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婚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婚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

一、引言

婚姻质量作为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方面已越来越受到重视。影响婚姻质量的因素很多,也很复杂。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为此构建了许多不同的模型。20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欧美国家离婚率迅速上升,他们对家庭生命周期、婚龄、子女及子女的数量、女性的就业、社会角色和家务分工、个性特征、宗教等因素的研究构建了大量的控制分析模型:就家庭生命周期来看,大量的研究表明婚姻满意度在婚后的几十年里呈U形曲线状态;Glenn and Melanahan 利用美国6次全国抽样调查资料分析表明,在控制其他变量影响下,确实在养育孩子的那段时间里夫妻的婚姻幸福感下降了。为了全面了解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刘易斯构建了婚姻质量的综合解释模型即“三段论”婚姻质量解释模型。但遗憾的是和其他模型一样,实证研究并未揭示这些变量对婚姻产生怎样的影响。20世纪末,卢淑华和文道锋对北京市4个城区的498份有关家庭婚姻资料中的婚姻质量和相应的7个显变量和3个潜变量进行了多元分析,建立了结构模型,复相关系数说明能解释方程的39.65%,但由三个项目组成的因变量婚姻质量并未标准化。徐安琪和叶文振对全国4个城市和地区的家庭婚姻调查资料进行分析,把婚姻稳定性作为因变量,把个人社会阶层等15个变量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路径分析,回归系数为0.35。以上这些研究为我们大致勾画了婚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关系的轮廓,但一方面未使用标准化的测评工具,无法进行重复研究,另一方面所构建的模型的拟合度还不太理想。本文将影响婚姻质量的个人资源条件归纳为3个层次(生理、心理和社会)共12个变量,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婚姻质量及其影响因素的分析模型研究。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按照我国行政区的划分和城乡比例分层取样,我们选取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000对夫妻进行评定,经人工和计算机的资料整理,收回有效问卷2732套,有效率为91.10%。

研究工具包括两部分:(1)婚姻主观感受量表(MPS)。该量表包括总分和3个因子分(3个因子指夫妻互动、家庭关系和夫妻冲突)。常模样本来自全国28个省的3350对夫妻,常模均数为64.93±17.12。(2)自编问卷。首先确定了影响婚姻质量的三个层次(生理、心理和社会)共12个变量,然后将12个变量分解为104个题目,形成最终的问卷。

因素模型

因素模型 杨长汉1 证券资产价格的决定因素是多种多样的,西方学者在研究中采取了多种多样的方法去探讨证券价格的决定因素。最主要的两种模型就是单因素模型和多因素模型。 一、单因素模型(Single-Index Model) 夏普(William Sharp)于1963年建立了单因素模型2。单因素模型是指证劵价格的影响因素只有一个,而如果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因素,则称为多因素模型。单因素模型的基本思想是:当市场指数上升时,市场中大部分证券资产的价格就会上涨;相反,当市场指数下降时,市场中大部分证券资产的价格就会下降。 单因素模型中有以下两个基本假设条件: 第一,证券的风险分为系统性风险和非系统性风险,而这里所讲的因素仅指系统性风险。 第二,一个证券的非系统性风险与其他证券的非系统性风险之间的相关系数为零,两种证券之间的相关性仅取决于共同的市场因素。 在单因素模型中,主要有两个基本因素会造成证券收益率的波动:一是宏观经济环境因素,比如GDP 增长率、利率、通货膨胀率等,这些因素的变化会引起证券市场中所有证券收益率的变化,相对于市场中的系统性风险;二是微观因素的影响,如公司的财务状况、公司的经营状况以及突发事件等,这些因素的变化只会引起个别证券收益率的变化,相当于市场中的非系统性风险,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投资组合进行分散。 我们以股票的收益率和股价指数的收益率为例,可以得到如下单因素模型公式: it it i mt it r A R βξ=++ 这一公式揭示了股票的收益率与市场指数收益率之间的关系。其中,it r 为t 时期证券i 的收益率,mt R 为t 时期市场指数的收益率,i β为斜率,表明股票收益率波动对市场指数波动的反应程度,代表两者的相关关系,it A 是截距项,反映市场指数为零时股票收益率的大 1 文章出处:《中国企业年金投资运营研究》 杨长汉 著 杨长汉,笔名杨老金。师从著名金融证券学者贺强教授,中央财经大学MBA 教育中心教师、金融学博士。中央财经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研究员、中央财经大学银行业研究中心研究员。 2Sharp, W.,1966,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Journal of Business,(39),119-138.

Olson婚姻质量问卷

Olson婚姻质量问卷 (一)、量表编制的理论基础与功能 作为影响人类心身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婚姻质量已经日益受到社会大众的重视。 已有的众多研究表明,婚姻幸福与否受多因素影响,它主要源于三个方面: 1、个体因素,包括文化背景、价值观、对婚姻的期望、在婚姻中承担的义务、个性等。 2、婚际因素,包括夫妻间权力与角色的分配、夫妻间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与能力、性生活等。 3、外界因素,包括经济状态、与子女、父母的关系、与亲人、朋友的关系等。 因此,推荐大家使用一种从多维角度能准确判别某婚姻是否幸福,能测出是否婚姻不幸福,能了解婚姻幸福原因的测评工具。OLSON婚姻质量问卷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Olson

教授等1981年在已有较好信、效度的“婚前预测问卷(PREPARE)”(Olson,1970)的基础上编制的问卷。目前,它主要用于婚姻咨询工作中,用以判断婚姻的满意程度、识别婚姻的冲突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婚姻治疗的效果观察。 (二)Olson婚姻质量问卷 该问卷是了解您的婚姻状态的。虽然不能预测你的婚姻是否成功,但可以发现婚姻中可能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得到婚姻咨询师的指导。希望您如实填写,不要征求他人的意见,独立完成。请注意,条目中的“我们”,均是指你和你的配偶。 1.夫妻双方都喜欢同一类的社会活动。 2.向配偶表达我真实的感受是非常容易的。 3.对我所受到的有关宗教信仰的教育,我很难全盘接受,。 4.为了尽早结束争吵,我常立即让步。 5.在我们家里,父亲与孩子呆在一起所花的时间不够。

6.当夫妻之间出现矛盾时,我的配偶长沉默不语。 7.亲友中的一些人使我们的婚姻变得紧张。 8.我的配偶过于挑剔和经常持否定的观点。 9.我完全满意配偶对我的感情。 10.我和配偶就如何采取最佳方法解决矛盾常常意见不一。 11.我认为夫妻双方对信仰应有相同的理解。 12.我认为女性主要应待在家里。 13.有时,我对配偶的脾气很在意。 14.我不喜欢配偶的性格和个人习惯。

我国婚姻质量研究成果和启示

婚姻质量:我国学者研究成果及其启示 钟欣诗 (广东培正学院人文基础部,广东广州510830) 摘要:本文对近十年来国内学者对婚姻质量的研究进行回顾,归纳了婚姻质量的定义、婚姻质量的测量、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以及特定群体的婚姻质量研究等等。总结了研究得到的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和从我国学者研究成果中得到的启示。 关键词:婚姻质量研究成果启示 一、婚姻质量的定义 关于婚姻质量这一词,最早是1929年美国社会学者Hamilton提出“婚姻调适”这一词,后来Klein在1973年提议采用“婚姻质量”取代“婚姻调适”这一概念。中国学者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涉及这个问题的研究。 国外和国内分别对婚姻质量有不同的定义。 国外对婚姻质量的研究主要分为个人感觉(individual feelings)学派和婚姻调适学派两种。第一种,个人感觉学派认为,婚姻质量是一个主观概念,它主要表示已婚者对自己婚姻的感性认知和体会,指当事人对配偶及婚姻关系的态度和看法。而第二种,调适学派则强调婚姻质量的客观性,认为它是夫妻之间关系的结构特征或这种特征的具体存在和统计表现。[1] 国内学术界关于婚姻质量的定义上持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把婚姻质量视为一个总括性的指标;另一种则是把它看成是一个混合性的概念。持混合性看法

的学者认为,婚姻质量犹如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它涵盖了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夫妻的感情生活、物质生活、余暇生活、性生活及其双方的凝聚力等方面。从概括性角度进行研究的学者则是把婚姻质量这个气球放完气,仅剩下一个空壳,认为对婚姻关系的描述和对婚姻关系的评估不能混为一谈,婚姻质量的定义主要侧重于已婚夫妇对自己婚姻关系的总体性的、综合性的评价。[2] 二、婚姻质量的测量 中国学者在研究婚姻质量这样课题时,很多都运用外国现成的量表,部分学者会自编量表或改编量表来做研究。 贾黎斋在婚姻态度量表(MAS)的编制及其与婚姻质量关系的研究中,自编了婚姻态度量表(MAS),信度与效度检验中,使用14个项目的初步量表对全国1450名已婚者(成对夫妻)进行测评,总量表内部一致性检验,其系数为0. 860( p< 0. 001),婚姻准备态度因子系数为0.859(p < 0.001),家庭关系态度因子系数为0.773(p< 0.001),婚姻控制态度因子系数为0.690(p< 0.001)。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婚姻态度量表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3] 其问题如表1所示:

人格、婚姻质量对女性抑郁的影响

目次 目次 引言 (1) 第1章临床研究 (3) 1.1 对象与方法 (3) 1.1.1 研究对象 (3) 1.1.2研究方法 (4) 1.1.3 质量控制 (6) 1.2 结果 (7) 1.2.1一般情况 (7) 1.2.2研究组与对照组人口学变量的比较 (7) 1.2.3研究组与对照组EPQ-RSC各维度、婚姻质量及SDS得分比较 (7) 1.2.4女性抑郁症患者EPQ-RSC各维度、婚姻质量与SDS得分之间相 关分析 (8) 1.2.5女性抑郁症患者不同人口学变量SDS得分的比较 (10) 1.2.6人格的调节作用分析 (10) 1.3 讨论 (12) 1.3.1关于研究对象和调查工具的选择 (12) 1.3.2人格对女性抑郁的影响 (13) 1.3.3婚姻质量对女性抑郁的影响 (14) 1.3.4人格在婚姻质量与女性抑郁间的调节作用 (15) 1.3.5其它影响因素 (16) 1.3.6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方向 (17) 1.4 小结 (17) 参考文献 (17) 第2章综述 (22) 2.1人格特质与女性抑郁 (22) 2.2 婚姻质量与女性抑郁 (23) 2.3 生活事件与女性抑郁 (24) 2.4 社会支持与女性抑郁 (25)

华北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5 社会经济地位与女性抑郁 (25) 2.6 认知与女性抑郁 (26) 2.7 研究展望 (27) 参考文献 (27) 结论 (31) 附录A 人口学变量调查表 (32) 附录B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 (33) 附录C Locke-Wallance婚姻调适测定量表 (35) 附录D 自评抑郁量表(SDS) (36) 附录E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24项版) (37) 致谢 (41) 导师简介 (42) 作者简介 (43) 学位论文数据集 (44)

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doc 6页)

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doc 6页)

Olson婚姻质问卷(ENRICH) 量表编制的理论基础与功能: 作为影响人类心身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婚姻质量已日益受到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视。已有的众多研究表明,婚姻幸福与否受多维因素影响,它主要源于三个方面:①个体因素,包括文化背景、价值观、对婚姻的期望、在婚姻中承担的义务、个性等。②婚际因素,包括夫妻间权力与角色的分配、夫妻间交流、夫妻间解决冲突的方式与能力、性生活等。③外界因素,包括经济状态、与子女、父母的关系、与亲、友的关系等。因此,研究者们都试图制订一个从多维角度能准确判别某婚姻是否幸福,能测出婚姻不幸福的症结,能了解婚姻幸福原因的测评工具。据此,美国明尼苏达大学Olson教授等于1981年将已有较好信、效度的“婚前预测问卷(PREPARE)”(Olson,1970)作为基础,编制了本问卷,当时,主要是用于寻求婚姻咨询者的诊断问卷。 Olson通过美国全国性大样本测试,该问卷条目内部一致性平均相关系数为0.74,重测信度

为0.87(样本1344名)Cil。其判别婚姻满意与不满意的准确性(判别效度)为85-90%(样本数7261名受试)阁。与其它婚姻问卷相比,它的信、效度检验具有样本量大,控制了背景因素干扰,多维度,夫妇双方评估等特点。目前,它主要用于婚姻咨询工作中,用以判断婚姻的满意程度,识别婚姻的冲突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婚姻治疗和效果观察。 使用方法: ENRICH共包含124个条目(见附表)。内容包括过份理想化、婚姻满意度、性格相融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经济安排、业余活动、性生活、子女和婚姻、与亲友的关系、角色平等性及信仰一致性共12个因子。 每一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具体说明如下: 1.确实是这样 2.可能是这样 3.不同意也不反对 4.可能不是这样 5.确实不是这样。

婚姻质量

婚姻质量:我国学者研究成果及其启示一、婚姻质量的定义 关于婚姻质量这一词,最早是1929年美国社会学者Hamilton提出“婚姻调适”这一词,后来Klein在1973年提议采用“婚姻质量”取代“婚姻调适”这一概念。中国学者是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涉及这个问题的研究。 国外和国内分别对婚姻质量有不同的定义。 国外对婚姻质量的研究主要分为个人感觉(individual feelings)学派和婚姻调适学派两种。第一种,个人感觉学派认为,婚姻质量是一个主观概念,它主要表示已婚者对自己婚姻的感性认知和体会,指当事人对配偶及婚姻关系的态度和看法。而第二种,调适学派则强调婚姻质量的客观性,认为它是夫妻之间关系的结构特征或这种特征的具体存在和统计表现。[1] 国内学术界关于婚姻质量的定义上持两种不同的看法:一种是把婚姻质量视为一个总括性的指标;另一种则是把它看成是一个混合性的概念。持混合性看法的学者认为,婚姻质量犹如一个充满气的气球,它涵盖了婚姻生活的各个方面。如夫妻的感情生活、物质生活、余暇生活、性生活及其双方的凝聚力等方面。从概括性角度进行研究的学者则是把婚姻质量这个气球放完气,仅剩下一个空壳,认为对婚姻关系的描述和对婚姻关系的评估不能混为一谈,婚姻质量的定义主要侧重于已婚夫妇对自己婚姻关系的总体性的、综合性的评价。[2] 二、婚姻质量的测量 中国学者在研究婚姻质量这样课题时,很多都运用外国现成的量表,部分学者会自编量表或改编量表来做研究。 贾黎斋在婚姻态度量表(MAS)的编制及其与婚姻质量关系的研究中,自编了婚姻态度量表(MAS),信度与效度检验中,使用14个项目的初步量表对全国1450名已婚者(成对夫妻)进行测评,总量表内部一致性检验,其系数为0. 860( p< 0. 001),婚姻准备态度因子系数为0.859(p < 0.001),家庭关系态度因子系数为0.773(p< 0.001),婚姻控制态度因子系数为0.690(p< 0.001)。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婚姻态度量表具有较好的构想效度。[3]

婚姻态度量表(MAS)的编制及其与婚姻质量关系的研究

婚姻态度量表(MAS)的编制及其与婚姻质量关系的研究 一、引言 态度(Ardmde)是个体对特定社会客体以一定方式作出反应时所持有的稳定的、评价性的内部心理倾向。态度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重要内容。态度作为一种心理倾向或准备状态对行为有多大的预测呢?在其他领域,在控制其他变量时找到了态度与行为的关系。如Upmeyer等人认为行为是潜在的态度的表达,因此态度和行为的关系非常紧密。但是,在婚姻的研究中很少看到有关婚姻态度与婚姻质量的研究,大量的研究是从对婚姻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的考察,如个人资源和人口特征(性别、年龄、职业等)、家庭结构特征、婚前因素、双方同质性、夫妻资源的分化、男女角色的性别差异、性意识和互动模式(对性高潮的知晓度等)、配偶替代意识;配偶理解程度;性格和追求不同、长期分居、有外遇、感情基础差、缺乏信任感、只考虑自己、不尽家庭责任、家庭矛盾与家庭暴力等。 采用实证的方法探讨婚姻态度与婚姻质量的关系,就必须使用标准化的婚姻态度测评工具。因此,本文尝试通过编制婚姻态度问卷,以此为研究工具来探讨婚姻态度与婚姻质量的关系,探讨婚姻态度与婚姻行为的一致程度,为美满婚姻模型理论的实证研究提供具体的数据。 二、研究对象与方法 1、婚姻态度量表的编制策略。根据对已婚者的访谈结果和记录,将婚姻态度概括为婚姻准备、对双方家庭的态度和控制婚姻的能力等三个方面,然后参考“婚姻心理控制源”量表的题目及自编题目,要求当事人对婚姻态度作出评价,评价主要包括自信能做一个好丈夫或好妻子、认为应极力帮助对方家庭需要、夫妻的努力能解决婚姻中的大多数冲突等内容,评价结果与访谈结果基本一致。根据以上编制思想和量表编制的策略,研究者通过开放性问卷对2150位不同年龄已婚者进行调查,采集到了35个项目,采用专家分析法。淘汰了18个项目,保留了17个项目作为量表研究和编制的基础。每一个项目为7级评分,7为“完全符合”,1为“完全不符合”。 2、研究对象。研究者选取了全国28个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3000对夫妻进行了评定,收回问卷5830份,收回率为97.16%。有效问卷5464,有效率为91.07%。其中,男性2732人,占50%;女性2732人,占50%,即成对夫妻为

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

基于因子分析模型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因素分 析 摘要:由于目前对居民消费价格变动原因的分析指标很多,且指标体系中各指标之间存在着多重共线性,从而影响了分析模型的稳定性,使所得模型中出现了不符合经济学原理的现象。本文采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以2010年居民消费物价水平为例,建立了关于居民消费价格分类指数变动的因子分析模型,研究发现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主要因素为食品、衣着和家用设备等生活必需品的价格水平,其次为健身等娱乐设施价格和房价水平。 关键词:消费价格指数;影响因素;因子分析 一、研究背景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和逐步完善,我国经济总量和综合实力迅速上升,居民的生活水平显着提高,经济和社会都有了较大的发展。相对于过去而言,居民食品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在逐渐下降,而在文化娱乐等方面的消费支出比重越来越大。国家发改委在全国物价局长会议上指出,明年要围绕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主线,积极稳妥地推进价格改革,切实改进价格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同时由于影响价格变动的因素日益复杂,价格异常波动的可能性增加。分析影响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主要影响因素,改进价格监管,保持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有着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产业政策的制定和宏观经济的调控提供了参考。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是反映与居民生活有关的产品及劳务价格统计出来的物价变动指标,通常作为观察通货膨胀水平的重要指标,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出我国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本文通过对2010年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变化进行因子分析,从而确定出影响全国居民消费物价水平和消费结构变化的主导因素。 二、因子分析模型的建立 因子分析最初是由英国心理学家C.Spearman提出的,是多元统计分析的一个重要分支,其主要目的是浓缩数据。通过对诸多变量的相关性研究,来表示原来变量的主要信息。假设有n个样本,对于多指标问题X=(X1,X2,...Xk),形成的背景原因是多种多样的,其中共同原因称为公共因子,假设用Fj表示,它们之间是两两正交的;每一个分量Xi又有其特定的原因,称为特殊因子,假设用ei表示,其两两之间互不相关,且只对相应的Xi起作用。同时,F与e相互独立。于是因子分析的数学模型可表示为: Fi叫做公共因子(也称主因子),它们是在各个原观测变量的表达式中都共同出现的因子,是相互独立的不可观测的理论变量。

OLSON婚姻质量问卷

OLSON婚姻质量问卷 姓名_________ 性别____ 年龄____ 以下的问题是了解您的婚姻状态的,它可以发现您婚姻中可能存在和需要指导的问题,有助于得到专家的解决,希望您能如实填写,不用征求他人的意见,独立完成。请注意,题目中的“我们”均是指您和您的配偶,现在开始吧!(1、确实这样2、可能这样3、不同意不反对4、可能不是这样5、确实不是这样) 1.夫妻双方都喜爱同一类的社会活动 2.向配偶表达我真实的感受是非常容易的 3.对我所受到的有关宗教信仰的教育,我很难全盘接受 4.为了尽早结束争吵,我常立即让步 5.在我们家里,父亲和孩子呆在一起所花的时间不够 6.当夫妻间出现矛盾时,我的配偶常沉默不语 7.亲友中一些人使我们的婚姻变得紧张 8.我的配偶过于挑剔或经常持否定的观点 9.我完全满意配偶对我的感情 10.我和配偶就如何采取最佳方法解决矛盾常常意见不一 11.我认为夫妻双方对宗教应有相同的理解 12.我认为妇女主要应呆在家里 13.有时,我对配偶的脾气很在意 14.我不喜欢配偶的性格和个人习惯 15.为了使性关系保持乐趣,我们尝试找一些新的方法 16.有时,我希望配偶别乱花钱 17.我的配偶似乎缺少时间与精力与我一起娱乐 18.我宁愿做别的任何事情,也不愿独自呆一个晚上 19.我非常满意夫妻双方在婚姻中承担的责任 20.我和配偶对怎样花钱总是意见一致 21.我很满意我们对抚养子女的责任分工 22.共同的信仰有助于我们的关系发展 23.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工作,丈夫应该与妻子承担同样多的家务劳动 24.有时,我对配偶显得不愉快和孤僻感到担心 25.我担心配偶可能在性方面对我不感兴趣 26.我们很难在经济安排上作出决定 27.我们为亲友花费的时间很恰当 28.对配偶兴趣或爱好过少,我很在意 29.除非经济上需要,我的妻子不应外出工作 30.我配偶抽烟和/或饮酒成问题 31.与配偶参加社交活动,我很少感到压力 32.我不满意夫妻间的交流,我的配偶并不理解我 33.对于我们家怎样和在何处度假,我总是觉得满意 34.我们夫妻间完全相互理解

Olson婚姻质量调查问卷(doc-6页)(精美版)

Olson婚姻质问卷(ENRICH) 量表编制的理论基础与功能: 作为影响人类心身健康与生活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婚姻质量已日益受到心理卫生工作的重视。已有的众多研究表明,婚姻幸福与否受多维因素影响,它主要源于三个方面:①个体因素,包括文化背景、价值观、对婚姻的期望、在婚姻中承担的义务、个性等。②婚际因素,包括夫妻间权力与角色的分配、夫妻间交流、夫妻间解决冲突的方式与能力、性生活等。 ③外界因素,包括经济状态、与子女、父母的关系、与亲、友的关系等。因此,研究者们都试图制订一个从多维角度能准确判别某婚姻是否幸福,能测出婚姻不幸福的症结,能了解婚姻幸福原因的测评工具。据此,美国明尼苏达大学Olson教授等于1981年将已有较好信、效度的“婚前预测问卷(PREPARE)”(Olson,1970)作为基础,编制了本问卷,当时,主要是用于寻求婚姻咨询者的诊断问卷。 Olson通过美国全国性大样本测试,该问卷条目内部一致性平均相关系数为,重测信度为(样本1344名)Cil。其判别婚姻满意与不满意的准确性(判别效度)为85-90%(样本数7261名受试)阁。与其它婚姻问卷相比,它的信、效度检验具有样本量大,控制了背景因素干扰,多维度,夫妇双方评估等特点。目前,它主要用于婚姻咨询工作中,用以判断婚姻的满意程度,识别婚姻的冲突所在,以便有针对性地开展婚姻治疗和效果观察。 使用方法: ENRICH共包含124个条目(见附表)。内容包括过份理想化、婚姻满意度、性格相融性、夫妻交流、解决冲突的方式、经济安排、业余活动、性生活、子女和婚姻、与亲友的关系、角色平等性及信仰一致性共12个因子。 每一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具体说明如下: 1.确实是这样 ; 2.可能是这样 3.不同意也不反对 4.可能不是这样 5.确实不是这样。 如果其条目为“负性”,如32条:“我对夫妻间的交流不满意,我的配偶并不了解我”,该项则从“确实是这样”到“确实不是这样”1-5分计分。如果某条目为“正性”,如36条:“我对夫妻间解决冲突和作决定的方式很满意”,则从“确实是这样”到“确实不是这样”5-1分计分,依此类推。 “负性”条目有:3,4,5,6,7,8,10,12,13,14,16,17,18,24,25,26,28,29、30、37、40、43、44、47一49、52一57、59、61、63、64、66、69一75、77一79、81、84一88、90、92一100、101、105、106、110-112、115、117、118、123。 其余为“正性”条目。 应注意,此问卷为自评量表。在工作人员交待清楚评分方法后,应让受试作出独立评定。对于文化程度低的自评者,可由工作人员逐项念给他听,并以中性的、不带任何暗示和偏向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论文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论文 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物业服务质量研究摘要:随着物业服务行业的迅猛发展,服务投诉不断增多,顾客满意度徘徊不前,制约了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本文通过探讨将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应用于物业服务行业,提出了改善物业服务质量的途径与措施,对物业服务企业具有一定的借鉴指导意义。 关键词: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物业服务质量 一、服务质量差距模型的基本内容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见图1 )是美国学者Parasuraman、Zeihaml 和Berry(PZB)于1988年提出,主要用于分析服务质量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帮助管理者改进服务质量,受到理论界高度重视,同时在许多服务领域广泛应用,效果显著。 该模型核心是顾客差距,即顾客期望与感知的服务之间的差距。顾客期望服务是顾客过去的经历、个人需求及口碑传播共同作用的结果,还受到服务企业营销传播活动的影响。顾客感知服务是服务企业一系列内部决策和活动的结果,即管理层依据自己对顾客期望的理解,作出服务质量承诺,并在组织内部按照一定标准或规则传送,到达顾客参与阶段,就形成了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该模型在揭示质量问题产生根源的基础上提出了分析和控制服务质量的步骤。服务企业利用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将繁杂的质量管理工作简化为跟踪、调整5

个差距,就可以达到改善服务质量的目的。 二、服务质量差距分析 1.管理者认识的差距(差距1) 差距1表明,管理者对顾客期望的服务质量理解不够准确。 1)来自市场调研和需求分析的信息不准确。 改进方法:进行市场研究,接近顾客,获取顾客真实需求。 2)组织内部缺少向上的沟通。 改进方法:精减管理层级,实施扁平化管理,使信息在组织内部迅速传递。 3)没有实施关系营销。 改进方法:充分利用顾客资料,建立融洽顾客关系。 2.质量标准差距(差距2) 差距2表明,服务企业制定的服务标准与管理层认知的顾客服务预期不一致。 1)服务设计缺陷,计划过程不充分,组织无明确目标。 2)没有顾客定义的标准,缺乏以顾客需求为目标的过程管理。 3)服务质量计划没有得到管理层充分支持。 差距1的大小决定计划的成功与否,差距2的大小受到差距1的影响。理想的做法是,质量设计和标准同时得到生产者和管理者的共识,并具有一定的柔性,使得在应急情况下可以采取灵活措施。 3.服务交易差距(差距3)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服务质量差距模型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初~美国营销学家帕拉休拉曼、赞瑟姆和贝利等人提出的,5GAP模型是专门用来分析质量问题的根源。 顾客差距,差距5,即顾客期望与顾客感知的服务之间的差距——这是差距模型的核心。要弥合这一差距~就要对以下四个差距进行弥合: 差距1——不了解顾客的期望, 差距2——未选择正确的服务设计和标准, 差距3——未按标准提供服务, 差距4——服务传递与对外承诺不相匹配。

服务质量差距越大~顾客对企业的服务质量就越不满意~因此~差距分析可以作为复杂的服务过程控制的起点~为改善服务质量提供依据。因此~近20年来~服务质量差距研究便成了学者们关注的焦点。自从PZB等人提出五差距模型至今~该模型在酒店服务质量研究领域不断地被完善和扩展。这些扩展研究基本上都是围绕着顾客、各级管理者和一线员工三个层面、采用定性或定量两种研究方法展开的。五个差距以及它们造成的结果和产生的原因分述如下:

一、管理者认识的差距,差距1, 这个差距指管理者对期望质量的感觉不明确。产生的原因有: A、对市场研究和需求分析的信息不准确, B、对期望的解释信息不准确, C、没有需求分析, D、从企业与顾客联系的层次向管理者传递的信息失真或丧失, E、臃肿的组织层次阻碍或改变了在顾客联系中所产生的信息。 治疗措施各不相同。如果问题是由管理引起~显然不是改变管理~就是改变对服务竞争特点的认识。不过后者一般更合适一些。因为正常情况下没有竞争也就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管理者一旦缺乏对服务竞争本质和需求的理解~则会导致严重的后果。 二、质量标准差距,差距2, 这一差距指服务质量标准与管理者对质量期望的认识不一致。原因如下: A、计划失误或计划过程不够充分, B、计划管理混乱, C、组织无明确目标, D、服务质量的计划得不到最高管理层的支持。 第一个差距的大小决定计划的成功与否。但是~即使在顾客期望的信息充分和正确的情况下~质量标准的实施计划也会失败。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最高管理层没有保证服务质量的实现。质量没有被赋予最高优先权。治疗的措施自然是改变优先权的排列。今天~在服务竞争中~顾客感知的服务质量是成功的关键因素~因此在管理清单上把质量排在前列是非常必要的。总之~服务生产者和管理者对服务质量达成共识~缩小质量标准差距~远要比任何严格的目标和计划过程重要得多。 三、服务交易差距,差距3,

中国婚姻状况调查简析

中国婚姻状况调查简析 提要日前公布的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办理了离婚登记,较去年同期增长17.1%,平均每天有5000多个家庭解体。中国离婚率已连续7年递增。“式离婚”成为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现象。国外媒体甚至创造新词“我一代”,分析这个曾号称世界婚姻最稳定的国家离婚率走高的原因…[我来说两句] 一向崇尚“家和万事兴”的古老中国,正遭遇婚姻动荡的冲击。日前公布的全国民政事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我国共有46.5万对夫妻了“中国式离婚”成为一个令世人关注的现象。国外媒体甚至创造新词“我一代”,分析这个曾号称世界婚姻最稳定的国家离婚率走高的原因。中国人的婚姻怎么了?在社会转型期的今天,我们该如何经营维护健康、文明、幸福、 安全的婚姻家庭?①社会转型期的婚姻震荡22—35岁人群是离婚主力军,36—50岁年龄段是结婚平稳期,50岁以上人群离婚率上扬今年29岁的唐娜,2年前结婚,一年后分手。“婚后我才发现找错了人。婚前,他勇于担当的优点,婚后变成了独断专行;婚前,他善交异性朋友,以为他有"女人缘",谁知婚后半年他便你不再彼此凑合了。”年逾50的项先生叹道:“结婚近20年,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啊!”北京宏健律师事务所律师郑文旭说,他代理的离婚起诉案中,中老年人约占三成。“随着社会转型、社会环境变化对婚姻家庭发起的挑战,"新离婚时代"来临。”中国社科院研究员、中国婚姻家庭研究会专家委员会主任陈一筠说,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婚姻从前30年的超稳定后30

统计数据显示,从上世纪70年代末开始,我国离婚人数和离婚率持续上升,近5年来增速明显,增幅高达7.65%。去年,全国120多万对夫妻喜结连理的同时,196万多对夫妇劳燕分飞。目前,北京、上海的离婚率已超过1/3。从年龄结构看,22岁—35岁人群是离婚主力军,36岁—50岁婚姻相对平稳,50岁以上离婚率迅速上扬;从教育背景看,学历高低与离婚率高低成反比,学历越低,离婚率越高,学历越高,离婚率越低。趋势,发生了与西方国家趋同的现象。”陈一筠介绍,婚姻家庭大规模的。

婚姻质量婚姻稳定的主要预测指标

婚姻质量婚姻稳定的主要 预测指标 7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离婚率持续上升。据国家统计局的统计,离婚数从1979年的31.9万对递增到2000年的121.3万对,粗离婚率也从1979年的0.33‰上升到2000年的0.96‰(注:根据1993年民政部计划财务司编《民政统计历史资料汇编》和《中国统计年鉴》,中国统计出版社2001年版提供的有关资料计算。),约增加了3倍。但国内现有的离婚研究大多只停留在宏观的概念化或定性论述上,较少定量分析和检验,尤其缺乏对微观家庭的婚姻稳定性及其影响机制的定量研究,仅有的个别研究也没有把婚姻质量列入它们的分析框架,以致微观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过高地估计了其他并非主要的影响因素的作用。 本研究将在我们近期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前人研究的系统融合,提出一个更为完善的分析框架,从理论层面进一步深化对婚姻稳定性的分析。 一、理论背景和假设

(一)婚姻质量作为预测变量 虽然国内以往的离婚研究很少把婚姻质量作为一个影响变量,但婚姻质量与婚姻离散之间的因果关系却是显而易见的(White,1990)。Lewis和Spanier(1979)是首次把婚姻质量和婚姻稳定性联系起来进行分析的学者,他们相信,婚姻质量和稳定性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即婚姻质量越高,婚姻的稳定性越好。之后的一些经验研究支持了他们的观点。Udry(1981)通过对都市已婚白人的调查分析,发现妻子的婚姻幸福感是婚姻变动的最重要的预测变量。Booth等(1986)的研究结果进一步证实,与婚姻较幸福的当事人相比,低幸福感的夫妇在今后3年离婚的可能性大约会高出4至5倍。然而,需要指出的是,婚姻质量对婚姻稳定性的影响程度在不同文化背景地区关非相同。Lewis和Spanier(1979)认为“不能离婚的文化规范,如来自家庭、朋友和教会的压力等,会提升婚姻质量影响的水平,以致于保证婚姻关系的延续或婚姻的稳定”。而事实上,外在的压力不是强化而是削弱了婚姻质量对夫妻关系稳定的制约作用(SchummandBugaighis,1985;ThomasandKleber,1981)。 从中国的国情而言,由于城市和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社会文化规范存在相当大的地域差异,婚姻主体的生活质量、

我国股市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我国股市影响因素模型分析 摘要:2007年3月18日,央行继1993年以来第6次提高人民币利率,这次加息后,我国的股市不但没有下跌,反而一路上扬,似乎与理论相背。对此现象本文对股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做了影响股市的多因素模型。通过模型分析,本文认为要维持我国证券市场持续、稳定、健康地发展,一定要完善我国的外汇市场和资本市场,为证券市场提供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 关键词:市场流动性过剩;人民币升值;加息 我国资本市场有其特殊的运行机制,为使资本市场与国际接轨,我国已经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2005年开始的股权分置改革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完成;同年7月,我国也已进行了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由以前的固定汇率制度到现在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再看我国股市的发展状况,从2006年以来,我国沉迷了多年的股市进入了一个大牛市,即使2007年3月18日的人民币利率的提高也没有影响到股市的上涨。以下笔者就想对我国的股市做一下研究分析。 从理论上来说,利率上升时,股票价格下降;利率下降时,股票价格上升。利率是影响股票价格的重要因素。福建师范大学经济学院夏春光在《我国股市波动的利率效应》一文中,从实证研究角度,收集了上海综合股票指数从1991年4月到2002年2月的波动情况。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从利率调整的短期股市效应看,股市对升息的反应更为敏感,同时降息的股市效应有逐渐增强的趋势;不同时期的利率调整,对股市的中长期波动影响存在极大的差异;调息前股指的运行态势,深刻影响着利率效应的发挥。一般而言,升息属利空因素,会促使股指下跌;降息属利多因素,可使股指上升。而从1993年5月以来的第六次加息,我国的股市不但没有下跌,反而一路上扬,在随后的交易日更是连续上涨。出于多方面原因所采取的加息政策,它对股市的影响并不像我们想的那样简单,第六次加息甚至与理论结果相反。这并不能说明理论不正确,而是股票市场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本文把这些因素归为以下几类。 一、股市的影响因素 (一)市场流动性过剩 流动性过剩,简单地说,就是一个经济体中的货币(一般指广义货币,即现金加银行存款)存量超出了正常经济运行所需要的水平。从种种指标来看,中国的流动性过剩的确存在。从最常用的衡量流动性的指标M2(广义货币)与GDP

农村婚嫁状况调查报告-范文资料

农村婚嫁状况调查报告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在一系列惠民政策的扶持下,我市农民收入逐年增多,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得到很大改善,但高额的婚嫁费用水涨船高、愈演愈烈,已经成为许多家庭的重负。 二、存在的问题 高额婚嫁花费和节节攀升的彩礼与新农村建设进程是不相协调的,已经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的改善和社会风气的好转带来了严重的影响。 2.不良婚俗蔓延,不利于农村的和谐与稳定。高额的彩礼使原本纯洁的婚姻关系带上了“铜臭”的气息和买卖的性质,使爱情因金钱而异化。个别女方认为彩礼要了是自己的,不管男方是否有能力,就是要。男方则东借西凑,甚至因“抬”钱而负债累累。高额的彩礼已成为婚姻的“绊脚石”,结不起婚的男青年,往往会迁怒于父母的无能;有的成为婚后产生矛盾的诱因,引发家庭不和,因彩礼问题引发的纠纷时有发生,严重地影响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3.婚嫁攀比现象腐化农村社会风气。在农村,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了,实施计划生育政策后,农家孩子少了,子女的婚事是农民一生中最奢华的消费。许多家庭不顾及经济能力,“宁可受罪也要面子”,助长了婚事大办,送彩礼等讲排场、铺张浪费、互相攀比的不良风气。问卷调查结果表明,82.3%的农民认为同村存在

婚嫁彩礼攀比现象,78.5%的农民认为婚嫁彩礼额度高是因为面子问题。此外,索要彩礼陋习的盛行,使部分年轻人养成“挤榨”父母,不劳而获,贪图享受的不良习气,已然成为新农村建设的一颗“毒瘤”。 4.男青年婚后,父母生活举步维艰。调查中了解到,大部分男青年父母在儿子结婚后,靠仅剩的少量耕地维持生活,还要偿还所欠债务,身体好的大都在农闲时外出打工,生活质量、幸福指数明显低于以往。有的老人将住房腾给儿子而借住亲属家,或搭建泥草居住,有的甚至连水电费都拿不出。黄泥河镇一位村妇代会主任说,有些年青人简直不可理喻,婚后小两口生活滋润、有存款,而所欠债务却由父母偿还,老人的生活来源只靠少量的土地和外出打工,何时能还清?何时能过上好日子?老少两辈的生活差距太悬殊了。 三、几点建议 根据调查情况,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宣传教育,倡导文明婚嫁。高额的婚嫁费用严重影响婚后生活和家庭和谐,开展具有针对性和有影响力的宣传教育活动势在必行。建议由党委宣传部门牵头,发挥各类媒体的宣传督导作用,在乡镇村屯开展“反对大操大办,倡导婚事新风”的主题教育活动,揭露和曝光反面典型,广泛宣传文明节俭婚事的新风;市文明办和妇联通过组织开展农村“十星级文明户”、“文明信用户”以及婚姻简办评比等活动,积极倡导文明健康的婚姻家庭

【精选方案】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分析

内容摘要:有关消费者行为的研究正越来越受到学者的重视。本文试图通过对影响消费者行为因素的有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探明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从而对消费者行为的一般和本土化研究产生裨益。本文认为,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研究正从单独研究消费者的理性行为,转向研究消费者的感性行为和消费者与环境的互动行为。 关键词: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模型,解构与前瞻 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的理论模型分析 (一)Del Hawkins理论模型 Del Hawkins理论模型强调了消费者行为是一个在一定情景下的决策过程:“认识问题—搜集信息—评价选择—店铺选择与购买—购后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消费者主要受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的影响。这两大类因素的作用机理表现为,通过影响消费者的自我概念和生活方式从而使消费者产生需要和欲望,进而发生与此相对应的决策行为。而这两类因素的影响效果大小则会受消费者行为的体验结果以及两类因素的互相作用的影响。 (二)Roger Blackwell理论模型 Blackwell构建两个理论模型,但是,这两个模型在内容及其作用上存在一定差异。 第一个模型是一个简化了的消费者行为模型。该模型把消费者行为描述成获取、消费和处置三个连贯的阶段所组成的过程,而且还对这三个阶段的决策问题具体化。在这个过程里,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也是两大类,但与Del Hawkins 观点不同的是,Roger Blackwell把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统一归类为“消费者影响”因素,而把外部因素中的营销影响因素特别加以强调,命其为“组织影响”因素。“组织影响”因素与“消费者影响”因素共同组成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两大类因素。 第二个模型是对第一个模型的具体化。这个模型把消费者行为的获取、消费和处置过程进一步扩展为包含七个阶段的消费者决策过程。把原来的“组织影响”因素浓缩成一个产生效果的“激励”因素,把原来的“消费者影响”因素细分为“环境影响”因素、“个人差异”因素和“心理过程”因素。 (三)Frank Kardes理论模型 Frank Kardes的理论模型比较简单。他把消费者行为理解成情感反应、认知反应和行为反应过程。这些反应是由相关变量引起的,这些变量有个人变量、环境变量、人与环境互动变量等。 (四)John Mowen 理论模型

(完整版)Olson婚姻质量量表

OLSON婚姻质量问卷 (ENRICH) 指导语: 该问卷是了解你的婚姻状态的。虽然它不能预测你的婚姻是否成功,但可以发现婚姻中可能存在和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助于得到专家的指导。希望你如实填写,不要征求他人的意见,独立完成。请注意,条目中的“我们”,均是指你和你的配偶* 每一个条目均采用5级评分制,具体标准如下: 1分,确定是这样 2分,可能是这样 3分,不同意也不反对 4分,可能不是这样 5分,确实不是这样 1.我们都喜欢同一类的社会活动 2.向配偶表达我真实的感受是非常容易的。 3.对他(她)所受到的有关宗教信仰的教育 4.为了尽早结束争吵,我常立即让步。 5.在我们家里,父亲与孩子呆在一起所花的时间不够 6.当夫妻问出现矛盾时,我的配偶常沉默不语 7.亲友中一些人使我们的婚姻变得紧张 8.我的配偶过于挑剔或经常持否定的观点 9.我完全满意配偶对我的感情 10.我和配偶就如何采取最佳方法解决矛盾常常意见不一致 11.我认为夫妻双方对宗教应有相同的理解 12.我认为妇女主要应呆在家里 13.有时,我对配偶的脾气很在意 14.我不喜欢配偶的性格相个人习惯 15.为了使性关系保持乐趣,我们尝试找一些新的办法 16.有时,我希望配偶别乱花钱 17.我的配偶似乎缺少时间与精力与我一起娱乐 18.我宁愿做别的任何事情,也不愿独自呆一个晚上。 19.我非常满意夫妻双方在婚姻中承担的责任 20.我和配偶对怎样花钱总是意见一致。 31.我很满意我们对抚养子女的责任分工 22.共同的信仰有助于我们的关系发展 23.如果夫妻双方都有工作,丈夫应该与妻子承担同样多的家务劳动 24.有的,我对配偶显得不愉快和孤僻感到担心。 25.我担心配偶可能在性方面对我不大兴越。 26.我们很难在经济安排上作出决定 27.我们为亲友花费的时间根恰当 28.对配偶兴趣或爱好过少,我很在意 29.除非经济上需要,我的妻子不应外出工作 30我配偶抽烟和/或饮酒成问题

星巴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

星巴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分析 一、服务质量差距模型 星巴克作为全球最大的咖啡连锁店,其提供的服务一直被作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但是通过查找文献发现,对其基于服务质量差距模型一直空白,而其又拥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所以通过对成都地区星巴克部分门店的走访调查以及总结归纳,对星巴克服务质量差距模型进行了简要分析。 二、服务蓝图 服务蓝图是一种有效描述服务传递过程的可视技术。通过服务蓝图技术,将星巴克门店提供给一般消费者服务的全过程记录下来,以便于更好的观察该服务组织的服务质量差距产生的位置。 三、发现差距 通过对成都星巴克总府路王府井店进行观察,并随机对顾客进行了询问,总结出了几条该店在服务上与顾客期望感知之间的差距。并对这些差距对照服务质

量差距模型进行了分类汇总 星巴克服务上与顾客期望感知之间的差距分类汇总表 四、差距描述与原因诊断 (一)消费者期望与管理认知之间的差距差距描述: 顾客和星巴克的管理者直接对于门店合适的面积的观点似乎并不一致。顾客期望能够得到一个宽松的,相对不太拥挤的环境。然而,星巴克总府路王府井门店的面积和顾客期望之间是有一定的差距的。 经过调查发现,春熙路商圈内的星巴克门店不少于五家。在与考察的门店相隔一个天桥的对面便有两家星巴克,然而,通过询问前来消费的顾客得知,他们对其他门店的存在并不太清楚。 原因:

1.营销研究导向不充分——类似于星巴克这种服务提供组织,店铺需要铺设在高地租的商圈内,由于客流量大,经常需要在同一个商圈中开设几家门店。可以采取的措施是在店内标示出附近星巴克门店的具体位置,以提醒消费者周围并不是只有这里一家。 2.缺乏向上沟通——在一般的服务传递中,员工没有及时向上级传递这一问题。 (二)管理者的认知与服务设计及服务质量标准之间的差距差距描述: 星巴克公司的文化是为顾客提供相对自由、个性、宽松的消费环境,所以专门提供自助台以使消费者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配料或是抽取纸巾。但是在调查过程中,发现很多顾客前往自助台寻找“防烫杯垫”,而防烫杯垫的摆放位置并不在自助台,结果往往使顾客找了很久却一无所获。 原因: 1.有形展示和服务场景不恰当——顾客期望的是在自助台得到自己需要的服务,然而却没有得到相应的服务,而且也没有明显的防烫杯垫摆放位置的标志。 2.没有设定服务质量目标的正式流程,缺乏顾客驱动的服务标准——大堂内经常没有服务人员进行照看,当顾客需要服务人员的帮助时难以得到及时解决。(三)服务质量规范与质量传递之间的差距差距描述: 通过对星巴克员工的询问得知,星巴克对于员工的培训是十分重视的,有相对专业的培训课程,包括服务态度、业务内容(比如:星享卡的使用)甚至咖啡味道的标准。管理人员已经根据顾客期望制定了适当的服务标准,然而员工在实际的服务传递中却形成了差距。 原因: 1.人力资源的缺乏,补偿系统不恰当。当服务人员没能按照服务标准传递服务或是对业务内容不熟悉时,没有及时给予顾客正确的补偿。 2.供给与需求不匹配——没有做出配合供需变化的人员安排。 (四)服务传递与外部传播之间的差距差距描述: 星巴克公司一直以来都提倡的顾客体验,就是要让顾客亲身体验星巴克所提供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