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化学期末复习题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题
环境化学期末复习题

第一部分绪论

一单项选择题

1、有关环境问题与环境污染的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B )

A. 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B. 环境污染是环境问题的一个方面;

C. 环境问题是环境污染的一个方面;

2、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是:( C )

A. 化学物质;

B. 化学污染物;

C. 化学污染物与环境背景构成的体系;

D. 环境

3、下面关于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关系较为常见的是: ( C )

A. 先迁移, 后转化;

B. 先转化, 后迁移;

C. 迁移和转化结伴而行;

D. 两者之间没有任何关系;

4、以下哪个因素是造成环境污染的主要因素:( C )

A. 物理因素;

B. 生物因素;

C. 化学因素;

D. 环境因素.

5、可能引起污染物累积的迁移过程是( D )

A. 机械迁移;

B. 物理-化学迁移;

C. 干、湿沉降;

D. 生物迁移。

6、全球环境问题按其相对的严重性排在前三位的是 A

A 全球增温问题,臭氧空洞问题,酸雨问题

B 海洋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物种灭绝

C 森林面积减少,饮用水污染问题,有害废弃物越境迁移

D 饮用水污染问题,土壤荒漠化问题,噪声污染问题

7、将下列污染原因与结果用线连接起来

氟里昂等排放物酸雨

砍伐森林土壤和水污染

核污染放射病和癌症发病率增加

汽车、燃煤等排放二氧化硫等臭氧层破坏

大量使用农药土地沙漠化

8、工业污染外,消费污染越来越严重,下列属于消费污染的是:

A.排放污水;

B. 使用塑料制品;

C.家庭汽车;

D.家庭燃煤;

E. 使用含氟冰箱;

F. 乱扔废弃物.

G. 尾气排放.

9、世界环境日为___A___。

A.6月5日;

B.7月5日;

C. 5月6日;

D. 3月22日.

10、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 ___C___。

A. 50--60%;

B. 30---40% ;

C. 80-90%;

D.90-100%;

二多项选择题

1、以下哪些是环境问题( A B C D E )

A. 物种多样性减少;

B. 城市大气污染

C. 河流湖泊污染

D. 能源枯竭;

E. 水土流失与荒漠化

F.大量儿童失学

2、以下哪些是环境污染( A B C D )

A. 核泄漏;

B. 富营养化;

C. 汽车尾气

D. 中等城市生活污水未经处理直接排放

3、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包括( A B C D F)

A. 污染物质的在环境中的化学形态;

B. 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

C. 污染控制技术;

D. 污染物质在环境中的最终归宿;

E. 化学物质在烧瓶中的反应;

F. 化学物质的生态效应.

4、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过程主要有( A B C )

A. 机械迁移;

B. 物理-化学迁移;

C. 生物迁移;

D. 光化学降解;

5、土壤中的化学污染物有( ABC )

A. 肥料;

B. 农药;

C. 重金属;

D. 石油;

E. SO2

6、化学污染物的环境效应与危害包括( A B C D E F G )

A. 毒性;

B. 腐蚀;

C. 氧化反应性;

D. 耗氧性;

E. 富营养化;

F. 破坏生态平衡;

G. 三致效应.

三判断题

1、环境问题就是环境污染;×

2、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是环境中所有的化学物质;×

3、向环境中排放了污染物便产生了环境污染; ×

4、广义的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形态、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化

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5、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即谓之污染物的迁移。×

6、污染物在环境中所发生的空间位移及其所有引起的富集、分散和消失的过程谓之污染物的迁移。√

四名次解析

1、环境问题-全球环境或区域环境中出现的不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现象

2、环境污染—由于自然或人为的(生产和生活)的原因往原先处于正常状态的环境中附加了物质、能

量或生物体,其数量和强度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使环境质量变差,并对人们的健康

或环境中某些有价值的物质产生有害影响者。

补充(书):环境污染具体说是指有害物质对大气、水质、土壤和动植物的污染,并达到致害的程度,生物界的生态系统遭到不适当干扰和破坏,不可再生资源被滥采滥用,以及因固体废弃物、

噪声、振动、恶臭、放射线等造成对环境的损害。

3、环境化学-环境科学的一门分支,主要是应用化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物质(特别是化学

污染物质)在生态环境中的来源、转化和归宿,故也称环境污染化学。

补充:(1)广义的环境化学还包括用化学方法、原理和技术来分析、监测和治理控制环境污染,分为:环境分析化学和环境监测、环境污染化学、污染控制化学、化学物质的生态效应(近年)

四个方面。

(2)书:环境化学是一门研究潜在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生态效应、人体健康效应及其它环境效应)及其控制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

4、化学污染物-指由人类活动产生的,与天然环境化学组分共存和相互作用又可能产生不良生态效应

或健康效应的化学物质

五、简答题

1、广义的环境化学和狭义的环境化学之间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

答:环境科学的一门分支,主要是应用化学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研究化学物质(特别是化学污染物质)在生态环境中的来源、转化和归宿,故也称环境污染化学。广义的环境化学还包括用化学

方法、原理和技术来分析、监测和治理控制环境污染,分为:环境分析化学和环境监测、环境

污染化学、污染控制化学、化学物质的生态效应(近年)四个方面。

2、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及特点?

答:环境化学的研究对象:并非环境中的所有化学现象,而是被确认为污染物质的那些化学物质在

环境中的变化规律,实质是由污染物及环境背景共同构成的综合体系特点:①多组分、多介质和多变的复杂开放体系

②化学污染物质的浓度偏低 (ppm、ppb、ppt)

③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来阐明宏观的环境问题,从深层的机制去理解和解决问题。

④综合性强,涉及方方面面的学科领域

⑤应用性强,涉及的是与人类生存发展息息相关的问题。

补充:(书)(1)环境化学研究的所对象是一多组分、多介质、多相变的开放性复杂体系

(2)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含量低,一般只有mg/kg或g/kg级水平,甚至更低。

(3)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分布广泛,迁移转化速度快,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有明显的动态变化

(4)影响环境中化学变化的因素多,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和机械等。

(5)环境中发生的一切过程都是自发的,不可逆的,污染物与所处介质间往往处于不平衡状态,单用化学热力学来处理这类体系的变化有可能远离实际情况。

3、请举例说明各个环境单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

答:水体—①有害金属(Cd,Cr,Cu,Hg,Pb, Zn )

②有害阴离子( CN-,F-,Cl-,Br-,S2-,SO42-等)

③营养物质( NH4+,NO2-,NO3-,PO43-等)

④有机物(酚、醛、农药、表面活性剂、多氯联苯、脂肪酸,有机卤化物等)

⑤放射性物质(3H ,3232P ,90Sr ,131I ,144Ce ,232Th, 238U)

大气— SO2,NOx,CO,Pb化物,悬浮物等

土壤—农药、肥料、重金属

4、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有哪些?

答:当前,我国优先考虑的环境问题中与环境化学密切相关的是:以有机污染为主的水质污染;以大气颗粒物和二氧化硫为主的城市空气污染;工业有毒有害废弃物和城市垃圾对大气、水和土

地的污染等。

5、当前人类生存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有哪些?

答:(1)大气污染(2)臭氧层破坏(3)酸雨(4)水资源污染(5)土地荒漠化(6)绿色屏障锐减(森林)(7)垃圾大量积存(8)物种濒危(9)人口激增

(10)温室效应(11)海洋污染

第二部分大气环境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以下关于大气和空气的说法正确的是(B)

A.大气就是空气的另一种说法;

B.空气是大气的一部分;

C.大气是空气的一部分;

D.两者完全没有关系.

2、以下关于逆温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 )

A. 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B. 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升高的现象;

C. 大气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D. 对流层中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的现象.

3、大气稳定度是指( B ) 的运动状态;

A. 大气;

B. 污染气团;

C. 空气;

4、下列可引起的光化学的光为( A )

A. 体系吸收的光;

B. 体系反射的光;

C. 月光;

D. 太阳光.

5、对流层大气中最重要的吸光物质是( A )

A.NO2

B.O3

C.HCHO

D.HNO2

E.SO2

F.ROOR’

6、发生光化学烟雾的气象条件是( C )

A. 强光照, 湿度高, 高风速, 逆温, 高温;

B. 弱光照, 湿度低 , 低风速, 逆温, 低温;

C. 强光照, 湿度低, 低风速, 逆温, 高温;

D. 弱光照, 湿度高, 高风速, 逆温, 低温;

7、光化学氧化剂是指能将I-氧化为I2的物质,但不包括( C )

A.PBN;

B.H2O2

C.NO2

D.ROOR’.

8、光化学烟雾的特点是( D )

A.日落后开始, 次日上午达到最强, 中午渐弱;

B.白天中午开始, 下午太阳落山前达到最大, 晚上

逐渐消失;

C.在一天的任何时间里持续进行;

D.白天早上开始, 中午最强, 下午以后逐渐消失.

9、在光化学烟雾中,以下的成分中会随时间出现锋值后再下降的是( D )

A.烃类

B.NO

C.NO2;

D.PAN;

10、光化学反应的引发反应是( C )

A.O3的解离

B.烃类化合物与HO2的反应;

C.NO2光解生成原子O

D. 烃类化合物与O3的反应;

11、现在大多数人将pH 为 ( C ) 作为酸性降水的界限.

A.7.0;

B.6.5;

C.5.6;

D.4.5.

12、大气颗粒物可吸入粒子的粒径范围为( B)

A.≤2.5μm;

B.≤10μm;

C.2.5 ~ 10μm;

D.≥10μm.

13、大气颗粒物粗粒子的粒径范围为(C)

A.≤2.5μm;

B.≤10μm;

C.2.5 ~ 10μm;

D.≥10μm.

14、地球大气臭氧层集中在离地面20~30km以上的平流层,它消耗太阳向地球辐射的紫外线能量的99%。

近年来,臭氧不断减少,在两极出现了臭氧空洞,人类皮肤癌、白内障等疾病患者明显增加,海洋生物减少。这是由于过量紫外线照射 C

A.引起空气发生化学变化

B.产生杀菌消毒作用

C.诱发动植物的基因突变

D.造成病毒感

15、二氧化碳被称为“温室气体”是因为 B

A.二氧化碳能辐射红外线

B.二氧化碳能吸收红外线

C.二氧化碳能反射红外线

D.二氧化碳能透射红外线

16、产生温室效应的原因主要是大气中含有大量的C

A SO2

B NO2

C CO2

D CO

17、臭氧层的破坏导致紫外线对地球表面辐射量的增加,从而使全球皮肤癌的发病人数明显增加。造成这

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

A.人们大量使用氟氯烷烃

B.人们在炼钢时向空气中排放了大量的高炉煤气

C.石油炼制厂排放了大量的甲烷、氢气

D.硝酸、硫酸工厂排放了大量的二氧化硫和一氧化氮18.在本世纪60年代,一些工业发达国家的城市都发生过烟雾事件,并造成数以千计的人员死亡。光化学烟雾产生的主要原因是A

A.汽油的不完全燃烧

B.大量使用了农药化肥

C.白色塑料垃圾的漂浮

D.金属矿物的冶炼

19.为了减少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排放量,下列措施不可行的是 C

A.改进能源结构

B.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C.大量使用催化剂

D.提倡植树种草

20酸雨是指pH __C__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A.< 6.0;

B.< 7.0 ;

C.< 5.6;

D.< 5.0;

21. 辐射一定时间产生的_ _A_ 量可以衡量光化学烟雾的严重程度。

A.O3; B. NO2; C. 碳氢化合物; D. SO2 .

22. 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_ __D___。

A.寒冷的夜间;

B.多云的冬季;

C.寒冷而晴朗的冬天;

D.寒冷而晴朗的夜间.

二多项选择题

1、造成大气温度和密度在垂直方向上呈不均匀分布的原因是( ABC )

A. 地球旋转作用;

B. 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各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的差异;

C, 臭氧层的存在; D. 全球变暖; E. 环境污染.

2、在大气的4个垂直分层中, 其中温度随高度升高而降低的是( AC )

A. 对流层;

B. 平流层;

C. 中间层;

D. 散逸层.

3、由于气象条件的不同,边界流动层的气温垂直递减率可出现如下情况( ABC )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 只能大于零.

4、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包括( ABC )

A. 空气的机械运动;

B. 天气形势;

C. 地理形势;

D. 城郊风.

5、大气中常见的自由基包括( ABEF )

A. HO.

B. HO2

C. O.

D. Cl

E. R.

F. RCO.

6、光化学反应中电激发态分子可发生的变化有(ABC )

A.解离; B发荧光; C. 发磷光; D.吸收光.

7、以下属于光化学烟雾的一次污染物的有( AD )

A. 碳氢化合物;

B.O3;

C. NO2;

D.NO;

8、以下属于光化学烟雾的二次污染物的有( CDEG )

A. CO;

B. CO2;

C. O3;

D. PAN, PBN;

E. RCHO;

F. 烃类;

G. 硝酸盐;

H. NO2.

9、以下物质会造成温室效应的物质包括(ABD )

A.CO2; B. CH4; C. 颗粒物; D.N2O.

10、以下物质会造成臭氧耗竭的物质包括( ABC )

A. NO X;

B. 氯氟烃;

C. 哈龙;

D. SO2.

11、在我国重庆地区,在1982年入夏后连降酸雨,雨后某夜,2万亩水稻叶子突然枯黄,状如火烤,几天

后枯死。试分析原因。( ABCD )

A.酸雨会削弱植物的光合作用; B. 酸雨破坏了叶细胞的通透性,使水分流失。

C.酸雨淋降破坏叶面腊质,影响叶片呼吸代谢; D.酸雨使叶面温度升高.

三判断题

1、海陆风是指白天较冷的空气从海洋流向大陆而形成海风,而夜间则从大陆吹向海洋;√

2、只有波长在100~700nm范围内的光才可引起光化学反应;√

3、光化学烟雾是还原型烟雾,伦敦烟雾是氧化型烟雾;×

4、在光化学反应中,烯烃主要是与O、O3发生加成反应,然后在双键处断裂;√

5、在光化学烟雾中,因为HO和HO2参与了NO向NO2的转化, 所以O3才得以累积;√

6、正常降水的pH 总是大于7.0;×

7、酸雨的形成包括成雨和冲刷两个过程;√

8、形成酸雨的核心物质是HNO3和H2SO4,他们通过均相氧化和异相氧化形成酸性物质HNO3和H2SO4,主要

的氧化剂是H2O2和O3;√

×

四填空题

1、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酸雨、温室效应、臭氧层破坏等是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2、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沉降逆温、锋面逆温、辐射逆温。

3、气团的稳定性与气温垂直递减率和干绝热垂直递减率两个因素有关。

4、 SO2的催化氧化速度与溶液的酸碱性、催化剂的类型和相对湿度有关。

5、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HO·。

6、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主要与燃烧温度和空燃比有关。

7、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二氧化碳(CO2),甲烷(CH4),一氧化二氮(N2O),氯氟碳化合物(CFCs)及臭氧(O3)。

8、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大气稳定度和风的影响。是风、大气湍流、温度层结和大气稳定度

9、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和逃逸层。

10、伦敦烟雾事件是由燃煤排放的烟尘和二氧化硫引起的。(冬季取暖燃煤和工业排放的烟雾)

11、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SO42-、NO3-、Cl-、HCOO-、CH3COO-。

五名词解释题

1、大气温度/密度层结-由于地球旋转作用以及距地面不同高度的各层次大气对太阳辐射吸收程度上的

差异,使得描述大气状态的温度、密度等气象要素在垂直方向上呈不均匀分布。

人们通常把静大气的温度和密度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布,称为大气温度层结和大

气密度层结

4、城郊风-工厂企业和居民要燃烧大量的燃料,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热能排放,造成市区温度比郊区

高,即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上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四周郊区的冷空气向城市流动,形

成城郊环流。

5、光化学反应-一个分子、原子、离子或自由基吸收光子以后引起的反应;例 NO2+hr → NO2·→ NO+O

一般式: A+hr → A·→ B

6、自由基-在原子或原子团外层有未成对电子的原子或原子团,其氧化能力较强,易得到电子。

7、光化学烟雾-碳氢化合物和NOx等一次污染物在强烈太阳光作用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生成一些氧化

性很强的二次污染物(如O3、PAN、硝酸等),这些反应物(一次污染物)和产物(二

次污染物)的混合物(其中有气体和颗粒物)所形成的烟雾。

8、酸沉降-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9、雨除-被去除物参与了成云过程,作为云滴的凝结核,使水蒸气在其上凝结,云滴吸收空气中成分

并在云滴内部发生液相反应

10、冲刷-指在云层下部即降雨过程中的去除

11、温室效应-由于大气中浓度不断增加的一些气体如CO2,CH4等吸收地面长波辐射而使地球表面温度

(特别是北半球)不断增高的现象。(大气具有易使太阳短波辐射到达地面而拦截地表

向外放出长波辐射的作用,而使地球表面温度升高的现象。)

六简答题

1、举例说明影响大气污染物迁移的因素有哪些?

答:影响大气污染迁移的因素:

(1)空气的机械运动。风可使污染物向下风向扩散而稀释,湍流可使污染物向各方向扩散,浓度梯度可使污染物发生质量扩散升至高空。其中风和湍流起主导作用。

(2)天气形势和地理地势。

·下沉逆温:由于大气压分布不均,在高压区里存在着下沉气流,由此使气温绝热上升,于是形成上热下冷的逆温现象。

·海陆风:白天陆地上空的气温增加得比海面上空快,在海陆之间形成指向大陆的气压梯度,较冷的空气从海洋流向大陆而生成海风。夜间却相反。对污染物的影响:循环作用和往返作用。

·城郊风:工厂企业和居民要燃烧大量的燃料,燃烧过程中会有大量热能排放,造成市区温度比郊区高,即城市热岛效应。城市热岛上暖而轻的空气上升,四周郊区的冷空气向城市流动,形

成城郊环流。

·山谷风:山坡和谷地受热不均而产生的一种局地环流。

2、大气中重要的吸光物质有哪些?重要的自由基又有哪些,举出一些自由基形成的反应式?

答:▲大气中的主要吸光物质:NO2、O3、SO2、HONO、H2O2、RONO2、RONO、RCHO、RCOR’

· NO2(对流层中最重要的吸光物质No.1)的光吸收特性NO2在290-410nm内有连续吸收光谱,波长在300-370nm之间有90%的NO2吸收光子分解为NO和O;

· HNO2(No.2),可吸收300-400nm范围的光谱;

· O3在紫外和可见光范围有三个吸收带:200-300nm(最强的吸收在254nm)、300-360nm、450-850nm · HCHO也很重要,能吸收290-360nm的光;

· SO2有三个吸收带:340-400nm , 240-330nm(较强), 240-180nm(很强);但SO和O之间键能为564.8kJ/mol,相当于218nm,所以在对流层中它不能光解,而是形成二种激发态的SO2*,

该物质在污染大气中可发生许多反应。

·ROOR’在300-700nm有微弱吸收,其中O-O键能为143kJ/mol,C-O键能为350kJ/mol,其中C-C 键能为344kJ/mol,C-H键能为415kJ/mol;所以ROOR’+ hν→RO·+R’O·

▲大气中的自由基有RO、OH、RO2、HO2、RCO、RCOO、RCOOR、R、H等,其中最重要的是OH

和HO2

▲ OH的来源(书127 - 131页)

(1) O3 + hv (λ < 320nm) → O2+O(1D)(φ=0.88 - 1.00) 10% O(1D)+H2O → 2OH

(2) HONO + hv (λ < 400nm) → OH + NO(φ= 0.88 - 1.00) H2O2 + hv (λ < 360nm) → OH+OH ▲ HO2的来源

HCHO + hv (λ< 370nm) → H + HCO(φ=0.00-0.78) H+O2→ HO2 HCO + O2→ HO2 + CO

3、酸雨的主要成分?影响降水pH值的因素有哪些?

答:酸雨的主要成分:分以H2SO4、HNO3为主,占90%以上的贡献,HCl、RCOOH次之。降水中SO42-

含量各地差别很大,大致为1-20mg/l,含氮化合物小于1-3mg/L,其中

NH4+高于NO3-。

影响降水pH值的因素:·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大气中的氨;

·颗粒物的酸碱性及其缓冲能力;·天气形势的影响。

4、氯氟烃替代物的成分与性质有那些特征,并简述其在大气中降解反应和对平流层臭氧的影响。

答:(1)含较少的Cl或不含Cl,必有H,可以在对流层中与OH自由基反应。具体说来:含氢的卤代烃HCFCs和HFCs(不含Cl),含3个C的HFCs和HFEs(含氟醚类化合物):HCFCs仍含有氯原子,它们排放到大气后,少部分或它们的部分中间产物仍可能到达平流层,释放出氯原子而破坏臭氧;其它的则会排放氟原子。

(2)替代物在对流层大气中的去除反应:

· * 与Cl、OH、NO3、O3等反应,主要是OH;在对流层大气中,含氢卤代化合物CX3CYZ(X、Y、Z=F、Cl、H)与OH进行氢摘取反应生成卤代烷基,该自由基立即与O2结合生成卤代烷基过氧自由基。

·接下来CX3CYZO 的反应决定了HCFCs和 HFCs大气降解物的生成。

·三种可能途径:CX3CClO →CX3C(O)+ Cl ( C-Cl键断裂)

CX3CYZO2 →CX3 + C(O)YZ (C-C键断裂)

CX3CHYO+ O2→CX3C(O)+ H2O(H摘取反应,Z=H)

·在对流层中,卤代醛类CX3CHO主要去除反应是与OH自由基反应或发生光解。

CX3CHO + hγ→ CX3 + HCO λ>290nm; CX3CHO + OH → CX3CO + H2O;

CX3CO → CX3 + CO; CX3CO + O2 → CX3C(O)OO; CX3COOO + NO → CX3COO + NO2;

CX3COO → CX3+CO2;CX3→单卤代甲醛或双卤代甲醛。

·对流层中,卤代羰基化合物COF2、HCOF、COFCl和乙醛基卤化物CF3COCl、CF3COF等可以通过雨除和云水或气溶胶表面水的水解反应生成卤代有机酸或卤代氢和CO2等非均相过程而去除。如由CF3COF和CF3COCl水解产生的CF3COOH(TFA)的大气去除主要是雨除,TFA将来可能对湿地环境产生影响,而HFC134a,HCFC 123及HCFC124在大气中都将产生TFA,它们的工业应用前景有待于深入研究。

CF3COX(g)←→ CF3COX(aq) CF3COX(aq) + H2O → CF3COOH(aq) + HX(aq) C(O)X2(g) ←→ COX2(aq); COX2(aq) + H2O → CO2(aq) + 2HX(aq)

(3)在平流层中,HCFCs和HFCs除了与OH反应外,还能与O(1D)反应,但对于大气寿命长达几十年的化合物,O(1D)反应才显重要;对于HCFCS,紫外光照也很重要;对于HCFCS化合物分子中含有2个以上Cl原子,紫外光解反应才能与OH反应竞争。

(4)某些大气寿命长的HCFCs和HFCs能进入平流层,它们在平流层中能降解产生F原子,F与O3反应较Cl与O3反应快得多,FO与O反应也很快,但F 与 CH4、H2O反应生成化学性质非常稳定HF,产生竞争,因而F原子催化循环的反应链不可能很长,不会造成O3的破坏。

F3COO(CF3OOO)+ NO → FNO → F(λ=290-340nm)F+ O3→ FO+ O2; FO+O → F+ O2 总反应:O+O3→ 2O2

· CF3Ox自由基(CF3O和CF3O2)是含有CF3基团的HCFCs和HFCs大气化学反应的中间产物,能在平流层参加O3催化破坏过程,破坏机理类似于HOx自由基,CF3O与O3的速率常数k小于5×

10-14cm3.mol-1.s-1(298K),CF3O2与O3反应的速率常数k上限为1×10-14cm3.mol-1.s-1(298K),CF3O与NO反应生成COF2和FNO,该反应是CF3O的永久性汇,FCOO、FCOOO等与NO反应,生成CO2和FNO,作为永久性汇,根据速率常数值和平流层中NO及O3浓度值,可以估算出FCOx自由基对对O3的破坏并不重要。

5、大气中主要的温室气体及其来源

二氧化碳(CO2)-(1)燃料(2)改变土地的使用(砍伐森林)

甲烷(CH4)-(1)生物体的燃烧(2)肠道发酵作用(3)水稻

一氧化二氮(N2O)-(1) 生物体的燃烧(2) 燃料(3) 化肥

臭氧(O3) -光线令O2产生光化作用

一氧化碳(CO) -(1) 植物排放(2) 人工排放(交通运输和工业)

氯氟碳化合物(CFCs) -工业生产

二氧化硫(SO2) - (1) 火山活动(2) 煤及生物体的燃烧

第三部分水体环境化学

一单项选择题

1、天然水的pH 范围是( A )

A.5 ~ 9 ;

B.6 ~ 8;

C.4 ~ 10;

D.6 ~ 7.

2、正常水体中,氧化还原电位的决定体系是( B ),而污染水体中, 决定电位体系又是( A ).

A. 有机物体系;

B. 氧体系;

C. 硫元素体系;

D. 碳元素体系.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A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4、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B_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5、联合国已将每年的__ C __定为“世界水日”,提醒人们注意水资源的开发、管理和保护。

A. 4.22

B. 3.28

C.3.22

D. 6.22

6、海水中Hg2+主要以__ A__ 的形式存在。

A. Hg(OH)2 , HgCl2

B. HgCl2 , HgCl3-

C. HgCl42-

D. HgCl3- , HgCl42-

7、下列各种形态的汞化物,毒性最大的是_ _A __。

a) Hg(CH3)2 b) HgO c) Hg d) Hg2Cl2

8、重金属污染最大的特点是( A、C )

A. 会在生物体内蓄积富集;

B. 毒性大,污染严重;

C. 不能被降解而消除;

D. 迁移转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9、下列哪些重金属不能被烷基化( B )

A. Hg;

B. Cd;

C. As;

D. Pb

二多项选择题

1、天然水的基本组成包括( ABCD )

A.金属离子; B. 气体; C. 水生生物; D.颗粒物.

2、天然水的常见离子中,造成硬度的是( FG ),与碱度有关的是( BMN ), 酸根离子又有

( CDH )。

A.H+,

B.OH-,

C.SO42-,

D.NO3-,

E.Na+,

F.Ca2+,

G.Mg2+,

H.Cl-,M.CO32-, N.HCO3-

4、以下方法中,可以控制矿山酸性废水形成的有( ABCDE )

A. 封闭废矿井,或向其中充入惰性的氮气;

B. 将流过矿井的地面水旁引到别处;

C. 用化学杀菌剂杀灭铁细菌;

D. 引进能与铁细菌发生拮抗的其他微生物群;

E. 向水中加入过量的三价铁盐,可抑制生金菌的生长。

5、吸附机制常见的有以下三类( ACD )

A. 表面吸附;

B. 化学吸附;

C. 专属吸附;

D. 离子交换吸附.

6、洗涤剂的主要成分有( AB )

A.表面活性剂;

B.增净剂;

C. 漂白剂;

D. 抗腐蚀剂;

E. 泡沫调节剂;

F. 酶.

7、表面活性剂的辅助成分有( CDEF )

A.表面活性剂;

B.增净剂;

C. 漂白剂;

D. 抗腐蚀剂;

E. 泡沫调节剂;

F. 酶.

8、表面活性剂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 ABCD )

A.阴离子型;

B.阳离子型;

C. 非离子型;

D.两性.

三填空题

1、环境中某一重金属的毒性与其_______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___ 有关。

2、腐殖质中不溶于NaOH的部分称为胡敏酸,可溶于NaOH的部分称为____腐植酸____,既溶于碱又

溶于酸的部分称为___富里酸____。

3、一般认为,浓度较高时,金属离子与腐殖质的反应以_螯合为主,当金属离子浓度低时,则以吸附作用_为主。

4、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是氧体系。

5、当水体pH处于中性或碱性条件下,汞的甲基化产物是_二甲基汞__。

6、水体的自净作用可分为__ 物理过程____、____物理和物理化学过程______和___生物学和生物化学过程____.

四名词解释

酸度-指水中能与强碱发生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碱度-指水中能与强酸起中和作用的物质总量

分配系数-有机污染物在固相(悬浮颗粒物或沉积物)中和水中的平衡浓度之比(有机污染物在土壤(沉积物)与水之间的分配)Kp=Cs/Cw

间接光解-又称为敏化光解,水体中存在的天然物质(如腐殖质等)被阳光激发,又将其激发态的能量转移给化合物而导致的分解反应;

生长代谢-一些有机污染物作为食物源提供能量和提供细胞生长所需的碳

共代谢-另一些有机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碳源和能源,必须由另外的化合物提供微生物的碳源或能源时,该有机物才能被降解。

生物富集-生物通过取食(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生物放大-是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取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生物放大的程度也用生物浓缩系数表

示。有些物质只能沿食物链传递,不能沿食物链放大,有些物质既不能沿食物链传递,也不

能沿食物链放大。因为食物链的复杂性和物质对吸收、消除等的差异。)

生物浓缩(积累)-生物从周围环境中(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四简答题

1、天然水的主要组成有哪些?

答:天然水的主要组成:

(1)颗粒物(2)金属离子-存在形态与毒性关系,较少以简单离子的形态存在,多以沉淀、

配合、化-还原等反应最后达到稳态平衡(3)气体:O2(DO),CO2,H2S等。(4)水生生物

2、简述有机配位体对水体中重金属迁移的影响。

答:水溶液中共存的金属离子和有机配位体经常生成金属配合物,这种配合物能够改变金属离子的特征从而对重金属离子的迁移产生影响,起通过影响颗粒物对重金属的吸附和影响重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来实现。

3、重金属污染的特点是什么?举例说明水体中金属迁移转化的影响因素。

特点——难分解、易富集、植物对各种金属的需求的差别很大、生物效应明显、污染危害与存在形态有关。影响因素:悬浮物对金属的吸附作用、金属化合物的溶解度、金属的物理化学性质、水体PH

五、问答题

水体富营养化: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发生在海域时叫赤潮,发生在湖泊时叫水华。

危害:1 使水味变得腥臭难闻 2 降低水体的透明度 3 影响水体的溶解氧 4 向水体释放有毒物质 5 影响供水水质并增加制水成本 6 对水生生态的影响,在正常情况下,湖泊水体中各种生物都处于相对平衡的状态.但是,一旦水体受到污染而呈现富营养状态时,水体的这种

正常的生态平衡就会被扰乱,某些种类的生物明显减少,而另外一些生物种类则显著增加.这

种生物种类演替会导致水生生物的稳定性和多样性降低,破坏了湖泊生态平衡.

措施:1控制外源性营养物质输入①制订营养物质排放标准和水质标准. ②根据湖泊水环境磷容量,实施总量控制. ③实施截污工程或者引排污染源④合理使用土地,最大限制地减少土壤侵蚀,水土流失与肥料流失.2减少内源性营养物质负荷①生物性措施:是指利用水生生物吸收利用氮,磷元素进行代谢活动这一自然过程达到去除水体中氮,磷营养物质目的的方法. ②工程性措施:工程性措施主要包括挖掘底泥沉积物,进行水体深层曝气,注水冲稀等.

③化学方法:包括凝聚沉降和用化学药剂杀藻等.对那些溶解性营养物质如正磷酸盐等,采用往湖中投加化学物质使其生成沉淀而沉降.而使用杀藻剂可杀死藻类,这适合于水华盈湖的水体.藻类被杀死后,水藻腐烂分解仍旧会释放出磷,因此,死藻应及时捞出,或者再投加适当的

化学药品,将藻类腐烂分解释放出的磷酸盐沉降.

第四部分土壤环境化学

1、土壤圈:处于岩石圈最外面的一层疏松的部分,具有支持植物和微生物生长繁殖的能力。是联系有机界和无机界的中心环节,还具有同化和代谢外界进入土壤的物质的能力。主要元素 O、Si、Al、Fe、C、Ca、K、Na、Mg、Ti、N、S、P等。

2、土壤是由固体、液体和气体三相共同组成的多相体系。其本质属性是具有肥力

土壤固相包括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

土壤矿物质:是岩石经过物理和化学风化的产物,由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构成。

土壤有机质:土壤中含碳有机物的总称,是土壤形成的标志,土壤肥力的表现。

土壤水分:来自大气降水和灌溉

土壤中的空气:成分与大气相似,不连续,二氧化碳比氧气多。

3、土壤具有缓和其酸碱度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称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4、土壤中存在着由土壤动物、土壤微生物和细菌组成的生物群体。

5、典型土壤随深度呈现不同层次,分别为覆盖层、淋溶层、淀积层和母质层。

6、土壤的显著特点是具有:隐蔽性、潜在性和不可逆性。

7、岩石化学风化分为氧化、水解和酸性水解三个过程。

8、什么是土壤的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

根据土壤中H+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与潜性酸度两大类。

(1)活性酸度:土壤的活性酸度是土壤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直接反映,又称有效酸度,通常用pH表示。

(2)潜性酸度:土壤潜性酸度的来源是土壤胶体吸附的可代换性H+和Al3+。当这些离子处于吸附状态时,是不显酸性的,但当它们经离子交换作用进入土壤溶液后,即可增加土壤溶液的H+浓度,使土壤pH值降低。

根据测定潜性酸度的提取液不同,可分为代换性酸度、水解性酸度:代换性酸度:用过量的中性盐(KCl、NaCl等) 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与土壤中H+、Al3+离子交换。用强碱弱酸盐淋洗土壤,溶液中金属离子可将土壤胶体吸附的H+、Al3+离子代换出来,同时生成弱酸,此时测定该弱酸的酸度称水解性酸度。一般水解性酸度高于代换性酸度,代换性酸度只是水解性酸度的一部分。吸附性铝离子(Al3+)是大多数酸性土壤中潜性酸酸主要来源,而吸附性氢离子则是次要来源。潜性酸度远大于活性酸度。

10、影响阳离子交换吸附的因素:电荷数,离子半径,水化程度

不同土壤的阳离子交换量不同,不同种类的胶体的阳离子交换量顺序:有机胶体 >蒙脱石 > 水化云母 > 高岭土 > 水合氧化铁、铝

土壤质地越细,阳离子交换量越高

土壤胶体中SiO

2/R

2

O

3

比值越大,阳离子交换量越高

pH值下降,阳离子交换量降低

11、土壤的缓冲作用

土壤溶液中含有碳酸、硅酸、磷酸、腐殖酸和其它有机酸及其盐类,构成很好的缓冲体系。a土壤胶体的数量和盐基代换量越大,土壤的缓冲能力越强;b代换量相当时,盐基饱和度越高,土壤对酸的缓冲能力越大;反之,盐基饱和度减小,土壤对碱的缓冲能力增加。

铝离子对碱的缓冲作用:带有OH-基的铝离子容易聚合,聚合体愈大,中和的碱愈多, pH > 5.5,Al3+失去缓冲作用。一般土壤缓冲能力的大小顺序是:腐殖质土﹥黏土﹥砂土。12、土壤污染:当各种污染物通过各种途径输入土壤其数量超过了土壤的自净能力,并破坏了土壤的功能和影响了土壤生态系统的平衡,称为土壤污染

来源:(1)污水灌溉;(2)固体废弃物污染;(3)大气沉降(酸雨、放射性元素、有机污染物);(4)农业污染(农药、化肥)

污染的类型:重金属污染;有机污染物;放射性物质;有害生物污染;其它污染(如酸雨)

特点:隐蔽性、累积性、复杂性

危害:影响植物生长、影响土壤微生物、危害土壤动物、污染水体、食物和大气

13、影响土壤酸碱性主要有氧化作用和还原作用,其中氧化作用使土壤酸性增加。

14、植物对重金属污染产生耐性作用的主要机制是什么?

不同种类的植物对重金属的耐性不同,同种植物由于其分布和生长的环境各异可能表现出对某种重金属有明显的耐性。(1)植物根系通过改变根系化学性状、原生质泌溢等作用限制重金属离子的跨膜吸收。(2)重金属与植物的细胞壁结合,而不能进入细胞质影响细胞代谢活动,使植物对重金属表现出耐性。(3)酶系统的作用。耐性植物中酶活性在重金属含量增加时仍能维持正常水平,此外在耐性植物中还发现另一些酶可被激活,从而使耐性植物在受重金属污染时保持正常代谢过程。(4)形成重金属硫蛋白或植物络合素,使重金属以不具生物活性的无毒螯合物形式存在,降低了重金属离子活性,从而减轻或解除其毒害作用。

15、土壤重金属污染的防治措施。

答:①控制农药的适用②合理适用化学肥料③加强污染物的监测和管理④排土、客土改良⑤施加抑制剂

16、以下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因素是:…………PH降低、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改变氧化还原条件

17、土壤对农药的吸附作用可分为静电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专属吸附。

18、土壤有机质的来源有树脂、腐殖质、腐黑物

忽略此处..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名词解释: 1、环境问题:人类各种活动或自然因素作用于环境而使环境质量发生变化,由此对人类的生产、生活、生存与持续发展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称为环境问题。 2、环境污染:由于人为因素使环境的构成或状态发生变化,环境素质下降,从而扰乱和破坏了生态系统和人们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条件,叫做环境污染。 3、富营养化:是指在人类活动的影响下,生物所需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它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水质恶化,鱼类及其它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4、分配系数:非离子性有机化合物可以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并经过一段时间达到分配平衡,此时有机化合物在土壤有机质和水中的含量的比值称为分配系数。 5、标化分配系数:达分配平衡后,有机毒物在沉积物中和水中的平衡浓度之比称为标化分配系数。 6、辛醇-水分配系数:达分配平衡时,有机物在辛醇中的浓度和在水中的浓度之比称为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 7、生物浓缩因子:有机毒物在生物体内浓度与水中该有机物浓度之比。 8、亨利定律常数:化学物质在气——液相达平衡时,该化学物质在在水中的平衡浓度和其水面大气中的平衡分压之比。 9、水解常数:有机物在水中水解速率与其在水中浓度之比称为水解常数。 10、直接光解:有机化合物本身直接吸收太阳光而进行分解反应。 11、敏化光解:腐殖质等天然物质被光激发后,将激发的能量转移给有机化合物而导致分解反应。

12、光量子产率:进行光化学反应的光子占吸收总光子数之比称为光量子产率。 13、生长代谢:微生物可用有机化合物(有机污染物)作唯一碳源和能源从而使该化合物降解的代谢。 14、共代谢:某些有机污染物不能作为微生物的唯一用碳源和能源,须有另外的化合物提供微生物的碳源和能源,该化合物才能降解。 15、生物富集(Bio-enrichment):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吸收、吸附等),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中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6、生物放大(Bio-magnification):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富集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17、生物积累(Bio-accumulation) :指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中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18、半数有效剂量(ED50)和半数有效浓度(EC50):毒物引起一群受试生物的半数产生同一毒作用所需的毒物剂量和毒物浓度。 19、阈剂量: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低剂量。 20、最高允许剂量:是指长期暴露在毒物下,不引起引起机体受损害的最高剂量。 15、基因突变:指DNA中碱基对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包括碱基对的转换、颠换、插入和缺失四种类型。 16、遗传致癌物:1)直接致癌物:直接与DNA反应引起DNA基因突变的致癌物,如双氯甲醚。 2)间接致癌物(前致癌物):不能直接与DNA反应,需要机体代谢活化转变后才能与DNA反应导致遗传密码改变。如二甲基亚硝胺、苯并(a)芘等。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试卷

华南农业大学期末考试试卷(A卷) 一填空题(14*1.5’=21’) 1.对于生物来说,任何物质包括机体需要的宏量和微量元素,只有 时才是有益的。过量和不足对生物都会引起危害,这就是化学物质的生物效应。 2.积聚膜的粒子不易被干、湿沉降去除,其归宿主要是。3如果在光化学系统的初级过程中,激发态分子分解产生了后,可引发进一步的暗反应。 4在大气污染物的颗粒物中,可吸入颗粒物的粒径范围是< μm。 5在水环境中,溶质离子以的形式与胶体物质进行作用,从而被吸附的过程被称为专性吸附。 6多氯代二苯并二恶英和苯并a芘的化学结构式分别为 和。 7 水中含有机质的固体物质对溶解在水中的憎水有机化合物的吸附特征 是。8从根系和叶片吸收的F最终会积累在植物的部位。 9一般地,砷酸盐的沉积量与水中磷酸盐含量成比例关系。 10生物转化和是多氯联苯的主要转化过程,随取代的氯原子数目的增加,降解和转化都会越来越难。 11 氟对牙齿和骨骼的形成与结构均有很重要的功能,因在牙齿中会形成, 在牙齿表面形成坚硬的保护层,但摄入过量的氟化物会出现症状。 12 在常规的简单化学沉淀物中,以各类金属离子的形态沉淀的溶度积最低,常用来去除污水中的重金属。 13 硒是人体必须的营养元素,原因是 。 14 环境激素的阻碍对象主要是,它可能抑制该类物质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活性,使酶的功能丧失,致使该类物质不能合成。

二请从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或多个正确答案的代码,填入括号中。(10*1.5’=15’) 1 以下关于气溶胶粒子的三模态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2.5μm, 积聚模的粒径为2.5~10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10μm; B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积聚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0.05~2μm; C爱根核模的粒径为0.05~2μm, 积聚膜的粒径小于0.05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D爱根核模的粒径小于0.05μm, 积聚模的粒径为0.05~2μm, 粗粒子模的粒径为大于2μm; 2 对流层大气中最重要的吸光物质是( ) A. NO2 ; B. O3; C. HCHO; D. HNO2 ; E. SO2; F. ROOR’. 3 SO 2被氧化成SO 3 形成酸雨的方式主要有() A.SO 2 的气相氧化; B.SO 2 的间接光氧化; C.微生物氧化; D.SO 2 的液相氧化; 4若水体中的酸碱度只是以碳酸和碳酸盐构成,则关于酸度可表示为下式( ) A酸度[ CO 32 -]+[HCO 3 -]+[ OH-]-[H+] B. 酸度=2[H 2 CO 3 ]+[HCO 3 -]+[H+]-[ OH-] C酸度=2[ CO 32 -]+[HCO 3 -]+[ OH-]-[H+] D. 酸度= [H 2 CO 3 ]+[HCO 3 -]+[H+]-[ OH-] 5 重金属污染最大的一个特点是( ) A. 会在生物体内蓄积富集; B.毒性大,污染严重; C. 不能被降解而消除; D.迁移转化的形式多种多样. 6 以下元素已经证实属于会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包括() A.Cd; B. Cr; C. Pb; D. Hg; E. Cu. 7当亨利常数在下列哪个范围内,挥发作用受液相控制()。 A. K H > 1.013*102 Pa·m3/mol ; B. K H > 1.013 Pa·m3/mol ; C. K H <1.013*102 Pa·m3/mol; D. K H < 1.013 Pa·m3/mol。

高起专环境化学复习题全解

《环境化学》综合复习资料 一、填空题 ⒈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最重要的是迁移形式是物理-化学迁移。 ⒉由近紫外光(200nm<λ<400nm)引起光化学离解的物质键能E应满足:(c=3.0×108m/s,h=6.626×10-34J.s/光量子)299.3J/mol < E < 598.5 kJ/mol 。 ⒊将下列物质:乙烯、正丁烯、正丁烷和异丁烯,按照光化学反应活性大小依次排列为异丁烯 > 正丁烯 > 乙烯 > 正丁烷。 ⒋大气颗粒物依照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分别是爱根核模、积聚模和粗粒子模,并用来解释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归宿。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可吸入粒子定为D p <10μm 的颗粒物。 5.根据温度层结、密度层结和运动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其中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的是对流层和中间层;臭氧主要分布在平流层中; 内的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该层也称为电离层。 6.由可见光(400nm<λ<780nm)引起光化学离解的物质键能是(c=3.0×108m/s,h=6.626×10-34J.s/光量子)153.5kJ/mol < E < 299.3kJ/mol 。 7.大气颗粒物有三种重要的表面性质:成核作用、粘合和吸着。雨滴的形成就属于成核作用。 8.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9.根据土壤中H+离子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活性酸度和潜在酸度,根据提取液的不同,潜在酸度分为代换型酸度和水解酸度。代换性Al3+是矿物质土壤潜在酸度的主要来源。 10.含镉废水通入H 2 S达到饱和并调整pH值为8.0,水中Cd2+浓度是6.81×10-20 mol/L (已知饱和H 2S溶液的浓度为0.1mol/L,解离常数K 1 为8.9×10-8,K 2 为1.3×10-15,CdS 的溶度积为7.9×10-27)。 11.已知25℃时,E0(Fe3+/Fe2+)=0.68V,a(Fe3+)=0.01mol/L, a(Fe2+)=0.1mol/L。计算pE0为11.52,pE为10.52。 12.水中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附答案但不完全)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 第一章 绪论 一、填空 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80%-90%。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在环境中的迁移。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生活。 二、选择题 1、 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C A 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 C 土壤的盐碱化 D 噪声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A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B 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三、问答题 1、 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2、 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 大气环境化学 一、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 (1)NO 2 + h ν NO + O · (2)HNO 2 + h ν HO · + NO 或HNO 2 + h ν H · + NO 2 (3)HNO 3 + h ν HO · + NO 2 (4)H 2CO + h ν H · + HCO · 或 H 2CO + h ν H 2 + CO 2、大气中的NO 2可以转化为HNO 3、N 2O 5和N 2O 3 。 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4、乙烯在大气中与O 3的的反应机理如下: O 3 + CH 2 == CH 2 H 2CO+H 2COO CH 2(O 3)CH 2 5、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 粒度 和_化学性质_有关,去除方式有 干沉降 和 湿 沉降 。 6、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 CFmCln + hv CFmCln-1 + Cl · Cl · + O 3 O 2 + ClO · ClO · +O O 2 + Cl 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_温室效应_、_臭氧层破坏_、_光化学烟雾_等是 由大气污染所引起的。 8、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辐射逆温_、_平流逆温_、_融雪逆 温和地形逆温_。 9、SO 2的催化氧化速度与_催化剂_、_温度_和_浓度和PH 离子强度_有关。 10、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_HO ·_。 11、燃烧过程中NO 的生成量主要与_燃烧温度_和_空燃比_有关。 12、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_CO 2_、_CH 4_、_CO_、_氟氯烃_。 13、CFC-11的分子式为_CFCl 3_和_CF 2ClBr_。 14、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_风_和_湍流_的影响。 15、按污染成因分,气溶胶可分为_一次气溶胶_和_二次气溶胶_。 16、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中间层_、热层和逃逸层。 17、伦敦烟雾事件是由_SO 2_和_颗粒物_引起的。 18、大气中CH 4主要来自_有机物的厌氧发酵_、_动物的呼吸作用_、_原油及天然气的泄漏_ 的排放。 19、富集因子法可以推断气溶胶污染源,如(EF )地壳>10,则表示待查元素i________。 20、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_SO 42-_、_NO 3-_、_Cl -_、_HCO 3-_。 二、选择题 1、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ABCD 的影响。

环境化学试题及答案大全

《环境化学》(A ) 评阅人 复查人签名 合分人签名 一.填空(每空1分) 1.环境问题是在 工业化 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 排放 和过度开发 资源 ;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 协调 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 承载力 ;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 垂直 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球自转发生 水平 运动; 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 传输 。 5.当Γ<Γd 时,大气处于 稳定 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 光 离解。 7.由若干个苯环稠和在一起的化合物称为 多环芳烃 ; 8.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 自由基引发 、 自由基转化和增殖 、 自由基氧化 NO 、 链终止 ; 9.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 吸收紫外线 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10.洛杉矶烟雾也称为 光化学烟雾 。 11.伦敦烟雾也称为 硫酸型烟雾 。 12.当降水的pH 值 5.0 时,称为酸雨。 13.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 ﹤10um 的颗粒物; 14.PAN 是指大气中的 过氧乙酰硝酸酯 污染物; 15.水中异养生物利用 自养生物 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 命体; 16.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 Cd ; 17.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 甲基汞 。

18.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OH -COOH -CHO 等官能团; 19.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 20.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 为CO2、H2CO3、HCO3-; 21.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 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原; 22. 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 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23.pE值低表示环境为有机碳性环境。 24.标化分配系数是以有机碳为基础表示的分配系数。 25.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26.氧垂曲线可依次划分为清洁区及分解区、腐败区、 恢复区及清洁区 27.在S-P模型中,溶解氧有一个最低值称为极限溶解氧 28.天然水中的颗粒物聚集的动力学方程分别称为为异向絮凝、 同向絮凝、差速沉降絮凝。 29.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 1.已知某土壤有机碳含量为5%,某有机物的辛醇-水分配系数为K ow=4×105,则该有机物在土壤上的分配系数K 为 1.26×104 (不考虑颗粒粒径大小的影响) p 2.气团的稳定性与密度层结和温度层结两个因素有关。 3.能引起温室气体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2、CH4、CO、CFCs。 4.腐殖质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称为腐黑物,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腐殖酸,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的部分称为富黑酸。 5.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6.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sorption)包括 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 一、填空 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80%~90% 环境问题是在工业化过程中产生的,具体原因包括污染物排放和过度开发资源; 2、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想是经济、社会和环境保护协调发展,其核心思想是:经 济发展不能超过资源和环境的承载力; 3、在大气对流层中污染物易随空气发生垂直对流运动,在平流层中污染物易随地 球自转发生水平运动; 4、逆温层不利于污染物的传输。 5、当Γ<Γd时,大气处于稳定状态。 6、大气中重要自由基产生于光离解。 7、在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存在于大气中时可能发生光化学烟雾,该反应机制为: 自由基引发、自由基转化和增殖、自由基氧化NO 、链终止; 8、平流层中的臭氧层能够吸收紫外线从而保护生物,维持生态平衡; 9、洛杉矶烟雾也称为光化学烟雾。10、伦敦烟雾也称为硫酸型烟雾。 11、当降水的pH值 5.0 时,称为酸雨。 12、可吸入粒子是指粒径﹤10um 的颗粒物; 13、PAN是指大气中的过氧乙酰硝酸酯污染物; 14、水中异养生物利用自养生物产生的有机物为能源及材料构成生命体; 15、导致痛痛病的污染物是Cd ;16、导致水俁病的污染物是甲基汞。 17、腐殖质分子中含有多元环状结构,其上联接有-OH -COOH -CHO 等官 能团; 18、非离子型有机物可通过溶解作用分配到土壤有机质中;

19、pH值在4.5至8.3之间时,水中碳酸的主要形态分别为CO2、H2CO3、 HCO3-; 20、水中无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吸附、凝聚絮凝、溶解沉淀、配合、氧化还 原; 21、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方式有分配、水解、光解、挥发、生物降解 22、次生矿物由物理分化和化学分化而成; 23、次生铝硅酸盐由硅氧四面体层和铝氢氧八面体层构成,它们是高岭石、蒙脱石和伊利石。 24、能引起温室气体效应的气体主要有CO2、CH4、CO 、CFCs 。 25、腐殖质中不能被酸和碱提取的部分称为腐黑物,可溶于稀碱但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腐殖酸,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的部分称为富黑酸。 26、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和土壤有机质 ,两者占土壤总量的90%以上。 27、土壤及沉积物(底泥)对水中有机物的吸附作用(sorption)包括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 28、降水中主要的阴离子有SO42-、NO3-、Cl-、HCO3-。 29、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主要有机械迁移、物理-化学迁移和生物迁移 三种方式。 30、天然水中的总酸度= [HCO3-] +2 [H2CO3*] + [H+] - [HO-]。 31、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风、湍流和浓度梯度的影响。 32、一般通过湿沉降过程去除大气中颗粒物的量约占总量的80%~90% ,而干沉降只有10%~20 。 33、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表面吸附、离子交换吸附和专属吸附。 34、无机污染物进入水体后,主要通过沉淀-溶解、氧化还原、配合作用、胶体形成、吸附-解吸等一系列物理化学作用进行迁移转化。

环境化学期末考试题及答案B

环境学院环境化学课程考试题 A盐度升高 B pH降低C增加水中配合剂的含量D改变氧化还原条件4、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__B—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5、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一、B、C、D _的影响。A风B湍流C天气形式D地理地势 6、大气中H0自由基的来源有A、C、D 的光离解。 一、填空(20分,每空1分) 1、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结构和在环境中的存在状态。 2、污染物在环境中的迁移、转化、归趋以及它们对生态系统的效应是环境化学的重要研究领域。 3、大气中的N02可以转化成HNO? 、NO 3 和___ 2O5 o 4、大气颗粒物的去除方式有干沉降和湿沉降° 5、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物的吸附作用有_________ 表面吸附________ 、离子交换吸附________ 和专 属吸附。 6、有机污染物一般诵过吸附作用、挥发作用、水解作用、光解作用、生物富 集和生物降解作用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7、天然水的pE随水中溶解氧的减少而降低,因而表层水呈氧化性环境,深层水及底泥呈还 原性环境。 & 一般天然水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的物质是溶解氧,而在有机物累积的厌氧环境中,决定电位的物质是有机物。 9、土壤是由气、液、固三相组成的,其中固相可分为土壤矿物质、土壤有机质 。 10、土壤具有缓和其_ ____ 发生激烈变化的能力,它可以保持土壤反应的相对稳定,称 为土壤的缓冲性能。 二、不定项选择题(20分,每小题2分,每题至少有一个正确答案) 1、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A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2、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____ C ___ o A热岛效应 B 温室效应C 土壤的盐碱化 D 噪声 第 13、以下—A、B、C、D 因素可以诱发重金属从沉积物中释放出来? 古 A O3 B H2CO C H2O2 D HNO2 7、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B、C 。 A RO B R 自由基 C H2O D HO2 &两种毒物死亡率分别是M1和M2,其联合作用的死亡率M0.10 C >1.00 D >2.00 10、气溶胶中粒径___ A ____ ym的颗粒,称为降尘。 A >10 B <5 C >15 D <10 三、判断题(10分,每小题1分,正确的请在括号内打“错误的请在括号内打“X”) 1、金属有机态的毒性往往小于无机态的毒性。(X ) 2、硫酸烟雾主要是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及由SO2氧化所形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V ) 3、干沉降是大气中NOx最主要的消除方式。(X ) 4、光化学生成产率白天高于夜间,峰值出现在阳光最强时,夏季高于冬季。(V ) 5、在天然水的碳酸平衡封闭体系中加入强酸或强碱,总碳酸量不受影响。(V ) 6、有机化合物吸附在颗粒物矿物质等组分的表面,等温线是线性的,存在竞争吸附,放出的 吸附热小。(X ) 7、腐殖质包括:富里酸、胡敏酸、胡敏素。其中,胡敏酸溶于稀酸稀碱;富里酸只溶于稀碱,不溶于稀酸;胡敏素不被碱液提取。(X ) &同价离子中,半径越大,被土壤交换能力越强,例如Al3+的交换能力大于Fe3+。(X )

环境化学复习题

环境化学复习题 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环境化学》复习题 1、环境化学的定义 2、当今国际社会急需解决的四大问题 3、环境自净力 4、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和。 5、世界环境日为________。 6、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 7、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___和____。主要出现 在。 8、光化学烟雾 9、辐射一定时间产生的______量可以衡量光化学烟雾的严重程度。 10、大气温度层结 11、气团在大气中的稳定性的影响因素 12、保护地球生命屏障的臭氧层位于大气圈的层中。 13、什么叫水体的富营养化?说明其主要危害。 14、正常水体中其决定电位作用的物质 15、对水圈中有害化学废物的转化和最终归宿起重要作用的过程 有:、、、和。 16、一般地,在开放的天然水体系中量保持不变。 17、生物浓缩因子 18、积聚模粒径小于_____um。 19、土壤中的大部分是有机氮,有机氮能变成无机氮的过程叫做__________。 氨在有氧条件下通过微生物的作用,氧化成硝酸盐的过程称为。 硝酸盐在通气不良的条件下通过微生物作用而还原的过程叫做。 20、土壤的缓冲性能的定义。 21、土壤的固相组成 22、简述土壤酸度 23、从组成上看,土壤次生矿物的组成 24、碳原子数大于1的正烷烃,其微生物降解的途径 25、着名的“水俣病”事件是由于污染物造成的环境污染事件。 26、酶促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 27、酶促反应中的抑制剂分为和两类。 28、气相汞的最后归趋 29、生物富集是指生物通过方式,从周围环境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生物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30、Hg的生物甲基化途径是:辅酶甲基钴氨素把传递给Hg2+(CH Hg+),本身 3 变为,后者再经还原失水变为五配位一价钴氨素,最后,辅酶甲基四叶氢酸将转于五配位钴氨素,完成甲基钴氨素的再生,使Hg 的甲基化继续进行。 31、农药在土壤中迁移有二个过程即与。 32、土壤中污染物主要是通过作用积累与植物茎、叶和果实中。 33、不同金属与细胞壁的结合能力不同,经对Cu、Zn、Cd的研究证明,其中 的结合能力最大。 34、大多数物质一般以方式通过生物膜。

环境化学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__80%-90%_。 2、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环境污染物。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迁移三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_工业_、__农业_、__交通_、和__生活_。 5、如按环境变化的性质划分,环境效应可分为环境物理、环境化学、环境生 物三种。 二、选择题 1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 A 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土壤的盐碱化 D噪声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___A 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_B__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三、问答题 1、举例说明环境效应分为哪几类? 2、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1. 环境化学及基础化学有什么不同? 环境化学的特点是从微观的原子、分子水平上来研究宏观的环境现象及变化的化学 机制及其防治途径,其核心是研究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化 学转化和效应。及基础化学的方式方法不同,环境化学所研 究的环境本身是一个多因素的开放性体系,变量多、条件较 复杂,许多化学原理和方法则不易直接运用。化学污染物在 环境中的含量很低,一般只有毫克每千克、微克每千克甚至

更低。环境样品一般组成比较复杂,化学污染物在环境介质 中还会发生存在形态的变化。它们分布广泛,迁移转化速率 较快,在不同的时空条件下有明显的动态变化。 2. 环境 污染物有哪些类别?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P12) 按环境要素可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和工业污染物。按污染物的形态可 分为:气态污染物、液态污染物和固体污染物;按污染物 的性质可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和生物污染物。主 要化学污染物有: 2 元素:如铅、镉、准金属等。2.无机物:氧化物、一氧化碳、卤化氢、卤素化合物等有 机化合物及烃类:烷烃、不饱和脂肪烃、芳香烃、PAH等; 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如,四乙基铅、二苯基铬、二甲基胂酸等;含氧有 机化合物:如环氧乙烷、醚、醛、有机酸、酐、酚等;含 氮有机化合物:胺、睛、硝基苯、三硝基甲苯、亚硝胺等;有 机卤化物:四氯化碳、多氯联苯、氯代二噁瑛;有机硫化 物:硫醇、二甲砜、硫酸二甲酯等; 有机磷化合物:磷酸酯化合物、有机磷农药、有机磷军用毒气等。 3. 有哪些环境 效应,并结合一些具体实例?(P13)按性质分 环境物理效应:噪声、光污染、电磁辐射污染、地面沉降、热岛效应、温室效应等。环 境化学效应:湖泊的酸化、土壤的盐碱化、地下水硬度升高、 局部地区发生光化学烟雾、有毒有害固体废弃物的填埋造成 地下水污染等。 环境生物效应:破坏水生生物的回游途径,影响其繁殖、任意砍伐森林,造成水土 流失,产生干旱、风沙灾害等。四、名词解释

环境化学总复习习题(附答案但不完全)

《环境化学》总复习题 第一章绪论 一、填空 1、造成环境污染的因素有物理、化学和生物的三方面,其中化学物质引起的约占80%-90%。 2、污染物的性质和环境化学行为取决于它们的化学性质和在环境中的迁移。 3、环境中污染物的迁移主要有机械、物理化学和生物三种方式。 4、人为污染源可分为工业、农业、交通运输和生活。 二、选择题 1、… 2、属于环境化学效应的是C A热岛效应 B温室效应 C土壤的盐碱化 D噪声 2、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痛痛病是由A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3、五十年代日本出现的水俣病是由B污染水体后引起的。 A Cd B Hg C Pb D As 三、问答题 1、环境中主要的化学污染物有哪些? 2、( 3、举例简述污染物在环境各圈的迁移转化过程。 第二章大气环境化学 一、填空 1、写出下列物质的光离解反应方程式 (1)NO2 + hνNO + O· (2)HNO2 + hνHO·+ NO 或HNO2 + hνH·+ NO2 (3)HNO3 + hνHO·+ NO2 (4)H2CO + hνH· + HCO·或H2CO + hνH2+ CO ? 2、大气中的NO2可以转化为HNO 3、N2O5和N2O3。 3、碳氢化合物是大气中的重要污染物,是形成光化学烟雾的主要参与者。 4、乙烯在大气中与O3的的反应机理如下: O3 + CH2 == CH2H2CO+H2COO CH2(O3)CH2 5、大气颗粒物的去除与颗粒物的粒度和_化学性质_有关,去除方式有干沉降和湿沉降。 6、制冷剂氯氟烃破坏臭氧层的反应机制是:

CFmCln + hv CFmCln-1 + Cl· " Cl·+ O3O2 + ClO· ClO·+O O2 + Cl 7、当今世界上最引人瞩目的几个环境问题_温室效应_、_臭氧层破坏_、_光化学烟雾_等是由大气 污染所引起的。 8、许多大气污染事件都与逆温现象有关,逆温可分为_辐射逆温_、_平流逆温_、_融雪逆温和地形 逆温_。 9、SO2的催化氧化速度与_催化剂_、_温度_和_浓度和PH离子强度_有关。 10、大气中最重要的自由基为_HO·_。 11、燃烧过程中NO的生成量主要与_燃烧温度_和_空燃比_有关。 12、能引起温室效应的气体主要有_CO2_、_CH4_、_CO_、_氟氯烃_。 | 13、CFC-11的分子式为_CFCl3_和_CF2ClBr_。 14、大气的扩散能力主要受_风_和_湍流_的影响。 15、按污染成因分,气溶胶可分为_一次气溶胶_和_二次气溶胶_。 16、根据温度垂直分布可将大气圈分为对流层、平流层、_中间层_、热层和逃逸层。 17、伦敦烟雾事件是由_SO2_和_颗粒物_引起的。 18、大气中CH4主要来自_有机物的厌氧发酵_、_动物的呼吸作用_、_原油及天然气的泄漏_的排 放。 19、富集因子法可以推断气溶胶污染源,如(EF)地壳>10,则表示待查元素i________。 20、降水中主要阴离子有_SO42-_、_NO3-_、_Cl-_、_HCO3-_。 | 二、选择题 1、由污染源排放到大气中的污染物在迁移过程中受到ABCD的影响。 A风B湍流C天气形式D地理地势 2、大气中HO?自由基的来源有ACD的光离解。 A O3 B H2CO C H2O2 D HNO2 3、烷烃与大气中的HO?自由基发生氢原子摘除反应,生成B。 A RO B R自由基 C H2O D HO2 4、酸雨是指pHC的雨、雪或其它形式的降水。 ) A <6.0 B <7.0 C <5.6 D <5.0 5、辐射一定时间产生的A量可以衡量光化学烟雾的严重程度。 A O3 B NO2 C 碳氢化合物 D SO2 6、大气逆温现象主要出现在D。

环境化学考试参考题

环境化学试题集 一、填空题(10分,每空1分) 环境化学:主要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的 化学原理和方法。 温室效应:大气中的CO 2等气体吸收了地球辐射出来的红外光,将能量截留于大气中,从而 使大气温度升高的现象,叫做温室效应。 酸沉降:大气中的酸性物质通过干、湿沉降两种途径迁移到地表的过程。 光化学烟雾:所谓光化学烟雾是指含有NO X 和HC 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 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物,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的混合物所形成的烟雾污染 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 大气中一氧化碳的去除由两种途径:土壤吸收和与HO 反应。 目前人们对于大气颗粒物的研究更侧重于,其中是指D p ≤μm 。 对于碳酸平衡,pH=时,体系中的碳酸的主要形态是HCO 3-。 在高pE 值的天然水中(pH=5~9),铁以Fe(OH)3形态存在。 二、简答题(35分,每题5分) 1、环境化学的研究内容: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浓度水平和形态;有害物质的 来源,以及在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化学行为;有害物质对环境和生态系统及人体健康产生效应的机制和风险性;有害物质已造成影响的缓解和消除以及防止产生危害的方法和途径。 2、环境化学的研究特点研究的综合性;环境样品的低浓度性;环境样品的复杂性。 2、大气组分按停留时间分为哪几类,有什么意义 大气组成按停留时间分类:准永久性气体、可变化组分、强可变组分;其中属于环境化学研 究中关注的是可变化组分和强可变组分。 3、简述对流层大气的特点。.对流层温度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空气存在强烈的对流运动,绝大多数天气现象均发生在此层;密度大,占空气总质量的3/4;污染物的迁移转化均 发生在此层。 4、简述CFCs 在对流层中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及其在平流层中的危害。解:CFCs 在对流层中可以稳定存在的原因:对波长λ〉290nm 的光不易吸收,不发生光解;不与HO 等反应,不易被氧化;不溶于水,不易随降水从大气中消失。平流层中危害:发生光化学反应,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二氧化碳高得多。 4、大气中CO 的去除方式主要有土壤吸收和与HO 反应。(参考教材P31) 5、简述大气中HO 自由基的主要来源。解:清洁大气中, HO O O H O hv 2223+?→?+ 污染大气中,NO HO hv HNO +→+2 ,HO hv O H 222?→? + 6、简述大气中NO 向NO 2转化的各种途径。解:NO 向NO 2转化的主要途径有: 与O 3反应 NO+O 3NO 2+O 2 与氧化性自由基反应 NO+RO 2RO+NO 2 与NO 3反应 NO+NO 32NO 2 7、列出大气中RCHO 和RH 可能的反应途径。 解:参考教材P94图2-38 8、列出大气中由C 2H 6生成PAN 的反应途径。

水环境化学复习题一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自净系数:是大气复氧动力学系数k2与有机物好氧条件下的耗氧衰减动力学系数k1之比,即f=k2/k1。自净系数与水体自净能力有关,其它因素确定后,f 越大,自净能力越强。 剪切流扩散(离散、弥散):由于断面流速和浓度分布不均匀带来的物质输送作用,使浓度由不均匀向均匀趋势变化的现象称为弥散作用。 温跃层:许多湖泊水体在一年的特定时期温度是分层的,垂向的温度梯度有效地阻碍了水体的混合,在每层中是完全混合的,而在这两层之间由于密度的差异而阻止了它们的完全混合,形成一个过渡层,称温跃层。 非点源污染:污染源没有确定的位置、并具有时空不确定性等。 水环境背景值:在相对没有受到人为污染影响条件下水体的水质指标的量值。水环境容量:水环境容量是指在一定环境目标下,某一水域所能承担的外加的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允许负荷量。 有机污染物的降解:有机污染物在微生物的生物化学作用下分解和转化为无机物质,从而使水体中有机污染浓度降低,称为有机污染物的降解。 水中氮有机物耗氧过程:在有氧条件下,含氮有机物生化降解过程可分为两个阶段,首先是碳化阶段(CBOD氧化分解),然后硝化阶段(NBOD氧化分解),后者一般较前者滞后10天左右。 河流氧垂曲线氧垂曲线:污水排入水体后水体中的DO随流经距离的变化曲线先下降后上升呈悬索状下垂,故称氧垂曲线。 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水质迁移转化基本方程是由水流连续性原理、能量守恒原理、物质转化与平衡原理针对微元水体建立的微分方程式,它是建立水质模型最基本的方程。 何谓点源污染和面源污染?两种污染源各有何特点? 点源污染是具有确定位置的排污口和污染物排放地点的污染源引起的污染。 非点源污染是没有集中的排污口,污染物来源的位置高度分散的非点污染源造成的污染。点源污染空间范围小,各类污染物、污水量和浓度相对稳定,较便于治理。非点源污染的特点是:随机性、广泛性、时空延滞性、机理复杂性、不确定性、隐蔽性、难监测、难治理性等。 水体污染与水文循环有何联系?试从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上给以说明。 在水文循环中,水与各种各样的物质接触,使那些物质混入或溶入其中,并经历着不断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变化过程。因此,自然界的水体中存在着种类繁多的可能使水体污染的不同物质,称之为污染物。当某些物质超过一定限度,危害人类生存和破坏生态平衡,影响水的用途时,称该水体受到了污染。水体的污染可以发生在水文循环的各个环节上,在降水形成中,若空气中NO、SO溶入过22只供学习与交流. 资料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 2--使pH值低于SO5.6,NO,则导致酸雨,即降水受到了污染;沿河多降水中的34流有大量的工厂废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入,可能形成局部或整条河流的污染;挟带过多的氮、磷等植物营养素的农田径流进入湖泊和水库,长期富集时,可能出现富营养化污染;地面污水大量渗入地下,可能使地下水污染。 从性质上说水体的自净可分为哪三个方面?各自有何特点?各举例说明。 水体自净是水体中的污染物随水体的运动不停地发生变化,自然地减少、消失或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总结

《环境化学》复习资料总结(课件版) 一、绪论: 1.什么是环境化学 (1)环境化学是在化学科学的传统理论和方法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化学物质在环境中出现 而引起的环境问题为研究对象,以解决环境问题为目标的一门新兴学科。 (2)定义:它是一门研究有害化学物质在环境介质中的存在、化学特性、行为和效应及其控制 的化学原理和方法的科学,既是环境科学的核心组成部分,也是化学科学的一个新的重要分支。 2、环境化学的内容 查明潜在有害物质在环境介质中存在的来源,浓度水平和形态分布;对这些潜在有害物质溯本 求源,并查明它们在环境介质中和不同环境介质之间的环境化学行为;查明这些潜在有害物质 对环境、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发生作用的途径、方式、程度和风险;探索缓解或消除这些有害 物质已造成的影响或防止它们可能造成影响的方法和途径。 3、环境污染物: 是环境化学研究的对象,主要指进入环境后使环境的正常组分和性质发生直接或间接的有害于 人类的变化的物质。大部分污染物是人类生产和生活活动产生的。 4、环境学或毒理学意义的重金属: Hg、Cd、Pb、Zn、Cu、Co、Ni、Ba(钡)、Sn(锡)、Sb(锑)等,从毒性角度讲还包括:As、Be、 Li、Se、B、Al 等。 5、BTEX: 苯、甲苯、乙基苯和三个二甲基苯的异构体。是汽油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广泛用作溶剂。这 些化合物是土壤和地下水的常见污染物。 6、PAHs:多环芳烃 7、有机卤化合物: ①氟氯烃(CFCs)②有机溶剂③有机氯农药④PCB 多氯联苯,有209 个同系物和PCT 多氯三 联苯,有8149 个同类物。 8、POPs 名单: 滴滴涕(DDT) 六氯苯二恶英呋喃 9、环境效应: 自然过程或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从而导致环境系统的结构和功能 发生变化。 10、环境本底:

水环境化学复习题

一、理化性质 1.哪些参数可以反映天然水的含盐量?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2.海水盐度、氯度是怎么定义的?它们之间关系如何? 3.海水实用盐度是用一定质量分数的KCl溶液作电导率标准,用水样电导率与KCl标准溶液的电导率比值来定义的,与盐度的初始定义、氯度都没有关系。为什么在必要时可以从实用盐度来反算氯度? 4.阿列金分类法如何对天然水分类?为什么硫酸盐类、氯化物类的钙组、镁组中没有Ⅰ型水?你能否作个逻辑推断? 5.解释以下概念 冰点下降渗透压西门子离子活度离子强度 6.影响天然水渗透压的因素有哪些?渗透压和冰点下降有什么关系? 二、主要离子 1,说明总硬度、钙硬度、镁硬度、永久硬度、暂时硬度、碳酸盐硬度、负硬度的概念,表示单位以及这些单位之间的关系。 2,鱼池水硬度、碱度的变化与水中的呼吸作用及光合作用有何关系? 3,简要说明天然水中K+含量一般小于Na+的原因。通常以什么方法求得K+与Na+在自然水域中的含量?它们与鱼类养殖的关系如何? 4,氯离子在天然水中含量情况如何?为什么在低含盐量的水中可以用Cl-含量的异常升高来指示水体可能受到污染?对于盐碱地或沿海地区的水体是否也可以以此来判别水体的污染? 5,什么叫硫酸盐还原作用?硫酸盐还原作用的条件是什么? 6,某鱼池水质分析数据如下,计算离子总量,估算矿化度(取3位有效数字),计算钙硬度与镁硬度,并按阿列金分类法对该鱼池水质加以分类: (答:离子总量74.5mmol/L,2203mg/L;矿化度约为2.18g/L;) 7,鱼池水中含Ca(HCO3)2200mg/L,Mg(HCO3)2120mg/L。计算水中总硬度及HCO3-含量,以三种单位表示硬度。 (答:2.05mmol/L=5.75oHG=103mg/L)

环境化学专业课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环境化学专业课考研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每题2分,共30分) 1 光子能量公式为_______,通常波长大于_______nm的光就不能引起光化学离解,此时对应的化学键能是_______KJ/mol。 2 光化学烟雾从产生到结束,其中主要污染物依次出现的顺序为_______,二次污染物有_______。 3 天然水的总含盐量(TDS)=。 4 组成水中酸度的三类物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水环境中胶体颗粒的吸附作用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6

腐殖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7 天然水中的胶体物质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几类。 8 水环境中污染物的光解过程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类。 9 我国酸雨的关键性离子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大气颗粒物中粒径_______的称为细粒,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粒径_______的称为粗粒,其主要的化学组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絮凝过程的机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化学物质的联合作用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向某一含碳酸的水体加入重碳酸盐,总酸度_____、无机酸度_____、CO2酸度______、总碱度_____、酚酞碱度_____和苛性碱度_____。 14含碳化合物的厌氧分解过程中,在______细菌的作用下,生成 _________________中间产物,然后在______细菌的作用下,生成______。

《环境化学》试题

《环境化学》试题 一、填空题 1. 由可见光(400nm<λ<780nm)引起光化学离解的物质键能是(c=×108m/s,h=×光量子)。 2. 大气颗粒物有三种重要的表面性质:、和。雨滴的形成就属于。 3. 水环境中的有机污染物一般通过、、、、生物富集和生物降解等过程进行迁移转化。 4. 根据土壤中H+离子的存在方式,土壤酸度可分为和潜在酸度,根据提取液的不同,潜在酸度分为和。代换性是矿物质土壤潜在酸度的主要来源。 5. 是无色气体,是清洁空气的组分,也是低层大气中含量最高的含氮化合物;矿物燃料燃烧过程中所产生的NO X以为主,通常占90%以上。植物摄取氮的主要形态是和。 6. 将下列物质:乙烯、正丁烯、正丁烷和丁二烯,按照光化学反应活性大小依次排列为。 7. 大气颗粒物依照表面积与粒径分布的关系得到了三种不同类型的粒度模,分别是 、和,并用来解释大气颗粒物的来源与归宿。其中主要来源于燃烧过程所产生的一次颗粒物,以及气体分子通过化学反应均相成核而生成的二次颗粒物。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将可吸入粒子定为D p<的颗粒物。 8. 由电介质促成的聚集称作,而由聚合物促成的聚集称作;根据DLVO理论把和考虑为仅有的作用因素。 9. 含镉废水通入H2S达到饱和并调整pH值为,水中Cd2+浓度是(已知饱和H2S溶液的浓度为L,解离常数K1为×10-8,K2为×10-15,CdS的溶度积为×10-27)。 10. 亚硝酸吸光后发生光离解,一个初级过程为:HNO2 + hv → + ;另一个初级过程为:HNO2 + hv → + 。 11. 腐殖质可溶于碱而不溶于酸的部分称为,既溶于碱又溶于酸的部分称为。腐殖质对金属离子的吸附主要是通过它对金属离子的和来实现。 12. 根据温度层结、密度层结和运动规律,可将大气划分为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和热层,其中随高度的增加气温升高的是和;随高度的增加气温降低的是和;臭氧主要分布在中;风、雨、雷电等天气现象发生在大气的中;内的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该层也称为电离层。 13. 由近紫外光(200nm<λ<400nm)引起光化学离解的物质键能E应满足:(c=×108m/s,h=×光量子) < E < 。 14. 将下列物质:乙烯、正丁烯、正丁烷和异丁烯,按照光化学反应活性大小依次排列为 > > > 。 二、单项选择题 1. 宣告一部分环境问题是由于贫穷造成的,并明确提出发展中国家要在发展中解决环境问题。这是联合国组织第一次把环境问题与社会因素联系起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