究物体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没有改变,我们就说这个物体是静止的。 三、深化理解知识点的例题及其解析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运动和力第1节机械运动(1)教案(新版)浙教版

七年级科学下册第3章运动和力第1节机械运动(1)教案(新 版)浙教版 第1课时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知道运动的绝对性及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⑵会根据物体的运动判断所选的参照物及根据所选的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 ⑶能够根据运动路线的形状将机械运动划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⑷能根据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同,将直线运动划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 线运动。 2.过程、方法目标: ⑴通过实例概括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从而培养学生的思维的概括能力。 ⑵通过参照物的判别及物体运动状态的判别,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⑴通过介绍地球同步卫星及其使用和我国航天技术情况,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及民族 自豪感。 ⑵通过学习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分类 2.参照物的概念和参照物的选择 教学难点:参照物的判断和选择 教学设计: 一、引入: [提问]:第一次世界大战中,一个法国飞行员在高空飞行时发现脸部附近浮动着一个小物体,飞行员认为是一只虫子,抓过来一看却是一颗德国子弹,这名法国飞行员怎么会有这么大的本事呢? 二、参照物: [回顾]:①教师在讲台上走动②汽车在公路上奔跑③水在小河里流动;它们都属于机械运动,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

[讨论]:这些位置变化,必须经过比较以后才能得知,在上述三例中,是将她们分别与谁比较后得知的?平时我们总认为房子是静止的,这其中有无比较物?比较物是哪一个?[讲解]:讲述并板书参照物的定义 [讨论]:如果没有参照物,能不能判断物体是否运动? [总结]:1.举例说明判断物体动、静必须有参照物 2.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为了研究问题方便,根据具体情况应该选择最方便、最合适的物体作参照物,通常把地球或相对于地球不动的物体作参照物。 三、运动获得静止的相对性: [演示]:幻灯片演示一辆运动着的汽车,车内有一货物和一个乘客。 [讨论]:1.你看货物,认为它是静止还是运动。 2. 车内的乘客看货物,认为它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 3.你两次用的参照物是什么?这一事例说明了一个什么问题? [举例]:让学生举出同一物体以某一物体作参照物是运动的,但以另一物体作参照物时是静止的例子。 [概括]:由各例概括出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讨论]:1.“一切物体时刻都在运动着”和“同一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这两句话是否矛盾? 2.法国飞行员为什么能抓住飞行中的子弹? 3.黑板刷在黑板上向右擦时,若以黑板为参照物,刷子怎样运动?若以刷子作参照物,黑板是否运动,向何方向运动? 4.有没有这样的情况,有人认为某物体在前进,但同时有人则认为此物是向后退的?举例说明。为什么人们的说法会不同呢? [介绍]:介绍地球同步卫星,适当介绍其作用及我国航天技术情况以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并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四、机械运动的分类: [举例说明]:以打篮球时一个运动员的跑动为例,说明一般情况下运动是复杂的。对于运动员来说,他运动的快慢不断变化,运动方向也不断变化,若把运动员在一场球赛中走过的路线画出来,则极为杂乱。 [读图比较]:比较汽车的运动和过山车的运动,发现两者运动路线的形状不同,一个是直线,一个是曲线。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练习题(含答案)(新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一、填空题 1.整个宇宙都是由________的物质组成的,绝对____的物体是没有的,平常我们所说的运动或静止是______的,物理学中把______叫做机械运动. 2.描述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首先要选择______.选择不同的______判断同一物体的运动,得到的结果不尽相同,所以说,运动和静止具有______性. 3.甲、乙两个同学并排骑车,如果选择甲同学为参照物,乙同学是______的,如果选择楼房为参照物,甲、乙两同学都是______的. 4.坐在运动着的直升飞机中的人,看到楼房顶部竖直向上运动,此时这人是以 ______为参照物来描述运动的.若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做的是____________的运动(填“向上”或“向下”). 5.“月亮在云里穿行”,这句话中,月亮是______,云是______.(填“研究对象”或“参照物”) 6.公共汽车在公路上行驶,如果以路边的树木为参照物,车上的乘客是______的;如果以______为参照物,乘客是静止的. 7.我国发射的地球同步通讯卫星,它相对于地球是______的,相对于太阳是 ______的. 8.我们平常说:“旭日东升”,是以______做参照物的.飞行员在回忆飞机俯冲的情景时,说:“大地迎面而来”,他是以______做参照物的. 9.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同学骑自行车向东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无风,丙感觉逆风,有此可判定当时刮的是 ______风.如果以乙为参照物,甲向______运动,丙向______运动. 10.小明坐在一辆行驶的轿车上,自西向东运动,他相对于地面上的建筑物是______的,相对于乘坐的车是______的,相对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方向相同的另一辆汽车是_____的,相对于跟他乘坐的汽车同样快慢,方向相反的另一辆汽车是______的. 二、判断题 11.物体的静止是相对的,而物体的运动是绝对的.() 12.我们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 () 13.不选定参照物,就无法确定物体是否运动. () 14.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只有不动的物体才能被选作参照物. () 15.河里行驶的小船,不论选择什么物体做参照物,它都是运动的. () 16.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也不同. () 三、单选题 17.有一首歌的歌词唱道:“月亮在白莲花般的云朵里穿行”,这里选取的参照物是() A.地面 B.云朵 C.人 D.月亮 18.一人骑自行车由南向北行驶,这时有辆汽车也由南向北从他身旁疾驶而过,若以这辆汽车为参照物,此人() A.向北运动 B.向南运动 C.静止 D.运动方向无法确定 19.诗句“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依次是()

1.2 八年级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第二节运动的描述练习题与答案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测试题 1.(2015春?端州区期末)下列几种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春天,桃树上结出桃子B.秋天,熟透的苹果落向地面 C.上课的铃声传到同学们耳中D.晚上,探照灯光射向天空 2.(2015秋?平南县月考)下列现象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心情激动B.铁生锈了C.五四运动D.太阳升上了天空 3.(2015?安顺)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婷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婷“坐好,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路旁的树木C.迎面走来的行人D.从旁边超越的汽车 4.(2015?镇江)“神舟十号”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以下哪一个作为参照物,“天宫一号”是静止的()A.西昌卫星中心的发射塔架B.“神舟十号”飞船C.海面上行驶的远洋观测船D.在“天宫一号”内穿行的航天员5.(2015?常州)临时停车场内,旅游车和卡车并列同方向停放.小明坐在旅游车内看着旁边的卡车,突然感觉旅游车在向后运动.下列关于旅游车和卡车的运动情况中,不可能发生的是() A.旅游车静止,卡车向前运动B.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卡车运动更快 C.旅游车向后运动,卡车静止D.旅游车和卡车都向前运动,旅游车运动更快 6.(2015?益阳)《龟兔赛跑》新篇:兔子和乌龟自从上次赛跑后,成为了好朋友,于是在以后的旅行中,陆地上兔子背着乌龟跑,在水中乌龟驮着兔子游,兔子和乌龟因此都走得更快更远了,实现了共赢.当兔子背着乌龟在陆地上奔跑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以兔子为参照物,乌龟是运动的B.以乌龟为参照物,兔子是运动的 C.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是静止的,兔子是运动的D.以地面为参照物,乌龟和兔子都是运动的 7.(2015?来宾)小明坐在高速行驶的火车上,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地上的房子 B.路边的树木C.他身旁的座椅D.走过他身边的乘务员 8.(2015?呼和浩特)小明同学骑自行车沿新华大街自西向东运动,看到两面的高楼不断向西运动.能正确说明高楼向西运动,是以下面哪个物体为参照物的() A.小明同学的自行车B.对面驶来的公共汽车C.新华大街D.天上飞过的小鸟 9.(2015?广元)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代步工具已经越来越广泛,但是城市交通拥堵严重,为了推行“低碳生活,绿色出行”,自行车重新成为了人们的首要交通工具.下列有关自行车的结构及使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行车时,相对于车上的人,车是静止的B.行车时,车轮与地面之间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C.车轮、车把以及脚踏板上有花纹,都是为了减小摩擦D.骑自行车匀速下坡时动能不变,机械能变大10.(2015?滕州市自主招生)2009年10月1目国庆60周年阅兵式,中国向全世界展示了迅猛发展的航空装备,如图是一架加油机和两架不同型号的受油机组成的梯队准时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空中加油,加受油机的空中距离只有2米,从地面看去,受油机就像贴在加油机身侧.据称,这是阅兵史上第一次组成这样的队形,说明中国是世界上第五个拥有空中加油能力的国家.梯队通过天安门广场上空模拟加油时,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受油机是运动的() A.加油机 B.加油机飞行员C.天安门城楼 D.受油机飞行员 11.(2015?泰安二模)观察图中的烟和小旗,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 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可能运动,乙车向右运动 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12.(2015?苏州模拟)一跳伞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看到身旁的直升飞机在向上运动,则直升飞机相对于地面的运动情况是()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

浙教版七年级下科学第三章第1节机械运动(知识要点+练习)有答案 一、知识点简要 1.第1课时运动的相对性 1.我们身边的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绝对静止的物体是没有的。2.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改变称为机械运动。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机械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3.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需要选择另一个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 4.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它的运动情况一般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5.如果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运动情况完全相同),相对于对方的位置是没有发生变化的,则我们说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6.根据物体运动路线的不同,机械运动可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7.物体沿直线运动时,根据在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是否相等,将直线运动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 8.运用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具体方法如下:①确定研究对象,即要明确判断物体是否运动;②选定参照物,即假定一个物体不动;③看被研究的对象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是否变化,若位置有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运动的;若位置无变化,则被研究的物体是静止的。 一、选择题 2.敦煌曲子词中有这样的诗句:“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 A.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 3.一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 s内通过了25 m距离,那么它在第3 s内通过的距离是() A.15 m B.5 m C.10 m D.75 m 4.一辆公共汽车从车站开出,加速行驶一段后开始匀速行驶,过了一段时间,汽车到达下一个车站,乘客上下车后汽车开始加速,一段时间后又匀速行驶。下面的哪个图像可以近似地反映出汽车在这段时内的速度变化情况?() 5.观察图,关于甲、乙两车相对于房子的运动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一定向左运动B.甲、乙两车一定向右运动 C.甲车向右运动,乙车可能运动D.甲车可能静止,乙车向左运动 6.物体在做匀速直线运动,由公式v=s/t,可知() A.时间不变,速度跟路程成反比B.路程不变,速度跟时间成正比 C.速度不变,路程跟时间成正比D.以上说法都不对 7.如图所示是某物体做直线运动时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图象,由图象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1 页,共6 页

2019年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 机械运动浙教版知识点练习七十一

2019年科学七年级下册第1节机械运动浙教版知识点练习七十一 ?第1题【单选题】 小船往返于沿河的甲、乙两地.若河水静止时,往返一次需时间为t1 ,若河水流动,则往返一次需要时间为t2 ,则( ) A、t1=t2 B、t1>t2 C、t1<t2 D、由船速和水速决定 【答案】: 【解析】: ?第2题【单选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绝对的

B、只能选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C、宇宙中除机械运动外,再没有其他形式的运动 D、选择不同的参照物,同一物体在同一时刻可能是运动的也可能是静止的 【答案】: 【解析】: ?第3题【单选题】 一个物体做直线运动,前4秒以3米/秒的速度运动,后6秒以5米/秒的速度运动,则它10秒内的平均速度是( ) A、4米/秒 B、3米/秒 C、5米/秒 D、4.2米/秒 【答案】: 【解析】:

?第4题【单选题】 甲乙两个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运动所用时间之比为3:5,运动路程之比为1:2,则甲、乙两物体的速度之比为( ) A、3:5 B、1:2 C、5:6 D、6:5 【答案】: 【解析】: ?第5题【单选题】 2015年5月31日,中国选手苏炳添在国际田联钻石联赛男子100m比赛中,以9秒99的成绩获得第三名,成为当今跑得最快的黄种人,在这次100m 比赛中,苏炳添的平均速度约为( ) A、0.1m/s B、1m/s C、10m/s D、100m/s 【答案】:

【解析】: ?第6题【单选题】 我们可以用物体经过的路程来描述物体的运动,还可以从初位置到末位置作出一条线段来表示物体位置的变化.如图所示,某物体分别沿两条路径从A 点运动到B点:第一次先从A到D,再从D到B;第二次直接从A到B.则物体的两次运动( ) A、路程相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B、路程不等,位置的变化相同 C、路程相等,位置变化不同 D、路程不等,位置变化不同 【答案】: 【解析】:

广州市2019年物理八年级上册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2节 运动的描述D卷

广州市2019年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D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单选题 1 . 如图为“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图中停表的示意图分别表示小车通过斜面A、B、C三点的时刻,B点是全程AC的中点。小车从A点运动到C点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以木块为参照物,小车是静止的 B.小车AC段平均速度大于BC段平均速度 C.小车AB段运动所用时间与BC段运动所用时间相等 D.小车AC段的平均速度大于AB段的平均速度 2 . 甲、乙两人同时从同一起跑线出发,同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某时刻他们的位置如下图图Ⅰ所示,图Ⅱ中分别作出了在这段时间内两人运动路程s、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图像,其中正确的是 A.A B.B C.C D.D 3 . 某天小强坐爸爸的小车去上学,在董家水井处等红灯时,小强感觉自己坐的车在往前进,但注意一看还是红灯亮着的,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以红灯为参照物,小车是运动的 B.以小车为参照物,小强是运动的 C.以旁边向后退的另一小车为参照物,小强是运动的

D .以地面为参照物,小强是运动的 4 . 桑植是张家界市的后花园,旅游开发发展迅速,黔张常高铁即将通车,当你乘坐高铁去常德旅游时,会看到两旁的楼房和树木飞快地向后退去,这时以周围的哪个物体为参照物你是静止的( ) A .路边的树木 B .路旁的楼房 C .迎面驶来的高铁 D .高铁上座椅 5 . 在一个无风的天气里,你骑车快速前进时,会感到有风迎面吹来,这时你所确定的风向(空气流动的方向)是( ) A .选择了空气作为参照物 B .选择了你自己作为参照物 C .选择了路边的树木作为参照物 D .没有选择任何物体作为参照物 6 . 刮北风的日子里,一列火车冒出的白烟却笔直上升,说明( )。 A .火车向正北行驶,速度和风速相同 B .火车向正南行驶,速度和风速相同 C .火车向正东行驶,速度和风速相同 D .火车向正西行驶,速度和风速相同 7 . A,B 两列火车同向并列停在车站上,当B 车启动时,以下感觉,A 车内的乘客不可能的是 A .看站台,自己是静止的 B .看B 车,自己在向前运动 C .看B 车,自己在向后运动 D .看站台上的流动售 货车,自己是运动的 8 .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 A .星光闪闪 B .旭日东升 C .海水奔腾 D .春风拂面 9 . 2017年4月22日,天舟一号与天宫二号实现自动交回对接,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是继天宫一号后中国自主研发的第二个空间实验室.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天宫二号是靠超声波向地面传递信息的 B .天空二号在发射过程中,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

第1章 机械运动

科学之旅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总结复习过程

第一章机械运动 物理知识点汇总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测量是物理学最基本的测量,也是进行科学探究的基本技能。长度测量的常用的 工具是刻度尺。 2、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m ,常用单位有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 米(mm),微米(μm),纳米(nm)。 3、主单位与常用单位的换算关系: 1 km=103m 1m=10dm 1dm=10cm 1cm=10mm 1mm=103μm 1m=106μm 1m=109nm 1μm=103nm (从大单位换到小单位时10的次方为正数,小单位换到大单位时10的次方为负数。)4、长度估测:黑板的长度2.5m 课桌高0.7m 篮球直径24cm 指甲宽度1cm 铅笔芯的直径1mm 新铅笔长度1.75dm 手掌宽度1dm 墨水瓶高度6cm 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cm 5、特殊的测量方法: A> 、测量细铜丝的直径、一张纸的厚度等微小量常用累积法(当被测长度较小,测量工 具精度不够时可将较小的物体累积起来,用刻度尺测量之后再求得单一长度)☆如何测物理课本中一张纸的厚度? 答:数出物理课本若干张纸,记下总张数n,用毫米刻度尺测出n张纸的厚度L,则一张纸的厚度为L/n 。 ☆如何测细铜丝的直径? 答:把细铜丝在铅笔杆上紧密排绕n圈成螺线管,用刻度尺测出螺线管的长度L,则细铜丝直径为L/n。 B>、测操场跑道的长度等常用轮滚法(用已知周长的滚轮沿着待测曲线滚动,记下轮子圈 数,可算出曲线长度) C>、测硬币、球、园柱的直径圆锥的高等常用辅助法(对于用刻度尺不能直接测出的物体 长度可将刻度尺三角板等组合起来进行测量) 6、刻度尺的使用规则: A、“观”: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它的零刻度线、量程、分度值。 B、“放”用刻度尺测长度时,尺要沿着所测直线(紧贴物体且不歪斜)。不利用磨损的零 刻线。(用零刻线磨损的的刻度尺测物体时,要从整刻度开始)

第2节运动的描述

第2节运动的描述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 (2)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判断物体的运动情况时需要选定参照物; (3)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 (1)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了; (2)在观察现象、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归 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 教学重点 1、机械运动的概念 2、研究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教学难点 1、参照物的概念 2、认识物体运动的相对性 3、用实例解释机械运动。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青山为什么会走? 二、新课教学 1、运动的世界 通过现实生活中的事例让学生体验到我们生活的宇宙每时每刻都在运动,我们就生活在运动的世界里。 对于这些现象,我们能否用一句话加以概括? 结论:宇宙中一切物体都在运动。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 1、机械运动 我们已经认识到了运动是宇宙中的普遍现象。下面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对前面所举的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进行归纳。用科学的语言对这些运动进行描述。 问题:1、在同学们眼里,球场上哪些物体是运动的,哪些物体是静止的? 2、运动的物体有什么特点?静止的物体有什么特点? 在物理学里,我们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做机械运动。 前面所举例子中物体运动的共同特征是运动时,它们的位置都发生了变化,它们进行的是机械运动。 3、参照物 1、问题:小明在路边看见路上汽车飞快的从他面前驶过,车上的司机 看乘客觉得他不动,看小明,却觉得小明在身后运动。司机为什么会这样感觉呢? 学生回忆类似的场景:乘坐在公共汽车上时,看路边同方向行驶的自行车,觉得它们都在向后退。再看看同车的乘客都觉得他们没有动,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呢?

初二物理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填空

第一章机械运动知识点汇编 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单位 1、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常用的长度单位还有()、()、()、 ()、()、()等。 二、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常用测量工具有、三角板、卷尺等如果需要更精确的 测量,可选用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2、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的注意事项: (1)使用前要观察刻度尺的、以及是否被磨损。(2)正确放置刻度尺:零刻线(若零刻度线磨损,用其他刻度线)对准被测长度的一端,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长度保持,不能歪斜。(3)读数时,,在精确测量时要估读到。 (4)测量结果既要记录值,又要记录值,还要标明 三、时间的测量 1、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常用单位还有()、()等。 2、在现代生活中通常用钟、表测量时间;实验室和运动场用测量时间。 四、误差 1、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和之间总会存在差异,这个差异就叫做; 产生的原因:(1)(2)(3) 2、消除误差的方法(1)(2)、(3)等都可以误差,但不能误差(填写减少或消除) 3、误差错误(是或者不是)。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使用规则或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发生的(应该或者不应该),是够避免的(能或者不能)。 单位换算:1m= km , 1m= dm , 1m= cm 1m= mm , 1m= um , 1m= nm 1h= min , 1min= h 1s= min , 1min= h , 变化的单位换算 1km= m , 1dm= m , 1cm= m 1mm= m , 1um= m , 1nm= m 1s= min , 1min= h 单位练习题目:

八年级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章节习题及单元测试卷

1.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单位是 2.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单位是 秒。

8.估测是物理学中常用的一种方法,下面是小胜同学对自己相关物理量的估测,其中明 显不合理的是() A、正常体温约为39℃ B、体重约为45kg C、步行速度约为5km/h D、脉搏约为70次/min 9.小明同学用刻度尺测出一个物体的长度为172.5 mm,下面物体中最接近这个数值的是( ) A.物理课本的厚度 B.一根粉笔的长度 C.黑板的长度 D.饮水杯的高度 10.使用一个刚从冰箱里拿出来的毫米刻度尺去测量一个机器零件的长度,这样测量的结 果将会( ) A.偏大 B.偏小 C.正常 D.无法比较 11.下列情形中,不能用来测量物体长度的尺是() A.零刻度已磨损的尺 B.量程比较小的尺 C.刻度不均匀的尺 D.分度值不是毫米的尺 12.某同学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 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两个错误之处: 第二节运动的描述 1、关于机械运动的概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平常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来说的; B.所谓参照物就是我们假设不动的物体,以它作为参考研究其它物体运动情况; C.选取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其结果可以是不同的; D.研究物体运动,选择地面做参照物最适宜,因为地面是真正不动的物体. 2、坐在行驶着的列车中的乘客,我们说他是静止的,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 A.路边的树木B.走动的列车员 C.停在车站上的另一辆车D.火车车箱 3、甲看到:路旁树木向东运动;乙看到:甲静止不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应当是() A.甲向西,乙向东运动 B.甲向东,乙向西运动 C.甲乙都向东运动 D.甲乙都向西运动 4、同步地球卫星(通讯卫星),相对于______是静止的,相对于_______是运动的。 5、空中加油时,战斗机相对于加油机是______的,加油机相对于战斗机是_______的。 6、甲、乙、丙三台都在下降的电梯,甲电梯上的人看到乙电梯在上升,乙电梯上的人 看到丙电梯在上升,那么,丙电梯上的人看到甲电梯在_______,下降最快的是 _______电梯,下降最慢的是_____电梯。 7、甲物体以乙物体为参照物是静止的,甲物体以丙物体为参照物是运动的,那么以丙 物体为参照物的乙物体是() A.可能运动 B.一定运动 C.可能静止 D.以上结论都可成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