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

日本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
日本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

日本小学国语学习指导要领1

第一、目标

在培养适当地表达国语、正确地理解国语的能力,提高语言的传递、交往能力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及语言感觉,加深对国语的关注,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

第二、各学年的目标及内容

〔第一及第二学年〕

一、目标

㈠培养学生能够应对说话的对象,就经验过的事,按事物的顺序表达;听别人的话,不丢失重要的事。培养学生积极用语言交往的态度。

㈡培养学生有次序地、注意词汇和句子的连接,就经验过的事、想象的事,写句子和文章。培养学生积极愉快地表达的态度。

㈢阅读书写的语言时能注意事物的顺序、情景。培养学生积极愉快地阅读的态度。

二、内容

A听说

㈠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说、听的能力。

1.挑选想告诉别人的事,按事情的顺序说出来,使别人能听得懂。

2.抱着兴趣听别人的话,听话时,注意不要丢失重要的事。

3.围绕着一个话题,交谈身边发生的事。

B写作

㈠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1.写的时候要考虑对象和目的。

2.收集要写的题材所需的资料。

3.为了明确自己的想法,写简单的提纲。

4.写作的时候注意事物的次序、注意词汇和句子的连接。

5.培养重读写好的文章的习惯,注意文章中的错误。

C阅读

㈠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1.挑选易懂的读物,使学生带着兴趣阅读。

2.阅读时,要注意时间的顺序、事情的顺序,读懂大体的内容。

3.注意边想象故事的场面,边展开阅读。

4.朗读时,发出声音,注意词汇、句子的意群、内容、音乐感等。

〔语言事项〕

㈠通过“A听说”、“B写作”、“C阅读”的教学,进行以下事项的教学。

1.关于语言发音的事项

⑴指导学生注意姿态、口形,清晰地发音。

2.关于文字的事项

⑴读写平假名和片假名。在句子和文章里使用片假名书写的词汇。

⑵在第一学年阅读《附表分学年汉字分配表》中的第一学年分配的汉字,并循序渐进地进行汉字的书写教学。

⑶在第二学年阅读《附表学年汉字分配表》中的第二学年分配的汉字。书写第一学年分配的汉字,在句子和文章中使用这些汉字。并循序渐进地进行第二学年分配的汉字的书写教学。

3.关于文字、记号的表记事项

⑴学会长音、拗音、促音、拨音等的表记,正确使用助词は、へ、を。

⑵学会逗号、句号、引号的用法,在文章中使用这些标点符号。

4.关于句子及文章结构的事项

⑴注意句子中的主语与谓语的关系。

5.关于敬语的事项

⑴说话时注意郑重的语言与普通的语言的不同,养成用敬体写文章的习惯。

㈡关于文字事项中的书写,进行以下事项的教学。

1.关于书写的事项

⑴以正确的姿势和用具使用方法,认真地书写。

⑵注意笔画的长短、连接笔画、笔画的交错,按照正确的笔顺写字。

三、内容的处理

㈠通过如以下所举出的语言活动,进行“A听说”、“B写作”、“C阅读”的教学。

A听说

展开问答、谈论自己体验的事情的谈话;听朋友的谈话;介绍读过的书中感兴趣的部分。

B写作

在图画中插入语言;写传达简单的事情的信;写问了老师和周围的人所得到的信息;用句子表达观察到的事物。

C阅读

听童话和民间故事的朗读;阅读时,边看图画、照片,边发展自己的想象;自己寻找自己想读的书。

㈡展开第一学年和第二学年的教学时,应考虑到学生处在语言学习的入门期,应以适合这一时期的方法展开教学,因此,在㈠中所举出的活动中应以问答;在图画中插入语言;听童话和民间故事的朗读;边看图画、照片边发展自己的想象等活动为主。

〔第三及第四学年〕

一、目标

㈠培养学生能够依据说话的对象和目的,就调查过的事情等,符合逻辑地表达的能力;听别人的话,注意所说话的中心思想。培养学生积极用语言交往的态度。

㈡培养学生能够依据说话的对象和目的,就调查过的事情等,以适当的段落关系,进行写作。培养学生用适当的语言来表达的态度。

㈢阅读时,注意依据目的,把握内容的中心和段落间相互的关系。培养学生广泛阅读的态度。

二、内容

A听说

㈠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说、听的能力。

1.选择想告诉别人的事,按逻辑编排要告诉别人的自己的想法,依据对象、目的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2.听话时,注意所说话的中心,并整理自己的感想。

3.思考相互之间的差异和共同点,积极地用语言进行交流。

B写作

㈠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1.依据对象和目的进行写作。

2.收集、选择要写的题材所需的资料。

3.为了明确自己的想法,考虑段落间相互的关系。

4.写作的时候,要注意明确所要写的事情的中心,注意段落和段落的连接。

5.学会发现文章写得好的地方,改正文章中的错误。

C阅读

㈠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1.使学生带着兴趣阅读各种读物。

2.阅读时,依据目的,把握中心的词、句,思考段落间相互的关系,正确地阅读文章。

3.阅读时,根据叙述,想象场面的变化和情景。

4.以自己的语言来概括阅读中把握的内容,注意发现每个人的阅读感受的不同。

5.阅读时,依据目的概括内容,依据需要,注意阅读文章的细节。

6.朗读时,注意所写内容的中心和场面,要朗读得听者能够理解。

〔语言事项〕

㈠通过“A听说”、“B写作”、“C阅读”的教学,进行以下事项的教学。

1.关于语言发音的事项

⑴依据说话场面的状况与目的,以适当的音量和速度说话。

2.关于文字的事项

⑴在第三学年及第四学年阅读《附表分学年汉字分配表》中的该学年及此前分配的汉字。书写该学年以前的分配的汉字并在句子和文章中使用。循序渐进地进行该学年所分配的汉字的书写教学。

⑵掌握汉字的偏旁、部首的知识。

⑶在第四学年中,阅读用罗马字表记的日常用语中简单的单词,并书写罗马字。

3.关于文字、记号的表记事项

⑴注意送假名的写法,掌握活用词的活用。

⑵学会标点符号的适当用法,注意在段落的开始、对话部分应换行写。

4.关于词汇使用的事项

⑴为表达和理解适当增加词汇。理解词汇在性质上、作用上的分类。

⑵为表达和理解,掌握利用词典查词与词汇的方法。

5.关于句子及文章结构的事项

⑴初步掌握修饰语与被修饰语的关系等句子结构上的知识。

⑵从文章整体上理解段落的作用。

⑶一边思考句与句的联系,一边使用指示词和接续词。

6.关于敬语的事项

⑴依据对象和说话的场景,使用郑重的语言说话。写作时注意敬体与简体的不同。

㈡关于文字事项中的书写,进行以下事项的教学。

1.关于书写的事项

⑴注意字的结构,书写要端正。

⑵写字时,注意字的大小和排列。

⑶使用毛笔写字时,要注意笔画的写法和字的结构,书写要端正。

三、内容的处理

㈠通过如以下所举出的语言活动,进行“A听说”、“B写作”、“C阅读”的教学。

A听说

就周围身边的话题发言;学会听别人说话时记笔记;说明、报告身边发生的事、经过调查的事。

B写作

写信;就自己有疑问的事情进行调查,并把调查结果整理出来;在记叙文、班报中表

达自己经验过的事。

C阅读

联系已读过的内容,阅读其他内容;就有疑问的事情,寻找有关联的图书资料阅读。

〔第五及第六学年〕

一、目标

㈠培养学生能够依据目的和意图,准确地表达所思考内容、所要传达的事情的能力;听别人的话,能够把握说话者的意图。培养学生有计划地用语言交往的态度。

㈡培养学生能够依据目的和意图,按逻辑次序,写作所思考的内容。培养学生有效地进行表达的态度。

㈢阅读时,注意依据目的,把握内容和要旨。培养学生通过阅读扩展和深化思维的态度。

二、内容

A听说

㈠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说、听的能力。

1.安排好谈话的内容,使听话的对方能听懂自己所想的内容、意图。依据目的和场合,使用适当的语言表达。

2.听话时,边把握说话的内容,边思考说话者的意图。

3.注意明确自己的立场和意图,有计划地用语言进行交流。

B写作

㈠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写作的能力。

1.写作时,要考虑依据目的和意图,有效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2.综观全局,整理写作需要的内容。

3.为了明确自己的想法,考虑文章整体在结构上的效果。

4.写作的时候要注意事实与感想、意见的区别,依据目的与意图,考虑详写或简写的方法。

5.注意把握和提高表达的效果。

C阅读

㈠通过以下事项的教学,培养学生阅读的能力。

1.为扩展和加深自己的思考,选择必要的图书资料进行阅读。

2.阅读时,依据目的和意图,准确理解文章的内容,把握文章的要旨。

3.阅读时,学会体味出场人物的心情,场面的描写等出色的描写段落。

4.阅读时,要把握所写内容与感想、意见的关系,明确自己的想法。

5.为得到必需的信息,注意练习有效的阅读方法。

〔语言事项〕

㈠通过“A听说”、“B写作”、“C阅读”的教学,进行以下事项的教学。

1.关于文字的事项

⑴在第五学年及第六学年阅读《附表分学年汉字分配表》中的该学年及此前分配的汉字。书写该学年以前的分配的汉字并在句子和文章中使用。循序渐进地进行该学年所分配的汉字的书写教学。

⑵掌握假名、汉字的由来、特点等知识。

2.关于文字、记号的表记事项

⑴注意正确书写送假名,掌握假名书写规则。

3.关于词汇使用的事项

⑴加深对词汇类别上的理解。

⑵加深对词汇的构成、变化的理解,培养了解词汇的由来的兴趣。

⑶养成利用词典,查阅表达、理解所需的词汇的习惯。

⑷培养对语感、词汇用法等的语言感觉的关注。

4.关于文言文章的事项

⑴朗读简易的文言文章,亲近文言文章的笔调。

5.关于句子及文章结构的事项

⑴理解句子与文章的各种结构。

6.关于敬语与标准话的事项

⑴熟悉日常使用的敬语表达。

⑵理解标准话与方言的不同,依据需要,学会说标准话。

㈡关于文字事项中的书写,进行以下事项的教学。

1.关于书写的事项

⑴注意字的形状、大小、排列,书写要使人阅读方便。

⑵使用毛笔写字时,要注意笔画的写法和字的结构,书写要端正。

⑶使用毛笔写字时,要注意字的大小和排列。

三、内容的处理

㈠通过如以下所举出的语言活动,进行“A听说”、“B写作”、“C阅读”的教学。

A听说

发言时,提示资料阐明自己的想法;有意识地听取别人的想法;交流调查过的事、整理过的事。

B写作

学会写感谢信、邀请信;调查自己的课题,整理成文章发表;将经验过的事概括为记录、报告等。

C阅读

举行读书发表会;为解决自己的课题,学会灵活运用图鉴、辞典等工具书,获得必要的信息。

第三、教学计划的制订与涉及各个学年的内容处理

一、制订教学计划应注意下列事项。

㈠在教学中,应根据需要,在前一学年先进行初步的学习,后一学年展开较高程度的学习,使教学有机地联系起来。

㈡在展开“A听说”、“B写作”、“C阅读”的各项教学活动时,各个学年的教学应相互联系,均衡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㈢在展开“A听说”、“B写作”、“C阅读”的各项语言活动时,应使学生有计划地利用学校图书馆的各项功能。

㈣在展开“A听说”、“B写作”、“C阅读”的各项教学活动时,应在日常生活中寻求话题,展开有意识地、有计划地教学活动。这样的教学活动,第一至第四学年为每学年30标准课时,第五至第六学年为每学年25标准课时。在这样的活动中应采取开发和应用有声语言教材等方法,提高教学的效果。

㈤在展开“B写作”的各项教学活动时,应将重点置于培养文章表达的基础性能力。写作为主的教学活动,在第一、第二学年,每学年为90标准课时,在第三、第四学年每学年为85标准课时,在第五、第六学年,每学年为55标准课时。同时,应尽量增加实际写作的活动,并展开某些特定课题的写作活动。

㈥在展开“C阅读”的各项教学活动时,应努力提高学生的阅读的欲望,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展开各种读书活动。应结合其他学科的读书活动、学校图书馆的指导活动展开教学

活动。选择儿童阅读的图书时,应注意从人的形成原理出发,尽量广泛地选择图书,避免偏颇。

㈦在低学年中应结合生活科的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

二、按下列的处理方法,处理各学年的〔语言事项〕

㈠在语音、文字、语法等项目中,需要反复进行学习的内容,应特别提出,展开学习。

㈡使用毛笔的书写教学,应在第三学年以上进行教学。教学中应注意培养学生以后硬笔书写的基础能力,学会正确、端正地书写。使用毛笔书写的教学课时每个学年约为30标准课时。另外,硬笔的书写教学,应与毛笔的教学结合,适当地展开。

㈢关于汉字的教学除了第二的内容中规定的内容外,还应注意以下的处理。

1.关于分配给各个学年规定应学习的汉字,应在认真考虑学生负担的基础上,依据需要,可以在该学年以前的学年或以后的学年展开教学。

2.教学中如果使用规定在以后学年学习的汉字、或《学年汉字分配表》以外的汉字,应标上假名,注意不要增加学生的学习负担。

3.在汉字的教学中,以《学年汉字分配表》所提示的字体为标准。

三、处理教材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㈠应以均衡地发展听说、写作、阅读能力,避免偏颇;发展热爱读书地态度为目标,依据儿童的发展阶段,适当地精选话题和题材。选择教材,充分地开展“第二”的“三、内容的处理”中所提示的语言活动。

㈡从以下的观点出发,采用教材。

1.在提高对国语的关注、培养尊重国语的态度上发挥作用。

2.在培养语言交往能力、思维能力、以及语言感觉上发挥作用。

3.在培养公正、适当的判断能力和态度上发挥作用。

4.在培养科学的、逻辑的观察方法和思想方法上,扩大视野上发挥作用。

5.在培养开朗的、茁壮的、正确的生活意志上发挥作用。

6.在培养尊重生命、关怀他人的情感上发挥作用。

7.在培养热爱自然、感动于美的事物的情感上发挥作用。

8.在培养对我国的文化与传统的理解和热爱上发挥作用。

9.在培养以日本人的自觉热爱国家、期望国家、社会发展的态度上发挥作用。

10.在培养对世界的风土和文化的理解、形成国际协调精神上发挥作用。

㈢在选择各个学年的“C阅读”教材时,应协调地采纳说明性文章、文学性文章等文章形式的内容。

1〔日〕《幼儿园教育要领及小学、初中学习指导要领》,《日本教育新闻》资料版,平成十年(1998年)十一月二十一日。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