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政治常识知识点整理

2020高考政治常识知识点整理
2020高考政治常识知识点整理

2020年政治常识知识点整理

1、不同时期政治的内涵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剥削阶级的统治被推翻,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后,政治主要表现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政权是阶级统治权,它是政治中的根本问题。

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国家政权。因此,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在剥削阶级的统治不复存在的社会,政权仍然是政治的核心。

无论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是解决社会的各种矛盾,处理国内外的关系,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都要依靠国家政权。

3、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

我们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就一定要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

所谓政治观点,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对政治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问题所持有的基本主张和看法。

政治观点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

只有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才能具有政治鉴别力,才能具有政治敏锐性。

4、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我们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就一定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是指集中反映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目标。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为什么思想政治素质是青年最重要的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总称。

政治素质主要由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信念等要素构成。

在人的所有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对人的其他各种素质有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应对国际严峻挑战的紧迫需要。

6、怎样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要激发对待政治生活的热情,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实践,要努力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7、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政治选举(选举权、被选举权)——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政治结社——参加政党活动、政治性社会团体;政治表达——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

8、公民政治参与的目的

○1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切主要活动○2使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9、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

有序(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合法、自主、理性

10、公民政治参与的良好环境条件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机制○2民主政治建设开辟广阔途径○3依法治国提供法律制度保障

11、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受法律保护

《宪法》、其他实体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是尊重保障人权的体现,人权首先是生存权、发展权。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是中国人民最根本的人权。

12、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意义

(1)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1对于充分调动发挥广大人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2全民建设小康社会,○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大现实意义(2)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1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客观需要,○2有利于化解现代化过程中出现的各类矛盾冲突,

促进社会政治稳定

(3)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1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在要求,○2也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发展人民民主的内在要求,○3有利于

完善社会主义基本政治制度

(4)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密切党和政府与群众血肉关系,维护社会安定和谐的要求

(5)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是增强公民政治责任感,保证国家机关的决策顺利实施的要求

13、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原则

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1党的领导——根本保证○2法制化——稳定有序○3渐进式——积极、稳妥、渐进,扩大与有序紧密相联、相互促进

14、选举制度的含义、地位、根据

○1是规定公民与国家政权之间的关系,由公民通过选举国家权力机关代表和其他公职人员的方式而赋予国家政权合法性的一系列制度和规范

○2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础,是公民参与选举的制度保证

○3受国家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制约,经济发展水平和文化发展水平的制约

15、我国选举制度的特点

平等、广泛、真实、直接与间接相结合(设有区的市及以上由间接选举产生)

16、公民参加选举的条件

除依法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以外,凡年满18周岁的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17、参加选举的意义

○1有利于维护自己的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实现当家作主的权利

○2在选举中能增强选举意识,提高选举能力

○3公民参加选举是对国家和人民履行的重要政治责任,也是公民政治素养的重要体现○4只有认真选择,理性判断的基础上投出庄严的一票才能选出道德高尚,有才干的人,代表人民权力,到达民主选举的预期目的。

18、民主决策的意义

○1是实现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的必然要求

○2有助于决策者深入了解民族,充分反映民意,广泛集中民智和切实珍惜民力

○3有利于促进公众对决策的理解与认同,从而推动决策的实施

○4在参与民主决策实践中,公众也锻炼了参与决策的能力,增强了政治责任感

19、监督权的含义、监督的必要性

○1是坚持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做好国家机关工作的根本保证

○2有利于防止公务员滥用权力

○3有利于聚民智、凝民心,做出正确决策,提高行政水平和工作效率、减少和防治工作

失误

○4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和国家机关的清正廉洁

○5保证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6归根结底有利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20、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国家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统治阶级性质决定国家性质。

21、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的首要标志

我国工人阶级是同社会化大生产相联系的,它既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又是先进生产关系的代表。工人阶级领导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是经过共产党的领导来实现的。

22、工农联盟是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农民问题始终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基本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我国农民是农村集体经济的体现者,是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依靠力量,工农联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胜利的基础和保障。

23、人民民主专政具有极为广泛的社会基础

进入社会主义时期以后,剥削阶级被消灭,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社会基础更加扩大。

我国现阶段,参加人民民主专政国家政权的,不仅有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还包括其他社会主义的劳动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和拥护祖国统一的爱国者。

这些新的社会阶层,通过诚实劳动和工作,通过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做出了贡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积极力量。

24、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

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它是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掌握国家政权。

它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对分子实行专政。

因此,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我国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全体人民都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人民享有广泛的民主权利。

25、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的结合

任何国家都是统治阶级的民主和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两个方面的结合。

人民民主是主要的方面。与犯罪分子作斗争是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定范围的阶级斗争的主要表现。

人民民主专政是人民民主和对敌专政的统一。

在人民内部实行民主是对敌对分子实行专政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坚持国家的专政只能,才能保障人民民主和国家的长治久安。

26、国家职能的含义与地位

指国家政权在实现阶级统治与社会管理中所负的职责和功能。体现了国家活动的基本方向、国家的根本任务和主要作用。

27、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的关系

国家职能与国家性质密切相关,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28、我国的国家职能

(1)对内:○1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最主要)

○2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的破坏活动,保障人民民主,保卫社

会主义建设

○3协调人民内部关系和利益,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

○4组织社会公共服务

(2)对外:○1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犯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和领土完整

○2发展国际交流和合作、协调我国和他国的关系

○3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29、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政治保证

○1坚持人民民主专政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

○2只有巩固人民政权才能在人民内部实现最广泛的民主

○3只有巩固人民政权才能对少数敌对分子实行有效的专政

○4只有巩固人民政权才能集中力量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5只有巩固人民政权才能有效应对复杂多变的国际环境,粉碎国际敌对势力全盘“西化”、“分化”的战略图谋

○6总之,只有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巩固人民的政权,我们才能充分运用国家政权的力量,实现继续推进现代化建设、完成祖国统一、维护世界和平与促进共同发展这三大历史任务,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0、加强军队建设的必要性

○1人民军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主要成分,要巩固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2新时期,历史条件发生了重大变化,世界格局走向多极化,高新技术在军事领域广泛应用,要打赢现代战争,保证军队不变质,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3我国国内改革进一步深化,对外开放进一步扩大,市场经济、非公经济的引入加剧了社会的矛盾,要履行好国家的对内对外职能,必须加强人民军队建设

31、我国武装力量的构成

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民兵组织

32、我国武装力量的任务

巩固国防、抵抗侵略、保卫祖国、保卫人民的和平劳动、参加国家建设事业、努力为人民服务

33、积极履行公民的国防义务

○1努力增强国防观念

○2掌握基本国防知识,学习必要军事技能

○3履行公民国防义务,用实际行动参与国防建设

34、人民代表与人民之间的关系

代表与被代表,受委托与委托

人民代表权力的源泉在于人民

人民通过人民代表掌握国家政权

人民与人民代表权力委托关系的成立必须经过法定程序

人民对人民代表的权利委托是有期限的(5年)

35、人民代表应具备的素质

良好的政治素养、法制意识、文化修养、参政议政和社会活动能力、代表意识、事业心、责任感、健康的身体、心理素质

36、人民代表的职责

开会期间:依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行使管理国家的权利(与会权、审议权、提案权、选举权、询问权、质询权、罢免权、调查权、表决权、建议、批评和

意见权、提议全)

闭会期间:会议期间职务的延续(联系选民、走访选民、建立选民接待日制度)

37、人民代表的权利和义务

权利:会议发言不受法律追究

未经许可,不得限制其人身自由

享受国家补贴和物质服务上的便利

义务:遵守宪法和法律,保护国家机密

协助宪法和法律的实施

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关系

接受人民监督

38、国体与政体的关系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体现国体

3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与地位

含义:是根据民主集中制原则,由选民直接或间接选举代表组成人民代表大会,作为国家权力机关,统一管理国家事务的政治制度

地位:是我国人民民主政治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是我国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方式,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础

40、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内容

国家权力的行使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国家权力的产生——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

国家其他政权机关的产生——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

国家立法权的行使——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职权原则——民主集中制(选举、会议过程、中央与地方的关

系、国家权力机关之间的关系)41、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1)保障了人民当家作主——真正广泛的民主,有力保证了人民当家作主和广泛的民主权利和自由

(2)动员了全体人民以国家主人翁的地位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集中意志、调动人民积极性、创造性

(3)保证了国家机关协调高效运转——集体讨论解决问题

(4)维护了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在保证国家统一的前提下,实行中央与地方适当分权,发挥了两个积极性,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民族区域自治(5)有利于加强和改善党的领导,特别是实现党对国家事务的领导——执政党通过人大制度,依法把自己的主张变成国家意志

(6)符合中国国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能够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根本政治制度

42、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是我国人民当家作主、行使国家权力的根本途径和方式

是我国政治制度的基础,在我国整个国家政治制度体系中处于主导地位,在制定国家其他各种制度中起决定性作用

国家任何其他具体制度的产生都要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依据,不能违背抵触

43、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客观要求

44、自觉维护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关心全国人大和本地区人大有关新闻

积极参与人大代表选举活动

了解社情民意,向人大代表提出合理建议

积极向周围群众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

45、全国人大职权

最高立法权、最高任免权、最高决定权、最高监督权

46、全国人大常委会的职权

依法行事全国人大部分职权

(1)解释宪法,监督宪法实施

(2)指定其他法律

(3)决定计划预算部分变更

(4)监督一府两院工作

(5)撤销不适当的行政法规、命令、决定

(6)决定人事任免

(7)决定缔结条约、协定的批准废除

(8)全国人大组织工作

47、全国人大与全国人大常委会的关系

(1)是全国人大的常设机关,在人大闭会期间依法行使全国人大部分职权

(2)与全国人大是从属关系,从属于人大,对全国人大负责,受它监督

48、国务院的地位

是中央人民政府,是国家最高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49、地方行政机关与权力机关的关系

是地方各级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由同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向它报告工作,受它监督

50、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任务

贯彻执行地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预算,地方性法规和其他决定

51、地方各级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

省、市、县、乡

52、建设法治政府、责任政府、服务政府

(1)建立依法行政、公正严明的法治政府

完善权责明确、行为规范、监督有效、保障有力的执法体制;促进严格执法、

公正执法、文明执法

(2)建立务实高效、廉洁勤政的责任政府

建立健全决策机制、执行机制、监督机制,把政府工作纳入制度化、规范化轨

(3)建立忧民所忧、乐民所乐的服务政府

○1要坚持把为人民服务、对人民负责作为工作根本出发点、落脚点

○2要切实加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工作重点、政策支持重点向社

会事业、公共设施建设、生态建设倾斜

○3要建立政府重大行政决策事项公示和听证制度,建立公共决策的社情民意调

查制度,要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流程,提高办事效率

53、人民法院与权力机关的关系

各级人民法院由同级国家权力机关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54、人民法院组织体系构成

最高人民法院(最高审判机关:死刑核准、管理、司法解释)、地方各级人民法院、专

门人民法院

55、人民法院任务

通过刑事审判权惩办犯罪分子;

解决民事纠纷;

保卫人民民主专政和社会主义制度;

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

保护公民各项权利;

保障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56、什么是一府两院

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

57、人民检察院办案原则

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坚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

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58、公安机关任务

打击犯罪、社会行政管理和服务

59、公安机关与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的关系

各司其职、相互配合、相互制约

公安机关:刑事事件侦查、拘留、执行逮捕、预审

检察机关:审查、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直接受理案件侦查

审判机关:审判

60、国家公务员的含义

依法履行公职;

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由国家财政负担工资福利的人员;

包括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等

61、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

公务员形式的职权是人民赋予的,他们是人民的公仆;

国家机关的权利源于人民,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一切归功人民;

千方百计把人民群众利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

62、公务员要接受人民的监督

公务员接受人民监督是坚持执政为民、依法行政,做好国家机关工作的根本保证;

有利于防止公务员滥用权力;

有利于聚民智、凝民心,做出正确决策,提高行政水平工作效率,减少防治工作失误;

保证行政目标的实现和国家机关的清正廉洁;

保证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贯彻执行;

归根结底,有利于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63、民主制度的内容包括哪些

主要指一个国家的政治制度,包括国体、政体、政党制度等

64、社会主义民主的实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两个方面:国体意义上、政体意义上

核心内容: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体

根本原则: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人民当家作主由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决定

65、民主是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和重要目标

基本特征:民主——民主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基本特征之一

重要目标:民主、富强、文明、和谐四位一体的目标

66、社会主义民主制度建设的主要任务

(1)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

(2)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才能调动全国人民积极性、创造性,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而奋斗

(3)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建设,才能集民智,形成正确决策,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

(4)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健全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要目标,也是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重要目标

67、如何完善社会主义民主制度

是代表的产生,职权的行使真正代表人民;

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立法决策体现人民利益;

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

理顺人大与党委政府的关系;

加快人大常委会成员年轻化、专职化步伐,优化组成人员结构

68、如何推进基层民主,增强民主意识

完善农村村民自治,健全农村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制度

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制度,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

坚持完善职代会和其他形式的企事业民主管理制度,保障职工合法权益

开展民主和法制宣传教育,提升基层群众民主素质

69、扩大基层民主的意义

基层民主是人民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

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工作

有利于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

有利于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

是发展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趋势和重要基础

70、基层民主自治体系的内容

我国已建立以农村村委会、城市居委会、企业职工代表大会为主要内容的集成民主自治体系,已成为当代中国最直接、最广泛的民主实践

71、社会主义法制的含义

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定的体现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法律和制度

是立法、执法、守法的总称

72、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

有法可依——根本前提(宪法为核心)

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机关及工作人员、全体人民依法办事)

执法必严——权威的体现(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

违法必究——强制力的体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73、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关系

辩证统一,紧密相联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制的基础——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产生的前提

社会主义民主是社会主义法治发挥力量的源泉

社会主义法制是社会主义民主的保障——社会主义法制以法律的形式确认人民当家作

主的地位

社会主义法制为人民行使民主权利指明方向

社会主义法制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实现

74、依法治国科学内涵

主体是广大人民群众

依法治国必须制度化法律化

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党的领导

依法治国是坚持党的领导、发扬人民民主和严格依法办事统一起来的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依法治国;依法治国首先是以宪法治国

75、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我国宪法和法律是在党领导下由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制定的;

是党的主张和人民一直相统一的体现;

有普遍效力和至上的权利;

党领导人民制定宪法法律,也领导人民遵守宪法法律;

党组织和党员都要模范遵守宪法法律

76、依法治国的意义

对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宏伟目标有重要意义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

77、依法治国与以德治国相结合

法治与德治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范畴、功能不同

意义: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

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的重要保证

78、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目标

社会主义民主更加完善、社会主义法制更加完备、依法治国方略全面落实、人民政治经济文化权利得到尊重保障、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更加良好、人民安居乐业79、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与政治文明的关系

政治文明为物质、精神文明提供正确政治方向、良好政治环境、可靠制度保障

80、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特点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三者有机统一

81、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根本保证,对推进民主政治建设,实施依法治国有全局性作用;

实现人民当家作主是根本目的;

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基本方略

82、国家主权的含义

国家中央权力机关所固有处理国内国际事务的最高权力

83、国家主权的特征

对内至高无上性

对外独立性

84、国家主权的基本内容

政治独立、经济自主、领土完整

85、国家主权不可分割

对内:国家主权以国家为范围;

只有国家中央政权机关才是国家主权实体;

国家主权不能分割,一个国家任何一个部分或地区都不能享有独立主权对外:主权独立和领土完整是一切国家生存发展的基础;

是各国平等交往的前提条件

维护国家主权,是任何一个主权国家处理与其他国家关系时必须坚持的基本原则86、一国两制科学内涵

坚持一国是前提和基础——一个中国、一个最高权力机关、一个中央政府、两者关系是

中央与地方、只有一个主权实体

两种制度并存——大陆实行社会主义制度

港澳台保留资本主义制度和生活方式长期不变

两种制度地位作用不同

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自治权——行政管理、立法、独立司法和终审;财政独立;以“中

国香港”“中国澳门”名义签订除军事政治的协定;台

湾可保留军队

87、一国两制意义

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

有利于推动大陆对外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有利于港澳台稳定繁荣发展;

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88、维护祖国统一意义

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

是全国各族人民、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

是现代化事业取得胜利的基本保证;

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民族尊严的根本原则问题

89、四个决不

坚持一个中国原则决不动摇——基础

争取和平统一的努力决不放弃

贯彻寄希望于台湾人民的方针决不改变

反对台独分裂活动决不妥协——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90、社会主义国家的民族关系

平等——基石

团结——主线

互助——保障

和谐——本质

91、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

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繁荣

9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地位

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9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由国情决定

有历史条件和现实情况决定

统一多民族国家长期存在——历史依据

近代以来在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形成的爱国主义精神——政治基础

各民族大杂居、小聚居人口分布格局,各地区资源条件和发展的差距——现实条件94、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含义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的一种政治制度

95、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特点(中国特色)

以维护国家统一为前提——自治地方是国家行政区域一部分

自治地方政权机关由中央政权机关产生、统一领导

宪法是根本大法

在少数民族聚居区实行

通过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96、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意义

保证少数民族管理国家大事和本民族内部事务的民主权利

有利于捍卫国家统一与安全(体现民主集中制原则)

有利于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事业

97、维护民族团结意义

维护国家统一

加强国防

维护国家安全和领土完整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实现各民族共荣

调动各族人民聪明才智和积极性,同心同德推进现代化建设事业,实现现代化宏伟目标98、如何维护民族团结

尊重少数民族风俗习惯

自觉履行宪法赋予的维护民族团结的义务

99、国际社会构成

主权国家、国际组织

100、主权国家与地区的区别

有独立主权

101、主权国家享有的权利

独立权——按照自己一直处理内政外交事务,不受他国控制干涉

管辖权——管辖领域内一切人和物,包括侨民

平等权——国际法上地位平等

自卫权——保卫自己生存和独立的权利,有权武装自卫

102、主权国家履行的义务

不侵犯他国、不干涉他国内政、和平解决国际争端

103、国际组织含义

一些国家、地区、民间团体,出于某种特定目的和任务,通过签订条约或协议的方式建立的一种常设性议事机构

104、国际组织作用

是发展国际之间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交流合作的纽带

是协调国际经济、政治关系,调节国际争端的主要力量

是争取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政府间——国际社会法律规则制度的创造者和监督者

国际社会的管理者和国际争端的调节者

在国际社会中发挥重要作用

105、国际关系含义

国家间、国际组织间、国家与国际组织间的关系

106、国际关系内容与形式

内容:政治、经济、军事、文化

形式:竞争、合作、冲突

107、国家利益

国际关系决定因素

维护国家利益是主权国家制定和推行对外政策的依据

是对外活动的目的和归宿

国家对外政策首要的是维护本国独立和安全

共同利益是国际间合作的基础

不同利益是国家间摩擦冲突的根源

108、当代国际竞争的实质

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

109、国际社会的竞争与合作

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

有利于促进国际共同发展,世界和平稳定

110、中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作为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大国,要落实科学发展观,增强综合国力,抓住机遇,迎头赶上,力争在国际竞争中掌握主导权。参与竞争的同时推动合作,积极参与反恐、防扩散、地区安全的合作。

111、联合国宗旨

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促进国际合作与发展

112、联合国原则

各会员国主权平等

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不应危机和平、安全与正义

在国际关系中不得对他国进行威胁、使用武力

不干涉他国内政

113、联合国组织机构

联合国大会、安理会、联合国秘书处、经社理事会、托管理事会、国际法院

114、联合国作用

多方面重要作用:维护世界和平

缓解地方紧张局势,解决地区冲突

协调国际经济关系,促进世界各方面交流合作

115、中国对联合国事业的贡献

遵守宪章精神,支持联合国根据宪章精神进行的各项工作

在反恐、军控、维和、发展、人权、环保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116、当今世界主题

和平与发展

117、为什么说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时可能的

新的大战在可预见的时期内打不起来

和平力量增长超过战争力量增长——饱尝战乱之苦的世界人民渴望和平

核战争的毁灭性后果使各国不敢贸然开战

经济全球化,各国互相依存度加深

118、为什么说维护和平仍是紧迫问题

传统与非传统安全威胁因素交织

恐怖主义危害上升

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新表现

119、今后一个时期国际局势的基本态势

总体和平、局部稳定

总体缓和、局部紧张

总体稳定、局部动荡

120、发展问题的含义

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展问题

121、为什么发展具有现实可能性

科技发展推动世界经济发展

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存在巨大差距

122、和平问题与发展问题的关系

密切联系,互为条件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条件,发展是和平的重要基础

和平与发展符合世界人民的强烈愿望与普遍要求

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成为时代主流

123、解决和平发展问题的根本途径

反对霸权主义,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124、多极化格局

多极化格局形成,两极格局瓦解,第三世界国家崛起

125、促进世界格局多极化的意义

客观存在的历史趋势——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有利于促进世界政治经济文化的协调平衡发展

有利于世界和平安全与稳定,符合世界各国人民根本利益126、我国的对外政策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127、为什么奉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

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维护国家利益

走和平发展道路

128、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内容

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宗旨

坚持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129、独立自主原则

对外政策核心、基本立场

他国交往中:坚持处理内政外交自主权神圣不可侵犯

决不允许他国干涉内政

始终把国家主权安全放在首位

国际事务中:从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出发

根据事情本身是非曲直,决定立场政策

130、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地位:处理对外关系基本准则

国际之间和平共处的必要条件

当代国际社会公认的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

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互不侵犯、干涉内政

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与周边国家:坚持“以邻为善,以邻为伴”方针

“睦邻、安邻、富邻”政策

积极发展睦邻友好关系,深化友好合作

与发展中国家: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作为我国对外政策基本立足点

“平等互利,讲求实效,形式多样,共同发展”原则

积极发展经贸科技合作

支持发展中国家为建立国际新秩序进行的斗争

与第三世界人民站在一起

与发达国家:重视改善关系

主张国与国之间应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差异,互相尊重,扩大互利

合作,用对话解决分歧,不搞对抗

131、我国外交政策宗旨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32、和平发展道路内涵

和平发展道路是一条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即利用有利时机发展自身,又以自身发展促进和平

即积极参与国际合作,又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

即坚持对外开放,又积极发展国际合作

即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又维护世界和平

永远不称霸,维和平,促发展的坚定力量

133、为什么走和平发展道路

国家性质决定

和平发展成为时代主题决定

国情的必然选择

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134、公民在对外交往中的责任

以宽广眼界观察世界

自觉维护国家利益荣誉、经济安全

135、党的领导地位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

是中国近代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

经历了长期斗争的考验

136、党的先进性的体现

党的性质、宗旨、指导思想、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137、 党的性质

先锋队性质——工人阶级

中国人民

中华民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38、 党的宗旨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

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39、 党的指导思想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40、 三个代表内容

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1、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建

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先进性建设:科学执政(前提条件)——以科学理论为指导

遵循科学规律

民主执政(本质要求)——为人民执政 靠人民执政 依法执政(基本方式)——依法治国

加强法制

党建目标: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求真务实、改革创新、艰苦奋斗、清正廉洁、富有活

力、团结和谐的马克思主义执政党

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142、 我国政党制度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定

143、 现阶段民主党派性质

各自所联系的一部分社会主义劳动者、社会主义建设者、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政治

联盟

接受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与中国共产党通力合作的亲密友党

进步性和广泛性相统一,致力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参政党

发展先进生产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

要力量

实现祖国统一,民族振兴的重要力量

144、 新型政党制度特点和优势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坚持四项基本原则——政治基础(政治上领导、组织上独立、

法律上平等)

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基本特征(地位: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

基本特征:共产党领导,多党派合作

共产党执政,民主党派参政

共产党执政实质:代表工人阶级掌握国家政{

辩证统一

核心是为人民执好政、掌好权

权,成为社会主义事业领导核心)长期合作,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基本方针

145、中国共产党与民主党派的关系

执政党和参政党的亲密合作的友党关系

政治上:领导与被领导

互相监督

146、多党合作的基本方针

长期合作,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147、政治协商的两种形式

民主协商、政治协商

148、政协的性质

中国共产党领导,由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民团体、各界爱国人士参加的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组织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重要机构

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重要形式

149、政协的主题与职能

主题:民主、团结

职能:政治协商——求同存异

民主监督

参政议政

150、新型政党制度的意义

有利于加强改善党的领导

促进重大决策民主化、科学化,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

促进海峡两岸联系交往,实现祖国统一

促进社会生产力持续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实现和发展人民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保持政局稳定、社会安定团结,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151、三个根本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政权社会主义性质的根本标志

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取得成功的根本保障

是关系到我们国家前途和命运的一个根本问题

152、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发展进步的客观要求(四个需要)

是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

是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

是保证政权稳定的需要

是把亿万人民团结凝聚起来,共同建设美好未来的需要

153、党的政治领导

含义:政治原则、政治方向、大政方针的领导

通过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表现

154、党的组织领导

通过党的各级组织、党的干部和党员,组织和带领群众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155、三个领导的关系

三者是统一的,首先是坚持政治领导

思想领导是政治领导、组织领导的前提和基础

组织领导是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的重要保证

156、坚持党的领导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保证

坚持党的领导才能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同意全国人民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意志和行动

为现代化建设事业创造一个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良好的国际环境157、自觉拥护党的领导

增强党的观念

拥护党的路线、方针、政策

遵循党的领导,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

最新高三政治易错知识点整理

最新高三政治易错知识点整理 高三政治易错知识点整理 经济学: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经济混同 2、商品的价格取决于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3、等价交换是指每次交换商品的价格都应与价值相一致 4、个别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价值量成反比 5、高新技术能够使用权单位产品的个别劳动时间提高 6、国有资产等同于公有资产 7、价格由购买力决定 8、国家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9、国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10、政府要减少对市场经济的干预 11、微观经济效益与此同时宏观经济总是对立的 12、股票是一种表明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13、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有利于降低失业率 14、国民收入与财政收入混同 15、税收可以由税务机关随意加以调整 16、国债可以无限制发行 17、消费决定生产 哲学部分 1、要正确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

的历史的统一。 2、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起促进作用。 3、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4、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5、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6、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7、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 8、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9、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10、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11、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2、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就是发展。 13、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是永恒不变的。 14、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15、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16、只要把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结合起来,就能收到预想的效果。 17、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18、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目的。 19、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20、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21、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稳

高考政治常识知识点整理

政治常识知识点整理 1、不同时期政治的内涵 在阶级社会中,政治集中表现为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在剥削阶级的统治被推翻,剥削阶级被消灭以后,政治主要表现为解决人民内部矛盾。 2、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政权是阶级统治权,它是政治中的根本问题。 任何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活动,归根结底都是为了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而实现和维护本阶级的根本利益的关键就在于掌握国家政权。因此,政治的核心是国家政权。 在剥削阶级的统治不复存在的社会,政权仍然是政治的核心。 无论进行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还是解决社会的各种矛盾,处理国内外的关系,维护国家的独立、主权,都要依靠国家政权。 3、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 我们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就一定要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 所谓政治观点,是依据一定的理论对政治生活中的各种事物和问题所持有的基本主张和看法。 政治观点有正确和错误的区别。 只有把握正确的政治观点,才能具有政治鉴别力,才能具有政治敏锐性。 4、确立正确的政治方向 我们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就一定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政治方向是指集中反映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目标。 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最根本的,就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5、为什么思想政治素质是青年最重要的素质 思想政治素质是一个人思想素质和政治素质的总称。 政治素质主要由政治立场、政治观点和政治信念等要素构成。 在人的所有素质中,思想政治素质是最重要的素质,对人的其他各种素质有主导作用。 思想政治素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首要条件,是应对国际严峻挑战的紧迫需要。 6、怎样在实践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 要激发对待政治生活的热情,要积极参与政治生活实践,要努力学习和践行马克思主义理论。 7、公民政治参与的主要形式 政治选举(选举权、被选举权)——最重要、最直接、最广泛;政治结社——参加政党活动、政治性社会团体;政治表达——言论、出版、集会、游行、示威 8、公民政治参与的目的 ○1使人民群众能够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一切主要活动○2使国家政策的制定和执行在最大程度上符合人民的利益和愿望 9、公民政治参与的特点 有序(权利义务相统一原则)、合法、自主、理性 10、公民政治参与的良好环境条件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90个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90个 在政治的考试中,通过总结,可以发现很多的知识点是必考的内容,针对这些知识,我们应该使自己必须记会,可以帮助我们在考试的时候变得简单。今天来看看高中政治考试必背的90个知识点,或许会对你有用哦! 经济 商品: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两个属性:价值和交换价值 1. 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 价格: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值越大,价格也越高,越小,价格也越低,成正比 3. 使用价值: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如铅笔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写字,面包的使用价值是可以用来充饥,不同的商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4. 货币:货币也是一种商品,但它比较特殊,它用来充当一般等价物(苹果与面包价格不同,用货币衡量出来的货币有两个职能:一是价值尺度,二是流通手段 5. 纸币是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价值符号。纸币发行量需要符号一个国家的生产力水平,如果印的钱过多,导致通货膨胀,影响社会稳定。印的过少,导致通货紧缩,影响商品流通,所以钞票不是想印多少就可以印多少 6. 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当供不应求时,出现商品太少,买商品的人多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上涨,形成卖方市场。当供大于求是,出现商品太多,买的人少的情况,这时候价格下降,形成买方市场 7. 价值规律:商品的价值由生产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比如李凯生产一部汽车需要花30天的时间。李凯生产一部手机的时间需要花10天时间,那么这部汽车在市场上的价格是这部手机的价格的3倍(可以假设汽车3万元,手机1万元)。也就是说生产一件东西,如果花的时间越多,那么它的价格也就越高。但是价格也受供求关系影响,当市场上卖汽车的很多,卖手机的相对少的时候,这时候汽车价格可能会稍低于3万,手机稍高于1万,但汽车价格基本还是手机价格的3倍 8. 当一件商品价格上升时,买它的人会减少,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也会相应地减少;价格下降时,买它的人会增多,这种商品的生产规模会增大 9. 恩格尔系数: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越低,说明生活水平越高,因为系数低,说明花在吃饭上的钱很少,剩下的钱可以用在娱乐上、装修、购买奢侈品 10. 中学生的消费观: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适度消费,同时不可以盲从别人,消费的时候要理智,平时消费中;要有保护环境的意识,比如尽量少买或者不买对环境有危害的商品。时刻保持勤俭节约的作风,每一分钱都是用汗水换来的,不能随意挥霍。

政治常识基本知识点

政治常识基本知识点(转发) [国家制度] 1、国家具有三种属性:⑴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国家是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⑵ 国家具有主权属性;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⑶国家具有社会属性,国家负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 2、民主与专政的关系:⑴民主与专政是相互区别、相互对立的;民主只适用于统治阶级内 部,专政则适用于被统治阶级。⑵民主与专政是相辅相成,互为前提的。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3、国家性质和国家职能关系:国家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4、民主与社会主义的关系: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 主义;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5、我国的对内国家职能:对内职能有:⑴政治职能:即依法打击极少数敌对势力和敌对分 子的破坏活动,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致力于民主政治建设。⑵经济职能:组织经济建设,主要是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⑶文化职能:包括组织思想道德建设和科学文化建设。文化建设,不仅能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正确发展方向,而且能够为经济建设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⑷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即国家为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职能。 6、我国的对外国家职能:对外职能有:⑴防御外部敌人的侵略和颠覆,捍卫国家的主权 和领土完整。⑵发展国家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⑶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 7、国体与政体的关系:国体与政体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国体决定政体,政体反映国体; 政体具有相对独立性,政体受历史条件、阶级力量的对比、传统习惯、国际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8、人民代表大会的性质、职权:⑴性质: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⑵职权:有立法 权,其中,全国人大及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决定权,决定全国和各级地方一切重大事务;任免权、监督权,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监督“一府两院”工作的权力。⑶与其他国家机 关的关系,国家行政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民代表大会产生,对它负责,受它监督。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根本政治制度,因为 它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是建立其他有关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 10、“一国两制”的内容:“一国两制”的前提和基础是“一国”,即一个中国,在国际

高考中易考100个政治知识点

高考中易考100个政治知识点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 ②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3)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①调节产量。 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 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通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 解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要求。 (2)措施: 大力发展生产力: 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 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 ③加快科技发展; 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高中政治经济生活必背知识点

经济生活一.第一单元 1.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的意义 保持人民币币值基本稳定,即对内保持物价总水平稳定,对外保持人民币汇率稳定,对人民生活安定、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对世界金融稳定、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影响价格的因素 A.价值决定价格,价值是价格的基础。商品价值量越大,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价格越低。商品价值量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与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成正比,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价值与价格的关系) B.供求影响价格。 供不应求时价格上涨,供过于求时价格下降。 3.价值规律基本内容 商品价值量由生产该商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商品交换以价值量为基础实行等价交换,是价值规律的基本内容。 4.价值规律表现形式 商品价格受供求关系的影响,围绕价值上下波动,则是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 5.价格变动对生活的影响 A.一般说来,商品价格上升时,人们会减少对它的购买,反之亦然。 B.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其中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 C.商品需求量还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某件商品价格上涨,其互补品需求量下降。

某件商品价格上涨,其替代品需求量也上涨。 6.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 A.调节产量 某种商品的价格下降,生产者获利减少,生产规模会缩小。 B.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 当生产要素之间可以相互替代时,哪种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生产者就会增加这种要素的投入。 7.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 A.经济发展水平是影响消费水平的根本原因 B.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人们当前收入越高,消费量就越大。未来预期收入越乐观,消费量就越大。收入差距越大,消费水平会下降。 C.物价水平也会影响消费。一般物价上涨,消费量下降 D.消费心理和消费原则对消费也有影响。 从众心理、求异心理、攀比心理、求实心理等消费心理会影响消费。 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等消费原则会影响消费。 二.第二单元 1.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A.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方式;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B.消费反作用生产 ①生产出来的产品被消费了,这种产品的生产过程才算最终完成;②消费形成的新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起着导向作用;③一个新的消费热点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

高考政治常识主观题知识点

高中政治常识主观题必记知识归纳 一、国家 1、国家性质: (1我国的国家性质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我国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2、民主政治建设 (1原因:①民主是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要求。②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 (2措施:①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是逐步发展的历史过程,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3、国家职能 (1对内职能: ①政治职能:维护政治统治和政治稳定职能。包括统治、民主和健全法制等方面。 ②经济职能:组织经济建设,促进经济发展, 提高生产力水平和人民生活水平。进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③文化职能:组织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不仅能够保证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政治方向, 而且能够为经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和思想保证。包括科教文卫体艺等方面。 ④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社会发展创造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环保、社会保障体制、维护公共财物、兴建公共设施、维护社会稳定等。 (2对外职能:①保卫职能。②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职能。③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职能。 4、国家结构:对台政策 (1坚持一个中国原则,是发展两岸关系和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 (2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3尽最大努力实现祖国和平统一,但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5、国家机构:组织活动原则 (1民主集中制原则。 (2对人民负责原则。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国一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行为准则和工作宗旨。(3依法治国原则。 立法机关做到有法可依; 行政机关做到依法行政;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加强法律监督; 加强法制宣传。 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一切国家机关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 6、公民与国家:正确处理公民与国家关系的原则 (1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 (2公民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总结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总结 对于高中生来说,高考是最重要的考试。其中政治学科的复习,需要学生们掌握好每个知识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2020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要点总结个人收入的分配(1)我国的分配制度生产决定分配,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决定分配方式,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相应地就此实行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⑴按劳分配的含义:是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个人消费品分配的基本原则。在公有制经济中,在对社会总产品作了各项必要扣除后,以劳动者向社会提供的劳动(包括劳动数量和质量)为尺度分配个人消费品,多劳多得,少劳少得。⑵地位:按劳分配在所有分配方式中占主体地位。因为公有制是我国经济的主体,在公有制经济中就业的劳动者占多数。多种分配方式并存⑴按个体劳动者劳动成果分配①含义:个体劳动者个人占有生产资料,独立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其劳动成果扣除成本和税收后直接归劳动者所有,从而构成他们的个人收入。②特点:他们既是劳动者,又是经营者、投资者,不仅要付出劳动,谋划发展,还要承担经营风险,个体劳动者的合法收入受国家保护。⑵按生产要素分配①含义:是生产要素所有者凭借对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参与收益分配。②具体形式:主要有劳动,资本,技术、.

管理.等。意义: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是对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生产要素所有权存在的合理性,合法性的确认,体现了国家对公民权利的尊重,对劳动、知识、人才、创造的尊重。有利于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和资本的活力竞相迸发,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以造福于人民。 (2)收入分配与社会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①:公平的含义:这里说的公平指收入分配的公平。收入分配的公平,主要表现为收入分配的相对平等,即要求社会成员之间的收入差距不能过于悬殊,要求保证人们的基本生活需要。 ②公平的收入分配的作用: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效率与公平的关系: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效率与公平具有一致性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只有提高经济效率,大力发展生产力,增加社会财富,才能实现社会公平没有效率作为前提和基础的公平,只能导致平均主义和普遍贫穷。②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只有给劳动者提供充分的利益和权利分配的公平,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力,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③实现效率与公平的正确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要求。高考政治必背知识财政与税收(1)国家财政财政及其作用国家收入和支出就是财政集中力量办大事⑴国家财政支持基础设施和工程的建设,充分体现社会主义国家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

高二政治常识知识点大全

高二政治常识知识点大全 (1)我国的国体和政体我国的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我国的国家职能,是由我国的国家性质决定的并反映我国的国家性质,我国的国家职能有对内职能(依法打击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的破坏活动;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维护社会的稳定;组织领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科文卫事业;搞好社会公共服务---维护安定团结和社会治安、建立健全社会福利制度和保障制度、兴办公共设施和保护生态环境)和对外职能(防御外敌入侵和颠覆,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发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创造有利于我国发展的国际环境;维护世界和平,促进经济发展,积极发挥我国在国际社会中的作用)。(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民代表大会是国家权力机关,代表人民统一行使国家权力,决定全国和地方一切重大事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任免权、决定权、监督权);人民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由人民民主选举产生,受人民监督,为人民服务,向人民负责,是国家权力的直接行使者,宪法赋予他们特有的权利(发言表决免责权、提案权、质询权等)并且必须自觉履行义务(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机密、密切联系群众、接受选民或原选举单位的监督等)。(3)我国的国家机构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是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其本质是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

高考政治复习整套知识点总结

高考政治复习整套知识点总结 必修1经济生活 1、商品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 商品是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商品的基本属性是使用价值(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和价值(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2、货币的含义?货币的本质?货币的基本职能? 从商品中分离出来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就是货币。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 3 4 5 6 7 8 9 (1)对人们生活的影响: ①一般说来,价格上升,购买减少;价格下降,购买增加。 ②不同商品的需求量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 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③消费者对既定商品的需求还会受到相关商品价格变动的影响。互为替代品的价格变 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同向的,互补商品的价格变动对双方的影响是反向的。 (2)对生产经营的影响: ①调节生产②提高劳动生产率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11、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 消费受很多因素的影响,其中主要是居民的收入和物价水平。还有商品的性能、质量、外观、包装、广告等,还有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人口因素和社会变化规律等。 12、贷款消费的含义?条件? 贷款消费是指在购买住房、轿车等商品时,一次性付款可能会超出一些买主的支付能力,这些买主k恶意考虑预支未来收入进行消费。条件:对于哪些收入稳定、对未来收入持乐观态度又没有太多积蓄的年轻人来说,贷款消费是可行的。 13、消费结构的含义?影响因素?变化趋势?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消费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影响因素是经济的发展和收入的变化,变化的方向遵循由生存需要到发展需要再到享受需要。 14、恩格尔系数的含义?变化的意义?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总支出的比重。 恩格尔系数过大,必然影响其他消费支出,特别是影响发展资料、享受资料的增加,限制消费层次和消费质量的提高。恩格尔系数减小,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15、影响人们消费行为的消费心理主要有哪些? (1)从众心理引发的消费(2)求异心理引发的消费 (3)攀比心理引发的消费(4)求实心理引发的消费 16、怎样做一个理智的消费者? (1)量入为出,适度消费(2)避免盲从,理性消费 (3)保护环境,绿色消费(4)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17、绿色消费的含义?特征? 绿色消费是以保护消费者健康和节约资源为主旨,符合人的健康和环境保护标准的各种消费行为的总称,核心是可持续性消费。特征是:节约资源,减少污染;绿色生活,环保选购;重复使用,多次利用;分类回收,循环再生;保护自然,万物共存。 18、为什么坚持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勤俭节约,艰苦奋斗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作风。这种精神可以帮助我们克服物质生活上的困难,获取新的成就。实践表明,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作支撑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艰苦奋斗精神的人,难以战胜困难,成就事业。艰苦奋斗作为一种精神财富,任何时候都应该发扬广大。 19、生产与消费的辩证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 ①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②生产决定消费的方式。 ③生产决定消费的质量和水平。④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 (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①消费是生产的目的。②消费具有导向作用。 ③消费是生产的动力。④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 20、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生产力?怎样发展? 为什么: (1)原因:①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 ②由社会的主要矛盾决定,社会的本质要求 (2)意义:①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为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 ②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摆脱经济文化落后状态,缩小历史遗留下来的与 发达国家的差距,赶上以至超过发达国家,充分显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③只有大力发展生产力,才能不断增强综合国力,提高我国的国际地位。

最新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2020年高考政治必背知识点 必修一《经济生活》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的影响? (1)影响价格的因素:价值决定价格,供求影响价格。 (2)价格变动对人民生活的影响:①一般来说,商品价格上升,需求会减少;②对生活必需品影响较小,对高档耐用品影响较大;③当一种商品价格上升,需求量减少,其替代品需求量增加,互补品需求量会减少,反之,其替代 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量增加。 价格变动对生产的影响:①调节产量。②调节生产要素的投入,促使企业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2、影响消费水平的因素?刺激消费、扩大内需的措施? ①根本因素是经济发展水平。生产决定消费。 ②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未来收入预期、收入差距) ③人们的消费行为还受到消费观念的制约。——应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消费观。(量入为出,适度消费;避免盲从,理性消费;保护环境,绿色消费;勤俭节约,艰苦奋斗。) 3、恩格尔系数的内涵、影响? 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占家庭消费总支出的比重。恩格尔系数减小,通 常表明人们生活水平提高,消费结构改善。 4、生产与消费的关系? (1)生产决定消费。(生产决定消费的对象、方式、质量和水平,生产为消费创造动力。)(2)消费反作用于生产。

(消费是生产的目的和动力。消费所形成的新的需要,对生产的调整和升级 起着导向作用、一个新的消费热点的出现往往能带动一个产业的出现和成长。 消费为生产创造新的劳动力。)5、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原因和措施? (1)原因:解决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 之间的矛盾,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这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全面建成小 康社会的要求。 (2)措施:大力发展生产力:①要牢牢扭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②全面提高劳动者的素质;③加快科技发展;④通过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不相适应的部分,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 6、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什么?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7、企业经营成功的重要因素?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依靠技术进步、科学管理手段,形成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 ④遵纪守法、遵守职业道德,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承担社会责任。 ⑤积极“走出去”开展国际化经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⑥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转变企业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管理者、经营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者的素质;实行“强强联合”; 8、为什么重视就业?解决措施? (1)重视就业的原因 就业是民生之本,对整个社会生产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党和政府 要高度重视就业问题。

政治常识知识点总结

第一课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第一节人民民主专政: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 一、国家 1、国家的本质: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工具。 2、国家的根本属性——阶级性 二、国家性质(也叫国体) 1、我国的国家性质——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2、国家性质的决定因素——统治阶级的性质 三、人民民主专政 1、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最大特点(新型民主、新型专政): 对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人民实行民主,对极少数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事业的敌人实行专政。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人民当家作主 3、人民民主的特点——广泛性和真实性 广泛性的表现:民主权利的广泛性和民主主体的广泛性 真实性的表现:(1)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有制度、法律和物质的保障 (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广大人民的利益得到日益充分的 实现 4、注意: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民主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 人权中最根本的是生存权和发展权,尊重和保障人权体现了人民民主的真实性 5、专政的适用范围——极少数敌人 6、民主和专政的关系: 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互区别、相互对立,民主只适用于人民内部,专政则适用于敌对分子和敌对势力; 另一方面,民主与专政相辅相成、互为前提。民主是专政的基础,专政是民主的保障。 7、坚持人民民主专政的原因: 是四项基本原则之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政治保证 8、四项基本原则的地位——是立国之本,是我国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第二节政治权利与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 一、政治生活的基础和准则——依法行使政治权利、履行政治性义务 二、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方面? 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基本的民主权利,行使这个权利是 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和标志。注意:依法被 剥夺政治权利的人没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2、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监督权(包括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三、公民应履行的政治性义务包括哪些方面? 1、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2、遵守宪法和法律

2020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整理

2020高考政治知识点汇总整理 高考政治知识点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 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注:考点中要注意的问题 1、只有商品才有价值,价值是商品所独有的,有价值就一定是商品,是商品就必有价值。 2、商品的使用价值与价值是商品所不可缺少的,如果假冒伪劣就不能视为商品。 3、个别劳动生产率、个别劳动时间与价值无直接关系,但存在间接关系,将会对社会劳动生产率产生重要的影响。商品的价值量有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一定时期内创造的价值量之分,但多数情况下是指单位商品价值量,要注意分清。 4、如果1只羊=10斤大米成立,这是不考虑供求关系变化情况下,得出价值相等。

等式的右边是等价物,是直接的物物交换,买与卖同时进行即W-W. 5、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可以是一般等价物,也可以是货币,这时买与卖分离。货币产生后,交换媒介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即W-G-W. 6、纸币不能执行价值尺度,有贮藏手段职能。除执行价值尺度外,必须是现实的货币。纸币不是观念中的货币,是货币符号。假币不是纸币。 7、价值的表现:交换价值、等价物、一般等价物、价格都是商品价值的表现。 等价物-----般等价物-----货币 交换价值←---价格 8、流通中所须的货币量是指实际所需要的货币量。由于货币是指金银贵金属货币,因此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也是指金属货币量。 9、物价上涨不一定是通货膨胀引起的。通货膨胀一定会引起物价上涨。 10、价格变化是受多方面因素影响的:根本性的因素快(定因素)是价值(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供求关系是影响价格变化的重要因素。在坚持价值决定价格的前提下考察供求关系的影响。供求关系直接影响价格的变化但不是决定因素。在货币价值一定的条件下考虑,除价值的决定与供求关系的影响,还有政策因素、纸币的发行、人们的购买心理等。 11、等价不是价值与价格相等或完全一致,而是相符。价值规律的作用是价值规律在发生作用,因此三个作用都基于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

高中政治必背知识点汇总

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 第一课、神奇的货币 1.商品: 含义:用于交换的劳动产品 必须具备的条件:A、必须是劳动产品。B、必须用于交换。 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使用价值和价值。 2、货币产生:偶然物物交换——扩大的物物交换——一般等价物——一般等价物固定在金银上货币产生。 货币的本质——一般等价物。 原因:它本身是一种商品。作用:能表现其他一切商品的价值,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 货币的基本职能:流通手段,需现实的货币,价值尺度,只需观念上的货币。 3、金属货币与纸币

区别联系 货币货币是商品;货币有价值;货币有五种职能;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货币是商品交换长期发展的产物。纸币是价值的符号,纸币由货币发展而来;纸币的发行量必须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为限度。 纸币纸币不是商品;纸币没有价值,有使用价值;纸币只代替货币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纸币的本质是价值符号;纸币是国家发行的。(国家能决定纸币的发行量、纸币的面值,但不能决定纸币的购买力或者纸币所代表的价值)。 注:流通中所需货币量=商品价格总额/货币流通次数 4、社会总需求与总供给不平衡引起的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通货膨胀通货紧缩 含义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上涨。物价总水平全面地持续地下跌。 表现需求旺盛,物价上涨,纸币贬值,经济过热。需求不足,物价下跌,纸币升值,经济衰退。

本质社会总供给小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多。社会总供给大于社会总需求,流通中的纸币量过少。 成因纸币发行过多;社会需求旺盛;成本上升等。纸币发行过少;社会需求不足等。 影响适度的通货膨胀可以刺激消费,扩大内需,推动经济发展。但通货膨胀使纸币贬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和生活水平下降,影响人民的生活和社会的经济秩序。短期内适度的通货紧缩使得纸币升值,物价上涨,居民的购买力增强,给居民带来实惠。但从长远看会使商品销售发生困难,直接阻碍商品流通,严重影响投资者的信心,对经济的长远发展和人民的长远利益不利。 措施紧缩型财政政策(增加税收、减发国债、减少财政支出); 紧缩型货币政策(提高存贷款利率、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发行量)。扩张型财政政策(减少税收、增发国债、增加财政支出); 扩张型货币政策(降低存贷款利率、降低存款准备金率、增加货币发行量)。 5、结算有哪两种方式?结算中常用的信用工具及优点是什么? 结算方式:现金结算;转帐结算。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 各位知道政治常考的知识点有哪些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知识点汇总! 政治常考知识点总结 第一部分经济常识 1.商品和商品经济 (1)商品:商品和商品经济的含义商品的基本属性商品的价值量 (2)货币:货币的产生和本质货币的职能纸币的产生和发展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 (3)价值规律:价值规律的内容和表现形式价值规律的作用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公有制是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确立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国家宏观调控的目标与手段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 3.企业和经营者 (1)企业是市场的主体:企业及其作用公司是企业的一种重要形式国有大中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支柱股份制是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企业兼并与破产 (2)企业的经营者:国有企业经营者的地位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4.产业和劳动者 (1)三大产业: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积极发展第三产业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劳动者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扩大就业,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劳动合同制度我国的社会保障制度 5.财政税收和纳税人 (1)国民收入的分配与财政:国民收入的分配财政收入和支出财政的巨大作用 (2)税收与纳税人:税收及其基本特征我国税收的性质和作用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6.银行和储蓄者

(1)我国的银行:银行的产生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银行的业务和作用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2)公民的储蓄:存款储蓄及其作用债券与商业保险 7.商品服务市场和消费者 (1)商品服务市场:商品服务市场的内容和特点市场交易原则 (2)家庭消费与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家庭消费的内容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依法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8.当代世界市场和我国的对外贸易 (1)当代世界市场: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世界性贸易与金融组织经济全球化外汇与汇率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必须面向世界 (2)对外贸易:对外贸易的基本含义和主要内容关税我国对外贸易的方式与作用我国对外贸易的基本原则第二部分哲学常识 1.唯物论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世界是客观存在的物质世界:物质自然界、社会的存在及其发展是客观的人们改造自然、变革社会的活动要以承认自然、社会的客观性为前提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 导读:本文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归纳,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高考政治知识点总结篇一 1、什么是文化的多样性? 相对于世界文化的总体,我们所说的文化多样性,主要是指民族文化的多样性。 2、世界文化多姿多彩(多样性): (1)民族节日: 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 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2)文化遗产: 地位和意义: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要保护文化遗产。 3、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世界文化是由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的文化共同构成的,文化是世界性与民族性的统一。

各民族间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的差异,(即文化的民族性)。所以,文化是民族的,(即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 世界文化是由各民族、各国家文化共同构成的。又由于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即文化的世界性。所以,文化又是世界的。 4、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正确态度: 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不同民族之间,应该相互尊重,在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同时,共同维护、促进文化的多样性。 5、尊重文化多样性的意义 (1)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 各民族只有人口多少和发展程度上的区别,绝无高低优劣之分。每个民族的文化都有自己的精粹,每个民族的文化精粹都是这个民族历史发展的产物和人民智慧的结晶。 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 (2)尊重文化化多样,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 一个民族的文化成就,不仅属于这个民族,而也属于整个世界。总之,尊重和保存不同的民族文化,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6、坚持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

高中政治文化生活必背知识点汇总

2016考前文化生活必背答题术语 文化与生活(第1课、第2课) 1、文化的特点: (1)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人类社会实践的产物。 (2)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3)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 2、文化的实质是一种精神力量。 文化作用 1、文化与社会 (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 (2)一定的文化由一定的经济、政治所决定,又反作用于一定的经济、政治,给予政治、经济以重大影响。先进文化对社会发展起促进作用,落后文化对社会发展起阻碍作用。 (3)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文化与政治相互交融。 (4)文化起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 (5)必须把文化建设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战略任务,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为经济建设提供正确的方向保证、不竭的精神动力和强大的智力支持。(怎么办) 2、文化与个人 (1)(来源:)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于特定的文化环境,来自于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2)(表现:)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认识活动和思维方式。 (3)(特点:)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潜移默化的特点(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但并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接受,人们接受健康向上的文化影响,往往是自觉学习、主动接受文化熏的过程。)和深远持久的特点。(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一经形成,就具有确定的方向性,对人的综合素质和终身发展产生深远而持久的影响。) (4)优秀文化塑造人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第三课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第一框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1、民族文化是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独特标识。 2、世界文化多样性的表现:①民族节日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②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多样性(3、4两个问题经常结合一起)

高中政治常识重要知识点归纳

高中政治《政治常识》重要知识点归纳 (本部分考点共45个,其中重点考点★13个,◆4个命题预测点) 一、我国的国家制度 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国家、国体、政体、民主与专政、国家职能、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与民主政治建设、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国家结构形式与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一国两制”、国家机构及其组织体系、我国国家机构设置及职权、民主集中制、对人民负责、依法治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公民的义务、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统一、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 (一)我国的国体 1、国家的性质和职能P6 (1)国家的含义 ①任何国家都是由人口、领土、政权和主权组成。其中主权是国家存在的最重要因素。国家具有主权属性。 ②国家是经济上占统治地位的阶级进行阶级统治的政治权力机关。阶级性是国家的根本属性。 ③国家还具有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职责,因此,国家具有社会属性。 (2)国家的性质 ①国体即国家的阶级性,是指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所处的地位。(强调谁是统治者,谁掌握国家政权) ②统治阶级的性质决定国家的性质。 ③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中,实行为哪个阶级服务的政策,是判断国家性质的根本标志。 (3)民主与专政 ①民主是指在一定的阶级的范围内,按照平等的原则和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来共同管理国家事务的国家制度 ②民主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它总是属于统治阶级的,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利益 (4)国家职能 ①国家职能是指国家在阶级统治和社会管理中的职责和功能。 ②国家的性质决定国家职能,国家职能反映国家性质。 ③国家具有对内外职能(国家的对内职能包括“政治统治职能—即维护阶级统治和政治稳定”、“社会管理职能—即国家对社会的经济和公共事务进行管理”;对外职能包括“保卫职能和交往职能”) 2、我国的人民民主专政P12 (1)我国的国家制度:包括我国的国体和政体。 (2)我国的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这表明,我国国家性质(即国体)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3)工人阶级的领导是我国国家性质的首要标志。 (4)工农联盟是我国国家政权的阶级基础。 (5)人们民主专政的特点和优点 人民民主专政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实现了绝大多数人的民主,是新型的民主和新型的专政的统一。表现在: 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民主具有广泛性和真实性(民主的广泛性表现在:民主主体的广泛性和享受民主权利的广泛性;民主的真实性表现在:人民当家作主的民主权利有制度、法律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