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
放射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

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演练项目:影像科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演练演练地点:放射科演练时间:2018年6月19日演练人员:全体影像科人员

演练目的:提高对心肺复苏的掌握程度

演练过程: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2018 年6月19日下午14:00 首先由全科门诊孙主任讲解了呼吸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按规范操作演示。14:15 分放射科分组进行心肺复苏急救应急演练,孙主任现场指导和总结。

模拟一名男性患者在CR室进行照片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之不应,瞳孔散大、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脏骤停。

1.立即停止检查、呼救、通知全科门诊;

2.放射科抢救小组展开抢救工作,将病人平仰卧,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衣领,放松裤带;

3.检查颈椎无外伤,使头后仰(采用仰头抬颏法、有外伤者,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用一手掌跟放于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相交处,另

一手以拇指根部为轴心平行重叠于下掌手背上,手指并拢上翘不接触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肘力及臂力有节律地垂直下压30 次,人工口对口送气2 次。要求使胸骨下陷>5cm(婴幼儿为

4cm),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自然弹回,但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如此每分钟>100 次,其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1 ;人工口对口呼吸时,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完全罩住患者口,缓慢吹气持续2 秒,确保胸廓隆起,同时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两手松开,通气频率为10~12次/ 分钟, 每次吹气量为

700~1000ml。如此操作5 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

吸。当恢复时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 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能摸到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 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色泽由灰转红,散大的瞳孔缩小,出现自主呼吸;

放射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过程:

2018年12月25日下午14:00 首先由放射科主任李相峰对碘过敏的临床表现、主要特征以及抢救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指出防治过敏性休克必须询问病史详细、观察仔细、发现及时、用药紧急。放射科人员分组在人体模特身上进行了规范化过敏性休克的急救操作演练。14:10 分演练开始:

1.模拟一名成年男性患者在行CR检查时,病人出现呼吸困难、意识丧失,血压骤降、呼之不应;

2.立即停止注药、呼救、通知急诊科和相关科室;

3.病人平卧、保暖、氧气吸入;

4.皮下注射肾上腺素1mg,小儿酌减,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根据情况隔20~30 分钟再皮下或静脉注射0.5mg;

5.持续给氧、呼吸不见好转,以后由急诊科医师主持抢救,遵医嘱肌注尼可刹米针和洛贝林针剂各1 支,必要时气管切开;

6.遵医嘱静脉注射地塞米松10mg;

7.血压回升不明显者,用多巴胺20㎎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300ml 中静滴;

8.对症处理。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同时密切观察体温、脉搏、呼吸、血压、一般情况的变化,并做好记录。

经以上抢救,病人病情得到控制和缓解,鼓励患者,战胜困难,送回病房观察及高级治疗支持。

李相峰主任强调,之所以要做碘过敏性休克的演练,是因碘造影是放射科常用的检查方法,在使用过程中或使用后少数病人可出现过敏反应,严重者可导致过敏性休克,若诊治不及时,患者可因心血管及呼吸系统功能严重障碍而迅速死亡。就是要全科人员树立碘剂使用安全的意识。同时指出,今年的演练较去年其配合情况、用药情况明显改善,并强调指出,每天检查急救药品、急救设施的重要性。

影像科紧急意外抢救预案演练记录

演练项目:影像科心肺复苏急救培训演练演练地点:放射科

演练时间:2019年6月25日

演练人员:全体影像科人员

演练目的:提高对掌握程度

演练过程:为保障医疗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2019 年6月25日14:50分, 放射科开展了心肺复苏的应急演练。

首先,李相峰主任对呼吸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心肺复苏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演示,然后科室分组进行演练。

模拟一名男性患者在DR室进行照片时突然出现面色苍白、呼之不应,瞳孔散大、颈动脉搏动消失、呼吸停止、心脏骤停。

1.立即停止检查、呼救、通知急诊科和病房管床医师,

2.放射科抢救小组展开抢救工作,将病人平仰卧,双手放于躯干两侧,解开衣领,放松裤带;

3.检查颈椎无外伤,使头后仰(采用仰头抬颏法、有外伤者,双手抬颌法)开放气道;用一手掌跟放于两乳头连线与胸骨相交处,另一手以拇指根部为轴心平行重叠于下掌手背上,手指并拢上翘不接触胸壁,双肘关节伸直,利用上身重量、肘力及臂力有节律地垂直下压30 次,人工口对口送气2 次。要求使胸骨下陷>5cm(婴幼儿为

4cm),然后迅速放松使胸骨自然弹回,但手掌根部不能离开胸壁,如此每分钟>100 次,其按压与放松时间之比为1:1 ;人工口对口呼吸时,抢救者深吸气后用口完全罩住患者口,缓慢吹气持续2 秒,确保胸廓隆起,同时用一手拇指和食指捏住患者鼻子,呼气时,两手松开,通气频率为10~12次/ 分钟, 每次吹气量为

700~1000ml。如此操作5 个循环后(再次判断颈动脉搏动和自主呼吸。当恢复时进行进一步生命支持;未恢复,继续上述操作5 个循环再次判断直至高级生命支持人员及仪器设备的到达。)能摸到患者大动脉搏动、收缩压>60mmH,g 发绀减退,面色、口唇、甲床及皮肤色泽由灰转红,散大的瞳孔缩小,出现自主呼吸;

放射科防跌倒预案演练记录

作。

首先由放射科主任李相峰对坠床/ 跌倒抢救的具体步骤等进行了详细的讲解,并强调注意坠床/ 跌倒高危人群,如小儿、老人在检查时应特别注意,提高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意识,急救技术的应用及抢救的配合,转运工具的定期检查和保养等。14:40 分演练开始:模拟一名男性患者CR检查,突然在检查床前跌倒, 当班人员立即展开抢救工作,电话通知全科门诊并上报科主任,工作人员检查患者有无骨折的发生,观察病情变化、生命体征及意外后精神状态等,安慰患者及家属,告知经过,维持抢救秩序,随后急诊科赶到,放射科工作人员协助转运患者到急诊科观察,在护理报告中详细记录事件经过,认真填写患者跌倒记录。

演练过后,放射科李主任组织演练人员及观摩人员进行讨论。首先对此次演练做了肯定,赞扬了演练人员,同时,指出演练过程中少数人不够认真严肃;一是技师、护士人员和急救医生的配合还需提高,如放射科护士没有主动汇报病情,二是参演人员没有一个执行手卫生等。并就细节环节进行深入探讨,以进一步完善应急处置流程,使得一旦有医疗技术损害发生,就能够得到迅速、有序、妥善的处理,从而最大限度降低损害程度,保护患者生命健康,减轻医患双方损失。

通过本次演练,提高了患者跌倒、坠床的防范意识,使大家巩固了原有急救知识,加强了医生、技师、护士的分工合作,融洽了关系,营造了和谐协作的工作氛围,为科室医疗安全打下了扎实的基

放射科防火灾应急预案演练记录

期目标。

存在问题:面对紧急火情部分人员严肃认真程度不够。抢险流程:

积极预防火灾→ 发生火灾时→ 开放安全通道,紧急疏散患者→ 根据火情,组织人员扑救→ 报告科主任、保卫科、总值班→ 发现火情无法扑救,马上拨打“ 119”报警→ 尽可能切断电源,撤出易燃易爆物品,积极抢救贵重物品、设备和重要资料→ 协助有关部门调查火灾原因

参演人员:李建彬李相峰田义亮

放射安全事件应急演练

一、演练目的

为规范和强化应对突发发射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将放射事件造成的损失和污染后果降低到最小程度,最大限度的保障放射工作人员与公众的安全,维护正常和谐的放射诊疗秩序,做到对放射事件早发现、速报告、快处理,建立快速反应机制。根据上级卫生部门与环保部门要求,依据《职业病防治法》、《放射诊疗管理规定》、《放射事故管理规定》及《放射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等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放射事件应急演练方案。

二、事件设定:

2018 年12 月11 日14 时12 分新户中心卫生院放射科CR 机在做检查曝光时,曝光控制失效,球管曝光不能停止,X 射线无间断照射,CR 室工作人员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及对辐射区范围的病人立即疏散撤离。紧急启动“放射事件应急预案” ,“放射事件应急工作领导小组” 火速组织相关人员进行事故抢险,并进行事后调查、总结。

三、演练流程:

2018 年12 月11 日14 时12 分,CR室正在为病人做检查时,控制台突然不受控制,X 线持续照射不能停止。

1. 操作员在紧急停止检查无效后,强行关闭总电源,其他工作人员立即疏散病人其他人群离开放射污染区,同时报告科主任,科主任立即到现场并电话上报第一责任人。

2.14时15 分,第一责任人即启动《放射防护事故应急预案》,并组织放射防护事故应急领导小组,组织应急准备工作,调度人员,小组成员先后到场,对射线泄露事故的现场进行保护,建立警示隔离区、指挥救援行动、求助,14 时18 分时将受检病

人及操作医

技人员共三人全科门诊,同时向上级领导和主管部门报告放射污染事件及应急救援情况。

3.14时21 分,放射防护事故应急领导小组成员协助现场警戒,规

划紧急隔离区,疏散无关人员,保护好现场。迅速控制事态发展,应急领导小组初步评估为三级事故,并再次上报有关部门。

4.14时32 分,由于长时间的X 先照射,受检病人及操作医技被超

剂量照射,出现恶心呕吐、头晕,四肢无力、焦虑等现象。救护小组立即给予对症处理、心里辅导、安抚。

5.14时45 分,病人情绪逐渐稳定,在门继续观察。经过紧急救

助,事故险情得到控制,被照射医生及患者经过系统的检查治疗后,脱离了危险,继续随访观察治疗。

三、演练总结

演练结束后,“放射防护事故应急领导小组” 分析了事件原因,初步区分了事故责任;总结经验、教训,并指示设备科‘改变电源控制线路'利于紧急控制,减少射线辐射;放射科应加强放射防护安全管理,杜绝类似事故发生。同时给予演练进行了点评,要求放射科人员要掌握“事故”流程。

参与人员签字:李建彬李相峰田义亮

流程:

预计当有或放射事故已发生→停止作业→撤离人员→立即报告放射科主任→第一责任人→组织相关科室人员到现场→转运伤员→评估危害程度→报告上级主管部门→受害者相应的支持治疗处理。

新户中心卫生院放射科急救药品及物品

(2018年修订)

车箱内:盛放各种无菌物品、输液治疗盘和输液用品

塑料栏1:急救药品(盛放于注射盒

内)

塑料栏

2:

盛放输液用液

塑料栏 3:输液治疗用品

1. 可拉明375mg ×3支0.9%NS 250ml ×

1 瓶输液器

2 付

2. 洛贝林3mg ×3支5%GS 250ml ×

1 瓶头皮针 7#或 9#

2 颗(儿科 5*# 2颗)

3. 地塞米松5mg ×3支10% 250ml ×

1

瓶压脉带 1 根

4. 阿托品0.5mg ×3支平衡液500ml ×

1 瓶输液治疗盘 1 个

5. 肾上腺素( A) 1mg ×3支20%甘露

250ml ×

1

瓶棉签 1 把

6. 利多卡因( A) 100mg ×3支5%碳酸氢

250ml ×

1

瓶弯盘 1 个

7. 盐酸多巴胺( A) 20mg ×3支贴膜或敷贴 1 包

8. 重酒石酸间羟胺( A)10mg ×3支

9.50%GS( A) 20ml ×3支

车柜上层:CPR无菌急救用品抽屉:盛放各种输

液、

注射用的用品

吸氧装置 1 套绷带卷 1 卷

开口器 1 个小夹板 1 副(自

备)舌钳 1 个纱布 1 卷

压舌板 1 个小砂轮 1 个

口咽通气管1 根输液网兜 1 个

三通 1 个采血针 2 颗纱布 2 张标本瓶 3 个

一次性手套2

付2ml 、

5ml、

10ml、

30ml 、

50m

l

注射器各 2 具

下层:盛放专用抢救器材

下层:盛放急救用物

血压计 1台、听诊器 1 付、电极片 5

个、简易人工呼吸器 1 套、多头电源插座 1 个

电筒 1 把、

应急灯 1

注:抢救车背面备复苏板(病区病床硬度达要求

者可不备)

1、抢救车管理做到:四定、三无、两及时、一专四定:定种类、定位放置、

定量保管、定期消毒三无:无过期、无变质、无失效两及时:及时检查、及时补充一专:专人管理

2、每班清点并确保抢救车药品及器材处于完好备用状态,并做好登记

3、抢救完毕及时将抢救车归回原处,并清点补充抢救用品

4、科室可根据需要酌情增加专科抢救药品及器材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