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竞赛在自主招生中的优势

物理竞赛在自主招生中的优势
物理竞赛在自主招生中的优势

物理竞赛在自主招生中的优势

第33届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已经结束。自主招生马上就要来临,关于自招,很多同学不知道自招有什么用,想参加自招但不知道怎么准备。关于这些问题,质心教育的创始人,自招部总负责人蔡子星老师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学竞赛对自招有什么帮助?

学竞赛的学生在自主招生考试中有极大优势。通过学科竞赛取得参加自主招生的资格,并且在该学科自招考试笔试中拿高分,在面试中展现思维的灵活性、知识的广博性,提高加分幅度。

大多数学校招生简章上明确写出,竞赛获奖学生具有自招考试资格(在之前的推送中已经汇总过16自招各校竞赛奖项要求,在此不做赘述)。在自主招生考试的笔试中,题目源于高考、高于高考、低于竞赛。自招数学难度与联赛I试相当,自招物理难度与预赛相当,自招化学难度在初赛以下。在自主招生考试的面试中,经常会问一些学科内比较深刻、本质的问题,这些问题大多数在高考里没有涉及但都可以从学科竞赛中延伸推演出来。所以我们可以说,竞赛学生在自主招生获取资格方面具有极大优势,可以轻松应对自主招生考试,在加分幅度上会有较大优惠。

对明后年参加自招考试的高一高二同学来说,时间相对充裕,可以进行更加有效的准备。对数学、物理特别感兴趣并

且学有余力的同学,可以接触一下竞赛,但是重点在于培养兴趣、拓展视野、锻炼分析和理解能力,而不是记忆超纲知识和反复的计算。如同我们在讲座和课堂上经常说的那样,“理科生学竞赛,就如同文科生多读书一样!”。

同时蔡子星老师也给出了自己的一些建议:

高一的同学:

高一的同学有非常强的塑造性,可以凭着自己的兴趣选择一门学科,在高考课内学习之余接触竞赛。将主要精力放在高考上,利用放学或者周末时间来质心官网进行竞赛学习。目标是开阔视野,维持学科兴趣。重点学习不同角度的思维方式,不要注重竞赛知识。

高二的同学:

对高二的同学来说,已经没有机会进行思维方式的系统训练,推荐通过具体实例、题目练习,体会课内知识的灵活应用。同时需要构建自招知识体系。自招的知识是在高考原有的知识体系上的某些方面做出一些灵活的延伸,仅仅比高考多一点,但正是多出的这一点需要重点备考,并将其纳入高考知识体系。

具体自招备考怎么做?

①打好基础。自招用到的思想、方法和知识,大部分也都在高考的范围之内。甚至有些自招题出现在高考中我们都毫不意外。准备高考和准备自主招生应该是相辅相成,并行不悖

的。

②适当拓展。自招的风格与难度,和典型的高考还是大有不同的。同时自招也还会考一些在高考范围边缘处的知识。既没有接触过竞赛,又没有准备自招的,裸考最终将会有极大概率“打酱油”。“多学一点知识,多接触一些有思考性的问题,多联系,多总结。重视日常学习中的小想法和新问题”,养成这样的学习习惯会对同学们有所帮助。

③多做真题。在趋于稳定的风格、难度、考点的考试中,将往年的真题吃透是非常有益的。

同学们做真题可以按照这样的顺序:

1.2019、2019、2019的华约(即AAA测试)、北约题。2019、2019、2019的卓越题(相对简单)。

2.还有余力的同学,可以做近3-5年的全国卷(原来的I卷,II卷,现在的课标卷,大纲卷)。

3.如果还有精力刷真题的同学,可以做一些竞赛联赛题。数学做1990年以前的一些传统竞赛题,物理做预赛题和早年的复赛题。一般来说高三的同学没有那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来从上述大量题海中提炼经典题。

:蔡子星,APhO银牌,CPhO金牌,北京大学博士。质心教育创始人,物理竞赛金牌教练,曾任学而思竞赛自招部总负责人,自主招生研究中心主任。从事物理竞赛教学多年。期间,培养了包括胥晓宇在内的国际物理竞赛IPhO金牌7

人、CPhO金牌16人、CPhO银牌铜牌无数。编写有大量的原创题目。书籍蔡题集萃(编有60套原创题目)正在出版的过程中。

物理竞赛中数学习知识

物理竞赛中的数学知识 一、重要函数 1.指数函数 2.三角函数 1 -1 y=sinx -3π 2 -5π 2 -7π 2 7π 2 5π 2 3π 2 π 2 - π 2 -4π-3π-2π4π 3π 2π π -π o y x 1 -1 y=cosx -3π 2 -5π 2 -7π 2 7π 2 5π 2 3π 2 π 2 - π 2 -4π -3π -2π4π 3π 2π π -π o y x y=tanx 3π 2 π π 2 - 3π 2 -π- π 2 o y x 3.反三角函数 反正弦Arcsin x,反余弦Arccos x,反正切Arctan x,反余切Arccot x这些函数的统称,各自表示其正弦、余弦、正切、余切为x的角。 二、数列、极限 1.数列: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项。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a 1,a 2,a 3,…,a n ,a (n+1),… 简记为{an },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 项a n 与项的序数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 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通项公式a n =a 1+(n-1)d ,前n 项和11(1) 22 n n a a n n S n na d +-= =+ 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 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通项公式a n =a 1q (n-1),前n 项和11 (1)(1)11n n n a a q a q S q q q --= =≠-- 所有项和1 (1)1n a S q q =<- 3. 求和符号

2017成都七中外地生自主招生考试英语试卷(含答案)

成都七中2017年外地生自主招生考试英语试卷本试卷共两卷,第一卷和第二卷。第一卷的答案请涂在答题卡上, 第二卷的答案请写在答题卡上的规定位置。在试卷上答题无效。试卷总分为100 分, 考试时间为100 分钟。 第一卷(选择题,共80 分) 第一部分:英语知识运用(共两节,满分40 分) 第一节:单项填空(共20 小题;每小题 1 分,满分20 分)从A,B,C,D 四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选项,并在答题卡上将该项涂黑。 1. After an hour’s work, she looked at ______clean and tidy room with ______satisfaction. A.不填;a B. a; the C. the; 不填 D. the; a 2. —Hi, honey, which one of the i-phones do you want? —______ Either one will do. A. I don’t mind. B. With pleasure. C. No problem. D. Go ahead. 3. Jim is really good at taking notes. He can ______ almost every word the teachers say in class. A. put out B. put down C. put away D. put off 4. Life is like walking in the snow, ______ every step shows. A. because B. when C. although D. unless 5. Kejie, a top Go player, was beaten by AlphaGo in the game which ______ on May 23 in Zhejiang province. A. has been held B. was holding C. was held D. held 6. Donald Trump’s decision of ______ the US out of the Paris Climate Change Agreement has caused a great concern around the world. A. pulled B. pulling C. pull D. to pull 7. The dictionary is ______, missing many new words. A. out of control B. out of reach C. out of sight D. out of date 8. In many ways, the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UK is very different from ______ in China. A. one B. this C. that D. it 9. My friend is honest , warm-hearted and always ready to help. ______, I can depend on him. A. On the other hand B. In short C. By the way D. Or else 10. Someyouths, ______ arewell-educated, choose to starttheir business after college. A. whom B. where C. who D. which 11. ―A ______ of life and death‖ refers to a situation that is very important or serious. A. match B. cause C. tradition D. matter 12. —Jack, let’s go skating this afternoon! —Don’t you think the ice on the lake is too thin tobear your weight? Which of the following has the closest meaning to the underlined word? A. lose B. support C. catch D. become 13. When you board a train, ship, or aircraft, you ______ it in order to travel somewhere.

高中物理竞赛知识系统整理

物理知识整理 知识点睛 一.惯性力 先思考一个问题:设有一质量为m 的小球,放在一小车光滑的水平面上,平面上除小球(小球的线度远远小于小车的横向线度)之外别无他物,即小球水平方向合外力为零。然后突然使小车向右对地作加速运动,这时小球将如何运动呢? 地面上的观察者认为:小球将静止在原地,符合牛顿第一定律; 车上的观察者觉得:小球以-a s 相对于小车作加速运动; 我们假设车上的人熟知牛顿定律,尤其对加速度一定是由力引起的印象至深,以致在任何场合下,他都强烈地要求保留这一认知,于是车上的人说:小球之所以对小车有 -a s 的加速度,是因为受到了一个指向左方的作用力,且力的大小为 - ma s ;但他同时又熟知,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小球在水平方向不受其它物体的作用, 物理上把这个力命名为惯性力。 惯性力的理解 : (1) 惯性力不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因此,没有反作用。 (2)惯性力的大小等于研究对象的质量m 与非惯性系的加速度a s 的乘积,而方向与 a s 相反,即 s a m f -=* (3)我们把牛顿运动定律成立的参考系叫惯性系,不成立的叫非惯性系,设一个参考系相对绝对空间加速度为a s ,物体受相对此参考系 加速度为a',牛顿定律可以写成:a m f F '=+* 其中F 为物理受的“真实的力”,f*为惯性力,是个“假力”。 (4)如果研究对象是刚体,则惯性力等效作用点在质心处, 说明:关于真假力,绝对空间之类的概念很诡异,这样说牛顿力学在逻辑上都是显得很不严密。所以质疑和争论的人比较多。不过笔者建议初学的时候不必较真,要能比较深刻的认识这个问题,既需要很广的物理知识面,也需要很强的物理思维能力。在这个问题的思考中培养出爱因斯坦2.0版本的概率很低(因为现有的迷惑都被1.0版本解决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的同学会逐渐对力的概念,空间的概念清晰起来,脑子里就不会有那么多低营养的疑问了。 极其不建议想不明白这问题的同学Baidu 这个问题,网上的讨论文章倒是极其多,不过基本都是民哲们的梦呓,很容易对不懂的人产生误导。 二.惯性力的具体表现(选讲) 1.作直线加速运动的非惯性系中的惯性力 这时惯性力仅与牵连运动有关,即仅与非惯性系相对于惯性系的加速度有关。惯性力将具有与恒定重力相类似的特性,即与惯性质量正比。记为: s a m f -=* 2.做圆周运动的非惯性系中的惯性力 这时候的惯性力可分为离心力以及科里奥利力: 1)离心力为背向圆心的一个力: r m f 2ω=*

高中物理竞赛流程详细解析

高中物理竞赛流程详细解析 高中物理竞赛国内竞赛主要分为:物理竞赛预赛、物理竞赛复赛、物理竞赛决赛三个流程,国际性赛事分为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和亚洲物理奥林匹克竞赛。 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预赛(CPhO) 1、高中物理竞赛入门级赛事,每年9月上旬举办(也就是秋学期开学),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各省市、学校自行组织,所有中学生均可报名; 2、考试形式:笔试,共3小时,5道选择题、每题6分,5道填空题、每题10分,6道大题、每题20分,共计200分; 3、考试主要考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近代物理等相关内容(回台回复“物竞考纲”查看明细); 4、比赛分别设置了一等奖、二等奖和三等奖,因为预赛主要是各省市为了选拔复赛选手而筹备的,所以一般一等奖可以参加复赛。 5、一般来说,考完试后2~3天即可在考点查询成绩。 二、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复赛(CPhO) 1、高中阶段最重要的赛事,其成绩对于自主招生及参加清北学科营等有直接影响,每年9月下旬举办(也就是预赛结束后)。 2、复赛分为笔试+实验: 笔试,共3小时,8道大题,每题40分,共计320分; 实验,共90分钟,2道实验,每道40分,共计80分; 总分400分。 3、笔试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各省市自行组织、规定考点,大多数省份只有预赛一等奖的同学可以参加; 实验由各省市自行命题,根据笔试成绩组织前几十名左右考生参加(也就是说实验不是所有人都考,只有角逐一等奖的同学才参加),最终根据实验和笔试的总成绩评定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 4、各省市的实验时间稍有不同,具体可参考当地往年的考试时间。 5、考试内容在预赛的基础上稍有增加,具体考纲后台回复“物竞考纲”查看。 6、比赛设置了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省一、省二、省三,其中各省省一前几名入选该省省队,可参加决赛。 7、成绩有什么用? 省一等奖可基本满足除清华、北大、复旦以外其他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条件; 省二等奖可满足部分985/211高校的自主招生条件; 省三等奖可满足大部分211学校的自主招生条件。 8、各省省队成员可参加清北金秋营、冬令营,并根据成绩获得降分优惠。

成都七中2019年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题

成都七中2019年自主招生考试 数学 (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5分,共60分) 1. 若22512106413M x xy y x y =-+--+(x ,y 为实数),则M 的值一定是 (A )非负数 (B )负数 (C )正数 (D )零 2. 将一个棱长为m (2m >且m 为正整数)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染上红色,然后切成3m 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发现只有一个表面染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是恰好有两个表面染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的12倍,则m 的值为 (A )16 (B )18 (C )26 (D )32 3. 已知2610070a a -+=以及2710060b b -+=,且1ab 1,则a b 的值为 (A ) 503 (B ) 67 (C ) 100 7 (D ) 76 4. 若a ,2b =a b 的值为 (A )1 2 (B )1 4 (C (D 5. 满足10ab a b +--=的整数对(,)a b 共有 (A )4个 (B )5个 (C )6个 (D )7个 6. 在凸四边形ABCD 中,E 为BC 边的中点,BD 与AE 相交于点O ,且BO =DO ,AO =2EO , 则S △ACD : S △ABD 的值为 (A )2:5 (B )1:3 (C )2:3 (D )1:2 7. 从1到2019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和22221232019++++的个位数字是 (A )0 (B )1 (C )5 (D )9 8. 已知0x y z ++=,且1110123 x y z ++=+++,则代数式222(1)(2)(3)x y z +++++的值为 (A )3 (B )14 (C )16 (D )36 9. 将一枚六个面编号分别是1,2,3,4,5,6的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投掷两次,记第一次掷出的点数为a ,第二次掷出的点数为b ,则使关于x ,y 的方程组2 23ax by x y ì+=?í+=?? 只有正数解的概率为

第五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京赛区)决赛试题答案与评分标准(考后修改卷)[1]

第五届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知识竞赛(北京赛区)决赛 试题答案与评分参考标准 1.(9分) 光线在水与空气的界面上一般要同时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和折射光的能量之和等于入射光的能量。反射光与折射光的能量分配与入射角有关,入射角越大,反射光的能量越强而折射光的能量越弱。 (3分) 人站在水边观察,近处水下物体的光线射到界面上,入射角较小,反射光弱而折射光强,因此有较多的能量射出水面而进入人眼中。 (2分) 而水面下远处物体的光线,能射到人眼处的光线都是入射角很大的光线,它们的大部分能量都反射回水下而只有很少部分射出水面,从而进入人眼睛的光很弱而不被觉察。 (2分) 反之对岸物体的光线射到水面处能到达人眼睛的光线,入射角很大,大部分入射光的能量都经水面反射,人能清楚地看到对岸是景物经水面反射而生成的倒像。 (2分) 注:答水面下物体的光线发生全反射,因此水面上的人看不到的,不能得分。 2.(9分) (1)由题意可知,这个装置有电流通过,电流从电池正极经导线D 、磁铁(其本身是导体)、钉子、电池负极、电池内部、回到正极形成回路。 (1分) (2)电流在磁体中的部分为由导线和磁铁侧壁接触处指向轴心的径向电流。而磁铁自身的磁场在其内部大体沿(圆柱体)轴向。因而径向电流受到垂直于电流方向的安培力。 (3分) (3)这个安培力产生力矩使磁铁(连带铁钉)产生转动。 (3分) (4)当将磁铁的两个端面对调后,磁场方向相反,而电流方向不变,则安培力方向反向,从而磁铁(及钉子)的转动方向也反过来了。 (2分) 3.(9分) 由题意,火箭在越过塔架的过程中做匀加速直线运动。 加速度大小是 2 2 2 2 2.0m/s m/s 10 10022=?= =t h a (3分) 设喷气推力大小为F ,则 ma mg F =- (3分) 解得 )8.90.2(104803+??=+=mg ma F N=5.7×106 N (3分)

(完整word版)高中物理竞赛的数学基础

普通物理的数学基础 选自赵凯华老师新概念力学 一、微积分初步 物理学研究的是物质的运动规律,因此我们经常遇到的物理量大多数是变量,而我们要研究的正是一些变量彼此间的联系。这样,微积分这个数学工具就成为必要的了。我们考虑到,读者在学习基础物理课时若能较早地掌握一些微积分的初步知识,对于物理学的一些基本概念和规律的深入理解是很有好处的。所以我们在这里先简单地介绍一下微积分中最基本的概念和简单的计算方法,在讲述方法上不求严格和完整,而是较多地借助于直观并密切地结合物理课的需要。至于更系统和更深入地掌握微积分的知识和方法,读者将通过高等数学课程的学习去完成。 §1.函数及其图形 本节中的不少内容读者在初等数学及中学物理课中已学过了,现在我们只是把它们联系起来复习一下。 1.1函数自变量和因变量绝对常量和任意常量 在数学中函数的功能是这样定义的:有两个互相联系的变量x和y,如果每当变量x取定了某个数值后,按照一定的规律就可以确定y的对应值,我们就称y是x的函数,并记作 y=f(x),(A.1) 其中x叫做自变量,y叫做因变量,f是一个函数记号,它表示y和x数值的对应关系。有时把y=f(x)也记作y=y(x)。如果在同一个问题中遇到几个不同形式的函数,我们也可以用其它字母作为函数记号, 如 (x)、ψ(x)等等。① 常见的函数可以用公式来表达,例如 e x等等。 在函数的表达式中,除变量外,还往往包含一些不变的量,如上面 切问题中出现时数值都是确定不变的,这类常量叫做绝对常量;另一类如a、b、c等,它们的数值需要在具体问题中具体给定,这类常量叫做任意常量。

在数学中经常用拉丁字母中最前面几个(如a、b、c)代表任意常量,最后面几个(x、y、z)代表变量。 当y=f(x)的具体形式给定后,我们就可以确定与自变量的任一特定值x0相对应的函数值f(x0)。例如: (1)若y=f(x)=3+2x,则当x=-2时y=f(-2)=3+2×(-2)=-1. 一般地说,当x=x0时,y=f(x0)=3+2x0. 1.2函数的图形 在解析几何学和物理学中经常用平面 上的曲线来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 这种方法对于我们直观地了解一个函数的 特征是很有帮助的。作图的办法是先在平面 上取一直角坐标系,横轴代表自变量x,纵 轴代表因变量(函数值)y=f(x).这样一 来,把坐标为(x,y)且满足函数关系y=f (x)的那些点连接起来的轨迹就构成一条 曲线,它描绘出函数的面貌。图A-1便是上 面举的第一个例子y=f(x)=3+2x的图形,其中P1,P2,P3,P4,P5各点的坐标分别为(-2,-1)、(-1,1)、(0,3)、(1,5)、(2,7),各点连接成一根直线。图A-2是第二个例子 各点连接成双曲线的一支。 1.3物理学中函数的实例 反映任何一个物理规律的公式都是表达变量与变量之间的函数关系的。下面我们举几个例子。 (1)匀速直线运动公式 s=s0+vt,(A.2) 此式表达了物体作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位置s随时间t变化的规律,在这里t相当于自变量x,s相当于因变量y,s是t的函数。因此我们记作s=s(t)=s0+vt,(A.3) 式中初始位置s0和速度v是任意常量,s0与坐标原点的选择有关,v对于每个匀速直线运动有一定的值,但对于不同的匀速直线运动可以取不同的值。

高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考试匀变速直线运动专题

高中物理竞赛直线运动专题 一、复习基础知识点 一、 考点内容 1.机械运动,参考系,质点,位移和路程。 2.匀速直线运动:速度,位移公式vt =x ,t x -图以及t v -图。 3.匀变速直线运动,加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速度公式at v v +=0,位移公式 2 02 1 at t v x +=推广式 ax v v 22 02=-, t v -图。 ????????????? ??????? ???????? ? ? ? ?? ? ? ?=?????????=-+= -=? ??+=+== ?? ?? ? ???????? ?? ?????→ ??t v x ax v v t v v x at vt x at t v x at v v vt x 非匀变速匀变速匀速规律非匀变速直线运动匀减速直线运动匀加速直线运动 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种类竖直上抛运动自由落体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物理过程质点研究对象理想模型物理量参考系运动 名词概念直线运动2221212 0202200 二、 知识结构 三、 复习思路 本课时重点是瞬时速度和加速度概念,以及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难点是加速度的理解。而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与体育竞技、交通运输以及航空航天相结合是高考考查的热点。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要熟练掌握,同时学习研究物理的基本方法,如从简单问题入手的方法、运用图象研究物理问题和用数学公式表达物理规律的方法、实验的方法等等。 匀变速直线运动是高中阶段物理学习的重点内容之一,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学习与研究要注意两方面的内容:一是如何描述物体的运动,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特点是什么;二是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基本规律是什么。在这一单元中,我们仅仅研究物体的运动规律而不涉

2019年成都市成都七中自主招生数学试卷(含解析)

2019年成都市成都七中自主招生考试数学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5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每小题5分,共60分) 1.若M=5x2﹣12xy+10y2﹣6x﹣4y+13(x、y为实数),则M的值一定是() A.非负数B.负数C.正数D.零 2.将一个棱长为m(m>2且m为正整数)的正方体木块的表面染上红色,然后切成m3个棱长为1的小正方体,发现只有一个表面染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是恰有两个表面染有红色的小正方体的数量的12倍,则m等于() A.16 B.18 C.26 D.32 3.已知6a2﹣100a+7=0以及7b2﹣100b+6=0,且ab≠1,则的值为() A.B.C.D. 4.若a=,b=2+,则的值为() A.B.C.D. 5.满足|ab|+|a﹣b|﹣1=0的整数对(a,b)共有() A.4个B.5个C.6个D.7个 6.在凸四边形ABCD中,E为BC边的中点,BD与AE相交于点O,且BO=DO,AO=2EO,则S△ACD:S△ABD的值为() A.2:5 B.1:3 C.2:3 D.1:2 7.从1到2019连续自然数的平方和12+22+32+…+20192的个位数字是() A.0 B.1 C.5 D.9 8.已知x+y+z=0,且,则代数式(x+1)2+(y+2)2+(z+3)2的值为() A.3 B.14 C.16 D.36 9.将一枚六个面编号分别为1、2、3、4、5、6的质地均匀的正方体骰子先后投掷两次,记第一次掷出的点数为a,第二次掷出的点数为b,则使关于x、y的方程组,只有正数解的概率为()A.B.C.D. 10.方程3a2﹣8a﹣3b﹣1=0,当a取遍0到5的所有实数值时,则满足方程的整数b的个数是()

物理竞赛参考书目精选

物理竞赛参考书目 1、《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力学篇)》 35元/本 《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教程(电磁学篇)》 30元/本 《中学奥林匹克竞赛物理讲座》 程家夫编中科大 2、《更高更妙的物理冲刺全国高中物理竞赛》 35元/本 晨编著大学 3、《物理竞赛教程》(高一)、(高二)、(高三)(绿皮) 总主编华东师大学 4、《物理竞赛培优教程》 舒幼生编大学 5、《奥赛经典分级精讲与测试系列》 高一物理武建谋著高二物理黄洪才著 师大学 6、《奥赛经典高中物理解题全钥匙》 黄生训编 7、《200道物理学难题》 作者:彼特·纳德吉拉·哈涅克译者:菘等 理工大学出版 8、《物理学难题集萃》 舒幼生编高等教育 9、《金牌之路》 师大 10、《高中物理竞赛题典》 舒幼生编大学 11、《新编高中物理奥赛实用题典》 小辉编师大学 12、《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实验指导书》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常委会编大学 1.程稼夫的2本竞赛书(力学篇,电磁学篇) 简评:作为入门教材这两本书相当经典,全书结构合理,知识容非常全面,讲解活泼,例题比较经典。本书起点不高,但吃透后拿省一不成问题。它的另一特色是带有一定的普物色彩,可为更深层次的学习打好基础。 2.金牌之路著

简评:被众多上个时代的高手强烈推荐的一本书,人气极高,本人未细读。难度和复赛难度相当,整体编排比较经典,例题和习题直接选了很多竞赛原题。但没有传说中的那么神,也不太适合当今竞赛的趋势。 3.物理学难题集萃舒幼生著 简评:现在只有卖复印的,巨厚,舒幼生先生的不朽之作,极力推荐!本书难度并不向传说中那样高不可攀,但物理境界上与其他竞赛书明显不在一个档次。若能认认真真做完本书,你的物理素质一定会有一个质的飞越!在做这本书之前建议先看完程稼夫2本,再学一些基本的微积分知识。 4.物理竞赛集训精编舒幼生著 简评:难题集萃的缩减本,难度和经典程度都大大不如,但质量仍是不错的。 5.华罗庚学校的物理竞赛教材 简评:集训精编的简化本,讲得较多,题较少。总体还行,但不是主流教材,且有些太简略了。 6.奥赛经典系列的物理竞赛教材 简评:分理论和实验两本。理论不是很有名,但实验教材(青一平著)是目前唯一的比较系统的竞赛实验书,写得也不错,必读! 7.官方的实验指导书 简评:不能不看,但也别花太多经历在上面。 8.200道物理学难题 简评:很偏重技巧的题集,上面有不少十分精华的好题,可以开阔视野,有时间建议做一做。但对于提高能力的作用不如难题集萃。难度略高于复赛。性价比不高,不推荐。 9.俄罗斯500 简评:和国竞赛有很大不同,偏重技巧性,物理原理应用较多。难度比复赛低一点。主要是是绝版书南大的《俄罗斯中学物理竞赛试题精编》的习题解答,但加入了很多新题,有些地方由于翻译问题会显得很模糊,费解,经常错的是稀里哗啦。 10.奥赛兵法高中物理 简评:绝版书,在国图能搞到复印本。没仔细看。例题有些比较好,习题里有的非常难,而且没有解答。如果觉得自己实力足够的话可以试一试。

成都七中自主招生考试题

英语 (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00分) I. 选择题(20%) 1. Two days isn’t enough for me to finish the work. I need____day. A. a third B. the third C. the other D. other 2. There are four____and two____at the____. A. Johns, Marys, doctors B. Johns, Marys, doctor’s C. John’s, Mary’s, doctor’s D. John, Mary, doctor’s 3. ----I’m looking forward____taking a holiday in Hainan. ----So am I. It’s great to be____holiday there. A. for, on B. to, at C. to, on D. for, at 4. Read the sentence carefully and you’ll see you’ve____a verb in it. A. lost B. gone C. missed D. left 5. The teacher did what she could____that child. A. to help B. helping C. helped D. helps 6. The sharks in the sea will ______ people. A. drive B. keep C. attack D. protect 7. There ____ a number of animals in the zoo. The number of them ____ two thousand. A. is, are B. are, is C. is, is D. are, are

全国高中物理应用知识竞赛试题

注意事项: 1.请在密封线内填写所在地区、学校、姓名和考号。 2.用蓝色或黑色钢笔、圆珠笔书写。 3.答卷过程中可以使用普通型计算器。 4.本试卷共有三个大题,总分为150分。 5.答卷时间:2018年4月7日(星期六)上午9:30?11:30。 得分 评卷人 2018年度全国高中应用物理竞赛试卷 题号 一 二 三 总分 1 2 3 4 1 2 3 4 分数 复核人 选项中,有的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小题有多个选项正确。请把符合题目要求的选项的序号填入题后的( )内。全选对的得5分,选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分。 1.如图1所示,消防队员在进行训练时有一项爬绳练习,如果队 员用双手握住竖直的绳索匀速攀上和匀速下滑时,绳索对他 的摩擦力分别为F 上和F 下,那么关于F 上和F 下的下列说法中 正确的是() A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与F 下等大 B .F 上向下F 下向上,F 上大于F 下 C .F 上向上F 下向上,F 上与F 下等大 D .F 上向上F 下向下,F 上大于F 下 2.由乎地磁场的作用,可有效地减少来自宇宙射线中的高能带电粒子对地球的“侵袭”。 若宇宙射线中一颗带负电的粒子从太空沿指向地心方向射向地面,则哲它在接近地球附近时的实际运动方向可能是() A.竖直向下 B.偏西斜向下 C.偏东斜向下 D.偏北斜向下 3.电铃的结构原理如图2所示,如果在使角过程中发现这个、 电铃小锤敲击铃的频率过,现要将敲击频率调高一些,则 下列措施中一定可行的是() A.适当提高电的电压 B.增大小锤的质量 C.换用更软一点的簧片 D.将电源改用交流电来供电 4.由青岛大学学生自主设计研发的墙壁清洁机器人,利用8只“爪 子”上的吸盘吸附在接触面上,通过这8只“爪子”的交替伸

物理竞赛中数学知识

物理竞赛中的数学知识 一、重要函数 1. 指数函数 2. 三角函数 3. 反三角函数 反正弦Arcsin x ,反余弦Arccos x ,反正切Arctan x ,反余切Arccot x 这些函数的统称,各自表示其正弦、余弦、正切、余切为x 的角。 二、数列、极限 1. 数列:按一定次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一个数都叫做这个数列的项。排在第一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1项(通常也叫做首项),排在第二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2项……排在第n 位的数称为这个数列的第n 项。 数列的一般形式可以写成 a 1,a 2,a 3,…,a n ,a (n+1),… 简记为{an }, 通项公式:数列的第N 项a n 与项的序数n 之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 2. 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 表示。通项公式a n =a 1+(n-1)d ,前n 项和11(1) 22 n n a a n n S n na d +-= =+ 等比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 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通项公式a n =a 1q (n-1) ,前n 项和11(1) (1)11n n n a a q a q S q q q --= =≠--

所有项和1 (1)1n a S q q =<- 3. 求和符号 4. 数列的极限: 设数列{}n a ,当项数n 无限增大时,若通项n a 无限接近某个常数A ,则称数列{}n a 收敛于A ,或称A 为数列{}n a 的极限,记作A a n n =∞ →lim 否则称数列{}n a 发散或n n a ∞ →lim 不存在. 三、函数的极限:在自变量x 的某变化过程中,对应的函数值f (x )无限接近于常数A ,则称常数A 是函数f (x )当自变量x 在该变化过程中的极限。 设f (x )在x>a (a >0)有定义,对任意ε>0,总存在X >0,当x>X 时,恒有| f (x )-A |<ε,则称常数A 是函数f (x )当x →+∞时的极限。记为+∞ →x lim f (x )=A ,或f (x ) → A (x →+∞)。 运算法则 lim x x →[f (x )± g (x )]=0 lim x x →f (x ) ±0 lim x x →g (x ) lim x x →[f (x ) ? g (x )]=0 lim x x →f (x ) ?0 lim x x →g (x ) ) (lim )(lim )()(lim 0 0x g x f x g x f x x x x x x →→→=,其中0lim x x →g (x )≠ 0. 四、无穷小量与无穷大量 1.若0)(lim 0 =→x f x x ,则称)(x f 是0x x →时的无穷小量。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介绍(图) 一、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CPHO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对外可以称中国物理奥林匹克,英文名为(Chinese Physics Olympiad,缩写Cpho)是在中国科协领导下,由国中物理学会主办,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自愿参加的群众性的课外学科竞赛活动。 竞赛的目的是促使中学生提高学习物理的主动性和兴趣,改进学习方法,增强学习能力;帮助学校开展多样化的物理课外活动,活跃学习空气;发现具有突出才能的青少年,以便更好地对他们进行培养。 竞赛分为预赛、复赛和决赛: 预赛:考笔试3小时,满分200分。 复赛:笔试+实验=160分+40分,各考3小时。 决赛:笔试+实验=140分+60分,各考3小时。 预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采取笔试的形式,所有在校的中学生都可以报名参加。在预赛中成绩优秀的学生由地、市、县推荐,可以参加复赛。 复赛包括理论和实验两部分,理论部分由全国竞赛委员会统一命题;实验部分由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命题;最初理论部分140分,实验部分60分,后改为理论部分160分,实验部分40分。根据复赛中理论和实验的总成绩,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竞赛委员会推荐成绩优秀的学生参加决赛。 决赛由全国竞赛委员会命题和评奖。每届决赛设一等奖15名左右,二等奖30名左右,三等奖60名左右。 此外,还设总成绩最佳奖、理论成绩最佳奖、实验成绩最佳奖和女同学成绩最佳奖等单项特别奖。 全国中学生物理竞赛开始于1984年,每学年举行一次。 现在决赛一等奖30~40名,二等奖60~80名,三等奖100名左右。 省级赛区一等奖以上享受高考加分并获得保送资格及自主招生考试优惠;另据教育部 11月19日公告,在2011年9月1日高中入学的一届学生以及其之后,省一等奖取消高考加分及保送资格,全国奖取消保送资格,只有全国一等奖可以拥有保送资格。 二、国际物理学奥林匹克竞赛IPHO 国际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的正式英文名称为International Physics Olympiad,简称为IPhO。IPhO是面向中学生的一种国际物理竞赛。在波兰科学院W.Gorzkowski教授倡导下,于1967年在波兰华沙举办了第一届竞赛。

高中物理竞赛教程(超详细)电场

第一讲电场 §1、1 库仑定律和电场强度 1.1.1、电荷守恒定律 大量实验证明:电荷既不能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它们只能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或者从物体的一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正负电荷的代数和任何物理过程中始终保持 k 数, 0ε q F E = 式中q 是引入电场中的检验电荷的电量,F 是q 受到的电场力。 借助于库仑定律,可以计算出在真空中点电荷所产生的电场中各点的电场强度为 2 2r Q k q r Qq k q F E === 式中r 为该点到场源电荷的距离,Q 为场源电荷的电量。

1.1.4、场强的叠加原理 在若干场源电荷所激发的电场中任一点的总场强,等于每个场源电荷单独存在时在该点所激发的场强的矢量和。 原则上讲,有库仑定律和叠加原理就可解决静电学中的全部问题。 例1、如图1-1-1(a )所示,在半径为R 、体电荷密度 为ρ的均匀带电球体内部挖去半径为R '的一个小球,小球球心O '与大球球心O 相距为a ,试求O '的电场强度,并证明空腔内电场均匀。 ρ,R O 1.1.5.电通量、高斯定理、 (1)磁通量是指穿过某一截面的磁感应线的总条数,其大小为θsin BS =Φ,其中θ 为截面与磁感线的夹角。与此相似,电通量是指穿过某一截面的电场线的条数,其大小为 θ?sin ES = θ为截面与电场线的夹角。 高斯定量:在任意场源所激发的电场中,对任一闭合曲面的总通量可以表示为 ∑=i q k π?4 ( 041πε= k ) Nm C /1085.82120-?=ε为真空介电常 数 O O ' P B r a )

式中k是静电常量,∑i q为闭合曲面所围的所有电荷电量的代数和。由于高中缺少高等数学知识,因此选取的高斯面即闭合曲面,往往和电场线垂直或平行,这样便于电通 量的计算。尽管高中教学对高斯定律不作要求,但笔者认为简单了解高斯定律的内容,并 利用高斯定律推导几种特殊电场,这对掌握几种特殊电场的分布是很有帮助的。 (2)利用高斯定理求几种常见带电体的场强 ①无限长均匀带电直线的电场 一无限长直线均匀带电,电荷线密度为η,如图1-1-2(a)所示。考察点P到直线的 距离为r。由于带电直线无限长且均匀带电,因此直线周围的电场在竖直方向分量为零, 即径向分布,且关于直线对称。取以长直线为主轴,半径为r,长为l的圆柱面为高斯面, E 图1-1-5

12高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光-学专题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及自主招生光学专题 一、知识网络或概要 1、几何光学 光的直进、反射、折射。全反射。 光的色散。折射率与光速的关系。 平面镜成像。球面镜反射成像公式及作图法。薄透镜成像公式及作图法。 眼睛。放大镜。显微镜。望远镜。 2、波动光学 光程。光的干涉和衍射。双缝干涉。单缝衍射 光谱和光谱分析。电磁波谱。 3、光的本性 光电效应。爱因斯坦方程。波粒二象性。光子的能量与动量 二、知识点剖析 1.光的直线传播 (1)、光在均匀媒质中是直线传播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3.00×108m/s,在其他媒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c. (2)、影:光射到不透明的物体上,在背光面的后方形成一个光线照不到的黑暗区域,就是物体的影,在这黑暗区域中完全照不到的区域叫做本影,只有一部分 光照射不到的区域叫做半影。 B为本影区,ACD B区可看到日全食,A、D区 可看到日偏食;C区可看到 日环食。 月食是月球位于地球阴影区而形成的,若将图中的月球换成地球,则月球位于什么位置时才能看到月食? 2、光的反射 (1)、光的反射定律:反射光线跟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别位于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2)、在光的反射中,光路是可逆的。 ①.平面镜就是利用光的反射定律来控制光路和成像的光学器件。.物体在平面镜内可成与物等大的正立虚像,物、像关于镜面对称.在进行平面镜成像作图时,通常先根据物、像对称的特点确定像的位置,再补画必要的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

②球面反射镜 A.成像公式: r s s 211-='+ B.符号法则:光从左到右入射时,球心C 在顶点O 之左,为凹面镜,则球面半径r<0; 若C 在O 之右,为凸面镜,则r>0;物点Q 在顶点O 之左,为实物,则物距s>0;焦距f 的符号规定与s 相同;像点Q '在顶点O 之左,为实像,则s '>0,若Q '在O 之右,为虚像,则s '<0。求解时,提述的已知量,冠以符号法则中所规定的正负号,代入公式。所求的未知量,先不管它的正负号,求解结果必带有应该具有的符号。物点不在轴上时,设它与光轴的垂直距离为y ,则Q 在光轴之上y >0,在光轴之下y<0;其对应的像y '也相同,在光轴之上为y '>0,在光轴下为y '<0。横向放大率y y v ' = ,v>0表示像为正立;v<0表示像为倒立。 3.光的折射 (1)、光线从一种介质进入另一种介质,传播方向发生改变的现象,叫做光的折射现象。光的折射现象遵守折射定律:折射光线在入射光线和法线决定的平面内;折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成正比。 在折射现象中,光路也是可逆的。 (2)、折射率: 光从真空射入某种介质,入射角的正弦与折射角的正弦之比,叫做介质的折射率。表示为:n=sini /sinr.实验证明,介质的折射率等于光在真空中与在该介质中的传播速度之比:n=c /v. 两种介质相比较,折射率较大的介质叫做光密介质,折射率较小的介质叫做光疏介质. (3)薄透镜:透镜两球面在光轴上的间距(即厚度)和它的焦距相比可以忽略不计的透镜。通常用符号 和 分别表示薄凸透镜和凹透镜。特点是光线的入射点和出射点相重合。 (4)透镜成像 A.薄透镜成像公式: f s s 111-='+ 式中f 为薄透镜焦距,s 和s '分别为物距和像距。此公式只有在空气中才适用。 B.符号法则: ①凸透镜的f 为正,凹透镜的f 为负。 ②对一般实际物体,物距s 为正。 ③对凸透镜成像,像距s '可正可负。s '为正值时,为实像;s '为负值时,为虚像。 ④对凹透镜成像,像距s '恒为负,总成虚像 ⑤物(像)高y (y ')在光轴之上,y (y ')为正;在光轴之下,y (y ')为负。横向放

成都七中学校自主招生考试试题

成都七中实验学校自主招生考试试题 数学试题 注意事项: 1.本试题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第Ⅰ卷为选择题36分;第Ⅱ卷为非选择题114分;全卷共15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2.本试卷的选择题答案用2B 铅笔涂在机读卡上,非选择题在卷Ⅱ上作答. 3.. 4.非选择题必须在指定的区域内作答,不能超出指定区域或在非指定区域作答,否则答案无效. 卷I (选择题,共36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计算3×(-2) 的结果是( ) A .5 B .-5 C .6 D .-6 2.如图1,在△ABC 中,D 是BC 延长线上一点, ∠B = 40°,∠ACD = 120°,则∠A 等于( ) A .60° B .70° C .80° D .90° 3.下列计算中,正确的是( ) A .020= B . 6 2 3)(a a = C 3=± D .2a a a =+ 4.如图2,在□ABCD 中,AC 平分∠DAB ,AB = 3, 则□ABCD 的周长为( ) A .6 B .9 C .12 D .15 5.把不等式2x -< 4的解集表示在数轴上,正确的是( ) 6.如图3,在5×5正方形网格中,一条圆弧经过A ,B ,C 三点, 那么这条圆弧所在圆的圆心是( ) A .点P B .点M C .点R D .点Q 7 .若2 20x x +=,则xy 的值为( ) A .6或0 B .6-或0 C .5或0 D .8-或0 A B C D 图2 A B C D 40° 120° 图1 图3 A B D C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 (完整版) 目录 最新高中物理竞赛讲义(完整版) (1) 第0 部分绪言 (5) 一、高中物理奥赛概况 (5)

二、知识体系 (6) 第一部分力&物体的平衡 (7) 第一讲力的处理 (7) 第二讲物体的平衡 ............................. 1...0.. 第三讲习题课 ................................. 1..1... 第四讲摩擦角及其它........................... 1...7..第二部分牛顿运动定律 ............................ 2..2.. 第一讲牛顿三定律 ............................. 2...2.. 第二讲牛顿定律的应用 ......................... 2..3.. 第二讲配套例题选讲........................... 3...7..第三部分运动学 ................................. 3...7...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 3..7.. 第二讲运动的合成与分解、相对运动 ............. 4..0 第四部分曲线运动万有引力 ....................... 4...4.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4...4.. 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 4..7.. 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5...9..第五部分动量和能量 ............................... 5...9.. 第一讲基本知识介绍............................. 5...9.. 第二讲重要模型与专题.......................... 6..3.. 第三讲典型例题解析............................. 8...3..第六部分振动和波 ................................. 8..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