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汇报材料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汇报材料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汇报材料

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力拓亮点

全力推进**医疗卫生体制改革

**区人民政府

2010年9月17日

**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按照省、市总部署,坚定不移地执行医改政策,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以农村卫生改革为突破口,以卫生强区创建为载体,紧抓重点、突破难点、力拓亮点,不断健全医药卫生四大体系、完善八大支撑、推进五项改革,努力建设覆盖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医改工作整体推进较为顺利,达到了“起步早、开局好”的效果,特别是基层医疗体系改革工作取得明显成效,人民群众正在获得“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现就有关工作汇报如下:

一、高度重视,紧抓重点,“一主二辅三配套”医改文件谋新篇

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关系人民的健康,关系千家万户的幸福,关系到经济发展和社会和谐,关系到国家前途,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我们没有理由不认真实践,没有理由不积极探索,没有理由不把工作干好。秉承着这种理念,**区从一开始就高度重视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工作,按照省、市总部署,坚定不移地执行医改政策,在医改过程中不断强化政府责任和投入。

2009年9月21日,区政府成立了由**区长任组长,分管副区长为副组长,发改、卫生、财政、人事劳动、社保和食品药品等12个部门为成员的医改工作领导小组。医改工领导小组严格把握时间节点,按照省、市政府时间要求完成各项医改任务。在深入基层开展调研摸底的基础上,我们立足**卫生实际,出台了“一主二辅三配套”医改文件。“一主”是指《**区委区政府关于深化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二辅”是指《**区创建省级卫生强区实施方案》、《**区农村医疗服务机构机制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三配套”是指《2009-2011》、《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医改资金安排使用方案》。医改方案明确了我区医改工作框架,两个实施明确**区近期医改重点,三个配套文件明确了具体工作安排与资金保障。

2010年4月7日,区委区政府召开医改动员暨创建卫生强区动员会议,区四套班子主要领导,区医改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各街道(乡镇)党政主要领导和卫生分管领导,及区属医疗卫生单位班子成员参加了会议,做到全面发动、全面部署。据初步预算,在前三年区政府安排医改投入 1.92亿元的基础上,2009-2011年继续投入5.34亿元,其中区级财政投入3.29亿元。2009年,我区级财政已投入医改资金5833.21万元,2010年已投入6546.09万元,两年共计1.24亿元。

二、因时顺势,突破难点,“一降二增三满意”基本药物制度添新绩

**区根据医疗卫生发展趋势,提前就基本药物采购工作进行前瞻性尝试和准备。2009年7月我区即在全市率先实施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药品集中采购。由于起步早、准备足,与其他县市区相比,我们的优势在于不仅有比较完善的硬件和成熟的软件,还具备一定的实施经验,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按照省、市统一部署,从2010年2月25日零点起我区政府举办的21所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29所社区卫生服务站,准时、顺利全面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各机构都按要求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并实行零差率销售。

根据我区实际情况,我区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采取销售补差的方式,2010年我区预算基本药品零差率销售补助额为1732.59万元。今后,根据城乡社区卫生服务发展和人员编制到位情况适时调整补助额度,确保人员增长幅度与财政补助额度保持一致,逐步向收支两条线过渡。由于我区前期准备充分,基础扎实,基本药物制度实施非常顺利,目前全区社区医疗卫生服务机构基本药物覆盖率和使用率达到100%。

通过基本药物制度的实施,我区社区卫生服务取得了“一降二增三满意”现象。“一降”,是指就诊人均医疗费用下降。据统计,现**区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人均费用为52.6元,与基本药物制度实施以前相比下降18%;“二增”,一是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门诊就诊人次明显增加,3-8月份门诊人次将近38万人次,同比增加65%;二是指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业务量增加,3-8月份药品收入1912.64

万元,同比增加61%。“三满意”:是指群众满意、医务人员、政府满意。实施基本药物零差率销售极大地降低了老百姓的就医负担,老百姓由衷地感谢政府为人民办了一件大好事。由于业务量的增加,医务人员的收入的收入也逐步提高,极大地调动了职工的工作积极性。

三、扎实推进,力拓亮点,“一统二重三到位”基层医疗服务体系展新颜

在医疗服务体系建设中,**区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府责任,以**医院为龙头,以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枢纽,以社区卫生服务站和村卫生室为网底,加快建设三级基层医疗卫生服务网络。在建设过程中,我始终坚持做到“一统二重三到位”原则。“一统”,是指统一建设和统一管理。我们制订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建设基本标准》和《村卫生室建设基本标准》。不同的投资主体,体现在色彩和装修等标准都有所不同,如公立社区卫生服务机构为统一的绿色,村集体等非政府投资的村卫生室为蓝色,让广大老百姓在选择医疗服务时,一目了然。针对政府举办的基层医疗机构在管理上我们一律实行建设、行政、药械、财务、绩效考核等“六统一”管理;对于非政府投资举办的村卫生室,我们实行业务与制度、药品质量与使用目录、执业人员准入、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绩效考核的统一管理等四个统一管理办法。当前,我区卫生信息化水平,已经达到全省同等领先水平;“二重”,是指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并重、中西医并重。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既要开展好基本医疗服务,同时也

要做好公共卫生服务;既要不断提高西医服务水平,又要做好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和应用。为了扶持发展中医,我们在财力非常紧抓的情况下去,率先尝试中医推广工作,每年安排50万元专项资金,用于中医的推广和应用。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得到辖区群众的高度好评,社会反响非常好;“三到位”,是指人员到位、硬件建设到位、财政补助到位。2008年,我区在全市率先将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定性为全额拨款事业单位,首次核编**名,今年我们根据社区发展情况,又再次追加编制**名,总编制达到**名,基本满足了基层人才需求。硬件建设到位,是指我区**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调、租、建、买、修”的多种途径,目前基本上都解决了用房问题,新增面积达到2万多平米。新建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布局合理,“新六件”配备到位(彩色B超、血球分析仪、生化分析仪、心电图机、尿液分析仪和X光机),完全能够满足社区常见病和多发病的诊疗,为我区医改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基础。在财政补助方面,在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基层医疗服务机构建设等改革中,能切实加大政府投入,做到补助到位,认真完成各项医改任务。

虽然,我区在医改工作在整体上推进比较顺利,但也遇到一些困难,如社保体系建设相对滞后,新建好、已经验收合格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没有及时纳入社保体系(由市社保局审批),从而影响服务开展等,群众意见较大。下一步,我区将进一步加快医改步伐,针对医改责任制,保质保质地完成各项医改工作。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