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化学试A卷汇总

分析化学试A卷汇总
分析化学试A卷汇总

分析化学试题(A卷)

姓名: 班级:学号:

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5分,共150分)

1、下列各项叙述中不是滴定分析对化学反应要求的是(D)。

A.反应必须有确定的化学计量关系

B.反应必须完全

C.反应速度要快

D.反应物的摩尔质量要大

2、滴定管可估读到+0.01%mL,若要求滴定的相对误差小于0.1%,至少耗用体积(B)

A.10

B.20

C.30

D.40

3、在定量分析中,精密度与准确度之间的关系是(C)

A、精密度高,准确度必然高

B、准确度高,精密度也就高

C、精密度是保证准确度的前提

D、准确度是保证精密度的前提

4、用分析天平(精确度为0.0001)准确称取0.2g试样,正确的记录应是(D)

A.0.2g

B.0.20g

C.0.200g

D.0.2000g

5、下列四个数据中修改为四位有效数字后不是0.2134的是(A)

A.0.21334

B.0.213450

C.0.21336

D.0.213351

6、测定试样CaCO3的质量分数,称取试样0.956g,滴定耗去EDTA标准溶液22.60mL,以下结果表示正确的是(C)

A.47.328%

B. 47.33%

C. 47.3%

D. 47%

7、下列方法中,不能用来检验或消除系统误差的是(D)

A.空白试验 B.对照试验

C.校正仪器

D.增加平行测定次数

8、以下标准溶液可以用直接法配制的是(C)

A.KMnO4

B. NaOH

C. K2Cr2O7

D. FeSO4

9、在滴定中,指示剂发生颜色变化的转变点称为(C)

A.变色点

B.化学计量点

C. 滴定终点

D. 滴定中点

10、准确称取10.6000g基准NaCO3,溶解后定量转移至1L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则NaCO3的浓度为(B)

A.0.100mol/L

B.0.1000mol/L

C. 0.10mol/L

D.0.1mol/L

11、比较两组测定结果的精密度(B)

甲组:0.19%,0.19%,0.20%,0.21%,0.21%

乙组:0.18%,0.20%,0.20%,0.21%,0.22%

A.甲、乙两组相同

B.甲组比乙组高

C. 乙组比甲组高

D.无法判别

12、欲配制1000mL0.1mol/L HCl溶液,应取12mol/L HCl盐酸(D)mL

A. 0.84mL

B. 8.4mL

C. 1.2mL

D. 12mL

13、酸碱滴定中选择指示剂的原则是(D)。

A.指示剂应在pH=7.0时变色

B.指示剂的变色范围一定要包括计量点在内

C.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落在滴定的pH突跃范围之内

D.指示剂的变色范围全部或大部分落在滴定的pH突跃范围之内

14、将甲基橙指示剂加到无色水溶液中呈黄色,该溶液的酸碱性为(C)

A.中性

B. 碱性

C.不定

D. 酸性

15、浓度为0.1mol/L的下列酸,能用NaOH直接滴定的是(A)

A.HCOOH(Ka=1.8×10-4)

B.H3BO3(Ka=5.8×10-10)

C.NH3(Kb=1.8×10-5)

D.H2O2(Ka=1.8×10-12)

16、用0.1000mol/L HCI溶液滴定0.1000mol/L氨水溶液,化学计量点时的PH为(B)

A.等于7.00

B. 小于7.00

C.大于7.00

D.等于8.00

17、浓度为c的弱酸能够用强碱直接滴定的条件是(D )

A.c·Ka≥10-4

B. c·Ka≥10-5

C.c·Ka≥10-6

D. c·Ka≥10-8

18、不能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是下列哪个因素?(C )

A.温度

B.溶剂

C.催化剂

D. 滴定程序

19、一般情况下,EDTA与绝大多数金属离子形成的配位化合物是(A)

A.1:1型

B. 1:2型

C.1:3型

D. 2:1型

20、关于EDTA,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C )

A.EDTA是乙二胺四乙酸的简称

B.分析工作中一般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

C.EDTA毒性大,污染环境

D.EDTA与金属离子配合物形成螯合物

21、用EDTA直接滴定有色金属离子M,终点所呈现的颜色是(D)

A.MIn的颜色

B.In的颜色

C.MY的颜色

D.MY和In的混合色

22、用EDTA滴定金属离子M,金属指示剂出现封闭现象,是因为(B)

A. MIn溶解度小

B.K/MIn>K/MY

C. 指示剂不稳定

D. K/Min<K/MY

23、下列离子能用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的是(C )

A. Ba2+

B.SCN-

C. CI-

D. I-

24、用吸附指示剂法测定NaCI含量时,在化学计量点前AgCI沉淀优先吸附的是(B )

A. Na+

B.CI-

C.荧光黄指示剂阴离子

D. Ag+

25、用吸附指示剂测定卤化物,到达滴定终点时不影响颜色变化的(C)

A. 是卤化物呈胶状

B.溶液浓度不能太稀

C.避光

D.滴定在酸性溶液中进行

26、测定饮用水中钙硬时,Mg2+的干扰用的是(D)消除的。

A. 控制酸度法

B. 配位掩蔽法

C.配氧化还原掩蔽法

D. 沉淀掩蔽法

27、为了测定水中Ca2+、Mg2+含量,以下消除Fe3+、AI3+干扰的方法中,哪一种是正确的(A )

A.于PH=10的氨性溶液中直接加入三乙醇胺

B.于酸性溶液中加入KCN,然后调至PH=10

C.于酸性溶液中加入三乙醇胺,然后调至PH=10的氨性溶液

D. 加入三乙醇胺时,不需要考虑溶液的酸碱性

28、间接碘量法中加入淀粉指示剂的适宜时间是(C)

A. 滴定开始前

B. 滴定开始后

C. 滴定至近终点

D. 滴定至红棕色褪尽至无色时

29、配制I2滴定液时,正确的是( A )

A. 碘溶于浓KI溶液中

B. 碘直接溶于蒸馏水中

C.碘溶解于水后,加KI

D. 碘能溶于酸性溶液中

30、用氧化还原滴定法测定维生素C含量时,具体采用的是(C )

A. 重氮化滴定法

B. 高锰酸钾法

C.直接碘量法

D.间接碘量法

31、碘量法要求在中性或弱酸碱性介质(PH=3-8)中进行测定,若酸度太高,将会( D )

A. 反应不定量

B. I2易挥发

C. 终点不明显

D. I-被氧化,Na2S2O3被分解

32、以铁铵矾为指示剂,用返滴法以NH4SCN标准溶液滴定Cl-时,下列错误的是( D )

A.滴定前加入一定量过量的AgNO3标准溶液

B.滴定前将AgCl沉淀滤去

C.滴定前加入硝基苯,并振摇

D.应在中性溶液中测定,以防Ag2O析出

33、莫尔法测定Cl-含量时,要求溶液的pH在6.5-10.0范围内,若酸度过高,则会( A )

A. Ag2CrO4沉淀不生成

B. 形成Ag2O沉淀

C.AgCl吸附Cl-

D. AgCl沉淀不完全

34、永停滴定法使用的电极是(C )

A. 双膜电极

B.铂电极与膜电极组合

C.双铂电极

D.铂电极与参比电极组合

35、电位分析中,PH玻璃电极的内参比电极一般为( B )

A. 标准氢电极

B. 甘汞电极

C.Ag-AgCI电极

D.铂丝

36、所谓可见光区,所指的波长范围是(B)

A. 200-400nm

B. 400-760nm

C. 760-1000nm

D. 100-200nm

37、将复合光分解并从中分出测量所需单色光的元件是(C )

A. 光源

B.吸收池

C. 单色器

D. 检测器

38、当透过率为100%时,吸光度A为( C )

A. 1

B.10

C. 0

D. 100

39、标准曲线发生弯曲不可能的原因是(A)

A. 溶液浓度偏低

B. 溶液中有气泡

C.溶液浑浊

D. 入射光不纯

40、经典液相色谱法分为柱色谱、纸色谱、薄层色谱,分类依据是(D)

A. 流动相状态

B.分离原理

C.固定相状态

D.操作方式

41、在分析实验中,可以用(D)来进行物质的定性鉴定。

A. 分离系数

B. 分配系数

C. 溶解度

D. 比移值

42、在色谱法中,可用于定性的参数是( A )

A. 相对保留值

B. 峰高

C. 峰面积

D. 半峰宽

43、用薄层色谱法对待测组分进行定性时,常采用(A )定性

A. 比移值

B.斑点至原点距离

C.保留时间

D.溶剂前沿至原点距离

44、在液相色谱法中,按分离原理,液固吸附色谱法属于( C )。

A、分配色谱法

B、排阻色谱法

C、吸附色谱法

D、离子交换色谱法

45、气相色谱法中,最常用的载气是(B )

A、氮气

B、氢气

C、氦气

D、氖气

46、在气相色谱法中通用型检测器是(C )

A、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

B、火焰光度检测器

C、热导池检测器

D、示差折光检测器

47、离子交换色谱法的分离对象是(D )

A、极性化合物

B、非极性化合物

C、中等极性化合物

D、离子型化合物

48、核磁共振波谱图常用的标准物,以重水为溶剂的样品,可用的标准物是( D )

A、乙醇

B、四甲基硅烷

C、二甲基硅烷

D、4,4-二甲基-4-硅代戊磺酸钠

49、在液相色谱中,某组分的保留值大小实际反映了那些部分的分子间作用力(C)

A、组分与流动相

B、组分与固定相

C、组分与流动相和固定相

D、组分与组分

50、高效液相色谱法中,应用最广泛的检测器是(C)

A、电化学检测器

B、荧光检测器

C、示差折光检测器

D、紫外检测器

51、酸碱滴定法是属于(C )

A.重量分析

B.电化学分析

C.滴定分析

D.光学分析

52、定性反应产生的外观现象有(D )

A.溶液颜色的改变

B.产生气体

C.沉淀的生成

D.以上都是

53、样品分解首选的方案使( C )

A.酸溶解或碱溶解

B. 有机溶剂溶解

C.水溶解

D.熔融

54、试样分析的一般程序是( D )

A.取样-试样制备- 定量分析-定性分析-分析结果及报告

B.试样制备-取样-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及报告

C.取样-定性分析-试样制备-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及报告

D.取样-试样制备-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分析结果及报告

55、由于天平不等臂造成的误差属于(C )

A.方法误差B试剂误差 C.系统误差 D.过失误差

56、精密度表示方法不包括(B )

A.绝对偏差

B.相对误差

C.平均偏差

D.相对平均偏差

57、下列属于对照实验的是(A )

A.标准液+试剂的试验

B.样品液+试剂的试验

C.纯化水十试剂的试验

D.只用试剂的试验

58、由于指示剂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属于(C )

A.偶然误差

B.仪器误差

C.方法误差

D.操作误差

59、某同学用Q检验法判断可疑值的取舍,是分以下几步进行,其中错误的是( D )

A.将测量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

B.计算出可疑值与邻近值之差

C.计算Q计值

D.查表得Q表,Q表≥Q计舍弃可疑值

60、使用碱式滴定管进行滴定的正确操作应是(B )

A.用左手捏稍低于玻璃珠的近旁

B.用左手捏稍高于玻璃珠的近旁

C.用右手捏稍低于玻璃珠的近旁

D.用右手捏稍高于玻璃珠的近旁.

61、以每毫升滴定液中相当于被测物质的质量表示的浓度,符号为(C)

A.c A B.T A C.T T/A D.T A/T

62、对定量分析结果的相对平均偏差的要求,通常是( A )

A. Rd≤0.2%

B.Rd≤0.02%

C.Rd≥0.2%

D.Rd≥0.02%

63、用0.1000mol/LHCl溶液滴定25.00mlNaOH溶液,终点时消耗HCI 溶液20.00ml,则NaOH溶液的浓度为( D )

A.0.1000mol/L

B.0.1250mol/L。

C.0.80000mol/L D.0.0800mol/L

64、在滴定分析中,化学计量点与滴定终点之间的关系是(D)

A.两者含义相同

B.两者必须吻合

C.两者互不相干D.两者越接近,滴定误差愈小

65、如果基准物质H2C2O4·H2O保存不当,部分风化,用它来标定NaOH 溶液的浓度时,结果会(B )

A.偏高

B.偏低

C.准确

D.无法确定

66、对于滴定分析法,下列叙述错误的是(C )

A.以化学反应为基础的分析方法

B.是药物分析中常用的一种含量测定方法

C.所有化学反应都可以用于滴定分析

D.要有合适的方法指示滴定终点

67、下列试剂中能直接用来配制滴定液的是( A )

A. K2Cr2O7

B.NaOH

C.KMnO4

D.HCl

68、如果没有基准物质,只能用何种方法配制滴定液( A )

A.间接配制法

B.容量瓶配制法

C.直接配制法

D.多次称量配制法

69、强碱滴定弱酸时,只有在下列哪种情况下,可以直接滴定(B)

A.c=0.1m01/L B. cKa≥10-8 C.Ka≤10-8 D.cKa≤10-8 70、标定NaOH滴定液时常用的基准物质是(B)

A.无水Na2C03

B.邻苯二甲酸氢钾

C.草酸钠

D.苯甲酸

71、在非水溶液酸碱滴定中既能增强样品的溶解性又能增大滴定突跃的溶剂是( A )

A.混合溶剂

B.两性溶剂

C.惰性溶剂

D.质子性溶剂

72、用HCl滴定液滴定Na2CO3溶液至近终点时需煮沸溶液,是(C )

A.驱赶O2

B.为了加快反应速度

C.驱赶CO2

D.因为在热溶液中Na2CO3才能够溶解

73、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氯化物时,为防止沉淀转化,在加入过量的AgNO3滴定液后,应加入一定量的( B )

A. NaHCO3

B. 硝基苯

C. 硝酸

D. CaCO3

74、铬酸钾指示剂法测定NaCl含量时,其滴定终点的现象是(D )

A.黄色沉淀

B.绿色沉淀

C.淡紫色沉淀

D.砖红色沉淀

75、在沉淀滴定法中同时用到AgNO3和NH4SCN两种滴定液的是(D)

A. 铬酸钾指示剂法

B. 铁铵矾指示剂法的直接滴定法

C. 吸附指示剂法

D. 铁铵矾指示剂法的返滴定法

76、用铁铵矾指示剂法测定NaBr含量时,滴定终点的现象为(C)

A. 砖红色沉淀

B. 黄色沉淀

C. 溶液为淡棕红色

D.溶液为黄色

77、用硝酸银滴定氯化物,以荧光黄指示终点时的现象是(A )

A. 沉淀为微红色

B. 溶液为橙色

C. 沉淀为黄绿色

D. 溶液为蓝色

78、影响配位滴定突跃大小的因素是( D )

A. 配位物条件稳定常数

B. 金属离子浓度

C. 金属指示剂

D. A+B

79、EDTA中含有配位原子的数目的是(D )

A. 2个氨基氮

B. 8个羧基氧原子

C. 4个羧基氧原子

D. 2个氨基氮与4个羧基氧共6个

80、测水硬度用二乙醇胺与Fe3+生成稳定配合物消除干扰的方法为(A)

A. 掩蔽法

B. 解蔽法

C. 分离法

D. 萃取法

81、EDTA不能直接滴定的金属离子是(A )

A. Na+

B. Ca2+

C. Mg2+

D. Zn2+

82、配位滴定的酸度将影响( A )

A. 金属离子的水解

B. 金属指示剂的电离

C. EDTA的离解

D. 以上A、B、C三项都影响

83、.EDTA与金属离子刚好能生成稳定的配合物时的酸度称为(B)

A.最佳酸度

B.最高酸度

C.最低酸度

D.水解酸度

84、高锰酸钾法中,调节溶液的酸性使用的是(B )

A. HClO4

B. H2SO4C.HNO3 D. HCl

85、间接碘量法中,加入KI的作用是(B )

A.氧化剂

B.还原剂

C.掩蔽剂

D.沉淀剂

86、在间接碘量法中,滴定终点的颜色变化是(A )

A. 蓝色恰好消失

B. 出现蓝色

C. 出现浅黄色

D. 黄色恰好消失

87、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依据是( B )

A、滴定方式不同

B、配制滴定液所用氧化剂不同

C、指示剂的选择不同

D、测定对象不同

88、间接碘量法加入淀粉指示剂的时间是( D )

A. 滴定前

B. 终点时

C. 滴定开始

D. 近终点时

89、高锰酸钾法的滴定速度应( D )

A.快B.慢C先快后慢D.先慢稍快后慢

90、用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应选择的方法是(C )

A.永停滴定法

B.电位滴定法

C.直接电位法

D.电导法

91、当永停滴定法中的电池发生电解时,作为阴极的铂电极发生(B)

A.还原反应

B.氧化反应

C.中和反应

D.氧化还原反应

92、两种是互补色关系的单色光,按一定的强度比例混合可成为(A )

A.白光

B.红色光

C.黄色光

D.蓝色光

93、分光光度分析中,透过光强度(I t)与入射光强度(I O)之比,即I t/I0称为(B )

A.吸光度

B.透光率

C.吸光系数

D.折射率

94、下列属于光谱分析的是( D )

A.色谱法

B.电位法

C.永停滴定法

D.核磁共振波谱法

95、由于指示剂选择不当造成的误差属于( A )

A、方法误差

B、试剂误差

C、操作误差

D、偶然误差

96、按任务分类的分析方法为( B )

A.无机分析与有机分析

B.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

C.常量分析与微量分析

D.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

97、试样的采集原则是(B )

A.典型性

B. 代表性

C. 统一性

D. 不均与性

98、在滴定分析中,一般用指示剂颜色的突变来判断化学计量点的到达,在指示剂变色时停止滴定,这一点称为( C )

A.化学计量点

B.滴定误差

C.滴定终点

D.滴定分析

99、终点误差的产生是由于( A )

A.滴定终点和化学计量点不符

B.滴定反应不完全

C.试样不够纯净

D.滴定管读数不准确

100、间接法配制的滴定液,其准确浓度,要采用滴定手段进行测定,这个过程叫做( B )。

A.滴定B.标定C.测定D.标准溶液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