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画的意象形态及其文化背景

油画的意象形态及其文化背景
油画的意象形态及其文化背景

油画的意象形态及其文化背景

油画虽然是产生于欧洲,但是当其成为国际艺术媒材时,国界也便只是艺术家的标签而已。如此,油画创作的多元化和其自身的媒材特点并无太大关系,而是和创作油画的艺术家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

艺术家成长的背景不同,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的通过创作的作品显现出来。油画创作可以表现为具象形态,也可以表现为抽象形态,当然还有意象形态。

意象形态从视觉认同的角度讲,可以包括具象和抽象之间的宽阔区域空间,但是这种表现的出现不仅与技法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文化背景有关。艺术家个体的创作各有千秋,但是相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必然影响艺术家的作品。

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艺术家,其油画作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风貌,但是意象化的审美认知却不可否认的成为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内在动因。艺术家的创作固然是由于自身的审美认知,但是外在环境的选择也是导致艺术品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技的发展使得视觉世界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观者对视觉形象的审美转换不可避免的影响艺术家的主体创作,艺术家便在自觉与不自觉的创作环境中主观而被动的选择自己的表现形式。油画作为艺术创作媒材,只是由于艺术家的身份的归属问题,从而使得艺术品也必然留下创作者所在环境的烙印。

“艺术家”不仅是一种职业归属,还是一种社会身份属性。艺术家身份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一个群体,其生存必然要依附在社会各种身份的分工体系的某一个位置,这种非独立性的存在也揭示了艺术本身存在的非独立性。

政治、经济、宗教和民族等各方面实体和文化的存在都不可避免的影响艺术的发展,而艺术本身也同时存在内部系统完整而又合理的体系。这种内在体系的

合理存在,是通过建构外在各种势力平衡基础上的妥协。

艺术系统的外因环境是负责的,而其内部系统则是以主流艺术家和艺术评判系统相对稳定为存在前提。外围环境的平衡影响艺术系统内部的平衡,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围平衡影响着艺术的平衡。

油画呈现出的形态符合绘画的多元形态,只是在不同时期和地域有不同的倾向性。具象形态是指以现实生活的事物为标本进行近似性创作的作品形态,即作品是通过写实手法创作的具体现实特征的事物形象。

写实是一种手法,具象是一种效果,二者是不同层面上的定位。抽象艺术作为一个艺术流派,特指1910年至1916年之间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等人开始发起的抽象主义。

后来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等也仍然是对抽象艺术的延续。但抽象形态一种创作标准,是视觉效果所展现的非形象性。

意象形态是处于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之间的部分,具有融合性和主体性。西方以具象形态为主体的传统在面临摄影术时发生了变化,摄影艺术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颠覆了具象艺术的模仿理论基石,而在20世纪的中国之所以能够确定具象美术的权威地位,很大程度上是时代需求和技术的双重作用。

中国艺术传统中的视觉经验是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意象性审美形态,并且并未完全摆脱具象形态叙事性的特点。齐白石说中国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模糊美学是中国的审美习惯积累所产生的意象审美认知。

当代美术中逐渐形成以意象形态为主的多元化状态,很大成分的原因是由于审美心理的非单一性和视觉中心的多元化。

中国意象油画

上饶师范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毕业论文 题目: 试论中国意象油画的当下生态 学生姓名:张婉婉 专业:美术学 班级:10美(5) 指导教师:彭尊善 二○一四年四月

摘要 意象油画融合中国传统意象审美特征,是代表中国文化典型性格特征之一的绘画语言。中国意象油画在当代环境下形成了一种具有中国意味的绘画语言。意象油画鲜明的地表达了意象和油画东西交融的特点。在全球文化多元的今天,意象油画展现了中国文化的内涵,彰显了中国的文化底蕴。通过对当代意象油画作品的解析,全面分析当代意象油画语言的审美情趣、形式特征。 关键词 意象;意象油画;当下生态 Abstract Imagery oil painting, traditional image fusion Chinese aesthetic characteristics Is one of the representatives Chinese culture typical personality traits of the painting language.China image oil painting have formed a special China painting language in the contemporary environment. Image oil painting to expres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image and painting things blend. In the global cultural diversity today, imagery oil painting to show the meaning Chinese culture, Highlight the China culture.Through analyzing the contemporary image of oil painting works,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contemporary oil painting language aesthetic taste, form characteristic. Keywords image; image Oil Painting;The present ecological

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美

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美 摘要:中国水墨画的灵魂就是其意境,对意境的渲染是水墨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本文从意境的起源和发展,水墨画意境的内涵及其表现来探讨欣赏水墨画中的意境美,以及画家如何让实现对水墨画意境的营造,从而能引发观赏者无限的审美想象空间。 关键词:水墨画;意境美 中国水墨画中的意境是指在水墨绘画作品中,画家在描绘事物的基础上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所形成的一种艺术感染力,它所呈现出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能使观赏者通过联想产生共鸣,开拓韵味无穷的审美想象空间。 一、意境的起源与发展 意境一词最早见于唐代王昌龄的《诗格》,其中称:诗有三境,提出了意境、物境、情境三境说:继而中唐诗僧皎然在《诗式》中提出了境这个美学范畴;刘禹锡对境的美学范畴做了最明确的规定:唐末司空图在《二十四诗品》中列举出了二十四种意境;明代朱承爵在《存余堂诗话》中则进一步明确地使用了这一概念,他说:作诗之妙,全在意境融彻,出声音之外,乃得真味。王国维总结了前人成就,结合西方美学的观念建立比较系统的意境说,他在《人间词话》中说:文学之事,其内足以摅已,而外足以感人者,意与境二者而已。上焉者意与境浑。其次或以境胜,或以意胜。苟缺其一,不足以言文学。 意境是中国古代画论的中心范畴,也是中国古典美学的一个重要范畴。叶朗认为,从逻辑的角度来看,意境说在中国古典美学体系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从历史的角度看,意境学说的发展又构成了中国古典美学史的一条重要线索。从古至今的艺术实践活动中,意境的使用范围逐渐扩大,意境也由一种审美范畴提升至美学精神。 二、水墨画意境的内涵 意境不仅是中国古典美学的重要范畴,它还是画家创作的原则,更是观赏者的欣赏原则。在水墨画中,塑造意境的不是普通的形象,而是富有生命力和感情的形象,它不是满足于对有限的客观事物的外在形式临摹,而是画家在有限的空间之中去表现无限的感情,塑造出意外之意象外之象,因此,意境能体现出主体与客体、虚与实、动与静、情与景等诸方面高度的完美统一,从而能引发观赏者无限的审美想象。 意境是中国水墨画体系的精髓,凝聚着中国水墨画艺术的根本精神,是绘画作品追求的最高境界。李可染说过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是客观事物精萃部分的集中,加上人的思想感情的陶铸,经过高度艺术加工,达到情景交融,借景抒情,从而中表现出来的艺术境界,诗的境界,就叫做意境。郭熙说:千里之山,不能尽奇,万里之水,岂能尽秀&&一概画之,版图何异?由此看出,有意境的水墨画要剪取客观事物中的精华,而决非像图经一样罗列排序,不能仅仅成为自然的模仿,而应表现出作者感情与思想。清代石涛说:夫面者,从于心者也。在水墨画中,精神的渗透才是最为关键的。因此,画家追求的意境,就是追求一种情景交融华物的艺术境界。没有景,情感就不能从主体转为客体表现,因为景物是有形的,而情感是无形的,以情入景、以景载情,就能以形写神,传达出水墨画的精髓。 因此,水墨画中的意境的关键就在于作者不是对景物进行匠气的铺陈、描摹,它不求完全再现,而应该如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象,给予观赏者无限的遐想空间。 三、水墨画中意境美的体现 水墨画中的意境美,是由画家在水墨画创作的审美意识上具备的两个条件所组成:一是客观事物的艺术再现,一是主观精神的表现,二者有机结合,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 (一)水墨画的意境美体现在诗画同源 清代美学家叶燮说:画者形也,形依情则深;诗者情也,情附形则显。苏轼也强调诗与画在创造审美意象方面的共同要求,他说: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他在评价王维的的画时说: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点出了画的意境,道出了中国水墨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模板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教案 一、教材分析: 追求意境的表现是中国传统教学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画的重要特征之一。山水画中高山大川的雄浑厚重,小桥流水的清秀恬淡;山间云雾缭绕,小路曲折婉蜒;楼台耸立,船帆点点……让我的感受到画家对故土,对大自然的那份。那份痴性,带给我们充满情趣的,有独特意境的美丽享受。意境是山水画的灵魂,对意境的创造是山水画家毕生追求的艺术境界。 本课的设置,旨在引导学生从认识山水画所表现的意境的美入手,感受山水画独特的艺术美感。了解画家是怎样通过笔墨的运用、构图的安排、虚实的处理来实现对意境的营造的。对于山水画的学习,力求改变过去过于注重技巧,过于强调皴法而无暇顾及在画中表现意境的现象。让学生对中国画的精神与特点有一整体的了解,从品味意境、享受意境,到用笔墨大胆、自由地表现意境。 1、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本课注重培养学生对中国山水画的分析、理解,了解山水画的成就及有关画家,使学生热爱中国传统绘画,感受自然与艺术的丰富多彩,从而更加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2)、认知目标:①欣赏中国山水画作品,感受历代画家是如何用山川之景抒画家之情的,是如何在丰富多彩的自然美中表达中国人的自然观和审美观的。②分析山水画作品中意境中表现,初步理解对意境营造是画家追求的艺术境界,是山水画的灵魂。

(3)、能力目标:尝试选用(或作)一首小诗或散文,概括地表达出你所喜欢的山水画的意境;或用学过的笔墨技法,画一幅有意境的山水画,并配上自己喜欢的诗句散文。 2、教学重点: 通过对山水画构图、空白、墨色的分析,使学生了解中国山水画是怎样表现意境 3、教学难点: 中国山水画与西方风景画在思想、技巧和形式上的不同点是什么? 4、学习材料: 教具:多媒体设备,山水画所需用具。 学具:风景照片、山水画、纸、墨、笔等中国画的必需用品。 二、教学过程 (一)图片欣赏,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多媒体课件画面出现关山月傅抱石的《江山如此多娇》,这幅画是他们共同合作专门为装饰人民大会堂而绘制的大型山水画。 师问:看画面你能想到哪首古诗词? 生:毛泽东的《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惟馀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须晴日,看红妆素裹,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

油画的意象形态及其文化背景

油画的意象形态及其文化背景 油画虽然是产生于欧洲,但是当其成为国际艺术媒材时,国界也便只是艺术家的标签而已。如此,油画创作的多元化和其自身的媒材特点并无太大关系,而是和创作油画的艺术家身份有着密切的关系。 艺术家成长的背景不同,文化的影响不可避免的通过创作的作品显现出来。油画创作可以表现为具象形态,也可以表现为抽象形态,当然还有意象形态。 意象形态从视觉认同的角度讲,可以包括具象和抽象之间的宽阔区域空间,但是这种表现的出现不仅与技法有关,更重要的是与文化背景有关。艺术家个体的创作各有千秋,但是相同的民族文化背景必然影响艺术家的作品。 中国文化影响下的艺术家,其油画作品也呈现出多元化的创作风貌,但是意象化的审美认知却不可否认的成为中国艺术家创作的内在动因。艺术家的创作固然是由于自身的审美认知,但是外在环境的选择也是导致艺术品风格的重要原因之一。 科技的发展使得视觉世界出现了极大的变化,观者对视觉形象的审美转换不可避免的影响艺术家的主体创作,艺术家便在自觉与不自觉的创作环境中主观而被动的选择自己的表现形式。油画作为艺术创作媒材,只是由于艺术家的身份的归属问题,从而使得艺术品也必然留下创作者所在环境的烙印。 “艺术家”不仅是一种职业归属,还是一种社会身份属性。艺术家身份在现实社会中并不是完全独立的一个群体,其生存必然要依附在社会各种身份的分工体系的某一个位置,这种非独立性的存在也揭示了艺术本身存在的非独立性。 政治、经济、宗教和民族等各方面实体和文化的存在都不可避免的影响艺术的发展,而艺术本身也同时存在内部系统完整而又合理的体系。这种内在体系的

合理存在,是通过建构外在各种势力平衡基础上的妥协。 艺术系统的外因环境是负责的,而其内部系统则是以主流艺术家和艺术评判系统相对稳定为存在前提。外围环境的平衡影响艺术系统内部的平衡,政治、经济、文化的外围平衡影响着艺术的平衡。 油画呈现出的形态符合绘画的多元形态,只是在不同时期和地域有不同的倾向性。具象形态是指以现实生活的事物为标本进行近似性创作的作品形态,即作品是通过写实手法创作的具体现实特征的事物形象。 写实是一种手法,具象是一种效果,二者是不同层面上的定位。抽象艺术作为一个艺术流派,特指1910年至1916年之间康定斯基、马列维奇、蒙德里安等人开始发起的抽象主义。 后来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等也仍然是对抽象艺术的延续。但抽象形态一种创作标准,是视觉效果所展现的非形象性。 意象形态是处于具象形态和抽象形态之间的部分,具有融合性和主体性。西方以具象形态为主体的传统在面临摄影术时发生了变化,摄影艺术的出现在某种意义上说已经颠覆了具象艺术的模仿理论基石,而在20世纪的中国之所以能够确定具象美术的权威地位,很大程度上是时代需求和技术的双重作用。 中国艺术传统中的视觉经验是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意象性审美形态,并且并未完全摆脱具象形态叙事性的特点。齐白石说中国画“贵在似与不似之间”,这种模糊美学是中国的审美习惯积累所产生的意象审美认知。 当代美术中逐渐形成以意象形态为主的多元化状态,很大成分的原因是由于审美心理的非单一性和视觉中心的多元化。

意象油画的阐述

意象油画使更多的人进入油画的最高境界---创作。也使更多的人进入了欣赏油画的境界。他的出现使艺术届的纵横面大大的打开,也繁荣着当下的艺术市场和民生。 意象油画的发生与演变是世界艺术史基因的一次突变。它是中国传统哲学、美学精神通过油画这一艺术表现语言,创造再现的表现。它不单是主观的精神感受,同时包含了对物象的表现。意象油画鲜明的地表达了意象和油画东西交融的特点,是中华民族透析自然意象的思维方式和叙述经验投射转换到油画语言的审美结构中而形成的国际文化身份。在创作观念上,追求“身与事接而境生,境与身接而情生”的审美品格。在创作过程中,提炼对审美客体的直觉感悟,达到“以意构境、以意造型、以意生色”天人合一的状态。 有许多学者都一致认为中国传统美术是一种意象艺术,中国传统绘画不管是在思维方式上还是在造型原则中,都带有明显的意象化倾向。这无疑指出了中国艺术有别于西方艺术的东方特色。而油画这个本来发生于西方的艺术种类,在中国经历了百年的发展之后,现在的中国油画,在审美趋向和表达方式上都已实现了民族化、本土化。当下的中国油画在各个方面——题材、内容或是表现技法——它都已经融入了浓厚的中国文化精神,更有许多油画家在他们的油画作品中表现出明显的意象化倾向,与民族文化一脉相承,展现出一种民族审美意识。 中国意象油画并非只是一个简单的艺术风格,它是油画传入中国后在中国的客观发展。它是油画艺术在中国本土文化下生成的,体现中国民族文化特质的绘画艺术。它不是简单地将中西绘画艺术混乱杂交,而是油画艺术在中国的一种特殊发展。它的内在核心是中国的东方文化精神,外在形式上则具备了西方绘画艺术的一些形式语言。其具有既不同于中国画又有异于西方油画的独特审美特征。同时,它又与两者保持着内在的密切的联系。 简单地从字面上看,意象油画既包含了意象又包含了油画这两个层面。这就是说,首先依绘画种类来看,它的性质无疑应该是油画,是油画就要在创作时遵循油画所特有的一些创作规律。其次意象油画的另一个层面是意象。意象具有明显的中国特色,在绘画中,主要指“寓意之象”,这在下面会详细论述。总之意象油画,其内涵是油画,外延限定为意象。 中国意象油画追求的是“心游物外”、“物我为一”的一种精神境界。为了达到这种神游的境界,意象油画就不能局限于对形象的具体的某一个特定时间的再现,而是要求艺术家经过主观的提炼、概括与取舍,融合自己对自然物象的印象和感悟,对其作一种抒写性形象塑造,精心经营画面形式来传达某种意境。中国意象油画区别于西方油画艺术的最大特征是它内在所蕴含的文化精神,是一种与自然处宇宙相通相融的“天人合一”宇宙观,是中国人特有的东方文化精神,在中国意象油画作品中透现和凸显出中国人的文化观念和审美取向。

浅析中国意象油画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6c9538958.html, 浅析中国意象油画 作者:李慧 来源:《神州·上旬刊》2019年第03期 摘要:中国油画的历史是中国开始接触西方油画时算起的。当西方的油画融合中国画的技法时,意象油画也由此诞生了。它是连接西方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纽带,这种绘画语言表达了中国本土文化和地域风情,所以,意象油画更容易表达作者内心的情感与感悟。 关键词:意象油画;绘画语言;中国油画;中国文化;油画技法 一、意象油画的艺术风格 中国文化博大精深,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艺术的发展趋势,中国的书法、国画和西方的油画相互仰慕,殊途同归。毕加索和八大山人的纯粹用笔一样,在笨拙中显得巧妙。波提切利的线条处理和永乐宫的壁画的线条处理有着相同的默契。 意象油画是一种观看的方法,同时也是一种画家表达自己内心想法的途径。它既不是以相机的形式来复述,也不以表现抽象为主。之所以形成意象油画流派,和中国的文人画是分不开的,是一脉相承的。意象思维是以意象为思维载体的思维。“意象”首先是观念形态上的“造型”。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必须从这种“内心意象”开始。意象最主要的是表达内心的一种感受,并不拘泥于像与不像之间,更重要的是以形写神,形神兼备,所画的情境只有符合生活逻辑、事物发展的必然趋势就可以,并不需要特别真实确证。另一方面,更多的是作者灵感的爆发。灵感一词并不是中国本来自有的,而是来源于希腊语,原意是指神的灵气。康德认为天才是灵感的代名词,人类的天赋才是一切独创性观念的守护神,是捕捉灵感创造力的唯一合法工具。灵感可以引发人们的冲动和狂热,使画面更加生动,更加耐人寻味,使作品与观众有心灵的互动。灵感是一瞬间的,我们不能控制它的来,也不能控制它的消逝,是艺术家们在创作过程中所处的某种特殊的心理状态,特点是在于它的突发性和创造性。意象油画的创作除了最重要的灵感爆发,还有一点就是画家必须快速表达出来当时的感受,所以意象油画的发展得益于画家的创作灵感。 二、意象油画表现手法 1.作品意境的营造 我很喜欢写书法,恰巧油画是我所学的专业,每当我写字的时候,我总是会下意识的注意字体的大小和在纸上的结构,让整体看起来舒服,视觉上感觉合理。而每当我画油画的时候,我也会把写字时挥毫泼墨的潇洒自如带入到画面中,让画面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我充分地感受到东西绘画观念的差异在逐渐的缩小。中国古代画论中,谢赫的“六法”中的“气韵生动”和“古法用笔”也对我的绘画创作有着巨大的影响。使我开始注意到:写意和表现。直率、奔放的

论意象油画的写意性与作画状态

论意象油画的写意性与作画状态 一、意象油画的理论基础 意象油画就是一种视觉上的传达。意象油画的本质是油画,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这样它的特性就规定了意象油画必须遵循一些创作原理。意象油画在创作上,追求的是借物抒情,从个人内心的情感对客观物象进行整理、思考、筛选、锤炼、升华,再到一种有情绪的抒发。不仅在直觉感性中把握理性经验的创作过程,而且指以意衬托境,造型,生色,抒写四个方面中任何一种或几种组合的视觉特征。它很符合东方人的审美和玄妙的文化理念,它不单纯只是艺术家内心精神的写照,而是人对自然的一种遵循,一种带有趣味的思考,体味意与象的关系、情与景的关系、心与物的关系、神与形的关系、虚与实的关系。意象油画遵照的是以自然生活为源泉,但不生搬硬套地摹写自然,而是从自然生活中发现,并找到能够激发心灵情感的某种角度,然后进行思考、品味,体会、理解,心灵的筛选、纯化,最后再用自己的语言形式写意出来。其实这一过程已经就是人类对自然生活“意象”化了的过程。结果并不完全是主要的,这一过程更有味道。 二、意象油画的写意性与作画状态 (一)意象油画的写意性 意象油画从画面结构到造型是具有写意性的。唐代文人王维提出“写意”一词,写意的思维方式在中国文化中历经了数百年。意象油画中的写意性一直是中国艺术家挥之不去的情结。写意即是用简练的笔法描绘事物。写意主张神似,内心是自由自在的,不拘泥于外形。写

意强调画家的个性发挥,由内而外的释放,这种释放又是藉由艺术家潜能的发挥。艺术家并不是完全依赖用眼睛去看,而是用心灵去体味,通过对客观物象的感受、体会、思考、理解,从而激发出潜意识的一种冲动,每一个环节都缺一不可,好似“生物链”一样。艺术家不能闭门造车,只有通过大自然给予的客观物象的独特品格,才能激发出自身潜意识的机智,勾勒出自我心灵式的“意象”,从而胸有成竹的、无拘无束的写意挥洒,用情虽好,不如随意传神。 (二)作画状态中的将错就错 随着文明进程的深入,人们综合素质不断提高,审美观念也在发生着相应的变化。首先表现在艺术家本身,他们对世界的认识更深刻、更细微、更具个性,从内容到形式都更加凸显主观意识,创作出来的作品更具有自我在其中。主观意识在不确定的过程中发生了突变,极容易改变作画的初衷。这时我们没必要懊恼,与其中规中矩生硬地照搬原有的意图,不如放下包袱,顺其自然的踏上一条崭新的道路。一幅好的绘画作品除了能体现艺术家完整熟练的画面结构,更重要的是能从中展现出每个人心灵的自由和创造力的无限可能,如果总是一味在现成的轨迹中重复绕圈而不大胆的尝试越轨,这样或许会很安全、很稳定,但恐怕永远不会与惊喜有缘,永远也体会不到绘画的妙处。意象油画本身是一种写意性、随意性很强的视觉艺术,它要求作者在创作中自由地挥洒,心性与画面有机地交融,随性而抒发、随画面而生意。在不同的时间、地点、环境等因素,创作同一画面,那么作画状态不可能是一条水平线的,应该像是“心电图”,不可能一直保持住

漫谈意象油画的意境之美

第25卷第4期宿州学院学报Vol .25,No.4 2010年4月Journa l of Suzhou U n iver sity A pr.2010 do i :10.3969/j .issn.1673-2006.2010.04.030 漫谈意象油画的意境之美 邵建波 (宿州学院美术系,安徽宿州 234000) 摘要:意象油画画面的形隐显转换于抽象、意象的意味中,实与虚交融互生,体现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想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应用。意象油画是中国当代的词汇,其生成及发展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出现的。中国油画家从传统的角度入手,结合当代绘画理念进行大胆探索、实践,使油画的意象趋向凸显,丰富了油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油画的美感,而油画的意境表达也得以彰显。关键词:意象;意境;笔韵;视觉审美;意象水墨中图分类号:J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006(2010)04-0087-03 收稿日期:2009-11-26 基金项目: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教学研究一般项目 (2008jy x m515)。 作者简介邵建波(6),安徽砀山人,副教授,主要从事油画 教学与研究。 中国油画源于西方绘画艺术,可以说是从西方文化的胚胎中孕育而成。中国油画在长期发展与成长的过程中,意象油画在民族土壤中悄然生成。“意象油画则是带有本民族绘画语言的一种表达形式,介于具象与抽象之间,与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审美范畴‘似与不 似’、‘不似之似’有着某种渊源。”[1] 意象油画用中国意象美学观,在油画创作过程中,以象征、写意、表达的方式,结合现代的艺术观念来表达现实生活的现象,揭示当代社会所面临的问题。画面的形隐显转换于抽象、意象的意味中,实与虚交融互生,体现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想在当代中国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意象油画是中国当代的词汇,其生成及发展是在中国文化语境下出现的。中国油画家从传统的角度入手,结合当代绘画理念进行大胆探索、实践,使油画的意象化趋向凸显,丰富了油画的表现形式,增强了油画的美感,而油画的意境表达也得以显现。 1 以中国文化视角研究意象油画 研究创作意象油画须走进中国传统文化,深入了解中国传统的美学思想,让油画作品能体现中国文化之内涵。 意象油画中的“意象”一词,早已被人们所熟知。“所谓‘意象’,就是以象寓意的艺术形象。‘意’就是作者的主观情意,‘象’就是作者感受到的客观物象。意象是作者意中之象,不同于纯客观存在的物象,它是融入作者情感的形象。” [2] “意境”是人们从事艺术创作时所追求的一种至高境界,“所谓‘意境’,就是作者在作品中通过形象 描写表现出来的境界和情调,是作品中呈现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的形象,同时也包括作者诱发和开拓的审美想象空间”。[2] 在中国意境理论的渊源中可以追溯到先秦哲学,如老子的“大象无形”实际上就是指意境。“境”或“境界”原指修行者领悟佛法所达到的境 地,语出佛经。“意境是情与景的结合,概括起来,意境就是‘情由境生’、‘情景交融’,即艺术境界。意境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感悟,这种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历史感、宇宙感就是‘意境’的意蕴。” [3]“意象”与“意境”,虽有相通相似的一面,但又属于两个不同的美学范畴,有着各自独特的内涵和审美特征。同时意象和意境有着包容与被包容的关系,意象无穷的张力形成了意境整体上无穷的魅力,意境的形成包含了许多客观存在的物象,它们是相辅相成、相得益彰、相互依赖的关系。意象是一个个表意的典型物象,是主观之象,是可以感知的、实在的、具体的。意境是一种境界和情调,它通过形象表达或诱发,是体悟的、抽象的,是一种氛围。意象的组合构成意境,意象是构成意境的手段,意象在先,意境在后。意象是融入了作者主观情感的客观物象,它渗透了作者的审美意识和人格情趣。意境是作者借助多种艺术方法创造出来的情景交融、虚实相生、物我同感的美好的艺术境界。 2 中国油画与西方油画之意象 中国油画自产生到发展至今已有百余年的历史,在这个发展过程中,中国油画家付出了不懈的努力,从西方古典的写实主义中又进入西方现代绘画浪潮,最终又回到对本土文化的探寻。在古典写实绘画的意象中,一般都维持着“意”与“象”的平衡,观者一般 :190-7 8

阅读《山水画的意境》 (1)

阅读《山水画的意境》,回答问题。 1.下列关于山水画意境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意境就是景与情的结合,画家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现深厚的思想感情,山水画如果没有了意境,也就没有了灵魂。 B.意境的产生有赖于思想感情,而思想感情的产生源于画家对客观事物身临其境地长期观察和全面、深刻的认识。 C.意境在于有情趣有画意,山水画不是地理、自然环境的说明和图解,那些追求自然的画作说不上有意境,难以打动人。 D.山水画创作中,画家只有对所描绘的景物充满强烈、真挚、朴素的感情,有表达自己亲身感受的强烈愿望,才能创造别具一格的意境。 2.作者要说的是山水画的意境,为什么要在开头大篇幅分析诗歌的意境? 3.作者是如何论述“要深入全面地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这一观点的?你认为这个观点正确吗?请结合生活实际简要说明。 4.你如何理解“无论写诗、作画,都要求站得高于现实,这样来观察、认识现实,才可能全面深入”一句的深刻含意。 5.在摄影技术如此发达的今天,山水画是否会被取代?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 颜景龙 ①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的营造。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作时,时常被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被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打动、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②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漂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

当代油画的意象美解析

当代油画的意象美解析 意象油画色彩的运用大大地超越了自然表象,它融入了画家们对色彩的心理意志,具有很强的表现性,意象油画的色彩运用可随画面主题、意境、画家的情感的需要而打破具体的色彩限制。可见意象油画十分重视画面的笔墨、造型、色彩及章法等给观者在视觉上产生强烈的形式美感。 一、意象油画的民族情结 中国当代油画的意象性缘于中国传统文化哲学观念,最能体现“油画中国风”,由于受中国深厚的传统东方文化的影响,中国的油画家画出来的油画对于西方人来说仍然是具有东方神韵的,有着东方人自己的绘画思想和独特的审美喜好。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的民族情结表现在对中国传统文化精神和民族审美心理的传承,意象油画表现了典型的东方意境,是中国独特的文化内涵对艺术家的影响,追求“物我为一”“心游神外”的精神超脱,这与中国传统绘画的写意性特征不谋而合。中国传统绘画讲究自然,在笔墨及用笔上强调“偶得”,中国文人绘画主张“大象无形”,给观者以更大的想象和思维空间来体现画家的情怀,同时还要更完整充分地表现出画面的气韵,达到“天人合一”的至高境界,中国当代写意油画吸收了传统的文人画的表现手法,使得作品更具“逸气”。林风眠先生主张“接受西洋艺术,结合中国艺术,融合中西艺术,创造时代性的艺术,把西方绘画艺术与中国传统水墨相融合。”这对中国油画向民族化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中国艺术较之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表达方式更显得委婉、含蓄,

使得中国画家有更大的表现自由,画家以有限的画面表达无限的空间,中国绘画不着意于物象造型的精确表现,而注重形象的意趣,以抒情达意为目的,中国绘画是表现性绘画,表现画家的感情与心境。如吴冠中的作品《忆杭州》,其画法明显来源于中国画“虚实”的画法,整幅画将西方材料技法和东方审美内涵完美的结合了起来,更将写意精神发挥的淋淋尽致。由此可见,中国当代油画意象性是中国意象美学观在油画中的体现,中国意象油画很好地传承了中国传统绘画的气质精髓,画面的“虚”与“实”交融互生,给观者更大的想象空间,也充分地表现出画面的气韵,体现了中国传统意象美学思想在中国当代油画创作中的应用。 二、西方现代油画对中国当代意象油画的启示 19世纪,西方现代主义绘画开始追求个性的解放,不再是像古典主义那样追求三度空间的造型体系,而是在绘画形式上更加注重主观情感的表达。由于东西方人的生理和文化心理的不同,因此,西方画家对绘画“意象性”的表现更加具有开放性和自由性,这是与西方画家与生俱来的在艺术创作中的情感流露和想象能力是分不开的。西方绘画的意象性更侧重于“情绪”,这与中国画侧重于“气韵”的表达有所区别,中西绘画的意象表达内涵虽属不同范畴,但可以相互借鉴吸收。那么西方现代绘画的“意象性”是怎样体现的呢? 从印象主义对色彩的革命以来,西方艺术诸流派在绘画中加入了更多的主观成分,绘画基于“表现个性”,艺术家们纷纷表达对艺术的种种理解,如后印象派画家梵高强调主观情感并运用夸张手法表现出

《意象油画形式语言探索》简介

意象油画形式语言探索 意象油画是中国油画家对油画民族化 的积极尝试。中国意象油画作为一种新的创 作观念与艺术形态,在民族文化艺术精神的 涵养中生成,极富中国民族特色和美学品格。 意象油画强调以中国人的意象思维方式进行 艺术创造,呈现出独特的语言魅力,体现出 精神的意象追求和意象的画面形态,使它区 别于其它类型的油画。康定斯基说过“对艺术 要素的分析,是通向作品内部的桥梁”。因此 对意象油画的形式语言加以研究,可以使人 更深层次的理解艺术作品,把握艺术表现的 基本原理和方法。 本书主要从油画民族化的必然性与必 要性、意象是油画民族化的基石、意象油画的艺术精神与创作理念、意象油画的主要类型与特征、意象油画的语言元素和形式组织、意象油画的艺术实践、当代艺术家作品个案分析等七个方面展开了论述,探寻意象油画语言的精神内涵和形式语言特征。本书结构严谨,自成体系,图文并茂,观点正确,深入浅出,案例典型,将意象油画的审美观念与形式语言相结合展开论述,由观念到技法,对意象油画进行了一次深入的探索,具有很高的理论与实践意义。读者可从书中获得颇有价值的信息和启示。 ① 本书在2013年获得湖南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立项资助。 书名:意象油画形式语言探索作者:高波ISBN:978-7-80250-979-5/D·399 类别:油画-绘画理论-研究页数:132 出版社: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时间:2012年9月定价:28.00 装帧:平装开本:880毫米×1230毫 米1/16 8印 张出版发行:中国言实出版社(CIP)数据:(2012)第203615 号 字数:200千字

作者简介 高波,湖南文理学院美术学院副教授,常德市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研究方向:视觉形式语言研究与绘画创作。 目录 第一章油画民族化的必然性与必要性 1 ?第一节油画民族化的必性1 ?第二节油画民族化的必性2 第二章意象——中国油画民族化的基石 4 ?第一节“意象性”是中国传统艺术的基本征5 ?第二节意象性在中国油画中的呈现12 第三章意象油画的艺术精神与创作理念18 ?第一节意象油画的精神源泉与审美趣味18 ?第二节意象油画的创作理念26 第四章意象油画的主要类型及特征30 ?第一节视像性意象油画30 ?第二节写意性意象油画32 ?第三节抽象性意象油画34 ?第四节结语37 第五章意象油画的语言元素和形式组织38 ?第一节贝尔的“有意味的形式” 38 ?第二节意象油画语言元素的一般性质与表现形式40 ?第三节意象油画形式语言的表达手段与构成规律56

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阅读答案

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中国山水画可谓是中国人情思中最为厚重的沉淀。历代山水画家在画面中充分表现笔墨气韵的同时,更注重意境美。意境是艺术的灵魂。我们欣赏画时,时常为其内含的艺术魅力所吸引,为画外之意、弦外之情所陶冶、所感染,这就是意境美的作用。 中国山水画的空灵之美,是山水画艺术的主要审美趣味形式。空灵之空为静,为虚,为无;空灵之灵为灵气,为实,为有。空和灵是对立统一的。宋代马远的《寒江独钓图》中,茫茫寒江,一叶孤舟,渔翁独坐,钓丝飘浮,微波之外,皆是空白,营造出一种空灵、深远、简淡的意境。空灵之美一方面使画家在意境构成上获得了充分的主动权,打破了特定时空中客观物象的局限,另一方面也给欣赏者提供了广阔的艺术想象的天地,使作品中的有限的空间和形象蕴含着无限的大千世界和丰富的思想内容。 中国山水画的外象之美不仅表现在画作本身,也包括画作以外的无限性,即“画外有画”。正如美学大师宗白华所说:“中国绘画所表现的精神是深沉静默地与这无限的自然、无限的太空浑然融化,体合为一。”山水画是一种哲理的最高境界,它不追求繁茺的世界,而是追求自然与人文的完美统一,是一种摆脱世俗的精神追求。从元朝的倪瓒,明清时期的石涛、董其昌等的山水画中我们所看到的不只是绘画的语言符号,更重要的是画家内在的精神追求。 中国山水画的诗意之美,是中国绘画历来所提倡的。不论是《春山烟雨》还是《春浦帆归》,只看画题,就会觉得诗意盎然。诗意之美丰富了中国山水画的美学意境。真正山水画中的诗境,体现在画的构思、章法、形象、色彩的诗化,诗情与画意交融。宋代郭熙在《林泉高致》中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诗画的一致,是中国山水画家追求的最高理想,也是中国山水画的最高境界。唐人王维以诗人的学养彰显画家的气质,在文学和绘画领域揭示了诗与画的关系,从而提出了山水画意境表现中的一个准则——画中有诗。比如他的作品《江山雪霁图卷》,画面上虽然没有像许多画家那样题上或多或少的诗词字句,却富有诗的意境。 中国山水画中所具有的那种空灵美、外象美、诗意美的意境既是画家创造的终点,又是观者再创造的起点。当代中国山水画创作者,只有放开眼界,敞开胸怀,徜徉于大自然之中领受山川、风云、水石、林木际会之妙,铸就独特的艺术灵魂,方能构筑胸中意象,孕育笔墨语言,创作出有意境的作品,真正收到“代山川而言”。 (选自颜景龙《中国山水画的意境美》,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浅析风景意象油画的表现方法

浅析风景意象油画的表现方法 “意象”这个词是中国画中的一种美学概念,但是在当代油画艺术领域,有越来越多的艺术家将意象表现融入到风景油画的创作中,形成了一种中西结合。风景意象油画的发展是不仅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形式的传承,同时也是对传统西方油画的创新和发展,为风景油画赋予了更强的生机。从审美趣味来看,这是风景油画的创新表现方式。中国现当代的风景意象油画巧妙的融合了中国传统的绘画精神的根本性,具有当代世界油画的高水准气质,这大大促进了中国油画的发展与革新。 标签:风景油画意象油画意象表现 油画的类型多种多样,有写实的,有抽象的,有人物的,也有风景的。在众多种类的油画中,我对风景油画情有独钟,我常常会被那金黄的麦田,宁静的湖面,落日的夕阳所吸引,从而激发我创作的热情。这种创作动机,我认为用意象表现的手法最适合表达我内心的情感,抒发我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热爱。我也创作了很多风景意象油画,这都源于我对自然风景的细致观察和写生积累。因此,我想在此分享一下我对风景意象油画的感悟。 一、风景意象油画源于日常写生的积累 风景油画写生活动对于风景意象油画的创作具有很重的意义。“艺术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所有的艺术创作,都离不开生活中点点滴滴的积累,只有真正的身临其境,亲身体验,才能在作品中表现出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和感触。 “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这是著名国画家郑燮所说的。写生的体验往往会使画家对眼前的景色记忆深刻,会激发画家对新鲜事物的绘画冲动,能够记录下内心最初的感受。当然,写生不代表写实。意象油画最主要的还是要将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眼前的景物仅仅是一个媒介,是情感表现的一个依据。这种情感可能是一瞬间鸟儿的飞入,也可能是树叶飘落的一段过程,对于风景意象油画,写生的目的就是要将写生时情感记录下来。如同人物写生一样,植物、动物都是有生命力的,畫家要深刻的去体会其中的内在精神,这对于后期的创作是极其宝贵的参考。 二、风景意象油画中笔触与色彩的运用 当有了写生积累之后,我们就要面临着真正的油画创作。意象油画的创作表现大多还是通过对笔触和色彩的巧妙运用,来达到抒发情感的目的。 在风景意象油画中,对笔触的运用可谓是十分讲究。“意象”这个概念源于中国的传统绘画,当然在笔触运用上也融合了中国画的用笔精髓。中国画的用笔大多源自于书法艺术,很多线条都是“写”出来而不是“画”出来,这就是为什么有许多国画作品被称为“写意画”。

意象油画创作的多变

意象油画创作的多变 一、意象油画的理论特征 意象油画的本质是油画,是一种外来的艺术形式,它的特性就规定了意象油画必须遵循一些创作原理。它在创作上追求借物抒情,从个人内心的情感对客观物象的整理、思考、筛选、锤炼、升华,再到一种有情绪的抒发。它不单纯的只是艺术家内心精神的写照,而是人对自然的一种遵循,一种带有趣味的思考。意象油画的造型本身是意象性的。在中国画中,画家对于客观事物不是简单的描摹,而是把客观物象与主观感受相结合,在头脑中形成一种自我式的“意象”进化,讲究取其意而不照抄外形。抛开表面深入挖掘本体,才能高于甚至超越生活原型,使主观意识更充分、更自由地对客体精神、本质进行强调与夸张。意象造型并不追求对象的真实再现,而是借助于客观物象来抒发胸中感受。不求形似,但求神似。因此,取舍与夸张变形就成了意象造型的突出特征。中国画家齐白石老先生曾经说过:“不似者欺世,太似者媚俗,绘画达到似与不似之间方为尚好。”通过恰到好处的取舍与夸张变形,赋予造型以生气、情趣与个性风采,并以笔墨的节奏美、形的韵律美表现出来。 二、工具及材料技法的运用所引发的手感变化

意象油画在技法上主要采用西方发明的材料。这是由油画的本身的特性所决定。多年来由中国艺术家经过长期大量的实践与思考使其成为了具有中国本土文化属性的中国式的油画。意象油画巧妙融入了中国水墨画的精髓,在油彩中,利用虚实、黑白的对比关系,通过手、眼、心的谐调运用和笔、色、刀、综合材料等工具共同来描绘。其实意象油画和中国传统绘画中若干技法语言是密不可分的,还是基于中国本土文化之上的。随着时代的发展,视觉审美的提高,意象油画的材料技法也日益地丰富起来,加进了很多新鲜的血液元素。如,画布粗细的选择、底色的铺垫和多元素材料的调配做出的肌理效果等等,大大增强了视觉效应。在意象油画中,运笔扮演着主要角色。一般来说画面的绝大部分还是以运笔来表现完成。重而浓的笔法形态有深沉凝重的感觉,轻而淡的笔法形态有飘逸洒脱的感觉,干而不油的笔法有苍劲坚挺的感觉。在用笔的轻重力度上、运笔快慢缓急的速度上、顿挫的节奏上,以及转折的走势上的种种不同,都能给人以诸如沉着、凝重、飘逸、柔润等不同的感觉,能够很好地传达出作画者内在微妙的心绪。笔触与肌理的效果是重要的表现方式,板刷、刮刀等工具在意象油画创作中也起着神奇的作用。刮刀的堆积与刮痕的能力更加地加深了画面的层次感,颜料的不调合增强了画面的感染与冲击力。 三、意象油画中多变因素 意象油画在创作当中存在着多变、不确定性的因素。意象油画强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山水画的意境》基础训练2(含答案)

基础训练 一、基础知识 1.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渲染(xuàn)诱惑(yòu)内疚(jiù)庇护(pì) B.惆怅(chóu)称职(chèn)停泊(bó)灵魂(lín) C.浮光掠影(lüè)真挚(chì)虐杀(nüè)津津乐道(jīn) D.开辟(pì)嫌恶(wù)暮霭(ǎi)踉踉跄跄(qiàng) A.庇护(bì) B.灵魂(líng) C.真挚(zhì) 2.下列词语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是() A.身临其境狂妄自大搏斗崇高 B.胸有成竹缘物寄情气概颐和园 C.金壁辉煌朝朝暮暮意境歌颂 C 金碧辉煌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是() A.要深入全面的认识对象,必须身临其境,长期观察。 B.过去见一位作者外出写生,两个礼拜就花了一百多张,这当然只能是浮光掠影,不可能深刻认识对象,更不可能创造意境。 C.任何个人的成绩和人民群众的伟大创造比起来都不过是沧海一粟。 D.如果学习方法运用恰当,就会收到事倍攻半的效果。 D“事倍功半”形容花费的力气大,收到的效果小,这里指做事得法,因而费力小,收效不大,故应用“事半功倍”。 4.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病句的一项() A.满山遍野到处都是鲜艳的杜鹃花。 B 王明常常背着妈妈去医院看病。 C 是否具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是成绩好坏的关键。 D 广场上空奏起了胜利的凯旋乐曲。 C.此题考查学生对常见的语病类型的分析,常见的语病类型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成分赘余、结构混乱、语意不明、不合逻辑。A.重复,把“到处”去掉。B.有歧义,1.背,读第一声,句子意思有两种,一是自己有病,看病时,带着妈妈。二是,妈妈有病,没有交通工具,只能背着妈妈去医院。2.读第四声时,句义是,自己看病不想让妈妈知道,是偷着去的C.搭配不当,“奏起”改为“响起”。要求学生多读课文,养成熟练地语感。识记常见的语病类型。

浅谈现代油画的形式美

浅谈现代油画的形式美 形式美就是现实形象或艺术形象的形式之美、它包括构成形象的色、线、形、音、这些形式因素有规律的组合的美。形式美是一种具有相对独立的审美对象,而油画作品的艺术形式美对构成的规律和语汇的探索是不可回避的课题,同时也为油画的艺术创作活动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与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油画天然石二维的一部浩瀚的油画史,一方面一直伴随着真实空间对二维的表现形式的挑战和二维依托媒介对空间描绘的幻觉;另一方面是平板画面表现的物理事实。从这个意义上讲,油画作品艺术的表现形式主要体现在:一是油画艺术的依托媒介的物理事实;二是客观形态作为油画形象自身所包含的抽象意味。我们可以把这两点称作油画艺术的装饰美感。无论是具象还是抽象形式油画艺术的画面结构方式是艺术家创作风格的一个重要标志。其组织要素往往表现出节奏、韵律、比例、均衡等组织秩序和排列关系,这些视觉符号在形式上的延展与进退关系概括起来有以下几种情形,应该说这些情形是把握了油画艺术形式美感的重要尺度。 在一幅好的油画作品中,色彩给人以强烈的吸引力形式给人以无限的想象力印象派画家所表现出来的大胆的奔放的笔触绚丽的色彩、意蕴的边线等营造了作品较为深远的意境,在当代绘画中画面中的形式构成了画面的骨架,构成了的元素极其重要如果说色彩和形式是画面的内在美,那么构成则是画面的内在美那么,构成则是最直接的外在表现。 按照美的规律对生活素材进行选择、加工、概括、提炼构思出主观交融的审美意象,然后再使用物质材料将审美意象表现出来,最终构成内容没与形式美相统一的艺术作品。另外在艺术创作中,首先要艺术构思,是“形之于手”。是更为艰辛的实践操作过程,同时是前者的实现过程,也是艺术构思的深化、充实、修正和提高的延续过程、还是不断检验原来的旧构思、探索、推进新构思的过程。我想每一个艺术家的的创作经历是不同的但创作的理念应是相近的。艺术创作过程就画家不同因素,创作过陈是不同的。艺术创作是艺术家运用一定的艺术媒介创作形式的过程,是艺术产生过程中一个复杂的审美创作活动,创作过程伴随作者强烈的心理活动因素遵循绘画产生的特殊规律。艺术传递是艺术家借助一定的物质材料和艺术语言将构思成熟的艺术形式转化为艺术作品。无论是什么画种都是由一定的物质材料用你的绘画语言表现出来我在艺术传递我重点表达色调,意象,构成,技法,因为我是用这些因素来表达自己的心灵,每一张新画的开始,都是一个新生命的脱变。 中国著名画家吴冠中曾这样写到“我爱绘画中的意境,不过这意境是结合在形式之中,首先通过形式才能体现。用绘画的眼睛去挖掘形象的意境,这就是我艺术生涯的核心........《油画实践甘苦谈》” 他对传统中国画和油画形式的融合有专门的探求。作品《富春江畔》(1963)、《富春江》(1963)、《微山湖》(1962)等作品可以看到他对传统山水和树木画法的采用,中国传统绘画中的审美意境."空灵"、"萧疏"、"淡泊"、"飘逸".时而直接时而含蓄地流露于画面之中。显然这些情调与油画材料的凝重、具有塑造性等性质有距离,为此吴冠中运用了水彩画法,让水性稀释油性的"滞重"感。但是要看到,吴冠中最有中国特色的作品还不仅仅是发挥"水性"的形式,而是更有综合内容的,包括对色彩的平面化处理,点、线、面的抽象结构和简化了的具体物象关系,以及油画色彩的浓重和丰富性与中国民间艺术清新明朗的格调和传统中国画淡雅清澄趣味的结合等等。 这一阶段的一些作品颇能体现他70年代的艺术风格,如《人寿年丰》(1959)、《蓖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