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春岩《有氧舞蹈》现场课解析02

李春岩《有氧舞蹈》现场课解析02
李春岩《有氧舞蹈》现场课解析02

有氧舞蹈》教学设计

一、教学设计

1、指导思想

本课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体育与健康》新课程标准为依据,选择有氧舞蹈为主要教学内容。教学设计讲求时效性,目的在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及合作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有氧舞蹈的热情,并在合作中体验快乐。在教学中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在快速记忆中学会动作,体验成功,使身心得到健康发展,真正体验新课标的育人价值。

2、教材分析

本人02 年参加工作,07 年开始正式开设形体健身选项课程至今。本节课是结合几年来的授课经验及对新课程理念的理解,同时针对高中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所设计的一节有氧舞蹈课程。

当今的中学生对于传统意义上的健美操学习积极性有所减弱,而对舞蹈感兴趣的相对较多,针对这一现象我在教学中把健美操与舞蹈相结合,这样的设计既能够让学生乐于接受又能够达到培养学生基本姿态、增强协调性及灵活性的目的,同时提高学生的节奏感和美感。

本节课程内容在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分别采用三种不同风格的有氧舞蹈,让学生在不同风格的音乐中感受不同风格的舞蹈。准备部分为南美风格的音乐,学生乐于接受,同时辅以简单的针对各关节的绕、旋、提拉等动作,既能使学生达到热身的目的又能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基本部分为一段爵士风格的节奏明快音乐,教师在其中加以教学方法的运用让学生既快速学习舞蹈动作又能体验合作的快乐。在结束部分以一首旋律优美舒缓的歌曲作为放松使学生能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结束本堂课程。

3、器材的选择与处理

本节课所选择的器材为音乐播放器和音响,较为简单并易于操作,可以确保教师在大多数课程中都可以达到场地器材要求。教学设计讲求实效是我一直坚持的原则,教师通过标准的示范及适当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课程中教师选用不同风格的音乐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教学目的的确定与说明

通过本节课学习使大部分学生较顺畅的完成所学动作组合,能在教师引领下结合音乐完成,少数学生能够在音乐伴奏下熟练掌握所学动作。本节内容所教授的动作组合肢体动作简单易学,学生比较乐于接受,重点在于学生掌握动作的熟练度及动作感觉。课程所设计的合作环节目的让学生体验合作舞蹈的乐趣,以及与人合作的快乐。

通过快速记忆分组教学,培养学生相互合作,团队合作的精神。这里所提出的快速记忆是指在基本部分开始时,教师所设置的为提高学生注意力的方法,使其在短时间内记住所学动作并与同学探究合作串联所有动作组合,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学生敢于展示自我。

5、为实现教学目标所采用的教学方法与手段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为不同风格有氧舞蹈组合,由于是新授课因此本节课的主要目标是让学生初步了解有氧舞蹈的动作特点及节奏,并以此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在课的教法手段设计上采用快速记忆法、语言鼓励法、讲解法、讨论法、动作示范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情景教学法等。

快速记忆的方法旨在学生能够迅速的集中注意力,并加强动作的学习印象。此外通过分组快速记忆可以加强学生互助学习与人合作的意识,同时设计展示环节,使学生的风采得以充分展示。由自己设计结束造型更能让学生体会创意与个性张扬。

在学生练习阶段用所学动作的音乐作为背景音乐,可以让学生在练习过程中熟悉动作的节奏并试着从中找到动作感觉。教师在小组中巡视指导加强与学生的互动、沟通,使课堂气氛和谐融洽。在此期间教师运用讲解法、讨论法、动作示范法、纠正动作错误与帮助法、分解练习法、完整练习法、循环练习法对学生及时提示与指导,本次课更多的注重了过程性评价,给学生及时的鼓励与帮助,让学生更加主动参与学习。

把课程总结设计在结束部分之前旨在学生能够在最后舒缓放松的状态得以延续,在优美的音乐声中直接宣布下课。

6、如何根据学生学情,完成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的说明本课程的教学对象为高二年级的女生,在这一阶段的女生相对初中小学生而言喜静不喜动,对健美操的兴趣也有所减弱,而对舞蹈的兴趣很浓。本节课针对学生以上特点所设计的有氧舞蹈是集合健美操、舞蹈的优点所编排的适合学生完成,既有健美操的韵律又不失舞蹈的美感,同时简单易学,又很容易让学生在课堂上找到成就感的不同风格有氧舞蹈组合。

在准备部分以街舞音乐作为开场可以很容易“抓住”学生的心,让学生对课程有所期待,同时简单的关节动作也能达到热身的目的,教师适时提醒学生合着音乐的重拍去寻找自己的动作控制力和爆发力。在基本部分以一段节奏明快的恰恰音乐,配以轻松优美的动作。在此阶段采用快速记忆法来集中学生注意力,在熟练之后用舞伴合作的方式完成能更加提升学生的运动乐趣,配以情景设置让学生更有效的找到相应动作感觉。结束部分以耳熟能详的舒缓旋律歌曲来放松更容易与学生引起共鸣,并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结束课程。

7、运动负荷设计本节课程分为三部分,即准备部分、基本部分和结束部分。运动负荷设计为中低强度的有氧课程,练习密度较大但强度适中,学生在整节课程中或与教师跟作完成,或与同学小组探讨研究动作组合,以不同风格舞蹈和不同的练习方式保证学生的运动量。

8、其他说明

1、传统意义上的健美操在高中开展较普遍,学生对其兴趣有所减弱,本课所设置的有氧舞蹈教学内容,是介于健美操和舞蹈之间的一种新兴健身项目,在高中选项课中开展可以极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本节课程在三部分呈现的音乐风格迥异,各有不同,会给学生新鲜感,主教材部分的爵士音乐节奏明快、节奏感强,会让学生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学习过程。

3、在主教材中采用快速记忆法,改变传统健美操课程相对较枯燥的按拍节分解教学,可以强化学生集中注意力,随时跟上教师动作以达到连贯练习的效果。

4、在教师领做中采用叠加法动作教学,保证动作学习连贯,学生易于掌握和接受。

6、整堂课程在音乐伴奏下完成,是体育与艺术的结合,不仅愉悦身心更能提升学生的艺术修养。

教学设计

DeviceNet现场总线协议讲解

场总线的两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l)ISA SP50中对现场总线的定义。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的数字数据通讯链路,它沟通了过程控制领域的基本控制设备(即场地级设备)之间以及与更高层次自动控制领域的自动 化控制设备(即车间级设备)之间的联系。 这里的现场设备指最底层的控制监测、执行和计算设备,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智能阀门、微处理器和内存等各种类型的仪表产品。 (2)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标准和现场总线基金会FF的定义: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讯网路。现场总线的本质含义表现在以下6个方面: a)现场通讯网路:用于过程以及制造自动化的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互连的通讯网路。 b)现场设备互连: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是指传感器、变送器和执行器等,这些设备通过一对传输线互连,传输线可以使用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和电源线等,并可根据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不同类型的传输介质。 c)互操作性: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种类繁多,没有任何一家制造商可以提供一个工厂所需的全部现场设备,所以,互相连接不同制造商的产品是不可避免的。用户不希望为选用不同的产品而在硬件或软件上花很大气力,而希望选用各制造商性能价格比最优的产品,并将其集成在一起,实现“即接即用;用户希望对不同品牌的现场设备统一组态,构成他所需要的控制回路。这些就是现场总线设备互操作性的含义。现场设备互连是基本的要求,只有实现互操作性,用户才能自由地集成FCS。 d)分散功能块:FCS废弃了DCS的输入/输出单元和控制站,把DCS控制站的功能块分散地分配给现场仪表,从而构成虚拟控制站。例如,流量变送器不仅具有流量信号变换、

can总线协议完全解析

CAN总线协议解析 李玉丽 (吉林建筑工程学院电气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吉林长春,130021 ) 摘要:现场总线的发展与应用引起了传统控制系统结构的改变。控制局域网(C AN)总线因其自身的特点被广泛应用于 自动控制领域。本文对C AN总线协议作了详尽解析。 关键词:C AN总线;隐性位;显性位;节点 中图分类号:T U 85 文献标识码:A CAN(Cont roll e r A rea N et work)是分布式实时控 制系统的串行通信局域网,称谓CAN总线。在数据 实时传输中,设计独特、低成本,具有高可靠性,得到 广泛应用。 本文着重解析C AN 技术规范2.0B 版的CAN 的分层结构规范和CAN 报文结构规范。重点在于 充分理解CAN总线协议精髓,有助于CAN总线的 局网设计、软件编程、局网维护。 一、C AN的分层结构 CAN 遵从O SI ( Ope n Syste m I nte rc onnec ti on Re fe re nce Mode l ) 模型,其分层结构由高到低如图1 所示。 图1 C AN的分层结构 对应OSI 模型为两层,实际为三层,即LLC、 MA C、PL S。由此而知,对应于CAN总线系统每个 节点都是三层结构。数据发送节点数据流为LLC→ MA C→P LS ,然后将数据发送到总线上;而对于挂在 总线上的所有节点(包括发送节点)的接收的数据流 为PL S→MA C→LLC。 这种分层结构的规范保证了CAN 总线的多主 方式工作模式,即不分主从,非破坏性的仲裁工作模 式。而LLC 层的报文滤波功能可实现点到点、一点 对多点、全局广播、多点对一点,多点对多点等数据 传递方式。 各分层主要功能如下: LLC 层:接收滤波、超载通知、恢复管理; MAC 层:控制帧结构、执行仲裁、错误检测、出 错标定、故障界定。该层是CAN的核心; PL S 层:位编码/ 解码、位定时。 二、CAN总线的报文规范 CAN报文的传送有4 种不同类型的帧结构,数 据帧、远程帧、出错帧、超载帧。CA B2.0B 有4 种帧 格式。 (一)数据帧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思考题 1设有一电炉丝浸于水中,接上电源,通过电流一段时间。如果按下列几种情况作为系统,试问 A U , Q,W为正为负还是为零? (1) 以电炉丝为系统; (2 )以电炉丝和水为系统; (3)以电炉丝、水、电源及其它一切有影响的部分为系统。 2设有一装置如图所示,(1)将隔板抽去以后,以空气为系统时,AJ, Q, W为正为负还是为零?(2) 如右方小室亦有空气,不过压力较左方小,将隔板抽去以后,以所有空气为系统时,A U, Q , W为正为负还是为零? 作业题 1 (1)如果一系统从环境接受了160J的功,内能增加了200J,试问系统将吸收或是放出多少热?(2)一系统在膨胀过程中,对环境做了10 540J的功,同时吸收了27 110J的热,试问系统的内能变化为若干? [答案:⑴吸收40J; (2) 16 570J] 2在一礼堂中有950人在开会,每个人平均每小时向周围散发出4. 2xl05J的热量,如果以礼堂中的 空气和椅子等为系统,则在开会时的开始20分钟内系统内能增加了多少?如果以礼堂中的空气、人和其它所有的东西为系统,则其AU = ? [答案:1.3 M08J;0] 3 一蓄电池其端电压为12V,在输出电流为10A下工作2小时,这时蓄电池的内能减少了 1 265 000J,试求算此过程中蓄电池将吸收还是放岀多少热? [答案:放热401000J] 4体积为4.10dm3的理想气体作定温膨胀,其压力从106Pa降低到105Pa计算此过程所能作出的最大 功为若干? [答案:9441J] 5在25C下,将50gN2作定温可逆压缩,从105Pa压级到2X106Pa,试计算此过程的功。如果被压缩了的气体反抗恒定外压105Pa作定温膨胀到原来的状态,问此膨胀过程的功又为若干? [答案:-.33 X04J; 4.20 X03J] 6计算1mol理想气体在下列四个过程中所作的体积功。已知始态体积为25dm3终态体积为100dm3; 始态及终态温度均为100 Co (1) 向真空膨胀; (2) 在外压恒定为气体终态的压力下膨胀; (3) 先在外压恒定为体积等于50dm3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膨胀,当膨胀到50dm3(此时温度仍为100C) 以后,再在外压等于100 dm3时气体的平衡压力下膨胀; (4) 定温可逆膨胀。 试比较这四个过程的功。比较的结果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0; 2326J; 310l J; 4299J] 习

完整版工业自动化领域各种总线协议规范接口

+接口+协议+规范工业自动化领域各种总线 工业自动化总标识特点简介 ASI 用于下位控制级的传感器/执行器总线【整理】ASI接口/协议 /规范用于将传感器和执行器连接AS-interface AS 至上位控制层,布线简单、经济。IEC EN 50295 符合国际标准和interface 标准。62026-2 传感器接执行器/AS-i = AS-Interface(口)是用于连接执行器和传感器的现 场总线通讯方案。BACnet==楼【整理】工业自动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 Network 化之楼宇自动化之宇自动控制网.

用于执行器/传感器领域的多主站总线 对总线带宽的有效利用使得CANopen能 够在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实现较短的系统响应时间。CAN 总线的主 要优点有:数据安全性高,能够保留多主站能力。 CC-Link 主要针对亚洲市场的现场总线 CC-Link(Control & Communication

Link,控制与通信链路)是一种开放式总线系统,用于控制级和现场总线级之间的通讯,应用范围主要为亚洲地区。 ControlNet 标准化现场总线 ControlNet 是一种开放式标准现场总线系统。该总线协议允许循环数据和非循 DALI 楼宇自动化领域的通讯标准【整理】工业自动)是一种跨越厂商标准 (IEC60929DALI 化总线之楼宇自动化之照明接口:的协议,其目的是在照明应用中确保电子DALI1-镇流器的互用性。这个新标准用于替代调光器接口。10VDigital ,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DALI)是一种楼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化

习题十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

习题十一 热力学第一定律 院 系: 班 级:_____________ 姓 名:___________ 班级个人序号:_______ 一、选择题 1.如图,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由平衡状态A 变到平衡状态B (p A = p B ),则无论经过的是什么过程,系统必然 [ B ] (A) 对外作正功. (B) 内能增加. (C) 从外界吸热. (D) 向外界放热. 2.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从p -V 图上初态a 经历(1)或(2)过程到达末态b ,已知a 、b 两态处于同一条绝热线上(图中虚线是绝热线),则气体在[ B ] (A) (1)过程中吸热,(2) 过程中放热. (B) (1)过程中放热,(2) 过程中吸热. (C) 两种过程中都吸热. (D) 两种过程中都放热. 3. 一定量某理想气体所经历的循环过程是:从初态(V 0,T 0)开始,先经绝热膨胀使其体积增大1倍,再经等体升温回复到初态温度T 0,最后经等温过程使其体积回复为V 0,则气体在此循环过程中.[ B ] (A) 对外作的净功为正值. (B) 对外作的净功为负值. (C) 内能增加了. (D) 从外界净吸的热量为正值. 4.双原子理想气体,做等压膨胀,若气体膨胀过程从热源吸收热量700J ,则该气体对外做功为 [ ] (A )350J ; (B )300J ; (C )250J ; (D )200J 。 答案:D 解:(1)22P P i i Q U A R T R T R T ν νν=?+=?+?=?+,所以 /21p Q R T i ν?= +,(0m M ν=) 22 [1]700200(J)2/21227 p P P P p p Q i i A Q U Q Q Q i i i =-?=-?=-==?=+++,本题答案为D 。 5.一热机在两热源(1400K T =,1300K T =)之间工作,一循环过程吸热1800J ,放热800J ,做功1000J , 此循环可能实现吗?[ ] (A )可能; (B )不可能; (C )无法判断。 答案:B 解: 该循环过程的效率21100011800T A Q T η==>-吸,而由卡诺定理21 1T A Q T ≤-吸,得知此过程不能实现,故本题答案为B 。 二、填空题 1.汽缸内有单原子理想气体,若绝热压缩使体积减半,问气体分子的平均速率变为原来速率的 p V

DeviceNet现场总线协议讲解

DeviceNet 现场总线协议讲解
Devicenet 简介: DeviceNet 是由美国 Rockwell 公司在 CAN 基础 上推出的一种低成本的通信链接, 是一种低端网络系统。 它将基 本工业设备连接到网络,从而避免了昂贵和繁琐的硬接线。 DeviceNet 是一种简单的网络解决方案,在提供多供货商同类部 件间的可互换性的同量, 减少了配线和安装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成 本和时间。DeviceNet 的直接互连性不仅改善了设备间的通信, 而且同时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设备级诊断功能。 现场总线系统的结构和技术特点 1. 现场总线的历史和发展 现场总线是 20 世纪 80 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 随着 微处理器与计算机功能的不断增强和价格的急剧下降, 计算机与 计算机网络系统得到迅速发展, 而处于生产过程底层的测控自动 化系统,采用一对一联机,用电压、电流的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控 制, 或采用自封闭式的集散系统, 难以实现设备之间以及系统与 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使自动化系统成为“信息孤岛”。要实现整 个企业的信息集成, 要实施综合自动化, 就必须设计出一种能在 工业现场环境运行的、性能可靠、造价低廉的通讯系统,形成工 厂底层网络, 完成现场自动化设备之间的多点数字通讯, 实现底

层现场设备之间以及生产现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 现场总线就是 在这种实际需求的驱动下应运产生的。 它作为过程自动化、 制造 自动化、楼宇、交通等领域现场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连通信网络, 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网络 之间的联系,为彻底打破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孤岛创造了条件。 由于标准实质上并未统一, 所以对现场总线的定义也是各有 各的定义。下面给出的是现场总线的两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l) ISA SP50 中对现场总线的定义。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的 数字数据通讯链路,它沟通了过程控制领域的基本控制设备(即 场地级设备)之间以及与更高层次自动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设 备(即车间级设备)之间的联系。 这里的现场设备指最底层的控制监测、 执行和计算设备, 包 括传感器、控制器、智能阀门、微处理器和内存等各种类型的仪 表产品。 (2)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 IEC 标准和现场总线基金会 FF 的 定义: 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 双 向传输、 多分支结构的通讯网路。 现场总线的本质含义表现在以 下 6 个方面: a)现场通讯网路: 用于过程以及制造自动化的现场设备或现 场仪表互连的通讯网路。 b)现场设备互连:现场设备或现场仪表是指传感器、变送器

工业现场总线协议解析

工业现场总线协议解析 工业网络通常采用现场总线协议,通过实时和可靠的分布式控制功能来连接生产车间中的仪器仪表和机械设备,比较容易并且可靠的控制所实现的系统。现场总线标准应用非常广泛,大量已经安装的设备都采用了现场总线。但是,大部分这些现场总线标准都是基于(已有的)串行通信协议标准(与RS485或者RS232相似),没有充分发挥应用广泛的以太网技术的优势。 随着系统复杂程度的增加,大部分现场总线难以满足平台通用性和系统性能的要求。这促使设备生产商转向采用基于以太网的通信技术,实现高性能、低成本和很好的通用性。很多现场总线标准都已经集成到工业以太网协议中,采用很少的控制功能,实现实时通信和工业互联,同时保护了在现场总线软件和已有设备上的投入。 控制区域网(CAN)是一种广播、差分串行总线标准,工作在干扰较大的电力机械(噪声)环境中。CANopen建立在自动化应用CAN (例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基础上,能够实现百分之百的数据完整性,而采用以太网无法满足这一要求。 DeviceNet是设备级网络,为工业自动化提供可靠、高效的数据处理功能。ControlNet是一种实时、确定性、可重

构的控制层网络,适用于数据和消息的高速传送。DeviceNet 和ControlNet的应用层基于公共工业协议(CIP)层,它也用于Ethernet/IP中。这些协议目前由独立开放设备供应商协会(ODV A)管理。 LonWorks是用于开发照明和HV AC等自动化/控制应用的流行协议标准。LonWorks网络设备可使用各种介质,包括双绞线、电源线、以太网、光纤和RF等。 Modbus是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应用开发的免版税开放串行通信协议。Modbus支持很多设备连接在同一网络上,例如监控以及数据采集(SCADA)系统中管理计算机和远端单元(RTU)的连接等。Modbus基本结构由Modbus/IDA进行管理,这一自动设备独立用户和供应商组织希望能够推动这一协议标准的广泛应用。 过程现场总线(PROFIBUS)是一种现场总线协议。对于分散外围设备和过程自动化(DP和PA)这两种PROFIBUS,在分散生产和过程控制中,PROFIBUS DP一般通过中央控制器对传感器和激励器进行控制。应用较少的PA主要用于监视测量设备。经过多年的应用,PROFIBUS在生产和过程自动化方面都得到了广泛认可。Profibus国际组织(PI)不断完善并推进PROFIBUS技术的应用。 串行实时通信系统(SERCOS)接口为运动控制、数字伺服驱动和输入/输出(I/O)设备提供标准、实时、高性能通信链接。

热力学第一定律_习题十 答案

姓名 班级 序号 热力学第一定律 1. 定量理想气体,从同一初态出发,体积V 1膨胀到V 2,分别经历三种过程,(1)等压;(2)等温;(3)绝热。其中吸收热量最多的是 [ ] (A )等压;(B )等温;(C )绝热;(D )无法判断。 解:在p-V 图上绝热线比等温线要陡,所以图中中间的曲线表示的应该是等温过程。 图中三种过程的起始态和终止态的体积分别相同,因为在p-V 图上,曲线所围成的面积等于该过程对外所做的功,所以等压过程中对外所做的功最大,等温过程次之,绝热过程最小。 根据理想气体内能2 i U RT ν =, 三种过程的起始温度一样,但图中所示的等压过程的末态温度最高,等温过程次之,绝热过程最小。所以等压过程的内能增加最多。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Q U A =?+,既然等压过程的内能增加最多,对外所做的功也最大,等压过程从外界吸收的热量也最多,故本题答案为A 。 2.一圆柱形汽缸的截面积为22 2.510m -?,内盛有0.01kg 的氮气,活塞重10kg ,外部大气压为5110Pa ?,当把气体从300K 加热到800K 时,设过程进行无热量损失,也不考虑摩擦,问(1)气体做功多少?(2)气体容积增大多少?(3)内能增加多少? 解:(1)系统可以看成等压准静态过程,2 1 V V A pdv p V ==?? 由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m pV RT M = ,得 3 03 0.018.31(800300) 1.4810J 2810m A p V R T M -=?= ?=??-=?? (2) 50/ 1.0410Pa p M g S p =+=?活塞 由状态方程0 m pV RT RT M ν==(2N m M ν=),得231.4210m R T V P ν-??==?; (3)氮气的自由度为5,由理想气体内能公式2 i U RT ν =得,内能增加 33.710J 2 i U R T ν?=?=? 3、 一定量的某种理想气体,开始时处于压强、体积、温度分别为60102.1?=p P a , 3301031.8m V -?=,K T 3000=的初态,后经过一等容过程,温度升高到K T 4501=,再 经过一等温过程,压强降低到0p p =的末态,已知该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量和定容摩 尔热容量之比3 5 =V P C C ,求:(1)该理想气体的定压摩尔热容量P C 和定容摩尔热容量V C ; (2)气体从始态变到末态的全过程中从外界吸收的热量。

工业自动化领域各种总线+协议+规范+接口

工业自动化领域各种总线+协议+规范+接口 用于下位控制级的传感器 AS-interface 至上位控制层,布线简单、经济。 interface 62026-2 AS-Interface 是用于连接执行器和传感器的现场总线通 讯方案。 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 Network

用于执行器 对总线带宽的有效利用使得 够在数据传输速率相对较低的情况下实 较短的系统响应时间。 点有:数据安全性高,能够保留多 力。 主要针对亚洲市场的现场总线 CC-Link 控制与通信链路)是一种开放式总线系统,用于控制级和现场总线级之间的通讯, 范围主要为亚洲地区。 标准化现场总线 ControlNet 统。 同时通过总线进行交换, 响。

楼宇自动化领域的通讯标准 DALI 协议, 器的互用性。 光器接口。 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 宇自动 制。 百叶帘或温度控制,可直接与楼宇管理统进行通讯。 采用 DeviceNet 统, 区也得到越来越多的应用。 CAN 总线。

楼宇自动化领域的通讯标准 EIB 总线) 主要在欧洲地区广泛应用。 免维护、无需电池、无需接线 是一种无线技术。 主要用于楼宇自动化: 不同的设备模块(比如一个灯的开关)内嵌了 制该设备。 EtherCAT Technology 网)是用于工业自动化的以太网解决方 具有性能优异和操作简单等特点。

来自 Ethernet/IP Vendor Association 商协会)制定的工业以太网标准,它以Ethernet TCP/IP 网络总线 以太网是办公领域的一项重要标准, 所具备的很多优点,如传输速率高、与现有网络的集成简单、 多等,在 充分体现。 符合

第0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2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思考题 1.判断下列6个过程中,哪些是可逆过程? (1)用摩擦的方法生电; (2)房间内一杯水蒸发为蒸汽; (3)水在沸点时变成同温、同压的蒸汽; (4)在等温等压下混合N 2(g)和O 2(g); (5)恒温下将1mol 水倾入大量溶液中,溶液浓度未变; (6)水在冰点时变成同温、同压的冰。 2.下面两种说法是否正确? (1)状态固定后状态函数都固定,反之亦然。 (2)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 3.因为△U=Q V ,△H=Q p ,所以Q V ,Q p 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这种说法对吗? 4.气缸内有一定量理想气体,反抗一定外压做绝热膨胀,则△H=Q p =0。这种说法对不对? 5.理想气体绝热可逆和绝热不可逆过程的功,都可用公式W=C V △T 计算,两种过程的功是否一样? 6.请指出下面所列公式的适用条件: (1)△H=Q p ;(2)△U=Q V ;(3)2 1V ln V W nRT 7.用热力学概念判断下列各过程中功、热、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 (1)理想气体自由膨胀; (2)Zn(s) + 2HCl(l) = ZnCl 2 + H 2(g)进行非绝热等压反应; (3)H 2(g) + Cl 2(g) = 2HCl(g)在绝热钢瓶中进行; (4)常温、常压下水结成冰(273.15K ,101.325kPa ) 8.在相同的温度和压力下,一定量氢气和氧气从4种不同的途径生成相同终态的水:(1)氢气在氧气中燃烧;(2)爆鸣;(3)氢氧热爆炸;(4)氢氧燃料电池。请问这4种变化途径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值是否相同? 9.一定量的水,从海洋蒸发变为云,云在高山上变为雨、雪,并凝结成冰。冰、雪融化变成水流入江河,最后流入大海。整个循环,水的热力学能和焓的变化是多少? 10.298K ,101kPa 压力下,一杯水蒸发为同温、同压的蒸汽是不可逆过程。试将它设计成可逆过程。 概念题 1.对于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有下述4种理解: (1)状态一定,热力学能也一定; (2)对应于某一状态的热力学能是可以直接测定的; (3)对应于某一状态,热力学能只有一个数值,不可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数值; (4)状态改变时,热力学能一定跟着改变。 其中都正确的是: (A )(1),(2)(B )(3),(4)(C )(2),(4)(D )(1),(3)

02热力学第一定律

1 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选择题 1. 理想气体向真空作绝热膨胀。 (A)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减小; (B) 膨胀后,温度降低,压强减小; (C) 膨胀后,温度升高,压强减小; (D) 膨胀后,温度不变,压强不变。 2. 氦、氮、水蒸气(均视为理想气体),它们的摩尔数相同,初始状态相同,若使它们在体积不变情况下吸收相等的热量,则 (A) 它们的温度升高相同,压强增加相同; (B) 它们的温度升高相同,压强增加不相同; (C) 它们的温度升高不相同,压强增加不相同; (D) 它们的温度升高不相同,压强增加相同。 3. 如图所示,一定量理想气体从体积1V 膨胀到体积2V 分别经历的过程是:A →B 等压过程;A →C 等温过程;A →D 绝热过程。其中吸热最多的过程 (A) 是A →B ; (B) 是A →C ; (C) 是A →D ; (D) 既是A →B ,也是A →C ,两过程吸热一样多。 4. 一个绝热容器,用质量可忽略的绝热板分成体积相等的两部分。两边分别装入质量相等、温度相同的H 2和O 2。开始时绝热板P 固定,然后释放之,板P 将发生移动(绝热板与容器壁之间不漏气且摩擦可以忽略不计)。在达到新的平衡位 置后,若比较两边温度的高低,则结果是: (A) H 2比O 2温度高; (B) O 2比H 2温度高; (C) 两边温度相等, 且等于原来的温度; (D) 两边温度相等, 但比原来的温度降低了。 5. 如图所示,一绝热密闭的容器,用隔板分成相等的两部分, 左边盛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压强为0p ,右边为真空。今将隔 板抽去,气体自由膨胀,当气体达到平衡时,气体的压强是 0(A)p (B )2/0p 02(C)p γ (D) γ2/0p (v p C C /=γ) 6. 1 mol 的单原子分子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为状态B ,如果不知是什么气体,变化过程也不知道,但A 、B 两态的压强、体积和温度都知道,则可求出: (A) 气体所作的功; (B) 气体内能的变化; (C) 气体传给外界的热量; (D) 气体的质量。 二、填空题 1. 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处于热动平衡状态时,此热力学系统不随时间变化的三个宏观量是 ,而随时间不断变化的微观量是 。 2. 不规则地搅拌盛于良好绝热容器中的液体,液体温度在升高,若将液体看作系统,则: (1) 外界传给系统的热量 零; (2) 外界对系统作的功 零; (3) 系统的内能的增量 零。 (填大于、等于、小于) 3. 处于平衡态A 的热力学系统,若经准静态等容过程变到平衡 p

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3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 3.1 基本要求 深刻理解热量、储存能、功的概念,深刻理解内能、焓的物理意义 理解膨胀(压缩)功、轴功、技术功、流动功的联系与区别 熟练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解决具体问题 3.2 本章重点 1.必须学会并掌握应用热力学第一定律进行解题的方法,步骤如下: 1)根据需要求解的问题,选取热力系统。 2)列出相应系统的能量方程 3)利用已知条件简化方程并求解 4)判断结果的正确性 2.深入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实质,并掌握其各种表达式(能量方程)的使用对象和应用条件。 3.切实理解热力学中功的定义,掌握各种功量的含义和计算,以及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切实理解热力系能量的概念,掌握各种系统中系统能量增量的具体含义。 4.在本章学习中,要更多注意在稳态稳定流动情况下,适用于理想气体和可逆过程的各种公式的理解与应用。 3.3 例 题 例1.门窗紧闭的房间内有一台电冰箱正在运行,若敞开冰箱的大门就有一股凉气扑面,感到凉爽。于是有人就想通过敞开冰箱大门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目的,你认为这种想法可行吗? 解:按题意,以门窗禁闭的房间为分析对象,可看成绝热的闭口系统,与外界无热量交换,Q =0,如图3.1所示,当安置在系统内部的电冰箱运转时,将有电功输入系统,根据热力学规定:W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W U Q +?=可知, 0>?U ,即系统的内能增加,也就是房间内空气的内能增加。由于空气可视为理 想气体,其内能是温度的单值函数。内能增加温度也增加,可见此种想法不但不能达到降温目的,反而使室内温度有所升高。 若以电冰箱为系统进行分析,其工作原理如图3.1所示。耗功W 后连同从冰室内取出的冷量0Q 一同通过散热片排放到室内,使室内温度升高。

现场总线及通讯协议

现场总线及通讯协议 现场总线的现状和未来发展 一、引言 计算机控制系统的发展在经历了基地式气动仪表控制系统、电动单元组合式模拟仪表控制系统、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以及集散控制系统(DCS)后,今后将朝着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方向发展。现场总线(field bus)是指现场仪表和数字控制系统输入输出之间的全数字化、双向、多站的通讯系统。 二、现场总线的产生 纵观控制系统的发展史,不难发现,每一代新的控制系统推出都是针对老一代控制系统存在的缺陷而给出的解决方案,最终在用户需求和市场竞争两大外因的推动下占领市场的主导地位,现场总线和现场总线控制系统的产生也不例外。 1、模拟仪表控制系统 模拟仪表控制系统于六七十年代占主导地位。其显著缺点是:模拟信号精度低,易受干扰。 2、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 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于七八十年代占主导地位。采用单片机、PLC、SLC 或微机作为控制器,控制器内部传输的是数字信号,因此克服了模拟仪表控制系统中模拟信号精度低的缺陷,提高了系统的抗干扰能力。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的优点是易于根据全局情况进行控制计算和判断,在控制方式、控制机时的选择上可以统一调度和安排;不足的是,对控制器本身要求很高,必须具有足够的处理能力和极高的可靠性,当系统任务增加时,控制器的效率和可靠性将急剧下降。 3、集散控制系统(DCS) 集散控制系统(DCS)于八、九十年代占主导地位。其核心思想是集中管理、分散控制,即管理与控制相分离,上位机用于集中监视管理功能,若干台下位机下放分散到现场实现分布式控制,各上下位机之间用控制网络互连以实现相互之间的信息传递。因此,这种分布式的控制系统体系结构有力地克服了集中式数字控制系统中对控制器处理能力和可靠性要求高的缺陷。在集散控制系统中,分布式控制思想的实现正是得益于网络技

(完整版)DeviceNet现场总线协议讲解

DeviceNet 现场总线协议讲解 Devicenet 简介: DeviceNet 是由美国Rockwell 公司在CAN 基础上推出的一种低成本的通信链接,是一种低端网络系统。它将基本工业设备连接到网络,从而避免了昂贵和繁琐的硬接线。DeviceNet 是一种简单的网络解决方案,在提供多供货商同类部件间的可互换性的同量,减少了配线和安装工业自动化设备的成本和时间。DeviceNet 的直接互连性不仅改善了设备间的通信,而且同时提供了相当重要的设备级诊断功能。现场总线系统的结构和技术特点 1. 现场总线的历史和发展 现场总线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国际上发展起来的。随着微处理器与计算机功能的不断增强和价格的急剧下降,计算机与计算机网络系统得到迅速发展,而处于生产过程底层的测控自动化系统,采用一对一联机,用电压、电流的模拟信号进行测量控制,或采用自封闭式的集散系统,难以实现设备之间以及系统与外界之间的信息交换,使自动化系统成为“信息孤岛”。要实现整个企业的信息集成,要实施综合自动化,就

必须设计出一种能在工业现场环境运行的、性能可靠、造价低廉的通讯系统,形成工

厂底层网络,完成现场自动化设备之间的多点数字通讯,实现底层现场设备之间以及生产现场与外界的信息交换。现场总线就是在这种实际需求的驱动下应运产生的。它作为过程自动化、制造自动化、楼宇、交通等领域现场智能设备之间的互连通信网络,沟通了生产过程现场控制设备之间及其与更高控制管理层网络之间的联系,为彻底打破自动化系统的信息孤岛创造了条件。 由于标准实质上并未统一,所以对现场总线的定义也是各有各的定义。下面给出的是现场总线的两种有代表性的定义。 (l) ISA SP50 中对现场总线的定义。现场总线是一种串行的数字数据通讯链路,它沟通了过程控制领域的基本控制设备(即场地级设备)之间以及与更高层次自动控制领域的自动化控制设备(即车间级设备)之间的联系。 这里的现场设备指最底层的控制监测、执行和计算设备, 包括传感器、控制器、智能阀门、微处理器和内存等各种类型的仪表产品。 (2)根据国际电工委员会IEC 标准和现场总线基金会FF 的定义:现场总线是连接智能现场设备和自动化系统的数字式、双向传输、多分支结构的通讯网路。现场总线的本质含义表现在以下6 个方面: a)现场通讯网路:用于过程以及制造自动化的现场设备或

选修3-3热力学第一定律教案

热力学第一定律学习目标 1.知道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2.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3.了解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 自主学习 一、功和内能 1.什么样的过程叫绝热过程? 2.焦耳的实验说明了什么问题? 3.写出内能的定义。 4.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对系统所做的功有何关系? 二、热和内能 1.内能的增加量与外界向系统传递的热量有何关系? 2.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系统的内能上有何区别? 三、热力学第一定律 1.写出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内容及其表达式。 2.写出能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3.第一类永动机不可能制成的原因是什么?

预习自检: 1、在下述各种现象中,不是由做功引起系统温度变化的是() A、在阳光照射下,水的温度升高 B、用铁锤不断捶打铅块,铅块的温度会升高 C、在炉火上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D、电视机工作一段时间,其内部元件温度升高 2、如图所示,活塞将汽缸分为甲、乙两室,汽缸、活塞(连同拉杆)是绝热的,且不漏气,以U甲、U乙分别表示甲、乙两气室中气体的内能,则在拉杆缓缓向外拉的过程中() A、U甲不变,U乙减小 B、U甲增大,U乙不变 C、U甲增大,U乙减小 D、U甲不变,U乙不变 3、如图所示,把浸有乙醚的一小块棉花放在厚玻璃筒内底部,当很快向下压活塞时,由于被压缩气体遽然变热,温度升高达到乙醚的燃点,使浸有乙醚的棉花燃烧起来,此实验的目的是要说明() A、对物体做功可以增加物体的热量 B、对物体做功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 C、对物体做功一定会升高物体的温度 D、做功一定会增加物体的 4、关于物体的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A、热水的内能比冷水的内能大 B、温度高的物体其热量必定多,内能必定大 C、在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其内能将减少,内能小的物体其内能将增加,直到两物体的内能相等 D、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内能转移量的量度 5、下列关于物体的温度、内能和热量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热量越多 B、物体的内能越大,热量越多 C、物体的温度越高,它的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越大 D、物体的温度不变,其内能就不变化 6、假设在一个完全密封绝热的室内,放一台打开门的电冰箱,然后遥控接通电源,令电冰箱工作一段较长的时间后再遥控断开电源,等室内各处温度达到平衡时,室内气温比接通电源前是( ) A、一定升高了 B、一定降低了 C、一定不变 D、可能升高,可能降低,也可能不变 课内探究 一、热力学第一定律 一定质量的气体,膨胀过程中是外界对气体做功还是气体对外界做功?如果膨胀时做的功是135J,同时向外放热85J,气体内能的变化量是多少?内能是增加了还是减少了? 请你通过这个例子总结ΔU、W、Q几个量取正、负值的意义。 例1.一定量的气体在某一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了8×104J的功,气体的内能减少了1.2×105J,则下列各式中正确的是()

fieldbus协议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fieldbus协议 篇一:几种主要现场总线协议的特点 几种主要现场总线协议的特点 绿洲驿站20xx-3-119:36:35 现场总线在发展的最初,各个公司都提出自己的现场总线的协议,如ab公司的 devicenet,tuRck公司的sensoplex,honeywell公司的sds,phoenix公司的interbus-s,以及seriplex,asi等。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场总线的协议逐渐趋于统一,针对制造业自动化,devicenet在北美和日本用的比较普遍,pRoFibus-dp在欧洲用的比较普遍。针对过程自动化,pRoFibus-pa和FoundationFieldbus占据大部分市场。其他的总线协议如asi、interbus-s、sensoplex在某些特殊的领域也有一些市场,下面分别介绍各种总线的一些特点。 1、pRoFibus,最快的总线,世界范围的标准。 pRoFibus是在1987年,由德国科技部集中了13家公司和5家科研机构的力量,按照iso/osi参照模型制订的现场总线的德国国家标准。最近,在欧洲通过投票,成为欧洲的

标准en50170。主要由拥有400多个公司成员的pRoFibus用户组织(pno)进行管理。 pRoFibus由三部分组成,即pRoFibus-Fms,pRoFibus-dp 及pRoFibus-pa。其中,Fms主要用于非控制信息的传输,pa主要用于过程自动化的信号采集及控制。pRoFibus-dp是制造业自动化主要应用的协议内容,是满足用户快速通讯的最佳方案,每秒可传输12兆位。扫描1000个i/o点的时间少于1ms。 pRoFibus是世界范围的标准,取得了很大的成功:至少1,000,000套设备投入运行,超过600家成员公司,超过1100种pRoFibus产品。 2、devicenet通用型、低价位的总线 devicenet(设备网)是一种低价位的总线,它可连接自动化生产系统中广泛的工业设备。在制造业领域,设备网遍及全球,尤其是北美和日本。最初是由ab公司设计,现在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开放式的现场总线的协议,其管理组织odVa由全球多家公司组成,提供设备网的产品,支持设备网规范的进一步开发。devicenet能够降低设备的安装费用和时间。控制系统中的接近开关、光电开关和阀门等可通过电缆、插件、站等产品进行长距离通讯。并且能够提高设备级的诊断能力。相对于pRoFibus-dp,devicenet具有更强大的通讯功能,支持除了主-从方式之外的,多种通讯方式,

工业自动化领域各种总线协议规范接口.doc

工业自动化领域各种总线+协议 +规范 +接口 工业自动化总标识特点简介说明线/ 协议 / 接 口的名称 ASI 用于下位控制级的传感器/ 执行器总线 ? AS-interface用于将传感器和执行器连接至上位控制层,布 线简单、经济。 AS interface符合国际标准EN 50295和IEC 62026-2 标准。 ? 【整理】ASI 接口 / 协议/ 规范 AS-Interface(AS-i =执行器/传感器接口)? 是用于连接执行器和传感器的现场总线通讯方案。 BACnet==楼宇自动控制网络数据通讯协议Building Automation Control Network 【整理】工业自动化之 楼宇自动化之通讯协 议: BACnet ? CANopen 用于执行器/ 传感器领域的多主站总线? 对总线带宽的有效利用使得 CANopen能够在数据传输速率相

对较低的情况下实现较短的系统响应时间。CAN 总线的主要 优点有:数据安全性高,能够保留多主站能力。 ? CC-Link主要针对亚洲市场的现场总线 CC-Link ( Control & Communication Link,控制与通信链路) 是一种开放式总线系统,用于控制级和现场总线级之间的通讯, 应用范围主要为亚洲地区。 ? ControlNet标准化现场总线 ControlNet是一种开放式标准现场总线系统。该总线协议允许 循环数据和非循环数据同时通过总线进行交换,而两者之间互 不影响。 DALI 楼宇自动化领域的通讯标准? DALI 标准( IEC60929)是一种跨越厂商的协议,其目的是在照 明应用中确保电子镇流器的互用性。这个新标准用于替代1-10V 调光器接口。 ? 数字可寻址照明接口( DALI,Digital Addressable Lighting Interface)是一种楼宇自动化标准,用于电子镇流器的数字【整理】工业自动化总线之楼宇自动化之照明接口: DALI

NO.11- 热力学第一定律参考答案

?物理系_2015_09 《大学物理AII 》作业 No.11 热力学第一定律 班级 ________ 学号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成绩 _______ 一、判断题:(用“T ”表示正确和“F ”表示错误) [ F ] 1.平衡过程就是无摩擦力作用的过程。 解:平衡过程就是准静态过程,准静态过程是指每一个中间态都可视为平衡态,是个理 想过程,与是否存在摩擦无关。一般说来,只要过程进行得无限缓慢,我们就可将该过程看成是准静态过程。 [ T ] 2.在p -V 图上任意一线段表示系统经历的准静态过程,而p -V 图上任意一线段下的面积,表示系统在经历相应过程所作的功。 解:相图上一个点表示一个平衡态,一条线表示一个准静态过程。p-V 图上任意一线段下的面积,表示系统在经历相应过程所作的功。 [ T ] 3.理想气体经历绝热自由膨胀过程,初态和末态温度相等。 解:绝热自由膨胀过程中Q = 0,A = 0,由热力学第一定律,有 0=ΔE ,膨胀前后T 不变。 [ F ] 4.热力学第一定律只适用于热力学系统的准静态过程。 解:P284我们把涉及热运动和机械运动范围的能量守恒定律称为热力学第一定律。无论是准静态过程还是非静态过程均是适用的,只是不同过程的定量化的具体形式不同 [ F ] 5.热力学第一定律表明:对于一个循环过程,外界对系统作的功一定等于系统 从外界的吸热。 解:P294. 二、选择题: 1.理想气体的下列过程,遵从热力学定律,可能发生的是: [ D ] (A) 等体加热时,内能减少,压强升高。 (B) 等温压缩时,压强升高,同时吸热。 (C) 等压压缩时,内能增加,同时吸热。 (D) 绝热压缩时,压强升高,内能增加。 解: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理想气体的几个特殊过程分析,知D 描述正确。 2.一定量的理想气体,经历某过程后温度升高。根据热力学定律可断定: [ C ] (A) 系统经历了吸热过程。 (B) 在此过程中外界对该理想气体系统作了正功。 (C) 系统的内能必然增加。

物理化学课后答案解析_热力学第一定律

第二章热力学第一定律 【复习题】 【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 (1)状态给定后,状态函数就有一定的值,反之亦然。 (2)状态函数改变后,状态一定改变。 (3)状态改变后,状态函数一定都改变。 (4)因为△U=Q v, △H =Q p,所以Q v,Q p是特定条件下的状态函数。 (5)恒温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 (6)汽缸内有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反抗一定外压做绝热膨胀,则△H= Q p=0。 (7)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因为能量不能无中生有,所以一个系统若要对外做功,必须从外界吸收热量。 (8)系统从状态Ⅰ变化到状态Ⅱ,若△T=0,则Q=0,无热量交换。 (9)在等压下,机械搅拌绝热容器中的液体,使其温度上升,则△H = Q p = 0。 (10)理想气体绝热变化过程中,W=△U,即W R=△U=C V△T,W IR=△U=C V△T,所以W R=W IR。(11)有一个封闭系统,当始态和终态确定后; (a)若经历一个绝热过程,则功有定值; (b)若经历一个等容过程,则Q有定值(设不做非膨胀力); (c)若经历一个等温过程,则热力学能有定值; (d)若经历一个多方过程,则热和功的代数和有定值。 (12)某一化学反应在烧杯中进行,放热Q1,焓变为△H1,若安排成可逆电池,使终态和终态都相同,这时放热Q2,焓变为△H2,则△H1=△H2。 【答】(1)正确,因为状态函数是体系的单质函数,体系确定后,体系的一系列状态函数就确定。相反如果体系的一系列状态函数确定后,体系的状态也就被惟一确定。(2)正确,根据状态函数的单值性,当体系的某一状态函数改变了,则状态函数必定发生改变。 (3)不正确,因为状态改变后,有些状态函数不一定改变,例如理想气体的等温变化,内能就不变。 (4)不正确,ΔH=Qp,只说明Qp 等于状态函数H的变化值ΔH,仅是数值上相等,并不意味着Qp 具有状态函数的性质。ΔH=Qp 只能说在恒压而不做非体积功的特定条件下,Qp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