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农业生态学在线作业答案


1.[单项选择题]稳定型种群的特征是[]。
A.D.种群中幼体比例很小,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大
B.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型
C.种群中有大量的幼体和极少的老年个体
D.年龄锥体基部和中部几乎相等
正确答案:[hide]——D——[/hide]
2.[单项选择题]当今世界面临的五大生态危机是指人口问题、粮食短缺、资源破坏、能源紧张和[]。
A.土地退化
B.气候变化
C.环境污染
D.生态失调
正确答案:[hide]——C——[/hide]
3.[单项选择题]温室气体中甲烷的主要农业源是[]。
A.畜禽养殖业和水田
B.秸秆燃烧
C.农机作业
D.化肥
正确答案:[hide]——A——[/hide]
4.[单项选择题]下面所列属于生物辅助能的是[]。
A.降水
B.石油
C.饲料
D.化肥
正确答案:[hide]——C——[/hide]
5.[单项选择题]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因子是[]。
A.环境因子
B.生存因子
C.生态因子
D.生物因子
正确答案:[hide]——B——[/hide]
6.[单项选择题]K对策生物的特点是[]。
A.幼体存活率低
B.适应多变的栖息环境
C.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
D.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正确答案:[hide]——D——[/hide]
7.[单项选择题]下面哪个属于人工生态系统?[]
A.原始森林生态系统
B.人工草地生态系统
C.农田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hide]——D——[/hide]
8.[单项选择题]在国外替代农业中,主张“不翻耕土地、不施用化肥、不进行除草、不用化学农药”的是[]。
A.生态农业
B.自然农业
C.有机农业
D.生物农业
正确答案:[hide]——B——[/hide]
9.[单项选择题]臭氧层破坏主要是由于哪种物质引起的?[]
A.二氧化碳
B.甲烷
C.二氧化硫
D.氟氯烃
正确答案:[hide]——D——[/hide]
10.[单项选择题]下面所列属于不可更新资源的是[]。
A.牧草
B.石油
C.降水
D.土壤肥力
正确答案:[hide]——B——[/hide]
11.[单项选择题]可供陆地和淡水生物利用的水资源约占地球总水量的[]。
A.1/4
B.3/4
C.0.75%
D.3%
正确答案:[hide]——C——[/hide]
12.[单项选择题]形成初级生产量的生物类群是[]。
A.食草动物
B.土壤动物
C.真菌
D.化能合成细菌
正确答案:[hide]——D——[/hide]
13.[单项选择题]下列生态因子中,对植物起间接作用的是[]。
A.阳光
B.水分
C.温度
D.地形
正确答案:[hide]——D——[/hide]
14.[单项选择题]从裸岩开始的旱生演替又属于[]。
A.次生演替
B.快速演替
C.原生演替
D.水生演替
正确答案:[hide]——C——[/hide]
15.[单项选择

题]农业生态学的研究对象是[]。
A.农田生态系统
B.种植业和养殖业系统
C.自然生态系统
D.农业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hide]——D——[/hide]
16.[单项选择题]下面哪种措施最有可能加剧温室气体的排放?[]
A.少耕
B.免耕
C.秸秆就地焚烧
D.秸秆还田
正确答案:[hide]——C——[/hide]
17.[单项选择题]“宜农则农、宜牧则牧、宜林则林”是由农业资源的[]所决定的。
A.可更新性
B.相对有限性
C.稀缺性
D.区域性
正确答案:[hide]——D——[/hide]
18.[单项选择题]农业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主要在[]4个养分库之间进行的。
A.土壤、植物、畜禽和人类
B.土壤、植物、畜禽和大气
C.土壤、植物、畜禽和微生物
D.土壤、植物、微生物和大气
正确答案:[hide]——A——[/hide]
19.[单项选择题]下面所列属于腐食食物链的是[]。
A.青草→野兔→狐狸→狼
B.藻类→甲壳类→小鱼→大鱼
C.动物粪便→蚯蚓→鸡
D.大豆→菟丝子
正确答案:[hide]——C——[/hide]
20.[单项选择题]N、P、B、Mg等元素对油菜的生长具有[]。
A.同等重要性
B.主次之分
C.直接作用与间接作用之分
D.可替代性
正确答案:[hide]——A——[/hide]
21.[单项选择题]农田弃耕后所发生的生物群落演替是[]。
A.旱生演替
B.原生演替
C.水生演替
D.次生演替
正确答案:[hide]——D——[/hide]
22.[单项选择题]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
A.互利共生
B.偏利共生
C.原始合作
D.寄生
正确答案:[hide]——A——[/hide]
23.[单项选择题]种群在逻辑斯谛增长过程中,密度增长最快时的个体数量为[]。
A.小于K/2
B.等于K/2
C.大于K/2
D.等于K
正确答案:[hide]——B——[/hide]
24.[单项选择题]下面哪个属于半人工生态系统?[]
A.珊瑚礁生态系统
B.牧场生态系统
C.原始森林生态系统
D.城市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hide]——B——[/hide]
25.[单项选择题]最有利于土壤微生物生命活动的C/N为[]。
A.50:1
B.10:1
C.90:1
D.25:1
正确答案:[hide]——B——[/hide]
26.[单项选择题]下面所列属于直接工业辅助能的是[]。
A.石油
B.机具
C.化肥
D.农膜
正确答案:[hide]——A——[/hide]
27.[单项选择题]生态金字塔不会出现倒置现象的是[]。
A.生物量金字塔
B.能量金字塔
C.数量金字塔
D.所有生态金字塔
正确答案:[hide]——B——[/hide]
28.[单项选择题]最小因子定律是[]提出的。
A.E.P.Odum
B.B.J.Liebig
C.V.E.Shelford
D.F.F.Blackman
正确答案:[hide]

——B——[/hide]
29.[单项选择题]下面两个物种之间属于竞争关系的是[]。
A.水稻与稗草之间
B.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
C.菟丝子与植物之间
D.小麦与豌豆之间
正确答案:[hide]——A——[/hide]
30.[单项选择题]下面所列属于社会资源的是[]。
A.A.树木
B.农机具
C.地下水
D.土壤
正确答案:[hide]——B——[/hide]
31.[多项选择题]下面哪些是农业生态系统的目标生物?[]
A.粮食作物
B.农田杂草
C.家畜
D.果树
正确答案:[hide]——ACD——[/hide]
32.[多项选择题]下列生态因子中,对植物起直接作用的有[]。
A.温度
B.水分
C.地势
D.土壤
正确答案:[hide]——ABD——[/hide]
33.[多项选择题]下面属于半人工生态系统的有[]。
A.城市生态系统
B.农田生态系统
C.原始森林生态系统
D.人工草地生态系统
正确答案:[hide]——BD——[/hide]
34.[多项选择题]稳定型种群的特征是[]。
A.年龄锥体呈典型金字塔型
B.出生率与死亡率大致平衡
C.种群中幼体比例很小,而老年个体比例较大
D.年龄锥体基部和中部几乎相等
正确答案:[hide]——BD——[/hide]
35.[多项选择题]下面两个物种之间属于互利共生关系的是[]。
A.水稻与稗草之间
B.菟丝子与植物之间
C.反刍动物与其胃中的微生物之间
D.豆科植物与根瘤菌之间
正确答案:[hide]——CD——[/hide]
36.[多项选择题]群落交错区的特征是[]。
A.物种多样性常高于相邻群落
B.由于是多个群落边缘地带,相邻群落生物均不适应在此生存
C.环境条件比较单一
D.与相邻群落相比具有较高的物种密度
正确答案:[hide]——AD——[/hide]
37.[多项选择题]控制全球气候变化的途径有[]。
A.大力开发化石燃料
B.开展植树造林
C.秸秆燃烧
D.积极发展再生能源
正确答案:[hide]——BD——[/hide]
38.[多项选择题]与沉积型循环相比,气相型循环的特点是[]。
A.具有明显的全球性,循环性能完善
B.储存库为大气圈或水圈
C.可以转化为气体形式,并通过大气扩散
D.循环比较缓慢
正确答案:[hide]——ABC——[/hide]
39.[多项选择题]在种群关系中,属于正相互作用的有[]。
A.寄生作用
B.互利共生
C.偏利共生
D.原始合作
正确答案:[hide]——BCD——[/hide]
40.[多项选择题]西方国家提出的“替代农业”的共同特点是[]。
A.尽可能减少现代工业产品在农业生产中的使用
B.大量增加农业生产中的化石能投入
C.忽视农业生产的自身良性循环
D.充分发挥农业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和维持能力
正确

答案:[hide]——AD——[/hide]
41.[多项选择题]农业生态系统中的人工辅助能包括[]。
A.日光能
B.饲料
C.化肥
D.机械
正确答案:[hide]——BCD——[/hide]
42.[多项选择题]农业生产中减排CO2的途径有[]。
A.禁止焚烧秸秆
B.大量使用农药
C.实行免耕、少耕、覆盖等保护性耕作
D.增施化肥
正确答案:[hide]——AC——[/hide]
43.[多项选择题]农业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包括[]。
A.农田施肥
B.农村居民
C.畜禽及水产养殖场
D.农药
正确答案:[hide]——ABCD——[/hide]
44.[多项选择题]r对策生物的特点是[]。
A.幼体存活率低
B.适应多变的栖息环境
C.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
D.具有较大的扩散能力
正确答案:[hide]——ABD——[/hide]
45.[多项选择题]长期过量施用化学肥料可以[]。
A.造成土壤结构破坏
B.改善农产品品质
C.提高作物产量
D.造成土壤酸化
正确答案:[hide]——AD——[/hide]
46.[判断题]由多个物种组成的群落与单一物种组成的群落相比,不利于环境资源的充分利用,因而其生产力和稳定性都较低。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47.[判断题]农业生态系统只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而不受自然生态规律支配。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48.[判断题]中国的生态农业十分注重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机融合。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49.[判断题]若某种群年龄锥体的基部窄而顶部宽,则表示该种群属于衰退型种群。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50.[判断题]相互作用的两个种群一方获利,而对另一方则没有什么影响,则这两种群之间的关系是偏利共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51.[判断题]利用污水灌溉不会影响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52.[判断题]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和食草动物。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53.[判断题]地质大循环是开放式循环,而生物小循环是闭合式循环。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54.[判断题]面源污染主要是由于工业污染造成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55.[判断题]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组成与自然生态系统是完全相同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56.[判断题]大量使用杀虫剂、杀菌剂、除草剂等化学农药,会提高病、虫、草对农药的抗性。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57.[判断题]在农业生产中,人工辅助能绝大部分被转化为生物体内的化学潜能。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58.[判断题]如果用数量金字塔或生物量金字塔描述各营养级之间的比例关系,都有可能出现金字塔倒置现象。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59.[判断题]建设农田防护林的主要目的是净化空气、防治污染。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60.[判断题]由风暴、干旱、洪涝和严寒等恶劣气候所引起的群落演替属于内因性演替。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61.[判断题]自然生态系统与农业生态系统的基本组成都包括生物和非生物环境两大部分。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62.[判断题]西方国家的“替代农业”主张在农业生产中应增加现代工业产品的投入。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63.[判断题]自然资源的种类、数量和质量通常是一成不变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64.[判断题]农田土壤的磷素流失是导致农业面源污染的重要原因。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65.[判断题]食物网是生态系统中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的主要途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66.[判断题]草原过度放牧,使优质牧草减少,杂草、毒草增加,就会导致草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失调。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67.[判断题]反刍动物与其胃中微生物的关系是互利共生关系。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68.[判断题]农业生态学是生态学在种植业领域的应用分支。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69.[判断题]增施有机肥可以增强土壤对有毒物质的自净能力。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70.[判断题]农业资源中的可更新资源的可更新性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71.[判断题]磷肥的利用率低,主要是由于磷的挥发损失造成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72.[判断题]在农业生态系统中,人工饲养的家禽、家畜能量利用率明显高于自然生态系统中动物的能量利用效率。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73.[判断题]在森林和草原的交接处所形成的林缘地带,其物种多样性和生产力

通常远低于两侧的森林和草原。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B——[/hide]
74.[判断题]农业资源中的可更新资源的可更新性是相对的和有条件的。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75.[判断题]生态系统的基本功能是物质循环、能量流动和信息传递。
A.正确
B.错误
正确答案:[hide]——A——[/hide]
76.[主观题]什么是生态平衡?农业生态系统平衡有哪些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hide]——(1)生态平衡:指在一段时间内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适应所维持着的一种协调状态。它表现为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组成、种群数量、食物链营养结构的协调状态,能量和物质的输入与输出基本相等,物质储存量恒定,信息传递流畅,生物群落与环境之间或各对应力量之间各自保持一定的状态,达到正负相当、协调吻合。(2)农业生态系统平衡的特点: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体。农业生态系统具有大量的输入与输出。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典型的生态经济系统。——[/hide]
77.[主观题]什么是化感作用?它对农业生产有何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hide]——(1)化感作用:指由植物体分泌的化学物质对自身或其他种群发生影响的现象。(3分)(2)指导意义:化感作用既包括抑制作用,也包括促进作用;既存在于种内关系,又存在于种间关系。例如:冬黑麦对小麦、向日葵对蓖麻、番茄对黄瓜的抑制作用;洋葱和食用甜菜、马铃薯和菜豆、小麦和豌豆的相互促进作用;瓜类、大蒜的自毒作用。(5分)植物分泌物对种间、种内组合的促进或抑制作用,对于作物的轮作、间作、混作、套作和造林树种的选择与搭配等都有极重要的实践意义。(4分)——[/hide]
78.[主观题]简述土壤生物的生态作用。
正确答案:[hide]——土壤生物多种多样,简单划分为土壤微生物、土壤动物和土壤植物。(2分)土壤生物的生态作用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土壤生物促进土壤的形成。母岩风化的矿化物质并不是土壤,还要加入有机物质和能量并经过生物的作用才能形成土壤。土壤生物对土壤的形成起着关键作用。(2.5分)(2)土壤生物改善土壤的物理性能。种植于土壤中的深根植物、挖掘土壤的动物和数量巨大的微生物的活动,大大改善了土壤的结构、孔隙度和通气性。(2.5分)(3)土壤生物提高了土壤质量。据分析,经过蚯蚓作用的土壤在有效磷、有效钾、有效钙等方面都有明显的增加。(2.5分)(4)土壤生物影响土壤覆盖层。有些动物从土层中掘出大量土壤堆积成土丘,改变了局部地形。(2.5分)——[/hide]
79.[主

观题]简述农业资源的可更新性及其合理利用原则。
正确答案:[hide]——(1)农业资源的可更新性农业资源中可更新资源的可更新性并不是必然的,也不是绝对的和无条件的,只有在合理利用的前提下才能保持其可更新性,否则就会造成资源破坏。如:土地只用不养,地力逐渐衰退,直至成为不毛之地,就丧失了土地的可更新性。(5分)同时,农业资源只有在合理利用中才能更新。如过熟的林木不伐,不利于林木的更新;草场不放牧,也不利于牧草更新生长。(2分)(2)合理适度利用原则要确定合理的资源利用强度,以保证可更新资源在合理利用中得到更新;使资源的生产规模与资源的负荷能力相适应,保持资源利用与更新速度相一致;注意充分发挥光、热等可更新资源的有效性。(5分)——[/hide]
80.[主观题]简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及其受损的原因。
正确答案:[hide]——(1)生物多样性的重要作用生物多样性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生物多样性不仅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工业原料和能源,而且其间接价值远远超过直接价值。自然界所有生物互相依存、互相制约,形成了一个复杂而又完整的生态体系。人类依靠生态系统净化水、净化空气、丰腴土壤。可见,生物多样性在维持生态平衡和稳定环境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为人类带来难以估价的利益,成为人类生存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支撑系统。(6分)(2)受损的原因近几个世纪以来,地球上的生物多样性遭受到严重威胁,生物物种正面临大规模灭绝。造成生物多样性遭受破坏的原因是复杂的,但人类的不良行为无疑是生物多样性受损的重要原因。表现在:世界人口急剧增长,致使动植物自然生长的栖息环境急剧缩减;大量掠夺式消耗生物资源,加速了物种的灭绝;同时,环境污染使许多物种濒临灭绝的边缘。(6分)——[/hide]
81.[主观题]什么是r对策和K对策?r-K生态对策理论在农业生产中有何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hide]——(1)概念:r对策(又称r选择):有利于增加内禀增长率的选择。如大多数昆虫、农田杂草、土壤微生物。K对策(又称K选择):有利于竞争能力增加的选择。如大多数脊椎动物、森林树种。(2)指导意义:在农业生产中,r对策生物能迅速适应变化了的环境,K对策生物具有稳定环境的作用,可适当配置r-K型谱系中的各种生物以提高系统的生产力。例如,利用浮游生物、蚯蚓、蜂、蚕、食用菌等生活周期短、繁殖快的特点,以加速物质循环利用,减少养分流失,增加农产品产出量;利用多年生的林果、竹木和牧草等以稳定农业生态环境;多数大田作物和

家畜家禽则属于r-K谱系中的中间类型。——[/hide]
82.[主观题]在农业生产中,应如何合理运用人工食物链技术?
正确答案:[hide]——人工食物链技术包括食物链的“加环”与“解链”。人工食物链技术对促进资源合理利用、增加系统效益、减少环境污染具有显著作用。(1)食物链“加环”:农业生态系统人工食物链“加环”主要是人为地增加新的营养级和延长食物链,既能实现资源能量的多级利用又能形成新的人类需要的经济产品。如作物秸秆、糠麸、杂草等农业副产品用作养殖业饲料,生产肉、奶、皮毛等高价值经济产品;利用锯木、棉籽壳、作物秸秆等为资源,通过人工真菌这个腐生性食物链,生产人类需要的食用菌。(2)食物链“解环”:农业生态系统也有一些人类不需要的食物链环节,它们不仅消耗上一营养级的物质和能量,而且还会导致产量与品质下降,需要人工“解链”。如:利用赤眼蜂防治棉花红铃虫;利用瓢虫防治蚜虫;利用灰喜鹊防治森林害虫等。——[/hide]
83.[主观题]什么是生态农业?中国生态农业与国外生态农业有什么区别?
正确答案:[hide]——(1)生态农业:是运用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共生和物质循环再生原理,采用系统工程方法,吸收现代科学成就,因地制宜,合理组织农、林、牧、副、渔生产,以实现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简单地讲,生态农业就是以生态学原理为指导,建设一种既有利于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又能促进农业生产发展的农业生产体系。(2)中国生态农业的特点①中国生态农业追求生态与经济效益的统一。②中国生态农业注重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技术的有机融合。③中国生态农业坚持推进集约化经营和资源深度开发。④中国生态农业具有明显的区域性特征。——[/hide]
84.[主观题]谈谈如何根据群落的垂直结构、水平结构和时间结构特征合理安排农业生产。
正确答案:[hide]——(1)垂直结构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人们仿照自然生物群落的成层性,利用形态上、生态上、生理上不同的农业生物类群组建复合群体,实行高矮相间的立体种植或深浅结合的立体养殖或种养结合的立体种养方式,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人工立体结构。在配置农业生物垂直结构时,应注意同一生境中各种生物间可能存在的各种相互关系和由此产生的群落总效应。农业生物间的互补作用是合理群落结构的基础。因此,在生态位、株型、生育期、耐肥性、固氮能力、抗病虫等方面有差异的不同作物,有可能构成合理的作物群落结构;食性不同、活动范围不同的畜禽品种,有希望

构成合理的动物群落结构。(2)水平结构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农、林、牧、渔以及各业内部的面积比例及其格局就是农业生态系统的水平结构。控制农业生物群落的水平结构的2种基本方式:①在不同的生境中因地制宜地选择合适的物种,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②同一生境中配置最佳密度,并通过饲养、栽培手段控制密度的发展。各种农作物、果树、林木的种植密度,鱼塘养殖密度,草场的放牧量等,都对群落的水平结构及产量有重要影响。(3)时间结构在农业中的应用在农业生产中,可通过人为的栽培、饲养技术,调节作物和畜禽的组合匹配,使其机能节律与环境因素的变化节律最大限度地吻合和协调。调节农业生物群落时间结构的主要方式是复种、套种、轮作和轮养、套养。例如,家畜中马对草料最挑剔,而牛、绵羊最耐粗食,因此通过合理轮牧有利于提高牧草的利用率。另外,根据作物害虫的繁殖行为、动态发展与环境因素的变化规律,及时预测并采取相应措施,是提高作物产量的重要保证。——[/hide]
85.[主观题]谈谈发展生态农业的主要技术途径。
正确答案:[hide]——(1)立体种植与立体种养技术①立体种植:如不同作物间作套种,林粮间作,果粮间作,果药间作等。②立体养殖:如鸡—猪—鱼分层养殖,鸭—鱼共生等。③立体种养:如桑基鱼塘,稻田养鸭,稻田养鱼等。(2)有机物质多层次利用技术①畜禽粪便综合利用。如:猪粪+人粪→养蝇蛆→蛆喂鸡→鸡粪+饲料→喂猪。②秸秆综合利用。秸秆可以作为饲料供牛、羊等草食动物食用;还可以作为食用菌(蘑菇等)的培养养料、沼气原料。(3)生物防治病、虫、草害技术①利用轮作、间混作等种植方式控制病、虫、草害;②通过收获和播种时间的调整防治或减轻病、虫、草害;③利用动物、微生物治虫、除草;④从生物有机体中提取的生物试剂替代农药防治病、虫、草害。(4)再生能源开发技术①生物能种植业;②沼气发酵技术;③太阳能利用技术;④风能、地热能、电磁能利用技术。(5)生物措施与工程措施配合的生态治理技术①水土流失治理:通过种草种树提高地表覆盖度,利用根系固定土壤、减缓径流、降低风速,结合修筑梯田、蓄水坝、等高种植等工程措施,是控制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②盐碱地、沙荒地治理:通过种植抗盐碱的牧草、向日葵等作物,结合开沟挖渠等工程措施,能有效控制和改良盐碱地,并逐步发展成为高产高效农田。——[/hide]
86.[主观题]试论述农业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调控途径。
正确答案:[hide]——农业

生态系统能流调控的途径应围绕“扩源、强库、截流、减耗”4个方面。(1)扩源初级生产所固定的太阳光能是生态系统的基础能流来源。扩大绿色植被面积,提高对太阳光能的捕获量。将尽可能多的太阳光能固定转化为初级生产者体内的化学潜能,为扩大生态系统能流规模奠定基础。例如,发展立体种植,提高复种指数,合理轮作,组建农村复合系统,乔、灌、草结合绿化荒山、荒坡等,都是扩大生态系统基础能源的有效方法。(5分)(2)强库强库是指加强库的储存能力和强化库的转化效率,以保证有较大的生物能产出。具体包括2个方面:一是从生物体本身对能量的储存能力和转化效率考虑。例如:选育和配置高产优质的生物种类和品种,建立合理的农、林、牧、渔生物结构。二是从外界生存环境对生物的影响考虑,加强辅助能的投入,为生物的生长发育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从而提高对太阳光能的利用效率和对生物化学能的转化效率。例如:通过使用化肥、农药、发展灌溉、机械耕作、设施栽培等提高农作物的生产力;通过饲喂配合饲料、改善饲喂环境、科学管理等提高畜禽的出栏率、产蛋率。(6分)(3)截流通过各种渠道将能量尽量地截留在农业生态系统之内,扩大流通量,提高农业资源的利用效率,减少对化石辅助能的过分依赖。主要途径有:①开发新能源。例如:发展薪炭林;兴办小水电;利用风能、太阳能、地热能。②提高生物能利用率。充分利用作物秸秆、野生杂草和牲畜粪便等副产品,将其中的生物能通过农牧结合、多级利用、沼气发酵等方法尽可能地用于生态系统内的转化。(6分)(4)减耗降低消耗,节约能源,减少能源的无谓损失,发展节能、节水、节地、降耗的现代农业。例如:开发普及节柴灶、节能炉具;节水灌溉;立体种植;推广少耕、免耕;改进化肥施用技术;减少水土流失。(5分)——[/hide]
87.[主观题]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有哪些?在农业上如何应用?
正确答案:[hide]——(1)生物种间相互作用的类型:中性作用;竞争:直接干涉型;竞争:资源利用型;偏害作用;寄生作用;捕食作用;偏利作用;原始合作;互利共生。(4分)(2)在农业上的应用①建立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作人工混交林、林粮间作、农作物间套作是利用种群间的正相互作用,合理搭配林木及作物种群,以充分利用光能、水肥、空间及生长季节,提高光、热等资源的利用效率,从而获得高的生产力。(5分)②稻田养鱼、养萍,稻鱼、稻萍混作稻田养鱼是利用鱼与水稻之间的互利关系,稻田可为鱼提供

水分和食物,鱼类可以采食稻田的杂草、害虫,其粪便可提高稻田肥力,从而促进水稻产量提高。稻田养红萍,稻田可为红萍提供营养物质,红萍又可改善稻田肥力状况,从而促进水稻产量的提高。(5分)③蜜蜂与虫媒授粉作物的互利作用养殖蜜蜂不仅可以获得蜂蜜、蜂王浆等经济产品,而且可促进虫媒授粉作物的受粉结实。(3分)④生物防治病虫害及杂草生物防治病虫草害及杂草,是根据种群竞争、捕食、寄生等负相互作用原理,利用一种生物种群压抑另一种群,使其不能达到危害农作物的种群密度。如:利用寄生蜂防治甘蔗螟虫;利用苏云金杆菌防治菜青虫、小菜蛾、斜纹夜蛾;利用捕食螨防止红蜘蛛;利用弱毒疫苗防止番茄病毒病;利用食草昆虫控制农田杂草等。(5分)——[/hide]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