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模式

1、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改变”

1)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教师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3)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学堂”。

2、我的高效课堂的内涵

1)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

2)学生组成方面:20%学生——优秀学生,70%学生——中档学生,10%学生——后进学生,

3)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

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

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

10% (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3、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是在这五个步骤中,“预习自学,自主探究”这个环节最具挑战性的,必须保证学生有足够的兴趣,全身心地投入进去,所以导学案要精心设计,有时也采用学生设计的方法,让学生自己引导自己;“分组合作,讨论解疑”是高效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走向自主的基础,课堂是否精彩,与小组间能不能默契合作有很大关系,所以小组的建设是学生学习的关键,平时就要注重培养小组内成员相互支持、密切配合的团队精神,增强小组内的凝聚力;“展示点评,总结升华”往往是课堂的亮点,学生最大的优点就是有无边无际的想象力和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因此,好的老师能借助点评升华,使课堂这个舞台亮点百出,精彩纷呈。

高效课堂十大模式

高效课堂十大模式 一、昌乐二中的“271”课堂法则 昌乐二中模式,是一个高效课堂教学概念,也是一种科学的教学模式,简称“271课堂法则”。 所谓“271法则”,即课堂45分钟分别按照2:7:1的比例,划分为“10+30+5”。要求教师的讲课时间不大于20%,学生自主学习占到70%,剩余的10%用于每堂课的成果测评。 “271法则”的一切核心是课堂教学。 “271法则”的最大特点:“目标性”、“针对性”、“高性能”。最大限度地调动每位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体现“我的课堂我做主”的理念。 “271法则”的价值趋向:促进教师工作的转变,变备教材、教法为备学生、学法。使学生动起来,课堂活起来,教学效果好起来,师生负担轻起来。 “271法则”三大模块:预习、互动、测评。 ●课前准备紧锣密鼓 在每个学期开学之初,各班老师就对全班学生按性别、成绩、能力等因素进行均衡组合,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为8—10人),并由每个小组推选出一名学生任组长。 任课老师将备课过程中准备好的预习提纲提前一至两天提供给学生便于学生预习准备。老师根据内容的多少,可灵活采用课代表在黑板上抄写、教师出示小黑板、打印张贴于班级、印发给小组长乃至全体学生等多种方式提供预习提纲。此外,根据内容的难易,老师可灵活采用课外预习、课堂前半部分预习或者整体课预习等方法进行预习提纲的学习。与此同时,各小组要进行组内预习交流,归纳出小组集中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便于上课时进行组间交流。课前周密认真的预习准备为课堂上师生互动、学生自主、小组探究等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课堂互动热火朝天 该课堂模式在一节课的前十分钟,教师引导小组之间进行交流。每组派一名代表(每节课轮流),提出本小组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点或新发现的问题,教师对各小组表现情况进行鼓励性评价。在调动各小组充分发言的同时,又要保证整个过程时间控制在十分钟以内。

昌乐二中“271”高效课堂模式解读

“271”高效课堂模式解读 (一) “271”模式内涵 在昌乐二中听了专家报告,听了两节课,一节是指定观摩,一节是自由选择听课。对“271”课堂模式有了亲身感受。那么什么是“271”呢? (1)学生组成方面:20%学生——特优生,70%学生——优秀生,10%学生——待优生。课堂上,要求教师既要利用好10名优秀学生资源,又要给优秀学生提供“自助餐’,保证他们学的更好,这是第一层目标。第二层要通过小组讨论,促进中间部分学生“向上分化”,把其中20℅转化成优秀生,以此扩大优秀生的比重。第三个目标是把10℅的后进生向70℅的群体推进。从理论上消灭差生,充分体现了教育对每个学生的尊重。 (2)学习内容方面:20%的知识——自学能会,70%的知识——合作学会,10%的知识——老师教会。“2”就是自己学会的,’7”是讨论巩固学会的,“1”是同学帮助,教师点拨学会的。 (3)“271”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20%(约10分钟)——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约30分钟)——学生自学、讨论、展示,10% (约5分钟)——学生自结、巩固、检测。 (4)学生课下自习方式的划分。20%的时间完成学案和训练案中规定的作业,70%的时间用作下节课的预习,10%的时间进行预习自查。 (5)生活学习方式的划分。20%的时间是体育锻炼,70%的时

间是阅读、实践和社团活动,10%的时间用于处理个人日常事务。 (二)“271高效课堂”模式立足于三个改变。 (1)教师角色的改变:“师长”变“学长”,把学生推到前台,自己退到后台,让学生自己跑。 (2)学生角色的改变: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开放、自主、安全的课堂,让学生的主动发展成为现实,摆脱了被动接受的局面。 (3)教室功能的改变:“教室”变“学室”,“讲堂”变成学生自由发展的“天堂”,教室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 (三)“271”模式实施方法 1.“271高效课堂”的五个基本步骤。 预习自学,自主探究 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2.高效学习动力之源。实施组织活动三驾马车,学习小组,行政小组,科研小组。 (1)教师主动力:教师吃透新课标精神和教材及模块精髓,在研究透学生的基础上,设计出恰当的学习目标、导学案及学生高效自学过程的指导。 (2)小组长分动力:组织本组高效学习与其它学习小组竞争的分动力。

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模式 一、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理念指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高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走到黑板前写。课堂45分钟,先预习,再交流,最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使预习——展示——交流,贯彻课堂。 二、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变,新课标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学习好习惯。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成为“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1.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应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

指导者。2.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终身的学者,与学生一起“同学”。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知识面的狭窄,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持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这也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3.一节高效课堂,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能上出低效课来”,所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4.从职业特点上讲,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三、高效课堂重在操作 真正的高效课堂重在具体操作,他们把学习状态解读成“课堂生存状态”,狂欢其实是一种精神存在的状态,而不在于形式本身——动或者静,一旦课堂执迷于动,那么这样的动和静一样都显得可怕。课堂即生态、课堂即情感、学习即自然生长和自由选择,以杜郎口中学的课堂评价为例,他们推进“快乐不达标”一票否决制,用“直观判断”来厘清快乐的内涵——一察表情、二看动作、三听声音,与此相对应的是基于自主课堂构建的三个参照——自主指数、合作指数和探究指数的评判。高效课堂教育围绕自主性、主动性、生长性来建构“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超市的隐语是丰富性、自主性、选择性;狂欢的隐语是生命的状态——教育者有责任和义务让每个学生享受学习成长的快乐。 四、高效课堂强调“三段一体”

271高效课堂基本模式

“318”问题导学有效教学模式 庆云县渤海中学 一、模式理念: 没有不学习的学生,没有不会学习(学不会)的学生。通过教师角色的转变,构建以问题为主线,以评价为手段,先学后导,展示提升的有效教学模式,让学生真正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过程中来,享受到脑力劳动的快乐。实现“教”的课堂向“学”的课堂转变,打造“亦师亦生、学教合一;亦生亦师、教学相长”的课堂 景观。 二、理论支撑: (一)、认知主义理论:学习并非是机械的、被动的刺激—反应的联结,学习要通过主体的主观作用来实现。认知学习理论认为,学习不是在外部环境的支配下被动地形成刺激—反应(S—R)联结,而是主动地在头脑内部构造认知结构;学习不是通过练习与强化形成反应习惯,而是通过顿悟与理解获得期待;有机体当前的学习依赖于他原有的认知结构和当前的刺激情境,学习受主体的预期所引导,而不受习惯所支配。 (二)、建构主义理论: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而不是像传统教学那样,只是把知识从教师头脑中传送到学生的笔记本上。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意义建构过程。根据先前的认知结构主动地、有选择地感知、加工外在信息,从而改变和重组原有的知识结构。每个学生的背景知识的不同,也由于每个学生的情感活动的特殊性,所以每个学生对知识意义的建构也是各不相同的。学习过程不是简单的信息输入、存储和提取,而是新旧知识在学生主体中双向作用的过程,这个过程是学生主动建构的,是别人无法替代的。 (三)、合作学习的理论:合作学习论认为,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互动的过程。学生在小组中从事学习活动,并依托他们整个小组的成绩获取奖励或认可。在教学上运用小组,使学生共同活动以最大程度地促进他们自己以及他人的学习,促进学生在异质小组中互助合作,达成共同的学习目标,并以小组的总体成绩为奖励依据,同舟共济,共同提高。 三、基本内涵 “3”指三个问题单:导学单、生成单、训练(拓展)单,是对学案的再创造,强调“试题化”向“问题化”回归,将文本知识问题化,为知识转化为能力搭桥,经过问题发现、问题生成、问题解决三个阶段的学习,让学生具备掌握文本的基本知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1”指一个“自主合作互动的课堂”,创建一个学习共同体。主要是三个环节即“自主学习、交流展示、当堂达标”三个环节。学生在结构预习、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展示交流几个环节的学习过程中完全是主动地参与,能够对学习的效果和过程不断反思、多元评价,最终达到巩固和强化知识技能、梳理知识、拓展提升的目的。人人都能参与,全员完成学习任务,力求人人都能达标。 “8”指8种课型:①问题发现课②问题生成课③问题解决课④问题拓展课⑤问题综合解决课⑥单元回归评价课(专题复习)⑦能力测试讲评课(四步展评)⑧自主合作探究课 四、基本课型操作流程 318问题导学有效教学模式的基本流程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教学环节

煤山中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主要教学环节及过程性评价办法 八环节 ?(一)课前预习 ? 1、任务布置:布置学生预习的目标要求、预习内容以及预习作业,时间一般控制在15分钟左右; ? 2、检查评价:教师批改学生的课前预习作业(全程助学);并打出评价分.要求□+□,其中前面这个□针对全程助学上交及时 打分,总分4分;后面这个□针对完成全程助学课前预习作业的 质量,总分6分,共计10分。 ?(二)互助学习1 ?要求学生订正、交流课前预习作业,要求组内学生互帮互学,切忌对答案。老师巡视课堂,了解学情,指导学习,并对每个小 组参与情况打分,总分3分,时间控制在5分钟以内。 ?(三)教师讲解 ?教师讲解的重点是归纳知识点,典型题目的思路分析,思想方法、解题策略的参透,学习方法的指导,要突出重点,分解难点。 要求学生注意力集中,认真倾听老师讲解,没有听懂可向老师提 出质疑。时间控制在10分钟左右。 ?(四)巩固练习 ?当堂训练或思考问题,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时间控制在7分钟左右。 ?(五)互助学习2 ?每个小组完成之后,针对刚才做的题目或问题,组内开展互助交流,要求A生教B生或C生,或B生教C生,可一起互教互学,可让组内某生进行板书。老师巡视课堂,对每个小组参与情况进 行打分,总分3分。时间控制在4分钟以内。 ?(六)成果展示: ?学生代表小组向全班同学展示学习成果,其它同学认真倾听,C生展示正确的,该小组分为6分,B生展示正确的,该小组分为 4分,A生展示正确了,该小组分为2分。不正确的酌情给分,教 师随时作点评,灵活机动给回答学生加分,关键在于激励学生, 时间控制在8分钟左右。 ?(七)检测反馈: ?精选题目若干,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然后进行反馈,根据反馈结果,进行打分,总分3分。时间控制在4分钟左右。若当堂反 馈时间紧,可收卷后在课后批改,并评价打分。 ?(八)课堂小结 ?学生总结、反思,并让学生回答,教师帮助概括、提炼,布置作业,酌情加分。时间控制在2分钟左右。

高效课堂模式

高效课堂模式 一、271高效课堂得益于“六大解放”: 高效课堂的理论依托是“以人为本”,得益于陶行知先生的“六大解放”。一是解放学生的头脑,学生的头脑不只是用于记忆,还用于思考。二是解放学生的双手,要创造机会让学生动手操作、提高技能、增强本领。三是解放学生的眼睛,要让学生学会观察,观察自然,观察社会,观察生活。四是解放学生的嘴巴,给学生机会表达,学会表达,学会交流、演讲、主持、评价。五是解放学生的空间,让学生走出去,让学生自由发展。六是解放学生的时间,学生的高效学习,确保有更多时间从事学习之外的其他活动。 二、高效课堂立足于三个转变: 1、教师角色的转变:由师长变为学生,由领导者变为组织者、合作者,变“教”为“启”,变“教”为“帮”。 2、学生角色的转变:学生要成为学习的小主人,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求。 3、教室功能的转变:使“教室”变为“学室”,使“讲堂”变为“学堂”。 “教学”被诠释为——教给学生如何学习,边学边习。 三、高效课堂教学内涵包括三个方面: 1、教学内容方面:20﹪的知识通过自学完成,70﹪的知识组内或组间合作完成,10﹪的知识由老师指导完成。 2、学生组成方面:每个学习小组由三个层面的学生组成(一般为六人:A 对A,B对B,C对C.),20﹪的学生是特优生。这部分学生智商很高,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的一味讲解,忽视了这部分学生的创造性理解和掌握知识的潜能,禁锢了他们的成长和发展。70﹪的学生是优秀生。10﹪的学生是待优生。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作用就体现在如何有效地组织这部分学生通过不同的形式和方法,互帮互学,达到全面发展、共同进步的目的。 3、课堂模式的时间分配及内容安排:课堂的45分钟,大致是20﹪的时间(约9分钟)用于教师指导、点拨、答疑。70﹪的时间(约32分钟)用于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展示。10﹪的时间(约4分钟)用于学生小结、巩固、检测、当堂过关。 四、对于“271”高效课堂大致可分为五个基本步骤: 1、读书自学,自主探究; 2、完成学案,训练应用; 3、分组合作,讨论解疑; 4、展示点评,总结升华; 5、清理过关,当堂测评。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及操作说明

“四学”本真课堂教学模式解读及操作说明 “四学”即自学、互学、展学、查学。在真教育理念下,“四学”本真课堂的基本含义就是学中心、生为本、求真知。课堂建构要求回归生态,尊重学生求知规律,重视教学自然生成,践行自主、合作、探究、体验的学习方式。 一、理念解读 “四学”本真课堂的核心理念是相信学生、解放老师、发展师生,学生是多元学习的主体,课堂是师生共长的学堂。积极倡导“三观”,即人本教育观、学本教学观、生本学生观。“四学”本真课堂教学目标达成实现“三个变化”:在学生认知上,从学会变会学;在情感态度上,从厌学变乐学;在课堂质效上,从平淡低效变优质高效。“四学”本真课堂的价值追求是实现“幸福教育梦”,即学生体验成长幸福、教师收获成就幸福、家庭享受成功幸福。 二、理论支撑 1.建构主义认知理论。建构主义认为知识的获得是建构的,而不是接受传输而来的,学习者主动建构知识过程就是对事物求真的认知过程。而学习者是否拥有问题意识是产生意义建构的关键。知识建构的动力来源于“知”与“不知”之间的矛盾,意义的建构活动是由问题所激发的。而“四学”课堂就是对问题本质揭示的求真过程,自学部分设疑寻真、互学部分析疑探真、展学部分质疑辨真、查学部分释疑明真。 2.金字塔学习理论。美国缅因州的国家训练实验室研究学习金字塔表明,学习者在两周以后能记住内容(平均学习保持率)的多少与学习方式有关,小组讨论可以记住50%的内容,做中学或实际演练可以达到75%,教别人或者马上应用可以记住90%。自学、互学、展学、查学与自主、合作、探究、体验对应,是充分体现新课程理念的四种学习形态。自学具有自主性、独立性;互学具有交往性、互助性;展学具有开放性、探究性;查学具有诊断性、发展性。 3.人本主义教育理论。人本主义强调人的尊严、价值、创造力和自我实现,把人的本性的自我实现归结为潜能的发挥。人本主义教育理论倡导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当前的数学高效教学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在:重知识、轻水平,重结构、轻过程,重理论、轻应用,注入式多、启发式少,学生参与不够深入、教学过程比较封闭。面对这种教学现状,必须改进教学模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水平,使学生学会学习。 教育部副部长陈小娅说过“课程改革是实施素质教育的核心问题和关键环节,抓课程改革,就是抓素质教育,抓素质教育必须抓课程改革”。从课堂改革到课程建构,再回归课堂。他们先将国家教材校本化,把教材整合成“授课模板”,组建的教学单元,随即又按照“各取所长,优势互补”的原则实行了教师模块授课调配,教材知识资源的重构、教师教学资源的重组,扮靓了课堂的精彩,课改的精品——高效课堂。根据当前教育教学的形式,结合我校的具体实际情况,对高效课堂模式正在实行探索,下面就是我的对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践与探索的心得体会。 一、必须把课堂还给学生 新课改理念指明“学生是主体、教师是主导”。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应把课堂交还给真正的主人——学生。先从改变学习状态入手——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从提升学习效益开始——让效果好起来。想尽一切办法让学生动,既要求身动,更要求心动和神动。课堂上让学生大声说、相互讲,走到黑板前写。课堂45分钟,先预习,再交流,最后把学习成果展示出来。使预习——展示——交流,贯彻课堂。

二、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点,注重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注重的重点也要变,新课标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注重,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学习好习惯。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成为“四者”:促动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1.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应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2.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终身的学者,与学生一起“同学”。只有持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知识面的狭窄,才能促动自己的专业持续发展,才能适合社会进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这也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3.一节高效课堂,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能上出低效课来”,所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1)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一) 随着新课程的实施持续推向深入,我们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也越来越清楚地理解到,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需要高效课堂、新课程实施需要高效课堂、教师由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变需要高效课堂、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改变也需要高效课堂的实现。 何谓高效课堂?可用七个字加以衡量:真、实、新、活、情、特、效。①真:真实、真诚、真为。真实即教师要尊重事实、讲究实际;真诚即用“心”去上课,用真诚感染自己的学生;真为即教师要真正的注重学生,做到因班施教、因材施教。②实:教学目标实、教学内容实、方法手段实、学习指导实。③新:观点新、设计新、评价新。④活:问题提出活以激起学生兴趣和思考;学生活动活以使学生主动参与且积极探究;教师调控活以使课堂动静结合,活而不乱。⑤情:教学激情,教师教学要有感染力;教材情感,教师对教材的体悟要深刻;人情即教师要有亲合力。⑥特:鲜明的教学特长及特色。⑦效:教学效果及效率要高。实现高效课堂,在理解了七要素的内涵后,还应把握“三讲”“三不讲”原则。三讲:易错、易漏的知识讲;重难点讲;有扩展性内容的知识讲。三不讲:学生会的知识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知识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知识不讲。 依据以上阐述,作者在八年级的教学实践中,针对中学生好奇、好动、好玩、好钻及求知欲、成就感非常强的心理特点,结合教材特色,在五备(备学生、备自己、备教材、备教法、备语言)的基础上,采用“学生自学、教师辅导、归纳问题集中讲授”的教学原则,尝试出高效课堂模式:即“四步教学法”。 第一步:学生自主学习,教师个别指导 学生自学是通过自己学习教材和参考书来获得知识的一种方法,它是培养学生的自学水平,养成读书习惯,扩展知识面必不可少的途径。自学时阅读教材,还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有利于学生自由调整学习速度,实现个别教学。 在这个步教学中,教师应注意以下几点:

“6+1”课堂教学模式(1)

文山中学“6+1”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中学传统课堂的六个问题:①灌输方式,老师讲的天花乱坠,学生学的昏昏欲睡。②被动学习,传统课堂的分水岭,学生缺乏主动。 ③缺失自信,在未来竞争社会中处于劣势。④丧失兴趣,课堂少有质疑、探索精神。⑤机械学习,仅仅学会了而达不到会学的目的。⑥泯灭个性,缺乏培养创新精神、合作交流能力,千人一面。学校为改变现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决定全面推行“6+1”课堂教学模式。它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颠覆!它是变老师的教,为学生的学!它彻底改变传统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它最终实现全体学生学会,学通,能用的优质、高效的学习模式。 一、关于“6+1”课堂教学模式 “6”是课堂教学六个环节,依次为“导(引导),思(自学),议(讨论),展(展示),评(点评),检(检测)”六个环节。“1”是通过练习、作业或活动等多种形式让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夯实双基,最终到达学以致用的目的。 二、“6+1”课堂教学模式环节解读 (新授课为例) 1.“导”就是老师导入新课(5分钟) 老师快速总结旧课,引入一堂课的学习目标,指出重难点及考情预测。 2.“思”就是学生自主学习(11分钟), 同学们按导学提纲的指导,先泛学课本相关内容,然后独立思考

解答导学提纲中相应的问题。这个问题的设置是老师们将课本知识具体化、问题化、层次化,其中层次化的问题,是适应不同程度的学生学习需求的。教师要静静观察学生的“思学”状态。 3.“议”就是小组起立讨论(8分钟)。 每个学习小组的成员集体讨论商议刚才学习思考的结果,根据不同的学习结果与小组成员学习程度的不同,小组成员交流讨论,或复述正确答案,或更正错误结果,或补充没写完整的答案,或拓展相关的引申知识。学生讨论时要起立,头碰头,执笔记录,参与讨论。 在这个环节中,同学们在商讨议论中相关帮助、共同提高。教师要各组巡查学生讨论的好坏或进度,从而看出学生的层次,还能发现普遍存在的问题,以备决定展示哪道题,或重点讲评的题目。 4.“展”就是同学们的激情展示(8分钟)。 展示分为统一学习内容的对比展示,由小组代表主动激情表达,或老师随机指定的学生展示,或口头,或板演。展示的结果一定是小组同学们讨论的本小组最佳结果,还可质疑本小组成员共同的疑难问题。书面展示时要讲究字迹清晰、工整。主动要求展示时要使用规范用语——“我展示”“我补充”“我纠错”“我质疑”等。 5.“评”就是老师或同学们的点评(10分钟)。 先由同学代表对同学们的展示结果点评,点评内容包括书写、思路、内容判定、分数。老师根据同学们展示的情况,或总结,或点评优缺点,或补充拓展延伸相关知识,或补充拓展延伸相关知识。教师讲评时做到:学生学会的不讲,小组会的不讲,讲了也不会的不讲。

{教育管理}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模式实践

{教育管理}浅谈初中物理高效课堂模式实践

特点和我校生源的具体情况,我们在实施高效课堂的过程中强调注重科学探究式教学和利用教学导案学案辅助教学。 二、科学探究式教学 高效课堂是把课改的三维目标加以实化的,即实现从知识到兴趣、再到能力、智慧的飞跃。物理作为最基础的自然科学,科学探究是其重要的组成部分,科学探究过程就是让学生经历与科研工作者搞科研时相似的过程:学习物理知识、培养探究能力、体验探索乐趣,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领悟科学的思想精神,形成互助合作的意识。不难发现,科学探究过程与高效课堂所要实现的三维目标是不谋而合的,因此我们将科学探究式教学作为课堂高效的首要保证。 (一)以问题引导学生思考 科学探究式教学不同于以往的满堂灌式的教学,这种教学模式对物理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知道,探究的过程既是求知的过程,又是创新和实践的过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能够针对物理现象提出科学问题是学生经历科学探究过程的关键一步,这一步走不好,后续的教学就会变成生拉硬拽。 发展探究式教学,教师首先要善于引导学生“发问”。我们一贯的做法是在已学知识的基础上,精心设计一些衔接紧密的问题,步步为营,将学生的思维引入到新知识上,以“北京市义务教育课程改革实验教材八年级物理第七章第六节内能”的教学设计为例,我们不是开门见山的给出内能的定义,而是类比机械能,设计了一下一系列问题: 根据分子动理论,物质是由什么组成的? 分子有没有能量? 你认为是什么能?为什么? 分子有没有势能?为什么? 分子运动的快慢与什么因素有关?

这些问题浅显易答,学生每给出一个问题的答案,就很自然的完成了向下一个问题的过渡,这样环环相扣,,以教师的问题诱发学生产生疑问,进而提出问,或者教师设计情境启发学生发现问题,通过师生互动、学生独立思考、讨论等方式解决问题,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努力使学生获得体验,唤起学生思维的活力,并实现“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有机融合,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与学习效率。 (二)以分组实验、合作学习加强探究 仅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提出假设,我们的探究历程只能算是迈出了第一步,在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解释之后,我们的发现学习任务才算最终完成。 我们的教学实践表明分组实验、合作学习是很有效的一种探究式教学的途径。将不同层次的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每个小组承担不同的实验探究任务,从综合能力最强的小组长到基础最薄弱的组员,每人都有明确的分工。最后各小组展示他们的探究结果,由教师进行评价,评出优胜小组和创意小组。这种形式下,学生的参与度和参与兴趣都有很大的提高。值得一提的是,这种分组的最大优势在于每个小组的学生,不论知识基础的好与差,他们已经是利益相关的一个整体了,因此基础差的学生必然会急切地向好的学生靠拢,而基础好的学生俨然就是一位“小老师”了,这样的课堂上,学生不再仅仅是知识的受体,也是知识的载体。这也正符合高效课堂的特征:学生主动、有兴趣、有目的、有方法、有收获,各有所得,各有所长。 三、学案辅助教学 在转变教学方式的同时,学案辅助教学也是构建高效课堂的一条捷径。一方面,高效课堂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和课堂参与度,学案恰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证学生的参与度,体现学生的学习理念;另一方面我们所使用的课改版教材过于强调发现学习而忽略了学生的接受学习,缺少可读性,在这种情况下,学案作为教师给学生提供的学习材料,又能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个不足。出于这两点考虑,我们物理组在初二年级开始探索用学案辅助教学的教学模式。

高效课堂及“一案三段五环节”教学模式基本理论考试试卷

高效课堂及“一案三段五环节”教学模式基本理论考试试卷 一、填空题(共8小题,每空1分,共25分) 内探究、课后巩固三个时段的内容设计、学法指导和学习要求;“五环节”指课堂教学操作流程的五个环节,包括预习导学—自主探究—研讨交流—达标测评—总结拓展。 2. 讲学稿是集教案、学案、笔记、作业、测试和复习资料于一体的师生共用的教学文本,包括五大基本要素,即学习目标、学习内容、学法指导、练习与作业、总结与反思。 3. 新课改提倡的基本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4. 合作学习的分组原则是:组间同质、组内异质。 5. 新课程标准提出的三维目标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 6. 我校模式教学的“达标测评”环节规定时间要保证在8-10分钟。 7. 讲学稿文本模板由学习目标、重点、难点—课前预习—课内探究:预习导学—自主探究—研讨交流—达标测评—总结拓展—课后巩固及教(学)后反思八部分组成。 8. 通过实施分层、分组教学,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学生差异发展的需要。 二、判断题(正确的打“√”,错误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 1. 课堂中学生主体性的判断应该看学生是否是目标的参与制定者,学生是否是教学活动的促进者。(√) 2. “五环节”就是课堂教学的五个步骤,是每节课都必须要包括的。(×) 3. 学生具有差异性,差异表现在学生的智慧类型、学习速度、个性特征等各个方面。(√) 4. 增强教学的有效性,就是要构建以学生探究问题为中心的教学过程。(√) 5. 课堂小结是把所学内容加以重复,以强化记忆。(×) 6. 小组长是合作学习小组讨论有序、高效、避免讨论目标转移的保障者。(√) 7.教学目标的表述要用“了解、理解、掌握”等语言表达。(×)8. “研讨交流”时,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向老师、同学请教,搞清不懂的问题。(×) 9.讲学稿的编写特点是“提前备课、轮流主备、集体研讨,优化教学,师生共用”。(√) 10. 用“讲学稿”教学要做到“四精四必”(精选、精讲、精练、精批;有发必收、有收必批、有批必评、有评必补)。(√) 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 什么样的课堂是高效课堂?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高效课堂是以最小的教学和学习投入获得最大学习效益的课堂。基本特征是“自主建构,互动激发,高效生成,愉悦共享”。 2. 列举你所知道的五个著名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名称。 江苏洋思中学“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山东杜郎口中学的“10+35”模式 山东昌乐二中的“271”模式山东兖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模式 江苏东庐讲学稿模式山东平邑一中的“学案导学”模式 3.你认为“一案三段五环节”教学模式的构建符合新课改的哪些理念? ①是以学生发展为本,让学生参与,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②以小组学习为基本形式,主张自主、合作、探究;③以导学案为抓手,致力于两个转变:即教学方式的转变,由传统教学的“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的转变;学生学的方式的转变,由“接受式学习为主”,向“以研究性学习为主”转变。 4. 编写和使用讲学稿应注意哪些问题? ①教师研究课程标准,钻研教材的时间、氛围要得到保证和营造。 ②各备课组长要把好讲学稿的审核关 ③要有效利用讲学稿,提高学生学与练的积极性和责任心。 ④要贯彻“明确、实用、高质”的六字方针。 5. 怎样才能实现学生学习的高效?

全国九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全国九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导读:我根据大家的需要整理了一份关于《全国九大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的内容,具体内容:在新一轮的课改浪潮中,各地都纷纷推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如杜朗口中学的"非常模式0+45、常态模式10+35"、充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即"三步六段... 在新一轮的课改浪潮中,各地都纷纷推出了一批富有特色的教学模式,如杜朗口中学的"非常模式0+45、常态模式10+35"、充州一中的循环大课堂即"三步六段、35+10课堂循环"模式、昌乐二中的"271模式".等等。这些模式虽各有特色,但都是以提升课堂教学效率,打造"有效教学"为目标的。 □"课改"代名词 一所偏居乡间,曾经条件相对落后的农村中学,却因为课改,每天前来考察、取经者络绎不绝。尤其是今年春节之后,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学习者暴增到2000人每天,校园热闹非凡。这所学校就叫杜郎口,炙手可热的杜郎口因"改"而名扬天下,引发热议、刮起"旋风"。 杜郎口旋风的重要推手是《中国教师报》。自2006年3月22日,《中国教师报》以"八版联动"这种特殊的报道形式予以报道之后,杜郎口就吸引了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目光,随后,《中国教师报》又连续以大篇幅二访、三访杜郎口中学,并开辟专版在读者中展开"杜郎口大讨论",从此杜郎口经验走出山东,走向全国,甚至走向了世界。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中国教师报》关于杜郎口的报道达32个整版篇幅文字。

除此外,《中国教师报》还试水课改的"田野研究",在杜郎口中学挂牌成立了第一个"《中国教师报》全国教师培训基地",为学习和研究杜郎口课改经验的学校和单位提供针对性服务,服务包括三项:第一,开办"课堂驾校"研修班;第二,走出去,提供"课堂诊断"上门服务;第三,"以课为媒",组建中国名校共同体,旨在催生一批能够真正引领新课改驶向纵深的"新名校",以此破局素质教育实施中的课堂瓶颈和与之形成的发展制约。 "课改聚义、搂抱发展、相互借道、共同成长",目前,中国名校共同体已发展成横跨22个省市,由40家核心校、400家成员校组成的、较具影响力的一道亮丽的课改风景。他们以鲜明的"行动研究"特色,秉承"问题即课题"的务实态度,追求课堂理想和理想课堂的建设,全情致力于课堂教育改革"途径与方法"的研究与推广,为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实施,与其说作出了较大贡献,不如说提供了一种行动姿势、一个方法思路、一种教育人原本应有的良知和责任。现在,40所核心校几乎无一例外地成为其所在区域被省市县区教育主管部门所认定、被广大教育界同仁所认可的课改示范校,他们各自在发挥着课改影响和引领作用的同时,成为了名副其实的"名校"。一批如崔其升、赵丰平、杜金山、崔振喜这样的名校长伴随着所在学校的崛起,成为深受一线教育欢迎、具有较大影响力的教育名家。名校、名校长、名教师、名学生,《中国教师报》试水课改的经历,正是在践行着本报多年来的媒体价值观,展现着媒体与众不同的行走方式:为中国名校长的出现摇旗呐喊,为中国名师的成长鸣锣开道,为中国教育家的诞生斩荆披棘。这实在不是媒体姿态、格局高低的问题,而是媒

课堂模式解读

马集镇第一学区 “情境问题教学模式”流程解读 一、课堂教学新趋势 1、教学是“教师教”和“学生学”的综合体。课堂教学改革就 是对教与学关系的重构。 2、当今课堂教学改革呈现出这样的趋势: 教学目标:由“知识应试”转向“核心素养” 教学方法:由“单一灌输”转向“多元并举” 教学主体:由“教师中心”转向“学生中心” 二、课堂教学新理念: 一切学习效能低下的教学,都属于表层教学;零散的知识是构不成能力的;教学不能止于知识,而要进入思维。 教师的根本作用不是“告诉”知识,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激励”学习热情、“引领”处事方法、态度、价值观以及综合能力。 三、课堂教学的新策略 组织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发学生问题学习,引导学生知识建构。 教师放手是前提;学生先来是关键; 问题学习是核心;核心素养是归宿。 四、几个关键环节的具体操作

环节1:创设情景:创设情境的方法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情境。 (2)借助活动创设情境。如观察、实验等。 (3)通过“开放性”问题创设情境。 (4)在新旧知识连接点间创设情境。 (5)利用认知矛盾,创设情景。 环节2:提出问题 1要求: “问题”是组织学习过程和学习活动的中心;强调“问题”与知识运用、思维品质及学科能力的培养。 问题的来源:问题源自学习过程、生活背景、认知性理解与问题解决; 问题的类型:(1)对新知识的理解性问题;(2)新知识与学习背景相关联的问题;(3)问题解决的方法、能力与策略的问题;(4)形成态度、情感体验和价值观的问题。 2、提出问题应注意的事项: 提出的问题要有层次性和条理性,做到先易到难、层层递进,形成问题串。把握好梯度和难度; 梯度:初级问题:参照已有案例可以解答;中级阶段:原有案例的变形;高级阶段:综合运用已经学过的知识;创造阶段:需要学生创造性解决问题。 难度:必须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课题研究实施方案 滦平三中 一,课题名称 " 三环五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即:三环:课堂整体时间可划分为三个环节:即"10+30+5",教师有效讲课时间不超过10分钟,学生自主学习时间不低于30分钟,检测5分钟.五步:预习自学,探究问题;完成学案,训练应用;分组合作,讨论解疑;展示点评,总结升华;清理过关,当堂检测). 二,课题研究的背景 滦平三中是一所年轻的学校,刚刚走过12年的历史.现有教职工168人,在校学生近2700人.是滦平县初级中学的一所龙头学校.大部分教师的年龄在35—45岁之间,他们既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又对工作充满激情;随着县政府推进学区的建设,这里的学生来源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三分之一来自县城,三分之二来自乡镇农村,受家庭环境和教育环境的影响,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差距很大;显然,学生的基础差异,给教师的课堂教学带来了很大的困难. 十几年来,特别是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在我县的全面铺开,我校全体教师积极参与教学教改,努力探索课堂教学的新思路,我们先后进行了省立项课题"自主学习自主发展的学习与研究"和市级十一,五规划课题"新课程理念下初中学生创造性学习能力的培养与实践的研究"的实验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中考成绩一直名列全县榜首,09年跻身于全市第二.09年,我们又承担了滦平县"县域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研究"主课题下的子课题"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本学期围绕此课题,各教研组根据自身学科特点,都选择一个相应的子课题展开了各学科课堂模式试验研究.在模式研讨的过程中,我们发现:由于学校对课堂教学具体步骤,时间划分等方面缺少具体规定,致使教师的课堂教学没有章法,随意性太强;到目前为止,尚有很多教师仍旧喧宾夺主,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致使课堂效率低下,三维目标难以落实;教师在教学中,为提高教学"质量",拼体力,拼时间,高消耗,重负担,低效率,投入多,产出少.一句话,落实目标"少,慢,差,";少数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缺乏和学生有效沟通,有时导致师生冲突,对教学带来极大的影响;在新课程实施中,由于种种原因,在教学中,也出现了新的倾向.自主,合作,探究,流于形式,没有达到"内化"的效果,不能真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90后的孩子,兴趣广泛,思想活跃,渴望展示自己,而我们的课堂没能够给孩子提供足够展示自我的机会和平台,从而造成大面积的厌学以及学困生,期中考试成绩显示,有的班级,总分不及格的学生将近一半之多. 在问题面前,我们认识到,时代在进步,科学在迅猛发展,我们的教育对象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处在教育改革风浪口中的我们,只有与时俱进,大胆进行教育,教学改革,高效教学,真正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确实改变"鸠占鹊巢"现象,才能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的核心,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真正实现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 在此背景下,在县教体局积极争取到河北省基础教育教学改革综合实验县进行"县域基础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研究"的大好前提下,在我校正在进行"有效教学,有效学习策略的研究"的课题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我校全体师生愿意进一步探索"初中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模式,为全县甚至全市的课堂教学改革做出表率并提供借鉴. 三,课题界定与理论支撑 1,课题概念的界定 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就是通过课堂教学活动,学生在学业上有超常收获,有超常提高,有超常进步.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一般来说,高效课堂效益评价主要标准是,学生思维活跃,语言表达正确,流利,有感情,课堂充满激情,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强,目标达成且正确率在95%以上.前提是看学生是否愿意学,会不会学,乐不乐学,核心是教学三维目标的达成. 因此,评价课堂是否高效主要是看能否高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高效地实现预期教学目的.它既是一种理念,也是一种教学策略,更是我们课堂教学的基本追求.而课堂能否高效的关键在于教师,在于教师指导下的学生自主,在于教师研读教材的功夫,在于教师对课堂的精心设计,在于教师对教学的科学规划,在于教师对教学材料的精心取舍与提炼,在于针对学生实际设计出学生能高效自主学习的活动抓手,在于让学生既能进行长时间的充分实践活动,又有大量的知识积累,老师又能不失时机的引导和提升,使得在单位教学时间内获得最大的教学效率 2,理论依据 (1)新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它意味着三层含义.第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的实质是尊重,关心,牵挂.第二,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绪体验,帮助学生树立学习的自信心.第三,关注学习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解读

“五步三查”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讲座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是在杜郎口课堂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形成的一套具有普适性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对高效课堂理念的最佳呈现。 “五步三查”课堂教学模式在步骤命名、环节设计和操作的基本流程上力求简单易记、简便易学,方便一线教师掌握和运用,并尽可能从方法和规律的角度来指导教师付诸教学实践,很好地解决新课程理念“顶天入地”的问题。 一、“五步三查”教学模式 第二步:对学、群学; 第三步:组内小展示; 第四步:班内大展示; 第五步:整理学案,达标测评。 三查:指课堂上的三次关键性的学情调查。 一查:在学生独学时; 二查:在组内小展示时; 三查:在整理学案,达标测评时 第一步:独学 “独学”指学生个体学习而言。在独学环节开始之前,通常要进行对上节课有关知识的反馈检查和新课导入。 (一)检查反馈:从检查内容和检查对象上要注意分层次,并重点关注C层次学生(即潜能生)。检查最好以爬黑板方式进行。 (二)新课导入:导入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其作用主要体现在:激发学习动力、调整学习状态、创设学习情境、建构知识系统等方面。导入新课后要

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 (三)独学:所有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发展的学习,都一定是自主学习,如此学生才会有主动性和创造性。 1.对学生的基本要求:课堂纪律以不影响别人的学习为宜。学生以导学案为抓手,以问题为主线,并运用双色笔就独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标注,带到对学、群学中解决。独学环节完成后,要及时告知本组学习组长。 2.对教师的基本要求:教师要高度关注各小组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状态;尊重个体差异,不搞“一刀切”、“齐步走”;对个别学生尤其是后进生要适时点拨指导;独学环节完成时要对各组进行即时性点评。 第二步:对学、群学 “对学”指两名同等学习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群学”指小组内不同程度学生的合作学习或具体指“学习对子”间帮扶学习。对学、群学环节仍然是以解决问题为主线。 1. 对学生的要求:先对学,后群学,继而深入探究。首先通过同层次学生的对学力求解决独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再以学习小组为组织单位,由学习组长组织成员对照导学案开展有效的合作、探究、对子帮扶,真正实现“兵教兵、兵强兵、兵练兵”。对学、群学的过程,既是解决独学中存在问题的过程,也是发现新问题、探究新问题,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造能力。 2. 对教师的要求:基本上等同独学环节的要求。教师在这一过程中要做好小组学习问题的跟踪调查,并做好必要的问题记录。 第三步和第四步:组内小展示和班内大展示 “小展示”指小组内由学习组长组织的展示,组员将学习成果在小组内进行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