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简介:

“三疑三探”课堂教学模式,简言之,就是课堂教学过程的三大环节:设疑自探—解疑合探—质疑再探,或者学生自探—同学合探—师生再探。用《教育时报》记者褚清源报道的话来表述是:“传统的课堂导人常常是教师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进入文本,而西峡的课堂导入是由学生提出问题,而后在探究中解决问题;传统的课堂练习多是由老师出示题目,老师评价,而西峡的课堂练习则是由学生自己编题,学生评价;传统的课堂,老师预设的问题多,生成的问题少,而西峡的课堂,课前精心准备的老师常常被出其不意的质疑‘问住’;传统的课堂,老师常常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后布置作业,而西峡的课堂则不倡导课前预习,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

“三疑三探”的主要环节:

第一步:设疑自探。它是指在课堂的开始阶段,根据教学实际创设问题情景,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在此基础上围绕学习目标,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共同归纳梳理问题,从而形成需要解决的“主干”问题(即自学提纲),让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或其他方式独立自学探究问题,并尝试解答问题。

第二步:解疑合探。它是指通过师生或生生互动的方式检查“自探”情况,对于自探难以解决的问题合作解决。

前面两个环节可能在课堂中反复出现,如问题自探一、问题合探一,问题自探二、问题合探二等。

第三步:质疑再探。它是指在基本完成本节主要学习任务的基础上,鼓励学生质疑问难,标新立异,甚至异想天开,勇于向课本、教师以及其他权威挑战,针对本节知识再提出新的更高层次的疑难问题,再次进行深入探究解答,从而达到查漏补缺、深化知识、发散思维、求异创新的目的。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

“三疑三探”教学模式的基本思想,主要是从建设创新型国家所需要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出发,从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出发,依据新课标的要求和学生的认知规律,让学生学会主动发现问题,学会独立思考问题,学会合作探究问题,学会归纳创新问题,同时养成敢于质疑、善于表达、认真倾听、勇于评价和不断反思的良好品质和习惯,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民主和谐的氛围中想学、会学、学好,全面体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真切感悟到生命的价值和创新的快乐。

“三疑三探”与“洋思”“杜郎口”的区别:

与“洋思”、“杜郎口”教改实践相比,西峡的教改有如下明确的特点①课堂导入是由学生提出问题,而后在探究中解决问题②课堂练习是由学生自己编题,学生评价③课前精心准备的老师,在课堂上常常被学生出其不意的“问住”;④不倡导学生课前预习,也不提倡课后布置作业。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